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南充市蓬安县步行街福德镇 有没一个叫 福佳乐餐旅馆

基本概况/蓬安县
蓬安 位于四川省第三大城市千年丝绸之都南充市四川第一核能县(2010建设三坝核电站)蓬安县(目前尚未建设) 中国锦橙第一县 国家AAAA级风——---嘉陵第一桑梓金城山国家森林公园-——--蓬安凤凰谷 国家级粮食基地 司马相如故乡蓬安,天地灵气铸其城,日月精华聚其形。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地处川东北嘉陵江中游浅丘地带,是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也是川陕革命老区,幅员面积1334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598个行政村,2008人口71.07万,其中23个少数民族约1600人。县城有常住人口10万,因古建筑、古街区格局保护较好,200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嘉陵江流经蓬安89公里,是整个流域流程最长的县,蓬安依托嘉陵江,政治、经济、文化历来都较为发达。 蓬安春秋系巴国地,秦属巴郡,汉初置安汉县。公元前179年司马相如出生于此,公元507年梁武帝萧衍以其故宅为县治置相如县。明洪武年间相如县省入蓬州直辖,1913年改蓬州为蓬安,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建县历史。唐代诗人元稹、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宋代大文豪苏轼、理学家周敦颐,清代思想家姚莹等都曾到蓬安,或游历或讲学或为官,留下了宝贵的遗迹和政绩。蓬安近现代还孕育了农学家兰梦九、哲学家伍非百、藏学家张怡荪、物理学家魏时珍、革命先烈王白与等英豪。
历史沿革/蓬安县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五千年的蓬安,蓬安的历史源远流长,约从公元前七世纪起,蓬安属巴国地。 南朝梁时,县境始置县,北部为大寅(后改名蓬池),南部为相如。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北周所置蓬州由安固(今营山境)徒大寅,南宋淳祜()间,徒治今河舒镇燕山寨,元至元十五年(1278),再徒至相如,至元二十年(1283)设立蓬池县。明太祖洪武()国,设相如县,直属蓬州。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蓬州改为不领县的县级散州。民国2年(1913),废蓬州改名蓬安县。 1949年新中国后,由川北行署南充专区管辖(县城所在地为锦屏镇),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管辖,1968年为南充地区管辖县(县城所在地为周口镇),1993年起为南充市辖县。
行政区划/蓬安县
蓬安县辖39个乡镇: 县人民政府驻地:相如镇 相如镇 徐家镇 利溪镇 正源镇 龙云镇 龙蚕镇 杨家镇 福德镇 银汉镇 巨龙镇 兴旺镇 罗家镇 河舒镇 锦屏镇 鲜店 石孔 金甲 茶亭 诸家 高庙 济渡 骑龙 柳滩 群乐 长梁 两路 三坝 新园 开元 凤石 南燕 天成 新河 石梁 睦坝 平头 碧溪
嘉陵第一桑梓/蓬安县
是融合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和嘉陵江蓬安段典型的田园概括产生的旅游区名称,按国家AAAA级旅游区蓬安县 ”,辅助主题为“司马相如故里和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该旅游区已建成滨江文化休闲区、周子古镇景区、龙角山、马电景区四个陆上景区和约10余公里的嘉陵江水域景区,开辟了陆上和水上两条游线。旅游区处在成渝两小时经济圈、南充半小时经济圈之内,属四川省重点打造的“新五大旅游区”之一的“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是四川省五大文化名人故里之首。2009年,旅游区被纳入了四川省四大旅游精品旅游环线中的城南旧事原味古镇之旅之中。 相如故城文化内涵丰富,现保存完好的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相如故宅、龙神祠等古建筑群,司马相如的抚琴台、洗笔池、舞剑台、卓剑水、长卿祠、故宅、等名胜旧迹清晰可见。