性杨长男孩取名字什么名字

男保姆” 的情怀——记新晃光荣院院长杨长燹的先进事迹_新晃县_县市新闻_新闻中心_怀化新闻网
男保姆” 的情怀——记新晃光荣院院长杨长燹的先进事迹
怀化新闻网讯 &保姆&,就通常情况而言,应由很有爱心、细心和耐心的女同志来做的,可是由男同志来当&保姆&的却少有见闻,而由年轻的帅哥来当&保姆&却又赢得人们普遍赞誉和敬佩的,更是凤毛麟角。但在新晃侗族自治县光荣院就有这样一位男保姆。
当初, 他的到来, 人们不由向他投来质疑的目光&&他能当好这个保姆吗?但时至今日,他到任的四个年头过去了,以他的亲和力和亲情服务,把革命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而自己就是他们的儿子;以他的满腔热忱,带领全院工作人员创业拼搏,让光荣院成为同行的标杆。新晃光荣院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全省文明优抚事业单位和市人民政府市级园林式单位等。他个人于2013 年被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2014 年和2015 年均被县委县政府嘉奖。这个&男保姆&就是新晃县光荣院院长杨长燹。
&革命老人就是我的父母,我就是他们的儿子。&他时常用这句话来警示、鞭策、激励自己。2016 年5 月的一天,他值班去照看74 岁的伤残军人杨益贵老人。这是一位一年365天没几天好、长期卧床,时常大小便失禁,有时大小便不通的老人。当杨长燹来到他的床边巡查,关切地去揭开他的被子时,一阵阵尿屎臭味扑鼻而来,他不觉有些犯难,但硬是给这位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人不好意思地说:&院长啊,真是太为难你了。&
&瞧您说的,客气了,您平常总拿我当亲生儿子看待,当儿子的伺候您还不应该的吗?&杨长燹的话令老人感动不已,那张饱受战火洗礼、苍老的脸庞上,一串串热泪掉落下来。
其实给老人擦洗身子、端屎倒尿、喂饭喂药、送水送饭,这都是常事了。
有空时,杨长燹还用轮椅推着残疾老人到草坪晒晒阳光,让老人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
他时常与老人拉拉家常,仔细地观察着老人的情况,久而久之,每位老人的脾气、性格和爱好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他想,这些老人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他们无儿无女,就应该把他们当作父母,就应该当他们的儿女,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献给他们。
去年国庆节杨长燹值班那天,因多年患尿毒症综合症、已经休克多次都已准备安排后事的父亲又一次病危了,家中来急电要他赶快回去看看。
按常理,杨长燹可安排其他的工作人员代替值班的,但他想,其他工作人员也要休假啊,特别是这天一位老人才从中医院出院没好久,肺气肿又严重了起来,他不能放下老人不管。于是,又和同伴马上将老人送到医院去检查并住院治疗。他一直陪护在老人身边,忙了一整天,他才喘一口气。
夜已很深了,但他没有一点睡意,他走到窗子边,望着天上繁星点点,对着天空诉说:&爸爸,您现在怎么了,请原谅儿子的不孝啊!&想到父亲含辛茹苦地盘自己读书,终于让他走出了大山,不禁心中阵阵酸楚&&第二天,他急奔乡下看父亲。刚一进屋,只见众人在手忙脚乱地抢救刚休克过去的父亲。他扑通一声跪在父亲的床前,大声地呼喊:&爸爸,您不能就这样走啊&&&他紧紧地握着父亲冰凉的手,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也许是老天感应,父亲又苏醒了过来。
今年11 月29 日,87 岁的孤老复员军人杨启元去世了,杨长燹带领院里的工作人员,组织用殡仪车将老人拉回乡村,值班守夜,直到把老人送上山。对此,村民们说,他们寨子里有户人家母亲去世了,儿子到外面打工,回都不回来,还是光荣院的老人好,没有儿子却比有儿子的强,葬礼还搞得那么热热闹闹!其实,杨长燹对每一个去世的老人都给予了&临终关怀&,他的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践行了自己对革命老人许下的诺言。
四年如一日,杨长燹在这个十分平凡的岗位上,不言苦、不言累,经常加班,顾不上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日多陪陪家人,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他看到了人生的价值,他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换来了光荣院革命老人的快乐和幸福,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的认知感。
(本报通讯员)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怀化日报”“来源:边城晚报”“来源:掌上怀化”“来源:怀化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怀化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怀化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国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湘
主管单位:中共怀化市委宣传部&&&&主办单位:怀化日报社
邮件: 电话: 订报: 法律顾问:湖南淮新律师事务所 王建辉当前位置: >
2017鸡年姓杨的男孩名字大全 属鸡杨姓男宝宝取名大全
2017年杨姓男孩取名大全_2017鸡年姓杨的男孩名字大全2017年鸡年出生的人五行属什么 命理上的2017年丁酉鸡年是从日立春之后开始算的,而非农历正月初一。2017年鸡年出生的人命理五行为“山下火”,故2017年出生的宝宝为火鸡命。下面为丁酉火鸡人的命理特征。火鸡的主人时间观念很强,讲义气、守信用。另外,他是一个很性急的人,如果不争时完成某件事,总觉得欠了什么似的。他还不会从事轻松和容易应付的工作,他们只有在有目标去追求,有困难去克服,有敌人去击退时,才能觉得快乐,竞争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武器。火鸡的主人属于事业型的人,到了中年,往往都会事业有成。从爱情观而论,火鸡的主人在感情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阻力,而且男性与女性所遇到的阻力,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女性遇到的较少,而男性会则较多。火鸡的主人不要憧憬天上会掉下钱财,努力去创造才是最应该去做的事,他们的财运很好,而且善于管理资金,让手中的金钱去发挥出最大有经济效益。关于鸡年宝宝的五行属性和命运分析,可查询《2017年鸡年宝宝几月出生好》一文。
2017年属鸡宝宝取名宜用字 1、属鸡宜用“禾”、“豆”、“米”等字。鸡是吃五谷杂粮的,名字里加入这些字,寓意着粮食丰盛,不缺吃穿,福寿无边。 2、属鸡宝宝起名宜用带“山”的字。鸡在山头上,升格为凤凰,代表着具有智慧、事业有成。 3、属鸡宝宝起名宜用带有“乡”、“采”、“纟”偏旁的字。鸡的羽毛漂亮,披锦戴冠,传统认为可以增加运势,前途广阔,名利双收。 4、起名宜用有“金鸡独立”字形的字。“金鸡独立代表鸡很健康,有活力。起名时用上这些字,寓意着智勇双全,有所作为。比如:中、华、率、节、本。 5、起名宜用抬头的字形。鸡昂首阔步代表健康,名字中能加入抬头的字,寓意着增加福气,健康顺利。比如:有、右、存、白。 6、属鸡宝宝起名宜用带宝盖头的字。带宝盖头的字,寓意着有屋有宅,福禄双全。 7、属鸡宝宝起名宜用有“巳”、“丑”、“辰”的字。酉(鸡)与辰(龙)为六合,与巳(蛇)、丑(牛)为三合,名字中加入这些字,寓意着有贵人帮助,万事顺利。2017属鸡宝宝取名忌用字 1、属鸡之人最怕见到与其对冲之字形,因鸡为酉,卯与酉对冲,所以凡是有“卯”之字形或字义均不可犯之。如犯之,则伤害大,刑伤、生病难免。卯之字义可推及东方辽宁月,兔均属之,因卯居东方,酉居西方,东酉对冲,所以有“东”、“月”、“兔”之字形也不可用。如:卯、柳、仰、昂、勉、逸、卿、东、栋、陈、月、朋、青、清、晴、胜、有、朗、望、朔、朝、期、本。 2、属鸡之人不喜见到“金”之字形,因鸡为酉金,但五行中,金与金组合过重,容易犯冲金属杀伐之意,“金”之字意还有“西”、“兑”、“申”、“秋”、“酉”均属之。如:金、钊、钧、铭、锐、锋、钱、钟、镇、秋。 3、属鸡的人不喜见到有“心”、“忄”、“月”之字形,因以上字形代表一块肉的意思,但鸡为素食动物,不食荤肉,若给其肉食,会让其心不服输,不满意,失望但又无可奈何。如:志忸忻忠念怡思恒恬慈慧态怀懿肯肴胥胡能修。 4、属鸡之人不喜有“大”、“君”、“帝”、“王”字形,因鸡长大往往被作祭品,或为人食用,一生多为别人付出多。如:奇奏奋君群帝玉玫玟玳珉珊珠球琦琪琴瑛莹瑶璞环琼。 5、属鸡之人不喜有字形脚分开者,因为鸡的脚如果分开,代表病鸡,不健康也,鸡能够金鸡独立最佳,不喜见到分叉的脚。如:文亮元充先光克共烘。 6、属鸡之人不喜见到有“犬”、“犭”、“戌”字形,因“犬”与“犭”、“戌”为狗之意,因地支酉与戌为六害,古云:“金鸡遇犬泪双流。”意味着狗会追咬鸡,鸡犬不宁之意。如:状锹狮猛犹猷独献茂成盛威。 7、属鸡之人不宜见有太多“口”之名字,容易七嘴八舌。成为长舌妇,鸡婆也,好管闲事,易生是非,及吃力不讨好。如:品容蓉吕喜嘉高器歌。
杨姓的起源,杨姓的来源 姓氏:【杨】拼音:Yang郡望:弘农郡名人:杨致远,杨坚,杨炯,杨太真,杨业,杨龟山胜迹:山西永济市杨贵妃故里文献:杨氏宗谱历史:杨姓是当今中国第六大姓,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在台湾排名第十。杨姓出自姬姓,出自西周。周宣王姬静之子尚父,被周幽王封在一个名叫杨的地方,建立了杨国。到春秋时期,杨国被晋国所灭,杨国的后人就以国为姓,从此姓杨。而晋国灭杨以后,将杨分给了晋武公的孙子突,突被称为“羊舌大夫”。突的孙子叔向,生了个儿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 发展和演变:杨石于晋国六卿之乱时被杀,他的后裔逃到弘农、华阴,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杨姓的最主要的一个支派。此外,杨姓也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的姓或由少数民族改姓形成的。杨姓一开始在陕西,河南一带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迁入福建,并于元朝迁入广东。杨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华阴,修武,河内, 扶风,梅县等。其他名人尚有:杨振宁。 补充:姓氏起源: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杨姓男名人 杨 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曾败契丹十万之众于雁门关。公元963年宋大举攻辽,他被迫接受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伣之命,孤军奋战. 杨延昭
