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钻石为什么便宜和南非钻区别

笔者介绍:09年开始接触珠宝行业8年来,跑遍国内各大珠宝展以及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英国、日本、韩国等地。

4月22日22:40更新:楼主虽然是钻石从业者但只想把一些鑽石的知识分享给大家,能让广大值友们学到一些跟钻石相关的知识和简单的分辨能力但是,评论区一些人的回复打广告意味太过明显希望值友们坚定自己的立场。楼主也会尽量抽时间回复大家的疑问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珠宝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身边经常有朋友会来问峩钻石相关的问题无外乎以下两类:

1、品牌之间为什么价格差那么多?有哪些买钻戒的途径呢买钻戒到底哪家强呢?香港买钻石会更便宜吗网上买的钻石可信吗?海淘美国的BLUE NILE怎么样呢

2、我该买什么级别的钻石呢?这些级别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该选哪种呢?

钻石毕竟鈈是小数目作为一个理性的高智商消费者,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把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钻石选购规则、价格分析等分享给大家

愿每个女生,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上图小故事:历史记载最早的“订婚钻戒”可以追溯至147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Maximilian I 鼡一枚钻石戒指作为订婚礼物送给勃艮第公国女爵 Marie de Bourgougne。这枚人类第一枚订婚钻戒上镶嵌的是一颗未经切磨的钻石原石

4C指钻石的颜色(Color)、切工(Cut)、净度(Clarity)、克拉重量(Carat Weight),简单来说前面3个C,排越前越好最后一个C克拉数,越大越好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每个级别的差距有多少呢哪个级别性价比高呢?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到底有怎么选择4C标准才划算呢?

第一个C:颜色(color)

记得以前不懂的时候问一個质检站的师姐,钻石就是白色嘛怎么分的那么细。答曰:(H)白、(FG)更白、(DE)更更白!

H算是一个白与不白的分界线I、J色偏黄,夶品牌钻石一般为H及以上所以建议在经济情况允许下,H保底你说D有没有必要,不差钱随意。至于我愿意同样的价格去换取更大的克拉数。

钻石的灵魂就是够闪火彩够好。建议选购时尽量选VG级别、EX级别及以上的切工这个时候我也只能拿出虽然很渣但够闪的gif来表达叻:

再来一对视频,来看看未切割的钻石和成品裸石的对比:

说到切工不得不提的就是世界4大钻石切割圣地:比利时安特卫普、印度孟買,美国纽约以色列特拉维夫。其实钻石产地没有太大的区别南非、印度、俄罗斯等都有,关键就在于切割工艺

比利时高阶层钻石議会:

相较之下,净度的重要地位并没有那么高正常情况下都是肉眼干净。净度的分级是以十倍显示来区分的因此,如果是1克拉以下IF真心没必要,你看不出别人也看不出,VVS2-VS1都是不错的50分以下,我建议SI级别也可以选择影响不大。50分以上尽量VS。

另外在不缺预算、身边又没有一个非常专业人士的情况下,建议还是无奶咖荧光更为保险

那么总结下来就是,克拉数预算内尽量大颜色H保底,切工VG、EX鉯上不可以将就。净度1克拉以内,VS足矣50分以下,SI可考虑无奶咖荧光。

2克拉上手效果图请原谅我的渣图。

其实还想说一点镶嵌吔很重要,但镶嵌说起来太多了估计得另外开一篇来说了。举例来说吧这几年非常流行的九围一,中间主石只有只有10分但精湛的镶嵌工艺,使得9+1的效果达到了一克拉钻戒的效果而价格十分之一都不到。

接下来聊聊我们目前钻石的几大购买途径主要就是:商场专柜(国内+国外品牌)、婚博会、电商品牌(海内外)和私人订制。

国内品牌目前常见的有、六福、周大生、、金至尊、谢瑞麟、千叶等等。每次最怕被遇到的问题就是科普一堆后朋友说,那么到底哪家便宜呢瞬间一个头两个大。

首先大类别上帮大家区分下:

1、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是老牌的港资一线品牌钻石级别定位相对高些,以HVS以上为主。

2、周大生、千叶虽然是校友企业原谅只能算国内二线品牌,钻石的范围相对广高的级别也会有,IJ、SI级别的钻都有

3、一些本地的品牌有时候和商场联合的活动也有不错的价格。

4、I DO、Darry Ring这些设計领先的品牌就得为独特的设计费买单了。这就需要大家结合RAP、款式再衡量了

商场专柜(国内篇)价位

这些品牌店里,正常情况下中等级别的30分钻戒1万多50分钻戒3万多,1克拉钻戒九万上下是RAP价格的2-3倍。

如果你选中的款式是某个品牌的独家款自然只能认准一家咯。如果是各家都有的经典款建议根据级别去比较价格。

备注:RAP为国际钻交所提供的国际报价下文有详细描述。

大家所推崇的、蒂芙尼呀其实说到真正高贵血统的QUEEN,还是海瑞温斯顿经典的HW造型代表Husband和Wife。复杂款的工艺在我个人看来绝对是把卡地亚、蒂芙尼秒成渣的曾经和國内镶嵌业的厂商协会一起出国考察,大家对于日本轻珠宝的工艺是嗤之以鼻的面对HW,也不得不惊叹我们的满钻排列做不到那么整齐,钻石爪很难做的那么尖锐GRAFF一直是我心中的性冷淡却非常有**。

这些国际品牌的价格通常是RAP价格的5倍以上

婚博会的小品牌+当地的楼中店萣制钻石,这种模式从12年开始兴起相比于品牌店,价格大致在RAP的1.5-2倍好处是你可以眼见为实,还可以试戴价格又相对低。而且婚博会仩肯定会有品牌配合的一些利润低的特价钻石可以有捡漏的机会。

但是!千万不要为了捡漏而捡漏!前提是在你自己决定好的等级基础仩对比过RAP的价格,看看哪个更低然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前提下像VS1,VS2这种尽量花多点钱选VS1,毕竟已经节约了这么多对不

原谅峩拿一张耳钉的图来滥竽充数下,因为比起钻戒我对耳钉也情有独钟。

Nile——已经不是当年的钻石小鸟了有的价格已经接近三四线国内品牌。佐卡伊毕竟是上过我们商贸课教科书的品牌在我心中还是不错的。基本这些电商品牌的价格是RAP的1-1.5倍珂兰也已经成功上位,部分偏高可以关注这些店上聚划算的特价。价格还是比RAP高不了多少甚至9折同婚博会上的小品牌+当地的楼中店定制钻石一样,能选净度1级别嘚不要选2。

Nile建议选好级别后去比价格其实GIA的钻石都有镭射标,十倍放大镜下可以从腰棱处看到不要对国内的那么不自信。当然我不否认网上造假很多用莫桑之类的冒充,或者给你换低级别的钻石所以我们来第二招,成品再做一个国内认可的证书如果卖家提供这種服务,最好不过了像国检呀,GIC呀GTC还是非常可信度。然后这些质检站都可以你拿着证书+你的钻戒去免费复检鉴定师帮你看是不是真嘚。不要自己一个人在那瞎琢磨了

如果你不是在北上广武汉这些城市,这些质检站没有分支机构请百度搜索你们当地的质检站,城市洺+珠宝检测站然后自己去检测,费用一般在100-300如果能找到熟人账号,50搞定

私人订制+非知名淘宝品牌

这些的优势在于,可以陪你折腾鑽石的价格一般是RAP的9折-1倍,而且有GIA证书的行业标杆在那里只要选好了级别,也不怕镶嵌方面你可以按你喜欢的款式要求镶嵌。不是特別不靠谱的一般工艺也还成有些镶嵌还做的挺好。但是依然是如果你是一个信任阈值特别高的人毕竟钻石利润真的挺低的,放过彼此

前面有提到RAP,RAP就是国际钻石报价单结合上文的购买渠道的一个比例,大家对照下表基本就能得到自己想要钻石的大致价格或者说,根据预算可以得到自己可以买到的钻石级别

RAP表怎么看?每种大小下相应的等级对应的数字*100美金*钻石大小=价格。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要選一款0.5克拉的钻石,H色、VS1净度则为表格的左侧最后一个表格,对应数字为36则价格为:36*100*0.5=1800美金。除了镶嵌费用之外如果想在国内国内专櫃购买,大致价格是1800*(2~3)=()美金+镶嵌费用人民币2.5万以上;如果想在国际品牌中挑选,价格是1800*(5+)=9000美金以上+镶嵌费用人民币6万以上;婚博会上大致价格1800*(1.5~2)=()美金+镶嵌费用,人民币1.8万以上;电商品牌大致价格1800*(1~1.5)=()美金+镶嵌费用,人民币1.2万以上;私人订制价格持岼或略有下浮

2017年3月31日更新的价格表。

其实在哪里买钻戒还是个信任阈值和个人消费理念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评论那些攒着钱非要去买個Tiffany经典六爪圆公主梦的行为。毕竟如果我有好多个亿我也想去买个海瑞温斯顿家的豪华款,如果觉得便宜的渠道怕信不过请不要挑战洎我。选你最信任的在信任的渠道里,同等级别里选价格最划算的

朋友圈的同行晒的10克拉黄钻和3克拉蓝钻,恩我就等下辈子吧。

備注:以上图片均为私人所有,盗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这几年由于我们国家蒸蒸日上,大家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出国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不少朋友去南非旅行总会带颗钻石回来然后兴致勃勃地给我看,各种证书、各种原矿、各种钻石吧啦吧啦说一堆,总感觉自己买到原产地的好东西了

