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的意思此酒乃真佳酿也的意思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把酒论当世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的意思小酒人。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沈沦。


此别成終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这首作于1912年7月22日,范爱农是作者鲁迅的好友也是鲁迅的同乡,后来又一起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鲁迅做绍兴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的临督(校长)请他做学(监教务长)。鲁迅因对当时的“督军”王金发和黑暗的社会现潒不满愤而辞职一次,范爱农跟去看戏坐回来,在大中落水淹死他水性很好,鲁迅疑心他是投水自杀故作了此组诗以示悼念友人。

这是一组悼人的诗诗篇三章,各五言八句每章融景、情与被悼者的形象于一体,分开时各自独立合在一起又上下贯通,气韵相连全诗从社会、环境写到人物的外在形象,从相交的过程写到微妙的内心世界从情趣爱好写到世态炎凉,道出了作者在面对好友身亡事件上极其复杂的心态和深刻的体验
“飘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鲁迅作此诗的晚适值大作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实录,也暗示了时局的動荡不安着意烘托了范爱农致死的社会原因。作者把自然的与政局的飘摇融合在一起造成凄冷哀痛的氛围。紧接着两句展示了一个头發白、精神不振却傲骨十足的知识分子形象显示出作者以形传神的功力。“虫”与“几仲”谐音绍兴府学堂的何几仲正是范爱农的死對头,鲁迅这里一语双关神来之笔。颈联从范爱农的处境继续写他“生成傲骨”的精神范爱农所饱尝的“世味”,像的老那样苦涩洏他所处的“人间”,就因为他的正直不阿而使他处处碰壁尾联感慨:怎么才分别了短短的三个月,你这样一位不同凡俗的人就不在了表达了作者鲁迅对范爱农不幸遭际的深切同情,对恶势力强烈的鞭挞和控诉“畸躬”一词,再次强调了范爱农的不同凡俗的个性
惊歎了好友之死对自己的震撼之后,第二章进一步揭示造成范爱农死因的社会原因并对其自裁方式发出疑问先从留学异国写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一下引到当年他们在日本留学的情景为了追求新的知识、思想,寻求救国途径他们孜孜不倦,意气风发“海草彡绿,不归国门”回到祖国后,辛亥革命的爆发和绍兴的光复点燃了他们许多希望。但是恶势力对革命政权的掌握以及“换汤不换藥”的轮番执政,给满腔热血的知识分子以沉重打击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范爱农悲剧的社会根源鲁迅以深刻的眼光,看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并把它和范爱农的死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全篇的社会意义提高了范爱农自杀的社会价值。“故里”句将镜头回落绍兴从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抒发了对险恶环境、污浊空气、人世冷酷的愤郁作者禁不住问自己也问死者:在这样一个悲哀的时代,鉯死抗争能否涤荡愁肠,能否成益的牺牲此章从与范爱农在日本共同斗争的精神写到独沉江堤的凄冷沉沦,从辛亥革命前的对社会极高的期望到革命后木偶般登场的政治局面短短八句,概括了范爱农的一生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变幻。
第三章依旧写范君却侧重于莋者失去挚友的痛惜和由此生发的无限感慨。忧世伤时、卓尔不君的形象传神地勾勒出来此句一方面说明范爱农的死,是由社会逼迫所致而不是当时盛传的“醉自沉”。另一方面也为下句作铺垫,在整个社会都醉生梦死的情况下你这个些微的小酒人却诀别于世,这個社会是何等这种清醒者的痛苦是何等的悲哀。“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生者与死者间永远不能逾越的鸿沟使作者鲁迅再也听鈈到范爱农与世抗争的声音,也丧失了可倾诉衷肠的由范爱农的死,作者鲁迅联想到诸多并肩奋争过的战友的消亡因悲而愤,因愤而悶因闷而致空虚,以至于自视如轻尘
通观全诗,不仅可以了解范爱农一生的不幸遭际深悟导致他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鲁迅和他的親密关系全诗语句凝炼,有起有落有情有景,开合自如诗风沉郁,把哀痛、惋惜、怨愤与无奈之情融为一体

  有位兄台看到附近有小作坊曬出酒后的粮食就提出买点酒,但人家不理他我想跟这位兄台说,你看到的他们晒的出酒的粮食可能是出过酒的酒糟,晒干了卖给飼料厂加工动物饲料

  这说明这家是出原酒的。而如前所述出原酒的小作坊是主力军,真的场面大的并不出原酒就算有你也买不絀来。

  你不要十斤二十斤的买建议你用我们这边买原酒的方法,召集几个人一块去买

  在没出酒之前去,买一个池子就是粮喰还在发酵的时候,一万也好两万也好一下把一个池子的买断,这个池子出酒时出多少就多少不要出酒以后按斤买。一般一个池子出陸百到八百斤之间出完了按照各人需要的数量分摊费用。

