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帮我看看,它的密度和重量的关系重量以及表面的坑洼状态及其像陨石

住房易,全国买房、租房信息平台
住房易,全国买房、租房信息平台
住房不再难,买房、租房就到住房易“香格里拉陨石”现身珠宝展?专家:仅是一块矿渣|陨石|火流星|香格里拉_新浪新闻
  原标题:“香格里拉陨石”现身珠宝展? 展出者坚称系10月坠落的火流星 专家认为根本不是陨石 仅是一块熔岩或矿渣
  10月4日中秋节晚,一颗“火流星”从天而降,坠落到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公里处。随后,这颗被多名网友拍到的“大火球”,引发了一系列火热的关注和讨论。“陨石猎人”、专家、爱好者等各个团体,前往陨石坠落地,希望找到陨石。而就在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成都举行的一场珠宝展上,有参展方称,展示出的一块“陨石”就是“云南香格里拉陨石”。对此,也有相关专家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其并非陨石,可能是炉渣或者火山熔岩。
  “香格里拉陨石”在成都展出?
  近日,四川成都当地电视媒体报道称,在一个陨石展上,一块“神秘陨石”引发大量关注。当时在展出现场的四川古玩收藏协会陨石专业委员会会长李波介绍,这块黑色的“陨石”就是今年中秋夜,坠落在云南香格里拉附近的那个“火流星”。
  北青报记者从视频中看到,这块黑色“陨石”呈小山锥形状,上面还有类似岩体在高温液化后冷凝的痕迹。
  李波对媒体称:“这个就是我们传说中来自云南的香格里拉陨石,非常新鲜,这是非常经典的陨石。下面是着地点,这样一个冲击,凝固了变成这样,非常典型。”李波同时表示,香格里拉的陨石已被炒到了20万元一克。
  同时,视频中提到,有一个测试工程师在拿着一个机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为铁是主要元素,还包括其他微量元素。
  该视频播出后也引发不少争议,甚至有相关人士认为这“根本不是陨石”而是一块“炉渣”。
  “陨石”还是“炉渣”?
  10月4日“火流星”坠地之后,李波连同四川古玩收藏协会陨石专业委员会(简称川陨会)其他成员一同前往香格里拉去“猎星”。“我们第一时间到了之后,跟当地的目击者交谈、录音、录像,但是后来看路很险,考察了6天时间就返回了。”
  但李波并不想就此放弃,于是他把团队携带的一些设备交由当地原住民,让他们继续帮忙搜寻。最终,李波等来了自己期待的“好消息”。
  李波向北青报记者称,这块“陨石”是由川陨会一个分会的会长于11月8日左右发现,并于13日寄到了成都进行进一步检测。“发给我们几块‘陨石’之后,我们进行了筛选,认为这一块比较符合香格里拉陨石的特征:包括陨落点、是不是在香格里拉的陨落带上,以及外观燃烧的熔融特征等进行了判断。”
  对于网上有人质疑这块“陨石”其实只是一块“炉渣”,李波予以否认,“陨石会带给我们很多未知,每个人抱有不同观点是可以理解的,有争论不是坏事。作为民间爱好者,只能说从我们的角度和我们的知识层面上来看,这块很大程度上是香格里拉陨石。”
  李波对北青报记者称,此次展出也和组委会进行了沟通,“因为陨石相对专业,组委会成立了一个陨石专区。我们展出陨石实际上是一个科普,要去学习未知的东西,并不是拿一个固有的知识去套,我去套它那肯定就不是嘛,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陨石是怎样的,我们是抱着一个科普的态度。”
  不同声音质疑陨石真实性
  昨天,北青报记者联系了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陨石科学考察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维,蒋维称,李波所展出的这块“陨石”一定不是来自香格里拉的。蒋维认为,这块“陨石”既可能是炉渣,也可能是火山熔岩。“从它的外观特征,包括表面的熔融状态、气印、外形特征等完全不符合陨石的特征。”
  而如何真正去检测一块石头是否为陨石,蒋维介绍,要做切片分析,要做电子探针,还要分析同位素等。“过程非常复杂,手拿一个机器检测不靠谱。”蒋维称,元素是陨石鉴定的一个标准。此外,蒋维认为,更重要的还在于岩像分析。“结构跟地球岩石有区别,分子结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形成,都是有区别的,不仅仅是一个元素就能看出来的。”
