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发现的连合600aq所在,锡纸烫没几天就直了竟然wwW600aqcom又不管啦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一课:画基礎线自  

这里所说的裁剪是指业余爱好者学了来自己做衣服的,不是指职业打版师怎么学打版师们有反对意见的,反对无效!

 那么多漂亮的衣衣想做图纸不懂画,确实是蛮烦恼滴更重要的是,学车缝的话刚开始的时候笨手笨脚的,很辛苦但三五天就能学个基本差不多,认真学一个月的话以后就再不用怎么学了,全会了至少一看就会了。% n& Q% q. F6  但裁剪呢很多人都照着书上描个图纸,也能做件衣垺出来似乎很容易。不过细究起来,学三五天的时间连看懂一张图纸都难更不要说自己画图纸了,因为裁剪虽然只有两个字实际上包涵了很深的学问:数学啦、平面转立体啦、人体工程学啦、面料性能学啦、服装工艺学啦等等等等。:

  所以大家嘟说:车缝难学易会,一旦会了就真会了;裁剪易学难会似乎会了一点,但永远不敢说精通了! 对于没有系统培训过的业余爱好MM们来說,这就比较麻烦了:又想自己做些漂亮的衣衣又不会画图纸,现成的图纸更不容易找到就算花钱买一些来,因为身材、面料等变数做出来的东东总是不那么如意。
  我这里要教的裁剪可不是只教你怎样从书上扒个图纸下来,怎样描成一比一的裁片哦~~这些根夲不是裁剪充其量也就是照葫芦画瓢,跟裁剪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教的是怎样看到一个衣衣的实物彩图,马上就能自己动手画个裁剪图出来不但能画出来,还能根据不同的身材做些调整反正做好穿上去就是象那么回事。
想学裁剪的话先要搞清楚几件事:第一、裁剪很难学,而且是相当难不认真的话,不可能学会
. 第二、裁剪很枯燥,学起来并不有趣不下很大的决心的话,不可能坚持下去--当然我尽量讲得不那么枯燥。第三、裁剪很抽象不亲手操作的话,永远也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第四、裁剪很有用,只要学会了基夲原理什么衣衣还有鞋子帽子包包都会裁

画图的时候,工具要齐因为是学习,我们可以先画一比五的小图就是所有的尺寸都缩小到伍分之一。工具:
1
、铅笔(为了看得清楚我用签字笔)2、橡皮(画得好的可以不用)、尺子。这是我的一比五的尺子上面的刻度就是伍分之一的:

 1、画一条横的基础线,再画一条垂直的线即后中线

 2、在后中线上取37,画基础线的平行线,为腰节线

 3、在后中线上取19.4画横线為上平线,也叫上围线'   在基础线上取7,上升2.3画平行线这是侧颈点9

4、从侧颈点画横线,取19,向下画垂直线再在垂直线上取4.1,画横线,这是肩斜线

5、连接侧颈点和肩点这是后小肩线

 6、从肩斜线往内取1.5,这叫冲肩量。向下画垂直线到上围线这是背宽线。算算背宽量:肩宽19-1.517.5'

7、畫袖窿:从背宽线与上围线45度画斜线取3,作记号 从小肩线画一小段垂直线5

 在上围线上取22.5,画垂直线,这是侧缝线,

 8、在背宽线的一半的地方莋个记号
0
从小肩线的垂直线开始、过背宽线的记号、再过45度斜线记号、到侧缝点画一条圆顺的弧线  注意:与小肩线一定是垂直的

 9、用圓顺的弧线画好领窝线

 10、在上围线一再取22.5,画垂直线这是前中线

11、画前领窝:基础线上取6.7,前中前取7.5,各画垂直线,相交在对角线上三等分

12、过侧颈点、三分之一的记号点、前领窝点画圆顺的弧线。

 13、从基础线往下取4.1画平行线这是前肩斜线3

 14、量一下后小肩的长度,约13,从前侧頸点到前肩斜线上量13,作前肩点记号连接前侧颈点和前肩点,为前小肩线

16、画前袖窿线方法同后袖窿线一样,注意整体圆顺过渡;

 17、在前Φ线上从腰节线向下取3,画横线

18、在刚才的横线上取9,画垂直线/ I:

 19、从基础线往下量24,在刚才画的垂直线上作记号,为胸高点即乳高点、BP

  先说明,这一课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在第一课的基础上省略得比较大,如果感觉困难的、画图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的一定是第一课的作業没做,那就不能怪我了哈~

 第一小节:衣服与衣服的区别看看这两件衣服:

:大小合身衣片平整,但只有衣服没有人的曲线了,休閑服装就是这样的 :相当合体衣片本身不是平的,穿起来曲线玲珑一丝皱纹都没有3 喜欢哪件是一回事,咱学裁剪又是另一回事没有曲线的那件明显容易裁,有曲线的比较高难度如果把难的都弄明白了,简单的当然小菜一碟了S3 ^衣服之所以没有曲线因为相对于人体,囿多余的布料所谓贴体,就是把多余的布料、把所有产生皱褶的地方通通删掉这个删掉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做省) ; 省,是把哆余的料子车合在一起不用剪掉。为什么把多余的料子车合在一起就能做出贴体的效果呢第二小节:看看去掉多余的布料是怎么回事这個要用个有曲线的人体来演示了(找了一下午珠针总算找到了,出了一头汗嘻嘻~一张纸,平的(用纸演示比用布更直观因为没有┅点搞假的余地)  一个模特,到处都是曲的*

 ( b把纸贴在模特的腰上宽的地主贴了,窄的地方就空了;窄的地方贴了宽的地方又翘了,就昰不平

为什么呢?这就是平面与立体的转化关系了:平面可以围成圆柱体但不能围成一头粗一头细的锥体。
,办法:把多余的量捏起来--马上就贴体了哪哪都贴先把侧缝对齐-

把另一边也顺着丝绺对齐(注意,这时候腰那里空得很呢)

把腰上多余的布捏起来--贴了

 这個捏起来的部分就是省。别看我用纸做的有点皱纹要是改用布料,那就一丝丝皱也没了平得不能再平,贴得不能再贴身体上所有囿粗细变化、高低不平的地方,想做出贴体的效果都要做省:胸省、腰省、肩省、领省、肘省、肚省等

 省可以做成各种样子,可以转移箌看不见可以利用接缝线、抽褶来隐藏,可以大、可以小可以做胖省、瘦省……细究下去,要晕倒一大片了暂时不讲了,以后再说

 瞧瞧人家做了省的效果第三小节:学画西裙

 西裙是裙子的基础款,会西裙了做些小小的变化,可以变出无穷多种裙子来咱画图可不光呮是为了画图主要是想画了有用,所以画的图都是些什么东东要都弄明白才好。, 这款西裙的规格是这样滴:腰围:66  臀围:9044是松量也叫抛围,没有抛围会绷得太紧)
w
裙长70'腰头另上高4,所以裙片的长度是70-4=66其它的数据比较麻烦点,不讲照着写就行了。

同第一课一樣先画基础线,这个基础线是腰线然后画与腰线垂直的前中线,再在前中线上取裙长66画下摆线臀长16画臀围线,在臀围线上取23.5画侧缝线。%

 2、在腰线上从侧缝撇进3,画圆顺的弧线--画出去一点也就是升高0.51(目的是为了与腰线垂直),把腰线画成弧线连接的地方一定要垂直,车好后才是平的

 3、画腰省:先算一下省量:23.5320.5, 1/4的腰围+117.5, 20.517.53  在腰线的中间画竖直线,长12,为省中线(腰上画出去一点)在腰线上左右平分省量3,每边1.5,与省尖连线。然后把腰上的弧线连顺省中线的地方突起一点(车缝的时候需要这个量)

 4、把前中线画成虛线,表示双折、不剪开的意思最后把整个轮廓线画明显,与前中线平行画经纱线写上裁片名称和片数:前幅×1.

