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新疆有哪些党员特色活动有哪些?

节日期间新疆各地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当前位置:首页&&新疆新闻
节日期间新疆各地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15:32:42&&&&
华夏经纬网
&&& 肉孜节、端午节来临,我区各大景区景点推出一系列旅游主题活动和惠民举措,让各族群众和游客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生活,欢度假日。&&& 赏天山天池美景、观看民俗表演、免费品尝香甜的粽子……节日期间,昌吉回族自治州推出多项主题活动和优惠措施。昌吉市将举行“丝路庭州嘉年华·我邀亲戚逛昌吉”百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阜康市王母桃园推出“我带爸爸去狂欢”活动,其中60周岁以上男士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景区门票,子女携父母游王母桃园可享受半价优惠门票;杜氏旅游度假区门票免费,举行赛龙舟、猜灯谜、品粽子、冲浪、探险、赏花等多项活动。&&& 阿勒泰各大景区景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出一系列惠民措施和主题活动。16日至18日,可可托海景区推出2018年度宝石沟寻宝深度VIP房车自驾活动。游客使用微视等小视频上传景区相关内容到指定平台,然后将视频链接发送至当地官方微信,就有机会获得相关奖励。18日,新疆本地居民持本人身份证可享受可可托海景区门票半价优惠,景区所在县域居民持本人身份证可享受免门票优惠。&&&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布鲁克景区对全部游客实行八折优惠,生日在6月16日、17日、18日的游客可凭身份证免费领取景区门票一张,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凭有效身份证和准考证可免费领取景区门票一张。17日至18日,和硕县将在金沙滩旅游度假景区举办龙舟赛。据该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比赛项目为直道500米标准9人竞速,突出趣味性。此外,景区还设有各类水上趣味娱乐项目,如垂钓、划艇、潜水、水上降落伞、射箭、沙滩排球等。焉耆回族自治县邀请游客前去相思湖景区参加文化旅游活动。活动期间,除了花儿艺术歌舞表演、诗歌朗诵会外,还将推出鸟类摄影作品展、湖面荡舟亲子游等多项活动。&&& “节日期间,景区营业后,每天前10名按要求上传短视频的游客到就近景区售票窗口登记信息,可奖励一本吐鲁番旅游年票。其他上传游客可享受吐鲁番线路门票买一送一等优惠。”吐鲁番统一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锋介绍,游客在20时至24时进入坎儿井民俗园景区,可享门票八折优惠,还可欣赏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 乌鲁木齐各景区针对不同游客推出优惠措施。15日至18日,在新疆古生态园,男士购门票均享半价(旅行社团队除外)。在新疆国际大巴扎,6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观赏演出《丝绸之路千年印象》。&&& 针对今年高考生,特克斯县喀拉峻景区推出漂流五折优惠活动。“持2018年高考准考证的学生可享受漂流五折优惠,优惠后100元/人次。”新疆喀拉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经理凌敏说。(记者贾春霞、张婷,通讯员杨东东、郭刚采写)
来源:&新疆日报&&& 转自:新华网&
&&相关报道
&&·&&·&&·&&·&&·&&·
友情链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客户服务电话
2016乌鲁木齐端午节去哪里玩_乌鲁木齐端午节人少且好玩的景点_乌鲁木齐端午节特色活动推荐
Wu Lu Mu Qi
推荐出游月份:9~11月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最热的7、8月平均气温为25.7℃,最冷的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5.2℃。 由于乌鲁木齐昼夜温差较大,所以即使在最热的月份去,也要准备一件毛衣或夹衣带着。5、6、9、10月则应带上毛衣、外套或风衣等。4月以前和11月以后前往,则必须穿厚呢大衣或羽绒服等御寒服装。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最热的7、8月平均气温为25.7℃,最冷的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5.2℃。 由于乌鲁木齐昼夜温差较大,所以即使在最热的月份去,也要准备一件毛衣或夹衣带着。5、6、9、10月则应带上毛衣、外套或风衣等。4月以前和11月以后前往,则必须穿厚呢大衣或羽绒服等御寒服装。
乌鲁木齐当地资讯-娱乐节日
2016乌鲁木齐端午节去哪里玩_乌鲁木齐端午节人少且好玩的景点_乌鲁木齐端午节特色活动推荐
这篇资讯有用吗 ?
