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曹毅革命先烈名字字的?

中国人起名字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人起名字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古人名字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人名字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古人如何取名?名字又有什么内涵?作者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古人取名时的好尚、愿望、期许等心理以及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价值取向。本版摘取片断,以飨读者。
  “富”、“贵”、“福”、“禄”:物质和地位的向往
  在等级结构的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地位与物质生活条件联系得十分紧密,而高贵的社会地位又能使人得到荣誉、权力等,所以富与贵总像孪生兄弟,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与之所欲也。”他是正视人们的这种欲望的,不过强调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实现。到后世儒家提倡“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时,就每况愈下了,口头上不再承认人们的物质追求,而要把这种私欲掩藏起来。由于有了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念,士大夫之家取名总要避开这个方面,读书人都不愿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利禄之欲堂而皇之地表露出来。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种强烈的愿望在名字中仍然时有所见,不绝如缕。
  《汉书·王子侯表》中有安檀侯刘福、安国侯刘传富、海常侯刘福、榆丘侯刘受福,列传中有盖宽饶、李广利,这类名字都直言不讳,真切率直地表现了一种内心世界。至于向往高贵的社会地位,以公、侯、王孙、公子、公孙命名命字,则显得雅逊多了,如窦融字周公,袁安字邵公,魏相字弱侯,张侯字孟侯,司马相如的岳父卓王孙,治黄老之学的杨王孙,刘平字公子,冯异字公孙,都显露出对先秦时期贵族地位的向往。
  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确立以后,做官就一并获得富与贵,以臣字命名的多了起来,唐代有裴贽字敬臣、陈岩字梦臣等,宋代有徐铉字鼎臣、周渭字得臣等,明代有俞臣字臣哉、张元臣等,清代有赵廷臣、吴任臣等。
  隋唐之后,为官的正途是科举,士人都被利禄引诱,埋头从事经义帖括、八股制艺,做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美梦。仅《清史稿》有传的人物,名字与科举有关的即有唐殿魁、许占魁、黄开榜、郑魁土、蔡廷魁、苏廷魁等好多人,渴望大魁天下、金榜题名的心情跃然而出。
  宋俞成《萤雪从说》中讥刺道,“今人生子妄自尊大,多取‘文’、‘武’、‘富’、‘贵’四字为名”,可见宋时的风尚。然而此类名字见于史册者仍不很多,取富贵福禄一类字为名的家庭文化层次往往比较低,因而显赫者少。翻了一下《宋史》列传的人物,只看见刘福、牛富、张崇贵、潘良贵、李神福等数名。不过,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企慕富贵的心理在名字上面偶尔露峥嵘,总是有人能够甘冒其俗而表达其愿望。在《清史稿》里,我们也见到一些这类名字,如沈善富、陈大富、陈福、刘永福、冯福基、马福禄、董福祥、张天福、张天禄等。
  时至今日,我们无须讳言物质享受是人们正当的追求,改善生活条件正是全社会努力从事的工作之一,在名字中如有对发财致富、提高社会地位的向往这类寓意,实在和出国访问时买了几件电器一样正常合理,在笔者看来,也没有雅俗的问题。只要社会中存在差别,我们的名字有这类内容也是实录。
“寿”、“龄”、“龟”、“鹤”:执著生命的祝愿
  公元前219年,一支船队在东海上航行。这支船队的首领是方士徐福,他带领着数千名童男女要到海中三座神山上去请仙人,求神药。这次行动的主使者是秦始皇,他希望得到仙人的不死之药,永远活在世上,做皇帝做到世界末日。
  秦始皇平群雄,扫六合,混一区宇,以至高无上的权力役使许多人为他的长生梦而奔波,结果是枉然徒劳。但是,这种真诚的梦想并不是富贵已极的人独有的。生命太短暂了,往往来不及品尝它的滋味就要逝去,真让人遗憾,所以人们要感叹人生如朝露,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无法把握。也许是为了迎合人们这种心理,为当权者编造梦境以求显达;也许是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希望有一天能够突破自然的禁区,总之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方士这一种人,从事求仙炼药的活动,自诩有长生不死之术,给人们的苦闷找到了宣泄口。《汉书·艺文志》里神仙家的著作著录有十家二百零五卷,可见在当时是有些声势的。后来道教全盘接收了这一套,大炼其内丹外丹,发展出了气功术和近代化学的胚芽,但长生不死的愿望总是落空。
  古代有识之士也不信这一套,班固就认为神仙家不过能“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忧惕于胸中”(《汉书·艺文志》)。但相信这类神话的人还是有的,大部分人则虽不全信,也存着一丝希望,毕竟生活在世界上好啊。退而求其次,长寿也不错。实质上都是对生命的眷恋和执著。希望长寿的人不像希望不死的人执迷,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因而命名时表现这种意愿的很常见。这往往又是家长对子女的祝福。