 5、同样的办法把后幅嘚侧腰线画好。

 6、后中线的腰节下降1(这样与人体更贴合)把腰线轻轻的画成一条弧线。 在腰线上平均取两个省位靠后中的长12,与后Φ线平行。靠侧缝线的长13,与腰节线垂直

 7、用同样的办法算省量,共5,每个省宽2.5,同样平均的分在省中线的两边画好两个后省,再连好腰线(与前腰线一样省中线的位置要突出些)。!

 8、画后开叉:从臀围线往下量22,4,画出叉位

 9、把前幅的轮廓线画明显,加上经纱线和裁片名稱、数量:后幅×2,完成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三课:女衬衫  

这一课的重点:看懂裁剪图,知道一些线条都是怎么来的顺便也明白,原来裁剪就这么简单
1
、有了前两节课的基础,这一节的画线顺序讲解得很省略不懂画的,个别提问
2
、顺便讲讲抛围的参考,只要量准了基本身材尺寸做什么衣服就加上相应的抛围量,一点不用费事也相当准确。裤子、裙子的道理是一样的童装、男装也是3、在作图的過程中不光讲怎么画线条,也简单讲讲领口、领子、胸省、袖子的变化只是想让大伙儿明白,打版是一个很灵活的工作灵活到随意处悝的程度,当然处理的效果就千差万别一定不能僵死地套某个公式或把某种打法奉为经典,一切以出来的实际效果为准所以,打版师嘚工作才会技术含量很高裁剪也就变化无穷。喜欢的觉得很好玩不喜欢的觉得好烦。

、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讲比如胸省的不同画法、丅摆的不同处理方法、袖子的不同画法等,太多太多了会让人晕死的。这个女衬衫就是最老土的那种款式:小翻领、一个胸省、没有收腰、下摆是平的、普通袖子开门襟、订扣子。反正最最普通的那种就是了我就不画设计图稿了。, 160/82A--这是国家标准的标记法意思是身高160cm、胸围82cmA体形,国家标准是什么东东请下载相关书去看。具体尺寸;领围35 胸围828 肩宽38 腰围66 臀围908 衣长62 袖长52 袖口26.   其中+8是抛围量为8, 加抛围参考:贴体晚装 02吊带装 24旗袍 46衬衣 812
春秋外套 1016大衣 20以上所有的抛围量都只是参考,以具体设计囷预想的效果为准还要根据不同的面料作调整:厚的、薄的、有弹性的、带毛毛的等等,都不一样的
开始画图前后幅,也叫大身(以後说大身打版可别犯晕、除袖窿深不同外,其余的与第一课的画法一样:

 3、用圆顺的线条画好侧缝(反复强调线条要圆顺做好后才好看)  后中线画成虚线,表示双折加上经纱符号。

 4、前幅画法有与上次有点不同:把基础线升高3上围线升高3.5,这是做女装与男装不同的哋方,也是关键的地方很多人做的女装穿上后老感觉往前跑,要把后片扯一扯才舒服就是因为按男装的办法打的版,胸省的做法不合悝

 5、在新的基础线和上围线上画前片。领深在7.5的基础上再降3(深度可以根据喜欢调整开小了不舒服的)

 6、找好BP点。侧缝画法与后幅一樣(轻点画要改的)。

 7、画胸省(有点难):胸省量为3.5(胸围不同的人数据不一样)袖窿底下来7,BP点连线,为省中线返回4作为省尖點(省不能车到BP点的,不然真成尖的了)--省中线下来省量/21.75,与省尖点连线

 8、从A点往上画一条与省中线垂直的线到B点,省中线到A与到B嘚距离要一样--连接B点与省尖--从袖窿底、经B点画线到省中线连接到A点--画明显整个测缝线。

9、前中线加宽2,作为叠门(扣眼就不畫了)

 领:领子的画法有好多种,每种又根据不同的领面形状线条也不同这个领子是普通小翻领,领座3,领面4量好后领窝和前领窝的長度(有人提出把15的纸样放大来用,我说不可行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这么小的尺寸,你怎么量很不精准的说)。

 后领窝大约8.5,湔领窝13(都是半数领也是双折的)--画好领面和领座的分界线%

 2、画翻折线(做完后翻烫领的线,不画也没关系):领窝线下降2、分界線下降0.2,画辅助线再把整个线画顺

 3、画领底线(与领窝车合的线):连好另一条辅助线,按给出的数据画顺线条

 4、画外领线(领子的边边):再向外加出3.5,从领底取7.5连线--连接外领线这个往外3.5只是参考,具体有很多种方法取值而且蓝色的角度是可以根据设计调整的,具體可参考其它打版书看多了就明白了。领角还可以做成圆的就象红色线条那样。

 最后在领中线加上两个小半圆这个与虚线的意思一樣,表示双折如果画在两个裁片上,表示拼合--加上经纱线袖子,袖子的画法也有好多种具体要根据不同的效果作调整。)

2、量好湔袖窿与后袖窿弧线的长度(如果是一比一的图拿软件尺很容易量的),并且在量得的数据上前加0.4,后加0.6(参考数据不同袖型数据不同),大约前21.8,23.2,连好两条斜线(注意是斜线的长度不是横线

 3、画袖山弧线:前袖二等分,往下1,后袖三等分然后按给出的数据上升、下降,再用圆顺的弧线连接所有参考点(袖山顶部要平顺不能起尖头,而且要左右大致对称)

 4、两侧垂直的辅助线量下宽度约34,减去袖口宽26,岼均分在两边,各4--连接袖底斜线各在袖肘的地方撇进去1,画顺。加上经纱线完成。

第一小节:为什么裁剪一定要有原型的观念管昰裁剪书上还是我前几课画的图,都是以国内标准中码为尺寸画的很多人就有了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原型的意思就是这个中码的样子其实不是的。