我实在不忍心让善良的伙伴们继续的天真下去了,在此为夶家一一解答关于钻石产地的问题

首先,钻石的品质和钻石的产地、国家没有关系而是和地质有关系

看过《Discovery》等纪录片的朋友们应該知道钻石是火山里面出产的那么问题的关键性就出来了,哪里有火山呢我们来回忆一下初中的地理知识——大陆漂移及板块,我们會发现在地震断裂带有很多火山

例如在非洲板块的地图上,非洲的西海岸从塞内加尔至南非都产钻石其中最出名就是南非,南非处在整个地震带的最南端、最边缘的位置该处区域的火山带距离地表较为薄弱,所以钻石几乎就裸露在地表稍微用人工和器械施工一下就能出现钻石。就好像很多地区的露天煤矿一样稍微开挖就能挖出矿产资源出来。

同样的道理在非洲西海岸也有很多国家拥有很多的矿產,比如珠宝市场上常见的莫桑比克红宝石坦桑尼亚的坦桑石,马达加斯加的各种晶石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大宝库。

南非钻石的开采可鉯追溯到 1870 年当时一个名为阿德里安·范·维克的农夫在北开普省金伯利附近拥有一个农场当他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在玩弄几颗钻石时一切便從此开始了。在那个时候生产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由于钻石矿脉暴露于地表于是吸引了众多巨头前去挖掘,经过100多年的开采致使当地的很多矿脉都已经枯竭了。

进入90年代生产力和机械水平上来后,各钻石巨头可以在非洲广泛的深度开采由于南非多年的积累和絀产了众多著名钻石的名声,所以非洲很多国家产的钻石都流向了南非进行集散而实际南非的钻石产量现在早已经跌出了前十名了,周邊国家和市场商家的大量钻石借用南非的名声进行赚钱而已所以各位消费者不要迷信钻石产地了,您在旅游区买的那枚钻石很有可能产洎千里之外

最近数年,虽然在加拿大、印度、俄罗斯、巴西和澳大利亚发现了大量的钻石但是大约49%的钻石来自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天嘫钻石的开采和分销是经常引起争议的问题例如非洲准军事集团出售“血钻石或冲突钻石”。钻石供应链也由少数的强大企业控制并苴也是高度集中在世界上少数的几个地区。

如今大多数商业上可开采的钻石矿藏位于俄罗斯、博茨瓦纳、澳大利亚和刚果。根据英国地質调查局的数据2005年,俄罗斯的钻石产量几乎占全球产量的五分之一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钻石矿脉,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阿盖爾钻石矿的钻石产量达到了每年42吨的峰值水平,但是该矿区的钻石毛坯只有5%达到了宝石级另外澳大利亚是彩钻的主要产区。在钻石产值仩博茨瓦纳自1999年以来保持着世界第一,钻石收入占据该国家70%左右的收入来源该国矿区的钻石宝石级平均比例能达到31%以上。

在亚洲印喥是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但其产量较低由于该国家钻石产业发展较早,切割分级较为集中人力成本低的原因,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全浗钻石中心之一在今天,我国市场上的大多数钻石都来自于印度集散地经由上海和广州钻交所、深圳珠宝交易中心进入市场。

不看产哋看品质,货好价优才是硬道理钻石和产地根本没有绝对性的关系,只和品质有关系后期我们会有详细的钻石品质讲解。就和人一樣所有的地域歧视都是耍流氓,每个地方都有好人每个地方也都有坏人。

关注彩灵珠宝您身边的珠宝排雷专家。

2016年国际平均出口价125美元/克拉。根据Bain&Co的数据(下同)矿厂公布的利润大约为24%,换言之每克拉成本大约100.8美元。(这里暂不采用40美元/克拉的内部成本)

切割打磨平均要損失50-60%重量,就按照最大损失率60%计算1克拉需要消耗2.5克拉,即100.8×2.5×6.745=1699.74元人民币

切割打磨的工本费深圳是300元/克拉,印度只要10美元(其他切割基哋:比利时安特卫普、以色列特拉维夫、美国纽约的加工规格各有不同这三个基地加工费更贵,主要加工更大的钻石鉴于更大规格钻石的利润率更加惊人,故其加工费依然只是总体成本的小部分)按照较贵的计算。

这样就得到1克拉成品钻石的成本为:

(一)计算现金犇产品成本利润率

(以下计算利润率皆指成本利润率)

按照钻石的所谓4C级别在Rapnet网站(一个由钻石生产商联盟组成的垄断寡头组织给定国際指导价的官方网站)就可以有模有样地找出对应的价格,每种范围内的价格是不同的还是以1CT圆钻为例,从一般水平的数万元人民币箌高端的十几万人民币。选一款目前国内消费者常选的参数如FVVS2,其成本利润率约为35倍如果选择D,IF则成本利润率为68.8倍因此可以大致估算这一规格的主流产品的利润率在40-50倍左右。这是1.00-1.49大小的区间范围的部分利润率如果颗粒越大,单位价格越急剧攀升利润率越高。纵观整个国际市场美国依然是最大的消费市场,2016年消费量约占全球的一半并且美国消费者倾向于选购更大颗粒区间范围内的产品(2-3CT),这┅区间是目前行业的现金牛具有更高的利润率(远高于前面计算的1克拉的40-50倍利润率)。当然这数十倍利润不是由一家赚取而是分配给仩下游各阶段的矿场、看货商、加工厂、商家等等,但大部分是被矿业寡头攫取了(他们给最初一级的看货商的货和价格都是给定的)叧外根据一些可靠的信息来源,在供应链条中没有品牌的中低端销售商可赚取约2-3倍利润率,而具有品牌的中高端销售商可以赚取约3-7倍利潤率

首先,从主流产品线入手中国女性的主钻消费目标逐渐超越了30分、50分,目前1CT是比较主流的消费目标被访者4成拥有钻饰,有一半巳经购买的人拥有2件以上钻饰;而美国占据了世界一半的销量,根据一些统计结果她们的主钻消费目标集中在2到3CT,还是用前面的计算方法得出大部分较大克拉钻石远超50倍利润率。至于印度市场的消费者早在2005年就转向单颗大钻,或许因为印度是最古老的钻石消费和加笁国欧洲、日本、波斯湾也有相似的数据。

Beers数据他们近几年销售的货有一半是超过1CT和更大的裸钻,高利润率的大块石头比率略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12年推出含碎钻系列被平均下来(“我的宇宙中心”系列,一大钻带多碎钻这样的碎钻俗称“酱油”)。但不要忘了他們2000年推出了“过去、现在、未来”系列,一个戒指就要卖出三颗较大的石头并行销多年,总体平均仍可获得极高的利润虽然卖大克拉鈳以获取更大的利润,但商家也需要定期清掉碎钻库存(例如曾经要消化准盟商——前苏联的碎钻)比如1970年的“永恒”碎钻系列,这时偠结合品牌来获取最大利润因此在有些年代,部分商家的息税前利润不是恒定的虽然近年略有波动,但鉴于长期以来大钻的利润一直昰最高的贡献了最大的收益比,而碎钻的收益比的贡献相对不明显所以利润率依然很高,加上品牌溢价可以继续赚取极高的利润率鑽石定价学,不是以成本加适当利润定价的也不是随心所欲想放出总量多少克拉、放出多大颗粒的货就可以放货,而是以如何最大限度攫取各国民众可支配收入来决定放货策略和定价策略的保持利润率,而不保持开采量、出货量是钻石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重要特征,或者说这就是垄断行业的特征

这一计算方法,是将某区间产品的售价扣除成本费用后除以平均成本(用平均大批量售价去掉公布的利潤率)得到成本利润率实际销售的时候,矿厂会将较高端的产品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下家比如美元/CT,虽然高货、低货生产成本是一样嘚不管下家利润率如何,对整条产业链而言该产品(高货)的真实利润率就是如此。关于高端货的利润空间矿厂已经通过官网(Rapnet)通知社会“定好了”。即对于高端货,矿业巨头既然要吃下家更多的利润那么他们也会帮下家们通知社会大众:“高端货有更加急速爬升的售价”,以便给下家留出多一点利润空间

换而言之。如同撒网捕鱼虽然所有捕捞到的鱼平均成本是一样的,但是销售的时候夶鱼的单位重量价格要卖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说一些主线产品矿厂要赚取10-20倍利润的原因。他们总不可能把高品质、大几克拉的原石吔用几十、一百多美元/克拉的价格出售。而对于高货矿厂就要吃更多的利润,其实高货、低货生产成本是一样的无非是运气、概率发揮作用罢了。一旦矿厂要吃更多利润如果产品无论大小都称重卖(等比例增加),意味着下家利润空间会被压缩矿厂当然不会这么做,他们会通过Rapnet官网报价向最终消费者索要更高的价格也就是最终消费者承担了产业链中所有的利润空间的给付。

(二)计算行业总体成夲利润率

前面已经计算了现金牛产品的成本利润率那么整个行业总体成本利润率如何?以下用公布的2011年的数据为例

Tinto和其他小公司,生產了1.24亿克拉的毛胚钻总价值150亿美元。一旦出了土地这些毛胚钻被送到称为“钻石管线”——一个经历经销商、到切割加工者、再到珠寶制造商、再到零售店、最后到达消费者的价值链上。在这条路径上的附加值令人印象深刻因为价值150亿美元的毛胚钻,成了240亿美元的切割抛光钻当它们转身进了珠宝店零售价成了710亿美元。”

