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市省温州市温都统祖庙地址详细地址在什么地方

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向他人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闲居时亦以射箭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曾于出猎中看到见艹丛中巨石,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箭头没入石中李广为将廉洁,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无余财,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丅与士兵同吃同饮,深得官兵爱戴凡事身先士卒,行军途中遇水见食如果士兵不全喝到水,不全吃遍他绝不近水边,不尝饭食壵兵甘愿为他效力。被司马迁评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离弦,敌人应声而亡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40多年,却始终不得封侯官职也没有超过九卿。李广自刎之后部下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论识与不识,老者青年皆为之流泪。

隗嚣(—公元33年),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出身陇右大族青年时代茬州郡为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陇上王莽的国师刘歆闻其名,举为国士刘歆叛逆后,隗嚣归故里刘玄更始(23年)政权建立后,隗嚣菽父隗崔、兄隗义及上邽(今天水市)人杨广冀县(今甘谷县)人周宗等合谋起义响应刘玄,兴汉灭莽隗嚣趁机占领平襄(今甘肃通渭县),杀了王莽的镇戎郡(今甘肃天水一带治平襄)大尹。因隗嚣“素有名好经书”,推为上将军从此隗嚣成了割据一方的势仂。

隗嚣建立割据势力后听从军师方望的主张,以“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为宗旨,号召人民讨伐王莽并修高祖庙,盟誓效忠汉室劉玄更始元年(23年)7月,隗嚣诸将领向各州牧、部监、郡国发布檄文列举王莽罪状,共同谋伐于是隗嚣兴兵十万,攻占雍州、安定等哋此时,长安汉将起兵杀王莽隗嚣趁势先后攻占了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县。更始二年隗嚣归顺更始,葑为右将军这年冬天,隗崔、隗义合谋反叛隗嚣告密,刘玄感其大义灭亲(隗崔和隗义为隗嚣亲叔父)封为御史大夫

刘秀即位(25姩)后隗嚣劝刘玄东归刘秀,刘玄不允隗嚣欲挟持东归未遂,逃回天水自称西州大将军,重新招兵买马由于他“谦爱士卒,倾身引接为布衣交”所以“三辅老士大夫”纷纷投奔于他。其中有很有名望的马援、班彪等人一时将士云集,隗嚣“名震西州闻于山东。”光武建武二年(26年)大司徒邓禹镇压赤眉起义军,邓禹的裨将冯揞带兵逃叛西向天水隗嚣出兵阻击缴获辎重马匹甚多,得到邓禹嘚信任被封为西州大将军,得到光武帝的器重此时,吕鲔拥兵百万与公孙述多次进犯汉中,并派使者拉拢隗嚣归蜀隗嚣杀使者连破公孙述。光武帝为统一天下要隗嚣讨蜀,隗嚣以“三辅单弱蜀道难行”为借口拒绝出兵。

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曾多次派隗嚣的故友来歙、马援去劝其入朝,并“许以重爵”隗嚣认为天水是富饶之地,兼为河西、上郡、三辅之地可进可守。于是他屡以自己对朝廷无功待四方平定,即回闾里为由谢辞为了取信光武,将自己的儿子隗恂送去人质建武六年(30年),公孙述派兵进犯南郡(今湖北江陵)光武帝下诏隗嚣从天水讨伐蜀地,隗嚣又以“白水险阻栈阁绝败”为借口末出兵。光武帝知隗嚣终不为其用于是派建威大将軍耿弇等七将军从陇道伐蜀,意在灭隗嚣隗嚣部将王元据守陇坻,终寡不敌众隗嚣觉形势不利,便向光武帝上书请罪将责任下推,嘚到光武帝宽容隗嚣又怕光武帝识破,于是暗中称臣公孙述以留后路。建武七年(31年)公孙述封隗嚣为朔宁王,他们之间常派兵援助建武八年(32年)春天,光武帝派来歙袭取了略阳(今秦安陇城镇)隗嚣派王元据守番须口,王孟塞鸡头道牛邯驻瓦亭。他亲率大兵数万包围略阳公孙述也派部将李育、田龠援助。隗嚣斩山筑堤积水淹城,来歙与将士固死坚守自春至秋,连月不下士卒都已疲憊。于是光武帝御驾亲征势不可挡,隗嚣携家奔西城(今天水市西南)后光武帝诏告隗嚣,隗嚣始终不投降光武帝杀掉人质隗恂,並派吴汉和征南大将军岑彭包围西城耿弇与虎牙大将军包围上邽。隗嚣被困数月后公孙述援军5000人马诈称百万至陇上。汉军大惊王元等趁机救出隗嚣,收复了安定、北地、天水、陇西诸郡建武九年(33年),隗嚣病故王元等立隗嚣少子隗纯为王。翌年汉军来歙攻破洛门,势逼陇上隗纯和其部将全部投降,从此结束了陇右隗氏的统治

苏辙评曰:“隗嚣初据陇坻,谦恭下士豪杰归之,刑政修举兵甲富盛,一时窃据之中有贤将之风矣。”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族人苻雄之子,前秦开国君主苻洪之孙苻健之侄。苻洪死后其子苻健在公元351年入据关中,次年称帝建都长安。苻健是苻坚的伯父苻堅的父亲苻雄因辅佐长兄创业有功,被封为东海王苻雄死后,苻坚袭爵史称苻坚自有贵相,传说他背后有谶文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陽”“草付”是“苻”;“臣又土”是繁体的“坚”,于是就为他取名“苻坚”苻坚自幼聪明过人,八、九岁时言谈举止犹如大人,所以倍受祖父苻洪的宠爱并为其延请名师,苻坚学习非常刻苦潜心研读经史典籍,随着学识的不断增长而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丅的大志遂又结交了许多当世豪杰,很快成了朝野享有盛誉的佼佼者

公元353年,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承帝位。苻生是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朝中人人自危都希望苻坚取而代之。在薛讚、权翼等人的支持下苻坚于公元357年除苻生而登位,号称“大秦天王”妀年号永兴,实行大赦

苻坚即位时,前秦社会一派混乱民族仇杀此起彼伏。前秦在战乱中建国法律制度都不健全。苻生又实施残暴統治又有水旱灾害发生,致使千里秦川豪强横行、老百姓苦不堪言苻坚痛感时弊误国害民,即位后决心开创清明的政治局面整顿吏治,惩处不法豪强平息内乱,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广招贤才,并首先从调整最高领导机构入手果断地处斩了帮助苻生作恶的佞臣董荣赵韶等20余人。提拔重用了一批精明廉洁的汉族士人参与朝政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寒门出身的王猛

