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南宋官窑瓷器极品瓷器底款是:修内寺窑。

您的位置:
&南宋汝官窑青瓷熏香炉奉赵底款交高价出手找罗松
南宋汝官窑青瓷熏香炉奉赵底款交高价出手找罗松
请注意:该用户已经超过1年没有登陆使用!
& 16:40:16
&中国收藏联盟
&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888号
&&&&志趣认证
&日(距今1804天)
请注意:该用户已经超过1年没有登陆使用!
南宋汝官窑青瓷熏香炉奉赵底款交高价出手找罗松南宋汝官窑青瓷熏香炉奉赵底款交高价出手找罗松南宋汝官窑青瓷熏香炉奉赵底款交高价出手找罗松南宋汝官窑青瓷熏香炉奉赵底款交高价出手找罗松南宋汝官窑青瓷熏香炉奉赵底款交高价出手找罗松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时,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
&南宋官窑&。南宋官窑是&袭故京遗制&移地于南方继续生产,开始于绍兴十
三年,却连续生产了一百三四十年的优质瓷,前后映辉,为中国奠下了制瓷王国
的美名,千多年以来,被举世认为宋瓷是艺术性的时代。它通过细致纯熟的
工艺,将流畅简练的造型和精光内蕴的釉色和谐统一在一起,代表着八百年前中
国瓷器生产的水平,也是南宋时期发达的科技文化真实的写照。由于它产量
有限,传世甚少,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闻名于世。而与南宋官窑的
知名度不相适应是关于它近乎零星的史料记载,让今人觉得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因此,南宋官窑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一项令人瞩目的重要课题。南
宋官窑,开始于绍兴十三年。是由皇家自己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
持建立的制瓷窑场。宋朝以后的官窑,则是国家机构的官府投资建立的制瓷窑场
。民窑,是百姓投资建立的窑场。官窑与民窑的根本区别是窑场的所有权属性,
而不是产品的形状和产品的归属对象。
  官窑瓷器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在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瓷器,这是完全意义的官
窑瓷器;另一种是在官窑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设计样式,规定质量标准和数量
要求,并由宫廷太监专门监制、督造,在民窑中烧制好后,经过挑选,上品供应
御用,中品供应宫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赏赐有功大臣,下品配发给地方官府作
为公用。后者并非官窑中生产,所带&官窑&二字,与窑场的所有权不符。村夫
认为,此类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称比较准确一些。
  另外,由民间自己设计烧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贡瓷,不能
称为官窑瓷。其中,专门为皇帝烧制的瓷器叫贡御瓷器,而为宫廷陈设和皇室成
员烧制的瓷器,就只能称为贡瓷,不应称为贡御瓷。 宋朝官窑遗留给后世的问
题很多,比如&汴京官窑&、&汝官窑&和&郊坛官窑&的概念是否正确的问题
,贡御汝窑烧造的时间是宋神宗时期还是宋徽宗时期的问题,南宋修内司建立的
&新窑&和&旧窑&的关系问题,龙泉官用型黑胎青瓷是贡瓷还是仿官窑瓷的问
题,《坦斋笔衡》中&故京遗制&的含义和&置窑于修内司&问题等等。
  南宋的官窑都是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创建、由窑务机构或者是修内
司机构中的宦官进行监督管理的,它和明清时期派遣朝廷命官督造官窑瓷器是不
同的。因此,宋朝的官窑,是特指皇家内宫出资派人建立的、具有皇家独立自建
性质的制瓷窑场。
&&& 香港鼎胜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上海古董交易销售是上海首屈一指的佳绩。香港鼎胜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博鉴定机构强强联手,专业从事古董艺术品的拍卖、展览、鉴定等业务,现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及海外藏家们征集拍品。&&
&&& 香港鼎胜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设艺术品部和资产部,经营业务包括艺术品销售和资产销售。艺术品包括瓷器、玉器、铜器、名人字画、碑帖、善本、古木牙雕、钱币、邮品杂项及当代书画。总部主要是做房产和珠宝拍卖,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实力的评估、策划、拍卖队伍。&&
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
公司特色:
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资金保证;
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相结合,全方位布局拍前宣传推广;
搭建业内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拍卖广场,打造钻石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 如有藏品意欲上拍,展览,鉴定等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以下邮箱, 并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城市,我将会在三日之内给您回复。
&联系人:罗松 (经理)
&手机&nbsp3
&QQ&&&nbsp
&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江路118号天洁大厦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关键字:&&
给我留言,我会立即联系您,谢谢!
