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太在乎,因为爱就是全心投入全心投入。什么歌

你必须热爱生活,因为你必须生活;你必须热 爱你的生活,因为这是你 自己的生活。 在每个人 的一生 中,迟早都要面对一个无法 回避 的、至关重要 的问题 :你热爱 自己的生活吗 ? 少年 时代我 曾读过 一篇至今难忘 的小说 杰 克 伦敦 的 《热 爱生命 》 。作家在短短 的篇幅里描述 了生命在一个严酷 的世界里 所经受 的最艰苦 的磨难 ,而让那个淘金者历尽千辛万苦生存下来 的支撑和动力就来 自于对生活 的热爱 ,对所有美好 的东西 他 的母亲 、故乡加利福尼亚 的灿烂 阳光…… 以及生命本身的爱 。 爱你 的生活 ,爱你所生存 的这个世界 ,对于人来说应该是一件 最 自然 的事 ,因为爱是人类独有 的能力 。我们被上苍赋予 了这个 使我们 能够超越其他所有生命之上 ,使我们 的生命独具意义 的能 力,就是为了让我们运使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我们和许许 多多别 的生命生存在 同一个世 界里 ,这个世界为 生命 的构成提供素材 ,是生命展现 的背景 。所有 的生命都置身其 中,同时也是这个世界 的构成部分 。求取生存是所有生命共 同的 目标 ,但除此之外,人 的生命独特 的、不 同于其他生命 的本质 ,比如 爱,使人和处在 同一空间里 的生命实际上拥有完全不 同的世界 。 一般 的生命本 能地活着 ,它们依赖求生本 能维系着生命 ,它们 的生命 自然地展开 。它们就是那样 ,只能那样活着 。但人则不 同,人 能有所筹划 ,有所安排 ,有所设计 。我们不仅仅要求生命 的存活和 维系 ,同时也在追求生命 的丰 富与充实 ,我们不仅是生存 ,同时在 生 活 。我 们 必 须 筹 划 构 成 人 的生 命 域 的独 特 部 分 生 命 的 意 义 生命 的成长方 向的选择 。既然我们在 自己选择生活 ,我们似 乎理所当然应该热爱它。 当我读 那 篇 小说 的时候 ,我 曾认 为 人对 生 活 的热 爱是 理所 当 然、不言而喻的。但是现实的生活逐渐告诉我 ,对许多人来说,热爱 生活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 的境界 。每一个人 ,无论他是伟人还是 乞丐 ,在 内心里都怀着对生活 、对爱 的渴望 ,但并非所有 的人都能 够过上 自己理想 的生活 。在这个嘈杂拥挤 的世界里 ,人们为 了生活 而奔波挣扎 ,努力挣脱一个个生存 困境 ,很多人都活在疲惫焦虑 的 状态之 中,已经无暇去感受生命 ,品尝生活的滋味。实际上,没有多 少人对 自己的生活感到满 意 。当人们被询 问: “你热爱 自己的生活 吗?”最好的回答可能仅仅是 “还可以”。更糟的是,对有些人来说, 生活成为 了一种习惯甚至是忍受,更遑论热爱。 为什 么 我们 不 能按我们希 望 的样 子 去生 活 ?到底 是 哪里 出 了 问题 ? 当一个人觉得 自己生活得不够成功 ,不够幸福 时 ,是 因为生活 并非是他所希望 的样子 。我们 的生命依存于这个世界 ,同时也意味 着局 限于这个世界 。在人 的一生 中,总是会有实现不 了的梦想 ,我 们 的家庭 、事业 、情感和经济状况总有不能尽如人意 、让人大失所 望 的地方 。每个人都希望改变这种状况 ,渴望获得 些新 的东西充 实 自己的生活 ,但求取它们常常显得非常 困难 ,有时看上去简直就 是不可 能 的。 人类 的困境在于 ,我们有无 限的精神 自由,同时又受到种种物 质条件 的束缚 ,惟一 的希望是通过工作解 除束缚 ,达 到 自由。在每 一个社会里人们不停 的工作 ,身边 的事物被 日新月异地改造着 ,但 他们不知道最终 的解放会不会到来 。为 了发展就必须有失业 ,有下 岗,就 必 须有被 要 求 驱使 的不 断 的付 出 。为 了发展 同时 需要有 阶 层 ,有等级,有分工……现实的问题是如此 的迫近 ,而理想的生活是 如此 的遥远,这成为许多人痛苦 的根源 。 但你必须热爱生活,因为你必须生活;你必须热爱你 的生活,因 为这是你 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想要活得幸福 、快乐、满足,除了热爱 生活,你别无选择 。当然 ,你可 以痛恨它,诅咒它,那 同时意味着 自 我

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情绪模式和互动惯性的遮蔽下, 会看不清楚我们和爱人、亲人、家人、好友、同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单纯的关系——你和自己情绪相处的能力。

在每日生活中,让我们苦恼的事情,其实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无法和自己内在的负面情绪相处。当你学会了和自己每个当下的情绪和睦相处之后,你的内在空间会扩大,你最需要的内在力量和智慧都会油然而生。

如何和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呢?

就是和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共处于当下,察觉到身体不舒服的部分,并且用呼吸去轻抚它们。如果感受过于强烈,你需要发泄,用哭泣、捶打枕头等方式,也是可以的。但是要保持高度的察觉,看着自己在情绪的能量流中,什么都不需要去做。与此同时,回归到自己的中心——那个“台风眼”——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你都有一块内心的乐土、净地,让你可以安然地停留在那里。前提:

你必须和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找到我在前面说的那块乐土、净地,才能行有余力地妥善照顾、应对其他人。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内在的不舒服感受,而把负面情绪投射到所爱的人身上。

你负面的看法和感受,会让他们起防御之心,只想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辩护,无法真诚地回到内心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

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是环环相扣的,你自己强大了,回归到自己的中心,能够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也愿意自己去承担痛苦,你就长大了,智慧就开启了,内在力量就增强了,而你爱的人也会随之受益。

信念是很可怕的东西。当你根深蒂固地相信某种想法时,它就是你的主人,主宰了你的生命,让你不能以最快乐幸福的方式生活,甚至理直气壮地伤害周边的人。随时检视自己的信念非常重要,这么做会让你更自在与自由,而不是像一部机器一样地生活。

我们每个人的头脑都是最佳导演,不但自导、自编,而且自演,让我们活在过去或未来,从不能安宁地活在当下这一刻。我们需要看见: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的抱怨、怨恨都无济于事,只是徒然浪费自己的能量。

荣格:你必须去感受,才能够得到疗愈。You have to feel,in order to heal。和你的伤痛面对面地坐着,不要害怕,就是这样看着它,感受它在你身体里攒动,心口的抽动或是腹部的痉挛、肩膀的紧缩,就是这样和它们共处于当下。看它们会停留多久。

真正让我们受苦的永远不是外在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念头和情绪。老老实实在每个当下看着自己的所有的妄念,忍痛去体验身体因情绪而引起的不适,这样才能慢慢放下,才会成长。苦已经受了,如果没有得到成长,就太亏了。痛苦是成长最好的肥料,感谢老天不断造就我,让我一层层地脱落自己虚假的外壳——那些不是我的东西。

空是怎么破的?空是因为二元对立,破坏了“一”而消失的。我们的本质是空,世界的真相是空,因为空一成不变,要有对立才好玩,所以形成了二元对立。想要回到空,想要体会空,就必须还原它被破坏之前的原貌。路径很简单:不要只选择二元中的任何一元,更不要执着于任何一元,只是接受、包容。也就是说,对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所有因缘、外相都一视同仁地看待。谁能做得到?做到的人就是明白人、开悟者、觉醒者了。

不要太入戏了。你不是她,你只是此刻在扮演她的演员。

不断灭(弃绝任何东西)修炼的方法无他,就是不断地回到自己,和自己的身体联结,感受到全身细胞的呼吸。只要自己的头脑是无思无虑的状态,就自然是空的了,就能和宇宙能量随时联结,不需要造作。不断地去回观自己,看见之后,放松,无论当下的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放松,感受全身。

回观自己是灵修的唯一道路,无论是什么法门,只要能够让你有意愿和能力去回观自己,就是好的方法,其他的都只是这个地球游乐场中好玩的游乐设施,玩玩就罢了。

在生活中,每天检视那些来到你生命中的人、事、物(尤其是你不喜欢的),然后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创造它们?”我想经历什么?学会什么?放下什么?从这个方向和角度去思索,会让你接受生命中的责任,成为一个情绪上成熟的大人,接下来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就是自由和喜悦。