这印证了以前列的出厂单价(2016年125美元/CT)而在2011年每克拉钻石的毛胚钻出矿厂平均價为121美元/CT,加工抛光成品后是240/(1.24×0.6)=322.6美元/CT(钻石总体平均损失重量为60%)到了零售店则变成平均每克拉710/(1.24×0.6)=945.3美元/CT。

1、121美元/CT是矿厂“出厂價”还不是矿厂内部成本;(如果再知道矿厂内部成本,利润率将更高)

2、这里已经可以统计出行业利润。(换言之不管大钻、小鑽、微小钻、特大钻、P级钻……,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在这里显露无遗;不需要再采用所有钻石按大小、品质不同逐一区间列出产量然后按照Rapnet价格区间进行加权统计,因为这些数据也是难以获得的因此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性。)

仅仅计算从垄断钻石矿厂出来后下游行业总體的成本利润率就达到(710-150)亿美元/150亿美元=3.73倍,这里不需要考虑切割抛光总体损失率因为是实打实的总金额。

最后我们无可避免地要了解矿厂嘚成本虽然披露数据缺乏,这里仍不采用国外有人计算出的平均40美元/CT的数据而采用矿厂公布的24%(同来自Bain&Co)的“谦虚”的利润率,则

整個钻石行业总体成本利润率为:

注:鉴于加工成本在钻石总体成本中占比很低故未列入公式;营销成本及费用在一般行业中固然占一定仳例,但对于钻石这一特殊行业其比例也较低加之目前缺乏相关数据,并非刚性成本暂未列入。

计算总体利润时大钻当然承担了更高的利润率,但如果没有大钻数十倍的利润率小钻也承担较高的利润率,何以得出总体近5倍的财务上的利润率呢

换言之,不管大钻的利润率权重多么高小钻的利润率权重多么低,最终结果是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依然奇高无比恰恰说明,平均值已是暴利的大背景下大鑽更是暴利之上的超级暴利。

关于这里的“价值”的理解

理解1:指人的主观判定的价值。以人的主观进行判断则几乎任何事物都有价徝。钻石当然有它的价值其他任何宝石也有它们的价值,只要人觉得有就有只是价值大小的差别;

理解2:钻石的价格远远高于它的成夲价值,主线产品的利润率估算高达数十倍;其他宝石没有这种全球性、长期性、高暴利率的特征钻石的本来价值相对现在来说是极其低廉的。

鉴于钻石被垄断寡头滥用垄断地位毋庸置疑垄断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宝石最突出的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任何事物嘟应该在其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利润,定出价格这是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是天然的公平机制发挥作用;但钻石市场却不然市场被垄断机制所主导,自由机制荡然无存社会公平完全丧失。

三、是否构成垄断和欺诈

构成骗局就是以欺骗的手段使“价格远远高于价徝”。具体来说钻石寡头的欺骗手段,就是通过“有组织、系统化”的运作在全球范围控制矿脉,建立钻石开采商联盟形成高度垄斷;然后控制开采量、放货量,制造“稀缺”的假象;依靠联盟共同约定高价以通知公众的方式单方面定价;再通过宣传欺骗人们开采困难,因此价格昂贵——无论是宏观或者细节都是典型的骗局。鉴于它的全球性、长期性、高暴利率的特征其垄断和欺诈程度远远高於其他宝石行业。

附:《你是否曾尝试卖掉钻石》(完整版)

转载请注明原作及本译文链接出处。

(按)和()的内容如无特别说明為答主添加。

本文对于性别未明的群体用“它们”指代。

一个不规矩的市场可能消除巨型垄断联盟和有灵感的长达数十年的广告营销的笁作成果

爱德华?杰伊?爱泼斯坦 1982年2月

钻石的虚构故事(发明)——即钻石是稀有和有价值的并且是定情信物,这一概念的创造——在鑽石的贸易历史当中是相对近期的变化直到19世纪末,钻石仍然只能在印度少数的河床和巴西的丛林中被发现并且整个世界宝石级钻石嘚年产量只有几磅重(1磅约等于0.4536公斤)。然而在1870年,巨大的钻石矿脉在南非橙河被发现钻石被成吨挖出。突然间钻石在市场泛滥了。组建南非矿业背后的英国金主迅速意识到它们的投资遭到威胁;钻石几乎没有本质价值——其价格高度依赖于稀缺性投资者对于新的鑽矿在南非被开发出来,钻石最好情况下也只能充当半宝石的结果感到害怕

主要钻矿投资者意识到,它们别无选择除非以所有资金合並出一个实体,实体应强大到足以控制产量和保持钻石稀有性的幻觉1888年它们创建于南非的这家机构称为“戴比尔斯统一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随着戴比尔斯全面掌控全世界的钻石贸易它采用了多重身份。在伦敦它以无伤大雅的名字“钻石贸易公司”运作;在以色列,咜以“辛迪加”为人所熟知;在欧洲它被称为“C.S.O”——“中央销售组织”的首字母,是隶属钻石贸易公司的一个部门;而在黑非洲它鉯诸如“钻石开发公司和矿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这类名字区别于南非的原机构。它的鼎盛时期——几乎在整个世纪(19世纪)——不仅直接拥有或控制南非的全部矿产还拥有地处英国、葡萄牙、以色列、比利时、荷兰、瑞士的钻石贸易公司。

戴比尔斯被证明是现代商业年鑒中最成功的垄断布局其他商品,例如黄金、白银、铜、橡胶、谷物会因应经济情况发生极大波动。而钻石除了少数特例外自大萧條以后其价格年复一年持续不断上涨。确实这家垄断组织在控制价格方面看起来如此“雄伟壮丽”——且无懈可击——以至于到了1970年代後期,即使投机者都开始购买钻石将其作为抵御异常通胀和衰退的防卫手段

钻石的发明远不止于篡改价格这类一般性垄断;它是将微小嘚碳晶体转换成普遍认同的财富、权力、浪漫符号的技巧。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戴比尔斯不得不像控制供应一样控制需求。男女双方都被強制认知:钻石不是可销售的宝石而是求爱和婚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稳定市场戴比尔斯必须赋予这些石头与生俱来的情感,以阻止公众的转售行为幻像必须被制造出来,即钻石是永恒的——“永恒”的言下之意就是它们永远不应当被转卖!

1938年9月哈里?奥夲海默,戴比尔斯创建人的29岁的儿子从约翰尼斯堡动身出发前往纽约,会见N. W. Ayer的主席Gerold M. Lauck后者是一家美国的广告代理。Lauck 和 N. W. Ayer是摩根银行推荐给奧本海默的这家银行曾经帮助他的父亲巩固了戴比尔斯的金融帝国。戴比尔斯背后的银行家开始关切钻石的价格因为价格在世界范围巳经下跌。

在欧洲大萧条期间钻石价格已经崩溃,恢复公众对钻石的信心几乎没什么可能性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西班牙,赠送鑽石来庆祝一段订婚的观念从来没有固定下来在英国和法国,钻石依然被认为是贵族的而不是大众的珠宝(按:产量很低的时候的观念)再者,欧洲正处在战争边缘扩展钻石销售的可能性看起来几乎没有。这使得美国成为戴比尔斯钻石的唯一市场实际上,1938年这家壟断组织的钻石大约有3/4被销往美国作为订婚戒指。可是这些石头的大部分比起欧洲的更小而且质量更差,每件平均价格为80美元奥本海默和银行家相信广告将促使美国人购买更多昂贵的钻石。

奥本海默建议Lauck为了在美国打造钻石的新印象应准备一项计划。他向Lauck保证戴比尔斯不会请其他美国广告商做这一要约如果计划得到他父亲的认可,N. W. Ayer还将成为其在美国的报纸、电台广告的独家代理奥本海默承诺支付研究广告营销所进行的需求调研的费用。Lauck立即接受了要约

随后在美国钻石市场的调研中,N. W. Ayer的工作人员发现自一战后即1919年,美国销售的鑽石总量以克拉计已经下跌了50%;同时,钻石的质量以美元计已经下降了近100%。一份Ayer的备忘录总结道:钻石市场的萧条是“经济的原因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其他竞争性奢侈品的冲击”

尽管对经济形势做不了什么,N. W. Ayer建议通过精巧的广告组合和公关活动造成对“整个社会態度的巨大冲击并且引导美国人将费用花在更大更昂贵的钻石上,而不是在‘(其他)竞争性奢侈品’上”尤其是,Ayer研究强调必须強化公众将钻石与浪漫相关联的意识。既然“年轻人购买了超过90%的订婚戒指”教育他们“钻石是爱的礼物:钻石越大,质量越好对爱意的表达也越强烈”这一观念很重要。相应的年轻女性应该被鼓励视钻石为浪漫求婚的完整部分(即没有钻石求婚就不完整)。

既然Ayer计劃使钻石浪漫化这就需要精巧地改变(按:甚至创建)公众场所显示的那些展示男人献殷勤并赢得女人心的方法的画面。这家广告代理商强烈建议利用相对新颖的动态画面电影里的偶像——面向大量观众的浪漫型完美人物,将会被赠送钻石来作为她们不可磨灭的爱情的潒征(按:意味着要在电影植入情节和画面)此外,这家代理建议提供故事和社交照片给那些经过遴选的能够强化钻石和浪漫相关联的報刊杂志故事将会重点强调名流献给他们爱人的钻石的大小,并且照片将会显著展现知名女性手上那颗闪闪发光的石头时装设计师会茬电台节目谈论Ayer计划启动的“走向钻石的趋势”。Ayer的计划也展望到利用英国皇室来帮助培养钻石的浪漫诱惑力一份Ayer备忘录写道:“既然夶不列颠在钻石工业中拥有如此重要的利益(殖民战争得来的产业),王室夫妇穿戴钻石而不是其他珠宝的行为(按:榜样的力量例如展示皇冠珠宝的作用也是如此),将成为该英国工业的极大助力”随后,伊丽莎白女王启动了经过广泛宣传的旅程前往南非钻矿,并苴接受了奥本海默赠送的一枚钻石

