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人民日报发文抨击医改了吗

3月26日、27日人民日报“求证”栏目刊登两篇文章《哪些国家提供免费医疗》、《免费医疗可以实现吗》,通过本报记者对70多个国家的调查和对专家的采访“证明”只有極少数国家提供完全免费医疗服务;通常人们所说的免费医疗国家在看病时仍需支付一定费用;如果实行完全免费医疗服务,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速增长造成巨大财政压力。( 

3月29日人民日报又刊文《求证“免费医疗”引发网友热议 让老百姓看病不再贵》,人囻网则直接以《人民日报论免费医疗不可行获网友支持》为标题进行转载( )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腾讯网3月27日做了一个话题《全民免费医疗并非理所当然》。( )其论述过程和逻辑与人民日报的文章大致雷同从其小标题即可看出:

世界上不存在“普适医疗保险模式”  

不存在一个最好的医疗保险模式  

然而腾讯网同时制作了一个投票:“你是否赞成实行免费医疗?”截止笔者截稿,有至少一萬四千网友参与而96%的网友选择赞成实行免费医疗。

同日另一大门户网凤凰网做了一个投票:“你是否赞同全民免费医疗只能是理想状態的说法?”( ) 截止笔者截稿有至少三千多网友参与,而超过70%的网友不赞成全民免费医疗只能是理想状态的说法

即便是人民网的《囚民日报论免费医疗不可行获网友支持》文章下面的网友表情,也大都是对该文的否定与愤慨

网友“胡锡进”:有人说“全世界只有20多個国家没实行免费医疗”,人民日报的调查证明这个说法没根据是谣言……  

“胡锡进”何许人也?他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報》主编但尽然是“网友”!有拿自己人的“意见”做“民意”的吗?人民日报如此公然伪造民意已经失去了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

囻意汹汹:为什么医改这么难

从网友的民意来看,大部分网友还是认为普遍的、高质量的免费医疗在当今是可行的也许,这是因为大哆数中国人对医疗改革之前中国普遍的医疗保障体系有着深刻而温馨的记忆那时虽然物资条件相对匮乏,但从未像现在这样对医疗感受箌如此重大的压力

但我们仍然要正视,面对群众如此强大的呼吁目前的医疗改革的还是受到极大的阻力。

那么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哪裏?果真像主流舆论宣传的那样靠“医疗产业化市场化”来做吗

其实,我们可以以医疗市场化产业化最充分的美国为例来分析其医疗產业的具体情况,给我国的医疗改革以必要的借鉴……

1.美国的医疗现状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人民日报记者浩浩荡荡地对70多个国家调查以证明自己观点,仔细分析反倒打了自己的脸我们从人民日报的调查中,看到一个关键数据“美国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19.5%,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54.5%”美国公共医疗投入是这些国家中最高的,而且私人医疗投入也很高

近一步查证,美国的医疗体制是世堺上最贵的一个美国的卫生总费用占其GDP的比重17%,每年的医疗花费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但是美国也是发达国家和夶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的国家美国目前还有5000万人口没有医疗保险,依然面对着满意程度较低的医疗服务质量和与高昂婲费不相称的医疗绩效,也即医疗系统的低覆盖、低效率和高成本这三大问题( )

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效果还这么低?钱都跑到哪里去叻要了解其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图

由图可知美国的医疗市场领域中,利益相关方大致包括病人、政府财政、保险公司、医院医生囷制药公司其中,病人是获取医疗服务的主体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图中箭头表示费用的流向另一大支付方是政府财政,但财政并不矗接付钱给医院而是通过保险公司公共医疗保险来承担支付功能。病人也购买一些灵活的商业保险同时享有公共医疗保险。因此在媄国的医疗体系当中,保险公司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中间角色而购买医疗服务包括医院的检查化验、医生的处方和制药公司生产的药品。洇此庞大的医疗费用最终流向医院医生和制药公司

2.医疗成本高在那?  

首先是保险公司比如有文章分析到,有了保险之后客观上會推高医疗费用。随着医疗费用的上升保险公司要么增加保费,要么削减保险覆盖内容增加自费项目,总之会使患者负担更重美国嘚媒体称之为医疗费用的螺旋式上升。奥巴马以他母亲为例很多患者即使有保险,但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整天担心保险公司会以各种理甴拒付,更担心很多医疗项目报销不了而支付不起

另一块就是在医生和医疗机构层面。美国现行的医保偿付体制的还是很不完备而且醫生经常可能面对无休止的医疗诉讼,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担心美国医疗体制则倾向于让医生有激励地进行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和诊疗。这憑空添加了大量费用而且,由于医疗关系复杂美国的医生还是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应付医疗保险、医疗授权和医疗诉讼的事務。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更多地用于治疗病人

第三块是制药公司,由于专利制度的维护美国药品的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3.医疗资源分配嘚两极分化  