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自己思想相处的能力。

每当你注意到自己在负面思考的时候,要能够“断”。培养断的能力在于“观”,如果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负面思考,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会自己的负面思考,还是乐观、正面地去处理事情,这样的人就能成功地断去让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我为我的人生留了白,放下一切的期盼之后,我开始享受生活的简单和单纯,和大自然相处、和宠物相处。有时候,我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傻乐”,没有任何缘由地感到“当下无事”的那种自在和幸福。

欲望是需要被穿越的,而穿越的方法有时候就是去追逐、满足它。到了一定时候,你会精疲力竭、跌坐回自己的位子上时才发现,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我了。

检验标准就是你一个人会不会感到无聊。因为当你跟你爱的人在一起时,哪怕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挨着他坐着就很开心了。

爱自己要先从当下每一刻好好陪伴自己开始。去感觉你的身体:姿势、温度,它是紧绷或放松?疼痛或舒适?随时把注意力拉回来放到自己身上、放松。爱上自己后,生命中的所有问题都搞定了。

现代人烦恼太多,每天汲汲营营地过日子,被欲望所奴役,被负面能量所操控,眼光大多放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如何美好地生活”上面。

我最喜欢看到一个人全力、全心投入一件事情时的那种专注感,无论他做的是什么,都有一种美感在内。

在最无助、痛苦、纠结的情况下,一定要看到有其他的可能性。他离开你了,你除了伤心欲绝外,还有碰到更合适你的人的可能性。事业失败了,你除了颜面尽失还要承担后果外,还有另起炉灶的可能性。亲人过世,你痛心疾首,但伤痛总有愈合的可能性。在最黑暗的谷底,不要放弃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一定要看见这一点。

我们是演员,永垂不朽的演员,而此时我们在地球上的身份,只是我们戏中的角色而已。你在日常生活中,愈多能体会到这个真理,你就会愈快乐、愈自由。

可是我们常常不满意自己戏中的其他演员、事件等,想要窜改剧情。或是太入戏、太投入,完全失去了理智,忘了那些只是你的台词和表演的剧情而已,你真正的身份不是这个角色。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在此:在这个有好有坏、黑白分明、无法尽如人意的二元对立的世界中,找到活着的乐趣。

既然注定精神恒带三分苦,学会如何和这份“苦”共处,而不是用外在的人、事、物,来遮盖、逃避、否定、转移。承认、面对、接受,这是唯一的出路。

我会好好享受这个世界一切的美,并且把自己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我不会为了更多的名利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说实在的,更多的名利根本不在我的生活清单中)我也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获得别人的喜爱而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这个“别人”包括了我最亲近的人、最亲爱的人。我相信,我们自己的幸福快乐是我们可以给自己爱的人的最好礼物。

活出最好的生活质量,人生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灿烂。

我们用各种物质享受、人生成就、人际关系、甚至灵性追求,来遮住自己内心那个无底的大黑洞。没有用的,生命始终会制造各种情境强迫你去面对心中的这头野兽。唯有高度觉知的观照才能让你慢慢看清黑洞的本质,接受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不用逃不用躲,舒舒服服地安心歇一歇吧。

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厚颜无耻地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别让任何人拿走你的力量,尤其是那些以爱为名,却拿义务、责任和“应该”来剥夺你力量的人或是你自己内在的声音。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允许别人来这样定义自己,因为我们的眼光总是在看着别人,然后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什么时候我们把眼光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我们就开始成长、开始认识自己了。

我们想要去了解这个人,就会带着很浓的兴趣去研究他。那我们什么时候这样观察过自己——看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什么东西能让自己真正快乐?

每天抽出15~30分钟,一个人待着,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这里静静地看着自己,看看自己在想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很强势,但有的子女也喜欢控制自己的父母,会过分在意父母到底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这种感觉叫作“愧疚”。

每个人做事的出发点都是自私的。关键点在于,在跟父母纠结的过程中,你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自私,看到自己到底自私在哪里。

每个灵魂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立的,每个人也都在遵循自己既定的人生旅程,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当你的能量跟任何一个人牵扯不清的时候,你都不会快乐,不管那个人是你的配偶、孩子,还是你的父母。当你不快乐时,他们也不会快乐,所以送给亲人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去经历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负责,而不是由你来负责。

自己先成长,自己先积攒足够的内在空间、内在力量,去承担和接纳你让别人过他自己生活的那种痛心、愧疚、自责,然后你就长大了,就有了更多的内在力量。

你问我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会问这个问题的人显然对自己目前的生活不满意。如果说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过好你目前的生活,享受你活着的每个当下,你能否接受呢?如果说人生有任何目的,那其实是一个逃避当下的借口,先快乐地享受你所拥有的,生命自然会给你更多不可思议的礼物。

父母很喜欢干涉你的爱情和生活,他们的心理问题在于透过你活出他们自己的生命来,虽然他们把你带到看这个世界上来,却没有尊重你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你必须学会建立自己内在的力量,收回生命的主控权。如果你能学会面对自己的愧疚和恐惧,不去逃避、转移或否认,就能逐渐收回你生命的自主权,自然就有更多的内在力量。

给我内在那个需要爱的小女孩:你是无条件被爱的,我永远在这里陪伴、等候你,就像阳光耐心等候花开一样,我在等待你的绽放。你的美丽现在只有我知道,而有一天,众人都会惊叹你的容颜、那由内而外的透亮,让你的美丽无处可藏。

不想,再迷恋于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 只想,当一个,生命的陪伴者

不想,再沉迷于扮演一个拯救生命的英雄 只想,与你平起平坐,望着你听你说故事

不想,要再去改变别人的生命 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层

作为儿女,我们都希望父母过得好、过得开心,可是我们也真的需要尊重他们自己的决定,并且知道他们虽然身为我们的父母,而且对我们的恩德是我们无以回报的,但我们是不可能让任何一个“他人 ”快乐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他要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要为了拯救他们而让自己陷进去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对父母的要求,他们做不到,所以这会阻挡我们对他们的爱。我们可不可以看到他们真正的本来面貌,并无条件的爱他们?

每次看到自己又在想要为别人的快乐负责的时候,要有觉知,知道自己从小那个拯救者的角色又浮现了,当你把这种无意识的动力带到表意识上来的时候,你就不会被它盲目地控制。这样不断地去观照,并且以慈悲心对待自己的这种执着,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对父母的要求和不满会逐渐降低。而你的觉知和意识以及对父母的谅解和接受,可能会让这个老人找到一个安心之处,同时也抚慰了她的内在小孩。这是能量层面的事,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

做儿女的,有责任尽孝道,但是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扛起父母的悲伤和痛苦。放他们自由吧,这样至少你自己有了自由,有了快乐,而能毫无阻碍地去爱父母,接受他们的一切。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我们是如此不自由的人,因为太想操控一切。

爱的前提一定是希望对方在自由意志下幸福快乐,即使你觉得他的选择是错的,也由他去,祝福他。

功能不良的父母关系分为两种:疏离和牵缠。

理想的父母是很难找的,但是我们长大以后,如果能够做一些内在工作让自己灵性成长,就可以在心里扮演自己想要的那种模范父母,给自己最棒的支持和关爱。

如果你的亲密关系一直出状况,事业怎么样都起不来,健康也时时亮红灯,人际关系不佳,亲子关系有问题,或是始终感觉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喜悦,这些问题的源头多半是来自你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和你的父母有关。所以为了你自己,你必须走上内在成长的道路,让自己压抑到无意识里面的伤痛都能够浮现,好得到疗愈。

当你察觉到自己的行为其实是不理人不利己的时候,才有可能去停止它。

我们自己想要成长为成熟的人,一定要和父母“离婚”,或是“断奶”。在情感上、能量上要和他们脱离牵缠,划分清楚。

真正的喜悦和自在,来自于你和自己负面情绪相处的能力,以及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的态度,和外在的条件没有关系。

你永远不是为了你认定的理由而生气的。可怜的配偶和孩子永远是我们的投射板,我们常常把以前对父母积累的怨气发泄在配偶和孩子身上而不自知。

我们每个人如果要成长,在人生旅途的某个时刻,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心理层面上“杀”了自己的父母。

