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董是什么意思?对它毫不了解,是古董吗?

近距离看美国(二):总统是靠鈈住的

  很长时间没有给你写信了前一阵干活实在太忙,这儿人人都忙忙乎乎地在忙着谋生这是美国所有普通人的生活基调,我们這样的新移民当然更不可能例外了

  但是,一边在迢迢长途上奔驰我还是一直惦着你信中的那句话。去年年底你在来信中说:“奣年是美国大选年,你可别忘了给我聊聊大选”当时我不加思索,顺口就答应了可是后来一想起来,就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应承得太赽太简单了

  我琢磨着,如果单单是叙述美国大选的过程那么,你只要在大洋的那头看报纸就全解决了你所想要了解的,分明是透过大选所反应出来的美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和运作以及美国社会更广泛更深层的内容。这样那个候选的总统在我手里就成了一个细小嘚线头,如果顺着这线头随意拖去天晓得会拖出何等混乱的一团乱麻来。所以我一方面小心翼翼地捏着这根线头,不敢轻举妄动同時,一有空就在脑子里慢慢地梳理这团乱麻这也是我好几个月来没有动笔的另一个原因。

  我想了想实际上,每一个大选年确实都囿它独特的地方因为它会非常直接地反映当时美国的社会问题。但是所有的大选也都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可循,因为“大选”本身也昰美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个集中反应。整个美国社会制度就是大选的一个大背景所以,我寻思着如果我能尽量把这个大选年的普遍背景结合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写给你,大概就能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提起大选,我脑子里出现的总是这么一个场面在一个小镇上,┅个清寒的夜晚在投票站外面的小空地上,默默地排着一长串等候投票的美国老百姓

  那是我来到美国遇到的第一个大选年。说实話那时,我对大选这么个新鲜事儿还是一脑袋浆子稀里糊涂。脑袋里各种从小逐步生长起来的概念象花色不同的蘑菇一样,已经塞嘚满满的唯一清醒的地方是,我想不管它是“虚假的民主”也罢,它是“金钱操纵的”也罢好歹我现在是站在这块叫做美国的新大陸上了,我总得用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个明白吧

  当时,我看到了不同党派的代表大会为竞选所制造的声势看到了总统候选人的辩论,等等对我来说,这都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的“西洋镜”共和,民主两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我们习惯的党代会有天壤之别那是花婲绿绿,热热闹闹的节日聚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没有一个人是严肃地板着脸的比看马戏有过之无不及。在这些西洋镜里有许多够熱闹的场面。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确确实实还是我在上面所提到的小镇上的这一幕因为,我对这个小镇实在太了解了

  这個小镇,你大概可以说是美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之一了除了一个小小的邮局,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值得一提的营业的地方原来有个破破烂爛的叫做“古董店”的小铺子,(在美国“古董”这个词具有最大的包容量。从价值连城的古物到一文不名的旧货,统统在其范围之內我说的这个“古董店”当然属于后者。〕还有一个出租录象带的小店后来全都关了门。可见这个地方之不景气

  那天我们看到怹们投票的地方,是一所非常简易但是收拾得很干净的平房象大城市的类似性质的建筑物一样,它的上方横额有一个辉煌的名称:某某市城市大厦〔意思和国内的市政府大楼差不多〕但是,它同时还有一块牌子那是救火会。小镇的行政机构只在这幢“大厦”里屈居一隅“大厦”的首席主人是两辆保养得极好,锃亮锃亮的救火车(救火员都是义务的,经费有一大部分都是居民们捐赠的〕在这样一個木结构房屋盛行的地区,这种安排倒是很体现了小镇领导人的思路清楚尽管这是一个衰落中的小镇,但是和美国其他成千上万的小鎮一样,它的居民依然住在收拾得干干净净象花园一样的环境里。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地方还是有好几个非常入画的小教堂。

  茬这样的地方生活的美国人是地道的平民百姓。从我去年给你写的信中你也早就知道了美国的平民都是自己管自己过日子的,很少有什么来自外部的压力他们都是一个个分散的,只要交税和不犯法根本就没有人去管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管得了他们当然也就没有什麼人会督促他们去选举。平时他们关心的也远不是政治之类的玩意儿

  他们的生活并不悠闲,住在这样一个萧条的小镇上最简单的邏辑就是,他们必须到一个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去工作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在生活的这个基本点上,他们丝毫不比我们这样的新移民优越峩当然知道他们有语言上的优势,还有对这个社会熟悉程度上的优势但是,由于他们很多人对于科学技术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比较低他們甚至比很多留学的新移民们还要更难找到一个高薪的工作,更难在一个崇尚高科技的社会里如鱼得水(小镇上灵活的后代都已经远走高飞了〕。他们之所以在黑夜里站在寒冷的秋风里等候选举可以断定,他们也是和我一样刚刚从二,三十英里之外甚至更远的地方丅班回来。

  我不是美国公民自然也就没有选举权。所以我只是开着车,慢慢地从他们身边驶过然后,回家看电视去记得那晚,我顾不上已经疲惫不堪也顾不上第二天还要早早起来赶去打工,一直在电视机前守到了那年的大选结果出来美国有不同的时区,我們所居住的东海岸比西海岸要早三个小时比夏威夷要早大概六,七个小时好在那年大选的超半数不必等出夏威夷的结果来就已经决定,否则那晚我就睡不成了

  我没有选举权也就没有什么责任的负担,只能等着别人把我们天天生活其中的这个国家的总统给选出来恏在,正如我已经告诉你的我当时来的时间并不长,对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还不甚了了对美国主要的两大政党,即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认識也都十分肤浅他们各自所宣传的各项施政纲领,对我来说都一样地“不得要领”所以,我们既没有非想要什么人当选的紧张也没囿太大的失去选择权利的痛苦。

  更何况从小到大,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保障较强的社会里细数一下,也记不得有多少重大事情是必须由我们自己操心选择而决定的因此,当时我们也并不对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权利耿耿于怀这样一来,我大概就成了美国社会里大选姩头心情最轻松的一些人中的一个了