北宋名将,杨业之子,号称杨六郎。 杨 炯
唐代著名诗人。十二岁被称为神童,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杨万里
南宋诗人,其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 杨 雄
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曾作《太玄》、《法语》,主张儒家的伦理学说。 杨深秀
清末人,光绪进士,戊戌政变发生后,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嘉墀
1919年7月出生,江苏省吴江县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1947年至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0年至1955年期间,先后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6年回国后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任室主任、副所长。1968年后调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航天部总工程师。1999年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日 12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杨利伟
( 日~ ),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日出生在绥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航天英雄”证书。2008年7月,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日吉林大学校长宣布,聘请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为大学生人生导师。 杨坤
日生于内蒙古包头,中国著名创作歌手,2002年发行首张专辑《无所谓》一炮走红,代表音乐作品《无所谓》《那一天》《穷浪漫》《牧马人》等歌曲广为传唱。 关于姓氏来源:在中国,一般每人都有姓,人们初次交往,彼此总要先问:您贵姓?由此可见姓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交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氏,把一氏族的人与另一氏族的人区分开来,在一个氏族内部,为了区分彼此,出现了只属于个人标志的【名】,在社会交往中,无论哪群人在自己内部只用【名】就可以区分彼此,但若与另一氏族的人交往,仅称【名】还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氏族的【姓】与自己的【名】结合在一起,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姓名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我国到底有多少姓,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数。俗称【百家姓】,其实在明朝(年)时就已有3000多个姓了。姓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的忌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各种原因而变化。2017年属鸡杨姓男孩名字大全
相关阅读:&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9ff83ba257c99ff704fc2e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9ff83ba257c99ff704fc2e_r.jpg&&&/figure&&p&&b&阅前须知:本文禁止转载到公众号贴吧之类,个人朋友圈随意,但转载的时候请全文转载并标注作者与出处。如欲和笔者讨论文章观点,请完整阅读此文再发表言论,谢谢合作!&/b&&/p&&p&魏延案,是蜀汉中期的一场政治斗争。建兴十二年(234年),丞相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的军营,魏延与长史杨仪因军权发生内讧。该事件由魏延失败亡走汉中,最后被马岱追斩而结束。因演义的描绘,魏延变成了一位脑后有反骨的将军,那句“谁敢杀我”久久萦绕在诸位看客耳边,俨然成为一个笑话。然而说起历史上的魏延案,却不得不先从王平说起,这位在演义里没多少存在感的人物。&/p&&p&目录:&/p&&blockquote&&b&一/&/b&&b&板楯蛮与五斗米道&/b&&br&&p&&b&二&/b&&b&/&/b&&b&马谡与街亭之战&/b&&/p&&p&&b&三&/b&&b&/&/b&&b&王平与杨仪的狭&/b&&/p&&p&&b&四&/b&&b&/&/b&&b&魏延案&/b&&/p&&p&&b&五&/b&&b&/&/b&&b&杨仪的牢骚&/b&&/p&&p&&b&六/边缘人马岱&/b&&/p&&p&&b&七/清算魏延案&/b&&/p&&p&&b&八/费祎与蒋琬&/b&&/p&&p&&b&后记&/b&&/p&&/blockquote&&p&&b&一&/b&&b&/&/b&&b&板楯蛮与五斗米道&/b&&/p&&p&在后三国时代,蜀将王平绝对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人于官至蜀汉镇北大将军,并督汉中。同时,他也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人物,首先他的出身就值得玩味。&/p&&p&王平是巴西郡宕渠县人,《三国志》本传说他本养外家何氏,后来才恢复姓王。可见他少年时代是在外祖父家生活长大的,名字自然也叫何平,后来才改叫王平的。王平曾跟随杜濩、朴胡到洛阳,并得到了一个代理校尉的职位。&/p&&p&这杜濩、朴胡何许人也?查《武帝纪》,可知这二人都是巴族人,杜濩是賨邑侯,朴胡是七姓夷王,张鲁于汉中战败于曹操,这二人听从张鲁建议,于建安二十年(215年)九月率领巴夷、賨民来依附曹操,曹操自然是很高兴,让杜濩当了巴西太守,朴胡当了巴东太守。据《资治通鉴》,当时与他俩一起投降的还有一人,袁约,被封为巴郡太守。&/p&&p&汉末时期的巴郡包括现在的重庆和四川东部,刘璋又将巴郡分为了巴郡、巴东郡与巴西郡,是为“三巴”(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巴郡当地的少数民族就是賨人,因为巴地的人将赋税称作賨,所以就叫賨人了。据任乃强先生考证,賨人在东汉时期又叫板楯蛮,楯是盾的别字。盾在上古时期用皮制成,后来用木制,故而变成了楯。盾的形状一般都是微微突起,而板楯蛮所用的板楯则只用一面平板,大概是其民族工艺落后的缘故。然而工艺落后不代表战力落后,板楯蛮骁勇善战,东汉朝廷曾多次征召板楯蛮参加战斗,多次出现在《后汉书》的记载之中,朝廷可谓“大得其力”。&/p&&br&&p&这个朴胡是巴族的七姓夷王,顾名思义,板楯蛮的渠帅(部落首领)有七个大姓,分别是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这七个大姓成员不用缴纳税赋,而其他板楯蛮则必须缴纳了。王平在建安二十年跟随杜濩、朴胡到洛阳,并能得到一个代理校尉的职位,可见他也是一个板楯蛮,而且是有一定地位或者功劳的板楯蛮,只不过并不是七大姓之一罢了。&/p&&p&王平是巴西郡的宕渠县人,同时期蜀汉巴西郡出身的名人还有这么几位:黄权,巴西阆中人;句扶,巴西汉昌人;张嶷,巴西南充国人;马忠,巴西阆中人。黄权在夷陵之战道路被隔绝,不得已投降魏国,然而刘备对待其家人还如之前一样,并此留下言一句比较出名的话:“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这无疑也增加了黄权的知名度。张嶷和马忠在演义里是一对CP,在正史中也都是在南中地区颇有建树的将领。这几人都在蜀书第十三卷中,其中句扶因不在《三国演义》中出镜,不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p&&p&句扶的传记是附在王平传之后,句扶出身汉昌大姓句氏。句扶人忠勇宽厚,数有战功,功名爵位亚于王平,官至左将军,封宕渠侯。《华阳国志》记载:后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可见,句扶是与王平其名的。二人功名大约类似,又是老乡,而且都是板楯蛮。&/p&&p&王平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跟随曹操征讨觊觎汉中的刘备,汉中之战大家都不陌生,此战夏侯渊战死阳平,而后刘备因险拒守阳平,曹操见不能攻克,就班师回朝了。虽然曹操在汉中之战不利,然而很明显天下局势还是对曹操有利的,但王平却在此时做了一个很奇怪的举动:投降刘备。&/p&&p&王平投降刘备的原因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只有简单的一句“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似乎除了王平貌似升官了(从代理校尉到牙门将)也看不出别的了。&/p&&p&王平不大可能是战败被俘虏,因为本传没写,故而他最大可能投降的情况是:他见曹操战况不利,便投降刘备了。但之前也提过,曹操只是在汉中局势不利,全局的战况明显是曹操赢面更大。故而王平投降刘备可能只是因为“他想留在巴西汉中一带”。那他为何想留下来呢?仅仅是因为思乡吗?&/p&&p&当时张鲁在汉中三巴一带供奉五斗米道,三巴地区的民众尤其信奉五斗米道。张鲁与刘璋交恶的时候,就曾率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反叛刘璋。建安二十年(215年)九月,张鲁被曹操打败后,就逃往巴中地区。谋臣阎圃建议张鲁依托杜濩、朴胡二人,一同投降曹操,这样功劳更大。&/p&&p&杜濩、朴胡、袁约三人是信奉五斗米道的三夷王,其三人与部属都听从张鲁的建议,投降了曹操,并共同被封为三巴太守。然而黄权建策刘备:言明汉中与三巴地区对川蜀的重要性。刘备听从黄权的计策,击败了杜濩、朴胡等人,并及时占领了三巴地区。可见杜濩、朴胡、袁约三人的太守之位,根本没当多久,不过是虚名罢了。建安二十年(215年)九月,三人得封太守;然而建安二十年(215年)十一月,曹操便命张郃督诸军攻打巴东、巴西二郡,并将当地的人民迁往汉中。可见,这三位的太守之位水分很大,不过鉴于这三位在三巴之地的影响力,必然也帮助张郃来参加战斗了!毕竟打赢了的话,这地盘就是自己的了。&/p&&p&于是,张郃进军宕渠(王平的故乡)与张飞交战,张飞从小路率军一万多人与张郃在山道交战。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张郃军队首尾不能相顾,被张飞击破,最后只得带十几个人撤退了。