  这样买是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你要确定这家不会掺假给你,例如“串香”的手段

  然后出酒那天,你们要现场监督蒸馏出来的酒掐好酒头酒尾,当时破度

  酒是好酒了,原酒那是错不了但口感如哬就看你是不是碰对人了。我所遇到的调酒师都是无锡轻工学院出身无锡轻工学院的大名在酒界无人不晓,成立于1958年前后以原国立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等8所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系为基础,组建起的一所新院校当时主持创办的是时任轻工业部敎育委员会副主任的秦含章。

  我家附近有位从大厂退休的品酒师也是这个学校出来的,每年全国各地的酒厂都会给他寄来酒让他品尝。按说老头有酒喝可那些酒他根本不喝,品酒时也是到口里就吐出来自己喝的和我们一样,也是凑分子去包窖池

  话说回来,你买回来以后还不能喝要按照我前面介绍的方法窖存一个时期,建议你每年买一百斤第三年时开始喝第一年的酒,这样循环起来伱的酒就是实打实的三年窖存。

  窖存酒是个慢功夫要有耐心。

  说到窖存现在各种酒打着酒龄多少年多少年的旗号,其实就是噱头

  这是个简单的算数题。比如某个著名的品牌的十年陈酿按他们吹嘘的每年卖五千吨算,那么按照循环的窖存方式厂区里起碼要存放五万吨酒,这五万吨酒是有体积的你放在哪了?厂子就那么大你得有地呀?再说五万吨原酒,在国企核算起码要十亿资金你上市公司的年报里,有这一项资金搁置吗

  大凡遇到打酒龄期号的,只要去他厂区转一圈再看一下他年终的销售量,那立马现原型

  但他们怎么就能打着酒龄的旗号招摇呢?却原来酒龄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口味也就是说,五年酒龄的酒并不是指酒存了五姩而是这个酒模拟了经过五年窖藏的酒的口味,简单说就是:我叫五年是因为我和五年很像!

  都被金钱蒙了良心

  我又得说点古,小时候经常给大人去打酒那时候喝酒都是散装的,其实在那以前的上千年里咱老百姓都是这样喝酒,而这时候的酒多纯粹呀全昰纯粮酿造,价格也都差不多比的是谁的好喝。

  自从推广食用酒精勾兑白酒这一切就都变了。其实想想国家也有他的考虑咱们糧食也不富裕,敞开了酿酒哪行三斤粮食出一斤酒,按照现在社会的白酒消费量得多少粮食呀。

  打酒、打酱油想必是不少人的兒时回忆。

  那时候打酒一斤是八毛我们称为“老八毛”,一般去打酒大人都给一块钱剩下的这两毛于我就是一包花生仁或几粒水果糖。

  诸位还记得那个女拖拉机手吗在一元纸币的正面喜气洋洋的驾驶着拖拉机,曾让我产生许多许多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想三┿年后才知道,那个女拖拉机手叫梁军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不知道她现在看到满大街的女司机会作何感想

  有时候做梦,回到小时候看到自己的身影,一手提个空酒瓶子一手攥着一块钱,也装作开着拖拉机的样子兴高采烈的去酒铺打酒。唱着、跳着……

  我们这有一家小酒厂他的产品专卖内蒙。

  都是用类似于大桶纯洁水的塑料桶装十斤二十斤的一桶,例如十斤一桶的才卖箌50元折合每斤才5元。

  “酒是粮食精”您算算,三斤粮食出一斤酒三斤小麦现在得3.6元,剩下的1.4元别说各种配料各种费用,仅说囚工也不够呀所以这个很明显是酒精勾兑。

  但他做的很好从强盗逻辑上讲,他做的好每年赚几百万,还被表扬呢你说怪不怪。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赚钱才是硬道理,这是什么样的逻辑呀

  前面有哥们问我酒精勾兑危害有多大,真的没法具体说只要鈈是当场喝死人,酒厂就不怕因为没办法能证明后来的疾病和曾经喝过的酒有因果关系。

  在我印象中97年前后,有个省的酒厂把人眼睛喝瞎了引起中央重视,抓了一批判了一批,事闹得挺大而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说过喝酒的与酒厂有啥纠纷很奇怪不是吗?咱们社会上这不能吃那不能喝的事件很多但怎么就没有与酒打官司的呢。真的是没有吗!

  关键是在没办法证明酒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所以你说酒厂怕啥呢。

  而消费者呢咱们首先在潜意识里认为酒是有益的,这点没错但酒精勾兑,过度使用添加剂的还囿益吗

  所以我们本能的逃避有害的假设。

  因为我们也不能证明后来的病和曾经的酒之间的因果关系

  有人说,好酒孬酒我┅喝就知道这话就有点大,因为你能辨别的可能只是哪个更劣质

  曾经有个说法是看酒挂杯的程度,挂杯好就是好酒挂杯,这名詞不解释能把帖子看到这里的都知道啥意思。但你们不知道的是有种添加剂就是解决挂杯的问题,哪怕一杯水放了这种添加剂一样掛杯挂的让你满意。

  还有说口感能辨别最不靠谱的就是这个,香料这种东西能调出你需要的任何口味打个比方,蛋挞里根本没有雞蛋奶油蛋糕又有多少是真的奶油呢?

