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半球关于航海的外国诗与旅行纪事 一本外国故事

②把握《浮士德》之思想内容与巨大意义。

Goethe,),德国诗人,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作家,是狂飙突进运动和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代表。他的《浮士德》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齐名,并称为西方文学史上的四座里程碑。作为人而言,歌德是非常复杂的,有时非常伟大,有时非常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是谨小甚微、事事知足、胸怀狭隘的庸人。(恩格斯《诗歌与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歌德在诗人的世界是个异数,他从大学时代开始,就不安心于书斋,学法律、学植物、写诗、旅游、做官、研究炼金术和颜色学,一生恋爱无数次,见诸文字、郑重其事的就有八次,年近 70还给女士写含情脉脉的情诗。他全身心地生活在一个纷繁扰攘的世俗世界里。又是同一个歌德提出:“让灵魂站在高处”。尝试调和西方文明史上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两难问题,是歌德的最独特之处,这也是“浮士德难题”。     

,他出生在德国中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这座城市是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直辖市。歌德的外祖父曾是这个城市的终生市长、首席官员。祖父原是个裁缝,后来经商致富。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市民,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学识渊博,曾做皇家顾问,是市里的参议员。母亲身为市长之女,活泼精明、富于幻想。歌德是长子,在父亲的严格管教和母亲的抚爱下度过童年时期。因为家境富裕,他受到很好的教育,很早就学习多种语言,包括拉丁文、法文、希伯莱文、意大利文和英文。歌德聪明早慧,八岁那年过新年时,他献给外祖父母一首诗,十一岁时,还根据神话编写了一个剧本。
    早在童年时代,他就从街头的木偶戏中看到过浮士德的故事。在七年战争期间(),他还看到过法国随军剧团演出的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的戏剧。培养了他的文学兴趣。16岁歌德进入莱比锡大学,按照父亲的意愿学习法律,但他的兴趣在于文学和绘画,也选修了医学和哲学课程。在这里,他过的是一种逍遥放纵、离不开酒馆和剧院的“花花公子”式生活。但在此时他也开始了文学活动,受到法国宫廷文化华丽轻浮“罗可可”风格的明显影响。由于生病,他三年后回家休养。养病期间,他钻研炼金术和神秘主义哲学。用两年的时间恢复了健康。
    1770年春天,他改去斯特拉斯堡继续学习法律,次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斯特拉斯堡时期是他一生中相当重要的时期,因为这里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同时,因为接近德法边境,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中心。歌德在这里接受了来自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他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学习了反封建、追求自由的精神。其次,他接受了荷兰犹太裔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促进了他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第三,重要的是:歌德结识了赫尔德,后者是狂飙突进纲领的制定者、理论家和精神领袖,在文学史上,他们二人的结识被视为“狂飙突进”开始的标志。赫尔德介绍他去读荷马和莎士比亚,向民间文学学习。第四,来自莎士比亚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之下,歌德一点点摆脱了词藻华丽、矫揉造作的风格,加上由于和一个牧师的女儿布里翁的爱情,他写出了他最早闻名的抒情诗,这一系列诗歌颇有民间情调,比如《野玫瑰》、《五月歌》等,这些诗歌被当时和后世的许多音乐家谱成歌曲,广为传唱,歌德也由此成了德国现代抒情诗歌的奠基者。
    1771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的歌德回到法兰克福,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同时也为《法兰克福学者通报》撰稿。两个月后,即 ,歌德与朋友们计划在法兰克福举行一个莎士比亚纪念日,歌德发表了讲话,说起莎翁对自己的影响:“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了。我读完了第一部,我就象是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随后,他抨击了古典的三一律,--这篇讲话,使他成为“狂飙突进”的旗手。
    1772年5月,遵照父亲的安排,歌德去威茨拉尔的帝国高等法院实习,在一次乡村舞会上他与友人之未婚妻夏绿蒂.布甫相遇,无望的爱情,被夏绿蒂拒绝之后,他甚至在床头放了一把价格昂贵的短剑,“吹灭蜡烛之前,我总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把这把锋利的剑刺进自己胸膛的几英寸深处,可哪一回也没做到,最后终于自己嘲笑自己,抛掉了这种疑病式的装腔作势,决定活下去。”9月,歌德不辞而别,回到法兰克福。一个多月后,他听说在莱比锡时期的大学同学耶路撒冷在威茨拉尔自杀的消息,据说自杀的原因是爱恋同事的妻子遭到拒绝,在工作中又受到上司的挑剔,在社交界被贵族轻慢。这件事对歌德触动很大,也为《少》提供了主要素材。
    当时的狂飙突进运动正盛,“在狂飙中忘掉一切”,“让我们发狂大闹,使感情冲动,好象狂风中屋顶上的风标,在粗野的吵闹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到畅快,心中仿佛觉得轻松。”--这种席卷全国的热情也影响了歌德,他在三年的时间里创作出一系列作品,体现出狂飙突进的明显特点,特别是崇尚自我、个人反抗社会的激情和叛逆精神。主要有《铁手骑士葛兹.冯.伯里欣根》(1773)、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和《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后者使他名声大噪。
    关于《少》的写作,还有这么一个段子:1774年初,歌德熟悉的一个同龄女郎玛克西米娜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富商,富商死了前妻,有儿有女,加上为人粗俗,使玛克西米娜非常痛苦。歌德本来就是个大情种,一生恋爱无数次,光见诸文字的就有八次,到七十岁还给女人写火热的情诗,所以此时安慰了玛克西米娜,招致富商的勃然大怒。新的刺激使歌德有了创作的欲望,他闭门谢客,足不出户地写了四周,完成了《少》一书。此书一问世,马上风靡德国,又很快被翻译成十数种语言。年仅24岁的歌德一举成为欧洲最享盛誉的作家之一。千千万万青年人不仅读这部书,还纷纷模仿主人公的穿着与风度--长靴、青色燕尾服、黄色背心”,甚至学维特举枪自杀。这使歌德不得不在重版时写了《绿蒂和维特》一诗。
    与其他狂飙突进的参加者相比,歌德过于入世、过于注重实际生活和实践,于是在1775年底,已经名满欧洲的他接受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邀请,当时公爵刚继承萨克森魏玛公国公爵职位,歌德应他的邀请来到魏玛。
    开始时,歌德视公爵为“开明君主”,第二年取得公民权,任枢密顾问,以后又担任了宰相职务。“他的气质、他的精力、他的全部的精神意向都把他推向实际生活”,他积极为宫廷服务,想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自己改良社会的理想,把魏玛治理成一个模范的国家。他改善行政管理、协调皇家领地的分封、精简军队、修筑公路、恢复矿山、减免农民的赋税。逐渐脱离了“狂飙突进”运动。
    来到魏玛不久,歌德爱上了冯·施太因夫人,夫人大他七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对于歌德来说,轻易就得到的女人,很快就会丧失兴趣,只有不易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施太因夫人从不就范,但又用情感的笼头把歌德牢牢套住,他们的关系保持了十多年,这种爱情,也成为歌德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一度,歌德对自然产生兴趣,发现了人的鄂间骨,才能向多方面发展。而随着岁月流逝,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天才被庸俗埋没了,自己那些改革根本改变不了魏玛公国的沉疴痼疾,而且改革也越来越遭到公爵本人的反对,他已经委屈退让,走上妥协之路,但内心非常痛苦。与此同时,宫廷中的虚伪和角斗使他感到厌倦,施太因 夫人的爱又象张罗网、束缚了他心灵的自由。这十年,他的创作活动基本停顿,在为数不多的抒情诗歌里,真实地表现了他的矛盾和痛苦。
    在失望的情绪下, 1786年,他用一张假护照,悄悄离开魏玛,来到了意大利。

(四)从意大利之行到与席勒的合作时期 ()。
    近两年的意大利之行使他获得新生,“找到了自己”,形成了新的社会观点和文艺观点,在创作方面也重新振作。两年里,他研究古希腊罗马艺术和自然科学,画了 1000多幅画,对人体解剖、芭蕾舞、音乐、歌剧、尤其是古典艺术都产生了兴趣。
    在社会观点方面,英国、美国、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使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由欢迎转为怀疑、乃至批判。他认为社会因压迫制度而造成“社会分裂”,人也因异化而造成“内在分裂”。从人道主义观点出发,他期望建造符合人性的统一的“和谐社会”,为此,首先要把人培养为克服了“内在矛盾”的和谐之人,作到感情与理智、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在这一时期,他的反抗精神有所节制,人道主义精神有所增强。
    而在艺术观点方面,他接受了德国文化史家温克尔曼( )对古希腊艺术特点的概括:“高贵的单纯和伟大的宁静”,认为古典艺术的美就在于体现了朴实、宁静、和谐,这是艺术追求的终极理想。用这样的艺术对人、对社会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创造和谐的人、进而创造和谐的社会。于是,逐渐形成了文学中的古典现实主义。
    歌德把每天的印象和感触都写进日记,同时把这些日记寄给施太因夫人,但夫人因为歌德的不辞而别而生气,将信件退回。1814年,他将这些书信整理出版,题名为《意大利游记》。
    1788年他回到魏玛,公爵允许他辞去一切职务,只担任剧院、魏玛美术学院和耶拿大学总监,兼管矿业。置身于艺术的氛围中,歌德再次成了艺术家。同年,他与23岁的制花女工克里斯蒂娜同居,引起上流社会的种种闲话,18年后才正式结婚。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而歌德一开始热情欢呼,说“法国革命对于我也是个革命”、“从此时此地,展开了一个世界史的新时代”。但出于人道主义信念,他反对革命所使用的暴力手段,面对93年之后的红色恐怖,他先是憎恶,最后沉默、超然。1790年发表的剧本《塔索》--“这个剧本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宣扬克制。
    1794年,45岁的歌德35岁的席勒结识。两人在年龄、经历、社会出身、经验、观点诸方面分歧很大。是因为席勒的坚持与努力,二人才就分歧讨论了十四天,最后强调共同点,拟定了一个旨在繁荣民族文化的合作计划。应该说,二人还是有共同的目标的:用完美的形式、纯洁的语言、表达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以古希腊的古典艺术为榜样。所以说,他们的合作,是精神上志同道合的典范,二人开创了德国民族文学新的发展时期--灿烂的古典时期()。
    1797年,二人竞赛似地创作叙事谣曲,在德国文学史上叫作“叙事谣曲年”。他们彼此讨论文艺问题的通信,成为了解当时德国文艺问题的主要文献。总之,歌德迎来了又一个丰收的时期,完成《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浮士德》第一部(1806)。
    1805年席勒逝世,歌德说“我失去了一位朋友,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席勒的去世,也标志着德国古典时期的结束。有一段时间,他的创作基本陷于停顿。
     1807年,歌德前往耶拿,再次见到了出版家的养女米娜。米娜童年时,歌德就认识她,此时米娜已经十八岁,歌德对她的感情,从父爱转化为兄妹之情,又向爱的激情奔去。不过,歌德用理智阻止了激情,他把这种爱升华成了小说《亲和力》(1809)。
     他钻研阿拉伯、波斯的诗歌,中国、印度的文艺和哲学,神游东方世界,又到大自然中旅行,诗歌集《西东合集》(1819)。在看了《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等中国小说和诗歌的译本之后,他大为赞赏,甚至模仿中国诗歌的风格写了14首抒情诗,题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歌德预见到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的前景,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1824年以后的8年,大量写作、大量阅读,与国内外名人交往,“促进一种我们所希望的普遍的世界文学”。完成《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29)、《浮士德》第二部。
    1832年3月15日 ,他出门后得了重感冒, 7天之后病逝。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多一些光”。在隆重的葬礼之后,他的棺木葬在了魏玛公墓里席勒的墓地旁。

