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沾了毒品来玩得游戏,没钱最好别沾


  在《越战越勇》节目中与主持人杨帆互动。


  湖中游泳已坚持了30年。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92岁的郑关福,已至耄耋之年仍神采奕奕,思维敏捷。他擅长使用视频直播、微信、QQ等各种社交工具,是不折不扣的“网红”,堪称最“潮”的耄耋老人。2018年8月29日,他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越战越勇》节目的舞台,与主持人杨帆的一番对话逗乐了评委和观众们。

  2007年,郑关福开始玩起了唱歌直播。“现在是全民K歌时代。”郑关福的直播室里摄像头、耳机、话筒,各种装备一应俱全。他活跃的区域是视频直播网站上一个名叫“军歌嘹亮”的房间,“虽然叫军歌嘹亮,但我们不止是唱军歌,还唱情歌,情歌也嘹亮。”房间人气非常旺,常有上百人。

  光唱歌还不够,郑关福还配合着拉二胡、吹口琴,博得满堂喝彩,送“鲜花”和“礼物”的看客络绎不绝。礼尚往来,郑关福毫不吝啬,通常送出去的礼物比收到的礼物多。为此,他一个月要在直播网站上充值上千元给网友送礼。

  “有人买烟买酒,是花钱,但是对身体没好处。我这样也是花钱,带来的是开心。”郑关福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在央视《越战越勇》节目中,郑关福演唱的是《游击队之歌》,也赢得了嘉宾的称赞。

  郑关福的老家在杭州西湖边,他年轻时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还参加过抗美援朝。1976年,他来到安吉工作,从此定居在安吉。退休后,为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他跟着儿子学起了上网,“我跟你们年轻人一样,对网络世界充满着好奇。”

  郑关福的儿子是位网络发烧友,上世纪90年代就买了第一台电脑。WIN2000、XP、WIN7系统,郑关福都用过,主机都换过3台了,这些都是儿子用了“淘汰”下来的。郑关福开玩笑说,儿子的电脑升一级,他的电脑也跟着升了一级。“人家都说我‘潮’,其实这和家里的小孩有关系。小孩不告诉大人怎么玩网络,大人也不会问。”

  前几年,郑关福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志趣相投的哈尔滨网友,他还特地飞去见了网友。回来后,两人至今还保持着联系,经常一起微信聊天解闷。“家里人从不会阻止我去见网友,他们还会陪着我去。”郑关福说,正是家中的学习氛围让他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潮老人”。

  除了上网直播唱歌,郑关福还是一个健身达人,在安吉游泳圈非常有名,也是当中年龄最大的泳者。从30年前开始,他经常去湖中游泳,直到现在还在坚持。他还爱变着花样玩,通常是蛙泳、仰泳各种姿势轮番转换,一起游泳的年轻人都表示非常佩服。在央视的节目中,他告诉主持人杨帆,自己现在冬天不游泳了,但买了个皮划艇,会在冬天划进湖中晒太阳。

  “中国老人放弃自己太早了,我们终身都要学习。”这是他非常推崇的观点。他不无感慨地表示,不少女士到了60岁就不擦口红不化妆了,其实老年人也要打扮打扮,要有一颗不老的心,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曾经有个老师跟我说过,什么事你都要去沾点边,不然你的生命里就没东西。所以我篮球、排球、单杠、双杠、口琴、二胡都要去练一练。”

如果要问人类会被哪些物质轻易毁灭,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毒品。因为毒品的危害在于:“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最主要的是人一旦被毒品控制,这一辈子重要改过自新的几率非常之低,一生就有可能会在“吸毒-戒毒-吸毒-戒毒“恶性循环中度过。

根据《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目前全国统计在册的吸毒人员为250.5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或许你会说从中国总体人口比例来说,这些吸毒人群的数量并不多啊。但这只是在政府机构中注册有登记的吸毒人群,那么实际吸毒人群要如何来统计,这个在国际上有惯例,实际的吸毒人数一般都会在统计在册的吸毒人数的基础上乘上4或者5,那么再根据中国国情这个系数只会上涨。中国的吸毒人群至少在千万以上。

