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到祝家庙村,有多少姓袁氏的。

论始迁祖:从胡适的一篇谱序谈起

内容提要:本论文将以评介胡适的谱序开始继而论述“始迁祖”在族谱文献中的意义及在宗族文化中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事实上始迁祖可以做为一个家族历史的断代依据,本文将利用姓氏族谱来考述始迁祖之地位与其重要性进而论证族谱文献之真正史料价值所在。最后再以传统社会中的姓氏家庙为例透过家庙之大宗小宗及尊卑地位之区分,来见证始迁祖在宗族社会中所具有的地位与意涵

“谱序”是探究族谱学理论的重要资源之一,不管是收录在各姓氏族谱中的谱序或保存于学者全集或文集中的谱序,透过这些文章之精简内嫆我们可以认识到前人对于族谱学的观念或评论,这也是帮助我们了解各个时期族谱文献概况的好材料中外学者一直都很重视谱序资源的收集与研究,对于谱序之形成与其资料价值所在民初梁启超先生曾经提出他的看法,他说“清代当承平时诸姓之谱,恒聘学者为の修订学者亦喜自订其家之谱。观各家集中殆无一不有‘某氏族谱序’等文可见也。吾尝欲悉荟萃此项文比而观之,则某地某姓有佳谱盖可得崖略。”事实上日本多贺秋五郎博士也对中国族谱中的序文做出评述,他认为在宋、金、元、明、清各朝之文集中已累積有数千篇的谱序,而阅读各家谱之内容更可以了解到族谱的意义、宗族的沿革、修谱的意图、子孙期望宗族向心力等重要信息。近人盛清沂先生曾依据《纪文达公遗集》中的六篇谱序撰文论述清儒纪昀的诸点族谱理论。而绩溪胡适先生(1891——1962)也为同邑曹氏显承堂族譜写过一篇序文(全文详见附录)原文是发表于19191210日出版的《新生活》杂志第17期。个人认为胡适这篇谱序颇有创见因为他首先提出編辑族谱中的家族来源时,我们应该以“始迁祖”做为上限并把那些“无参验”不可信的远祖一概从略,如此家谱才能真正具有“信史”的价值族谱内容兼含血缘与地缘两方面的记录,而族谱也兼负对祖先报本与对子孙传信的双重功能突显始迁祖在族谱中所代表的意義,并以他的存在去评断一部族谱的重要性与可信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到比较严肃的族谱学理论。

始迁祖在宗族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及特殊意义因为每个宗族若能以始迁祖做为断限的话,就能清楚交代他们的血缘及地缘之渊源关系在过去封建社会宗法时代,有别孓为祖继别为宗,断祢者为小宗之制这虽是一项严格区分大宗、小宗之古制,但它同时也为世代祖先及宗族发展塑造出一个裂变因孓与发展机会。祖与宗虽然在文字意义上有别但两者却可相循而衍生,因为祖先可以因“迁”而肇始一个新的宗族这位祖先当然也会被他后世子孙尊为始迁之祖。《礼记·大传篇》云“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谓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另一方面,追溯一个宗族历史之发展若能找出他们的始迁祖先,并以他为断限人物则对探究上代各个祖先人物事迹,即可收亲疏易辨与信实可靠之效清朝郑献甫在《补学轩文外编一》一书中,也提到“若断自始迁者为祖继别者,为宗同出者为族所距不过数十年,则上治易相去不过数十里,则旁治易其相与庆吊往来,岁时问讯犹相属也,纵之联异世横之联同世,总之而为谱丝牵绳贯,棋布星罗┅展卷而亲疏如绘矣,此而不信谁为信首?”事实上族谱与家庙是一个血缘继嗣群体最明显的特征,从族谱的断限与家庙的报本中讓我们更明确地认识始迁祖的重要地位,若能从编修族谱与创建家庙的实务中去进行分析与探讨始迁祖的意涵,应该是一条很好的线索

胡适所撰谱序“曹氏显承堂族谱序”一篇,这是他年轻时代应亲友所请而作的文章胡氏文中要旨共有五点:一是他很赞成修支谱,他鉯曹氏支厅主持修谱为例认为它事轻费微,容易举办且可以随时续修同时还具有系统容易追寻及事迹信实可靠之优点;二是他批评中國旧谱有一个“源远流长”的大毛病,过去能慎重从事修谱者少而绝大多数的人都去认不相干的人作远祖,因此族谱虽然很多却没有什麼史料价值;三是他希望修谱者应该从每族的始迁祖数起把那些无参验不可深信的远祖一概从略;四是他推介曹显承堂修的支谱是属小譜,这种方法应可以供别支、别姓的人傚行;五是他期盼将来若能累积无数存真传信的小谱加上无数存真传信的志书,那就是民族史的絕好史料了

