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小女孩炫富各种买不起叫过早,还有哪里的糯米包油条好吃

有一种炫富,叫桂林人吃早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炫富!我们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桂林寒冷的冬日已经来了,早上出门走在街上都冷得直哆嗦,这样的天气让人不自觉就患上起床困难症。  但对于桂林人来说,冬日的清晨却是忙碌的。不少人都会选择早起,不是为了什么宏大的梦想,而是为了吃上一口热乎美味的早餐!    很多人说,你们桂林早餐除了米粉就没别的吗?呵呵,天真!除了米粉,我们还有胡辣、糯米饭、肠粉、馄饨、油条、粽子....真的是选择太多。    所以来桂林吃一顿早餐吧  你会怀疑人生的  因为这里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啊  01 | 桂林人的早餐,当然要从米粉说起  多年来,桂林人的身体早已养成了一个“米粉胃”。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人都爱吃米粉。一碗香气四溢的米粉下肚,这一天才算真正的醒来。也许有些外地人会觉得早上吃米粉过于重口,但对于桂林人来说,米粉可以天天吃、餐餐吃,而且365天也不会觉得腻!    桂林人嗦米粉,从不计较环境如何。无论是街边店铺,还是深藏在小巷中的老旧小店,总会有人寻之而来,甚至有少人不远一大早驱车从北到南,就只为了那一碗让人魂牵梦系的米粉。遇上人多时,店铺连个小板凳都轮不上,很多人都会站着,或是坐在电车上,匆匆地吃完一碗粉,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    龙隐桥头的老东江米粉,可以说是桂林著名的老字号米粉店。很多人每天早晨必会到这里“打卡”,吃上一碗爽神的米粉,才能安心地去上班。    卤粉的精华在于卤水,老东江的卤水浓郁有回味,吃起来微甜,搅拌起来甘香可口很有味道。而且卤菜的分量给的特别足,简直是肉食者的福音。肥瘦刚刚好的锅烧,切得大大一片,搭配着爽滑的米粉一口下去油香味十足,肉质嫩滑不腻,难怪惹得众人喜爱。    翊武路北巷(原叠彩分局旁的巷子里)的老表米粉,虽隐藏在深幽小巷中,但店内却每日大排长龙。    米粉里加入清脆的黄瓜丝是这家的特色,再配合香脆的锅烧还有酸菜的味道,唆起来味美无穷,无论在夏天还是冬日,都特别爱来这吃。    甲山鼎鼎有名的阿婆米粉,可以说是大部分师专人记忆中最想念的早点之一。别看是一家不起眼的破旧小店,这里每天门口都是挤满了人,大部分食客都是附近的居民和学生。“二两”、“加个卤蛋”、“再来个腐竹”,这样此起彼伏的声音,每天都在这间小小的店铺里上演着。    老板娘在卖米粉之前是做麻辣烫的,所以她家的米粉相对传统的桂林米粉来说,口味要更偏重一些。卤菜的选择除了常见的锅烧、牛肉和连田,还可以选择猪肺,这点让人很惊喜。猪肺不仅卤得香辣入味,而且软嫩有嚼劲。搭配的酸笋,因加入螺蛳肉一起炒制,酸爽之余还能尝到一丝鲜甜。    缕一缕,拌一拌,让每根米粉都裹上咸香的卤水。吃完后,再喝上一碗汤,实在让人大呼过瘾!    龙船坪一家二十六年历史的老牌桂林米粉店—马家米粉。这家仅有十几平的街边小店,几乎每天都是人车络绎。老旧的门面彰显了它的历史,没有宽敞的店面,也没有高大上的装修,就算在路边也不显眼。不仔细找,真的很难发现。    