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警告720yuyu易企秀页面保存失败无法保存,当初收藏wwW720yuyuCoM的那写

已有 142 人访问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p&5k字干货长文,一份超详细的理财入门指南。&/p&&p&&br&&/p&&p&哪怕你还是学生,或者刚步入职场不久,暂无积蓄,也一定要学一学理财。“理财就是理生活”,当你真的去学习了,才会认同这个观念。&/p&&p&&br&&/p&&p&我从17年7月份开始学理财,如今半年有余,除了跑赢通货膨胀的收益,更多的收获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比如说,为了“养鹅”,学会了&b&控制欲望不再买买买,&/b&学会了&b&延迟满足&/b&;比如说,&b&做事情时会有更长远的规划,不只是想到乐观的那一面,还会考虑如果最糟糕的结果发生了如何应对&/b&(保险思维);还比如说,从一开始每天看盘心情随着涨涨跌跌跌宕起伏,到现在坚持投资策略一个月看盘一次,&b&学会了正视风险,敬畏世界的不确定性&/b&……&/p&&p&&br&&/p&&p&今天本来是想写投资陷阱来着,因为最近多了许多新读者,所以打算把理财入门这部分知识再带着大家复习一下~老粉丝们可以跳过第一部分,从第二部分开始看啦~&/p&&p&&br&&/p&&h2&一、从改变消费观念开始&/h2&&p&&br&&/p&&p&是的,第一步不是上来就去学如何买基金股票,而是先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如果你不久前刚看过营销号写的《好看的女孩都自带烧钱属性》,从此节衣缩食,用顿顿吃咸菜省下来的钱去买SKII神仙水;或者月入3k,还非要去买Chanel的包包。那么,假设你有股神巴菲特一样的收益,也会很快把它败光的。&/p&&p&&br&&/p&&p&所以,学习理财的第一步,是“改变消费观念”。毕竟一直月光什么理财产品也买不了,得先有钱才能去投资呀~&/p&&p&&br&&/p&&p&如果你之前对于任何理财知识都没有了解,甚至还是月光的话,建议&b&先从存下收入的5%~10%开始做起&/b&。而且,不是等到月底才存下,而是工资一发下来就赶紧把它存存好。&/p&&p&&br&&/p&&p&如果怕自己不小心花掉的话,支付宝有两个好用的小功能可能会帮到你:&b&一个是余额宝的“心愿储蓄”&/b&,这个功能可以设置每个月定时从银行卡转入余额宝一笔钱,这笔钱是冻结的,直到你的“心愿金额”达成才会解冻,平时买东西并不会花掉。&b&另一个是蚂蚁财富的其他货币基金。&/b&货币基金是一种风险非常低的投资品,余额宝也是货币基金的一种(后面我们会讲,这里不再详细展开),蚂蚁财富除了余额宝还有一些灵活性不那么好的货币基金,今天赎回明天才能到账(T+1)。很多花钱的行为都是冲动消费,这种灵活性不那么好的储蓄方式反而会克制你的消费欲望,达到存钱的目的。&/p&&p&&br&&/p&&p&&b&学着记账。&/b&记账不是为了记流水账,而是为了分析自己过往的消费行为,来指导未来即将产生的消费。&/p&&p&&br&&/p&&p&&b&消费品可以被分为“必要的”、“需要的”和“想要的”三类&/b&。“必要的”就是要满足生存不得不花的钱,比如吃饭、公交地铁、通讯、房租,这部分的钱是很难省下来的。“需要的”是买来能够让生活品质有所提高,但是不买其实也无妨。比如说一天喝一杯星爸爸,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块(有一个金融学专业名词叫“拿铁因子”,就是指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零散花费)。“想要的”消费通常对于你现在的收入水平来说有点高,你可能需要攒攒钱才能买,比如换台新电脑啦,出国旅行,买一个奢侈品包包之类的。&/p&&p&&br&&/p&&p&记账就是为了找出哪些钱花在了“必要的”,哪些花在了“需要的”,哪些花在了“想要的”。必要的一定满足;需要的减少拿铁银子;想要的适度满足,作为对自己达成某项成就的奖励。&/p&&p&&br&&/p&&p&我刚毕业第一年完全是月光——甚至更夸张,自己挣的不够花还靠爸妈和男朋友补贴。当时发工资以后最大的乐趣就是逛淘宝,每天去看聚划算、天天特价,感觉啥都想买,反正也不贵就下单了,一个月下来花了好多钱,买来的东西都很鸡肋。(所以&b&劝告大家不要每天去看秒杀打折什么的,有明确想买的东西再去网购&/b&!)后来从存下10%开始,这个比例慢慢变成30%、50%,到现在每个月可以存下收入的90%而只花掉10%。(然而真相其实是:现在一天主业+副业连续工作16小时,根本没时间买买买)&/p&&p&&br&&/p&&h2&二、了解各种投资品及其风险&/h2&&p&这张图叫做“投资金字塔”,列举了市面上常见的各种投资品,从金字塔底部到顶尖,越往上走风险越高。定期存款也是一种投资品哦,只是利率比较低罢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03a56ed7c3a11de38a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64& data-rawheight=&6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03a56ed7c3a11de38a8_r.jpg&&&/figure&&p&&br&&/p&&p&先说投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b&不懂的不要碰!不懂的不要碰!不懂的不要碰!&/b&&/p&&p&&br&&/p&&p&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理财好麻烦,不想继续学了。OK,那有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就算你不指望靠投资赚钱,只要你努力工作、不乱花钱,也不会继续以前那种月光生活了。&b&但是,千万不要觉得很容易就能赚大钱,有这种心态的人多半会成为骗子下手的对象&/b&。&/p&&p&&br&&/p&&p&下面来详细地讲讲常见的投资品各自的特点。&/p&&p&&br&&/p&&p&&b&货币基金&/b&的运作方式大概是这样的:基金公司把大家的钱汇集起来,拿去买银行的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因为金额很大,存银行肯定和我们小储户存一两万是不一样的,就可以和银行谈判,拿到更高的利息。因为货币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是银行存款,所以是很安全的。一般来说,除了特别重大的经济危机,或者银行接连倒闭,否则是不会损失资金的。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的一种(由天弘基金公司发行),其他公司也有货币基金。除了大部分用来投资银行存款之外,基金公司也会投资诸如债券、票据之类的,所以不同品种货币基金收益会有一点小差异,但是不会差别太多啦~&/p&&p&&br&&/p&&p&&b&国债逆回购&/b&本质是一种短期借款。借款大家都懂吧,国债逆回购就是企业急需用钱,于是就把自己手里的国债当作抵押品给你,你把钱借给他;到期企业还你本金和利息,你再把国债还给他。因为监督方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所以风险极低。月末、季末和年末的时候,企业急需用钱,这时候国债逆回购利率会非常高。有闲钱的话存上几天也是极好的。一般券商的APP都可以直接买国债逆回购。&/p&&p&&br&&/p&&p&&b&债券&/b&根据借款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简言之就是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向人民群众借钱,约定一个还款日期,到期支付本息。国家和政府借钱嘛,自然是风险很低的;利息……当然也很低了。&/p&&p&&br&&/p&&p&&b&基金&/b&和&b&股票&/b&是小伙伴们最熟悉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基金、股票涨跌背后的机制是什么。&/p&&p&&br&&/p&&p&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b&股票&/b&。小王想开一家文具店需要10万块,但是他只有5万,钱不够,于是来找你借钱。于是你借给他5万,说,“这钱你不用换,但是以后你挣了钱,一半的利润是我的”(当然了要是文具店倒闭了你钱也收不回来),于是你就成了这家文具店的股东,占股50%。简单来说,&b&当你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股东。&/b&能不能靠这家公司的股票赚到钱,取决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p&&p&&br&&/p&&p&但是你不知道该买哪个公司的股票,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b&基金&/b&经理”。基金经理说,“我有丰富的投资经验,我来帮大家买吧”。基金又根据投资方向的不同分为不同种类:大部分钱用来投资股票的就是股票基金,大部分钱用来投资债券的就叫债券基金。因为属性不同,债券本身风险更低,所以债券基金风险也比较低;股票基金的风险是比较高的,因为本质上还是在买股票。股票基金又包含被动投资的&b&指数基金&/b&和主动投资的主动&b&股票基金&/b&了,支付宝首页经常推荐的就是这种基金,你&b&买了它就相当于买了基金经理帮你选好了一篮子股票&/b&。至于是赢是亏,要看这个基金经理选的怎么样了……&/p&&p&&br&&/p&&p&&b&P2P&/b&就是个人借钱给个人,或者个人借钱给企业。P2P平台就是进行这种小额资金直接融资的交易场所。按理说,只要大家都遵守秩序,这应该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借贷方式。但是,由于国内目前征信体系还不完善,你并不知道拿了自己钱的企业是去投资还是挥霍了,也不知道它是否有能力还钱。此外,P2P行业监管本身也不到位,有的P2P网站本身就抱着捞一笔跑路的想法去做的。之前的e租宝坑了不少人,关于P2P的骗局可谓层出不穷。并不是说所有P2P公司都是骗子,只是大家投资之前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看清楚资质、担保、托管等关键信息再投资,不要被所谓“低风险、高收益”的广告蒙蔽了双眼。&/p&&p&&br&&/p&&p&原油期货贵金属、实业收藏品都是风险极高的投资,不懂的小伙伴不要轻易尝试。&/p&&p&&br&&/p&&h2&三、好好学习投资知识&/h2&&p&&br&&/p&&p&前面说了,如果你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那就把钱放在货币基金中,买债券,买个国债逆回购。这是几乎不会赔钱的。但是如果你不满足于仅仅比银行利率高一点的收益,那就要好好学了。&/p&&p&&br&&/p&&p&比较常见的投资方式当然是买股票和基金。我之前是有报班系统地上过课(挺贵的,加起来几千块,而且要投入挺多的时间精力,为了防止有人说广告这里就不推荐了),同时读了好些关于财报分析和选股的书,然后才形成了自己的投资体系。不敢说很完善,毕竟我不是金融相关专业出身,所以这里只和大家讲讲基金和股票的简单逻辑。&/p&&p&&br&&/p&&p&上一部分和大家阐述了基金的运作机制,其中的关键人物当然是“基金经理”啦,因此如果你想买主动基金,一定要先去看这个基金经理的以往业绩。注意,不能只看这支基金的历史,因为同一支基金是可能换基金经理的,如果它以往的业绩优秀,也可能是因为上一次的基金经理厉害,说不定现在换人就凉凉了呢。除此之外,还要看基金规模,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p&&p&&br&&/p&&p&再来说说股票。前面说了,买股票其实买的是股票背后的公司。股票收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股东分红。就像前面举那个文具店的例子,只要有盈利,那盈利中就有一部分钱是属于股东的。另一个就是“低买高卖”带来的收益。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是合理的”,即公司的股价反映了公司的价值。但事实上,某些因素会导致价值被低估或高估,投资者可以在股价低于公司价值时买入,在股价高于公司价值时卖出,从而获取中间利润。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个栗子好了:&/p&&p&&br&&/p&&p&比如说,你平时有喝绿豆汤的习惯,经常去超市买绿豆。突然有一天,有人声称“绿豆包治百病”,于是所有超市的绿豆价格疯涨,从原来的10块钱一斤(我随便编的)涨到100块一斤,你愿意花100块钱买吗?