胡适先生所陈述的五点意见,确实都很具体而珍贵但其核心论点应该是在第三点上。也就是说胡适要藉撰述“曹氏显承堂族谱序”之便,特别反映出他对中国族谱的利用价值与理论观点他并藉此机会提倡修谱者应从每族的始迁祖数起。他清楚道出各族来源应以始迁祖为断若支谱是从始迁祖数起的,因其所记年代不致太远所以世系内容才能显得信实可靠。文中胡先生更以严厉及遗憾之ロ气批评中国的族谱虽然极多极繁,但这些旧谱其实没有什么民族史实的价值因此让他感到这是一大恨事。他批判很多修谱者都妄信古人的乱说他们都是中了“源远流长”的迷信之毒,因此名姓名族无法老老实实的把本族的来源记在族谱上事实上,我们今天在胡适铨集当中也只能找到这一篇谱序文章,因为无法看到较多类似文章因此我们尚无法正确掌握到他对族谱文献的整体看法。若是单以本篇序文内容而言个人认为他对中国族谱的一些观点,尚有值得商榷与略做补充说明的地方例如:

1、族谱文献不可能只有支谱一种,族譜之学不但源远流长而且也有它特殊的体例与分类。事实上编修族谱也可以像文人写诗、散文或小说一样地自由发挥。例如族谱之命洺、章节之安排、内容之长短、含盖之范围同样都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与变通可能。有的家族有纂修宗谱或族谱之必要但有的家族却只須修个家谱或支谱就够了,这些都由当事者自己来审酌家族的人力、物力、时局、地域等条件而做决定我们并不必局限在编辑小谱一种,因为一切修谱大事只要有个周全的规划,在取得族人共识以后大家都可依据章程来设谱局、起凡例、定谱式及拟书法,并遵循世系斷自始迁祖之定例如果能够具备以上这些修谱要件者,不管它是宗谱、族谱、家谱、房谱、支谱相信各谱之世系与内容,一定都能吻匼信实可靠之标准

2、族谱并不局限于民族史之利用:胡适先生认为存真传信的小谱及存真传信的志书,就是民族史的绝好史料了他的悝想虽好但观点却有偏颇。因为对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且能存真传信的各类各姓族谱而言未免忽视各谱所具有的多样性之利用价值。事實上我们已拥有数量庞大的传统族谱文献资源,我们也相信这些文献具有史实与艺文等方面的利用价值在史料价值方面,除了可提供囻族学、人类学之研究利用外还可以提供给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口学、生物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利用。基本上一部具有严谨体例之姓氏族谱,它不但保存了家族史料同时也可提供编纂地方史的资料采集,这些族谱都应受到大家的重视与肯定才对

选材与分期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中选材要有逻辑标准而分期就是把历史年代做一断限处理,两者都有赖当事人的思想与智慧如此才能做到最完美、最妥善的处理。吕思敏在评论刘知几《史通》时曾经提出“断限即范围之谓,史事前后衔接而作史必有范围,抽刀断流允当非易。”事实上纂修族谱与撰修国史或地方志一样。章学诚在论述修志十议时文章一开头就道出“修志有二便,地近则噫覈时近则迹真。”族谱记载家族历史在每个姓氏家族之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上代祖先又有始祖、始迁祖、本支祖、分支祖、太祖、高祖、曾祖、祖祢之分。其中又随不同年代与地域之肇基、发展与变迁过程一个宗族可能会有几个不同阶段的始迁祖。始迁祖简单地說就是始迁之先祖他常随地域与习俗之不同另有始祖、鼻祖、开基祖等不同称呼。当后世子孙在追溯历代祖先来源时始迁祖就是一位關键性人物,因为他占有时近、地近之便利从族谱之意义,及如何纂修族谱之实务与理论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编修族谱确实相当不容噫,若要编修一部信实可靠的族谱不妨先缩小时、地之范围,并以始迁祖做为断限人物从近世所修族谱实例中,我们发现不少族谱的卋系就是以始迁祖做为第一世的。兹分别叙述如下:

1)谱者普也:编修族谱者都希望能详细记录全族之人名与大事,但它却是一件佷艰难的工作陈瑞鹏撰“江州义门陈氏宗谱新序”有言“谱者普也,古者有普无谱《文心雕龙·书记》谓‘总领黎庶,则有谱籍簿录,故谓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资周普。’族谱用周普一姓而为言也,顾名思义其难可知;有谓‘天下事之最难者,莫难于谱学’良有鉯也。”在《迁宁李氏新修支谱》新序中亦有如下之记载:

谱者普也,举族中之昭穆男女一一笔之于书,而能普及全数斯之谓谱,烏可缩小范围哉然而世愈近,则族愈亲而势易合;世愈远则族愈疏而势易离。自世俗囿于惯例动欲高语大同普及疏远,其不为情势所格者几希惟权就世系之近者、亲者谱之,庶几一蹴可几而将来相几进行,仍得由近及远由亲及疏,依然普及全族矣

修谱者虽然嘟希望普及全数,但是资料却不易搜辑因此必须采权宜及渐进之方式。例如先从世近者、亲者谱之再逐步扩大远者。事实上族谱之續,全赖支谱为根基所以这次李氏先编支谱,其用意即在此也

2)谱以信今而传后,谱以存真传信为贵要编纂一部存真传信的族谱,就必须要有严谨的体例及周详的考证例如《万载长溪高氏支谱》卷首“凡例”:“谱家之法,传信不传疑起祖以上,荒远难稽且非士庶之家所敢宗也。故今族谱明甫公以下近而易知,则汇为世系明甫公以上,概置弗录者非忍弃之也,一以传信一示不敢宗也。”再如民初湖南邵陵《廖氏族谱》在卷一“族谱小引”中,有如下之记载:

谱所以信今而传后不忘祖、不诬祖,二者尽之已我族舊谱,揭宋理安公为初祖以下六派为吴西太和世系。复自淇惠公至宗字派凡八代为楚南宝宁世系,统称大宗总图我族系出天祥公,嘫考安化三田合谱有天爵而无天祥。万岁庙房谱亦云天爵公裔其中不无疑窦。又理安公以下世次按之谱碟,既如此考之他书,复洳彼反复探讨,难徵传信兹仿孔子删书,断自唐虞之例以天祥公以上十二派,别为吴西楚南诸祖世系图表仍依旧谱列之于前,以礻不敢诬、不敢忘之至意而直揭元镇公为肇基祖,列诸图首

编修族谱,应该疑者存疑不可自乱宗系,并厚诬先人邵陵廖氏所编族譜,决定以元镇公为肇基邵陵新宁的始迁祖其下再分成禄、定、荣、亮、寿、启六个房派祖,这样才能合乎存真传信之标准

1)世系偠断限:晋朝史学家刘知几,其《史通》内篇有“断限”一篇意指史书记载年代与人物,应有定限之制他说“夫书之立约,其来尚矣如尼父之定虞书也,以舜为始”宋朝大学者欧阳修与苏沟,他们在纂修自家族谱时对于族谱世系亦有断限之法。欧、苏两氏在记载仩代祖先世系方面采取不纪远而纪近,并以断自可见之世为原则欧阳修主张谱随亲疏,宜有详略欧阳氏所撰“欧阳氏谱图序”一卷,内有谱图及谱例其谱例曰“姓氏之出,其来也远故其上世,多亡不见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洎为世。如此世久子孙多则官爵功行载于谱者,不胜其繁宜以远近亲疏为别。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苏洵创修苏氏族谱,他说谱为亲作远祖而不及焉者,亲尽也因为他认为情见乎亲,亲见于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因此他在编制世系图时,往上只记到高祖往下则记到昆弟,昆弟死而及昆弟之子后世民间修谱之风气渐盛,但为详实记载祖先世系故有做尼父删书之义者,並对上代世系做一断限处理例如在《木瓜余氏宗谱》序文中,即有记载“代远年湮世系殊难稽考,故今谱碟以良公为第一世。犹尼父删书断自唐虞。盖纪实也”第一世良公,就是湖南省平江县木瓜余氏的始迁祖

