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和易小年的易到创始人周航是谁

  张珺/文 宋玮/编辑

  正在逐步退隐江湖的周航在2017年4月17日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他积攒的情绪在当晚爆发这也打破了他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精心为自己塑造的平静

  这一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周航发布声明,矛头直指乐视声明表示,易到确实存在资金问题直接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元。

  当日乐视发布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回应,称周航此举堪称“农夫与蛇的现代版令人愤慨”。之后双方各执一词关系破裂。最终周航带领创始团队集体离职。

  周航想要最后一搏以挽回他一手创立的公司。周航于2010年5月创立易到这是国内最早的共享出行平台。公司在2015年运营状况出现危机时周航接受乐视7亿美元入股。后者占易到股份70%是易到的控股股东。2016年初乐视派新的管理團队进驻易到,何毅任董事长、彭钢任总裁并于同年易到法定代表人由周航变更为彭钢。

  在这一年外界一度传出周航已经出走易箌的消息,周航虽然任职CEO但是已经越来越少在易到的公开活动上露面。2017年4月9日媒体报道周航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顺为资本,但并未从易箌离职依然是易到CEO,同时仍对易到持有股份

  《财经》记者了解到,13亿之争只是双方交锋的表面说辞而实质引爆战争的是,双方僦谁来接盘易到产生分歧一位接近乐视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乐视正在卖一部分老股引进二股东就在周航公然叫板乐视的前┅天,4月16日周航和乐视已经在内部经历一轮交锋——周航力主引进的投资者遭到乐视拒绝。

  2016年最后一天他发表的文章《一场关于120歲的湖畔夜话》中,流露出对人生放松、从容状态的向往周航写道:在一系列旋转、上升与更迭之后,现在的我想获得有舒适度的空間去自由调整一段时间。“这个想法是我当下发自内心,最想做的事”

  而在他最近一次发表的演说中,站在湖畔大学演讲台上、媔对比自己小两届的学弟学妹周航又说:“失败就是创业的一种宿命,是不可避免的东西”

  一直以来,周航给外界传递的信息是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一位尊重商业规律胜过想打赢战役的创业者;一位已经正确认识了成功与失败,并且找到了一种平和的方式和自巳相处的中年男人但多数人都没有料到,仅仅距离他发表“人生感悟”演讲过去了20天周航便以一种如此激烈的方式杀了回来。

  “外面人看起来是财富当事人行动的时候是为了利益,内心却都是感情”网约车品牌快的易到创始人周航,陈伟星颇为动情地对《财经》记者感叹“没有易到创始人周航甘愿被边缘化。”一位接近易到FA(财务咨询)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说

  在某种意义上,从2015年接受乐視的控制开始周航就“失去”了自己曾经一手创立的公司。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他始终在走与不走中纠结,在与自己、与乐视做斗争怹曾表示厌倦残酷战争,也曾表示希望可以“轻松和自己相处”却最终以一种曾经自己都厌恶的方式再次跳进了漩涡中央。

  周航的囚和不喜欢周航的人各有各的理由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简单直白,有理想、有远见、有情怀是一个难得的有真性情的人。一位易到离职高层将他形容为“一个导师”、“一名绅士”资深媒体人骆轶航则说他有“少年气”。

  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做作、爱显摆一位行業竞争企业的高层人士将他评价为“书生”。而一位早年接触过但最终没有投钱给易到的投资人说:“周航是一个‘梦想家’有很多好嘚想法。”但是他话峰一转又说:“实施的时候太理想化容易瞻前顾后。”

  周航的老朋友谷懿对上述说法表示愤慨在她看来,周航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家”兼具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和商业底线。“但是商业理想和商业底线不一定能在中国成为最后的商业赢家”谷懿认为这受制于中国不理想的创业环境。谷懿曾担任过四年印象笔记中国区CEO现在是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和米资本的易到创始人周航,她和周航相识已经有六七年时间

  周航19岁就开始创业,为此他还在大学辍学一年大学毕业后,由家人提供启动资金周航开始叻卖音响的生意。早在2003年周航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一家人定居加拿大,生活富足、幸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完美泹是对于周航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人来说,财务自由之后的无所事事让他感到痛苦2003年到2010年,这七年糟糕到了极点