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声称喝绿豆汤会得癌症,于是绿豆价格暴跌到1块钱一斤,你愿意花1块钱买吗? &/p&&p&&br&&/p&&p&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就是上面的逻辑。如果你知道绿豆只是一种普通的食物,既不会包治百病也不能致癌,而且它只值10块钱,就不会冲动消费。换做是公司,很多人就不懂这个道理了,绿豆(股票)涨价的时候他们觉得“涨价这么快一定是好东西”,价格下跌的时候又恨不得赶紧卖掉。想一想,某金融APP是不是经常在首页给你推荐 “最近1个月涨幅XX”的股票/基金呢?&/p&&p&&br&&/p&&p&要判断这支股票该不该买,是需要做很多功课的(真的是很多)。比如说要判断一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因为有的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更容易赚钱;有的公司一段时间低迷,一段时间发展不错;要去读公司财报,看它的主营业务、商业逻辑、盈利能力等等;还要看它的护城河,看赚钱能力是否可持续,是开两天就倒闭了还是能长期存活。彼得·林奇说投资股票是“艺术、科学与调研”的结合,只分析财报、只看行情或者仅凭直觉都难取得好的收益。&/p&&p&&br&&/p&&p&股票分析的基础理论之前有给大家推荐过几本关于财报和护城河的书。上次那几本书看完的同学这次再推荐两本:《伟大的博弈》和《战胜华尔街》。尤其是《战胜华尔街》,强烈推荐对股票有兴趣的同学看看。&/p&&p&&br&&/p&&p&股市风险最低的投资应该是&b&打新股&/b&了。新股发行之前,你可以先去申购这支股票。然后会摇号,如果运气好中签的话,等到发行之日卖掉,就可以小赚一笔啦。之所以说【运气好】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打新股历史上还没赔过,于是都去申购,反正我至今是没中过……&/p&&p&&br&&/p&&p&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历史不能完全预测未来。一个好的投资策略就好比抛硬币,别人的硬币都是50%向上50%向下,你的那个硬币比较特殊,可能60%向上(赚)40%向下(赔),可能放在较长时间来看(比如5~10年)你是赚了的,但并不是保证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都100%盈利。&/p&&h2&四、投资自己才是回报最高的&/h2&&p&如果你学会了投资,年化收益能达到30%,已经是一个超级高的收益率了。&/p&&p&&br&&/p&&p&但是,要是你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收入增长的速度可要比1.3倍快多了。如果你半年前关注我的话,一定是一步步看着我从“副业收入补贴生活”到“副业收入快赶上主业工资”再到“工资只占总收入的一部分”的……期间读书、学习、写作、考证的事情,在很多篇文章中提及过。&b&学理财可以提升你的收益,而投资自己能增加你的本金。&/b&&/p&&p&&br&&/p&&p&理财作为一种技能,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遵循刻意练习的法则。多学、多练、多思考,和比自己掌握的更好的人讨论,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通路。&/p&&p&&br&&/p&&p&正如在文章一开始说的,我学理财更多的是思维层面的收获。一直觉得,30岁以前最重要的是“成长”而非“财富积累”,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也好、理财也好、写作也好,都是探寻自我的一个过程,是为了让自己日臻成熟。&b&学习投资是为了规避风险,同时也是为了正视风险,敬畏世界的不确定性。&/b&&/p&&p&&br&&/p&&p&从来不敢说教给谁什么知识,只愿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p&&p&&br&&/p&&p&小小地总结一下:&/p&&p&&br&&/p&&ol&&li&&b&如果你觉得学理财好麻烦,那就学一下记账和存钱就可以了,至少能帮你摆脱月光。&/b&&/li&&li&&b&介绍了好几种投资品,忘记的话拉到前面看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吧~&/b&&/li&&li&&b&买股票就是买入一家公司成为它的股东,需要分析该公司的商业逻辑、盈利能力、护城河等等。&/b&&/li&&li&&b&投资自己才是回报最高的。&/b&&/li&&/ol&&p&&br&&/p&&p&最后的最后,&b&本文仅作普及知识,不推荐任何具体的某支股票或基金。&/b&&/p&&p&&br&&/p&&p&祝大家早日实现财富自由~&/p&&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5d29f7facc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5d29f7facc1_r.jpg&&&/figure&开了一个认真写干货的公众号【小猫倩倩】(yqq-lc),后台回复关键词【理财】可获得经典理财入门书的读书笔记~&/p&
5k字干货长文,一份超详细的理财入门指南。 哪怕你还是学生,或者刚步入职场不久,暂无积蓄,也一定要学一学理财。“理财就是理生活”,当你真的去学习了,才会认同这个观念。 我从17年7月份开始学理财,如今半年有余,除了跑赢通货膨胀的收益,更多的收获…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968d55e37c2ac0f0ba6fcc1ae5e8df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968d55e37c2ac0f0ba6fcc1ae5e8df7_r.jpg&&&/figure&&p&&b&梗概&/b&&/p&&p&对于任何产品设计来说,构建流程都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其奠定了后续的产品框架,是用户体验的基石。本文将从定义和分类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流程图的作用以及画法。&/p&&p&&br&&/p&&p&&b&定义&/b&&/p&&p&流程——顾名思义:水流的路程;事物进行中的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流程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它可以不规范,可以不固定,可以充满问题。&/p&&p&由两个及以上的步骤,完成一个完整的行为的过程,可称之为流程;注意是两个及以上的步骤。&/p&&p&流程图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排布事物进行的次序,不同的顺序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p&&p&&br&&/p&&p&&b&目的&/b&&/p&&p&产品经理画流程图的目的不外乎几点:&/p&&p&1. 流程图为产品设计基石,可以保证产品的使用逻辑合理顺畅&/p&&p&2. 传达需求,用流程图来更好地表达产品逻辑&/p&&p&3.查漏补缺,检验是否有遗漏的分支流程&/p&&p&&br&&/p&&p&&b&分类&/b&&/p&&p&流程图以描述对象分类,包括:业务流程图、页面流程图、功能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等。&/p&&p&&br&&/p&&p&&b&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 TFD)&/b&&/p&&p&先以宋丹丹小品中的一个脑筋急转弯为例: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p&&p&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p&&p&这看似是一个笑话,但其实蕴含着很强的逻辑思维。首先这里忽略了很多现实中的限制条件。比如,以大多数冰箱的容积都不可能将大象塞进去;比如是否能把大象切成块放进去?如果把大象塞进去,它会不会又跑出来?但抛开这些限制条件,那把大象塞冰箱的极简流程就是三步。打开冰箱门,把大象装进去,最后把门关上。&/p&&p&我们做业务流程图,其实很多时候都需要具有把“大象塞进冰箱”的思维方式,抛开很多现有的认知局限,将具象的行为一个个抽象出来。&/p&&p&结合上面的例子,再来细细品味“业务流程图”的定义:&/p&&p&&b&抽象地描述事物进行的次序和顺序,不涉及具体操作与执行细节。在互联网软件行业通常指脱离产品设计的用户行为流程。业务流程图是一种&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item/%25E7%25B3%25BB%25E7%25BB%259F%25E5%E6%259E%259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系统分析&/a&人员都懂的共同语言, 用来描述系统组织结构、业务流程。&/b&&/p&&p&不管是否理解上述定义,下面带着抽象思维去思考购物行为的业务流程图应该是什么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2d499fdd167e64c24d12c4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1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2d499fdd167e64c24d12c4e_r.jpg&&&/figure&&p&以上的三步组成了一个最简的一个流程,其完全涵盖了任何购物行为的核心。无论是网购还是在实体超市,都是以这三个行为为主体,然后进行扩展的。相对于大家平时看到的复杂的网购流程图,以上的三步流程简直简单的令人发指,而这恰恰是印证了大道至简的原理。我始终坚信无论再复杂的事情都能简化为极其简单的事情,如果你无法将其简化,说明只是你没有理解其核心。&/p&&p&依据上面的最小流程单元,我们下面尝试能不能将其扩展,尝试套用在更细节的流程图上面。&/p&&p&&br&&/p&&p&&b&页面流程图(Page Flow Diagram)&/b&&/p&&p&&b&定义:指电子产品具体所呈现的页面跳转流程图。其承载了业务流程图所包含的业务流转信息。&/b&&/p&&p&下图以淘宝为例,展示出了网购的页面流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2f9b22d7f01b1605cd48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55& data-rawheight=&5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2f9b22d7f01b1605cd48c_r.jpg&&&/figure&&p&由上图红框中的三个节点我们可以看出,页面流程图依然是包含在业务流程图的。这恰恰符合定义中的要求,同时也印证了页面流程图的正确性。相较于一开始的极简流程图,现在的流程图已经渐渐变得复杂了一些。我们将抽象的业务,映射在了具象的页面上,用软件的页面承载起了业务需求。而以上就是由业务流程图到页面流程图的转化过程。&/p&&p&&br&&/p&&p&&b&功能流程图(Function Flow Diagram)&/b&&/p&&p&&b&定义:指单页面内或多页面之间的功能操作流程,其包含在页面流程中。&/b&&/p&&p&任何功能都是被包含在页面内的,但一个页面内往往不止一个功能,所以单单页面流程图可能无法完整表达所有流程,而这时就需要用功能流程图来更加具体表达每个页面内所包含的功能。&/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ec732fefafdb48d4fdad2fc99512ab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13& data-rawheight=&1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ec732fefafdb48d4fdad2fc99512ab5_r.jpg&&&/figure&&p&由上图红框中的四个节点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流程图同样也是由页面流程图拓展而来的。功能流程图是在页面流程图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渐渐变得像大家日常看到的流程图一样。&/p&&p&&br&&/p&&p&&b&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b&&/p&&p&&b&定义:特指软件产品中,描述数据在不同节点被处理的过程所画的图表。