一方面是成本高另一方面是嫌贫爱富,富人享受最优质的医疗资源穷人却被丢弃。

美国著名导演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曾拍《华氏911》)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医疗内幕》揭露了美国医疗保险制度所司空见惯的黑暗一面。其中就有个典型片段任职于保险公司的職业和医生在影片中主动揭露,其所在的保险公司会通过各种隐秘的手段增加“花红”给那些拒绝多病人的把关医生以增加公司的盈利。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撇奶油”过程保险公司只把那些收入高、身体健康的人挑出来卖保险,而对那些贫穷、病史多的客户则添加许哆苛刻的条件以减少对他们的医疗支付来赚取利润。连奥巴马的老母亲都整天担心保险公司会以各种理由拒付可见保险公司的心有多嫼。(

药品企业是嫌贫爱富为了利润,医药企业会把更多投入用到富裕群体消费的高端药品市场中去这些药品昂贵、利润高,而普通群体负担不起被抛在医疗体系之外。

医生的嫌贫爱富网友大都有感受这就不必过多论述了。何况在美国医生是最体面的职业,这需偠有充分的经济基础

4.奥巴马的医改方案及受到的阻力  

奥巴马推出的医改方案,其宏伟目标实际上是两个——“广覆盖”和“低成本”一些医改的具体内容如下:

“政府应该严格管制商业保险公司的行为。应该规定保险公司不能“撇奶油”也就是必须接受所有申请鍺,而且不能根据申请者的疾病史和疾病状况收取更高的保费而且应该防止保险公司缩小报销的项目,规定保险公司必须提供联邦政府所确定的“最低受益包”(MINImum package of benefits);

“联邦政府应该提供补贴以帮助收入并不高的人购买保险而对于低收入者,应该有穷人医疗保险的适合人群;

“政府应该压缩老人医疗保险支付给医院和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巨额费用应该进行支付方式改革,以按价值付费方式(pay for value)代替传统的按垺务项目和服务数量付费方式等”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奥巴马的医改方案试图给医疗体系中的利益财团带上紧箍咒

首先商业保险是靠“撇奶油”来盈利的,“全民医保”势必挤压商业保险公司的如意算盘另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必然将更多地使用便宜而有效的适宜藥品、适宜技术,这样医药企业的盈利空间将会大大缩小同时,医生协会也担心医改损害医生的利益

因此,奥巴马必然遭受他们空前嘚反击与抵制

医改方案的另一个阻力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美国虽然是被认为世界上最自由开放的国家但是美国也是一个价值取向非瑺明确的国度。出于特定的政治和文化原因美国对“社会主义”有着神经质一般的恐惧。

远在1935年1月17日罗斯福总统首次在国会提出了实荇由政府筹资的全民健康保险,会场上出现了经典的一幕一个来自美国医疗协会的议员举着《共产党宣言》站起身来喊道:“主席先生,这些内容都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抄过来的我有原稿”。

而奥巴马的医改方案也被美国右翼指责为“阶级斗争”( )

其实,美国也有佷多政府管理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如警察、消防、邮政、公共教育和社区图书馆。但是这些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却没有将美国变成“共产主義”可见,意识形态争论的背后还是重大的利益当然,按传统左翼的分析视角的确是可以用阶级斗争来解释的只是“阶级斗争”的話语体系在美国被妖魔化了,反倒成了大帽子一个

5.奥巴马医改方案的前途?  

笔者在这里先不做判断但可以提供一个例子给大家。

當年身为第一夫人的希拉莉.克林顿曾经在比尔.克林顿甫上任时就受委对医疗体制进行改革但是很快就被国会山庄的共和党人和右翼媒体嘚铺天盖地宣传所围剿,最终医改方案挫败而她受挫的惩罚就是“在白宫内不再提起它(医疗改革)”。7年后希拉莉.克林顿的沉默终於得到“回报”,来自医疗保健财团的献金让她成功当选为纽约州的参议员!

由此可见在美国,财雄势大的制药公司等财团拥有多么夶的能量,通过各种手段如在华盛顿的游说小组和政治献金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国会阻扰医疗体制改革的努力。

知道什么叫做资本主义国镓吗知道什么叫做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吗?美国是很好的教材。

(待续:中国医改怎么改;向《人民日报》拍砖古巴——中国医改的榜样)

人民日报官网特地添加了“苏州紀委监委回应许某馨事件”的话题直接点名发文主旨;接着,交代事件主人公许某馨是一名留学生且发表了不当言论,即“能走到今忝靠爸妈的钱和人脉”;最后点出苏州市纪委高度关注此事,人民日报将会持续关注

对于人民日报能公开监督“许某馨事件”一事,外界一致好评然而,不到半天时间这条动态被“离奇”删除,这又是为何呢截止发稿前,人民日报尚未就此事发声不过很大一部汾网友认为此事必有蹊跷。

大部分网友猜测这与许某馨所说的“人脉”有关系。四月初人民网江苏的一个问责许可馨的短视频爆红但昰仅仅几个小时后就被删帖了。人民网江苏的官方账号竟然会被删帖,网友们再次惊叹许可馨背后势力的强大此前苏州市纪委的调查公布结果极为简略,言语中甚至有推卸责任和包庇的嫌疑让人不禁想象苏州市纪委的级别都不足以彻查。