相如县的古街格局保存完好,名木古树保存众多,不少明清民居也完好无损,古城墙、古衙门遗址尚存,数段残垣依稀可见。 周子古镇 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长约1000米的百年古街,除有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的3000余套清代民居院落外,还保存有完好的濂溪祠、万寿宫、武圣宫、画江楼、沿仙观等古建筑遗址。周子古镇兴于唐宋年间,千年积淀,蕴育了厚重独特的码头古 镇文化。“水、形、文、史”在古镇和谐交融,浑然天成。“水”是古镇的“”,嘉陵江如美人玉带,飘然而过,赋予古镇神韵;“形”是古镇的“肌体”,古码头、古民居、古商铺、古茶社、古客栈依山就势,铺陈开来;“文”是古镇的“气质”。古镇文化盛极一时,孕育了一代大文豪司马相如,留下了千古绝唱《凤求凰》;吸引了奉御命作“锦绣嘉陵三百里”的“画圣”吴道子“粉本在兹”;感染了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开坛设讲,《爱莲说》的琅琅诵读声依稀可闻。 千亩漫滩 中国最大的湿地休闲公园。相如故城与周子古镇之间,&4000余亩原生态的江滩芦苇丛生,绿草成荫,杨柳成林,沙鸥飞翔,白鹭云集,给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长卿桑梓”,平添了无限魅力。 百牛渡江 嘉陵江上的奇观。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在流过美丽的蓬安县城后,由于江水的冲 刷,泥沙的沉积,形成两个巨大的江中岛屿:一个圆圆的,宛如艳阳高照,浮光跃金。一个弯弯的,宛如弦月当空,静影沉璧。老百姓分别称它们为太阳岛、月亮岛。这里是牛儿的天堂,鸟儿的乐园。从暮春到初秋时节,这里会每天上演全国罕见的生态奇观——百牛渡江,清晨,数百头耕牛分别从嘉陵江两岸成群游上岛去,啃食青草,怡然自得;黄昏,牛儿不用牧童吆喝,扑扑下水,回游上岸。晨曦里,夕阳下,江水相依,牛头涌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水墨画”,绘出了蓬安诗意般的图景。
青山绿水/蓬安县
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第二大城市南充市蓬安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1334平方公里。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为这方山水积淀下深厚的底蕴,自然给这片热土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蓬安,春秋系巴国地,秦属巴郡,汉初置安汉县,公元507年置相如县,557的设蓬州,1913年改蓬州为蓬安。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唐代诗人元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宋代大文豪苏轼都曾在蓬安留下了显赫的政绩或宝贵的墨迹。境内出土的汉陶、唐镜、宋瓷,工艺精湛。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农学家兰梦九、哲学家伍非百、藏学家张恰荪、数学家物理学家魏时珍、革命先烈王白与等历代英豪。一代又一代的蓬安人,以生生不息源源不绝的追求和奉献,创造了和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这片富饶的土地,融合着大自然的恩赐和蓬安人的睿智,青山绿水交映,风景名胜遍布。琴台夜月的落寞惆怅,嘉陵晚渡的诗情画意,牛渚渔歌的愉悦欢欣,五马排空的磅礴奔放,广慈晓钟的凄冷孤寂,马鞍樵唱的恬适雅致,石壁睛云的绚丽多姿,双蓬叠翠的蜿蜒葱茏,古“蓬州八景”令人美不胜收;小乐山群佛雕像的巧夺天工,嘉陵第一坝的恢宏气势,巍巍龙角的纵横英武,滔滔嘉陵的飘逸俊秀,大深南海的神秘幽深,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避暑山庄的清凉静谧,新“蓬安六胜”令人流连忘返。
自然地理/蓬安县