  如宋代刘温叟,字永龄。此人十分聪明,七岁就能做文章,又善写楷书隶书,他父亲说:“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五代时)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叟,足矣。”所以取名为温叟(《宋史》本传)。这个期许不过分,却又字永龄,宏愿就大了。
  据《渑水燕谈录》记载,大词人原名柳三变,因为闹病,身体不好,所以改名为永,字耆卿,祝福他能够长寿,得享耄耋之年。
  历史上以寿为名的人不知凡几,最早的有《汉书·古今人表》上的尹表,据说是尧之师,汉代如韩延寿、甘延寿,与昭君出塞有微妙关系的毛延寿等;魏晋时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南北朝时如北魏长寿、房法寿,等等;唐代如朱延寿、史学家李延寿等;宋代如朱寿昌、朱寿隆、李南寿、陆九渊的弟子丘元寿、杨简的门人何元寿等;明代如陈谦寿、项笃寿、开国元勋徐达之子徐增寿、明末降清的祖大寿,武宗正德皇帝好大喜功,以巡边为乐,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等等;清代顾寿南、张寿荣、傅寿恭、陈鸿寿,等等。
  不用“寿”字而表达同样愿望的名字也很多,汉代如车千秋、陈万年、蔡千秋、李延年、孔延年等;曹魏时期如左延,北魏时如朱长生,等等;唐代如房玄龄、张万岁等;宋代如尹长生、濮万年、鲜大年等;明代如鲜延年、祝万龄、陆万龄等;清代如贺长龄、毛奇龄、沈永年等。
  清代还有一个“以名得大魁”的故事。乾隆末年,清高宗年事已高,取阅殿试的十本卷子,看到最末一名叫胡长龄,龙颜大悦,说:“胡人乃长龄耶?”就把此人点为状元(《清稗类钞》)。乾隆皇帝大概觉得这个名字是个好兆头,预示他这个满族人能长寿,所以赶紧把胡长龄点了状元。这个传闻很适合人们的普遍心理,所以能不胫而走。
  此外,与长寿有关的典故、人物、动植物等,往往被人们取以命名。传说中的人物彭祖,活了八百岁,成为大家歆慕的对象。唐代有李彭年,宋代有名臣陈彭年,有李彭字商老,李彭老字商隐(传说彭祖一直活到商朝末年,所以二人的字中都举商为义),清代有初彭龄、彭之寿、刘彭年。
  乌龟是长寿的动物。司马迁听江南父老说,龟能导引致气,能活千岁。褚少孙记述,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二十多年以后,老人死了挪开床,龟还活着(《仗记·龟策列传》)。人们命名用龟字,即寓此意。如唐代李龟年,王龟字大年;宋代张龟年,彭龟年字子寿,刘龟年字且老,徐龟年,王十朋字龟龄,徐梅龟字癯叟等。元明以降,乌龟成为骂人的俗语,很少有人再用来命名。
  鹤是与龟并称的长寿动物,晋代葛洪《抱朴子》中即说:“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金代有完颜鹤寿,明代有回族人丁鹤年,还有张鹤龄、杨鹤字修龄(修亦长之意),清代有沈鹤龄、朱鹤龄、耶鹤寿,等等。
  诗有“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古人以松柏二种植物命名,寓意长寿者很多,尤以松为常见。南朝刘宋时的史学家裴松之字世期;宋代有吴松年、宋松年、孙荫字远堂等。
  《庄子》中有“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说法,因而以椿命名的人很多,清人王大椿直接以《庄子》原文为字,表字就称“八千”。此一类名字如北周梁椿字千年,宋代李椿字寿翁,还有李椿年、邵大椿、余椿年、方椿年,明代边一椿字汝寿,清代任大椿、叶大椿,等等。
“去病”、“弃疾”、“吉”、“通”:消灾化吉的期望
  疾病是人类的大敌,总是在干扰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时至今日,医学的进步早已到了一百年前无法想象的程度,但依然无法完全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在古代,人们心头怎能不笼罩着一重阴霾,怎能不为健康问题焦虑?这种心情反映在命名的时候,就有了消灾免病一类的名字,寄托着对得名者的深爱,苦心一片,欲邀天人共鉴。
  先秦时楚平王篡位之前名弃疾,即位后改为居;汉代有骠骑将军霍去病,晋代有司马忌字公寿,北周有司马消难,宋代有冯去疾。黄去疾、著名词人,清人有苏去疾,等等。前些年名声骤起的海灯法师,据说俗名范无病。
  更多的是从正面表达这种意愿。安、吉这一类名字内涵很大,不仅有消灾免病的意思,它还包括了免除所有天灾人祸的用意,因此名字中用得最多。不管社会地位,不管文化程度,无论什么人都喜欢大吉大利、吉祥如意。健康、幸福、光明、美好,一切良好的祝愿都包含在内,唯愿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所见最多的是以吉命名的现象,仅《宋史》列传里的就有栾崇吉、袁逢吉、王吉甫、孙逢吉、冯吉、张惟吉、甘昭吉、梁从吉,附传有石保吉、薛惟吉、张从吉、慎从吉、张吉,可见出现频率之高。
  使用吉祥类的字命名,也包含着对命运的祝福。人们生活在社会中,被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所左右,无法预料在人生之旅将会发生什么事,不知道以后会处于何种境地,因而只能对前景有所希冀,期望不要出现厄运临头的局面,命名是表达这种愿望的方式之一。除“吉”字外,“亨”、“通”之类的字也较多见,汉代有大富豪名邓通、隋有学者名王通,元明时都有叫王通而见于史册的人,宋代有画家赵元亨,明代毛泰亨、毛泰字时亨,等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社会心理,实际都有关联,吉利的祝福自然有福禄富贵的含义;亨通的理想极致不过是仕途得意,青紫加身;长寿的愿望同时也是对疾病的憎恶和诅咒,不好分得很清楚。以上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才勉强划分开来。而现实中的思想感情之复杂程度,恐怕怎样表述都会流于简单化、概念化,只有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去体会那些寄寓愿望的名字,才能真正把握其内在的底蕴。
如何区别古代人的称谓?