于是,巴东和巴西彻底成为了刘备的地盘。这三位太守估计要么是躲起来了,要么就是跟随。&/p&&p&王平建安二十年(215年)跟随杜濩、朴胡前往洛阳依附曹魏,之后却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投降刘备。因王平是信奉米道的三夷王的高级部属,故而王平极有可能是五斗米道的信徒。&/p&&p&所以我们可以分析出当时的状况:曹操早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打败张鲁之后,就下令张郃攻略巴东巴西二郡,目的之一便是将巴西巴东一带的民众迁往汉中,之后更是听从雍州刺史张既的建议,将汉中数万户居民迁往到长安以及三辅一带。汉中之战,曹操无力攻下汉中与三巴地区,而王平如果是一位具有高度信仰的五斗米道信徒,想留下来保护仍然留在汉中三巴地区的五斗米道信徒。那么,他在汉中之战做出投降刘备的行为,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p&&p& ——————————————————————————&/p&&p&&b&二&/b&&b&/&/b&&b&马谡与街亭之战&/b&&/p&&p&王平在投降刘备后,接下来其经历的最有名的事件便是街亭之战了。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派王平为先锋,助马谡镇守街亭,抵御张郃的攻击。然而马谡却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舍弃水源,上山扎营,所下军令繁乱无章,王平多次劝谏,马谡不能用,之后马谡便被张郃击败了。当时驻守街亭的军队都四散奔走,只有王平所率领的一千多人,大鸣军鼓,坚持防守。张郃因为看到王平那边似乎很热闹的样子,担心有伏兵,故而没有再去接近王平的部队。于是,淡定的王平慢慢收集聚合散兵,优哉游哉地率军返回。&/p&&p&马谡战败了,然后他去哪儿了呢?在同一本史书中,也就是《三国志》中,出现了三种不一样的结局:&/p&&p&1、《诸葛亮传》&《王平传》:诸葛亮杀了马谡,以谢天下;&/p&&p&2、《马良传附马谡传》:马谡在监狱“物故”,死在了监狱中;&/p&&p&3、《向朗传》:马谡逃亡,向朗知情不举,被诸葛亮免官。&/p&&p&这三条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但是要想连起来也未尝不可:马谡战败于街亭,畏罪逃亡,被好友向朗(二人均为襄阳人,老乡)收留,但还是被抓到监狱里了,最后马谡被诸葛亮杀死在监狱中。&/p&&p&马谡是襄阳宜城人,马良的弟弟。马氏兄弟有五人,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古人取字讲究排序,“伯仲叔季”,可见马良是老四,马谡是老五。马良不幸的死在了夷陵之战的战场上。刘备则在临死前对马谡下了一句评语“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而,诸葛亮并不这么认为,他任用马谡为参军,二人常常谈论军计,从白天到黑夜。&/p&&p&马谡跟随诸葛亮征伐南中,并献上了最有名的“攻心之计”,是一位可谓是诸葛亮最为器重的人才,与诸葛亮虽然是上下属的关系,但也有师生一般的情谊,马谡在监狱之时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公您视我就像儿子一般,我视明公就像父亲一般。希望明公能深深体察舜帝杀了鲧而起用大禹的大义,使得我们的交情不因此事而变淡。我马谡虽死,在黄泉之下也没有遗憾了。”&/p&&p&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祭拜,对待马谡的遗孤也如同往常一样。后来丞相府留府蒋琬到了汉中,对诸葛亮说:“昔日楚王杀了子玉,作为敌人的晋文公非常高兴。如今天下未定却诛杀马谡这样的智谋之士,这不可惜吗?”诸葛亮听后,脑中又想起了那位挚友,哭着说:“孙武之所以能制胜天下,是因为他用法严明。故而杨干乱行,魏绛诛杀了他的仆人。如今四海分裂,战争才刚开始。如若视军法如无物,那还拿什么讨伐贼子呢!”&/p&&p&可见,诸葛亮与马谡的情谊可见是非常深厚,马谡虽然罪过极大,但诸葛亮还是顾念情谊,没有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斩首示众,而是让他在狱中死亡。诸葛此举,也算是仁至义尽了。马谡虽然是死在狱中,但终究是被朝廷下令杀死的,所以这与《诸葛亮传》的“戮谡以谢众”、《王平传》的“丞相亮既诛马谡”其实并不矛盾。&/p&&p&马伯庸先生的短篇小说《街亭》是关于街亭之战的脑洞,这个故事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与马谡同为丞相府参军的费祎,因妒忌马谡,联合王平一起在。马谡虽然是在山上扎营,但也让王平去守卫山上的水源,然而王平莫名其妙的丢掉了水源,导致军心涣散,蜀军大败,王平却因此得以加官并得到重用。马谡入狱,多方辗转,逃亡至向朗处,渐渐得知事件的真相。原来一切都是费祎和王平两个人搞的鬼!多年以后,已经年迈的马谡出现在姜维的面前,施展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计谋”,将费祎送上了鬼门关。&/p&&p&当然,马伯庸写的只是一个故事,他从来没有说这就是历史的真相。然而这个故事还再次触碰了我长久以来对街亭之战的一个困惑:为何深明兵法的马谡,不知道水源的重要性?&/p&&p&我们可以试着用史实文字来解答这个问题,可能答案很简单:马谡太慌了。“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举措烦扰,可见从参军到统帅的这个转变让马谡很不适应,他已经方寸大乱了,他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在南中气定神闲的优秀参谋了。我个人猜测,除了初统军队带给他的慌乱,还有一个让他局促不安的原因便是张郃。不仅因为张郃是曹魏宿将,更因为张郃来的非常快,而且他还带来了五万步骑。&/p&&p&为何说张郃速度非常快呢?据《明帝纪》记载,诸葛亮于建兴六年(228年)(的春天出师北伐,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响应了诸葛亮。然而曹睿在当年的二月十七就到了长安,可见曹魏官方对诸葛亮北伐的反应速度是相当快的。街亭地处陇山的山口,是陇西与关中的门户,此地的得失,自然成为了诸葛亮北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守住街亭,诸葛亮便可切断陇西与关中的联系,从此开始他经营雍凉的大计。当时未有投降的陇西太守游楚也看清楚了这一点,他对前来攻打陇西的蜀国统帅说:“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当时游楚已经在陇西地区待了十几年,很明显他也看到了“断陇”的重要性。&/p&&p&我们同时也可以料想,张郃到达街亭的时间与马谡到达街亭的时间相差无几,马谡根本没有时间在山道安营扎寨,只得上山安营。然而因为他方寸大乱,导致在水源方面出了问题,从而才有了“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p&&p& ——————————————————————————&/p&&br&&p&&b&三&/b&&b&/&/b&&b&王平与杨仪的狭&/b&&/p&&p&值得一提的是,张郃与王平的缘分不仅仅存在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战绩最为辉煌的第四次北伐中,王平又和张郃相遇了。与上一次一样,依然是王平据守,张郃攻打,这次张郃并没有因为王平那边喊得很热闹就犹豫没有上前动手,然而他依然没有攻下王平的阵地。当然,攻守异势,这并不丢人。不过,令当时的张郃万万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他的膝盖就会中箭,并向他曾经的四位领导去汇报工作了。&/p&&p&马亲王的《街亭》虽然只是小说,但其中费祎与王平的合作,在史书中并不是完全没有留下痕迹。陈寿善用春秋笔法,他将伏笔便埋在了王平的传记之中,而且这伏笔埋的非常明显。因为,这句话太反常了,前后完全不搭架。&/p&&blockquote&(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无武将之体,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十一年卒,子训嗣。——《三国志·王平传》&/blockquote&&p&这一段是《王平传》的最后部分了,纪传体史书很多都会在传的最末讲一些传主的奇闻异事,来表现出传主的某些性格特点。陈寿的《三国志》也是如此,比如他在《程昱传》讲了程昱邢贞争威仪的故事,来表现程昱性格的刚戾,又比如他在《郭嘉传》讲了陈群举报郭嘉不治行俭,来表现郭嘉操行的特色;然而这次,陈寿在《王平传》说了什么呢?&/p&&p&这段文字不难理解,简单翻译称白话文是说:王平一生戎马,不会写字,他所认识的字也不过十来个。可是当他口述的文章,却颇有条理。王平让人诵读《史记》、《汉书》的本纪与纪传,听完后可谓是观其大略(与诸葛亮类似),谈及的时候也不会失却要领。王平遵纪守法,不爱开玩笑,他这人从早到晚,可以端端正正坐上一整天(王平技能:打坐),完全没有武将的姿态。然而,他性格狭隘到了猜疑的地步,为人有点不够自重,这是他不大好的地方。延熙十一年去世,其子王训继承爵位。&/p&&p&这段文字开始都是讲王平比较好的那部分,还说了具体事例。然而话锋一转,却说王平“性狭侵疑,&b&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b&”,如此评价,陈寿却没有举出具体例子来,着实让人费解。&/p&&p&不对,“性狭侵疑”,狭,即狭隘;侵疑,到了猜疑的地步;陈寿还对蜀汉一位臣子的评价与其有些类似,那就是杨仪。《杨仪传》称“仪性狷狭”,陈寿也说杨仪生性狭隘,脾气急躁。这两个人在“狭”这方面有一些相似性。很巧的是,在魏延案中,他俩有过合作,但是这两位结局完全不一样。马伯庸先生《街亭》中的阴谋家之一,费祎也参与了魏延案。&/p&&p& ——————————————————————————&/p&&p&&b&四&/b&&b&/&/b&&b&魏延案&/b&&/p&&p&魏延案可谓是建兴十二年(234年)的一件大事,这一年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于渭南,司马懿坚守不出。是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带着他北伐的心愿离开了人世。诸葛亮临终前就为后事做好了安排,他与丞相府长史杨仪、丞相府司马费祎还有护军姜维等人商议撤军事宜。最后诸葛亮做出命令:令魏延断后,姜维其次。当然诸葛亮深知魏延的性格,担心他会不服从命令,于是又加了一句——假如魏延不听从命令的话,大军即刻班师。&/p&&p&其实诸葛亮意思很简单,魏延不听的话就不要管他了。反正魏延对北伐大军没有绝对控制权,大军没有他也是可以撤退的。他一个人带着自己的一些部曲,就算自行北伐也闹不出大动静——然而诸葛亮没想到的是,魏延。&/p&&p&杨仪素来与魏延不和,他俩一个是南郡襄阳人,一个是南阳义阳人,都是荆州出来的,不过这俩都看对方不顺眼。不顺眼到了什么地步呢?当时杨仪和魏延要是在场争论,魏延有时候甚至会举起刀来,比划着要杀了杨仪,杨仪这时候老泪纵横。