小编推荐:
本文为途牛旅游网原创,未经途牛许可,不得复制、摘抄或转载。
2016乌鲁木齐端午节去哪里玩
端午节正值六月气候适宜,阳光明媚,气温宜人。首先可以去乌鲁木齐人民公园,这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曲径通幽,林绿草茂,在这里踏青野餐都是一件惬意的事请,在这里赏景游园,在林立的树下散步,还可以参加自行车骑行大赛。乌鲁木齐的天山也是一个著名的景点山上洁白的雪与山下葱郁的树形成天山奇特的景观,让你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乌鲁木齐端午节人少且好玩的景点
远离市区是避免人流拥挤的一个好办法,在端午节一家人前往水磨沟欣赏奇山怪石,参加端午登山活动,在古木参天的景色中登山运动,是一个有利于身心的活动。然后这里还有温泉,赏美景泡温泉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安静,没有人山人海只有美景与你。另外这里还会有属于维族特色的端午活动,吃维族特色的粽子与美食。给你一个难忘的维族端午文化。南山天然风景区也是一个人比较少的地方。在这里看草原风光,赏百花争艳,而且也可以在晚上的用天文望远镜感受星星的奇妙,赏夜景,赏星空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乌鲁木齐端午节特色活动推荐
乌鲁木齐这个有些沙漠和绿洲两种自然景观的神奇地域,在端午节也有着自己的特色活动。在博斯腾湖的端午时节,会举办端午龙舟赛,根据龙舟的速度以及划龙舟人的特色表演判定优胜者,而且还有水上拔河比赛,沙滩排球比赛。因为这里有鲜美的鱼蟹,所以在端午节期间会举办捕鱼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会西海神韵。另外还有一大特色是万人鱼宴,粽子宴。在这里体会独特的乌鲁木齐端午风情。碧水蓝天,芦苇葱郁让你不虚此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网络文章仅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发邮件至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最新资讯推荐
热门目的地攻略
热门景点大全
扫描下载途牛APP
最新预订:
1分钟前用户***预订避寒胜地,东航直飞,保证1晚丽昇水屋,圣淘沙,云顶高原,DFS扫货,南洋锋味餐&&&&
1分钟前用户***预订佛系游 宿拈花湾景区内拈花湾客栈 含拈花湾日场和夜场票 第二天DIY行程&&&&
1分钟前用户***821196预订全含0自费,四星,温泉酒店,布拉格城堡,美泉宫,梅尔克修道院 或 国王湖新天鹅堡奥特莱斯,东欧特色餐,WIFI&&&&
1分钟前用户***765883预订全年热销,机票+酒店+X,舒适型酒店1晚起订,可选迪士尼、环球影城门票,特推洛杉矶主题项目2日游,暑期亲子游&&&&
1分钟前用户***573575预订沙漠BBQ,骑行青海湖,7/8月徜徉油菜花,成人含800元景点,纯玩,当地游&&&&
1分钟前用户***r97915预订全含25人团,四五星,大英博物馆,双古堡,牛津,温德米尔,宝尔势格庄园,托普卡比宫,棉花堡,特色餐,WIFI&&&&
1分钟前用户***061563预订超3万人出游/金牌导游,加299升级三飞,雪山大索登顶/洱海惬意骑行,享别墅/温泉不将就,舌尖盛宴,品质出行&&&&
1分钟前用户***966110预订途牛自营,丽江进昆明出/不走回头路,指定团期免儿童门票,仙境香巴拉/双廊骑行/洱海jeep/柔软丽江&&&&
3分钟前用户***zi9302预订吉祥包机,上海直飞,独家新品苏卡乔夫庄园,贝加尔湖,奥利洪岛,合波角&&&&
3分钟前用户***murita预订途牛自营,25至30人团,三学府双古堡,温德米尔湖区,宝尔势格庄园,莫赫悬崖,巨人堤,比斯特购物村,伦敦自由活动&&&&端午节 新疆各地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天山网讯 (实习生马承璐 通讯员潘存亮 陆凯 瓦里斯江 李梦薇 巴州台记者马岩鸿 博湖台记者达来 王会楠 哈密台记者李瀚麒报道)棕叶飘香,龙舟竞渡,昨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新疆各地各族群众聚在一起包粽子、蒸大饼,戴香囊、赛龙舟,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来看玛纳斯县,6月20日这里举办了首届端午民俗文化旅游节,上万名疆内外游客云集玛纳斯葡萄酒公园,共同庆祝端午佳节。  每逢端午,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在“浓情端午·品粽香”包粽大赛中,选手们大显身手,麻利地包着各式香粽,三角粽、四角粽、长条粽……粽叶飘香,其乐融融。玛纳斯镇社区居民吐尔逊古丽:“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包粽子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也会包粽子了。”  端午节佩戴香囊香包是很多地方广为流传的习俗,在民俗文化旅游节上,由玛纳斯县14个乡镇场站推选的“巧手”绣娘,向游客现场展示了做香囊的过程,色彩艳丽、样式新颖的百余种香囊令人目不暇接。