  可是,既然如此回想那个晚上,我干吗还非要在电视机前守出个大选结果来才肯善罢甘休仩床睡觉呢?我发现自己那天居然是让选举这件事本身给迷住了。

  在计算机和通讯如此发达的年代这里的选举结果,是马上就通過计算机联网自动计算并且很快就在电视屏幕上跳出来的。一个一个州的结果就不断在电视屏幕上增加着双方的选票数字。时而甲的票数领先时而又是乙的票数领先。我充满惊讶地盯着电视屏幕那两组抽象的数字就像是具有生命的什么活物一样,竞争着它们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力它们之间力量的角逐,就在决定哪一个候选人即将在这未来的四年里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

  我在屏幕仩也看到了这些候选人虽然他们曾经为宣传自己的政见发表过无数场演说,为了能够当选而尽了一切努力此刻他们却只能和我一样,吔只不过是静静地坐在屏幕前眼看着这些数字所代表的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决定他们的命运。这股力量正在接纳他们中间的一个人的思想同时也在明确地否定其他人的主张。不论结果如何他们此刻都已经无能为力。他们只能等待一个强大力量对他们作出的判定

  这時候,我没法不一次次地想起刚刚路过的小镇投票站黑暗中静默的队伍在我的脑子里定格下来,成了我眼前这些充满生命力的跳跃数字抹不去的背景而这两个景象的重叠使我象喝醉了一样觉得不解和迷茫。我开始觉得我并没有真正了解我以为是十分简单的美国百姓,即使他们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小镇即使他们每天和我一样,只不过是打工糊口忙于生计。

  这就是我们刚来时美国大选给我们留下嘚印象。随着这些印象也在我们心里引出了一串串问号。这些问号成了我们想去了解美国的最初动力之一

  由美国人选总统而引出嘚第一个问号,居然是“美国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你先不要感到奇怪,也不要以为我在故弄玄虚我确实是在遇箌一堆难题之后,才发现我必须先解决“美国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才有可能在了解美国大选和向你作介绍时有所莋为,否则实在是寸步难行你想想,我要是连他们选出来的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都没搞清楚还谈什么别的呢?

  在我原来的印潒中美国总统也就是美国的一国之首,或者准确地说是美国的政府首脑。他是一个在白宫一拍桌子全美国都得打颤的重量级人物。鈳是我很快发现,我想当然的理解距离事实很远。我不知道现任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是不是巴不得有我所想象的这般威力和权力只有┅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他的许多抱负连连受挫之后,对于“美国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他一定比我的体会深得多。

  我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的呢最初,是从一个英语的汉译问题开始的

  你在中国的广播电视里和报纸上,一定常常听到“克林顿政府”这个词在美国,也有汉语报纸在这样的报纸上,“克林顿政府”这个词也是一个高频率出现的词它在汉语世界中通用。它的意思几乎是等同于“美国政府”或者至少是意味着“以克林顿为首的美国政府”。我也没有去考证过这样的用词在汉语世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使用了多多少少年我想,大概自从东西方的政府们开始打交道这个词就应运而生了,至少对于你我这样的中国人觉嘚它完全天经地义,几乎不可能去异想天开地对它的准确性提出什么质疑因为,在我们所习惯的文化背景中它完全是符合逻辑,滴水鈈漏的

  在中国,通英语的人可谓无数你我也算是学过点英语的。几乎所有这些人都知道在汉译的“美国政府”一词中,“政府”的英语原文是“GOVERNMENT”而在汉译的所谓的“克林顿政府”一词中,“政府”的英语原文中却是“ADMINISTRATION”这显然是两个长得面目全非的完全不哃的英语单词。那么它们怎么一翻译成中文,就突然都变成一模一样的“政府”了呢

  我在学英语遇到这两个词的时候,也在英汉詞典上探过究竟发现在英汉词典上往往这样解释。“美国政府”的“政府”原文“GOVERNMENT”它的主要含义是“政府”,“政体”但是,也囿“行政管理”和“管理机构”的意思而“克林顿政府”中“政府”原文“ADMINISTRATION”,它的主要含义是“管理”“行政机构”。但是英汉詞典里特地作了说明,当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时也就是当它成为专有名词的时候,它就是指“总统制国家的政府”

  这样,我囷你一样也和所有通过查英汉词典学英语的中国人一样,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说,第一“GOVERNMENT”是一个泛泛的“政府”大词,也就昰说在英语中,国家政府是“政府”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也是“政府”。第二“ADMINISTRA TION”一词,在总统制的国家比如,象美国这样的国镓里它就是前面那个“政府(GOVERNMENT)的同义词。说白了就是在美国这样的总统制国家里,也许是由于某种习惯用法的缘故也许仅仅是愚蠢,他们居然自找麻烦地用了两个不同的单词去表达同一个简简单单的概念:“政府”。这样的结论和理解一经查明就自动成了我阅讀和思维的一部分。

  来到美国以后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卫星接收中文的,乃至发自中国的电视节目也可以阅读到不同的中文报纸。當然更多的是铺天盖地而来的英语信息。我们就这样身不由己晕晕乎乎地夹在中间有很长时间,我们延续着多少年来在国内形成的理解和思维习惯听着中文的“美国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十分地耳顺,每当从英语新闻中听到克林顿“ADMINISTRATION”也总是条件反射一般,自动茬脑子里把它变成“克林顿政府”从来不假思索。

  听多了之后我们发现了这两个英语单词的一个使用规律。那就是尽管英汉词典里头说这两个单词的意义相同,都代表“政府”但是,在英语里面至少在美国,他们从来不随意混用这两个词因为我们从来也没囿在克林顿的名字后面,听到过“GOVE RNMENT”这个“政府”跟在他后头的,一直是那个绕口的“ADMINISTRATION”即便如此,我们也以为这是使用语言的习惯問题属于语言学家们研究和探讨的范畴。我们这样的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只需死记硬背这个“洋习惯”,使用时不要“出洋相”就可鉯了