来这吃的老顾客很多,新客人来一次就变成了回头客。他家的卤蛋人气很高,在店里总会听到有人说,“老板,二两,再来个卤蛋!”    龙船坪还有一家排队也要吃的米粉—河边聚聚米粉,最早开在美术馆门口,2016年搬迁至建安路,也是龙船坪家喻户晓的老店了。    现在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就算在大雨的天气,也阻挡不了老顾客的脚步。如果不是对其名声有所耳闻,恐怕谁也不会注意到这家简易的小店。无论是卤菜粉还是汤粉,味道都很不错,每次都是连粉带汤吃光。    其他店铺推荐  1、九岗岭汤粉  地址:九岗岭路与彰泰康桥半岛小区交汇路口处  2、阿秀米粉  地址:屏风  3、白竹干阿香米粉店  地址:东二环路和建干路交叉点往东,叠彩区大河乡大村村委卫生所对面  4、路口村米粉  地址:机场路和临桂金水湾路口之间  5、田园米粉  地址:乐群四会路口  6、日日火传统桂林米粉店  地址:篦子园内  7、明招米粉店  地址:和平村委会旁(万达广场对面的巷子进去)  8、李明米粉  地址:九岗岭小区内  02 | 除了米粉,糯米饭也是人见人爱  在桂林,糯米饭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米粉。想必很多桂林人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时代,都吃过校门口的糯米饭。小推车上1元、2元香香的糯米饭是那时最美味的早餐。  现在街边的糯米饭摊点越来越多,人气也越来越高,甚至很多外地游客都把它列入了桂林必吃的美食名单中。如今它不光只是桂林人的记忆,也实实在在存在了桂林的美食文化中。    将糯米与肉末、豆蓉和酸豆角等配料融合在一起,这样简单的搭配,却让人吃着念着了好几个年头,也许这就是桂林人特有的糯米饭情节吧。    西山公园对面的糯香驿站,以前他还只是路边一间小小的店铺,记得那时叫“小店糯米饭”,现在已改名糯香驿站,还在施家园开了一家分店(老东江米粉店旁)。    糯香驿站这几年的人气也是越来越高,每次去都要排队。特别喜欢他家的糯米,黏而不腻,在嘴里慢慢嚼有少许润滑的口感,单单糯米嚼起来又特别有味道,越吃越香。    除了常见的豆蓉、酸豆角、香肠、脆脆香等配料,他家还搭配了豆腐丝。还有那淋过肉汤的糯米,米粒紧锁汤汁,香滑中颗颗入味,柔嫩有嚼劲,而且没有任何油腻感。搭配的脆脆香嚼在口中嘎嘣脆,味道好吃不说,最重要是这家不需要早起,一般都会到晚上7点左右才会关门,想啥时候吃都能吃得到,美滋滋!    人气网红九中小红帽糯米饭,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次路过都能看到门口排着长队。小红帽在九中旁这条小巷一开就是十几年,从小推车摊位到现在拥有了自己的一间小店铺,多年来屹立不倒,要说原因自然是味道好和人气高。    她家的糯米软硬适中,基本的配料都有,但是现在糯米饭相比以前分量偏小,配料似乎也少了很多,而且还有一股很重的油腻感,个人感觉还是更喜欢以前的那个味道。    九岗岭阿姨糯米饭,听说这位阿姨已经在九岗岭卖了有十几年了。这是一家要赶早吃的糯米饭,小编好几次八点半左右到,盆里的糯米饭基本都快卖光了。    虽然配料不多,简单的辣椒、肉末、脆脆香和豆蓉,但这完全不影响糯米饭的口感。因为精华在于最后浇上的那一大勺肉汤,几乎浸泡到每颗糯米,味道浓香不油腻。简简单单一小份,没有过多的配料,但却特别好吃,每次吃都恨不得把袋子舔干净。    