主要表达计算机程序对于业务的实现原理。用户在功能流程图中的每一个操作,对应都会反映在数据流程图中。同时,数据流程图也可以叫程序流程图(Program Flow Diagram)。&/b&&/p&&p&它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利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的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的情况。数据流程图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p&&p&可能业务流程图、页面流程图和功能流程图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数据流程图恐怕了解的就比较少了。&b&其实,每个流程图中都有一个核心伴随着不同操作在整个系统中不断流转。&/b&比如业务流程图大多以人为核心,每个节点都是在传递人的不同行为。而页面流程图和功能流程图也类似,都是以人的操作行为为核心,在不同页面和功能间进行流转。但数据流程图不同,它是以数据为核心,展示整个系统中,数据是如何被处理的。&/p&&p&其更偏技术思维,更多的是展现后台程序的实现原理。所以,常常是开发人员绘制此图,而产品经理涉及较少。但随着产品经理地不断成长,向上提高到战略层,而向下则会深入到实现层。理解程序的开发原理和背后的数据流转,无疑会让产品经理对产品设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p&&p&下面仍以购物流程为主题来展示数据流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badf4f0dbfae8f4a8ec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31& data-rawheight=&9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badf4f0dbfae8f4a8ec9_r.jpg&&&/figure&&p&相较于之前的图表,数据流程图增加了新的维度——程序。客户端在展现用户操作行为的同时,也表达了程序在用户行为背后的动作。而往往大家说一个产品复杂的时候,可能只注意到了它的前端交互复杂,而忽视了后端逻辑的复杂。对于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来说,不止要关注前端的用户体验,更要能看清事物背后的逻辑。毕竟人人都可以对用户体验指手画脚,而说到程序实现,那可就体现出产品经理的专业性来了。&/p&&p&&br&&/p&&p&&b&小结&/b&&/p&&p&以上几幅图片分别展示了一个产品的业务流程、页面流程、功能流程和数据流程。从中可以发现,由业务到页面,再到功能,再到数据处理,是顺序拓展的。一个产品的页面或功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依据业务层的各个节点和流程进行设计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做产品设计时一定要先理解业务的原因。&/p&&p&在初步学习画流程图时,尽量将业务、页面、功能和数据区分清楚,并且逐层递进,不要把多种类型的流程图混杂一起。这样反而会将思想搞得混乱。&/p&&p&&br&&/p&&p&&b&流程图的颗粒度&/b&&/p&&p&所谓流程图的颗粒度,其实就是指流程图的细致程度。&/p&&p&我在画流程图时也常常会犹豫纠结,这个功能点用不用描写得更详细?这条分支用不用标出来?这个和服务器的交互事件用不用在流程图体现?等等这些问题,也都是产品经理在日常画图时会遇到的。&/p&&p&依然拿购物流程为例,最简的业务流程分为三个步骤,那如果细化一些,是否可以画出不同的流程图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7a426f24b54e91f56c5facd1801cfa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24& data-rawheight=&1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7a426f24b54e91f56c5facd1801cfa1_r.jpg&&&/figure&&p&显而易见,即便针对同一个流程,也能画出不同的流程图。如上图,将挑选商品拆分为三个步骤,将结账拆分为两个步骤。但两个流程图依然表达的是一套流程。而这就是每个人对于颗粒度的把握有所不同。有很多新人总想一步到位,一次画出完美的流程图。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思维。任何完善的流程图,都需要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p&&p&理论上来说,流程图的细致程度越高,产品设计就越准确顺畅。但实际情况中,过度的详细反而是浪费时间。而对于度的把握能力,则需要经验积累以及团队磨合,这里也是体现产品经理对颗粒度把握能力的地方。&b&我们画流程图的最终目的是让团队成员理解我们的产品设计,而不是需要画一幅非常详细的流程图。理想的情况应该是以最简的形式,画出团队都能理解的图表。&/b&&/p&&p&&br&&/p&&p&&br&&/p&&p&&b&流程图画法&/b&&/p&&p&上面讲解了流程图的定义和分类,下面就进入具体的流程画法讲解&/p&&p&&b&流程图基本元素&/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e26a8f773fbd3c996d791f4fec451b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e26a8f773fbd3c996d791f4fec451ba_r.jpg&&&/figure&&p&以上为流程图中最常用的几种元素。不常用的元素就不在此展示了,大家可以在Microsoft Visio中查看。&/p&&p&&br&&/p&&p&&b&泳道图&/b&&/p&&p&泳道图是流程图中的一种画法,是将流程图中的一些流程节点按操作角色的不同而划分。比如刚才的数据流程图其实就采用泳道图的画法展示,其中顶部为两个不同角色——用户和服务器。同时在竖向的基础上也可以添加横向泳道,以不同页面来给操作分类。&/p&&p&对于涉及到多角色比较复杂的流程图来说,画泳道流程图会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61f5c47a4ba2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8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61f5c47a4ba2e_r.jpg&&&/figure&&p&&b&流程图的组成部分&/b&&/p&&p&流程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干流程、分支流程(异常流程属于分支流程)、子流程&/p&&p&下图是将之前功能流程图的例子作为主干流程,然后添加了分支流程。我们在画流程图时应该遵循&b&先主干后分支的顺序&/b&来描绘流程图,因为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主干流程是最常用的路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42c3fb305d5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59& data-rawheight=&1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42c3fb305d5a_r.jpg&&&/figure&&p&主干流程和分支流程大家都好理解,那到底什么是子流程呢?在画流程图的过程中,有一些流程是会经常遇到的,比如登录流程、注册流程、修改密码流程。对于电商来说,可能有退货流程、购物券使用流程等等。如果每次画与之有关的流程图的时候,都将其再画一遍,那实在繁琐。所以,子流程就是将某几个具有逻辑关系的节点集合而成的,可以复用在各个地方。&/p&&p&下图就是将登录流程变成子流程后的流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0d95c38e8490f5fde4e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59& data-rawheight=&1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0d95c38e8490f5fde4ef_r.jpg&&&/figure&&p&&b&流程图的结构&/b&&/p&&p&流程图中大致包含四种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又称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基本上大多数流程图都是由这三种结构组成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f101e773be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03&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f101e773bee_r.jpg&&&/figure&&p&&b&案例&/b&&/p&&p&上面说了那么多理论知识和概念,那下面就开始真刀实枪地展示一个案例。本来一开始我想以电商产品作为例子,因为电商产品是需要极强逻辑思维的产品,并且比较常见。但后来发现淘宝、京东等都极为庞大和复杂,分析起来过于笨重。转而想起共享单车是个非常不错的教材案例。其产品极简,但背后却暗藏有趣的逻辑架构。尤其是市面上摩拜与ofo不同的产品解决方案,分析起来更加有对比性。&/p&&p&&b&共享单车的前身&/b&&/p&&p&如果要追溯最早的共享单车,恐怕就是政府推出的有桩自行车。其推出目的无非就是缓解交通压力,以及减少环境污染。而当时受限于成本、技术以及大众人群的普遍素质,有桩自行车的解决方案是极其不方便的。想要租一辆有桩自行车,首先要凭身份证在相关单位办理IC卡,并缴纳押金和预存费用,然后租车和还车只能在定点位置进行。先不谈办理卡片有多麻烦,租车还车有多不方便,超时扣费有多惊人,如果只单纯将其用业务流程图展示出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p&&p&下面依然以最简单的业务形态来展示使用&b&有桩单车业务流程图&/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934e25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94& data-rawheight=&5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figure&&p&单看有桩单车的流程图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有桩单车和目前摩拜与ofo的横向对比,下面看一下两家&b&共享单车的业务流程图&/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0c9f1b43f05f571aff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93& data-rawheight=&6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0c9f1b43f05f571aff8_r.jpg&&&/figure&&p&很明显可以看出,无论是有桩单车、摩拜单车还是ofo单车,在业务流程图上竟然没有太大区别。那为什么多年之前政府主导的有桩单车平平无奇,而2016年末出现的共享单车红极一时?那摩拜和ofo两款截然不同的单车,区别点到底在哪里呢?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每个业务节点,剖析其功能。&/p&&p&因为单车的使用流程不仅是在APP上,还有一部分操作在实体自行车上,这时就不能单使用页面流程图,而是要直接使用功能流程图。并且这里的功能流程图不局限于页面内的功能,而是要表达用户对单车和APP的每一步操作。&/p&&p&首先看ofo单车,在APP中支付押金后,接着便需要寻找自行车。而这时我们发现,虽然ofo有多种单车样式,多种车锁机制。但本案例着重讲ofo第一代机械锁,与第二代伪智能锁。&/p&&p&这两种锁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产品解决方案,我们先讨论第一种机械锁。