  20万元一克的价格,在蒋维看来也过于夸张,蒋维称,很多陨石也就是几元、几十元一克。
  在“火流星事件”后,蒋维也曾到了香格里拉参与到了这场“寻宝”活动中,但后来因为难度较大,且当地下雪等自然原因,蒋维提早离开了。但在蒋维的了解中,目前香格里拉坠地的陨石还没有被真正发现。
  川陨会的另外一名成员对北青报记者称,他认为展出的这个“香格里拉陨石”更像是一个工艺品,“国内陨石界很复杂,科学理论上的陨石,需要符合飞行动力外形等条件,天工之作很少有完全对称的。”
  此外,国内陨石专家、北京天文馆专家张宝林在接受云南媒体采访时表示,“那不是真正的陨石,没有一点陨石的特征。”张宝林称,陨石穿过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温度会骤然升高,然后又很快冷却,从成都这块“陨石”的图片来看,似乎融化后熔岩流了很长时间,没有迅速冷却,推测可能是火山熔岩或矿渣。
责任编辑:张建利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小伙买33吨陨石求婚&专家:陨石可能是假的
日07:35&&来源:
原标题:专家:爱情是真的,陨石可能是假的
  图为乌鲁木齐小伙子花100多万买的33吨重的“陨石”
  陨石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天体或碎块,在坠落到地球表面的过程中,与大气发生摩擦燃烧而未燃尽的物质。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其实陨石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每天都会有几十吨的陨石掉到地球上,但重量大的陨石很少,多数陨石都像沙子、花生米、蚕豆那么大。
  打破砂锅
  本报记者 付丽丽
  近日,有媒体报道,因女友爱看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乌鲁木齐有位小伙子花100多万买了一块重33吨的陨石,用来向女朋友求婚,并成功了。
  在为这位小伙子高兴的同时,有网友也表示疑问,这个重33吨的陨石是真的吗?这种“天外来客”,放在家里会不会有辐射?
  33吨重的是真陨石吗?
  如此大的陨石一般由国家收藏,而且100万买不到
  “如果真的是30多吨重的陨石,在世界上能排名前三,会非常知名,因此这则新闻中的‘陨石’真伪还有待考证。”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工作人员王科超介绍,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陨石重66吨,在非洲的纳米比亚;中国最大的陨石重28吨,在世界上排名前五,这些陨石都是铁陨石。而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中国的吉林陨石,重1770公斤。
  “我个人并不认为33吨的那块石头是陨石。假如它是陨石,其将是中国最大的陨石。如此大的陨石,首先都是国家政府进行收藏,没有交易的先例,并且以现在陨石交易市场价格来看,这样的陨石也远非以100万的低价可以买到。”王科超说,其实证实它是否是陨石也很简单,因为这样重的陨石肯定只能是铁陨石,根据磁性、密度和光泽普通人也不难分辨。
  对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家郑永春表示,由于铁陨石的铁镍含量较高,本身就是一大坨铁块,所以表面会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还能看到不少铁锈痕迹。如果拿磁铁接近陨石,磁铁会吸在铁陨石上。“从照片来看,小伙子求婚用的这块石头,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但铁锈的痕迹就不太看得出来。不知道把磁铁放上去,能不能吸得住。如果有哪位朋友就在附近,倒是可以去试试看。”郑永春说。
  如何分辨真假陨石?
  陨石密度较大,融壳和气印是其与生俱来特性
  真陨石也好,假陨石也罢,至少这个小伙子最终抱得美人归了,但是一般人买到假货心里总归不会好受,尤其是买陨石却买到了炼钢炉的炉渣。那么,究竟该如何分辨真假陨石呢?
