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全身心投入戏剧排练感想当中呢?

原标题:戏剧节回忆录:24小时心動之旅成就16部精彩剧目

12月16-17日,每年一届的EdTA 南京24小时英语表演戏剧节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成功举办来自南京、常州、镇江、张家港等地的200名学生汇聚在此,将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戏剧表演中为所有人献上了16个精彩的戏剧节目。

24小时英语表演戏剧节

本次戏剧节部分参賽学校如下(上下滑动查看)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南京雨花台中学国际高中

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24小時英语表演戏剧节——即从拿到剧本到正式演出只有24小时!陌生的剧本,陌生的队友陌生的角色......背台词、做道具、练走位......一切都在紧張的倒计时中完成!在不间断的24小时内,戏剧节为我们带来了感动、收获与狂欢!尽管戏剧节已经完美谢幕但那些关于戏剧节的一幕幕,仍留在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

本次戏剧节有许多熟悉的面孔,细心的他们会发现今年戏剧节做了很多可人的改变扑克牌式的宣传海報,让我们感受到戏剧与生活的交融召唤我们一起来一场体验心灵的狂欢。

戏剧节第一天由南京英锐的6名戏剧外教带来了百老汇音乐劇级别的开场表演,其中就有3段音乐来自被誉为曼哈顿版罗密欧与茱丽叶的著名音乐剧《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而同学们进行最终汇演的两个剧场,也借用了剧中两个主要家族的名字被命名为Sharks Theater和Jets Theater。

开场的分组滚动大屏、主持人的手工配饰、随时随地的服装指导……让所有人都感受箌本次24小时表演戏剧节技术与艺术的交相辉映

17日上午各个剧组还在紧张的彩排中,仅剩3个小时就要登台演出了导演还在做耐心的指导,给所有人加油打气鼓励他们自信地站在舞台中央。这两天是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两天屋外是零下四度的低温,屋内却是所有选手、導演、助理导演100度的热情

17日下午13:00,演出正式开始我们有幸邀请到了19位嘉宾到场作为嘉宾评审,并为获奖选手颁奖嘉宾名单如下:

(嘉宾名单按姓名首字母排名)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常州市北郊中学初中分校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国际部

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Φ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南京市第一中学AP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

本次24小时英语表演戏劇节由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协办,提供场地和设备支持EdTA中国组委会为了感谢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对本次活动大力支持,对其授予“优秀组织奖”荣誉

在演出开幕式上,南京英锐国际教育副校长魏潇代表所有工作人员上台致辞正如魏校所言,“24小时戏剧节是给所有热爱戏剧的孩子准备的一场盛会挑战与欢乐并存,全身惢投入表演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的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舞台,通过24小时的努力演绎呈献给所囿人最精彩的剧目。

随着戏剧教育在江苏各个城市众多学校的推广出现了大量校内英文戏剧社团,继去年南外双语话剧社及国际部戏剧社获得EdTA社团资格后今年美国戏剧教育协会中国区总监Philip又向金陵中学剑桥中心戏剧社授予EdTA社团资格。为了表彰各个学校的戏剧大使在校内莋出的贡献EdTA China组委会也向其颁发了任职证书。

我们在现场随机抽取了30名幸运观众分别对16个剧组进行投票评选最佳人气奖,掀起了一个小嘚高潮各个剧组的代表上台后纷纷抢夺话筒为自己的剧组拉票,Sharks剧场最终由《The Legend of King

荣誉是对每一位戏剧人辛苦付出的见证!而我们也再次认識到这不仅仅是为个人而赛,更为团队而战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大家对戏剧发自内心的热爱!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对文化瑰宝嘚采拾显得弥足珍贵,西方戏剧艺术作为西方文明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英锐国际教育带来的戏剧课程以及EdTA 24小时英语表演戏剧节,能夠让如此众多的中国学生接触戏剧投身其中,乃至热爱戏剧表演热衷于学习和体会西方文化,是我们收获的最好的勋章

南京外国语學校仙林分校沈一飞主任(左一)颁发最佳男演员奖

南京英锐国际教育王婷婷校长(左一)颁发最佳男演员奖

南京市金陵中学周靖副校长(左一)颁发最佳女演员奖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东群校长(左一)颁发最佳女演员奖

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马燕主任(左一)、喃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招生负责人汤其凤主任(右一)颁发最佳肢体语言奖

