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生为你唱首歌吉他谱两只老虎,你是他Q唯一的特别关心,给你的备注是A,因为他不喜欢分组这样可以很快找到你

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会喜欢的说说....一个男生为你唱两只老虎,你是他Q唯一的特别关心,给你的备注是A,因为他不喜欢分组这样可以很快找到你_百度知道
一个男生为你唱两只老虎,你是他Q唯一的特别关心,给你的备注是A,因为他不喜欢分组这样可以很快找到你
我喜欢你不是要你喜欢我,因为和你做朋友我已经很开心,这样的男生值得付出真感情吗一个男生为你唱两只老虎,你是他Q唯一的特别关心,给你的备注是A,因为他不喜欢分组这样可以很快找到你在向你表白后,他说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能说付出真心吧至少可以尝试交往然后在根据情况看哦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我觉得,你能喜欢他,他肯定会特别开心的
肯定值得交往试试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会喜欢的说说....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难忘的歌》等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日
二年级第四册音乐教学单元重难点
二年级备课组:吴艳艳& 陈春英& 韦小燕& 叶丽芬
第一课《春天来了》
歌曲《郊游》的三、四乐句,其中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唱。
第二课《难忘的歌》
第三课《童趣》
歌曲《教学中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的掌握,最后一个乐句的换气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解决。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能正确演唱歌曲最后一句,解决切分节奏。
第五课《兽王》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第七课《小小音乐家》
第八课《静静的》
第九课《飞呀飞》
第十课《跳起舞》
二年级第一课《郊游》教案
景宁县民族小学&& 陈春英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嘀哩嘀哩》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
2、多媒体,听歌曲,出示春天图片,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
3、学生随着歌曲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
(三)熟悉歌曲一、二乐句:
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
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
(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学生聆听。)
师:在《郊游》歌曲里的哪部分?
(四)学唱歌曲:
1、学唱三、四、五乐句——解决难点:
(老师弹琴学生模唱三、四、五乐句、然后教师纠正指导唱错的地方、学生轻唱这段歌词、接着评价、最后唱会这一大乐句。)
2、完整地唱歌曲:
师:让我们随琴,完整的、慢速度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师:速度加快了,用正常的速度能唱吗?、
师:我们男女生合作唱一唱,男生唱第一、三大乐句,女生唱第二大乐句。
(五)歌曲处理:
师:这首歌曲第一和第三大乐句要欢快、活泼地唱,而第二大乐句却与它们不同,要优美、柔和地唱。
2、有感情地唱歌:
学生有感情地轻唱一遍歌曲,然后学生再有感情地随伴奏音乐唱,学生自评。
三、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一)边唱歌曲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1、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师:我们边唱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的第一和第三大乐句,欢快、活泼,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双响筒或者小鼓等)
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三角铁或者碰铃等。)
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师:让我们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四、小结,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1、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同学们能用一句话说说郊游时的发现吗?
第四册第三课《蜗牛与黄鹂鸟》
&&&&&&&&&沙湾镇小&& 韦小燕
教学内容:
1、聆听管弦乐《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
2、学唱《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玩具交响曲》,感受音乐并用动作或线条表现音乐。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歌曲音调,创编葡萄成熟后的《蜗牛与黄鹂鸟》,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和敢于当众歌唱表演的信心。
4、感受台湾民歌和校园歌曲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之情。
教学重点:
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2、指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3、组织学生较好地参与歌词的创编和合作表演活动。
4、感受台湾民歌和校园歌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1、注意听辨音乐中打击乐器声,感受杜鹃欢鸣的情景并用线条表示。
2、歌曲教学中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的掌握。
3、编创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过程:
一:欣& 赏《玩具交响曲》
1、激趣引入:今天我们的教室可热闹了,我们的好朋友——玩具要演奏一首交响曲送给爱音乐的小朋友,请小朋友仔细听,你在音乐中听到了那些玩具发出的声音?还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初听呈示部音乐)
2、小结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受(活泼、欢快)
3、正是由于这么多玩具和打击乐器的加入,才使这段音乐更有趣,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拿起来,当你听到玩具发出的声音时,用你的手指的点画来表示,当你听到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时,用动作来表现。(复听呈示部音乐)
4、聆听结束部,感受杜鹃欢鸣的情景。师:你从音乐中听到哪些声音?你能想象杜鹃是怎样在歌唱的吗?选择书上的哪种图形来表示?为什么?