跟你爱的人在一起时,如果永远都是依据理论,对错行事,也许你可以证明自己是对的,有理的,但你会失去对方的心,也改变不了对方,而且惹人讨厌。

当亲密关系遇到阻碍时,我们都觉得对方需要改变。其实真正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为什么老天要我碰到这样的人? 他来教我什么功课?如果行有余力,给对方他想要的,那无非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不是恣意的娇宠,而是有原则的尊重和宽容。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对方改变,你只能创造一个让他愿意改变的环境。如果你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处理亲密关系的时候,你就会有意识地放对方一马。不管是什么事,最终都是你的功课,而对方只是来告诉你、帮助你去加深了解你自己的功课,进而帮助你完成而已。

放手吧。他们淹不死的。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其实没有一件不是为了自己。如果承认这点,就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起责任。同时,不要因为得不到感激而失望。

父母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但他们的任务是过渡的。我们长大以后,要真正地脱离双亲,剪断脐带,能够独立地、踏实地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同时能够自己找到在世上生存的安全感。

因为没有期待,所有不会要求他们用特定的方式来爱我们。因为自己长大了,所以能够原谅父母小时候对我们做过的一些不适当的事。因为没有依赖,所以不会让父母用不适当的方式控制、操纵我们的生活。因为成熟,所以父母离世的时候,我们会以最好的状态送走他们,让他们走得安心,不会为我们牵挂。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服侍自己内在的感受,不是为了外面的任何人、事、物,即使对父母、家人,都不例外。

你可以堂而皇之地为自己的行为找很多借口和理由,但是每个行为的出发点背后,都有一个内在的驱动力,如果没有,你不会那么做。这样说,并不是要抹杀其他人高贵的行为和动机,而是希望我们能为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以爱为名,去伤害我们爱的人,或是使他们受苦。

当你清楚地看见,你为家庭的牺牲、奉献,实际上是出于自己被爱的需要,害怕自己不这么做就会失去家人的爱和支持。那么你就不会要求家人为你的牺牲做出相对的付出,同时你愿意放下对他们交换利益的期待,因为这一切都是你心甘情愿做的,怨不得别人。

现实世界是残忍的,适者生存,我们必须长大,负起自己应尽的所有责任,才能够安心、快乐地在这个成人世界里过日子。那意味着不再异想天开,不再逃避责任,最重要的就是:为自己的情绪负起全部的责任。

当你能够跟你的每种负面情绪(恐惧、担忧、愤怒、悲伤、嫉妒等)好好共处于当下,不逃避、抗拒、转移、发泄时,你就成长了,你的内在智慧会油然而生,内在空间得以打开,内在力量就会呈现。

祝福全天下的快乐孩童成长为快乐成人。

有人说,亲密关系是最好的修行道场。这话一点也没错,不过,不是每个人来到这个地球上都有正儿八经地修人生功课的,我不觉得人生需要如此严肃看待。但是,当我有过不去的坎时,我会把它视为我的人生的功课,心甘情愿地去修它。

亲密关系就像银行里的一个账户,你需要不断地存钱进去。每次双方有争执的时候,就相当于是从里面提“钱”出来。如果我们不再继续往里存钱,总有一天,这个账户就会透支。

最佳亲密关系的秘诀就是:做你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去照顾、安慰你的内在小孩。这样,你就会成为自己最佳的伴侣,也成为你配偶的最佳伴侣。

亲密关系最大的冲突来自于我们期待对方满足我们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够学习满足自己的需求,尤其是内在对“关爱、呵护、认可”的需求,那么你的伴侣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而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亲密关系上的障碍都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如果对方的性格、行为是你能应付和掌握的,而且和你是不起冲突的,那你一定不会爱上他或是碰到他。

痛苦是成长的最佳燃料。就是要燃烧,要痛苦。你是否能在痛苦中成长,取决于你对受苦的态度。

人生最大的成长来自于在受苦中,我们保持着信心和希望,把苦难的考验当成功课来做,认为这不是老天恶意的玩笑,而是他精心为你安排的培训。培养接受自己内在负面情绪的能力(和它共处于当下的能力),多看看书,多和有生活智慧、对你关心的友人交谈,这样会让你比较快地走出痛苦。当我们被苦难撕裂、击倒、折磨到不能承受,却还是能微笑地面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在空间扩大了,内在力量增强了,同时,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也更有信心了。

人生经历愈丰富,挫折愈多,也就是生命褶皱愈多的人,愈有味道。苦难真的可以帮助一个人成长,而之后的快乐自在是你想象不到的。

比如当孩子的玩具坏了,很多家长就会说:“再帮你买一个更好的!”其实,这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而是在扼杀他们成长的机会。我们不是不能再买一个,而是需要先说明、引导孩子看见:玩具是东西,所有的东西都会有毁坏的一天。当它坏了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失去它感到伤心,但是同时也要“认命”地接受这个事实。如果孩子能够学会这一点,这就是你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跟旧的东西好好说再见,当你真正地放手了之后,我们可以去享受下一个新东西,而不会有任何的遗憾。

当我们爱的人为了某些事情受苦时,如果你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去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你会发现他们将变得更有智慧和自信,内在也会更有力量。

我们不能看爱人受苦,不是单纯因为爱他们,而是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内在的那种焦心、揪心的担忧和心疼,我们自己的脆弱,使得我们无法承受内在的情绪冲击。带着内心对他们最大的爱意,接受自己内在情绪的起伏波动,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加油打气(而不是亲自去帮他们扫除障碍,或是陪着他们一起愁烦),帮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渡过难关,这样一来,你们两个人就一起成长了。

他离开了你,无论是什么原因,你一定要因此而成为一个更好的女人:自在,美丽,宽容,有见识,热爱生活。抱怨,愤怒,自责,自怜不会让你变得更好。你变得更好,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和报复。不过,到时候你也早已不在乎了。把他当成完善自己的燃料和动力,多好。

人的每个行为后面的动机其实都是在求爱。哭泣也好,愤怒也好,谩骂也好,讲理也好,都是在呼求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被爱的,重要的(放下这些需求,我们就开悟了)。

聪明的人求爱的方式比较高明,他们懂得如何去称赞别人或自己,很努力地为别人付出,让别人无可挑剔,心甘情愿地给出他们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我不相信有哪一个人会因为看到别人受苦而快乐的。虽然他们的行为可能是加害者,但是他们真的只是困惑的孩子。

当别人以不正当或是不明智的手段求爱(或是求面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其实那张凶狠、愚昧、可恶的面孔后面,只是藏着一个受了伤的孩子在乞讨更多的爱而已。他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份理解、尊重(即使一开始是他自己的错)。

如果我们自己内在够宽广、够慈悲,何不尝试着给他一点爱?如果能够先放下自己情绪上的需要,用最大的善意和爱去回应别人不当的求爱行为,对方的行为一定会改变。

一个好的亲密关系中的爱是循环流动的,你给出去,对方收下了,然后又以更多的爱回应。如果你规定对方的回应方式,或是你给出去的爱不是对方想要的方式,爱的流通就会受阻。以对方想要的方式爱他(但不是委曲求全地失去自己),并且接受他独特的回应方式,你就会拥有历久弥新的亲密关系。

抱怨显示了你的无力感。你把快乐附着在他的行为之上,所以你就把力量给了他,并没有为自己的快乐负责。你觉得你为他而改变了,可是你有一个隐藏的议程:我改变了,所以你也应该改。

期望是一种负面的能量,它只会带来失望。想要待在关系中,你必须要承诺去接纳自己内在的不安全感和痛苦,并且认清他永远不会改,与这个事实和平相处,而且这是一个选择。当你投注心力和能量在努力改变他的行为之上时,你就会被折磨,而且对他和他的行为过度地重视和依恋。

你能以他现在的面目爱他吗?