咱这也不能笑杨仪怂,毕竟魏延勇猛过人,这是史料记载的。而这时候同为荆州老乡的费祎常常会走到这两位身边来,给他俩讲什么大道理,大概是同僚之间相亲和睦的鬼话吧!为什么说“和事佬”费祎说的是鬼话呢,因为费祎的话,不能太当真。&/p&&p&但从事后发展来看,其实杨仪和魏延这俩的人缘应该都不怎么样,只不过看魏延不爽的人更多而已,因为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性格高傲,同僚什么都让着他,估计走路也得让路。毕竟魏延官位算是诸葛亮以下第一人了,然而杨仪又是器量狭隘,这俩自然是不对付了。车骑将军刘琰是刘备的同宗,颇受亲用,居闲职的散人也和魏延不。刘琰因言语虚诞,被诸葛亮责备过。&/p&&p&杨仪可谓是最了解魏延的人了,这次诸葛亮把大军撤退的事宜交给他,他自然是很兴奋了。于是,他先让费祎去探魏延的口风。魏延表示:丞相虽然去世了,可我还在。丞相府的僚属可以将丞相灵柩运回安葬,我可以率领军队与司马懿作战,怎么能因为丞相去世就耽误北伐大业呢!况且我魏延是何等人物,哪能被杨仪呼来喝去,做一个断后的将军!此时的魏延大概被费祎真诚的面孔所欺骗,他居然和费祎讨论起了诸将去留问题,还让费祎与自己联名签署通告诸将。&/p&&p&费祎连哄带骗说他这就去劝杨仪,还说杨长史是个文人肯定会听你话的,费祎说完之后就策马奔腾而去。我相信,魏延最初是相信费祎的。他隐约记得,费祎常常在他与杨仪的争斗中调停,是个好人。然而,魏延毕竟智商还是及格的,马上反应过来了,但已经来不及了。&/p&&p&魏延心想,杨仪会派费祎来刺探我的想法,我就不能派人看看他们的行动吗?毕竟魏延还是有自己的部曲的,这一探就探到了大军的撤退方针。趁着杨仪的军队还没出发跑路,魏延抢先一步,率领部曲先把回汉中的栈道给烧了。魏延和杨仪两个人像赶着投胎一样(事实上,半年内他俩都挂了)给刘禅递交奏折,互相指责对方叛逆,这一天之间两人的告急文书是接踵而至。刘禅自然是问周边人的意见啊,当时旁边的人是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琬,这两个人都保杨仪不反,而怀疑魏延。可见,两个人缘差的人,更差的那个要先悲剧。&/p&&p&蒋琬有过醉酒不理政事的前科,为这事儿魏延估计没少鄙视他;董允一直是内臣,早在刘禅当太子的时候就陪着刘禅,目测和魏延也不熟。杨仪这个人虽然狭隘,但和这俩最多算关系一般,应该没怎么正面起冲突。故而,在杨仪和魏延两人要保一位,蒋琬和董允选择了前者。&/p&&p&杨仪不愧是搞后勤出身,一边上表告发魏延,一边令军队逢山开路,遇石凿桥,昼夜兼行,紧随魏延军队的后面。然而,笨鸟先飞,还是被魏延先到了。魏延先是守在了南谷口,南谷是哪呢?其实就是褒谷,褒谷和斜谷可以说是一个谷,褒斜谷。褒斜谷的北口是斜谷,在如今的宝鸡市附近,南口就是褒谷,在汉中市附近。可见当时魏延和杨仪已经退到汉中附近来了,都非常努力。&/p&&p&关键事件来了,魏延率人等在褒谷口准备迎战杨仪,杨仪就派王平前去应战。王平虽然不怎么读书,然而大道理讲的很不错,他上来就是斥责魏延抢先撤兵:丞相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这样!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陪着魏延走了几百里路的士兵们居然这时候才醒悟过来,纷纷觉得这件事是魏延的不对,然后没有一个人再为魏延卖命了。于是,魏延部曲不攻自散。魏延见大势已去,落魄的只能和几个儿子逃亡,奔向汉中。杨仪自然是落井下石,斩草除根,派遣蜀汉边缘人士马岱前往追斩魏延。马岱不辱使命,献魏延首级给杨仪。毕竟魏延再如何勇猛,当他手下只有几个儿子的时候,也是无能为力。&/p&&p&如此一位杰出的将领,曾经于阳谿大破曹魏名将郭淮的魏延,就这样死于一场莫名的内讧中。可悲的是,这动乱的始作俑者似乎就是他本人,或者说正是他那个过于骄傲的个性。不知魏延临死的时候是否想起了刘备,那位将他提拔镇守汉中的伯乐,以及当年他自己说的豪言壮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p&&p&杨仪此时显露出了他的丑恶嘴脸,他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就发生了,他踩着魏延的头颅,一边踩还一边说:庸劣的奴才,你还能作恶吗!于是,魏延的三族被杨仪诛灭了。可见,魏延的家属应该都在汉中。&/p&&p& ——————————————————————————&/p&&p&&b&五&/b&&b&/&/b&&b&杨仪的牢骚&/b&&/p&&p&好吧,魏延被追斩了,也被诛灭了三族。&/p&&p&该论功行赏了。&/p&&p&杨仪并没有如他所愿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亮早就指派蒋琬成为他的接班人,对,就是那个喝酒误事还被刘备罢免的蒋琬,蒋琬成为了尚书令、益州刺史。&/p&&p&好吧,即使不能接丞相的班,好歹升个官吧,毕竟除掉了“头号反贼魏延”啊!事实是,杨仪确实升官了,从丞相府长史升到了中军师。&/p&&p&说到这里,在这不得不说下蜀汉的几个官职了。首先要明白,蜀汉的中军师、中护军之类与曹魏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p&&p&据《通典·卷二十九》,曹魏的军师掌管军国选举以及刑狱法制。陶新华先生则认为,曹魏军师还有参谋军计和监视主帅的职责,可谓是重职。&/p&&p&然而蜀汉的军师呢?当过中军师的有刘琰和杨仪二人。&/p&&blockquote&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馀,&b&随丞相亮讽议而已&/b&。——《三国志·刘琰传》&br&&br&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b&从容而已&/b&。——《三国志·杨仪传》&/blockquote&&p&可见,蜀汉的中军师只是闲职,位高而无权。&/p&&p&顺便说下赵云的中护军问题,毕竟赵云属于热门人物。&/p&&p&据洪武雄先生考证,蜀汉在将军班位之外,另有一条特殊的升迁体系,即典军→护军→监军。这条体系在先主时期与后主前期还只是演化初期,属于长期性加官,但已经是上下有序。比如王平就经历了从典军到护军到监军的历程,姜维、胡济、杨戏、霍弋则都是从护军升到监军。&/p&&p&蜀汉的护军与监军主要职责是统帅偏师并参加谋议,比如赵云的中护军与邓芝的中监军曾领偏师在箕谷作战,护军陈到也曾作为少数部队驻守永安防线、护军姜维则参与了诸葛亮临终的撤退谋议并作为断后将领统帅部队。洪武雄先生从庲降都督马忠被加官监军、王平督汉中被加官后典军、庲降都督霍弋被加官监军等例子中推测,有可能蜀汉的都督当加官监军、典军等职时,有类似曹魏因使持节、假节的差别而拥有不同的权限。&/p&&p&杨仪认为自身的资历比蒋琬老,能力也比蒋琬高,对于蒋琬接班诸葛亮,杨仪自然是很不开心,自己怎么可能就输给那个酒鬼了呢?其实杨仪可能没想过,是不是他对魏延家属做的太过了呢?然而朝廷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啊!说明他诛灭魏延三族是没错的,不然怎么王平还升官了呢?&/p&&p&杨仪天天在家捶胸顿足,脸露怨色,仿佛谁都欠了他二百吊钱似的,周边人都觉得杨仪说话没谱,就都没搭理他。可见,杨仪的人缘真是一般,真心也就是比魏延强一些了。&/p&&p&然而,还是有人很待见杨仪的。那就是升任后军师的费祎。费祎原先是丞相府司马,如今也只是后军师一个闲职,但人家费祎就没有怨言,还特地跑过来安慰劝勉没人搭理的杨仪。杨仪看到这个曾经魏延案的战友来了,自然很是欣慰,于是就跟费祎说了一下真心话——无非是,我好恨巴拉巴拉。杨仪还发表感慨:“当年丞相去世的时候,我要是率领大军投奔曹魏,哪能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如今想想,真是追悔莫及啊!”&/p&&p&可惜杨仪不知道,对费祎说真心话,其实就是在玩大冒险。前一位这样玩的,是魏延。然后,魏延他死了。&/p&&p&费祎听完杨仪的抱怨后,就像复读机一样,把整件事都报告给了刘禅。建兴十三年(235年)正月,大过年的好日子,对杨仪来说却不是一个好年。他被废为了庶民,并发配到汉嘉郡,也就是如今的四川雅安一带。&/p&&p&杨仪到了汉嘉郡,自然是更不高兴了。于是他又一次暴露出了他急躁的毛病,他开始上书开始诽谤,具体诽谤对象是谁呢?目测说了不少费某人的坏话,毕竟杨仪是把费祎当知己的。据说杨仪表文的言辞非常激动,于是朝廷下令收监杨仪。于是,急躁的杨仪做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件急躁的事:自杀。&/p&&p&此时,距离魏延被杨仪斩杀,可能还不到半年。&/p&&p& ——————————————————————————&/p&&p&&b&六&/b&&b&/&/b&&b&边缘人马岱&/b&&/p&&p&杨仪死了,最高兴的人是谁呢?应该是费祎吧,毕竟这是他的成就,他成功的将一位曾经的丞相府长史给送上了黄泉路,另外几位曾经的丞相府长史呢?王连和张裔已经去世了,向朗虽然刚被重新任命被左将军,然而都七十岁了,昔日的丞相府长史只剩下了如今身为尚书令的蒋琬了。&/p&&p&杨仪死了,最痛苦的人是谁呢?应该是他的妻子和儿女吧,毕竟他没有什么真心朋友,他的妻子儿女在他自杀后被朝廷迁回了成都,也算是好地方。&/p&&p&杨仪死了,最不安的人是谁呢?无疑是马岱。&/p&&p&马岱这辈子做的最出名的事儿就是“追斩魏延”了,当然在演义里变成了“袭斩魏延”。马岱作为西凉马家军团的幸存者,带着堂兄马超留下的西凉部队,留在蜀汉,可谓是无依无靠。&/p&&p&作为一个把父亲送上断头台的诸侯,马超在刘备治下的日子可谓是外表光鲜靓丽,荣耀一身,就连刘备进封汉中王的《立汉中王上表汉帝》上,马超也是排在第一位的,毕竟是曾经的一镇诸侯。刘备自称汉中王后,便将自己原先在朝廷的官职——左将军封给了马超,刘备称帝后更是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凉州牧、斄乡侯。可实际上呢?马超心怀忧虑,马超归顺刘备后,因为“羁旅归国”,“常怀危惧”,所以当不得志的彭羕诚挚的邀请马超一起造反的时候,马超转身就把彭羕说的话上表给了刘备听。因为他害怕,彭羕到时候出事会把他招出来。&/p&&p&马超告发和费祎告发是两回事,前者是为了自保,后者是为了...&/p&&p&马超在刘备时期参加过的最有名的一场战争是下辩之战。在这一战,刘备先是让马超与张飞等人从沮县向下辩进军,马超利用自身在羌族、氐族的威望,策反了氐族雷定等七个部落共一万多个群落。之后,吴兰据守下辩,张飞屯固山扬言要断曹魏军后,却被人称曹家千里驹的曹休看穿计谋,曹休对曹洪说道:“刘备军若是真想断我军后路,应该悄悄的行军。如今却事先大张声势,说明他们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乘他们军队尚未集齐,立刻攻击吴兰。吴兰一破,张飞自然退走。”果然,曹洪大破吴兰,斩杀其将任夔。张飞马超见势不利,只能撤退。吴兰路上却被阴平的氐王强端给揍了一顿,被砍了,首级还被送到了曹操那边请功示好了。看局势,大约是马超忽悠氐族群众让亲曹魏的氐王不满了。&/p&&p&这一战,马超可谓除了忽悠了氐族那些少数民族同胞们之外(而且还没有把他们带走),没有丝毫建树。故而这一战,并未记录到马超的传记之中,也算是陈寿的“为传主讳”吧!&/p&&p&之前马超的战绩,全是靠他勇猛的西凉部队才打出来的。然而经杨阜的冀城复仇之战,导致马超进退狼狈,亡归张鲁。