5、整体聆听
完整聆听,让学生听着音乐在白纸上用线条或图形来表现这段音乐。
二: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聆听完《玩具交响曲》,接下来,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动一动吧!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听一段)
(师:同学们,你知道刚才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民歌?)
2、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台湾方面的知识。
3、用多媒体演示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教师简介台湾。
师:在我国的东南海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国的一个宝岛——台湾。台湾四面环海,四季如春。台湾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一批正直、朴实、真挚、爽朗的台湾人,正是台湾人的这种性格特点,孕育了具有台湾风格的艺术形式。
4、体会台湾校园歌曲亲切、朴实、明朗等特点。
多媒体演示:(你们响听哪首歌曲呀?)
点&& 歌&& 台(听一段)
l&&&&&& 童年
l&&&&&& 乡间的小路
l&&&&&& 外婆的澎湖湾
l&&&&&& 兰花草
l&&&&&& 龙的传人
(二)、自主感受与体验
师:台湾的校园歌曲亲切、朴实,台湾的民歌更是活泼风趣、天真纯朴,下面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首台湾民歌。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生聆听。
1、学生初步聆听《蜗牛与黄鹂鸟》。
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
2、学生复听歌曲,用拍手、跺脚、捻指、摆动身体等体态感受歌曲活泼风趣的情绪和节拍。
3、节奏训练——切分音的听觉训练
1)单一的切分音训练
故事里的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他每爬一步都会给自己打气:
师:嘿 呦 呦 (板书)X X X
师:请同学们一起给小蜗牛打气!
生齐念节奏:嘿 呦 呦
2)组合的切分音训练
师:它不断给自己打气:“我是不 认输的 小蜗 牛”
我们一起给他打气加油吧!
4、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师敲着舞板,有节奏有感情的指导学生朗读。
5、引导学生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活泼风趣的情感。、
6、生跟琴轻唱歌曲。
7、师引导学生分析旋律
(1)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旋律一样吗
请画出旋律线并比较(第一小节5 3 5 旋律向上,第二小节5 3 2 旋律向下)
耳朵听辨第一二乐句,并唱一唱。(应唱的轻巧、有弹性)
(2)指导第11小节中的吸气记号,应吸得急、快。,
(3)闽南语“阿”是一句衬词,台湾歌曲的特点。
8、师生共同分析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师:“谁能学一学蜗牛是怎样爬的?”
生:同学们进行模仿(蜗牛的壳很重,爬的很吃力。)
师:那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生:同学们演唱这一句(唱的慢些,声音沉重些。)
(2)师:黄鹂鸟是怎样嘲笑蜗牛的?这一句又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
生:同学们演唱这一句(用骄傲的口气)
9、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老师当旁白。
10、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1、边唱边演。
三、合作创编表现
1、师指导学生,共同创编歌词
师:葡萄成熟前发生了这样的故事,那葡萄成熟后,小蜗牛和黄鹂鸟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创编一个关于葡萄成熟后的故事吧!
2、演唱并表演学生自己创编的歌曲。
3、合作创编音乐剧
师:《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寓言式的叙事歌曲。刚才我们用唱歌的形式表现了歌曲,下面我们用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内容(出示课件)
多媒体演示:
音 乐 剧: 蜗牛与黄鹂鸟
背景音乐: 春天在哪里
第 一 幕: 葡萄成熟前
第 二 幕: 葡萄成熟后
背景音乐: 蜗牛与黄鹂鸟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幕,分配角色,设计简单台词,合作排练。
5、学生表演音乐剧。
6、引导学生谈谈受到的启发:象蜗牛一样具有坚持不懈、努力前进的进取精神……
师小结:让我们把蜗牛的这种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带到我们的学习中吧!
四、播放《蜗牛与黄鹂鸟》,律动出教室。
21933101934
二年级第四册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备课人:吴艳艳
教学内容:欣赏《加伏特舞曲》、表演《哈里罗》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动感受舞曲欢快的情绪和明快的节奏。
2、能用轻快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哈里罗》。
3、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教育和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热爱生活。
4、运用体态律动集体舞表演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2、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小朋友,让我们听着音乐,踏着轻快的舞步,走进音乐教室吧!”(听音乐《郊游》进教室)
师:同学们,从美丽的校园,走进咱们的音乐教室,你们高兴吗?用你的表情告诉我!