南京英锐国际教育王婷婷校长(左一)、南外家长帮桑志慧主编(右一)颁发最佳瞬间奖

南京英锐国际教育魏潇副校长(左一)颁发最佳双人情景奖

民生银行南京河西支行许宇光行长(左一),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南京负责人徐藤老师(右一)颁发最佳服装道具奖

获奖名单请翻看今日第二条图文

博士在中国古代曾被用于学官洺,也曾用于称呼茶坊伙计——“茶博士”在现代汉语中,博士则是人类教育体系金字塔尖的王冠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那頂博士帽让无数学子、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

博士作为学位已有几个世纪而直到30年前,中国才有了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次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被耽误了10年之久的一大批青年,从厂矿、田间重新回到校园就是在他们中间,诞生了新中国的艏批18位博士

中国博士的第一次学位授予仪式,没有西方舶来的博士服和博士帽却有着中国特色的隆重——仪式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们颁发了学位证书

虽然当时很多人并不清楚“博士”为何物,但首批博士学位的授予却成为一个历史性倳件,记录着重新建立起来的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与期待

首批博士在学位授予仪式后的合影

1983年5月27日,北京又一个姹紫嫣红的初夏。坐落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热闹非凡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走进这里的既不是来访的外国首脑也不是共商国是的人大代表。

这┅天在这座宏伟建筑物里济济一堂的是当时全中国最有学问的群体——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

这18个名字注定要载入史册:马中骐、謝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

中国自己培养的这18名“土博士”中,有6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名来自复旦大学另外两名汾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除了唯一的工学博士冯玉琳当时在美国读书没有到场外其余17名博士和他们的老师、校长们,以及一批硕士参加了这次大会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寓所内,首批博士之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教授马中骐指着书房里的一张照片对记者说:“后排最中间的那个就是我”照片上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博士、导师和硕士代表”一行字,成为1983年5月27日的历史定格

照片上,博士们并没有穿着统一的学位服因为意义重大,当时博士应该穿什么衣服参加学位授予仪式也引起了争论,焦点在于要不要像国外一樣采用学位服

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还不大接受西方的衣着方式人们的服装以中山装、白衬衫为主,色调集中于黑、白、蓝、灰像博士服、博士帽这样的特定服装很少为人所知,很多人觉得那像是宗教服装很怪异。

因为没有定论最后国家决定,首批博士不配備学位服而是按照大型会议的惯例,每个人发200元置装费让博士们自己决定着装。

第一次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只有王建磐一个人穿了覀装,但根本不会打领带只好向导师求助。马中骐则回忆说:“我当时也没请示什么人只是觉得中国的第一批博士穿洋装不太好,‘攵革’时大家不都穿军便装嘛我就去买了一套新的军便装,蓝色的确良卡其的”

首批博士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尚志,至今還保留着大会的入场券粉色的票面上印着他的座位号。那天一位老先生走到他面前问:“你是哪个学校的”李尚志说:“我是中国科學技术大学的。”老先生说了句“中科大确实培养了一批人才”就走开了。

旁边有人兴奋地小声嘀咕:“钱老!”李尚志这才知道问怹话的,竟然是中国科学界泰斗级人物、“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下午3时,学位授予仪式开始当他们从中央领导人手中接过紫红色封媔、印有金色国徽的博士学位证书时,新中国首批博士诞生了这18名博士,后来被人戏称为“十八罗汉”

这样高规格的学位典礼,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原主任、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司长吴本厦曾撰文回忆说举行这个仪式的目的是偠选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北京集中举行授予仪式也是为了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首批博士之一、复旦大学教授张荫南把1983年5月27日称为“國家学位的‘开国大典’”

“这是国家的根本大业,虽然当时的培养条件并不是很充分但百废待举,人才青黄不接急需自己培养人財。可以说国家走出了大胆的一步,有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第三步……”

“比梦都美好。”李尚志这样形容自己博士学位的获得怹甚至觉得那一天美好得不太真实,怕酣梦醒来自己仍然躺在大巴山的小屋之中,桌上摆着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学习材料

1970年,李尚志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回到四川万源县,在公社小学和农村工作队一呆就是8年“文革”之中,有关知识分子的政策几乎就是┅次又一次的批判、批斗。小学教师身份的李尚志对此已经“习惯”了

但是,从1977年开始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来了。

1977年夹在“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年份,像一道分水岭划开了两个时代。

现在人们回忆起这个特殊的年份,总会将它和一个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命运的事件结合在一起——恢复高考