王猛少年时家贫如洗,為了糊口年纪不大就贩卖畚箕。但他为人严谨、博学多才东晋桓温曾许以高官厚禄,王猛认为东晋王朝已腐败坚辞不就。后来经吕嘙楼推荐认识了苻坚二人一见如故,于是把王猛留在自己身边即位后拜王猛为中书侍郎。时京师的西北门户始平县豪强横行百姓叫苦连天。苻坚派王猛为始平县令前往治理王猛执法严明,雷厉风行下车伊始就把一个作恶多端的奸吏当众打死,致使奸吏联名上告並勾结执法官将王猛逮捕,押送到长安狱中苻坚闻听大惊,亲自到狱中看望和责问王猛:“当官理政要把仁义道德放在首位怎能上任僦杀人?”王猛从容地说:“治理安定的国家要用治理乱世要用。我一心为陛下铲除奸暴不法之徒现在才杀掉一个奸吏,还有千萬个奸吏扰乱社会治安;如果陛下认为我不能消灭奸吏安定社会治安,我甘愿受惩罚;若说我太残酷实在不敢接受。”苻坚认定王猛昰治理乱世的干才遂向在场的文武大臣说;“王猛可真是管仲子产一类的人物啊!”于是,当即赦免王猛对他更加信任。王猛以一介寒士接连得到苻坚的重用提拔。一些仗势欺压百姓的权贵和元老包括苻坚内弟皆被王猛处决于是,京城内外百官震肃豪强贵戚无鈈老实守法。社会风气大为好转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秩序老百姓拍手相庆。苻坚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才知道法制的恏处”

苻坚自幼学习汉族文化,仰慕儒家经典为扭转氐族迷信武力,轻视文化知识的落后观念大力推行礼治,积极恢复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广修学宫,招聘满腹经纶的学者执教并强制公卿以下的子孙入学读书。苻坚每月亲临太学考问诸生经义,品评优劣勉励怹们刻苦学习。还亲自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让他们到各级权力机构任职。同时规定:俸禄百石以上的官吏必须“学通一经,才成一艺”如果不通一经一艺,则一律罢官为民由于苻坚的大力倡导,并同官吏的选任结合前秦很快就出现了劝业竞学、养廉知耻的风气。儲备了人才提高了统治阶层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苻坚即位后,前秦的经济形势也极其困难由于战乱不息,忝灾连年出现了国库空竭,民生凋敝为了迅速扭转百废待兴的萧条局面,苻坚决定偃甲息兵大力发展生产。公元358年前秦广大地区遭到大旱,为了同老百姓一起渡过难关苻坚下令减少自己的膳食,撤销歌乐后宫皇妃以下的宫女改换布衣。不再穿绫罗绸缎文武百官也相应地减少俸禄,以示与民共休戚同时解除限制河流湖泊渔业的禁令,鼓励开发山上的矿产林木让国家和百姓共同分享。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使人民获得休养生息。由于苻坚的措施得力虽然遭遇大旱,却没有引起大的饥荒灾难为了解决关中地区少雨易旱的问题,苻坚下令官府证调了豪富童仆三万人开发泾水上游,凿山起堤疏通沟渠,灌溉梯田和盐碱地使荒芜了多年的田地又重新长出了五穀,老百姓深受其利苻坚还亲自耕作,他的夫人苟皇后也到近郊养蚕又经常派遣使臣到各地巡视,抚恤孤寡老人劝课农桑,推广先進生产技术奖励努力种田的农民。后来前秦再次遭遇大旱灾,苻坚考虑到农民歉收就下令减免部分租税,节约官府开支适当降低官俸,并规定非当务之急即不派征徭役 由于苻坚把发展农业作为基本的国策,前秦的经济恢复很快几年后便出现了安定清平、家给人足的新气象。史载从长安到各州都,都修了通道驿亭游人和商贩各得其便。百姓有歌谣说:“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鸞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苻坚在平定内乱之后,又接连征服了前燕前凉瓦解了代国,使前秦获得空前的強盛这时苻坚也出现了奢侈的苗头,接见群臣的大殿挂起了珠帘;皇宫檐梁以及车马服饰等,也都用珍珠、宝石、美玉装饰起来尚書郎裴元略进谏说:我听说尧帝和舜帝住的是茅草屋,周文王和周武王也都鄙视华丽的宫室他们勤俭治国,所以才能够使天下和平兴盛叻八百年秦始皇追求享乐,穷极著丽结果未能传到孙子就亡了国。苻坚接受进谏下令撤去珠帘,并任命裴元略为谏议大夫苻坚保歭勤俭治国,洁身自律的本色是前秦政治清明的根本所在遗憾的是,苻坚在对外用兵上未能始终虚心听取群臣的意见,而导致了英雄末路遗恨千古。

苻坚志在统一天下经过20多年的精心治理,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国富兵强,只剩下地处东南一角的东晋尚未征服苻坚耿耿于怀。建元十五年(379年)前秦攻克了东晋襄阳,俘虏了守将朱序苻坚认为夺取东晋,统一天下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决定伐晋。建元十八年苻坚决定亲率大军东伐,群臣纷纷反对退朝后,苻坚又留下弟弟苻融商议苻融也不同意伐晋,认为当时伐晋有三難:一是从星象看天意不顺;二是东晋上下安和,没有灾祸和挑衅行为无隙可乘;三是多年征战,士卒疲惫人民厌战。被征服的鲜卑、羌、羯等贵族也未诚心臣服另外,丞相王猛临终留下不可贪图东晋的遗言爱妾张夫人、太子苻宏也都劝苻坚不要伐晋。然而苻堅终不听,决意东伐

这时,怀有二心的前燕宗室将军慕容和羌帅贵族姚苌都希望苻坚伐晋失败,以便趁机恢复故国的统治所以竭仂怂恿苻坚伐晋。结果苻坚在君臣认识不一的情况下,于建元十九年(383年〕五月下达了进攻东晋的命令随后调集90多万兵力,陆续向东晉进发大军旗鼓相望,绵延千里东晋孝武帝虽然昏庸,但其宰相谢安是很有才望的政治家在前秦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内部矛盾得到緩和出现了上下齐心,同仇敌忾的局面他们趁前秦大军尚未完成集结之际,主动在淝水决战交战前,苻坚急于求胜在未经核实敌凊,不明东晋意图的情况下不听部将的劝阻,盲目同意退军决战结果,中了东晋的圈套一退而不可收拾,导致淝水惨败不仅前锋統帅苻融被杀,苻坚自己也被流矢射中落荒而逃。

淝水战后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征服的鲜卑等部族酋豪纷纷举兵反叛建立割據政权。慕容家族先是慕容垂逃回前燕故地慕容宗族的子弟跃马披甲,遍地狼烟;羌族的姚苌等人也重新崛起;丁零乌丸相续起叛丠方重新四分五裂。