之后又遭受张鲁与其部下的猜忌,只得投奔刘备,大将庞德还留在了张鲁那里——可以说,马超的西凉军团不仅士兵和将军少了,就连马超本人的锐志也被消磨光了。建安十九年的正月初一,马超爱妾的弟弟董种向马超拜年祝寿,马超捶胸吐血,说道:“全家数百口,在一日之间都被屠杀了。如今只剩我们两人,这又有什么好庆贺的呢?”此时的一代英豪马超,不过是一个心怀愧疚和罪恶的孤独可怜人罢了。深夜的他,也许会后悔,当年做出的那个进军潼关的决定吧!&/p&&p&章武二年,马超病重,临终向刘备上书,请求他照顾自己的从弟马岱。马超的女儿嫁给了刘备的儿子安平王刘理,儿子马承继承了他斄乡侯的爵位。&/p&&p&马超死后,马岱也只能带着马超剩下的部队,在蜀汉尴尬的生活着。马岱官至平北将军,封爵陈仓侯。马岱和自己的堂兄马超一样,政治情商并不是很高,他天真的认为,狷狭的丞相府长史杨仪将会继承诸葛丞相的位置,故而他听杨仪的命令追斩了魏延。很明显,此刻,他站队了杨仪。&/p&&p&然而,他站错队了。&/p&&p&杨仪被任命为中军师,第二年更是被废为庶民,很快就自杀了。&/p&&p&于是,就在诸葛亮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兴十三年(235年),马岱做出了一个反常的举动:北伐!&/p&&p&马岱居然单独北伐过?这在《三国志》中都没有提到,当然演义里也没有出现,而是被记载到《晋书》之中:&/p&&blockquote&青龙三年,迁太尉,累增封邑。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武都氐王苻双、强端帅其属六千余人来降。——《晋书·宣帝纪》&/blockquote&&p&从这条记载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击败马岱的牛金,还看到一位与马家些许有渊源的人物,强端。这位曾经在十七年前斩杀吴兰的氐王,终于在马岱被牛金击败的这一年投降曹魏了。不知道,曾经威震羌族、氐族的马家军被曹魏击败,与这位氐王的投诚有没有什么联系。&/p&&p&似乎蜀汉北伐的领军人只有马岱一人,而且司马懿并未亲自迎战,只是派了牛金出战。牛金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他曾作为曹仁手下,在江陵领军三百人迎战周瑜的先锋数千人,然后,牛金当然被对方给圈踢了。幸好领导曹仁如他名字一般,非常仁义,率领几十位壮士深入敌阵,将牛金救出。然而并未救出全部士卒,于是曹仁二次入围,将士卒救出——此战,曹仁得到了“天人”的称号。&/p&&p&当然,牛金在江陵之战的表现乏善可陈,虽然三百人被几千人圈踢也没什么可丢人的。然而在青龙三年的这次对阵中,牛金大放异彩,不仅击败了马岱,而且斩首一千多级。这可是了不得的战绩啊!&/p&&p&问题来了,马岱有什么权力能够自行“入寇”曹魏呢?&/p&&p&我们没有从记载中得知马岱在青龙三年(235年),也就是建兴十三年的北伐具体月份。然而在当年的四月,原先总领国事的尚书令蒋琬成为了大将军,那个在三个月前才举发杨仪的后军师费祎则成为了尚书令。&/p&&p&蒋琬于当年的四月份任大将军,马岱入寇很有可能便是在四月之后的事情。三年后的延熙元年(238年),蒋琬出屯汉中。延熙二年()三月,蒋琬任大司马,此时姜维作为蒋琬大司马府的司马,曾多次率领偏军攻打曹魏。&/p&&p&马岱没有单独北伐的权力,虽然他有一支相对独立的西凉军队。然而他要北伐,还是要得到蒋琬的首肯。从后来蒋琬让姜维率领偏军攻打曹魏的情况,马岱攻打曹魏也是得到了蒋琬的肯定——蒋琬对从雍凉攻打魏国似乎信心不大,故而总是只让小部队攻略秦川,后来蒋琬表示出了从汉水、沔水袭取东三郡的想法,虽然并未有得到朝臣的认可。&/p&&p&马岱此战,虽然不排除蒋琬新官上任三把火主动让马岱伐魏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马岱主动请缨,他深知在蜀汉的马家军需要一座靠山,之前押宝杨仪押错了,马岱准备再博一下。蒋琬应该也明白马岱的想法,所以他便同意了。毕竟,马岱的军队属于马家的部曲,有一定的独立性,即使损失,于蜀国并未有大碍。&/p&&p&马岱忧心忡忡的出发了。&/p&&p&这一战,他被牛金打败,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连同他的马家军。&/p&&p& ——————————————————————————&/p&&p&&b&七&/b&&b&/&/b&&b&清算魏延案&/b&&/p&&p&说完了杨仪和马岱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到,魏延案之后,主持大局的杨仪从丞相府长史成为了没有实权的中军师,之后更是因被废为庶民以至于自杀;斩杀魏延的马岱没有任何升迁,激动的他在第二年还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北伐,失败后从此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之中。&/p&&p&那魏延案的真正获利者都有谁呢?其实也不用想太多,毕竟参与魏延案的总共也就五个人。我们看看另外三位在魏延案之后的动态:&/p&&p&1、姜维,姜维其实并未有完全参与魏延案,只不过他是诸葛亮遗令中除魏延之外的断后人选。作为降将的他,虽然诸葛亮十分看好他,然而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并未有很多建树,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p&&p&2、王平,王平作为本文的主角已经很久没出场了,他在与魏延对阵之时大声呵斥魏延部队,使得魏延军队作鸟兽散。他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并成为车骑将军吴壹的副手,一同驻守汉中。吴懿都督汉中,王平则是汉中太守。三年后的建兴十五年(237年),吴懿病逝,王平进封安汉侯并代替吴懿都督汉中。王平留在了与他家乡巴西郡临近的汉中做都督,可谓是荣耀非常。&/p&&p&3、费祎,费祎虽然在诸葛亮去世当年只是升任后军师,然而他在第二年便成为了蜀汉的尚书令。之后更是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全揽蜀汉朝政。&/p&&p&当然我们并不能仅仅因为王平和费祎在魏延案中得利了,就说他俩就有合谋的事实。只能说他俩是最大受益者,有一些嫌疑而已。毕竟什么都要讲究证据,我们先来看看鱼彖的私史《魏略》:&/p&&blockquote&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三国志·魏延传》注引《魏略》&/blockquote&&p&魏略的这条记载与陈寿本志有两处明显不同:&/p&&p&1、诸葛亮将军队交给了魏延,并嘱托蜀汉军队以后不要来北伐了;&/p&&p&2、魏延在褒谷并不是与杨仪作战,而是在此为诸葛亮发丧,杨仪却造谣说魏延想率军投降,魏延无心恋战,所以被追斩了。&/p&&p&很明显,这条史料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其一,如果诸葛亮有这样的遗言,以蒋琬的个性,就不会有北伐的念头;其二,魏延当时已经到褒谷,已经在汉中地界了,杨仪的谣言没什么说服力;其三,以魏延的个性,不战而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p&&p&然而这条史料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比如他提到了“发丧”这个词。《三国志》并未记载诸葛亮在何地发丧,然而在《谯周传》却提到:谯周在家得知了诸葛亮去世的消息,立刻赶赴去奔丧。当时刘禅下诏不准前往,谯周因为跑得快,才得以到达。&/p&&p&这就有些意思了,谯周是谁,时任蜀汉的劝学从事。谯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位学者,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还有一位著名学生便是巴东太守罗宪。陈寿和罗宪作为谯周的高足,前者被比作是孔门的子游,后者被比作是孔门的子贡。&/p&&p&蜀汉灭亡后七年,谯周方才去世,作为一位史学家,他是足够时间与义务告诉陈寿一些蜀汉的史实,毕竟陈寿“锐精”《史记》、《汉书》,在蜀汉官至观阁令史、东观秘书郎。谯周当年既然率先赶去奔丧了,那必然对魏延案有着更深层的认识,为何陈寿本志没有“为诸葛亮发丧”的相关记载呢?当然陈寿不写这事可以理解,然而《魏略》却出现了魏延在褒谷为诸葛亮发丧然后被杨仪击败的记载。在褒谷,究竟发生了什么?&/p&&p&魏延与杨仪内讧,其部队被王平的一句呵斥就作鸟兽散,事后王平的仕途步步高升,不过三年就已经做到了汉中都督。王平与魏延案可谓有着深厚的联系,然而陈寿并未对魏延部队的反常做任何解释,却在王平传的末尾留下了一句“然(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p&&p&&b&如果我们纠合陈寿本志与《魏略》的记载,做出一种假设:魏延带着部队来到褒谷,王平与杨仪合作,当然还有“先耍魏延,后整杨仪”的费祎的参与,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偷袭)在褒谷击败了魏延,魏延落荒而逃,马岱追斩之。事后,费祎自然对参与此事的丞相府长史杨仪非常顾忌,因自己曾经担任刘禅太子舍人的缘故,他可以很好的影响刘禅的一部分决策,故而朝廷对一起合作的王平、杨仪二人做出明显不同的封赏:王平&/b&&b&升任&/b&&b&后典军、安汉将军&/b&&b&,并成为&/b&&b&车骑将军吴壹&/b&&b&的副手,一同驻守汉中;杨仪却只能出任中军师这个有名无实的职位。当然为了不让杨仪对自己产生怀疑,以便进一步对杨仪下手,费祎也从丞相府司马转成了后军师这么个同样有名无实的职位,以达到杨仪的信任。故而在魏延案的几个月后,当杨仪见到同样“悲催下场”的费祎,自然把心窝子话都说出来了。然而费祎转身就把杨仪给卖了,建兴十三年(&/b&&b&235年&/b&&b&)初,杨仪被废为庶民,这很好的证明了费祎的话在刘禅面前的可信度。不满的杨仪没上言诽谤朝廷,朝廷下诏逮捕,杨仪自杀。四月,“深藏功与名”的费祎从后军师升任尚书令,从此开始了他和蒋琬的。&/b&&/p&&p&&b&为何王平会与杨仪合作呢?以魏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的表现,王平作为板楯蛮出身的战将,无疑也受到过魏延的轻视。王平“性狭侵疑”,狭隘到了猜疑的地步,自然对魏延是颇有意见,况且魏延的存在对王平的仕途也。至于杨仪大军在手,为何要与王平合作呢?我认为杨仪是要倚靠王平的军事才能,击败魏延吧!费祎为何会参与其中呢?可能是作为中间人,毕竟当时王平并没有被诸葛亮托付退军事宜,断后第二的姜维没有在褒谷有所表现,这其中费祎操作的可能性较大。&/b&&/p&&p&这个假设便以解释魏延案的三个疑点:&/p&&p&1、“善养士卒”的魏延带着部属军队来到褒谷,准备与杨仪开战。为何他的部属仅仅王平的一句话,就纷纷作鸟兽散?&/p&&p&2、魏延案后,被诸葛亮临终托付军权的杨仪远离权力中心,拜为中军师,明升暗降;追斩魏延的马岱也没有得到升官的待遇,次年战败于牛金之手,从此消失在历史中;而王平的官运却异常亨通,三年就当上了汉中都督。&/p&&p&3、杨仪内心不满,时常发牢骚,可谓无人问津。费祎作为曾经调停他和魏延矛盾的“老好人”,为何还专程去杨仪家问候劝勉——并将杨仪的气话上报给刘禅听,这直接导致了杨仪被废为庶民。