(所谓机械锁,其实类似于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密码箱。每个密码箱有预设的固定密码,通过拨弄表盘输入正确密码,即可开锁。并且机械锁的密码是固定的,不会改变)。&/p&&p&我们从路边找到机械锁单车,然后打开APP,输入车牌号或扫描二维码,从APP中得到本车的机械锁密码,然后输入密码,打开单车车锁。此时APP中会进行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则开始正式计费。最后,骑行到目的地后,需要将车锁关闭,并且必须在APP中点击结束骑行的按钮,才能结算此次行程的订单。&/p&&p&看完了ofo的流程,下面来对比看一下摩拜的流程。&/p&&p&摩拜的产品解决方案为,扫描单车的二维码以后,摩拜单车的车锁会自动打开,不需要像机械锁一样手动操作。并且在锁车后,摩拜单车自动会结束行程,无须在APP中点击结束。在下一次APP打开时,才会进行账单结算。&/p&&p&下图分别为&b&ofo机械锁单车使用流程图&/b&和&b&摩拜单车使用流程图&/b&(APP标识代表用户在APP上的操作)。&/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8b1dfeff4a381a03885f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76& data-rawheight=&9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8b1dfeff4a381a03885fc_r.jpg&&&/figure&&p&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摩拜的流程比ofo的少了两个节点,而这就是摩拜对比ofo第一代机械锁的优势。当然,ofo第一代也有其他方面是优于摩拜的,比如骑车的舒适程度。但本文主要聚焦于产品流程,所以并不在单车体验上花费太多笔墨。&/p&&p&纵观ofo机械锁和摩拜智能锁的解决方案来看,ofo明显是逊色很多的。机械锁带来的问题,不止是使用流程的复杂,还有很多是产品使用上的漏洞。比如,用户锁车后,必须手动将密码拨乱,不然下个人将可以免费骑行。比如,用户在骑行结束后,忘记在APP点击结束,会造成更额外扣费。等等还有很多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p&&p&说句题外话,这些问题ofo也都明白。机械锁的解决方案倘若只在封闭的校园内运行,那还差强人意。但一经投放到校外市场,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无疑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为什么ofo明知问题,还要大量投放呢?原因很简单,以摩拜拓展的速度,如果他不在当时迅速走出校园,那么也许永远也没机会走出校园了。&/p&&p&言归正传。之前的讨论,一直避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找车&。抛开路边随机看到单车不谈,就拿地图找车来说,ofo第一代机械锁肯定是没有GPS定位的,为什么也能在地图上显示呢?&/p&&p&下面我们尝试画一下ofo对于解锁的程序流程图是什么样的。&/p&&p&我们从“APP扫描二维码/输入单车编号”此节点开始推导。我要开车牌号为XXX的单车,那么就需要得到密码,而所有车的密码,都应该放在ofo的单车数据库中。我们不论是扫描二维码,还是输入单车号,本质都应该是将单车编号传输给服务器,告诉它我要哪辆车的密码。服务器查询到此单车的密码以后,就传输回APP,我们就看到了此单车的密码。&/p&&p&因为节省车锁电源的原因,服务器此时并没有和单车联系,而是靠人工输入密码打开车锁。所以ofo在用户得到密码后,就会开始倒计时。倒计时内可以取消开锁状态;倒计时结束,则代表用户默认开始骑行,计费也从此时开始。&/p&&p&此时如果是iPhone用户的话,将ofoAPP最小化时,就会发现手机顶部电池电量条变成了蓝色。其实,这就是ofo获取单车行程的要点所在。既然机械锁无法向服务器传输数据的话,那不如让用户手机代替。以获取手机的定位来获取单车的骑行路线。并且在停车后,点击结束骑行时,上报位置,由此服务器来标记此单车停放的位置。而此时上报的位置其实并没有单车。这就是ofo地图上有很多假标记产生的原因。&/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d49164fde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d49164fdec_r.jpg&&&/figure&&p&ofo采用的这种标记方法其实非常的粗糙,毕竟如果用户强制结束应用,也就获取不到骑行路线了。而ofo针对获取不到骑行路线的情况,也做了处理,那就是用标记起点到终点,然后根据地图提供的路线来显示路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0b380f70eb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10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0b380f70eba_r.jpg&&&/figure&&p&上图我亲测的案例。红色箭头是我的实际骑行的路线,绿色线是ofo自带地图上通过起点和终点计算的路线。&/p&&p&&br&&/p&&p&下面我们继续分析ofo机械锁的程序流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24cfcdbe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1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24cfcdbe4_r.jpg&&&/figure&&p&注意上图服务内的部分,看起来步骤非常少,也非常简单,而真实的服务器肯定有更多复杂的逻辑判断。但对于产品经理画的流程图来说,不可能完完全全描绘编程中的技术细节,而且也不需要产品经理去帮技术想代码的实现逻辑。我们要做得是,理解程序宏观的实现逻辑。&/p&&p&比如,在扫描二维码后,为什么APP会显示这辆车的密码,而不是其他车辆的密码呢?很简单,服务器内肯定储存了所有单车的密码,而扫描二维码的过程就是将此单车的ID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找到密码后,返回给用户手中。&/p&&p&服务器在此处理过程中,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判断,比如此用户账号是否正常,有没有被封号?此单车是否已被标记为故障车?等等。但大家发现,上面的流程图内并没有画出这些逻辑判断,是我忘记了吗?其实并不是。这里又不得不提到本文的核心概念——颗粒度。此图想表达的是宏观的程序实现逻辑,是为了让读者更聚焦于问题核心,我们只需要着重表达主干流程就好。如果添加更多的分支流程、异常流程,那反而会影响读者的注意力。所以,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话:画流程图一定要先主干,后分支,千万别在一开始就盲目追求细节。&/p&&p&言归正传,ofo的第一代锁的解决方案虽然漏洞百出,但依然用其巧妙的方式,实现了地图上单车位置的显示。ofo推出的第二代锁,改进了以往机械锁的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效果就是车锁的密码不再是固定的,并且锁车之后,不需要再点结束行程。那既然ofo的锁已经优化了,那为什么前文还称他为伪智能锁,他和真正的智能锁差在哪里呢?为什么ofo的车锁依然需要手动输入密码,而不是像摩拜一样,车锁直接弹开?为什么常常在地图上看到有车,而实际地点没有车呢?&/p&&p&下面引入一个80、90后童年的回忆:将军令。&/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4a13f5833c5fbef0bb9511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4a13f5833c5fbef0bb95111_r.jpg&&&/figure&&p&“将军令”(又名网易帐号保护器) 是广州网易互动娱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身份认证产品。它是专为保护网易通行证账号(游戏账号)、直销商帐号的密码而出的产品,其特有的60秒密码动态自动更新技术将盗号风险降到最低。&/p&&p&“将军令”的产生伴随着当年梦幻西游的风靡,其创新技术确实解决了大多数盗号问题。那将军令的实现机制到底是如何呢?简单地说明一下:首先,打开“将军令”,它会生成一串数字,你在登陆游戏时,输入这些数字,系统就会允许账号登陆。同时,“将军令”的数字是每隔60秒动态变化的,每次登陆时,“将军令”的验证码都会不一样。其实现原理,无非是“将军令”和服务器保持同一种算法,在同一时间,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p&&p&回来 看ofo的伪智能锁,其实也是一样的实现原理。每辆车锁都有一个单独的算法保存在服务器,车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根据算法,变换一个密码。而当你打开APP,查看此单车密码时,服务器使用和车锁相同的算法算一遍当前时间下的密码,那此密码一定是和车锁当前算的是一致的。&/p&&p&下图为ofo伪智能锁单车的程序流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87e3e38a0fa6bc3515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1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87e3e38a0fa6bc35151_r.jpg&&&/figure&&p&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即便是ofo第二代锁,也并没有和服务器通信,其单车依然没有GPS,依然是靠用户手机定位。&/p&&p&&br&&/p&&p&&b&摩拜单车的智能锁&/b&&/p&&p&上面分析了ofo的机械锁和伪智能锁以后,我们再来看看摩拜单车的智能锁,到底智能在哪里。&/p&&p&首先通过实际体验我们知道,摩拜单车是不需要输入密码的。抛开蓝牙本地验证密码的方式,那摩拜车锁需要和服务器通信,才能实现APP扫描之后自动打开。&/p&&p&下面依据此原理,画出摩拜单车的程序流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ca179cabf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1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ca179cabf3_r.jpg&&&/figure&&p&由上图对比ofo的流程,可以看出摩拜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将自行车与服务器连接。让每一个自行车都成为一个终端,实时同步在整个地图上面。这样既获得了良好的用车体验,也收集到了用户数据。就解决方案来看摩拜是比ofo完善很多的。&/p&&p&以上就是整个ofo与摩拜解决方案的对比,其中我也画出了不同阶段的流程图。基本可以代表我分析案例的一些思路。最主要的还是让大家能够理解并应用流程图到日常产品设计与分析中。我们在构建流程图时,如果能按照本文的方法,由业务到程序,由简单到复杂,那相信一定会让你的思路更加清晰顺畅。&/p&&p&&br&&/p&&p&&b&总结&/b&&/p&&p&本文从定义、分类以及画法,分层讲解了各种流程图的特点。尝试以教科书的方式来阐述其原理和机制。因为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流程图规范,所以文中难免有错误和理解偏差,也希望大家能指证与交流。虽然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流程图,但其整个思维过程才是真正我想表达的核心。任何复杂事物都可以拆解为最小单元,然后由最小单元逐渐还原复杂事物。引申下去,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剖析事物的思维模型,熟练掌握以后可以套用于多种分析场景,希望以后有机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详细介绍思维模型。&/p&&p&&br&&/p&&p&&b&作者&/b&&/p&&p&臻龙,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吐槽专用QQ:。