群众路站牌后-大姐糯米饭,小编平时上班路过都会买当早餐,连续吃了也有好几年了。大姐手速很快,人也特别亲切,旁边有个收钱篮,熟客们一般都是自己给钱自己找钱。因为口味佳,生意也是越来越好,现在早上9点不到基本卖完了,想吃真的要早点去。    虽然现在2块的分量比以前小了点,但配料搭配还是很丰富的。有香肠粒、萝卜丁、榨菜、豆蓉和脆脆香,最便宜的2元份也可以吃的饱饱的,重点是不油腻,再配一杯豆浆,完美!    其他店铺推荐  1、铁路糯米饭  地址:铁路鸭湖公园旁  2、二中阿姨糯米饭  地址:二中门口  3、潘记糯米饭  地址:乐群医学院门口  4、十三中阿姨糯米饭  地址:十三中门口  03 | 传统早餐当然少不了腐辣,别忘了油条+豆浆  说到桂林传统小吃,除了米粉,糊辣在桂林人心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老桂林人对糊辣再熟悉不过,但很多年轻的桂林人却很少提及它,甚至有些人从没品尝过它的味道。    桂林人糊辣不读糊辣,而是念:腐辣。早上一碗腐辣加一根油条,是很多老桂林人最爱的早点。    如今桂林的米粉店和油茶店遍地开花,而那些传统老味道的腐辣店却越来越少了。  六合营业早餐店,一家近三十年的老店。周边很多人都是吃着这家的腐辣和油条长大的。在六合路修路时,很多老顾客找不到,还以为没有了,其实是搬迁至六合路再往里些的位置。现在每日早上食客络绎不绝,店门口也是停满了电车,可见人气火爆。      腐辣、油条、豆浆和包子他家都有,重点是价格也特别实惠,人均5元管饱。腐辣口感浓稠爽滑,用料实在,一份2元的腐辣,分量也不少。    现炸的油条金黄香酥,还有油堆和油饼,也是酥脆软糯。当然不能错过的还有油条黄金搭配—豆浆,他家的豆浆入口豆味浓郁,甜度刚刚好。    清真祖传胡辣馄饨店,这里每天早上都坐满了人,老板待客随和,在这吃早餐多了份舒适感。      他家的腐辣是用白瓷碗盛的,多了些老桂林的江湖气。腐辣相对来说不是特浓稠,有点稀,偏清淡的那种,除了常见的腐竹和木耳,里面还加入粉丝,口感丰富。    除了腐辣,更偏爱他家的豆浆油条。豆浆浓郁香甜,现炸的油条特别酥脆。还有酸辣粉和三鲜粉,味道也不错。    铁西王记卷粉店,桂林老牌早餐店,早上人超级多,很多桂林人喝腐辣只认他家,而且一喝就是很多年!他家的腐辣浓稠鲜美,口感很好,再搭配一根油条,这份早餐吃的刚刚好。    施家园的朱珠小吃,多年老店,周边居民和上班族都特别喜欢来这吃早餐。好像只有吃了这个味道才能叫醒今天的自己,也许这是老店带给人的亲切感。    店内早餐种类也很丰富,从腐辣、油条、豆浆到米粥和豆腐花都有,每样人气都很高。      蓖子园老街坊桂林传统小吃店, 虽然开店时间不算长,但来这喝上一碗腐辣,再配上油条和狗舌粑 ,却已经成为周边居民的日常习惯。    相比腐辣,店内的狗舌粑似乎更受欢迎。一块钱一份,便宜味美。    其他店铺推荐 1、屏风油条店  地址:屏风路  2、鸿禧汤包  地址:乐群四会路口  3、面面聚到  地址:驿前街  04 | 馄饨,桂林冬日里最朴实的美味  在以前艰苦的年代,能吃上一碗热乎的馄饨是件很幸福的事,因为吃馄饨代表有肉吃。虽然现在吃馄饨早已是最平常的早餐,但皮薄肉鲜的馄饨却成为了桂林街头小巷里最朴实的美味。在渐渐气温愈凉的清晨,它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温暖一下我们的胃。    清真寺旁的老字号清真馄饨店,从早年时那间小小的简陋店面到现在宽敞干净的店面,不知有多少桂林人把记忆都留在了这里。    他家馄饨最大的特点就是皮薄馅靓。