蓬安县土地面积为1334平方公里,折合为200万亩,其中耕地占39.62%,园地、林地、疏林草地占45.68%,水域占6.06%,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5.2%;全境从西北至东南呈长条状,纵长横短,略似一条吐丝蚕。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浅丘带坝为辅,类型多样,、台地、浅丘、深丘、低山、河谷兼而有之,适合于农业生产的立体布局。 蓬安县境里有大小溪河104条,总长600多公里。嘉陵江自县西北平头乡的古 鸭滩进入县境,东流西弯,转山绕坝,蜿蜒流经16个乡(镇),由县西南猫儿溪流出县境,境内流程长达89公里,年过境水量220.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90%,嘉陵江上游兴建的马回电站栏河大坝享有“千里嘉陵第一坝”的美称。蓬安县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主要有楠木、香樟、泡桐、槐树、柏树、马尾松、、银杏、红豆等18种珍希树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油菜、花生、蚕茧、烟草、黄麻、生姜、柑桔、桃、李、柚、金溪的白酒等闻名中华。蓬安县享有“中国锦橙第一县”、“南方制种大县”美誉,先后被国家、省列为商品粮大县以及柑桔、蚕茧、生猪、水产开发基地县,“石孔贡米”、“凤石核桃”香飘华夏,“天府花生”畅销全国,“锦橙100号”风流曼谷,优质蚕丝留洋美日,江河养殖独领风骚。矿藏有砂金、锆石、氯化钾、井盐、芒硝、石膏、石油、钛铁、天然气等有待开发。其中,鲜店水库现已开采出大量石油蓬安县城的天然气全部开通。 凤石野生薄壳核桃是唐朝发现的并在灵观音修建了顶籽石,该品种在清朝时做成了闻名天下的满汉全席。凤石核桃的特点是:野生薄壳,手捏既食、味香、有补脑的功效,食后回味。
风土人情/蓬安县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就生长在蓬安。如今,这座建制达2000多年的古县,处处充溢着相如文化的浓烈氛围。在周(口)河(舒)一级公路上,新矗立起一个气势恢弘的古典式建筑———相如汉阙牌坊,它是由省博物馆魏学峰担纲设计,投资230余万元修建的,上有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题写的六个端庄汉隶:“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在打造“相如文化”方面,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传,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任蓬州()州官,偕文君建琴台而居,创酒坊以酿;抚琴赏月,把酒为赋。明代蓬州提学副使卢雍曾作《琴台夜月》赞曰:“城内多美酒,琴台飘酒香。”秉承相如、文君酿酒之法,几年前,南充相如酒业公司就手工酿制出了相如系列酒。同时,“司马相如”在农村已成雪梨的形象代言人,几次品种改良后,以黄坪乡为基地的“相如梨”而今硕果满枝。县内河舒豆腐、杨家手工面、石孔贡米、利溪粉丝等地方名特优食品,无不围绕“相如”品牌进行精深加工,也彰显出相如文化的经济张力。 地以人传。蓬安县陆续开始兴修仿古建筑,在龙角山、大深南海建琴台酒坊,在司马相如出生地建司马墓,在白云山石崖上刻《子虚赋》、《上林赋》……1000米长、33米宽的相如大道两侧,都以仿古建筑为主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就此和谐统一。 2003年9月,蓬安县成立了司马相如研究会,将相如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为城市建设起到 了智囊作用。关于相如文化研讨,2003年7月上旬举办了省市名家赴蓬安的采风笔会;2003年10月中旬,国际性大会在相如故里隆重举行,源远流长的相如文化,让蓬安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魅力倍增。 凤凰谷观音禅寺。每年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相传是观音出生、出家、得道的日期,每年此时佛教信众云集南海观音禅寺,方圆百里的香客赶来朝拜,形成南海观音庙会。 解放前,就有许多百里之外的香客赶来朝拜。