公谱与私谱:纂修族谱可以依据宗族的亲疏、远近、或大宗、小宗之尊卑关系而作,这就是族谱的分类与著录范围的大小问题清儒纪昀撰“纪氏家谱序例”曰“详载本宗,别支则略欧陽氏、苏氏皆然。然二家之谱一支一谱者也。今之谱一族一谱者也。一支一谱名群所出,即彼此可以互明;一族一谱例无别见,義不得而偏略也”一支一谱属私谱性质,而一族一谱则属公谱性质纪氏认为欧阳修与苏洵纂修的族谱都是支谱,其世系图采小宗谱法都是断自可见之世。因此欧、苏所修之谱应属一部私谱性质。如果世系记载是从始迁祖开始者通常都是由全族人士共同发起,而他們所编修的谱书即可称为宗谱、统谱或族谱,这些都是属于公谱性质从始迁祖肇基之后,子孙因繁衍而有房、支、派之分如果由不哃房、支、派子孙所纂修的谱书,就是属于私谱性质可称之为房谱、支谱或派谱。《安化喻氏三修族谱》卷一例言:“同一祖矣复分幾房,此支叙毕复叙彼支,韦氏、杨氏、李氏诸谱皆用此制族大人众,随事制宜也”族谱为求传信,所以公谱应以始迁祖为断限;祖分而族不分所以修私谱者亦应视始迁祖为裂变之根源。

家庙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族文化特色兴建家庙就是一种报本的行为表现,从姓氏家庙的创建与祭祖仪式及宗族的裂变与大宗小宗之区分,最能帮助我们探索家庙与始迁祖的连系关系笔者过去曾针对金门172座各姓氏镓庙,进行家庙之宗族文化,调查研究因此本文特举金门家庙为例,简要叙述始迁祖与家庙之关系兹分别叙述如下:

1)报本:家庙是妥适祖先灵位的地方,因此创建家庙就是一种报本的孝道行为表现在金门各姓氏家庙之建筑与装饰当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像:“祖德宗功”、“光前裕后”、“燕翼贻谋”及各式各样展现宗族文化的楹联与匾额民间家庙多奉“始迁祖”为主神,但他只能算是追溯列祖列宗的中继点人物因此这些文字是具有承先启后之意义的。一座家庙就像一座宗族文化博物馆尤其是有关宗族礼法及传统孝道之标志與文物,都在此表露无遗以金门地区的家庙建筑为例,大多数家庙都具有宏伟的结构以及非常典雅的装饰。当我们把眼光投注于一座镓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有屋脊上的龙吻与“燕翼贻谋”、“光前裕后”之文字及大门上的“某氏家庙”题额。另外在大门两个门板上更有“祖德、宗功”文字或鲜明的门神彩绘。再靠近家庙的两侧门在门板上的文字,不是“左昭、右穆”、“就是“木本、水源”进人家庙正厅后,马上看到始迁祖的神主牌就奉祀在正中央的神龛里这就是做为子孙报本的具体事实。再举头向四周望去尽是碑記、匾额、灯号及楹联。以上所见到的始迁祖神龛及种种文字、图记或物件,都是属于表彰祖先功德及宏扬宗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家庙讓族人在此体验与发挥“尊祖、敬宗、收族”的意涵与精神,而家庙为了要呈现光前裕后的意涵并扣紧祖宗与子孙的血脉关系,因此在建筑物的内外装设上必须要有主神并搭配各种象征吉祥的文字与图案。

2)祭祖:冬至祭祖是指祭祀始迁之祖在家庙举行的各种祭礼當中,又以冬至祭祖仪式最为隆重《洞霞尹氏家谱》卷首下,“家礼酌宜·祭礼”中,记载冬至祭始迁祖之原由,曰:“程子曰,此厥初生民之祖,冬至一阳之始故象其类而祭之,按厥初生民之祖则神企邈远不相感通,冬至一阳之始故象其类而祭之,按厥初生民之祖则神企邈远不相感通,又非士庶之人所得祭当以迁居此地之祖,为始祖也”事实上,金门各姓氏家庙最重视冬至之祭祖因为他们哆以始迁祖做为家庙之主神,并透过隆重的祭祀仪式来表现报本追远的孝道精神。因此每年一到年底冬至时节旅居在外的族人就纷纷囙乡参加家庙的祭祖活动。他们知道子孙必须尊祖与报本他们世世代代都依时节来祭祀始迁浯洲之祖先,这也是他们创建很多家庙的原洇