就拿买鞋或做鞋来打比方:你会量一下脚的外轮廓:多长、多宽然后比着这个长和宽去买鞋子,不管是买皮鞋、凉鞋、拖鞋还是高统靴一般不会买错,那么这个脚的外轮廓我们就可以叫做鞋的原型你的鞋原型与他的原型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36码有的40碼,有的宽有的窄。定做鞋的话在这个原型的基础上做的就比较合脚。现在网购的比较多正确了解自己脚原型就很重要。

衣服的原型也是一个意思:书上画的都是一样那是为了出书方便,可以反复复制而且数据都是算好了的,不用重新算我上课的图片什么的也盡量老用一样的,方便嘛~ 但这些都只是一个思路你自己有自己的原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原型你看书只能明白他打版的思蕗,具体的线条要根据自己的身材定  那么,为什么原型的裁片是这个样子那就请看看立体裁剪的书和视频,还有一本日本人出的《人体与服装》:人就是这样长的所以裁片就这样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甚至很多裁缝师傅和工厂里在职的打版师都鈈明白。$ X) ?3   我小时候家里请裁缝还做衣服,给我爷爷做了一件大棉衣我爷爷驼背比较明显,老年人嘛太正常了--这件大衣穿上後问题就比较严重:后下摆高高翘出去、前下摆长一截。裁缝师傅搞不懂为什么说不出话来。我父亲穿上后效果特别好裁缝师傅就找囙面子了,笑着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得很清楚:爷爷的背太高了。言下之意我的衣服没做错,是你没长好!
  工厂里依据的尺団是国家号型标准这个标准大家可以下载这方面的书看看具体规定。所谓国家号型标准就是把中国人按最典型的尺寸分成几个类别规萣几个档次的身高、胸围等,工厂里就统一按这个标准生产大家也统一按这个标准买衣服。这本是为了方便但人都长得千差万别的,囿的背驼了、有的肚突了、有的含胸了、有的腿长了等等如果工厂里这样每个特殊体形都照顾到的话,非亏本不可所以,不管实际上囚长得区别有多大工厂里只选择最常见的人群为销售对象。其余的呢不管了!我就只卖这几样标准身材的,你穿得就穿穿不上自己詓定做。)  这样一来工厂里的打版师长年就只打那几个标准数据的版,久而久之也养成了我们家请的裁缝师傅一样的毛病:我的僦是标准,不符合我的版的就是人没长好的所以,常常有工厂里的版师打的版出些稀奇古怪的毛病我作为设计师,有幸遇见过好几位这样的版师
l
  其中有一位实在太让人难忘了:我让他打一件贴身的性感连衣裙,并且有一个样衣给他作尺寸参考只在某些地方有修改。结果成品我一拿到手上就觉得严重不对,但这版师的态度又傲得不得了好象他是全世界最牛的一个,根本没准备听我说话--峩也不必说话顺手就把衣服套在模特上:本来性感的胸部破缝掉在腰节上、腰在臀部、臀在大腿处、齐膝的裙子一直长到脚踝。我没想箌这个版师居然很吃惊他一点都没意识到他打的版差到这个程度。我只说了一句话:衣服是给人穿的我不管你的打版方法有多正确,现在看起来就是错的
 甚至我师从过的个别老师都有这个毛病:打版的时候心中没有人体的概念,只有师傅教的公式和数据只有紙样,至于数据为什么是这么多、纸样做成后的效果符不符合人体的特点不管。很多老师傅量尺寸就是乱量的:给同一个人量身衬衫量出一个尺寸,西装又量出另一个尺寸给同一个人做衣服,夏装肩斜与秋装肩斜不一样、领圈不一样、腰节的位置不一样……
  说了這么多就是要竖立一个基本概念:衣服是做给人穿的、人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变的、衣服要适应人体、人体是衡量衣服是否做得好的根本標第二小节:是不是每次裁剪都必须套原型?原型是一个观念就象你如果穿37码的鞋,脚背偏宽那么次次买鞋就会选择3638码的前脚掌稍寬的鞋,你肯定不会买双35码且脚背瘦瘦的回来 一个有服装原型观念的人,打版的时候也时时都记着人的胸部在哪里、腰节在哪里、手臂抬起来要给多少的活动量绝不会打出胸部掉到腰节的版。
 那么熟练的打版师会依据手头上的款式,在原型的基础上换算成合适的數据直接画款式轮廓线。这不是不要原型而是因为熟练而省略了先画原型再画变化款的过程。  如果你对版型不太熟数据拿不准,一定要先画原型如果你对原型太熟悉了,变化后是什么效果也一清二楚可以省略画原型的步骤。
第三小节:女上衣原型有哪些基本樣式常见的几种:、有胸省、腰省的贴体式(这个重点分析)
7
、无胸省、有腰省的略宽松式(这个容易明白,不讲了)、有胸省、肚围突出的特体式(这个顺带讲一讲原理)

 用已经确定了的数据画出原型。这个是四开身、前后中不破开的贴体式原型你可以做成短的,吔可以做个中长的这个是在第一个原型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的,前片把胸省转移到了肩部叫做冲天省冲肩省,后片把省上延箌袖窿与腰省合起来叫做公主线。实际上省做到这个样子,裁片都已经是打开的了如果后中破开,一起就是八片常有八片女夏衣,就是指这个样子了(关于省的转移,请先看看省转移的书、视频一遍不懂看两遍,一本书没说明白换另一本看然后照着样子裁个纸样,转转省请个人帮忙站好,在她身上比划几下看效果)

 移开一点,片片独立看清了吧?(注意下摆那里的省本来是交叉線,要明白这两条线是往外画的裁片移开后,下摆比臀围要宽的很多大摆裙也是这样画的,是为了节约地方实际做裁片的时候你要弄清楚哪条线是哪片上的。)%

这个是真正的八片了后中破开了--看绿色的线,破的并不是直线而是有点弯,这是根据人体背部趋势決定的前片有讲究:绿色的线有三处画出去了:前中、两个省线,目的是为了增加裁片在肚子那里的宽度有些肚子偏大的人就是按这個思路裁衣服了--哪里大就大出去,哪里小就收个省千万不要死板的做完了拼命想把人塞进去或者怪人家没长好

 移开裁片看清楚点:

   这些原型都是根据自己的身材来画的,哪里高点、哪里瘦点都可以调整如果觉得满意了,就用硬纸板画一个每次做衣服就拿出来套用。原型的长度可以根据个人的常做衣服和频率定:常做短上衣就弄个短的,到时加长也行常做连衣裙,那就画个全身的到时截短也可。有时要做左右不对称的衣服备个全片的也很有用处。同样的领片、袖片也可以画几个常用的原型存着

 第四小节:几种常见女裝的原型套用讲解我随手从下载的书里摘出来的,大致的讲一讲套用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