二、聆听乐曲《加伏特舞曲》
1、师:请带着快乐的表情,听下面这首舞曲,跟着老师一起跳吧。(播放《加伏特舞曲》)引导学生用体态律动法体验全曲。
2、师:这么好听的乐曲,你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3、(出示“单簧管”和第一乐段旋律线图片)师:让我们再一起听听单簧管悠扬、轻快的声音。
看图聆听《加伏特舞曲》第一部分,模仿吹单簧管的样子按节奏做体态律动,感受乐曲中旋律的起伏。
4、出示曲名,跟老师一起读读乐曲的名字。
5、出示作者,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
6、复听全曲,学生随音乐自由动作。
三、节奏训练
1、师导入:荷兰可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世界著名的风车之国。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充满智慧的音乐风车。这红色的风车会转出什么呢?
2、出示节奏,师范念,生跟念。
红车& 风车& 转& 转& 转& 转转
小& 风& 车& 转& 转& 转& 转转
3、出示旋律,生跟琴声唱唱旋律,再用用“lu”和“la”模唱旋律
33 33 1 3 | 2 3 4 4 0 ‖
2 2 2 6 7 | 1 3 1 1 0 ‖
四、表演歌曲《哈里罗》
(一)感受歌曲
1、师:音乐风车给我们转出了一首快乐的舞曲,一起听听里面都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哈里罗》
2、师:歌词中唱的最多的一句词是什么?(哈里罗)“哈里罗”是特立尼达人民表示高兴时发出的一种感叹。这也是本首歌曲的题目。
3、师: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快乐的意思吗?
请边听边在哈里罗处加上动作。出示歌谱,播放《哈里罗》生聆听并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自编“哈里罗”动作。
(二)学唱歌曲
1、随琴用“啦”轻哼唱旋律
2、填唱歌词:师生对唱(学生演唱“哈里罗”,注意歌词中的节奏)
看谁跟老师配合的最好
3、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
(三)歌曲处理
1、老师范唱歌曲学生再次体会歌曲情绪。
2、学生分乐句唱,体会“哈里罗”的不同变化。
3、 师生接唱:老师唱“哈里罗”你们唱其它的歌词;师生互换。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可以让这首歌更欢快(加衬词,加表演)
(四)表现歌曲
1、欣赏特立尼达舞蹈视频,体验特立尼达人民热情奔放
特立尼达人民特别喜爱唱歌、跳舞,你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吗?
2、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尽情的表现这首歌曲。
3、老师示范动作。
4、师生展示。(你觉得老师的动作漂亮吗?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加入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我们大家一起跳起来吧!)
师:小朋友们,这堂课我们来到荷兰和特立尼达,体验了异国他乡的欢乐,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本领,真棒!在《哈里罗》的歌声中结束这一课。
二年级第四册第五课教案
东坑镇小:叶丽芬
教学内容:歌曲《两只老虎》
教学目标:
1、 能够初步掌握轮唱的演唱方式。
2、学会聆听,与同学用准确和谐的声音演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4、感受音乐表现的形象,体会动物的可爱,教育学生爱护动物。
教具准备:
磁带、钢琴、写有旋律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练习&&&&&&&&&&&&&&&&&&&&&&&&&&&&&&&&&&&&&&&&&&&&&&&&&&&
1、呼吸练习
&& 吸气要深,仿佛闻花香一样。吐气要匀,犹如从口中吐丝一样。
2、发声练习
&& 2/4&& 1& 2︱3 4︱5 -︱1 3︱5 0‖
&&&&& &&La~&&&&&&&&&&&& lala la
&& 注意连音的连贯和跳音的轻巧。
二、齐唱歌曲
1、引入新课
2、齐唱歌曲,注意歌词唱准确
3、教师带学生唱歌曲的曲谱,对音准进行指导
4、再唱歌曲,达到准确的效果
三、轮唱歌曲
1、游戏——跳格子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3、教师和一个学生配合做游戏,一人一个声部,其他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4、抽生回答,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5、让更多的孩子参加游戏,为演唱打基础
6、听录音范唱,感受和谐的音响效果
7、带入旋律唱一唱,再一次听范唱,注意听自己刚才唱的哪个部分
8、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A控制音量,学会聆听
B注意音准和节奏
C有感情的演唱,唱出老虎的可爱
9、教师讲授什么叫轮唱,与以前的齐唱做对比
四、学生展示,在展示中可以创编舞蹈,形式不限
1、 小组表演
2、&男女生表演
3、&个别学生表演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表演的孩子当评委说说台上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五、拓展练习
1、教师出示《找朋友》这首歌曲,孩子们都很熟悉,以同桌讨论的方式思考这首歌怎样轮唱
2、选两组同学展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七、伴着音乐走出教室&
二年级第四册第五课教案
东坑镇小:叶丽芬