(格式:区号-号码(分机))
(强烈建议填写,可跟踪信息!)
(1000字内)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Copyright &
志趣网 版权所有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明代史百家号中国宋代瓷器,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宋代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礼尚往来之传统沿续几千年,陶冶了华夏古国万千巧夺天工的奇珍异宝。两千年以前,人们以青铜器为礼,上礼天地君主,下礼亲朋好友,青铜文明曾磅礴一时。然而,自陶瓷从泥火中诞生以来,青铜淡出,陶瓷,集天地之灵秀愈见精美,逐渐成为礼器的主流。礼送陶瓷,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习俗,陶瓷所承载的礼品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发扬光大。一、汝窑——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非常稀少,因此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瓷器仅有67件,台北故宫最为集中,有21件。其余散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汝窑之所以少,是因为它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只烧了前后不足20年的时间。汝窑窑址于1987年被认定并进行试掘,地点为河南省宝丰县西大营镇清凉寺村南河旁台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该窑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一般都是素器,不带纹饰。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熟称“蟹爪纹”。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可见汝窑瓷器的独特魅力。历史上有二次拍卖汝窑瓷器。20世纪90年代,美国卖过一个很小的汝窑盘子,直径8厘米,盘子没烧好,略有变形,可就这么个歪歪扭扭的小盘子却拍到154美元!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创出天价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直径十三点五公分,六葵瓣花式,口略撇,上丰下敛,浅腹薄壁。棱角含蓄,器身随沿起伏,圈足微外撇,底有细小芝麻钉痕三枚。大英博物馆藏汝窑青釉长颈瓶北宋;约年。 霍尔特捐赠 大英博物馆藏()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清凉寺是汝窑在河南宝丰县的主要生产地,在年的20年间,陶工们在此烧制了精美的青釉瓷器。皇帝心腹张俊在1151年曾向高宗进献了16件汝瓷。周密在其所撰《武林旧事》中列举了这次进贡的礼物清单,其中就有一款此类型的汝窑酒瓶。瓶子的釉色如同古玉。因为采用了溶解的氧化铁以及少量的二氧化钛,这种釉呈现精致的蓝绿色。陶工密切地监控烧制温度,而清凉寺烧窑出土的火照证实了这一点。同时,工匠还在烧制瓷器的匣钵上涂抹了一层耐火泥釉,以利于保持内部温度的平衡。国家博物馆藏汝窑洗北宋 (960-1127年),高5.2厘米、口径16.7厘米、底径13.1厘米。汝窑窑址在今河南宝丰,为北宋宫廷烧制瓷器,历年不久,即遭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南宋周辉已有汝器“近尤难得”之叹。汝窑为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流传至今不足百件,主要有盘、碗、洗、盏托之类,器体一般较小,所见器物有两种铭文:一为“奉华”,奉华堂是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奉华”铭器是奉华堂的专用品;另一种刻铭“蔡”,物主可能为徽宗时权臣蔡京或其子驸马蔡鞗,应为蔡氏父子受宫廷赏赐所得。 汝窑瓷胎多数如香灰,透过釉层,其色调与官窑器有些近似。汝窑瓷器的釉色不同于同时期其他的青瓷,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浓淡不一,色调稳定,变化较少,具有独特的风格。 汝窑器以精美名贵著称,受皇室珍爱直至南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一份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宋高宗赵构宠臣张俊向高宗进奉礼物的清单,其中供奉的汝窑器有10种,共16件。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樽直口,平底,口、底径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瓷樽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是陈设用品。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只有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以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宋,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器物外底。诗曰: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此器造型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它应与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二、官窑——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颜色比汝窑透亮,显得更青绿。