  朱进说:“从表面来看,陨石的主要识别特征有熔壳和气印等。”对此,王科超解释说,陨石在穿过地球大气层时,经历了剧烈的摩擦和烧蚀,表面尖锐的部分容易被磨平,缺少棱角。受气流的作用,表面会有犹如手指在较软的黏土上按出的凹坑,称为气印。高温将陨石表面的物质融化,因此,陨石表面通常会有一层约1毫米的融壳。
  不同材质的陨石新鲜融壳的颜色不一样,通常融壳像一层塑料一样呈黑色,也有的呈黄棕色。这层融壳容易风化脱落,或受氧化作用颜色由黑色变成棕色,这主要取决陨石坠落地点的气候和落地时间。地球上的岩石是没有这样的融壳的。
  此外,石陨石的密度一般在3.5克/立方厘米以上,铁陨石更是达到7.8克/立方厘米,而地球岩石平均密度在2.7克/立方厘米。密度太轻的石头肯定不是陨石。但是不是密度大的石头就一定是陨石呢?也不是。因为地球上也有很多矿物的密度大于3.5克/立方厘米。
  “其实,对陨石的鉴定,可以分为手标本鉴定和仪器鉴定。普通人一般可以根据手标本排除大部分样品。而陨石的最终确定,还是需要专业的仪器比如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分析样品的岩石结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等信息,由专业人员进行判断与分类。”王科超说。
  陨石辐射危害健康?
  和地球岩石一样,陨石辐射非常微弱完全可以忽略
  太空充满了各种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线,而陨石又是来自太空的物质,那么把它放在家里会不会有辐射?
  “陨石的辐射是个伪命题,陨石就是来自太阳系的天然的石头,天然的东西一般都会有辐射,就像元素周期表里比较靠后的元素会有放射性一样,但这种辐射非常微弱,根本不需要考虑,对人体是完全无害的。”郑永春说。
  朱进也表示,大部分陨石的成分与地球上的岩石一样,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氧、碳、硅等非金属元素;也可能含有铁、镍或其他更贵重的金属。根据其成分的不同,陨石大致可以分为: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接触放射性元素,但不足以达到危害健康的程度。陨石中的元素在地球上都能找到,一般来说,不会因为辐射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所有岩石都有一定剂量的辐射,辐射主要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陨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平均含量是小于地壳的,比地球上的花岗岩、大理石等岩石的辐射小很多,因此不用担心陨石对人体造成伤害。”王科超说。
  陨石值不值得收藏?
  陨石数量多、不易保存,最主要的还是科研价值
  近年来,陨石收藏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那么,陨石究竟有多少收藏价值,又会不会增值呢?
  在王科超看来,陨石是来自地球之外的物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因为它的独特性、稀缺性和观赏性,使其具有与普通收藏品相同的收藏属性,因此它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但陨石价格各异,主要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它的品种、品相、是否新鲜、是否著名等等。”比如非常稀少的月球陨石、火星陨石,国外交易价格都在一克500美元以上,是黄金的几十倍,而一些落地很久已经风化的普通球粒陨石或者产量较大的铁陨石,一克价格只需要数元甚至更低。
  对此,郑永春表示,陨石不一定都是很珍贵的,因为地球上每天都有上百吨陨石坠落,大部分陨石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科研价值,因为只有非常珍稀的陨石科学家才会感兴趣。很多陨石都是石质和铁质的,玩玩可以,但并没有增值的可能。
  “陨石不容易保存,在保存过程中会继续氧化。因此,以赚钱为目的的收藏我个人是不支持的,陨石的价值更主要的是科研价值,再就是博物馆收藏,用来给民众展示、科普。”朱进说。
(责编:魏艳、赵竹青)