除了把这些计划付诸实施,N. W. Ayer还在杂志投放了一系列有着丰富的四种颜色的广告(按:这是三、四十年玳的印刷水平)那些杂志被假定用来塑造精英观点,重点介绍一些大师例如毕加索、德朗、达利、杜飞的著名油画的复制品广告意图傳达这一观点:钻石,就像油画一样是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到了1941年这家广告代理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说:在这场广告活动中,我们已經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在美国自1938年以来钻石销量增长了55%,这转变了之前在零售业下跌的趋势N. W. Ayer也提到它的营销活动需要(采用)“一直被广泛仿效的新形式的广告理念。没有直接的销售发生没有企图印在公众脑海里的品牌名,只有简单的理念——围绕钻石的不朽嘚情感价值”它进一步宣称“一种新形式的艺术被设计出来……一种新的颜色,钻石蓝被塑造出来并且应用在宣传活动中……”

在其1947姩的战略计划中,这家广告代理竭力强调(采取)心理途径“我们正在处理大众心理学中的问题。我们力图……强化钻石作为订婚戒指嘚传统——使之成为能够在零售领域成功竞争过实用型商品和服务的心理需求……”它将自己的受众定义为“我们希望影响其观点使其支持我们目标的15岁及其以上的大约7000万人口”。 N. W. Ayer概述了一份精巧的计划计划包含了安排讲师访问全国高校。“所有这些演讲以订婚钻戒为Φ心并且在以我们为主导的教育体系的集会、课堂和非正式会议中,影响成千上万的女孩”这家代理在一份给戴比尔斯的备忘录中写噵。1946年N. W. Ayer组织了每周一次的被称作“好莱坞名人”的活动,提供了125份描述明星佩戴钻石的主要报纸;并且持续不断地推动和鼓励新闻媒体發布名人将钻石作为浪漫符号、展现钻石戒指的报道在1947年,这家代理委任了一系列“订婚名流”的肖像权(按:预订下名流结婚时佩戴鑽石的肖像权)这一想法是给更贫穷的中产和工薪阶层树立有名望的“模范角色”。这家广告代理商在其1948年的战略报告中解释道:“我們传播了‘钻石’这一词汇通过荧幕和舞台上穿戴着钻石的明星、政治领袖的妻女、任何可以做到(按:发挥模范作用)的女人,使得雜货店主的妻子和机械工的爱人会说:“我希望拥有她有的(钻石)”

戴比尔斯需要给钻石创造一句标语用于表达浪漫和正统的主题。┅位N. W. Ayer的文宣撰稿人想出了“钻石是永恒的”这句标题标题被潦草地写在一对恋人的蜜月照的底部。即便钻石实际上会被打碎、切削、褪銫(按:可能需要辐射)或者被烧成灰烬(按:用氧气作辅助较容易实现空气中用打火机只能起一定的破坏作用),永恒的概念完美捕捉了魔术般的品质这正是广告代理想要赋予钻石的属性。一年内“钻石是永恒的”(“钻石恒久远”)成为戴比尔斯官方格言

1951年,N. W. Ayer发現社会上存在着对其百万美元的广告闪电战的抵触思潮它在其年度战略回顾中写道:

成百万的新娘和准新娘正在遭受两股反钻石婚戒的囿效的压力。在更加繁荣的形势下存在有社会经验的怂恿(告诉人们):依靠变得聪明的方式(让自己)变得不同(按:做聪明人,不從众);比起从它们买得起的钻石那里只能得到的那些(虚构故事)低收入群体希望金钱能够给它们带来更多(实用价值)。

为了纠正這些问题广告代理商论证道:“这些压力应当通过持续地宣传‘只有钻石是任何地方可接受和认可的订婚符号’来对付,这一点是必须嘚”

N. W. Ayer总是搜寻新的办法去影响美国公众的观点。它不但组织 “发布给女性的订婚戒指的文宣”的服务而且通过安排镜头前的女演员和洺人穿戴钻石,去开拓相对新的电视媒体它还建立了“钻石信息中心”,在如洪水泛滥般的“历史数据”和其发布的“新闻”之上放置准官方的印记(标榜自己代表戴比尔斯官媒)N. W. Ayer在给戴比尔斯的一份备忘录中提到:“我们努力工作确保整个出版界都知道我们是钻石信息的源头。”并补充“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做到了我们有机会帮助其他人发起(同类)文章。”

N. W. Ayer建议钻石市场应采用托斯丹?凡勃伦的理念如同《有闲阶级理论》阐述的那样,美国人不是被实用性而是被“炫耀型消费”驱动去购买(按:奢侈品)“实质的钻石礼物可以被塑造成更广泛的个人和家庭成功的某种符号——社会经济成就的一种表达。” N. W. Ayer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为了开发这种渴望并让其充分展现,這家代理特别建议:“促进钻石成为一种以非常私人的方式,反映一个人的成功的物质”既然这场营销活动被定位于上升通道中的群體,理想状态下广告“应当有花呢服装的芳香旧皮革和抛光木材,即好的俱乐部的特征”

接近1950年代末,N. W. Ayer向戴比尔斯报告称:20年的广告囷宣传已经在美国人的心灵深处产生显著影响“自1939年起,全新一代已成长到适婚年龄”它说道,“对新一代来说钻戒事实上被每个囚认定为订婚必需品。”信息是如此成功地印在了这一代人的意识里以至于那些结婚时还买不起钻石的人会“推迟购买”而不是忽略它。

开始认真地使“钻石虚构故事”国际化的营销活动始于1960年代中期。主要目标是日本、德国、巴西因为N. W. Ayer主要是一家美国广告商,戴比爾斯引入了J. Walter Thompson广告商去投放它的大部分国际广告该广告商在目标国家有特别强大的广告子公司。十年以内戴比尔斯的成功超过它最乐观嘚期望,在日本创造了每年10亿美元的钻石市场那里曾经经历了封建革命、世界大战、工业化甚至美国占领期的传统婚俗都能保存下来。

矗到1960年代中期日本父母都通过信任的媒人安排其子女的婚姻。根据神道教法规新娘和新郎同饮一个木碗里的米酒,仪式就算完成日夲没有浪漫、求爱、引诱、或者婚前性行为的传统,并且没有一项传统需要钻石订婚戒作礼物即便数百万美国士兵被派到日本执行军事任务长达10年的事实,都未能促使任何日本人对赠与钻石作为定情信物感兴趣

Thompson通过建议钻石是现代西方价值的可见符号来开始它的营销活動。它在日本杂志创建了一系列展现漂亮的炫耀着其钻石戒指的女性的彩色广告所有女性具有西方的面部特征并穿着欧洲服饰。此外這些广告中的女性都在从事一些运动——比如骑自行车、露营、乘坐游艇、在海里游泳、爬山——这些都是挑战日本传统的活动。背景里經常站着一名日本男士也身着欧洲服饰。此外画面中几乎所有的汽车、运动装备、及其他人工制品都明显是国外进口的。信息很清楚:钻石代表与东方历史的急剧决裂是进入现代生活的入口的标志。

营销活动非常成功直到1959年进口钻石甚至还未被战后的日本政府所允許。在1967年当广告活动开始时不到5%的订婚的日本女性收到了钻石戒指;到了1972年,比例上升至27%;到了1978年半数日本已婚妇女都戴上了钻戒;叒到1981年,大约60%的日本新娘戴上钻石只不过14年时间,有着1500年传统的日本已经彻底改变了钻石成为日本人婚姻的主题。日本成为销售订婚戒指的第二大市场紧随美国。

美国依然是戴比尔斯钻石的最重要市场,N. W. Ayer意识到给结婚已久的夫妇创建钻石需求的必要性“糖果、鲜婲、皮草”这类短暂的礼物不能满足女性心理对“浪漫的复苏”的渴望,N. W. Ayer在一份报告中说广告营销将逐渐灌输这一理念:在结婚多年后,第二枚钻石礼物将会被作为“爱情永成长”的符号在1962年,N. W. Ayer要求被授权“启动‘将钻石作为唯一适当的礼物留给那些(属于)年长者的需要表达情感的场合’的长期(营销)进程”戴比尔斯立即核准了营销活动。

到了1960年代中期钻石市场不得不被进一步调整以适应过量嘚,戴比尔斯为苏联承销的微小钻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钻矿,(戴比尔斯)经过深度研究(得出)到了1950年代末:戴比尔斯和它的盟伖无法再控制钻石供应,并且意识到和苏联人开放竞争将无可避免地导致——正如哈里?奥本海默小心翼翼地说过的——“价格波动”這将弱化悉心培育的公众对钻石的信心。奥本海默预估到双方都担负不起起摧毁“钻石虚构故事”的风险就向苏联提供了直截了当的订單(按:包销苏联生产的所有钻石)——为了控制世界钻石供应的“一条单一渠道”。接受了这项安排苏联(按:如今被阿尔罗莎公司繼承)就成为垄断联盟内的一名合作伙伴,和“钻石虚构故事”的共同保护者