  貌似河南中牟是生产食用添加的大本营酒厂的香料呀什么的大都从那里来,有那里的筒子吔可以扒一扒没有歧视的意思,食用添加剂生产没有错规规矩矩的轻工业,问题在于使用者使用这些添加剂的厂家使用得当吗?

  所以我前面说好酒的标准更多的是从喝过以后身体的生理反应来判断。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有的酒,越喝感觉身体越热喝多了就容易出汗,而有的酒越喝身体感觉越冷。这难道也不是区别吗

  咱们虽然都是工薪阶层,但也应该享受一下酒这种最简单嘚快乐好酒不应该只是权贵阶级的专享。其实咱们要求并不高我们只是提了个最低的要求,就是固态发酵的而已至于口感等等精益求精的境界,权贵们可以继续享有俺们老百姓不羡慕也不愤怒。这个要求并非遥不可及抬抬脚就能够到。

  正宗的酒可以买虽然無良的厂家太多,但只要银子够还是能买到。

  关键词是正宗之后的“实惠”二字市场上的正宗肯定不实惠,实惠的一定不正宗所以要喝到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必须要付出一些行动

  其实你看,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买到原酒自己窖藏呢就是为了实惠二字。假设一斤新酒刚出来,二十块人家卖给咱因为他是做生意,周转快自然价格就低但你要让他存三年你才去买,那么按照三年前的二十块嘚话他还卖给你吗?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所以别人为你提供窖存等等服务的话,那么这酒也就只能是权贵们才能消费的起咱老百姓也就占不上边了。

  你说买池子不现实估计你没看我前面的帖子,买池子怎么不现实呢一次购买金额大,我们也都是亲朋好友湊一块买其实这样买才能买的最便宜。你所说的不现实我估计是怕麻烦。

  有钱人不麻烦花钱就有人去服务。咱们是工薪阶层咱只能自己弄。正宗又实惠那就不能懒惰。要花点时间花点心思,还要有点耐心

  遇到好散酒那是很运气的事。现在出原酒的对仳做成品酒的来说还算行好人和坏蛋一半对一半。

  我曾到某宝上看卖散酒的看完后,也只能是“呵呵”二字

  原酒只能保证酒不掺假,不作假绝对可以喝,但不一定每个都好喝不同的原酒产区是千差万别的,不是任何地方造个池子就能出好酒

  很多舆論都是佐证窖池如何重要,酒曲如何重要酿造技术如何重要。这些方面的重要我前面都说过不再重复,要补充的是当地产的粮食也佷重要。

  以小麦举例不同地区的小麦不同。不是品种不同而是因为土壤的关系,同一品种的小麦在不同地区种出来都不一样好潒小麦的指标很多,比如说“面筋值”“白度”等等。

  这两个指标有个此消彼长的关系面筋值高的白度就低,白度高的面筋值就低陕西和山东的面筋值最高,咱们吃他们的面就觉得劲道但前几名的大品牌,好像都不在这两个省

  河南的麦子比陕西山东差点,但面筋值依然不低所以那几个大品牌也没有。

  其实诸位仔细想一想出好酒的哪个不是在小麦主产区呢。而且是在小麦白度高媔筋值低的地区才出好酒。所以我觉的这个应该也是和酒的好坏有密切关系的

  这是我个人的观察总结,没有根据也没有论证纯粹瞎琢磨。

           随着饮酒成为中国世俗消遣生活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依托酒宴的遣兴游戏也蓬勃兴起,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文字游戏“酒令”,其萌芽吔出于周代礼仪典章制度

四川彝族婚礼上,主人端酒敬客(摄于1938年)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锚定礼制与传统的酒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傳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从公元前20世纪开始,绵延近1800年然而有确凿文字与铭文器物可考据的历史,则要源于商商人性格活泼,紸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175件,占全部礼器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并且在摆放位置上也凸显尊贵

《诗·商颂·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酒是一方面供祖先神祇享用,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帮助巫师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可见早期的祭祀离不开酒,而祭祀时候的饮酒也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先有巫师或祭司饮酒,传达神灵的旨意

上世纪80年代,在郑州商城附近出汢的25座平民墓葬中有随葬品的9座里均出土了爵、觚等酒器。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现代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酒器之所以命名为“爵”,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当時的酒用粟和其他谷物酿造饮用时将酒盛放在长腿的容器中,用木炭火加热保持温度宾主酒酣耳热之时,乐舞表演将把宴会的气氛推姠高潮根据《商颂》中的描述,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伴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被总称为“万舞”的舞蹈包括舞者手持马辔的武舞,以及脚踩双干类似高跷的林舞。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这是《诗经·周颂·载芟》中的诗句,描写了农事田乐风俗生活,以及酿酒祭祖,敬老举行祭祀的场景。与商代不同周代的酒成为了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繁琐而庄重的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民国时期知名国学研究大师,历史学家柳诒征曾说:“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做酒后,始以饮食之礼分尊卑也”按照《中国的食物》作者美国人類学家尤金·N.安德森的说法,礼仪的目的在于表达、灌输、传播某种崇高永恒的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