推荐阅读2017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走完“第二步”在2016年相继完成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今年4月中下旬,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
6329米!国产水下滑翔机“海翼”刷新世界纪录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上完成了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为我国深渊科考提供了新的科考手段。找到陨石真能一夜暴富?这可能是“圈套”的开始_网易新闻
找到陨石真能一夜暴富?这可能是“圈套”的开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找到陨石真能一夜暴富?这可能是“圈套”的开始)
透明的玻璃器皿里,铺着蓝色硅胶颗粒状干燥剂,一颗颗形状各异、黑色或褐色的陨石安静地躺在上面。赵志强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安放在工作室隐蔽的角落,不无自豪地向来访的客人展示和介绍,这些或来自主人公漫长地野外搜寻,或颇费功夫从他人手中所购的石头。“陨石猎人”赵志强收藏的“陨石”。受访者供图作为“天外来客”的陨石,附着神秘与想象,引来无数人竞相追逐,有“陨石爱好者”、商贩、拍卖公司,也有像赵志强这样的“陨石猎人”和藏家。从寻陨、鉴定到拍卖、收藏,由于规则不明,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形成了一个鱼龙混杂又盘根错节的江湖。猎陨2007年,能源商人赵志强在英国开会,在伦敦的市场上看到了几块“不一般”的石头,一问得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毫不犹豫”掏出2000元人民币买下四块。回国后,赵志强带着国外淘来的陨石四处鉴定,从那之后“一发不可收”。第一次野外寻找陨石是在五年后,他跟着一个地质队奔赴新疆库木塔格沙漠。那里戈壁千里,荒漠绵延不尽。假陨石赵志强回忆,进入库木塔格一个小时后,发现了一块陨石疑似物,磁铁瞬间将其吸住。他兴奋不已,一手拿着石头,一手拿着酒瓶子,边喝酒边跳舞。“不敢相信,神奇”,他形容那次冒险——后来他再去过几次,都无功而返。赵志强投注大把时间找陨石,去的最多是有“死亡地带”之称的新疆罗布泊,致命的风暴曾将他困在荒漠里,没有信号,夜晚温度极低。有次他负重几十斤物资在风沙里跋涉了150公里。那次行动,赵志强发现并收集到16块“疑似陨石”,其中13块被确认为陨石,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检测后,申报至国际陨石学会,后来被命名为“罗布泊陨石”、
“楼兰陨石”、“小河陨石”和“兴地陨石”,这也是四大陨石富集区。“陨石猎人”把野外寻陨称为“猎陨行动”,但找到“猎物”是小概率事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家、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博士此前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解释,在地球上,每天大概有上百吨来自太空的物质降落,它们大部分是很细小的颗粒——宇宙尘,主体在大气层里就已经烧完了。一些比较大的天体没有烧完的部分散落到地球,多是落在大海、陆地上无人居住或人烟稀少的地方。依据目击者所述,常识和经验分析的民间寻陨行动,如摸石头过河,更多时候如大海捞针,有时靠的是运气。假陨石有一次,赵志强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上耗了十几天,“地毯搜索”也是一无所获,有“目击者”说陨石飞到了赤峰,他追到了赤峰,到那之后又有人说往南飞了,直到最后毫无踪迹可循。赵志强通常会叫上熟悉当地环境的人一同猎陨。而他的朋友张勃风格迥异,他目标明确,喜欢单独行动。除了目击者,张勃常在国际陨石学会和古籍文献中寻找陨石的线索:比如国际陨石学会的数据库里记录了历史上陨石坠落地和发现地的信息;而古籍文献、《左传》《史记》等史书、诗词里有时会透露“异样天象”的讯息。2015年,张勃特地前往南丹境内的山区,花了半个月时间搜寻,最后找到了两块南丹陨石。他的依据之一是史书的一项记载,1516年(明朝正德十一年)在广西南丹县发生了巨大的陨石降落。张勃对陨石的兴趣始于2009年的一次骑行。