你的期望其实注定了你会从对方身上得到一个负面的经验。让他做他该做的,接受他不会改变的事实。看着他,你是否能够放下你的期望,以他现在的样子爱他,并且接受他?对任何事情有期望都会让你受苦。

“期望”是说,如果得不到,我就会失望、伤心、难过。而“希望”是说,我希望你能这样做,但是如果你没有做到,我也还是很ok。如果我们只有希望,没有期望,日子会好过很多。期望就意味着落空,而希望可以激励我们朝自己想要的目标迈进,如果没有成功,我们还是可以活在平和喜悦之中。

当他跟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要有个清楚的解读。他爱的是爱上你的感觉,他爱的是你让他感觉良好的那些优点。等到你让他感觉不良好的时候,再去看看他还能不能表现出爱你的行为。如果他能够和自己内在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同在,依然表现出关切你、爱你的态度,这个男人就太难能可贵了。

为什么会对一个人有愤怒?当然,一定是对方做的事或说的话让你受伤了。这个伤痛常是心里的伤:被抛弃、被背叛、被误解、失望等,继而引发伤心、痛苦、罪咎、羞愧、悔恨等情绪。原来我们无法原谅的,其实不是那个人或那件事,而是因为它们而产生的情绪让我们无法招架。用愤怒反击回去,目的在于让自己不要感受到这份痛苦。不仅止于此,甚至是“转嫁”情绪,自己无法承担面临的痛苦,所以迁怒别人。

让我们产生愤怒情绪的不是那件事情,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我们看事情的角度衍生出了我们不想承受的各种情绪,因为不想承受,所以用愤怒的方式找人讨回公道,来逃避我们的难受。

把对外投射的眼光拿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这个世界的人、事、物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内心的世界。有的时候反照出来我们内心阴暗的一面,我们不愿意去看,就愤怒地摔破镜子。不过,镜子永远不会“断货”,它们会源源不绝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是休息,这就是了。

我祈祷,当面对你的无助、挫折、愤怒、伤痛时。我祈祷,让上天协助我与你的灵魂,深深联系。我祈祷,当我也束手无策时……我祈祷,因为我知道我的有限……即使你离开时,我也不会为你担心,我会,为你,祈祷……

我们的关系遇到困难时——无论是跟谁——投射出来的结果都是我们跟自己内在的某个部分的关系很差。而这份目前不好的关系,只是来帮助我们修复内在那个部分的创伤。当我们修复好了之后,我们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应该怎样去应对丈夫或者其他关系人。

关系的改善不在于你去学习什么技巧,或是去改变对方,而在于你自己的状态。你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心胸开阔了,情绪变好了,你就会有更多的内在空间和智慧来容许别人做他自己。

在灵性成长的道路中,我们要把每一块无意识的“石头”都翻过来,看清楚,才能获得最终的自由。而当任何人激发了你的情绪时,就是我们该去寻找那些“石头”的时候。翻“石头”的过程会很痛,因为那些“石头”都是我们小时候留下的创伤,平时我们都不愿意去碰它。大多数人只想在一段风平浪静的关系里好好过日子,不去动那些“石头”。可是天不从人愿,伴侣关系或者其他关系都会促使你必须去翻动那些“石头”。

真正爱一个不是平常表现有多在乎他,而是当闹矛盾你被伤害到时,你能否拉下脸来显示自己的脆弱,温柔地告诉他:“你这么说或这么做让我很受伤。”不是责怪,只是分享。不是抱怨,只是倾吐。在我们先自我安抚情绪之后,才有能力这么做。

伴侣之间为什么要经过大吵一架后,两个人的感情才能更进一步?这就意味着这两个人的关系在平时可能处于一种小心翼翼的状态,双方都不愿意说真话,到最后,其中一个只能妥协、忍气吞声。等到吵架之后,双方积攒的负能量都释放出来了,关系可能就会更进一步了。

外遇其实是夫妻之间想要关系更进一步,彼此更靠近对方的一个表征,而且外遇是两个人的潜意识都同意的——我们的婚姻现在可能走不下去了,所以其中的一方必须通过外遇来让两个人决定:要么就好好地待在一起,要么就彻底分开。

沟通有四个步骤:1、陈述对方所做的事情或所说的话;2、述说你的感受;3、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4、可以告诉对方,希望对方能够做什么,向对方反映你的需求,然后具体提出你的要求。

跟别人在能量上牵缠在一起,是让我们没办法活在当下、没办法快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你想,你的能量跟另外一个人的能量牵缠在一起,他开心,你就开心。他要有事,你就想去拯救他。不只如此,你还要对方的关注、认同、赞赏,这也是你跟别人的能量牵缠在一起的方式,但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把目光收回来,投注在自己身上,因为你所要的那份关注和关爱,只有你可以给自己,在别人身上永远得不到满足。

你是否在不了解一个人,甚或是了解他不适合你的状况下爱上他?那你就是有上瘾症,也许对不被爱上瘾,也许对拯救人上瘾,也许对被虐待上瘾,也许就是对痛苦上瘾。这人就是你最好的老师,教你要去爱自己。既然苦是一定要吃的,何不学会自己的人生课题?如果学不会,同样的课题会再度出现,只是换个人来演。

婚姻成功有两个要素:第一就是要在婚前试婚很长一段时间,看看对方的很多习惯你是否能够接受。第二,想要改变一个人是极其困难的,所以不妨选择自己比较能接受的那种性格的人,这样相处起来比较容易。

如果碰到让你一见钟情,似曾相识又怦然心动的人,快跑!因为他将会启动你此生最重要的人生功课,他会践踏你的自尊、侮辱你的智慧,让你感到无价值、被抛弃和不被爱。如果跑不掉,我可以给你的最好忠告就是:带着觉知,像演员扮演角色那样观察自己。因为苦是吃定了,带着觉知吃苦至少可以学习到智慧。

生物学家做过研究,男人和女人对求偶的标准,的确建立在一些基础的“生存模式”的需要上。

每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都必须仔细、冷静思考的一个话题——你为对方带来了什么?这些年来你有没有成长?有没有让自己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并且愈来愈自信?还是拿婚姻的保障、感情的基础作为老本,不断地啃噬它?

多大年纪的女人都有人爱。eg.哈洛与莫德

如果你可以给一个人他童年时没有得到的那种爱:支持、包容、理解、关怀,那这个人是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在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之前,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智慧,经由读书、灵修、内省、定静之后得到的人生智慧,才能够解读对方,了解对方的需求。

在你的功能性逐渐消退之时——孩子生完了、事业奋斗成功了、家庭根基稳固了、不再年轻貌美了——如果你能继续给对方灵魂上、心理上的滋养:相知、相惜、关爱、照顾,而自己又是一个很会生活、很有情趣的人,那么你的功能性在这个关系里面就能继续维持,而且地位稳固不摇。

在亲密关系中,配偶其实在扮演两个角色:一个角色就是你的镜子,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所以对方的种种行为可能映照出了你内在的一些特质,但却是放大了数百倍让你看清楚。eg.他每天睡觉做无意义的事情,你可能是一个非常积极上进的人。如果你做了事情希望获得赞赏和肯定,那你的他反映的是你自己排斥的懒散、无目标的那一个面。另一个角色是,他是来教会你一些功课的,你应该把焦点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因为我们跟另一半结合了之后,我们的心灵就跟这个人结合在一起了,吃饭、睡觉、生活,甚至连呼吸都在一起了,心灵学上将这种关系叫作“牵缠”。

其实人生中最痛苦的事,就是我们不断地要求外在的人、事、物改变,却不会跟自己内在那份不舒服的感受和平相处,因为外在的人、事、物总会让我们不舒服,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以为控制了外面的人、事、物,自己就有力量了。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的内在的力量,就是你拥有力量去把各种“应该”“不应该”的要求全部收回来,然后跟内在不舒服的感受和平共处。

很多人把恋爱的对象当成生命的救星,片刻不想离开,耗费心力投入自己生命的全部。但这是缓兵之计,最终,我们必须去面对和承认我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怎么来怎么走,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我必须自己去拥抱我的内在孩童,做自己最好的伴侣,而不是外面找慰藉。

恋爱一开始的坦诚相见需要勇气,愿意暴露自己的一切,只希望心安理得地做自己,而不是靠伪装、隐瞒来赢得对方的心。恋爱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勇气去看到两个人的矛盾冲突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愿意去修复、改善两个人的关系。恋爱的尾声需要有勇气承认两个人其实并不合适,愿意好聚好散,各奔前程。

亲密关系或是一个家庭中,女人的能量比男人大十倍,所以关系是由女性主导的。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你让对方在身、心、灵三个层面上都受到滋养,双方又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朋友(有一些功利性更好),那么你想要对方有外遇都很难。、

给痴心女子:当他说“我爱你”,这完全不等同于“我会好好对待你,我会用你想要的方式对待你,我会把你放在第一位”。通常“我爱你”指的是“我需要你”,跟你在一起(现在)让我自我感觉良好,如此而已。在亲密关系中,先设立好自己的期望值,日后就不会太过失望。

我避开无事时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此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吵架需要两个人,但是和好只需要一个人。

★我想做的,只是,深深地聆听,聆听生命的哀愁与美丽……然后,在感动里面找到宝藏……当我面对你时,是,在一种放松、安静、准备好的状态下,温柔又精准地“接收”你发出的信息,像一条柔软的羊毛毯子,可以安稳地包裹着,你的伤与痛,并,带着虔诚的祝福、尊敬,与你同“在”……这,就够了。