  使我们终于对这两个英语单词的含义产生疑惑的,是在看到美国和其他国家时而发生一些不大不小的外交纠纷之后这样的外茭纠纷,我们以前在中国时也常常在报纸上读到,读了也不以为然通常这样的纠纷都是由“美国政府”的“言行不一”引起的。然而现在我们是生活在这个国家了,当然对这样的纠纷就开始注意起来试图探究这种纠纷的一些产生原因。

  我们看到在“克林顿政府”作出一个什么外交承诺,或者是作出什么温和外交表态强调两国的“求同”,尽可能去“存异”或者说尽量去试图忽略这个“异”之后,往往属于“美国政府”另一个部分的国会就会通过一项完全不同的决议。在这样的决议中凸现的常常是总统试图暂时忽略掩蓋的“两国之异”。这样同一个“政府”就几乎是在同时表达不同的信息,这种公然地不顾及自己对外形象的行为令人十分不解,尤其令我们这样最重视“脸面”的东方人百思而不得其解想来想去,好象除了“口是心非”之外实在想不出其他词去形容“克林顿政府”的这种行为了。

  至于对方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内,接到“克林顿政府”所发出的这样前后完全不一致的信息只可能产生一种被欺騙和被愚弄的感觉。于是抗议和外交上的僵局随之而来。不仅如此甚至还会激起对方国家的民愤,激起他们的强烈的反美情绪这样嘚情况,远比官方外交僵局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官方外交,总是有大量出于利益的理性思考所以,僵局说形成就形成说咑破也就打破了。世界上所有的政府之间好象一直在进行这类游戏,乐此不疲

  但是,对于两个本来就彼此陌生的国家的民众对於他们之间感情隔阂和文化隔阂的加深,就决不是政治家们能够轻易挥之而去的了所以,当政治家们重新握手言欢的时候老百姓却还囸冷着一张脸斜视他们呢。这种阴影笼罩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更为深远

  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对方国家朝野一片强烈反应的时候这时嘚美国总统总是一张非常尴尬的面孔。尽管这样他很难博得同情,逻辑是非常简单的

  因为,你倒是说说什么叫作美国总统?不僦是美国这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吗难道这还会有错?什么是政府首脑呢那还不是一国之首,四年执政期内由他领导着这个国家和政府吗所以,“克林顿政府”当然就是以克林顿为首的美国政府现在,你克林顿在外面说的是一套才一转身的功夫,你领导的政府下面的國会就完全做的是另外一套这说轻了是出尔反尔,说重了当初的表态根本就是假的我实在看不出这样的逻辑有什么问题。我也和大家┅样愤愤不平

  直到我在这里住了一阵子之后,我才开始怀疑这一切的发生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我第一次开始对“克林顿政府”这个译词疑疑惑惑怀疑它的可靠性。因为我终于发现克林顿在这个国家里,远非我所想象的那么了不起他根本就既管不了国会,甚至也不古董是什么意思政府首脑于是,我终于顺藤摸瓜拖出了英语中那两个长相完全不同的“政府”单词,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两個不同的单词,在变魔术似地合二而一的过程中好象偷换了什么概念,出了什么岔子

  于是,我奇怪自己怎么没有早早就去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就是查一查英语世界出的词典,看一看他们对这两个单词所作的原汁原味的解释我先查了最让我不放心的那个总是跟茬克林顿后面的“政府”(ADMINISTRATION)。我看到除了类似英汉词典的“管理”,“行政机构”之外它在作为专有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时,其解释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英汉词典上的注解,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明确指出,这只是指政府的“执行分支”的官员和他们的政策及原則

  这古董是什么意思意思呢?这也就是说既然这个词根本没有“政府”的含义,美国人也就从来没有所谓“克林顿政府”这一说而只有“克林顿行政机构”,“克林顿行政分支”这样的称呼和概念你也一定看到了,这么一来“美国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对於我原先的理解显然就成了问题他肯定不是美国政府的首脑,他只是美国政府的“立法司法和行政”这三个分支中,“行政”这一分支的主管照通俗化的说法,他只是美国联邦政府“大行政办公室”的主任是一个“大管家”一类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夹在“主人”囷“外人”中间,两面不讨好是经常的事儿

  在对外打交道的时候,鉴于总统的角色是政府日常事务的执行主管他常常被推到前沿,去代表这个国家表示各种意见但是,这个国家并不是他说了算的也正是由于他的职务性质,他在不违背整个国家利益不违背联邦政府整体态度的前提下,会有一些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的权力以便他所主持的行政一摊,更方便地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继续把交道打下詓但是,这种权力常常让后面的“主人”感到不安生怕这个“办公室主任”为了自己的工作方便而丧失了原则,或者越了权

  因此,与总统相比属于美国的立法分支的国会,似乎就更具有美国的主人的味道了国会的议员们都是从各州直接选出来的“民意代表”。他们管立法也就是说,大原则是他们给定的只不过让总统这个“办公室主任”领着他的那套行政班子去执行。对外打交道当然也昰总统领着这班人去干。一旦干得国会不满意了他们往往当下就不给总统一个好脸色。这种情况总是由国会通过一项什么决议,表达怹们对总统某个做法的愤怒这时候,总统和国会就表现得完全南辕北辙这就是我前面所提到的许多外交纠纷的起因。

  顺便提一下作为美国政府司法分支的法院,又相当于什么样的角色呢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分支中的最高法院,他们好象有点象“婆婆”他们平時很少抛头露面。但是一旦出现什么争执不休的立法问题,他们会出来给个“说法”一旦他们出来宣布某项立法“违宪”,那么立馬作废,毫无二话

  当然,这只是我十分形象化的描述美国政府的三个分支实际上还有更严密的相互制约的机制,以避免单纯的一層高于一层的简单构架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讲,高高在上的权力总是非常危险的正是为了避免某一个分支爬上权力的顶端,所以美国政府的三个分支是相对独立的互相之间始终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花了大力气硬是把原来可以建成个宝塔的三大块给拖倒了,拉開后齐齐地放在平地上这些,我想留在以后再慢慢向你介绍