 从这件吊带连衣裙就可以看出原型有重要了:呮有根据原型,才能正确定出肩带的位置和长度、前领口的安全尺寸、后片挖掉的量而且一定很准确,不用修改如果没有原型做参考,而是依据别人给的数据或经验尺寸可能要反复修改很多次才合适。, 这个裙子的前幅处理比较特别:没有做胸省稍微有胸部的人穿着僦会产生斜皱。腰、臀、下摆线都有往下降且前幅比后幅明显宽,这可能是为平胸而挺肚的人裁的如果是标准体型应该做个胸省,胸蔀以下则参考后幅这件小衫如果没有原型为依据很难做到合身的。看看领口、袖窿的轮廓前片的胸省转移成了肩省,肩省又改成了缩皺所以成品是看不见省的了,看不见不等于没有哦--省还有更多的隐藏处理手法多看看书吧~

 胸省转移成了领省,再均匀的抽褶(仩面的剪开、合拢是指做纸样的思路刚开始可以试着做,熟了都可以直接画成一片了--千万不要在面料上剪开合拢哦

特别注意下船形領在原型的基础上挖出来的根本不用担心小了或掉胳膊上

 这件小衫貌似很复杂,其实一点都不

 原型还是那么简单无非是这里破开、那裏合拢、把省又换成了皱褶而已。至于怎么弄出那么多波浪来找一找这些领子的图纸看看就明白了。

 这个吊带小衫简单吧不要小看,講究很大~

 这一次裁片没有加抛围,还往里缩进因为是针织面料,弹性好所以打版的时候既没有胸省、腰省,还要去掉弹开量这個缩小的量叫做负抛围,负抛围多少合适要拿面料来测试。如果肩带也是有弹力的那也要剪短,并且长度要测试

1、书上的尺寸昰他们的尺寸,你只能参考他们的思路数据要根据你自己的身材定。
2
、公式算法只是参考每个部位都有很多种公式可以套。如果套完公式后的数据套在你身上不合适不要怀疑你的身材,是公式不适合你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修改。数据还要考虑面料厚度、弹力、宽松度、扣合方式等问题4、装袖的衣服的袖窿要比无袖的大,因为要方便手臂抬起来而无袖的要保证不走光。
加肩垫的衣服在裁的时候要把墊肩的高度算进去同样斜纹的下摆要修掉自然拉长的量、有弹力的面料要减少抛围或长度,齐膝的裙子要考虑脚步的跨度

服装裁剪基礎教程第五课:贴体女牛仔裤  

裤子,难度非常大 本来难度也不那么大的,比如以前的扎裤腰的那种松松肥肥的,只要保证腰头扎紧鈈掉下来就算成功西裤也不难,把尺寸、公式套进去基本上没错。问题是现在不是流行贴体裤子么这一贴体,困难就大了:又要性感又要美观,还要舒服而且能活动。如果一条贴体裤子在静站的时候很美但抬腿困难、坐不下去,或者坐下去腰头、裤档勒得紧紧嘚那就大大的不妙~
'
  所以,想把一条贴体裤子做好一定要了解人体的造型特点和活动特点。
1
、后臀比前臀凸有些MM的肚子甚至是岼平的,但臀高高的这样裤子的前后片的区别就很大。前片腰臀差不大好办。后片就一定要想办法处理腰臀差!
2
、裤子的侧缝线不是Φ分的,而是按人静站的时候手自然垂下来时手指到达的位置这个位置稍稍靠前,所以侧缝线也就靠前,后片会比前片大
3
、人往前活动的机会远远大于往后仰的时候(常翻跟斗的除外),后片除了要考虑臀部翘高的量还要考虑弯腰、坐下、蹲下的活动余量,哪怕是彈性面料也要考虑只能讲这么多了想了解全面的,请耐着性子把日本人写的这本书好好读一读:

 这条女牛仔裤的特点:贴体腰位比较低(低就腰围比较大点),裤脚口有点小喇叭后片装机头。正常规格(净尺寸):M 腰围66 臀围90 裤长103
低腰规格(加松量):裤长:98  腰围:72  臀围:90494  膝围:38  脚口:42:
常用数据处理:另装腰头高4,实际裤片长98494臀围前小后大分配为:前臀 4/94122.5   后臀 4/94124.5 3、前片不做省,把腰量加大后片机头可以做省,把腰量匀到前片以减少差距。分配为:前腰 4/72119  后腰 4/7210.7的省量=17.7"4、膝围和脚口同样前小后大前膝 2/38118  后膝 2/381203 M             前脚口 2/42120 后脚口 2/42122
5
、前档宽公式:松臀围/2013.7  后档宽公式:松臀围/100.59.9
`6
、正常西裤的直档长304(腰头)=26,低腰直档取21  以上所有数据都是以比较匀称、标准的体型計算的如果体型、款式有变化,要做相应调整高腰、中腰、低腰只是位置不同,全裤、九分裤、七分裤、短裤只是裤长不同宽松裤孓的松围、前档与后档都要加量。常要调整的位置有:直档、前档、后档、腰省量、脚口围、裤长、腰头高等多看书,多尝试

、辅助線:以侧缝为基准,取22.5画臀宽也就是前中线。以腰节线为基准取21画上档线(也叫横档线),取94画脚口线把腰节到上档的21均三等份,苐二份的位置画臀围线在臀围线与脚口线的中间画膝围线(膝围线可上可下,看款式)

 从前中线撇入1.5,向下连线到臀线与前中的交叉点

 側缝那里:把腰节线升高1.5,算算整个腰的余量:22.51.5192也就是侧缝撇进2,或者从前窿门量过来19都行

把所有的线都调整圆顺,注意两个直角侧缝不能太弯,不然车好要起包

把整个档宽中分,画前裤中线'

 在膝围线上平均取18--每边9

 所有的线连起来并且调顺--裤腿过渡很緩,弯度都集中在上档线下面的一点地方但也不能太弯。如果侧缝线在刚才找的辅助点上调不顺忽略辅助点,以线条圆顺为最终目的

 靠近刚才的前侧缝,画一条后侧缝线取24.5画后中线,再取过9.9为后档宽(分清楚臀围线和上档线哦)

 连线调顺后窿门,注意后档最外面嘚线有一段比较平缓

有腰节线升高了1.5的那条线上量取后腰量加省量17.73 {&

 上档线的侧缝也同前片一样撇入0.70.8

 把线连起来调顺

 整个后档的宽度中汾,并且往侧缝线移1,画后裤中线

 取好后膝宽和后脚口宽

 把所有线条连起来调顺, e6

 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前后侧缝线的弯度不一样(后裤中线巳经往侧缝移了1了不然区别更大),长度肯定也有区别画好后要调到一样长:可以把后片的腰线下降一点。内侧缝线也有长短后档丅降就是为了调节这个长度,画好后实际量一下通过后档下降量把两个内侧线调到一样长。如果臀翘得比较高的后中撇入量可以更大,更升高具体变化规律请多找几本打版书来看。如果要装口袋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定位置。书上都有讲自己去找
画机头:机头一个是裝饰,二个是可有转移省有些机头裁成左右两片拼起来,有些就是一片车些花什么的,很漂亮2 E- \) @$ w  Y, x2 x9 N后中取78,侧缝取23,画线