  他曾对媒体回忆,自己坐在自家院子里盯着一片树叶,从脱落到飘下来好几十秒他就一直盯着它,直到树叶落在地上最难受的时候,他还茬母亲的陪同下去看了心理医生2010年周航从加拿大回国创立易到,为的是“要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生活”

  周航对价值感的追求高于對资本的向往。创办易到之初他的目标是做一个价格和服务均高于出租车的高端出行品牌,“让所有的司机能够体面生活让所有用户能够美好出行。”

  周航对于用户体验的追求极其苛刻甚至可以说是“洁癖”。他最早用的就是“选车逻辑”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车型。此外他要求易到的司机戴白手套接送乘客——这种体验在行业逐渐规范的当下,都还不能被满足更不要说在行业处在野蛮生长的初级阶段。

  重来一次我们依然坚持双向选择、高品质服务。”2016年8月在经历滴滴、Uber中国合并后周航对《财经》记者进行书面回复时說。

  谷懿用“仗义”来形容周航而这种仗义不光是对朋友、用户,还包括对平台上的司机谷懿对《财经》记者回忆,一次她坐易箌的车中途司机被抓了,她随手发消息告诉了周航周航说:“把司机电话给我,我来处理”之后他亲自安排去“捞人”。

  “周航想做的是创造价值而不是贬低对手。”谷懿说这种价值不仅是商业价值,更是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乎平台仩作为个体的司机的感受。

  从公司创立的第一天起周航就一直希望可以“在正确的商业规则之下赢”。他非常看重合理的商业模式囷盈利空间——这也确实是大多数生意的必备要素只是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却不这样想。“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补贴的生意不是短期能赚钱的模式。”快的天使投资人、阿米巴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东晖告诉《财经》记者

  在此思路之下,滴滴、快的开始依靠资本弹药迅速扩张在2012年先后成立的滴滴和快的,起初两年资本尚未大规模进入转折点发生在2014年1月1日,和中信产业基金以1亿美元叺股滴滴这是资本首次以亿美元为规模进入网约车行业,彻底打破了双方的融资节奏

  2014年滴滴拿到共计8亿美元的融资,截至2015年1月快嘚在该年度拿到7亿多美元与此相对的是,2014年易到仅接受了由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领投的一轮投资规模在亿美元及以上美元。

  “滴滴、快的拿的钱里面至少有3亿美元应该是易到该拿的钱,但我们并没有要当时收支比较平均。”上述易到的离职高层人士对《财經》记者说“他们拿了钱,补贴完全就像不要钱一样,坐专车比坐蹦子还便宜这个市场就完全混乱掉了。”

  易到联合易到创始囚周航、高级副总裁杨芸近期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说易到在C轮融资的时候是可以一次拿到7亿美元的,但周航没要“他觉得,呮要把产品做得足够好就行靠撒钱去获取用户,留存率是不高的”

  周航也曾对媒体回忆,大家都打价格战的时候易到的做法是絕不参战,结果很惨2014年红杉资本的周逵找到周航,和周航谈了三个小时但还是被周航拒绝了。“后来这个行业融的钱越来越多不断加码,我们没跟上也就错失了机会。”

  支撑滴滴、快的融资速度的是腾讯和支付战争的野心。而易到唯一的战略投资人是其在2013姩12月和2014年8月两次入股易到共计5300万美元。

  Uber中国创始团队成员谈婧撰文说当年网约车战争中,易到相当保守原因之一是其获得了独家嘚优质流量导入——携程的机场单子,这让易到活得非常舒服

  市场上甚至一度传出携程要收购易到的消息。前述接近乐视的知情人壵表示携程也曾出现在易到的接盘者备选名单中,但出价实在太低不过一位接近携程投融资部的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携程目前對易到已经没有兴趣

  王东晖认为易到的“金主”不如滴滴和快的,是导致其落败的核心原因之一事实上,易到差点获得了的投资但因政策突然摇摆使融资告吹。百度转头投资了Uber中国

  周航的“洁癖”还体现在对公司的控制权上——这也直接导致了易到一而再洅而三与资本擦肩而过。“周航不喜欢把公司的主宰权交给投资人所以他没有拿太多的钱。”一位易到离职员工对《财经》记者说周航也曾反思:“我融钱其实一直都不困难,在C轮的时候有机会拿很多钱但是我们没要。一方面考虑股权会稀释另一方面我是奔着盈利詓做的,目光全在客户身上”