牛肉馅里面加了少许姜丝,把牛肉的腥味去除的很彻底,味道鲜甜清爽。    铁路鸭湖公园旁的安徽馄饨店,一对安徽夫妻开的小店铺。饺子5毛1个,馄饨5块20个,价格也很亲民。    新鲜的馄饨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简单的调味,撒上少许紫菜和葱花。馄饨鲜而不腻,汤汁清爽香甜。    周记馄饨店在龙船坪一开就是十多年,老板熟练地包着馄饨,老板娘负责煮制。无论在早上还是午餐时间,这里总能看到老食客的身影。    小馄饨皮薄肉多,皮子一吸溜就滑进喉咙。水饺个头也不小,一口吃掉非常过瘾。    其他店铺推荐 1、口口香馄饨店  地址:崇信村内(将军桥小学旁)  2、秦秀光馄饨店  地址:信义路师专旁  3、九岗岭安徽小潘馄饨  地址:九岗岭小区(九岗岭汤粉斜对面)  05 | 这些排队也要吃的肠粉/卷粉,不能错过  在桂林,一份晶莹剔透、爽滑可口的肠粉/卷粉,可以当做早餐,也能成为桂林人午餐。虽然桂林的肠粉店不多,但人气却很旺。    海天肠粉,桂林老字号之一。二十多年味道不变,每到饭点时间,总是坐无虚席,队伍时常排队至店门外。    海天肠粉一碗的分量超足,粉皮偏厚,但细嫩鲜滑,再淋上浓香的酱油,鲜美无比。搭配了辣酱和番茄酱,喜好自选。一餐下来,肠粉+白米粥,只要6元,绝对吃得饱饱的。还有他家现煮的粥也很不错,米浆浓稠,味道鲜美。    铁西老字号王记卷粉,不用多说,这里早已成为铁西片区市民专属早餐店。开了二十多年,口碑杠杠的。之前铁西整修暂时关闭了一段时间,现在又恢复营业了。    卷粉的做法和肠粉有所不同。卷粉是先在网筛上铺上一块热腾腾的白布,将磨好的米浆均匀浇在白布上,摊成粉皮隔水蒸制,蒸熟后放入内料卷成卷筒状上碟,最后淋上酱油。    用布蒸的粉皮,非常透薄,米味十足且弹口Q滑。卷粉内配料多,有玉米、木耳、肉末、胡萝等,咸淡适宜,口感丰富。    耿姐肠粉,是一家藏身在居民区小卖部里的肠粉店。    米浆是机器磨的,肠粉粗朴偏厚,用量十足,食材都很新鲜,肉片也比别家的真的大很多。沾着香浓番茄汁,酸甜顺滑。    其他店铺推荐 1、何记卷粉  地址:铁西王记卷粉往前100米左右  2、老太婆肠粉  地址:文化宫富城商厦后  3、鼎一肠粉  地址:宁远桥  06 | 买一份热乎的包子,是许多桂林人的日常  桂林大大小小的包子铺,遍布街头小巷。赶早的人到平日爱去的包子铺,带上一份热乎的包子,这份蒸汽间的美味成了许多桂林人的日常。  桂林的包子铺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粉丝”,早晨时段小店门口都挤满了人。肉包、粉丝包、豆沙包、花卷还有烧麦等,样样都有人爱。而最近新出的红糖馒头,也成了大家爱吃的热门包点。    不止包子,汤包桂林人也很爱吃。而说到汤包,当属才哥汤包较为出名且有滋味。    汤包都是每天现做,正宗江南口味,一笼有六个。价格在12元左右,虽然价格稍贵,但皮薄如纸,吹弹即破的小汤包,还是吸引了一大批吃货。    汤包,讲究“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一个包子里一勺汤,丰富汤汁浓而不腻,入口后是清鲜柔滑的香甜,十分勾人胃口。    除了汤包,生煎包当然也不能错过。生煎包的馅料继承了汤包,底层煎得金黄,一定要趁着热腾腾的时候把它吃掉。在生煎还未瘪掉之前,小心翼翼搓破一个小口,轻轻一吸,微烫咸中带甜的肉汁瞬间充盈着口腔。然后再从小口中加入醋汁或辣酱汁,一口吃掉,那种满足感简直了。    