    歌德是一位精力过人、兴趣广泛多样、多才多艺的作家。自传《诗与真》、由秘书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等,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表现出他在哲学、历史和文艺理论方面的真知灼见。但他主要还是文学家,在60年创作生涯中,给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学遗产。
    1、诗歌:抒情诗歌、叙事谣曲、长篇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哲理诗。
     《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古典牧歌式的叙事诗,恩格斯评价“市民的牧歌”,写法国大革命时期,德国小市民的生活,赫尔曼是德国小镇上的家境宽裕的市民,窦绿苔是莱茵河左岸逃来的法国姑娘,两人的爱情故事。作者反对大革命带来的混乱,歌颂宗法式的田园生活。
    完成与未完成的有70多部。著名的有《铁手》、《哀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塔索》、《浮士德》。
   《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散文历史悲剧。狂飙突进的代表剧作。葛兹原是16世纪德意志封建诸侯割据时代的一名骑士,后来背叛自己的阶级,成了所谓“流寇”。他反对贵族与僧侣,同情弱者和被迫害者,为百姓伸冤报仇。在一次战斗中,他失去了右手,安上了一只铁手,因而得名“铁手骑士”。但后来,他居然被招安,在教堂前忏悔,最后老死在修道院里。他自己写了一本书:《铁手骑士葛兹的历史》。在剧本中,歌德将他改写成农民革命的领袖、为自由而战的斗士、宁死不屈的英雄。他是一个“为诸侯所厌恶、可是为被压迫的人们所依附的人”(第一幕),理想是打倒诸侯、扶持皇帝王室,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他热爱自由和解放,要求有一个能保障人“作为一个人的权利”的合法社会,但他还是悲剧性地失败了,因为他用起义农民联合,但反对农民的“过火”行为;他的皇帝忠诚,但皇帝懦弱无能,反成为诸侯的傀儡。葛兹临死前高呼“自由!自由万岁!”通过这个理想化了的英雄,反映了“狂飙突进”运动反抗压迫、渴望自由的革命精神。恩格斯说它是“通过戏剧形式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在当时鄙陋的德国,这一叛逆形象能起到振聋发聩、鼓舞人心的进步作用。艺术方面,剧本有意向莎士比亚学习,破除古典主义法规,不遵守三一律,场面丰富、情节复杂、人物众多、语言生动。
   《哀格蒙特》(1788),历史悲剧。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在哀格蒙特领导下反抗西班牙侵略者的斗争历史。哀格蒙特同情人民、反对暴政,但因为贵族身份,使他害怕流血革命,他所希望的是“开明专制”,所以当革命者凡桑出来鼓动革命时,哀格蒙特却劝说群众不要采取暴力,而要通过合法手段争取自由。而西班牙统治者还是把他当做叛党处死了。剧本结尾,号召一切力量为争取自由独立而团结起来。因为此剧本的写作开始于狂飙时期,所以充满了热爱自由、反抗异族统治的思想,是狂飙的回声。不过,与《铁手》相比,又有了一种委曲求全的思想。贝多芬为此剧配上悲壮的音乐,使它的流传更为广泛。
   《伊菲格尼亚在陶里斯》(1787):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主人公是一个理想的女性,她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却能以完美的品行、博爱的胸怀,感动国王,改变那里的野蛮风俗,达到自我与世界、个人与规律的统一,建立人道和公正的原则。体现了歌德以道德感化进行社会改良的理想。用古代戏剧的风格写成,标志着向“古典主义”的转化。
   《托夸多·塔索》(1790):取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诗人塔索的故事。剧情主要在塔索和大臣安东尼奥之间展开。诗人天性直率、热情多幻想。而安东尼奥老于世故,精明强干。在宫廷中,塔索爱上了公主,为朝廷的等级偏见所不容。安东尼奥故意捉弄塔索,几乎使他陷入疯狂,同时又故意对他表示好感。最后,由于现实的种种教训,塔索不得不克制自己,最后和安东尼奥成了朋友。一个敢于揭露宫廷腐败的反抗者诗人塔索变成了一个安于现状的妥协者、庸人塔索。这个剧本反应了歌德在魏玛宫廷中的处境,诗人与大臣的矛盾,所以他才会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
(1774):德国文学中第一部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品。在18世纪末,法语有15种译本,英语有12种,意大利语有3种,此外还有俄、波、西、葡、匈、荷、丹、瑞典等国的译本。书信体小说。维特是一个受狂飙突进运动影响而觉醒的市民青年,在才智方面高于周围社会,他爱读荷马史诗和莱辛的作品,尤其擅长雕塑和绘画,这使他为周围的人们所嫉妒。维特同封建文明格格不入,经常沉浸在山谷、溪畔、森林、草地等大自然的怀抱,非常喜欢率真的儿童和质朴无华的农民。一次,他到一个小城处理母亲的遗产,在乡村舞会上结识了绿蒂。维特对绿蒂的强烈爱情,也是因为绿蒂身上体现了自然美、质朴、率真和宗法古风。维特不是没有理性,他知道绿蒂已有了未婚夫阿尔伯特,为了摆脱这种无望的爱情,也为了在社会中有所作为,他离开绿蒂,到外地一个公使馆中当秘书。可是官场社会庸俗、丑恶,普通的公务员“地位欲最旺盛”,公使大人更是个爱行使长官意志的笨伯,特别是森严的等级观念让维特无法忍受,在一次晚会中,他因出身市民、地位低下,居然被那些有门第的人当场赶了出来。于是维特辞去秘书职务,回到绿蒂身边。二人往来频繁,自然引起了阿尔伯特的不满,绿蒂也跳不出平庸生活的圈子,宁肯服从礼俗而牺牲爱情,于是她婉言劝阻维特。维特失去生活支柱,“周围一切都是黑暗,没有希望、没有安慰、没有前途”,下定决心自尽。最后一次他同夏绿蒂告别,二人读莪相的抒情诗,读到动人处他们压抑许久的感情被激发出来,两人抱头痛哭、拥抱狂吻,之后夏绿蒂从迷狂中醒来,悔恨交加。维特怅然离去。第二天,维特借阿尔伯特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物与主题:维特体现了狂飙突进时代德国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觉醒和他们的软弱。他们对落后、黑暗、一潭死水似的现实极为不满,幻想自由和高尚的新生活,甚至也做了某些反抗,维特死前还在读莱辛的市民悲剧《爱米丽亚,迦洛蒂》。但维特的反抗又是消极微弱的,他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走上政治反抗的道路,甚至在爱情上也没能冲破传统势力。这使得他的性格是感伤的、病态的,他越来越沉浸于孤独和绝望的深渊,最后走上了自杀这条消极反抗的道路。他是 18世纪德国知识青年“时代病”的一名重患者。主题:个性解放、感情自由与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丑陋的市民社会的矛盾。课本第177页。
(1809):以化学术语命名。爱德华和妻子夏洛蒂在自己的庄园里过着安静舒适的生活。当爱德华的朋友上尉和夏洛蒂的养女奥蒂莉来到庄园、进入他们的生活时,便产生了一种化学上的亲和现象。奥蒂莉和爱德华、上尉和夏洛蒂之间产生了吸引和爱情。上尉和夏洛蒂能用理智克服感情,但爱德华和奥蒂莉不能自拔,最后,爱德华和夏洛蒂的小孩不幸溺死,这使奥蒂莉深受震动,认为这是上帝对爱德华热恋自己的惩罚,她决心放弃这份爱,而爱德华痴心不改。奥蒂莉绝食而死,爱德华心情抑郁,最后殉情而死。人性与秩序的冲突。人应该“断念”,通过自我限制消除冲突,否则放任激情就会导致个人毁灭和社会瓦解。
(学习时代(1796)、漫游时代(1829)):教育小说。上部写:富商之子威廉.麦斯特,不满足于商人的狭隘生活,要在诗歌和戏剧这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他加入流浪剧团后,有过许多不幸的遭遇,走了许多迷途,感到失望。最后加入一个由开明贵族组成的团体,献身于社会的改良事业。通过威廉曲折多变的生活道路,表现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生活理想。作者意图“威廉在寻求戏剧艺术而得到的是人生艺术。”其中穿插着迷娘的故事,迷娘是意大利人,被骗出国,卖到一个杂技团,后来由威廉赎出,她从此就跟着他。迷娘曲。下部写:威廉与其子费利克斯的漫游,副标题“断念”(克制)。塑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教育区”,个人以专家身份为集体服务。经过漫游,威廉把儿子送进教育区,自己认识到固定职业的重要,做了外科医生。主题:课本第180-181页。
     全部创作延续了60年之久,史诗的规模,总结性作品。既是诗人个体思想历程的总结,也是对欧洲知识分子集体思想探索过程的总结,还是对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资产阶级精神发展历史的艺术写照。
    歌德说过“德意志民族的任务是在精神领域里征服世界”,他和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贝多芬等人实现了这种征服。
    即使最杰出的作家也未必真正理解自己的作品。当完成《浮士德》第二部之后,歌德把手稿捆好,束之高阁。他说:“我们的现实生活如此荒诞,无法理解。我早就相信,为了熬好这锅稀奇古怪的热汤而付出这样虔诚而长久的劳动,其结果是不好的、无人问津的。”他不知道,自己这锅热汤,后来被许多文人看作“近代人的圣经”。整个近代文化在斯宾格勒看来,就是“浮士德文化”。失去上帝之后,人类欲在生活本身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追寻、这种悲剧、这种矛盾,就是近代的精神特征。浮士德精神的可贵之处:我有敢于入世的胆量,下界的苦乐我要一概担当。与中国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不同,浮士德赞同“虽然有限永远不能成为无限的伙伴,也依然要走向生命毁灭的终点。”--资产阶级最可宝贵的、也是最悲哀的“进取精神。”--“泰初有为”、“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他们一直相信“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
    诗剧形式,两部,12111行,第一部25场,第二部五幕。没有首尾贯穿的情节,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为脉络。两个赌赛,五个生活阶段。

    出生于符腾堡公国的马尔巴赫城,父亲是医生,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席勒从童年时代就对诗歌有兴趣。9岁进入拉丁语学校,但13岁就被公爵强行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这是所不让学生有任何自由的专制学校,人称“奴隶养成所”,在此度过的8年囚徒式生活,使席勒主义对专制充满了憎恨。好在有一位思想进步的心理学教师,使席勒接触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著作,并接受了狂飙突进的影响,他开始秘密地写诗、写戏剧。1776年他17岁,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抒情诗。次年开始写剧本《强盗》。1779年,席勒毕业,然后到斯图加特当军医。在1781年,他自费发表了《强盗》,1782年1月,该剧在曼海姆上演,引起巨大反响,据说当时剧院就象疯人院,人们顿足、叫喊,素不相识的人们抽泣着拥抱在一起,有评论家把席勒誉为德国的莎士比亚。同年5月,《强盗》第二次上演,席勒没有请假私自越境去看,结果受到公爵的惩罚,被关了两周禁闭,并不得再写剧本。席勒不能忍受这种迫害,在9月逃离斯图加特,去了不受公爵管辖的曼海姆。
    1784年,席勒的《斐爱斯柯》《阴谋与爱情》相继上演,有强烈的狂飙突进色彩。到1787年的《堂卡洛斯》,则标志着席勒向古典主义的转变。完成《堂》剧后,席勒写出了名诗《欢乐颂》。
1787年,席勒前往诗人荟萃的魏玛,结识了赫尔德。席勒的反抗精神渐渐消退,此时中断了文学创作,而转向历史和哲学研究,并在歌德的推荐下,于1789年担任了耶拿大学历史学教授,完成了《尼德兰独立史》(1788)《三十年战争史》()。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兰西共和政府授予《强盗的作者》法国荣誉公民的称号,但出于人道主义观念,席勒对雅各宾党专政不能理解。于是,他钻进哲学和美学领域,以便于现实隔绝。从1792年到1796年,席勒专心研究康德哲学,并写出了两部重要的美学著作:《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1796)。
    1794年,席勒与歌德订交,从此开始了新的时期。逐渐摆脱了康德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写出了大量讽刺诗和叙事谣曲。戏剧创作方面更是硕果累累,以《华伦斯坦》三步曲为标志。
    1799年,席勒把全家迁到魏玛,自己潜心创作。一方面翻译和改写莎士比亚、拉辛等人的作品,一方面继续写历史剧。有1801年的《玛丽斯图亚特》、1802年的《奥尔良的姑娘》、1803年的最后一个剧本《威廉 退尔》。《威廉 退尔》于1804年3月在魏玛演出,正值拿破仑入侵德国、瑞士,所以它反抗异族统治的呼声引起了强烈共鸣。
    席勒因长期生活困难而体弱多病,1791年病势已重,他与病魔斗争了14年之久,于1805年5月9日病逝。终年46岁。

    既不满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又不满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暴力,而设想了一条通过审美教育来达到“自由王国”的途径。他主张:“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假道于美学问题”。美是“活的形象”,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只有通过审美教育,人才能获得“完整人格”和“优美心灵”,才可以走向自由。——与德国古典主义相契合。
    席勒最早使用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名词。古代的诗是素朴的诗,近代的诗是感伤的诗。素朴的诗尽可能完善地模仿现实,感伤的诗则要把现实提高到理想的高度。素朴的诗是客观的,感伤的诗是主观的。素朴的诗容易蜕化为自然主义,感伤的诗容易流于夸张和空想。理想的诗是把二者相结合。——其实谈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征和关系问题。

    1、《强盗》:处女作。伯爵的两个儿子,长子卡尔在莱比锡学习,性格正直豪放,弟弟则阴险凶狠,为了继承父亲的爵位和财产,霸占哥哥的未婚妻,弟弟挑拨父亲和哥哥断绝父子关系,然后把父亲囚在林中的古塔里。卡尔在绝望中投奔绿林,并成了强盗们的首领。当他回到家乡后,救出了父亲,弟弟因阴谋暴露而自杀,但父亲很快就去世了。未婚妻希望卡尔重新开始生活,卡尔为了遵守永不离开强盗团体的诺言而杀死了未婚妻,最后去自首。
    狂飙突进精神,反暴政倾向,“歌颂了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
    2、《华伦斯坦》:三步曲。以德国17世纪30年战争为背景。华伦斯坦是皇军统帅,被封为公爵,招募士兵,组织了一支颇具实力的皇家军队。两大阵营虽然打着宗教战争的招牌,实际上是皇帝与北方诸侯之间的权利斗争。在皇帝阵营内部,诸侯与华伦斯坦也有矛盾。华伦斯坦希望清除宗教纷争,建立统一的得意志王国,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不惜采取通敌的手段,与瑞典谋和,从而在1634年被部下杀死。此剧反映了德国历史上最混乱、最艰苦的时代,一方面人民要求和平,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华伦斯坦的矛盾复杂性格是时代的产物。
    3、《玛丽 斯图亚特》:苏格兰女王玛丽,因国内发生叛乱,来到英格兰避难,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害怕动摇自己的王位,借口玛丽要谋杀自己而把她判处死刑。刻画了伊丽莎白的伪善面貌和她的暴政,从道义上为玛丽洗清罪名。
    4、《奥尔良的姑娘》:贞德的故事,爱国精神。德国解放战争的前奏。“浪漫的悲剧”。将史实做了修改:贞德在战场上对英军将领的爱情。
    5、《威廉 退尔》:取材于14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历史传说。原本独来独往的威廉,冒犯总督,箭射儿子头上的苹果,最后忍无可忍,射死总督,人民起义,使瑞士成为自由之邦。

    斐迪南少校和露伊丝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但是在他们之间有一道人为的障碍:斐迪南的父亲瓦尔特是公国的宰相,而露伊丝的父亲是宫廷乐师米勒。悬殊的门第给这对情人带来无尽的苦恼。
    宰相瓦尔特是靠使用阴谋手段害死了前任宰相之后获得现在这个位置的。此人阴险、毒辣、冷酷无情。为了向上爬,他怀着卑鄙的个人目的,千方百计地讨好公爵。现在机会来了,他秉承公爵的旨意,逼迫儿子斐迪南娶公爵情妇、英国女子米尔佛特为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瓦尔特极力破坏斐迪南和露伊丝之间的关系。他花言巧语,用名利地位引诱自己的儿子,但斐迪南不为所动。瓦尔特又跑到米勒家中,污辱、谩骂露伊丝,并威胁要逮捕他们全家。
    一向胆小怕事的米勒,在瓦尔特的辱骂面前,表现了做人的尊严,他回答说:“娼妓买卖我是不做的,宫廷有的是现成的,还用不着我们平民来供应。”他甚至勇敢的回击:“大人在国内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这里却是我的屋子。……对付无礼的客人我就要把他们撵出大门口。”
    米尔佛特夫人也威胁露伊丝,让她放弃对斐迪南的爱情。露伊丝明确表示:“我不怕报复”,“阶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的可恨皮壳都要破裂,人都是人!”
    斐迪南虽然出身名门,但他只有在平民的家庭中才感到平静和幸福。他痛恨父亲靠阴谋手段飞黄腾达的历史,所以当父亲逼他和米尔佛特夫人结婚时,他扬言要当众揭穿父亲丑恶的罪行,这才使老奸巨滑的瓦尔特不得不收敛一下。
    瓦尔特的秘书伍尔牧早就觊觎露伊丝的美色,为了讨好上司和占有露伊丝,他与宰相合谋,设下了陷阱,逮捕了露伊丝的父母米勒夫妇。伍尔牧对露伊斯说,要想释放米勒夫妇,露伊丝必须给宫廷侍卫长写假情书,并且发誓不能透露写信的原因。露伊丝这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在邪恶势力和陷阱阴谋面前,显得是那样柔弱和无告,她对生活,对同斐迪南的爱情已经感到绝望了。为了双亲,露伊丝违心地给宫廷侍卫长写了假情书。伍尔牧故意让这封信落到斐迪南手里,斐迪南又惊又疑,再三追问露伊丝。露伊丝为了实践不泄漏写信原因的诺言,拒不回答斐迪南。斐迪南在痛苦绝望中,毒死了露伊丝,露伊丝死前说明了真相,斐迪南追悔莫及,也服毒自尽。

①了解卢梭生平与创作

②把握《忏悔录》之思想、内容与意义。

,712-1778),思想家、文学家,是启蒙思想家中激进民主派的代表人物。现代知识分子的第一人。代表着小资产阶级利益,影响深远。柏拉图说过:“伟大的事物,都是危险的事物。”同样,伟大的人物,都是危险的人物。18世纪的理性其实有两种,时分时合、暗中斗争。一是从帕斯卡到笛卡尔的法国本土先验理性,一是从培根到洛克的英国经验理性。前者的口号是“我思故我在”、“怀疑一切”,是一种内视、演绎、否定性理性。后者的口号是“知识就是力量”,是一种外视、归纳、肯定性理性。前者距宗教近,离世俗远,反映出未经宗教改革洗礼的国家其知识分子的精神特点。后者距宗教远、离世俗近,反映出经历清教革命后的国家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特点。两种理性并存。卢梭选择了笛卡尔。在此之前,孟德斯鸠、伏尔泰将英国经验哲学引进法国,已经被上流知识分子所接受。不过,卢梭的选择后来成了法国的主流。预示着以法国为源头的欧陆政治思潮与以英国为首的英美政治思想的分裂。