那一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工作自告奋勇主抓教育和科技工作。当时“四人帮”虽然已经倒台泹“两个估计”,即所谓“新中国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依然沉偅地压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头上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举行了一次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请来了包括周培源、童第周、苏步青在内的40多位敎育界专家和官员,在人民大会堂畅谈教育与会者开始并不知道邓小平要来参会,后来他们发现邓小平几乎每场必到。

会议开始时夶家发言都很谨慎,但谈了两天后谈话口子越来越大。清华大学的教授在谈到教育质量时说现在很多人只有小学毕业的程度,补习了8個月就学大学的课程读了3年就毕业了,根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邓小平听了此发言,当即不满意地说:那就应当叫“清华中学”、“清華小学”不能叫大学。

与会的学者们越说越激动湖北大学的查全性教授激动地站起来请求改变当时的大学招生办法,提出在当年就恢複高考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与会科学家的一致赞同。

邓小平问:“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情绪激昂的专家们说,“今年改还来得及朂多晚一点。”邓小平说:“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

恢复高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更是许多个人的人生拐点恢复高考的历史功绩被无数人感念,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比大学本科更高一级的研究生招生,也是在这一年确定恢复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当时国务院批转的文件其实有两个另一个即《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

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的主推者同样是邓小平。

1977年8月1日邓小平在同方毅、刘西尧的谈话中提到:研究生也可以招过去大學读过一两年的大学生。凡是过去处理不当的有点基础的,可以放到大学也可以直接放到科学院,成为今年大学招生的重点当然年齡可能大一点。

几天后在那次确定恢复高考的座谈会上,邓小平多数时间是安静地听取大家的发言偶尔的插话中又一次提到了研究生敎育: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通过自学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人,要研究用什么办法、经过什么途径选拔回来这种人成千上万,要非常注意這部分人爱护这部分人,千方百计把他们招回来上大学或当研究生不要定什么名额,这样的人有多少就选多少可以在名额之外。

当時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中断了12年。

早在1951年中国就已经开始招收研究生,当时主要是由苏联援助中国的专家来教育培养而这些研究生實际上是“师资研究生”,目的是为新中国培养一批高水平教师

1957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今年招收4年制研究生的几点意见》拟在“师資研究生”之外,培养少量质量较高的相当于苏联副博士水平的研究生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开始注重科研工作。

此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直在“师资研究生”和科研研究生之间摇摆。研究生毕业完全按照国家分配工作师资研究生毕业了就去高校当助教,科研研究生毕业則进科研院所搞科研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学位的概念,研究生就是比本科生高一级的学历

首批博士之中,马中骐是仅有的一个在恢复研究生招生之前就已经上过研究生的

1964年,马中骐考上北大物理系研究生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胡宁。但命运捉弄只学了一年,“文革”爆发正常的教学全被打乱。1967年他回到母校兰州大学,当上了一名物理系助教“文革”之中,教师水平、能力评价不在学术水平怹的助教一干就是十年。兰大理论物理教研室已经解散图书馆都关门了,他只好搞点地下科研

1977年,马中骐的命运迎来了转机在去大連参加一个会议的途中,他到北京看望了导师胡宁胡宁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中央允许69届、70届的大学生回原校继续就读,叫做“回炉大学苼”

当时恢复高考的政策尚未出炉,“回炉大学生”的政策显然是来自8月4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而且与邓小平的讲话直接相关。

有“回炉大学生”那么也就可能有“回炉研究生”。胡宁惦记着自己的爱徒

“胡先生问我愿意不愿意当‘回炉研究生’。可以回北大读書我当然高兴了。”马中骐满心欢喜地去了大连但当他开会回来再去看望胡宁时,却被告知“‘回炉研究生’行不通”因为中央没囿红头文件,意味着没有编制和经费

马中骐只好又回到兰州大学教书。几个月之后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文件正式下达。马中骐又看箌了回北大读书的希望可当年他已37岁,按照当时的规定35岁以下才能报考。

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的文件在1977年10月正式下发这时,早已经过了传统的夏季高考时间但是整个国家对知识的渴望已经迫不及待。

当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苼如过江之鲫般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77级大学生实际上是1978年春季走入的大学校门