想要找到一个坚强自信的男人,你就得展露自己脆弱、服输的那一面。想要一个呵护你、保护你的男人,你就得让自己不要无止境地一再付出,才能接受别人的付出。想要找个男人而不是男孩,你自己就得做女人而不是女孩。只有放下想要拯救别人的欲望,你才能找到不需要拯救你的伴侣。

每次碰到自己深沉的心灵伤口时,我们就立刻退化成一个无行为能力的孩子,完全的自私、不讲理,只希望对方能给我们一个“奶嘴”——一个拥抱,一个眼神、微笑或是一句温暖安慰的话语,什么都行,只要别让我在这里撒泼哭闹没有人理。

但是很抱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伴侣通常是自顾不暇的,因为他勾起了我们的伤口,我们过度、偏激的反应也让他进入到自己的伤口之中,变成一个无行为能力的5岁孩子,所以他立刻展现他的“自动防御机制”——躲到洞穴里,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

我的自动防御机制是攻击。和爱人经过多次激烈的斗争以后,我自己都厌倦了这种不成熟的处理纷争的方式,我终于学会了在两人发生争执后(也许我还是说了不该说的气话),试着回到自己的中心,看到自己那个无助、脆弱的内在小孩正在撒泼胡闹。其实你的反应跟对方是无关的,他的言行只不过勾起了你旧时的一个伤口,你不需要他为你过去几十年累积下来的痛苦埋单。在这一点上,自我负责是非常重要的: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投射到对方身上,要他负责。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做一些让自己冷静下来的事情,听音乐、出去散步、和小狗玩一玩、泡个澡——任何能让你回到自己中心,和自己内在那个母性的本能相连的事情都可以。找到自己内在那个“母亲”,她才有能力安抚你,处理你当下的情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内在母亲”的陪伴下,老老实实地去感受那份伤痛,它通常会在我们身边的某个部位展现出来,我们是否能够不逃避,而是乖乖地任由那份痛啃噬着我们,看看它到底能把我们怎么样?

下次再有这种情形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个脆弱的、无助的小孩正在你眼前撒泼胡闹,把他搂在怀里(你可以去抱一个坐垫或枕头),好好地抚慰他。当我们学会了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自我安抚负面情绪时,我们的亲密关系,甚至和所有人的关系都会有戏剧性的变化。

女人都怕看男人的臭脸。自卑的女人看了就惶惶不安,心里没谱。傲慢的女人看了就来气;你以为你是谁啊?凭什么摆臭脸给我看?有智慧的女人看男人不高兴了,心想:我做的事让你生气了,但我问心无愧,你要不高兴,我很抱歉。生命如此短暂,我不会允许任何人夺走我当下这一刻的喜悦。你是哪一种女人呢?

亲密关系中的四种恐惧:首先,就是被伤害的恐惧:被利用、被侵犯、不被尊重。我们是否能得到尊重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与对方互动。第二种,就是害怕被抛弃、被忽视:不要找心性不稳定,或是条件过好的人。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就是必须要成长、要成熟、要变得愈来愈讨人喜欢,不能在婚姻这个安全的大网当中自以为是的窝着,以为它绑死了两个人,永远不会分离。一份感情是否能让双方都获得滋养,绝对是两方都要负起责任的。第三种,就是害怕被淹没、找不到自己、失去自己。永远不能因为对方而迁就太多,失去自己的原来面貌。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真正能够做自己的人。为对方保留空间和时间是必须的。虽然对方的嗜好、兴趣与你相投非常重要,但是两方都应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自己的朋友圈、喜好。这样,我们才可能在亲密关系的空间里为对方制造惊喜,创造变化。第四种,就是害怕沉闷、无味。保持婚姻新鲜最大的秘诀就是两个人都要如实地做自己,而不是扮演对方想要的自己,或是隐藏自己。如果在关系中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那么两个人的关系其实会愈来愈密切,而且愈来愈能够做回自己、找到自己。最美的亲密关系就是彼此帮助,把对方最好、最美的一面给培养出来,让他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上发挥最佳的潜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亲密关系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永远不要因为责任或为了取悦对方而做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做的事。否则你就会逐渐失去自己、失去兴趣,最后失去生命力,婚姻就会进入“死灰”阶段了。

和爱人有时候会有些冲突,我们的内在小孩都会被启动,出来当家做主,造成当时战况惨烈。事后检讨自己,会看到自己的误区,真诚地跟他道歉后,感觉如释重负,非常轻盈而愉快。真正的喜悦来自于勇敢地回头面对自己,承认自己的脆弱和错误,并且接纳它。不仅是为你爱的人,更是为了自己。

所谓诚恳地道歉,不是一句真心的“对不起”就算了。他会分析、检讨自己的心态或是行为,甚至追溯到小时候的一些事件,说明他那惯常性的反应行为方式不是针对我而起的,或者其实是我触动到了他的什么伤痛所以他才会做出那种行为或是说出那种话。

当你想要你爱的人跟你诚实地表达他自己的时候,你可能要营造一个你不会批评他的安全空间,鼓励他探索自己内在的感受。

一旦被伤害的时候,我的内在小女孩就出来了,在那里娇嗔生气。如果,我能先去抚平自己内在的小女孩的委屈,让她乖乖地在旁边坐一会儿,我就会有足够的空间去沉稳地和我的爱人沟通,让他觉得他可以完全地表达自己,然后被理解、被爱。因为当我的内在小女孩被安抚了之后,我散发的能量是成熟的、有智慧的、能包容的女人能量,而不是找麻烦的、生气的,任性的小女孩能量了。生命的功课,有时候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学会啊。

勇气并不是一点也不害怕,而是虽然心里有恐惧、害怕被伤害,但还是一步一步地踏入到新的亲密关系中,一层一层地把自己剥开,敞开自己的心。

如果再次受到伤害,你一定要相信,你现在拥有更多的资源、能力、空间和方法去跟被受伤害的感觉待在一起。而且老天每次给你的考验,绝对都是在你能力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的。

你要的男人并不一定是没有缺点的,但他可能需要具备你想要的男人的一些基本特质。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愿意跟你一起成长、一起改变,那这段关系就会是非常美丽的。如果这个男人就是希望你来迁就他,那他一定不能为你带来一段愉悦的感情关系。当然,你也许可以借由他给你的功课而成长,但他自己可能很难改变。

最美的关系当然是两个人一起成长。但让对方成长的最佳方式,不是我们在那里哭诉、抱怨,甚至谩骂说:“你这样做,伤害到了我。”也不是要求对方“你要上课、你要改变、你要灵修”,而是将自己当成一面“镜子”,让他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些行为是怎样伤害到你,然后他自己愿意去改变。

如果你要求事情要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方式呈现,而对最糟的结果有抗拒和恐惧的话,你就没有真正地放下。唯有诚心地接受所有的发生,才能放下恐惧,而恐惧是唯一阻碍你达到目标的障碍。所谓心想事成,前提就是你一定不能有恐惧,否则再怎么发愿、正面思考都没用,你只是在压抑、隐藏、合理化自己的恐惧。

我绝对不是一个百分百的好妈妈,但我不从孩子身上汲取自我感,意思是,我不需要他们做什么或成为什么来满足我的需求或虚荣,我未来人生的希望和规划没有放在他们身上。我尊重他们是独立的灵魂,来到这个地球有他们自己需要体验和经历的功课。我祝福和支持他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我爱他们,如此而已。

把孩子放在他们应该有的位置上,对长辈要尊重,对父母的付出要知道感恩,对自己该做的事情要有责任感。总的来说,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拿来操控他们,而是真心地为他们好。

深切地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看到,自己是否依赖孩子为你去外面挣得面子和光荣,因而对孩子有非常高的期许,或是基于自己的不安全感而在孩子身上强加诸多的限制和要求。我期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成熟的灵魂,他只需要你的指引,不需要你为他定制一个人生。

出于恐惧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以及无知与盲目,我们想要控制我们生命中的一切,以为这样就可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但是你会发现,也许某个部分安全了,但是另外一个部分又出问题了。

孩子绝对需要界限,否则他们会非常迷失,而且感觉不被爱。但是,重点在于家长管教孩子时的态度。如果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没有触动你自己内在的旧伤或是情结的话,你管教他的态度和品质是截然不同的。

天下的确有不是的父母,但是我们要相信,每一个人,在每一刻,都是按照自己能力范围所及的限度做出最好、最大的努力了。有很多人是自顾不暇的,完全无力顾及他人,即使是自己的小孩。所以,如果我们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样看待自己的父母,我们就可以有这份了然。