卢梭祖籍法国,但出生在日内瓦,父亲信仰新教,当时的日内瓦是实行民主制度的加尔文教城邦,那里有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清教倾向的政治模式、整齐划一的道德风尚、舆论一致的良心监察、广场起舞式的公众欢乐,这个袖珍型的道德共和国迷住了卢梭,所以一生称自己是“日内瓦公民”。
    卢梭的父亲伊萨克是个钟表匠,生意并不兴隆,喜爱招惹是非,经常卷入暴力和骚乱。母亲苏珊娜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因生他而去世。卢梭没有姐妹,只有一个长他七岁的哥哥,因受父亲的野蛮教育,13岁就进了管教所,18岁就跑了,再也没有露面。所以卢梭可以算作家中唯一的孩子,在他五岁时,父亲就为他读《希腊罗马名人传》,但处于溺爱中的他仍然相当“自怜”--个性特征。
    十岁时,父亲与一个法国军官斗殴,被迫逃亡,终老异乡。卢梭寄居在舅舅家中,在乡下牧师处学拉丁文,从此爱上了乡村生活。12岁,他开始自谋生路,当钟表匠的学徒,一天郊游,乐而忘返,索性出走流浪,当时他15岁。一个乡下神父劝告他改信天主教,他糊里糊涂地答应了,然后去撒丁国找同样改宗的华伦夫人。夫人当时28岁,同情他信赖他,让他去都灵的天主教收容所。卢梭一路打零工、当仆人,又回到华伦夫人身边,二人以“孩子”“妈妈”相称。华伦夫人因故他去,卢梭曾再度流浪,当家庭教师、给希腊主教作秘书,为教士抄乐谱。1732年,华伦夫人为他在撒丁国的土地登记处找了一个职位,二人不久同居,过着美好的田园生活。卢梭自学了拉丁文、音乐、植物学、物理、化学、哲学、历史、地理、天文,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在他外出治病期间,华伦夫人另有所爱。1741年,他来到巴黎,“新式记谱法”、一部喜歌剧手稿、15个金路易就是他的全部财产。难以谋生。在棋场上遇见狄德罗,天真。为金融家杜宾夫人做秘书和出纳,不久就被解雇,雇主评价他“性情令人讨厌”、“说不出的傲慢”,这是他“精神错乱”、“自视过高”的结果。--总之,一直到30多岁,卢梭都过着一种失败而又依赖的生活,尤其是依赖女人,他自己尝试过至少13中职业,但都失败了。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也许天生是个作家。
    1745年,他与比他年轻十岁的女仆瓦瑟同居,这姑娘质朴善良,但目不识丁,甚至不知道钟点和12个月的顺序。不过二人相伴终生,25年后结为夫妻。曾生有5个孩子,都被卢梭送进了育婴堂--一生的污点、敌人的话把。此时狄德罗是他的好友,请他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和政治方面的条目,又扶植他进入上层社会的激进派沙龙。在1749年,狄德罗因《盲人书简》入狱,一次卢梭去探监,从身边的报纸上看到第戎科学院的征文《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他泪如雨下,大彻大悟,重复着“美德、真理、自由”,据说泪湿短衣。应征文章《论科学与艺术》使39岁的他一飞冲天,他首次提出自然与文明的对立,断然否定了科学和艺术,认为“人生来是善良和幸福的,是文明腐蚀了他,毁了他最初的幸福。”提出人的“异化”观念。论文一出版,影响很大,光回信就收到近三百封。卢梭终于得以自由进出贵族的府第和庄园了。从此开始过清贫简朴的生活,辞去工作,以抄乐谱为生(他有一手好字),拒绝国王的年金。
),抨击私有制,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观念的产生和私有制度的出现,主张人与人生来平等,提出推翻暴君是合理的。因为他把原始社会当做黄金时代加以歌颂,歌颂人类的自然状态,遭伏尔泰反对。同时期的政论文章还有《社会契约论》(The New Heloise),写于1752年,到1761年才发表。《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杰出的政治理论著作,“人是生而平等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批判“君权神授”,鼓吹主权在民的民主共和国,是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的思想基础。
    从年,蒙莫朗西隐居,“再见吧,巴黎,我们离你越远越好,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经过几代人之后,人种就要消灭或退化,必须使人类得到更新,而能更新人类的,往往是乡村。”--第一个撤离文明和城市的人,以后的俄国名之为“民粹主义”。不过,真正使他在在当时名声大噪的,是他的小说《新爱洛绮丝》(1761)和《爱弥尔》(1762)。《新爱洛丝》摹仿理查逊的《克莱丽莎》,副标题是“一对恋人的情书”,巴黎大主教指控这部书“暗中使下淫欲的毒药,表面上似乎是在禁止它”,天生就是一本畅销书。但大部分人买的是盗版。1762年出版的教育小说《爱弥尔》使卢梭的声望再一次提高,关于自然的段落成了浪漫主义时代的主要精神食粮,而对道德信仰而呼吁和对天主教会的反感构成某种奇妙的平衡。为了反教会倾向问题,他遭受迫害,在各地逃亡避难,直到8年后才重返巴黎。在流亡中,他发表了多年编成的《音乐词典》,写了《山中来信》(17      在他一生中的最后十年里,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他的兴趣,主要敌人来自知识分子同行,尤其是伏尔泰。卢梭患上了迫害妄想狂的病症,为了替自己辩护,写下了《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1778年,重病期间,年方20岁的罗伯斯庇尔慕名来访。不久后的一天,卢梭在街上被马车撞倒,继而被路边的狗扑伤,临死时说:“全能的主啊,天气如此晴朗,没有一片云,上帝在等着我了。”伏尔泰得知卢梭死于狗嘴,认为死得其所。
    然而后来,他的影响达到了神话般的地步,“卢梭,敏感心灵的导师、道德的教师,是被迫害的,在爱蒙农维尔死于贫困、遗弃,他不是、也不可能是那种邪恶的人、忘恩负义的人,而他的作品更为他蒙上一圈光环。”1780年,王子王后去凭吊。1781年,以卢梭未亡人身份出版了《安婚魂曲:让·雅克·卢梭的生命、传奇对话集》风靡巴黎。在1786和1789年,科学院的征文题目居然是《卢梭颂》。许多同时代人认为,法国大革命以至欧洲旧秩序的推翻都要归功于他。在1791年,国民公会投票,给卢梭塑像,有人说,伏尔泰也能得到一座,但题词是“迷信的催毁者”,而卢梭的雕像要以金字铭刻。“自由的奠基人。”在1794年,他的遗体被移葬到巴黎先贤祠,与伏尔泰并列,生前不能相互理解,死后同被奉为革命先驱。在仪式上,主持者宣称:“我们在道德、风俗、法律、情感和习惯方面有益于健康的改善应归功于卢梭。”马拉、丹东、罗伯斯庇尔说他是“这场革命的先驱”、“人类教师”。

