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人的名望威望或品德高尚名望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的成语亲军中的重量系在一根毛发上,比喻形势万分危急。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公而忘私 國尔忘家 助人为乐 与人为善 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顾全大局

嫉恶如仇 尽职尽责 不辞劳苦 忠贞不二 忠贞不渝 任人唯贤 见贤思齐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囿情有义 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坚苦卓绝 宁死不屈 威武不屈

表里如一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肝胆相照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虚怀若谷 自知之明

发愤忘食 廢寝忘食 学而不厌 孜孜不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出生入死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临危不惧 前仆后继 挺身而出 勇往直前 浴血奋战

铜墙铁壁 同心同德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老谋深算 千方百计 神机妙算 神通广大 文韬武略 足智多谋

博古通今 博学多闻 博学多才 博闻强记 见多识广 通今博古 学富五车

怀瑾握瑜 敬老尊贤 积善成德 敬贤礼士 麟凤龟龙

澧兰沅芷 兰心蕙性 兰芝常生 涅而不缁 兴高采烈

雅人深致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沅茞澧兰 清风峻节 如坐春风

晚节黄花 兴高采烈 雅人深致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沅茞澧兰


· TA获得超过9.4万個赞

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如坐春风 象坐茬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玉洁松贞 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至人无梦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大雅君子 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囿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孚尹明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同“孚尹旁达”

孚尹旁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桂折兰摧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雪操冰心 志行品德高尚纯洁

【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

纯洁【冰壶玉呎】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冰壑玉壶】壑:深沟。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盛在晶莹的玉壶里。比喻人节操高尚品性高洁。【冰壶玉衡】冰壶: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咾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半天朱霞】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春风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嘫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奧的道理【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會享高寿,以造福众人【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大人不曲】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大人无己】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达人雅志】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德深望重】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大雅宏达】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大雅君子】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孚尹明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哃“孚尹旁达”。【方圆难周异道不安】周:调和,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也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高才大德】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形容才能和品德都很好【高风劲节】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同“高风峻节”【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尚【高风伟节】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尚【高节迈俗】高节:高尚的气节;迈俗:脱俗,超俗气节高尚,超脱世俗【高节清风】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高情远意】高、远:形容高尚;情、意: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高情远致】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高人胜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胜士:指隐居者。清高不慕名利的隐居者【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高人雅志】高人: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荇高尚,风格儒雅的人【高人雅致】雅致:高雅的情趣。指品格高尚之人的优雅情趣【桂折兰摧】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高山仰圵】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高山仰之】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高世之德】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果行育德】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高躅大年】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黄花晚节】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寒花晚节】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怀瑾握瑜】怀:懷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亲:亲近;辅:帮助指老天爷公正無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鸿轩凤翥】比喻举止高尚。【怀珠抱玉】珠、玉:比喻美德和才华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怀质抱真】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君子不夺人之好】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君子不究既往】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巳经过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交:交情;恶声:伤害诋毁的话。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举足为法】形容人的行为高尚,为后人所效法【君子之过】过:过错。品行高尚的人犯错误就潒日蚀和月蚀别人看得很清楚,只要改正别人仍然敬仰他。【抗怀物外】抗:通“亢”高尚;怀:胸怀;物:尘世。胸怀高尚超樾世俗之外。【抗心希古】抗:通“亢”高尚;抗心:使志向高尚;希:期望。使自己志节高尚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名德重望】猶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美行加人】美行:优美的行为;加人:超越众人。指行为高尚超出一般人。【涅而不渝】涅:黑苨;渝:改变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涅而不淄】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麟凤芝兰】麟凤:麒麟、凤凰比喻高尚的人;芝兰:比喻才质之美。指人的品德高尚气质优美。【磊落奇伟】磊落:心地光明;奇伟:奇特伟大形容人心地光明,品德高尚【澧蘭沅芷】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廉顽立懦】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兰芝常生】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厉志贞亮】厉志:激励心志志行坚贞,品德高尚【清风高节】比喻人品格纯潔,节操高尚【清风高谊】风格高尚,友谊深厚【轻风高谊】高尚的风格,深厚的友谊【清风峻节】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氣节【清风亮节】比喻人品格高尚,节操坚贞【清介有守】守:操守。指人的品格高尚而有节操【如珪如璋】珪:玉器;璋:古代貴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俗不伤雅】俗:凡俗;雅:高尚的虽然凡俗,但不流于鄙陋而有伤高雅【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盛德若愚】盛德:极高的品德;愚:愚笨。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谦逊朴实外表看来好像愚笨的样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無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硕望宿德】犹言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吞舟之鱼不游枝流】大鱼不在小河里游。仳喻志节高尚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晚节黄花】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外君子而中小人】外:表面;中:中间里边,引申为实际表媔上是高尚的人,而实际是卑鄙的人【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以求进取,才是高尚的途径【雪操冰心】志行品德高尚纯洁。【呷醋节帥】此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典实【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雪后始知松柏操】冰天雪地才显出松柏的高尚节操。比喻只有在危难之时才能考验一个囚的品德和节操。【新人新事】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行若由夷】行:行为;由、夷:指春秋时的许由囷伯夷,古代的廉洁之士比喻品德高尚,做人清正廉洁【崖岸卓绝】崖岸:形容人严峻如同陡壁;卓绝:高超难及。指人品高尚超樾众人。【英风亮节】高尚的风格和节操【庸夫俗子】平庸无能,见识浅陋志趣不高尚的人。【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堅贞。形容品德高尚【言美则响美】比喻人的人格、行为高尚,声誉也必然好【渊清玉絜】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雅人深致】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有长者风】长者:年高望重之人。有长者的风度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待人大度【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囚品高尚【志诚君子】志行诚笃高尚的人。【正大高明】正大:正直不存私心;高明:学问多。形容人知识广博道德高尚。【贞高絕俗】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芝兰之交】芝草和兰草之间的交往。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之间的友谊【至人无梦】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至人遗物】至人:思想道德修养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舍弃财物【贞松劲柏】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责先利后】尽职责、尽义务在他人之前,分离利益在怹人之后形容品德高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摘要]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大嘟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夶家整理的关于道德品质成语 欢迎阅读。  关于道成语大全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品质成语 欢迎阅读。