那一年,他从三亚南部,沿着东海岸骑向西海岸。一天晚上,露宿海边帐篷,半夜迷迷糊糊醒来发现三颗流星划过,伴随着闪光和爆炸。此后,他开始了解和收藏陨石,购买的过程中接触了“陨石猎人”,也生发了找陨石的念头。张勃第一次找陨石是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索诺兰沙漠。他回忆,在人迹罕至的沙漠行走了几天,与毒品走私者擦身而过,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如今,他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外面找石头,去过非洲撒哈拉沙漠,也去过南极洲的冰川,但“十次里有九次都找不到”。张勃的寻陨装备有金属探测器,卫星电话,无人机,GPS定位装置,还有帐篷睡袋、干粮便携食物等。在他看来,要成为专职的“陨石猎人”,除了要有陨石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假陨石生意张勃此前做过珠宝生意,他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陨石商人。这几年,他收藏的陨石数量累积几千块,大部分是通过购买和交换获得。除了提供样品给科研机构,自己收藏一部分,再出售一部分。每年中国春节前后,他会前往在美国南部亚利桑那州沙漠小镇的陨石交易市场,十几条街道上摆着各类矿物奇石。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两百名“陨石猎人”,他们买卖和交换陨石,并分享自己的经历,交易相对隐蔽。“陨石猎人”有心照不宣的“行规”:他们会线上交流陨石知识,但对各自寻陨的过程,很少透露。“就像寻宝一样,没有人会把宝藏地点透露给别人。”陨石猎人更多考虑陨石的市场价值,如果相约一起寻找,谁发现谁得,共同发现则平均分配。通常,国内的陨石商人从美国的陨石交易市场上低价买进货物,再回国贩卖。张勃既购买过一克5000美金的陨石,也卖出过一克3万人民币的陨石,而普通的陨石价格可能只有几十元。“虽然不同类型和大小的价格不一,但(总体来说)陨石的价格没有具体标准。”赵志强回忆,过去陨石都是论克买卖,这两年趋于和观赏石一样,由品相,产地等决定价格高低。由陨石开发制作而成的耳环,戒指,雕件等各种饰品也渐渐出现在各种展览会上。张勃在上海有一家半开放的陨石工作室,展示各种陨石,交易多数时候也在这里完成。在这间工作室,他见过许多不同身份和年龄的“陨石爱好者”,怀抱暴富梦找到他,让他鉴定所持“陨石”真伪,最后多数失望而归,“很多爱好者都不懂陨石知识,也更容易受骗”。张宝林展示4个陨石样品北京天文馆陨石资深专家张宝林告诉记者,过去,很多人收藏了很久都不知道陨石是什么,其实收藏的是铁矿石或地球的岩石。赵志强创办的陨石网站,每个月都会接到十几名陨石爱好者对拍卖机构的投诉,“他们(拍卖机构)渗透到各个群里边,不管对方是什么石头,都估以高价,说自己可以鉴定,好多人禁不住诱惑,就上当受骗。”赵志强解释说,这些拍卖机构通过收取鉴定费和服务费营利。交易通常在线上进行,费用从一万到几十万不等。“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能力做(鉴定)”,张勃说。今年年初,合肥商人王浩天在网上成立了一家“陨石文化交流研究会”,吸纳会员,承诺为会员藏家提供检测鉴定服务,并称与拍卖公司合作,让会员的藏品上拍。王浩天自称陨石爱好者和藏家,仅凭肉眼就能鉴别陨石真假,成立网站是“为了扩大陨石圈子的影响力。”但运作了一段时间,会员只有7名,他抱怨自己的网站影响力不够,无法吸引太多陨石爱好者。而青岛一家拍卖公司征集部负责人声称只用看照片就可以判断陨石的真假。他告诉客户,陨石有两种出售方式,一种是私下交易的展销会,一种是拍卖会,前者出手快但价格低,后者出手慢但价格高。展销会和拍卖分别需要5000元和8000元的服务费,成交之后公司收取10个点的佣金。假陨石“陨石能卖到高价”,