      1、现代教育思想:《爱弥尔》,对自然的崇拜、对野外生活的兴趣、探索精神。冷水浴、系统的锻炼、体育和乡居。
      2、提倡革命:虽然身在启蒙者行列,他更象个革命者,反对渐进式改良,提倡革命。提倡用纯真的心灵力量来较正理性的局限性。
      3、浪漫主义文学和自省文学:对自然的热爱、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反省。异化观念。
      5、社会体制:社会契约论。斯塔尔夫人说:他什么都没有发明,但他把一切都注入了激情的火焰。   三、文学作品
      贵族小姐尤丽出身名门,温柔贤淑,恪守贵族的传统观念。其父专横霸道,等级观念森严。对尤丽的婚姻大事,父亲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门当户对的贵族青年伏尔玛。
普洛虽是平民出身,但学识渊博,人品高尚。他来到尤丽家当家庭教师之后,由于和尤丽朝夕相处,彼此产生了爱情。普洛十分珍惜他和贵族小姐尤丽之间的感情,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她。而尤丽经过激烈而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冲破了家庭长期灌输给她的封建等级观念,接受了普洛的爱情。他们通过信件互相倾诉衷肠,表示要“尽人类的一切职责”,好好地生活。但是,悲剧发生了。
    尤丽的父亲作为贵族阶级传统观念的维护者,是决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第三等级的平民结婚的,他粗暴地粉碎了这一对年轻恋人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硬把女儿嫁给了贵族青年伏尔玛。
    普洛离开了尤丽,去世界各地漂流,把失恋的痛苦深深埋在心底。
    几年过去了,普洛割不断对尤丽的思念,鬼使神差地又回到了尤丽的家。这时,尤丽和伏尔玛住在瑞士一处风景秀美的地方,已经有了孩子。
    尤丽和伏尔玛结婚时,曾向他坦露了自己和普洛的那段恋情,伏尔玛理解和谅解了尤丽,所以这次普洛重又出现,伏尔玛表现了宽宏的态度,并请普洛作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
    普洛在尤丽家住下之后,虽然双方旧情未泯,但彼此都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恪守伦理道德,还算相安无事。但是,内心感情的压抑毕竟是不能持久的,一次普洛和尤丽在莱蒙湖泛舟的时候,普洛“很想抱她一起跳下湖里,在她的拥抱中结束我的一生,也结束我的痛苦。”但是,理智终于控制了感情,冷静下来之后,他不由得仰天发问:“我何以会和她有这样大的距离?”
对尤丽来说,她的痛苦是双重的,一方面她难以割舍与普洛铭心刻骨的情愫,另一方面,理智又使她必须遵守妇道,维护对丈夫的忠贞。心灵的痛苦,精神的创伤,终于把尤丽压垮了。在一次抢救落水的孩子时得了病,含恨离开了这个世界。临终时,她说:“上帝保卫了我的名誉,他预告了我的不幸,未来的事谁又能担保呢?再活下去,我也许就有罪了!”
    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真正有文学价值的显然并不多,而成为文学名著的则更少。至于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席位,而是长久地受人景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卢梭这个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使它——用当时很有权威的一位批评家的话来说——“获得最大的进步”、“自巴斯喀以来最大的革命”,这位批评家谦虚地承认:“我们十九世纪的人就是从这次革命里出来的”。
  写自传总是在晚年,一般都是在功成名就、忧患已成过去的时候,然而对于卢梭来说,他这写自传的晚年是怎样的一个晚年啊!
  一七六二年,他五十岁,刊印他的著作的书商,阿姆斯特丹的马尔克-米谢尔·雷伊,建议他写一部自传。毫无疑问,象他这样一个平民出身、走过了漫长的坎坷的道路、通过自学和个人奋斗居然成为知识界的巨子、名声传遍整个法国的人物,的确最宜于写自传作品了,何况在他的生活经历中还充满了五光十色和戏剧性。但卢梭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显然是因为自传将会牵涉到一些当时的人和事,而卢梭是不愿意这样做的。情况到《爱弥儿》出版后有了变化,大理院下令焚烧这部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作者,从此,他被当作“疯子”、“野蛮人”而遭到紧追不舍的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他逃到瑞士,瑞士当局也下令烧他的书,他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蒂亚,教会发表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没法继续呆下去,又流亡到圣彼得岛。对他来说,官方的判决和教会的谴责已经是够严酷的了,更沉重的一击又接障而来:一七六五年出现了一本题名为《公民们的感情》的小册子,对卢梭的个人生活和人品进行了攻击,令人痛心的是,这一攻击并不是来自敌人的营垒,而显然是友军之所为。卢梭眼见自己有被抹得漆黑、成为一个千古罪人的危险,迫切感到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于是在这一年,当他流亡在莫蒂亚的时候,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写他的自传。
  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在莫蒂埃和皮埃尔岛时,他仅仅写了第一章,逃到英国的武通后,他完成了第一章到第五章前半部分,第五章到第六章则是他回到法国后,一七六七年住在特利堡时完成的,这就是《忏悔录》的第一部。经过两年的中断,他于一七六九年又开始写自传的第七章至第十二章,即《忏悔录》的第二部,其中大部分是他逃避在外省的期间写出来的,只有末尾一章完成于他回到了巴黎之后,最后“竣工”的日期是一七七年十一月。此后,他在孤独和不幸中活了将近八年,继续写了自传的续篇《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
  《忏悔录》就是卢梭悲惨的晚年的产物,如果要举出他那些不幸岁月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内容,那就是这一部掺合着辛酸的书了。这样一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的自传,一部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怎么会不充满一种逼人的悲愤?它那著名的开篇,一下子就显出了这种悲愤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卢梭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一开始就向自己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定下了全书的论辩和对抗的基调。在这对抗的基调后面,显然有着一种激烈的冲突,即卢梭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决不是产生于偶然的事件和纠葛,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阶级根由的。
  卢梭这一个钟表匠的儿子,从民主政体的日内瓦走到封建专制主义之都巴黎,从下层人民中走进了法兰西思想界,象他这样一个身上带着尘土、经常衣食无着的流浪汉,和整个贵族上流社会当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即使和同一营垒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也有很大的不同。孟德斯鸠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的庄园、同时经营工商业的穿袍贵族,一生过着安逸的生活;伏尔泰本人就是一个大资产者,家有万贯之财,一直是在社会上层活动;狄德罗也是出身于富裕的家庭,他虽然也过过清贫的日子,毕竟没有卢梭那种直接来自社会底层的经历。卢梭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象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只是在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之后,才逐渐脱掉听差的号衣,成了音乐教师、秘书、职业作家。这就使他有条件把这个阶层的情绪、愿望和精神带进十八世纪的文学。他第一篇引起全法兰西瞩目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1750)中那种对封建文明一笔否定的勇气,那种敢于反对“人人尊敬的事物”的战斗精神和傲视传统观念的叛逆态度,不正反映了社会下层那种激烈的情绪?奠定了他在整个欧洲思想史上崇高地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75)和《民约论》(1762)对社会不平等和奴役的批判,对平等、自由的歌颂,对“主权在民”原则的宣传,不正体现了十八世纪平民阶层在政治上的要求和理想?他那使得“洛阳纸贵”的小说《新爱洛伊丝》又通过一个爱情悲剧为优秀的平民人物争基本人权,而带给他悲惨命运的《爱弥儿》则把平民劳动者当作人的理想。因此,当卢梭登上了十八世纪思想文化的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也就填补了那个在历史上长期空着的平民思想家的席位。
  但卢梭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对一个平民思想家来说,是完全敌对的。从他开始发表第一篇论文的五十年代到他完成《忏悔录》的七十年代,正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最后挣扎的时期,他逝世后十一年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个时期,有几百年历史的封建主义统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长期以来,封建生产关系所固有的矛盾、沉重的封建压榨已经使得民不聊生,农业生产低落;对新教徒的宗教迫害驱使大量熟练工匠外流,导致了工商业的凋敝;路易十四晚年一连串对外战争和宫廷生活的奢侈浪费又使国库空虚;路易十五醉生梦死的荒淫更把封建国家推到了全面破产的边缘,以致到路易十六的时候,某些改良主义的尝试也无法挽救必然毁灭的命运了。这最后的年代是腐朽、疯狂的年代,封建贵族统治阶级愈是即将灭顶,愈是顽固地要维护自己的特权和统治。杜尔果当上财政总监后,提出了一些旨在挽救危机的改良主义措施,因而触犯了贵族特权阶级的利益,很快就被赶下了台。他的继任者内克仅仅把宫廷庞大的开支公之于众,触怒了宫廷权贵,也遭到免职。既然自上而下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根本利益的改良主义也不为特权阶级所容许,那么,自下而上的反对和对抗当然更要受到镇压。封建专制主义的鼎盛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专制主义的淫威这时并不稍减。伏尔泰和狄德罗都进过监狱,受过迫害。这是十八世纪思想家的命运和标志。等待着思想家卢梭的,就正是这种社会的和阶级的必然性,何况这个来自民间的人物,思想更为激烈,态度更为孤傲:他居然拒绝国王的接见和赐给年金;他竟然表示厌恶巴黎的繁华和上流社会的奢侈;他还胆敢对“高贵的等级”进行如此激烈的指责:“贵族,这在一个国家里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有什么可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阶级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不可一世的国家,除了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
  《忏海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
  由于作者的经历,他有条件在这部自传里展示一个平民的世界,使我们看到十八世纪的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卢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把这样多的平民形象带进十八世纪文学,在卢梭之前只有勒·萨日。但勒·萨日在《吉尔·布拉斯》中往往只是把这些人物当作不断蔓延的故事情节的一部分,限于描写他们的外部形象。卢梭在《忏悔录》中则完全不同,他所注重的是这些平民人物的思想感情、品质、人格和性格特点,虽然《忏悔录》对这些人物的形貌的描写是很不充分的,但却足以使读者了解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特别是那个冒着被税吏发见后就会被逼得破产的拿出丰盛食物款待他的农民,表现了多么高贵的慷慨;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羹匙”贵族的后裔德·彭维尔先生“不是个有德的人”;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早在第一篇论文中,他就进行过这样的对比:“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当然,《忏悔录》中那种平民的自信和骄傲,主要还是表现在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上。尽管卢梭受到了种种责难和攻击,但他深信在自己的“布衣”之下,比“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更有“灵魂”和“力量”。在我们看来,实际上也的确如此。他在那个充满了虚荣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表示自己对于下层、对于平民的深情,不以自己“低贱”的出身、不以他过去的贫寒困顿为耻,而宣布那是他的幸福年代,他把淳朴自然视为自己贫贱生活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展示自己生活中那些为高贵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闪光的东西以及他在贫贱生活中所获得、所保持着的那种精神上、节操上的丰采。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从古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一直到当代的启蒙论著,从文学、历史一直到自然科学读物,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热爱知识,有着令人敬佩的好学精神,他学习勤奋刻苦,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毅力”。在流浪中,他坚持不懈;疾病缠身时,他也没有中断;“死亡的逼近不但没有削弱我研究学问的兴趣,似乎反而更使我兴致勃勃地研究起学问来”。他为获得更多的知识,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他的时间,劳动的时候背诵,散步的时候构思。经过长期的努力,他在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和音乐等各个领域积累了广博的学识,为自己创造了作为一个思想家、一个文化巨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他富有进取精神,学会了音乐基本理论,又进一步尝试作曲,读了伏尔泰的作品,又产生了“要学会用优雅的风格写文章的愿望”;他这样艰苦地攀登,终于达到当代文化的高峰。
  他生活在充满虚荣和奢侈的社会环境中,却保持了清高的态度,把贫富置之度外,“一生中的任何时候,从没有过因为考虑贫富问题而令我心花怒放或忧心忡仲。”他比那些庸人高出许多倍,不爱慕荣华富贵,不追求显赫闻达,“在那一生难忘的坎坷不平和变化无常的遭遇中”,也“始终不变”。巴黎“一切真正富丽堂皇的情景”使他反感,他成名之后,也“不愿意在这个都市长久居住下去”,他之所以在这里居住了一个时期,“只不过是利用我的逗留来寻求怎样能够远离此地而生活下去的手段而已。”他在恶浊的社会环境中,虽不能完全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但在关键的时刻,在重大的问题上,却难能可贵地表现出高尚的节操。他因为自己“人格高尚,决不想用卑鄙手段去发财”,而抛掉了当讼棍的前程,宫廷演出他的歌舞剧《乡村卜师》时邀他出席,他故意不修边幅以示怠慢,显出“布衣”的本色,国王要接见并赐给他年金,他为了洁身自好,保持人格独立而不去接受。
  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十八世纪贵族社会是一片淫靡之风,卢梭与那种寡廉鲜耻、耽于肉欲的享乐生活划清了界线。他把妇女当作一种美来加以赞赏,当作一种施以温情的对象,而不是玩弄和占有的对象。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欲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
  他与封建贵族阶级对奢侈豪华、繁文缛节的爱好完全相反,保持着健康的、美好的生活趣味。他热爱音乐,喜欢唱歌,抄乐谱既是他谋生的手段,也是他寄托精神之所在,举办音乐会,更是他生活中的乐趣。他对优美的曲调是那么动心,童年时听到的曲调清新的民间歌谣一直使他悠然神往,当他已经是一个“饱受焦虑和苦痛折磨”的老人,有时还“用颤巍巍的破嗓音哼着这些小调”,“怎么也不能一气唱到底而不被自己的眼泪打断”。他对绘画也有热烈的兴趣,“可以在画笔和铅笔之间一连呆上几个月不出门”。他还喜欢喂鸽养蜂,和这些有益的动物亲切地相处,喜欢在葡萄熟了的时候到田园里去分享农人收获的愉快。他是法国文学中最早对大自然表示深沉的热爱的作家。他到一处住下,就关心窗外是否有“一片田野的绿色”;逢到景色美丽的黎明,就赶快跑到野外去观看日出。他为了到洛桑去欣赏美丽的湖水,不惜绕道而行,即使旅费短缺。他也是最善于感受大自然之美的鉴赏家,优美的夜景就足以使他忘掉餐风宿露的困苦了。他是文学中徒步旅行的发明者,喜欢“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不慌不忙地在景色宜人的地方信步而行”,在这种旅行中享受着“田野的风光,接连不断的秀丽景色,清新的空气,由于步行而带来的良好食欲和饱满精神……”
  《忏悔录》就这样呈现出一个淳朴自然、丰富多采、朝气蓬勃的平民形象。正因为这个平民本身是一个代表人物,构成了十八世纪思想文化领域里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所以《忏悔录》无疑是十八世纪历史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材料。它使后人看到了一个思想家的成长、发展和内心世界,看到一个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强有力的方面和他精神上、道德上所发出的某种诗意的光辉。这种力量和光辉最终当然来自这个形象所代表的下层人民和他所体现的历史前进的方向。总之,是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的反封建性质决定了《忏悔录》和其中卢梭自我形象的积极意义,决定了它们在思想发展史上、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
  假如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述仅止于以上这些,后人对他也可以满足了,无权提出更多的要求。它们作为十八世纪反封建的思想材料不是已经相当够了吗?不是已经具有社会阶级的意义并足以与蒙田在《随感集》中对自己的描写具有同等的价值吗?但是,卢梭做得比这更多,走得更远,他远远超过了蒙田,他的《忏悔录》有着更为复杂得多的内容。
  卢梭在《忏悔录》的另一个稿本中,曾经批评了过去写自传的人“总是要把自己乔装打扮一番,名为自述,实为自赞,把自己写成他所希望的那样,而不是他实际上的那样”。十六世纪的大散文家蒙田在《随感集》中不就是这样吗?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卢俊对蒙田颇不以为然,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这既是他对人的一种看法,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认识。认识这一点并不太困难,但要公开承认自己也是“有可憎的缺点”,特别是敢于把这种“可憎的缺点”披露出来,却需要绝大的勇气。人贵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至今不仍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美德吗?显然,在卢梭之前,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有勇气的作家,于是,卢梭以藐视前人的自豪,在《忏悔录》的第一段就这样宣布:“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卢梭实践了他自己的这一诺言,他在《忏悔录》中的确以真诚坦率的态度讲述了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感情、性格人品的各个方面,“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他大胆地把自己不能见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他承认自己在这种或那种情况下产生过一些卑劣的念头,甚至有过下流的行径。他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要他的朋友勒·麦特尔,忏悔自己为了混一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应该承认,《忏悔录》的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程度,这使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在这里,作者的自我形象并不只是发射出理想的光辉,也不只是裹在意识形态的诗意里,而是呈现出了惊人的真实。在他身上,既有崇高优美,也有卑劣丑恶,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朴实真诚,也有弄虚作假,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并无赖的习气。总之。这不是为了要享受历史的光荣而绘制出来的涂满了油彩的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人。这个自我形象的复杂性就是《忏悔录》的复杂性,同时也是《忏悔录》另具一种价值的原因。这种价值不仅在于它写出了惊人的人性的真实,是历史上第一部这样真实的自传,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用卢梭自己的话来说,“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而且它的价值还在于,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动机和哲理作为指导的。
  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他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古代历史人物又给了他崇高的思想,“我本来可以听从自己的性格,在我的宗教、我的故乡、我的家庭、我的朋友间,在我所喜爱的工作中,在称心如意的交际中,平平静静、安安逸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将会成为善良的基督教徒、善良的公民、善良的家长、善良的朋友、善良的劳动者。”但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却使他也受到了沾染,以至在这写自传的晚年还有那么多揪心的悔恨。他特别指出了社会不平等的危害,在这里,他又一次表现了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的思想,把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视为正常人性的对立面,并力图通过他自己的经历,揭示出这种不平等对人性的摧残和歪曲。他是如何“从崇高的英雄主义堕落为卑鄙的市并无赖”呢?正是他所遇到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正是“强者”的“暴虐专横”,“摧残了我那温柔多情、天真活泼的性格”,并“使我染上自己痛恨的一些恶习,诸如撒谎、怠惰、偷窃等等”。以偷窃而言,它就是社会不平等在卢梭身上造成的恶果。卢梭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人是处于一种“平等、无忧无虑的状态”中,“所希望的又可以得到满足的话”,那么又怎么会有偷窃呢?既然“作恶的强者逍遥法外,无辜的弱者遭殃,普天下皆是如此”,那末怎么能够制止偷窃的罪行呢?对弱者的惩罚不仅无济于事,反而更激起反抗,卢梭在自己小偷小摸被发现后经常挨打,“渐渐对挨打也就不在乎了”,甚至“觉得这是抵消偷窃罪行的一种方式,我倒有了继续偷窃的权利了……我心里想,既然按小偷来治我,那就等于认可我作小偷”。卢梭在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分析不平等的弊害时,又用同样的方法来揭示金钱的腐蚀作用,他告诉读者:“我不但从来不象世人那样看重金钱,甚至也从来不曾把金钱看做多么方便的东西”,而认定金钱是“烦恼的根源”。然而,金钱的作用却又使他不得不把金钱看作“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使他“害怕囊空如洗”,这就在他身上造成了这样一种矛盾的习性:“对金钱的极端吝惜与无比鄙视兼而有之”。因此,他也曾“偷过七个利物尔零十个苏”,并且在钱财方面不时起过一些卑劣的念头,如眼见华伦夫人挥霍浪费、有破产的危险,他就想偷偷摸摸建立起自己的“小金库”,但一看无济于事,就改变做法,“好象一只从屠宰场出来的狗,既然保不住那块肉,就不如叼走我自己的那一分。”从这些叙述里,除了可以看到典型卢梭式的严酷无情的自我剖析外,就是非常出色的关于社会环境与人性恶的互相关系的辩证法的思想了。在这里,自我批评和忏悔导向了对社会的谴责和控诉,对人性恶的挖掘转化成了严肃的社会批判。正因为这种批判是结合着卢梭自己痛切的经验和体会,所以也就更为深刻有力,它与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对于财产不平等、社会政治不平等的批判完全一脉相承,这一部论著以其杰出的思想曾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卢梭用坦率的风格写自传,不回避他身上的人性恶,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他显然并不把坦露自己、包括坦露自己的缺点过错视为一种苦刑,倒是为深信这是一个创举而自诩。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等等。正如他把初民的原始淳朴的状态当作人类美好的黄金时代一样,他又把人身上一切原始的本能的要求当作了正常的、自然的东西全盘加以肯定。甚至在他眼里,这些自然的要求要比那些经过矫饰的文明化的习性更为正常合理。在卢梭的哲学里,既然人在精美的物品面前不可能无动于衷,不,更应该有一种鉴赏家的热情,那末,出于这种不寻常的热情,要“自由支配那些小东西”,又算得了什么过错呢?因此,他在《忏悔录》中几乎是用与“忏悔”绝缘的平静的坦然的语调告诉读者:“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我所心爱的小玩艺儿”,完全无视从私有制产生以来就成为道德箴言的“勿偷窃”这个原则,这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条线索。另一条线索是:他与天主教神学相反。不是把人看作是受神奴役的对象,而是把人看成是自主的个体,人自主行动的动力则是感情,他把感情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认为“先有感觉,后有思考”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因此,感情的真挚流露、感情用事和感情放任,在他看来就是人类本性纯朴自然的表现了。请看,他是如何深情地回忆他童年时和父亲一道,那么“兴致勃勃”地阅读小说,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清晨听到了燕子的呢喃,他是多么欣赏他父亲这种“孩子气”啊!这一类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放任不羁,就是卢梭哲学体系中的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卢梭无疑是十八世纪中把个性解放的号角吹得最响的一个思想家,他提倡绝对的个性自由,反对宗教信条和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他傲视一切地宣称,那个时代的习俗、礼教和偏见都不值一顾,并把自己描绘成这样一个典型,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这些就是他在《忏悔录》中的思想的核心,这也是他在自传中力求忠于自己、不装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而由于所有这一切,他的这部自传自然也就成为一部最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了。
  卢梭虽然出身于社会的下层,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思想体系不可能超出资产阶级的范围,他在《忏悔录》中所表现的思想,其阶级性质是我们所熟悉的,它就是和当时封建思想体系相对立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种思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当时十八世纪,显然具有非常革命的意义。它以宗教世界观为对立面,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学对人的精神统治,它从人这个本体出发,把自由、平等视为人的自然本性,反对封建的奴役和压榨,在整个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历史时期里,起着启迪人们的思想、摧毁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为历史的发展开辟道路的作用。然而,这种思想体系毕竟是一个剥削阶级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带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在《忏悔录》中可以看到,卢梭在与宗教的“神道”对立、竭力推崇自己身上的“人性”、肯定自己作为人的自然要求的同时,又把自己的某些资产阶级性当作正当的“人性”加以肯定;他在反对宗教对人的精神奴役、肯定自我活动的独立自主性和感情的推动作用的同时,又把自己一些低劣的冲动和趣味美化为符合“人性”的东西。他所提倡的个性自由显然太至高无上了,充满了浓厚的个人主义的味道;他重视和推崇人的感情,显然又走向了极端,而成为了感情放纵。总之,这里的一切既表现了反封建反宗教的积极意义,又暴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
  卢梭并不是最先提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思想家,在这个思想体系发展的过程中,他只是一个环节。早在文艺复兴时代,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关系就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这种思想体系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原则,从那时起,就逐渐在历史的过程中被一系列思想家、文学家充实完备起来了。虽然卢梭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却无疑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他的新贡献在于,他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为自由、平等的社会政治要求,为推翻已经过时的封建主义的统治的斗争,提供了最响亮、最打动人心的思想口号。他还较多地反映了平民阶级、也就是第三等级中较为下层的群众的要求,提出了“社会契约”的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后共和主义的政治蓝图提供了理论基础。这巨大的贡献使他日后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民主派、激进派等奉为精神导师,他的思想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这是他作为思想家的光荣。在文学中,他的影响似乎也并不更小,如果要在他给法国文学所带来的多方面的新意中指出其主要者的话,那就应该说是他的作品中那种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个性解放的精神了。
  “自我”意识和个性解放是资产阶级文学的特有财产,它在封建贵族阶级的文学里是没有的。在封建主义之下,个性往往消融在家族和国家的观念里。资本主义关系产生后,随着自由竞争而来的,是个性自由这一要求的提出,人逐渐从封建束缚中解脱出来,才有可能提出个性解放这一观念和自我意识这种感受。这个新的主题在文学中真正丰富起来,在法国是经过了一两百年。十六世纪的拉伯雷仅仅通过一个乌托邦的德廉美修道院,对此提出了一些懂憬和愿望,远远没有和现实结合起来;十七世纪的作家高乃依在《勒·熙德》里,给个性和爱情自由的要求留下了一定的地位,但也是在国家的利益、家族的荣誉所允许的范围里;在莫里哀的笔下,那些追求自由生活的年轻人的确带来了个性解放的活力,但与此并存的,也有作家关于中常之道的说教。到了卢梭这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是他,第一次把个性自由的原则和“自我”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他,以那样充足的感情,表现出了个性解放不可阻挡的力量,表现出“自我”那种根本不把传统观念、道德法规、价值标准放在眼里的勇气;是他,第一个通过一个现实的人,而且就是他自己,表现出一个全面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个性;是他,第一个以那样骇世惊俗的大胆,如此真实地展示了这个资产阶级个性“我”有时象天空一样纯净高远、有时象阴沟一样肮脏恶浊的全部内心生活;也是他,第一个那么深入地挖掘了这种资产阶级个性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以及他那种敏锐而痛苦的感受。由于所有这些理由,即使我们不说《忏悔录》是发动了一场“革命”,至少也应该说是带来了一次重大的突破。这种思想内容和风格情调的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文学中的必然结果,如果不是由卢梭来完成的话,也一定会有另一个人来完成的。唯其如此,卢梭所创新的这一切,在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历史阶段,就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具有表征意义的东西而对后来者产生了启迪和引导的作用。它们被效法,被模仿,即使后来者并不想师法卢梭,但也跳不出卢梭所开辟的这一片“个性解放”、“自我意识”、“感情发扬”的新天地了。如果再加上卢梭第一次引入文学的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对市民阶级家庭生活亲切而温柔的感受,那末,几乎就可以说,《忏悔录》在某种程度上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灵感的一个源泉了。
  《忏悔录》前六章第一次公之于世,是一七八一年,后六章是一七八八年。这时,卢梭已经不在人间。几年以后,在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巴黎举行了一次隆重的仪式,把一个遗体移葬在伟人公墓,这就是《忏悔录》中的那个“我”。当年,这个“我”在写这部自传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会获得这样巨大的哀荣。当他把自己一些见不得人的方面也写了出来的时候,似乎留下了一份很不光彩的历史记录,造成了一个相当难看的形象,否定了他作为一个平民思想家的光辉。然而,他这样做本身,他这样做的时候所具有的那种悲愤的力量,那种忠于自己哲学原则的主观真诚和那种个性自由的冲动,却又在更高一级的意义上完成了一次“否定之否定”,即否定了那个难看的形象而显示了一种不同凡响的人格力量。他并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历史伟人,但他却成了真正的历史伟人,他的自传也因为他不想打扮自己而成了此后一切自传作品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如果说,卢梭的论著是辩证法的杰作,那末;他的事例不是更显示出一种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辩证法吗?