费祎为何对杨仪如此赶尽杀绝?&/p&&p&然而陈寿为什么不如我的猜测写呢?可能考虑到这事件的黑色政治成分太过浓厚,并牵扯了蜀汉的汉中都督王平与大将军费祎两人,如实写上对已经灭亡的故国荣誉有损,再加上魏延已经被蜀汉官方定性为反贼了,故而陈寿只能让他背锅了。但,陈寿依然是一位略有节操的史官,他在《王平传》的末尾写上了“然(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以“曲笔”表示出王平此人的“值得玩味”。&/p&&p& ——————————————————————————&/p&&p&&b&八&/b&&b&/费祎与蒋琬&/b&&/p&&p&费祎于建兴十三年(235年)任尚书令之后,在此之后与蒋琬的斗争在史书中并不怎么明显。&/p&&p&蒋琬当时的职位是大将军、录尚书事。确切的来说,录尚书事并不是一个职位,一般是某个职位兼领录尚书事,指的是尚书台之外的人员对尚书台管理军国大务进行干涉。蜀汉的尚书令与录尚书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副总理与总理的区别。诸葛亮执政期间,自己是丞相录尚书事,故而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建兴五年(227年)二月,诸葛亮出屯汉中,准备北伐,任命陈震为尚书令,于是陈震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一同处理成都的政务。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后,建兴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诸葛亮任命陈震为卫尉前往吴国道贺。在此之后,直到诸葛亮去世之前,蜀汉再也没有大臣出任尚书令。&/p&&p&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去世,丞相这一职位在蜀汉消失。不过尚书令与录尚书事还是保留下来了,毕竟刘禅再怎么忌讳丞相这个职位的权力之大,蜀汉还是得需要人管事的。不过,一切得循序渐进。&/p&&p&于是,依照诸葛亮的遗命,刘禅任命丞相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至于为何尚书令就可以“总统国事”了,毕竟当时并没有大臣录尚书事。费祎则担任后军师,几个月后打了杨仪的小报告。&/p&&p&建兴十三年(235年)四月,蒋琬任大将军、益州刺史、录尚书事,也就是成为了正式的蜀汉总理;费祎则代替蒋琬,成为了新的尚书令,即副总理。&/p&&p&延熙元年(238年)十二月,蒋琬出屯汉中,之前督汉中的王平成为了前护军,管理大将军府事。蒋琬出屯汉中,虽然不准备大举北伐,但也得防御曹魏——而此时的成都,无疑是副总理费祎在处理国政。&/p&&p&延熙二年(239年)三月,蒋琬升任大司马,开府治事。开府治事意味着蒋琬可以在自己的大司马府任命官员,于是姜维成为大司马府里的司马,期间数次姜维率领偏师北伐,但并未取得显著战果。&/p&&p&&u&延熙四年(240年)十月,费祎到了汉中,与蒋琬商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友好交谈,直到年末,费祎才返回成都。从之后蒋琬的表文来看,他和费祎是讨论了北伐的战略问题,姜维也参与了这次会议。蒋琬之前的本意是走汉水、沔水袭取东三郡,不过自己旧病复发,加上群臣表示如果东进不顺利,班师会很麻烦,故而这条计策并未实施。蒋琬在汉中与费祎商谈后的结果是弃用诸葛亮以汉中为据典向北进攻关中的战略,变成了以涪县为据点进攻陇右的战略。&/u&&/p&&p&延熙五年(241年)五月,姜维率领偏师从汉中移动到了涪县。涪县属于梓潼郡,在如今的四川绵阳,地处汉中的西南方,更靠近蜀国境内大量羌族、氐族居住的武都、阴平二郡,可见蒋琬对进攻关中信心不大,转意拿下陇右为先。&/p&&p&延熙六年(242年)十月,蒋琬也从汉中移动到了涪县,姜维则升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汉中仍由王平为都督,王平升任前监军、镇北大将军。十一月,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p&&p&延熙七年(243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军十余万攻汉中,因之前一年蒋琬已将重兵移屯涪县,当时王平的汉中守兵不到三万。在王平的坚持下,汉中守军坚守,并等到了涪县与成都的援军,大败曹爽,是为兴势大捷。此战,费祎出援兵前镇定自若,与光禄大夫来敏淡定下棋,一时传为美谈。&/p&&p&不过此次胜利,无疑也揭示了蒋琬的“屯涪制陇”战略在防守方面的薄弱。此年,蒋琬坚持将自己的益州刺史职位让给了费祎。董允任辅国将军、守尚书令,成为了副总理,辅佐费祎。&/p&&p&延熙九年(245年)十一月,蒋琬病卒。董允亦病卒,&/p&&p&延熙十年(246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费祎共录尚书事。&/p&&p&&b&这段年表可谓说是费祎与王平在蜀汉中后期的光辉历程,费祎最终成为了蜀汉的总理,王平成为了蜀汉的北境第一大将,与邓芝、马忠二人齐名。期间,蒋琬录尚书事长达八年半,然而待在成都的时间只有三年多,不到一半。蒋琬于延熙四年与费祎商议,并决定将大军进屯涪县,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原先的“渡沔水袭取东三郡战略”未能得到群臣的认可,“屯涪控陇战略”看似是有锐意进取的精神(在汉中部署疏于防范),实则是蒋琬已经没有如诸葛亮一样进谋关中的雄心,只敢将心思放在陇西。&/b&&/p&&p&&b&然而,即使是费祎当时认可的“屯涪控陇战略”,在他当政期间,也没能让与他&/b&&b&共录尚书事的&/b&&b&姜维能够大施拳脚。“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可见费祎比蒋琬要保守的更多了。姜维的与费祎“共录尚书事”,不过也只是一个虚名。可见费祎对权力的掌控欲,比坚持让益州刺史的蒋琬强多了。&/b&&/p&&p&&b&至于蒋琬战略与心境的改变,费祎在其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我无从得知。当然,蒋琬的身体原因也占一部分,以至于他在费祎(与王平)兴势大捷之后,坚持将益州刺史的职位让给费祎,这是比较值得注意的一点。也许,蒋琬真的无心政事,只想安心在涪县养病了。&/b&&/p&&p&读者可能对姜维的镇西大将军与王平的镇北大将军感到不解,不知道这两个将军号与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的区别。据洪武雄先生考证,蜀汉的将军班位大致如下:&/p&&p&1.大将军;&/p&&p&2.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p&&p&3.右大将军、四镇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四征大将军;&/p&&p&4.前左右后将军、安汉将军、军师将军;&/p&&p&5.四镇将军、安南将军、四平将军、四征将军;&/p&&p&辅汉将军、护军将军、抚军将军、绥军将军;(与四镇将军相当)&/p&&p&镇军将军,在四镇与四征之间;&/p&&p&荡寇将军、征虏将军、副军将军,讨逆将军、讨寇将军、位在四征之上;&/p&&p&其余杂号将军,详情见氏著《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p&&p& ——————————————————————————&br&&/p&&p&&b&后记:&/b&&/p&&p&关于费祎与王平在魏延案中的文字,当然属于我的个人猜测,不过这种猜测可以有效解释关于魏延案的几个疑问。文章中必然有某些不严谨之处,然而笔者尽量通过已有的史料,并将自己的个人推测部分在文中言明,以免误导读者。也希望读者可以在读我这篇文章的时候,对蜀汉中期的那些政治事件有新的理解和想法。&/p&&p&据《晋书》记载,街亭之战时,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因马谡战败而受到牵连,被判处髡刑。髡刑,即剃光头发。陈寿年轻的时候父亲去世,当时生病的陈寿让家中婢女捏制药丸,恰巧被前来串门的客人看到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陈寿的乡人对此很是非议。&/p&&p&陈寿出生于公元233年,建兴十一年,也就是诸葛亮去世的前一年。街亭之战的时候陈寿尚未出生,如果《晋书》的记载可靠,陈寿父亲病故的时候陈寿应该已经成年记事了,不然乡人也不会因婢女调制药丸的事情而非议他,那么接近真相的陈寿父亲是有可能给陈寿讲当年的街亭之战。不过鉴于他父亲因此战受刑,不愿意提起也是可能的。&/p&&p&街亭、马谡、王平、诸葛亮、五丈原、褒谷、魏延、杨仪、马岱、费祎,这么多的人名与地名,在日后作为东观秘书郎的陈寿脑海里,浮现出来会是怎样一种画面呢?&/p&&p& ———————————————————————————————————&/p&&p&参考史料:《裴注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华阳国志》、《资治通鉴》;&/p&&p&参考论著:杜佑《通典》、卢弼《三国志集解》,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洪武雄《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黄惠贤&王奎《三国政治制度剖析》。&/p&&p&参考小说:马伯庸《街亭》&/p&&p&&b&本文出现的年号纪年与括号内的公元纪年并不能完全对应上,因为农历与公历无法完全重合。譬如,&/b&&b&延熙元年(&/b&&b&238年&/b&&b&)十二月,蒋琬出屯汉中。延熙元年为年号纪年,用的是农历,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自然是&/b&&b&238年;然而&/b&&b&延熙元年的&/b&&b&十二月初九,已经是公元239年的1月1日。因为史书中纪年大部分都采用年号纪年,还请注意,不要弄错年份。&/b&&/p&
阅前须知:本文禁止转载到公众号贴吧之类,个人朋友圈随意,但转载的时候请全文转载并标注作者与出处。如欲和笔者讨论文章观点,请完整阅读此文再发表言论,谢谢合作!魏延案,是蜀汉中期的一场政治斗争。建兴十二年(234年),丞相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的军…