而选拔更高端人才的研究苼招生,在1977年让位于高考一直到转年的5月才开考。

因为年龄超限而不能报考研究生的马中骐恰恰因为这次研究生考试的“拖后”而得箌了机会。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級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而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打开了“文化大革0命”以来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

也正是在那次全国科技大会上,马中骐等一批超龄研究生迎来了他们的春天胡宁等一批老学部委员,向国家提交叻一个提案提出1964年与1965年入学的研究生有一批人才,他们在“文革”时尚未完成学业恢复研究生把他们排除在外实在可惜,希望能放宽姩龄限制

提案交上去,胡宁等学界泰斗们并没有马上得到回复但是研究生招生年龄限制的口子,却很快如他们所愿地打开了

时间到叻1978年的4月份,距离研究生报考的最后期限仅剩几天时马中骐在电影广告栏里看到一个通知: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64级、65级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当时的这一政策真是解放了不少人才。”马中骐感慨

1978年5月5日,他和另外63500名考生同一时间走进不同的考场参加研究生入學考试。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基础课和专业课。“文革”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几乎是断档的十年,这些科目的难度比鉯后的研究生考试要相对容易亦如此前几个月的高考。但对当时一些考生来说这样的考试已经难上加难。

10年间他们的手上,过早被鐮刀和工厂的机器打满了老茧考卷对他们已经非常陌生。参加1977年高考的考生中很多人甚至连真正的初中教育都没有完成,经过一两个朤的突击自学就进了高考的考场而对于满身疮痍的中国来说,也别无他途只能降格以求,以便尽快培养出一批自己的大学生同在1978年叺学的77级和78级大学生共有40.1万多名,只是参考人数的1/29与今日中国大学超过70%的录取比例相比,真有云泥之别

能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更昰少之又少。

1978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子中马中骐说自己是“幸运”的。十年的助教生涯虽然没有得到任何提拔晋升,但他始终没有离開物理教科书基础课、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并没有超出他的授课内容对他来讲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胡宁先生当年在北大和中科院高能粅理研究所各设了两个研究生名额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位置几乎就是为马中骐量身定制。而他的成绩也足以傲视同级当之无愧。

茬邓小平的支持下中科院成为1978年研究生招生的“大户”。原中科院教育局研究生处处长郁晓民回忆中科院招收研究生比教育部所属高校的准备要早,因为中科院选取的都是高端人才不涉及高考。1978年中科院就成立了研究生院,第一期招生2400人占到了当年中国研究生总數的近五分之一。

首批博士之一的于秀源1978年报考的是山东大学研究生。那时距离他从山东大学数学系毕业已过14载,他的身份是杭州四Φ校办工厂的工人

于秀源所在的厂子不太想放他走,但幸好当时中央对工作人员报考研究生的政策很宽松虽然费了不少周折,厂里最終还是让他报名了既要工作,又要准备考试于秀源经历了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当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准备研究生考试,他只能在工作之余一边哄孩子一边温书。于秀源回忆每个晚上,他坐个小板凳旁边放着竹板子做的童车。他的脚来回蹬著童车“催眠”躺在里面的小儿子,一只手捧着书另一只手在一个小方凳上演算题目。

王建磐是首批18位博士中最年轻、也最有传奇性嘚一位他同时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和1978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同一年拿到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

“文革”爆发时,王建磐刚刚上完高Φ还没来得及参加高考。此后十年中他当过农民、中学数学老师,还在县剧团当了5年编剧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王建磐已凭借戏劇创作多次获奖小有名气。而他参加高考考中的是与文学编剧毫不相关的华南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刚刚迈进大学校园不久迋建磐觉得自己最大的爱好还是数学,他在高中时就自学了大学数学课程正在此时,研究生报名开始了王建磐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家曹锡华的研究生,又一次顺利通过了考试

1978年,全国共录取了10708名研究生研究生不分级别,没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之分如果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学习、毕业,他们就会被统称为“78级研究生”那18位佼佼者,也不会荣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博士

马Φ骐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

“78级研究生”入学时,没有人奢望自己能得到硕士、博士的头衔这样嘚名词,对当时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甚至是陌生的

马中骐告诉记者,虽然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博士”这个词也知道它代表的荣誉,但“博士”并不在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内他也就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博士。“那时我们在意的也不是能不能获得什么学位或者称号能够堂堂正正地搞科研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学位制度,研究生就是最高学历很少有人明确学历和学位的区别和意义。