第十三讲 19世纪初期文学概述

①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②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它在反映客观上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因素。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也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思潮,是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期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中世纪各国用拉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即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后来浪漫主义运动开始奉这些富于幻想、传奇色彩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为典范。首先提出的是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探讨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认为浪漫主义,即感伤的诗,是“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者说“理想的表现”。
    1、英国工业革命:一方面使人对自身的创造力有了认识,自信精神,人的解放。一方面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人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
    2、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一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一方面是拿破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
    1、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哲学思潮中的浪漫主义运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2、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利叶、欧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企图通过空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助长了耽于空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1、继承18世纪文学传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特别是法国的卢梭传统,都推崇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重视情感、返回自然和民间的思想。
   2、反驳古典主义传统,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束缚了作家的创作,文坛希望以开放的、多变的、个性的艺术形式代替古典主义。
 (四)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主观性和抒情性,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所以又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表现主义”等提法。
    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响应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对抗工业文明,将自然视为精神上的避难所。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对民间文学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上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消极浪漫主义,代表没落贵族阶级的愿望和情绪,鼓吹逃避现实、脱离斗争,宣扬神秘主义,歌颂忍耐和驯服,美化中世纪。复古倾向。主人公往往是自我陶醉、消极厌世、脱离现实的“幻想家”。
    积极浪漫主义,正视现实、渴望斗争,崇尚自由解放精神,既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现实,将理想寄予朦胧的未来。民主倾向。主人公往往是具有个性、有革命要求的“反抗者”。称为第一代、第二代更合理。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封建势力大,市民阶层软弱,缺乏战斗精神;古典主义哲学规模宏大、体系精严,也限制了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比较浓厚,消极浪漫主义盛极一时。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在德国兴起。继以耶拿派为代表的早期浪漫派之后,又有年的海德堡派,即以格林兄弟、霍夫曼、沙米索等为代表的晚期浪漫派。1830年之后又出现以海涅为代表的新浪漫派。   

    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曾被看作是浪漫主义的宣言。接着,雨果在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型戏剧纲领,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猛烈抨击,要求扩大艺术表现的领域,提出美丑对照原则。1830年《欧那尼》上演

18、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文/ 莎士比亚(英国)

我怎能够把你来比拟作夏天?

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给机缘或无偿的天道所摧残,

没有芳颜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14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中期(1601~1607年):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现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奥赛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封建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女的感人爱情悲剧。《李尔王》(1606)描写刚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麦克白》(1606)则揭露权势野心对人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

晚期(1608~1612年):这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啊,我爱人象红红的玫瑰,

啊,我爱人象一支乐曲,

你那么美,漂亮的姑娘,

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

直到四海涸竭,亲爱的,

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

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

我会回来的,我的爱人,

1759年1月25日生于艾尔郡阿洛韦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里劳动,辛勤20年,而家庭经济始终困难。他自幼爱好诗歌,1783年开始写诗。1786年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原想以诗集的收入作为旅费移居西印度群岛,不料这部新作以其纯朴的农村题材和清新的风格得到广泛的好评,作者被邀去爱丁堡,成为名公贵妇的座上客。但他保持农民本色,在苏格兰西北部作短期游历之后仍回故乡务农,后为税局职员。他除继续创作之外,又替两个丛刊收集并整理民歌,使许多即将失传的民歌(总数大约 300首)得以保存。1796年 7月21日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一朵红红的玫瑰》原文:

文/ 华兹华斯(英国)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进;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铁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派诗人。他生于律师家庭,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到欧洲旅行,在法国亲身领略大革命的风暴。

1795年移居乡间,与诗人柯尔律治相识,共同出版诗集《抒情歌谣集》,1800年《诗集》再版,华兹华斯为之写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后思想渐趋保守,晚年被封为“桂冠诗人”。

华兹华斯的诗歌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故享有“自然诗人”的美称。重要作品有长诗《序曲》、《远游》;诗歌《露西》、《咏水仙》、《丁登寺》和《不朽的征兆》等。

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混乱。诗人的失望和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帮助下,情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孤独的流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在诗人的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代表了一种精神。

水仙很多,如天上的星星,都在闪烁。水仙似乎是动的,沿着弯屈的海岸线向前方伸展。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欢欣鼓舞、欢呼跳跃。在诗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的美妙表现。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能时时伴在诗人的身边,诗人离开了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忧郁孤寂的情绪。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纯洁的灵魂在现实的世界只能郁郁寡欢。当然,诗人的脑海深处会不时浮现水仙那美妙的景象,这时的诗人双情绪振奋,欢欣鼓舞。

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可以说,诗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寄托。而那平静、欢欣的水仙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在诗中,诗人的心灵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这首诗虽然是在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和感情的外化。

诗人有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意识,那在山谷上的高傲形象,那水仙的欢欣,那郁郁的独眠或是诗人自己的描述,或是诗人内心的向往。诗人的心灵又是外向的,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意识的象征。那自然就进入了诗人的心灵,在诗人的心中化为了象征的意象。

心在疼,一种昏沉如睡的麻木

使我感到痛苦,我好像刚喝尽

含有鸦片的麻醉剂或服下毒,①

已在渐渐地向着离西河靠近;②

不是对你快乐的一生怀妒忌,

而是因你的快乐而过于快乐——

你呀你这个羽翼轻盈的树仙,

你在青春槐树间悠扬唱着歌,

从容不迫地放声歌唱着夏天。

但愿哪,来些陈年好酒喝个畅!

这酒取自于阴凉的深深地窖,

能让人领略绿野和百花芬芳、

普罗旺斯歌舞和阳光下欢笑!③

但愿来一杯温煦南国的美酒,

一满杯真正灵泉的绯红泉水,④

杯沿上密密的泡沫闪烁明灭,

喝下了这酒我就能把你追随,

隐入这幽暗树林,离开了世界:

远远地隐去并消散,全然忘掉

繁叶间的你决不知道的事情:

在这里只有困乏、不安和焦躁,

坐着的人们听着彼此的呻吟;

瘫痪者抖着仅剩的可悲白发,

年轻人瘦得像鬼,憔悴得死去;

这里,只一想便使人愁得绝望,

美既不能让眼中的光彩保持,

新生的爱明日后便为之哀伤。

远远地离去;因为我要飞向你——

不是乘酒神用花豹拉的云车,

而是凭无形无迹的诗歌之翼,

尽管我麻木的头脑迟缓困惑;

已经同你在一起!夜色多温柔,

巧的是月后已登上她的宝座,

周围聚着她全部的星星仙女;

只有同清风一起的朦胧月色

从苍郁树荫和蜿蜒曲径飘去。

我无法看清哪些花在我脚边

或是在树上散发柔美的香味,

只能在这满是清香的幽暗间,

猜想这月份把哪些芬芳赐给

草地、丛丛的灌木、野生的果树;

开遍白花的山楂、牧野的蔷薇,

绿叶丛中最易凋零的紫罗兰

五月中最早开放的麝香玫瑰——

夏夜的嗡嗡飞虫爱在那儿转。

我在黑暗中倾听;以前多少次

我对安温地死去曾产生好感,

曾细酌诗句,轻唤死神的名字,

要他带我微弱的气息进苍天;

眼下,死看来比往常更富情趣:

听着你欢天喜地倾吐着衷肠,

在这种午夜时分又一无痛苦,

虽从此听不见你的无尽歌唱,

却在你高妙挽歌下化作坟土。

永生的鸟啊,你不是为死而生!

你不受人间世代的饥饿作践;

夜正在流逝,而我听着的歌声

古时的帝王、乡民也都曾听见:

也许当那位怀念家乡的路得⑤

站在异乡的麦田里流泪之时,

这歌声也曾透进她哀伤的心;

让俯视惊涛的窗边美人着迷——

任她处身的魔境缥缈又凄清。⑥

凄清!这词像一声钟把我敲醒,

使我离开你,意识到自己孤寂!

别了;幻想虽号称骗人的精灵,

但欺瞒的本领不全名副其实。

别了,别了!你那哀怨的歌声

飞过近旁的草地、静静的河沟,

上了山坡,如今已深深隐入了

这是幻觉呢还是醒时的神游?

乐声已消逝:我醒着还是睡着?

①这种毒药指的是从一种叫芹叶钩吻的植物提炼的剧毒物质,服后先使人全身麻木,然后死亡。据说古代雅典人对判处死刑的人就给他服这药,而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服此药而死的。

②离西河是忘川的音译。这是希腊神话中冥府的一条界河,据说去世者的魂喝了它的水便忘记了人间的一切(一说鬼魂在投生前喝了就忘掉冥府的一切)。

③普罗旺斯是法国东南一地区名,濒地中海,气候温暖,尤以其中古时期行吟诗人的爱情诗闻名。

④灵泉本指希腊埃利孔山的泉水,因为据希腊神话,文艺女神缪斯们常来此山,而人们饮了这山上的泉水就可获得诗才。这里,作者把南国美酒比作灵泉之水,因为他认为酒能激发人们写诗的灵感。

⑤路得是《圣经》中的人物。据《旧约全书·路得记》,她是大卫王的祖先,以对婆母的献身精神而著称。丈夫死后,她不肯离开婆母,随她去了伯利恒,在波阿斯的地里拾麦穗,后来嫁给了他。有关她拾麦穗的事,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1799—1845)曾写有一首《路得》。至于她因思乡而在麦田落泪闻夜莺的事,则未见于《圣经》。

⑥在欧洲中古时期的传奇文学中,常说到有的公主被囚禁在施了魔法的城堡中(城堡也常傍水而筑),待某个忠勇的骑士来解除魔法后,就能娶公主为妻。诗人在这里用的就是传奇中的那些形象。在这首名句极多的诗中,这三行尤以其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为特点而脍炙人口。

1821),英国浪漫派诗人。生于伦敦。父母早逝,由外祖母抚养。曾学医,并考得内科医生执照,但很快放弃医学,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816年在亨特主编的《检察者》先后刊载十四行诗《孤寂》和《初读查普译荷马史诗》。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其中有《睡眠与诗》等佳篇。1818年在照料患肺病的弟弟托姆期间写成取材薄伽丘《十日谈》的叙事诗《伊萨贝拉》。同年5月发表《恩底弥翁》,长诗描写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与凡人恩底弥翁相爱的故事。

因他与亨特关系甚密,长诗受到反对亨特的三家杂志的攻击,但他自信死后“定能名居英国诗人之列”,遂开始写作以希腊神话中新、旧神争斗为题材的史诗《许佩里翁》。1819年写成长诗《圣爱格尼斯之歌》,表达了对弟弟托姆去世的哀悼和对与女友芳妮·布劳恩关系的忧虑,同时写出《夜莺》、《心灵》、《哀感》、《希腊古瓮》、《梦》、《无情的美人》、《灿烂的星,愿我能似你永在》、《秋颂》等一系列优秀诗篇,并开始写作以蛇化美女的神话为题材的抒情诗《莱米亚》,与布朗合写剧本《奥托大帝》。他的诗以?意和色彩表现感觉,对后来的诗人,包括唯美主义和意象派诗人产生过很大影响。

别了,别了!故国的海岸

向太阳、向你暂时告别,

不几时,太阳又会出来,

我又会招呼蓝天、碧海,

华美的第宅已荒无人影,

“过来,过来,我的小书童!

别哭了,快把眼泪擦干;

“风只管吼叫,浪只管打来,

可是,公子呵,您不必奇怪

只因我这次拜别了老父,

离开了他们,我无亲无故,

“父亲祝福我平安吉利,

“得了,得了,我的小伙子!

“过来,过来,我的好伴当!

“公子,您当我贪生怕死?

是因为挂念家中的妻子,

“就在那湖边,离府上不远,

孩子要他爹,声声哭喊,

“得了,得了,我的好伙伴!

我不为眼前的危难而忧伤,

伤心的倒是:世上没一样

过不了多久,我若敢近前,

船儿呵,全靠你,疾驶如飞,

任凭你送我到天南地北,

我向你欢呼,苍茫的碧海!

我就欢呼那石窟、荒埃!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方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在旅途中,他开始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其他诗篇,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自到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不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一位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宥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象《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

拜伦在1916年4月永远离开了英国,一个传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国土,钱带和心灵都破了产,他离去了,永不在回;但他离去后,却在若恩河的激流之旁找到新的灵感,在意大利的天空下写出了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的作品。”

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发动统治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故事诗《锡雍的囚徒》(1816)、历史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923)等。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凋。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但同时,它也受到高度的赞扬。作家瓦尔特?司各特说《唐璜》“象莎士比亚一样地包罗万象,他囊括了人生的每个题目,拨动了神圣的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小以至最强烈最震动心灵的调子。”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唐璜》写完第十六章,拜伦已准备献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了。

这是诗人一生最后的、也是最光辉的一业。他既憎恨发动的“神圣同盟”对欧洲各民族的压迫,也憎恨土尔其对希腊的统治。1824年,拜伦忙于战备工作,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志哀二十一天。

回顾他的一生,他的诗,他的精神,就足以使任何能感应的人相信:拜伦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以嘲笑其较卑劣的,并鼓舞其较崇高的行动。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方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在旅途中,他开始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其他诗篇,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自到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不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一位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宥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象《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

拜伦在1916年4月永远离开了英国,一个传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国土,钱带和心灵都破了产,他离去了,永不在回;但他离去后,却在若恩河的激流之旁找到新的灵感,在意大利的天空下写出了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的作品。”

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发动统治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故事诗《锡雍的囚徒》(1816)、历史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923)等。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凋。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但同时,它也受到高度的赞扬。作家瓦尔特?司各特说《唐璜》“象莎士比亚一样地包罗万象,他囊括了人生的每个题目,拨动了神圣的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小以至最强烈最震动心灵的调子。”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唐璜》写完第十六章,拜伦已准备献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了。

这是诗人一生最后的、也是最光辉的一业。他既憎恨发动的“神圣同盟”对欧洲各民族的压迫,也憎恨土尔其对希腊的统治。1824年,拜伦忙于战备工作,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志哀二十一天。

回顾他的一生,他的诗,他的精神,就足以使任何能感应的人相信:拜伦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以嘲笑其较卑劣的,并鼓舞其较崇高的行动。

这首诗出自诗人著名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其中独立成章的一篇著名抒情诗。这首诗是拜伦受英国著名小说家司各特的一首小诗《晚安曲》的启发而写成的,又有人称之为《晚安曲》。1923年,离开祖国的中国诗人苏曼殊心忧祖国,心情沉重之余想起了这首诗,便将它译为《去国行》,诗名沿用至今。这首诗,是长诗的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将要乘船离开英国海岸时所唱的歌曲。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诗人心中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充满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对自由的热切追求。

诗歌共分10节,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两节,主要描写海上的景色。诗的第二部分(3―7节),以问答的形式,逐步深入地表现了主人公对祖国的感情和看法,流露了主人公对故国深深的失望和怨恨之情。剩下的第三部分,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故国对主人公不再有任何值得伤心的事物:情人的悲泣转眼就会笑对新欢,家中的忠仆很快就会不认得自己。主人公独自一人,心无牵挂,在茫茫的大海上飘荡。主人公要奔往新的大陆,追求新的生活。故乡,再见!主人公在这样的呼喊中,毅然告别故乡,奔向自由的理想之邦。

这首诗在风格上有着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诗中的主人公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主人公的感情和看法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的感情和看法。诗中的主人公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拜伦式的英雄”,他高傲孤寂,愤世嫉俗,对现实有深深的不满,强烈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

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

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唤出嫩芽,象羊群一样,觅食空中)

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象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

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的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

欲来雷雨的卷发,对濒死的一年

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

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

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的凝结;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

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

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

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

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

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

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

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

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

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

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

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

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

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

哎,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

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

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

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

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

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

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

(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

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

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

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

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

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英国著名民主诗人。出身乡村地主家庭,20岁入牛津大学,因写反宗教的哲学论文被学校开除。投身社会后,又因写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民主运动,而被迫于1818年迁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仍积极支持意大利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2年渡海遇风暴不幸船沉溺死。

雪莱是跟拜伦齐名的欧洲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常任天上地下、时间空间、神怪精灵往来变幻驰骋,又惯用梦幻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其最优秀的作品有评论人间事物的长诗《仙后麦布》(1813),描写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故事诗《伊斯兰的反叛》(1818),控诉曼彻斯特大屠杀的政治诗《暴政的行列》(1819),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诗《自由颂》(1820),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1819),以及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人民反暴政胜利后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等。

雪莱浪漫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他设想自己是日夜飞翔的夭使、飘浮蓝空的云朵、翱翔太空的云雀,乃至深秋季节的西风,是新世界理想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而且豪迈地预言:“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因此,恩格斯赞美雪菜是“天才的预言家”。

文/ 勃朗宁夫人(英国)

我捧起我沉重的心,肃穆庄严,

如同当年厄雷特拉捧着尸灰瓮,

我望着你的双眼,把所有灰烬

把所有灰烬倒在你的脚边。你看吧,你看

我心中埋藏的哀愁堆成了山,

而这惨淡的灰里却有火星在烧,

隐隐透出红光闪闪。如果你的脚

鄙夷地把它踩熄,踩成一片黑暗,

那也许倒更好。可是你却偏爱

守在我身边,等一阵清风

把死灰重新吹燃,啊,我的爱!