他笃定地说:一块成年男性头部大小的石铁陨石成交价一般在600万-1200万之间。至于鉴定,“90%以上的藏品光通过照片就能看个大概,再通过我们的专家把把关就可以了。”张宝林说,中国一年大概发生十次陨石降落,但能被人们看到的也许就一次。由于稀有,很多人梦想以此致富。2014年,锡林浩特发生了一次火流星事件(编注:较大的流星体陨落时产生的流星现象)。张宝林曾参与搜寻,作为团队中的专家,他根据目击者指示的方向和拍摄到的视频,计算出陨落物的入射角和位置。在他的印象中,那次陨石被炒到一克12万元的高价。“陨石越新鲜价值越高,包括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野外放置越久,空气、水、沙土会对陨石氧化和侵蚀,它的原生态被破坏,也意味着价值递减。事实上,目前为止,市场上并没有卖出特别高价格的陨石,受访的几位专家均认为,一些拍卖出现的天价多是炒作。从事陨石相关工作多年,张宝林也接触过无数爱好者和收藏者,但从未见过因陨石发财的人。他清楚陨石真实的交易价格,“100元一克是高的了,还有2块钱一克,几毛钱一克,如果有人说几万一克那是瞎忽悠。”迷梦从2012年至今,赵志强出去寻找陨石不少于60次。他说有史以来降落过陨石的地方自己都去过,一共寻得陨石二百多块。捡回来的陨石,赵志强把它们放在密封的瓶子里,再垫上一层蓝色球粒干燥剂,以防生锈。真陨石样品受访的几位业内人士都没见过他卖陨石。赵志强说,找到的陨石,除了部分捐赠给科研机构,剩余的他都放在自己家里,并不出售。他打算以后做一个陨石展。成为陨石猎人一段时间后,赵志强身边围聚了不少陨石爱好者。有人拿着自己收藏的陨石找他鉴定真假,赵志强凭借经验断定是假的,对方气急败坏,认定自己拥有真正的陨石,“走火入魔了”。一次展览会上,有对夫妻开车载着一块70斤重的石头到赵志强处,得知自己那块石头并不是陨石后,妻子嚎啕大哭,并哭诉说为了检测这块石头,家里耗费巨资,已经一贫如洗。后来再有找上门的鉴定者,赵志强不再明确给出结论,而是推荐对方去学习陨石知识。建材商人王学良对陨石知识一无所知,偶然在网上看到介绍陨石高价格和高价值的内容后,他“感觉神奇”,于是开始接触陨石。之后两年的时间里,王学良耗资7万元从一些商贩手里买来一批“陨石”,并期待这些“掉到地球上的宝物”升值。后来拿到紫金山天文台鉴定,认定是假的,他才清醒过来。回忆那段经历,王学良后悔不已,形容是“盲目”和“愚蠢”的,落的让周围人嘲笑。如今,年过五十的王学良投入40万元从博览会上购买相中的陨石,在家乡各地展出。他称,想让人们认识陨石,“少走我的弯路。”在我国,陨石的所有权存在争议,物权法中规定的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中没有明文列举陨石。不过,澎湃新闻曾采访两位民商法学者,他们均倾向于将陨石看作特殊矿藏,所有权归国家。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会长赵旭东看来,陨石并不是典型的埋藏物,也不属于通常所理解的矿藏,但它“天然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在此之前没有被任何人控制占有”,跟矿藏的属性更接近。“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不承认谁发现就归谁所有。”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解释说,通常而言民法上无主物的“先占”是取得所有权的一个方法,但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无主物”和先占原则,他更倾向陨石是特殊矿藏,归国家所有,“但是对发现人、占有人、控制人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陨石的归属不明,某种程度也激发了民间的寻陨热情。三年前,韦杰加入了一个陨石爱好者的QQ群。在这个群里,寻找伙伴和出售陨石是第一要务。很多人是从奇石爱好者转移过来的,他们称彼此为“星友”,互相出谋划策。一些人把自己收藏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展现出来,像在推销一件珍奇的宝物。一些出去寻陨的人高度戒备,担心信息泄露引来劫掠;而更多人跃跃欲试,认为或有希望找到陨石;每一条相关线索都会在群里引来骚动;但没有人对陨石的所在确定无疑,当然,寻陨的结果通常是落空。常常是,陨石还没有找到,一些自称能够鉴定陨石真假和拍卖陨石的中间商或投机者就会出现。“做的都是发财梦。”韦杰说。他想高价出售手里的石头,但询价者寥寥。后来以每克2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100多克。去年,韦杰在网上联系了上海的一家拍卖公司,对方收取了他一千元的鉴定费,看过照片后,告知他的陨石被某个大老板看上了,愿意出价200万元,让他带着实物到公司进行仪器鉴定,实物鉴定费需要3万元。韦杰没去。他对拍卖机构不信任,但又坚信自己的陨石是真的。“现在的陨石和多年前的玉石一样,有发展空间”,他不无乐观地畅想。4块真陨石失序国内的陨石热从2013年开始。