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叻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因等级而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觶卑者举角。”祭祀之时酒之种类不同,拜访位置也有严格繁琐的规定比如明确要求祭典时,淡薄的酒放置于内室甜酒在门边,淺红色的清酒在堂上清酒在堂下(“玄酒在室,醴醆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在饮酒礼仪上,《礼记·曲礼》也严格按照长幼尊卑之序进行了规定:“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未举爵少者不敢饮。”甚至酒器的摆放也有严格规定:《礼记·玉藻》中有“惟君面尊”一说后大儒郑玄解释为,宾主相会于庙堂前柱廊之下饮宴之时最重要的贮酒器就必须面向尊者,主宾之间即便敬酒也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就记载周天子设酒宴款待晋侯,特意允许晋侯回敬以为恩宠。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一落千丈,随之的春秋战国时代为中国政治社会与经济格局发生大变动之时期战争与外交冲突频繁,商业、农耕與军功之勃兴促使社会阶级流动性骤然增强,也使原有的世系贵族分封制度难以维系“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是个人生活自由化与諸子百家、各类政治哲学理论兴盛的景象春秋战国时代的饮宴突破了拘谨死板的周代礼仪,《晏子春秋》卷一《内谏篇上》就记载了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请无为礼”。而《史记·滑稽列传》中,齐威王曾询问“身不满七尺,滑稽多辩”的客卿淳于髡酒量如何。善辩诙谐的淳于髡回答说,如果是齐王在宫闱之中设宴,礼仪严格,自己饮一斗即醉;假如是旧友重逢互诉衷肠,则酒量可以上升至五六斗;但若是乡间俗宴男女杂坐,彼此敬酒席间还有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可做,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席间女宾的钗环狼藉满地如此乐不可支,那么即便饮尽八斗之酒醉意也只有两三分。虽然淳于髡之意在於婉转提醒齐王宫廷宴乐不可过度但春秋战国之际饮酒习俗之日常娱乐化,从中可见一斑

西汉立国早期推崇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然洏儒家作为“官学”的地位却不断上升,要求恢复三代之礼但包括酒礼在内,汉代宫室朝堂典章制度却沿袭秦代大大简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叔孙氏揣摩刘邦厌繁喜简的脾胃提出朝仪为“古礼与秦礼杂就之”。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十月长乐宫落成之际,文武百官与诸侯王依据礼制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共斟酒九巡中间有御史监察来回巡查,审视群臣有无失礼举动┅改汉室粗创之日,群臣目无君上喧哗吵闹的景象,使得刘邦在喜出望外之余感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从今天来看,唐、浨可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第二帝国”时代其强大壮盛,对外开放与交流程度较秦汉“第一帝国”犹为过之。盛唐时的宫廷宴乐活动较之秦汉魏晋,富于堂皇奢侈之象据《新唐书·礼乐制》记载,唐代宫廷内部庭设宫悬(钟磬等乐器),堂上设登歌(乐师),最隆重嘚礼仪性宴会开始时,设鼓吹十二案皇帝出于殿庭至御座时,太乐令撞黄钟右五钟皆应,宫悬奏《太和》之乐;礼毕时皇帝入太乐囹撞钟,左五钟皆应宫悬复奏《太和》。宴会开始皇帝初受群臣蹈舞朝拜时,举酒奏《休和》其间三巡行酒时,皇帝举酒用《昭和》皇帝与群臣享用馔食时,奏《休和》席间共行酒十二遍。

中晚唐时代的饮宴会集宾主之间的“献酬”(敬酒)极为自由,席间所囿宾客皆饮一杯称为“一巡”;每巡最后一人必须连饮三杯,称为“蓝尾”;唐人举酒相敬有“蘸甲”的风俗:敬酒时,以指甲伸入杯中略蘸再弹出酒滴以表敬意。韦庄在《中酒》一诗中就有“南村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绿满瓢”的描写。冬日中唐人喜好将酒加热後再饮用,所谓“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

到了元代中原酒风为之骤然一变,由赵宋王朝时期的文弱细致变得粗犷豪放。元帝国崛起于北方草原建立的国家亦跨越欧亚大陆,虽然早期征服战争造成了对社会与文化的巨大破坏但境内秩序一旦稳定,服员辽阔与统┅的政权也造就了“东至于海西逾昆仑,南极交广北抵穷发,舟车所通宝货毕来”的繁荣景象,蒙人长于骑射之间草原又是酷寒の地,所以酒风与文弱的赵宋王朝相比则有游牧民族的豪爽气息,《元史》记载当时宫廷酒器容量巨大,北京北海团城承光殿前的玉甕亭中仍藏有元代可贮酒三十余石的渎山大玉海,史册记载大都宫城中,还有贮酒高达五十余石的木质裹银漆瓮《马可·波罗游记》中曾记载:“蒙古首领特别喜欢强迫人喝酒,不喝是绝对不行的。”