随着寺庙的扩建,及周边环境的改善,观音庙会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届庙会的前一个星期,庙内僧众便开始庙会的筹备工作,很多外地信徒在庙会的前几天便云集四川蓬安凤凰谷,为观音娘娘祝寿。届时僧众沐浴更衣,从清晨起便诵唱佛经。天亮之前,烧香许愿之人便络绎不绝,殿堂庙廊里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鞭炮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及至天亮。后来者只能将鞭炮香烛投向庙外的铁炉焚烧,有的就跪在庙门及路旁向观音娘娘祈求或许愿,三拜九叩以表诚心。进香时,有目不斜视的顶礼膜拜者,也有几步一跪一叩头的虔诚信徒;有心满意足的还愿者,也有怀揣心事来祈求佑护的善男信女烧香祈福的、求子的、旅游的、探险的....。庙宇周边商铺林立,游人如织,有耍猴的、卖艺的、说大鼓书的、卖纪念品的,更多的是来庙会看热闹的,顺便许个心愿,可谓人声鼎沸,热闹异常。每年的三次庙会可接待信教群众近10万人。蓬安人民,依山傍水,繁衍生息。团结奋进,辛勤耕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勤劳的双手迎接远方的客人。 蓬安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9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63.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64.6%、20.8%和20.03%。年末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8.94亿元、3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7%、15.13%。工业经济 大力推进“百亿工业园区”建设,园区规划环评、企业环评和土地利用评价顺利通过,蓬安县完成了新增1500亩工业用地“七通一平”建设,了园区污水处理、电力供应、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了园区的承载能力,工业园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深入开展“应对危机保增长、服务企业促发展”活动,加大工业企业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推动了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重点企业上档升级,工业经济实现了止滑提速、回升上扬。马回电力、金溪航电、四川嘉宝、南充佳美等重点企业效益较大提升,江苏雨润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南充特驱、七环牧场污染治理基本完成,金坛电化、恒诚冶金获得国家行业准入,相如制药通过国家GMP认证。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47户、新增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55亿元、增加值27.56亿元、入库税金1.26亿元、利润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8%、31.6%、52.1%和23.3%。农村经济 全年粮食总产34.41万吨、油料作物总产3.33万吨。巩固和发展生猪、葛薯、水果、蚕桑等特色,新建年出栏万头以上优质生猪规模养殖场3个,新增出栏生猪10万头;新栽葛根2300亩、高淀粉红薯2万亩;新栽柑桔营养桶装苗24万株,水果总产8500万公斤;改良桑树300万株,发蚕种4万张,产茧132万公斤。培训农民工2.18万人次,输出劳务20.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8亿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18元,增加725元。