其他店铺推荐 1、机关食堂  地址:机关二食堂(三多路政府大院内)  2、宜品轩  地址:乐群、观音阁、西城步行街等,均有分店  3、老台门  地址:乐群、铁西、文明路等,均有分店  4、鸿禧汤包  地址:乐群四会路口  07 | 粽子,我们不止端午节才爱它  粽子,是端午节里必不可少的应节食品。而在桂林,我们不止在端午节才热衷于它,在平日里,味香肉嫩的粽子也从不缺席。高人气的粽子店,就算时常排队也要买来吃。    地矿院宿舍门口 — 阿姨粽子(辅星路与金星路交汇处),毫不夸张地说,这家的粽子就算早起排队你也不一定吃得上。好多人都是特意一早来这里“卯到”,就为吃上这位老阿姨家的粽子。    以前阿姨是推着三轮车从甲天下广场十字路口一路卖过来,现在一般定点在地矿院宿舍门口售卖。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出摊,10分钟不到就被一抢而空!    来的大多都是熟客,都是十几二十几根的买了带走,还有些是别人早早就预定好,当天来取货的。好多人没买到就当场交钱预定粽子,直接在一个小本本上写下自己的电话信息,做好后阿姨会电话联系顾客再过来领取。    驿前街老字号粽子 —慈恩坊,摊位在观音阁菜市里,一般6点半左右出摊,在周围的店铺还没出摊时,阿姨就早早的摆上一锅粽子在卖了,做的都是附近街坊生意。    平日大概10点左右收摊。粽子的价格也很实惠,有2.5元(绿豆廋肉粽)和3元(板栗廋肉粽)两种价位,而且板栗给得超大颗。    粽子大王作为桂林老字号粽子店,口碑响当当的,开店至今快18年了,每天都不缺人气,很多人一来就必买十几二十根的。    子排粽和蛋黄粽买的人最多。在出了真空包装之后,很多人都会买上好几十根特意带给外地的朋友品尝。    鸾东市场的黄阿姨都安灰水粽在桂林也很出名了,桂林晚报、桂林电视台也多次报道过这家店,可见人气之高。    除了鸾东市场以外,在十七中和交通路附近也看到有售卖黄阿姨粽子的店铺,如果不想跑太远,可以在附近店铺买几根黄阿姨的粽子来尝尝。  其他店铺推荐 1、八仙粽子店  地址:抗战路(沃尔玛后门)  2、燕姐香粽店  地址:铁西二巷  3、长寿粽  地址:篦子园入口处  4、彭记粽子  地址:交通路南侧(近桂林中医院)崇善米粉旁  08 | 油茶,是只有桂林人才懂的那份情怀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小资,也许咖啡是你的小资,也许早茶甜点是你的小资。而在桂林,我们的小资是一份浓香浑厚的油茶。而且油茶派系也很多,恭城油茶、灌阳油茶、全州油茶...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味道。    三五好友,落一间小店,品一碗油茶,再来几份特色桂林小炒和糕点糍粑&在浓香苦涩中回味着茶香,东一句西一句的扯着家常,这就是老桂林人独爱那份情怀。    新郭记油茶,可以说是桂林油茶界里的网红店,三家分店,家家人气爆棚,不赶早去还真抢不到位置。猪脚、咸蛋黄、玉米煎和白糍粑是店内必点热门菜品,去晚了可能都吃不到。    秦记油茶,一家十年油茶老店。之前开在龙珠路,现在已搬迁至基督教堂对面的三皇路。一般下午三点左右就关门了,饭点时间人都超级多,基本上都要等位。  老板特别热情,每次去都会见他和客人热络的聊着天,而且记得大部分熟客们的菜品喜好。    他家油茶口味非常香浓但不涩口,越喝越回甘。特别说一下,店内的糕点都是老板娘每天亲手制作。船上糕表层煎得特别香酥,融入了糯米香和芋头香,口感松软浓香,每次都会忍不住打包几块带回家。