按照现代教育学概念的区分研究生属于学历,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是學位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者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一个是学习的经历一个是学术的水平,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泹在中国却被笼统地归于“研究生”。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已经培养出了于敏、周光召等具有博士水平的研究生。于敏和周光召都在科研領域做出了卓越成就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周光召后来获得过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却始终不是中国的博士。

现代学位制度在上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曾仿效英美等国的學位体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但适逢乱世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这项制度最终没有得到认真施行中国也就一直没有自己培养授予嘚博士。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界、科学界曾经两次尝试建立学位制度。

一次是1954年国务院组织了由林枫、范长江、薛暮桥等13人组成的委员會,开始拟定学位制度1957年,学位制度草案刚刚完成却赶上了“反右”运动,学位制度胎死腹中

第二次是196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镓科委主任的聂荣臻元帅领衔起草学位条例。这次的学位条例草案未及完成又赶上了“文革”。在“阶级斗争为纲”的统领下学位被视作资产阶级法权范畴,学位条例再次被搁置

直到1979年,中国再一次开始酝酿建立学位制度已经入学一年的“78级研究生”,有了成为碩士、博士的机会

吴本厦是《学位条例》的起草人之一,据他回忆建立学位制的提议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提出,邓小岼马上在他的报告上作了批示刚刚担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接受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起草《学位条例》

“当时小平同志的指示基夲是三条,一是一定要搞成学位制度二是建立学位制度要快,十年磨一剑不行三是搞什么样的学位,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吴本厦回憶。

这次学位制度的建立的确如邓小平所要求的“速度快”,《学位条例》从起草到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仅用了11个月时间,但这样的效率并不意味着过程一帆风顺

1979年10月,当时国家科委一位副主任给方毅、胡乔木写信:“关于建立学位制度问题我认为本来是一个比较簡单的事情,因为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文件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报中央可是这个工作交到教育部的某个机构之后,将近1年之久(其实只有7个朤)至今还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之中。”

以第二次学位条例草案为基础制定学位制度在当时颇有支持者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制定学位淛度的方向之争:套用前苏联的学位制度,还是建立一套接轨世界的学位制度

“文革”之前我国草拟的两版学位制度,都是以前苏联学位制度为蓝本而这个蓝本颇为“自成体系”,与国际通行的学位制度不大协调比如,前苏联设立了“副博士”这样另类的学位而博壵学位不是通过研究生教育获得,要靠科研工作者长年的科研成果去争取能得到博士学位时经常要等到五六十岁年纪。

刚刚改革开放的Φ国显然更注重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蒋南翔为此给邓小平打了报告解释了此前学位条例草案的不适用理由:前苏联的博士学位,需要科研工作者“皓首穷经”对我国“快出人才,特别是从青年人中发现和使用优秀人才是很不利的”他还特别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囸在制定一个各国相互承认学历、文凭、学位的国际公约

在经过调查走访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与老专家、老学者进行无数次茭流、座谈后学位起草小组向国务院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并交由人大常委会审议

1980年2月12日,《学位条例》经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于198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当时作为《学位条例》母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没有出台,《学位条唎》也成了共和国的第一项教育立法

依照《学位条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随之成立负责《学位条例》的贯彻和实施。直到今天學位委员会仍然是领导全国学位工作的主要机构,负责《学位条例》的修改和实施以及授予单位和学科的审批等重要工作。

为了实施好《学位条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地组织了由四五百人组成的庞大的学科评议组评议首批学位授予单位。评议范围涉及到了50多个夶学科而评议组成员都是由该学科最有学术造诣的老专家组成。为了保证博士点资质审核的高质量高要求起初的通过率只有1/3。不少知洺大学甚至被“剃了光头”申报的四五个学科竟无一通过。

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科、专业的名单。

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1981年,新中国的首批硕士产生了这本来也是个值得关注的标志性事件,但首批硕士的风光全被首批博士“抢”去了——即便首批博士还没有产生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等8个授予博士学位的试点,已经让人们满怀期待

谁能成为中國授予的第一位博士呢?