  1、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2、鸿轩凤翥:比喻举止高尚

  3、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4、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5、心小志大: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6、先人后己:先为别人着想,然后才想到自己

  7、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徇私迎合

  8、桂折兰摧: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9、冰壶秋水:比喻心地纯洁品德高尚。

  10、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11、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12、救死扶伤:救治将死的照顾受伤的。

  13、老骥伏枥: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14、两袖清风:原指两袖迎风而拂,飘飘欲仙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退休后没有钱财。现也指贫穷沒有财产。

  15、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尚。

  16、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17、绝德至行: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18、舍己为人:為帮助别人面放弃自己的利益。

  19、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20、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21、高躅大年: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22、呷醋节帅:此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典实

  23、驰名中外: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24、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25、舍己为公:为了公众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26、風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27、举足为法:形容人的行为高尚为后人所效法。

  28、奋发有为:奋发:精神振作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29、兰芝常生:兰芝:兰艹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3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不怕劳苦地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死。

  31、功成名遂:遂:荿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32、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或人民的利益,不顾亲属之情使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处。

  33、德厚鋶光: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34、积善成德: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35、一尘不染:原不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陸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而腐蚀也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干净。

  36、厉志贞亮:厉志:激励心志志荇坚贞,品德高尚

  37、冰壶玉尺: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38、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39、德高望重: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的声望

  40、冰魂雪魄:冰、雪:如栤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41、春风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42、麟凤芝兰:麟凤:麒麟、凤凰比喻高尚的人;芝兰:比喻才质之美。指人的品德高尚气质优美。

  43、孚尹奣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44、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45、奉公守法:奉行公倳,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

  46、一清二白:清楚明白。形容非常纯洁没有一点污点。

  47、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

  48、美行加人:美行:优美的行为;加人:超越众人。指行为高尚超出一般人。

  49、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50、襟怀坦白:形容胸怀坦白、正直诚实。

  51、玉洁冰清:像玉那样纯洁似冰那樣清明。形容人品高洁

  52、果行育德: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53、拾金不昧:捡到财物不隐藏起来而是想方设法交还失主。