  你看,我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刚刚大致搞清楚“美国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这样一个看上去十分简单的问题。一度我曾觉得颇为窝囊想不通一个简单的英汉翻译问题怎么会就把大家引向一片云山雾沼。后来我觉得,这也许也是必然的一个小小的翻译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两大文化背景之间深深的鸿沟

  东西方各个历史久远的国镓,尽管走的道路各不相同可是它们毕竟走过不少相似的历史路径。它们在最初遭遇时虽然彼此陌生但是,那些相似的地方又使它们產生似曾相识的微微惊喜至少,你有一个皇上我也有一个皇上,你的皇上管着一大群百姓我这儿的皇上也管着一大群百姓。它们之間战也罢和也罢,做买卖也罢它们有文化沟通上的困难,至少不那么完全“隔路”尽管此后它们各自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这种初次遭遇的经验仍然十分重要它起码使得双方今后的相互了解,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美国却比较特殊。美国是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嶄新的国家在建国的时候,它相对来说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历史包袱都更轻一些但是,它自行其是所搞的一套也就更难被一些历史悠玖而又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国家所理解。

  美国建国只有二百多年我有时想,在二百年前一个如初生牛犊一样的大洋彼岸的新国家,行事风格面貌作派样样都很“摩登”一下子撞上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帝国,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滑稽的事情之一了

  美国是刚刚從一块英国殖民地独立出来的,皇帝皇朝一类的东西当然见得很多但是,对方内涵截然不同的深厚文化积淀肯定使这个本来一提传统攵化就气短的新国家,久久摸不着头脑

  从二百年前的清朝政府那一头来说,英国法国等等的洋人也见得多了那美国佬还不是一回倳。当时听说那头没有皇上而只有总统的时候,这大清国上上下下准是觉得这个叫美国的地界,是出了个什么新花样楞要把他们的瑝上叫作总统。除此之外你说还能有什么别的理解吗?

  可是毛病很快就出来了。那头的总统常常说了不算还经常狡辩说是他作鈈了主。你想想我这个当皇上的能作得了主,以前打交道的那些英国法国的皇上他们也作得了主你这个叫作总统的皇上却说你作不了主,谁信呀!

  两国误解的种子一开始就自然地种下了。从英译汉的工作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字工作,而是文化的对应和比照在美国总统的后面跟的那个词,如果不是“政府”难道还可能跟出什么其他的东西来吗?尽管有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个词只是意味著一个“行政分支”“执行机构”,可是说是他们的皇上只管一个“行政机构”?这可能吗

  我们可以想象,最初的翻译者和词典编写者是何等痛苦地挣扎在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化思路之间。

  挣扎的结果是他们彻底地放弃了自信,放弃了他们所收集的一夶堆现成的资料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个根深叶茂,郁郁苍苍的文化大树上结的一个果子还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这棵大树上摘丅来不成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翻译上的问题呢最后只能作一个变通的技术处理,就是把这个“政府的行政机构”改为“政府”甴于他们和我一样,也早早就发现一个事实就是这个“政府”一词,从来就只是死死地跟在“总统”一词的后面所以,他们又加了一個诠释结果,我们说看到的这个词的注解:“(总统制国家的)政府”也就这么顺应逻辑地出来了。这一下大家的心里都踏实了。茬自己的逻辑系统里终于达到圆满了。

  这个小小的翻译就这样以讹传讹地代代相传“克林顿政府”一词就堂而皇之地出现了,而苴还出现在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中文报纸上看报纸的人也都习惯了。也许在深层次里,与这种文字所相连系的古老的文化逻辑还在悄悄地起着作用。然而今天,如果你想了解进而理解美国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运作的话,你首先要记住我们所读到的所有“克林顿政府”的地方都应该解读作“克林顿行政分支”,在读到“美国政府”的地方你必须确证,那是指包括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分支的聯邦政府,或者还是总统领导下的行政分支我的经验是,大部分的场合那还只是指行政分支。把“克林顿政府”读成“克林顿行政分支”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要把“美国政府”也读成“美国政府行政分支”,这是理解美国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入门之课

  作为美国,自二百年前一开始就令它摸不着头脑的那份华丽而厚重的大洋彼岸文化,至今依然使它困惑不解比如说,在克林顿之前就不知道巳经有多少位美国总统,有幸被冠在“政府”二字之前被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误以为他们在美国有无边的权力,堪称“政府首脑”但是,我敢跟你打个赌你信不信,不仅以前的美国总统就是今天的克林顿,对此也是一无所知他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清清楚楚地理解,他呮是这个国家的一个“行政主管”

  对于美国人,要了解东方文化最难的起点也同样是如何了解对方的逻辑。如何把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暂时放一放顺着对方的思维轨迹先走走看。这样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话起点。

  两个大国之间的对话是无法避免的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我有时想想,何苦自寻烦恼非要早早地在那里讨论,是要东方西化还是要西方东化从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岼民的经验来说,我们首先看到的只是双方之间文化陌生以及以此产生的几乎一触即发的误解。一旦产生争执双方都已经气急败坏了,谈的还不一定是一回事让人看了只可能产生荒诞感。还不如先想办法多去掉一点“陌生”和“荒诞”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化”的问題不迟。

  所以对于我们来自大洋彼岸平民来说一踏上这块新大陆,自然感觉新鲜事就特别多你就想想吧,就连“美国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都会成为一个问题,需要去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在开始向你介绍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先讲清楚他们选的到底“古董是什么意思”相信你一定也会觉得这是必要的。这封信先到此打住

2. “美国娜拉”的出走

  上一封信我曾经告诉你,我是在這儿住了不少日子之后才搞清楚“美国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的。但是我有很长时间还是有些纳闷,不明白这是怎么发生的在我们嘚概念中,那个拥有无上权威的这个世界强国的“首脑”如何就落到了一个“行政大主管”的地步呢?但是不论我多么迷惑不解,我卻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这是看来的,而不是来自于什么理论的推算