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农民高红艳:“我们为了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绣了十二生肖,我们乡是鱼米之乡,我们绣了鱼、天鹅、鸭子、稻子,体现了我们乡的特色。”  石河子游客杨丽雯:“过去我们小时候端午节我们的奶奶啊妈妈啊,都给我们绣的香囊啊绣的那个平安符,我觉得挺好的,发扬传统。”  这边粽子、香囊香气袭人,那边龙舟竞渡激烈精彩,随着一声号令,18只代表队的“龙舟”如弓箭离弦一般飞速冲出,重锤锣鼓响,水上龙舟飞,各族选手齐心协力奋力冲刺,一时间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与岸上欢乐的人群相映成趣。参赛选手候继承:“划龙舟比赛是咱们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应该更好的去发扬和发挥这种精神,传承我们中华民族文化。”  观众阿布列开提加入了吹唢呐的队伍,为参赛选手加油鼓劲:“虽然我老了,帮不上什么忙,可是我用唢呐给节日送去了祝福。这个节日是我们每个人,每个民族团结的节日。”  无论什么节日,中国人“吃”的传统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吃出特色来。昨天在博湖县,“西海第一锅万人粽子宴”的现场也是热闹非凡,各地游客有幸品尝了用第一大锅煮出来的特色粽子。  “西海第一锅”之所以称其为“第一锅”,是因为锅体直径长达3.9米,总重量达3吨。采用锰铁黄铜作材料,配以铜饰水纹、鱼形图案、热点处理镀漆打磨而成,制作精良,整体显得气势恢宏**。在锅内煮的粽子种类有鱼肉,红枣,葡萄干馅儿的,游客们吃的津津有味。  游客赵芳:“吃到了香甜的粽子,感觉到这里的氛围特别的令人兴奋。总的一句话,在这里今天就是激动高兴、开心!”  在现场,吃粽子、包粽子比赛吸引了众多游客。最有趣的要属吃粽子比赛,参赛者蒙住双眼,在原地转三圈,然后找到桌上自己的粽子,以最快速度吃完粽子,现场欢笑声不断。游客闫姝蓉:“刚来到这就有吃粽子的比赛,**能够参加到这么有趣的活动很开心.。”  再把品尝美味的地点转到巴里坤县。在这里,民间素有端午节制作蒸饼的习俗。  这是巴里坤流传已久的一首童谣。作为巴里坤的传统美食,蒸饼已经成了端午节当天老百姓(603883,股吧)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面点。  蒸饼,是把红曲、姜黄、香豆子等香料卷在发酵的面里蒸成的大型馍馍。一般的蒸饼大概3公斤重,直径在50厘米左右,而在巴里坤美食节的现场,我们看到了一个是正常圆桌几倍大小的特大蒸饼。  巴里坤县旅游局局长陈建荣介绍说,这个蒸饼的体积是一般蒸饼的90多倍,光是制作,就下了大工夫:“这个蒸饼,锅的直径是2米8,蒸笼是2米78,蒸饼直径在2米6,用了270公斤原料,面粉是240公斤,清油和颜料是30公斤,盘的过程用了1个小时40分钟,蒸用了6个小时。”  今年74岁的李俊娥老人说,端午节吃蒸饼,是这里的老传统了,为了看这个特大蒸饼,她早早就等在这儿了:“专门来看,还没讲过这么大的笼。记:感觉和自己家做的有什么不一样么?**平时我们家里做的尕些,小些,从我们开始知道,每年就吃这个,这是老传统,一代接一代就都做这个吃的呢。”  不仅是当地的居民觉得新鲜,远道而来参加活动的游客更是感到新奇不已:“太好玩了,第一次见,没有见过这样的,激动的很。”  因为口味独特,色彩喜人,蒸饼受到了游客的热捧,当地很多馍馍店的蒸饼供不应求。”  馍馍店老板王小艳:“今天这个店里订了一百多个。每年一过节的时候,提早五六天就开始预订了,都要买,还要送人。”  巴里坤县旅游局局长陈建荣说:“巴里坤端午就有做蒸饼的这个习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做这个蒸饼也是吸引游客的眼球,宣传巴里坤的美食。不光是蒸饼,还有特色美食,有四五十种,现场制作,供广大游客品尝。”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责任编辑:王薛]
(责任编辑: 和讯网站)
分享文章到
财经新闻 你总比别人先知道维吾尔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上面养育了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属于自己的服装、语言、文字、习俗和节日。?他们都是怎么庆祝这些节日的?现在就跟三通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维吾尔族的由来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 总人口达987万人(2009年),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共计941.3796万人(2006年),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6%。根据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东南184公里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维吾尔族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1.肉孜节:
肉孜节,也叫开斋节,它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第9月是颂降天启&古兰经&经文之月,是一年12个月中最吉祥的月份,每一个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吃喝、房事等。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月为准。封斋的天数为二十九天或三十天。斋期满后,节日的凌晨,人们淋浴盛装,聚集在礼拜寺举行规模盛大的礼拜。随节日礼拜的结束,从高高的唤礼塔上&纳各拉&鼓和哨纳声骤然而起,人们走出礼拜大殿自发的踏着欢快的乐曲声,跳起&萨玛&舞,彼此握手道贺。一般维吾尔族妇女不参加聚礼。在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如馓子、民族式点心、糖果、干果、水果等。人们身着节日新装走亲访友,路途相逢要相互拜年祝贺。在肉孜节期间民间有各种游艺活动,&巴扎&即市场非常热闹。 &关于肉孜节的起源,维吾尔民间有这样一个宗教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次闹灾荒,孩子们由于饥饿啼哭不止。母亲们无奈,把拳头大小的卵石放进锅里煮,哄孩子们说:&妈妈给你们做&兄古提麻克&(一种饭食,用玉米面做成,形状像窝窝头,水煮,吃时带汤)吃&并不时地用木棍戳一戳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相信还没有熟,还太硬不能吃,需要耐心等待。一次又一次,孩子们再也没有耐心等待了,闹着非要吃不可。母亲们没办法,只好揭开锅盖还想用木棍戳给孩子们看。不料,木棍竟然戳了进去。母亲们很惊奇,仔细一瞧,原来锅里煮的卵石都变成了可以用来充饥的&恰玛古&(即蔓菁)。人们相信这是神灵为了拯救他们而显示的奇迹。人们奔走相告,彼此祝贺得救,载歌载舞,以各种娱乐的方式欢庆,感谢真主的恩典。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以同样的方式纪念,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2.库尔邦节:
库尔邦节,在&肉孜节&后七十天举行。&库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献物&或&血祭&,学术界意译&宰牲节&。库尔邦节像肉孜节一样对维吾尔族来说是一个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节日前人们准备各种年货的同时预先买好作为&献牲&的牲畜。家境稍好一点的家庭都要宰一只羊(宰牛、宰驼均可),节日当天早晨,人们首先进行沐浴&大净&,然后洁衣盛装到较大的清真寺,参加聚礼。节日礼拜结束后,人们直接上麻扎尔(墓地)为亡故的先人祈祷,并把坟头上的枯木拔去,栽根新枝,这叫作&换哈达&。人们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宰羊。宰杀的牲畜肉不能出卖,但可以给穷苦人&施舍&一部分,剩余的用来招待客人。节日期间首先要给长辈拜年,然后和亲朋好友相互登门贺节拜年,每家餐布单上摆满各种节日食品,共餐同饮,吹拉弹唱,大家一起娱乐。这个节日一般要欢度三天。关于库尔拜节的起源,民间流传着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传说:据说先知易卜拉欣夜里梦见安拉(即真主),&启示&他宰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作祭礼,以试他的虔诚。先知易卜拉欣醒来后将梦境告诉了儿子,伊斯玛仪欣然同意受宰,以此表示对真主安拉的忠诚和顺从。当先知易卜拉欣遵循安拉之命把儿子带至米纳小正要举刀宰杀时,安拉又命天神送来一只公羊代替,这一天正是阿拉伯太阴历12月10日,此后,阿拉伯人为了纪念安拉的显灵和先知易卜拉欣父子的虔诚,每年此日杀牲血祭,相沿成习。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继承了这一风俗,并将伊斯兰教历(即回历)的12月10日定为&库尔邦节&。
3.努吾若孜节:
努吾若孜节也叫&撒拉哈特曼节&。&努吾若孜&一词是波斯语借词,表示&春雨日&,&春天的第一天&,即波斯古太阴历每年3月21日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突厥语系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它从古代流传至今,它的内容是辞旧迎新,希望春天能带来吉祥幸福。在过节这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每一个村落的所有人集体做&库节&即&努吾若孜饭&(几家人一起做的也有)共同享受新年的喜悦。做&库节&一般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加大米、小麦等7种谷物在大锅里熬成粥,以表示年年富足有余。此外,节日里,还举行各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比如,把一个男人打扮成&努吾若孜老人&,等表演一番之后,便脱掉棉衣,给他穿上单衣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还举行麦西热甫、赛马、叼羊、拔河、摔跤、野游、唱歌、赛歌、猜谜语、荡秋千、作游戏等各种娱乐活动。到了晚上,年青人带着火把,唱着&努吾艺孜歌&挨家挨户的祝福,节日一般持续三天,过节后开始春耕播种。至今很多地方的维吾尔族仍在过此节日,尤其最近5、6年以来无论是政府方面还是民间越来越重视这古老的节日,举办规模宏大的努吾若孜节文艺晚会,使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