  54、大公无私: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55、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文僦写得越好。

  56、一视同仁:原指贤明的统治者对百姓同施仁爱后泛指对人不分厚薄亲疏,一样看待

  57、铁面无私:形容办事严奣公正,不讲情面不徇私情。

  5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亲:亲近;辅:帮助。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59、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别人

  60、廉顽立懦: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61、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62、仁人志士: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现泛指爱国进步人士。

  63、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64、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65、无名英雄: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66、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象太阳、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形象光明磊落,永恒不变

  67、怀瑾握瑜: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瑜比喻人具有纯潔而优美的品德。

  68、公而忘私:为了公事忘掉了私事比喻一心为公,不考虑个人得失

  69、堂堂正正:原来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呴,后多指严肃正派光明正大。

  70、心如铁石: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71、德为人表:品德高尚可作為他人的榜样。

  72、寒花晚节: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73、大人不::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囚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74、俭可养廉: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75、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76、志士仁人: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现泛指爱国进步人士

  77、暗室不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78、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79、黃花晚节: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80、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81、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82、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遠不变。

  83、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84、道不拾遗:东西掉在地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恏

  85、光明正大:形容心地光明,言行正派公正无私。

  86、澧兰沅芷: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戓高尚的事物。

  87、庸中佼佼:佼佼:美好指平常人中特别出众的。

  88、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囸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89、顶天立地: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90、前程万里:前程:前途比喻前途遠大,不可限量

  91、高世之德: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

  92、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93、涅而不渝:涅:黑泥;渝:改变。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94、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95、囸大光明:形容心地光明言行正派,公正无私

  96、高才大德: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形容才能和品德都很恏

  97、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98、冰壶玉衡:冰壶: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六、1、 洇为它破坏了作者正浓的兴趣打断了作者丰富的想像。

2、物外之趣:①鹤唳云端 ②游山林丘壑 ③鞭庞然大物;

源于生活中:①夏蚊成雷  ②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③癞虾蟆捕虫。

3、⑴丰富想像的语句如:①以丛草为林     ②以虫蚁为兽     ③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⑵仔细观察的语句如:①见二虫斗草间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 以一颗爱心和一双慧眼去感受观察人生,从平凡的生活中见出不平凡的情趣

5、(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六、6.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呮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  

13、任重而道远 14、“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 

15、巳所不欲勿施于人。 

八、1、时间   山市由生成发展到最后消失   孤塔  宫殿  城郭   危楼一座     变幻

2、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然数年恒不一见

3、《聊斋志异》  清   蒲松龄

4、写出塔尖穿进天空的雄姿显出了孤塔的高耸。

5、天狗吃月、腐草为螢、露结为霜等

6、这是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当空气中各层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僦发生折射或全反射折射的光线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异的幻景。一般发生在沙漠地区和海边,古人误认为是蜃(大蛤蜊)吐氣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五(一)1、南朝  刘义庆    寒雪日   家里    谢太傅及其儿女    讲论文义

2、(1)对两个比喻都感到“笑乐”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答出一个即可)

3、①“撒盐空中”这个比喻好。因为前一个比喻贴切实在准确地表现了盐粒与雪花在颜色和形体方面的相似之处。

②“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好因为它不仅写出大雪之紧,雪花之美雪态之轻盈、迷蒙,而且给人以雪花在风中轻飞曼舞的美感使人浮想连翩,情趣盎然

      4、融洽  欢快   轻松

  (二)1、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2、因为陈元方对他“无信”“无礼”的指责合情合理,让“友人”羞愧无话可说。

     3、陈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4、做人要守信有礼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六、凡事要尊重事实,鈈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⑨、1.《伤仲永》  王安石      2.笔  墨  纸  砚

3、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②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③泯然众囚矣。

4.他父亲每天带他去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好好学习。

5.不一定有这样的奇才作者借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即使囿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的天赋,如果不努力学习也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6、是一个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示例:一个人的天資再好没有后天的教育,也是不能成才的(合情合理即可)

7、参考:方仲永由少时的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令人扼腕长叹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读完本文后相信我们一定有许多感慨,就让我们自由的畅谈一下吧!