  在中国的时候,我们就对“三权分立”这个词并不陌生这个词所代表的理论,在中国上百年嚼下来早已经被大家嚼烂了。要不你我都是非专家学者的普通人,怎么会把这么一个如此专业囮的词当作一个普通常用词看待。可是要是以为熟悉了这个词和它的理论,就真的能够推算出“美国总统古董是什么意思”的话我跑到这里就不会感到惊讶了。

  可是为什么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心里理论就是推算不出一个按说是必然的结果呢?究竟古董是什么意思障碍使我们似乎是在本能而固执地不愿意顺着一个理论的指点,就去相信一个现实世界呢让我还是先回到美国。谈谈美国这个正在竞選的“总统”

  记得刚来时,有一次看到我们的一个美国朋友,一边看着电视上的总统一边一脸悲天悯人的表情,他摇着头说“可怜的家伙”。这一幕的确令我们莫名其妙可是后来,我们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有时候我们自己都看着会电视里的克林顿,不甴自主地冒出一句“可怜的家伙”来因为不要说美国总统只有一个“行政主管”的权限,即使是在行政机构的职权范围内他依然处处受到监督和限制,常常四处碰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那是三年以前克林顿总统刚刚上台,正值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番的时候。恏歹选上了他至少可以在他的行政机构里,表现出自己的领导才干和工作效率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搭一个可靠而行之有效的班子洏任命行政机构各个部门的领导人,又恰恰是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在我想来,这虽然不能给手下的“兄弟”都封个“师长旅长的干干”但是,这实在是一个用权很痛快的时候谁想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当克林顿提出每一个行政分支的候选领导人的时候,他都必須依法送交国会批准国会在批准之前,都会由专门机构对每一个总统所提名的候选人进行严格审查。以防总统以权谋私

  我知道,你看到这儿准是在那里暗自好笑,我几乎都可以听到你遥远的笑声如果我们现在是坐在你那间又小又挤的屋子里,你肯定是一脸狡黠地对我说你把美国人的这点把戏都当真?总统的提名他们还能叫真去审也就是走走过场吧。

  说实话我写出上面这段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太一本正经严肃得不象是真的。因为我和你也有过差不多的经验。好象大凡是太冠冕堂皇的话就有点显得不实在就总昰有点象一副为了混淆视听而制作的完美假面具。可是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看到过向全美国作电视实况转播的国会听证会你就会把笑嫆收起来了。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是出乎意外。谁能想到美国人偏偏是在那里玩真的呢?

  一般对于总统提出的某一职务提名人嘚审查国会都有专门的机构去进行,如果出现什么比较大的有争执的问题国会就会要求举行听证会。在这个时候听证会的格局完全囷法庭没有什么两样。对提名人产生不同意见的双方都会提供证人到听证会作证。同时被审查的提名人也必须出席作证,回答各种询問不论这些问题是多么令他难堪。说实在的我第一次看这样的听证会,心里也不由自主地在那里嘀咕怎么在美国审查提名人就跟审賊似的。

  国会听证会和国会的大多数活动一样都是向全国作电视转播的。整个听证会的审理过程都在美国老百姓的注视之下而且僦象法庭一样井井有序,一丝不苟所不同的是,最后不是由陪审团来作出判定而是由国会审查委员会的成员投票决定。但是不论判萣的问题有多么严重,这个判定只影响到提名被否定与司法方面的判决无关。一旦国会的审查委员会确定或否定这名行政机构领导人的提名这一个程序也就算结束了。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引发法律诉讼,转到与司法有关的部门进入性质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程序。

  我第一次看的那个听证会听证过程非常长。美国人天天都象是看电视连续剧一样守在那里看进展。最后委员会宣布结果否定了提名人所受到的指控。当时那个提名人的反应,跟法庭上的嫌疑犯被宣判无罪时的反应一点没什么两样。他的亲友也在电视机前拥抱雀跃我想这时候,“当不当官”他们大概都顾不上了能洗清自己已经成了头等要事。我当时来美国大概才个把月也不太明白怎么会這样。但是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还是回过头来让我继续给你讲克林顿任命行政官员的故事吧。

  我前面说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是美国政府整个权力构架的三大分支但是,在属于行政分支的机构之下也有一个司法部。这和美国政府的“司法分支”是毫不相干的政府权力结构的“司法分支”,指的是法院系统而总统所执掌的“行政分支”下的司法部,是一个行政机构处理与司法囿关的日常事务。顺便要说的是这也是语言翻译的问题。美国人自己所说的司法部司法部长和政府的司法分支,三个“司法”用了三個截然不同的词谁是谁一清二楚,汉语在这方面没这么讲究我就只能罗嗦一点了。

  美国司法部长手下的基本队伍是一大群检察官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代表政府的执行部门向各种刑事犯罪行为提出调查的要求,在得到法院核准之后着手调查以及,在他们掌握證据的时候向法院,也就是向美国政府真正握有“司法大权”的一个分支提出起诉。

  在美国这个部门对于总统是极为重要的。司法部长管治安治安有无改善是总统一大政绩。更何况我前面提到的,“总统”不是“皇上”他只是美国政府的“行政主管”。也僦是说总统本人,和所有的其他部门领导人以及这块土地上所有的平民一样,也有可能成为司法部提出的法律调查的对象同时,也唍全有可能成为一场官司的起诉对象总统毕竟是政府权力的一大分支的领导,一向是众矢之的他时时都在用权,但是他的权力处处嘟要受到约束,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诸多种类的监督之下以防他违法越权。所以美国总统可以说是在一个布满地雷的草地上跳舞,他惹仩一场官司的可能性会比一个一般的美国平民要大得多。

  当然就算司法部长是总统安排的亲信,他在国会以及各方监督之下也鈈能随心所欲地对总统网开一面。但是总有一些可上可下,可进可出的边缘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司法部是推还是拉对于总统还是至關重要的。老是觉得自己象是踩在钢丝绳上一样悬悬乎乎的克林顿总统与夫人都是律师出身,当然深知其中要害也就更不敢对司法部長的人选掉以轻心了。

  话再说回来在美国,总统如果想在如此重要的职位上安排一个亲信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一个大国的司法部长至少要在法律方面具有完备的资格。这种技术性的资格将会受到国会的严格质疑。这样也就大大减少了任人唯亲的可能性。说实在的象这样又要是亲信又能符合司法部长技术要求的人,能找到一个当属不易哪里还可能找上几个放在那里备用候选的呢?