你头上虽有桂冠为屏,难保证

这场火烧起来不把你的金发烧坏,

你可别靠近!站远点儿吧,请!

勃朗宁夫人(1806~1861)英国诗人。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在乡村度过幸福的童年生活。15岁时从马上摔跌下来,伤了脊椎骨,长期卧病在床,博览群书,醉心于诗歌创作。

布朗宁夫人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女性。能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和希伯莱语的《圣经》。早在13岁时,其父便私下出版了她称之为“伟大史诗”的作品以及《马拉松战役》。20岁时又出版她的第二部诗集。1833年她翻译的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问世。同年随家迁居伦敦,结识了华兹华斯等诗人。1838年,她以诗集《天使及其他诗歌》成名。她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予以极大的关注,1844年发表了短诗《孩子们的哭声》,愤怒抗议资本家对儿童的摧残和剥削。这首诗对敦促国会讨论反奴役儿童议案起过一定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诗人的声望。

1846年,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和诗人罗伯特·布朗宁(1812~1889)私奔,在教堂举行简单的婚礼后,同往意大利。他们大部分时间住在佛罗伦萨,在那里度过了幸福的15年。在意大利期间,除发表了《葡萄牙十四行诗集》(1850)外,还写下《圭迪公寓的窗子》(1851)和《在大会以前写的诗》,同情并支持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斗争。直至1861年突然去世前,她仍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表达了激进的观点,她痛斥卖淫制度,为追求女权而斗争。她说:“我深信,这个社会的破灭需要的不是关闭门窗,而是光明和空气。”

海水从无底的深渊涌来,

黄昏的光芒,晚祷的钟声,

丁尼生(1809—1892),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桂冠诗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过人的诗才,15岁时就与两个哥哥共同发表了《兄弟诗集》。1828年进剑桥大学读书,一改内向寡言的性格,加入诗歌俱乐部,积极参加诗歌活动。1829年,诗人的短诗获得了剑桥大学颁发的金质奖章。然而,诗人的人生并没因此而一帆风顺。1931年,诗人因父亲去世放弃了剑桥的学业。1832年,诗人的《诗集》出版,遭到了评论界的极尽挖苦和攻击,使得诗人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未踏足诗坛半步。1833年,已与诗人的姐姐订婚的挚友又突患绝症,离开了人世。诗人不堪悲痛,只以写诗来慰藉自己的灵魂。1950年,诗人出版了花费17年时间写成的《悼念集》,轰动了整个诗坛;同年,诗人和相恋15年之久的恋人结婚,可谓双喜临门。随后,荣誉也纷至沓来,诗人被人们众口一词封上了“桂冠诗人”的称号。晚年的诗人过着安闲的生活,还在上议院获得了一个席位——那是一个离诗歌,特别是伟大的诗歌作品很远的地方。所以,晚年的诗人尽管笔耕不辍,但收效甚微。

这首诗出自诗人的诗集《悼念集》,为诗人的名诗之一。诗人想借这首诗表达自己对逝去挚友的怀念和那种怀念的痛苦。诗人在沉痛的怀念中,意欲乘船横越大海,去寻找挚友。但诗人又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超越了平常的思念之情,在诗中写出了对人类心灵的思考。

诗人静立海岸,面对大海。尽管在海的深处有呜呜咽咽的悲吟,大海的表情却是一片寂静。诗人昂起头,看到了灿烂的夕阳,“金星高照”。诗人仿佛听到了一声召唤,“清脆的召唤”。

诗人要远行了。就在这个时刻,诗人将远行的时刻,诗人看到了“黄昏的光芒”,听到了“晚祷的钟声”。那略带暗淡色彩的夕阳,衬着那教堂的钟声,幽幽邈邈的。是天堂的胜景,还是人间美妙的风光?黑夜即将来临,容不得诗人思索,诗人只能藏起曾经的悲哀,在悲哀的回忆中上船。在沉痛的回忆中,诗人的心如同那海水一样:尽管有着汹涌澎湃的激情,有着涵盖宇宙的梦想,但是为了失去的友人或者前辈的安息,为了平静美好的未来,诗人宁愿承受一切悲哀和痛苦;诗人沉默而冷静地站着,思索着即将到来的远行。

海水在“无底的深渊”中涌来涌去,但它们可以转回老家。诗人呢?可能面对的是洪水,无情卷走一切的洪水;可能诗人的前面不再有时空,一片混沌。但是诗人是满怀豪情的,是踌躇满志、信心百倍的。在诗的结尾,诗人说道:“我盼望见到我的舵手。”

诗的风格是沉郁的。带着那种心灵的重负,诗人借助独特的韵律、恰当的比喻和象征,完美地唱出了心灵的忧伤和对挚友的深深怀念。从那比喻、象征中,我们能明显看出英国抒情诗的传统表现手法,即对大自然进行深度的挖掘,寻找贴切表现主观心灵的象征物。同时,诗中那独特的旋律又突破了英国诗歌的传统,拓展了英国诗歌的疆界。

当你老了 头白了 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 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 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 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于1864年6月13日出生在都柏林。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担任过爱尔兰教堂的教区长,但他的父亲却叛离宗教,靠画画谋生。

叶芝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爱尔兰西部的港口城镇斯莱戈度过的。那里住着他的母亲的许多亲戚。叶芝非常喜欢那里的景色,这后来成了他许多诗歌的背景。叶芝也喜欢与那里的渔民谈天,爱听淦民讲故事,这后来成了他创作民间故事的源泉。

1874年,叶芝全家移居伦敦,可是他们一直思念着爱尔兰,于是在1880年,他们又回到都柏林。

叶芝曾在高陀尔芬、哈姆摩史密士学校和都柏林的高等学校受过教育。

1884年,他在父亲影响下想成为一个画家,进入都柏林的艺术学校学习。

但是到1886年,他不想在绘画上有所发展,便离开学校,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并立志要成为一个诗人。

1889年,对叶芝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奥辛的漫游及其他》。这部诗集的题材和语言都带有爱尔兰的地方色彩,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兴趣。这一年开始直到1899年,叶芝就住在伦敦,结交了不少著名的诗人,其中包括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和诗人摩利斯,他们对叶芝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过影响。这一年,叶芝帮助一批年轻的诗人亚瑟·塞墨斯、里昂纳尔·约翰逊和艾尼斯特·道逊等建立“诗人俱乐部”。这个组织,后来成了英国最重要的世纪末文学社团。叶芝赞成他们的唯美主义观点,但他并没有被他们的观点所束缚。叶芝的兴趣主要在于关于人格和哲学的理论以及诗人布莱克的研究,他编过《布莱克诗选》(1893),从布莱克那里吸取过以幻景表达诗思的艺术手法。

这一年,叶芝还认识了爱尔兰的爱国主义者茅德·冈,并爱上了她。以后叶芝还帮助过她进行革命活动,虽然最后他们未能结合,但叶芝把她当作理想的化身,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伦敦期间,叶芝还几次去巴黎,接触到当时法国的诗派,特别是象征派,这对他的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叶芝1900年以前的诗,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较深,但由于叶芝的诗大多在爱尔兰民族的历史文化中选取题材,从布莱克、雪莱和斯宾塞的诗作中汲取表现方法,所以他早期的诗常常把浪漫主义的幻想与理智的思索融为一体,把抽象的观念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语言富有音乐美和爱尔兰的地方色彩。

叶芝早期的诗除了《奥辛的漫游及其他》外,还有诗集《诗选》(1895)和《芦丛之风》(1899)等。

《茵纳斯弗利岛》(1890)是叶芝早期著名的抒情诗,它具有叶芝早期诗歌的特点。全诗内容上具有躲避现实,美化退隐生活的消极倾向,在艺术上,把退隐的幻想与小岛上的具体形象相结合,具有吸引人的艺术力量。

这一时期,叶芝还写了不少思想上比较积极,艺术上比较成功的作品,如为毛特·冈写的抒情诗《当你老了》、《深沉的誓言》等,以丰富的想象,缓慢的音乐节奏,朴实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毛特·真挚、健康的爱情。他著名的诗篇还有《丽达与天鹅》、《天青石雕》。

二十世纪初,爱尔兰在新芬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民族自治运动。叶芝从伦敦回到了都柏林,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个运动,并热心地参加了爱尔兰的戏剧改革过动,1904年与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约翰·辛格等一起创办了阿贝剧院,上演有关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叶芝在1902年写的剧本《呼立翰的凯瑟琳》,已表达了爱尔兰要求独立的意愿。此外,如《国王的辩证槛》(1904)、《黛尔丽德》(1907)、《绿盔》(1910)等剧中,也都表现了爱尔兰的民族精神。他的戏剧大多取材于爱尔兰古老的传说和神话,语言优美,背景美丽,具有诗的“美”。叶芝在戏剧方面的成就虽然比不上他的诗歌,但对爱尔兰的文艺复兴却作出了重大贡献。

叶芝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的诗歌,因受到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影响,诗风有了变化,已摆脱了唯关主义的倾向,他把象征手法用以表达现实内容,现实主义因素大大增强,他的诗已没有早期的虚幻和朦胧,而是充满着他自己早期所排斥的战斗性和现实感。这时期他写了不少好诗,如诗集《责任》(1914)中的《灰岩》和《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1916)等。

《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是诗人为纪念1916年爱尔兰共和兄弟会起义而写的。在诗中,诗人歌颂了烈士们的高贵品质,认为正是由于烈士们的壮烈牺牲,才使爱尔兰获得民族的尊严,才改变了任人统治的死气沉沉的局面,才产生了悲壮的美。但因诗人不很理解这次起义,因此诗中也流露出对起义的迷惘心情。

在爱尔兰经过斗争获得自治以后,叶芝于1922年当上了参议员,并担任货币委员会主席,直到1928年。

1923年,叶芝由于“始终富有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末,是叶芝生活和创作的后期。由于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本身就有维护贵族文化的一面,因此叶芝在后期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上,贵族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他认为贵族拥有财富、懂得礼仪,只能在他们之中产生统治者和廉洁的政府,只有他们才能保护艺术,使艺术家有时间创造艺术。在后期,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东方哲学,还翻译了印度古挖哲学经典《奥义书》,因此他在后期的哲学思想上强调善恶、生死、美丑的矛盾统一并追求圆满和永恒。这一切都反映在他后期的创作上,如著名诗篇《驶向拜占廷》(1928)和《拜占廷》(1929),它们歌颂古挖贵族文明,把拜占廷象征为永恒,是一个脱去了人间生死哀乐的乐园,在那里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都达到高度和谐与统一,是诗人所追求的圆满境界。

叶芝后期的诗在艺术上已完全成熟,如在《钟楼》(1928)、《盘旋的楼梯》(1929)、《新诗集》(1938)和《最后的诗》(1939)中,他创造性把象征主义与写实手法自然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的哲理与个人的感情融为一体。在诗中,形象包含了多层意义,并且从整体上表现了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叶芝后期诗歌的语言更为简洁明了,赢得广大读者的赞赏。

叶芝与他的好友、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一样,愈到晚年,愈富有创作活力。他在最后两年中,极力反对文艺创作从观念出发,主张从“心智的洞穴”中出来,到现实生活中,特别从原始的、粗犷的事物中吸取艺术素材进行创作。所以他最后两年的诗风又有新的发展,摆脱了后期象征派玄奥莫测、意象繁复的弊病,使诗篇直接歌公布人生,表现情欲,艺术上具有歌谣体的特色。

叶芝除了诗与戏剧外,还写有小说《约翰·肖曼与杜耶》(1891),论文集《克里底微光》(1893)等。

叶芝于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南部的凯帕玛汀去世。他的遗骨直到1948年才被护送到爱尔兰,埋葬在斯莱戈的“鼓崖”之下,那里是他童年时代最喜欢的地方。

你从床上掀掉一条毯子,

你瞌睡着,观望着黑夜显示出

成千上万个污秽的意象——

这些意象构成了你的灵魂。

这些意象在天花板上隐现。

当人世生活全都重新回来,

阳光在百叶窗中间爬上,

你听到一只麻雀在街沟中歌唱,

对你,街道呈现这样一个景象,

对此,街道自己几乎不能理解;

你卷着头发中的纸带子,

他的灵魂紧紧拉过了那片

消失于一座城市大钟后面的天空,

他的灵魂给不停的脚步踩踏着,

在四点、五点和六点钟。

又短又粗的手指填着烟斗,

无穷的痛苦的事物的概念。

用手擦一下你的嘴,然后大笑,

世界旋转着,像个古老的妇人

Eliot,)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籍英国。父亲是砖瓦商人,母亲是诗人,博学多才。1906年,艾略特进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并走上了象征诗歌的创作道路。1910年走巴黎入索尔大学研究哲学和文学。1913年,任哈佛大学哲学系助教。1914年,赴伦敦入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不久即成婚并定居英国,先后当过教师、银行职员、杂志编辑。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1926年,任牛津大学讲师。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和国教。1952年,任伦敦图书馆馆长。1965年逝世。

艾略特从1909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出版《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7)、《诗集》(1919)、《荒原》(1922)、《艾略特诗集》()、《东方贤人之旅》(1927)、《灰色的星期三》(1930)、《诗选》()、《四个四重奏》(1943)等。其中,《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荒原》产生于创作中期,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划时代作品,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四个四重奏》是晚期诗歌的代表作。

30年代以后,艾略特以主要精力从事诗剧创作。主要作品有《大教堂凶杀案》(1935)、《合家团圆》(1539)、《鸡尾酒会》(1950)、《机要秘书》(1954)、《政界元老》(1959)。

艾略特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论著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论玄文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诗与批评的效用》(1933)等。

艾略特自称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他的文化思想属于新经院主义和僧侣主义的范畴,主张以宗教为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宗教复兴"来挽救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危机。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和评论著作对英美20世纪现代派文学和新批评理论起了开拓作用,被誉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并一度成为英美诗界的领袖人物。

1948年,“由于他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 波德莱尔(法国)

