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到涞源金水口景点距涞源有多远自驾游怎么走

涞水金水口景点距涞源有多远自驾游怎么走_百度知道
涞水金水口景点距涞源有多远自驾游怎么走
涞水金水口景点距涞源有多远自驾游怎么走
我有更好的答案
驾车路线:全程约60.1公里起点:金水口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6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京昆线2.沿京昆线行驶42.8公里,稍向左转进入G1083.沿G108行驶90米,直行进入京昆线4.沿京昆线行驶10.5公里,直行进入百泉路5.沿百泉路行驶3.8公里,朝广平大街方向,右转进入广平大街6.沿广平大街行驶1.0公里,进入中心路7.沿中心路行驶1.0公里,右转8.行驶60米,稍向右转9.行驶370米,左转进入开源路10.沿开源路行驶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涞源县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没啥也,我就是来水人,就有个野三坡还不错,和北京交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寻找即将消失的美丽山村~桃木疙瘩 - 美篇
/&&&&寻找即将消失的美丽山村~桃木疙瘩
扫码分享到微信
寻找即将消失的美丽山村~桃木疙瘩
  寻找一个在海拔1800米高山上的小山村,据说是世界上最穷的村。涞源桃木疙瘩,这里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发源地!我要去探探。……出发
收拾了一早晨装备,9.00易县出发,西陵上高速涞源东下,走108国道,涞水南款下路。此刻10.30小歇
这有位老乡,我过去问问路!
?我说,怎么叫了半天大哥,大叔,大爷的不理我,走近一看!吓我这一裤子腿,这也太用心了。故意的吧!
?看一眼,哆嗦一下!加油门跑吧?
横岭子,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不错,就是这里有几个矿有点破坏了。
摘抄一段故事
横岭子原属易州涞水县管辖。其山场权属于易州的把总衙门,衙门座镇金水口。这金水口的把总衙门是个小官,是姚村的一个地主花银子买的。那时候,横岭子年年着大火,年年大火烧山,再加上老百姓刨树墩、刨荆疙瘩,水土流失严重,这一带便成了荒山秃岭。涞水县金水口衙门见山场无利可图,既不看山更不护林。对横岭子是一直放任不管。临近是涞源县东团堡九甲的山场,归九甲的乡应(当时的地方乡官)管,这里是涞水县和涞源县的交界地,荒无人烟,盗贼却经常出没于此,清同治年间,这里曾发生了一场人命官司。横岭子这道沟,当年曾是山西雁北一带文人秀才进京赶考的必经大道。山中荒凉人烟稀少,一位进京赶考的举子身带银两,路经横岭子中的大叫沟沟门,不幸被强盗劫杀。死尸扔在当道儿上,大热天,死尸腐烂,臭气难闻。有人状告到涞水县衙,涞水县衙便让金水口把总衙门去查办。金水口衙门是花钱买来的把总,哪会审理官司,硬推说秀才被劫杀于涞源九甲地面,推手不管。后来,这人又告到涞源县衙,涞源县衙让东团堡九甲乡乡应去现场查案,九甲乡应回报说:赶考举子实在是在涞水山界被劫杀,与九甲无关。于是,这场官司推来搡去,连拖数月。后来,一位行侠豪杰途径横岭子,路见不平,状告保定府。保定府大人闻听此案勃然大怒。心想,人命关天,非同小可,再拖拉下去告到京城,乌纱难保。保定府官很快召来涞水涞源知县,同往横岭子查访死尸现场。官府轿夫刚抬轿走进大叫沟附近,便闻见死尸臭气熏天,府官近前看见死尸已腐烂得惨不忍睹。于是赶忙闭起眼睛,捂着鼻子快快躲到一边。召来涞源涞水两县的知县说:“老爷带你们二位查访此案,此案尸首腐烂,凶手早已逃之夭夭,无从抓捕归案了。老爷刚才已经看清楚:死尸头冲北崖,北崖连西山,西山邻九甲,为此,我责成涞源知县从九甲派差,速将死尸就地掩埋。老爷也不白白让你们派差,也无银两赏赐,就把死尸占地以西的全部山场,划归给涞源县衙九甲官山。日后不许再放火烧山,九甲乡应要组织乡民封山造林才是。”从此,涞源县衙便差九甲派乡民掩埋了无名死尸之后,在死尸头冲的北崖上,请石匠刻上了“自此西归涞源九甲官山”数字。后来,涞源县管理这一带后,果然,九甲乡民齐心协力封山育林,才使这里林木茂盛,花香鸟语,从此溪流不断。这里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横岭子自然资源保护区。讲述者:齐文章记录者:孙晓福采访时间:1994年流传地区:横岭子村
快走到山顶见一洞,进去瞧了瞧,又想起那个假人,又一激灵。撤吧没敢进
接近山顶,就有风车了,植被也有不同,树少,大多是灌木和草甸!应该离桃木疙瘩不远了!
经过涞源林场桃木疙瘩检查点,遇到了个热情的哥们,他把这里的各条路,算是给我介绍全了哈哈!给我开门送别
这是我寻找的桃木疙瘩吗?有点疑惑。可能不是主村吧,我印象里山村,庄,户都很分散。
继续前进,应该就在眼前了!
走了很久,路越来越窄。树也多了起来,就不见人。看地图,这里叫什么~叫牛?坑!
找个阴凉,还真不好找!
一个平的地儿,都没有!凑合着吧,把中午饭解决喽,早晨都没吃!颠哒了半天早饿咧!
这7星级的标准,抬头蓝天白云,低头野花草地。纯自然环境!?
就是坐的不舒服,咯屁股!
点了个萝卜炖羊肉,两个罐啤!炊饼2个!应该够吃了。
上菜也很快,厨师出色,色香味俱全!赞
一点也没糟蹋!全部干光!吃饭的时候接到刚才那个林场哥们的电话,说我已经走过了?,刚才那几户人家就是桃木疙瘩!啊……桃木疙瘩就这么几户?
休息了会儿,又翻了回来。也太冷清了吧,除了狗叫,在没其它动静,也不见人出来!
这里就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发源地!
摘抄网上资料!当时孩子们在这上学,升国旗的场景!应该是20多年前了吧!看同学们穿的不像这里的孩子?
宋祖英当年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这里拍了MTV,就是在这里唱红的。如今这里的小学已经被合并,只留下空荡杂乱的房子。
这就是20年前世界上最穷的山村桃木疙瘩,全貌!现在除了外迁,自然减员。就剩一户人家,2个人!唉,一个支书,一个主任,省的抢!不久的将来,这曾经火遍全国的美丽小山村会不会消失?
桃木疙瘩村里的狗狗,见人不叫,很亲近人,也许好久没见过生人了!
桃木疙瘩自然风景
桃木疙瘩自然风景
桃木疙瘩自然风景
桃木疙瘩自然风景
高山草甸,野花遍地。这真的很美!是纯朴,自然的美!
桃木疙瘩自然风景
看这车轱辘印,来往的车,从雨后到现在,真没几辆。
打算走北路,涞水金水口出。路不熟,又没人!不敢耽误,趁早走,天黑就出不去了!出发!再见疙瘩,下次在来!希望你还在……
这儿,应该叫箭杆河村。打听了一下老乡,全村,也不过10人,他还很自豪的说,比桃木疙瘩强多了!那村才1户。?
在这家,我向大爷问路,顺便问了句家里还有什么人,大爷说,有媳妇,还有个老爹!
他快70了!老爹90多了!长寿啊!
到处是禁毒标语,有点置身金三角的感觉!
沿途村庄,冷清。
这里的猪圈都那么凄凉!
小羊羔子一群?
偶遇一家野猪?,仔细看图,手机拉近拍的。这是一条快干枯的河,可能下来喝水了!接下来,我就使劲拧油门吧!
一路大河套,从涞水金水口出,经黄土台,南城司,柴厂,望龙,回家。到家7.00多吧!顺利完成桃木疙瘩之行,浑身也快散架了!过几天住那去!这次只是探路!
<ads :show-footer='true' :recommend-ads='{"type":1,"js":"北京周边千米高山及穿越路线概述(断续更新中)
北京周边千米高山及穿越路线概述(断续更新中)
&&&&&&&&&&&&&&&&&&&&&&&&&&&&&&&&&&&&&&&&&&&&&&&&&&&&&&&&&&&&&&&&前&&&言
&&&&&&&&本人登山时间不长,但每每选择一条路线都需要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大多站在很多前辈肩上下山。有感于当年前辈们探路的艰辛,更能体会到后来者一遍遍踩宽穿越小道的辛勤汗水,闲来无事基于阿坚《千米以上山峰词典(最新修订版)》、《系山峰名录》(见附件3)、《省海拔2000米以山名录》(附件4)、《山峰名录》(见附件5)、竹林的《七十二峰》(见附件6)、《名山和1500米以山名录》(见附件7)、《41座千米高山名录》(见附件8)以及网络和本人实际所走,编制了这篇有关周边千米高山及穿越路线的资料,但因资料来源零碎且大多是碎片,无法准确注明来源见谅。
&&&&&&&&随着信息技术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登山穿越时通过GPS、手机APP等应用,登山穿越中迷路风险大幅下降,但山还是那座山,悬崖峭壁、暴雨山洪、高山失温、雾雪迷路、雷击大风等造成的事故还是偶有发生。多年前的村道久无人走大多已被茂密荆棘长满阻盖,有些偏僻高山本就没有路只能硬切,危险就陪伴穿越者的左右。&
&&&&&&&&随网络普及和广大驴友无私的信息共享,与前辈们探路相比现在户外风险有所下降。户外穿越不仅是体力的挑战,出发前要对穿越区域所有线路有个全面了解,以此为基础组合出适合自己的线路(要考虑交通、天气、时间、强度、备选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此,本文以小区域为重点,收集区域内可找到参考轨迹的线路,方便大家熟悉穿越区域和组合线路。鉴于本人每座山峰登顶次数有限(图片中蓝实线为本人已走),大多线路是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没有亲自验证,请慎重甄别后参考。
第一章&&市地理地貌
&&&&&&&&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城区被自西南、到的群山环绕,只有东南方向是向渤海缓缓倾斜的大平原;平原海拔在20-60米,山地海拔在米之间,与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水系:部的泃河和潮白河、北部的北运河(温榆河)、西部的河和拒马河。
&&&&&&&&的地势是高、东南低;西部是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湾”,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小平原。综观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市一半是山区,从地理角度看,以居庸关、八达岭高速所在关沟为界,西南属余脉,称西山;东部属燕山山脉,境内称军都山。分区看,绝多为山区的是、、和,半为山区有、和,略微沾点山的有海淀、石景山和。