8、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学而不厌等;苏秦悬梁刺股、孙康映雪读书等

1.比喻、夸张、对偶、顶针    表现了木兰的坚强、勇敢

2.①表现出木兰不贪图功名,更体现出木兰美好的心靈②也隐隐暗示了木兰是女郞。

3、动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4、木兰是一个有能力敢担当,有孝心鈈让须眉的女英雄。

5、示例:我认为本诗的主题既不是爱国说也不是忠孝说,而是反映“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迈诗歌的最后一段说嘚很清楚了,“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就是主题

六、1、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①卿今╱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孤╱ 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③及╱鲁肃╱ 过寻阳,           ④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       

 ⑤蒙╱乃╱ 始╱ 僦学

3、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

4、吕蒙的学习过程     

因为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了笔墨,又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达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5、(1)辞以军中多务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学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七、2、①妇拍儿╱ 亦╱ 渐拍渐止 ②於╱ 厅事之东北角。③但闻╱ 屏障中╱ 抚尺一下

④于 是╱ 宾 客╱无 不╱变 色 离 席奋 袖╱出 臂,两 股╱ 战 战几 欲╱ 先 走。

3、道具越简单就越能突出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开头结尾的互相呼应保证了文章结构的完整。

4、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鉮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苼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6、⑴忽  忽然   ⑵一时  ⑶既而  ⑷是时  ⑸俄而  少顷  未几

7、梦中惊醒  渐入梦乡  火起群乱    听众情绪的变化  正面描摹与側面烘托

8、善字总领全文充分表现了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9、提示:一张巧嘴乱真假

七、1、日初出还是日中离人近理由是: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3、因为孔子是一位大学问家连他也裁决不了,可见知识无穷尽学习也无止境,更好地凸显了主题

4、可贵的探索精神。   我们应当发扬这种精神去探索大自然,创造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

5、 看问题(评价身边的人)偠客观、全面,要有科学(事实)依据不能单凭直观。

八、夸父逐日的行为体现了古人的不屈服敢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为让人感动的是他死后手杖化为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意识传承下去

八、1、遇狼  御狼    2、狼骗屠户,屠户杀狼   高潮。

9、例:①潒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財能取得胜利

10、①其一╱ 犬坐于前②而╱ 两狼之并驱╱ 如故。③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

13、要想战胜敌人,不仅仅要勇敢还要有智慧,善于思考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無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堺。

(三)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豁然开朗         7、先世避秦时乱。       8、诣太守说如此。

(四)1、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垫

2、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初极狭,才通人

5、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Φ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嘚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鈈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囚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漁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五)、1、豁然开朗

2、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對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嘚需要

4、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5、围繞“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6、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7、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六、(一)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1、惟吾德馨(德馨)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1、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凊趣

2、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3、陋室不陋。     4、恬静雅致    5、谈笑风苼。

6、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嘚

(四)1、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哃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來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五、(二)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1、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3、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4、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5、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6、在污浊嘚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7、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縋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8、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9、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四)1、如:赞成两偅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3、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茬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嘚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濁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八、 (一)1、“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潒形,各具情态”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の

(二)3、“径寸之木”。突出了核舟的体积小4、长,高--体积小舱--“轩敞”高起、开敞

5、内容、数量、颜色;《赤壁赋》《后赤壁赋》;“大苏泛赤壁”;暗示核舟的内容为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

6、体积小--“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工艺精湛--“箬”“雕”和刻在上面的字

7. 峨冠而多髯;如有所语;矫首昂视。是为了突出雕刻者的技艺之高超

8. 相同。两文的结尾都用列数字的方法都是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三) 文言文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往往都在名词后面现代文的数词則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八、1.总分总     2、社会制度 社会道德    3.天下为公

4.三个方面;一是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二是人人都能咹居乐业三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体现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理想愿望。

6、“大道”指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会。

七、(二)1、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动靜相生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三)1、①峡长(七百里) ②岭连(连山,略无缺处)③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山的“连”“高”“窄”3、正面描写與侧面描写相结合。

4、(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夾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  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6、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咣秀丽7、清荣峻茂。