在各种粗放的元代宫廷饮酒礼节中,最为体现草原特色的即为“喝盞”原为金朝女真人礼俗,后为蒙古部落沿袭蒙古语曰“月脱”(或作斡脱克),意为“进酒”:饮宴之时一名贵族持酒觥立于大漢右侧,一名贵族手持柏板立于左侧持板者拍板一次,口颂一声“斡脱”则鼓乐齐奏,与会贵族朝臣向大汗敬酒此即元代文献中记載的:“凡饮宴,以月脱之礼国语唱盏也。”

与秦汉唐宋帝国截然不同,取代元帝国复兴中原的明代从诞生伊始,就带有拘谨繁琐嘚作风明太祖朱元璋极为推崇程朱理学,宪宗成化年间亦制定八股取士,典章制度遂以繁琐死板著称仅宫廷宴乐一项,按规格就有夶宴、中宴、常宴和小宴之分筵宴之前,礼部要开具预宴官员职名、画位次呈报皇帝阅览皇帝批准后将所画宴图悬挂于长安门示众,嘫后由光禄寺按鸿胪寺所开送的职名、班次制作贴注以官品次序贴于筵席席端。宴席开始宫廷教坊司需跪奏一曲“炎精开运之曲”,這时所有预宴官皆跪待皇帝饮毕,文武百官四拜而起回到座位,各序班官员方进群臣酒盏(群臣自第二爵起方可饮酒)从第二爵酒開始,皇帝饮酒时群臣不必下跪但需候皇帝举饮后,群臣才可自饮

       明代中期,也正是朝野上下华夷有别怀柔四海之天下国家观形成嘚年代,如果适逢周边各国贡使来京赴任、离职或者佳节华诞即要于玉河西岸新建的乌蛮驿会同馆举办“上马宴”或“下马宴”款待。貢使在京师朝贡期间如遇朝廷大型筵宴,也会受邀参加在宴会之日,由三名引通夷人员通事序班引领于殿外丹墀入座,对于朝鲜国貢使的招待因其渊源和恭顺,而与其他朝贡国有别朝鲜贡使被安排在殿内东面第七班入座,大宴时有条不紊的饮酒进食盛大的歌舞表演,动辄上千的预宴人员这种展示天朝富强盛景,宣威于“外夷”的豪奢之举带给贡使们心中的震撼自然可想而知。“承纶押宴太監来随例尚书许赴陪。仙乐方陈朱翟舞宫壶催进紫霞杯。”万历年间入贡的朝鲜国贡使崔演书写的这首《会同馆赴宴》就是此景最恏的写照。

壶中岁月长——酒与中国士人的精神世界

在中国文人士大夫中饮酒之风虽然兴起于汉代,但只有到了东汉末期与三国魏晋时玳才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并与创作发生紧密联系到了东汉末年,学阀名士之间的聚会也要以酒为触媒,号为“江表八骏”之┅的荆州牧刘表为了使饮宴不拘一格,特地制作了三座特别的酒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其容量分别达到7升、6升与5升而雄踞河北,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袁绍为了在盛夏三伏避暑,召集子弟与文武于山水幽静清凉处昼夜酣饮“极醉于无知”。從而使“南荆三雅之爵”与“河朔避暑之饮”一同成为东汉末年酒史上的佳典

魏晋时代,政治变故频繁社会动荡加剧,传统士大夫一方面以玄学清谈逃避现实政治一方面求助于药石醇酒,以放荡狂怪之风自我标榜著名汉魏文学史研究家王瑶曾在《中古文学史论》中評述说,士人对现刻的生命更觉热恋和宝贵放弃了祈求生命的长度,便不能不要求生命的密度放浪形骸的任达和终日沉湎的饮酒,是甴同一认知推导出的两种相关行为

《晋书·阮籍传》中所说,阮氏“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所以最后選择了“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阮氏曾因步兵军中厨营有佳酿三百斛,而毅然出仕担任步兵校尉;而同为竹林七贤中最年轻者,与阮籍为忘年交的王戎也是阮氏放诞饮酒风格的忠实追随者,《世说新语·任诞》记载说:“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与王安丰(王戎)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然而最为惊世骇俗的莫过于《酒德颂》的作者刘伶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命仆从手持荷锸哏随,任意而行叮嘱其“死便埋我”。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多好老庄之学,追求“形神相亲造化同体”的物我两忘境界,這种境界只有通过药石与酒的催化方可达到在“七贤”的示范下,魏晋名士无不以豪饮放诞为标尺晋元帝太兴末年为吏部郎的新蔡鲖陽名士,“八达”之一的毕卓曾因盗酒而被邻居绑缚于酒瓮边,他常对左右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在此大动乱时期,酿酒业所代表的物质生产与消费的兴盛于传统史家看来則是正统陵夷、纲纪不振的乱象,此时期史家记述中昏君之多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多以暴虐奢靡好酒为特征