&&&&&&&&&&&&&&&&&&&&&&&&&&&&&&&&&&&&&&&&&&&&&&&&&图1-1&&市高山分布特点示意图
&&&&&&&第一高山为与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与交界的大海坨为第二高山,海拔2241米;与交界外不远处的雾灵山(境外5km),海拔2116米。这三座最高峰像三个坚实座标将地形固定在华北平原的角与坝原之间。另外,在与市接近的高山还有:的山(2882米)、灵山(峰2420米),的冰山梁(2211米)、东猴顶(2293米)和的云雾山(2047米)等高山。
&&&&&&&市域内超过千米高山无数,凡一千多米山峰附近肯定有超过千米山包若干,有些除当地人知其俗名外并未流通暂且不算。随着驴友队伍壮大,过去一些不太知名的高山、不太高但有特点的山峰也逐渐纳入视野,如棺材山、狗、铁坨山等。另外,有些山峰尽管很高,但受山峰所在区域交通条件、周边路线环境等限制,很多并不是驴友穿越热点。按照驴友穿越频度看,截止2018年初市域及周边进入驴眼中千米以山近250座,其中海拔1100米以上近200座。
一、108国道以南的山脊线
&&&&&&&108国道南侧区以“卧钟坨-洼卧山-腊-大凹尖-化木仑-猫耳山-连三顶”的西南—方向主山脊线为主线,从交通角度看这一区域穿越大致分为:(1)拒马侧的区域,(2)拒马侧的区域;(3)围绕上侧区域,(4)围绕猫耳山山脊的区域等。
二、108与109之间山脊线
&&&&&&&108与109国道之间以“大黑林-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大寒岭-髽鬏山-青水尖-张家山-妙峰山”的西南—山脊为主线,该山脊线是高峰最为密集的山脊,号称山区的“喜玛拉雅”。&从交通角度看这一区域穿越大致可分为:(1)百花山以西区域,(2)百花山及周边区域,(3)老龙窝周边区域,(4)髽鬏山周边区域,(5)大西山周边区域等。
三、到雾灵山山脊
&&&&&&&将到雾灵山一段称着山脊线比较牵强,但其有与其他高山相隔水库暂且算作一条山脊线吧!该山脊线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部区域;(2)县域;(3)东部及部区域等。
四、灵山到云蒙山间山脊线
&&&&&&&自清水镇到冯家峪镇横跨与燕山山脉“灵山诸峰-结点诸峰-云蒙山-尖”山脊是最长山脊,沿线分布着十几座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该山脊线上根据山峰聚集情况可分为:东域、区域、区域、东域、部区域、东域、西域、北部等八大区域。
五、张山营到喇叭沟门山脊
&&&&&&&自张山营到喇叭沟门的与交界山脊线上集中了东大尖、、大海坨、大西山、头道沟大尖、营四路山、卯镇山、南猴顶、、杨树底北山、云雾山等诸多1500米以山,加上与界粱上的几座1600米以山,该山脊线上根据山峰聚集情况可分为:北东部、部、白河堡水库西南侧、东南部、部、北部、南部等七大区域。
第二章&&周边千米高山名录
&&&&&&&周边超过千米高山无数,大多附近有村民的高山都有名字但叫法不一,本文摘录千米以山主要包括有驴友光顾、有成熟登山路线,重点是在网上能找到登顶参考轨迹的高山。
一、京畿周边千米高山名录&&&&&目前在网上能够找到登山轨迹或有具体位置高山近250座(本人登过其中近200座,即图中有蓝实线登顶山峰,图中实线为已走线路均有相应攻略),想必随户外队伍的壮大,很多高山会逐渐进入驴眼,欢迎广大驴友积极提供修改、补充的信息,使之能够为更多驴友提供帮助。
&&&&1、(),2882米,桃花镇,玛尼堆、庙宇废墟等
&&&&2、灵山(南灵山),2420米,孔涧村西、鲍家口西南、高家庄东南,废弃基站
&&&&3、西灵山,约2406米,南灵、鲍家口西南、高家庄,残长城及庙宇遗迹
&&&&4、东灵山,2303米,洪水口、江水河西南、空间村,灵山主峰石碑
&&&&5、东猴顶,2293米,老栅子、孤石村东南、松树营子西南,高原草甸
&&&&6、大海坨,2241米,大海坨村东、西大庄科、玉渡山,四脚瘦高铁架
&&&&7、冰山梁,2211米,县北50km的东侧,残长城
&&&&8、小海坨,2198米,西大庄科、大海陀村东南、玉渡山,玛尼堆、标志碑
&&&&9、摩黑梁,2135米,白草镇正沟、三道沟东南、老场子、长胜堡西南
&&&&10、雾灵山,2116米,县城正北、曹家路村东南,电信架
&&&&11、云雾山,2047米,县城南十几公里的南辛营村东南、南岗子村,电视转播塔
&&&&12、白草畔,2046米,堂上村北、秋林铺西南、张家铺东南,观景台及电讯塔
&&&&13、百花山,1990米,黄安坨东南、史家营西南、莲花庵,观景台及电讯塔
&&&&14、大黑峰,1977.6米,水口山林区北侧、刘家庄、碾子沟东南
&&&&15、老汉洼,约1974米,碾子沟村东、上斗营西南、茨儿山,小水泥墩
&&&&16、韭山,1922米,塔儿寺东南、椴木沟、麻黄峪西南,又名九山、韭菜山、北灵
&&&&17、十八盘岭,约1903米,高家庄东南、西灵南、梨园村
&&&&18、韭菜梁,1863米,白草镇鹿叫南沟东南、千松台、老场子西南
&&&&19、黄花梁,约1860米,洪水口、江水河东南、椴木沟西南、梨园岭
&&&&20、班古寺山,1858米,鲍家口、董家庄、柳树庄西,又名白古寺山、班古寺峰
&&&&21、大黑林,1858米,宝水村、堂上西南、北边桥东南,发射架及监控摄像头
&&&&22、犁铧山,约1845米,谢家堡村西、天桥山、者衣石、西灵侧
&&&&23、北高山,1803米,乡、堡东南、白草镇西南
&&&&24、,1798米,、、的三县交界点上,残留三脚架角铁
&&&&25、卯镇山,1776米,东卯镇、北粱、温栅子村西,又名东卯镇后山,残留松木棍
&&&&26、西大义尖,1763米,小、孔涧东南、东灵南、洪水口村西
&&&&27、大平粱,1756米,于洪寺村北、牛心山村东、观音堂东南
&&&&28、水口山,1735米,水口山林场、大平粱、刘家庄东南
&&&&29、梧桐树沟顶,1735米,南横岭北侧、峪西南、遥桥峪东南,又名梧桐树沟大尖
&&&&30、黄草梁,1732米,柏峪、燕家北、湾东南、刘家峪村西,水泥定位墩
&&&&31、铁镢岭,1713米,公涧铺、黄塔西南、道沟村东南、铁角岭村东,铁三脚架
&&&&32、山,1712米,镇乱佛寺西南、蔡树庵、清泉寺
&&&&33、南猴顶,1705米,东粱村东、杨木栅子东南、黄甸子村西,残留角铁、定位基石
&&&&34、八,1695米,八村北、水窑沟村西、牛心南
&&&&35、灰金坨,1685米,湾、白羊石虎南侧、新庄户西南,水泥桩测绘点
&&&&36、北猴顶,1673米,东粱村东、杨木栅子东南、黄甸子村西、南猴顶
&&&&37、磨脐山,约1662米,天桥沟、二道窝铺东南、云雾侧、李家窝铺村西
&&&&38、,1653米,杨木栅子村东、小窝铺村南、黄甸子、北猴顶北侧
&&&&39、老龙窝,1646米,马栏东南、金鸡台顶北、山矿、火村正南,铁三脚架
&&&&40、天桥山,1644米,谢家堡西南、犁铧南、者衣石村东、河东镇,水泥定位墩
&&&&41、断口岭,1632米,岭南台西、金树塔西南、白家口动、乱佛寺北
&&&&42、广坨山,1630米,幽州村、水头村西南、南石洋景区,又名瓜子岩
&&&&43、尖,1622米,茨儿北、上斗营东南、下斗营西南
&&&&44、区庙沟山,1621米,区段家堡乡观音堂、刘家庄村西南
&&&&45、寺上梁,约1621米,京煤瞭望塔东、鬼门、杏树台西南,铁三脚架
&&&&46、锅冒疙瘩山,1618米,大海坨乡东庄子、头炮村东南、旧站堡
&&&&47、金树塔,1611米,双塘涧西、岭南台、断口岭、谢家堡
&&&&48、抱孩山,约1599米,虸蚄口西南、柳树庄、班古寺北
&&&&49、西得山,1582米,大海陀、鸭地西南、五里坡,又名晒菜坡、大西山
&&&&50、千顶梁,1575米,姚家湾、巡检司东南、大龙池西南、四道沟台,残长城
&&&&51、龙台上,约1566米,石洞子、天桥沟门东南、南沟门村西的界粱上
&&&&52、南坡尖,约1563米,秋林铺村南、白草畔正东、四马台正北,又名大南尖,铁三脚架
&&&&53、千松背,约1560米,上帽南、四道穴、店西南界粱上
&&&&54、营四路山,1555米,红旗甸与古子房之间的界山
&&&&55、杨树底北山,约1552米,杨树底下、店村北、南沟门西南三界点
&&&&56、东大尖,1546米,方家冲村西、西南、白龙潭东南、小寺冲,水泥定位墩
&&&&57、水水峪尖,1543米,金树塔、岭南台、双塘涧西、小西南
&&&&58、黑坨山,1534米,八道河乡的西栅子村北偏西,坍塌木三脚架
&&&&59、凤凰坨,1529米,四海镇与区交界,又名凤驼梁,坍塌木三脚架、烽台遗迹
&&&&60、青水尖,1528米,娘娘庙北、关键、安家庄西南,铁三脚架
&&&&61、四十里长嵯(高山岭),约1525米,后城镇北、样田乡东、长伸地村西
&&&&62、髽鬏山,1524米,付家、千军,又名抓髻山、髽髻山,铁三脚架、抗战纪念碑
&&&&63、芦子水,约1520米,向阳口北、幽州东南、南石洋大峡谷西南角,二层观景凉亭
&&&&64、头道沟大尖,1507米,大边东南、古子坊西南、大黑尖界粱上,小玛尼堆
&&&&65、瓜曲草,约1497米,川底下北、王大,三棱陀、白铁山、大头庆中间
&&&&66、南猴顶,1476米,千家店南、河口东南、石槽村,混凝土柱子及一根松木棍
&&&&67、大坡墩,约1470米,样田乡东、小堡子东南、红土梁西南、黑土洼,烽火台
&&&&68、大坨,约1465米,堂上、白草畔东南、四马台,废弃防空洞
&&&&69、抓角山,1454米,北、菜树庵东南、、罗古台
&&&&70、笔架山,1448米,马套村、镇边城西南、水头村东南
&&&&71、南横岭,1445米,与县界岭南侧,雾灵南、三岔口村
&&&&72、长梁头顶,1444米,石盘口村北、白土梁西南、陈家铺东南、甘泉庄
&&&&73、六里坪,1443米,镇王平石西南、九拨子、花市、双林东南
&&&&74、白铁山,1442米,柏峪、灵岳寺、王家,又名白帖山,铁三脚架及水泥桩
&&&&75、八十亩地梁,约1440米,小堡子东南、红沙粱西南、南拔子,小水泥定位墩
&&&&76、黄楼洼,1439米,长峪城、黄楼院村西、黄台子西南,高大烽火台(高楼)
&&&&77、傲玉尖,1437米,赵亩地、老龙窝东南、金鸡北,三脚架残留角铁
&&&&78、棋,1434米,向阳口、马套西南、马家套,又名段叶台,铁三脚架
&&&&79、云蒙山,1419米,刘家店东、北西、山顶平北,铁三脚架
&&&&80、二道岗梁,1418米,镇边城、马刨泉、黄土洼村西,测量水泥桩,又名黄崖夹