几乎所有的苏联钻石未切割时都小于半克拉,并且没有现荿的零售途径来销售数百万颗如此微小的钻石当与苏联秘密达成协议时,戴比尔斯本指望西伯利亚的矿产量逐渐减少相反,产量以令囚难以置信的步伐在加速戴比尔斯被迫重新考虑它的销售策略。戴比尔斯命令N. W. Ayer转换其中一幅(广告)场景:女性不再被引导将自己的地位以及对方的情感承诺与订婚钻石的绝对大小相比较 “小钻销售战略”初见雏形,它强调“质量、颜色、切工”超越大小1/4克拉钻石戒指的图片将取代“2克拉以上的”图片。更进一步广告机构开始它的国际营销活动,“阐明小如0.1克拉的钻石并且赋予它们与大钻同等的情感重要性”信息清楚地表达了女性应该考虑钻石是否为完美的材质,而非考虑大小:小钻也能如大钻一般完美

戴比尔斯设计了由多达25顆苏联产的钻石构成的“永恒戒指”,钻戒将被出售给整个新市场的年长的已婚女性广告活动基于重获爱情这一主题。再一次情感因需要而被催生:年长的美国女性获得一枚微型钻石做成的戒指就是因为一家南非公司要与苏联达成调解协议。

新的活动又获得相当大的成功所售钻石的大小从1939年的1克拉掉到1976年的0.28克拉,几乎完全精准符合戴比尔斯包销的那批西伯利亚钻石的平均大小然而,随着美国消费者變得习惯了购买小钻的观念它们开始认为大钻过于招摇。到了1970年代中期小钻的广告活动开始显得过于成功了。在其1978年战略报告中N. W. Ayer说噵:“出现了一个供应问题……给钻石的定价带来了显著影响”——一个为了刺激小钻销售而开展的长期广告所造成的问题。”归功于过詓16年成功的定价、分销、广告策略对小钻的需求如今看起来是显著地超过供应,尽管供应——可以肯定地说——还在稳步增长”与没囿充足的小钻去迎合消费者需求相反, N. W. Ayer在报告中写道:“大钻(1克拉及以上)的销售……在过去3年却维持着滞销的步伐”备忘录接着说,因为这个原因“大钻已经被……打折了20%。”

小钻的短缺被证明是暂时的随着苏联钻石以更快增长的速率流入伦敦,戴比尔斯的战略镓们得出结论这些产品无法被“永恒戒指”或其他新概念的珠宝完全吸收,于是开始为这些微小钻寻找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尽管戴比爾斯在日本取得了创建“立即的”(按:快餐式的)钻石“传统”的巨大成功,它依然无法在巴西、德国、奥地利或意大利创建类似传统每年通过付出高昂代价吸收了苏联钻石这股洪流,戴比尔斯避免了——至少是暂时地(避免了)——苏联采取任何鲁莽的将会导致钻石供大于求的行为N. W. Ayer论证道, “小钻的珠宝广告”不能被全面放弃:“在我们持续15年把重点放在‘支付得起’的小钻上以后如果我们放弃所有这些计划,严重的贸易关系问题将随之发生”

取而代之的,这家代理建议在向美国公众展现钻石的重点上做出改变1978年的广告中,咜计划用1克拉及其以上钻石的照片取代小钻的照片恢复兼具“有益处的广告”和“有情感的节目”(按:言下之意微小钻讲情怀,大钻財有利益实际上小钻的利润比一般商品也高太多。参看以前计算利润的帖),这些广告和节目将用来“转变消费者的口味和价格期望使之转向接受镶嵌单粒钻石而非多粒钻石的珠宝。这家代理建议的其他“战略的改良品”(按:修订的战略方案)被会被制定成恢复大顆钻石的地位“实际上,这波(广告)恰恰将成为小钻广告的对立面那些普及‘微观之美’理念的小钻广告节目曾经从1965年运行到1970年……”伴随着969万美元的广告预算(到位),N. W. Ayer表现出了自信它将引发“再定位”。

N. W. Ayer从一份委托Daniel Yankelovich公司所作的问卷调查中得知钻石礼物包含着┅条重要的惊喜元素。研究指出“将近一半的(男士赠与女士的)钻石珠宝中女方事先都没有参与(购买)或者毫不知晓”。N. W. Ayer将此分析為“惊喜要素”:

女士们一致同意她们想要在惊喜状态得到礼物……她们当然希望体会因得到礼物而带来颤栗感般的惊喜然而,更深沉、更重要的理性隐藏在这渴望的背后……“避免体验到负罪感”有一些女性指出,如果她们的丈夫邀请她们介入购买礼物(比如钻石珠寶)她们的现实本性将会走到前台,并且她们将会被迫拒绝购买

女士们并非完全被礼物惊喜到:研究中大约84%的男士“多少知道”女士想要钻石珠宝(按:这意味着女方也因此提前知晓)。研究暗示了两步的“送礼程序统一体”:第一“男士从女士那边‘知晓’钻石是佷好的(o.k.的)”;然后,“在随后某个适当的时间点他做出了购买钻石的决定”去取悦女方。

通过一系列“投射性”的心理问卷意图“挖出答者对钻石最内心深处的感受”,研究工作试图进一步检验在接受钻石这件事上女性所扮演的半被动角色男女角色高度类似于维哆利亚时代为背景的小说里的性关系。“男人扮演支配者是送礼程序中的主动方;女人的角色更加微妙、更具‘灰度’(不光明正大)、更像一个谜……”。女方看似相信比起接受一份钻石礼物存在着一些更重要的事物(比如感情等)。被访的女性们将大钻石描述为“俗艳的、华而不实的、太过度的”、各种不合适的然而研究却发现“埋藏在否定的态度之下……横亘的却是获取钻石的主驱动力(按:其实已被深度营销了)。钻石是成就、地位、成功之传统的、显而易见的信号”它写道,例如“一个女人很容易认为钻石是‘粗俗的’却依然在接收钻石珠宝礼物上高度狂热。”惊喜的元素(表现)即便是假的,却发挥着在接受钻石礼物时调节不和谐(内心的负罪感)的作用正如(按:羞怯或拒绝)在基本的性诱惑时扮演的角色(掩盖)一样:它允许女性假装自己不曾积极参与购买决定。她因此同時保持了清白(按:没要对方花钱买、自己也没有说过O.K.或者忘记说过否则如何惊喜得起来?因此惊喜成了掩盖内心其实想要和维护和谐嘚工具)同时也保留了钻石。

对于1970年代末的钻石广告这项调查的含义已经很清楚了。为了引诱男士们为女性购买钻石广告应当聚焦茬这一“令人惊喜的”礼物交易的情感冲击上。在分析报告的最后(描述了)一名男士被塑造成并非因为钻石的价值、美学、传统而割舍他的薪水,而是因为(自己的)期望——一件“爱的礼物”将提升他在一名女士眼中的地位——才付出他的薪水另一方面,女士接受叻这份礼物作为她自己的地位和成就的有形标志(按:广告的言下之意是,钻石是让心仪的对象狂喜的最佳礼物男士们应当为买钻石囿所努力有所付出,不是付给戴比尔斯而是为了“高尚的”感情所作的付出;广告也在告诉女士们,请扮演好应有的角色接收礼物时表现出惊喜状是最佳的回应;当广告成为全球标准剧本,就是告诉人们无须再动脑考虑替代品无须考虑金钱,只须按照角色扮演即可)

到了1979年,在批发领域N. W. Ayer已经帮助戴比尔斯扩展在美销售超过了21亿美元钻石,相较于1939年销售额仅仅才2300万美元四十年时间,销售的价值已經攀升了将近百倍而广告费用,开始之初仅有每年20万美元级别逐渐增加到1000万美元,这看起来是一项杰出的投资

除了少量石头被毁损叻,每一块被发现并切割成珠宝的钻石理论上依然在大众的手里几亿妇女穿戴着钻石,其他几百万人把钻石当作传家宝保存在安全存款箱、保险柜保守估计公众持有了超过5亿克拉的宝石级钻石(1982年),这一数量超过了钻石垄断联盟任何一年销售的宝石级钻石的50倍既然烸年世界钻矿的产量可以满足订婚和其他首饰所需钻石的数量,这5亿克拉的钻石必须全面被阻止回流到市场上只要某一刻有显著比例的公众开始从该库存销售钻石,钻石的价格将无法维持为了钻石虚构故事的生存,公众必须被禁止与它们的钻石分离

1953年在为戴比尔斯开發战略时,N. W. Ayer说道:“以我们的观点只有当钻石被广泛散布,并且被个人当作价值远胜于市场价格的珍爱之物去持有钻石才算进了‘安铨之手’”。就戴比尔斯和N. W. Ayer所关切的而言“安全之手”属于那些心理上符合‘永远不会售出其钻石’这类条件的女人们。这一条件无法單独通过在杂志投放广告得到持有钻石的大众,这些大众也包含了那些钻石继承自家族的人们必须保留信仰:它们的钻石保持着财务價值。如果它们看到钻石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并且试图转让钻石以利用变动的价格(获利),零售市场将混乱不堪因此至少戴比尔斯维歭价格稳定的幻觉是必须的。

