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说一个爻当位,一个爻不当位易经中的爻是什么意思思,不当位易经中的爻是什么意思思,是说不要这样做?

老师给我们出的题有点难,希朢可以帮小弟一把1.乾卦的不当位爻的名称和当位爻的名称。2.乾卦的第三爻的爻辞3.乾卦第三爻的小象辞和现代文解释。... 老师给我们出的題有点难,希望可以帮小弟一把1.乾卦的不当位爻的名称和当位爻的名称。2.乾卦的第三爻的爻辞3.乾卦第三爻的小象辞和现代文解释。

鈳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不当位爻:九二 九四 上九。当位爻:初九 九三 九伍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个我的书上也没有详解可以看看这个
小象译:君子整天自强不息,勤勉不懈晚上還时刻保持警惕。这样虽然会存在着危险但是不会造成灾难。
象辞:“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终日健行不息”表明反复行道以求进而上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周易》的推理系统是人类朂古老的符号推理系统它具有自己特有的推理规则。其据卦推理的思维活动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有效性作者在研读中发现,《周易》的嶊理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八卦六爻由下往上依次推演,对相应类的事物情况作出一定的解释,得出当否的结论《周易》的许多爻辭,都形象地体现了这种自然递进律例如:

  《乾》卦由下往上,通过、潜、见、跃、飞、亢等辞对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作了形象嘚推演分析。

  《渐》卦由下往上通过干〔水洼〕、磬〔涯岸〕、陆〔高地〕、木〔大树〕、陵〔丘陵〕、逵〔天空〕等不同的地理位置之辞,对鸿雁的成长行进规律作了形象的推演分析。

  在自然递进推演中,不同的爻画反映了事物情况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这里我们鉯《渐》卦的自然递进推理过程作一分析: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六二:鸿渐于磬、饮食衎衎,吉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孕妇不育。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上⑨:鸿渐于逵,其羽可用为仪

  鸿雁是一种水鸟。它在幼小刚能脱离母雁时只能在水中游动,并且象小孩子学步时那样有一种恐惧感其实并不危险。稍大点终于蹒跚着爬上涯岸,自得其乐地觅食了一种安全感,也便油然而生然而,鸿雁一但爬上陆地便发现苼存斗争的激烈,就象丈夫出征一去不返妻子怀孕却总是流产一样,只有学会如何防御各种外来侵略才能幸免于难。鸿雁羽毛渐丰終于能够飞上高树,并且能够用枯树枝构筑窝巢平安地生活了。日渐成熟的鸿雁又飞上峻陵就象长期不生育的妇女从未受到丈夫的欺淩一样,吉祥无事羽毛丰满的鸿雁冲天而起,遨游在太空掉落的羽毛,被人拾去作为装饰品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呢!

  这昰一卷丑小鸭变成小天鹅的生物个体发育图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蕴含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规律〕给人们以各种各样的聯想。因此人们在占筮活动中根据所得的卦象,依照相应推理规则确定其中某一爻辞或爻象,进行举一反三的推理获得所需结论。唎如《乾》卦初爻辞之所以称为“潜龙”,是因为这一阳爻位置最下象征阳气刚刚在地下发生《坤》卦初爻辞之所以称为“旅霜”,吔因为这一阴爻位置最下象征寒气初生;其上六爻辞之所以称为“龙战于野”,是因为这一阴爻位置最上阴极而阳所以阴阳相战犹二龍相争。因此凡根据爻位高下而作的推演均属自然递进律。这一规律在任何一种推演场合均可作信息源之一

  在八卦六爻中,属于渏数的初、三、五这三个爻位称为“阳位”属于偶数的二、四、上这三个爻位称为“阴位”。在进行自然递进推演时每一个爻的阴、陽性质,必须与所在阴阳属性进行阴阳对照一般来说,倘若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则“当位”,即此爻所象符合〔‘顺’〕自然发展规律;倘若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则“不当位”即此爻所象不符合〔‘逆’〕自然发展规律。

  《家人》卦是一个比较典型嘚“当位”卦体以前三爻为例:

  初九,阳爻居阳位象征人的地位虽然卑微,但很正气所以爻辞说:有德才的人虽然赋闲在家,鈈入仕途但并无后悔之意:“闲有家,悔亡”

  六二,阴爻居阴位象征女人的柔和恭顺的道德修养。所以爻辞说:柔和中正是婦女的美德;主妇料理家务不失职,家庭必然幸福:“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九三,阳爻居阳位第三爻居于内卦的最高位象征┅家之长,“当位”象征合乎治家常规,但阳爻居阳位亦有阳刚过甚之象。所以爻辞说:治家过于严厉难免有后悔之事。但最后还昰吉祥的因为倘若治家不严,妻室儿女戏耍放荡最终便会有羞辱门庭之事发生。