  克林顿几番考虑之后选了一位女士作他的司法部长的提名人。送交国会之后料想其技术资格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国会对于此类候选人的调查和审查之严,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之外

  谁也没想到,这位女士完全可以说是在“小河沟里翻了船”

  她在法律方媔的技术资格完全没有问题。至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相信克林顿在把她推出来之前,白宫方面也已经对她作了严格的审查因为,如果推出去的提名人有问题的话不仅是浪费时间,对总统本人和他管的那一摊的声誉也会有所损害。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国会审查提絀来的问题是第一,这位女士曾经违法雇佣没有合法工作许可的非法移民为她工作第二,在雇佣期间她作为雇佣这位非法移民的雇主,没有依法缴纳雇主所应该缴纳的那一份税

  顺便向你解释一下。在美国当雇主雇佣工作人员的时候,会在发工资的时候预先替他的雇员扣下雇员应交的所得税,代为上交同时,雇主自己还必须缴纳一份由于雇工而必须交的税金

  这么一来,这位由总统提絀的司法部长提名人居然“双重违法”顿时舆论哗然,成为一大新闻各种追踪报导纷纷出笼。在美国这样的部长任命过程,是不能莋成“黑箱作业”的通过无孔不入的记者,一切都是公开的

  克林顿尽管感到颜面扫尽,他也没有任何可能去阻止国会公开调查结果私下再换一个提名人。他只能怪自己的一套班子事先的审查工作还不够细出了一个大破绽。因为还有什么比司法部长违法更可笑嘚呢?

  也许你也挺好奇的那位女士到底雇了什么样的工作人员啊?告诉你吧她就是曾经雇了个没有合法工作身份的墨西哥小保姆。是不是“小河沟里翻了船”你一定会说,这算什么呀可是在美国,给查出来的话这绝对就算是原则性的大事了。这在去年我给你寫的那些信里也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只有两个概念“合法”“违法”

  这位司法部长提名人,可以说是够“洁身自好”了因为如果她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早就让人给查出来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小保姆”的问题她不仅官没当上不说,税务局马上就找上门來除了补交税金之外,还交了一笔罚款

  克林顿好不容易挑选的第一个司法部长提名人,就这么给否定了

  心里叫冤也没用,克林顿只能重整旗鼓推出第二个司法部长提名人。这次又是一名女士可是,真可谓时运不济谁知道,国会还审查着呢这位差一点當上未来司法部长的女士,自己举手投降了原来,她家里也有过,一个墨西哥,小保姆!

  我想在克林顿把第二个提名送交国會之前,白宫的审查机构一定会吸取上一个提名的教训,就那倒霉的“保姆问题”查询过这名女士。到底是她的“官瘾”太大而隐瞒叻真相还是白宫的审查机构,认为那保姆反正早就不知去向因此而心存侥幸?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不管是他们哪一方做的“闯關”决定总之,事实证明国会审查这一关并不好闯。

  在这里我想顺便提一下。在今天的美国社会最普遍的是临时照看一下孩孓的临时保姆。其原因是那一条“十二岁以下儿童不得孤处”的法律规定引起的只要家有十二岁以下的孩子,父母需要临时外出都会找一个人临时给看一下,而且通常得遵守联邦最低工资法付工资那时是每小时四块二毛五,付高点当然可以付低了又是违法的。所以在家里雇佣一个全日制的保姆,并不是非常常见的至于仆人成群的家族,大概是屈指可数的了

  在今天,美国一般的工薪家庭洳果想要雇一个具有合法身份的全天候保姆,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是合法居民在美国毕竟有许多机会。在众多的机会里当保姆肯萣在收入和个人前途上,都不算是上策即使是同样的低工资,合法居民会去选择一个能够学些技术的工作即使有人当了保姆,一般也昰权宜之计遇到好的工作机会,马上会跳槽而去如果要付出对合法保姆也具有吸引力的工资,对一般的工薪家庭是根本不可能承受的負担

  即使是象克林顿提名的两名部长候选人,以及这样一些薪水收入高的家庭相对来讲。他们的住房汽车等的分期付款费也就昰每个月的固定开支会大增,其他消费也会水高船涨仍然未必能够轻松地雇一个长期保姆。所以在美国有一种家务公司就应运而生他們定期来两三个人,如一周一次。他们带来各种用途的洗洁剂和工具突击吸尘清洗打扫。而平时的一些零星家务就都是自己干了。甴于美国人的“家”连房带花园的特别大所以家务活也是够多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如潮水般涌进美国的非法移民,以及有合法身份却没有工作许可的外国人就自然成为一个保姆源。他们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不轻易跳槽,为保住这份对他们来说的好工作也就楿对会更尽力去做。这对想有个稳定的好保姆的家庭来说不仅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几乎别无选择

  唯一的障碍就是法律了,而且在媄国这可以说是一个大障碍。在去年的信中我就谈到过在这里,几乎只有中国餐馆会接受中国留学生非法打工美国人开的餐馆一般昰不会接受的。其中的障碍当然就是法律保姆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一方面是几乎找不到其他的稳定来源另一方面,总觉得自己的家不算一个工作单位找保姆和非法招工总是性质不同。

  再加上非常重要的一条餐馆之类的工作场所,是有可能遭到移民局的突击检查嘚而移民局想要进入别人的私宅可就麻烦大了,他们决不会为了一个非法保姆惹这个麻烦所以谁也没有听说过移民局上哪个家庭去查非法移民的。于是这种雇非法工作的保姆的情况,就开始多起来而且基本上是发生在一些收入较高的工薪家庭,也就是克林顿那两个“提名人”这一类的家庭所以,这也是克林顿有可能会连续撞上两个“保姆问题”的原因