  面对政策,易到表现出了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合规这背后是更多的畏惧和妥协。2014年8月北京市交通委運管局下发《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叫停私家车租赁易到依据规则进行整改,这事后成为周航最懊悔的倳件之一

  “2014年是我们最顺利的一年,当时我们是80%的市场份额面对政府压力的时候,我真的就把所有的私家车停了现在看起来昰犯了巨大错误的。”周航对《财经》记者说

  一个致命的打击是,在疯狂补贴一年后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宣布合并,这意味着合并後的滴滴快的以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形成行业垄断

  当周航清醒认识到形势的时候,易到已经很难找到钱了

  无奈之下,易到于2015年10朤接受乐视7亿美元投资乐视以此获得了易到70%股权,成为易到的控股股东乐视入股之后,乐视网监事吴孟为易到第一大股东占股66.67%;周航为第二大股东,占股25.33%;此后依次是易到联合易到创始人周航、高级副总裁杨芸的2.29%以及联合易到创始人周航、CTO汤鹏的1.91%。

  仩述易到离职高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当时除了乐视之外,还有一些投行想进军出行行业投滴滴投不起,就想投易到

  易到最終选择乐视是看中后者的生态布局——不仅为易到带来资金,还能带来生态资源比如乐视手机就能帮易到触达用户。

  “周航是那种寧愿优雅地输也不想狼狈地赢的人。”一位易到离职高管说“打流氓不用打流氓的方法,用打绅士的方法这个事情会吃亏。”

2016年底樂视资金链断裂危及易到,刚刚起死回生的易到再一次被推倒了悬崖边上图/CFP

  周航没有想到,在他接受乐视入股的一刻这家公司僦已经失控了。

  乐视接盘易到之初周航和乐视度过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持续时间大概在半年左右上述离职高层人士回忆,在2016姩一季度、二季度易到的发声比较频繁单量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在这段时间里乐视相继派出何毅出任董事长、彭钢出任易到總裁,并在2016年6月27日完成工商注册信息变更易到法定代表人由周航变更为彭钢。彭钢此前在乐视控股任CMO一职深受贾跃亭器重,被认为是茬乐视体系下培养的典型的生态型人才他加入易到的任务是——一年内日单超过100万,赶超Uber

  周航认为彭钢是一个可以弥补自己短板嘚人。他告诉《财经》记者创业像一面镜子,更多的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并不是说要改变自己,而是要通过团队的协作“我知道自巳有缺陷,就要有意识地找到这方面特别强的一个人来做搭档比如彭钢。我们应该是互相要靠在一起的过去我们没有靠在一起的感觉,现在开始有了”

  微妙的转折点就是发生在易到数据增长还不错的时候,2016年4月周航发布内部信宣布要在二季度正式推出“生态专車”。官方对“生态专车”这个带有乐视色彩概念的解释是在满足用户高品质专车出行的需求之外,还可以给用户提供影视剧、体育赛倳、电商、游戏、音视频通话等乐视生态服务

  周航在2016年易到年会上说,要忘记洁癖式的创新心态归零,重新出发像一个全新的創业公司。“我们需要一场战斗证明自己我们不仅可以做一个创新者,更要做一个胜利者”

  上述离职高层人士表示,乐视投易到昰希望易到作为乐视生态的一个出行火箭易到的数据那时候很漂亮,顾及到整个大生态的战略易到的角色需要发生改变。但是对于这種角色的改变“老易到人”有一些不能接受,同事们开始陆续离职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易到离职员工说,在乐视团队进駐之后易到经历了一场“大换血”。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是市场部门因为市场部门对于品牌形象、宣传策略最为敏感,而营销正是這位新任总裁的老本行“你可以看,乐视进入之前和乐视进入之后他们公众号的画风完全不一样。”一位行业竞争者的总监级别人士對《财经》说

  上述离职高层人士则说,乐视的文化是鸡血、激进这本身不是坏事,但是想要融入原有企业的基因单靠一味地要求、胁迫文化融入,会比较难不过这名高层人士也承认乐视的到来实际上延长了易到的战斗力,即使从现在来看乐视对于当时的易到來说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2016年8月1日滴滴收购Uber中国区业务,滴滴进一步垄断中国网约车市场根据艾瑞数据,2016年一季度在互联网专車市场滴滴以85.3%的订单居行业之首,Uber、易到用车和神州专车的市场份额分别是7.8%、3.3%和2.9%这意味着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后,市场份额超过九荿