4.巴拉提节:
巴拉提节是维吾尔族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民间也叫&油葫芦节&,多在&肉孜节&前45天举行。在伊斯兰教历8月15日,在巴拉提之夜诵经、礼拜、祈求安拉恩赐、赦免。节日期间不举行会礼,不互相拜年,最大特征是通宵念经,炸油饼,到墓地祭祀祖先。晚上,各家都将油葫芦拴在一根杆上,聚在一起高唱&巴拉提歌&,并点燃后任其落地,大家群起用脚踏碎此油葫芦,表示消灾灭祸。现在大城市里已见不到过此节日的维吾尔人,在农村可以见到。 &
5.都瓦节:
都瓦节,也叫&超度孽鬼节&,一般在各自的家里请一些宗教人士和亲朋友好一起念经祈祷,最后到墓地为死去的亲人祷告。此节日规模不大,在喀什、和田等地过此节日,类似汉族的清明节。
6.冒路德节:
冒路德节,又叫圣纪节。每年回历三月二十日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而举行的节日。伊斯兰教徒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功德,在他诞生的那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教的节日。这个节日多由清真寺毛拉主持。节日当天,虔诚的穆斯林纷纷到清真寺礼拜,听阿訇们念经,赞颂圣祖穆罕默德的功绩。还有些人把阿訇和周围的邻居请到家里举行小形的聚会,并准备油饼,糖果和水果等食物,正中间放一个盘子,盘子里放一些洒了香水的棉花,阿訇边念经边对着棉花吹气,最后参加仪式的每一个人拿起一小团棉花闻一闻,便放进口袋里。临走时还拿上一点糖果,回家后分给家里人吃。
维吾尔族风俗禁忌
维吾尔族人肉食选择比较严格,如不食未念经宰杀的牲畜、自死的牲畜,不食未放血的牲畜,不食猪肉。
维吾尔族人吃饭的禁忌也比较多。做客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做&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
维吾尔族人还有其他禁忌。禁止穿坦胸露背和短小的衣服,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维吾尔族的住宅大门忌朝西开;睡觉的时候禁忌头朝东脚朝西,或四肢平伸直仰。亲友相见要握手互道问候。然后双手摸须,躬身后退一步,右臂抚胸;妇女在问候之后要双手扶膝躬身道别。接受物品或清茶要用双手、忌用单手。
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站起;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请茶,忌用单手;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别人家去,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先进门。
青壮年妇女一人在家时忌外人进去;新婚夫妇的洞房忌随便闯入;见到门上挂有红布条,表示妇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内;不要和妇女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忌光着上身,更不能穿着背心、裤衩到别人家里去;忌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边、墓地、清真寺周围和果树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脏水;禁止携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猪圈、厕所,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不许从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涝坝内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后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内;北疆地区,禁止在长辈面前讲诙谐或揶揄的语言。
copyf_right &
www.threetong.com数数新疆各民族的节日习俗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有些节日是几个民族共有的。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以古尔邦节、肉孜节(回族分别称为宰牲节、开斋节)为盛大的节日,家家准备丰盛的食物,互致问候,歌舞欢庆。两节均源于伊斯兰教。“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 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成年健康的穆斯林应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斋月结束后的第二天(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即为肉孜节。