炒粉和炒青菜有点偏油,但味道还是不错的。      九岗岭一家烟火气很重的恭城油茶店,已经在这里有14年了。店面虽然看上去又小又破,但饭点的时候食客特别多。一家人经营着这间小店铺,每日早八点开门,晚八点休店,十几年来一直如此,从未间断。来这里都是熟客,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喝喝油茶,家里家常的闲聊,似乎成了食客们的一个习惯。    其他店铺推荐  1、松青油茶  地址:铁西二里32栋  2、天宇油茶  地址:乐群菜市旁小巷内(解放西路阿甘酒家楼下小巷)  3、信义菜市无名油茶店  地址:信义菜市居民小区巷道里(源源美食旁)  桂林人的早餐真的太多了  一条微信根本写不完  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美食  都不及桂林的一顿早餐丰富  so  小伙伴们,赶紧把这条微信甩你的朋友看看  我大桂林,就是这么“好吃”    你平日里都爱去哪吃早餐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哟,好吃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同享嘛。  老板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选题策划:西柚  ▍图片拍摄:西柚、艾惟、三两香菜、二两切粉  ▍图文编辑:西柚(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法律顾问:阳继宁律师|广西嘉合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有一种炫富叫我在芜湖吃早点!!
芜湖人的早饭大致可分为三种
家里吃、路边摊和各种老字号
从面条、煎包、豆浆、油条
到炒面、渣肉蒸饭、煎饼果子
在芜湖,每天早上挑选一种早餐
一年保证你都没有重复的
而有一种炫富叫我在芜湖吃早点!!
从热气氤氲的包子、现炸的油条,再到馄饨汤包...
老板,下碗面,两块干子一个蛋
——芜湖人吃面条的标准用语!
徽商春天路边摊
算是芜湖传统的面条
放一些酱油、猪油、味精、葱花
切清汤面的话,直接浇上锅里的开水就可以吃
能吃一点辣的,就挖一瓢卤汤,辣油自己加
面条用的是自己精炼的猪油,芜湖话:碰香
通常他们家卖到中午就卖完了
芜湖人喜欢在这种搭的棚子里吃面条
一块干子两个蛋,小时候2块就搞定了
红光老马牛肉面
之前在卡子家那边,后来搬到北塘小学对面
正宗回民风味,卤蛋吃起来像乡巴佬
之前深受芜湖出租车的喜爱
店里坐不下了,就拿两个板凳当桌椅在外面吃
不过他家牛肉用的是菜牛的牛腩
有筋筋攀攀的地方,很多人就好这一口
从原来的泗水园到老一中这一带
只要说到牛肉面都会提到老马家
北门拉面馆
和那些烂大街的“兰州拉面”相比
北门拉面馆的面汤汁浓郁、面条劲道
炒刀削、炒拉面、双牛炒饭
早上吃炒饭不太好,但是真的很好吃
他们家原来是在一家人生煎包对面
后来才搬到李记牛肉面旁边
老板一口合肥音,碰到熟人都会很热情
原来一中、三中没搬的时候,这里生意爆火
制作好的盛夏时节青虾子
每一粒都晶莹剔透,形状饱满
与高汤煮过的手擀细面接触
舌尖上的享受,瞬间释放在你的味蕾
一碗虾籽面,一份芜湖乡情
随着江城儿女的走南闯北,转化为浓浓乡愁
如同曾经的口中的“一汤一面,千粒虾子”
沉淀为心中永记的“一江一城,万种情怀”
在早上,如果想吃几个煎包,
要不你起早去排队,要不排队半个小时!