教学内容:欣赏《狮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狮王进行曲》,加深学生对音乐力度、速度、旋律等要素的感受和理解。
2、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音乐力度、速度、旋律等要素的感受和理解体验角色的性格。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钢琴、教师课件、图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言: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同学们去效游。 2、播放歌曲《郊游》音乐,全体同学律动表演。 3、教师:瞧!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课件:美丽的森林) (分别出示青蛙、小鸟、小马、松鼠的图片,让学生声音模仿,体态表演)。 &&&& 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小鸟&:&叽叽&喳&叽叽&喳&叽喳&叽喳&叽叽&喳 &&&&&小马&:&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
&&&&&&& 松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二、感受音乐:
1、(1)教师:突然,森林里响起了一种奇怪的声音,你听,会是谁来了?(播放狮子的吼声)(出示课件:吼叫的狮子)
(2)再听狮吼,进一步感受狮子的威风凛凛。
(3)师: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听听看,在这段音乐里狮子吼了几声?(播放《狮王进行曲》)
(4)再次欣赏音乐,学生讨论狮子吼叫的次数。
(5)师:到底吼了几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边欣赏教师边演示狮吼图片)(6次)
(6)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谱写的《狮王进行曲》(出示课件)
2、完整欣赏音乐。
(1)师:听听狮子除了吼叫,还在做什么呢?(提示:散步、巡视)
(2)师:它是森林之王,它在巡视它的王国时,每一步迈得很扎实。你们想想看,它一边走一边会唱些什么呢?老师先来模仿狮王唱一唱。你们呢,也一起来体验一下狮王的威严,好吗?
(师演唱“我是狮子森林之王,我的叫声吼吼吼”)
(3)师弹琴,生学唱两遍。
(4)完整欣赏音乐,听听这一小段音乐出现了几次,就表示狮子王去了几个地方,发表了它的宣言。(学生回答,根据回答,再次欣赏,教师用脚步演示:4次)
3、了解狮王。
(1) 师:看到狮子出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会怎样呢?
(2)师:说说你对里面的狮王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表演训练。
1、师:在狮子大王出来巡视时,小动物会表现得怎样呢?(鞠躬、拍手欢迎、跳、叫等)有谁为它开路呢?(卫兵),它还会带着一个小狮子呢!
2、师表演。(选一个小狮子,四个卫兵,其余四组各作小鸟、小马、松鼠、青蛙表示欢迎)(播放音乐)
3、选学生表演好的展示。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法国圣桑谱写的《狮王进行曲》,在这里面狮子大王去了四个地方发表了它的宣言,吼叫了6次。小朋友都表现得真棒,真像一个狮子王。
五、听《郊游》的音乐唱着离开教室。
二年级第四册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备课人:吴艳艳
教学内容: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表演《小渔篓》,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动作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3.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表演歌曲《小渔篓》。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断音记号的演唱、结束句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引导学生随音乐《大家来劳动》表演。(开始就创设一个劳动的氛围)
二、表演歌曲《小渔篓》
1、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的表演说明大家都非常爱劳动,让我们听一听海边的孩子是怎样爱劳动的。(教师先肯定学生的表演成绩,顺势导入歌曲《小渔篓》)
2、学唱歌曲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和教师范唱。
引导学生听录音说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尽快地记住旋律、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熟悉旋律。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曲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你应该怎样唱?
(4)引导学生随琴填唱歌词,唱后说出你发现了那些问题?
(5)指导学生唱好断音记号,使“小泥鳅”几个字短促、跳跃,富有童趣。歌曲最后采用了哼鸣的结束句,好像小朋友背着他装满鱼虾的小渔篓渐渐地走远了,歌声远去了,给人留下深深的回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歌曲中的圆滑线、断音记号的应用)
(6)引导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师:海边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你怎样演唱歌曲表达海边的孩子对劳动的乐观态度?