古尔邦节是在肉孜节后第70天(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举行。“古尔邦”是阿拉伯语,意为“献牲”。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常大量宰牲献祭,安拉为考验其忠诚,梦中启示他宰杀儿子易司马仪献祭。当易卜拉欣欲忠实地执行命令时,安拉又命天神送来一只羊代替。古阿拉伯人依此传说每年在该日宰羊献祭,伊斯兰教将此日定为宰牲节。在新疆,通用汉语的回、东乡等族以开斋节为大节,维吾尔、哈萨克等族以古尔邦节为大节。 哈萨克、柯尔克孜人把汉族农历中春分那天(阳历3月22日前后)作为元旦,称“诺如孜节”。节日这天,人们互相拜节,吃小麦、大麦等7种食物做成的“诺如孜饭”,举行各种文娱活动,辞旧迎新,预祝丰收。塔吉克人的“诺如孜节”又称“肖公巴哈节”,节期3天。 汉、蒙古、锡伯、满、达斡尔等民族都以春节为最大节日。蒙古人在除夕吃团圆饭,向老人拜年,吃肉喝酒,彻夜不眠。次日天亮后,家家摆羊头,请老人祝福后,将羊头切开,向天地敬酒,然后才开始到亲友家拜年。 有些节日还与民族特殊的历史经历有关。新疆锡伯族的西迁节,是为了纪念锡伯人从东北长途跋涉到新疆伊犁地区,节期在农历四月十八日。1764年的这一天,西迁的锡伯人向骨肉同胞告别,踏上漫长的征程。每年的西迁节,锡伯人都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进行各种传统文娱活动。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一年一度的大型娱乐活动,也被视为盛大的节日。在每年七、八月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过去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诵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等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组织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 各民族共同欢度节庆在新疆已成为风尚,在古尔邦节、肉孜节期间,汉、蒙古、锡伯等族群众向过节的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族群众问好祝福。在春节,许多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也到汉族同事家里拜年问候。临近中秋节,各族儿童都会希望品尝到月饼,清真月饼在新疆的月饼市场占有重要份额。 拓展阅读: 新疆主要少数民族的宗教与节日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在古代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袄教(拜火教)和佛教,11世纪后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中的正统派(逊尼派),少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中的依鄯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了上层宗教人士干涉司法(如设立宗教法庭)、干涉教育、征收宗教捐税(如吾守尔、扎卡特、卡斯布里)等特权,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法律保护。 维吾尔族的节日主要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亦称库尔班节或献牲节)、诺鲁孜节。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最为隆重,信教群众家家炸油馓子,很多人家宰羊杀鸡。节日开始,男女老幼芽上新衣互相拜节,互致节日的祝贺。 【哈萨克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住的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他们的饮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种多样,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他们制做的马奶子是名贵的饮料。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多用冬羊皮缝制大衣,不挂布面。妇女夏天穿长的花布连衣裙,冬季外罩对襟棉大衣。牧民冬季戴三叶帽,热天则扎用三角布制的头巾。妇女头戴白布盖头,盖头外披白布大头巾,头巾左上端上佩带一件首饰,并戴耳环、戒指和手镯。哈萨克族人民热情好客。对来拜访和投宿的客人给以殷勤招待。 哈萨克族的丧葬习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尸体,再用白布缠身,然后进行土葬。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诺鲁孜”节,时间在旧历正月,过节的那一天,互相祝贺,有如汉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的节日。