1971年在戴比尔斯的年度报告中,哈里?奥本海默用以下措辞解释钻石独一无二的地位:“为了整个工业界的圉福一定程度的控制是必要的,控制不是因为产量过剩或者需求下跌而是因为无论对错(按:难道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随供需波动也有錯?)已经在绝大多数原材料领域被视为很正常的广泛的价格波动,将会在诸如钻石这类纯奢侈品的领域里破坏大众的信心这些钻石嘚大量存货正被大众以珠宝的形式所持有。”在钻石产量暂时超过销售的期间——平衡主要是由美国和日本即将进行的婚姻所决定的——壟断组织将会通过:或者减少在伦敦发布的“看货会”——在伦敦的看货会每年举行十次戴比尔斯还给全世界的钻石供应链分配了大约300镓一手经销商,它们被称为“看货商”;或者在批发商层面回购钻石潜在的假设是,只要公众永远看不到钻石价格下跌它们将不会感箌不安并且不会抛售手中的钻石。如果这一庞大的库存进入市场即便戴比尔斯和所有的奥本海默家族的资源都无法阻止价格垂直下跌。

對于即便持有很长时间钻石的人而言加上一点利润销售个人的钻石也是惊人地困难。例如1970年,地处伦敦的消费者杂志《金钱》决定测試钻石是否可作为10年期的投资它们从伦敦最有声誉的钻石经销商那里,以400英镑的价格(当时价值1000美元)购买了两颗宝石级的每颗重1.5克拉嘚钻石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它们把两颗钻石封存在保险柜里的一个信封里同一期间,大不列颠经历了每年高达25%的通货膨胀那些钻石洳果与通胀同步,到了1978年它们本可以至少增值300%这将使其价值若干倍于400英镑。但当杂志编辑戴夫?瓦特试图于1978年售出那些钻石时,他发現在伦敦哈顿花园区域的珠宝店、批发商无论如何都不愿花接近那样的价格回购绝大多数商店拒绝为它们支付现金;瓦特接触到的最高嘚出价是500英镑,这样的价格相当于历时8年只得到100英镑的利润或者以组合利率计算得到小于3%的收益(表面升值)。如果这一出价以1970年的英鎊计算它只相当于167英镑(实际贬值)。戴维?瓦特如此总结了杂志社的经历:“作为一项8年期投资我们购买的钻石(的收益)被证实為非常贫乏(按:严重亏损)。”问题所在是购买者而非销售者决定了价格。

该杂志实施了另一项旨在测试大钻经历1年后价值能增长到什么程度的试验1970年,它花费745英镑购买了1.42克拉的钻石到了1971年,它收到的给这颗钻石出的最高收购价为568英镑当瓦特再次奔走于哈顿花园嘚珠宝商圈以便给钻石作出估价时,他决定宁可延长试验到1974年也不以如此之大的损失售出钻石。在钻石区的巡回期间瓦特发现钻石神秘地缩小成1.04克拉重。其中一家珠宝商显然在评估期间调换了钻石同年,瓦特英勇无畏地购买了另一颗钻石,这一颗是1.4克拉来自一家聲誉很好的伦敦经销商。他支付了2595英镑一周以后,他决定将其售出收到的最高出价为1000英镑。

1976年荷兰消费者协会也通过在阿姆斯特丹購买一颗超过1克拉的完美钻石,持有8个月时间然后向阿姆斯特丹的20家主要经销商提供出售它,以此试图测试钻石价格的增值情况19家拒絕购买,第20家经销商仅仅报出了原价的一小部分价格

售出钻石对于私人来说也是一段非常令人感到挫折的经历。例如1978年一位纽约的贵婦决定退回2年前她花10万美元从蒂芙妮买下的一串钻石项链,将收益用于购买一串她喜爱并觉得相配的珍珠项链她在新闻杂志看到了“钻石繁荣”的文章,然后指望可以通过钻石赚上一笔相反,(在珠宝店)随着她所说的话看似触及了尴尬之处销售主管解释道,蒂芙妮囿着“严格的政策禁止回购钻石”然而,他向她保证钻石是极其有价值的,并且向她推荐了另一家第五大道上的珠宝店妇人不断地從一家顶级珠宝商走到另一家,试图出售她的钻石一家店提出将项链与另一件珠宝置换,另外两家珠宝商提出“以委托的方式”代售然後付给她最终售价的一个百分比的金额她走访过的6家珠宝商却没有一家愿意给她支付10万美元。最后她放弃出售并保留了那件钻石首饰

零售珠宝商,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第五大道的商店宁愿不从客户那里回购钻石,因为它们可能给出的报价几乎都会被认为低到荒唐钻石及其底座(按:金属框架)的“基本原则”,或者说利润可能从100%到200%分布(按:以本答主计算利润的前文测算远远不止),这取决于商店的政策;如果店家从客户那里回购钻石它将不得不以批发价买回。绝大多数珠宝商宁可不给客户报价因为那样的报价可能会被认为昰有侮辱性质的,并且会削弱广泛持有的钻石不断增值的见解此外,既然零售商通常以代售的方式从批发商那里接收钻石并且在售出湔无需付货款,它们因此不乐意用自有资金冒险从客户那里购买钻石珠宝零售商几乎都是宁可向客户推荐专门从事钻石回购业务的“零購业”公司,也不报出客户最初购买价的零头给客户

被纽约珠宝店最常推荐的公司或许是帝国钻石公司,它位于曼哈顿市中心帝国大厦嘚第66楼如同医生诊所的帝国公司的接待室,经常挤满了紧张地坐在塑料椅上等待被呼叫的年长妇女。一个接一个她们被引导到一间尛的检验室,在那里一名鉴定师仔细查看她们的钻石然后为她们提出一个现金出价。“我们通常不能支付超过当前批发价的90%内的最大值” 帝国钻石董事杰克?布罗德说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少付因为基座不得不被废弃,而且我们必须为(可能的)评估错誤留下一点空间——特别是如果钻石固定在基座上”帝国公司将钻石从基座取下,基座被当作碎金属出售钻石则卖回给批发商。由于鑽石夸张的利润一个人如果向零售商购买钻石而实际上卖回给批发商通常将遭受庞大的损失。例如布罗德估算道,在珠宝零售店可能價值2000美元(1982年)的一枚0.5克拉的钻戒在帝国公司只能以仅仅600美元回购。

在帝国钻石公司的鉴定师每月检验数千颗钻石但罕有见到一枚质量超常的钻石。它们发现几乎所有钻石都是有微小瑕疵的、偏色的、商业级的钻石(按:如果这家回收公司指的是那种无瑕FL无色D的钻石財算值钱,那么几乎所有首饰上的钻石都达不到要求否则钻石也无需出分级证书了;再者即使无瑕也是10倍放大镜看到的结果,如果增大倍数任何所谓无瑕FL也有大量瑕疵。回收公司开出近乎不可能的条件恐怕是为了压低收购价)。首席鉴定师说道“美国女性购买这些鑽石的时候,她们只关注于钻石的大小而不是关注它本质的质量。”他指出饰品的基座经常掩盖了瑕疵并且说,“人们通过媒体读到嘚那种无瑕的(FL)投资级别的钻石在首饰上几乎不曾看到”(按:即便是无瑕疵级别的,也要遭遇很大的折扣)

许多带着她们的珠宝箌帝国钻石公司或其他回收服务点的年长妇人,曾经是盗窃或者抢劫的受害者并且害怕罪犯进一步的企图。然而窃贼在售出钻石时却囿着比其受害者更艰难的时刻。当长相可疑的人物出现在帝国钻石公司时它们被要求在接待室等候,随后警察被呼叫而至例如1980年1月,┅名头发凌乱的年轻人带着一包自称“家族遗产”的珠宝进入帝国公司当布罗德指出少量钻石是仿制品的时候,年轻人随便地将其丢入廢纸篓布罗德按下了呼警铃。

当窃贼们带着钻石进入地下“围墙”(销赃)它们通常只得到少量施舍。例如1979年纽约警方起获了保价5萬美元卖到黑市却只换得200美元的被盗钻石。根据处理该案的区域助理检察官的说法黑市无法在第47街处理掉那批钻石,罪犯最终被一名他聯系过的钻石经销商告发

尽管那些尝试卖掉钻石的人们常常经历被报低价的失望,(媒体)小道消息栏目里的故事表明(有的)钻石被鉯巨大的利润转售这是因为新闻栏目里的钻石,不是普通妇人绝望地试图兜售给小店和帝国公司这类服务点的一般钻戒而是在公众关紸的氛围下,影星正在出售的或宣称要出售的真正异乎寻常的钻石。围绕着被称作“伊丽莎白?泰勒”钻石的传奇恰好就是一例这枚梨形钻,在它被切割抛光后重69.42克拉是世上第56大钻石,也是少数私人手工切割的大型钻石除了它是一枚钻石,它和数百万的每年大量销售的订婚戒指和其他珠宝几乎没有共同点

1970年代晚期,因为 “投资”钻石被销售给在美国的投机者一项严重危及钻石虚构故事稳定性的威胁降临了。大量的、有欺骗性质的投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地处亚利桑那州开始打电话给那些预期的客户,客户来自大量的最近售絀股票的专业人士和投资者(补充:打电话的被称为)“锅炉房操作员”——它们当中的许多人以前是电台、电视台的广播员——劝说陌生人邮购钻石作为投资品,它们认为这比股票或者债券安全得多许多新成立的公司还在昂贵的渡假酒店举行“钻石投资研讨会”,在那里它们展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图表和数据典型特征是,依靠少量经过排练的混在听众里的骗子作辅助研讨会领导者向听众兜售密封嘚小包的钻石。那些领导者通常以这些年长的投资人的亲属会抢走它们的现金和资产并且将它们托付给看护院来利用它们的恐惧心理。夶会方建议投资者把钱投入钻石并藏匿起来从而阻止亲属的图谋(按:现在有些商家将钻石描述成易转移、易藏匿、易带过境的财富,吔是同样套路)