&/p&&p&&br&&/p&&p&&b&参考引用:&/b&&/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link%3Furl%3DKUN7qec4rZ6uK3-vD1-5hjk-b_4FuWw3KtiJt-kOJd8LIwhs14Xw9BLBZ3b4U74SNQgNy6Nw_MlhBDmEof0nZmJNTIqKNTIWKEr_7Jz4yX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流程_百度百科&/a&&/u&&/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shipm.com/pmd/386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产品经理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流程分享&/a&&/u&&/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shipm.com/pd/379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绘制业务流程图&/a&&/u&&/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shipm.com/pmd/2723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谈谈页面流程图(附案例)&/a&&/u&&/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shipm.com/pd/4340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产品设计流程系列:业务流程和流程图介绍&/a&&/u&&/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shipm.com/pd/34438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众云行第二弹:从BRD到页面流程图&/a&&/u&&/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link%3Furl%3Dh3hEdOO0XySSgwUGp9FXfzFgwNS0SgyszRdLVDHnC1o0QEQUNzvSt9XxLmuw08oFgk_D8oWNtUQcR7kU4Px2zOChISQsoI7tyhiBW9s8AXihMhEjrlWp-0Wugml63nF4lg8q9Dn0EiusMSfg6glBD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数据流程图_百度百科&/a&&/u&&/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shipm.com/it/74063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解读NB-Iot智能锁:为何ofo和摩拜都要做NB-Iot智能锁?&/a&&/u&&/p&&p&&/p&
梗概对于任何产品设计来说,构建流程都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其奠定了后续的产品框架,是用户体验的基石。本文将从定义和分类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流程图的作用以及画法。 定义流程——顾名思义:水流的路程;事物进行中的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
&b&利益相关:带过几个应届生,现在还在带,伤神不少。&/b&&br&&br&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要先感谢一下实习时带我的老大 &a data-hash=&e035c12c7cdfc8abdd9bd759& href=&//www.zhihu.com/people/e035c12c7cdfc8abdd9bd75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e035c12c7cdfc8abdd9bd759& data-hovercard=&p$b$e035c12c7cdfc8abdd9bd759&&@hanniman&/a&(腾讯系出身创业者,推荐关注),谢谢老大带我入行,教我职场常识和基本礼节。&br&&br&&b&1、思考能力&/b&&br&“善于思考”是应届生简历上的高频词汇,但在实践中,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应届生少之又少。&br&职场中要求的“思考能力”并不是让你进入哲学领域去思考历史走向、人文变迁、岁月流逝,而是当你在&b&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尝试想出解决方法。很多应届生在工作中遇到一丁点问题,想都不想张口就问。职场不是学校,主管更不是老师,老师的专职工作就是为你答疑解惑,可主管也有自己的活要做。影响双方工作效率的同时,更不利于自身提升。&/b&&br&如果你想过还找不到解决思路,便可和主管交流。把你的思考路径、困惑说出来,让他为你答疑解惑。这样便容易看出自己在工作方法、思考方式上有哪些误区,也才更有利于自身提高。&br&&br&&b&2、主动性&/b&&br&&b&“主动性强”也是高频词汇,但在实践中,具备主动性的应届生还是少之又少。&/b&&br&应届生很容易陷入“推一步走一步”的境地,手上的工作做完后却不主动和上司沟通。很多时候给你工作的时候他给出的时间都很宽松,如果你提前做完,一定要主动反馈,让他及时安排。&br&工作中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场景:上司给活的时候可能只想了两分钟,他交代的要点并不全。这时候你在完成基本点的时候,一定要主动想一下是否能做的更好?&br&&b&基本完成并不能提升你的形象和能力,超出预期才能给人惊喜!&/b&&br&&br&&b&3、信息收集能力&/b&&br&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今天,基础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在网上早已有了成型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有一定的信息收集能力去自学的话,不论是对工作,还是对自我提升都有极大帮助。&br&&br&&b&4、团队协作能力&/b&&br&&b&职场永远是团队在一起战斗,既然身处于团队,就要学会和同事沟通协作。&/b&&br&令我痛苦不堪的是,当一项工作需要别的同事协助时,应届生首先不是去找协助的人,而是找我。再转一遍,效率低下不说,信息也会有偏差。&br&&br&&b&5、抗压能力&/b&&br&&b&“抗压能力”也属于高频词汇,男生还好点,女生相对而言确实有点弱。&/b&&br&初入职场,我能理解压力很多、很大,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自己去体会、疏导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职场、公司要的是结果,你的情绪不应该影响工作效率。&br&&br&&b&6、兴趣&/b&&br&“兴趣”并不要求你狂热的爱好这个行业,但是可以使你对行业有个模糊的认知,可以让你主动了解行业资讯,让你看行业书籍。对于那些什么行动都没有,却在狂热的说“喜爱互联网”的人,我一向不认为这是兴趣,而是欺骗。&br&&br&&b&7、职业基础技能&/b&&br&技术、设计、PM等岗位都需要掌握相关基本软件、思考方式等。&br&&br&&b&加分点:&/b&&br&&br&&b&8、善于总结&/b&&br&不论是哪个职场环境,我都非常看重总结。工作的忙碌很容易让人迷陷进去,一件事一件事的做,虽说“练多了手熟”。但是如果你能在做完一件事,抽个时间思考总结一下: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思路、得到的成果等等归纳一下,可以更加快速提升自我。&br&&br&&b&9、写作能力&/b&&br&互联网行业中每个职业都需要写作能力,如果有良好的文字功底不管是对工作还是自我都是一件极好的事。 看过 &a data-hash=&5dea5dbed1458& href=&//www.zhihu.com/people/5dea5dbed145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5dea5dbed1458& data-hovercard=&p$b$5dea5dbed1458&&@池建强&/a&&a data-hash=&19fabe7c& href=&//www.zhihu.com/people/19fabe7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19fabe7c& data-hovercard=&p$b$19fabe7c&&@Fenng&/a&(推荐,还有他们的公众号)老师文字的人,相信都会拜服不已的,Fenng老师以一己之力将丁香园形象提升到如此境地,令我敬佩不已。&br&&br&&b&上面的能力多少有几项闪光,这种人才便会受到多数企业欢迎。&/b&
利益相关:带过几个应届生,现在还在带,伤神不少。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要先感谢一下实习时带我的老大 (腾讯系出身创业者,推荐关注),谢谢老大带我入行,教我职场常识和基本礼节。 1、思考能力 “善于思考”是应届生简历上的高频词汇,但在实践…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7d19ab45daace9dbdbef_b.jpg& data-rawwidth=&1626&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7d19ab45daace9dbdbef_r.jpg&&&/figure&&blockquote&&b&只要别人花时间就能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亮点,那我为什么要招你?&/b&&/blockquote&&p&(本文另发表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地址为:&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shipm.com/pmd/62735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于求职者来说,该如何输出一份好的产品分析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a&)&/p&&p&大家好,我是小C,来自武汉大学的-1岁产品经理。在浏览、分析了诸多求职者的产品分析作品和一众PM前辈们对新人应该如何撰写产品分析的指导之后,自己做了比较清晰的总结,决定在自己的专栏中写下这篇文章作为分享,真心希望可以帮到求职路上的小伙伴们。&/p&&p&前面第一句话,是学长&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a59ea7f7fba2ebecec121& data-hash=&a59ea7f7fba2ebecec121& data-hovercard=&p$b$a59ea7f7fba2ebecec121&&@猜花星&/a&在回答一个有关产品分析的问题中提到的。其实这句话,相信&b&大多数同学也有听到过类似的版本,只是除了有些慌张之外,一时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应对办法,不知道什么才是所谓的“亮点”。&/b&&/p&&p&而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求职者的产品分析报告,的确有一些出彩之作,但平均质量(个人认为)是比较低的(即使只是站在一个求职者的角度审视)。更有甚者,罗列一堆数据统计图、产品功能脑图和百度指数(居然用这个当做用户群体分析),仅仅陈述现象,描述概念,根本没有“分析”可言。&/p&&p&-------吐槽完毕,进入正文~------&br&&/p&&p&&br&&/p&&h2&一.为什么写产品分析?&/h2&&p&对求职者来说,就是为了给面试官看。&/p&&p&同时,对于“行业之外”的大学生来说,写产品分析这个过程本身也是融入行业、学习相关知识的大好机会。真正“写作过程中收获很大”的产品分析,过面试官的眼也是很容易的。&/p&&p&但“收获大小”不好量化,专门针对面试官的关注点来写,也是可以的。那么面试官从产品分析报告看什么呢?