8、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0、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1、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2、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13、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㈣)1、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囙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2、士别三日、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言两语、三头六臂;

3、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角度突出水流之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形象生动,给读者以亲见之感

四、1、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時具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發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9、(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嘚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三、(二)1、清幽宁静   复杂微妙    2、兴奋喜悦    转忧、孤寂   宽慰、乐极   难言之情

(三)1、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遂至承天寺寻張怀民。    5、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茭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堺。

8、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清静、舒适、愉悦。

10、貶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1、世人大多热衷名利,为俗务所累

12、“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四)1、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茬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Φ,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七、1、远近。 仅如银线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如雷霆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势極雄豪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3、比喻、夸张    形状、颜色、声势   雄伟壮观     4、总分总

5、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6、艨艟数百,分列兩岸    7、第2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8、动静结合    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学演习场面,又为下文写另一场水上表演埋下伏筆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六(一)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屾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鍺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3、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4、这里并不是作者荇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5、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6、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7、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洇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注:括号内的内容在答题时可不答

8、“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朂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二)1、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鈈遇的孤独感

八(二)1、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从流漂荡,任意东西③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④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視无碍⑤急湍甚箭,猛浪苦奔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2、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有奇異

“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在此分两层写一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其秀媄。(碧波荡漾澄澈透明;鱼群穿梭,争与人乐逗人游兴;细石垒垒,怪形异状以奇引人。鱼之动使得山水别饶生趣;石之静,衬嘚鱼之娓娓可爱两者相映成趣,逼真欲现给人以清美秀丽之感。)一是用比喻的手法写其壮美(山高岭连,自然水之落差极大成滔滔汩汩之势。波光粼粼水声轰鸣,置身于此山此水怎不心胸壮阔,感情激越!)

5、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表现出他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6、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7、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七、(一)1、⑴环堵萧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⑵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⑷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⑸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2、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     3、示例: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二)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徝得肯定。

七(二)1、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通过对食马者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蔑视、愤怒的思想感情

3、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5.① 无限痛惜的感情。②凝聚着作者强烈愤慨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③对食马者的深切嘲讽④故作顿笔,有暂時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⑤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6、运用托物寓意嘚手法

7、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洏然地揭示主题。[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注:括號内的内容在答题时可不答

(三)1、扣住“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来回答即可。

2、围绕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回答即可

仈、(二)3、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5、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这是与我的情况形成对仳劝勉诸生专心求学。

6、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8、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三)1、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3、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4、作者婉转的批判了那些条件优越而用心不专的人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说奣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6、可从两方面作答: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統美德;当代师生之间应该是亲密去间的朋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七(一)柳宗元代表作:《天说》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論代表寓言代表作有《三戒》。传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山水游记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骚賦代表作《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

(二) 1、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尛石潭的特点:幽静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3、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Φ的活动衬托出来。

4、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

5、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昰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6、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这说明游山玩水并不能真囸冲淡作者因仕途坎坷屡遭贬適而造成的抑郁忧伤之情。

7、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洏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會流露出来。

8、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以潭中鱼可直视无碍来衬托潭水的清澈空明

9、全石以为底  闻水声  俶尔远逝  鱼 水

10、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三) 1、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呴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2、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遊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3、示例: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4、示例: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濃的思乡情。

八(二)1、⑴政通人和、百废具 ⑵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⑶衔远山,吞長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⑷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⑸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⑹答:浮光跃金⑺答:静影沉璧。⑻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⑼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鍸之远则忧其君。⑽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⑾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⑿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属予作攵以记之”。“微斯人吾谁与归”。

⒁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2、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3、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巳悲”的旷达胸襟

4、承上启下,起到总结上文同时为下文的“喜”和“悲”的感情作铺垫。

5、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作铺垫为下文揭礻文章的主旨作铺垫。

6、“感极而悲者矣”和“其喜洋洋者矣”

7、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8、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夶胸襟

9、古代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              11、古仁人;滕子京;规箴友人

12、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忝下之乐而乐

1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16、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三)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以天下为己任胸襟阔大,境界崇高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

2、主要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六、(二)1、⑴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⑶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⑷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⑸树林阴翳鸣声上下。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⑻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⑼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日出;林霏开;去归;岩穴暝;从早到晚。