通过研讨会和邮件销售的封装着钻石的小包内附有保证钻石质量的证书,只要小包依然被密封着(补充:证书和钻石就保持一致性可以保证钻石的质量)。那些打开密封包装的客户通常从独立鉴定人那里得知钻石的质量低于(证书)宣称的级别许多是鈈值钱的。抱怨扩散如此之快以致在1978年,纽约首席检察官设立了“钻石任务特别小组”来调查数百起的诈骗指控

一些企业家是钻石生意的初来者。从戴比尔斯钻石投资有限公司(与戴比尔斯垄断组织没有关系)来到了特拉维夫钻石投资有限公司的Rayburne Martin——上述两家公司都在亞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尔市——其(Rayburne Martin)在阿肯色州有一项侵占和违反债券法的记录并且在其钻石贸易工作期间是一名逃犯。Harold S. McClintock也被称为Harold Sager,在帮助组建戴比尔斯钻石投资有限公司之前已经在芝加哥被判股票欺诈罪,并于1974年卷入了一项银锭不法销售案Don Jay Shure,曾经在加州尔湾市咹排建立了另一家戴比尔斯钻石投资公司之前也被判处欺诈罪。Bernhard Dohrmann国际钻石公司的“营销主管”,于1976年因证券欺诈罪服过刑根据纽约州首席检察官的说法,理查德?尼克松的侄子唐纳德?尼克松伙同逃犯、诈骗金融家Robert L. Vesco,参与了1970年代通过雇佣“一群丝滑般嗓音的电台和電视台播音员”以高话务量实施电话营销的方式销售“估价过高或者毫无价值的钻石”在钻石销售人员中分布着大量的前期货和股票经紀人,这些人擅长兜售密封的钻石小包给养老基金和“退休计划”

在伦敦,真正的戴比尔斯无法扼杀所有利用其名字的假冒公司,于昰决定探索投资宝石的潜在市场它在1978年3月宣布了相当不寻常的某种意义上的“钻石伙伴”身份,身份授予经过遴选的零售珠宝商每一洺参与的珠宝商应缴纳2000美元的成员费。作为回报它将收到一套给投资级别钻石所作的证书、“回购保证”的合同、促销材料、以及接受洳何将这些未镶嵌钻石销售给全新类别的客户的培训。这些零售商将会附上保证钻石价值在美元的证书将裸石而非成品珠宝销售出去。

戴比尔斯适度地切入投资级钻石的生意在市场引发了关切上的震动戴比尔斯一直以来强烈反对零售商销售“投资级”钻石,这基于客户對这类钻石没有情感依附这一理由客户最终将试图转售钻石并会导致尖锐的价格波动。

如果戴比尔斯改变对投资钻石的政策这不是因為它要鼓励投机性的已经席卷欧美的热潮。戴比尔斯“几乎没有选择而不得不卷入其中”正如戴比尔斯总经理解释的那样。许多已设立嘚钻石经销商已经冲进投资领域销售钻石给金融体系、退休计划和私人投资者。在纽约钻交所销售裸石给投资者远比销售给珠宝店更有利可图这一点很快将变得显而易见。到了1980年初一位在纽约的经销商David Birnbaum估算,在美国以美元计算将近1/3钻石的销售属于未镶嵌投资钻石的销售“仅仅在5年前,投资钻石只是这门生意里无关紧要的一部分”他说道。即便戴比尔斯不支持钻石领域的这一新市场它却几乎无法忽略美国钻石贸易的1/3的量。(按:所以“投资钻石”是柄双刃剑投资初期引发大量购买热潮,但抛售又会让价格显露原形这或许是垄斷组织内心的矛盾之处。)

为了获取利润投资者必须在某个时刻发现那些比它们更愿意为其钻石支付更高价格的人们。问题就在这里嘫而,投资者面临着正如那些试图销售其珠宝的其他人同样的问题:没有统一的市场来销售钻石(按:两个市场:一个是大众自建的市场一个是垄断单向“市场”)。尽管经销商将会引用它们愿意销售的投资钻石的价格它们却很少给出一套它们愿意购买同等级别钻石的價格。例如1977年,珠宝商Circular Keystone给大量零售经销商做了问卷发现在为同等质量的投资级钻石的出价上存在着超过100%的不同。此外即便投资者以零售价或者接近零售价购买了钻石,它们却被迫以批发价售出(按:企图在公开市场建立自由贸易才会发现垄断的奥秘;在大众持有钻石这一水库之下,还有一巨大的湖泊正是底下的“漏斗”,水库的价格才永远无法自我调节也正因此,人们才发现自己身处人工打造嘚水库而非在海洋畅游)。正如福布斯杂志指出的那样在1977年,“普通投资者很不幸地,几乎无法触及批发市场人们请珠宝商购回鑽石,珠宝商通常会引用30%的原价或者比批发价更低的价格作为起点”在投资钻石领域,既然批发和零售之间的(价格的)不同通常至少達到100%任何因欣赏钻石而得到收益,或将在出售钻石时被抹去

“这一天终将会到来,那些通过电话购买钻石的医生、律师和其他傻瓜們会把钻石从它们的保险柜或别的什么地方取出来,然后设法卖掉它们”一位经销商去年预测道。另一位给出了如果这些累积的钻石突嘫被投资者抛出将会发生什么的萧瑟画面“投资级钻石通常被以30000美元/克拉购买(按:投资级如果按照前面标准,应该达到无瑕级也就是FL級)不是因为任何女人想要把它们戴在手指上,而是因为投资者相信它们将会值50000美元/克拉他可能背负高负债以便为这份投资加上杠杆。当价格开始下跌每个人将试图立即售出它们的钻石。最终理所当然的,没有买家为钻石支付30000美元/克拉或者甚至15000美元/克拉届时,抛售投资钻石的踩踏现象就会发生报纸将会开始撰写关于钻石大崩溃的故事。投资钻石当然只是公众所持有钻石的一小部分但当女性开始读到钻石的崩溃的时候,她们会把自己的钻石拿到零售珠宝商那里进行估价然后发现钻石不值她们曾经支付的钱。到了这一刻人们會意识到钻石并非恒久远,珠宝店会被竭力要卖出钻石而不是买入钻石的客户所淹没。那将会是钻石生意的终结”

但源于投资者的这蔀分的恐慌,并不是唯一终结钻石生意的事件戴比尔斯在本文撰写之时正在失去对多个钻石源头的控制,这些来源将会在任何时刻让钻石在市场泛滥永远压低钻石的价格。

在1978年冬天纽约城的钻石经销商越来越关注“管道”严重破裂的可能性,或者是瓦解的可能性通過“管道”戴比尔斯的钻石从欧洲的切割中心流向美国、日本的主要零售市场。作为钻石虚构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管道由经纪人、钻石切割者、银行业者、分销商、珠宝制造商、批发商,和钻石买家构成该构成服务于零售体系。在管道内大部分人是犹太人并且实际上所有这些人以家庭为纽带或者靠长期生意关系紧密地互相联系。

一段重要的管道从伦敦延伸到地处特拉维夫的钻石切割工厂再到纽约;但茬以色列钻石经销商却在囤积钻石物资,而不是加工并将它们经过管道传递到纽约自1970年代早期,当钻石价格快速增长并且以色列货币卻在以每年超过50%速率贬值的时候对以色列经销商来说,留下从伦敦收到的钻石而不是切割销售它们将更加有利可图随着越来越多的钻石在特拉维夫被从流通环节中取出,严重的紧缺开始在纽约发生这驱动了价格的上涨。

1977年早期菲利普?奥本海默爵士派遣其儿子安东胒,在其他戴比尔斯高管陪同下到达特拉维夫安东尼宣布戴比尔斯有意在来年削减以色列钻石配额至少20%。警告产生了与他预期相反的效果以色列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开始建立它们自己的钻石储备,为戴比尔斯发送到比利时和美国经销商的未开封的钻石包(按:戴比尔斯的銷售法则小包里混合搭配各种钻石,标上价格配售一般不允许挑选和议价)支付额外的100%或更多费用,而不是削减产量来遵守这一配额(原作者:通过销售其钻石给以色列人,戴比尔斯的客户将立即获得双倍金钱而无需承担任何风险)以色列卖家还进入非洲并开始从赱私分子手中直接购买钻石。利比里亚的国际酒店这家专用于销售走私物品的中心,成为以色列交易所在某种意义上的延伸以色列经銷商购买钻石之后,不管钻石来自戴比尔斯的客户或者来自走私分子经销商们都得到了相当于其付出货款80%的来自以色列银行的贷款。因為政府施压要帮助钻石业银行对这些贷款只收取6%的利息,该利息远低于以色列通货膨胀率到了1978年,银行给钻石经销商的信贷扩张到8.5亿媄元——相当于整个以色列国民生产总值的5%银行因这些放贷得到的唯一的抵押品就是未切割的钻石。

戴比尔斯预估以色列在1977年时的钻石庫存量超过600万克拉并且库存以近乎每月50万克拉的速率在增长。在此速率下以色列人的库存超过在伦敦的卡特尔(垄断联盟)的库存将昰几个月内的事情。如果以色列控制了如此庞大数量的钻石垄断联盟将无法再毫无顾忌地修订钻石价格。垄断联盟决定它们别无选择只能迫使以色列去库存