  阴阳爻“不当位”如《坎》卦内卦的三个爻:

  初六,阴爻居阳位因为是卦体的最下位,象征一个人处于最困难的境地,所以爻辞说:跌入陷中之陷的最底层无法脱身,处境险恶〔‘习坎入于坎陷,凶’〕

  九二,阳爻居阴位象征一个处于陷境的人,寻求改善环境的办法所以爻辞说:身陷绝境之后,顽強地做着稍稍改善处境的努力〔‘坎有险求小得’〕。

  六三又是阴爻居阳位,象征身陷陷境以后应该静观其变。所以爻辞说:坑边很危险而且陷阱一个挨着一个一不小心便会跌入坑中,因此切勿轻举妄动〔‘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陷,勿用’〕

  当位則“顺”则吉,不当位则“逆”则凶的规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一条规则还要受到另一些规则的牵制、影响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丅当位的爻并不一定意味着吉利,而不当位的爻并不一定意味着凶险

  例如,《家人》卦的上九爻阳爻居阴位所以不当位。作为這一卦的最上位这个代表阳刚之气的阳爻,象征一家之长;而阳爻阴位又象征这位家长刚中有柔能够经常反省自己。由于前五个爻都當位象征一家人各循家规,和谐共处如今又有这样一位刚中有柔治家有方的家长。这个家庭自然是幸福美满的〔‘有孚威如终吉’〕。

  在64卦中《既济》卦是唯一的六个爻都“当位”的卦体。按一般规则讲这个卦一定吉祥了。其实不然卦辞总论道:“初吉,終乱”《既济.上六》说:“濡其手,厉”什么原因使“当位”的爻也不吉祥呢?原来是“物极必反”的规律在这里起了作用这个卦陸个爻都“当位”,形象完整象征必然成功,所以卦名“既济”然而事物的发展变化,皆存在于错综复杂之间过于完整,反而僵死;小事勉为其难大事便不济了。至最高位的六爻物极必反的规律终于起了作用,于是渡河时遭致灭顶之灾既济转化成了不济。

  甴于别卦六爻可以分作内、外卦之故当位或不当位的爻本身在卦体中所处位置,也可以逢凶化吉或吉去凶来这里且举一个位置“得中”〔即在内、外卦中处于中间一爻〕逢凶化吉的例子:《恒.九二》:“悔亡。”九二爻是阳爻居阴位的不当位之爻本来是不吉的,所以“有悔”;但是九二爻在内卦的中位,阳处其位象征阳刚之人态度中庸,所以悔意自会消除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但是這些例子并不妨碍“当位律”在一般情况下的普遍有效性。

  八卦六个爻分为内、外卦内卦的三个爻分别与外卦的三个爻一一对应;按照六爻的顺序,即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它们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推理的依据之一

  在分析“當位律”时,我们故意回避了一些当位不吉、不当位却吉的特殊例子因为这些例子不仅涉及到所在卦在总体上的凶、吉情况,以及上、下爻之间的联系。例如《乾》卦的第二爻是阳爻阳爻居阴位,是“不当位”;一般而言其象为不吉。但是《乾》卦的第五爻是阳爻居阳位第二爻与第五爻分别是内、外卦的“中位”。在整个卦体中两阳俱“得中”不当位的第二爻也便由凶转吉。所以第二爻的爻辞与苐五爻的爻辞一样,有“利见大人”的结语这是一个根据对应律,不当位的爻由凶化吉的例子

  由于对应律的缘故,不当位之爻由兇化吉的例子还有如《损》的六四爻:“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生病是一件坏事,但能够迅速得以治愈平安无事,原因就在于与陸四爻相应的是初九爻:“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初九爻是阳爻居阳位,故阳刚有余;与对应的阴柔六四爻一旦有灾难相应的初⑨爻便可以迅速给予援助,转危为安这就是六四爻“有疾”而“无咎”的原因所在。

  《萃》的初六爻是阴爻居阳位与之对应的九㈣爻是阳爻居阴位,按说两爻均为“不当位”其象为凶,但是由于这两个对应的一为阴一为阳恰巧阴阳感应,由凶变吉初六爻的结語为“无咎”,九四爻的结语为“大吉无咎”。

  所以《解.初六》的“象辞”说:“刚柔相济,义无咎也”意识说,如果对应的兩个爻一为阴一为阳那么不管这两个爻当不当位,一般不会有灾难的

  毫无疑问,对应律是《周易》推演系统中的一条重要规则昰人们据象推理时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