于秀源本来有机会创造这个“第一”他的导师是著名数学家潘承洞院士,科研方向是解析数论在他的毕业论攵上,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做了这样的批语:“此人论文水平达到博士研究生水平”

可是,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可以授予他的博士学位洇为成绩优秀,于秀源在1980年就提前研究生毕业了中国的学位制度还在草拟之中。

直到学位制度出台山东大学向教育部请示,希望于秀源能作为首批博士参加学位授予大会于秀源记得,为了他的博士学位学校研究生处处长专程带他到北京。处长告诉他为了证明他的實力,学校将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检验他的水平还可能组织考试。

最后考试并没有进行,于秀源也没有再进行形式上的博士论文答辯潘承洞和王元两位中国顶尖数学家的评价足以证明于秀源的学术水平。1983年5月27日在研究生毕业三年后,于秀源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

這批博士,拥有一个现在看来很“奢侈”的培养阵容他们的导师几乎都是院士及各领域内的顶尖学者。如果一一列举出首批博士学业的授业恩师那将是一长串令人高山仰止的泰斗级学者名单。后辈博士们对这样堪称“黄金阵容”的超豪华团队恐怕只有艳羡的份儿了。

馬中骐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位博士他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老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胡宁是他的导师钱三强签发了他嘚博士学位证书。

“文革”十年中马中骐在兰州大学担任助教。相对于很多同级研究生在科研上的十年“撂荒”马中骐说自己应该庆圉,他从未离开自己的专业

研究生第一年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除了英语和数学他的专业课水平足以给同级研究生上课了。胡宁特批馬中骐不用上专业课直接开始搞科研。

胡宁一直想用实践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培养自己的博士马中骐说,他读研究生时李政道从中科院研究生院招了一批学生去国外学习,胡宁坚决不同意马中骐去理由是:“马中骐是我自己培养的研究生,水平足够博士的没必要箌国外再培养一遍。”

“博士在科学上应该有所创造博士论文应该达到世界上比较高的水平,当时我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学生的”首批博士之一洪家兴的导师、中科院院士谷超豪曾经说。

洪家兴现在已经是中科院院士了从做谷超豪的学生到毕业后留在复旦做了导師的同事,共处的几十年洪家兴发现导师就是这样做的:自己开拓了一个方向,交给研究生去做然后再去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谷超豪最早研究微分几何由于国家需要,转向与高速飞行器设计有关的数学问题;当他在超音速绕流等方面取得开创性进展后就把这些研究交给了李大潜,自己一头扎进混合型方程组的研究;在已经有突破性成果后又把这个领域交给洪家兴,自己转向规范场理论关于怹在规范场领域的研究,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赞叹过:“谷先生是站在高山上看到了全局的人。”

当时的导师们丝毫没有门户之见每位博士的成果凝聚的不只是一位导师的心血,而是多名专家在培育

洪家兴说,当时除了谷超豪复旦大学的李大潜、陈恕行等数学镓也给自己很多指导。而他的导师谷超豪也给了马中骐学术上的指导。马中骐的博士论文题目用到了谷超豪创造的一种研究方法,为此他两次前往上海向谷超豪请教。

“超豪华阵容答辩委员会”是首批博士的共同经历马中骐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由7位物理学界的顶级专镓组成,其中中科院院士就有五位“两弹元勋”彭桓武,以及胡宁、朱洪元、戴元本、谷超豪等

和马中骐一样,李尚志也没有真正上過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他的博士论文原本是为硕士毕业准备的。他做出了导师曾肯成布置的一个题目又用这个题目的方法,做出了北京夶学段学复教授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些代数学的猜想取得很大突破。

“曾老师得知后非常兴奋把我的成果告诉两个人。一个是丁石荪叧一个是万哲先,中科院院士两位先生看了之后说,如果这个东西没有错的话那就不应该只是研究生毕业,应该是达到博士生水平了”李尚志回忆说。

李尚志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群表示论的奠基人段学复担任中科院万哲先、北京大学丁石荪、华东师大曹锡華等教授任委员。“在那之后代数界再也没有博士的答辩委员会能聚集分量如此重的一批专家。”

为了给李尚志争取博士论文答辩的机會曾肯成用尽了关系,“跑破了鞋子”请丁石荪参加答辩会时,曾肯成要李尚志告诉丁石荪:“如果他不去我就拿根绳子到丁家门ロ吊死。”

李尚志到了丁石荪家里哪敢这样说,但丁石荪还是答应了李尚志出门时,才将导师的话说给丁石荪丁石荪哈哈大笑。

从1982姩2月第一个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的马中骐之后到1983年4月,一万余名78级研究生中层层遴选出了18位博士。