学长&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4f03664cbcd7f28be57c03b845fddf68& data-hash=&4f03664cbcd7f28be57c03b845fddf68& data-hovercard=&p$b$4f03664cbcd7f28be57c03b845fddf68&&@王镇雷&/a&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p&&blockquote&&b&通过咨询阿里巴巴、百度的一些面试官,我了解到这些面试官主要希望从产品报告中获得这样的一些信息:&/b&1.工具和软件使用能力(MSOffice、keynote、PS 等);&br&2.文案能力(语文水平、排版及美化能力);&br&3.逻辑思维(是否逻辑通顺、是否言之有理、是否突出重点等)&br&4.产品 sense(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析产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blockquote&&h2&二.基本要求是什么?&/h2&&p&首先,工具、软件、排版乃至语文能力,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达到基本要求并不难。&/p&&p&接着就是如何体现逻辑思维和产品sense,我们分别来看。&/p&&p&&b&1.逻辑思维&/b&&/p&&p&&b&(1)不要写废话:&/b&如大段产品介绍、无用的数据图表,以及其他你觉得可以用来装点门面但其实没什么用的玩意儿。&/p&&p&&b&(2)逻辑通顺和言之有理是基本要求:&/b&一定要有论据(数据/用户反馈/客观普适的观点等),比如:&/p&&p&&br&&/p&&ul&&li&&b&通过&/b&产品版本迭代记录&b&推得&/b&产品的发展路径和思路&br&&/li&&li&&b&通过&/b&按钮点击数据&b&推得&/b&首页应该突出什么按钮(不要仅凭主观YY,当然你不一定知道数据,但要表明自己考虑到了这一点)&br&&/li&&/ul&&p&&br&&/p&&p&&b&(3)有自己的思考:&/b&这一点是“亮点”的关键,做好这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自己的局限性。&b&我们还没有入行,个人的局限性在所难免&/b&,但在有限的信息条件下,给出自己的推理、结论和建议,虽然说对真正的PM的工作不一定有意义(大多数可能都没有..),但是能够体现自己的&b&思考能力和抓重点的能力&/b&,在具备了更全面的信息和成为业内人之后,是有潜力的。&/p&&p&&b&2.产品sense&/b&&/p&&p&&b&(1)具备“入行”的姿态:&/b&这是基本要求(不只是成为一名PM,更是成为一个互联网人),需要持续收集足够的行业信息,学习基本的行业知识,融入业内。(前沿的技术,目前热点,基本的商业模式等)。对于真正想做的PM的同学,这是自己的日常。&/p&&p&&b&(2)刻意培养PM的思考角度: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了把这个讲清楚,我先引用一段&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4f03664cbcd7f28be57c03b845fddf68& data-hash=&4f03664cbcd7f28be57c03b845fddf68& data-hovercard=&p$b$4f03664cbcd7f28be57c03b845fddf68&&@王镇雷&/a& 学长的经验,再给出自己辩证的分析,帮助大家理解。&/b&&/p&&blockquote&作为产品经理,很多时候应当关注的是产品较为宏观的一些方面,和竞品之间的关系也主要是从目标用户、功能差异等角度来分析。而如果是作为产品设计师或者交互设计师,则更需要从产品的 UI、交互细节方面入手,宏观则不是考虑的重点。&br&&/blockquote&&p&许多人乍一看,会粗暴地认为,产品看宏观,交互看微观。PM的思考角度就是宏观的思考角度。这种想法不完全对。&/p&&p&&b&因为并不是分析UI和交互细节的产品分析就一定是跑题的&/b&,如果某些UI和交互细节对产品&b&做出差异化、树立品牌形象&/b&不可或缺,就像产品的独有特性一样(比如探探的左右滑动),对产品的宏观层面很有意义,宏观指导微观,微观促进宏观。这样的交互是而对产品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交互”。&/p&&p&&br&&/p&&p&和仅仅是用来提升用户的&b&普适体验&/b&的“交互”,比如说某页面上下拉动越顺滑,体验越好,微博、知乎所有feed流都有这个要求,那就不用一个产品经理专门去分析够不够顺滑了,这就是执行层的事了。&/p&&p&&br&&/p&&h2&&b&三、写什么?怎么写?&/b&&/h2&&p&&b&1.写什么?&/b&&/p&&p&首先,&b&不要不经思考地套《&/b&用户体验要素》的战略层、范围层….的模板,或者别的模板。(除非你只是为了练手)。&/p&&p&不同的产品、所能收集到的信息(论据)的不同程度,再加上写作者的思考点的差异,决定了产品分析并没有一个完完全全固定的程式。&/p&&p&其实这样一来,“写什么?”这个问题反而简单了,只需要:&/p&&p&&b&(1)亲自体验了产品。&/b&&/p&&p&&b&(2)根据自己的需要,收集了力所能及的足够信息。&/b&&/p&&p&比如基本信息(背景资料、产品定位等)、产品数据和反馈(排名、下载量变化、用户评论、竞品信息(异同点等)、专业信息(譬如电商类应用与电商相关的某些信息、知识和数据)&/p&&p&&b&(3)记录了体验产品、收集信息,和思考过程中的“写作点”,然后有条理的整理出来。&/b&&/p&&p&“写作点”,就是在以上过程中,捋顺信息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所迸发出的有具体写作意义的点子。&/p&&p&整理出的“写作点”,自然是你要写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能体现你的思考。&/p&&p&如果你说你做完前两步,你一个“写作点”也没有,那么只能说,你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引发联想和思考,&b&你需要先学习更多的知识,再来到输出产品分析这个阶段&/b&。(真得去做了,才会知道,其实会想到很多点子,同时有很多鸡肋的点子需要砍掉。)&/p&&p&&b&2.怎么写?&/b&&/p&&p&&b&上面确定了写的内容范围,那么如何把他们输出?&/b&&/p&&p&输出的内容包含:&/p&&p&(1)对必要信息的简洁表述和呈现,比如框架类语言、论据性信息。具体是:&/p&&ul&&li&&b&框架类语言:&/b&组织一篇文章的基本语言。&br&&/li&&li&&b&对产品(竞品)现状的基本描述:&/b&简单明了,不要复制粘贴一堆广告词。&br&&/li&&li&&b&必要的论据:&/b&没有必要把自己收集的或思考过程中的所有内容都展示出来,很多同学一个脑图“功能框架图”往上一贴,又啥都不说。用脑图列举功能只是分析的时候自己一个思考的过程,贴上去做什么?除非是用来说明功能结构上的思考或者重大对比,不然只是陈述事实。&br&&/li&&/ul&&p&&br&&/p&&p&(2)在框架中,输出经整理后的“写作点”(结合上面说的“论据”),注意:&/p&&ul&&li&&b&有自己的想法&/b&:“写作点”本身就包含了。&br&&/li&&li&&b&体现对产品/用户的价值&/b&:谈战略不都代表自己思维太飘,而谈交互也不一定就是舍本逐末。重要的是,落点能够到产品的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避免写成仅仅是对主观感受的陈述。&br&&/li&&li&&b&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b&:图、表、字,无论什么,能让人以最快的时间理解,就OK。&br&&/li&&/ul&&p&&b&3.写作点从哪里来?(供参考)&/b&&/p&&p&前面的内容已经提到&/p&&blockquote&真得去做了,才会知道,其实会想到很多点子,同时有很多鸡肋的点子需要砍掉。&br&&/blockquote&&p&所以这个直接去做是可以的,这里还是给两位学长的经验,帮助大家(和自己)抓住重要的思考维度。首先&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4e0803b5& data-hash=&4e0803b5& data-hovercard=&p$b$4e0803b5&&@黄迪&/a&学长提到:&/p&&blockquote&总结了一下看过的一些应届生求职向的产品分析报告,无非四字:舍本逐末。很多所谓的产品分析,大部分的着重点在于功能点的优先级排序、细枝末节的用户体验、配色排版好不好看、交互动画等等以主观感受为主,缺乏数据和逻辑支持的吐槽,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b&需求(痛点)、实现(落地)、赚钱(商业价值)&/b&。”&/blockquote&&p&再就是&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a59ea7f7fba2ebecec121& data-hash=&a59ea7f7fba2ebecec121& data-hovercard=&p$b$a59ea7f7fba2ebecec121&&@猜花星&/a&学长提到:&/p&&blockquote&分析维度:&br&&b&a.App store里的产品版本迭代纪录。&/b&告诉你人家的产品经理在这个时期做了什么!去思考为什么别人要这么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还有用户评价!专门看差评!你会收获很多!&br&&b&b.逐个功能点去分析。&/b&一个功能能上线都是有他的道理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符合什么场景?满足什么样的用户需求?好好想一想!&br&&b&c.专业分析。&/b&去看看知乎上别人怎么分析的,一些行业资讯每年也会出年报!很多东西我们外行人是摸不到的!比如携程的酒店业务!业务线非常深!&br&&b&d.看竞品&/b&。相同的功能点说明大家都认可?不同的功能点是否具有存在的理由?&/blockquote&&p&&br&&/p&&p&&br&&/p&&h2&四、最后几句&/h2&&p&感谢知乎(及其他平台)所有前辈的经验分享。也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够给求职路上的小伙伴带来一点点价值。&/p&&p&其实只要真心喜欢产品,不怕困难,写一篇有自己的想法的产品分析,对大家来说都不难。&/p&&p&突然想起一句&/p&&blockquote&越难走的路会越走越容易,越容易走的路会越走越困难。&/blockquote&&p&共勉,加油。&/p&&p&后续:按照这个思路,我自己写了一篇产品分析,写完已经不太像产品分析了ORZ,不过感觉收获不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戳进去看,也就是专栏的下一篇文章&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小白这样分析产品,一次能胜过几次吗? - 知乎专栏&/a&&/p&&p&&br&&/p&&p&&b&更新:&/b&&/p&&p&保研了,在做PM实习生,开了个公众号,因为最近比较忙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始写文章。&/p&&p&打算先用来跟大家聊聊天,或者分享分享日常的思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来提提问,交交朋友。&/p&&p&公众号名:做产品从汪到獒&/p&&p&越来越觉得产品最重要的是看到趋势,因为研究生方向跟AI也相关,个人也对金融比较感兴趣,以后应该会写些和AI/区块链/金融相关的,当然关于产品入门和产品实习的东西,也会写的。&/p&