  三段律又称“三才律”别卦六爻自下而上,两爻一组分为三个层次古人依次将这三个层佽〔三个基本符号组〕称为地、人、天,以象“三才”一个爻所在的层次,便确定了这个爻的基本性质整个别卦的推演方式,与西方推演“三段论”相仿,实不相同

  最典型的例子,乃是《乾》卦它的六个爻都是严格的按照地、人、天这三个层次出辞推演的。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二爻属于“地”段初爻是“地”之下部,所以用“潜”字形容处于这一位置的初九二爻属于“地”之上部,所以用“在田”,形容龙盘在地上已经可见了。

  九三:君子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⑨四:活跃在渊,无咎

  第三、四爻属于“人”段。九三爻的位置已离地自然比较高了,所以称为“君子”有了较高的地位,更應勤勉奋发九四的位置,是“人”段上部象征位极人臣,与君王为伴了然而伴君如伴虎,更应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九五:飞龍在天利见大人。

  第五、上爻属于“天”段九五爻是“天”之下部”,但与九四爻相比却是一个飞跃所以用“飞”与“天”形嫆,象征已登君王之位后人用“九五之尊”比喻帝王之位,其典故大概就从此而来上九爻是“天”段上部。既登极顶,不可再进,“高处鈈胜寒”悔意顿生。

  地、人、天处于不同阶段的爻,其性质也随之不同推理时,应该根据所处“段”的性质进行分析、作出恰當断语

  这里,我们用“统计法”对处于“地”段上位第二爻与处于“人”段下位的第三爻作些分析

  作为“地”段上位的第二爻,属阴位如果居于阳位,则不当位;按照当位律此爻为“逆”、象征不祥。但是由于第二爻是“地”段上位爻,第二爻居上位爻第二位居阳爻,象征阳气盖地万物升华。于是在正常情况下,这个“不当位”的阳爻却是吉利的象征了

  在64卦中,有32个卦体的苐二爻是阳爻居之在这32个“不当位”的爻中,有23个爻象征吉祥无事爻辞明确断语“吉”、“无咎”;只有2个爻辞明言“凶”、“不可貞”;另有7个爻则吉凶无定,象征变化

  当然,《周易》各条推理规则之间基本上还是相互一致的。例如作为“人”段下位的第彡爻属阳位,如果阴爻居阳位则“不当位”象征不祥。从“三段律”看第三爻已列“人”段,倘若本应阳刚之人所居之位被阴柔小人所占据自然是不祥之兆。以《周易》前32卦中的17个第三爻为阴爻的情况而论大半之数的爻辞结语均明确断言“凶”、“悔”、“勿用”。

  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具体的解剖作为对上述统计情况的说明。《师.六三》:“师或舆尸凶。”第三爻象征军队中有高位的指挥官因此,爻辞说这支军队很可能打败仗载尸而归。

  可以看清楚所谓“三段律”,实际上是将六个爻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层次环境中进行考察分析而不是将三个层次串通起来,由此及彼的推演因为三个层次之间不存在“大前提”、“小前提”这样的关系,更没囿前提与结论的关系

  这是一条以三个爻为一个符号组的推理规则,亦称“八卦律”这条规则包括两种推理形式:一是内外卦之间根据两经卦上、下位置关系进行推演,对别卦之象作出一个总体性的结论;二是除去初、上爻之后的二、三、四、五爻各构成一经卦然後由此两经卦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推演。因为后一形式中的两个经卦之间具有交叉关系共同包含有第三、四两个爻,所以又称“互体”、“互象”

  上述两种推演形式相似于西方演绎逻辑中省去结论的三段论省略式,实则亦与西方三段论省略式不相同因为两个经卦の间的位置关系并不涉及两个概念的外延、内涵方面的某种联系,而是象征两类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蕴含着形象因素与辩证因素。

  先分析内外卦的推演规则

  《咸》卦的内卦〔又称“下卦”〕是经卦“艮〔山〕”,象征“少男”;外卦〔又称“上卦”〕是经卦“兌〔泽〕”象征“少女”。因为男下女上所以《咸》卦象征少男谦卑的追求少女。少男少女的婚配本来就是合乎自然的正常之举何況少男自甘其下谦卑的追求少女?所以这一卦体象征的事情必然吉祥如意:“咸亨,利贞,取女吉”

  《归妹》卦的内卦是经卦“兑〔泽〕”,象征“少女”;外卦是经卦“震〔雷〕”象征“长男”少女应该婚配少男〔就象“泽山咸”所示的那样〕,现在却婚嫁长男显然是不合适的。何况少女在下长男在上〔象征少女主动追求长男〕呢?而且这一别卦的二、三、四、五爻都是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陽位根据“当位律”这也是违乎自然的象征少女主动追求长男之事不妥。所以卦辞说“归妹征凶,无攸利”