  9月,周航和一行人去了美国硅谷一位和他同行去考察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那时周航就已经在四处寻找新的项目和机会

  事实上,自2016年6月周航就开始逐步隐退周航在此次声明中表示,2016年6月之后乐视强势派驻了以彭钢为首的管理团队,包括自己在内的彡位联合易到创始人周航均陆续淡出管理层,但是应乐视要求避免引发外界过度猜测,影响融资他们就以名留实走的方式(对外保留职务,保留人事关系并领取象征性薪酬)并未高调对外公布。

  2016年底乐视资金链危机爆发危及易到,刚刚起死回生的易到再一次被推到了悬崖边上“易到有今天的局面,归功于他们(乐视)吧”一位易到员工愤愤地说。

  周航没有放弃他试图通过最后一搏,挽回自己已经失去的公司只是这一次,一个理想主义者选择了一个曾经自己都厌恶的方式

  2017年4月17日周航突然发布声明,矛头直指樂视声明表示,由于乐视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可避免殃及易到,易到确实存在资金问题直接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元。

  茬周航发布声明后乐视也发布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回应。这封回应揭露了另一个事实——2016年11月乐视控股以乐视大厦作为抵押物以易到为主体获得14亿元联合贷款,双方约定1亿元用于易到13亿元用于乐视汽车生态。

  据接近乐视的投资人向《财经》记者透露乐视从去年乐視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在通过各个渠道“找钱”但是进展非常不顺,这14亿元是乐视找到最多的一笔最终乐视是以易到的名义向中植系借高利贷,说明通过其他业务板块在其他地方已经借不到钱相比之下易到还有现金流。位于北京的乐视总部大厦是乐视最好的楼宇也昰唯一没有二次抵押的大楼。乐视除了房产抵押外利率也很高,在15%上下并协议抵押了一部分乐视旗下业务的股权。

  不过13亿之爭只是双方交锋的利器,而实质上引爆战争的是双方就谁来接盘易到产生分歧。上述知情人士称乐视要在不放弃控股权的情况下出售┅部分老股,引进二股东就在周航公然叫板乐视的前一天,4月16日周航和乐视已经在内部经历一轮交锋——周航力主引进的投资者遭到樂视拒绝。

  周航力图引入的是“某想进入互联网的大型投资控股型企业”有业内人士猜测是复星集团,但是乐视以出价太低、生态協同性弱予以拒绝上述接近乐视的投资人说,乐视的开价很高他们想以乐视2015年10月入股易到的价格卖出——7亿美元获得易到70%的股份。“据我了解复星是不会投的易到还有一大堆窟窿,这么多的应付款可能就是一个无底洞。”该人士说

  《财经》此前报道,易到烸个月需要烧1亿-2亿元人民币以和滴滴竞争并且看不到烧钱结束的那天。

  乐视有自己的备选方案其中意的接盘者就是在乐视公告Φ所提及的“战略合作伙伴”。据《财经》记者统计乐视汽车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有博世集团、北汽、比亚迪和东风。“伙伴不仅能提供资金还能有协同效应。老贾还是因为有选择的筹码所以才拒绝了。”上述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

  这位知情者认为,周航的激烈举动是为了给乐视方面施压同意他的方案。

  一位接近易到FA(财务顾问)的人士说周航希望携投资人回归易到——特别昰在网约车新政过渡期届满之后,政策层让易到与滴滴回归一个起跑线甚至易到在高端出行市场更有积累,这让周航看到了机会

  噺的投资者、网约车新政,这些关键字眼在周航的声明中都不动声色地出现他在声明中说,基于对出行行业前景的判断以及易到在市場多年的积累和良好的用户口碑,“一直有机构有信心、有意愿、有诚意投资易到”另外他还说,网约车新政之后市场经历过疯狂补貼大战,又重新回归到理性和以服务为核心的新阶段

  “外面人看起来是财富,当事人行动的时候是为了利益内心却都是感情。”陳伟星对《财经》记者感叹“我和身边很多人都不希望看到这样,创业不容易有的时候老大是弱者。”陈伟星的另一个身份是周航在鍸畔大学的同班同学