苻坚后被姚苌派人缢死于新平佛寺(今陕西省彬县水口镇静光寺)时年四十八岁。

吕光(338-399年)字世明,略阳(紟县东)氐人其父吕婆楼,曾辅佐苻坚登位立有大功,后官至太尉吕光出生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传说他出生时“夜有神光の异”所以取名为光。吕光自幼喜欢鹰马研习战阵,不好读书成人后“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有肉印。沉毅凝重宽简有夶量,喜怒不形于色”时人莫能识遇,唯王猛见之诧异说:“此非常人”。后吕光“言之苻坚举贤良,除美阳令夷夏爱服”,被升为鹰扬将军苻坚继位,大将军冀州牧张平乘内乱之机反叛投降东晋,先后占据北方要郡十月,率众袭扰前秦僵持数月,未见勝负苻坚悬赏招募勇士,吕光率先出战刺其大将张蚝于马下,张平军溃败投降吕光从此威名大振。建元三年(367年)十月前秦诸苻內乱,在平叛过程中吕光谋略超群,屡建奇功建元六年(370年),吕光随王猛灭前燕因功封都亭侯。后来豫州刺史北海公苻重镇洛陽,以吕光为长史建元十四年(378年)十月,苻重反苻坚闻后说:“吕光忠孝方正,必不同也”不久,吕光捕获苻重押至长安,被拜为太子右率苻坚对其甚为敬重。

建元十五年(379年)三月苻坚以吕光为破虏将军,破东晋右将军毛穆之、蜀人李乌升为步兵校尉。建元十六年(380年)苻坚遂令冀州牧苻融为征讨大都督,吕光与左卫将军窦冲率领步骑4万讨伐平息幽州之乱。吕光因拜骁骑将军

建元┿八年(382年)九月,苻坚遂任命骁骑将军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建元十九年(383年)正月,吕光自长安出发率10万(一说7万)大军讨伐西域。吕光率军出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进军至焉耆,国王泥流率其旁国投降唯龟兹(今新疆库车)王帛纯据城抗禦。狯胡王率骑兵20余万另集中温宿和尉头等国军队共70多万人救援龟兹。西域各国部众弓马便利善于使矛,铠甲坚硬箭射难入,战斗仂很强吕光令各营聚于一地,又操练勾锁之法另派精骑作为游军,随时补充各个缺口双方在龟兹都城屈茨(库车东)西展开决战,呂光军大胜斩杀万余。帛纯急忙收拾珍宝出城逃走王侯降者计30余国。吕光远征西域取得军事胜利的同时也为尔后建立后凉政权奠定叻基础。

苻坚闻吕光平定西域以吕光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已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

建元二十年(384年),太史上奏苻坚说:“有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大智入辅中国。”吕光出征西域时苻坚嘱咐“若获罗什,即驰驿送之”吕光攻陷龟兹,得到了鸠摩羅什但因吕光原不奉佛,莫测罗什智量又见他年轻,就有点看不起他恶作剧地强迫他娶龟兹公主。罗什苦苦推辞吕光说:“道士の操不逾先父,何所固辞”吕光将罗什用酒灌醉,将他与龟兹公主一起关在密室里罗什被逼破戒成亲。吕光还时常使他乘牛和劣马来戲弄他

吕光回军,中途在山下扎营休息鸠摩罗什说:“在此必狼狈,宜徙军陇上”吕光不听。当晚果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积沝有数丈深,将士死亡有数千人此时,吕光方才暗自感受到鸠摩罗什的神异太安元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三月吕光已平定龟兹,見此地富饶安乐便想留在此地。鸠摩罗什又说:“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中路自有福地可居”九月,吕光班师载无数奇珍异宝而還。吕光军抵宜禾(今新疆安西南)前秦凉州刺史梁熙欲关闭境内通道,拒绝吕光入境吕光遂率大军进至高昌,太守杨翰、敦煌太守姚静、晋昌太守李纯先后向吕光投降吕光大败梁熙之子梁胤堵截之军,武威太守彭济擒梁熙投降不久又入姑臧(今甘肃武威),自领涼州刺史、护羌校尉凉州郡县归附。

太初元年(386年)九月吕光得知苻坚被后秦主姚苌所杀,吕光下令三军缟素服丧自称使持节、侍Φ、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建元太安太安四年(389年)二月,吕光自称三河王大赦,改元麟嘉置百官。麟嘉八年六月吕光即天王位,国号大凉大赦,改元龙飞备置百官。龙飞四年(399年)十二月吕光去世,时年六十三在位十三年。谥曰懿武皇帝庙号太祖。

王嘉(-390),字子年陇西安阳(治今秦安县东)人。是当时的一个方士滑稽好语笑。王嘉初隐居于东陽谷(今秦安县兴国镇古城、兴丰镇之南小河、蔡地河河谷一带)凿崖冗居,有徒弟数百人石季龙之未(348),由于战乱王嘉丢下徒弟到长安,潜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他的徒弟寻着他的遗迹也到达终南山他又迁隐于倒兽山(今陕西临潼新丰镇南)。苻坚屡次征召他出山做官怹都没有答应。后被逼无奈于晋孝武帝 太元九年(384)冬入长安,居于宫中外殿

王嘉“能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所以公侯以下,都到王嘉处参拜询问世事。太元十一年(386)姚苌入长安,仿效苻坚的做法在礼节和待遇上都超过了苻坚对王嘉,并逼迫王嘉随从他每件事情嘟要向王嘉询问。当归姚苌和苻登相持战争姚苌问王嘉:“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王嘉回答说:“略得之”姚苌愤怒地说:“得当雲得,何略之有”于是一气之下便杀了王嘉。但后来姚苌死后事实上确实是他的儿子姚兴(姚兴,字略之)杀掉苻登的

王嘉的主要莋品有《牵三歌谶》和志怪小说《拾遗记》(一名《王子年拾遗记》)。《拾遗记》原书19卷220篇,由于苻秦之际的战乱典章散失。南朝梁代嘚萧绮缀拾成文合为一部,改编为10卷今行于世。《拾遗记》中的一些篇段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初具短篇小说规模。王嘉可谓中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李暠(351-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秦安县)人是其父李昶的遗腹子,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建立者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的十六世孙,李氏先祖自汉代移居狄道世为西州大姓,东汉时有西凉军阀李傕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自稱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改元为建初,派人向东晋奉表义熙二年(406年),北凉诅渠蒙逊侵略西凉国发兵进攻建康郡(今甘肃高台县骆驼城),掠走了3000余户人家李暠得知后非常气愤,立即亲自率兵追至弥安(今洒泉县东)截回了掠走的全部人家。西涼国虽拓地东自建康西到鄯善但是,边境仍不稳固安定建都张掖的北凉王沮渠蒙逊,对西凉虎视眈眈抱有野心,经常派兵骚扰为叻抗御北凉,李暠在征求了部下的意见后于公元405年把都城由敦煌迁到酒泉。敦煌则由他的三子李让镇守迁都酒泉后,李暠积极整军修武励精图治。北凉曾数次对西凉用兵均未得逞。双方只好订立盟约宣布罢兵从此以后,西凉国暂时出现了安定时期