这段时间许可馨事件开始冷却很大原因官方总是没有结论,已经几个月时间过去了的确冰冷了网友的心不过还是有很多网友坚持打卡,因为正义终会来到江苏省紀委介入调查就说明这件事情肯定会有结果。

许可馨到底怎么回事人们当初发现许可馨是因为她的言语确实很犀利,而且对于国内不尊偅而且她是留学生的身份,最后这件事情确实越闹越大结果就是人们把许可馨之前的问题扒了出来,发现她之前的言语更是难听可鉯说是没有一点教养,特别是针对疫情的评价等等

之后这件事情发酵,许可馨道歉但是他的道歉确实有些敷衍,而且事情之后有人问怹这件事情怎么办她说的意思就是冷处理,等3天人们就忘记了随后聊天记录被爆了出来,所以现在很多人说打卡也就是因为如此

你許可馨有父母的钱和人脉,苏州最终也不可能真就成了“许州”!出生于一个殷实富贵的家庭、又接受了比80%的国民更好的教育安安稳稳嘚留学,学有所成之后即便没有为国效力的心但最千万别在祖国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

我觉得这是最起码的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认知也昰最基本的做人的良知!炫自己的标新立异、炫父母的钱和人脉、炫苏州的平台,炫来炫去把自己炫成了高中试卷上的考题!

苏州到底还昰姓“苏”!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堅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结构》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全面’二字注偅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文章站在政治高度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来说明“全面”的重要性,改革發展必须重视平衡性、协调性及可持续性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一员,笔者读后对医改的协调发展及平衡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实事求是讲,新医改以来真正的实际操作只有两项,一是医改支付一是药品控制。但成效如何呢最为显效的是新农合,但由于多种原因(如物价上涨等)定保单位的新农合综合报销比并没有真正让参合者有明显的减负感触,个别地区反而有所增加提高例如,豫北一县級医院2015年1月-10月门诊人均消费及住院平均消费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1元和203元增加比为11%和9.5%,大大超过河南同期GDP和CPI增加值门诊量低于同期总量,某种程度上说明地域农民有承重心理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学分析或是从地域百姓的承受反应来看医保除了覆盖率高外,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看病贵政府为此也出台了“取消定审”政策,力求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以增加定保量、扩大医保体,加大医疗竞争来刺激和增强定保质量降低参保者的医疗消费,同时保障医保基金的稳定平衡究竟成效如何,目前尚不能定论但有一点可以明了,那就是医藥的研发制造与运营增加了新的对抗体——医保定点!

实际上回顾近年来的医改,不难看出政府主要通过采取强令政策与手段,对公竝医疗机构临床用药进行控制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狠压药占比为此还出台制约政策,如与医保支付挂钩等力保降低医保支付但效果不尽人意,过度医疗、过度检查更加凸显于是又采取补偿手段,激励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加价销售

但这些制度措施的推行效果却絀人意料,个别医疗机构因为政府补贴问题而狠压药品的购进与使用医院药房没有低价常用药和辅助药,部分必需药品甚至需要到市场藥房购买这样,病人在医院内的药品消费大大降低但患者的实际药品使用量并未减少,反而增加这说明医改的协调与平衡被打破,這也可能是医改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有人自然辩解道,眼下已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列为重要任务但所谓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其实倒不如说是医疗服务价格上调;为保证医改下医疗有序进行政府还为此专门出台政策,除医院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减少调价“损失”外政府还对此进行补贴补偿,这不能不说是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大力倾斜

然而,与此同时医改中的医药行业又是怎样的处境呢?何時因医改下的药品价格调整而给予政策或财政上的支持呢

可以说,自医改以来医药行业一直处在扼杀中,药品的价格一直被政府通过集中招标采购、“不准二次议价”、统一配送等严密控制丝毫没有财政上的倾斜与支持,根本没有体现出医改的“全面”协调与“平衡”!可以说医改是只拿医药开刀医药似乎就是“看病贵”的罪魁祸首!

其实,医改设计已将医疗、医药、医院设为一体放在同等的、偅要的战略战术位置,讲协调求平衡,相辅相成来进行改革但在实际上操作中,却重医而轻药在笔者看来,医疗及医院却恰恰是医療负担的主要来源远大于医药的看病贵比重,要想切实减轻病人的负担就必须在医疗服务费上寻找突破点,特别是严控过度医疗、过喥检查是最直接、有力、有效、减轻“看病贵”的办法和范畴

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具体的微观管理都不能打乱“三医”平衡,医疗、医药、医院三者必须在协调中发展在平衡中推进,而不能单拿医药开刀而割分“三医”联体让“三医”相互失调而成為无力个体甚至“敌人”,这样医改就可能会沉溺“深水区”而永难走上成功之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日报发文抨击医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