&&&&81、大黑尖,1417米,小川、大石窑西南、红旗甸,木三脚架
&&&&82、大塌梁,1416米,赵亩地西南、傲玉尖东南(0.4km)、金鸡北
&&&&83、富贵山,1410米,五里坡东、野猪窝西南、三岔河
&&&&84、囤上后山,1407米,营盘、上花楼、石槽西南,半截水泥柱
&&&&85、南山安,约1403米,向阳口、芦子水东南、棋正西
&&&&86、鸭山,1402米,千家店南、石槽东南、上花楼,又名丫山,铁三脚架
&&&&87、北峰,约1401米,黄甸子、田营、安营村西、北大庙东南界粱上
&&&&88、梁家山,约1394米,燕家台西南、梨园岭东南、双塘涧、杜家庄
&&&&89、大寨顶,1391.5米,磨、赵亩地东南、西苑村南,又名寨顶
&&&&90、二道洼顶,1387米,后城镇北、二道洼村西、名旺庄村东、铁塔
&&&&91、孩儿山,约1386米,万泉庄村东、赵家地东南、四道沟西南、上户庄
&&&&92、佛顶峰,约1382米,李营、东南、水泉西南界粱上
&&&&93、小西天,约1379米,黄甸子村北、莲花顶东南、北大庙村南界粱上
&&&&94、莲花顶,约1376米,佛顶峰、李营、水泉东南界粱上
&&&&95、木城粱,1372米,西苑村西、金鸡台村东、大寨顶、红土鞍南侧
&&&&96、山神庙山,1367米,张家村西南、鬼门、八二零矿、瞧煤涧
&&&&97、柳木坑梁头,1367米,珍珠泉东、水泉子村南、双窑村,松木三脚架
&&&&98、老虎头,约1367米,长峪城、坊安峪、辛房村南,长城敌楼、广电微波站
&&&&99、绵羊洼,1366米,化庄东南、幽州、广坨山、水头村西,定位水泥墩
&&&&100、水峪东大尖,1360米,千军、水峪、岭西,又名望星台,铁三脚架
&&&&101、梯子扶,约1358米,富合西南、森水、义和村、鱼斗泉东南,定位水泥墩
&&&&102、水泉背,约1356米,秋林铺东南、四马北、北直河,又名桃树洼尖
&&&&103、横岭西沟,1349米,横岭村西、大营盘村南、镇边城村北,顶西侧有长城
&&&&104、,1348米,水头东、牤牛沟西南、石湖,又名黑尖、茨顶,铁三脚架信号架
&&&&105、大头庆,约1333米,柏峪、黄草梁东南、王大台西南、
&&&&106、卧钟坨,1332米,都衙西南、百里峡景区东南、黄峪铺,定位水泥墩
&&&&107、大营盘南山,1330米,大营盘村南、庙港村东、横岭,残长城
&&&&108、庙沟山,1325米,水头村北与界岭上
&&&&109、灰树塔尖,1325米,瞧煤涧、千军台坑西南,发射天线、铁三脚架
&&&&110、冠帽山,1321米,张山营镇小鲁庄、黄柏寺,又名棺材山
&&&&111、猴石梁头,1318米,松树台、双金草村东、桃条沟村南,铁三脚架及定位墩
&&&&112、上寺岭,1307米,车厂、葫芦棚山脊西侧最高点,又名猫耳山
&&&&113、三棱坨,约1305米,王家山和灵岳寺、刘家峪南,铁三脚架
&&&&114、大北坨子,1303米,铁矿峪、海字口东南、岔石口村南,又名北大坨,定位墩
&&&&115、红土鞍,1302米,西苑村西、金鸡台村东、木城粱北侧、大塌粱东南
&&&&116、柏峪西,1300米,柏峪西南、燕家、李家庄,又名西岭、西梁,歪倒木架子
&&&&117、妙峰山,1291米,涧沟、禅房村东、活山涧西南,废弃铁塔
&&&&118、牛,1288米,坊口、陆家坡东南、坊安峪、辛房西南,顶北有残长城
&&&&119、尖,1286米,白炭窑村西南、三十亩地村东南、龙潭沟,铁三脚架
&&&&120、石人子山,1283米,下帽山、中沟门、燕子窝村东
&&&&121、梯子沟顶,1280米,珍珠泉乡转山子、三岔口村侧
&&&&122、燕羽山,1278米,果树园村东南、四司村西南、慈母川,定位墩及小玛尼堆
&&&&123、阳,1276米,七爷坟西,又称东大坨、西大尖,大玛尼堆
&&&&124、槽二岭,约1268米,杨儿彦西南、房儿港村西、芦子水、联合东偏北
&&&&125、桃树崖尖,1267米,杨家峪村东、大寒岭关、曹家铺,铁三脚架
&&&&126、月牙鞍,1266米,千军台坑西南、宝地洼、瞧煤涧东南
&&&&127、暴雨2顶,1262米,刘斌堡乡暴雨顶北0.6km,铁三脚架、定位墩
&&&&128、二子,1255米,秋场村东、交道、杨户栅子村南,寸许白圆瓷片
&&&&129、暴雨顶,1253米,辛庄堡、刘斌堡村正北、沟村,铁三脚架
&&&&130、沟北岭东山,1253米,东指壶东3km,又称狗背岭东山、风簸箕梁
&&&&131、佛爷顶,1252米,香营、黑峪口村、白河堡村西南,铁三脚架、天线
&&&&132、茶楼顶,1251米,车厂、葫芦棚、山脊东侧最高点,石刻棋盘
&&&&133、窝头尖,1241米,大寒岭关城东侧、千军台坑北、曹家铺西南,铁三脚架
&&&&134、清水顶,1239米,帮水峪东、石峡、古长城西南、羊圈子,长城、天线
&&&&135、顶,1239米,辛家堡村北、应梦寺侧,又名青寺顶
&&&&136、东指壶,1234米,玻璃台村,又名东纸壶,二层凉亭
&&&&137、大子,1233米,杨户栅子村西、头道梁,倒塌木三脚架
&&&&138、老虎背,1233米,施庄村东、化庄、天漠景区西南,水泥定位墩
&&&&139、照山,1231米,照山洼村南、马蹄沟东南、仓米道村西、田仓米道西南
&&&&140、对子坨,约1221米,黄峪铺村南、上户庄、圪塔窑子,废弃雷达差转台
&&&&141、马金台,约1213米,秋林铺、莲花庵东南、饮马槽,铁三脚架
&&&&142、天秤山,1213米,花市东南、五拨子、八拨子岭西南镇与挂兰峪镇界粱上
&&&&143、黄花顶,1210米,云蒙三峪(牛盆峪、石塘峪、葫芦峪)景区北
&&&&144、大凹尖,1210米,霞云岭东南、庄户山、东关上,又名尖、黑牛盖
&&&&145、洼卧山,1206米,平峪、议合西南、森水东南、,凉亭及铁三脚架
&&&&146、大平顶,约1202米,辛庄堡、刘斌堡、暴雨顶西,航标架残留松木棍
&&&&147、青杠尖,1198米,四马台村东、鱼骨寺村北、北直河村西南,小玛尼堆
&&&&148、辽坡,1195米,黑峪口村北、白河堡村西、燕山天池,松木四脚架
&&&&149、东山尖,约1193米,大村东侧、杨村东南、田庄,平地圆水泥墩
&&&&150、风簸箕南顶,1192米,东指壶东南、黄土梁、蜂洞子、沟北岭东南侧
&&&&151、十八盘,1186米,千家店、红旗甸、水头东南、黑南
&&&&152、大峪岭,约1185米,圪塔窑子西南、下场、北台子
&&&&153、南,1183米,陈家堡东南、石峡村南侧,长城,发射天线
&&&&154、连三顶,1179米,车厂、南窖东南、西南,又名连泉顶,铁三脚架
&&&&155、张家山,1178米,北、南山村东南,又名马连鞍梁,定位水泥墩
&&&&156、应梦寺山,1178米,靳家堡村北4km、后侧,寺庙
&&&&157、牛角胡,1177米,东太平、大地港东南、牛角南,定位水泥墩
&&&&158、老虎坑,1173米,暴雨顶北、柏木井、茨沟村东南,铁塔及铁三脚架
&&&&159、石片梁,1165米,苗耳洞东南、谢石塘西南、后申峪,铁三脚架
&&&&160、贾胡山,1159米,宝地洼东南、行字鞍西南、上水峪村北
&&&&161、太安山(落鹰尖),1157米,姜家沟东南、白草洼、半块豆腐
&&&&162、半块豆腐山,1156米,白草洼村北、云瀑沟北、烧窑峪、太安
&&&&163、十八盘岭,1156米,董家沟西侧、花沟村西南、四司村东南
&&&&164、大寒岭,1156米,千军台矿、大寒岭关城西南、、吕家东南
&&&&165、槟榔山,1155米,堡、小川村东南、八道沟、大窑村西南
&&&&166、大石槽尖,约1154米,杏儿地、北直河、任家铺东南、鸳鸯水西南
&&&&167、化木仑,1152米,燕水村东、泗马沟村西,又名乳峰、包子山,铁三脚架
&&&&168、萝卜地北尖,1146米,鹫峰公园西、涧沟村东,发射架、小玛尼堆
&&&&169、大敞洼,1145米,花盆、北水泉沟北、牤牛沟,又名牛沟山、大长洼
&&&&170、鹰翅梁,1145米,偏坡峪南、庙上、东太平庄北、马蹄湾东南,残长城
&&&&171、老虎山,1145米,横岭、坊口东南、坊安峪,高高测风塔
&&&&172、九眼楼,1141米,黑坨山、结点之间,又名火药山,长城
&&&&173、大光景,约1141米,了思北、长港东南、孙家坟西南、溜石港,防火瞭望塔
&&&&174、道虎窝南山,1139米,古家窑村东侧、上奶山村北、后道虎窝子村南,铁三脚架
&&&&175、八股山,1137米,碾子乡的碾子村东南、黄草坡西南、三块石
&&&&176、锅顶山,1131米,流村镇北禾子涧村东,碎石碓
&&&&177、鸡鸣山,1128.9米,城区东南2km、鸡鸣驿的一座孤山,庙宇
&&&&178、窗户山,约1127米,大歇北、木沟村南、北长僧西南
&&&&179、暴雨坨,约1126米,卧虎榻东南、三流水西南、大凹尖
&&&&180、史家营南岭,约1124米,史家营乡政府正南、青林台村西南、马金北
&&&&181、龙潭顶,1122.6米,牌角村东南、沙峪口村北、北台子
&&&&182、三座,1122米,塔洼、汪家南、陡子峪村西,又称三垛子,顶平杨树林
&&&&183、平安梁,1122米,菜树甸、碾子西南、四道甸,图标抱榆沟高尖
&&&&184、荞麦山,约1118米,杏儿地东南、笛子港、上石堡,铁三脚架及定位水泥墩
&&&&185、老虎打仗山,1117米,县城西侧、上石洞乡东南、小苇塘
&&&&186、孙家山,1116米,泗家水村南、大沟村、南山村,铁三脚架
&&&&187、凤凰山,1113米,石洞村东、庙粱、小山口西南、大营盘村西
&&&&188、青峰岭,1110米,涞沥水、杏黄东南、三流水村东,地图标注为青风岭
&&&&189、大,1109米,河东镇东南、张各庄、天关景区
&&&&190、谭子港尖,1106米,四合西南、窑、后石堂,铁三脚架
&&&&191、南大坨,1105米,柳树沟西南、栗园厂村北、王老铺、次港儿西南
&&&&192、东山头,1105米,幽州村、安家漩、化庄村西南
&&&&193、腊,1104米,石板台正南、南大坨东南、王老铺、窑
&&&&194、阳坡高尖,1103米,村东南、盘道沟、对石村西南,航标架残留角铁
&&&&195、铁坨山,1103米,十字道西、灰地南、滴水岩,铁三脚架
&&&&196、卧虎榻,约1102米,安子沟东南、南沟西南、三流水村西、大凹尖
&&&&197、南大梁,1101米,碣石村西、沿河城东南、林子台村,铁三脚架及定位墩
&&&&198、结点,1099米,庄户村东南、摖石口关仙峪关之间,长城
&&&&199、晾马场,1098米,营城东南、东二道河、台自沟,又名大石怀
&&&&200、大西岔,1098米,三区县交界处,又名正尖、正座,信号塔
&&&&201、高家山,约1097米,台村东、安家庄、张家,定位小水泥墩
&&&&202、歪坨山,1095米,陈家峪村北、西驼古村,又名桃山,定位小水泥墩