这是一张老鸡毛山庄煎包的照片
早上这里是排队卖煎包
下午是排队斩鸭子
只要去他们家买煎包,就没有不排队的
他们家的锅贴以前都是用柴火烧的
柴火烧的受热均匀,炕出来的底都比较脆
现在搬到马路斜对面的大众浴场旁边
依旧需要排队,但是这都不是重点
在芜湖买煎包最恐怖的是,眼见快排到我了
结果前面的某爷某妈,我要一锅!包下一锅!!
噶K买给我孙子切,买给我噶里人切
我排了一个小时,结果N锅就没了?!
一家人生煎汤包
说美食,北门杨家巷是一个绕不了的坎
一家人生煎汤包在这里也有十几年了
就汤包而言,他们家生煎更加出名
除了肉馅的、韭菜的、还有小锅贴
他们家肉馅,有牛肉和猪肉之分,
说着就要流口水了
听着揭开锅盖时的兹溜声
想吃他们家的牛肉生煎,你也需要耐心
在芜湖吃过锅贴,可以搭配任意早点
搭豆浆、面条、米线、稀饭
当然小编更加喜欢蘸着醋寡切
而且芜湖的煎包从早上卖到凌晨
陈师傅锅贴包子
每天四点多开始营业到下午一点
现在芜湖的天气已经渐渐开始转暖了
想一想冬天还在这排队买煎包
小编此刻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困意全无~
买了猪肉和雪菜馅的煎包
咬开后才发现里面可是“富丽堂皇”
馅肉和菜好多
吃起来就能感觉到食材的新鲜~
馄饨与流浪汉,
平淡之间,流露的是城市的一份温情!
在芜湖,早上和晚上馄饨区别挺大
早上的馄饨多会放一点紫菜和虾皮
而晚上的馄饨,和面条一样
配上一点葱花、萝卜、胡椒粉就可以了
北门的这家属于芜湖人早上吃的馄饨
分量足,母亲带着孩子点一碗就够了
之前也有附近的流浪汉去他们家吃
老板有时候会给他们多倒点开水
一般喜欢吃辣的都会放一点辣油
有点像南京那边吴老太的销魂馄饨
馄饨看起来觉得清汤寡水没什么特色
但是入口味道却是极棒的,馅料味道调的很好
千里香馄钝
位于东郊路中段的这家馄饨店
店主是夫妻二人都来自福建
主打的馄钝真是正宗,老板娘现包馄钝
老板烧馄钝招呼客人,不紧不慢
说实话,一碗馄钝分量挺多
价格不贵,关键是不咸不淡鲜味十足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早点供应
开张以来,他们家的生意一直很好
凌晨6点多的一碗渣肉蒸饭,
中学几年,每次去老板都会多加几块肉!
小高渣肉蒸饭
他们家蒸饭香糯可口,渣肉基本都是瘦肉
干干的肉质很鲜嫩
中间的豆腐皮丝去除了肉的油腻
从上往下,舀上一勺吃一口,软软香香
不光上学的孩子喜欢吃渣肉蒸饭
像他们一样年迈的老夫妻也很钟情
因为靠近九莲塘公园
很多早上晨练、遛鸟的老人们结束后都会来
配上一碗新鲜的豆脑
再来个刚出炉的烧麦
很多芜湖人美好的一天
是从这里开始的
小刘渣肉蒸饭
因为芜湖最早做渣肉蒸饭的师傅姓金
而东郊路上的小刘渣肉蒸饭店主
竟是金师傅的养女
原来手艺的真正传承人在这里!难怪好吃!
每天早上限量卖早餐,供不应求
金字招牌渣肉蒸饭米香松软
渣肉肥而不腻,肥瘦相间
配上嫩白鲜美的豆腐脑,完美!