 中分,画个0.7的渻(如果必要省可以做到1

 把机头分开(肯定要裁开的啦~)

 开始省转移了:省的地方是要剪掉的,所以只看绿片和红片

 两片拉合起来去掉省的空隙位(注意看下面的线的变化)

 看清楚点:把转角的线条调顺2 B8

 成了一片完整的机头裁片了,与裤片车合后翘起的位置实际仩等于做了一个省,立体感就起来了腰部会很贴

 整理裁片:标上经纱线方向,机头可以裁两片也可以对折裁一片

 加缝口:基本上加1就荇了,裤口折边可以加多点看款式。前中装拉链的地方也可以留多一点车完后再剪掉8

很尖的地方,缝口会有个很长的尖多余,可以剪掉%

 腰头裁成有点弯度比较贴后中拼车,面两片里两片。面用直纹并且烫衬,以便硬挺、且去掉弹力(不然越穿腰越大)里可以鼡横纹。腰的总长度为腰围加四个缝口加一个拉链贴位:7242378 每片39,宁可裁长点多了可以剪掉。高度为426

 拉链贴要烫衬双折后鎖边。门襟贴弯的那边要锁边具体找几本缝纫书来看:登丽美、美开乐、缝纫大全等,再把买的裤子仔细看清楚多啄磨补充说明:为什么我老强调转角的地方要垂直?这是刚才的前后裤片把侧缝拼到一起,如果角是垂直的拼合后腰线就是平的,正常6

 不垂直呢出现兩种情况:一个窝

 也有些拼合的地方不是垂直的,那是有条件滴:必须相互成补角也就是加起来是180度。就象这个机头与裤片拼在一起吔是平的。不过这个是原片剪开的一般不会出问题。如果是单独画的想弄成补角可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两边都弄成垂直就万无一失了

 本课作业1、找个女裤尺寸,参考自己的旧裤子或书上的款式画成11的纸样,所有裁片都要全并且加缝口。有口袋的要画袋布、买料子做一件实际大小的裤子出来。拉链不会装的不用急我过几天写个教程。

服装裁剪基础教程第六课:袖子  

原来没准备写那么多的也僦是图个好玩,显摆显摆了没想到一开课就下不了课了,不但看帖的人多交作业的也多,都是求学若渴啊我就不好意思停课了,虽嘫每次找新资料都万般不情愿眼睛看着各种书,心里想的是外面阳光灿烂~  从这个现象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服装基础教育太不普及了。如果搞个炒菜班、跳舞班或者学英语班都不会有那么多人报名因为这些班遍地都有,或者很多人不学就会不会也无所谓。做衤服这事对人的吸引力实在太大我当初就因为想做裁缝而去服装学校的。几年下来兴趣不但没减,还更发烧了预谋着到底搬哪几台縫纫回家。  其实我学别的东东的机会更多音乐、绘画、英语什么的,但那都没那么好玩弄过就丢了。服装不同天天接触,穿上┅件好衣服那心情、风度就是不同。想来其它人与我的感觉也差不多更何况想做好衣服又不会做,那种焦虑可能不亚于我未学服装の前。所以再怎么困难、勉强,我这课准备继续上了上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态度起码是蛮端正滴  之所以再次强调版权,是对自巳也是对大家的保护:如果我的原创内容被别人利用而我自己被忽略不计我肯定比较郁闷,不会再有继续讲课的兴致大家也就没得学叻
第六课:袖子  在四肢里,胳膊和腿是同等地位但裁剪的时候,并不把裤腿单独列出来研究这不是说裤腿不重要,而是由活动特性决定的腿大多数时候都是直着的,很少有人把腿前翘高或后踢高除非做运动。坐下的时候腿与臀的确是呈弯角裤子会起大量的皱褶,但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上身谁看你坐着的时候腿上是否有褶呢?所以裤子的裁剪并不把裤腿独立从上到下一片过,皱也好、绷紧吔好不管你。 袖子不同人的活动多半靠手完成,胳膊从来不老老实实的放着一会儿前抬、一会儿侧伸、有时候挠挠背、偶尔还举箌天花板上。立正的时候手臂放没放好,一眼可以看出来有点脏的、皱的、斜的通通显露无遗。所以在裁剪中,袖子就很重要――洳果连袖子都不重要了那简直没什么重要的了。
别看现在我们穿的衣服袖子都正儿八经的裁啊、缝啊,搞得神乎其神的其实当初袖孓的地位与裤腿是一样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汉服标准的十字架,裁起来特简单会拿剪刀就会裁。所以古代的小姐太太们都自己做衣服地位很高的夫人才请别人做。

但这种袖子有很明显的毛病:把胳膊平伸成十字架时才好看一放下来就满脸皱纹。问题是人究竟有几个時候冒充十字架呢就算干活胳膊也多半是耷拉着的。多皱在东方服装体系中根本不算回事,从古到今一直皱着比如和服与韩服。中國的旗袍马褂之所以比较例外与西方接轨很紧密,那是因为中国历史的耻辱汉服完全断代了,只好从西方寻找信心虽然如此,武术垺依然有着汉服的传统到处是皱,穿上去打一套太极拳啧啧!神仙下凡~

 但不管我们认为汉服、和服有多美,当今世界以西方服装为主流他们认为多皱不好看,那就是不好看所以本来天经地仪延续了几千年的多皱就成了毛病,就要改良  改良是要经过步骤的,這个过程很难考证我姑且从结构上推测,至于历史真实如何有待史学家考证。  估计汉服的水平连身袖产生太多皱褶第一步改成叻斜角连身袖。这种斜角比较符合胳膊的常态抬手也方便,立正时皱纹也不太多尤其是裁剪容易,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但悝不理想我说了不算,得随大流自从西方有了的概念以后,衣服做得一天比一天贴体胸是胸腰是腰,一丝多余的布料都没有洳果单单袖子那里容一大堆多布,那怎么忍受得了所以大概改良的第二步是把袖子与衣身分开,把所有多余的布都切掉再重新缝上去,甚至把手臂自然的弯度都做出来――这下好了与衣身一样完全贴体了,全身协调  这一改不打紧,虽然只是袖子与大身分家一个步骤但从立体与平面的关系来看,想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中间的学问就呈几何级增加。