&&&&203、马蹄湾顶,1095米,营城、马蹄湾村北、偏坡峪村西,倒地铁三脚架
&&&&204、二垛子,约1094米,塔洼、汪家南、陡子峪村西、三座南侧
&&&&205、尖头山,1091米,老虎背北侧、北寨村东、小七营东南、天漠景区西南
&&&&206、桃树港,1089米,安家漩村北、旧庄窝,顶有一条100X5米槽形峡谷
&&&&207、鳞龙山,约1080米,庙上村西南、黄土梁东南、莲花北、二道关
&&&&208、九顶山,1078.5米,黄崖南、下营镇、八仙桌子山、蚂蚁沟西南
&&&&209、鳌鱼岭,约1078米,老峪沟东南、大光北、溜石港,残长城
&&&&210、蚂蚁山,1077米,果树园东南、窑湾村东、瓦庙、小辛庄村西,通信站房
&&&&211、花子坨,约1073米,联合、黑渠村南、狼儿东南、峨峪
&&&&212、珠峰,约1071米,珠窝、珠窝水库东、青沙口南,又名青茶山、馒头山
&&&&213、磨,1066米,九仙庙东南、果庄西南、虎峪景区,水泥定位墩
&&&&214、吹风坨,1066米,黄花城、城、铁矿峪西南,倒向南侧铁三脚架
&&&&215、马腰梁,1065米,区南口镇梯子峪东南、九仙庙西南、虎峪、东园
&&&&216、松树粱,1065米,沙梁子、大拺树西南、道虎窝南北
&&&&217、黄土梁,1064米,小村南,又名八达岭、羊得山、得山,斜插松木棍
&&&&218、岭,约1063米,三流水、南沟村东南、暴雨坨、岭隧道正上方
&&&&219、四座楼山,1062米,史家台村南、沟、熊儿寨,长城敌楼
&&&&220、青龙背,1060米,铁矿峪村西、三岔村西南、口楼村、城,长城
&&&&221、白云坨,1056米,圣水峪西南、大什锦塔村东,又名什锦塔,发射天线、水泥墩
&&&&222、八拨子岭,1056米,镇九拔子东南、花市、七拨子、磨盘店子西南
&&&&223、大灰帽子,约1056米,后石堂东南、佛岭沟、龙仙宫正北、大凹尖西南
&&&&224、庆家坨,约1053米,向阳口东南、珠窝村北、青沙口村西
&&&&225、八仙桌子,1052米,九山顶东南、刘家台西南、东陵镇,又名八仙山
&&&&226、沙岭尖,约1050米,沙岭村北、石佛寺村东、麻地废村南、北地村西,小水泥柱墩
&&&&227、鸡冠山,1048米,白庙子、东东南、对台子西南、米铺,顶如鸡冠
&&&&228、大尖山,1047米,鹿叫东南、三道粱、前南,又名毛尖山、大毛尖,水泥墩
&&&&229、,1045米,马营子东南、杨树沟门西南、快活峪村
&&&&230、牛角边,1039米,结点东侧、慕田峪角,又名贾儿岭、牛犄角边,发射天线
&&&&231、小西天,1039米,&三道河、大西岔东南、三块石西南,小水泥柱墩
&&&&232、桦木坨,1036米,北梯西侧、南梯、庄户南、笛草村南,顶有小水泥墩
&&&&233、西佛爷岭,1035米,十亩地、南台西南、七里铺东南、黄峪铺,铁三脚架
&&&&234、黄砬顶,1035米,前火岭东、后火石岭东南、黑石头西南、陈家,又名立
&&&&235、大,约1033米,大岭村西南、张泉村、大村,铁三脚架、小水泥墩
&&&&236、梨花顶,1028米,关上村、东寺峪村北、梨寨村东南,铁三脚架
&&&&237、黑牛峰,约1021米,三流水东南、大凹尖、笛子草
&&&&238、五座楼山,1020米,尖岩、白道峪、对家河东南、水堡子西南,长城及敌楼
&&&&239、棺材山,1018米,涞沥水、清风岭东南、青银沟,又名官帽山、一堵墙山
&&&&240、桃山,1015米,黄土梁、岔道村、小西南,山形如桃
&&&&241、娘娘庙坨,1011.5米,镇边城东南、马刨泉村西、杨村交界处
&&&&242、行字鞍,1010米,宝地洼东、千军台西南、水峪东大尖,又名石人粱垭口
&&&&243、三角城,1009米,笛子港、鱼骨寺村东、青杠尖东南,水井、石槽
&&&&244、莲花山,1005米,大庄科乡汉家川,二层防火了望塔及高瘦铁架
&&&&245、大白石尖,1005米,贾峪口西、鸳鸯水东南、宽地、银水村
&&&&246、蚂蚁梁,1004米,白庙子村北、东湾子村东、西村南、鸡冠,铁三脚架
&&&&247、1001粱,1001米,探戈坞东南、龙潭沟、麻地、曹碾西南
&&&&248、西刁窝梁,1000米,马套新村、大村、马刨泉西南,水泥墩
&&&&249、阎王鼻子山,999.7米,施庄、颜家沟东南、尖头南
&&&&注1:山峰海拔高度以地图标注为主。不同版本地图海拔高度不一致时取最靠近登顶轨迹数据,找不到海拔高度山峰主要参考登顶轨迹(前面加了“约”字)。
&&&&注2:周边千米高山名称不很规范,不同版本地图标注、当地村民称呼很不统一,而且不同版本地图山峰海拔标高也有差异;同一名称的有尖(分在、)、南猴顶(分在和)、桃山(分在和)、(、)、十八盘岭(、)、棺材山(、)等;对于不同地图标高山峰参考登顶轨迹最高海拔度选择比较接近的地图标高。
二、京畿周边千米高山分布&&&&&&&&三面环山只有东南部为冲积平原,的千米高山必然也集中在多为山区的、、和,半山区的、和有山但不多,略微沾点山的有海淀和石景山,通州和就跟山一点不沾边了。
1、的千米高山
&&&&&&&&区地处西南,北邻,与丰台毗连,东隔河与相望,南部和西部分别与和接壤。区地势高、东南低,这一区域浓缩了华北30亿年来地质演变史,谷内翠壁兀立,丛峦万屻,两壁几乎与地面垂直,为地质学上典型的“冲蚀障谷”。
&&&&&(1)境内:南坡尖(1563米)、大坨(1465米)、傲玉尖(1437米)、大塌梁(1416米)、大寨顶(1392米)、木城粱(1372米)、水泉背(1356米)、上寺岭(1307米)、红土鞍(1302米)、茶楼顶(1251米)、马金台(1213米)、大凹尖(1209米)、洼卧山(1206米)、青杠尖(1198米)、连三顶(1179米)、牛角胡(1177米)、贾胡山(1159米)、大石槽尖(1154米)、化木仑(1152米)、暴雨坨(1126米)、史家营南岭(1124米)、荞麦山(1118米)、青峰岭(1110米)、谭子港尖(1106米)、南大坨(1105米)、腊(1104米)、卧虎榻(1102米)、岭(1063米)、白云坨(1056米)、大灰帽子(1056米)、桦木坨(1036米)、黑牛峰(1021米)、棺材山(1018米)、三角城(1009米)、大白石尖(1005米)等。
&&&&&(2)与交界:白草畔(2046米)、百花山(1990米)、老龙窝(1646米)、寺上梁(1621米)、山神庙山(1367米)、灰树塔尖(1325米)、月牙鞍(1266米)、行字鞍(1010米)、水峪东大尖(1360米)、铁坨山(1103米)等。
&&&&&(3)与交界及以外:白草畔(2061米)、大黑林(1858米)、孩儿山(1386米)、梯子扶(1358米)、卧钟坨(1332米)、槽二岭(1268米、)对子坨(1221米)、大峪岭(1185米)、窗户山(1127米)、龙潭顶(1122.6米)、花子坨(1073米)、西佛爷岭(1035米)等。
2、千米高山
&&&&&&&&地处西部,是市唯一的纯山区,其东部与海淀、石景山为邻,南部与、丰台相连,西部与琢鹿、交界,北部与、接壤。山区占全区面积98.5%,其中海拔高度大于800米的占山地面积一半。北部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南部平均海拔1000米,东南部平均海拔850米,部以妙峰山最负盛名。
&&&&&(1)境内高山:黄花梁(1860米)、黄草梁(1732米)、灰金坨(1685米)、水水峪尖(1543米)、青水尖(1528米)、髽鬏山(1524米)、芦子水(1520米)、瓜曲草(1497米)、白铁山(1442米)、棋(1434米)、南山安(1403米)、梁家山(1394米)、大头庆(1333米)、三棱陀(1305米)、柏峪西(1300米)、桃树崖尖(1267米)、窝头尖(1241米)、东山尖(1193米)、张家山(1178米)、大寒岭(1156米)、孙家山(1116米)、南大梁(1101米)、高家山(1097米)、珠峰(1071米)、庆家坨(1053米)、西刁窝梁(1000米)等。
&&&&&(2)与交界:同上。
&&&&&(3)与交界及以外:(2882米)、灵山/南灵山(2420米)、西灵山(2406米)、东灵山(2303米)、韭菜山(1922米)、十八盘岭(1903米)、班古寺山(1858米)、犁铧山(约1845米)、西大义尖(1763米)、铁镢岭(1713米)、山(1712米)、天桥山(1644米)、断口岭(1632米)、广坨山(1630米)、金树塔(1611米)、抱孩山(1599米)、抓角山(1454米)、笔架山(1448米)、大(1109米)等。
&&&&&(4)与海淀交界:妙峰山(1291米)、阳(1276米)、萝卜地北尖(1146米)、娘娘庙坨(1011.5米)等。
3、的千米高山&&&&&&&&区位于部,北与、相连,东邻,南与、海淀毗邻,西与和接壤,被誉为“密尔王室,股胧重地”,素有“京师之枕”、“后花园”美称。地势由向东南逐渐形成一个缓坡倾斜地带,以南口及居庸关为界,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脉,北部山区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1)境内高山:大光景(约1141米)、锅顶山(1131米)、鳌鱼岭(1078米)、马腰梁(1065米)等。
&&&&&(2)与交界:同上。
&&&&&(3)与交界及以外:黄楼洼(1439米)、二道岗梁(1418米)、老虎头(约1367米)、绵羊洼(1366米)、横岭西沟(1349米)、大营盘南山(1330米)、牛(1288米)、老虎背(1233米)、老虎山(1145米)、凤凰山(1113米)、东山头(1104.7米)、尖头山(1091米)、桃树港(1089米)、娘娘庙坨(1011.5米)、阎王鼻子山(999.7米)等。
&&&&&(4)与交界:青水顶(1239米)、磨(1066米)、沙岭尖(约1050米)等。
4、的千米高山
&&&&&&&&位于,东南部与、及接壤,西南部与毗邻,部与、和相连,北部与县交界;境内南北群山耸立环抱,中间为“V”型的盆地,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40多座,最高点为与交界海拔1977.6米的大黑峰(水口山主峰)。
&&&&&(1)境内高山:东大尖(1546米)、长梁头顶(1444米)、老虎头(约1367米)、绵羊洼(1366米)、横岭西沟(1349米)、大营盘南山(1330米)、牛(1288米)、老虎背(1233米)、老虎山(1145米)、凤凰山(1113米)、东山头(1105米)、尖头山(1091米)、桃树港(1089米)、阎王鼻子山(999.7米)等。
&&&&&(2)与、交界:同上。
&&&&&(3)与交界:(1798米)、南(1183米)等。