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音乐实践中启发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
3、歌曲表演
师: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劳动的愉快心情,老师相信你们的表演一定更精彩,让我们和海边的孩子一起去赶海吧?
引导学生分组创编动作表演。引导学生分小组表演。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表现音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体验探索音乐的兴趣)
三、聆听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
1、师导入:同学们刚刚和海边的孩子一起去赶海,小渔篓里装满了鱼虾,带着欢笑满意而你们还想参加劳动吗?让我们一起和拾稻穗小姑娘一起去拾稻穗。
2、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3、师: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四、编创与活动(机动)
1、师导入:“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图片)
2、划分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用竖笛吹奏。每组派出代表演唱(或吹)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个别小组编写的并不一定流畅,但是每个孩子都能动脑参与进来,就是最大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赶海、拾稻穗,收获了很多,尽情地抒发了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老师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人人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最后总结深化,让学生明白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最光荣。)
&&&&&&&&&&&&&&&& 二年级第七课《音乐小屋》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3 3& 1 3 | 5&& 6 5& |& 4 &5 . 4 &|& 3&& 0& ||
&&&&&&&& 5&&& 3& | 5 3& 0& ||&
&&&&&&&& & & |
&&&&&&&&二年级第四册第八课教案
东坑小学& 叶丽芬
教学内容:《月光光》
教学目标:
1.聆听温州民歌《月光光》,感受温州的风土人情,体验乘凉意境,体会民歌独特魅力。
&&& 2.学唱《月光光》,能综合表演歌曲,并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用对比的速度演唱歌曲。
3.延伸欣赏《叮叮当》体会温州民歌的独特性。
4.培养学生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喜爱温州民歌、热爱家乡温州。
教学重点:
感受温州民歌,学唱《月光光》有表情的综合表演歌曲;
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并能用不同速度演唱。
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
2.创编新歌词
教学准备:
课件、蒲扇、钢琴等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喜欢吗?(PPT展示)
&师:在这样的景色中,你最想做什么事情?
&生1:数星星、看月亮
&生2:在阳台上乘凉
&师:如果在这美丽的夜晚中我们能听一段音乐,你会选择怎么样的音乐呢?为什么?
2.给图画配乐
A《金蛇狂舞》
B《月光光》伴奏
生:我会选择第二段音乐,因为它是静静的、柔和的,特别适合夜晚过渡:静静的音乐让老师想起我小时候,在大树底下乘凉的情景。你们有乘凉的经历吗?在哪里乘凉?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夏天夜晚,看看以前在大树底下乘凉的人们正在做什么?你能不能想象老师小时乘凉看到的情景?
3.随音乐表演情境
(第一遍)师:把你想到的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让老师猜猜
(第二遍)师:老师要去模仿动作最有节奏感、最美的同学
&&&&&&&&& 启发学生跟着音乐的强弱做动作
二、聆听歌曲,体验意境
1.听音乐表现情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表演也很形象,你看,我把自己小时侯乘凉时用的蒲扇都带来了。我现在要随着音乐摇一摇,请小朋友自己观察老师的动作,看看老师是怎么摇的。如果你发现规律就跟老师一起来。
师随音乐,用扇子×-︱×-‖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听音乐,感受歌曲节拍
生随音乐用×-︱×-‖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奏读歌词
师:小朋友的动作给大家带来了阵阵凉意,你能用轻轻的声音把静静的夜晚按节奏读出来吗?
重点引导:
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括号里的“呀”能不能去掉?应该怎样把语气读出来呢?
&& 快速、惊叹、自豪地
4.师范唱,生体验歌曲的情绪
师:歌曲里说夸夸家乡山水美,你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非常善于学习,在曲谱中找到了答案,温州的山水风光这么美,我也想放声歌唱,听一听,老师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心情)是怎么样的?
&&& 生:优美、自豪的
三.学唱新歌 综合表演
1.随音乐默唱
&& 引导解决难点:一字多音
3.多种形式演唱:齐唱、接龙……引导学生用对比情绪演唱
4.创编歌词
师:温州是山水名城,你看这么美丽的风景,除了唱支歌夸夸温州以后,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夸夸温州呢?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画幅画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巡视引导
跳支舞、讲故事、说快板等等
引导学生讨论用怎样的速度演唱歌曲
如:小朋友跳支舞夸夸温州的时候速度是快的,那么演唱的速度就快
小朋友拍照像夸夸温州速度是慢的,歌曲演唱就要慢
&&&&&&& 体会不同速度的民歌
四、拓展延伸,体验民歌
  1.欣赏《叮叮当》
师:温州民歌丰富多彩,其中的一首民歌《叮叮当》现在全国的小朋友都在唱,你们想听吗?