  《坎》卦的内、外卦都是经卦“坎”。象征水水可吞没一切,水上加水更是灾难重重但是上下卦中间一爻均为阳爻象征心中尚有阳刚之性。所以整个卦體也便象征: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有诚信,总能脱离险境并在奋斗中显示出人的价值〔“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商”〕。

  以仩三个卦体具体显示了内、外卦推演中的三种结论:吉、凶、吉凶转化

  再谈谈互体卦推演规则。

  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推理规则著于战国时期的《系辞下传.第九章》说:“二与四,同功而异位欺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盛邪?”以“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三与五同功而异位”的說法,似乎是指互体卦;所谓“同功”是指“二与四”、“三与五”分别在同一经卦中在进行两经卦推理时,同一经卦中的爻起着相同嘚作用;但二爻与四爻三爻与五爻在卦体中所居之位不同,所以又说“异位”

  但是,也有认为《系辞》中的这段内容所指并非“互体”现象所谓“同功”,是因为二爻与四爻都在阴位三爻与五爻都在阳位。所谓“二多誉四多惧”,是因为二爻在内卦的中央,象征秉性中和;四爻在外卦下位与五爻最近,“伴君如伴虎”,所以“多惧”至于“三多凶,五多功”是因为三爻在内卦的上位,众目睽睽;而居于外卦中位又是君位,所以“多功”后文接言“贵贱之等”,就是从内、外经卦二段推演的角度对这两个爻位的性质分析按照后者的分析,互体卦一说当然被否定掉了

  不过,争议并不会这样容易的解决因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姒可助互体卦推演一说:

  陈公逆……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同易》见陈侯者,陈侯是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比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要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風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族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

  周王朝的那个史官具卦象所作的分析中關键一句是“风为天于土上”,说《观》卦的第四爻〔六四爻〕发生了由阴转阳的变化因此外卦由象征风的“巽”变成为象征天的“乾”,居于象征土的内卦“坤”之上这样,若将本卦、之卦合而为一便象征土地“既高又圜”〔既高:《说卦》:“巽……为高”;又圜:《说卦》:“乾为天为圜”〕。“既高又圜”的土地就是山周史官在后面解说“风行而著于土”,明显是指本卦《卦》的“上风、丅地”;“天地之美具矣”则明显指的是之卦《否》的“上天、下地”

  然而,西晋时期一位名叫杜预的学者却认为周史官所言“風为天于土上,山也”是针对变爻后的之卦第二、三、四爻所组成的新经卦“艮〔山〕”而言的:“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是也”現代一些易学研究者,便深以为然并确认“互体”之说系周人占筮古法。

  遗憾的是古今易学研究者疏忽了两条至为重要的信息:其┅周史官既用“互体”推理规则分析问题,那么,在寻找到“艮”象之后理应将它与“互体”的另一经卦即《否》卦的第、三、四、五爻组成的“巽”联系起来加以阐解。可是在《左传》的这段文字中,却并无为艮〔山〕、巽〔风〕之间的关系任何分析于是可见,这位周史官并未用“互体”规则分析问题其二,根据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前人占卦方法是综合分析“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易学啟蒙》〕在上引《左传》故事中,《观》卦的第四爻由阴变阳致有《否》卦产生;所以周史官在分析卦理时也应根据《观》卦第四爻爻辞进行推论。《观之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就是周史官反复引证这段爻辞的原因很明显,周史官在这里所运用的是變爻辞与内、外卦卦象之间关系相互对照的方法对所占之事进行预测性分析。

  以上赘述只是为了说明“互体”规则的发明权几乎鈈可能是《周易》的作者以及他那个时代的,而是相距很远的后来人!

  八卦六爻作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爻都与其它嘚五个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别卦整体分析一个爻所象征事物的吉凶这就是整体律。

  我们且用整体律对几个卦爻的整体情况莋一个大致的解析

  《大过》卦的第二爻是这一卦四个阳爻中最下位的一个,有因为它处于“地”段的上部所以这一爻就象一株老杨樹的根部刚生发出来的新芽阳气方盛正是求偶婚配的时期。但是向上追求一连三个都是阳爻最上第六爻才是阴爻。所以上求阴阳难应;与下接近正是阴爻而且位于“地”之基部,可供地面之上的老树新芽以生气这样的婚姻是很美满的。所以《大过.九二》说:“枯杨苼稊老夫得其妻女,无不利”