&&&&&(4)与、与交界及以外:大黑峰(1977米)、老汉洼(1974米)、大平粱(1756米)、水口山(1735米)、八(1695米)、尖(1622米)、庙沟山(1621米)、锅冒疙瘩山(1618米)、鸡鸣山(1128.9米)等。
5、的千米高山&&&&&&&&区地处部,东邻,南接,西与接壤,北与相邻,冬冷夏凉素有“夏都”之称。区北东南三面环山(山区占到72.8%),中间为八达岭长城小盆地(延怀盆地),大海坨为境内最高峰(第二高峰)。
&&&&&(1)境内高山:南猴顶(1476米)、大黑尖(1417米)、囤上后山(1407米)、鸭山(1402米)、(1348米)、冠帽山(1321米)、梯子沟顶(1280米)、燕羽山(1278米)、暴雨2顶(1262米)、暴雨顶(1253米)、佛爷顶(1252米)、顶(1239米)、照山(1231米)、大平顶(约1202米)、十八盘(1186米)、应梦寺山(1178米)、老虎坑(1173米)、十八盘岭(1156米)、槟榔山(1155米)、道虎窝南山(1139米)、黄嵯沟山(1115米)、晾马场(1098米)、马蹄湾顶(1095米)、蚂蚁山(1077米)、松树粱(1065米)、黄土梁(1064米)、大尖山(1047米)、桃山(1015米)、莲花山(1005米)、1001粱(1001米)等。
&&&&&(2)与、交界:同上。
&&&&&(3)与交界及以外:东猴顶(2293米)、大海坨(2241米)、冰山梁(2211米)、小海坨(2198米)、摩黑梁(2135米)、韭菜梁(1863米)、北高山(1803米)、大西山(1582米)、千顶梁(1575米)、营四路山(1555米)、高山岭(约1525米)、头道沟大尖(1507米)、大坡墩(约1470米)、富贵山(1410米)、八十亩地梁(约1440米)、二道洼顶(1387米)、庙沟山(1325米)、辽坡(1195米)、太安山(1157米)、半块豆腐山(1156米)、大敞洼(1145米)等。
&&&&&(4)与交界:凤凰坨(1529米)、柳木坑梁头(1367米)、猴石粱头(1318米)、大北坨子(1303米)、鹰翅梁(1145米)、九眼楼(1141米)、阳坡高尖(1103米)、大西岔(1098米)、小西天(1039米)等。
6、的千米高山&&&&&&&区位于部,东临,南与、相连,西与搭界,北与、、接壤。山区占总面积89%,境内绵延起伏的群山中有名称的山峰500座,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有24座,这些莽莽苍苍、连绵不断的山地是的绿色长城、天然屏障。
&&&&&(1)境内高山:黑坨山(1534米)、二子(1255米)、大子(1233米)、八股山(1137米)、结点(1099米)、鳞龙山(1080+)、吹风坨(1066米)、青龙背(1060米)、牛角边(1039米)等。
&&&&&(2)与交界:同上。
&&&&&(3)与交界及以外:云雾山(2047米)、卯镇山(1776米)、南猴顶(1705米)、北猴顶(1673米)、磨脐山(1662米)、(1653米)、龙台上(1566米)、千松背(1560米)、杨树底北山(1552米)、北峰(1401米)、佛顶峰(1382米)、小西天(1379米)、莲花顶(1375米)、石人子山(1283米)、平安梁(1122米)、大西岔(1098米)等。
&&&&(4)与交界:云蒙山(1419米)、鸡冠山(1048米)、蚂蚁梁(1004米)等。
7、的千米高山&&&&&&&区位于部,东南至依次与、、接壤,北部和东部分别与、、毗邻。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西三面群山环绕,是华北通往、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
&&&&&(1)境内高山:尖(1286米)、黄花顶(1210米)、大(1033米)、五座楼山(1020米)等。
&&&&&(2)与交界:同上。
&&&&&(3)与交界及以外:雾灵山(2116米)、南横岭(1445米)、梧桐树沟顶(1735米)、石片梁(1165米)、歪坨山(1095米)、黄砬顶(1035米)、(1045米)等。
&&&&&(4)与交界:梨花顶(1028米)等。
8、的千米高山&&&&&&&区地处部、京津冀交界处,南与为邻,北与接壤,西与接界,东南与蓟州、与毗连。地处燕麓与华北平原北端相交地带,因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原谷地得名。以部四座楼山为中心有17座超过千米山峰,与界山—柳树湾山主峰东纸壶为区内最高峰。
&&&&&(1)境内高山:四座楼(1062米)等。
&&&&&(2)与交界:同上。
&&&&&(3)与交界及以外:六里坪(1443米)、沟北岭东山(1253米)、东指壶(1234米)、天秤山(1213米)、风簸箕南顶(1192米)、三座(1122米)、老虎打仗山(1117米)、二垛子(1094米)、九顶山(1078米)、八拨子岭(1056米)、八仙桌子(1052米)等。
第三章&&108国道以南的山脊线
&&&&&&&&G108国道以南的市域地处区的中西部、大石河以南,是华北平原与交界地带,主要山脉是大(西猫耳上寺岭)。区被地质界称为华北地区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大峡谷,境内拥有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素有“北方小”之称的十渡山水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从交通角度看,这一区域穿越大致分为:(1)拒马侧的区域,(2)拒马侧的区域;(3)围绕上侧区域,(4)围绕猫耳山山脊的区域。
一、拒马侧的穿越线路
&&&&&&&&拒马河两侧千米高山集中在县部,主要山峰有:窗户山、龙潭顶、孩儿山、卧钟坨、对子坨、大峪岭、西佛爷岭等(该区域山峰海拔数据来源于参考轨迹,仅供参考)。另外,该区域地处最西部交通不便,穿越公交主要有:(1)乘836/917/房45/16/17/19路到拒马河边向南进山;(2)乘坐到镇厂中巴可到东湖港到、镇厂/镇沿线(费用比公交贵)等。
&&&&&&&&&&&&&&&&&&&&&&&&&&&&&&&&&&&&&&&&&图3-1-1&&拒马侧区域千米高山穿越线路
(黄线为柏油/水泥路,蓝实线为本人已走线路、蓝虚线为能找到参考轨迹线路,全文同)
&&&&&&&&窗户山位于大歇北、木沟村南、北长僧西南,海拔约1127米,为界山。登顶路线有:(1)自木沟村向南登顶;(2)自大歇台向进沟转向东上山脊登顶;(3)自大歇台向东过大草湖后转向登顶;(4)自北长僧沿沟向西南登顶等。
&&&&&&&&龙潭顶位于牌角村东南、沙峪口村北、北台子,海拔1122.6米,为界山,南侧是千森林公园。登顶路线有:(1)自西南侧千森林公园向登顶;(2)自牌角村向南、向东南上山脊登顶;(3)自沙峪口向、北台子向上山脊后向登顶;(4)自北台子北侧山谷向登顶等。
&&&&&&&&孩儿山位于万泉庄村东、赵家地东南、四道沟西南、上户庄,海拔约1386米。目前登顶线路都是自侧四道沟向西南走一小环线,也可自卧钟坨向南、黄土梁向东南、七里铺向西南上山脊向南登顶等。
&&&&&&&&卧钟坨位于都衙西南、百里峡景区东南、黄峪铺,海拔1332米,顶有水泥定位墩。登顶路线有:(1)自都衙向西南、百里峡景区向东南到沙岭西后向南登顶,(2)自大麦港口村向西南登顶,(3)自七里铺向西南到黄峪铺村北后沿沟向登顶等。
&&&&&&&&对子坨位于黄峪铺村南、上户庄、圪塔窑子,海拔约1221米,顶有废弃雷达差转台。登顶路线有:(1)自黄峪铺村向南、圪塔窑子向上山脊转向西登顶;(2)自上户庄向北、二道沟和四道沟向南上山脊向东登顶;(3)自圪塔窑子北侧双窑向后转向登顶等。
&&&&&&&&大峪岭位于圪塔窑子西南、下场、北台子,海拔约1185米。登顶路线有:(1)自圪塔窑子沿沟向西南转向东南上山脊登顶;(2)自峪、圪塔窑子村东向西南登顶;(3)自峪向南、下场向转向北上山脊后沿山脊向西登顶等。
7、西佛爷岭
&&&&&&&&西佛爷岭位于十亩地、南台西南、七里铺东南、黄峪铺,海拔约1035米,顶有铁三脚架(图标西佛爷岭山峰西南不远处有近1100米无名山峰)。登顶路线有:(1)自三料国沿沟向、七里铺向东南、十亩地向西上山脊后转向登顶;(2)自南台沿山脊向西南登顶等。
二、拒马侧的穿越线路&&&&&&&&拒马侧、108国道以南山峰主要有:梯子扶、洼卧山、牛角胡、南大坨、腊、谭子港尖、大灰帽子、卧虎榻、暴雨坨、岭等;另外,联通G108国道与拒马河峡还有涞宝路、红井路、六石路三条知名骑行路线。这一区域地处西部交通不便,穿越公交主要有:(1)乘房20/25路到108国道上的四合村、石板台、任家台、庄户台、堂上等向南进山,(2)乘836/917/房45/16/17/19路到拒马河边向北进山,(3)乘坐到镇厂中巴可到东湖港到、镇厂/镇沿线(费用比公交贵)等。
&&&&&&&&&&&&&&&&&&&&&&&&&&&&&&&&&&&&&&&&&图3-2-1&&拒马侧域千米高山穿越线路
&&&&&&&&梯子扶位于富合西南、森水、义和村、鱼斗泉东南,海拔约1358米,顶有水泥定位墩,该山为蒲洼乡局部最高点。登顶线路有:(1)自富合村向西南转向西上山脊登顶;(2)自森水村向北上山脊登顶;(3)自富合向转向西南登顶;(4)自议和村向绕向东南登顶等。
&&&&&&&&洼卧山(也称卧洼山)位于平峪、议合西南、森水东南、,海拔1206米,顶为南北三四个高度差不多山包,最北侧山顶有圆形二层瞭望塔、中间山顶有铁三脚架。洼卧山为市域内最靠西南的千米高山,自西湖港奇潭峡谷和东湖港向北、平峪向、议合向西南、森水向东南、沙岭台向均可登顶,其中平峪向山谷陡峭且有断崖难走。
3、牛角胡&
&&&&&&&&牛角胡位于东太平、大地港东南、牛角南、井儿峪村西,海拔1177米,顶有水泥定位墩。山顶东侧和南侧均为绝壁断崖无法上下,自大地港村南沿沟一直向东南登顶线路较为成熟,村民讲自山顶向北下陡坡后向东可下牛角湖村。
&&&&&&&&&&&&&&&&&&&&&&&&&&&&&&&&&图3-2-2&&房大坨、腊、谭子港尖及周边穿越线路
&&&&&&&&南大坨位于柳树沟西南、栗园厂村北、王老铺、次港儿西南,海拔1105米,顶有蓝天救援牌,山顶东侧为六石路最高点望儿岭(王二岭)。登山线路有:(1)自柳树沟东沟向南顺沟登顶;(2)自石板台向西南、王老铺向北到六台路最高点望儿岭后向西登顶;(3)自栗园厂向北、红井路六合村向翻山脊后向东登顶。
&&&&&&&&腊位于石板、南大坨东南、王老铺、窑、六石路东侧,海拔1104米。登山线路有:(1)自南大坨东南的六石路最高点望儿岭沿山脊向东南登顶;(2)自王老铺东侧山脊向登顶;(3)自四合村南侧的流水口向西南上山脊一直向西南登顶。
6、谭子港尖