时辰到了,在枝头颤抖著,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太阳沉没在自己浓厚的血液里。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从光辉的过去采集一切的迹印!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你的记忆照耀我,像神座一样的灿烂!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1),我高中时代的精神偶像,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法国诗人。生于巴黎。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是资产阶级的浪子。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登上街垒,参加战斗。

成年以后,波德莱尔继承了生父的遗产,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他的主要诗篇都是在这种内心矛盾和苦闷的气氛中创作的。

奠定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作品,是诗集《恶之花》。这部诗集1857年初版问世时,只收100首诗。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其中诗集一度被认为是淫秽的读物,被当时政府禁了其中的6首诗,并进行罚款。此事对波德莱尔冲击颇大。从题材上看,《恶之花》歌唱醇酒、美人,强调官能陶醉,似乎诗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生活采取厌倦和逃避的态度。实质上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对客观世界采取了绝望的反抗态度。他揭露生活的阴暗面,歌唱丑恶事物,甚至不厌其烦地描写一具《腐尸》蛆虫成堆,恶臭触鼻,来表现其独特的爱情观。(那时,我的美人,请告诉它们,/那些吻吃你的蛆子,/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他的诗是对资产阶级传统美学观点的冲击。

历来对于波德莱尔和《恶之花》有各种不同的评论。保守的评论家认为波德莱尔是颓废诗人,《恶之花》是毒草。资产阶级权威学者如朗松和布吕纳介等,对波德莱尔也多所贬抑。但他们不能不承认《恶之花》的艺术特色,朗松在批评波德莱尔颓废之后,又肯定他是“强有力的艺术家”。诗人雨果曾给波德莱尔去信称赞这些诗篇“象星星一般闪耀在高空”。雨果说:“《恶之花》的作者创作了一个新的寒颤。”

波德莱尔不但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现代主义认为,美学上的善恶美丑,与一般世俗的美丑善恶概念不同。现代主义所谓美与善,是指诗人用最适合于表现他内心隐秘和真实的感情的艺术手法,独特地完美地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恶之花》出色地完成这样的美学使命。

《恶之花》的“恶”字,法文原意不仅指恶劣与罪恶,也指疾病与痛苦。波德莱尔在他的诗集的扉页上写给诗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为“病态之花”,认为他的作品是一种“病态”的艺术。他对于使他遭受“病”的折磨的现实世界怀有深刻的仇恨。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在这部残酷的书中,我注入了自己的全部思想,整个的心(经过改装的),整个宗教意识,以及全部仇恨。”这种仇恨情绪之所以如此深刻,正因它本身反映着作者对于健康、光明、甚至“神圣”事物的强烈向往。

波德莱尔除诗集《恶之花》以外,还发表了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和《人为的天堂》(1860)。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1868)和《浪漫主义艺术》在法国的文艺评论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波德莱尔还翻译美国诗人爱伦□坡的《奇异故事集》和《奇异故事续集》。

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贡献之一,是他针对浪漫主义的重情感而提出重灵性。所谓灵性,其实就是思想。他总是围绕着一个思想组织形象,即使在某些偏重描写的诗中,也往往由于提出了某种观念而改变了整首诗的含义。

冷风像厉声呐喊的奇异军旅,

你们沿着黄流滚滚的江河,

在竖着十字架的大路上,

为着引起每个行人的思考!

来做这种使命的呐喊中吧,

啊,我们,穿着丧服的乌鸦!

在那消失在茫茫暮色的桅杆上,

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15岁就擅长写作拉丁文诗歌,掌握了法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格律。从16岁(1870)起,他常常外出流浪,和比他年长10岁的诗人魏尔兰关系亲密,但后来发生冲突,魏尔兰甚至开枪打伤了兰波。现存的兰波的诗有140首左右,主要在16至19岁期间所写。在兰波早期的诗中可以看出帕尔纳斯派的影响,后期诗作加强了象征主义色彩。主要诗集有《地狱的一季》、《灵光集》。

诗人走到田野上;他欣赏,

他赞美,他在倾听内心的竖琴声。

看见他来了,花朵,各种各样的花朵,

那些使红宝石黯然失色的花朵,

那些甚至胜过孔雀开屏的花朵,

金色的小花,蓝色的小花,

为了欢迎他,都摇晃着她们的花束,

有的微微向他行礼,有的做出娇媚的姿态,

因为这样符合美人的身份,她们

亲昵地说:“瞧,我们的情人走过来了!”

而那些生活在树林里的葱茏的大树,

充满着阳光和阴影,嗓子变得沙哑,

所有这些老头,紫杉,菩提树,枫树,

满脸皱纹的柳树,年高德劭的橡树,

长着黑枝杈,披着藓苔的榆树,

就像神学者们见到经典保管者那样,

向他行着大礼,并且一躬到底地垂下

他们长满树叶的头颅和常春藤的胡子,

他们观看着他额上宁静的光辉,

低声窃窃私语:“是他!是这个幻想家来了!”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国文学巨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他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文学才能,但思想比较保守。随着革命危机的发展,青年雨果的思想发生转变,开始抨击伪古典主义,提出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并很快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

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雨果作品有《“诺曼底”号遇难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九课)。

纯洁、活泼、美丽,它今天

是否将扑动狂醉的翅膀,撕破

这被遗忘的坚湖,百霜下面

未曾飞翔透明的冰川,在那踯躇!

旧日的一只天鹅想起自己

曾那样英姿勃勃,可如今无望逃走

因为当不育的冬天带来烦恼的时候

它还没有歌唱一心向往的天地。

它抖动全身,却不能腾空飞起。

它纯净的光辉指定它在这里,

这幽灵一动不动,陷入轻蔑的寒梦,

无用的流放中天鹅拥有的轻蔑。

斯特芳·马拉美()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著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牧神的午后》(1876)是他著名的代表作。

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

公正的“中午”在那里用火焰织成

大海,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微沫形成的钻石多到无数,

消耗着精细的闪电多深的功夫,

多深的安静俨然在交融创造!

太阳休息在万丈深渊的上空,

为一种永恒事业的纯粹劳动,

“时光”在闪烁,“梦想”就在悟道。

稳定的宝库,单纯的米奈芙神殿,

安静像山积,矜持为目所能见,

目空一切的海水啊,穿水的“眼睛”

守望着多沉的安眠在火幕底下,

我的沉默啊!……灵魂深处的大厦,

却只见万瓦镶成的金顶,房顶!

“时间”的神殿,总括为一声长叹,

我攀登,我适应这个纯粹的顶点,

环顾大海,不出我视野的边际,

作为我对神祗的最高的献供,

茫茫里宁穆的闪光,直向高空,

播送出一瞥凌驾乾坤的藐视。

整个的灵魂暴露给夏至的火把,

我敢正视你,惊人的一片光华

放出的公正,不怕你无情的利箭!

我把称干干净净归还到原位,

你来自鉴吧!……而这样送回光挥,

也就将玄秘招回了幽深的一半。

正像果实融化而成了快慰,

正像它把消失换成了甘美

就凭它在一张嘴里的形体消亡,

我在此吸吮着我的未来的烟云,

而青天对我枯了形容的灵魂

歌唱着有形的涯岸变成了繁响。

美的天,真的天,看我多么会变!

经过了多大的倨傲,经过了多少年

离奇的闲散,尽管是精力充沛,

我竟然委身于这片光华的寥阔;

死者的住处上我的幽灵掠过,

驱使我随它的轻步,而踯躅,徘徊。

啊,为了我自己,为我所独有,

靠近我的心,象近诗情的源头,

介乎空无所有和纯粹的行动,

我等待回声,来由内在的宏丽,

(苦涩、阴沉而又嘹亮的水池,)

震响灵魂里永远是未来的空洞。

知道吗,你这个为枝叶虚捕的海湾,

实际上吞噬着这些细瘦的铁栅,

任我闭眼也感到奥秘刺目,

是什么躯体拉我看懒散的收场,

是什么头脑引我访埋骨的地方?

一星光在那里想我不在的亲故。

充满了无形的火焰,紧闭,圣洁,

这是献给光明的一片土地,

高架起一柱柱火炬,我喜欢这地点,

这里是金石交织,树影憧憧,

多少块大理石颤抖在多少个阴魂上;

忠实的大海倚我的坟丛而安眠。

出色的忠犬,把偶像崇拜者赶跑!

让我,孤独者,带着牧羊人笑貌,

悠然在这里放牧神秘的绵羊——

我这些宁静的坟墓,白碑如林,

赶走那些小心翼翼的鸽群.

那些好奇的天使、空浮的梦想!

人来了,未来却是充满了懒意,

干脆的蝉声擦刮着干燥的土地,

一切都烧了,毁了,化为灰烬,

转化为什么祥一种纯粹的精华……

为烟消云散所陶醉,生命无涯,

苦味变成了甜味,神志清明。

死者埋藏在坟茔里安然休息,

受土地重温,烤干了身上的神秘。

高处的“正午”,纹丝不动的“正午”

由内而自我凝神,自我璀璨……

完善的头脑,十全十美的宝冠,

我是你里边秘密变化的因素。

你只有我一个担当你的恐惧!

我的后悔和拘束,我的疑虑,

就是你宏伟的宝石发生的裂缝!……

但是啊,大理石底下夜色深沉,

却有朦胧的人群,靠近树根.

早已慢慢地接受了你的丰功。

他们已经溶化成虚空的一堆,

红红的泥土吸收了白白的同类,

生命的才华转进了花卉去舒放!

死者当年的习语、个人的风采、

各具一格的心窍,而今何在?

蛆虫织丝在原来涌泪的限眶。

那些女子被撩拨而逗起的尖叫,

那些明眸皓齿,那些湿漉漉的睫毛,

喜欢玩火的那种迷人的酥胸,

相迎的嘴唇激起的满脸红晕.

最后的礼物,用手指招架的轻盈,

都归了尘土,还原为一场春梦。

而你,伟大的灵魂,可要个幻景

而又不带这里的澄碧和黄金

为肉眼造成的这种错觉的色彩?

你烟消云散可还会歌唱不息?

得!都完了!我存在也就有空隙,

神圣的焦躁也同样会永远不再。

瘦骨嶙峋而披金穿黑的“不朽”

戴着可憎的月桂冠冕的慰藉手,

就会把死亡幻变成慈母的怀抱,

美好的海市蜃楼,虔敬的把戏!

谁不会一眼看穿,谁会受欺——

看这副空骷髅,听这场永恒的玩笑!

深沉的父老,头脑里失去了住户,

身上负荷着那么些一铲铲泥土,

就是土地了,听不见我们走过,

真正的大饕,辩驳不倒的蠕虫

并不是为你们石板下长眠的人众,

它就靠生命而生活,它从不离开我!

爱情吗?也许是对我自己的憎恨?

它一副秘密的牙齿总跟我接近,

用什么名字来叫它都会适宜!

管它呢!它能瞧,能要,它能想,能碰。

它喜欢我的肉,它会追随我上床,

我活着就因为从属于它这点生机!

齐诺!残忍的齐诺!伊里亚齐诺!

你用一枚箭穿透了我的心窝,

尽管它抖动了,飞了,而又并不飞!

弦响使我生,箭到就使我丧命!

太阳啊!……灵魂承受了多重的龟影,

阿基利不动,尽管用足了飞毛腿!

不,不!……起来!投入不断的未来!

我的身体啊!砸碎沉思的形态!

我的胸怀啊,畅饮风催的新生!

对!赋予了谵狂天灾的大海,

斑斑的豹皮,绚丽的披肩上绽开

太阳的千百种,千百种诡奇的形象,

绝对的海蛇怪.为你的蓝肉所陶醉,

还在衔着你鳞鳞闪光的白龙尾,

搅起了表面像寂静的一片喧嚷。

起风了!……只有试着活下去一条路!

天边的气流翻开又合上了我的书,

波涛敢于从巉岩口溅沫飞迸!

飞去吧,令人眼花缭乱的书页!

进裂吧,波浪!用漫天狂澜来打裂

这片有白帆啄食的平静的房顶。

保尔·瓦莱里(),法国象征主义代表诗人,1912年出版《旧诗集存》,1912年发表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1922年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海滨墓园》标志着其诗歌创作的顶点。主要理论著作有《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和三本续集。

你好,顶上还留有余绿的树林!

在草地上面纷纷飘散的黄叶!

你好,最后的良辰!自然的哀情

适合人的痛苦,使我眼目喜悦。

我顺着孤寂的小路沉思徜徉;

我喜爱再来最后一次看一看

这苍白的太阳,它的微弱的光

在我脚边勉强照进黑林里面。

是的,在自然奄奄一息的秋天,

我对它朦胧的神色更加爱好;

这是良朋永别,是死神要永远

封闭的嘴唇上的最后的微笑。

因此,虽哀恸一生消逝的希望,

虽准备离开这个人生的领域,

我依旧回头,露出羡慕的眼光,

看一看我未曾享受到的幸福。

大地,太阳,山谷,柔美的大自然,

我行将就木,还欠你一滴眼泪!

空气多么芬芳!晴光多么鲜妍!

在垂死者眼中,太阳显得多美!

这掺和着琼浆与胆汁的杯子,

如今我要把它喝得全部空空:

在我痛饮生命的酒杯的杯底,

也许还有一滴蜜遗留在其中!

也许美好的将来还给我保存

一种已经绝望的幸福的归宁!

也许众生中有我不知道的人

能了解我的心,跟我同声相应!

好花落时,向微风献出了香气;

这是它在告别太阳,告别生命:

我去了;我的灵魂,在弥留之际,

像发出一种和谐的凄凉之音。

拉马丁(1790—1869),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贵族家庭。在宁静的乡村度过幼年,喜爱《圣经》和夏多布里昂等人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政治上坚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宣扬人道主义,向往宗法社会,提倡诗歌应为社会服务。1820年,他的第一部诗集《沉思集》发表。在诗中诗人歌颂爱情、死亡、自然和上帝,认为人生是失望和痛苦的根源,把希望寄托在已经消逝的事物和天堂的幻想上,或转向大自然寻求慰藉。诗人之后发表的《新沉思集》、《诗与宗教的和谐集》等作品,继续着这些主题,但日趋明朗的宗教信念冲淡了忧郁的氛围。拉马丁的诗歌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着重抒发内心的感受,语言朴素。《沉思集》被认为重新打开了法国抒情诗的源泉,为浪漫主义诗歌开辟了新天地。

拉马丁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生中经历了多次感情生活的创伤,加上早期从贵族家庭的教育中承袭的宗教信仰,因此他一向认为人生含着无休止的痛苦与失望,而把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的天堂,同时从自然中寻求慰藉。《秋》一诗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拉马丁的这一思想。

诗歌叙述了即将告别人世的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种种慨叹。诗的开头描摹了一个“顶上留有余绿的树林,草地上飘散着黄叶”的萧杀秋景,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一个荒凉、感伤的氛围。在沉寂的林间小路上,诗人踯躅独行,沉思默想。即将辞别人世了,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在诗人眼中,太阳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大地也奄奄一息。

然而诗人对自然、人生仍存有眷恋之意,诗人“虽哀恸一生的希望”,但仍“露出羡慕的眼光”,注视着大自然,享受自己以前未曾享受到的幸福。诗人要尽情地享受,要将生命的杯中掺和在一起的琼浆与胆汁喝个干净。诗人哀戚的心中升腾起淡淡的希望:美好的将来在等候着诗人——尽管那是一种绝望的幸福的归宁;芸芸众生中,有理解诗人的陌生人,他们与诗人同病相怜、同声相应。

拉马丁是法国历代诗人中借景抒情的高手。他的许多诗篇就是美丽的风景画,而且有着油画的灰调色彩。拉马丁写景诗中的空灵意境很像中国的山水画,那种“诗情画意”是任何西方风景画都不具备的。《秋》一诗突出地体现了拉马丁“寄情于景”的创作风格。通观全诗,笼罩着抑郁、悲凉、空灵的气氛,诗人的“沉思”又将读者带入一种飘逸的境界。诗的语言朴实,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以“我”的口气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增强了亲切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诗歌的情调虽然过于消极,但又着实优雅感人。