只要别人花时间就能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亮点,那我为什么要招你?(本文另发表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地址为:)大家好,我是小C,来自武汉大学的-1岁产品经理。在浏览、分析了诸多求职者的产品…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e884eaf2daec9edc19bd4a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e884eaf2daec9edc19bd4a_r.jpg&&&/figure&我在很多地方都反复提到过,凡靠谱的产品经理,无不要经历项目的洗礼,也同时要有导师的引领。&p&没有实践是纸上谈兵,永远不知道整个产品完整的实现环节。真的上手一个项目,就如同熟读默诵了三百遍的驾校考试指南,一摸方向盘也两眼一抹黑。这也是为什么读过很多书在面试官眼里,反而是负面经历——你既做了没用的事,却还以为这件事有用。&/p&&p&没有人指导,则是杂家。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诡异多端,不像 iOS 用 Objective-C、Android 用 Java 都是一套语言。你拉阿里闲鱼做活动支撑的产品经理,跟快手做用户体验的产品经理,两个人几乎聊不到一块去。诸多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也都在做着貌合神离的事儿,不懂核心的设计法则和用户心理,却以为写过了文档、用好了 Axure 就能过好这一生了。&/p&&p&我虽然喜欢在网上喜欢写各种经验分享,但其实一直避免写指导性很强的内容。我写的大都是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诸如「要掌握用户体验,懂这 7 点就够了」、「写出好的文档应该有这些步骤」、「产品经理必备的十个处世之道」这样的题目我很少触及(当然有时候手贱也会跟跟风)。&/p&&p&新书《从点子到产品》出版后,很多新人怪我这本书一直讲思考方法、概念和案例,却不给出一二三四详尽的操作步骤,让人可以读这本书就成为产品经理。实际上这正是我竭力避免的——参考一本好书可能会有提升,但完全凭借一本指导手册成长的产品经理,绝对不会是好的产品经理。&/p&&p&尽管互联网人才市场整体持续转冷,但怀揣热情的年轻人还是很多。他们听我(和很多其他的产品经理)说过,只看书不行,于是就开始参加培训。培训的问题依然很多,他们又有很多人来找我,希望到我在的公司,跟我学习,有的甚至说可以不要工资。我从来都是不答应的——通常对我来说,带一个新人做一件事的成本,还是会比干脆自己做来得高。&/p&&p&不过最近事情起变化了。现状是,事情多到,我必须要带一些小伙伴一起做。不仅如此,我还要持续招到一些新鲜的小伙伴才能满足公司业务快速的发展。&/p&&p&于是每周都有许多场面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找简历、筛简历和面试上,录取率极低,十分吃不消。邻桌同事说,哎,你不是有知乎和公众号吗,干嘛不在上面招募一把?&/p&&p&我想了想,觉得还真尼玛有道理。&/p&&p&所以,我决定正式收徒了!&/p&&p&如果你看过我的一些文字、认可我的产品理念,如果你对快速成长的独角兽创业公司感兴趣,如果你期望在一个靠谱的项目里跟一个靠谱的导师成长,不管你有没有产品经验(当然有的话更好),都可以报名来尝试一下。&/p&&p&几点说明:&/p&&ul&&li&工作地在杭州&/li&&li&全职和实习生都可以&/li&&li&做过上线的成熟互联网产品有加分&/li&&li&做过电商、O2O、物流等产品有加分&/li&&li&985/211 毕业有加分&/li&&/ul&&p&关于我所在的公司&b&点我达&/b&的情况,可以自行搜索。&/p&&p&报名链接:&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jinshuju.net/f/BM8tI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教练,我想做产品&/a&&/p&&br&&p&题图:摄于公司。&/p&
我在很多地方都反复提到过,凡靠谱的产品经理,无不要经历项目的洗礼,也同时要有导师的引领。没有实践是纸上谈兵,永远不知道整个产品完整的实现环节。真的上手一个项目,就如同熟读默诵了三百遍的驾校考试指南,一摸方向盘也两眼一抹黑。这也是为什么读过…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30e761ce1bdc6592efe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30e761ce1bdc6592efe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4bcaf4cce0a4a02675fb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4bcaf4cce0a4a02675fb2_r.jpg&&&/figure&&br&&p&&b&一、写在前面的话&/b&&/p&&p&临近毕业,数数在求是园里已经待了近7个寒暑。又到一年summer intern的求职季,而接下来也是每年一度的秋招大戏,进来有不少学弟学妹找我咨询互联网产品的求职经验,这里趁着毕业季的忙里偷闲,将自己的一些感悟整理出来,同大家一起交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斧正。&/p&&p&为了让自己能有点小底气,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吧:浙大本硕,创业两次,一线互联网实习半年,毕业秋招,拿到offer如下:阿里(A),京东(sp),滴滴(sp),搜狐,蘑菇街(sp),华为客户经理(杭州地区sp)。其中薪水最高的是华为,可是最后依旧还是选择了阿里。个中缘由,不必多说。但总体来说,算是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了。&/p&&p&我相信在网上有无数人聊过互联网产品,也有无数种对于产品的解读。那些到处都能找得到的内容,我也就不多说了。&b&我就说说一些可能被误解的地方,或者我觉得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或者一些我认为比较难的地方。&/b&&/p&&p&&b&这些文字主要写给那些还在学校里,准备走产品这条路的同学。当然,我所说的不一定是什么制胜法宝,这些只是我自己在路上一路走过来的心得而已;有志同道合者,欢迎一起交流,有不同意见者,我也愿意一同讨论。各种前辈大牛,还请轻拍!毕竟产品这条路,热闹却又孤独着。&/b&&/p&&p&&b&二、产品&产品经理&/b&&/p&&p&互联网产品同传统的实业产品不同,它并不是某种具体可敢、可触摸的实体,而是某种体验式的载体。互联网产品,是互联网经济时代和互联网平台的衍生物,它将需求进行转换,并形成了功能载体,也就有了我们系现在所能看到的各种互联网APP、网页、测试demo、微信小程序等等,而这些就是互联网产品。&/p&&p&自然,互联网产品经理则是这些互联网产品的缔造者。他负责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诞生、设计、实现、推广、迭代、退出……从你选择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开始,这一路就有很多要做的,可以做的。&/p&&p&听过一种声音:我技术一般,好像也没有特长,那就去做产品吧!这种看法我是很讨厌的,我相信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大神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以在不错的公司谋到一官半职。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产品经理这条路上,我们都还是二流人才,离一流人才还有很远。而如果一开始就对产品经理的职位不认真的人,我也有理由相信他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从二流蜕变,成为一流PD。&/p&&p&&b&三、说说市场行情&/b&&/p&&p&诚然,对于浙大很多的同学来说,作为应届生,我们再求职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然而,隐约之间,我却看到了产品经理这条路,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也许越来越窄,并且门槛也将越来越高。有一种趋势:大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社招获取产品经理。其实不难发现,培养一个产品经理的时间成本太高,预期自行培养,不如从市场上直接挑选他们认为qualified的人选。&/p&&p&在去年看来,阿里对于产品经理的HC是极少的;但目前还相对于欣慰地是,B家和T家对于产品的热衷程度暂时还未减弱。而其他诸如网易、滴滴、京东、360等公司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也是进一步提升。&/p&&p&所以,还是选择产品经理这条路的同学们,也得提升自己的忧患意识啦。&/p&&p&&b&四、备战产品经理,你需要什么&/b&&/p&&p&网络上有很多的资料,来讲解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经理常用工具、岗位职责等内容,这些内容很常规,我这里就不在赘述。我这里讲一些,我觉得实在的东西。&/p&&p&&b&1. &/b&&b&你需要的技能?&/b&&/p&&p&一般来说,企业希望产品经理具有哪些能力呢?我简单总结了一些跟阿里、京东同事、HR以及面试官沟通的内容,梳理如下:&/p&&p&商业素养:商业嗅觉,能够嗅到空气中的需求,以及潜在的蓝海市场。&/p&&p&逻辑能力:逻辑能力的体现是在产品交互设计层面,你必须要能够用语言、图表、流程图等工具将自己的所想,合乎逻辑有条理的呈现。&/p&&p&需求挖掘&数据分析:能够分析用户需求,如果你能够写代码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那是更好的加分项。&/p&&p&扯淡:扯淡实际上是沟通、表达能力。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你都需要跟其他的协作者沟通,甚至需要说服老大给你批资源,所以如何把你的产品和想法说出花儿来,这是你的本是。&/p&&p&项目管理&沟通:管理实体&虚拟小团队,进行任务的推进。&/p&&p&&b&2. &/b&&b&你需要的经历?&/b&&/p&&p&&b&第一层次:&/b&&/p&&p&(1)校级及以上的比赛(创业比赛,营销大赛,科研竞赛)等的经历和好名次,并在团队中担任重要角色&/p&&p&(2)社团、学生会干部,有过成功组织大型活动的经历&/p&&p&&b&第二层次:&/b&&/p&&p&(1)有过小型互联网公司产品&运营岗位的实习经历或者体验;&/p&&p&(2)自己落实过一些小型的创业小项目,开个家教培训机构也算;&/p&&p&&b&第三层次:&/b&&/p&&p&(1)有过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对口实习经历(产品最好,运营、市场也可)&/p&&p&(2)有过可圈可点的创业经历,项目落地推广,拿到投资,有着具体的日活数据,增长量,UV等;&/p&&p&以上的层次,越往上你的胜算越大。当然,如果你没有这些经历,也不是说你就没机会了。如果你的素养、技能足够强,面试官还是会将你这匹千里马挑出来的!&/p&&p&&b&3. &/b&&b&怎么包装简历?&/b&&/p&&p&建立切忌假大空,也不要每一条都说自己是负责人。面试官&HR都是阅人无数的,说实在的,说真实的。&/p&&p&说自己在项目里面具体的承担内容,强烈自己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完成方法和效率,最后指出自己在项目里面的不可替代性。着眼点不在乎有多大,可是一定要一根银针捅破苍穹。让面试官在你的简历描述中,找到你的价值,然后去追问。&/p&&p&&b&4. &/b&&b&关于面试谈几点?&/b&&/p&&p&(1)面试的时候一般问什么?&/p&&p&如果你的简历足够丰富,面试官有感兴趣的点,那么他一般会追问你的经历,那么你结合第3点谈到的“一根银针捅破苍穹”,就可以很好地跟他聊下去,这个时候你占主动权。这场面试你占上风,对你有利。&/p&&p&如果面试官没有追问你的具体经历,那么可能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你是否用过某一款产品,谈谈你的理解?它由什么有点或者缺点?你如何提升它的用户体验?结合某个需求、市场前景、时事热点,设计一款产品?&/p&&p&当这些问题被抛出来的时候,不要虚!有逻辑地表达你的想法即可;切忌不要八股文,不要长篇大论地扯swot,pest模型,就说要点,简明扼要地说出你的point,然后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p&&p&当然,面试官也可能问一下基本的产品sense问题,比如你怎么理解产品经理的职责呀?你认为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产品相比,有什么区别呀?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流程是什么样的呀?这些都不难,提前看看往年前辈梳理的提醒,easy搞定。&/p&&p&(2)有备无患,提前做好准备!&/p&&p&面哪一家公司,就提前看好他家的产品;同时,竞品也要一并看了。因为面试官很有可能会问你相关的产品分析、竞品分析问题。&/p&&p&(3)如何面好群面?&/p&&p&其实互联网产品经理面,很少有群面。因为一群产品经理在一起,就是一群狗;而任何单个的产品经理,都是一匹狼。折中的产品想法,最后只会出来一个四不像的产品。&/p&&p&但往往还是会有一些公司进行群面,那这里我也针对群面简单说几点。&/p&&p&?