因为父母的强势,不少孩子都说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其实这是违反天性的,这并不是说不对,而是说,你压抑了对父母的爱。没有一个小孩生下来会不爱自己的父母,爱父母是我们人类的天性。但孩子生下来是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所以,借由与他人的互动,他们学习了如何看待自己和爱自己。

很多孩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潜意识里,他们其实是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而由于对父母的失望,他们否认了自己对父母天生的爱慕和渴望,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个缺乏关爱的内在小孩,非常地不满足、不快乐。

如果你察觉到了这个内在小孩的存在,可以试着去安抚它——你可以做你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关爱,接纳、包容你的内在孩子。而面对你的父母,你要知道,他们怎么对待你是他们的事,但你怎么对待他们是你的事。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他们把你的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光为这一点,你就应该感激他们。

孝顺父母有很多种方式,其实最好的叫作“智慧奉养”,对不起,父母也是要长进的,他们要学习怎样尊重你。如果你自己能够站立起来,自立门户的话,暂时不需要跟他们联络,因为他们需要成长,而你需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追本溯源,如果你尊重自己的生命(父母)源头,就会为自己的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富。

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教导他们是非对错,当然,这些都是基于我们自己的观念。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学会一些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我们都会告诉孩子:要听话,听大人的就没错。一方面我们是真的爱孩子,想保护他们,教导他们好歹,免得将来吃亏;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和尊严,不想承认孩子对我们有说“不”的权利。

一个没有学会说“不”的孩子会碰到什么情况呢?这种孩子从小就不断受到父母的“侵犯”,没有为自己划定界限的能力。所以, 很自然的,长大以后,他们在外面的世界里也不懂得为自己划定界限,不会说“不”,而不断地遭受别人侵犯。

而作为一个从小被侵犯的大人,当我们再度面临被侵犯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呢?第一,我们要认识到自己被侵犯的事实:对方越界了!他没有权利用那种方式跟我说话,或是他没有权利这样干涉我的事情。第二,我们要愿意和自己内在那份升起的愤怒做一个联结。感受你的宽知之下的,这样你就不会做出或是说出稍后会后悔的事。第三,针对那个侵犯行为说“不”,而不是对那个人说“不”。在这里,“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就很重要了。

当一个孩子从来不曾被支持去信任自己的感觉时,他会失去宝贵的自我敬重以及自己拥有力量的感受,他会开始不安与羞愧。但事实上,如果孩子感觉自己是被爱,被支持的,且能得到大人的鼓励,能按自己本能的聪明才智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时,他反而会茁壮成长。

为何你如此痛苦?因为你脑袋里充满了让自己钻牛角尖、痛苦不堪的想法,而你却信以为真、自以为是,被它们摆布却还甘之如饴。这些想法、观念都在你的脑袋里,什么大师也救不了你。如果你真的承认、看见这点,就祈祷老天帮助你,让你能有机缘得到力量,看穿自己想法的谬误和诡计,愿意放下和改变它们。

我曾谈到“爱自己,就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样和自己的情绪相处,更别说接纳了。其实这是一个修炼内在功夫,如果你一向都是用各种手段来逃避自己的情绪,那么,如果你想要有所转变,一开始,你就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

所谓对自己狠,就是把所有情绪都放回到自己身上。当你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先放掉、放过那个引起你情绪的人、事、物,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的内在,去感受那份不舒服,为那份不舒服负起全部的责任。

这是对自己很“狠”的做法,因为我们去责骂、怪罪别人,要比自己承担情绪的责任容易得多(也爽得多)。可是,如果你真心想要成长、快乐,那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用一段时间来练习把情绪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其实,真的不是那个人、那件事引发你这样的情绪。因为在不同的心境下,他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你可能完全没有反应。或是同样的事,在不同时间点发生在你身上,你的反应也会是不同的。而且,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其他人的反应也不会和你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怎么能不为自己升起的情绪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呢?

让我们先从小事开始练习吧,毕竟这是违反你一贯做法的新方式,我们都需要一段时间来练习,不去应对那个引起你这种反应的人、事、物,而就只是和自己的情绪待在一起,看着它、安抚它、陪伴它,让它知道你已经认可它了,知道它的存在了。如果真的很愤怒,就去敲打枕头。如果真的很伤心,就痛哭一场。如果哭不出来也打不出来,就去大吼几声,让能量释放。

当然,我们不是任人践踏的门垫。安抚了自己的情绪以后,那个引发我们情绪的人如果真的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情,我们要好好找对方理论。但是,当你已经放下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再找对方谈,你的能量是归于中心的,你的淡定从容会让对方不战而降。等情绪平复之后,再去处理事情,就更事半功倍了。

面对未来和衰老,我一点也不恐惧和恐慌,但这并不意味我不会采取行动使自己减缓衰老或是有个美好的未来。面对无常我也许无法淡定,但是我能接受无常带给我负面的感受(悲伤、痛苦),无惧地接受挑战。

看起来年轻其实不是因为没有皱纹或是白发,这种无龄感,我想重要的是要有年轻的神态——这神态,只有从内心而发,不能从外表造作。

真正爱自己的人是一点都不会自私的。一个人之所以什么都先想到自己,是因为他自己家里没有人在,那个“核心人物”——我,老是跑到别人家去讨爱,讨东西去了。

以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什么外在的东西是非要不可、没有会死的?基本没有。

内在的匮乏谁能帮你满足?永远不是外在的人、事、物,而是我们自己。所以,如果你真的爱自己,随时随地都在心里陪伴自己,给自己关爱,你会是一个非常归于中心的人。这样的人,不急不躁,不会去和别人争夺名利,更不会像个乞丐一样去跟所有的人乞讨爱、肯定和关怀。

我们最常忽略的,就是跟自己的关系。原因就在于:小时候,我们学会除了自己外,没有人会照顾我们内在最深的需求。我们成为自己内在受惊小孩儿的警戒保护者,将注意力和觉知放在外在世界,学习控制与操纵周遭事物,尽一切力量保持自身的安全——不让自己感受痛苦、失望和失落。所以我们采取很多不当的反弹行为,伤害别人、更伤害了自己。

灵性修炼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我观察,不断地回头审视自己、始终把一部分注意力留在自己身上,回到自己的内心。这样你就会感到扎实、安稳,归于自己的中心。这样的人,不需要一直去表达自己、赞美自己,去争取别人的认同,也不需要跟别人去争夺什么,因为他有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知道该属于他的,谁也抢不走。

这种感受,是需要一个过程慢慢培养才能够达到的。

《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

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我们相信自己有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个别的身份,但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它,就会发现这个身份是由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元素支撑起来的。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传记”,我们的伙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我们的安全感就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当这些完全被拿走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是谁吗?

如果没有这些熟悉的支撑,我们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一个令我们焦躁的陌生人,我们一直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却从来不想真正面对他。我们总是以无聊或琐碎的喧闹和活动来填满每一个时刻,以保证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你自己

开悟是“从梦中醒来”,这样的醒来是大彻大悟的,整个人都脱离了梦境,你梦中的角色都不用扮演了。如果这个地球是一个大游乐场,你就是离开了游乐场,不玩了。不建议灵修的人追求这种目标,因为我们在梦中、游乐场中是很好玩的,这是我们来这个地球的目的,不是吗?何必急着醒过来呢?如果你因为梦境太辛苦,过得太不开心,所以想醒过来的话,你就是没有掌握做梦的艺术。建议是:在梦中醒来,你还是在梦中,但是知道自己在做梦,也就是所谓的“清明梦”。如果我们真的能看透人生不过就是梦一场,那么我们可以在梦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潜能,把梦境中发生的一切都视为虚幻,但是不影响我们享受梦境。

我知道最终有一天,这场梦回结束,我会回到当初来地球之前所在的地方,是什么就是什么。既然如此,我得趁现在好好享受做人的乐趣。二元对立世界的张力,心灵和物质的对立,七情六欲,这些东西可能是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玩不到的,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尽情地玩乐。

在玩乐中,我也不执着于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一定都要是正面的或是好的。既然另一个世界里没有负面的、坏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不急于趋乐避苦。管它是什么,来了就好好经历享受。臣服是能够让你在这个梦境当中玩儿得转的最佳策略。谦卑和诚实也会让你日子更好过。

嫉妒是一种最不划算的负面情绪,无论你嫉妒对方什么:美丽、学识、才华、财富、好姻缘等。你的嫉妒能量都会把这些东西推得更远,因为它们也都是能量,你的嫉妒会让你吸引不到它们。所以,用祝福和祈祷代替嫉妒吧,这样你就是在敞开大门欢迎它们的到来!