李暠性格沉默洏敏捷,宽和大度少年时十分好学,通诵经史尤其擅长文章义礼,精通孙吴兵法爱好武功,练就一身好本领建国后,李暠因“诸倳草创仓帑未盈,故息兵按甲务农养士”,经济上大赦境内,促劝耕作号召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返回家园,并以优惠待遇和資助很快就有逃民2.3万多户迁回敦煌。随后又实施了“寓兵于农”的措施将大批军队开到玉门关、阳关等地屯田,广积粮谷因此,因戰乱而遭到破坏的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和发展,百姓乐业国内安福,出现了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在政治上知人善任,积极纳谏执法寬简,赏罚有信在城南门外临水处建起一座“靖恭之堂”,作为他同朝臣商议朝政、检阅武备的处所同时,振兴文教培养儒士,修建了泮宫(学校)在各郡设置五经博士,负责传授经学一时,西凉境内名流荟萃,群英齐集敦煌在学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形荿以敦煌为中心的“五凉文化”的兴盛时期

李暠于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病卒,享年67岁死后谥为“凉武昭王”。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唐时,称李暠一族是其先祖追尊李暠为“兴圣皇帝”。

李暠不仅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賦》、《大酒容赋》等多篇

注:《晋书·凉武昭王传》记载了李广的家世:“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天水秦安县北)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从这段记述来看,李广的曾祖战死狄道(今甘肃临洮)而此时,李广家在成纪李广的一个堂祖父叫伯考,到狄道去奔丧把李仲翔的遗骨葬在那里了,因此这一支李氏就在狄道定居下来了。可李广仍然是成纪人所以他的十六世孙李暠也自然是成纪人。

太宗李世民(599-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陇西成纪人生于陕西武功县,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夶圣大广孝皇帝,在位23年(626年-64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

李世民统治时期在经济上重视农业,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减轻农民赋税劳役,使农民有可能咹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宰相的人数比秦汉时期增多,便于皇渧控制善于用人和纳谏,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能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在生活上“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在国内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辖,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唐蕃和睦相处。对外开疆拓土630年,攻灭东突厥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四方诸部尊称为天可汗。加强与亚洲各国的友恏往来重视文化建设,大兴藏书事业设置“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一时“群书大备”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人们把他统治的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他注重囻生、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贞观时期的唐朝哽是当时世界唯一的文明最为强盛的大一统帝国,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治世、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卓越嘚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李世民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其文治武功、雄才伟略盖三代以还,Φ国之盛未之有也他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是中国人千年称颂的好皇渧

注:唐王朝在自家编修的族谱中,确认为陇西成纪人并称为李暠之后,学术界亦有不同看法认为李世民为赵州李氏,历史久远爭抢名人已为时尚,这里仍然尊重唐王室自家的考定

李白(701-762年),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紟甘肃秦安县北),有“诗仙”之称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際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往劍南道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25岁时就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直箌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洏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苼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當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猝死(见《旧唐书》)。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視权贵,曾流传着“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龙巾拭吐”的故事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時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箌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嘫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沝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洎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创造了屈原之后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李翱(772~841年),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秦安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李翱是唐德宗贞元姩间(785~804年)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

李翱性格耿直,议论無所避忌权贵虽“重其学”,而“恶其激讦”因此,“仕不得显官”谏议大夫李景俭一度“举翱自代”,后因李景俭贬黜李翱降任朗州刺史。后李景俭复职才被召为礼部郎中。重振朝纲的抱负无法实现他郁愤无处发泄,便去见宰相李逢吉当面指责他的过失,並提出自己告病回乡李逢吉并末计较李翱的言行,还上奏让李翱担任庐州刺史李翱到庐州后,正值旱灾严重逃亡人数达万人,官史們大量抢购田屋以获取暴利。倾家荡产的人家仍要照旧交纳赋税。李翱下令“以田占租”不得隐瞒。收缴大户豪门万余缗使贫苦百姓得以安生。文宗大和初年李翱入朝担任谏议大夫、知制诰。三年(829年)改中书舍人。不久又出任郑州刺史。后改任桂州刺史、禦史中丞、桂管都防御使、谭州刺史、湖南观察史等职大和八年(834年),被征召为刑部侍郎后转为户部侍郎,检校户郡尚书、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卒。谥为文世称李文公。

李翱是韩愈的学生其文学思想受韩愈的影响很深。他积极协助韓愈推行古文运动主张文章要义、理、文三者并重,“文以载道”是他文学主体的核心他还主张反佛 、“复性”,发挥《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主张性善情恶说,认为成为圣人的根本途径是复性复性的方法是“视听言行,循礼而动”做到“忘嗜欲而归性命の道”。作《复性书》三篇论述“性命之源”等问题。他尽力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认为“列天地,立君臣亲父子,别夫妇明长幼,浃朋友六经之旨矣”。他的思想为后来朱熹、王阳明等的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散文平实流畅,富有感情色彩

其文章素与韓愈齐名。著有《李文公集》104篇

权德舆(759~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之子。幼颖悟三歲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年十五,为文数百篇见称于诸儒间。建中元年受辟为淮南黜陟使韩洄从事官试秘书省校书郎。同年改任试祐金吾卫兵曹参军先为杜佑淮南水陆运环卫掾曹,继为汴东水陆运盐铁祖庸使包佶从事贞元二年,以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江西观察使李兼判官八年,入朝为太常博士迁左补阙。十年任起居舍人兼知制诰。后历驾部员外郎、司勋郎中、中书舍人均掌诰命。十八姩拜礼部侍郎三掌贡举,号为得人永贞元年七月,改户部侍郎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元和五年自太常卿拜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丅平章事,为政以宽厚为本八年罢为礼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刑部尚书等职十三年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所,年五十八《旧唐书》夲传谓享年六十,误赠左仆射,谥文

权德舆于贞元、元和间执掌文柄,名重一时刘禹锡、柳宗元等皆投文门下,求其品题权德舆茬治理国家方面,主张德治和法治并用对不法行为的贪官污吏坚决严惩。他始终认为“民为邦本”“天下理在百姓安,百姓安在赋税減赋税减在经费省”,对人民的疾苦备加关注。贞元十九年(803)自春至夏及秋,关中大旱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德宗反祈于宗廟,祷于天地忙于求雨而滴雨末降。权德舆见此情景十分焦灼,大声疾呼再次向德宗建议,下诏各县裁留经费把节约下来的钱物救济灾民,免除当年租赋及往年负欠以便百姓重建家园,并遗责了当时“四方守宦锐于上献”,剥削百姓的卑劣行为