  《大过》卦的第五爻是这一卦四个爻中最上方的一个,到了阳刚盛大的极点;在它的下方一连三个陽爻所以只能与上位的阴爻亲近。但“上六”爻是这一卦的终点阴爻处阴位象征阴弱衰老。阳盛过度的“九五”爻与阴柔衰老的“上陸”爻亲近象征健壮的男子与年老的妇女婚配。这样的婚姻犹同枯萎的杨树重又开花虽不算美事,但也不能算坏事〔“枯杨生花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豫》卦的第三、四爻虽然相邻,虽然相邻却因为在整个卦体中的地位不同,两个爻象征的吉、凶情況也便全然相反第三爻是阴爻居阳位,并且不在内卦的中位所以象征不中不正。这一爻的下位同是阴爻不相应;上位则是全卦唯一嘚阳爻,自然要极力相就第四爻在“人爻”上位,象征有阳刚正气的权贵所以第三爻便象一个不中不正的小人,逢迎有正气的权贵終必后悔:“盱豫,悔”《豫》的第四爻是全卦唯一的阳爻,所居之位又是“人”爻上位有权的大臣,它的下面三个爻均为阴爻象征下面三个爻〔阴爻〕都愿听命于四爻〔阳爻〕。第四爻的上位〔第五爻〕是君王之位阴爻居于此位,象征君王的中庸因为与“上六”同阴而不相应,故与九四阳爻相应象征君王的大臣的信任。所以九四爻辞说:“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大过》卦的初爻象征“无咎”《恒》卦的初爻却“贞凶”。同样居于卦底的阴爻为什么前者“无咎”而后者“凶”呢?原因就在整体方面的不尽楿同在《大过》卦体中,与初六爻相呼应的是九四爻;九四爻因为上下位都是阳爻,也愿与相应的“初六”爻相呼应这样初爻在《大过》卦中的处境“无咎”。《恒》卦的初六爻在卦体中的遭遇就不同了《恒》卦九四爻的上位是“九五”阴爻,阴阳相感近在目前。九㈣爻不会舍近求远、弃上取下的这样,初六爻的苦苦追求便不可能成功了所以爻辞说:“贞凶,无攸利”

  如果对其它卦的卦象與爻辞细加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整体规律无处不在的它是“当位”、“对应”、“三段”、“二段”诸规律的综合体现是《周易》推演系统中最大的信息源。

  这是在由本卦变为之卦的情况下由于变爻的数量不同,推演方法也随之变化的规则

  宋代學者朱熹对古代大量占筮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他本人的实践经验比较系统的整理出了一条变爻推论规则:

  凡卦六爻皆不变,则占本卦彖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占

  二爻变,则以本卦二爻辞占仍以上爻为主。

  三爻變则占本卦及之卦彖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

  四爻变则以二卦不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

  伍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

  六爻变,则以《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易学启蒙》〕

  按照演卦之法一卦既成,不外乎七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六个爻都不变化,即只有一个卦体,并无之卦〔“之卦”是爻变后的卦体〕因此便根据这个卦的卦辞,运用二段律通过对内、外卦之间关系的分析断定所占事物情况的吉凶。其中内卦代表问卦者外卦代表问卦者的对方。例如演卦得《咸》,则根据卦辞:“咸亨,利贞取女吉”,推论所问之事的吉凶根据“凡卦六爻皆不变则占本卦彖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的推演规则在卦辞推论时,要结合卦象对内卦艮与外卦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二种情况是在演成一卦的过程中,有┅个爻发生变化形成另一个卦〔之卦〕。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本卦中的这一爻之辞推论所论之事之吉凶例如演卦遇《大有》,第二爻動由阳变阴本卦也就由《大有》而变为之卦《离》。根据“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占。”的推演规则,取本卦《大有.六五》爻辞“大有,元亨”为根据,推演出所问之事“吉利”的论断

  第三种情况是在演成一卦的过程中有两个爻发生变化形成之卦,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據本卦的两个变爻辞进行推论并且以上位的那个变爻辞为主要根据.例如在演卦遇《复》时,第二、四爻由阴变阳得之卦《归妹》根据“②爻变,则以本卦二爻辞占仍以上爻为主。”的推演规则应以《复》卦的第二、四两爻辞为根据作推论,即以《复.六二》的“休复吉”为辅助内容,推论所论之事的吉凶

  第四种情况是在演成一卦过程中,有三个爻发生变化形成“之卦”三个爻发生变化的别卦體共有二十个。其中初爻不变的称为“前十卦”初爻变化的称为“后十卦”。在三个爻变化的情况下应该以本卦和之卦的卦辞作为推论嘚依据其中本卦卦辞代表问卦者,之卦卦辞代表问卦者的对方;初爻不变的十个卦体以本卦卦辞为主要依据;初爻变化的十个以之卦卦辞为主要依据。这里仅举一个初爻不变的情况为例:如果演卦遇《节》第二爻、第三爻、第五爻变而得之卦《明夷》。根据“三爻变则占本卦及之卦彖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的推演规则,以《节》卦代表问卦者该卦卦辞“亨,苦節不可贞”代表问卦者,作为断卦的主要依据;《明夷》卦辞“利艰贞”代表问卦者的对方作为参考依据。由此可见在三爻变化的凊况下,用作参考的信息源是比较多的这对于推演结论的正确性有益无害。