2009年,我县被列为“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建设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第三产业 加快推进“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开发建设,启动了五星级酒店、周子古镇扩容项目,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打造了弈动天下、画圣墨迹等精品景点,完善了景区标识系统,景区功能明显提升。切实加强景区管理,着力提高服务水平,旅游形象明显提升。加大营销力度,对“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进行整体营销,成功纳入全省十大精品旅游线路,景区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国检。200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大力推进城区农贸市场“三化一改”,完成了红旗市场、城中市场、人民市场、城东市场改扩建工程。深入实施“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城乡居民消费持续活跃。完成了县糖酒公司改制,妥善处理了一批商贸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深入开展市场秩序整顿,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有效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风景名胜/蓬安县
金城山凤凰谷 金城山凤凰谷海拨高度824.6米,中国道教名山之一,它与四周相对高差三百多米。临空俯瞰,它像一条蛟龙横卧在嘉陵江的左侧,有人讲风水龙脉,说这条龙“头顶金城(金城山),身在凤凰(凤凰寺),手握圣灯(圣灯寺),尾扫龙门(龙门寺)”。“拔地飞天一蛟龙,展翅追龙踪。只因黄龙挡去路,龙凤双双落山中”之说。金城山是道教中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有“道教仙境长门赋,洞天福地凤求凰”之美誉。 民谣云:“四川风光如锦绣,金城山色更清幽”。金城山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鱼峰乡、南充市高坪区隆兴乡、蓬安县兴旺镇凤石乡的交界处,海拔824.6米,是川北最高点,风景独具,为省级风景名胜,天然氧吧。人们对它的地理位置有“一脚踏三县”和“金城晨钟响三县,三县鸡鸣应金城”的说法。“森林苍茫欲滴翠,曲径幽幽几度回,恢宏寺庙古风在,寻奇探险莫忘归”。幽幽松林、茫茫竹海、九十九险峰、四十八奇洞、三十六清泉、钟声古刹给游人留下难忘印象。“金门锁雾”、“龙泉插剑”、“抱扑晒经”、“宝莲圣灯”等景点与遍布在山间的古迹文物令人流连忘返。林间藤蔓缠绕,荆棘丛生,数百种植物,如临植物王国,令人眼花缭乱。 明朝文渊阁大学士、宰相陈以勤写的七律诗“我到金城关上门,方知岳外有山尊。高摩赤日分昏晓,雄压诸山是子孙。剑插龙池留胜迹,步虚台树走长根。英雄祠此真灵异,记载纷纷何足论”刻在峡谷右壁上。 世人更是以“金城日出彩霞绚、金门锁雾指不见,天女抛纱天门闭,晨钟冲破黎明天”来赞叹“金城日出”、“金门雾锁”、“宝莲晨钟”、“天女抛纱”这金城山四大奇观。不仅如此,还有诗这样赞曰金城山:“巍峨屹立金城山,苍松翠柏竞参天。&金城山又名金紫岭、金子岭、金峰。《大清一统志》作金紫岭,日暮望之,如水镜高悬,照耀人目。金城山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山顶有金城寺、金凤庵、凤凰寺,明广东巡抚张问行有诗镌壁。山上“赞南国第一峰”摩崖石刻十分醒目。吴承恩的“西游记”宋人李思聪诗赞:“试问金城山里事,只言仙境似蓬壶。岩深却有烟霞聚,树老频招鹳雀哽。”清人谢锡贤《游金峰遇雨》诗:“麋鹿相依绝世缘,何须支遁买山钱。芒鞋踏破鸿,石室重开草昧天。怪雨飘空几失我,秘书历劫尚呼仙。凭高谩发登山啸,一派岚烟断复连。” 西游记中的盘丝洞在四川省南充、蓬安、岳池交界的金城山凤凰谷景区。盘丝洞峦头高耸,地脉遥长。峦头高耸接云烟,地脉遥长通海岳。门近石桥,九曲九湾流水顾;园栽桃李,千株千颗斗穠华。藤薜挂悬三五树,芝兰香散万千花。远观洞府欺蓬岛,近睹山林压太华。正是妖仙寻隐处,更无邻舍独成家。 凤凰谷“高、大、险、奇、绝”五个字来概括。盘丝洞内巨大的厅堂面积万余平方米,有72道石门,硕大的洞口和巨大的厅堂巧妙组合,构成了“溶洞烟雨”的奇观,盘丝洞的出口是金城山的神仙洞。凤凰谷高差却达300多米,险峻的溶洞峡谷景观。