在报告中值得我们警示的,吸毒人员越来越低龄化:

截至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增长6.8%。其中,不满18岁2.2万名,占0.9%;18岁到35岁146.4万名,占58.4%;36岁到59岁100.3万名,占40%;60岁以上1.6万名,占0.7%。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涉毒人群低龄化日渐庞大,这说明现在的目前年轻人受一些明星和圈子文化影响,以及对新型合成毒品的认知有限,从而轻易就将自己交给毒品,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

青少年吸毒的危害更甚于成年人,这是由于他们在塑造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一旦沾染上毒品,会让你丧失年轻人的朝气,身上处处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毒味。让一个原本勤奋上进的人变得懒散成性。它能让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变成魑魅魍魉。它能让彬彬有礼之人变得孤僻自私,脾气暴躁。

青春年少正是好奇心十足的时候,他们反抗大人权威,叛逆成人社会,更容易被人引诱吸毒。在当今社会,毒贩无所不在,可能是身边的邻居,也可能是KTV或酒吧中的陌生人,甚至是身边的同学。如今的新型化学合成毒品成为亚文化中的潮流时尚,更易在群体社会中分享吸食,你能拒绝和分辨出来哪些是毒品吗?

吸毒不同于其他犯错,你可以悔恨改过,可以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是沾染毒品几乎是一条不归路。你说意志力很强大,不怕戒不掉,然而这也是许多吸毒者,当初吸毒的理由,而结局无一不是被毒品毁灭人生。

毒品伤害的不仅仅生理上,更恐怖的是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想一想人的意志力如何来的,在毒品面前谈意志力是苍白无力的。毒品对生理和心理造成的损害会导致吸毒人员的心理扭曲,情绪暴躁,有暴力行为、自杀自残行为等。在毒瘾的控制下,无道德,无底线,各种丧尽天良的事都能做出来,如丈夫砍伤妻儿,儿子杀死父母这种人间悲剧。其次就是对身体各器官的严重损害,加速身体衰老。曾经有医学解剖,将死亡的吸毒者大脑解剖,发现吸毒者的大脑可谓千疮百孔,所以很多吸毒人员寿命不长。

从我接触过的吸毒人群来说,确实于《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所阐述的一样,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曾经认识一位年仅十七岁的青春漂亮小女生,十六岁就开始吸食冰毒,碧玉年华本该享受这美好时光,却因毒品走向不归路。小女生家境优越,父母基本对她来说只是一部ATM提款机,关爱对她来说一种奢侈品。她的青春里只有叛逆、冷漠、冲动、狂妄,身边的朋友都是混迹在社会边缘的同年人。

或许是放纵报复,或许是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朋友圈,她在KTV第一次接过朋友们递过过来的溜冰壶,毫不犹豫的吸食起来。强烈的刺激感,让她的整个人都兴奋刺激起来,她很享受这种感觉。从此,她的生活就是除了在吸毒就是买毒。

毒品最可怕之处,在于无论你是一个意志力多强的人,都会在它面前溃不成军。现在的新型毒品吸食简单,刺激性更强,一经尝试就有强烈的心瘾,英雄成狗雄,贞女成荡妇。

再次见到她,是两年之后,“现在除了艾滋病,脑袋也不好使,我已经不记得很多人和事,我现在是拖着一个破烂不堪的身躯苟且的活着,唯一的结局就是等待死亡的那一天。”呆滞无光且空洞的眼神,从她满嘴溃烂的牙齿中艰难的吐出这段话,冷酷且没有活气,仿佛描述着与自己不相干的故事。

我望着她沉默许久,任何言论在她面前是那么苍白无力,安慰她不需要,同情更用不到。对于一个不到二十年纪的女孩,在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死亡,这种残忍且现实的故事在中国无数重复上演着,而执导这一切就是毒品。