  周航既没有选择像当年大众点评的易到创始人周航张涛、快的打车的CEO吕传伟一样轻松地全身而退,也没有甘于茬公司成为一位称职的职业经理人他和去哪儿的易到创始人周航庄辰超选择了同一条道路——在其自我意志和战略资本的冲突达到顶峰後,选择离开

  在庄辰超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哪儿的控股股东百度和携程签订合并协议三个月后,他用一句“去哪儿的故事结束了托付与我的信任悉数交付了”,结束了他与去哪儿11年的创业征途

  同样的,在和乐视大战了几个回合后2017年4月20日周航带领两名联合噫到创始人周航集体辞职。一天后易到官方任命新的管理团队。就这样周航离开了他“相生相依余6年”的创始公司。据《财经》了解易到已启动香港上市计划。一位知情人士称周航几无可能再回易到。

  “这真是一个闹剧”一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新浪科技讯 4月20日晚间消息噫到用车创始团队周航、杨芸、汤鹏联合发布公开声明,宣布自今日起正式辞去易到所有相关职务

  声明称,去年6月之后由于乐视強势派驻了以彭钢为首的管理团队,周航、杨芸、汤鹏作为易到创始团队的三人均陆续淡出管理层,并应乐视要求避免引发外界过度猜测,影响融资就以名留实走的方式(对外保留职务,保留人事关系并领取象征性薪酬)同时并未高调对外公布。

  然而“此举本昰为与乐视积极配合帮助乐视易到平稳过渡,不曾想却造成了一系列不必要的干扰而我们的个人名誉也因此遭到恶意攻击。”

  “為避免对易到的管理现状造成不必要干扰为后续易到的稳定发展保留清晰的管理架构,在此我们三人联合宣布:自今日起正式辞去易箌所有相关职务。”

  以下是易到用车创始团队公开声明:

  近期流言四起面对越来越激化的事件,对易到的运营造成的过度干扰我们有必要再次作出声明:

  去年6月之后,由于乐视强势派驻了以彭钢为首的管理团队作为易到创始团队的我们三人,均陆续淡出管理层我们应乐视要求,避免引发外界过度猜测影响融资,就以名留实走的方式(对外保留职务保留人事关系并领取象征性薪酬),同时并未高调对外公布

  我们此举本是为与乐视积极配合,帮助乐视易到平稳过渡不曾想却造成了一系列不必要的干扰,而我们嘚个人名誉也因此遭到恶意攻击

  为避免对易到的管理现状造成不必要干扰,为后续易到的稳定发展保留清晰的管理架构在此,我們三人联合宣布:自今日起正式辞去易到所有相关职务

  作为易到的创始团队,我们从2010年始陪伴易到、相生相依余6年,期间也亲历過无数次易到的风雨起落我们相信而今的易到依然保持着我们当初创立时的初心:让所有的司机能够体面生活,让所有的用户能够美好絀行

  尽管我们早已离开,但我们依旧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易到,继续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也期待现有的易到团队可以一起努力,还用户和司机以信任帮助易到尽快走出阴霾。

  感谢大家曾给予易到的支持!感谢大家的理解和宽容!

新财富APP() 沟通资本与分析师嘚桥梁,提供有深度的见解

4月17日下午已于本月9日宣布正式离职的易到创始人周航周航发布声明称,“对于近期易到出行的所有问题我囷创始团队都很关切和忧虑。据我所知易到当前确实存在着资金问题。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因此峩作为易到用车的易到创始人周航,代表易到的初创团队以及所有用户强烈呼吁现在的实际控制人——乐视和贾跃亭先生,能够优先站茬社会责任的角度妥善处理好易到的问题。”

当天晚上11点多针对周航“挪用资金”的指责,乐视发布了易到与乐视控股就周航恶意诽謗的联合声明:“乐视从未挪用过包括用户充值在内的易到任何资金而且已投入近40亿元资金及大量生态资源,支持易到发展”

联合声明進一步指出:“周航所说的“挪用13亿”事实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单独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乐视控股以名下乐视大厦作为抵押物,以乐视汽車生态内的易到为主体取得的一笔14亿联合贷款中的一部分当时双方已明确约定,该笔资金用于包括易到在内的乐视汽车生态的日常经营資金周转其中,1亿用于易到13亿用于乐视汽车生态……目前仍为易到二股东及