&&&&&&&&谭子港尖位于四合村西南、腊正东、窑、后石塘,海拔1106米,顶有铁三脚架。登顶线路:(1)自腊沿山脊向、窑向、常流水向西南到山脊垭口后转向东南登顶;(2)自后石堂向西南、佛岭沟向上山脊后沿山脊向过窟窿洞登顶。
7、大灰帽子
&&&&&&&&大灰帽子位于后石堂东南、佛岭沟、龙仙宫正北、大凹尖西南,海拔约1056米。登顶线路:(1)自后石堂向南、佛岭沟向北上山脊后向西南登顶(比较安全登顶路线);(2)自龙仙宫沿山脊向登顶;(3)自大凹尖南侧庄户山垭口沿山脊向西、后石堂东南沟底向西南登顶等。
&&&&&&&&卧虎榻位于安子沟东南、南沟西南、三流水村西、大凹尖,实测海拔1102米。自安子沟向东南到暴雨坨北侧山脊的穿越登山步道自山顶南侧切过,登顶线路:(1)自安子沟村东沿登山步道到山顶西侧后沿山脊向东登顶;(2)自霞云岭东南的南沟村向南进沟转向西上山脊登顶;(3)自暴雨坨沿登山步道向登顶等。
&&&&&&&&暴雨坨位于卧虎榻东南、三流水西南、大凹尖,实测海拔1126米。登顶线路:(1)自安子沟村东沿登山步道向东南过卧虎榻登顶;(2)自霞云岭东南的南沟村向东南进沟上山脊登顶;(3)自三流水向西南上山脊登顶;(4)自大凹尖西侧岔口沿山脊向登顶等。
&&&&&&&&岭位于三流水、南沟东南、暴雨坨、岭隧道正上方,实测海拔1063米。登顶线路:(1)自暴雨坨沿山脊向、三流水向西南、南沟村向东南到岭山顶西南0.6km山脊垭口后沿山脊向登顶;(2)自霞云岭北侧的凉水泉向东南上山脊后向南登顶等。
11、棵杈山(咔嚓古道)
&&&&&&&&棵杈山位于三合庄、东关上西南,海拔966米,顶有铁三脚架;棵杈古道为棵杈南山腰用白色石头垒砌、之字形盘绕二三百米长石道(疑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产物),棵杈山海拔不高但周边山峦起伏、叠嶂危岩、风光秀美,棵杈古道讹传成咔嚓古道并逐渐成为户外的热点线路。
12、拒马河峡
&&&&&&&&拒马河峡又称拒马河峡谷,与白河峡谷、河峡并称“三大峡谷”。拒马河原名河,发源于省县麓,在十渡镇套港村入市界,为五大水系之一。因水大流急对所经山地切割作用强烈,两岸峡谷林立、奇峰挺拔,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著称,既融合了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荇水荷凤之柔媚,被誉为“北方奇景小”,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岩溶蜂林大峡谷。拒马河峡风景主要集中在百里峡景区到十渡间的47km段;主要标志点间距:百里峡景区(9km)大桥(6km)火车站(4km)子(5.4km)都衙(5km)园区界碑(7.6km)东湖港(10km)十渡(20km)张坊公交总站,起点和方向可根据时间及交通工具调整。
13、涞宝路
&&&&&&&&涞宝路为一条连接宝水与公路,自G108国道南侧宝水村向东南30km到十渡,再沿拒马河峡向东南20km到张坊,过张坊向南到县城。沿途有房19路可上下接驳,也可自堂上沿G108国道向西南5km到宝水村;主要标志点间距:堂上(5km)大黑林东侧观景台(2km)宝水(8km)蒲洼(7km)蒲洼自然保护区标志(6km)红娘口路口(6.4km)十渡(20km)张坊。
14、红井路
&&&&&&&&红井路南起十渡镇卧龙村红港口、北到G108国道井儿峪桥,公路全长19km,这条路是区弯道最多、风景最美的一条山区公路,特别是黑石峪到六合村这段更是精华所在,站在制高点(第6、7层)俯瞰公路最美,四周山谷陡峭,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条路在自驾、骑行圈里知名度那是相当地高;主要标志点间距:十渡(6.3km)红娘口桥(4.5km)六合村(5.6km)山脊豁口(4km)井儿峪村(1.4km)G108国道井儿峪桥。
15、六石路&
&&&&&&&六石路西南起拒马河六渡村、至G108石板台村,全长30km。与涞宝路、红井路相比,六石路重建时间最晚(2010年)、建设标准也最高(“畅安舒美”的旅游景观大道);自公路最高点望儿岭南下到王老铺村前可饱览有点味道的雪后梯田,自五合8#桥向南两侧山谷陡峭有点像后河黄柏寺岔口一段地貌;主要标志点间距:石板台(9km)六石路最高点望儿岭(6km)王老铺(4km)栗园厂路口(8km)五合村(3km)六渡。
三、上周边的穿越线路
&&&&&&&&围绕上景区西侧的青银沟(沟中为军事禁区)四周主要山峰有白云坨、桦木坨、大凹尖、黑牛峰、青峰岭、棺材山等。穿越这一区域交通:(1)自店的恒顺场向西进上景区、店戒毒所向西到涞沥水上山,(2)到上景区西南门的圣水峪向北、、西南上山,(3)到云居寺向北上白云坨、向到东关上和石槽水等上山,(4)108国道四合村向东南、霞云岭镇向东南到三流水、上石堡向东南到燕水和杏黄上山等。另有位于该区域西南、围绕非千米高山棵杈山(喀嚓山)的咔嚓古道在户外也非常著名。
&&&&&&&&&&&&&&&&&&&&&&&&&&&&&&&&&&&&&&&&&&&&&&&图3-3-1&&青银沟周边高山穿越线路示意图
&&&&&&&&白云坨又名什锦塔,位于圣水峪西南、云居寺北、黑牛水东、石槽水东南东,海拔1056米,顶有一小水泥定位墩、旁边还遗留铁三脚架的三只脚丫,北侧有高高信号塔。登顶线路中,自云居寺向北、石槽水向东南5.5km、南梯沿山脊向南、圣水峪向过斗圈、五眼井向西南4.6km均可登顶。
&&&&&&&&桦木坨不太知名,位于北梯西侧、南梯、庄户南、笛草村南,实测海拔1036米,顶有定位小水泥墩。按其位置地势,自南梯向西走炸王沟后转向北上山脊、自庄户村东南松树林山脊向东均可登顶,自北梯向西山体较为陡峭强行硬切估计也可登顶。
&&&&&&&&大凹尖又名尖、黑牛盖,位于四合东南、三流水西南、庄户山、东关上,海拔1210米,远看因很近两峰间有凹而得名。登顶路线主要有:(1)从九口鞍向西南、三流水向东南到同心石垭口后向西南登顶;(2)从圣水峪向、东关上向、四合向东南到庄户山村西山脊垭口后向登顶。
&&&&&&&&黑牛峰位于位于三流水东南、大凹尖、笛子草,海拔约1021米,与大凹尖同脊。登顶路线主要有:(1)从三流水村沿防火道可到山顶西侧停车场;(2)从九口鞍向西南、笛子草向、庄户山向北、大凹尖向皆可登顶。
&&&&&&&&青峰岭位于涞沥水村、棺材山、九口鞍东侧,海拔1110米,南面凹地为青银沟,北侧是红螺三险南侧的冰湖沟,是杏黄村。一般驴友不上其顶,仅作为穿越线路中的过渡一段,大多穿越线路自其南侧岔口山腰横切,西到九口鞍、到大断崖、南到棺材山。
&&&&&&&&棺材山又名官帽山、一堵墙山,位于涞沥水村西,海拔1018米。棺材山顾名思义远观如一巨棺横卧于群峰之间,取升官发财之意;又因为从山下某一个角度看去,貌似一顶古代官帽,又名官帽山。自涞沥水村向西、圣水峪村向北、大断崖西南四岔口向南均可登顶。登顶小路在其南部豁口(牛头石)处,棺材侧有小路向北登顶但需原路返回。
四、猫耳山及周边穿越线路
&&&&&&&&围绕猫耳山主要山峰有化木仑、上寺岭、茶楼顶、连三顶,山脊南侧有红螺三险、金陵遗址,山脊北侧有银狐洞和石花洞等景区。穿越这一区域:(1)自店向北到山口村、向阳峪、车长后向上山,(2)到店路口、泗马沟公交站向、北、上山,(3)在108国道镇北辛庄向西南、南窖路口向南、上石堡向东均可上山。
&&&&&&&&&&&&&&&&&&&&&&&&&&&&&&&&&&&&&&&&&&&&&&&&&&&&&&图3-4-1&&猫耳山及周边穿越线路示意图
&&&&&&&&化木仑又名乳峰、包子山,位于泗马沟村西、燕水村东、大草岭(黄咀)村南,海拔1152.8米,山顶有铁三脚架。南侧有五指峰和锥子鞍垭口,东南侧沟为冰壶沟(沟北坡有红螺三险、沟西头为锥子鞍,沟南侧有坡峰岭景区)。自泗马沟村向西、平塔窑废村向西南、水峪和大草岭(黄咀)村向南、锥子鞍向北均可登顶。
2、猫耳山(上寺岭、茶楼顶)
&&&&&&&&猫耳山(大、茶楼顶、马耳山)是大的主峰,顶部有二峰突起似猫耳,故名猫耳山,西峰上寺岭(西猫耳)海拔1307米,东峰茶楼顶(东猫耳)海拔1251米,东西猫耳相距2km左右,中间有金章宗歇凉台遗址平台。因大山脊相连,四周均可登顶,主要上山点有长沟峪煤矿超岭、车厂村、西山庄村、长峪沟、长流水村、葫芦棚村、泗马沟村、三合村、村、庄等。
3、连三顶&
&&&&&&&&连三顶又名连泉顶,位于车厂、北窖东南、庄西南、东风街道,海拔1179米,顶有铁三脚架。自(十字寺向北、猫耳山向、南窖向东南到)南窖垭口向、车场过金陵遗址向北、东风街道向、庄向西南均可登顶(推测店辖区内、顶有三脚架、海拔1300米的云峰山就是连三顶,这块地方除猫耳山就没有超过1300米的高山)。
4、红螺三险
&&&&&&&&红螺三险位于涞沥水村的冰湖沟北侧山坡,上面山脊就是华,西南侧隔冰湖沟是清风岭和大断崖,自洞向西到锥子鞍垭口。红螺三险是八景之一,山势像一只巨大的海螺,盘旋上升。红螺山像个大海螺的盖子,分上、中、下三层,即下险、中险、上险。自明代起就在下险建竹园寺,中险建极乐寺,上险除小庵之外每一洞穴就是一座庙宇,现存洞。红螺三险是一条非常成熟也是非常危险的线路(天梯上下),强度可控攀爬较危险,体力较差、恐高者最好别走。自红螺三险洞后可直接下到南侧冰湖沟向东出山,最好不要原路返回下天梯(下比爬危险得多)!
第四章&&108与109国道之间山脊线
&&&&&&&&G108与G109国道之间以“大黑林-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大寒岭-髽鬏山-青水尖-张家山-妙峰山”的西南—山脊为主线,该山脊线是高峰最为密集的山脊,号称山区的“喜玛拉雅”。&从交通角度看这一区域穿越大致可分为:(1)百花山以西区域,(2)百花山周边区域,(3)老龙窝周边区域,(4)髽鬏山周边区域,(5)大西山周边区域等。
一、百花山以西的穿越线路
&&&&&&&大黑林-白草畔-百花山山脊以西主要有大、山、断口岭、金树塔、抓角山、水水峪尖、花子坨、槽二岭等千米高山;从交通和登顶便利性出发将更靠西的犁铧山和天桥山划到灵山区域。
&&&&&&&&&&&&&&&&&&&&&&&&&&&&&&&&&&&&&&&&&图4-1-1&&大黑林-白草畔-百花山山脊以西穿越线路
&&&&&&&&大位于河东镇东南、张各庄、天关景区,海拔1109米。此山地拔大约500米不高,目前网上没有登顶参考轨迹。
&&&&&&&&抓角山位于北、菜树庵东南、、罗古台,海拔1454米。穿越路线主要有:自北村向、村北向、南湖村向、山沿山脊向南4km均可登顶。
&&&&&&&&山位于镇的乱佛寺西南、城西侧,海拔1712米。穿越路线主要有:自城向到乱佛寺后转向西南、自清泉寺村向、自菜树庵村向、抓角山沿山脊向北4km均可登顶。
&&&&&&&&断口岭位于岭南台村西、金树塔西南、白家口东、乱佛寺,海拔1632米。穿越路线主要有:(1)自高铺向、岭南台向西南走桦树沟转向登顶,(2)自谢家堡乡白家口村沿沟向东上山脊登顶,(3)自金树塔向南、岭南台向西上山脊转向南登顶等。