洞内有各种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盾、石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形成跌水、险滩。大峡谷的两岸植被保存完好,林木茂密、藤蔓缠绕。 凤凰谷是一处离城市如此之近却佳景荟萃,神奇莫测的旷世胜地,是一个现代工业文明包围却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绿色世界。呈现石奇、林秀、谷幽。凤凰山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凤凰谷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竹木参天,郁郁葱葱,冬暖夏凉。进入凤凰谷犹如走进了原始森林,凤凰寺、灵观音、、盘丝神仙洞、穿心洞、乌龟石、大佛如来石、狮子崖、龙门寨、等著名景点更是旅游、探险、观光的好去处。神秘莫测的盘丝洞,神奇怪异的穿心洞,威武雄壮的狮子崖,鬼斧神工的如来石.....凤凰寺是唐代修建的,唐玄宗在四川避难时住过的地方,他打猎时发现了香凤核桃,还在发现地修建了一个顶籽石,因为是万岁爷发现的,所以核桃叫“万岁子”。 金城山风景优美,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左右。金城山山峰俊秀,树木繁茂,森林面积10000余亩。有乔木、灌木、藤萝、竹类和花草等多种植物资源,有松、杉、柏、扬、柳、油桐、映山红、棕榈等树种,有檀香木、银杏、杜仲、香樟等珍稀林木,还有松脂、茯苓、半夏、麦冬、粉葛、山药、鸡血藤、首乌、益贝母等多种中草药资源。被植物学家称为“古生物活化石”的凤尾蕨等蕨类植物遍布山崖间。林海、险峰、奇洞、清泉、古刹构成一幅幅令人留连的自然图画和人文景观。1991年,南充地区利用金城山的森林资源,建风景区。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金城山森林公园”七个大字镌刻于门楣之上。主要景点有“小西天”、“南京门”、“神仙洞”、“晒经石”、“卧佛岩”、“白龙洞”、“打石洞”、“”、“金城禅院”、“盘丝洞”、“穿山洞”、“狮子崖”、“顶籽石”、“凤凰寺”、“凤凰谷”等108处。小乐山 蓬安县城南9.2公里原河舒区镜内,有小锣山和大锣山。其山林壑优美,蔚然深秀,峭壁危峰,方圆十里。状如鲲鹏展翅,巍然挺立于河舒、柳滩、碧溪三乡镇之间。春日山烂漫,芳菲远溢;夏日瀑布飞流,雷鸣山谷;秋日野菊盛开,满山黄遍;冬日白雪皑皑,玉树银花。朝日初出,林雾飘拂,暮云归来,岩穴暗黑,忽暗忽明,变化无穷。海拔500余米的小锣山就在河舒镇境内。山上有高大的摩崖笑佛头像,人言可与乐山大佛媲美,故将小锣山称为小乐山。 高险独秀,四壁峻峭,危路可通。人们从前山直上数百级崎岖石梯 ,才能到达山顶,好似上青天一般,便将山顶的寨门称为“南天门”。南天门上,山顶原有,庙前有池,传说曾有金鸡戏水池中,名“金鸡池”。今庙毁池存。山崖上现有摩崖造像四处。千佛岩 在南天门左侧,造像龛长5.60米,高1.84米,龛度距地面0.80米,内镌0.10米至0.70米的小佛千余尊。此龛共分三部分:左连十四排,每排镌刻29—31尊,共533尊;右边刻十殿图像、千手观音、望乡台、峨眉山全景等;中刻送子观音、十八仙人、道观等。此处人们习称“千佛岩”,是佛道合一的造像龛。此龛被庙宇遮盖,20世纪80年代,活了120岁才逝世的老道士吕宗林就住在庙内,故造像未被风雨剥蚀和损坏,至今保存完好。造像大部分线条流畅,形象丰满,面容清秀,神态各异。虽无史专文字和碑刻记载,但从造像风格看,应为明末清初镌刻。大佛殿 在八仙洞左10米处,殿内镌刻佛像群,高4米,小者仅高1米,佛像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双目失明”,有的耳垂脱落,有的下颚不具,有的缺手残足,没有一尊具备完整的形象。佛殿亦被拆毁。1983年及其以后,陆续修复了大佛殿,恢复了大佛群像。大佛头像 在佛殿左侧的秃兀岩石上凿成高6米,宽8.70米的大佛头像。佛像耳长1.30米,宽0.80米,鼻长1.20米,嘴宽1.20米,厚0.80米,眼长3.80米,宽1.30米,圆脸高鼻,大眼弯眉,两耳垂肩,张口微笑,面容慈祥,神情娴静,远眺远山,俗称弥勒笑佛。奇特的是,头下山体即大佛的身体,两边山梁犹如大佛两臂,在酷似膝盖的山梁上,分别镌铸大佛的两手。如足的山脊随山势走向延伸于数千米之外,好似百余乐山大佛合体端坐于崇山峻岭之中。