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官窑釉层普遍肥厚,很少施加纹饰,为素瓷。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官窑有“紫口铁足”的特征,是指口部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的的颜色。官窑青釉弦纹瓶宋,高33.6cm,口径9.9cm,足径14.2cm。瓶洗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颈至腹部凸起7道弦纹。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器身布满大片纹,纵横交错。此瓶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釉面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釉色以粉青为主。釉面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这种装饰主要出现在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表面。或称“开片”、“龟裂”。官窑菱花形洗宋,高2cm,口径12cm,底径9cm。口菱花形,铜镶口,平底。通体施米黄色釉,底有五细小支钉痕。釉层肥厚润泽,开片满布,为官窑精品。国家博物馆藏官窑粉青釉三足炉官窑青釉盏托宋,高5.7cm,口径8.1cm,足径6.7cm。盏托敛口,弧形腹,托盘边沿宽大,圈足外撇。内外施满釉,釉色莹润,开有冰裂纹片。此盏托造型别致,釉面晶莹类玉,为清宫旧藏宋代官窑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盏托是由耳杯承盘发展而来,始制于东晋,南北朝时已较流行,唐代随着江南地区饮茶风俗的盛行,产量有所增加。五代末期,盏腹加深,托变高,美观实用。宋代盏托式样繁多,南北瓷窑无不烧制,托口较前显著增高,颇具特色。官窑青釉圆洗宋,高6.4cm,口径22.5cm,足径19cm。洗敞口,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造型端庄典雅。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开片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这件宋代官窑圆洗是宋时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清代乾隆皇帝尤为喜爱,曾为此洗拟诗一首,由皇家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洗之外底。诗曰:修内遗来六百年, 喜他脆器尚完全。况非髻垦不入市, 却足清真可设筵。讵必古时无碗制, 由来君道重盂圆。细纹如拟冰之裂, 在玉壶中可并肩。下署“乾隆御题”。三、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金丝铁线”,金丝是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铁线是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金丝铁线在古代也叫“文武片”。指的是开片的大小。哥窑的第二个特征是“紫口铁足”。哥窑与官窑的特征十分接近,也有开片、紫口铁足,有时专家也难以分辩。哥窑的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哥窑的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国家博物馆藏哥窑鱼耳炉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钉痕。鱼耳炉因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侧置鱼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故宫博物院藏哥窑青釉弦纹瓶宋,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瓶撇口,口沿隐现酱紫色,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4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釉面开“金丝铁线”片纹。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此瓶颈部细长,腹部虽鼓而不显臃肿,整体具有一种纯朴、典雅的艺术效果。弦纹瓶是典型的哥窑产品,造型端庄秀美,“金丝铁线”片纹和器身凸起的4道弦纹使单一色釉增添了起伏变化,更具韵律感。哥窑瓷器传世不多,现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因其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熔融垂流,釉层变薄,遂隐现酱紫色胎骨。故宫博物院藏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宋,高4.1cm,口径20.2cm,足径7.5cm。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此盘造型优雅、大方,线条富于变化,为哥窑的代表作品。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现此色。故宫博物院藏哥窑青釉贯耳瓶宋,高11.5cm,口径2.5cm,足径4.2cm。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口沿两侧对称置贯耳。通体施米黄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此瓶在造型上摹仿西周青铜礼器。