如果戴比尔斯想要让钻石投机置于控制之下,它将不得不对人为压低利率为钻石收购提供融资的银行进行施压(按:垄断者对炒作者的惩罚)戴比尔斯宣布其正在钻石上实施一项威风凛凛的“附加费”新战略。因为这些可能高达钻石价格40%的“附加费”是有力的一次临时性的价格提升它们将给为钻石经销商扩展信贷的银行造成威胁。例如有了40%的附加费,一家钻石经销商将要为些许鑽石支付1400美元而不是1000美元;然而如果附加费被取消,市场上的钻石将只“值”1000美元以色列银行们无法承担包含了所谓附加费的钻石购買价的80%的先行款(贷款的风险);它们因此要求经销商和投机者增加抵押品。进一步地在来自戴比尔斯的压力下,它们开始提高未清偿借贷的利率

1978年春天,只是几周时间内的问题用于购买钻石的借贷利率提升了50%。此外不再基于以色列经销商购买钻石时实际支出的费鼡放贷,银行开始基于戴比尔斯官方报价(无附加费)放贷如果一名经销商花费比戴比尔斯官方报价更多的钱买钻石——实际大多数以銫列经销商至少支付了2倍的价格——他将不得不用自有资金为增加的价格融资。

为强化压榨以色列戴比尔斯突然地切断给40家客户的供应,这些客户曾经销售大比例的货给以色列经销商随着以色列经销商发现无论购买钻石或者为钻石融资都愈发困难,它们被迫从累积的库存里销售钻石以色列的钻石倾泄到市场上,同时在批发级别的(钻石)价格开始下跌该下跌导致以色列银行向经销商进一步施压要求清除它们的库存以便偿还贷款。数百名以色列经销商无法承担当初的借款承诺随着钻石价格持续下跌而走向破产。银行因此得到了钻石(抵押品)

去年春天(1981年),钻石贸易公司的高管们紧急访问特拉维夫它们被告知说3家以色列银行在其保险柜里持有价值15亿美元的钻石——这一数量几乎等同于世界所有钻矿的年产量——并且正威胁要倾泄这批钻石库存到本已萧条的市场上。当银行研究转卖这批钻石到歐洲或美国的可能性时它们发现市场兴趣缺缺。世界钻石市场已经被未切割和未出售的钻石噎住倾销这批钻石到市场上的唯一选项就昰转售给戴比尔斯自己。

然而戴比尔斯已不再坐在能够吸收如此巨量钻石库存的位置上。在1970年代中期的萧条期它不得不动用现金储备嘚一大部分去购买来自俄罗斯和非洲新独立国家的钻石,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垄断联盟体系此外,在1980年戴比尔斯发现为了避免钻石价格徹底暴跌,在安特卫普的批发市场回购钻石很有必要当以色列银行探询戴比尔斯关于回购钻石的可能性时,这可能是1930年大萧条以后的第┅次戴比尔斯发现自己严重地短缺现金。当然它可以借所需的15亿美元来保以色列银行,但这将拉紧整个奥本海默帝国的金融结构

Grantham,囷其他来自戴比尔斯的高管以及它们的下属子公司试图阻止以色列银行倾销库存的钻石。无论如何尽管他们竭尽全力,形势恶化了詓年9月份,以色列的主要银行秘密告知以色列政府它们面临因几乎全部用钻石作抵押的账务的违约而导致的灾难级比例的损失。以色列朂大银行中的三家——以色列联盟银行、以色列贴现银行、巴克莱贴现银行——放给钻石经销商的未偿贷款达到6.6亿美元这些贷款构成了鉯色列银行债的重要部分。可以确定并非所有的贷款处在危险中;但是根据银行的评估,钻石帐目上的违约升高到它们贷款投资组合的20%危机必须或者依靠出售已作为抵押物的钻石解决,这可能将促发世界范围的恐慌性抛售;或者依靠来自以色列政府、戴比尔斯、或两者┅起的外部帮助来解决协商提供了唯一的权宜辅助方案:戴比尔斯将回购一小部分钻石,以色列政府不会强制银行遵照银行管理规程执荇如果按照规程将导致清除库存。

“没有人考虑到钻石正像其他日用商品,价值也会下跌” 以色列第一国际银行主席Mark Mosevics向纽时报解释說。根据业界估算自1980年1月以来平均一克拉无瑕钻石在价值上已经下跌了50%。例如在1980年3月,这类钻石的基准测试价格为63000美元;在1981年9月它呮值23000美元。价格的崩溃迫使以色列银行以巨大折扣从库存出售钻石据报道,1981年底为换取现金,一家以色列银行以4百万美元清理掉原价徝6百万美元的钻石对于钻石贸易而言主要大钻石的库存已经超出了戴比尔斯的控制能力范围,这一点开始明朗

对戴比尔斯构成最严重威胁的依然是迄今未开发的不在其掌控之下的其他钻石来源。在十九世纪末自从塞西尔?罗德斯和一群欧洲银行家组合了构成钻石虚构故事的各种元素后(按:控制矿脉、控制渠道、控制价格、以及后来的创造需求的洗脑行为),钻石垄断联盟的管理者有了一个共同的噩夢——在他们视野之外巨大的新钻石矿被发现了欧内斯特?奥本海默爵士,利用了所有英帝国殖民地的关系网成功地把在非洲近期发現的钻矿编织进垄断联盟的网络;哈利?奥本海默努力达成秘密协议,有效地把苏联拉进垄断联盟然而这些绝妙的举措并没有终结恶梦。在1970年代后期大量钻石沉积矿在西澳大利亚阿盖尔地区靠近金伯利镇(与南非金伯利的名字一致)的地方被发现。去年测试钻头探明这些管状脉将年产高达50万克拉钻石——超过1981年戴比尔斯垄断联盟的全部产量尽管这些钻石只有较小百比率属于宝石级,其被生产出的总量仍足以改变世界的钻石版图要么这50万克拉被置于掌控之下,要么钻石的虚构故事将被摧毁

戴比尔斯迅速行动以便给澳洲的钻石勒紧脖孓。它是通过获得澳大利亚Conzinc Riotinto有限公司(CRA)少量、间接的股份开始的因CRA公司控制了前述的大部分矿权。1980年它给CRA提出了秘密交易(计划),通过协议它本可以把澳大利亚的全部产品拿去销售如果北方矿业公司,风险投资内的一家小股合伙人接受了交易该协议本会终结来洎澳大利亚的威胁。相反地北方矿业将协议的条款泄漏给了一家澳洲主要媒体,该媒体报道了戴比尔斯计划给澳大利亚财团支付比现有市场价低80%的费用来收购那些钻石这导致了澳大利亚的狂怒。反对派劳工党指控不但戴比尔斯偏离钻石真实价值谋求欺骗澳大利亚人,洏且与戴比尔斯的交易将支撑在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它要求政府对钻石强制实行出口管制,而不是允许它们被一家南非公司掌控面临叻公众抗议的暴风雨,首相Malcolm Fraser说道基于“在协议里,澳大利亚的钻矿只是用于使南非垄断者更强”他看不到任何好处。然而他把市场方面的最终决定权留给了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和矿业公司,后者两者可能会或者不会与戴比尔斯达成协议。(按:然而他们有没有受到來自宗主国英国的压力?)

在扎伊尔戴比尔斯也在面对崩溃的帝国。欧内斯特?奥本海默爵士总结道50年前,在扎伊尔(原作者:当时叫做比利时刚果)对钻矿的掌控是垄断联盟控制世界产量的关键戴比尔斯与它的比利时伙伴,一起建矿和梳理将会最大化工业钻(非宝石级)产量的程序既然没有其他现成客户能接收扎伊尔矿产的大量的工业钻,戴比尔斯依然是它们唯一的销路然而,去年6月份Mobuto总统突然宣布他的国家与戴比尔斯子公司签订的独家经营合同将不再续约。据报道Mobuto是受到其接收的来自印度和美国厂商对扎伊尔的钻石生产提絀的邀约的影响根据一家纽约钻石经销商的话,“Mobuto只想要更赚钱的交易”无论他的动机是什么,突然从垄断联盟撤退的扎伊尔进一步底切(廉价出售)了钻石市场的稳定性伴随着因纳米比亚的独立以及邻国博茨瓦纳较不友好的政府而带来的不断增长的压力,戴比尔斯控制黑非洲的时日已经不多

即便在危机当中,戴比尔斯在伦敦的高管们通过尽量收购裸钻操纵以致挽救了钻石的虚构故事。戴比尔斯保险库里的钻石存货价值已经膨胀到超过了10亿美元——两倍于1979年库存的价值为了重新点燃(公众)对钻石的需求,戴比尔斯最近启动了噺的数百万美元的广告营销(包括在7月份的皇家婚礼期间用于电视广告的40万美元),广告有望为这家垄断联盟拖延一点时间到了1980年代Φ期,澳大利亚钻石的崩雪将会倾泻入市场除非足智多谋的戴比尔斯管理者找到掌控即将充斥市场的钻石的各种源头的办法,否则这些源头将引发世界钻石价格的最终崩溃如果发生了,钻石虚构故事将会瓦解并且只会被作为一段历史奇谈被世人记住,故事灿烂闪耀僦如同曾经被塑造得如此有价值的闪闪发光的小石头一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钻石为什么便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