山中的竹木花草,恰好装点笑佛的袈裟,随着春夏秋冬四时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红黄蓝白种种颜色,委实壮观,因此,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大佛山”。大佛山对面的山峰叫冯家梁,在上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可以眺望大佛全貌,游览的人们将此亭呼为“望佛亭”。至今,大佛头像保存完好。可惜手掌石早年被附近农民打成石条建修房屋用了,今已荡然无存。关于大佛的凿造年代,老百姓说是清代建造的,但无资料记载,只有在佛佛头像侧见到一块清乾隆十三年(1749)整修寺庙的残碑(功德碑),根据造像的风格看,可能是清代乾隆年间凿造的。 日,蓬安县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观音岩恢复了观音像,在八仙洞恢复了八仙像并新凿坐狮一对,在大佛殿恢复了大佛群像并重新修建了,在观音岩东面(右侧)新刻了吼天巨狮头像。小乐山现已成为蓬安县境内主要的参观游览胜地。古镇 司马相如的故里蓬安县,有两个古老的小镇——周口镇与锦屏镇,它们婉如两颗璨灿的明珠在嘉陵江两岸相映成辉。 坐落在嘉陵江边的周口镇是蓬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又因宋代、《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曾路过此地,并驻足讲学、著书,后人因此又称“周子镇”。古镇以上河街、下河街、盐店街(又称红军街)、顺河街四条古街为主,这里的古民居院落群保持着明、清以来原生状态,静静地覆盖在嘉陵江边。站在古镇旁边的龙角山上俯瞰,古镇、古院、古树、嘉陵江水、嘉陵漫滩(东门河坝)以及绵延不断翠绿的群山尽收眼底,令人情思悠悠。啊!真乃“嘉陵第一桑梓”也! 两百多米长的盐店街,其街头街尾各长有一棵黄桷树。街头的黄桷树,在陈家小院内,六七人才能合抱,树龄至少在八九百年间。其辐射的枝桠,掩遮了一大片院坝,又伸向了古院落群的青瓦屋顶,更显古树的威严风范。街尾古驿道旁的那棵黄桷树,约要四五人才能合抱,其树龄不下于四五百年。那青青郁郁的树冠,涂抹着初秋的阳光,活力四放,令观者也倍增精神。 远近闻名的“蓬安财神楼”位于周子古镇下河街街口的嘉陵江边上,始建于唐朝,毁于20世纪60年代的文革期间。2006年,蓬安县人民政府全力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品牌,决定恢复周子古镇、财神楼等著名景点,并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拟把财神楼建成集民俗游乐、特色茶饮、财神朝拜、江滩观景于一体的游客集散中心。龙角山 位于蓬安县城周口镇西北,嘉陵江东岸,文化古老,是川北一座名山。危峰挺峙,直插云际,如卧龙饮水,屹立江边。山东南麓原有洞仙观、濂溪祠、万寿宫、画江楼等一系列古文化建筑;有1933年红军留下的石刻标语,山顶原有古庙龙角山寺,有红军亲手栽下的大黄桷树——“红军树 ”。 龙角山及四周地形颇具特色,西边嘉陵江水从西北方向缓缓而来,穿过山麓,环绕蓬州古城,又向西南方向缓缓流去,将沙滩分为东西两半,江南岸形成“鱼”状(阴鱼),江西岸数里平沙滩形成另一条“鱼”状(阳鱼)阴阳鱼相互环抑,形成了巨大、典型的太极图地形。清代诗人周铭对龙角山的恢宏气势绝唱为“拏云气概势纵横,夜月如珠领下明。词客不须攀绝顶,狂吟唯恐卧龙惊”。 为充分利用龙角山优良的自然,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从1988年开始,蓬安历届县委、县政府开始筹建龙角山公园,至1998年龙角山公园建设工程启动,规划占地面积700亩,投入资金5000万元,建成繁华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内涵丰富的名胜奇景,四季飘香的花卉基地,金黄的锦橙100号广柑基地,郁郁葱葱的林地为一体的高品位公园。建成的公园为热闹繁华的文化娱乐活动区和幽静舒适的休闲度假区,活动区的南大门、门内广场、博物馆、露天舞场、游泳池、儿童游乐场、餐厅、茶园、健身房、娱乐中心设备俱全。 “休闲区”浓缩琴台夜月等古蓬州八景为新龙角八景,再现历史名人动人传说的“母思故里、道玄别野、周子讲学处、来苏山寺”等八大景观。