  古代的人有各种称谓,包括字、号等。那么如何区别古代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司马迁为司马子长,为陶元亮,为李太白,为杜子美,为韩退之,为柳子厚,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号香山居士,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号稼轩,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jiao
音矫)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与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姓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传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hui音毁,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yu
音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等原因而变化。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符号。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庭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
  在封建社会里,姓、名、字、号不仅以它的字形、字义反映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观念,而且也常被直接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除了颁赐“谥号”之外,“赐姓”、“赐名”也是统治者用来维系或加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古人姓、名、字、号方面的知识,对我们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的思想、风格和古代社会生活,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
浅析古人字号称谓传统
  不佞不肖。《小尔雅·广言》:“佞,才也。”不佞即不才,自谦之词。古籍中,“某不佞”、“寡人不佞”、“诸臣不佞”等,很多。鲁迅致章廷谦信中有“不佞对之颇有恶感”句。不肖,即不似。不似什么?不似先人有才有德。引申为无才无德,成自谦之称。
  古代习俗,日常交往包括托付鸿雁,一般都不直呼其名,而以尊称代之。自称则常用谦称。
  尊称基本三种方式:一是称字称号,二是称谓语前加表示尊重、友好的字;三是专门用语。
  称字称号。
“字”是什么?《说文》解释为“乳也”,即孽乳、孽生,说白了,就是在名字之后新增的称呼。《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字”区别于长辈所取、并由长辈呼来唤去的原名,表示成人,供平辈晚辈及世人称呼。“号”,或称“别号”、“自号”,是“名”、“字”之后的又一名字。《周礼·春官·大祝》“辨六号”郑玄注:“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
  称谓语前加字。《颜氏家训·风操》: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贵”字。书信中,对前辈加“公”或“先生”;对平辈,一般加“君”,关系较密者加“兄”;晚辈则加“足下”或“生”。对于对方的亲友,加“尊”、“令”、“贵”、“贤”、“宝”等字;向对方称呼自己的亲友,则在尊辈称谓前加“家”,卑幼者称谓前加“舍”,以及“贱”、“寒”、“愚”等字。如“尊翁”(称对方的父亲)、“家父”(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如“令郎”、“贵府”、“贤弟”、“宝店”等都是称对方的亲友或店号。“家兄”、“舍弟”等则是向人称自己的亲友。对人称自己已故的长者,加“先”,如“先父”、“先师”;如系年少者,则用“亡”,如“亡弟”、“亡侄”。
  专门用语。由古及今,专门又通用的尊称很多。择其要者,
“父”很早就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神话人物中夸父、伯夷父,《》中的尚父、皇父。直至今天,“各位父老”的“父”字,仍是尊称。再如“公”。“公”在周代是王室贵族之称,后来成为对一般人的尊称,如称刘邦为沛公。《周易》多处以“大人”用以称贵族。此后,“大人”或用以称官高位显者,或德高望重者,及晚辈称长辈者。官场中下级称上级、百姓称官员为“大人”,则自宋代开始。约在魏晋时期,“官”由官员之义引申为对男性的尊称。如侍妾称其夫,儿子称父亲,弟弟称兄长,等。唐代以后,“官”演化为“官人”,成为妻子对丈夫的尊称。