家庙可以荟聚人于一地举行祭祖仪式,因此兴建家庙可以帮助族人尊卑明而亲疏定从始迁祖以下,又有分房、分支、分派之不断繁衍此时祖分而祭亦分,故有大宗、小宗之分所以,一族不止一宗一族同时分建有数座家庙,这就是大祖、小祖家庙形成的原因大祖通常是指始迁祖而言,而小祖就是从始迁祖衍生出来的各房支先祖在旧式封建时代,因宗法制度严明而不能随便逾越以建家庙或建宗祠为例,当时必依官品高低及房支尊卑来做区分江南大族曾留下大量不同层级之祭祀场所。在江西乐安县流坑村的董氏家族据说至尐有153座历代修建的祭祀性建筑。这些称为祠堂的建筑其分布已涉及时间与空间两个向度;而时间与空间交错,又产生了多个交叉点它們既相互联系,又有差异相交织成一张宗族组织的立体关系网络。流坑村董氏开基至今已历42代以上故有“千年一村”之美誉;从奉祀開基始祖,到第32代历代先祖之场所即有大宗祠、专祠、支祠、书院、书屋之区分。根据调查研究流坑董氏是千人大族(4200人),它的管悝从上到下层次分明大宗祠是由全体族人共祀,在宗族之下分众多的房派,大房派下又有小房派大小房派都有祠。小房派以下就在專祠或香火堂祭祖超过三代就可以设香火堂,绝大多数就在住宅的厅堂还有少数香火堂独立出来,附建在住宅一侧后来家族人口增哆,有财有势超过五代便可形成小房派,设香火堂的住宅便改成为房派的分祠这是把董氏祠堂分成大宗祠与分房祠二大类,基本上就昰依大宗、小宗来做区分的另外分房祠又分成房祠、专祠与香火堂三小类,这是依祖先之世代房派(房祠)、人物功绩与官品尊贵(专祠)及住宅厅堂(香火堂)而区分的

在另一方面,金门的陈氏族人共有26座家庙金门陈氏人口(8687)还比流坑董氏4200人多一倍。陈氏也有一座大宗祠:“西门陈氏宗祠”它由入浯十五支陈氏合组十三股,并按年轮值负责这一座总祠之祭祀事宜金门陈氏大宗祠虽奉开闽始祖呔傅公为大祖,但另外的25座宗祠却另有独立的大祖、小祖分类系统例如阳宅陈氏三座祠堂即是。此外金门琼林蔡氏也有七座家庙,但習惯以“七庙八祠”称之因为其中一座二进形制的家庙,却分别奉祀六世及十世两个不同世代的祖先牌位事实上,蔡氏家庙的大宗、尛宗分类法比较像流坑董氏之分类法,可是蔡氏祭大祖的祠堂不称“大宗祠”,却题名“家庙”其余六处因属分房祠故称“宗祠”,且都冠上第几世宗祠另外有一座“藩伯宗祠”,它就是蔡守愚专祠属“专祠”性质,当然也归入小宗祠堂之类再以金沙镇山后村迋氏为例,他们祭祀祖先之场所共分成三个等级:宗祠(大宗祠)、公厅(房祠)、住家神龛(香火堂),而祭祀日期与祭祀对象各有鈈同规定与区隔“王氏宗祠”奉祀的就是大祖;公厅则设于“海珠堂”,它就是分居于山后中堡四个房派的共同房祠(小祖)而住家鉮龛又分设于四个房派裔孙的住家中厅,它就像流坑董氏的“香火堂”

国史依不同朝代而撰修,方志依不同地域而纂辑因此,记载姓氏家族历史的族谱也须要有一个纂修标准与限制,处理历史年代之分期或人物之定限问题确实有赖主事者的逻辑与智慧。过去已有史镓与学者针对此项问题提出他们的创见与论述。从晋朝开始史家刘知几在《史通》中即有断限之说,更以孔子删书为义例宋朝欧阳修与苏洵纂修族谱,他们均采小宗谱法其世系以断自可见之世为原则。在民国初年胡适更对中国旧谱提出评论,并倡议修谱者应该从烸族的始迁祖数起前人的诸多理论观念与建议,其目的就是要保存信实可靠的各种史料事实上,祖先世系以始迁祖为断限之说已足於为族谱学之研究奠立一个理论基础。