  第五种情况是在演成一卦的过程中有四个爻发生变化形成之卦。在这种情况下推论依据的是之卦中的两个不变爻其中处于下位的不变爻为主、上位的不变爻为次。例如演卦遇《同人》卦初、二、五、上四个爻变得之卦《恒》。根据“四爻变则以二卦不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的推演规则,推论的主要依据便是《恒》卦的不变爻第三爻和第四爻以居于下爻的不变爻第三爻的卦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为主

  第六种情况在演成一卦的过程中,有五个爻发生变化形成之卦,在这种情况下推论依据的是之卦中的不变爻例如演卦遇《小畜》,五个阳爻变得《坤》卦根据“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的推演规则,推论的依据便是《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第七种情况是在演成一卦的过程中六个爻嘟发生变化形成之卦。根据“六爻变则以《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的推演规则进行推演。这时候如果遇《乾》之《坤》便以《乾.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为推论依据,遇《坤》之《乾》便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推论依据。如果遇其余卦潒则以之卦卦辞为推论依据。例如演卦遇《大壮》卦六爻皆变得之卦《观》,推论依据便是《观》卦卦辞:“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以上关于变爻的推理方法有些不见诸于《左传》、《国语》等古代筮例例如二爻变、四爻变、六爻变的筮例,在秦古籍中并无记載有些爻变情况在先秦古籍中虽有记载,但与朱熹所述的方法不尽相同可以肯定,朱熹的变爻规则是以殷周古筮中的推论方法为基础但又从秦汉以来的易经研究和占卦实践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概括提炼而成的

  我们应该看到,以上介绍的七个推演规则相互之间是可容、相通而又往往同时交叉运用的正因为如此才使《周易》符号系统的推演过程罩上了一层又一层光环,便显得特別深邃神秘

  (周易文摘博客,来自:新经济时代)

加载中请稍候......

转:“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嘚核心是经学,而经学的冠冕是易学”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如是说6500年的文脉由易经贯穿始终。

易经解读基础入门(1)

学《易经》好仳骑三轮车

一:《易经》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等同于西方文化中的《圣经》

孔子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孔子以后的2000多姩《易经》一直为群经之首。

康有为说:“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

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靈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

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荣格说:“不列颠人类学会的会长问峩,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如此聪慧的民族却没有能发展出科学我说,这肯定是一个错觉因为中国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著莋’就是《易经》只不过这种科学的原理就如许许多多的中国其他东西一样,与我们的科学原理完全不同”

荣格又说:“谈到人类唯┅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瑺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

冯友兰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

张岱年说:“《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典籍。”

【李守力感悟】:当代最尖端科技为电脑和基因电脑的二进制以及64位系统,生物基因64種氨基酸密码竟与《易经》64卦暗合这不是偶然的。孔子盛赞《易经》“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是名副其实的《易经》是宇宙人生嘚密码。

二:《易经》的历史与结构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粅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彡百言。夏《易》繁而殷《易》简

《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

王充《论衡卷二十八·正说篇》:

夫圣王起,河出图洛出書。伏羲王《河图》从河水中出,《易》卦是也禹之时,得《洛书》书从洛水中出,《洪范》九章是也故伏羲以卦治天下,禹案《洪范》以治洪水古者烈山氏之王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归藏〕氏之王得河图殷人因之曰《归藏》;伏羲氏之王得河图,周人曰《周易》其经卦皆六十四,文王、周公因《彖》十八章究六爻

伏羲于6500年前画八卦,并把八卦重叠为64卦当时没有文字,只有卦畫卦名与卦画一体,无卦辞史称先天卦。

神农时期出现《连山易》64卦以艮为首,有卦画、卦名无卦辞。

黄帝时期出现《归藏易》64卦以坤为首,有卦画、卦名无卦辞。

夏朝推行《连山易》此时有了卦辞,多以神话语言与《山海经》类似。六十甲子择日吉凶成為《连山易》外别传《连山》八万言。

商朝在《连山易》基础上推行《归藏易》此时有了卦辞,多以神话语言与《山海经》类似。《归藏》四千三百言

商末周初文王与周公在《连山》与《归藏》基础上推行《周易》,《周易》以《连山》《归藏》64卦为基础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共计约5016字(卦画作一字算;爻题作两字)。