&&&&&&&&金树塔又名千树塔、深安梁、色树团儿,位于双塘涧村西、岭南台、断口岭,海拔1611米,为、及的界山。穿越路线主要有:自小森林公园向南、天河水废村向西、岭南台向、断口岭沿山脊向均可登顶。
6、水水峪尖
&&&&&&&&水水峪尖位于金树塔、岭南台、双塘涧西、小西南,海拔1543米,顶为乱石堆。穿越路线主要有:自岭南台向、金树塔沿山脊向2.5km、天河水废村沿山梁向西、小公园东侧山沟向南转向东南均可登顶。
&&&&&&&&花子坨位于镇联合、黑渠村南、狼儿东南、峨峪,海拔约1073米。目前没有登顶参考轨迹,但有很多穿越(峨峪水路-百草畔水库段峡谷),看等高线自黑渠西南山脊垭口向东南最有可能登顶。
&&&&&&&&槽二岭位于镇联合东偏北、杨儿彦西南、房儿港村西、芦子水,海拔约1268米。目前没有登顶参考轨迹,看等高线自东侧房儿港村沿山梁向西最有可能登顶。
二、百花山及周边穿越线路
&&&&&&&&G108与G109国道之间“大黑林-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大寒岭-髽鬏山-清水尖-张家山-妙峰山”主山脊西端以百花山为中心,分布着大黑林(白草畔)、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山脊侧有铁镢岭,东南侧有大坨、南坡尖、水泉背、马金台、史家营南岭、青杠尖、三角城、大石槽尖、荞麦山、大白石尖等千米高山。
&&&&&&&&&&&&&&&&&&&&&&&&&&&&&&&&&&&&&&&&&&&&&&&&&&图4-2-1&&百花山及周边高山穿越线路示意图
&&&&&&&&铁镢岭位于公涧铺、黄塔西南、道沟村东南、铁角岭村东,海拔1713米,顶有铁三脚架(很多版本地图只标注其海拔米没标注其山名),为与界山。该山进入户外视野时间不长,自公涧铺向、铁角岭向东、道沟龙王梯子沟间山脊向南均可登顶,其中自公涧铺村南山脊垭口向登顶路线距离最短、爬升最少。
&&&&&&&&大黑林又称大黑林尖、刺天峰,为白草畔景区最高峰,海拔1858米,顶有信号发射塔,略低于山脊上的百花山和白草畔;大黑林山高林密、群峰锦绣、地势险要,主峰刺天峰犹如一把利刃刺破天空。登顶线路中,从阳坡登顶原有自石堂峪、堆金台、宝水村小路因走的人少已经荒废;目前较为好走线路有(1)自堂上村向到白草畔大黑林间山脊小壶梁垭口转向西南登顶;(2)自公涧铺南侧北边桥村向东南上山脊登顶;(3)自北边桥村向东南进白草畔景区后登顶。
&&&&&&&&白草畔位于堂上村北、秋林铺西南、张家铺东南,海拔2046米,顶有高高信号发射塔,其西南脊下坡后再上坡就到一千八多米的大黑林。登顶白草畔路线:(1)自百花山沿山脊向西南登顶;(2)由张家铺向东南过百花山景区上到山脊向西南登顶;(3)由公涧铺向南上山脊后向东登顶;(4)自G108国道的堂上向北、台向沿公路登顶。
&&&&&&&&大坨位于堂上、白草畔东南、四马台,海拔约1465米,顶有废弃防空洞。登顶线路有:(1)自堂上沿山脊向、堂上村北沿水泥路向登顶;(2)自四马台向西穿鲲鹏峡景区上山脊后转向登顶;(3)自莲花庵过秋林铺向西南、四马台向到碾子沟西南山脊垭口向东南登顶等。
&&&&&&&&百花山位于黄安坨东南、史家营西南、莲花庵,海拔1991米,顶有废弃雷达站及电讯塔。穿越百花山:(1)自驾自史家营乡莲花庵向登顶,当然少不了银两;(2)自老龙窝、上达摩、田寺等沿山脊向西南登顶;(3)自黄安坨向东南上山脊后向登顶;(4)自张家铺向东南过百花山景区大门等山脊向登顶;(5)自白草畔向登顶等。
&&&&&&&&南坡尖又名大南间,位于秋林铺村南、白草畔正东、四马台正北,海拔约1563米,次峰顶有铁三脚架。登顶线路有:(1)自秋林铺沿山脊向南登顶;(2)自四马台向北到深渠垭口后转向登顶;(3)自秋林铺海家台间山脊垭口沿山脊向东南登顶。
&&&&&&&&水泉背图标桃树洼尖,位于秋林铺东南、四马北、北直河,与侧的南坡尖隔深渠垭口相对,海拔约1356米。山顶南侧和东侧均为绝壁断崖须自侧深渠垭口原路折返。目前自南坡尖垭口向东南、四马台沿大青沟向、自秋林铺与黄土台见深渠向西南均可到山顶深渠垭口。
&&&&&&&&马金台位于莲花庵秋林铺、莲花庵东南、饮马槽,海拔约1213米,顶有铁三脚架。登顶线路有:(1)自莲花庵沿健身步道向东南登顶;(2)自史家营乡政府向南上山脊后沿山脊向西南登顶;(3)自饮马槽向上山脊转向西南登顶登。
9、史家营南岭
&&&&&&&&史家营南岭位于史家营乡政府正南、青林台村西南、马金北,海拔约1124米。登顶线路有:(1)自莲花庵、马金台沿山脊向登顶;(2)自史家营乡政府沿登山步道向南登顶;(3)自贾史路青林台村沿登山步道向西登顶等。
10、青杠尖
&&&&&&&&青杠尖位于四马台村东、鱼骨寺村北、北直河村西南,海拔约1198米。自108国道上的中石堡向西沟中的北直河、大横岭、杏儿地,108国道上的笛子港、王家台、南直河、鱼骨寺路口、四马台(台)均可登顶。线路强度大多在13-15km,强度适中但这一区域公交不便。
11、三角城
&&&&&&&&三角城位于笛子港、鱼骨寺村东、青杠尖东南,海拔1009米,山顶四周绝壁但山顶平坦有茂密松树林,顶有水井常年不干,旁边还有一石槽相伴。登山线路有:(1)从108国道王家台村东向经笛子港(jiang)、从王家台惨案烈士墓向北、从村西向顺沟登顶;(2)从南直河向北经峪、登顶;(3)自鱼骨寺路口向北在村南向东、村上山脊向南登顶。
12、大石槽尖
&&&&&&&&大石槽尖位于杏儿地、北直河、任家铺东南、鸳鸯水西南,海拔约1154米,山顶东南山梁有洞。目前网上只找到旅长自杏儿地向北上山梁转向西登顶轨迹、出走社自鸳鸯水翻粱下到杏儿地轨迹,自北直河向到古矿洞、任家铺向南参考轨迹均不到山梁没有登顶。
13、荞麦山&&&&&&&&荞麦山位于杏儿地东南、笛子港、上石堡,海拔约1118米,顶有铁三脚架及水泥定位墩。目前网上只有自笛子港的砂锅港废村沿山脊向登顶、自山顶东侧向南下翻泉沟到上石堡一条登顶线路,堰老乡说自杏儿地、宽地向南也可登顶。
14、大白石尖&
&&&&&&&&大白石尖位于贾峪口西、鸳鸯水东南、宽地、银水村,海拔1005米。目前网上没有登顶轨迹,看等高线地图:自鸳鸯水向南后转向东、鸳鸯水向东后转向南、贾峪口向西后转向西南、银水村向西上山脊似乎均可登顶(未验证)。
三、老龙窝及周边穿越线路
&&&&&&&&百花山向的主山脊上分布着老龙窝、寺上梁、山神庙山、灰树塔尖、大寒岭,山脊东南的傲玉尖、大塌粱、木城粱、大寨顶、贾胡山、月牙鞍、水峪东大尖等高山。山脊南侧为山煤矿交通便捷,山脊北侧相距G109国道大多10km以上,自北侧登顶距离较长、强度较大。
&&&&&&&&&&&&&&&&&&&&&&&&&&&&&&&&&&&&&&&&&&&&&&&&&&&图4-3-1&&老龙窝及周边穿越线路示意图
&&&&&&&&老龙窝位于马栏东南、金鸡台顶北、山矿、火村正南,海拔1646米,顶有铁三脚架。南侧陡坡上分布着很多煤窑,北侧为次生林带。自达摩庄和马栏向东南、金鸡台和山(赵亩地、山820、瞧煤涧)向北、千军台坑向西、109国道(斋堂、火村口、东西胡林、军响)向南均可登顶。
2、傲玉尖、大塌粱、木城梁、红土鞍
&&&&&&&&千米高山名录中曾记载区乡有傲玉尖(1437米)、大塌梁(1416米)、南上槽(1367米)、红土鞍(1302米)、木城梁(1373米)等五座千米高山,但大多没有相关登顶参考轨迹和准确位置。查遍资料发现这几座高山出现在:大卫队2009年4月、赋格的艺术2012年2月组织的活动中,以此资料基本确定大致位置。
&&&&&&&&傲玉尖位于赵亩地、老龙窝东南、金鸡北,海拔1437米,顶为巨石堆,南侧平台有残留三脚架角铁;大塌梁位于赵亩地西南、傲玉尖东南、金鸡北,海拔1416米;木城粱位于西苑西南、大塌粱东南、金鸡台村东,海拔1373米(几乎与南上槽等高,似同一座高山);傲玉尖、大塌粱、木城粱处在老龙窝与大寨顶连接的-东南山脊上,受老龙窝和东南大寨顶的压制,目前基本排除在驴友热门线路之中。
&&&&&&&&&&&&&&&&&&&&&&&&&&&&&&&&&&&&&&&&&&图4-3-2&&傲玉尖、大塌梁、木城梁及周边穿越线路示意图
资料来源:大卫队“寺尚村--西苑村—大塌梁海拔1416米(第98座)--傲玉尖海拔1437(第99座)--山煤矿—山矿八二零”穿越。
&&&&&&&&寺上梁(曾用名鬼门大尖)位于京煤防火瞭望塔、杏树台、鬼门关围起来三角形的最高处,山顶有铁三脚架和铁皮凉棚,西距老龙窝6km,实测海拔1621米。自京煤瞭望塔向东、通州峪向东南、杏树台向西南、鬼门关向、山向北均可登顶。
4、山神庙山&
&&&&&&&&山神庙山位于张家村西南、鬼门、八二零矿、瞧煤涧,连接老龙窝与千军脊防火道旁边,海拔1367米。自鬼门关沿防火道向东、千军台过来山脊防火道向西均可登顶;因其海拔仅略高于山脊防火道且无特点,大多驴友虽从旁边经过并不关注它。
&&&&&&&&大寨顶又名寨顶,位于乡磨、赵亩地东南、西苑村南,海拔1391.5米。登顶线路有:(1)从赵亩地、寺尚向西南过西苑村上到东西山梁后向东登顶;(2)由圣莲北山脊垭口向北到大寨顶西山脊转向东南登顶;(3)自西苑村向东南绕到山顶东南角向登顶(难走、危险)等。
6、灰树塔尖
&&&&&&&&灰树塔尖位于瞧煤涧、月牙鞍、千军台坑西南,海拔1325米,山顶有信号发射架、铁三脚架。登顶线路有:(1)自(千军台向西、瞧煤涧向东、宝地洼向北到)山梁向北登顶;(2)自连通千军台与鬼门关的东西山梁防火道向东南、向西南均可登顶。
&&&&&&&&大寒岭位于大寒岭关城西南、千军台坑、吕家村东南,海拔1156米。该山仅是山梁上的一个小山包,自大寒岭关城向西南、吕家村向东南、千军台山脊平台向均可轻松登顶。大寒岭与窝头尖像两位敬业的士兵分列两侧把守着大寒岭关城东南的京西古道。
&&&&&&&&月牙鞍位于宝地洼、千军台坑西南、大寒岭东南,海拔1266.7米,因顶峰形态如弯月得名。登顶线路有(1)自千军台向西、宝地洼向上到山脊垭口转向登顶;(2)自(千军台坑向西南、瞧煤涧向东、宝地洼向北、大寒岭向南)北岭西侧高压线垭口向东登顶。
&&&&&&&&贾胡山位于宝地洼东南、村、上水峪村北、行字鞍西南,海拔1159米。自水峪村之间山脊向北后转向、自黄泉沟羊圈东沟口向东南、水峪东大尖向向北到贾胡侧山脊岔口后沿山脊向西可登顶。
10、行字鞍(石人粱垭口)
&&&&&&&&行字鞍位于宝地洼东、千军台西南、月牙鞍东南,海拔1010米;为东南侧水峪东大尖与北侧月牙脊鞍部,南侧为著名山峰石人梁。这一带山脊均在1100米以上,唯有行字鞍海拔仅千米,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千军台与山的交通要道(近因村民外迁逐渐荒芜)。到达线路:(1)自北台子西侧山口向西南沿黑港沟到达;(2)自宝地洼向东南进黄泉沟后向东爬升到达;(3)自南侧石人粱、北侧月牙鞍到此都是陡壁危险!