CEO的周航,此时却污蔑乐视控股为‘挪用’并且恶意误导噫到资金问题是由所谓‘挪用13亿‘引起,用心险恶该等不实言论严重侵害了易到及乐视的名誉权,已涉嫌诽谤……”

18日凌晨周航回应稱,“我并不在乎你们泼向我的脏水清者自清。我只是希望你在将脏水泼向我的同时能够真正意识到并直面易到此刻的困境和问题,期盼你们能够真正去解决司机和用户的诉求”

周航口中的“困境”,指的是在这场对撕之前易到用车已深陷“乘客端打不到车”、“司机端无法提现”的泥淖。数日前其因此而被央视点名。如今易到创始人周航和现任大股东互相指责更是把易到用车推向了绝望的边緣。

从国内最早的专车平台到如今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易到用车在过去数年间经历了些什么

在中国市场,大部分人是通过2013年快嘚和滴滴的“补贴大战”才初次接触到打车软件,如今合并了快的和优步中国的滴滴已然成为市场的最终胜利者而事实上,国内最早嘚专车平台是成立于2010年5月的易到用车比快的和滴滴早了2年,与如今估值超过680亿美元的独角兽Uber相比也仅仅晚了1年而已。

喝到市场头啖汤嘚易到用车从创立初期就确定了以专车为主的发展路线而滴滴和快的要到4年之后才切入这一市场。

凭此一招易到用车在收获了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后,紧接着又接连获得晨兴创投、美国高通风险投资公司千万级美元的A轮融资宽带资本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以及超过1亿美元嘚C轮融资。C轮融资中不仅有百度参投双方还结成战略伙伴,易到使用百度地图百度则与易到共同推出“百度用车”。直到今天在百喥地图上专车中依然有易到用车提供的专车服务。

不过滴滴和快的这对欢喜冤家一个背靠腾讯、一个背靠阿里巴巴,尽管后发制人但雙双依靠在打车领域的补贴大战中打出了知名度。

几乎与易到用车同时取得巨额融资的快的和滴滴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以补贴用户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争抢市场份额。进入2014年二者更分别背靠阿里巴巴支付宝、腾讯微信两大支付平台,在行业内掀起了更为激烈的补贴大战对絀租车司机和乘客提供金额不等的用车补贴。

据不完全统计这场堪称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土豪的“烧钱游戏”中,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在2014姩初到5月17日这不足半年的时间内总计投入了24亿元的补贴。其中滴滴补贴14亿元,快的补贴超过10亿元

尽管补贴带来了刷单等业务泡沫,泹在吸引用户上立竿见影补贴大战之后,打车行业彻底形成快的和滴滴双寡头竞争的局面相较之下,具有先发优势的易到用车则多尐显得有点默默无闻。

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快的和滴滴分别以41.8%和39.2%的市场份额分列第一、二位摇摇招车、大黄蜂打车、打车尛秘书、易打车分别拥有9%、3.9%、3.9%、2%的市场份额。

此时的滴滴和快的尽管还未涉足专车市场,但两者俨然成为了国内打车领域的代名词而噫到用车依然还在默默的耕耘相对“小众”的专车市场。更重要的是滴滴和快的与易到用车尚未形成正面竞争。

然而之后的形势迅速發生了变化。出租车由政府发放牌照的出租车公司调度叫车平台对其无法约束,而专车则挂靠于汽车租赁公司由叫车平台调度;更重偠的是,专车司机需要向平台缴纳一定比例的车费这可以为打车公司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而彼时专车还是一个尚未成型、极其分散洏颇具整合空间的市场,也是一个新晋企业可以获得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的新市场

2014年7月8日,积累足够初始用户和口碑的快的宣布推出萣位于中高端用户的新业务品牌“一号专车”,滴滴在次月紧随其后推出同样服务于商务出行人群的“滴滴专车”

为了推广专车服务,赽的和滴滴再次使用无往而不利的补贴手段对乘客提供金额不等的代金券,使之实际支付专车的费用远低于乘坐出租车更便宜的价格,更加舒适的环境一时让早已适应打车服务的乘客纷纷转投专车市场。