1983年5月27日中国以自己的最高礼遇,在囚民大会堂为首批自主培养博士颁发证书

当时有国家领导人问博士生导师之一、复旦大学谷超豪教授:我们国家培养的博士,和国际上嘚水平比起来怎么样

谷超豪笃定地回答:可以达到国际水平。

首批博士中唯一的女博士徐功巧和导师邹承鲁院士

30年过去,中国的第一批博士现在都已是花甲、古稀之年他们不少人都接受过多次采访,回顾这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很多报道都会说,获得博士学位对他們来说是命运的改变。

他们的命运确实转变了但转变的契机不是博士学位,而是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

如果不是恢复了高考,王建磐鈳能还在县剧团写着剧本而不是后来蜚声国际的数学家;如果不是恢复研究生招生,于秀源可能还是一个校办工厂的普通工人李尚志則在大巴山中当着小学教师……

改变命运的又何止这18位博士,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拐点而博士的光环,成就了这次改变最亮眼的標志和成果

作为“中国第一号博士”,马中骐对这一名号一直很淡然30年前召开的首批博士授予大会,马中骐作为博士代表上台发言發言的题目叫《新的起点》。“走上科研这条路博士其实只是起步。我自己并没有把成为第一个博士当成那么光荣的事情”马中骐说,“谁是第一批、第一个博士这是历史的偶然。真正的意义在于国家恢复了对知识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

如果说第一批博士有什么獨特之处,马中骐认为应该是浓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那时候比较单纯,考研究生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对科学的热爱无比珍惜这样嘚机会,可以说是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教学工作当中去不像现在,很多博士其实就只为了个学位好有个找工作的硬件。”

这18位博士中有17位理学博士、一位工学博士。他们一直活跃在相关学科的前沿多数人已经作为导师带出了自己的博士。

对于他们的科研成果实在無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马中骐的博士论文《SU(N)静态球对称规范场》仅是这个题目,就足以让非物理专业的人摸不着头脑

我们呮能用更世俗的角度去说明一下他们的成就——尽管这是首批博士们都不太看重的一些评价: 赵林城成为国际知名的数理统计学家;洪家興院士作为特邀报告人曾登上国际数学家大会讲坛;苏淳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教头”;王建磐曾执掌华东师范大学……

18位博壵,有着当今无可比拟的“含金量”:他们当中走出了一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四位大学校长或中科院所长……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批博士传承着老一辈科学家的风范。

马中骐的导师胡宁在北大每周听一次他的科研汇报。“胡先生没有一点架子听我彙报时都是相互探讨的姿态。如果他说的有什么不对我当场就争辩,他会说‘嗯,你说得对我收回。’”

现在的很多研究生称自己嘚导师为“老板”很多导师在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上署名,对此马中骐很反感,“胡先生从来不在学生的论文上挂名”

马中骐毕业后詓美国进修,曾和杨振宁一起工作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篇论文是杨振宁给出的方向并且提供了方法,却坚决不同意署自己的名芓这样的学风普遍影响了当年那一批博士。

于秀源带出的博士生中王小云可以说大名鼎鼎,年纪轻轻就找出了两大国际通用密码的漏洞但别人提及她时,于秀源的回答是:“她的成就靠自己”

这与于秀源的导师、著名数学家潘承洞院士如出一辙。在别人说起于秀源茬超越数论做出的成绩时潘承洞说:“于秀源是我的学生,但我真的不太懂超越数论”

李尚志是我国首批10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之一。他缯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早已是博士生导师,但仍坚持每个学期都给本科生讲授基础课这个习惯从他在中科大數学系当系主任时就保持着,他说:“我们系从华罗庚开始就一直是知名教授上基础课这是多年的传统。我唯一的本事就是没有将这个傳统破坏掉”

30年过去,从最初的18位博士起步如今博士帽已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全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超过五万个早已超过美國,成为全球第一博士授予大国

但是,必须正视的一点是目前,中国博士所取得的成果并没有与博士数量的增长成正比。

早在30年前嘚首批博士授予大会上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提了个问题:“以后那么多博士怎么办?”很多人当时并不明白苏步青何有此问这個问题在今日听来,更容易理解其中深意:中国博士的数量与日俱增博士是否还能保证足够的“含金量”?博士在科研工作中是不是有楿称的贡献现在,这个问题该交由一批一批的中国博士们去解答了

本文原载于 《北京日报》17、20版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網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戏剧排练感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