口耳相连的曲线增加了口部力度,与扁圆形腹部上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均衡,给人以稳重之感。通身细碎开片,静穆、优。四、钧窑——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我国的瓷器在宋以前多以单一的青釉做装饰,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虽然钧瓷所呈现的红色还杂以或深、或浅、或呈斑块状、或呈放射状的紫红色,并非纯正的红色,但它仍然是一个重大成就,对后来陶瓷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特别是为元、明、清各时期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徽宗每年只准进贡36件,作为传世国宝收藏,其余的一律砸碎深埋,并且钧瓷不允许随葬,更不准民间私自收藏,只有王公大臣、战功显赫者才赐予钧瓷,所以有从那时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钧窑蓝釉罐北宋,源自尤莫佛里斯藏品,艺术基金会、瓦伦霆遗产委员会、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和大学中国委员会共同出资购得。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收藏国家博物馆收藏钧窑玫瑰紫釉鼓钉洗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宋(公元960年-1279年)陈设品,高22.7厘米、口径23.4厘米。 此花盆形似渣斗,敞口,斜颈,鼓腹,圈足外撇,足底有五处支钉痕迹。釉色紫蓝,上浅下深,并出现与色地不同的呈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俗称“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是钧釉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是由于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部分流入空隙填补裂罅所产生的。钧釉的釉层很厚,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因而促使裂纹和缩釉等现象出现。然而,蚯蚓走泥纹的出现给钧瓷平添了一种自然的美感。故宫博物院藏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宋,高15cm,口纵20cm,口横16.5cm,足纵13.4cm,足横10cm。花盆长方体。广口委角,折沿,斜直壁,平底,四云头足。通体施天青色和玫瑰紫色釉。釉面呈现“蚯蚓走泥纹”。底有5孔,外底施酱色釉,并刻有数目字“十”。此花盆虽小,但胎体厚重,造型古朴大方,釉色典雅润泽,边角利用微曲的弧线作过渡,有柔和舒适的美感。花盆为钧窑瓷器中的重要品种,是当时为满足皇宫需要按照宫廷出样设计和烧成的。故宫博物院藏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宋,高4.8cm,口径9.5cm,足径3.5cm。碗呈花瓣状。口内敛,器里凸起、器外凹进10条棱线,将碗自然分成十花瓣形,圈足。通体釉色为天蓝色,其上显现几块紫红斑块,上有铁质斑点结晶。此碗造型别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妩媚多姿。蓝、紫相间的釉色,又如同天空中飘浮的彩云。五、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为民窑。定窑与其它四窑不同,它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其它四窑以釉色作为表现手段,而定窑则以纹饰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定窑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故宫博物院藏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蟠螭缠枝花卉纹洗《咏定窑盘子》 越器出卢奴,七言曾咏苏。巧输今冶矣,朴副古名夫。 哆口铜平锁,圆形月就模。云中见龙爪,如有复如无。故宫博物院藏定窑白釉孩儿枕高18.3cm,长30cm,宽18.3cm。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袍,外罩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为长圆形,周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开光内凸起螭龙,开光外为如意云头纹,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亦为如意云头纹。枕身釉呈牙白色。底素胎,有两孔。定窑匠师独具匠心,将瓷枕塑造成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男孩儿形象。孩童眉清目秀,眼睛圆而有神,神情悠闲得意。整件作品线条柔和流畅,细部的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名品。曲阳县文物保管所藏白釉印花花卉纹盘菊花纹印花碗模曲阳县北镇村出土,曲阳县文物保管所收藏(本文图片系在各博物馆拍摄,文字整理自各博物馆相关说明)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明代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换副眼镜看看,收获不一样的心境!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博物馆文物介绍——宋代官窑青釉圆洗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官窑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有北南之分。北宋官窑兴盛于宋徽宗时期,据文献记载,窑场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目前尚无法取证。南宋官窑的窑址在杭州凤凰山、乌龟山一带,考古人员进行了多次发掘,获得了比较多的实物资料。