师:你觉得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喜欢这首民歌?
“你发现这首民歌跟我们刚才唱的民歌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谈谈感受,体会民歌的独特性。
3.随乐轻轻唱
& 师:这首温州民歌跟我们今天表演的《月光光》的旋律非常相似,你看,第一句都是一样的“叮叮当,罗哩”与“月光光,光亮亮”。
五、课堂小结 寄予希望
我们一起走进了温州,欣赏了温州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听听温州的民歌,并能学一学,唱一唱,下次我们举办民歌会,看谁会唱的民歌最多!
二年级第四册第八课教案
 &&&&&&&&&&&&&&&&&&&&& 东坑小学&& 叶丽芬
教学内容:欣赏《天鹅》
1、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如;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来感受乐曲的形象和意境。
2、通过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形体语言结合音乐去表现天鹅。
钢琴、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卡片(4张)
教学重难点:
创造形体语言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律动《问好歌》[播放磁带]
我们的“快乐音乐40分”又和大家见面了。现在请带上你的耳朵和我出发!
二、新课教学
(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新朋友“天鹅”,现在让我们去问候一下她怎么样?在拜访之前,请大家说说你印象中的天鹅是什么样子的?她有什么特点?(语言、形体)
(二)& 初听《天鹅》[播放VCD]
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现了一下天鹅,接下来还是让我们来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了吧!
(三)& 说说初听的感受
请大家说说对《天鹅》这首乐曲的感受?
(四)说说大提琴音色的特点,简单介绍曲作者。
在电视机画面上左边是一只高洁优雅的天鹅,右边则是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大提琴。它是西洋乐器中弓弦乐器家族中一员、小提琴的哥哥。
中间这位年轻的绅士就是这首《天鹅》的作者——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管弦乐《动物狂欢节》最为出名。他分别用12中不同的音乐片段表现了12种不同的动物,这其中又以这首《天鹅》流传最广。
(五)& 复听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天鹅》是由大提琴演奏的。那么你还记得除了大提琴还有什么乐器的声音吗?如果说大提琴表现了天鹅,那么钢琴又表现了什么呢?请让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除了要仔细聆听大提琴演奏的音乐,还要注意钢琴的伴奏。
(六)& 对音乐要素进行讨论、回答、分析。
旋律线、力度、速度、情绪
四、观看芭蕾舞《天鹅之死》[播放VCD]
这首音乐也深深打动了一位俄罗斯的芭蕾舞演员,她为这首音乐创编了一出芭蕾舞《天鹅之死》,请大家看看她是怎样用舞蹈来表现天鹅的?
五、学生结合《天鹅》音乐创编舞蹈造型。[播放VCD]
1、请大家说说自己喜爱的几个表现天鹅的舞蹈造型。
六、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播放VCD]
2、结合自己的想象,配合音乐分组摆造型。
观看舞蹈,说说与《天鹅》乐曲中各音乐要素的区别,简单说说这首乐曲的表现。
七、课堂小结,结合音乐“飞“出教室。
第四册第十课 《我爱雪莲花》教案
景宁县民族小学& 陈春英
教学目标:
1、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指导学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新疆好》和演唱《我爱雪莲花》激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3、根据歌曲表现的情绪,用通过音乐活动伴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歌曲的情感处理。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聆听《新疆好》片段,师做简单的新疆动作。
师:同学们快乐的四十分钟音乐课又开始了,首先让我们听下面这首歌曲,看老师表演动作,猜猜看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播放音乐《新疆好》)
2、初听后学生回答:新疆舞蹈。
师:那你对新疆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回答自己了解到的新疆文化)
3、再听歌曲《新疆好》,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
多媒体播放新疆风光
介绍新疆:风景、瓜果、美食、舞蹈
师:新疆真是个好地方,风景迷人,物产丰富,新疆人热情好客,而且那里的人们无论老少都能歌善舞,手鼓、冬不拉是他们特有的乐器,他们的音乐也非常有特色。
二、认识冬不拉和手鼓
1、出示冬不拉图片,老师示范冬不拉的演奏姿势,并跟着《我爱雪莲花》的伴奏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冬不拉的演奏动作。
2、出示手鼓,老师讲解手鼓的演奏动作,并跟着《我爱雪莲花》的伴奏音乐跟老师一起做演奏手鼓的动作。
手鼓的伴奏节奏:X& -& |& X& X& |& X& -& |& X& X& |
三、谈话导入歌曲
1、新疆除了有特色的音乐外,在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远近文明的——天山(天山图片)它是新疆的象征。(多媒体展示天山—雪莲花—小姑娘—边防军)
2、教师简介
天山很壮观,很奇特,看到山上白白的是什么吗?(雪)是呀,天山上常年有积雪,天气寒冷,许多动植物都不愿住在那里,而在寒冷的悬崖峭壁上,却生长着一种花—雪莲花。(雪莲图片)你们知道吗?雪莲生长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大约需要五年时间。雪莲不但生命力强,还可以做成药呢。还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呢。看来它的用途还真大!听说有一位新疆小姑娘——萨依拉,她的家就住在天山下面(小姑娘图片)她从小喜欢爬山,那天她从山上采摘下几朵雪莲,那么珍贵的花,萨依拉采下来要做什么呢?你们想一想?