说的最多的,不一定能过;能过的,永远是说到点子上的人。有的人群面整场都在说话,可是最后还是没过;原因很简单,屁话太多;而往往是在关键的point说了关键的话,对整个小组的讨论起到主要引导、领导、拨乱反正作用的人能够过关斩将。&/p&&p&?
讨论的主题。讨论的主题,好好是即兴设计一款产品,这个大家可以平时多练。&/p&&p&?
讨论的结果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重要!有的人认为群面在乎的是过程,其实很多公司也在乎结果,如果最终结果很差,可能最后整个小组的晋级率就很低。如果结果好,甚至可能全员晋级。&/p&&p&?
群面角色。群面有很多角色,包括leader呀,time keeper呀等等,很多时候,我建议大家去当leader,和writer(也就是执笔的那个人),如果都不适合,那就争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p&&p&&b&五、写在后面&/b&&/p&&p&互联网产品经理,也许门槛很低。很多优秀的人稍微努力,就够到了;而我觉得,也希望,大家不要把他看简单了。因为,我们都还是在二流水平线上徘徊的年轻人,未来的路,还很长。&/p&&p&这篇经验里面,我并没有系统性地谈到如果备战、如何理解产品,带着并不代表这不重要。这些很重要,但是网上已经有很多资料了,所以在这里我就说一些别人没说过的,以及一些特别的。&/p&&p&有什么说的不对的,也敬请斧正!&/p&&p&愿大家在产品的路上一同努力!&/p&
一、写在前面的话临近毕业,数数在求是园里已经待了近7个寒暑。又到一年summer intern的求职季,而接下来也是每年一度的秋招大戏,进来有不少学弟学妹找我咨询互联网产品的求职经验,这里趁着毕业季的忙里偷闲,将自己的一些感悟整理出来,同大家一起交流。…
看到那么多大牛都回答了,潜水很久决定认真怒答一番。本人15年毕业,转PM时投给BAT华为这些企业完全无音讯(哭死),后来0经验纯靠吹逼拿到一间上市公司的PM offer,目前PM已入坑4个月,总结一下这四个月小感悟,顺便分享自己一些经验给新入坑的产品小白。&br&
入行之前就已经把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书籍扫一遍,连什么《参与感》、《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失控》、《乌合之众》这些边缘书籍都看了。前面一些大佬们 &a data-hash=&22f06d55bd9aaead9d836& href=&//www.zhihu.com/people/22f06d55bd9aaead9d83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俞军& data-hovercard=&p$b$22f06d55bd9aaead9d836&&@俞军&/a& 都说什么产品感觉,用户体验来面试应届生,这些我觉得有点虚,又不能量化的东西怎么测量,用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模型?用MBTI测试 ?以大多数应届生的能力和阅历去搞产品差异化想点子,产品成功的概率无疑和中彩票的概率一样小。这些更多是应该由leader负责拍板,职位起码都是由高级产品经理+去负责。对于应届生应聘的产品专员或产品经理来说,在公司更多是落地和执行而不是发挥你自己的创意,因为当前产品都非常成熟的体系,你只需模仿和抄就可以了。面试的时候如果只能谈用户体验,那么基本上都是小白或者前台产品经理,对后台业务支撑的逻辑基本上是一窍不通,后台都不懂是很难做平台型产品的,ERP就更加不用说了。造新轮子搞新产品存活率有多少?即使是微信如果当年没QQ的用户体量不一定能干得过米聊。&br&&b&——————————————————————————————————————————&/b&&br&&b&分界线,正题&/b&&br&&b&日常工作(自己平时实际做的工作)&/b&:&br&&b&1.开会。&/b&需求评审会议(大概就是自己把产品需求文档PRD写出来,然后拉所有相关人士给自己文档吐槽,看看文档合不合理,哪里需要改的,能不能做这个需求。)、产品规划会议(产品狗内部会议,就是讨论产品发展的路线和方向,什么产品架构,怎么分产品线、需求采集需求排期这些东东,大战略一般都是老板定的,产品汪只是细分战略,确定具体战术)、和各部门的会议沟通会议(部门有运营、市场、财务、法务、物流等等,会议一般用来沟通需求的流程是否合理,应该怎么做才可以等等。)、BOSS会议、晨会等。&br&&b&2.写PRD。&/b&PRD是产品狗的重中之重,其他什么MRD、BRD一般不会让你写,BOSS们一般已经帮你定好了,叫商业计划书。在这样的公司你只需当个执行经理,写PRD的时候尽量帮老板填坑。至于PRD写法可传统用WORD文档写,也可以写成AXURE文档的形式。文档最好写到测试用例的程度,不然分分钟被开发和测试叼。&br&&b&3.沟通。&/b&产品狗挂名经理但是无实权,而人的思维又不可能都一样,所以和各部门人员(研发、测试、设计、项目经理等)沟通肯定会出现分歧,出现分歧一就撕逼,不撕逼就屈服,如果屈服话语权会越来越少,项目的推进会越来越难,所以一定要强势撕逼。&br&&b&4.跟进项目进度。&/b&没什么好说的,和项目经理讨论具体上线的时间把产品里程碑或版本规划定出来,就去跟进项目进度,保证质量,多跑去看看问问就好了,发现新问题决策解决,想偷懒都不行啊!&br&&b&5.需求上线后反馈。&/b&一般就是看数据统计、用户反馈等等来验证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下一版本如何迭代,是否出现BUG等。&br&&b&技能树:&/b&&br&&b&0.产品(这个知乎已经够多相关的回答了)&br&1.研发/测试&/b&(懂得越多多多益善,项目推进越顺利,毕竟码农才是最基础最底层的生产力。)&br&
1.1前端开发.html+CSS+JS、OC、java(其实就是每条产品线的终端,分别对应Web/Wap、iOS、Android);&br&
1.2后台.任意一门写后台语言均可,JAVA、PHP、C#等;&br&
1.3SQL.增删改查数据库;&br&
1.4算法和数据结构。纯装X用,让程序员不敢忽悠你,比如什么迪杰斯克拉算法、堆栈、树图、哈希表、红黑树、KMP这些。&br&
1.5网络安全。比如遇到DDOS怎么办?会不会被SQL注入?是否用htpps?这些都需要考虑的,可以了解一些黑产黑客的知识。&br&
1.6对当前业务的了解。&br&&b&2.运营&/b&&br&
2.1 了解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新媒体运营等等,入门书有《从零开始做运营》、《增长黑客》。(注意运营的书籍只是给你涨涨见识懂吹逼,让运营觉得你不是软柿子,书本方法不具有复制性,本人觉得看了和没看一样。)&br&
2.2 SEO。我把它算在运营身上,运营本质上就是吸引流量,SEO目的也是如此。SEO分白帽和黑帽,白帽看《SEO实战密码》、百度谷歌官方出的搜索引擎优化等等;黑帽就要略懂编程了,什么快照劫持、PHP劫持、寄生虫、蜘蛛池等等。(SEO的效果我觉得短时间内无法量化,而长时间未知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又太多了,所以现在我都不知道当前搜索引擎SEO还有没有效果?)&br&
2.3运营需求。了解会员体系、积分体系、虚拟币、数据可视化分析(类似BI)、活动需求(如电商中的团购、秒杀、组合套餐等)等。&br&&b&3.设计(和研发一样,越熟悉设计越容易推进项目,设计的产品越少被设计吐槽)&/b&&br&3.1 了解各终端设计范式。&br&
3.2 看几本设计入门书和大师作品。如《设计心理学》、《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等,熟背几个术语来装X,比如设计的四大原则,对齐、亲密性、重复、对比等。&br&
3.3会用PS、AI做设计稿,熟悉ps play、标你妹等等。&br&
3.4懂用谷歌浏览器调试修改样式。&br&&b&4.市场&/b&&br& 这块内容非常大,有非常成熟的理论知识,关于营销、销售谈判这些建议看书,自己暂时没做深入研究,仅仅看过《影响力》、《关键对话》等书籍。&br&&b&5.职能部门&/b&&br&
5.1财务。财务基础知识要了解,不然做财务对账用什么表都不知道,怎么做产品写需求?本人双学位财务和计算机,所以不知道如何从零入手哦。&br&
5.2法务。网站的注册协议等电子合同、和外部供应商签的等纸质合同都涉及它。对法务要给具体的场景才能评估法律风险,所以产品也往往要熟悉的这块的。&br&
5.3物流。不是电商和O2O可能不会涉及这块进销存,不说了。&br&
5.4其他。什么会务、行政等,结合公司具体业务去做,这块涉及也是非常大,比如做OA肯定要和行政沟通。&br&&b&6.其他技能&/b&&br&6.1word、execl、ppt基础技能,不会排版别人看到你文档都觉得你low啊,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修改文档时修改的内容是用什么颜色的字体、文字的字号、行距是多少等等。ppt入门建议《演说之禅》。&br&
6.2思维。《结构化思维》等补逻辑、《学会批判》和《走出思维的误区》等补批判性思维练习撕逼。&br&
6.3管理。团队管理看德鲁克全套、《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等。项目管理就看软件工程经典书《人月神话》、《人件》都OK的。&br&
6.4沟通。学了泡妞工作两不误,建议经典《沟通的艺术》、《非暴力沟通》、《沟通圣经》。&br&
6.5人性。涉及内容非常多和广,&br&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乌合之众》、《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女人的起源》等,畅销书可以看下《社会动物》、《自私的基因》,主要看关于社会的心理学,因为你的产品面向都是群体。&br&
哲学:罗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保存页面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