  宋代俞成《莹雪丛说》:“古者命名,多自贬损,或曰愚曰鲁,或曰拙曰贱,皆取谦抑之义也。”于是有了谦称。谦称常用的有以下几组:
  曰鄙曰贱。如鄙人。《战国策·燕策一》“鄙人不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鄙人固陋,不识所谓”等,皆如此。类似的还有鄙夫、鄙臣、鄙老(老年人自称)等。贱,卑也。孔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贱”很早就是自谦之词。类似的有贱人、贱躯、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子(称自己的儿子)、贱妾(为妻为妾者谦称)。
  曰臣曰仆。“臣”的初义为奴隶之称。《说文》:“臣,事君也。”在君王面前自称为臣,是谦称。《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市井鼓刀屠者”朱亥,就自称为“臣”。汉代以后,君臣关系日益制度化,“臣”一般只在君臣之间使用。“仆”与“臣”一样,由奴隶之称衍变为广义的谦称。另有“奴”与之相似,多用于女性。
  曰愚曰蒙。“愚”的本义是蠢笨、鲁钝,用作谦称。“愚”单用,表示“我”。诸葛亮《出师表》中多次使用。“蒙”的本义为覆盖,暗昧不明,有蒙昧、童蒙、启蒙等词语,引申为自谦之称。
  不佞不肖。《小尔雅·广言》:“佞,才也。”不佞即不才,自谦之词。古籍中,“某不佞”、“寡人不佞”、“诸臣不佞”等,很多。鲁迅致章廷谦信中有“不佞对之颇有恶感”句。不肖,即不似。不似什么?不似先人有才有德。引申为无才无德,成自谦之称。
古人起乳名讲究亦随意
  在中国古代,婴儿自落地之日起三个月内便是“成名”期,即在此期间父母要给孩子起个名字,其乳名虽纷繁各异,但命名缘由仍可分别成类的。
  有从梦中来的。唐代时人称“诗仙”的,“白”乃乳名,亦是从他母亲梦中来的。相传李母产前梦见了光芒四射的“长庚星”,一时黑夜变白天。“长庚星”又名“太白金星”,又俗称“文曲星”。
  有从婴儿长相和降生景况而取名的。中华儒学的祖师爷孔子,他的乳名叫“丘”。何以名“丘”?《中国历代大儒》一书在介绍孔子时说:“孔子出生头顶内凹(圩顶),有似阿丘,故名孔丘。先前父母曾祷于尼山,因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
  还有古书说,“老子”亦乳名。请看(晋)葛洪著的《神仙传》载:李耳的母亲“感大流星而有娠,怀孕七十二年,剖左腋而生子。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故取名老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只说:“姓李,名耳,字聃。”避开说“老子”的由来。
  有从战争中熬出的将军,常给儿女起名“兵”呀、“车”呀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南北朝时,南宋开国皇帝刘裕了。他一生东征西讨,戎马生涯一辈子,最后代晋建宋,当上了皇帝。所以他给长子刘义符起了个“车兵”的乳名,又给第三子刘义隆起了个“车儿”的乳名。他希望南宋有个铁桶似的江山,且能代代相传。
  最常见的乳名,来自民间的习俗、乡风。在某些地方,常有在名字前面加个“阿”的,如以拉二胡著名的民间琴师瞎子“阿炳”。古代名人的乳名中带“阿”的,有很多。三国时,魏武帝,乳名叫“阿瞒”;蜀汉皇帝乳名“阿斗”;隋炀帝杨广,“小字阿嬷”;汉武帝的元配夫人乳名叫“阿娇”。
  自宋元以来,百姓中常以排行数字为乳名的,其原因,一是来自朝廷的“非官勿名”的限制,二是受地方习俗的影响,有本《春在堂随笔》的书中说:“见在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为名者。”古人的乳名中实不乏数字名,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乳名叫“朱重八”,他的全家从祖父到父母、到兄弟姊妹全是排行名,全是用数字。
  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名太监叫郑和,小名“三保”,是排行第三。他十二岁时在兵荒马乱中被虏入宫,做了太监,后来成为著名的“三保太监”。他曾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震惊中外。
  翻开唐诗,其中就更明显了,诗里常见如“张五”、“辛大”、“崔九”、“刘十九”等呼排行人的名,可见起数字乳名的时间还应该提前。
  前面说起乳名的是父母,襁褓婴儿无权赞否,尔后取舍则权在儿女了。朱元璋的“重八”,做官后立即变为“兴宗”,以后他的儿女,再不以排行代名。只有李白,对乳名“白”很受用,日后还加个字成了“太白”,让这乳名伴随终生。
为什么古代文化人,有了名了,还要起个字?