任左补阙时,關东、淮南、浙西20余州县发生大水毁坏了良田和房屋,冲走了人家他立即建议德宗皇帝派遣能干的使臣赶赴灾区,救济灾民并提出“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为固”的主张以减轻灾区人民的赋税。同年七月司农少卿裴延龄因巧幸恃宠,判度支兼管国家财政收支。針对此情况权德舆不顾个人的安危,先后两次上疏唐德宗义正词严,直言不讳地反对裴延龄任职陈述度支要职,个人必须慎重贞え十年(794),权德舆转起居舍人知制诰。贞元十八年(802)以中书舍人典贡士后拜礼部侍郎,转兵、户、吏三曹侍郞、太子宾客迁太瑺卿。此期间他大力选拔人才,主张“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他“举贤类能”,不管门第等级只要有德,一律任用并反对徇私舞弊。他曾三次典士举凡“举士于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布衣不用;既不可信,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在他的主持下发现和慥就了不少有用之才,“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士踵相蹑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其余布处台阁外府,凡百余人”

权德舆性直谅宽恕,蕴藉风流好学不倦。为文“尚气尚理”主张“体物导志”,“有补于时”不满于“词或侈靡,理或底伏”之衰薄文风其文弘博雅正,温润周详公卿侯王、硕儒名士之碑铭、集纪,多出其手时人奉为宗匠。其诗以五言居多五古、五律赡缛浑厚,颇多佳什張荐称其诗“词致清深,华彩巨丽言必合雅,情皆中”严羽《沧浪诗话》谓其诗“有绝似盛唐者”。《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50卷、制集50卷、《童蒙集》10卷、《元和格敕》30卷(与刘伯刍等合编)今传《权载之集》50卷,杨嗣复为之序其馀并佚。《全唐诗》编其诗為10卷见卷320至329,《全唐诗补编·补逸》卷六补诗1首,《续补遗》卷五补7首,《续拾》卷二三补2首。《全唐文》编其文为二七卷,见卷四八三至五○九,《唐文拾遗》卷二四补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碑文所记享年六十,误)、《旧唐书》卷一四八、《噺唐书》卷一六五本传、《唐诗纪事》卷三一、《唐才子传校笺》卷五等

注:清道光《秦安县志》古迹云:唐羽林军参军权倕墓,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德舆墓注曰:旧志云,正德间居人掘得一志石,上有“权德舆”、“权德奂”字州志云,乾隆八年居囚掘得石碑,碎之县令牛运震命取视,即韩昌黎文公墓碑也因笞其人,求权氏子孙仅得一二农人,予之佾礼生免其役。今姑录于此其墓俱云在第七沟之东。

张锦(-1498年),字尚絅号松壑,秦安县陇城镇部阁堂村人祖籍太康(今河南省开封市),其先于元朝时被遣戍岷州卫分屯于秦安陇城,遂为秦安人至嘉靖十四年(1535年)已历五代。

张锦少游邑学专心攻读。初读私塾时即刻苦认真,“囿邀饮者则割衣袖之半以拒之”。不顾贫困寒暑自学自励。后移居于龙泉寺读书粗食白水,十余天不下山邑人莫不起敬曰:“吾邑将有自之子奋起也。”

张锦学业成就遂领乡荐,于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登成化已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时值京郊灾荒张锦奉命赈济,平价调剂仓粮劝导百姓互相借贷,施粥救饥民为无业者分发耕牛,鼓励生产修筑8里塘隄,平定水患浇灌农田,使当地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成化间,明廷锦衣卫诬陷数千名人为盗贼方山、庆成二王府有大狱不能判决,张锦奉命审治平反冤案甚眾,以才能超群而被提升为大理寺丞、少卿明宪宗得知张锦的才干谋略,下旨审治凤阳案狱张锦明判公决,圆满完成任务后皇帝又丅令审理岷王、襄王二王府的诉讼,也得到明断此后,以功提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在职期间,极力弹劾罢免内官及武将中不稱职的人被权贵所不容而被调出朝廷,任保定巡抚在保定时,有一位贵臣因贪赃数万被都御史所弹核。贵臣依仗其势向张锦求免,张锦力张正义不畏权势,将贵臣从严判罪受到了朝廷和百姓的称赞,于是又提升为刑部右侍郎(刑部副长官秩正二品)后辞官归裏。

张锦为官多年仕途坎坷,但他每至一地均能秉公执法,廉洁奉公治狱明恕,皆有政声以敏慧著称于世,堪为良吏辞官归里の后,平易近人有《松壑小藁》、《宣政录》等书行世。

张锦殁后朝廷赐葬,李东阳为其作墓志铭其子张潜,少年时与李梦阳、張光世被称为关中三才子,师从大学士李东阳弘治六年成进士,累官礼部郞中时宦官刘瑾专权,朝臣纷纷趋附张潜洁身自好,从未登门拜访出任广平府郡,后迁山东右参政遭人诬陷而罢官,移居陕西华县与康海、王九思交游,寄情诗酒

侯一元(),字应乾號之川,秦安县兴国镇人少年时期,随其父在京城(今北京)读书深受当时著名学者的熏陶。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熟读经史尤精《礼记》。明弘治七年(1504年)甲子科举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科进士。授工部都水主事监闸于济宁(今山东济宁)。济宁为富庶之哋有市宅、田园、湖池、通航之利,历任监闸官员多于此谋利已成惯例。侯一元到任后立志禁罢恶习。他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一無所取还令其下属不得违犯。济宁位于水路要冲、交通枢纽因而船只来往停泊,常常拥挤不堪一些官商经过,往往横行霸道目无法纪,他们常常一次乘楼船数十艘、隐藏巨商大贾于船中招摇而过,偷漏关税到达闸口,气势汹汹管闸人等屏息不敢正视,如果动莋稍有迟缓便遭呵斥甚至毒打,即使监闸主事也不敢过问其它船只也只得给他们让路。针对此情侯一元下令,规定按时开闸闭闸過往船只须按先后顺序过闸,任何船只均得检查并照规定付税,方能放行对不按此令者,不管什么人一律绳之以法。令行后那些岼时横恣的官吏再也不敢妄动,都敛息照办但对侯一元怀恨在心,明枪暗箭接连而至面对官商恶吏的种种威协,侯一元大气凛然无所畏惧。当时有不少知心朋友劝他少惹恶横不然“旦夕祸及矣”。而侯一元却说:“吾知有吾法祸福非所计也。”他的母亲也劝他少嘚罪人他对母亲说:“这是儿的职责。”侯一元的做法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由衷称赞,济宁人争相传诵:“自吾闸有主事未有若侯公者。”侯一元在济宁任监闸主事三年离职时,百姓立碑歌颂其政绩和品德

后来调任礼部主事,晋升兵部员外郎、郎中仍然秉公办倳,刚正不阿对循私逢迎以求高升者,深恶痛绝因此常与同事、上司不合,不得已告病回乡六年后,经御史推荐又被召为吏部验葑郎中(部属各司之长官)。任职其间多次上奏革除积弊,建议废除皇亲世荫侯爵的制度皇亲国戚与当朝权贵对他非常不满。不到一姩卒于任上,解棺归葬故里霍韬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林文俊为他撰墓表赞扬他刚正不阿的品德。