、既然是分了再装上去就要装得严丝合缝,長度、弧度、拼合位的角度、布料的延展度等都要考虑要减少皱褶,就要对人体的形状特点、立体结构的表达方式、布料的缝纫特性很清楚胳膊是常活动的,要保证活动不受阻就要研究胳膊活动的范围、布料的拉伸度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保证装得上去并且盡量好看点、穿着舒服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这短短的一句话可以让裁剪的水平要么达到天高,要么烂到地底如果一个咑版师立志穷其一生去研究袖子的打版,一定有很多很多内容可以研究绝不会研究完了没事干。不过呢作为日常应用,我们就不需要婲精力去研究了只需要把别人研究的结果看明白、把简单的拿来用就行了。 明白了这些道理才有必要接下来学怎么裁袖子--很多師傅教出的徒弟不成气候,不是师傅工夫不好或徒弟学得不努力而是教的方法不当。虽然裁剪只是技术性的东东但来龙去脉的讲究相當大,不把目标、特点讲明白从头到尾只讲怎么画图、怎么打版,讲来讲去徒弟也不知道什么样是好的图、什么样子是达到了目标这種教法叫做只有珠子没有线,散的似乎学了不少,实际上问哪儿都模模糊糊、似对非对  现在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三点:袖子与大身要配合好、减少胳膊垂下时的皱褶、手臂要有活动余地所有的袖子打版、研究、评价都是围绕这三点来展开。其中第二、第三点是矛盾的西装的袖子一丝皱纹都没有,但穿过西装的人都知道抬手相当困难,干粗活就别想了所以穿西装的人都很绅士,有事情都爱到法庭辩论汉服的袖子皱褶最多,但也是最方便活动的中国人比较喜欢打架可能与这有关。以当今流行的观点来看少皱就是好看,多皺就是不好看那么把穿着方不方便活动也概括为好穿与不好穿的话,这对矛盾关系就是版师们天天挂在口头的好看不好穿、好穿不好看
 那么,我讲袖子的裁剪基本线条、具体袖型、数据算法等会讲得很少,因为这些大家都会了我只重点分析袖子与大身的配合關系、袖子少皱与活动性的平衡处理--能看懂裁剪图的时候,再一个一个学画具体款式就是浪费时间了一、袖子的基本部位  袖子嘚打版只需把握住三个位置:袖窿、袖山、袖身。 袖窿在大身上是袖子裁剪的依据,从形状上看就是一个洞普通话也叫袖圈,英语叫armhole都是洞的意思。广东话里洞的发音是窿(窟窿)如果说这儿有一个洞,广东话说的是立豆有个窿因为广东和香港的影响仂,久而久之袖窿就叫开了。!

袖山是袖片上带弧线的部分蛮象山的。

 袖身是除袖山后余下的部分

 二、为什么袖山弯成这个形状?  因为袖窿就是这个形状 平时看到的袖窿弧线都是依附于前后片上,窿没有独立展现形状被前后片吃掉了,我们一般就注意不到紦袖窿的裁片展开成一个平面的话,就是这个样子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袖山的形状。

袖窿本来是个圈圈袖山当然也要顺着一样才能装上詓

把立体的圈圈展开成为平面的形状,即把下面的内弧镜向展开成这样了,可不就是我们常见到的袖山拐来拐去的样子

根据不同的衣垺,调整一下弧线更好看一些

加个袖底线,就更清楚了

休闲的衣服袖山比较缓曲线可以稍微马虎点,但基本样子还是那样 

 三、袖山与袖肥的矛盾平衡: 在袖山弧线恒定的情况下袖山越高、袖肥越小;袖山越低、袖肥越大

袖山高最小为0,就是水平连身袖的效果普通男衬衤袖山高812,穿着比较舒服  普通女衬衫袖山高1215,穿着舒服并且有型日常外套、西装袖山高1620,相当有型但也很不舒服。再高的话胳膊抬起困难。
有一种袖子袖山高比0还小,为负不用说胳膊放下来的时候皱褶就是海量了,但这种衣服就是穿着手常抬上去的比較滑雪服、体操举重服等。

袖肥参考:7 窄袖:手臂围+46旗袍:手臂围+68& 衬衣:手臂围+810!女西装:手臂围+1012男西装:手臂围+1416女夶衣:手臂围+14以上男大衣:手臂围+16以上  这些数据都不是绝对的要参考胸围的比例。曾有个筒子根据想象说肥人的衣服会不会大身特大而袖子特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胸围大了袖窿也跟着大,袖肥当然配套的变大了蝙蝠袖比较特殊,不管胸围如何袖肥都尽量的大

 袖身的打版比较随意。不讲究的用直筒就行,讲究点的可以使形状好看点。 2、顺着手臂自然弯度作点调整的:肘省、破两片、底与面长度区别

 3、缝合因素的调整:弯线

   先量好袖窿长度按衣服的风格确定袖山高,确定袖山辅助线、袖长线、袖肥线画好袖山弧线,袖身线、袖口线这个在第三课讲过了,不再重复如果想让袖子贴全手臂的自然弯度,就在画袖中线的时候偏一个角度

两片袖  两片袖实际上是把调整后的一片袖完全切开重新缝合。

 有省的一片袖完全切开就成了两片袖只是切开的位置并非袖中,而是省那里

把小袖片从中分开,搬回到原来的位置

看起来就是一片袖的样子

   书上很多种画袖的方法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只要能达到袖型的效果,什么方法画都行 

 六、袖子的变化变化集中为四点:长度、袖山、袖身、袖口。

袖山:起皱、镂空、穿插

 袖身:紧身、宽松、喇叭、羊腿、藕节等:; : G袖口:平袖口、反袖口、开衩、荷叶边、袖英等- \2

七、袖片的检查与对位裁好了的袖子合不合格需要检查这几个地方:  1、袖山弧线能否与袖窿弧线配合0 2、袖肥大小能否与胸围成比例0 I% j3、袖山高能否保证手臂活动量
( L4
、袖长与袖口尺寸是否够量" 5、各连接部位是否过渡合理%

装袖常常讲到上袖点,指的是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的对应方法因人而异
1
、袖山高点对小肩线(或偏1cm. 2、袖底往上610对大身侧缝往仩6103、两片袖对袖山高点和袖底点

 八,讲讲插肩袖7   插肩袖其实就是连身袖的改良,只是与大身还有分开了但分开的位置不一定在袖窿线上,可以自由画想在哪儿开刀就在哪儿开刀,只要最后你还能拼成一件衣服

 还是先确定原型,画个自己喜欢的切口

选好袖子的角度画出袖长,垂直画袖口

 定个点袖山的上半部分与切口一样,下半部分作镜向反射线线的形状也可以调,长度一样就行了这个點也随便定,一般在下三分之一处5

连好袖底线,后袖片完成量两个数据:袖山高和袖底长,前袖片要一样

 同样画袖山弧线长度要与袖窿弧线一样,不一样的话调整弯度

 这个衣身与袖子重叠在一起,有些筒子看不懂其实挪开就明白了--很多时候为了画图准确,都偅在一起画完了再用不同的纸分开复制一个。

当把袖子装上后原来重叠的那部分就有了更多的展开余量,活动起来很舒服% m3 k3

 有些插肩袖沒有重叠量胳膊抬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a: K; R

 有些袖子表面看也没有余量,实际上暗藏玄机

 把袖窿底切开插入一小块,袖子就有活动余量了8 h

囿些的干脆把整个袖底都另插入一片好看又好穿

 插肩袖的袖片如果袖中线是直的,袖子可以一片双折如果有弯度,就只能裁成两片茬袖中缝合。

 袖子上玩花样很多很多怎么玩过不过份,我重点讲两个n

、盖袖    盖袖只有袖山而且只有一半袖山,袖身更不要了穿起来感觉很诮皮,很多人都喜欢其实盖袖的打版一点也不能含糊,与其它袖子一样要从袖片原型上切出来。切的长度、弯度就随便了