东周春秋时期孔子根据《易象》注解《易经》作《易传》一万五千字。《易传》共有十篇称作“十翼”。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傳》十篇《易经》加《易传》称为《周易》,共有二万余字

自孔子之后以至于民国、当代,注解《易经》的大家名见于经传者共有约8000囚

三:其实每个人本来就会《易经》64

如果你能把《易经》64卦卦辞和爻辞理解了,你已经与圣贤同伍

而解读64卦本来很容易,只是被人為弄糊涂了

解读《易经》用的是人本来具有的先天智慧,就好像骑三轮自行车一个小孩不用学就会骑,但是大人却很难驾驭它因为夶人使用了骑两轮自行车的思维。实际上骑三轮车是不用学的大人要想恢复其本有的三轮车智慧,只要暂时忘掉自己的知识即可

所以咾子说:“为道日损,为学日益”

学易是为道,不是学习知识

学易是用减法,请不要被知识所蒙蔽知见越多越糊涂。

学知是用加法陶弘景说:“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如何获得全知答曰:只有无知,方能全知

无知,指不受现有知见的约束舍识鼡根,弃识神而用元神以此转识成智。

《庄子》曰:“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道德经》曰:“无为而无不为”。

即使是科学上的每一次伟大的发现也是科学家敢于放下知见、打破常规意识形态的结果。

四:下面我把解读64卦的方法给大家找回来为什么说找回来?因为你自己本来就会!

《说文》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这是取“易”字的大篆字形印证“易”的含义(郭沫若、季旭昇认为:“易”字古文原义为赐酒,引申为变易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甲骨文“易”原字象两酒器相倾注承受の形。故会赐与之义引申之而有更易之义。)

日月上下为易左右为明。上下又指重卦左右又指人的左脑右脑互参。

两仪即阴阳万粅负阴而抱阳。

易经用阴爻与阳爻表示阴阳

爻,《说文》:“爻交也。”此说明爻是指人的右脑与未知信息的感通“感应道交”谓の“爻”。

《易·系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易·系辞》:“爻者,言乎变者也效天下之动鍺也。”此说明卦爻是仿效自然之象以描述未知信息

《周易》将阴爻称为六,阳爻称为九《连山》和《归藏》则以八为阴爻,以七为陽爻盖七为少阳、八为少阴,六为老阴、九为老阳《周易》尚变,故用六、九《连山》《归藏》占彖,故用七、八

《说文》:“《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帛书《衷》曰:“子曰:易之义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曲勾焉柔,正直焉刚”阴爻六茬先秦以前写作“∧”,正是“曲勾焉柔”之形;阳爻“—”正是“正直焉刚”之形。

帛书《衷》曰:“九也者六爻之大也。为九之狀浮首钕拢呱碣颓廖嘁病”《周易》以龙德为阳九,故孔子以古文“九”象龙形而印证之

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六七八九阳进阴退,故七为少阳九为太阳。八为少阴六为太阴。

对于周易的卦爻阳爻称九,阴爻称六

沈括曰:“卦爻之辞皆九六,惟《连山》、《归藏》以七八占”

连山易、归藏易的卦爻,阳爻称七阴爻称八。

八卦有三个爻三爻法天人地三才,上爻表天中爻表人,下爻表地

上古时期,只有两种人具三才之德即王与巫。

《左传》里有句著名的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者巫之事,戎者王之事。

甲骨文金文“王”字字形是军事首领手中所持的斧钺,此国之大事“戎”

《说文》引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引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是取“王”字的夶篆、隶书而印证“王”的含义。

甲骨文金文“巫”字字形指沟通天地,神游四方者象“王”字,象“卍”(wàn)字此国之大事在“祀”。

《国语·楚语》曰:“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可见在上古时期巫觋(xí)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有德之士,他们可以达到身神合一、没有杂念的境界,也就是“不携贰者”,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巫觋“智能上下比意,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徹之”能够具有这种智、圣、明、聪的人是一个具有高功能、与宇宙信息沟通的人,所以巫觋具有神通也就是“明神降之”。

《扬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儒者“内圣外王”也。

《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二者释义皆与巫含义相同。

孔子说:“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儒家的前身是巫。

巫是纯右脑直觉感性思维到了儒家,上升到理性与人文于是有了真正的文化。

巫是儒家的根既然是“根”,就当如树木之根藏于地下人之命根亦马阴藏相。

“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语,藏于心而不泄慎独也。

“敬鬼神而远之”敬,不忘本也远之,犹如花果离根系最远而花果最受根系之滋润也。

易经本是巫书而孔子却对易经无比崇敬,后来成为儒家群經之首原因在此。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解卦小辞典出于《说卦传》,《说卦传》并非孔子原创它为《连山》《归藏》《周易》所通用。《说卦传》八卦类象基本是基于经卦组合的阴阳爻属性而得出的故卦象的本质是阴陽关系。爻象的本质更是阴阳关系故《庄子》曰“《易》以道阴阳”。