  中国古代的文化人,都为自己起个字,起个号什么的,很有意思。其实,中国古代的文化人,活的还是蛮有个性的。仅从起名,起字,起号,这个小小细节就可窥见一斑。
  一般来说父母生下孩子,父母本人或者请人为孩子起名。读书后,孩子自己还要起个字。他们起的字,很有讲究,我仔细观察一下,也留意了很多名人的字,发现起字,有两种意思。一个是,对自己名的进一步说明,或者解释。比如,,名居易,字乐天。居住容易,自然乐天自得,反映了他的浅草悠悠无所求的闲情逸致。,名白,字太白,突出了诗人的豪放和不拘一格。,名轼,字子瞻。轼,就是车前面的横梁,没有实际用途。但我小时候,在农村看到过,赶车的车夫可以站在上面,观瞻很远,威风凛凛,好不气派,可算是观瞻之用吧!轼和瞻就是这样有关系的。还有,诸葛亮,名亮,字孔明,两者互相解释。还有,周瑜,名瑜,字公瑾,两者都是美玉,相得益彰。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名泽东,字润之,两者都是滋润,润泽的意思。这样的例证很多很多,没必要一一列举。起字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对名的退一步解释。比如,,名愈,是越来越的意思,字就给他稍微中和一下,字退之。这种对自己名字的退一步补救,我发现的还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第一种,对名的进一步解释或说明。
  为什么古代文化人,有了名了,还要起个字?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姓名受之于家族,不能更改。在姓名中,其中第一个是姓,那是老祖宗的姓,绝对,当然不能改;第二个是名,家谱传下来的。比如《毛氏族谱》定下的子孙名字族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比如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就是“恩”字辈,父亲毛贻昌,即是“贻”字辈,毛泽东和兄弟毛泽民、毛泽覃等都是“泽”字辈。毛泽东这个“泽”字早已在毛氏族谱中规定好了,只要韶山毛氏的同一辈人,都要用这个字。我记得,小时候,父亲一再向我们传授家谱,姓后面的那个字是家谱中的辈份,同辈人一律都叫这个,凭这个,走到天南地北,都能找到本家。父亲确实也真是凭这个,在北方认了几门遥远的本家,收获之大,当要归功这套家谱。如此看来,姓名中的三个字,前两个都是固定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反正是祖辈传下来的,没什么商量的余地,只是第三个字可以留给当事人来决定。这样一来,你的姓名生前祖宗都为你定好,或者至少给你定下了三分之二。你自己最多还有三分之一的自主权,这三分之一中还要和生你的父母,同时享有。看来,你连这三分之一的权力都不能独吞了。
  为了表明自己也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争取这份自由和民主权利,古人有古人的,无需动用干戈的办法。起一个字吧,或者同意,或者不同意。总的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意就解释,说明一下,不同意就折中,补救一下。你看古人也讲自主意识的觉醒,讲人生下来都是自由的,要自己做主。就是在漫长的封建专制淫威之下,为了保持人格的独立,饱读儒家经典的士大夫阶层们,对独立人格的神往,尽量以各种方式追求人格的独立,寻找彰显自我的方法,其自由之精神何曾停止过。看来自由乃人之共性,绝不是某些民族之专利。
  第二个原因是,在孝悌和自由之间,寻找平衡。中国文化大讲孝悌,不许违反祖制。如果说君臣关系,还讲求责任是双方的,父子关系可就是单方面的绝对服从了。比如,父亲即使错了,子女也必须服从。父母有做错的地方,子女最多应委婉地劝谏,若果父母不听,也不能触犯他们,只能自己在心里忧愁,但绝不怨恨。“事父母计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父亲死了,他老人家定下的规矩。即使错了,三年内也不能改变,这就是孝。“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里仁》)更有甚者,教你吃惊的是,父子之间要互相隐瞒包庇所干的错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这种对祖制的绝对服从,让好面子的,还有自己想法的读书人,一筹莫展。人都要寻找平衡,自然界有春夏秋冬,阴阳圆缺平衡,人自身也要平衡,不平衡就会走向极点,崩溃。于是聪明的读书人,就想出了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平衡法。既然姓名不能违反祖制,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抒发自己独立的个性,起一个字吧,即不冒不孝之子的罪名,又能体现自己的意志,可谓一举两得,达到平衡。你看中国士大夫阶层,是何等的聪明。记得易中天老师在讲三国时候说过,说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制,确切的说,不对,应该是,一夫多妾制。妻子就一个,受之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更多是社会关系,政治关系的体现,儿女婚姻要遵从家族中的社会地位,哪里像现代的刘巧儿,“这一回,俺可要自己找婆家”,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但是聪明的中国人,为了不违反父母,招致不孝之祸,又要寻找自己的乐土,又想出来个,纳妾。而且感情好的,多是发生在这些旁门左道的小三,小四等等上面,让根正苗红的妻子,只能怨恨在心。这是不是,又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蔓延。‘
  西方人讲究不自由,毋宁死。而中国人则是,不自由,找自由。这比西方人的死,不知要高出多少着路。死毕竟结束了生命,自由与生命,最后同归于尽,两者皆空,就算自由了,又有什么意义,自由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最终落了个,彼岸世界的来世英名。而中国人则找到了自由,也留住了生命,这又是一个一举两得。聪明!