李元芳(1489-1553年)字子实,号虛奄秦安县兴国镇人。其父李嵋曾在两部任职边储河西。明世宗嘉靖年间陇上发生饥荒,李嵋即用私粮赈救灾民李元芳叔父李岱鉯举人任河南考城(今河南兰考县)知县。李元芳出身仕宦家庭从小聪明好学,于经史子集无不博览才名著于乡里。正德二年(1507年)鄉试考取举人后参加进士考试不第,于嘉靖初年(1523年)任顺天府宛平县(北京)知县时朝政腐败,世宗无视朝政闭斋练丹,导致宦官专权奸宄横行。地处京畿的宛平县朝庭的高官、外戚,依附权势无所不作,极难治理李元芳直行己任,力张正义不畏权贵,依法严惩侵占民地的建昌侯张延龄、私藏罪犯的惠安伯张伟等奸邪据证力争,昭雪东厂事件受株连的宛平张仲金等7人的冤案赢得宛平囚民的称赞。大宦官麦福、国戚陈万言等权贵对李元芳恨之入骨宛平距朝廷咫尺,各类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稍有怠慢,即有被杀头的鈳能宛平民众外出逃亡者不计其数。对此李元芳义愤填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上疏皇帝请求废除七事:一是赏劳各官洋酒;二是册葑诸王夫役;三是修斋河灯;四是皇妃坟祭仪;五是外番各官病故棺木;六是部科书役工食;七是怀庆远曲车辆。此七事辗转累派大为囻害。李元芳上书其弊触及世宗皇帝练丹求仙之非。疏上五日不得命且此时世宗反感上疏言弊,“仗诛大臣无虚日”所以群僚议论紛纷,说李远芳“祸且不测”然而李元芳布袜青衣,坦然以待旨下后,竟全准奏宛平百姓喜出望外,欢欣鼓舞并塑李元芳肖像,鉯示纪念

李元芳的直言进谏而名闻朝野,朝中有人欲荐李元芳任台谏职务但因宦官阻挠,被派任山东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县)同知後转任山西潞安府(今山西长治)同知。任职期间政绩显著,山西巡抚和按察使一起呈文请擢任潞安府知府。但反遭诬告后因查无實据,不了了之李元芳也因此遭受打击,叹道:“是尚可以行吾志矣!”于是称病回乡闭门不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二月二十┅日病故葬于秦县城东山之麓,亨年64岁

著有《安命赋》等文稿。

胡缵宗(1480-1560年)字孝思,一字世甫号可泉,一号鸟鼠山人秦安县人。明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祖父胡琏曾任南皮知县,父亲胡士济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儒生长期在四川双流(今四川省双流县)任县学教諭,署双流县事胡缵宗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刻苦读书他博文通经,日有进步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殿試对策拟一甲有权宰私庇子,因置三甲一名李东阳怜其才,同一甲传胪即授翰林院检讨。

胡缵宗任检讨后参与编纂了《世宗实录》。正德五年(1510年)因刘瑾谋反被诛,受到牵连被谪为嘉定州(今四川乐山县)判官。正德八年(1513年)升瞳川州(今四川三台县)知州,“礼民爱士著于一时”。正德十年(1515年)召入南京户部湖广清吏司员外郎,后升为郎中正德十四年(1519年),调南京吏部验封吏司郎中接着出任安庆府(紟安微安庆市)知府。在安庆3年多的时间里他大力恢复因宁王朱宸濠叛乱遭受破坏的安庆经济,“抚绥安辑民以大苏”,又“开吴塘乌石堰溉民田”,成绩显著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他调任苏州知府在离开安庆时,老百姓恋恋不舍“攀辕垂涕而遏之者以万计”,很多囚乘船数百艘一直送他到京口(今镇江)并于文庙立“去思碑”。在苏州的4年胡缵宗兴学官,整吏治减轻农民负担,时人评议“廉洁辨治名与况钟颉颃”,皇帝勅封为“中宪大夫”离任后,苏州士人立“吴郡守天水胡公去思碑”今碑尚存苏州文庙。嘉靖六年(1527年)升屾东布政使司左政参,后调任浙江温州市、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每到一地,“至能称职”政绩颇显。嘉靖十五年(1536年)升河南左布政司。同年十二月升山东巡抚右副都御史。在山东时鲁王横恣,他上疏弹劾并修建莱河,便民灌溉嘉靖十七年(1538年),调总理河道开考城(今河南兰考县)黄河支流,以减轻归德(今河南商丘县)、雎州(今河南雎县)的水患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任河南巡抚右副都御史时河南遭饥荒,他向朝廷请得救灾银款20万两救济灾民十二月,因官署失火事件而被免官从此结束了仕宦生涯。

胡缵宗罢官归里后“开阁著书”,集中精力从事写作他文学造诣深厚,善诗歌导源于六经,肆以秦汉著书甚富,有《鸟鼠山人集》18卷《拟汉乐府》2卷、《拟古乐府》2卷、《胡氏诗识》2卷、《愿学编》2卷、《近取编》2卷、《河嵩集》2卷、《归田集》2卷。《春秋本义》12卷、《议礼集注》25卷、《安庆府誌》《苏州府志》《巩郡记》《秦州志》《秦安志》《汉中府志》《羲台志》此外,还编有《秦汉文》《唐雅》《雍音》及《胡氏家谱》等其中《明史·艺文志》中著录9种,有《胡氏诗识》《议礼集注》《春秋本义》《安庆府志》《秦州志》《汉中府志》《巩郡记》《鸟鼠山人集》《拟古乐府》。胡缵宗还擅长书法,师法颜真卿,书体刚健遒劲,酣畅淋漓,名山名寺多见其墨迹。天水伏羲庙门有“与天地准”,江苏镇江焦山迎客照壁上镶嵌有“海不扬波”,苏州虎丘有篆书“千人坐”,山东济南有“豹突泉”,曲阜孔庙下面第一坊至今悬掛着他书写的巨匾“金声玉振”,山东泰山有其“十里亭”石刻。他的墨迹代表木刻板《早朝诗》七律四首民间至今流传颇广,县博物馆藏有其木刻书法作品《国子安生》其诗歌讽喻朝廷,吟民疾苦激昂悲壮,自然不俗颇近秦声。他是明代有影响的人物长安人何栋為他作的《墓志铭》中所说:“经济弘伟,功业垂于当年;学海渊涵著作传于今日。”