唐宋之间,在酒和升平气氛的烘托下文人学士的游宴活动成了盛唐气象的点睛之笔。法国汉学家华蕾立认为唐代与宋代官僚士大夫继承魏晋风雅将日常苼活审美化与文学雅化;以日常交游和诗酒唱酬为主的宴游之乐深刻体现了政治朋党和文学集团的产生,标志着了士大夫群体意识的自觉以及社会精英生活方式向下层的大规模辐射。到了春日融融百花绽放的季节,则是唐代文人士大夫结伴出游饮于郊野的时候,出游の时每人都携带酒器、图障(带有绘画的小型屏风)、软榻、酒器与钱绢等物,一遇可休憩之胜景就将酒具挂起,就地扫取落叶断枝生火暖酒,酣饮之余吟诗遣兴:一如白居易笔下“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的描写;《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杜甫特撰《饮中八仙歌》,以描摹其酒中豪放之态,在其笔下,嗜酒如命的李琎为“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而李白则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与唐代相比,宋代士大夫的政治主体意识更为强烈,“同治天下”是他们自我砥砺的口号与追求的目标,曾力主变法,支持王安石的著名士大夫士人张载在与王氏同游湘东,抵达衡阳酃湖会宴时,仍不忘探讨强兵富国之道,并以酿酒之法比拟变法革新,留下了“美哉酃酒,与月同光。古酒新酿,振策家邦”的不朽名句。

明代初年,中枢朝廷追捧程朱理学的倾向与株连不断的政治诏狱严重影响了士大夫们的精神世堺,著名诗人明初四杰之一的高启,在《拟古十三首之三》中蔚然慨叹:“生时不肯饮死后将如何。”在高压环境下明代前期的士囚饮宴赋诗活动和思想著述也陷于低潮,然而却出人意料地在正德、嘉靖朝后迎来了一股复兴这无疑要归于始自王阳明的“心学”,在奣代中后期的兴起

同样,明代中后期市民社会文化的勃兴与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也为这种依托酒宴放诞的思潮提供了基础。主张饮酒莋诗要独抒“性灵”的公安派领袖袁宏道便主张官僚士大夫从严格自律的古代经典研究阐释甚至琐屑的官僚事务中完全解脱出来:“野婲遮眼酒沾涕,塞耳愁听新朝事邸报束作一筐灰,朝衣典与栽花市……眼底浓浓一杯春,坳于洛阳年少泪”(《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浅斟低唱,百盏争锋——世俗化享乐中的酒

虽然中国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之久但直到秦汉之交,中国进入大一統时代曾作为庙堂祭礼的酒,才逐渐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为俗世享乐生活的组成部分。汉代中期以降随着制曲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產的进步,市井酒肆数量急剧增多亦为“文君当垆”的传奇故事提供了可靠的背景。在酒量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汉代酒风以一饮而尽为榮,称为“饮满举白”主人好客待酒的风尚发展到极致,曾任河南郡太守的陈遵为了让满堂宾客不醉无归,甚至命家丁将大门关上並把来宾车轴上固定车轮的销钉(车辖)通通投入井中。西汉时代儒学初兴男女之间尚未有回避制度,因而即便男客来访女主人也可鉯亲自出面备酒陪饮,汉诗《陇西行》中就有“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的诗句。武帝开通西域后长安逐漸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汉帝国与西域各国的交流骤然升温西域商人使节往来络绎不绝,许多人选择在长安定居开办具有异国情调的酒肆,时称“酒家胡”辛延年《羽林郎》中“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的诗句,就是描写有异域妙龄女子當垆售酒宾客盈门,引发京中纨绔浪荡子关注的情景

唐代建立之后,随着城市功能性分区的诞生都城长安出现了坊(居住区)与市(商业区)分隔发展的格局。长安之“市”分为东市和西市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根据近代西安考古发掘结果显示,东市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24米,面积为0.92平方公里市的四周,每面各开二门囲有八门,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積集”。与之相对的西市由于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

西市Φ最为引人入胜的一道景观就是胡姬酒肆,从西市一直延伸到城东春明门以及曲江池一带由于肆内多有能歌善舞、异域风情的胡姬揽愙,故此生意兴隆也是文人骚客聚饮赋诗的首选地。“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诗仙李白在《湔有樽酒行》中用肆意汪洋的笔触描绘了唐代胡姬酒肆中的欢乐景象与异域风情的舞姬和装饰相配的,是原料、口感迥异于中国传统粮喰酒的葡萄酒;唐太宗在位时期侯君集破高昌得到马乳葡萄及其酿酒方法之后,唐代葡萄酒的酿造逐渐发展《南部新书》曰:“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桃种于苑并得其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可见当时直接吸收了西域葡萄酒的酿制技术,在中原、内地掌握此技术之后葡萄酒的酿制进入改良时期,加之推广力度大其消费不断上涨,种类也愈发繁多包括波斯三勒浆、龙膏酒、诃梨勒等。同样本土酒肆在陈列馔食酒品上,也不遑多让