女人仿佛生来就会互相嫉妒,很多女人也会为此而烦恼。无论是嫉妒别人还是被别人嫉妒,都不是愉快的感觉。嫉妒总是从羡慕开始,羡慕别人有,而你没有。羡慕之余,再加上一点怨怼,就变成了嫉妒心。如果只是单纯的艳羡、仰慕,还不至于构成嫉妒。为什么会有怨怼呢?多半来自竞争和比较的心理。竞争、比较的心理大多源于童年时候的环境影响。当父母教导孩子要用竞争、比较的方式来得到父母的关爱、注意和赞赏的时候,孩子就学会了。

现在如果我察觉到自己有嫉妒的情绪,我就会把它转化成祝福给对方。因为正向的能量是相互吸引的,如果你羡慕别人拥有的,却把嫉妒的负能量投射过去,那么你所羡慕的东西就不会来到你这里,因为你的负能量会排斥它。相反的,如果你投射祝福的能量,那么你所羡慕的东西可能就会被你吸引过来。

当带着一股炫耀的、自以为是的能量出去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嫉妒我,因而攻击我。但当我怀着谦卑的心,非常归于中心地出去应对进退时,得到的嫉妒能量就少得多。如果你因为被嫉妒而烦恼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有时候我们隐藏得那么好,别人看不出来其实我们有一颗很想要炫耀的、张狂的心,但能量是瞒不住别人的,总会找机会显露出来。所有外在世界的活动都是内在的投射,这话一点也不假。

如何唤醒我们的女性能量呢?首先,要能够放松、放下,是非常重要的。“身忙心不忙”。只做我想做的事,而且忙得很开心,能解决的就做,不能解决的就放下,所以我觉得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身忙心不忙。事情过去了,你就放下,心就不再忙了。当你的心不忙时,你的女性能量自然很容易由内而外地流露出来。

真正让我们感觉到忙的不适事情本身,也不是我们的心,是负面情绪带给我们的困扰。我们的身可以忙,但心是有空间的。当自己的内在空间很大的时候,外面那些忙忙碌碌的事情就像过眼云烟,一晃即逝。

最明显的女性特质:像大海,像天空,永远静静地存在,包容来来往往的过客,而不为所动。

生气,是因为你对生气这种情绪存在着需求。对父母能量的需求就是来自于身体的状态和自身的能量状况。所以,我们要及时清理自己的能量场,让身体变得健康。

另外一个女性能量的特质就是:允许,顺流而行,接纳当下所是。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它自己在流动,你要做的就是坐在一条小船上,任它载着你走,这样你会感觉很轻松、很自在。当事情发生时,你能不能做到臣服于那件事,而不是那个人?如果你臣服不了那件事,那你能不能臣服于这件事带给你的负面情绪?如果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想法生活、慢慢地,你会看到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主宰着一切。

在我们能够愈来愈放松、愈来愈顺流而行之际,女性能量就自然流露了。

发脾气了怎么办?如果无法接受自己又生气的事实,还要不断责怪自己的话,那么下次你发脾气的概率会更高。如果能跟自己的自责、羞愧共处,什么都不做,只是和它同处于当下,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然后你该道歉的去道歉,该弥补的去弥补。放松胸口、深吸气,都可以帮助你与自己不喜欢的情绪共处。

想要趋乐避苦是每个人的天性,它正是让我们深陷苦海的肇因。很多人不想面对内在的痛苦,他们追逐外面的成就,以为拥有金钱、爱情、名声、友谊、事业、名车、豪宅,就可以遮盖痛苦,让他们离苦得乐。

和自己最深的罪咎和痛苦在一起,艰苦地煎熬着。不批评、不自卫,全然地脆弱和臣服。如果做不到,就试着静观一切,一定要拉开距离注视自己。

很多人一直问:“如何去拥抱自己的负面情绪?”很简单,就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当下,不看手机不打电话,什么都不做,不想别的,就是乖乖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哪里难受。感受到了就跟那个不舒服的身体觉受待在一起。感受不到就去观自己的呼吸。非常简单,但是很不容易。至少试试看,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不会那么想逃了。

我们身边其实本来就很少有愿意说真话的人,所以,唯一说真话的可能就是那些跟我们吵架或是背后中伤我们的人。也就是说,平常我不会用这些面向世人。既然这些人在我身上看到了,还说了出来,那么他们肯定是对的。我们的内在绝对有这些潜在的面向,只是被我压抑、阻挡了。

在灵修的道路上,如果只追求自己的光明面,我们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也许外表看起来更祥和,但是内在的世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而且大部分有本事忽略自己负面的面向,而自我感觉良好地维护自己的形象。

那些批评你的人,其实真的是在帮助你修行,让你看到自己更多真实的面向,给你机会起接纳、整合它们,进而让你成为更加成熟而完整的个体。

一个真正决心要脱离痛苦的人是无人可挡的,但为何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在痛苦中找寻到了生存的意义(有人可以责怪,有事可以对抗),还有独特性——觉得自己有独家的痛苦专利而别人没有。人的行为和惯性有时真的非常愚蠢,只要自己愿意回头去看,一看就能明白。但大多数人由着他们的惯性做他们的主人、不去反思。

自私有三种:第一种:做事全然为了自己的享受和乐趣;第二种:做事是为了取悦别人,好让自己感觉好过;第三种:做事是为了不让自己感觉不好受。无论哪一种,你都没有真正地快乐。真正的快乐来自于自发性的、没有预设结果的行动。我们就像是笛子,让生命的音符自然地经过我们而流露。

诚实是最重要的,不仅要诚实地面对他人,还要诚实地面对自己。不要找任何借口来解释自己的不快乐,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负起全部的责任。要能够诚实地看到自己的小我又在计较、生气、嫉妒、担忧、幻想、责怪……

我们始终认为父母有义务和责任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是小时候的习惯。然而,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多余的精力、时间和智慧来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在人类的脑组织结构中,管理情、感受是我们的旧脑,相当于爬虫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脑,这部分的脑是不分对象、没有理智的,它只凭感觉来认人。这就说明了,愈是带有你负面特质的人,愈会吸引你。走入亲密关系之后,你的旧脑就会误认为这个人是你的父母,所以儿时的很多创伤就会很容易被这个人的行为所触动。而不幸的是,亲密关系伴侣由于具有我们父母的特质,所以,他们也会以和我们父母相似的方式来伤害我们。这就说明了为什么爱得愈深,痛得愈厉害。

自利和利他好比是一个跷跷板,我们多给自己一点,就少给他人一点;多给他人,自己的利益有时候难免顾不上。如果你每次在犹豫的时候,都能够选择利他那一头的话,你就一定会成功。就算不成功,你也会很快乐。相反,如果每次都选自利那一边,你注定失败,即使侥幸成功,也会非常不快乐。

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抽象难懂的灵性理论。

自利和利他的行为会养成一种习惯,因为“念”是会累加的。原来我们刚开始还有些犹豫,不知道是该利他还是自利,但是当我们选择其一之后,就会有一些既得利益出现,让我们尝到甜头,然后养成习惯,逐渐定型。选择利他还好,但是选择自利尤其如此。当凡事都只想到自己而且成为习惯之后,我们再也无法慷慨地为他人着想,甚至会做出许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来。

利他真的是我们人生最终要选择的道路,因为它会创造双赢局面。我们和万物的生命都是如此紧密相连,千万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虑到他人。分别选择自利和利他两条途径的人,到老的时候最容易分出高下。那时候,你对他人的“功能性”已经很少了,但是如果你曾经帮助过很多人,人缘很好,你还是会有很多朋友。

除非对方真的愿意,否则你是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你只能创造一个环境,让他有空间去探索改变。我们都试过,用胁迫、利诱、拐骗、鼓励等方式,来让我们所爱的人改变,这就好像是在试图教一头猪唱歌,不但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惹猪讨厌。

如何留住你爱的人,让他不想离开你。就是做他生命中的加号。

常常在检讨自己,对于我生命中和我身边的人,我是否是他们的加号?他们的生命、生活有没有因为我的存在而加分?如此一来,你自然就是一个丰富又充实的人,因为你是别人的加号,所以也不断为自己加分。不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一味地付出而失去了自己,绝对不会成为别人的加号。我们为别人付出,到我们给出的那一瞬间就已经结束了。如果你要求别人感激你、回报你,那你的付出就不是纯粹的,你就无法为别人加分。

很多人好像任劳任怨、不计代价地为对方付出,却换得了不好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在付出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不甘心对方没有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回报他,结果两个人都会陷入地狱。做一个单纯的加号吧,简单、快乐、自由、富足。

我们要学会人生的功课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你的人生功课很简单,就是:认输和吃亏。

你可能每天从睁开眼睛起来就开始忙、忙、忙到晚上然后倒头就睡,难怪会累、会积累负面情绪,因为你都没有留出时间和空间来给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留一些空白,为自己创造一些福气,有没有把自己的福气分享一些给别人?