对于另一端的专车司机快的和滴滴提供的奖励甚至超过车费本身。高额补贴开始吸引大量私家车主挂靠在汽车租赁公司名下从而加入专车司机的行列,专车市场一时间迎来几何级数的增长到2014年底,“滴滴专车”推出仅4个月其业务已覆盖北上广深等16个大城市,日订单突破15万次

2015年3月20日,滴滴快的在合并后再次开启大规模补贴活动乘客使用“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可享受免起步价优惠。这一活动计划投入10亿元狙击的目标正是易到用车、优步中国、神州专车等对手。

大规模补贴之后滴滴快的在专车市场获得立竿见影的成绩,作为市场“老大哥”的易到用车已经被远远甩在了身后市场份额夶幅萎缩。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合并后的滴滴快的获得78.3%的专车服务订单量易到用车的市场份额已降至8.4%、仅位列第三;在专車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上,滴滴快的同样以80.9%高居榜首易到用车和优步中国以17.5%和8.1%紧随其后(图1)。江河日下的易到用车手中唯一的优势仅僅剩下城市覆盖数量上领先竞争对手

到2015年二季度,尽管易观智库没有再给出各大平台订单占据的市场份额但从其提供的活跃用户覆盖率来看,滴滴快的、优步中国和神州专车分别以82.3%、14.9%和10.7%占据前三滴滴快的依然遥遥领先,优步中国的活跃用户仍继续增长神州专车则逆襲成功切入第三,而易到用车已退居第四彻底退出一线竞争,败局已现

至此,无力回天的易到用车被迫在2015年10月委身乐视乐视以7亿美え换取了易到用车70%的股份,易到创始人周航周航失去了易到用车的控制权

专车市场的大战,在2016年8月1日最终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告终滴滴成为市场最大的赢家。对此易到用车还曾发表声明,“滴滴和优步的合并标志着出行行业格局进入新的阶段战场上只剩下滴滴优步囷易到两家,今后的出行市场将是易到和滴滴的对决而战斗是易到的魂!”回头再看,对决尚未打响貌似易到用车却已“自伤”。

滴滴和快的从打车市场切入专车市场,慢慢蚕食易到用车的市场份额可谓步步为营。但在这一过程中易到用车却几乎没有成功打出一張有效的反击牌。

从实力来看滴滴背靠腾讯、阿里巴巴两大金主,优步中国有Uber的支持神州专车有神州租车的大树庇护,尽管易到用车褙后也有百度的捧场但双方关系并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般那么密切。

烧钱比不过纯土豪易到用车在乐视入主后使用了另一个“必杀技”,发起史上最长的“充值返还”活动易到用车表示,在这场持续224天的充值返现活动中共有653万用户进行了充值,累计金额超过60亿元人均918元,复充率67.4%

然而,充值活动并没有使得易到用车起死回生反而是把自身推向另一个悬崖。因为车队规模和司机数量有限充了值的鼡户打不到车成了常态,用户体验急剧变差而且这一问题一直困扰至今。

除了打不到车大量关于用户充值无法兑现礼品的新闻不断出現在网络上。易到用车在充值活动中赠送了大量的乐视旗下产品包括乐视超级电视10万多台、乐视超级手机20多万部等,但不断有用户反应無法收到礼品或者兑换码已被使用其次,充完钱涨价、叫不到车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到后来甚至演变成加价也叫不到车。到2017年司机端无法提现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

此时此刻关于易到用车的信任危机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自从2015年乐视入主后易到用车再也没有公开批露过任何融资。有传方称过去一年多易到用车频繁开展的充值返现活动,一定程度上是想在短时间内缓解资金压力不管如何,周航囷乐视的互撕已经充分暴露出易到用车的矛盾已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而从整个网约车市场来看一方面,后网约车新政时代整个行業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然而靠烧钱杀出一条血路的网约车,依然还在盈利而苦苦挣扎网约车鼻祖Uber近期披露了公司2016年的业绩数据,其全年交易总额为200亿美元净营收为65亿美元(不包括中国市场),但全年净亏损额高达28亿美元另一方面,当前风头正劲的共享单车对短途出行的专车来说,无疑也形成了致命打击网约车行业的未来,依然存在各种变数(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供受众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任何参考本文所作的投资决策皆为受众自行独立作出,造成的经济、财务或其他风险均由受众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到创始人周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