缪塞(1810~1857)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塞在他的一生中,除了诗歌以外还创作了不少戏剧和小说,发表过一些颇有影响的关于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论文。

缪塞的文学活动是从参加以雨果为首的进步的浪漫主义团体“文社”开始的。他不仅是浪漫派中最有才华的诗人,其戏剧作品也大大促进了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他的小说在创建法国浪漫主义心理小说和为近代小说开辟道路上起的作用,也是值得注意的。

缪塞的诗歌真切动人。他的戏剧和小说尽管反映社会生活不够全面,但是抒发个人情感,真实刻画了法国某些阶层的生活及心态,颇具时代色彩。特别是他描写的“世纪病”在今天看来,还可以感觉到当时某些人物的精神面貌,他们的彷徨与苦闷。

他的主要戏剧作品有《罗伦扎西欧》、《反复无常的人》、《巴尔贝林》、《喀尔摩金》等。他的小说有《埃梅林》,《弗烈特立克和贝尔纳莱特》,《提善的儿子》,这三部小说可列入19世纪优秀爱情小说的行列。另一部《世纪儿忏悔录》以其动人的爱情故事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而成为缪塞的代表作。

正梳理着她的金发灿灿。

又用歌声在干她的勾当。

海涅(1797—1856),19世纪德国伟大的诗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这使得他从童年起就接受了自由、民主的启蒙思想。自1819起,诗人在叔父的资助下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等学校学习;1825年,获得法律博士学位。期间,诗人开始了诗歌创作,后汇集为《诗歌集》。但同时他的进步思想也受到了普鲁士王国的压制。1824—1828年,诗人在国内和意大利等地游历,同时写有散文集《哈尔茨山游记》等。1831年,诗人因向往法国的“七月革命”离开祖国,在法国流亡,除两次短暂回国外,一直侨居在巴黎,和巴尔扎克、肖邦等文艺界的大师交往甚密。此外,诗人密切关注祖国的发展,积极向祖国的报刊杂志供稿,介绍法国的革命形势。1843年10月,诗人和马克思相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他的思想更接近觉醒的工人阶级,创作出很多著名的政治抒情诗,如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着吧》等。1848年,席卷欧洲的革命失败,诗人的健康也开始恶化,这些使诗人陷入苦闷之中。1856年,诗人病逝于巴黎。

《罗蕾莱》选自海涅的《新诗集》中的《还乡集》,写于1823年。诗歌原来没有标题,《罗蕾莱》是后人加上去的。

罗蕾莱是德国莱茵河畔一百多米高的一块岩石,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布伦坦诺曾写了一篇名为《罗蕾莱》的叙事诗,诗中编造了一个关于魔女罗蕾莱的故事。罗蕾莱美丽娴雅、温柔妩媚,无数男子在她手中送了命,当地主教不忍对她判刑,于是派3位骑士送她去修道院忏悔修行。途中,罗蕾莱登上莱茵河畔的岩石,见到河中小舟,认定舟中的人是负心的情郎而一跃入江,3位骑士也死于非命。这个美丽的传说引发了当时许多浪漫主义诗人的诗兴,他们写下了许多以之为题材的诗作,其中以海涅的这首诗最为著名。

诗的第一段开始就把主人公的忧伤情绪点明,而忧伤又与那古老的传说有关,这就引起读者探知那古老的传说的兴趣,从而奠定了诗的气氛。第二段开始转为对传说的叙述。起初以写景为主,夕阳西沉,暮色苍茫,莱茵河水在静静地流淌,群峰在晚霞中默默耸立。这一段景物的描写不以真切细致取胜,而着重于气氛的渲染,也借景点出故事的时间和地点,而后逐渐将读者引入传说的故事中去,从现实世界逐渐进入神话世界。山峰和夕阳仿佛自然变形成为绝色少女,那金发金饰金梳着重表现落日余辉的灿烂绮丽色彩。诗的主人公在想象中好似见到了少女,她梳头的动作自然优美,歌声曼妙动人。那举止和歌声充满着诱惑,招引着过往行人。于是读者的目光被诗人从山峰上的美女引向江河中的痴情舟子,他被声的美妙和光的灿烂击中了,不顾危险只知伫望。第二段到第五段是神话世界。第六段诗的主人公又出现了,他虽已从故事中走出来,却还摆脱不了故事中的气氛,他为即将没顶的舟子耽心。最后点出祸事的根源,原来他疑心那就是水妖罗蕾莱在作怪。

诗的结构严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紧紧相扣,中间四段叙事悬宕,引人入胜,语言优美,韵律流畅自然。加之诗人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真切感情,因而这首诗有着极大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后来被许多作曲家谱成曲子,以西尔歇尔的曲子流传最广,成为民歌,至今仍为欧洲各国人民所喜爱。

欢乐啊,群神的美丽的火花,

天仙啊,我们意气风发,

无情的时尚隔开了大家,

大家拥抱吧,千万生民!

弟兄们,在那星空上界,

一定住着个慈爱的父亲。

能获得一个温柔的女性,

确实,在这扰嚷的世界,

如果不能,就让他离开,

你们对同情要知道尊重,

众生都要吮吸自然的乳房,

从那儿吸取欢乐的乳汁;

人不论邪恶,不论善良,

她赐给我们亲吻和酒宴,

你们下跪了,千万生民!

世人啊,是预感到造物主?

在那永恒的大自然之中,

把世界大钟的齿轮推动,

欢乐、欢乐也不可缺少。

望远镜也看不到的天体,

她也使它们在空间转动。

她的天体在飞舞,弟兄们,

象一个欣获胜利的英雄。

引向道德的陡峭的高峰。

在阳光闪烁的信仰山头,

可看到她的大旗在飘动,

毅然忍耐吧,千万生民!

弟兄们一在那星空上界,

神在审判,象世间一样。

绝望者变成勇敢的英豪,

当你们传递满满的酒盅,

弟兄们,从坐位上起身,

要把这杯献给善良的神!

要帮助流泪的无辜之人,

要永远信守立下的誓言,

在国王驾前也意气昂昂,

弟兄们,别吝惜生命财产,

席勒(1759~1805)德国剧作家、诗人。生于符藤堡公国的马尔巴赫。先学法律后学医,逐形成顽强的反封建思想。18岁时写出第一部成名作《强盗》,于1782年在曼海姆民族剧院,引起强烈反响。第二部是《斐爱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于1784年1月在曼海姆剧院首演。同年4月,《阴谋与爱情》上演。次年写出名诗《欢乐颂》等。1787年来到魏玛。因当时德国文坛三大人物赫尔德、维兰德和歌德都生活在这里。写就了《尼德兰独立史》(1788)、《三十年战争史》(1793)等。1788年后研究美学和康德哲学,著有《论悲剧艺术》、《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1795)等。从1794年起,他与歌德开始密切合作并长达10年,硕果累累。在歌德的影响下焕发出文学创作的巨大热情,写出了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华伦斯坦》(1799)三部曲、《奥尔良的姑娘》(1801)和《威廉·退尔》(1804)等。创作旺盛的他,还写诗、翻译、排戏等。席勒的主要剧作已有中译本,《阴谋与爱情》等已多次搬上中国舞台。

3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也不要气愤!

在愁苦的日子, 要心平气和,

心儿把希望寄托给未来,

眼前的事情虽叫人苦恼,

一过去,生活又充满欢笑。

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是过去,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既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

想念吧 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一切都如云烟 一切都会过去

那过去了的又使你感到美好

不要悲伤、也不要气愤!

在愁苦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会来临。

心儿为将来而热烈地跳动,

眼前的事情虽叫人悲威·

事情一过去便成为欢愉。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也是时代的旗帜。他作为民族意识的体现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普希金对俄罗斯本国作家影响巨大,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诗人能与之相比。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 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 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年5月来到南俄后,先后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和基希尼奥夫等地逗留,并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南俄一带是十二月党人南社的据点,普希金和他们关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们的影响。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风光也在这一时期普希金的创作中留下了印记。南方流

/images//),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一 滇缅地缘形势与中国古代西南治边:经验与教训

——基于中缅边地历史变动为线索的考察

(一)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争

——滇缅地势及其地缘政治意义

(二)两汉至唐宋期间西南边疆治理及其经验

[263] 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47页。

[264] 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岳麓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265] 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6页。

[267] 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4页。

[268] 《后汉书》卷四十八《臧宫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1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580页。

[269] 《后汉书》卷七十一《宋意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947页。

[270] 《后汉书》卷一百十八《南匈奴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7页。

[271] 《后汉书》卷七十一《宋意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947页。

[272] 《后汉书》卷一百十九《南匈奴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6页。

[273] 《后汉书》卷七十五《袁安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0页。

[274] 《后汉书》卷七十五《袁安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0页。

[275] 《后汉书》卷七十五《袁安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页。

[276] 《后汉书》卷七十五《袁安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页

[277] 《后汉书》卷五十三《窦宪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页。

[278]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4页。

[279]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4页。

[280]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4页。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罢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在今河套区域东至晋西北一带),郡置一县以统旧民,合为新兴郡,设治于今山西忻县。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匈奴呼厨泉单于留质邺都,曹操乃分匈奴三万余部为五部,置五部帅,派汉人为五部司马,加以监管。其间加速了匈奴贵族汉化。他们之中最贵的一姓出于匈奴屠各(休屠各,休屠)种,自称为两汉皇室之后,世代作五部都尉。左部都尉刘渊是於罗之孙,刘豹之子,他随汉族儒生习经史,西晋时曾作为匈奴侍子住在洛阳,同洛阳官僚有很多往来。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晋以刘渊为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0页。

“关陇集团”,亦称“关陇六镇集团”或“六镇胡汉关陇集团”,陈寅恪所提出的概念,用以阐释西魏、北周、隋、唐政权的特点。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称之为“关陇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其鼎盛时期在北周、隋,到武则天时期基本结束。

只有有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分离战乱的经验,才能理解隋炀帝急通大运河的忧虑所在;如果经历了战国数百年的战乱,就会在秦制的评判上认同司马迁、王夫之的成熟见解。秦始皇、隋炀帝都是刚刚经历过国家分裂导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的“过来人”,有了这样的经验,秦始皇和隋炀帝才会对他们那个时代封建自由主义“公知”们的空论深恶痛绝——司马迁批评说,说这话的人“此与以耳食无异”,意思是说“这和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两样”——并对其实行最严厉的打击,才会抱有以建立新制度终止天下“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历史趋势的决心。张文木:《战略学札记·人物》,海洋出版社2018年版,第459页。

[28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84页。

[285]薜泽石:《听毛泽东讲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耿国(?~公元58年),耿秉的父亲。耿国有谋略,屡次和光武帝讨论应对乌桓、鲜卑犯边之策,得光武帝器重。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南匈奴?落尸逐鞮单于遣使向东汉通好称臣,愿助东汉抵御北方敌人。光武帝将此事交给大臣们议论,大臣们认为天下刚安定,中原空虚,夷狄情况真假难知,不能答应。而耿国认为可以答应,光武帝于是采纳其建议。从此乌桓、鲜卑修筑城堡、营寨自守,北方敌人逃向远方,中原少战事。建武二十七年(51年),任大司农。永平元年(公元58年),耿国去世。

[287] 《后汉书》卷一百二十《鲜卑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9页。

[288] 《后汉书》卷七十五《袁安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页。

[289] 《后汉书》卷一百二十《鲜卑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4页。

[290] 疢(chèn),一种热毒病。

[291] 《后汉书》卷一百十九《南匈奴传》,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6~1797页。

[292] 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在狱中写给他外甥和侄儿的信中对自己写的《后汉书》评价说:“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所得,唯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史》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宋书》卷六十九《范晔》,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宋书》(第五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9~1510页。

[29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84页。

[295]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4页。

[296] “汉使杨信使于匈奴。是时汉东拔濊貉、朝鲜以为郡,而西置酒泉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又西通月氏、大夏,以翁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国。”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第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2页。

[297]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4页。

[298] 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0页。

[299]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译:《气候文明史》,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13页。

[300] 参见《过去两千年农牧交错带地区的降水与干湿变化》,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301]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4页。

[302]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4页。

[303]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4页。

[304]宇文泰(公元507~556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是西魏向北周转换的关键人物。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中,宇文泰随父宇文肱加入鲜于修礼的起义队伍。起义被尔朱荣镇压后,宇文泰成为其部将贺拔岳麾下。宇文泰从贺拔岳入定关陇。534年北魏孝武帝授宇文泰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都长安。从此宇文泰控制西魏朝局长达22年,其间采取鲜卑旧八部制,立八柱国。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次年,其侄宇文护迫西魏恭帝禅让,由宇文泰子宇文觉即位天王,建立北周。

[305]“为了避免对一些根本概念作冗长的说明,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我用国家疆域来作中华民族的范围并不是很恰当的,因为国家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又有联系的概念。我这样划定是出于方便和避免牵涉到现实的政治争论。同时从宏观上看,这两个范围基本上或大体上可以说是一致的。”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306][美]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307]“安格斯·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观点是: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无效。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里,迪顿称国家无法提供富国人民习以为常的服务和保护,是贫困和落魄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迪顿的观点中,明确反对富国对贫国的直接援助,认为援助会破坏穷人最需要的东西,即本地国家能力的发展,而穷国最需要建立起一个有效政府。迪顿更赞成富国或者减少援助,或者直接把资金给穷人。”《富国不应该给穷国援助》,2015年10月13日《北京日报》。

[308] 厌(yā)人:巫术之人,意不详之人。

[309] “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谓单于来朝不吉利。所言“大故”,是指黄龙元年十二月宣帝崩,竟宁元年五月元帝崩。

[310]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第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1页。

[311] 从此隙:谓从此产生矛盾。

[312]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意即围在皇帝身边的高参们。

[313] 卒:终也。所以脱:指脱身之策。

[314] 妄阿顺指:批评樊哙只会一味阿谀奉承上意

[315] 权书遗之:权,变也。言大臣们善变,顺着匈奴意思回信。

[316] 权,谋也。时汉军在马邑设埋伏,欲诱歼匈奴。后让匈奴发觉而失算。

[317] 大幕:大漠也。

[318] 狼望之北:指蒙古高原大漠以北地区。狼望:犹言徼塞之北。

[319] 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意即以一劳获永逸,以短痛换长熬。

[320] 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2年)继位。

[321] 桀心:凶暴之心。

[322] 质:信也,意即按预先约定的时间归还。

[324] 元康元年为公元前65年,继之为神爵元年,为公元前60年。

[325]计不颛制:不专制,即不将匈奴当下臣看待。

[326] 不强:不强求也。

[327] 肄:习也。易肄以恶,意即习惯于作恶。

[328] 诎(qū),通屈。其强难诎,意即不易屈服。

[329] 慰荐:亲切安抚,义同“慰藉”。抚循:同“拊循”。

[330] 交接赂遗,威仪俯仰:意即使者往来,给以接济,恩威并用。

[331] 姑缯:西南夷之一种,在益州。

[332] 荡姐:西羌之一支。

[334] 二时:谓半年。三个月为一时,二时六个月。

[335] 闾(lǘ):.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336] 垂,陲也。三陲,意即即周边中除北部边疆之外的其他三面边陲。“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三垂比之悬矣”,意思是:只有匈奴情况不一样,它真是中国的劲敌,其他三面边疆的情势与北方相比也不在一个档次。

[337] 兹甚,如此这般。意即前面的朝廷都如此这般地重视。

[338] 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句意思是,匈奴想离开他们的王庭,到来朝见汉朝皇帝。

[340] 来厌之辞:言匈奴来朝者为不详因面需拒绝其来朝见的说辞。

[343] 负前言,缘往辞,归怨于汉:言匈奴认为汉廷有负以前的友好承诺并因此埋怨汉廷。

[344] 辩者毂击:意谓说客们互相撞车。

[345] 费十而爱一:谓以往不惜十分之费以制匈奴,今来朝之费仅十分之一竟然吝惜。

[346]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第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5页。

[347] 转引自曾景忠、梁之彦编:《蒋经国自述》,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112页。

【张文木,察网专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本文原载《印度洋经济体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研究中心主办)2018年第4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航海的外国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