我们之所以不能或是不愿去感受空无,是因为大部分人很怕生命中有空无、留白的出现。只要一安静下来,我们就放音乐,看电视,跟朋友打电话。我们没有办法享受一个人的宁静和空无,害怕那个无底的空洞把我们拉到一个未知的地方去。

感受到空无带来的快乐以后,我就觉得内在有一个空间可以容纳这些想法。我可以看着那些让我痛苦的人,看着内心的不安全感,看着恐惧、沮丧,然后什么事都不做。

如果你的内在也有这样一个空间的话,你可以允许所有人、事、物在你心里穿过,你会变得很轻盈。情绪之所以一来就是排山倒海的,怎么赶都赶不走,就是因为你内心里有个钩子把它钩住了。如果你的内在有一个空间允许思想和情绪存在,它待一待就走了。

我相信这样一直走下去的话,我们会更多地接触到内在的空间,有更多的空间去容纳我们的负面思想和情绪。慢慢地,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在、越来越快乐,真正得到大自在、大解脱。

我们对人失望是因为我们高估了人性,错不在人家,在于我们自己:施恩想要图报,拿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去衡量别人,并且要他们遵守。如果不放下对他们的怨怼的话,损失的是我们自己。

什么是真正的行善?第一种层次的行善——完全出于自我感觉良好;第二种层次的行善——我们是真诚地关心被给予的对象,被给予对象的状况是因为我们的善举而获得改善,对我们而要很重要。第三种层次的行善是觉得某些有利他人的行为是应该的,顺其自然要做的,但不在意是否有人会因此而受惠,或是受惠人是谁,也不需要受惠者的感谢。

亲爱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很多痛苦、创伤、委屈,你可以试着把眼光从“我的得失”转移到“他人的得失”。如果你因为帮助了别人,或是看到了别人因为你而变得更好、更开心,你就会觉得非常欣慰的话,那你就是个非常有福报的人。继续这样的习惯,会愈来愈开心。

灵修是个骗局吗?当初我灵修是想要逃避痛苦,获得永远的幸福快乐,最后我发现,灵修之后的痛苦和烦恼一点都没少。甚至以为自己敏感度的增加和向内看而更加地痛苦。差别是,现在的我,在悲伤中能面带微笑地生活,在恐惧中能够继续前进,在绝望中能看到希望,在黑暗中能够想象亮光,如是而已。

修行不是一场骗局,人生才是一场骗局。所以,你经历到的所谓人生痛苦也都是这个骗局的一部分。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带你看清这一点。

不要相信外在的权威,要不要依赖外在的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需要找到自己内在的声音,找到那个在演你人生角色的真正演员。

灵修不过是游乐场中的项目之一,把灵修融入到我的生活之中,完全地融合,而不是在形式上做一些灵性修持、上灵修课、求教大师、看灵修书等。

谁说修行一定要正儿八经地上灵修课,修持一个法门,跟随一个老师,摆出一副我在修行的样子?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不能好好面对、处理自己生活里种种问题的人,无论再怎么努力跟随大师修行,再如何精进,如果你作为一个人的问题都没有处理好,你就是在拿修行逃避自己真正应该面对的问题。

面对痛苦、经历痛苦才是最好的修行,没有一劳永逸的离苦方法。只有透过受苦,我们打受苦“预防针”,加强自己受苦的能力,下次痛苦再来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承受,并愿意和它共处,不再逃避。

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痛苦,痛苦是如影随形,永远去除不掉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培养受苦的能力。回到自己内心,不依赖外力,诚实地面对自己、察觉自己,才是最好的方法。

要想破解我们既有的思维模式,需要至少大半年的时间。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之有年,历史悠久,是不可能经由一个灌顶、一次加持、一本书、一堂课就可以改变的。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人——即使是佛陀、基督在世——可以改变你。你必须要自己下定决心去改变,为自己的生命负起全责。所以,一定要学会不再依靠外在的权威,要靠自己去下功夫。

灵修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在每个当下和自己开心地相处,而不是去追求觉醒或开悟。因为那个追求的动作就把你带离了当下,带离了你自己,你会变成一只追逐自己尾巴的狗。如果你学不会和自己相处,那么任何外在的人、事、物都不会带给你恒久的快乐。把心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安静地和自己的呼吸共处于当下。

我们自己最深的本质,在本书中作者称它为灵。称它什么不重要。

人并非仰赖出入息来维持生命。真正的生命泉源,是促使气息流动的力量。

人的末路,就是神的开端。

最后一个能够做真实的自己的要素就是:勇于打破自己从小被父母(后来是自己)建构的牢笼。

最美好的爱情,应该是我爱你的同时,刚好你也爱我。我们都向往这样的爱情,一如孩提时代热烈地渴望冰淇淋。

然而等我们慢慢长大,听过经历过许多故事后才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完美的爱情总是太少。因为不对等,几乎是所有爱情的通病。

我们总说,爱情不应该计较得失,但那是对于真心相爱的两个人而言。而女人作为爱情里天然的弱势一方,最怕的,是当你全心投入舍命经营时,遇到的,却是一个根本不爱你的人。所以,在爱情中,女人更要学会保护自己,保持清醒与独立,看清彼此。今天小编就总结了男人不爱你的几种表现,快来看看你的那个“他”中招了吗。

理性一点讲,男生追求女生的时候的热情,可能出于爱情,也可能出于新奇甚至只是一种征服的欲望。当一段爱情激情褪去,新鲜感逐渐消失,慢慢地进入平淡期,那些生活当中的细枝末叶才是一个人的真实状态。当你发现一个男人对待你开始慢慢淡了,不再主动提出约会,不再主动约你吃饭看电影,周末一起消遣,甚至日常生活里的对话沟通大部分都要依赖你去发起的时候,你需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个男人是否是真的爱你了。

爱一个人的时候,看向她的眼神都会闪闪发光。

大部分的男人在生活中都很少说“我爱你”,这与男人沉稳的本性有关。但不表达,不代表就不用表现。女人会更感性一点。记住她来大姨妈的日子、一份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一段纪念日的专属告白、乃至一个简单,但足够投入的吻,都能让女人从中接收到爱的讯号。

而这些小事情,对于一个真正爱你的男人来讲,真的很难吗?

对爱你的人来讲,你不止是在他的身边,更是在他的心里。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在他的眼里。天冷了他会担心你会不会着凉,你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挂念你是否孤单,他出意外的时候第一时间给你报平安,只是怕你担心。

他知道你怕打雷,所以每个雷雨天气你都能接到他的电话哄你入睡;他知道你痛经,所以家里的红糖从来没有断过;他知道你一忙起来就忘记吃饭,所以每周都有大大的零食箱子寄到公司……

因为爱,其实就是牵挂。

4.不尊重你以及你在乎的人或事物

在爱情里,两个人的相互尊重是一切对等的前提。爱是一份喜悦,一份欣赏,也是一份接纳与包容。如果一个男人总是以自身的喜好为标准,排除一切不感冒的东西,而不在乎你是否喜欢或者对你来讲是否重要,那这个男人至少在这段感情里面太过自我。换而言之,在他心里,你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

5.总是表现地成熟与冷静

当一个男人在女人面前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的脆弱和忧伤时,他一定是因为深深的爱你、信任你才这样做。相反,如果一个男人从来没有在你面前撒过娇,只能说明他的心,并不完全属于你。男人也会有脆弱的一面,在生活中工作中承担的过多压力,让他们也需要有舔舐伤口的瞬间,只是只有当他把心完全交付与你的时候,才会展现。总是成熟与冷静,永远一副大男人顶天立地的模样,也恰恰说明你并不是他想要停泊的那个港湾。

女人在爱情中往往太过投入,有的时候,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我们要对值得的人付出。就好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也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爱情里,我们也要擦亮眼睛,看准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为爱就是全心投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