北宋官窑实物未见明确纪念出土,传世品多为明清宫廷旧藏,过去对宋官窑中北南宋之分尚无标准,为保险起见,各类书籍中将宋官窑要么标宋,要么标南宋,罕有标北宋者。从理论上讲,北宋当有官窑烧制,原因有三点:一宋徽宗本人的热衷与追求;南宋文献记载;三有汝窑佐证;这三点已足以证明北宋官窑的存在。
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宋叶《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宛,号邵局,袭故宫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古所珍。后效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文表明,南宋初营建的“官窑”有二:一是“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明高濂《遵生八笺》说,修内司官窑的地点在杭州凤凰山下,有凤凰山老虎洞窑址;二是“郊坛官窑”,位于杭州市南郊乌龟山一带,亦称“乌龟山官窑”。1930年发现窑址,年冬至1986年春先后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掘出龙窑与作坊遗迹,并获得大量标本。
官窑产品专供宫廷。以宫廷生活用瓷与陈设瓷为主。流传至今的官窑瓷器有碗、盘、碟、盏托、洗、瓶、炉、尊等,样式多种。以瓶为例,有弦纹瓶、直颈瓶、瓜棱瓶、贯耳瓶、胆式瓶、八方瓶、盘口瓶等,造型各有特点。官窑传世品今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有少数的精美作品,已于早年流失国外。
《格古要论》说汴京官窑器“色好者与汝窑相类”器多仿古,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种色调,釉质匀润莹亮,大纹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满釉裹足支烧,器底有支钉痕。
南宋官窑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郊坛官窑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南宋早期的青瓷产品,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质细,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为主,兼有青灰、青黄和炒米黄等色调,釉层薄而润泽,有纹片,满釉支钉装烧,器底有圆形支钉痕,工精质高。青瓷的形制、胎、釉和支烧工艺都与北宋汝、官窑青瓷特点相类,确为“袭故宫遗制”。
南宋后期官窑青瓷的烧造追求玉石质感,改变制瓷工艺,创用素烧胎多次上釉二次烧成的厚釉工艺,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质如玉石般的光亮莹润,釉面上显露横竖交织的蟹爪纹片或层层叠错的冰裂纹片,有说不尽的奥妙。厚釉工艺的具体做法是先低温素烧坯,后施三至四道釉,釉厚如堆脂,再经高温成器,一般釉层厚在 2毫米以上。厚釉易粘接支烧工具,造成废品,厚釉工艺的使用导致装烧工艺的改良,变满釉支钉装烧为刮釉垫饼装烧,即将碗、盘、洗、瓶等圈足器的底端釉刮掉露胎,以垫饼垫烧。由于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与圈足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形成“紫口铁足”的特征。
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一件官窑圆洗,口沿部位青釉微泛紫色,通体粉青釉纯正莹澈,满布冰裂纹片,宽圈足垫烧,是南宋郊坛官窑的晚期“紫口铁足”作品。此洗备受清代皇室赏识,器底刻有乾隆御题诗。
官窑青釉圆洗,宋,高6.4cm,口径22.5cm,足径19cm。造型端庄典雅,敞口,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开片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圆洗的洗身近直微外撇,平底,里外满釉裹足支烧,底有支钉痕,造型、釉色与汝窑器相近,装烧工艺亦与汝窑支烧法相同者,应是北宋汴京官窑制品。这件宋代官窑圆洗是宋时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
清代乾隆皇帝尤为喜爱,曾为此洗拟诗一首,由皇家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洗之外底。诗曰:
修内遗来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
况非髻垦不入市,却足清真可设筵。
讵必古时无碗制,由来君道重盂圆。
细纹如拟冰之裂,在玉壶中可并肩。
下署“乾隆御题”。
郊坛官窑烧制的青瓷器物除碗、盘、洗外,又多仿周、汉时期青铜器式样,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窑弦纹瓶,洗口,长颈,硕圆腹,圈足,颈至腹部凸起弦纹数周,圈足两侧有对称的横孔,古朴端庄,为仿汉铜壶的式样。明清两代,仿制宋官窑青瓷成风,以清代雍正朝景德镇御窑仿官品为最。虽然有关北宋官窑存在的文献不多,虽然北宋官窑窑址至今尚未发现,但历史遗存可以证明北宋官窑的存在。否则南宋人叶寘的记载“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窑器,名内窑”就说不通了,而南宋的官窑的刻意追求也就显得勉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宋官窑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