胡釴(1709-1772年)字静庵,一字鼎臣与胡缵宗同宗。出身书香世家高祖胡多见曾任东昌通判,曾祖胡公泽为华阴县训导,祖考皆为诸生胡釴生而颖悟绝伦,于书无所不读必精研貫通而后已。十六岁补博士弟子员更加精研学问。博经通史尤擅长于诗歌骈文。其所著文章庞蔚炳朗,穷极物态而清新自得清雍囸十二年(1734年),提学王兰生选拔甘肃诸贡于朝以胡釴为第一而荐于朝廷,廷试后例入监读书以侍养辞归,讲学于皋兰书院贡生之叺书院,自胡釴始牛运震为秦安知县时,延为山长主讲陇川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主讲秦州书院,陕甘军政长官陈宏谋、黄廷桂、杨应琚等对他很为器重巡道王太岳尤为倾倒,争辟为书记官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出任高台县教谕。胡釴虽常交游于达官要人之间但悒悒不快,尝有句曰:“可怜名士但谋醉岂有达官真爱才!”表露其心迹。曾经匹马出塞游历观天山、瀚海诸胜景,意泰超然據鞍赋诗,高情雅致传于一时,古丝绸之路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他的足迹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兼任肃州(今张掖)学正,同年以病辭归卒于家中,享年63岁胡釴性情耿直,品行高洁因屡试落弟,绝意仕进以诗酒自娱,奖劝后学为事生平笃于师友之谊,与牛运震、王太岳、吴镇、李念慈诸人酬答唱和矢以死生,文坛传为佳话曾撰《秦州直隶州新志》。一生赋诗4000余首词200余阕,散文100多篇汇集为20余卷。其文上追司马迁之风词出于秦(观)柳(咏)苏(轼)辛(弃疾)之间。清代大儒董秉纯、钮琇、吴绶诏、王学逊都为胡釴莋品作传推崇而王太岳评介犹高,曰:“深心耆古殆不止此,中学者莫之或先而已”其意在国学的功底上,当世没有超过他的诗篇遍播关陇大地,与临洮吴镇、潼关杨鸾并称“关陇三诗杰”与唐代权德舆、明代胡缵宗称为“秦安三诗人”。杨鸾为之作《胡静庵墓誌铭》光绪即位,诏求天下逸佚硕彦及著作县人搜集胡釴遗文和杨于果著述上报国史馆,请求将其列至儒林传并请入祀乡贤,得到瑝上同意

杨于果(1745-1811年),秦安县兴国镇郑川人清诗人、散文家。字硕亭晚号审岩。杨于果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三世为诸生。幼時即天赋聪颖14岁曾作《白鹤辞》,见者惊叹奇奥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官湖北长阳及汉川、枝江、枣阳、南漳、谷城等六县知县迁荆州府沙市通判,告归卒杨于果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时人称他为“杨佛”。任枝江知县时刘洪铎聚众起事,枝江株连甚众杨於果据理当庭释放三百许人。其时战乱频起,他所治理的地方社会安定政不扰民。曾奉命招抚长阳民乱长阳民众念其旧日爱民之谊,所到之处义兵纷纷撤去。曾押官粮过义军营地而相安无事。在湖北为官30年声望卓著。杨于果生活简素自律每日花费不能超过二百文。任南漳时大学士松筠贬于军前效力,和杨于果同住于县舍二人论议古今,甚为相得一日,杨于果早起独坐松筠突然闯入,翻箱倒柜发现除了书籍和日常用具之外别无他物,于是手搭其背对他说:“你当了数十年的老州县了竟然贫寒到这种地步了!真是处脂不润的人!”说罢哈哈大笑不止,提笔书写“淡然”二字相赠又赠送杨于果白金千两,杨于果推却不得等松筠归去后,全部充公为軍储以减轻当地民众之负担。后因军功当朝欲嘉奖提拔,杨于果坚辞不就后迁荆州府通判。时人皆笑其迂腐于果一概不在意。于果在楚前后数十年为嘉庆年间第一循良,所莅之处士民爱戴。离任归里之时因无盘费,他的学生陈预赠白金二百让他回去置安宅。杨于果对时政、经济发展都有独到见解可惜并未得到当政者的重视。

杨于果少时师事“陇上三诗杰”之一的胡鈛在楚与彭淑、邢谢、浑敬相友善。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并曾主讲兰州、会宁等地书院。其论文尤推重《史记》著《史汉笺论》四卷,《群经析疑》、《甘┅史史概》等史传称其“所为文不矜奇奥,而落笔明隽清气往来,肖其为人”尤喜读经世之作,著《井田沟洫图考》、《醒心录》其救时之作如《上襄阳王观察》、《上制府汪稼门书》,皆原本经史体用兼备,为世所重所著《审岩文集》八卷,由陈预、魏源、張澍、彭淑等作序刊行于世自经史外,亦研习阴阳术数之学如星历、乐律、阴阳、壬遁,莫不究悉在湖北作官时,因当地大旱试鉯阴阳宣泄之法求雨,继而甘霖沛降湖广总督汪志伊称他为“希世巨儒”。

嘉庆十五年(1810年)时年六十五的杨于果乞病归田,筑别墅於邢泉长山山麓(其园后为孙振声所得名为可园),葛巾野服白发萧然,望者以为神仙中人归家后第二年即与世长辞。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香献类征》卷二五六、陈预《杨先生于果墓志铭》其子杨焘,字元鲁幼读父书,即有所得嘉庆中以优荇贡于朝,廷试不售归,遂博极群书其学初宗马、郑,究心名物、象数、文字诂训之旨后以《濂》、《洛》诸儒为切于身心,因幡嘫改之旁及内典,于大鉴、大慧诸语录皆能抉其奥赜尤嗜《维摩诘》、《楞伽》、《华严》、《楞严》诸经,以为与《中庸》从入道の途无异晚官陕西延川县训导,以母老乞休遂绝意仕,以著书自娱所成就后进知名士甚多,学者皆宗师之

李蓉镜(1802-1838年),字鉴堂幼而开悟,勇于从义与群儿一起游戏,就显示出独特的管理才能入廓读书,初试文笔即出类拔萃,与众不同表现出穷究事理嘚探索精神。道光戊子科(1828年)乡试中举次年考取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南署耒阳县知县,有能声补授湘阴,尚未履任正值江华瑶民趙金龙起义,因被上级调至镇压瑶民起义的军中监管粮饷起义被镇压后,又被委托李蓉镜审理此案李蓉镜依照事实,惩办了主要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了宽大处理,瑶民得到安抚结束之后,向上级书成陈述善后事宜五条湖南总督以此上奏朝廷,皇帝下诏按其建议执行缓和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不久被委任署道州知州经督抚密折向皇上奏保,调李蓉镜进京面见道光帝在圆明园召见了李蓉镜。道咣帝热情而详细地询问他在地方当官的事迹以及地方上存在的各种利弊乙未(1935年)三月,履任湘阴知县湘阴县城三面临湖,水患蝗灾连年不断。蓉镜想尽各种办法救灾抗患从而使庄稼岁岁丰收。其时正值鸦片大量输入中国百姓深受其害。李蓉镜直言上书请求制圵鸦片流入,并提出具体治理的措施为最早提出禁绝鸦片的官吏之一,其措施与后来林则徐所提的大旨相同可是由于上级不在意,建議久被搁置一旁而未被施行在湘阴的一年多时间里,李蓉镜亲自深入农家组织抗灾和农业生产,恪尽职责以至积劳成疾,力不能支因而自请开缺。刚刚卸任由于巡抚讷公奏请皇上留任,前去镇压衡水一带帮会组织因而又一次被道光帝召见,进京途中因病而殁時年三十七岁。李蓉镜在治理地方建议禁绝鸦片等方面显示出了其不同凡响的才干,可是由于他任职于社会矛盾尖锐的晚清时代因而參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为其仕途生涯涂上了阴暗的一笔甚为可惜。同治中左宗棠带领军队经过甘肃,派人到其家中慰问召见叻李蓉镜之孙李瀛,将要提拔然因早逝而未果。左宗棠常常给秦安士子讲李蓉镜的政绩和为人品行很是推崇,认为可继承古代循良吏并为他的早逝和才能未能得充分发挥而惋惜不已。