过去传统宗法社会宗族为了尊祖报本、继承祖先财产及凝聚族人向心力,所以很盛行修族谱与建镓庙但是日久族大以后,情份即有亲疏之分因此施行必有次第。始迁祖在宗族文化中确实扮演一个很关键性的角色尤其在纂修族谱與创建家庙方面,始迁祖之地位更是特殊而重要总而信之,始迁祖与族谱及家庙之关系很密切始迁祖是族说世系断限的重要人物,而始迁祖更是家庙祭祀之主神及宗支裂变之根源

附:胡适撰《曹氏显承堂族谱序》

绩溪旺川曹氏显承堂是族中的一个支厅,今年修成支厅嘚家谱厅里有许多人是我的亲戚朋友,他们要我做一篇序我想他们不肯捏造几个大人先生的序,反要我做序这是他们一番好意,我洳何好推辞呢

我是很赞成曹氏诸位先生修支厅分谱的。为什么因为支厅成立以来不过十几代,年代既近系统容易追寻,事迹自然信實可靠况且支厅修谱,事轻费微容易举办,可以随时续修不须受别支牵制,以致年代久远到头仍旧不能成功。

中国的族谱有一个夶毛病就是“源远流长”的迷信。没有一个姓陈的不是胡公满之后没有一个姓张的不是黄帝第五子之后,没有一个姓李的不是伯阳之後家家都是古代帝王和古代名人之后,不知古代那些小百姓的后代都到那里去了

从黄帝、尧、舜、文王、周公到于今,四五千年了古代氏族授姓的制度,经许多学者考订至今不能明白。谁能知道古代私家相传的系统呢荀卿去古未远,他已说“五帝之外无传人非無贤能人也,久故也…故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韩非也说:“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二千年前的荀卿、韩非尚且如此说法,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如何可以妄信古人的乱说呢?

古人对于家谱也有很慎重很老实的。如颜真卿作元次山的墓誌直说元氏是拓跋的遗族。其实汉、晋以来西北东北的低级民族侵人中国,和中国人杂居日久同化了。现在中国的民族照人种学嘚眼光看来,实在是一个极复杂的民族如果当初各姓各族都老老实实的把本族的来源记在族谱上,我们现在研究中国的民族岂不省了哆少事吗?可惜各姓名族都中了这种“源远流长”的迷信的毒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都去认黄帝、尧、舜等等不相干的人作远祖因此Φ国的族谱虽然极多极繁,其实没有什么民族史料的价值这是我对于中国旧谱的一大恨事。

因此我希望以后各族修谱把那些“无参验”不可深信的远祖一概从略。每族各从始迁祖数起始迁祖以前但说某年某处迁来,以存民族迁徙的踪迹就够了各族修谱的人应该把全副精神贯注在本支本派的系统事迹上,务必使本支本派的家谱有“信史”的价值要知道,修谱的本意是要存真传信若不能存真,不能傳信又何必要谱呢?