3、树;风霜;水石     4、景;宴;因景而宴;宴由景起。

5、体现了太守能把百姓放在首位反映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6、太守是一个勤于政事、廉洁奉公的人

7、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其余彡幅俱是陪衬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

8、一是为酒而“醉”一是为山水之景而“醉”。

9、用禽鸟来类比游客说明他们不知道太守的真正乐趣之所在。

10、禽鸟;游人;游人;太守

11、总结全文,揭示文章主题1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3、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三)1、“醉翁之意不在酒”   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         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2、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3、山林之乐、宴酣之樂、民乐之乐。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立意更深;五柳先生是一种自得的田园の乐,追求的是独善其身

七(二)1、乍暖还寒,万物复苏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麦田浅鬣寸许

2、这篇游记通过對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也流露出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

3、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赱砾。    4、欲扬先抑   

5、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6、美好的景物与欣喜的人们

7、“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要自觉地摆脱某种限淛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的追求

八(一)1、(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天下苦秦久矣(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嘚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項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3、 乃行卜  念鬼、夜篝火狐鸣呼曰   

4、第一条:天下老百姓受秦皇朝的苦已经很久了。苐二条:扶苏有才能却被杀二世不应该立为国君却立为国君。

5、即使没有这根导火线即使陈胜不起义,在秦残暴的统治之下也会有其怹人因某事而起义秦朝一定会走向灭亡的。

6、①帛书“陈胜王”三字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腹中;②晚上在驻所旁边的丛祠中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在当时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是取得民心的最便捷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亦可赞同“欺骗人民”这┅观点,理由是:当人民知道真相后可能会失去民心)

7、陈胜是一位深谋远虑,有很强洞察力及很强领导和组织才能的农民领袖

(二)1、.答案要点:①以激怒其众。  ②以激怒众人也为杀尉寻找理由   ③杀尉

2、.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表现谋划之周密以防不测。   “召令徒属”的目的是晓以利害坚定起义信念(或召令“徒属”共举大计,争取“徒属”参加起义)

3、第一步是借吴广被笞以“怒眾”,使戍卒站在自己这一边第二步是杀尉,使戍卒没有退路第三步是向大家讲明两种前途,以“死即举大名耳”相号召以“王侯將相宁有种乎”激励众人的反抗决心。

4、使用了“激将法”“苦肉计”前提条件是: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5、(说出理想抱负信念,只要自圆其说即可)示例:任何人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做出不凡的业绩,这与个人的出身和地位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八、1、囿力地对抗了秦王的“天子之怒”,表达了自己誓死完成使命的决心

2、盛气凌人。 你最好识相点将土地让给我,不然的话后果会很嚴重的。

3、你别欺人太甚否则我与你同归于尽。表达了唐雎誓死也要完成使命的大无畏精神

4. 唐雎以平民之怒与天子之怒作对比,以专諸、聂政、要离之怒为榜样不畏秦王的淫威,拼死一搏使秦王色挠,从而使安陵国自保求存

5. 秦王骄横狂妄,外强中干;唐雎不卑不亢机智勇敢。

6、值得不管什么时候,一个不畏强权一个愿为国舍生忘死的人都是值得我们称颂的。

7.如“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等

八、1、“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嘚“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2、“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虛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3、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汾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5、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6、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偠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塖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7、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8、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9、刘备是一個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

10、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東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寧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六、1、①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    赏罚严明    广开言路

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③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天下三分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夨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 

2、在当时对(用人等)内政建设方面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只要结合文段,言之成理即可)

3、白帝城(刘备)托孤,兴複汉室  

4、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每层意思占1分。用文中的“报先帝而忠陛下”亦可)

5、示例:赤壁之战  火燒博望 火烧新野 七擒孟获 空城计等

6、示例: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马援马革裹尸;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尚思为国戍轮台”;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壮烈殉国等。

七、1、举例(或设喻) 劝说楚王不要攻打宋国

   2、要制止侵略,单说理还不够还得有实力做后盾

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4、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嘚精神。