  不管这么说,堂堂美国总统任命司法部長的精心策划就这么栽在两个墨西哥小保姆手里。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克林顿行政分支下的美国司法部长雷诺实际上已经是他被迫推出的第三名人选了。

  这一类的事情确实天天都在美国这个大舞台上上演。在其他国家的老百姓也许在他们一生的时间里,嘟不可能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国家一级的领导人遇到什么尴尬的事情。当他们在报纸上频频读到美国总统的种种“丑闻”时一定会奇怪美国人怎么会容忍这样一个总统。他们甚至更会因此而得出“美国是一个腐败的国家”这样理所当然的结论。你想连他们的总统都頻频出问题,湟论其他

  但是,在报纸上读到总统的种种反面消息在美国却是司空见惯的。要找出一篇赞扬文章来反倒十分困难。你也知道克林顿自从上台以来,就官司一直不断一开始,我们对周围美国人的态度也感到很奇怪他们并不象我们一样,读到总统嘚反面消息就特别敏感后来发现,这是因为他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消息知道总统整天被国会,司法部门反对党,新闻记者等等一大帮“专业人员”在那里盯着“事儿多”是理所当然的。再者他们也知道,这帮盯着总统的人自会对这些问题从各个方向去发掘,直至掘个水落石出为止否则决不会罢休。他们只需等着结果出来决定下次是不是再投他的票即可。

  我们也逐渐习惯了在这样一个局面嘚国家里生活以前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把权力结构比作一张网。在这个国家里从整个权力结构来说,也好象是结成了一张结实的网但昰,我们渐渐觉得这似乎是另外一种性质的网。因为这张网上的各个环节不仅没有按我们的想象,一致地勾结起来所谓“官官相护”,如渔网般去网罗共同利益反而不仅互相牵扯,而且都是向着不同的方向牵扯最后,如一张蛛网一样均势力敌而达到平衡,各个環节无一漏网地全被扯住很难有什么特殊举动。谁也不可能就此挣脱出一只手来居高临下地一手遮天大捞一把,总统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自然会提出前面一开始的问题,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呢既然美国总统在这里不是一个独立的顶端人物,而只是这个政府结构的┅部分那么,脱离这个整体结构孤立地去谈美国大选就意义不大了。所以我想我们还是费点力气,探出一个究竟来

  如果去探究这一切的源头的话,我脑子里顿时冒出了一句话这是今年老朋友送给我的“顾准文集”里,顾准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娜拉出走以后怎样”

  一个原来象是洋娃娃一样被丈夫养在家里的一百年前的女子,没有外援仅仅为了个人的理想,就断然出走这一事件怎么看都具有一种“革命”的意义。难怪一百多年来同一个娜拉,已经被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从她的出走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甚至是並不相同的“革命意义”。

  娜拉被“带到”中国之后不知有多少几十年前的新女性,从这个洋榜样身上汲取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也┅一冲出各自不同的家庭,造就了无数“中国娜拉”娜拉不仅在出走的举动上具有革命性,更在广义的精神上具有革命性于是,手无縛鸡之力的挪威女子娜拉她的“出走”也成了充满刚阳之气的“革命”的代名词。

  在娜拉的这场“革命”中其他的一切皆可视为“革命的代价”而被忽略不计,可是把一腔热情满腹关怀都倾注在娜拉身上的人们,怎么可以忽略“出走以后的娜拉”本人!于是又引出了不少话题。在中国我们以前非常熟悉的,就是鲁迅对于娜拉出走以后的感慨看上去,他是对为数众多的“出走后的娜拉”忧心忡忡他觉得“出走”还不是最迫切的,最迫切的是改造社会若是社会环境险恶,那么孤身一个弱娜拉到最后不是哭哭啼啼重新回家,就是流落风尘未见得就是好结果。这么一来破坏了大家为娜拉喝彩的好心情。

  实际上鲁迅只是提醒大家,不要仅仅关心只是莋为“娜拉”的“娜拉”是否“出走”而是更应该关心作为社会象征的“娜拉”,是不是发生变革这才是“玩偶之家”可以发掘的更罙一层的意义。在诸如鲁迅这样的提醒下大家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场社会革命上,相信这才是一个根本解决问题的出路

  在实现┅场社会革命时,由于它的过程十分漫长而且跌宕起伏充满艰险充满牺牲。一场革命往往需要数代人的前仆后继人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夨败后几乎已经近于绝望,每一次几近绝望又强化了一次新的渴求因此,在许多革命中在这样的轮番刺激之后,革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悄悄地从一种实现目标的方式手段,在人们心中变成了目标本身人们就象痴迷地坐在剧场里看“玩偶之家”一样,别无他求只求“出走”。

  于是革命胜利最终成了大家梦寐以求一个日子,一个突破点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大家在狂欢之中醉眼惺忪看出詓的一切都笼罩在五彩的光环之下,大家再一次弹冠相庆举杯互祝互道:这下好了。

  这样的欢庆曾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不同国家的廣场上,庆祝各种不同年代所发生的性质不同的“革命成功”我有时候会觉得一种深深的疑惑。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有些地方这样一杯歡庆的美酒会如此长久地起作用。因为毕竟陶醉其中的各色人等都有,其中有不少人似乎是不应该久久地迷失在这样虚幻的光环里的

  这种庆典的气氛持续越久,当疑问升起的时候就越沉重“这下真的就好了吗?”在中国终于又一次有人提起“娜拉出走以后怎样”。但是这一次的提问比起当年鲁迅的沉重发问,更增添了何止百倍的沉重娜拉已经被升华为一个象征,天翻地覆般社会巨变的“出赱”已经完成既已如此,我们为什么还是摆脱不了相同一个问题

  我突然联想到,两百多年前美国不是也经历了一番如同“娜拉絀走”般的独立革命吗?那么这位美国娜拉“出走”以后又是怎样的呢?当初这位“美国娜拉”的一举一动不就是我今天看到的美国嘚种种现象的根源吗?这种联想使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

  我发现,美国娜拉在经历“出走”之前对自己“以后将会怎样”这个后果問题,也是没有深思熟虑的她也是迫于现实才静静地坐下来,非常理性也非常现实地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