 2、泡泡袖  很多筒子看裁剪书,泡泡袖或者其它做皱褶效果的都是很多片片的图不知道搞什么明堂,晕得很其实不用晕,切片片荇业术语叫切展就是切了展开拉大一点的意思 为什么切展?怎么切展都不用管先,把目标找出来就好办多了 泡泡袖要达到什么目的?把袖子变大变肥弄出很多多余的布拱在那里--这就对了。但是如果让你从头画一个泡泡袖的图,你肯定抓狂:到底多大多肥啊线要弯到哪里才算合适啊?--心里没底了吧  这个时候,切展就体现作用了:先把原型画好然后想增加多少余量就切开多大嘚口子。想把袖山拱高点就把袖山头展开点;想把袖肥鼓饱点,就把袖肥展开点想一起壮大,那就一起展开展完了,把所有线条调整圆顺再裁出的袖子就相当合乎预期计划,一点不用担心变成妖怪

  童年 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 没有網络  

然而 我们依然充满欢笑 只因那些数不清的童趣

小伙伴们互相画或自己给自己画

那时手腕上画上手表也是一种时尚

小人书是我们最着洣的读物

我们每家都有很多小人书

而且街头巷尾还有小人书摊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人书

多的几箱子 少的也有几十本吧

买糖稀时小贩给兩根竹棍

我们就两手搅着糖稀、拉着丝

边玩边舔 直到玩够了 糖稀也被吃光了

乒乓球圆又圆,中国出了个容国团

容国团有胃病中国出了个莊则栋

庄则栋真勇敢,打败了'木村'和'小野'

全民乒乓球热大概就是那时兴起的吧

那个年代,支起一块门板

两块砖头一根棍架起个'桥'

轻轻嘚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不要告诉他

只要响起这首儿歌记忆里的场景总会清晰出现:

……丢手绢的人围着圈儿跑,偷偷把掱绢儿放……

如果被丢者发现后可手执手绢追赶

丢手绢者被赶上则认输,罚出节目

如果被丢者没察觉丢手绢者跑一圈回到其背后

被丢掱绢者认输,前者坐其位子

被丢者不仅罚出节目还要担任丢手绢者

快快划呀 小船飘荡 苏啦巴亚就在那前方

你可忘记美丽的衣裳 但你不要紦我遗忘

因为穷,在家几乎都帮大人们做过

糊信封呀包糖纸呀,捡废铜废铁呀

扫树叶用来烧炕呀劈瓣子呀、做煤球呀…

糊信封价钱非瑺便宜,糊几十个也就挣几分钱

这也算是当时的家庭副业吧以补家庭钱不够

锔锅锔碗,磨剪子戗菜刀

在街头巷尾锔锅、锔碗、磨剪子、戗菜刀

补破锅漏水缸的民间手艺人

他们挑着担子颤悠悠的的边走边吆喝:

'磨剪子唻戗菜刀'、'锔锅锔碗锔大缸!' 

男孩子都有玩过弹弓(枪)

这种弹弓打人可狠,弹出去的子弹力量很大

当时都用纸来叠子弹的叠出来的子弹折一下

挂在橡皮筋的机关上,扳机一勾

或拉直的皮筋一撒手子弹啪的飞出去

要是用个石头什么的当子弹,恐怕会打出人命

有的弹弓是几根树杈随意捆绑的

它所承载的都是童年无忧无慮的时光

踩影子,他跑我追他的影子

他会拼命的躲开跑掉,我一直转圈追追得我晕

踩上影子,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撞拐子是男孩囍欢的游戏

撞拐子拼的是单脚站抗击打的能力

校园里课间都很流行玩这个

手抱一腿为攻击腿,另一腿单跳动

可以一对一单挑 也可以分组對战

最好玩的是集体混战 很多孩子打成一团

左擗右砸有万夫不挡之勇,如入无人之境

还有个游戏叫做搭马架子

这是男孩子们玩得最嗨的游戲

一个人从后面抱住一个人

被抱的人把两只脚搭在另一个人的两个肩膀上

由他抱紧了再挺直了腰,三个人就成为一辆战车

还有一种就是兩个人拉着手 

一个人坐在这两只手上也是一辆战车,冲击对方

多半是一双脚和另一双脚相撞

这种游戏玩起来很凶常常会被撞翻

那时候街面上常常深更半夜我们才会散尽

跳皮筋儿,是女孩子的最爱

中间一个或者几个人缠着皮筋穿花

而男生就惨了参与最多的角色是作木桩孓

跳绳,有集体、双人跳、个人跳

群众基础好参与人多,极受欢迎

个人跳绳有花有式很有艺术体操范儿

双人跳绳也很有意思,两人要囿协同性

跳房子是常玩的、很有趣的游戏

在地上画一个个格子的'房子'

然后单脚将沙包踢进下个格子里……

当沙包被踢进所有的格子后

这把僦赢了最后通过抛沙包

沙包落到的格子就是自己的房子了

跳房子游戏很有趣,有很多规定

犯规了就要'下市'(淘汰)

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鐵钩子

滚铁环曾是男孩子们的挚爱

每个人的小铁圈如果放在现在

犹如带着滑板上学一样帅气加潇洒

在路上滚铁环安全几乎不成问题

一人当毋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

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

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

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做赶鸡动莋

母鸡身后的小鸡做惊恐状

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

若老鹰用手拍着小鸡的身子便算捉到了

一场游戏结束后重新分配角色

上一轮被抓到嘚小鸡则成为下一轮的老鹰角色

▼打口袋丢沙包(砍包、打鸡蛋黄)

玩过的丢沙包(砍包、打鸡蛋黄)就是打口袋

口袋是布做的 里面装的嘟是大碴子 都是自己缝的

一组是在中间躲避口袋被击中的

中间的人若被口袋打着就得下去,叫'下市'

要是用手抓住飞过来的口袋就能救一個人上来

老和院里伙伴玩打宝。打宝是论输赢的

谁要是把把标的物(画片)拍得翻过来了

就可以得到对方的'画片'

画片可都是花钱买的 自己茬贴到纸盒上

就算手拍疼了、拍红了 也不在乎 玩起来很较真的

煽啪唧和打宝(拍纸牌)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用啪唧煽啪唧后者是用手拍纸牌

煽啪唧就是把啪唧放在地上,图案冲下

谁把'啪唧'有图案的那一面'煽'过来谁就赢了

那张被'煽'过来的'啪唧'就属于谁了

当年大小商店都有卖'啪唧'画片的

一张'啪唧'画片纸,也要一、二毛钱

能剪出二、三十张'啪唧'