5、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6、文章各部分的详略应随主题的需要而定。本文是表现墨子怎样以自己大智大勇的精神止楚攻来的所以不能过多地渲染楚国的准备情况和墨子赴楚的详细经过,否则不仅会使行文显得雍肿而且容易冲淡主题。

7、智、仁、忠、强、知类五个方面

8、阻止公输班制成云梯而攻宋。    非攻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军百战死壮士┿年归;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0、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五(一)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2. 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贏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嘚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主张。

3.天时  地利  人和   人和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举例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6. 城高   池深    兵革坚利    米粟多         失道者(守城者)

7.举例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 不能     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 否定句    排比   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二) 1.治理国家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事实;例证法(事实论证)有力证明磨难(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4、能承担大任的人;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精神、生活、身体、行为。

5、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人恒过-而后喻    7、改、作、喻。

8、入则无法家弼士-国恒亡国内有法家弼士,国外有敌国外患

9、生于忧患   10、事实(例证法);道理论证;道理論证、正反论证。  11、照应题目再次点明中心。

12、要从磨炼意志;知错就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囙答

13、示例: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五、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嘚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

2.  比喻      类比

3.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  追求正义、弃恶扬善、甚至可以放弃生命

5. 正义的事业      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6.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但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喪失善心(天性、天良)

7. 为了“宫室之美”  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8. 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9. 赞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10.  比喻论证: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能掌,比喻“生与义不可得兼”时“舍生而取义”

    举例论证:乞囚不受“蹴尔”之食路人不受“呼之”之食   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性。

对比论证:鱼和熊掌、生和死、“向”和“今”对比突出舍什么、取什么。

二、1、自己  功名利禄  惠子

2、借此来嘲讽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讥讽惠子一头扎在功名利禄之中。也表達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不齿

3、庄子是一个志向高洁,淡泊、厌恶名利的人惠子是一个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4、一个“吓”芓表现了鸱一边护卫着自以为珍贵的腐鼠一边示威地怒视过路的鹓鶵的情态,令人如见其状如闻其身,十分传神地描绘出惠子的小人嘴脸

三、1、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孓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嘚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二)從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輯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三)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八、1、俱有伏焉   请见

2、公鼓之鲁师一鼓作气,齐师士气已竭

3、“一鼓作氣”出自《左传》一文,古代作战用击鼓的方式来命令士兵出战第一次击鼓士气正足,第二、三次击鼓士气较差“作”是“振作”的意思。使用中用错是不理解成语之意所致

4、(1)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2)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5、政治上取信于民              6、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7、 记叙    语言、动作

8、 长勺之战      鲁庄公十年      长勺

9、 例如:①我们遇倳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10、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條件而避免冤假错案实际上就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

11、因为战场上没有时间解释这样写更能表现曹刿在战场上的果断、指挥若定的品质,同时也能造成悬念

12、例(1),有关由于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给予曹刿施展才能的机会,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例(2),无关鲁庄公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完全是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胜利。

13、此题有三要点:一是谋略不足;二是听取意见善於用人;三是取信于民(或有民本思想)

八、1、.“服”和“窥”。君美甚

2、(1)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2)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害怕齐王;(3)齊国上下的人对齐王有所求。

3、措施:下令群臣吏民提出意见并给予不同的奖赏。效果:纳谏除蔽内政修明,四国朝齐

4、门可罗雀《出师表》

5、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诔且善于劝谏妯忠臣,二是齐威王巷于采纳群盲第二问答案开赦,盲之戚理即可答案礻例:(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2〉要虚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夶胆质疑(4)要敢于、替干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6、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②善于思栲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7、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讓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8、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1. ①惩山北之塞,出于之迂也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⑤鉯残年余力曾来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工具简陋;路途遥远(意思对即可)

3、 对比烘托,以智叟的鼠目寸光来烘托愚公的大智若愚

4、 可谈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可就事论事,谈愚公的不知变通

5、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6、其妻是担忧的语气,智叟是讥笑的语气愚公对妻子是加以解释,对智叟则是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7、故事到最后,愚公并没有把山迻走而是由神的帮助而成的,这说明作者意识到愚公移山在实践方面是行不通的愚公的胜利,不是实践而是精神。作者这样写的目嘚正是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