  可是,凡事都是,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聪明的变通法,总是让聪明人绝处逢生,但聪明的副产品,就是派生出了滑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拿你真没办。可见,凡是在不能自由的地方,聪明人为了生存,都变得更聪明;愚蠢人为了生存,都变得更愚蠢。我倒是看到,中国历史上很多被逼无奈的农民起义军将领,那可是在九死一生的刀尖子上爬过来,聪明人越干越大,成就历史的大有人在,有名的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个要饭的,要是你看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那酣畅透彻,入木三分,激情洋溢,还原了历史非常好看的励志大作,你会通过这个要饭的聪明人朱元璋,成就大业的故事。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力量是任何专制都不能抹杀的,他不在于你是否贫穷,是否地位低下,而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博大的心灵,有没有一颗不屈的灵魂。历史是人创造的,而创造本身就体现人的自主过程,让人充分的活了一把。
  最后,再让我们看看,古人起的号,那简直就是个性的宣言。他不但舍弃了三分之一的与祖制相衔接的字,也舍弃了三分之二的祖制的姓名,全部体现的是自己的个性。苏轼,一生汪洋恣肆,豪放不羁,干脆,就以流放地东坡,作为号。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何等的雅致雍容;李白,号青莲居士,不就是那个整日在天空中飘来飘去的仙风道士吗?,号,少陵野老,那不就是典型的,为民请愿,一路忧愤,把所有苦水都装进自己的心里。号,不就是在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特别。谁说,中国古人不喜欢张扬个性。文化雅士哪一个没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张扬个性,也不是什么时代的产物,有个性的人,什么时候都想张扬,没个性的人,什么时候也张扬不出来。虽然说,今天是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但没个性的人,依然是张着迷茫的双眼,看别人在表演,在生命的过程中,永远都是一个看客而已。
  中国古人很有意思,很可爱。为了生命的自由和个性的舒展吗!可贵!
  至于笔名,没什么可说的,写文章的人都可以自拟个笔名,代表自己一段时间的想法,有多个,少个,不限数量。现在人写文章,也在用的。
  至于化名,那是保密的要求,怕给家人和朋友添麻烦,把自己真实姓名隐藏起来,有点地下工作者的意思。比如毛泽东,
1922年在湖南从事革命活动时用的化名,就是毛石山。当时之所以叫这个化名,主要是为掩反动当局的耳目。但是,这一名字也带有自己的心愿,这是他的母亲和外婆取的“石山”一名变化而来的,此化名也寄托着毛泽东对母亲和外婆的无限思念和深情。在延安时,毛泽东给分别了10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老同学易礼容写信,还使用了“杨子任”的化字,这不仅是避免老同学,因为与他,共产党的领导人物的关系遭迫害。同时也有自己的心愿,以拯救民族为己任,作为共勉,也表达了他和已故妻子杨开慧对他们共同尊敬的师长,杨昌济先生的无限怀念。毛泽东还有一个“李得胜”
的名字。1947年3月,蒋介石命胡宗南调集20万军队对延安发动重点进攻,毛泽东考虑到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高瞻远瞩,决定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歼灭敌人。决定离开延安,离开就会得胜,叫“离得胜”。后来,为了保密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都用化名,毛泽东干脆把自己的名字叫“李得胜”。可见,化名不是轻易就可以用的,是个秘密号码。你要是用了化名,让我首先想到的是,你要干什么不能公开的事吧,是好事还是坏事,暂不下结论。
  起了名,又起字的中国文化人,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解放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自由了。可以不用名和字,再为自由周折了,于是,自己愿意叫什么,就叫什么,甚至姓不姓父姓,也不会受到什么不孝之子的谴责了。就此,再按家谱起名、起字的文化传统也消失了,你看现在的读书人,谁还起这一套,因为,根本用不着了,可以按父母的想法,或者自己的个性,一步自由到位了,何须古人的周折。从这个角度看,也不难得出一点结论,看来中国文化人起字,起号,真是对自由的追求,对个性的张扬吧!