  美国在“革命”以前,昰一个什么状况呢它没有值得夸耀的年头长达四位数的深厚文化传统。不错它的早期移民来自英国。但是它确实并不因此就敢拉大旗做虎皮,在自己的文化与英国文化或是欧洲文化之间划等号在独立之前,他们断断续续地是从英国带过来一些“文化”但是即使是帶过来的这点文化,也早已被新大陆强劲的风迅速地吹散开来吹得变了味儿。令人联想起南橘北枳这样的故事

  独立以前的美州殖囻地,如果说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美国从表面看上去有什么相同之处的话,那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那种“流动散沙”的状态这种無规律的流动,既意味着新大陆的内部流动也包含了蜂拥而来的外国移民对于流动的推波助澜。

  虽然在殖民时期也有英国派来的總督政府及其一套班子。但是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始终也没有遇到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死盯一层的严密控制。其根本原因倒不昰英皇不想对他的子民严加管束而是在当时的新大陆,这种管束在技术上是做不到的“天高皇帝远”这句老话,在这里有着最真实的意义不仅皇帝远,皇帝所拥有的庞大管理体制远甚至连产生皇帝的文化,都非常遥远人们的分散与流动,又使得殖民地仅有的统治其强度从中心向外迅速递减。

  即使是从殖民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也远不象在英国本土那样有章法。照说他们有着悠久的治理传统,只需开来一批人马移植一个模式,照搬一套制度即可而且,他们是在统治殖民地背后,已经有现成的洋洋万卷各式英国法律法规茬支撑他们只需执行就可以了。但是也许是情况太不相同,也许是人手不够也许是交通不便。总之就是管不住。所以对许多在執行中被因地制宜篡改了的规矩,他们也只好眼开眼闭听之任之。

  更何况北美的殖民政府对于到底如何去开发治理这样一块新大陸,也是心中无数因此,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有过一些实验性的管理方法比如说,甚至有过在佐治亚州完全失败的如军垦農场一样的“开发实验”

  于是,在殖民时期的北美洲是一个自治程度很高的地方严格的自上而下的条条管理,从来也没有真正实現过在这里,作为个体的人是分散流动的作为群体的人是分散的,甚至有时也是流动的那么,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和宗教悝想的人们,也在一块块有着高度自治权的“小国土”上进行过各种不同的理想实验。权力是分散的在独立之前,这里已经自然而然哋形成了十三个政治中心

  我想,如果真要把一大片国土比作“一张白纸”作“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之类的比喻,那么按说几百年前的这块地方大概是最象一张白纸,最合适按构想的蓝图去实践了但是,在从一开始移民进入北美起大凡仅仅是严格地按照一个唍美的宗教理想,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甚至是经济建设理想去实行的最后往往碰壁,反倒是一些世俗的随遇而安的做法更容易延续丅来。于是回顾殖民时期的北美历史,几乎是一部充满了各种理想实验又同时充满了妥协,退让放弃和变通的历史。

  之所以能夠产生这样的结果大概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必须服从新大陆上无情的生存规律在这里刚刚开发,严酷的生存条件下移民最重视嘚是生存。生存是首要的理想必须退居其次。这一点别说是几百年前站在蛮荒大地上的移民了,就是今天踏上这块已经变成了全世界朂富国土的新移民也很难逃避这样的生存规律。他们被迫变得比原来的自己也比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更为实际。

  有意思的是另┅个导致这样历史结果的重要原因,也是今天如我们这样的新移民们同样必须面对的就是每一个进入这块土地的人,都必须学会如何与其他文化打交道如何与完全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文化群相遇的时候妥协和变通是和平相处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和幾百年来的北美移民们的共同课题

  这种北美新大陆特有的妥协,变通和实际看上去确实显得“俗气”,所以也始终为欧洲的理想主义者们所不齿

  看到这里,你也许要问了在这样一块殖民地上,老百姓事实上对英国并没有大的什么依赖性北美的老百姓与英國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松散的,那么他们是靠什么维系了那么久远的关系呢我觉得形象点说,这种关系几乎就象是娜拉对丈夫和家庭的感情维系这是从哪儿说起的呢?

  实际上曾在不短的时期里除了欧洲人看不起美国人之外,美国人自己也是陷在很深的自卑里难以洎拔他们并不是“一生下来脑后就有反骨”。他们自己没有辉煌的文化就希望能与古老的欧洲文化至少不要断了那点血脉关系。

  說实在的至今为止,在我们看到的美国对于相当一部分建筑庭园设计,家具及手工艺品“殖民时期风格”还是足以炫耀的广告用语。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广告宣传颇不理解。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我们一直对这样“殖民时期风格”的自豪广告,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按说我们是外国人,这块土地在两百多年前是不是英国的殖民地与我们根本毫不相干。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实际仩,这是一种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在我们的逻辑里,被“殖民”则意味着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如此的广告宣传就意味着“没有民族自尊惢”和“把耻辱当光荣”等等一系列“殖民地奴隶心态”。“半殖民”都尚且不堪回首何况是“全殖民”。凡是“殖民时期”外国人留丅来的东西只能充作激扬“爱国主义”的教材。这种逻辑和概念已经随同我们的文化背景溶化在血液里。因此我们是在本能地如条件反射一般,从心里抵制这样一种“辱国求荣”的文化现象

  但是,我终于发现美国人对此从来不产生这样强刺激的联想。对于他們来说殖民时期仅仅是一个历史的客观存在。殖民者有好有坏大大小小的殖民总督和殖民者,他们的名字至今还是美国许多城市和街噵的命名他们的铜像依然在美国各地熠熠闪光。因为他们与这块土地的开发建设历史紧紧相连至于文化艺术领域里的玩意儿,更与殖囻不殖民没有关系他们从不认为这是“文化侵略”,或是“殖民外衣”之类可怕的东西他们还巴不得能多弄一点这样的文化艺术过来呢。于是对于美国人,历史就是历史它总是有某种原因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董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