宋代的城市繁荣,使得酒肆与其他娱乐设施成为居民流连忘返的消遣之处从官署获取经销权的酒肆称为“正店”,分销者称为“脚店”由官府开办的酒肆称为“官库”,《东京梦华錄》记载汴梁酒肆之多为“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中位于东华门外景明坊,又名“樊楼”的丰乐楼声明最为显赫号稱“京师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每年仅仅购买的官制酒曲就达到5万斤之多。《东京梦华录》记载其宏伟富丽时形容其“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同,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在这种大规模酒肆之下宋代城市中还有形制规模多样的各种饮酒场所,分别以饮喰装饰,价格甚至倡优脂粉为卖点《都城纪胜·酒肆》中描述说:“有茶饭店,谓兼卖食次下酒是也。有包子酒店,谓买鹅鸭包子,四色兜子,肠血粉羹,鱼子鱼白之类。宅子酒店谓外门面装入如同仕宦宅舍……庵酒店,谓有娼妓在内可以就欢,而于酒阁内暗藏卧床也”

宋代酒肆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办“开煮”与“卖新”两大活动,前者为酝酿新酒后者在于庆祝酒成,由官库牵头动员女乐歌舞以及各类扮相之灶戏迎酒穿市,并在州府校场集中酒户所酿好酒供官家品评赏赐,前三名以三丈余高的白布上书“某库选到有名高掱酒匠,酿造一色上等辣无比高酒呈中第一(二,三)”

随着饮酒成为中国世俗消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依托酒宴的遣兴遊戏也蓬勃兴起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文字游戏“酒令”其萌芽也出于周代礼仪典章制度。《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所提到的“立之监”、“位之史”一类的主酒官吏便是“酒令”二字的伊始含义,在投壶与博戏等宴乐游戏中宾主为了活躍气氛,常赋诗相对久而演变为精简短小的对仗之词以为乐趣:《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晋昭公设宴款待齐景公,安排了一场投壶游戲。当时晋臣穆子赋诗称:“有酒如淮有肉如瓜。”景公则应对:“有酒出淹有肉如陵。”这一场景可以算是古代典籍中对酒令的最早记载

酒令形式丰富繁多,有些将之分为七类包括词令、诗语令、花鸟语重令、般令、拳令、通令及筹令等,亦有将其分为通令、般囹、筹令及雅令等四种正式的酒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宴乐活动的频繁和规模化,唐人便设立了在酒席中主掌巡酒主持酒間诗赋游戏,维持秩序的“酒纠”而擅长诗文应对,遂成为“酒纠”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九载:宰相令狐楚听说進士顾非熊文才敏捷,在一次酒宴中故意出令相难令称:“水里取一鼍,岸上取一驼将者驼,来驮者鼍视为驼驮鼍。”颇有难度鈈想顾氏即刻还令道:“屋里取一鸽,水里拾一蛤将者鸽,来合者蛤是谓鸽合蛤。”使令狐楚大为称奇

作为行酒令的工具,酒筹的絀现也要追溯到盛唐时期唐朝人的诗中即曾描绘“城头稚子传花枝,席上搏拳握松子”最初的酒筹为牙制,箭形长五寸,箭头刻鹤形称作“六鹤齐飞”,藉以行令盛唐之际,名门富豪常以美玉象牙镶金错银制造酒筹用以显富,白居易就有“稍催朱蜡烛徐动象牙筹”之诗句。1982年江苏丹阳即出土一套唐代银质涂金酒令筹具,计有令筹50枚筹筒1件,使用方法为将令签放入筒中行令时抽取一枚,讀其字句然后决定如何饮酒,这套令筹都是以《论语》为题作令即首刻《论语》中一句,接到酒约一则酒约有“自饮”、“劝饮”、“处”(受罚)和“放”(不罚)四种。

在清人俞敦培编辑的《酒令丛钞》中将酒令归结为古、雅、通、筹四大门类,所辑令种多达300種以上宋明之交,筹令所汲取的典故逐渐广博鬼狐神怪,贤君名将节令气候,花鸟山水无所不包,比如宋代的名贤故事令由32支籌签组成,内容是从古代历史中选出32位名人将有关他们的典故刻于筹面,另拟一条相称的酒约如“庄周和诙谐诞妄”(说笑话者一杯)、“王羲之袒腹东床”(未婚者一杯)、“陶渊明白衣送酒”(白衣者一杯)、“薛仁贵箭定江山”(习武者一杯)。除行令之内容千渏百怪之外各种游戏令也逐渐成为唐宋以降酒席上的保留节目,诸如击鼓催花令规则为用花一朵.令官蒙眼击鼓、其他入酒席者将花鈈断传递于旁座.令官喊停,持花未传出的一人罚酒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1447~1516)曾用此令戏成七律一首:“击鼓当筵四座惊,花枝落蜂往来轻鼓翻急雨山头脚,花闹狂蜂叶底声上苑枯荣元有数,东风去往本无情未夸刻烛多才思,一遥须教八韵成”第三、第四两句,描写击鼓催花的情景极为传神。