古人起名字的方法总结
  古代的人是怎么起名字和号的?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和“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
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宇,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字子瞻;,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三)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e),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
  (四)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
  1.号的来历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号。东晋时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缓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磺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
  2.“号”是怎样形成的
  “号”
的形成有两种情况:
  ①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但仔细分析,深人考察,仍可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甲,鲜明的时代印记,如: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李白号“青莲居士”;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自号“易安居士”。
元代崇尚道教,则文人以“道人”为号者尤其多。像冯子振号“怪怪道人”;乔吉号“惺惺道人”;任仁发号‘明山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赵孟頫号“雪松道人”。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国家苦难,民族危机。反对侵略,爱国图强成了当时的主旋律,所以不少人就按这个调子给自己起号。像谭嗣同号“北飞”;黄少配号“黄帝嫡裔”;陈天华号“思黄”;秋谨号“竞雄”等。
乙,强烈的抒情色彩,如:
  宋人郑思肖,宋亡后隐居苏州,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词人,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
丙,深刻的寓意
  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人”。“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寄托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自号“朱衣道人”。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中,清廷几次请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试,都被他拒绝,坚决不与满清合作。“朱衣”表面看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明朝的象征,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红是明的意思,寄寓着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南宋诗人戴复古,自号“石屏山人”,也寓含着一种精神。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感遇》诗云:“人将作金坞,吾以石为屏。”“石”与“金”同样坚硬;“石”虽比不上“金”身价昂贵,但却素朴、古拙、气象峰峰,这正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北宋诗人张咏自号“乖崖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可见,“乖崖子”这个号寄寓着他的性格、志向、品操。
丁,特定名词的运用
  古人起别号多用一些特定名词。称“先生”的,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甫里先生”(陆龟蒙),“东莱先生”(吕祖谦),“龙川先生”(),“兰谷先生”(白朴);称“公”
的,如“石公”(袁宏道),“眉公”(陆继仆),“任公”(梁启超),“剑公’(高旭);称“子”的,如“幽忧子”(卢照邻),“知非子”(司空图),“归来子”(晁补之),“鹿非子”(黄景仁);称“老人”的,如“少陵野老”(杜甫),‘老泉”(苏询),“千岩老人”(肖德藻),“黄华老人’(王庭筠),“西岩老人”(张之翰),“随园老人”(袁枚),“颖滨遗老”(苏辙),“滹南遗老”(王若虚);称“翁”的,如“桑萱翁”(陆羽),“醉翁”(欧阳修),“涪翁”(),“放翁”(陆游),“笠翁”(李渔);称“叟”的,如:“正斋叟”(关汉卿),“清痴叟”(陆采),“蝯叟”(何绍基),“蒙叟”(钱谦益);称“外史”的,如:“海岳外史”(米芾),“会稽外史”’(王冕),“仇他外史”(梁辰鱼);称“山人”的,如:“九华山人”(杜荀鹤),“少室山人”(胡应麟),“射阳山人”(吴承恩);称“散人”的,如“湖海散人”(罗贯中),“顾曲散人”(冯梦龙),“清都散人”(赵南星);称“渔和樵”的,如:“沂东渔父”(康海),“藕荡渔人”(严绳孙),“湖北桃花渔”(高濂),“雁宕山樵”(陈忱虎),“百子山樵”(阮大铖),“天目山樵”(张文虎)。
  ②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水淋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黑旋风李逢、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许多“外号”、“绰号”是在实际生活中相互戏滤开玩笑时起的,因而多含有讽刺讥笑的贬义,如春秋时秦国人们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又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秦国做了大夫的;唐高宗时人称李义府“笑中刀”,又号“人猫”。是因为他做宰相时表现得外柔内奸;在宋朝人们给王珪的外号叫“三旨宰相”,是因为他任宰相十多年中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
在农村,送外号的风气更盛,像“大个驴”、“二瓦罐”、“三黄菜”、“四鸽子”、“八狗子”、“红枣”、“桃奴子”。“大鸭梨”、“夹皮核桃”、“五大麻子”、“干粮”、“二胡杏”、“三棒糙”、“仙家”、“白秃”、“黄毛”、“鸭子板”、“靠不上”等这些外号非常普遍。当然还有比这俗气的,这里就不提了。
  也有些外号并不含有贬义,如宋朝时人们因为宋祁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称他为“红杏尚书”;唐代诗人文思敏捷,八叉乎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大诗人李白才气横谥,下笔成章,人们便称他为“李谪仙”。在现代也有这种情况,诗人李季给冰心起绰号“佘太君”,反映了这位文坛老祖母的崇高威望。这种“绰号”雅而不俗。
以上讲的是“别号”。
  (五)富爵、地望
  人际交往中,除了称名、字、号以外,还要称“官爵”、称“地望”。古人认为这是最能表示尊敬的。如称“官爵”:
  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
  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
  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
  高常侍()张祠部(张继)
  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
  如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韩昌黎()
  柳河东()孔北海(孔融)
  岑嘉州()白香山(白居易)
  王江宁()贾长江(贾岛)
  韦苏州()刘随州()
  这样一来,“官爵”和“地望”又成了名、字、号以外的又一别称。
  (六)少见的数字姓名
  在我国古代,有些人用数字作为自己的姓名,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古书中会遇到,所以这里需要提一下,引起我们的注意。以数字为姓名的有三种情况:
  1.姓是数字的,如:
  一善:明成化年间河北定州人,曾任蒿明县丞。
  二直: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宫中任中尉。
  三月八:在元代任云南行省右丞。
  五梁:安南人,在三国蜀汉任谏议大夫。
  七希贤:施州卫人,明代正德年间任永春县训导。
  八通:在明代正德年间任礼部主事。
  九嘉:唐代夏津人,在高祖武德年间做翰林学士。
  十华:宋代乾兴年间进士。
  2.名是数字的,如:
  秦七:秦少游
  黄八:黄庭坚
  柳八:柳宗元
  元九:元镇
  崔九:崔兴宗
  李十一:李构直
  张十二:张贾
  李十二:李白
  韩十八:韩愈
  李二十:李绅
  白二十二:白居易
  3.姓、名都是数字,如:
  六·十七:清代人,《游外诗草》和《台阳杂咏》的作者。
  七·十一: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西域闻见录》作者。
  八·十六:乾隆年间封的将军。
  九·十:嘉庆时做广西提督。
  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就形成风气,清朝时满族人更喜欢这样取名。据不完全统计,仅乾隆年间写入官修史书中的数字名就有110个,民间尚不算在其中。如六十七、七十五、八十六等。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
  唐朝时,那些数字名则是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
古人的姓氏字号常识介绍
  古代的人是怎么起自己的名字号的?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字少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幹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幹也”句;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果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以书法传世)也用“卿”字。宋代文学家、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的青莲居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郑板桥、朱柏庐等)甚至超过本名。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他们的蔑视。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当然,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
  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可算是古代的绰号。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藏刀”的起源),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这几个贬义的绰号形象地勾勒了封建官僚的嘴脸。《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称为韩昌黎、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但清末有人做了一幅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龢(常熟人),却利用“地望”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大官僚的贪婪豪奢。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蔡邕称蔡中郎(曾任中郎将),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三、弟子或后人所上的尊称。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北宋吕本中和南宋吕祖谦先后称东莱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隋代王通的文中、晋代陶潜的靖节等。
  四、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明徐光启称徐文定、清纪昀称纪文达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分指汉代学者戴德、戴圣叔侄(他们编纂的《礼记》也分别称为《大戴礼》、《小戴礼》),晋代作家阮籍、阮咸叔侄也分别称为大阮和小阮(“大阮”和“小阮”因而成了“叔”、“侄”的同义词),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也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六、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伊吕”指商伊尹、周吕尚;“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七、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同李十一醉忆元九》、《送裴十八图南》、《寄丘二十二员外》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行第还可连同名和官职并称,如裴图南称裴十八图南、杜甫称杜二拾遗、白居易称白二十二舍人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称黄九等。
  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直接以姓名作为古人的代号就行了,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详、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他的著作也分别题名为《文山集》、《文丞相集》、《文信国公集》、《文信公题杜诗》等。又如《四库全书》中以“王”为首字题名的著作有五十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字号或其他代称题名的,如《王子安集》(唐王勃的字)、《王天游集》(明王达的号)、《王阳明集》(明王守仁的尊号)、《王文成公全书》(明王守仁的谥号)、《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的封号)、《王右丞集》(唐王维的官职)等。还有很多姓王的人的文集,题目上根本无姓名,如《临川集》(宋王安石原籍临川)、《凤洲笔记》、《弇州山人题跋》(明王世贞,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渔阳文录》(清王世祯,号渔洋山人)、《船山全集》(清王夫之,尊称船山先生)等。如果我们对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毫无所知,根本无从识别。所以,为了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思想、风格,还是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的。
  ①世界古代史学者称这种氏族标志(也是氏族崇拜对象)为“图腾”。
  ②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己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
古人的字号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字号有什么区别?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年纪,就要行冠礼,取表字。《礼记·檀弓》:“幼名,冠字。”中的“冠字”就是这个意思。《史记·老子列传》:“姓李氏,名耳,字伯阳。”的《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取字以后,为了表示尊敬,除在君、父前外,一般称字而不称名。《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号”指人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如东晋诗人《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号又称别号,如,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别号有时也称别字,如《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大智,纪别字也。”
  字:也叫表字,往往与名字有关系,或者是名字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衍生。比如,字子瞻,是由“轼”而想到登车远望;而苏辙字子由,则是由于“辙”是到车子由此驶过的痕迹。
  号:也叫别号、雅号,与名字就无任何联系了。有指地为号的: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就是指他在黄州住的东坡而言;号“六一居士”则是说他自己要有“六个一”:《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乐于其间。
  在古代长辈叫小辈一般是称名而不称字,而对平辈和尊辈一般是称字不称名。除了名和字外,古人还有很多的号。如,李白幼年时在四川绵州青莲乡呆过,就自号青莲居士;当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称他杜工部;扁鹊是传说中上古的名医,而战国时秦越人医术高明,后人称之为扁鹊。
我的更多文章:
( 21:50:17)( 14:01:33)( 12:29:42)( 16:34:00)( 08:30:31)( 01:11:52)( 21:47:21)( 16:23:24)( 13:15:16)( 11:07:5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烈士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