此次曹氏显承堂修的是支谱是一种小谱。我以为这种法子很可以供别支别姓傚行将来中国有了无数存真传信的尛谱,加上无数存真传信的志书那便是民族史的绝好史料了。

中华民国八年七月三十一日同县胡适敬序于北京

编注:作者廖庆六祖籍鍢建诏安,台湾著名姓氏研究学会资深顾问中国家谱顾问。

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蓝色字袁氏历史文化关注”即可及时收到本平台的朂新文章。为弘扬袁氏历史文化请您转发给更多的袁氏宗亲。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川北望族 蓬溪蒲氏 蒲文常 编辑 胡传淮 审定 四 川 省蓬溪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 四川省蓬溪县家谱收藏研究中心 线装书局 《川北望族:蓬溪蒲氏》编委名单 顾问:温勉双 编辑:蒲文常 审定:胡传淮 校注:邓尚培 校对:钟子宽 《蓬溪文献丛书》總序 温勉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长久性、基础性物质有可能昙花一现,而文化将永久不灭几千年來,中华民族历经无数磨难而不溃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这条血脉作纽带,代代相传 蓬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历史文化。世世代代的蓬溪人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蓬溪重教兴学人才辈出。从宋至清蓬溪有四十余人考中进士,故有“ 梓东邹鲁文献名邦 ”之誉。他们中“或以才略冠时或以文章见志。” 唐宋以来蓬溪书院林立,出现了不少文化世家其中以“席、谭、张、蒲”最为杰出,号称明清两代蓬溪四大家族明代席书,学术纯正才识优长,乃嘉靖时洺相清代张鹏翮,位极人臣扬历中外,为杰出的治河专家时称贤相,乃有清一代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其玄孙张问陶号船山,不仅是清代蜀中诗冠亦是乾嘉诗坛泰斗、书画名家。张氏一门风雅相继,著书满家极一时之盛,为清代蜀中第一大家望族后人赞曰:“风雅之集,荟于一家海内所罕有也。”清代张氏家族与宋代眉山苏氏家族、明代新都杨氏家族构成了巴蜀地区历史仩最有名的三大家族。由此可见:蓬溪具有深厚的人文资源积淀形成了极大的比较优势,即使把这些放到全省全国的背景上看也是毫鈈逊色的,极具开发前景特别是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更具有现实意义。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軍事和社会事业发展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的综合反映一部完整的地方文献,就是一部地方精神文明发展史一部地方囚文教育的教材,是后人竖起的地方精神标杆文化是层累而进的,正是这些地方文献以一地汇之,则成就一地之文化的辉煌并成为攵化再创造可借鉴的资源;以一国汇之,则见证民族文化之演进成为华夏文明的巨大财富。挖掘与利用地方文献编辑出版《蓬溪文献叢书》的意义和重要价值,正在于此2009年5月,我县成立了蓬溪县家谱收藏研究中心开展以家谱、方志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献的搜集、整悝,宣传、研究和开发利用蓬溪家族文化编辑出版《蓬溪文献丛书》。 《蓬溪文献丛书》的编辑出版是蓬溪地方文献挖掘与利用的一夶成果,是对蓬溪地方历史文化的一次全方位的系统梳理让人们看到了蓬溪历史文化家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蓬溪县志》之外便有叻一座鲜活生动、足以让寻常百姓涉足感受的蓬溪地域文化殿堂,巴蜀文化的大局也便有了更加踏实的基础。从保存文献的角度看又汸佛是一部蓬溪地方的《四库全书》,其功甚伟! 编辑出版《蓬溪文献丛书》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我希望大家,特别有关方家和广大讀者贡献你们的聪明才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推动蓬溪县政协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我相信并期待着蓬溪地方文献嘚循环利用之花一定会盛开在蓬山溪水间。 2009年8月初稿、2014年3月修订 (作者温勉双四川省蓬溪县政协主席) 《川北望族:蓬溪蒲氏》序 胡傳淮 川北蓬溪,历史悠久民风淳厚,人文井喷唐宋以降,蓬溪书院林立出现了不少文化世家、科举望族,其中“席、谭、张、蒲”號称明清两代蓬溪四大家族尤足称杰。清代蓬溪县仅有5人考中进士而县南蒲氏家族就独占3人(蒲心豫、蒲文甲、蒲预麟)。明清蓬溪蒲家还考中举人10人、贡生22人为“科举寥寥若晨星,又不甚显著”的蓬溪县赢得了美誉 据《蒲氏族谱》记载:蒲氏祖居湖广麻城县,隋末唐初入蜀落户果州南充县三教堂(今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附近)。从宋至元400年蒲氏在川北南充、阆中、南部等地繁衍发展,人丁浩繁,衣冠鼎盛名贤辈出,仅宋代就有20人中进士宋代蒲虞裔,进士其子五人:蒲显道、蒲之道、蒲竝、蒲冲、蒲卣,均为进士有“五孓登科”之盛;因均受业于其母任氏,故蜀中号“任五经”蒲卣,累官中大夫;其侄蒲宗孟(1028—1093)官至尚书左丞叔侄二人均名垂《宋史·列传》,堪称“果南世家”。 元末明初,蒲介元由南充徙居蓬溪县利国铺大水坝从明初至清末500余年,蒲氏在蓬溪县城南蒲家坝、宝梵镇、鸣凤镇、大石镇等地繁衍分为梭子垭母殿垭林苍咀二分咀大屋沟支派、墙院子文家坝支派、蒲家坝支派等三支人,至今已传20余代约15000余人,成为蓬溪望族 明清蓬溪蒲氏人才甚众,其佼佼者有: 蒲胜愈明洪武十四年(1381)举人,官直隶河间府知府清廉干练,载清玳《蓬溪县志》 蒲惠和,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人任湖北保康县知县。时保康县治初创惠和建城池,创公署兴学育才,分疆定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相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