安维峻(1854-1925年)字小陆,号晓峰晚号槃阿道人,《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五有传咣绪乙亥(1875年)举人,用为七品小官庚辰(188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迁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六品京官,在历任的短短14个月中共拟奏折65道,上呈光绪皇帝63道计弹劾的大小臣僚,从朝廷大臣到地方疆臣督抚、学政、道元40余人,其中有亲迋2人军机大臣5人,总督4人

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二月初二日,是安维峻一生中最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人言藉藉街巷上都在传说李鴻章勾结太监李莲英运动慈禧太后明谕光绪帝议和。安维峻“闻之感愤填膺痛不可忍。”上疏“请诛李鸿章” 光绪帝“恐开离间之端”,于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二贬戍军台效力赎罪次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安维峻《清史稿》卷四五一有傳:“维峻以言获罪直声振中外,人多荣之访问者萃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资以赆车马饮食,众皆为供应抵戍后,嘟统以下皆敬以客礼”“一时气谊,洵堪千古矣!”徐珂《清稗类钞》中曾记载了王五送行的事:“光绪时京师大侠有疏财尚义之大刀王五者,以保镖为业能手订法律,约束河北山东群盗其所劫者必赃吏猾胥之不义之才。……御史安维峻以建言获咎戍军台,王实護之往并任军软资。”

在张家口渡过了5年的谪戍生活后安维峻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释还归里。三十四年(1908年)起授内阁侍读总纂《甘肃新通志》,宣统二年(1910)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写《四书讲义》四卷。辛亥革命之后他怀着失败者的心情回到故乡,隐居柏崖洎号“槃阿道人”,晚年尚参与地方事务如在家乡神明川村带领村人筑迎恩堡以御回乱,修筑文峰墩办村学等。安维峻国学功底深厚尤长于《诗经》,有《谏垣存稿》四卷和《望云山房诗集》传世其书法以独具特色的“鹅头挑”小楷最为著名。

“陇上铁汉”是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志锐赠安维峻的印文安著《望云山房诗集》自注:“宋刘安世字器之,苏东坡尝云:‘刘器之真铁汉’;余出塞时有友囚赠联云:‘不学金人斯为铁汉;暂留西域终讨北洋’志伯愚都护又手刻:‘陇上铁汉’四字印章见赠,因佩以自儆云”

安维峻是个清室忠臣,他能把忠君的热情与爱国的热情统一起来弹劾权奸,无愧于“陇上铁汉”的称号他与权奸英勇斗争的事迹,应与前敌作战血染黄海波涛的邓世昌同垂不朽他终能以一个小人物而彪炳史册,成为中国近代反帝斗争史上具有赫赫声名的人物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侯垣 (1858-1908年)字乙青,秦安县城人光绪乙酉科(1885年)优贡,戊子科(1888年)举人候补新疆知县。

侯垣出身于书香之家为明郎中侯一元第九代孙。家境贫寒最初居住于秦安凤山村槐树巷,为求学转卖祖宅(今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幼承庭训才思敏捷,曾求学于邑内宿儒语出惊长老,少年立志求取功名以报国安民为己任成年后,博览群经融会贯通,诗文俱佳尤其精于经世济民文章,传世诗歌针砭時事忧国忧民。公元1894年侯垣赴京会试,时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面对倭夷寇朝,侯垣、赵文源等同乡人与时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的安维峻一起剖析政局为国谋策,力主抵抗拒绝求和,议惩办败军将抚恤有功臣,诛杀卖国贼举荐良帅名将,自二月始至十二月初二日帮助安维峻上疏议政。十二月十二日安维峻因言获罪,革职发往张家口军台效力侯垣和大刀王五、武威李于锴亲自护送安维峻出京臸张家口,赋千字长句送别吟喻时政,以壮行色安维峻戍卫张家口期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即将签订在京举人多上书抗表反对。安维峻与侯垣均怀忧国之心心系国家安危与民族命运,常书信往来关注并讨论时事。

侯垣在考取进士落弟后无意于仕进,应知县彭福孙、刘至顺、张时熙等聘勤奋教书八载,培养造就大量人才;曾执事县衙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侯垣为当地名士时人有请求他帮助打官司的,他婉拒并劝导说:“做人应当自己反思自己的过错况且,官司之事自有县令负责我哪儿知道这些事?”刘至顺调补山丹知县后邀请侯垣之去阅县试卷,曾有人疏通关节以求关照,侯垣坚拒并且告诫此人:“请不要说出你的姓名如果说了就害了你。”鈳见其清廉刚直之性1903年,清廷在开封举行科考侯垣遵从父命参加会试,出渭水、越秦岭、过咸阳灞桥由长安道至开封,一路饱览沿途景色拜谒名胜,凭吊古迹自叹身世,作文诗文27札

应试归来后,时值甘肃始行“新政”改办学堂,受陕甘总督崧藩之聘刘古愚、刘尔炘先后任甘肃高等学堂总教习。知县张时熙推荐侯垣为教习侯垣推诚待士,倾其所学为学子传授经世济民之学。1905年秋甘肃学堂总办杨增新察看师范馆后,想提拔重用侯垣恰巧新疆方面请求师范教习,就立即让侯垣前往新疆学堂任教习出省临行之日,侯垣向時任陕甘总督的升允辞行升允深为赞许,书写“壮游玉关”四字相赠侯垣沿丝路西行,沿途创作大量诗歌今可见者26首,描写了沿途風景表明自己不畏艰险,建功立业的志向侯垣任新疆教习时一如在甘肃时,恪尽职守其才华深得杨增新赏识,次年向朝廷奏请以知縣补用可惜不久因病辞世,未展所学侯垣投身新学以来,在高等学堂、师范馆和武备学堂等教习地理兼算学等课程不遗余力教学竭誠,鞠躬尽瘁空闲时课子读书,中西学兼顾皆有成就。

侯垣除诗文之外还精于书法楷书习柳,行书师赵自成一家,秦安、通渭等哋民间珍藏者甚多侯垣曾于会试落第之后,与友人一起出居庸关抵达塞外沙漠,周览山川形胜著有《戈壁图说》一书,看过的人评論可续补《北荒经》所未具备之资料,惜已遗失

本文来自源于网络,图文、视频及编辑版权归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温州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