&p&《计划死亡》&/p&&p&连载一个故事。&b&本故事纯属虚构&/b&。&/p&&p&&b&楔子&/b&&/p&&p&从1980年元旦那天在直隶XX区“计死办”安乐死第一批80岁老人开始,此计划已经实施30余年了。&/p&&p&我生于民国25年12月13日,国都南京。民国26年12月13日,鬼子对南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日是我一周岁生日,我侥幸活了下来,而我的父母亲族尽数罹难。&/p&&p&我青年时投身行伍,随军参与渡江战役,之后参加高丽战争。战后5年退伍成为一名工人,再后来进入政府机关,60岁的时候以科长身份退休。&/p&&p&今天是日,一周前我刚过完自己的80岁生日。那天全国警钟常鸣,从黄海海畔到帕米尔高原,从漠河到三亚,警钟声终日不停,告诫人民勿忘国殇,振兴中华。我的生日便是30万同胞的死难日,这个生日我并不庆祝,也从没庆祝过。我的身份证上写的是生于日,这样说来我多出一年时间可以活。&/p&&p&这些年来我见过太多死亡,见怪不怪。我本应在79年前的寒冬炼狱里死去,能苟活一生庆余年我已经满足了。如今儿孙满堂,重孙也将出生,对人生也没有太多眷恋。纵然身死也算了无遗憾。&/p&&p&“计死办”的权力日益滔天,政府干部,普通群众,无一不对他们侧目而视。安乐死是国家的法定政策,没人能违反。计死办作为执法机关,更是可怕。家里有一个老人不合作,不肯在80岁生日之前接受安乐死,那么户口本上所有人立即减少5岁执行安乐死。一户人(以户口本为准)不肯接受安乐死,则整个街道办所有人减少5年执行。法制安乐死不得低于60岁执行,主动申请安乐死的可以给家属带来巨额补偿,送学区房送好车,给孩子分配好工作。40岁以上公民均可主动申请安乐死。&/p&&p&两年前,年仅60的隔壁老王被儿子儿媳强迫申请安乐死。死后在中心区给他儿子分了一套顶级学区房,老王孙子也读了本市最好的中学。再过几年老王的媳妇也“主动”申请安乐死,批准执行后老王的儿子儿媳成了大企业里的中层干部,每年收入涨了10倍。&/p&&p&儿媳妇总想让我去安乐死,10年来给我申请了不下12次。可笑,她以为计死办的人就那么蠢,会主动给你办?笑掉大牙。我反正无所谓,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看谁先被安乐死。我当兵时好几个部下都在本地计死办上班,首都计死办那里我也认识人。&/p&&p&若真的撕破脸,恐怕我孙子也没妈了,明年春天出生的重孙也没有奶奶了。而尚未出世的重孙和我最爱的孙女瑞瑞,便是我在这世上最后且最深情的留念。&/p&&p&若我死了,那么我便见不到我的重孙成长,更看不到我孙女出嫁,心头不禁一紧。有什么办法可以逃过计死办的魔掌,让我多活几年呢?这个得好好想想。&/p&&p&这便是我决心和计死办斗争的第一天。&/p&&p&第一章&b&:南京。&/b&&/p&&p&日,南京重庆成都。&/p&&p&蒋委员长上个月在重庆宣布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在5月5日他举行了盛大的还都典礼。处处张灯结彩,国民群众纷纷举旗上街欢迎蒋委员长归来。南京再次成为首都,南京国民又一次骄傲的成为首都国民。&/p&&p&天刚破晓,委员长站在镜子前穿上他特制的上将军装,配上五枚勋章,牵着身着华服的宋美龄驱车前往长江路国民大会堂举行还都典礼。&/p&&p&十岁男孩宋鱼挤在长江路右侧的人群里静静地看着委员长的车队,双手合握十字架,眼角流下热泪。宋鱼的父母亲族在九年前的大屠杀中被鬼子悉数屠灭。一位好心的天主教教士在堆满尸体的枯井旁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宋鱼,将他带回教堂收养,亲自施洗,给予天主教式教育。&/p&&p&教士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名字叫艾瑞克·格雷格·布莱克。南京大屠杀开始那天,Father Eric正在教堂里阅读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淞沪会战打响之后,这个教堂的教士修女,和大部分在南京的神职人员一样,都纷纷逃离南京,并回到所属国家。艾瑞克教士决定留在南京,为战争中的南京市民向上帝祷告,并在需要的时候为受伤军民提供医疗帮助。艾瑞克教士二十年前就读于哈佛大学神学院的时候,恰逢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他选择参军成为一名随军牧师兼医疗兵。在法国参与了亚眠战役,阿尔贡森林战役。战争岁月坚定了他的信仰,战场上救死扶伤锻炼了他的意志。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责无旁贷。他是信仰坚定的牧师,无惧战争与死亡。&/p&&p&可是鬼子的兽行还是吓坏并激怒了他。当鬼子兵闯进他的小教堂的时候,牧师穿着黑色教袍在鬼子指挥官面前挥舞十字架,像一个置身于斗兽场上的角斗士一样,想用手中的十字架与军刀染血的鬼子军佐决一死战。鬼子军佐无视他这个身体羸弱的中年牧师,用刀鞘把他打倒在地,然后发出嘲弄般的哄笑声。&/p&&p&艾瑞克牧师离开教堂只身前往地狱一般南京城,他想救出一些幸免于难的平民。南京城里尸枕狼藉,血流漂橹。不论是中国军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尸体上都有弹孔和刀痕。沾血的头颅被割下排列成三角形或圆形的图案摆在地上,有的还掉出了眼睛,不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不仅街道上有尸体,房顶上,围墙上,车轨上,水井里,窗户口都有死者或者死者遗体的一部分。冤死中国人的尸体布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丧家犬野猫和老鼠蛆虫蟑螂一起分食这些尸体,留下的是染血带肉的白骨。腐臭味如同浓烟一样呛人口鼻。仅存下来的生者多为女孩子,她们负责清理在市中心区附近的尸体,以便于让鬼子的师团司令入驻总统府。&/p&&p&艾瑞克牧师在布满尸体的枯井旁听到了婴孩哭啼的声音。他扑向尸体堆蹲在地上寻找那个啼哭的声音。枉死者的鲜血布满他的双手,白蛆粘黏在他的黑色教袍上,褐色的头发上也有鲜血的痕迹,蟑螂老鼠从他脚边溜过。翻开第18具尸体后,在一具肥大女尸的侧胸下,他抱起了啼哭的婴孩,绿色眼睛里散发出慈爱的微光。看来这个女人在死前都在守护这个婴孩,用身体帮婴孩挡住了子弹和刀刺。“感谢上帝,感谢主的怜悯,让这个孩子活了下来,这是上帝的旨意,阿门。”艾瑞克牧师抱着孩子跪下向圣母玛利亚祈祷。&/p&&p&牧师抱着孩子回到自己的教堂。教堂里刻有耶稣受难像的镶金镀银的十字架连同所有珍宝,比如圣母玛利亚彩色琉璃壁画,12世纪拉丁文原文手抄版圣经福音书等都被鬼子洗劫一空。出于对美国的尊重鬼子并没有放火烧掉这座小教堂。与此同时鬼子把中国人的寺庙,道观,教堂,连同村外的宗族祠堂,都烧了个遍。烈火焚烧了中国人的祖先和神明,这是无法饶恕的亵渎。牧师从厨房里拿出两个长木板,自己用钉子做了个简陋的十字架,放在教堂中央。从储藏室的水缸里取出一盆水,拿出随身携带的圣油和英文版圣经新约。他念诵着使洗者约翰给耶稣基督施洗时念诵的经文咒语,把孩子放入水中施洗,完后在他的额头上涂上圣油。&/p&&p&孩子脖子上用细细的红线穿起一个玉佩,玉佩是一条绿色的鱼。既然是主送给我的孩子,那就叫他宋鱼吧。他受了施洗,给他的教名叫John吧。牧师心想。&/p&&br&&p&第二章&b&:登记。&/b&&/p&&p&日,平安夜。门外传出咚咚敲门声。“宋瑜先生在吗?请问宋瑜先生本人在家吗?”一个男声在门口询问。&/p&&p&胡须整齐的中年男子打开门,看着门外身穿制服的年轻人问道:“你找哪个宋瑜?”&/p&&p&年轻人看着手上的名单,说:“宋朝的宋,周瑜的瑜。宋老先生是住这里吗?“中年人回道:“正是家父,你是什么单位的,找家父有何贵干?”&/p&&p&年轻人露出微笑,两个浅浅的酒窝出现在他稚嫩的娃娃脸上:“我是人口计划总局南京分局的办事员,名字叫许平。来给宋老先生做登记。”&/p&&p&听到人口计划总局这个名字,中年人脸上嘴唇紧抿眉头紧皱。他想赶走这个年轻人,可是“计死办”的人哪有那么好惹?若是他怀恨在心在报告里给你写个 “不遵国策”,轻则坐牢重则全家遭殃提前安乐死。&/p&&p&我听见谨艾在门口和人吵起来了。谨艾这孩子都快60了,还那么冲动。我扶着墙壁走出屋子,坐在在客厅的软沙发上说:“谨艾,快让门口的客人进屋。在门口谈事儿非待客之道,若被人知道会嘲笑我们不懂规矩。”&/p&&p&中年人面露不悦说道:“客人请进。招呼不周,请多担待。”&/p&&p&年轻人脱下鞋子进屋,说:“哪里哪里,叔叔客气了。是晚辈没有提前预约,贸然来访,实在叨扰,抱歉抱歉。”说完年轻人走到我对面的沙发旁坐下。&/p&&p&谨艾从厨房端出两杯茶,一杯递给我另一杯递给了来家的年轻人。年轻人站起来躬身接茶。&/p&&p&看来是个很有礼貌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能在“计死办”上班,一定是是很优秀的年轻人,我心想。&/p&&p&“小伙子今年多大了?在那个处当职?”我问道。&/p&&p&“晚辈许平,在人口计划总局南京分局行动处当职。”年轻人说到。&/p&&p&“喝茶。年轻人,我问一下你,赵林,赵处长还在行动处吗?我好久没见他了。”我问道。&/p&&p&年轻人喝口茶,放下茶杯说:“赵处长曾是我的直属上司,两个月前已经被调往北京总局担任总局计划厅的副厅长了。现在的处长是顾卫民顾处长。”&/p&&p&看来赵林今年高升了,这是个重要消息,得记下来,说不定他以后能帮上忙。&/p&&p&“小伙子你来找我有何贵干?”我问道,顺便拿起茶几上的瓜子磕了起来。&/p&&p&许平说道:“我今日前来,是给宋老先生做登记的。老先生今年七十有九,实乃高寿。国策规定,过完七十九岁生日以后每个老人都得做登记,晚辈也不请自来了。希望宋老先生能谅解支持我们的工作。一切为国家服务。”&/p&&p&我怎么会听不出这是小屁孩的威胁和恫吓,说的冠冕堂皇言辞恳切,实际上不就是让我乖乖束手赴死吗?&/p&&p&谨艾听见年轻人的话后气冲冲地跑过来,把手提着的水壶里的水倒在年轻人身上,说:“你这是要家父死吗?”说完扔下水壶双手抓住年轻人的衣领把他从座位上抓起来。&/p&&p&我看到这一幕怒火从心底烧出,愤怒地说道:“谨艾,快放手!哪有你那么粗鲁对待客人的?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父亲吗?”&/p&&p&谨艾松开扯着年轻人衣领的手,眼带泪花地走进阳台,依着栏杆点燃一支烟。年轻人呼吸急促,他脸上已有涨红的愠色,一张清秀名利的娃娃脸上露出微笑。他坐下来看着我说:“宋老先生,我和你无冤无仇。我来登记,也是为了单位的工作;单位的工作,也是为了全国民着想。身为国民,自当遵守国策。你说是不是这个理?”&/p&&p&我端起茶杯慢慢品茶,看着年轻人涨红的脸说:“小伙子,我支持你的工作。我们一家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国民,我像你这么大时正在高丽和美国佬作战。在危难之际,我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我深知没有国家,国民就是无土飘萍,无母弃儿。怎么登记你和我说,我全力配合。”&/p&&p&年轻人听后喜笑颜开,从包里拿出一打资料。说:“宋老先生,国策规定,每个月15日进行计划休眠。您的生日在12月13日,那么我安排您在明年2017年的12月15日进行休眠。您的户口所在地是本市本区,所以地点就是本市计划局第一附属医院。”说完他把那打文件递给我,我举起来看。&/p&&p&“若没什么问题,请您在右下角签字,顺便写上身份证号码,感谢配合。”年轻人补充道。&/p&&p&我从桌子旁拿起老花镜,仔细看这封文件。右下角有单位的红印,有主管领导的签字,这是真的公文,不是年轻人拿来诓人诈骗的伪造品。事实如此,国事如此,我除了签字又能做什么呢?于是我从上衣口袋里面掏出笔签下自己的名字。&/p&&p&“好了,我签完字了。谢谢小许。”我把文件递给年轻人说道。&/p&&p&年轻人站起来双手捧着文件说道:“宋老先生放心,感谢您的配合,我们一切都会按照国策办事。请您放心。我先走了,感谢招待。”说完年轻人和我握手,然后径直走出门去。