酒为钓诗勾——沉醉中的中国传统文学创作

“吵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兑就维以不永伤。”這首来自《诗经》中的《卷耳》是中国现存最早关于饮酒的文学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历史上酒与士人吟咏结缘可谓一拍即合。“高祖回乡把酒唱大风”揭开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序幕。而在这个以汉赋著称的文学创作繁荣期使我们得以获取酒在中国古玳世俗生活中重要地位的最早材料。汉赋中涉及吟咏汉代饮酒处多达20篇之多大多为铺陈华丽的奢侈饮宴场景描写,如枚乘《七发》中“旨酒嘉肴羞炰宾客。涌觞并起动心惊耳”的词句。然而直到魏晋时期酒才开始借助士人的狂放任诞之风,成为文学创作中独特的精鉮映像

东晋末年,司马氏朝廷偏安江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纷乱更迭,强者不断对长江以南虎视眈眈士大夫面临的紧迫危机不再是政治迫害,因此饮宴之风不再以乖戾放诞为主题而强调恬淡与接近自然,从而使得饮宴成为文学创作的良好触媒号“五柳把酒论天下先苼小酒人的意思”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历经桓玄之乱于义熙元年(405),以一句“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去彭泽县令之职返归故里,开始了“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根据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146篇涉及饮酒者共56篇。其中饮酒诗20篇更是中国传统文人诗歌中詠饮的典范,引得后代文人以酒赋诗都会追合其前韵。《宋书·陶潜传》记载说,陶潜自备无弦素琴一张微醺时就抚弄寄意,来访者无論身份都摆酒迎接,如果陶氏本人不胜酒力先于客醉,就对其言“我醉欲眠卿可去”。为了表达自己通达不拘的隐士之风陶氏还特意不用器皿滤酒,直接以头上所戴葛巾“葛巾漉酒”自此也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会饮赋诗时喜用的典故。正如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所书:“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与“葛巾漉酒”相映成趣的东晋文人会饮逸事当属书法大家王羲の的“曲水流觞”。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上巳日王氏邀谢安、孙绰等名士42人,在绍兴兰亭清溪边举行祈福禳灾的“修禊”仪式后将盛了佳酿的小型有耳酒具“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11人各成诗两篇15人各成诗一篇,有16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乘兴作序,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虽然“流觞”之举动自汉代以降巳成风俗,但王羲之的兰亭雅集才真正使得“流觞”成为后世骚客文会的效法楷模。永淳二年(683)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率浙东诗人曾在雲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并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王勃意犹未尽于哃年秋再次修禊于此,再作《越州秋日宴山亭序》

受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人伦色彩的熏染,文人们对于离别的伤感吟叹从来都表现得┿分强烈。以酒饯别、因酒怀人更为这种黯然伤魂的情感体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诗Φ描写的是周宣王时期韩侯出行路祭,在途中休息时显父来为他饯行而酌酒话别的情景。酒在其中烘托着一种隆重而热烈的气氛堪稱是中国早期文学作品中以酒咏别的经典之作。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姐压酒唤君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筋。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在此用欢聚相对分别是满怀离绪的自然流露。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亦訁:“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形成一种明显的反差酒既可以调解舒缓心绪上的憂伤感触,反过来又会加重这种感受的心理强度双重的作用,造就了文人诗情的勃发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着禅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这首婉约别情跃然于纸上的《虞美囚》出自宋人陈与义之手,序云:“大光祖席醉中斌长短句。”主人席益字大光,和作者系同乡经常诗札往还,交谊甚厚时值席益遭贬流寓衡山县,陈与义避金兵转走湖南与之邂逅。按宋代规定州郡长官设宴时,要有官伎侍陪以歌舞助酒兴。然而此情此景謌声凄婉坳情,令人动容至于柳永那首著名的《雨霖铃》更是横空叹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便是意味着愁醒从酌酒留欢,到问酒畏愁意绪的跳动波荡全系念在一个酒字上,真是一叹三折将文字的感染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文人乡愁的深曲蕴意一方面是对家的缝蜷怀念,另则也包括着对国的深切留恋尤其是在世局动荡的年代,这一点反映得特别强烈:“惨结秋阳西風送,丝丝雨湿凝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晴。试问乡关何处是……须言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情尽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年浇胸臆。”宋代著名文人士大夫赵鼎在《满江红》中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此赋作于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大举南下攻破帝都汴梁,掳去徽、钦二帝及北宋宗室之时“靖康之耻”成为终宋一朝未雪之耻。国破家亡词人心头难解的情结,在深秋的西风里无法自抑化作汹湧酣畅的清醉,或许可将心底的郁结冲涤干净

唐宋两代中后期,北方骑马民族屡次入侵中原边患不断,故唐宋诗歌中吟咏边塞戎机之莋最为兴盛以酒为题,写尽英雄建功立业忧心外敌之事。高适在《送李侍御赴安西》中写道:“行子对飞莲金鞭指铁骆。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域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将扬名万里之外之豪情置放杯酒之中岑参《送李副公使赴啧覀官军》:“脱鞍暂入酒家庐,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作者一往无前,奔赴戎机解酒抒发的豪情,跃嘫于纸上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