3、学生集体发言
4、欣赏歌曲《我爱雪莲花》,揭开疑问
回答——手捧雪莲花,献给边防军
师:天山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天气非常寒冷。边防军叔叔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坚守哨所,保卫祖国的安宁。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学习边防军叔叔那种甘于奉献的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把这首歌献给边防军叔叔吧。
二、学唱歌曲
1、教念歌词。难点处教师念一句,学生念一句
2、学生齐读歌词,教师用铃鼓为学生伴奏
师:好了,我们的难题都解决了,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边做动作边念歌词,我来为你们伴奏吧!
3、师范唱歌曲
4、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5、学生跟唱歌曲
6、疑难解答
师:同学们,你们在学唱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学生提出问题)
师:谁能帮助他,我们一起来解决。
7、审美提高
a、分析歌曲情绪
师:小朋友们,你们对自己刚才唱的歌满意吗?有没有信心和萨依拉比一比?那我们就得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来演唱!
师:你觉得我们怎样唱才能把这首歌唱的更加好听?(学生讨论每一段的情绪)
b、最后一句的演唱
师:那么最后一句我有两种唱法,你听听哪一种唱法会使歌曲表现的更加完整,更富有感染力?(教师演唱,学生聆听分析)
c、完整演唱歌曲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这次我们跟着伴奏来唱,大家有没有信心?
(跟伴奏唱1~2遍)
三、创编表现
1、随音乐学生创编舞蹈动作
师:我们唱的真好听!歌曲已经会唱了,就让我们跟歌声舞起来吧!
2、教师示范舞蹈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的表现棒极了!动作编的真好看!我知道你们特喜欢舞蹈,陈老师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段新疆舞蹈,想不想看?我对大家有一个小要求,请你们边看边学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比比谁学的最好!
3、学生表演动作
师:我跳的新疆舞漂亮吗?有谁能来模仿一下,抽优生上台示范动作。
4、分组创编,表现歌曲
5、分组展示(机动)
6、全体随着音乐一起来舞蹈、
师:老师看到同学的舞蹈动作非常漂亮,那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跳起来吧,把我们的舞蹈献给我们最亲爱的边防军叔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一趟新疆,同学们都了解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学习的真仔细,那就让我们跟着新疆的音乐一起回家吧。听音乐出教室。
第九课《小乌鸦爱妈妈》
备课人:韦小燕
1、欣赏名曲,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3、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验爱的实践教育从而使学生懂得奉献爱。
l、感受乐曲情绪、有感情演唱歌曲。
2、角色表演,了解人物形象、体会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主题。
四、爱的延伸
1、师:你们喜欢小乌鸦吗?为什么?
生:有孝心、懂事、不贪玩………
师:乌鸦妈妈把小乌鸦养育大,小乌鸦感受到了妈妈无私的爱,长大了孝敬妈妈。
(生举例交流,如同学间的友爱,老师的关爱,长辈无私的爱等)
让我们把对长辈、对同学、对老师的这份深深的爱融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上一篇:[ 08-25 ]
下一篇:[ 03-1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为你唱首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