那时候虽然穷也有穷办法

还有不用花钱的自制啪唧

用厚纸叠成三角状戓正方形状的啪唧

老和小伙伴玩现在你还会折吗

▼抓骨头子儿【歘(chua)嘎拉哈】

抓骨头子在东北叫歘(chua)嘎拉哈

是女孩们的游戏,男孩吔常常参与

猪后腿膝关节的一块特殊形状的小骨头

这块骨头子有4个形态完全不同的面

分别称为耳朵、假耳朵、肚脐、鼓肚

玩抓骨头子游戏時根据抓起骨头子的面和数量

游戏时至少要有4个骨头子多了,积分更快

羊骨头子也可以但个儿较小,当时不太好找到

捏泥巴先捏一呮鸡,在捏一只鸭

捏只山羊咩咩叫捏只母鸡咕咕哒

捏只小猴蹦蹦跳,捏只青蛙呱呱呱

捏个小孩就是我快快乐乐是一家

跳山羊,是一种模拟山羊跳跃的儿童游戏

参加者排成一列除队尾一人外,全部作山羊

队尾一人从后向前依次排列的'山羊'上面一一跳过

其余人照此例 依次從队尾跳至排头作山羊

一人作山羊大家从其背上跳过

跳一轮 ,山羊高度由低向上升一次

跳不过者与山羊交换位置

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藏身的地方

心里默默窃喜:你肯定找不到我的~

走走走 慢慢走 一个跟着一个走

不超前 不掉队 我们都是好朋友

不许动 不许笑 不许露出小白牙

翻绳昰女孩子之间流行的游戏

一条绳子加上灵巧的手指

就可以翻转出许多的花样

只是要小心 ,不可以拉错线 翻错弯

荡过山,一荡荡到白云边

拔河是大众竞技运动游戏

学校会经常组织拔河与跳大绳的比赛

总会让人热血沸腾,欢笑无穷

编花篮最好是四个人参加

D则将脚架在C的膝弯處

B再将自己的脚腕架在D的膝弯处

并将手擎的A的脚小心架到自己的膝弯上

然后将各自的右手搭在前一人的右肩上

如此 一个错落有致的花篮就編好了

现在觉得那就是童年时代的高尔夫球

那个时每个人手里都有数十个玻璃球

每当下课或是放学几个男孩会自动地集中在一起

找块平哋,再在地上挖几个坑

每个人拿出自己的玻璃弹子弹开别人的弹子

弹玻璃球是有输赢的输赢就是人手的玻璃球

玻璃球需要上街买,几分錢一个的都有

那时家里穷可想买玻璃球有多难

所以,对弹玻璃球输赢是在意的

家里有在工厂的用车床旋出来的

一有空就拿着鞭子抽那个尜

最喜欢冬天在有滑刺溜的地方抽

(滑刺溜:下过雪的路上踩出来的冰道)

脚滑子就是找两块和脚一样大的木板

在木板下面钉两条粗铁絲

再在木板两边钉几个钉子 

拴上绳子,绳子把脚绷住

我们就可以用这块木板当做滑板

小时候冬天到处都是冰雪

上学放学的路上也是冰雪鋪路

所以男孩子成天缠着脚滑子

记忆的爬犁,木头的 下面是两条铁片

冬季,路上积冰雪一拉起来走得很快的

爬犁对孩子们来说 ,是玩具

对大人来说则是运输工具了

小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爬犁

平时拉砖拉煤拉秋菜,全靠这个爬犁

冬天玩的最多的娱乐项目就是用爬犁滑膤

那时放学后就会到街上去滑爬犁

但我们最喜欢的是到有坡度的地方

从坡上往下滑时 速度很快 ,很刺激

打冰球是一项胜负项目运动 很激烮很野蛮

球拍是自制 有的是棍子 也有的是专门的球拍

在院子里、胡同、便道上 两端各立两个砖头为大门

选手或是自由组合 或是猜拳分成两夥儿

把球攻入对方的门就赢了

最喜欢下雪天到户外堆雪人

还记得那时的欢乐时光吗

还拥有那时的天真和浪漫

感受有雪的日子的无限快乐和從容吧

要不一下放完就没的玩了

有时候把鞭炮放到盒子或什么东西下面

一响鞭上面的东西就被炸飞了

有时候也会把几个小鞭的捻儿拧到一起放

一些鞭会同时爆响 增加爆炸能量

还要去拾翻一下找到那些哑火的

再把他撅断了放呲花……

用于点燃小鞭的'点火器'

还有偷爸爸的香烟莋为'点火器'

很多男士很早就学会了吸烟

和过年时偷爸爸的烟放小鞭有很大关系

放小鞭,太多的快乐记忆

一串冰糖葫芦那甜与酸永远回味鈈完

每当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

都会引得院里小孩子跑出家门

围绕着插满糖葫芦草架子

眼馋那红彤彤的冰糖葫芦串

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呮小木碗里

加上点水,搅拌搅拌使它溶化

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

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

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

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一个黑乎乎的锅放在火上

一个人轻轻地摇动着手柄

不一会儿就听'咚'的一声巨响

如炸雷一般,米被爆开成为'爆米花'

大碴子粒、高粱米粒和大米粒

常常能够勾起儿时美好的回忆

冰棍3、5分钱一根冰多的3分,奶多的5分

记忆中大院外的┿字路口的电线杆子下

一个老奶奶每天都推着木制轱辘车

来到路口电线杆子下 坐在一高腿木制板凳上'上班'

轱辘车载有个小木箱,装着好多夶口老式暖水瓶

经常拿着攒下的零钱买根冰棍

那时冰棍冰多奶少,但能吃出童年的味道

可惜再也无法拥有~~当时那种单纯简单的快乐了

自荇车是现在的家里的汽车

垮裆骑、撒把骑、站在座位骑……

在大马路上撒了欢儿地'狂飙'

我们没有电视电脑和WiFi但有最喜欢的露天电影

放露忝电影的时候 

基本上都是重大节日,五一呀十一呀什么的

场面十分喜庆 ,现在是找不回那个感觉啰

电影开始放的时候附近的墙头、树仩全是人

我们都自己带着小板凳去

露天电影最好玩的是,银幕两面都能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广播

关于年味的回忆总是美好的

不管昰压在枕头下的压岁钱

还是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记忆中的年味当然更离不开那顿年夜饭

吃着一年里最好吃的一顿饭

听到的时候天就亮了 

早飯也做好了匆匆吃完 

我们就上这个院那个院找同学一块去学校上学

上学,放学的路上一起嬉闹非常快活

我们没有钱,三五成群嬉戏游玩

一根绳子几块石头,就可以玩得酣畅淋漓

谈起儿时各种喜欢的游戏

总有说不完的快乐无尽的回忆

那时,是我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雖然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我们不觉得苦

我们记住的只有快乐和思恋着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童年 恍如昨日 记忆犹新

永远回不来的快乐童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锡纸烫没几天就直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