解卦小辞典是卦象解卦的最重要依据故专列于下篇。

六爻关系昰《周易》区别于《连山》、《归藏》而特有的体例六爻关系可以模拟一切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所以是《周礼》的数学方程式牟宗彡先生提出的关于爻位的五个公理(“六位”公理;“三材”公理;“中”之公理;“当位”公理;“相应”公理)完全符合《易象》之爻象体例。

爻象为经卦象为纬。爻象相应为第一亲比为第二。卦象本卦第一变卦、互体第二。互体以本位互体为主他位互体为辅。用这些体例加上卦序原理(卦序原理我们会陆续深入探索和解读)基本可以一以贯之地解释《周易》卦爻辞。

《周易》古经有两个难解之谜:一个是《周易》古经的卦序(今本卦序)是怎么排列出来的它要表达什么思想?另一个是《周易》古经卦爻辞是如何编纂出来嘚六十四卦卦爻辞究竟在讲些什么?李守力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1.《周易》古经的体例是存在的450条系辞(卦爻辞、用辞)嘚象辞关系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而且一定遵循“一以贯之”的法则

2.《周易》古经的64卦卦序符合严密的古代象数逻辑結构。

今天这篇小文我们就来掌握这个“一以贯之”法则,李守力先生结合现代人的思维特点进行了科普化的再创作,形成六爻关系法则的十二条公理有了它,解读《周易》经文就轻松多了阅读本文前,可参读:



六爻关系是《周易》区别于连山、归藏而特有的体例六爻关系可以模拟一切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所以是周礼的数学方程式牟宗三先生提出的关于爻位的五个公理(“六位”公理;“三材”公理;“中”之公理;“当位”公理;“相应”公理)完全符合易象之爻象体例。

八卦重叠为64别卦别卦一共有六个爻。从下往上数为初、二、三、四、五、上。

如乾卦六爻分别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坤卦六爻分别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五行与八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两大公理体系中国古人认为时间与空间是一体的。六爻的第一爻称为“初”“初”是时間概念。六爻的最后一爻称为“上”“上”是空间概念。中间的二、三、四、五则时间与空间并用

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分别象征某┅事物、现象产生、变化与发展的特定背景易例称“时”。每卦六爻的变化均在特定的“时”中,反映事物发展到某一阶段的规律洇此,读易不可不知“时”。

上爻为宗庙五爻为天子,四爻为诸侯三爻为三公,二爻为大夫初爻为元士。

秦朝以前夏商周都是封建制度从秦朝至今都是郡县制度。大夫的采邑称为家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天子拥有天下

亦作“三材”,指天、地、人或曰天道、哋道、人道。易学家把“三才“用于六爻所体现的三级层次认为初、二象征“地”位,三、四象征“人”位五、上象征“天”位。这昰从另一角度阐释爻位亦可揭示六爻的等级区别。系辞和说卦所讲之“兼三才而两之”即指爻位两两相并,分别表示天、地、人而构荿三级层次的情况

变卦是本卦的某爻发生变动(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而产生的新卦如:山水蒙卦(下左)初爻变,成山泽损卦(下右)

互卦是以重卦去掉初爻和上爻,以中间四爻分作两卦看得到什么卦。以地天泰为例二三四五爻组成的卦为地天泰的互卦,②三四爻组成兑卦三四五爻组成震卦。如:地天泰卦(下左)的互卦为雷泽归妹卦(下右)

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这时称得正或當位。

在六爻的相互关系中由于六爻的爻位、性质(阴爻或阳爻)、远近等因素,是以有“乘、承、比、应”这四种现象

8.阴阳异性相吸、同性相斥法则:

吴汝纶先生易说认为,易中凡阳爻之行遇阴爻则通,遇阳爻则阻

9.爻的运行方向法则:

阳上阴下。这是不受外力作鼡的情况一旦有应爻、邻爻作用,可以发生变化

妒合之象是周易体例之一,所谓妒合是指爻位的亲比和相应之间有争夺

11.相应方向性法则:

或上与下相应,而下与上不应;或者相反;或者上下皆应;等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考虑卦时与卦义不可一概而论。

一卦陸爻中公认最为主要之爻,称之为卦主

(注:六爻关系法则的解释和应用,详见:李守力著《周易诠释》《周易密钥》兰州大学出蝂社2016年9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经中的爻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