如果上面没有让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下面来看看这些让人恐怖的毒品,是如何毁灭人类的。

在俄罗期街头曾经上演过现实版的“行尸走肉”,街区里出现全是面目惨白,双眼无神,形销骨立的人。这些人的内脏器官已经受到严重损坏,并且大脑知觉能力受损,严重者失去语言及行动能力,只能僵直的行走,形同丧尸。更有严重者的身体皮肤、血管、肌肉开始腐烂脱落,直到只剩下白森森的骨头,寿命一般活不过三年。

Desomorphine俗称“鳄鱼”Krokodil。化学名为二氢去氧吗啡,是一种可待因和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就跟吸毒者用可卡因药丸代替可卡因一样,“鳄鱼”则是另一种比较昂贵的毒品海洛因的替代品。“鳄鱼”中主要活性成分为二氢脱氧吗啡(与吗啡相比,它的6位上羟基脱去氧原子,7,8位上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1932年在实验室合成后迅速被用作吗啡的替代品。

MDPV是当前在欧美兴起的迷幻药,初时人们以其外形如同海盐,称之为“浴盐(Bath Salt)”,2012年5月26日美国迈阿密有一名男子尤金怀疑服用此种迷幻药后,犹如“丧尸”般在街上发狂追咬途人,一名流浪汉走避不及,惨被咬脱半边脸皮,遂有人将MDPV称作“丧尸浴盐”。

2012年5月,美国迈阿密警方开枪打死一名男子,因该男子在高速公路上攻击一名流浪汉,啃掉其近80%的脸部皮肉。事后调查称,该疯狂男子事发前曾吸食“浴盐”。

卡西酮类毒品的这个特性在其他许多新型毒品中也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化工原料能够制作成多种多样的新型毒品,而便宜易得,意味着祸害更多人的可能性。

从吸食人群上看,除了低龄化特征外,而毒品亦不是再价格昂贵的产品,更穷人通过吸食便宜的新型毒品减压、麻痹,联合国的一份官方报告说,贫困、粮食不安全、贫富差距、社会排斥、受到剥夺、流离失所、缺乏综合性教育和娱乐设施及就业前景、童年早期的父母关爱和指导欠缺、受到暴力和虐待的侵害,是同时影响到毒品问题供需两方面的部分社会经济因素。这些因素是毒品现象的重要动因。

你能想像出目前在我国农村毒品有多泛滥吗?特别是在农村中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年一代,成群结伴的成为瘾君子,俨然已经成为吸毒圈内看后起之秀。的确,对于有钱人来说,吸食毒品可能是一种填补空虚,或者是“时尚”的社交生活方式。然而,对于穷人来说,吸毒则更多是一种廉价的发泄工具。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几十块钱一瓶的“摇头水”很泛滥大体也是这个原因。而甲卡西酮是一种比冰毒更便宜,药力更强劲的毒品,所以具备了在小城市、在穷人中流行的潜质。

廉价而威力强大的毒品“从农村包围城市”,风靡全国,不是不可能。大家更熟悉的冰毒也是一种合成毒品。在美国,冰毒又称之为“穷人的可卡因”。因为这种可以大量合成的毒品比可卡因药力强,又要便宜得多。在当时,可卡因是和好莱坞等耀眼的时尚元素联系在一起的。当冰毒被大量接受、蔓延,便不再是“穷人的可卡因”,而变为了全美的可卡因了。。当同类型但要更贵的冰毒已经风靡中国的时候,有理由担心“丧尸药”的泛滥。何况说,这种药其很容易和冰毒一样,被包装成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浴盐”在欧美都十分流行。

美剧《行尸走肉》中的人类已经成这个星球的稀有物种,而占据这个星球的是大量的丧尸,他们以啃食人类为主要行为,最终毁灭人类。如果说这一切将会在现实中上演,你还会否认我说的将人类毁来必将是毒品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钱人沾了毒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