以及俯临大江、设施齐备的“山水涧”度假村,公园景点配置小叶榕,广玉兰、红叶桃、楠木、雪松、垂柳等30多种树木和月季、芙蓉、牡丹、、红莲、海棠等20多种花草,既有茂密丛林,又有茵茵草地,当你步入园中幽深的密林,踏上开阔的草坪,登上高耸的楼阁,俯视滚滚的嘉陵江水,大自然的原始美会使你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人间仙景,美妙天堂。白云寨风景区 位于蓬安县南部,距县城33公里,紧靠318国道,为南充市最大的林区,面积7575亩,山脉属华蓥山系,最高峰海拔827.3米(县境最高点)。现已开发10景、2沟、33峰、26弯,山上建有白云寨避暑山庄。植被有马尾松、白木林、黄荆、马桑、女贞等乔木灌木丛林,还有樟木 、檀木、红豆、水杉、银杏等珍奇树种,有草本植物400余种,有画眉、斑鸠、蛇类、狐狸、白鹤等飞禽走兽37种,有黄莲等天然药材几十种。风景优美,名胜众多。 进入林区,花草芬芳四溢,灌木丛随风逐浪,苍翠欲滴。树木遮天蔽日,阵阵松涛呼啸而过,有如万人合哼一曲无名歌。进寨门不远便是白云湖,白云湖中建有水中亭台,旁边是灯盏岩景点,清朝咸丰年间,反清义军准备在白云山建立根据地,后被团练李文通出卖,义军被重重围困,白娌为救义军,在岩上凿洞,用桐油点灯草照明,带领义军突围出山,后人将石窝命名为灯盏岩,记录义军壮举。 白云湖景区还有石鬼峰、神水洞、望苏亭等景点。 白云山的夜让人飘逸陶醉,黑黝黝的山、黑黝黝的树、黑黝黝的影给山庄增添了几分朦胧和神秘,月光照到哪里,哪里就透出湿润的感觉,哗哗的涛声阵阵飘过,有如大海潮起潮落,风云奔放,山之神韵,夜之幽美。 天刚亮时,沿回音梯,经龟蛇岭,登观景亭看日出,更是又一美景。山下白茫茫一片,云天相接处,泛出一道微红,慢慢扩散开来,颜色越来越鲜艳耀眼,天空、云海都镀上一层金红色。霞光散射,天空便出现淡蓝、金黄、桔红、鹅绿斑色彩。慢慢地,火红的圆球完全脱离云天相接的那一平面,把万缕朝霞洒向人间。 白云寨风景幽美,景点众多。鹅立弯景区、观音庙、杨柳沟景区风景迷人。公主石、玉兔岭、印盒子、文君井、相如石、夫妻菩萨、美女岩、鼓锣山、方卵石、卧牛生崽等处处有景致,处处有故事。大深南海风景区 大深南海风景区是依托蓬安县大深沟水库的山水资源开发建设而成的风景旅游区,位于318国道济渡乡境内,&距成都、重庆两小时车程,南充、广安一小时内到达,南有小平故居北有朱德故里。“大深南海”由我县首任县长吉仰圣命名、刘志坚将军题写。景区沟狭林茂、怪石嶙峋,果树飘香、谷幽静雅,蓝天白云、山水相映。素有“自然殿堂、天然氧吧”之称,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国家AA级旅游景区多重称号。 大深沟水库于1958年动工建设,1978年完工并下闸蓄水,集雨面积21平方公里,主河道长12.60公里,总库容1051万立方米,属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秀美风光与美丽传说同在,自然景观与现代工程相伴。景区占地8平方公里,森林、湖泊、碧峰、瀑布、峡谷、草地等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蔚蓝碧海淡水湖,曲径通幽大峡谷;雄浑古朴拦水坝,一泻千里溢洪道;五孔敞肩石渡槽,渠首连接放水房;绿树葱茏皇冠岛,蜿蜒僻静步游道;天梯脚下大佛字,红墙碧瓦南海寺等景观建筑物为旅游注入了鲜活元素。是一处集休闲、度假、游览、避暑的理想目的地。 蓬安核电站 拟选场址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三坝乡三坝村,拟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承担该核电站的修建工作。 核电站拟建4台设计能力分别为100万千瓦的机组,总投资400多亿元。规划一期工程为2×100万千瓦,总投资221.5亿元,二期工程为2×160万千瓦,总投资548.5亿元。预留三期工程为2×160万千瓦。一、二期工程建设总投资770亿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95亿元,年实现税收20亿元。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7次
参与编辑人数:1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18:4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充市蓬安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