11、水峪东大尖
&&&&&&&&水峪东大尖又名观星台、望星台,位于千军台坑南、水峪村东、岭西村,海拔1360米,顶有倒向西南铁三脚架,又名望星台、观星台。&自水峪村向东、岭西村(班各庄、教军场可到此)向、千军台村向西南均可登顶。
&&&&&&&&&&&&&&&&&&&&&&&&&&&&&&&&&&&&&&&&&&&&&&&&&图4-3-3&&水峪东大尖及周边穿越线路示意图
四、髽鬏山及周边穿越线路
&&&&&&&&髽鬏山、青水尖山脊作为百花山向主山脊的延续,高度仍保持在1500米以上,青水尖向后海拔高度迅速降落到1300米以下。除主山脊的两个相差仅4米的两个山峰外,西南侧山脊上有窝头尖、桃树崖尖、南侧山脚下的京西古道十里八桥及东南的铁坨山、酒漏子沟尖等。
&&&&&&&&&&&&&&&&&&&&&&&&&&&&&&&&&&&&&&&&&&&&&&&&&&&&图4-4-1&&髽鬏山青水尖区域穿越线路示意图
&&&&&&&&窝头尖位于千军台坑北侧、古道、大寒岭侧、曹家铺废村西南,海拔1241米,顶有铁三脚架。登顶线路有:(1)自大寒岭曹家铺垭口向东横切到山脊后转向西南登顶;(2)自千军台坑与千军台村间山谷向登顶;(3)自千军台向走山脊转向西南登顶。
2、桃树崖尖
&&&&&&&&桃树崖尖又名桃树洼尖,位于大寒岭关城、杨家峪村东、曹家铺北侧,海拔1267.8米,山顶有铁三脚架。登顶线路有:(1)自侧法城马家洼垭口向西南沿山脊登顶;(2)自杨家峪村向、杨台向南上山脊后转向东南登顶;(3)自大寒岭关城曹家铺垭口向沿山脊登顶。
&&&&&&&&髽鬏山位于千军台村、付家台村南,海拔1524米,山顶有铁三脚架及驰援南口抗战纪念碑。髽鬏山与青水尖两峰之间由一条起伏的5km山梁相连,由于由高度基本相同,类似古代女子抓髻发型,驴友将其称作髽鬏(zhua&jiu,梳在头顶两旁或脑后的发髻)山、抓髻山、髽髻山。
&&&&&&&&青水尖位于下马岭南、玉皇庙,安家庄西南,海拔1528米,山顶有铁三脚架。系与清水涧分水岭,山脊尖峭,故名清水尖(大家习惯写成青水尖)。登顶青水尖路线基本与髽鬏山相同,上山口有:109国道上军响、法城口、付家台、下马岭、京西十八潭、安家庄,千军台坑、千军台小学、玉皇庙站等。
&&&&&&&&&&&&&&&&&&&&&&&&&&&&&&&&&&&&&&&&&&&&&&&图4-4-2&&铁坨山、酒漏子沟尖及周边穿越线路示意图
&&&&&&&&铁坨山位于灰地南、十字道西、滴水岩,海拔1103米,山顶有铁三脚架。铁坨山上山口主要有:清水涧沟中的929路灰地站,109国道上的929/892路王平、韭园站,口的370路圈门总站,潭王路上的931路南辛房站、潭柘寺总站,108国道上的948路东蒋村、三十亩地、班各庄等。
6、十里八桥
提到“十里八桥”就要简单介绍一下“京西古道”。京西之山统称西山,在西山之中有一条历经千年的京西古道出京去往。在王平口以东有三条古道:第一条从模式口向经三家店、琉璃渠&&到王平口古道,这是西山大路的北道;第二条是从模式口向西经麻峪跨河过峰口庵到王平口的古道,是西山大路的中道;第三条是从石景山的庞村出发、中途与中道会合后直奔王平口,是西山大路南道。
&&&&&&&&王平口村如西山入京咽喉,元明清一直是驻防要塞,被称为“过山总路”。明建关城至今仍存,怎奈京西煤矿采空,该村1995年迁出后成为废墟。注意王平口村不是现在的王平镇,原王平口村在今王平镇西南4-5km处。三条古道在王平口村聚合为一,过王平口村后一路向西。
&&&&&&&&京西古道在王平口会合后一路向西到大寒岭一段,蜿蜒曲折穿行于深山沟壑之间,群山之中散落着八座古石桥,因这八座古石桥连接了约十华里古道,被人称作“十里八桥”,现存共六座:灰地南山谷中半座玉成桥、玉皇庙到千军台村之间5座(自西向东:千军台老桥、桥/黑牛桥、鳌鱼桥、福隆桥、金锁桥)。
&&&&&&&&第一桥:玉成桥。出王平口经口西到潘涧子村(该村早已不存),村东现存断桥是“十里八桥”第一桥玉成桥,民国初年被洪水冲垮再未修复,现只留半个桥墩耸立在山崖旁。
&&&&&&&&第二桥:黑虎桥。此桥在民国初年修建门斋铁路支线时被埋在路基下面,但桥去英名挽在,桥原址旁的石壁上还保留着一块已不完整,刻于清乾隆年间《继序修补道路功德碑》,记录了当年黑虎桥的威名。
&&&&&&&&第三桥:金锁桥。此桥坐落在板桥旧村东侧山沟上,论岁数金锁桥是现存古桥中的老大,民国十八年大洪水只冲坏了它的桥栏护墙,修缮后的金锁桥象一条彩虹横跨山谷之间。
&&&&&&&&第四桥:福隆桥。板桥旧村被沟分为东西板桥,沟内有座福隆山,福隆桥因山得名。板桥旧村后来搬到被其不远处,只留下古桥孤零零站在那里把守着北面的娘娘庙。
&&&&&&&&第五桥:鳌鱼桥。板桥旧村西头有个小山沟叫鳌鱼沟,石桥跨沟而过因此称鳌鱼桥,古桥有如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叟,稳座山中静观世间变迁。
&&&&&&&&第六桥:落阳桥。该桥因横跨黑牛沟沟口又名黑牛桥,沿沟内山路崎岖而上可到达黑牛寺,黑牛寺早已没了寺庙的踪影,只留有遗弃房屋几座。
&&&&&&&&第七桥:庄户小桥。从桥向西是庄户村,庄户村曾有座小桥现已找不到踪影,只留给我们无限遐想,它定是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景致。
&&&&&&&&第八桥:千水桥。千军台村下公路旁已被淤埋半截的古桥,是当地“十里八桥”最西头的一座,人称老桥、千军台老桥。该桥身深埋河道里,似有道不尽的古道沧桑。
五、大西山及周边穿越线路
&&&&&&&&该大西山泛指西六环以西地跨、海淀、三区与小西山相望的海淀后山平原地区西侧山体,有高家山、张家山、孙家山、妙峰山、阳、萝卜地北尖六座千米高山。区域植被覆盖率高,风景秀丽,几百年来形成了以妙峰山娘娘庙为终点的多条上香古道。此外还有妙峰山、凤凰岭、白虎涧、鹫峰、阳等景区及阳南侧千亩玫瑰园。
&&&&&&&&&&&&&&&&&&&&&&&&&&&&&&&&&&&&&&&&&&&&&&&&&&&&&&图4-5-1&&大西山区域穿越线路示意图
&&&&&&&&高家山位于台村东、安家庄、张家,海拔1042米,顶有定位水泥墩。高家山、张家山、孙家山所在山脊因连接雁翅与狼儿峪,又称狼雁小道。自台向、十八潭向北、张家山向南、炭厂村向西南、黄台向均可登顶。
&&&&&&&&张家山又称马连鞍梁,位于台村、大沟村西、南山村东南,海拔1178米,顶有定位水泥墩。登顶线路有(1)台向东、黄台村向上山脊后向北,(2)南雁路上的田庄村向东南过南山村上山脊,(3)禅房和狼儿峪等走山脊向西南,(4)炭厂村沿凌沟向上山脊等。
&&&&&&&&孙家山位于泗家水村南、大沟村、南山村,海拔1116米,顶有铁三脚架。自张家山沿山脊向、禅房村北沿山脊向西南、泗家水向东南、炭厂和大沟村向均可登顶。
&&&&&&&&妙峰山位于涧沟、禅房村东、活山涧村西南,海拔1291米,山顶有信号发射塔,以金顶庙会著称,东南山脚涧沟村是我国(食用)玫瑰之乡,登顶妙峰山线路主要有:涧沟村向、阳向西南、禅房村向东、郎儿峪向东南。
&&&&&&&&阳又叫东大坨、西大尖,位于七王坟村西、涧沟村、活山涧村东南,海拔1276米,是俯瞰海淀后山地区的绝佳观测点,山顶常有滑翔伞爱好者活动。登顶线路有(1)自凤凰岭和车耳营到大风口后向西南登顶,(2)自涧沟村、妙峰山到白宫后转向东南登顶,(3)自灰峪、陈家庄、大觉寺、鹫峰公园到庙洼后向登顶,(4)自七王坟、凉水背到棋盘(瞭望台)向北登顶。
6、萝卜地南尖、北尖
萝卜地为约1亿年前火山岩浆喷发历时数千万年造就&&顶部的大部分岩层,其中由庙洼(妙儿洼)南起逶迤南延的一串山峰是其主体,山体跨度在m之间,因周围众山峰分布颇像一片萝卜地而得名。庙洼南侧高点命名为萝卜地北尖,海拔1146米。自涧沟村向东南、庙洼向南、鹫峰公园向、萝卜地垭口向、仰神寺向北均可登顶。
&&&&&&&&&&&&&&&&&&&&&&&&&&&&&&&&&&&&&&&&&&&&&&&&&&&&&图4-5-2&&&凤凰岭白虎涧区域穿越线路示意图
&&&&&&&&小西山以香山为中心,东依京密引水渠,西临河三家店水闸,南达模式口,北至温泉乡;由两条大致东西、南北走向的山脉成一&X&形,中间交叉于旧望京楼南侧打鹰洼,除方向小小五山脊是小路(正修防火道)外,其他三个方向山脊上都有防火水泥路,间或山谷中的小路,形成了密集的大小道路网络。沿南北、东西主山脊穿越被驴友成为香山(小西山)大十字,行走山脊之上,凡京郊,尽收眼底:西可鉴之秀水,南可慕原首钢之雄姿;东南俯瞰颐和园、遥视城;北有海淀后山正建;有鹫峰、阳、凤凰岭诸山呼应。
&&&&&&&&&&&&&&&&&&&&&&&&&&&&&&&&&&&&&&&&&&&&&&&&&&&&&&&图4-5-3&&小西山区域穿越线路示意图
(红色区域为军事禁区,尽量不要穿行)
8、上香古道
&&&&&&&妙峰山知名主要是因为娘娘庙香火旺,几百年来形成了多条上香的古香道,古香道也成为驴友穿越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存的有6条,自北向南分别为:
&&&&&&&&1、老北道:从区聂各庄村开始,过车耳营、凉水背、大风口茶棚、白宫(磕头岭茶棚)到娘娘庙,全程约14km。
&&&&&&&&2、中北道:从海淀区河村开始,经阳公园、庙洼(妙儿洼)、涧沟村到娘娘庙,全程12km。这条香道是历史最悠久的一条香道,其公园到庙洼一段古香道(造价很高,又名金阶)很陡,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上妙峰山进香就是走的这条道。
&&&&&&&&3、中道:从大觉寺开始,经妙峰古道牌楼、冷风口(萝卜地垭口)、萝卜地、涧沟村到娘娘庙,全程约13.5km,其中从妙峰古道牌楼到冷风口一段很陡,是爬山最艰苦一段。
&&&&&&&&4、道:从灰峪村开始,途径仙人洞、大石子、六郎塔、樱桃沟村、仰山、涧沟村到娘娘庙。这条香道已经荒废,仅有驴友经常走灰峪到萝卜地垭口10km一段。
&&&&&&&&5、南道:从三家店开始,途经琉璃渠、务、涧、十八盘、大水泉、、南庄、樱桃沟、抢风岭、涧沟村到娘娘庙,这条路已被公路代替,不在驴友徒步路线中。
&&&&&&&&6、西道:又称后山道、岭西道,从下苇甸开始,途经水花峪、上苇甸、清风庵、十八盘、跨拉鞍、大云寺到妙峰山的灵官殿,这条路线走的驴友不多。
第五章&&到雾灵山山脊
&&&&&&&&将到雾灵山一段称着山脊线比较牵强,但其有与其他高山相隔水库暂且算作一条山脊线吧!该山脊线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部区域;(2)县域;(3)东部及部区域等。
一、区域穿越线路
&&&&&&&&千米高山主要集中在的山区,超过千米高山被简称“东三四梨”,即东指壶、三座、四座楼、梨花顶;还有东指壶东侧界梁几百米的沟北岭(狗背岭)东山、风簸箕南顶、三座南侧的二垛子。另外,将军关村西海拔917米的因富藏黄金也是穿越热点;还有舞彩浅山、最东侧的津京冀三界碑(一脚踏三省)也是轻松穿越路线。
&&&&&&&&&&&&&&&&&&&&&&&&&&&&&&&&&&&&&&&&&&&&&&&&&&&&图5-1-1&&梨花顶穿越线路示意图
&&&&&&&&梨花顶位于关上村、东寺峪村北、梨寨村东南,海拔1028米,顶有铁三角架,所在东西山脊为界岭。登顶线路有:(1)自程各庄向东南过庄户峪村沿山脊登顶,(2)自梨寨村向东上山脊向南、向南走沟再上东南山脊登顶,(3)自梨寨村向南转向东、或上南侧山脊后向东再向北登顶,(4)自(关上、东寺峪、核桃洼村到)东西山脊南侧大裂缝上山脊后转向登顶。
&&&&&&&&&&&&&&&&&&&&&&&&&&&&&&&&&&&&&&&&&&&&&&&&图5-1-2&&区域穿越线路示意图
&&&&&&&&四座楼处在熊儿寨、镇罗营和黄松峪三地交界,海拔1062米,山顶现存三座明敌楼(原来四座所以叫四座楼),几个破败渡假小木屋及电讯塔,以及林场管理用房。自关上向南经史家台后向西南、自胡关路沟向、自北寨沿山脊公路向北、自熊儿寨向、自镇罗营向东南均可登顶。&
&&&&&&&&东纸壶又称东指壶,玻璃台村与界岭,海拔1234米,山顶有二层凉亭。登顶线路:(1)北水峪向东南、玻璃台向北上山脊后向东登顶,(2)墙子路向东南登顶,(3)自六道河向西南、沟向北、陡子峪向到东指壶东南停车场向登顶。
4、沟北岭东山
&&&&&&&&沟北岭东山又称狗背岭东山、风簸箕梁,位于东指壶山顶东3km,海拔1253米,自六道河向西南、陡子峪(蜂洞子)向、东指壶向东、黄土梁向均可登顶。
5、风簸箕南顶
&&&&&&&&风簸箕南顶位于东纸壶东南、黄土梁、蜂洞子、沟北岭东南侧,海拔1192米,登顶线路有:(1)自黄土梁北侧向上山脊登顶;(2)自东纸壶向东南、陡子峪向到沟北岭东南垭口后沿山脊向南登顶等。
6、三座、二垛子
&&&&&&&&三座位于塔洼村、汪家南、陡子峪村西的与界粱上,海拔1122米,当地人称三垛子,南侧还有二个千米高山,三座南侧高山当地人称二垛子。二垛子位于塔洼村、汪家南、陡子峪村西、三座南侧(与三座相隔一个较陡垭口),海拔1094米,顶有青砖烂瓦。自胡关路塔洼路口向、汪家台向东南、陡子峪向西均可登顶二垛子、三座。
7、舞彩浅山
&&&&&&&&舞彩浅山滨水国家登山步道位于,分为龙湾屯、木林镇两段;龙湾屯段步道东南起于山里辛庄、至北坞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涞水到涞源多少公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