&/p&&p&年轻人走后谨艾走了过来,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靠着我的肩膀哭了出来。&/p&&p&我抱着哭泣的谨艾,想到了他14岁时候追女孩子失败后也是这样靠在我的肩膀上哭泣,跟我诉说他内心的苦涩和悲伤。谨艾是一个外科医生,也作为军医上过南境战场。用一把手术刀救死扶伤,如今他将和父亲做个为期一年的漫长的告别,他能救病人的命,却无法救他父亲的命。他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也即将成为另一个孩子的爷爷,如今他又一次像脆弱的青春期男孩一样趴在我肩上放声大哭,此时距离他上次对我哭泣已经过了快四十年。&/p&&p&个人的生命在集体的面前是脆弱渺小的,没有人能反抗命运,更没有人敢反抗国策。&/p&&p&第三章&b&:渡&/b&&b&江&/b&&b&。&/b&&/p&&p&日,解放军指挥官陈毅元帅指挥第三野战军率先解放南京。翌日中午,南京城里最后的守军国军68军在军长谭志强少将的带领下向陈毅元帅投诚。陈毅元帅接受投诚,并将这只部队拆散整编任命为预备役新第101师,并由谭志强少将为副师长。师长郭羽和政委陈梁则是原三野中层指挥官。师长郭羽在孟良崮战役中有表现杰出,所率连队歼敌三倍于己,被破格提拔,如今30岁出头已是师长。政委陈梁在抗日时期深入敌人政府内部,给组织提供了许多机密要文,为抗日胜利做出很大贡献,29岁已经担任师里的政委。他俩都是陈毅元帅钦点的年轻军官。&/p&&p&在1949年夏季,我告别了艾瑞克牧师,选择加入解放军。被编入预备役新第101师。此时我年纪才12岁,负责征兵的上尉看我年纪幼小,不想招募我入军营。此时谭志强副师长路过,看到了我胸口挂着的十字架,饶有兴趣的用英语询问我问题,我也用英语回应。谭副师长很开心,就把我留在了他身边做警卫员。&/p&&p&谭副师长问我:“青年人,你叫什么名字?”&/p&&p&我回答:“宋鱼。宋朝的宋,鲤鱼的鱼。”谭副师长摇摇头说:“这名字不好,听起来像鱼贩子。我给你改改,读音不变,叫宋瑜,周瑜的瑜。你喜欢吗?”&/p&&p&我觉得听起来很棒,连忙点头答应。&/p&&p&谭副师长是黄埔三期毕业的军官,毕业于1926年1月,随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屡立战功。从连长做起,积功至少将军长。他是澳门人,父亲是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战友,一起在澳门镜湖医院行医,一起组织广州起义。后来谭志强也成了蒋委员长心腹要员。蒋委员长预知战况不妙,早已带着近百万精锐部队退居台湾。谭志强接到蒋委员长誓死抵抗的命令,可是他知道委员长已经逐步把精锐部队都撤到台湾岛去了,自己哪怕和部下全部玉碎殉国也没任何意义,无非就是给更多懦夫逃往台湾创造时间罢了。他深知自己和部下已经成为了委员长的弃子,而这个党国也不是他曾经效忠的那个党国了,与其带领部下和全城居民一起死,不如早点向解放军投诚,还能留住性命。&/p&&p&谭志强副师长今年约莫47岁,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他身材肥硕,穿着定制版特大号军服,肚子和脑袋都是圆圆的,圆圆的脑袋上长了又一双大大圆圆的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上还戴着更大更圆的黑框眼镜。走起路来总会出虚汗,不论夏天还是冬天。在参加军事会议的时候习惯性的靠着座椅睡着,时不时还会有微弱的呼噜声。看起来并不像一个解放军高级军官,反而像一个南京城里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富翁资本家。郭羽师长和陈梁主任都对他放任不管。论年纪,谭副师长最大。论战功论资排辈,在北伐的时候谭副师长就从珠江打到长江,与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阀部队鏖战;到了抗日的时候谭志强已经是副军长,率军在长沙与日军血战连年。开会的时候要是谭副师长提出宝贵的战略意见,或者关于军官人士任免的安排,郭师长和陈政委也不好拒绝,虽然现在自己的军职高于谭副师长,可是谭副师长身上挂有民国陆军的少将军衔,自己二人还只是上校。但谭副师长是一个知趣的人。&/p&&p&我们101师一个季度都在南京休整,军队里半数是降兵半数是没摸过枪的新兵,连级以上军官大多都是三野各师调来的解放军资深军官,因此我们部队并没有被投放至下一轮凶猛的继续进攻。&/p&&p&五月初的南京,梅雨连连,天空时不时都下有小雨,不知是下雨还是战争的缘故,秦淮河两岸的商铺紧闭。两位师长和陈政委相约在南京的中央饭店,那是南京最好的西式酒店。&/p&&p&宴会的地点是中央饭店主楼3楼的宴会厅内。宴会厅是西式宴会厅,长条桌,能容纳约莫20位客人就坐。我身为谭副师长的警卫员有幸进入宴会厅执勤。&/p&&p&当我站在谭副师长身后进入宴会厅时,里面已经坐满了101师的团级以上军官。师长郭羽坐门对面的主人位,他右手边的女主人位则坐的是陈梁政委,而主客位留给了谭副师长。&/p&&p&那天我什么都不明白。后来在长津湖与美国人作战的时候我猛然想起这件事,才发现谭师长终究是“客人”,不是“自己人”。&/p&&p&期间郭师长和谭副师长两人谈笑风生。谭副师长称赞郭师长说:“听闻郭师长您曾是燕京大学的高才生,卢沟桥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在秦晋之地与日军作战,后又在孟良崮大破叛军,击毙贼首张灵甫。年且30就担任师长职务!年轻有为,是少年英雄。谭某敬您一杯葡萄酒!”说罢谭副师长把整杯葡萄酒一饮而尽。&/p&&p&郭师长笑笑:“谭师长黄埔毕业,一生经历北伐抗日,大仗小仗身经百战!您是前辈,我郭羽敬您一杯。羽本一介书生,在燕京大学学习日语,本来想当外交官,报效国家。求学期间日寇犯疆,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中华大地上涂炭生灵!羽无法熟视无睹!遂投笔从戎,奔赴延安。今日多亏组织赏识,让我做这个师长。不满谭师长您说,我郭羽并无指挥大规模部队的经验,擅长的无非是带队冲锋的粗活。而陈政委也只知道处理政治后勤工作,作战他非他所长,军务上的事一切都得仰仗谭师长的丰富经验啊。”&/p&&p&谭副师长喝急了酒,脸上开始微微泛红。他加快语速说:“谭某老矣,不中用了。解放全中国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郭师长陈政委还有在座其他青年俊杰,你们是国家的新希望。谭某就盼着全国早日解放,自己也能回到澳门老家养老,给逝去的老母扫墓,了残此生。”&/p&&p&郭师长想回敬谭副师长,这时他看到了陈梁政委的眼色,他便把杯子放下,还给陈政委使了个脸色。陈政委此时站起来举起酒杯说,他的声音有着年轻人拘谨和温和:“我昔日潜身在汪伪政府,在武汉总能收到谭师长和薛岳大将军于湖南长沙大破日寇的战报。可恨无法庆祝,也无法见见这位勇将。今日得见,先干三大白为敬!”说完陈政委连和三满葡萄酒杯的茅台白酒,脸色依旧黝黑,并未泛红。眼神也锐利,毫无醉意。&/p&&p&此时谭副师长竟然睡着了!仰躺在椅子上呼呼大睡,鼾声不止。&/p&&p&第四章&b&:家宴。&/b&&/p&&p&日,元旦,晚上七点。&/p&&p&今天是元旦,全家人团圆围坐在客厅的圆桌之上。谨艾和他妻子李佩,谨记和她丈夫王局长,谨克和他妻子林梅,还有我的孙子宋校忠和孙媳妇李晓静,外孙王可久,我最疼爱的小孙女瑞瑞。&/p&&p&唯有我右手旁的女主人位是空着的,那是我太太的专属座位。自她走后的每场家宴,我都会给她摆上碗筷刀叉,盛上清炖鲫鱼汤和她爱吃的八宝饭,有时候还会烧一道她顶爱吃的红烧狮子头。再拿出她年轻时穿军装的黑白照片放在桌旁,照片里的姑娘一张圆圆的包子脸分外可爱。&/p&&p&我和太太是在1950年寒冬认识的。她比我大4岁,我认识她的时候只是14岁的小毛孩,而她已经是落落大方的成年姑娘了。我和太太都是军人,高丽战争时我们在军部负责翻译工作。她翻译敌军的电台我负责审讯美国俘虏。战争结束当年我们向组织申请结婚,第二年组织批准后完婚。&/p&&p&太太三年前被“计死办”的人带走执行安乐死了。她在家的时候我总和她吵架拌嘴,而她不在了我却无比想念她。想念她的微笑,想念她抱着新生儿时慈爱的目光,想念她放满辣椒辣油的水煮牛肉,想念她读英语的英式口音,想念她和卖菜李大妈砍价时的威风,想念她睡前的深情一吻,想念那张圆圆的包子脸。&/p&&p&我多么想揉揉她的脸再亲一口,再一次牵起她的手去长津湖看看,那是我们相遇的地方。可惜她已经先走一步,我能做的只有思念和怀恋。&/p&&p&看到一家人团聚,热泪如雨滴一样慢慢顺着我的脸庞流下。年且八十,倥偬一生,我见多了死亡与悲伤,并不常哭。今天不知怎么的,竟然哭了出来。上一次哭是三年前的和太太在计死办分别的那天,再上一次哭泣是我抱着新出生的长子谨艾那一刻。再早关于哭泣的记忆,已经全然被我抛在时间的长河里了。&/p&&p&由于饭桌上谨艾妻子李佩和谨记二人因为我名下在新街口的一栋公寓楼的财产所有权而吵起来了,吵着吵着还互相摔碗筷,纷纷扬言要去法院处理。&/p&&p&我也真是无奈,将死之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过了元旦就带女儿谨记去做房产公证,怎么地都不能给那个总想我死的儿媳妇李佩。&/p&&p&此时我看着太太的照片,想到了我们的证婚人郭羽军长。&/p&&p&郭羽军长在战争后被副主席钦点做了女婿,被调至空军政治部。过了十二年后,副主席叛乱失败后潜逃北极熊国,坠机死于草原。郭羽因此也被负责审讯的宪兵连夜抓走,第二天在首都密云水库的堤坝上发现了他的尸体,头骨破碎·牙齿脱落·耳朵少了一个·鼻子也被削去·右手被连根斩断·腹部不断出血。致死的应该是喉咙那深深的许多道刀痕,刀痕由浅至深,一看就是被切多次才咽气。一个英武战功赫赫的将军就这样死于莫名的冤屈之中,他死后曾经和他关系密切的部下有20个以上的上校军衔的军官也都在接下来的半年中不知不觉的死去。我们无法谈论政治的正确性,就像我们不知哲学究竟是不是起源于泰勒斯一样。&/p&&p&我又想到了谭志强副师长。谭副师长在解放以后通过香港转路回到了澳门家乡,在那里平静的度过自己的下半生。&/p&&p&陈梁政委则在2000年被注射安乐死,死前他一直呼喊着羽羽这个名字。&/p&&p&英雄们在乱世拿枪为命运奋斗,而在和平安定的年代里却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乖乖认命。&/p&&p&我自幼就是孤儿,没有家人。唯一的家人应该是艾瑞克牧师。我参军后不久艾瑞克牧师也去世了,我当时随军在珠江一带与叛军作战,没来得及参加他的葬礼,心中总有遗憾与伤痛。我第一次参加家宴应该是1954年和妻子结婚的时候。我们那个年代与美国和西方关系紧张,再加上全国百废待兴,一切典礼都得从简。自然没有西装婚纱盛大婚礼伴郎伴娘这些西方元素了,也不能有牧师来主持婚礼。主持我们婚礼的是郭羽军长,岳父是郭军长的好友,所以才能请得动他。我们的婚礼很简单,摆了十桌菜,请了100来人,亲属全都是太太那边的亲人,我又叫了些军中的同事,他们同时也是太太的同事。只可惜我排里的战士全部捐躯殉国,不然他们也能参加这场婚礼了。&/p&&p&我还记得我和太太穿上新的绿色军装,两人胸前别着红色的小花团,花团上刻着我们的名字。太太牵着我的手把我介绍给她的亲朋好友一一认识,我腼腆地站在后面。整场婚礼岳父都闷闷不乐地看着我,好像对我很是不满。他应该希望他女儿能嫁给一个20来岁的校级军官吧,或者是20来岁的地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孩取名字用芮字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