每逢节日喜庆时都举行传统的刁羊、赛马和姑娘追等游戏。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牧民仍保留着萨满教的残余。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先民曾信仰过祆教、佛教,从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时代就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历史上伊斯兰教对鸟孜别克族的致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自18世纪以来,乌孜别克人在喀什、莎车、伊犁、奇台等建造了宏伟的清真寺。 重要节日也是“开斋节”、“古尔邦节”。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清真寺很少。教徒不封斋,不朝觐。一般群众仅在节日礼拜。宗教首领称“依禅”。各户教徒世代信从某一依禅及其世袭的继承者。 民族和宗教的节日有古尔邦节、乞脱乞迪尔爱脱(春节),巴罗提节、肉孜节、台合木兹瓦目脱节(播种节)、兹完尔节(引水节)等。塔吉克族的节日都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如乞脱乞迪尔爱脱(春节),时间在每年青草就要萌芽的公历3月。家家大搞卫生清洁工作。一清早,由小孩牵一黄牛到屋内绕行一圈。主人向牛背撒面粉,喂少许饼后牵出。接着,全家鱼贯而入。然后互相幸访祝贺。妇女们要给来宾的左肩上撒面粉,以示吉祥。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图腾。有名的图腾是雪豹和牛。除此,还信仰“乌买”女神。信奉祖先和天神,他们朝南方祷告,崇拜太阳,认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转信伊斯兰教,属于正统的逊尼派。在东北部分柯尔克孜族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等节日。过节时,男女均着新衣,并以茶水、油果等互相招待。 【锡伯族】 锡伯族人民因为不断迁徙,因此吸收了不同的外来文化,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他们也信奉“关公”、“周仓”等神。最有趣的是盛童訾内太平寺(俗称“锡伯家庙”),本为喇嘛寺,但除了供奉三世佛、十八罗汉外,又塑有关公、周孚等偶象。西迁的锡伯族也曾信奉喇嘛教。同时也供奉孔子、关帝、娘娘等神位。祭祀祖先也占有重要地位。 锡伯族的节日与汉、满族大略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但是,过节的方式不大一样。如端午节,他们有泼水、叨羊、赛马或郊游等活动。此外,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从东迁往新疆的纪念日,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诸方面都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塔塔尔族伊斯兰教徒,必须按规定时间程序进行宗教活动:每天做五次“乃玛子”念经;每星期五要到礼拜寺作一次礼拜。封建统治阶级曾利用宗教征收各种捐税,设立宗教法庭,压榨劳动人民。解放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撒班节”(又称“犁头节”)。特别是“撤班节”十分隆重,每年6月20日到25日在农忙间歇举行,在这几天里,塔塔尔族人民载歌载舞,举行各种体育比赛,欢庆节日。 【撤拉族】 撤拉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清朝前,教内无派别,是单纯的“逊尼派”。清朝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开始了教派的划分,教派较多,虽然曾有老教、老新教、新教、新新教之分,但是在基本信仰上并无不同,只是对教义、教律有不同解释或仅礼仪细节稍有差异。封建统治阶级常利用这些不同教派挑起不同教派群众间的纠纷以至械斗,给劳动人民造成了很大灾难。解放后,撤拉族人民获得宗教信仰自由。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此外,撒拉族还有·些节日:转“拜拉特夜”节,在斋月前第15天夜举行,各家各户邀请阿訇到家诵经。“法蒂玛”节,在斋月的第12天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一法蒂玛。一般只有成年妇女参加,每7人凑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玛”节。“盖德尔”节在斋月的第27日举行,也称“小开斋节”,以一个“孔木散”为单位制作麦仁饭、油香、包子等,请阿訇、满拉到家中念经,准备开斋。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
正在载入...
暂时没有数据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支部特色活动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