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景区门票降价价难在哪儿?

原标题:旅游全国旅游景区门票降价价有多难网友:5块?!能不能有点诚意…

国家发改委今年一早就发布了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积极響应。近期一些景区公布了门票降价明细,立即招来网友大量留言质疑因为它们的降价幅度只有5-10元。

网友我爱大自然说:想想以前门票“逢节就涨”的涨价力度这个降价的幅度实在拿不出手。

网友海之声说: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5块钱就应付了降价能鈈能有点诚意?

不过也有为这些景区说话的人。一篇公众号文章就说某知名景区门票只降了5元,确实不算多但对于受游客欢迎的景區,也算难得毕竟知名景区降不降价,游客都会去文章还说,按照2017年接待游客的数量计算降价之后,这个景区每年将少收入400多万元

很多网友都表示不能同意这个观点。网友小铃铛说:从短期来看门票价格高可以让景区收入盆满钵满,但却可能抑制消费者其他的消費支出算一下总账,不一定赚

网友九月秋风爽说:其实,景区在门票方面让利游客游客会更多购买旅游景区服务,彼此形成良性循環杭州西湖免费了十几年。旅游收入年年高涨就是证明

网友雨中漫步说:这说明,国内很多景区的营收过于依赖门票有一家在A股上市的旅游景区公司刚刚发公告称,9月20日起景区旺季门票降低13.5%预计今年收入将减少1000万元,明年减少5000万元这些景区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轉型了。

近日国家发改委专门召开工作会,要求确保今年“十一”黄金周前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最大限度挖掘降价潜力空间,绝不能搞避重就轻、流于形式、敷衍搪塞、明降暗升

网友青山说:某些景区门票只降5块、10块,是不是流于形式、敷衍搪塞呢

网友光影注意到两个数据,他说:据统计现在旅游开支已经是国民生活消费开支的重要项目,大致占13%而从旅游开支的构成来講,“吃住行游购娱”中门票支出在这六要素中又占21%左右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数据。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严重影响到酒店餐饮等行業的发展,阻碍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图片来源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本站资源全部收集于网络,如果我們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Q,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今年5月井冈山景区因“一票制”的问题遭到游客连续投诉。业内人士表示单纯的门票经济已不适应当下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视觉中国 供图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指导意见,要求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前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此举引广大游客点赞叫好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公共景区的门票价格过高景区过于依赖门票经济,被认为加重了游客的旅游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旅游业内人士认为应建立景区分级体系以便科学定价,适当改变景区经营方式使其回归公共资源景区的本质,达到最大的社会公益效果

  部分景区门票价格偏高

  “兵马俑门票贵点还能接受,华清池看头不多感觉不值那个票价”前不久去西安游玩的小张说,他觉得西安收门票的景区比较多由于旅游预算有限,大雁塔、钟楼、碑林等景点他就没有买票进去游览“在外面拍个照就行了”。

  小张还在读研他直言“后悔没有办个假学生证来”,要是有可以购买半价票的本科学生证他和同伴就能省下几百元门票钱。

  記者了解到“办假学生证省门票钱”是许多在读研究生出门旅行时的选项。按照他们的说法作为“低收入群体”,部分景区门票价格偏高难以负担

  事实上,认为景区门票价格高的不只是这部分学生群体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72.3%的游客认为当前国内景区门票價格“太高”或“偏高”有媒体近日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调查,69.6%的受访者表示门票价格是自己外出旅游选目的地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对于公囲景区经营过度依赖卖门票的情况,58.4%的受访者认为这影响了游客的体验50.4%的受访者认为这会降低游客到景区旅游的意愿。

  旅游专家王興斌认为门票价格高不高可以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居民人均收入与门票价格之比为标杆去考量,与国外著名景点门票价格大多在中等收入职工月收入的1%以下相比我国著名景点门票价格大多在居民人均月收入的5%至7%,票价相对偏高

  近年来,一些知名景区游客人数巳经开始下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程行云说:“越来越多的人用脚投票,表明高票价已经制约了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國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明确,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门票定价成本应严格限定在景区游覽区域范围内维持景区正常运营所需的合理支出。

  告别门票经济并不容易

  实际上景区过于依赖门票经济的问题早就受到政府部門重视。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到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稳定城市休闲公园等游览景区、景点门票价格并逐步实行低票价。

  门票经济为何难以告别旅游业内人士认为,在门票价格高的背后存在不合理的体制问题和更深层次的复杂利益鏈。

  目前国内景区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定价类景区、政府指导价景区和市场定价景区。国有景区的管理经营也有三种类型:由政府派出机构管委会直接管理经营;由政府投资的地方国企经营;地方向社会招商引资委托给国企或民企管理经营。

  王兴斌认为决定國有景区门票价格有两大核心因素,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景区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基本建设和人力成本的财政支撑力度二是市场对景区资源和服务的需求强度。两者对门票价格的水平和走向起相互制衡作用此外,景区门票收入分成、收取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企业贏利分成均是地方政府从景区得到的利益回报而提高门票价格是景区增加收入最简便的办法。

  “由于市场化机制的不断强化通过高价门票方式把景区支出转嫁到游客身上,导致国有景区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之间的失衡、公益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失衡”王兴斌说。

  也正因为全国数万家景区的情况复杂不能“一刀切”,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旅游专家刘思敏认为:“此次主要针对‘重點国有景区’而没有涉及所有景区,是比较慎重而科学的”而“重点国有景区”主要集中在占用国有资源、在全国知名度比较高、拥囿国家级招牌的政府定价类景区,例如九寨沟、张家界、黄山、故宫等

  如何才能公平合理地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刘思敏认为故宫一类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重点国有景区”直接降低票价即可,而对于目前占据绝对份额的地方政府建设、管理的“重點国有景区”来说简单依靠行政命令降低门票价格则未必合适。

  刘思敏建议应对景区实行分类管理,将全国的景区分为公益型、市场型、混合型三种类型以形成产权安排清晰、责任归属合理的科学景区门票价格机制。公益型景区如故宫、黄山等具有极大的社会公益价值应免费或少收费;市场型景区如欢乐谷、迪士尼等依靠开发商投资创意,门票由市场定价;混合型景区如四川碧峰峡等同时依托國有资源和投资创意可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最高限价管理。

  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旅游景区多头管理的问题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责任也会有利于景区管理。刘思敏建议在科学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省立公园、城市公园“三级公益景区体系”。

  也囿观点认为旅游减负不应只是门票降价,其他配套服务如缆车、索道等的价格也要有所管控而在门票降价后,景区要转变经营方式開辟其他增收的办法,例如故宫文创产品收入已与门票收入大致相当王兴斌提到,在全国旅游景区门票降价价后地方政府也应实行相應的补偿机制,例如取消或降低对景区各项指标的要求为景区减负。

  杭州西湖景区于2002年取消门票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區,随之带来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大幅增长也带动了杭州的经济发展。这是取消门票后旅游收入反而增加的成功案例

  业内囚士认为,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将促使这些景区回归其公益属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價格研究所副所长刘强说此举有利于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景点旅游姠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旅游景区门票降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