那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此后,网上出现高价出售的陨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收藏陨石。“人们对陨石知识的渴望与日俱增,但是,我国的陨石科普工作却严重脱节,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伟彪说。他曾写过一本科普书籍《天外来客:陨石》。“陨石是地外天体碎片降落到地球的岩石样品,是人类直接认识太阳系各天体珍贵稀有的实物标本”,他在书中写道。物以稀为贵。一些人醉心搜寻陨石的惊险体验,也有一些人费尽心机只想发笔横财。“很多寻找陨石的人盲目,敢于冒险,不计后果。”赵志强认为,打着“陨石猎人”旗号,一心逐利的人对陨石文化淡漠,“眼里只有钱”。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陨石猎人,“不光要具备陨石的知识,还要思想上得过关,不能卖假陨石。”深居研究室里的徐伟彪经常和善于在野外活动的“陨石猎人”来往,甚至合作。“他们会帮我们进行一些陨石的搜集等地面工作。”猎人有猎人的规矩,但整个陨石圈却良莠不齐。在国内,只有一些官方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里的科研室掌握陨石鉴定的方法。“但他们一般不会帮老百姓鉴定,(而且)大部分都不是陨石,没必要去鉴定。”徐伟彪说,陨石鉴定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需要用工具采样做成切片,送到相关部门检测其中含有的元素才可以确定是否是陨石,以及其类属。市场上一些鉴定机构并不科学。“上百家假陨石组织泛滥,甚至抛开科学家认定的标准,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陨石鉴定标准。敛财的方式主要是收取高额检测费,开具并不合法的检测证书。”赵志强说。前几年,赵志强遇到一个玩玉石的古稀老人,拿着十几块陨石做成的小人物件到他那里鉴别。他一看,“明明是褐铁矿”。老人不服,坐着火车到山东找人鉴定。得到了“长江陨石”的答案和一纸证书,“他们一点地球岩石的知识都没有,都是各取所需。”2013年,青岛一家拍卖公司的总负责人杨艺看中陨石业务,并做起陨石拍卖,在网络上或贴吧上接受咨询,帮人鉴别,征集客户。他承认,目前国内的陨石拍卖行业并不规范,价格没有统一标准,业内人士对陨石的认识浅薄,大部分客户只在乎能否拍出高价。而深圳一家拍卖公司针对陨石鉴定方法主要是观察石头表面和利用磁铁进行实验。当陨石藏家找上门来,这家公司的首席拍卖交易顾问先让对方发来陨石图片,他直接通过图片判断陨石真伪。如果为“真”,再让对方带着实物到公司让专家鉴定,鉴定费200元,如果送拍,则另外收取服务费2万元。陨石热催生了各种民间组织。赵志强回忆,近十年来,各种陨石组织和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玩假陨石的,到处搞陨石鉴定,发假证书,在检测证书上加上‘教授’的名,挂着牌正式开始营业了。”徐伟彪每天都会收到各种“求鉴定”的申请。很多人捧着自己的石头躲在徐伟彪工作的单位门口,等他下班。有人甚至天天堵在门口,他只能悄悄从后门离开。“一些人很偏执,我说是假的他也不会信。”曾经有人把陨石送到拍卖公司,公司收取鉴定费后,再判定陨石是假的。这人找到徐伟彪,经过检测,陨石为真。徐替他开了一纸证明,这人将拍卖公司告上了法庭。拍卖公司的人不断打电话给徐伟彪,威胁他并让他撤销证明。还有的人手里拿的不是陨石,拍卖公司却说是。“由他们拍卖,收拍卖费。某个一线城市有上千家这样的拍卖公司,是拍卖假陨石的重灾区。”张宝林说。
平日埋头于研究的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首席专家林隽也会经常接收到陨石鉴定的请求。“真陨石的量很少,但由于知识缺乏,没有监管,商人的炒作导致很混乱。”他说,民间老百姓声称手中所持有的“陨石”,以及市场上流通的不少“陨石”都是假的。10月4日中秋夜,香格里拉上空飞过一个“大月亮”,划破夜空,伴随着巨响……在许多目击者眼里,这个情景被认作了“小行星撞地球”,但其实“大月亮”是一个火流星,巨响是它在空中的爆炸声。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程钢_NN737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量等于体积乘以密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