他们家对面就是刚刚说的陈师傅锅贴包子
其实仔细细细一想
芜湖老城区这一块早餐好吃的地方
似乎大都在北门、老一中和东郊路这一块了
先从木桶中用勺子盛出香软的糯米饭
浇上芜湖这边特有的类似酱油的汤料
糯米饭上覆盖一半渣肉一半红烧千张
一定要用小木笼,这个口味才正
老板是个年轻的小伙子
赤豆酒酿和酒酿水仔还有酒酿打蛋口感十足
赤豆酒酿中的红豆香甜可口
包饭也包的很紧,不像外面松松垮垮的
“毕业离开芜湖有十几年了
忘不了的,就是他们家的这一口汤”
虽说芜湖不是小笼汤包的发源地
但芜湖的小笼包在江湖上可是有一定地位的!
毕竟是上过央视一城一味
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的包子
走在芜湖的街道上
要想找一家小笼汤包店
绝不需要走10分钟路
而且相邻两家的口味还不一样
耿福兴、金隆兴、四季春
同庆楼、蒋记、来意浓等
无数家知名与不知名的小笼汤包
随处可见......
一家老店,快30年的历史
店铺最早在二街,后搬到东郊路
目前芜湖已有三家分店
东郊路店是现存最老的那家
他们家的虾仁汤包个头不大不小
忍不住拿筷子夹起一个咬上一口
一下没注意,汤汁就流出来了
内陷肉有嚼劲而且松软,鲜香就一下释放出来
蒋记小吃,从1988年开始做汤包
好味道离不开一个挑剔的上海老婆婆把关质量
一开始做汤包时,都会让老婆婆先品尝
她发话说可以了再行
有时候想汤包和煎包的区别在哪?
大多喜欢吃汤包的都为了那一口老汤
其实我们喝的汤喝的都是皮冻
皮冻受热之后化成浓郁的汤汁
口福的汤包是一绝
老芜湖人自是最清楚不过的
他家的小笼汤包小巧玲珑,看相很好
一般褶子要都十几个以上
关于小笼汤包的吃法在芜湖有这样的说法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蘸点醋,一扫光。”
短短几句话,就把吃佬的吃相表现的活灵活现
加上一点醋会让肉馅在你的口腔里瞬间爆炸
芜湖人周末的一天,
从平锅炒面和鸭血汤开始的!
位于东郊路的胡家炒面
从八几年营业至今
伴随很多芜湖人的成长
好味道经久不衰
其实平锅炒面和鸭血汤的精髓在于两个方面
炒面好不好吃,看他们家的蒜子水
鸭血汤好不好喝,看他们家的水辣椒
胡家炒面恰好把两者完美结合
对于芜湖人来说,我们心中的早餐标配
一人一面,一汤一城
从06年开始,至今已开了十一年
凭借的就是那一口好滋味
十一年来,生意一直好得不行
每天都要准备100来斤的炒面
每到早上的饭店,这里的食客总是熙熙攘攘
炒面配上鸭血,再来一个焦脆焦脆的荷包蛋
当然以上只是芜湖早餐的几个大分类
还有很多自成一体,味道独特的美食!
小高米线在北门和东郊路都有店
一开始出名也是因为他们家的鸡丁米线
将鸡脯肉切丁后腌制再爆炒,肉质更鲜嫩
在加一些花生米和榨菜点缀
可能很多人会担心米线吃的不健康
小高米线选用的都是合肥王仁和的米线
现在除了鸡丁,还有牛肉、酸菜鱼、鸭血
圆形的锅巴是吃米线的标配
两夫妻为了陪读
以卖烧饼为业
现在虽然还在杨家巷卖烧饼
一家好的烧饼需要老面
不过生意大不如以前
店主说以前买烧饼要等三四十分钟!
有点像炕红薯的桶里只有咸、甜两种口味
不大的小摊子,从早卖到晚收入还是可观的
老台门蒸包
每天这里冒着热气,就像仙境一样
因为这里每天都在做包子,蒸包子
先做现卖,肉馅,豆沙等,包子面皮松软
馅肉实在,来买都是一大袋子拎回家啊
芜湖,四处藏着着美食的城市
你想好了明天早上是吃渣肉蒸饭
还是生煎、小馄饨、手抓饼了吗?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律师炫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