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净值型货币天天基金每日净值查询来了 以后买要注意什么

【中基协开会研讨货基指引:市值法货基或更名“浮动净值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5月17日从多家基金公司获得证实,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组织行业相关人士召开了两场关于市值法货币基金的研讨会,重点就市值法货币基金指引的“草案”内容进行探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5月17日从多家获得证实,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组织行业相关人士召开了两场关于市值法的研讨会,重点就市值法货币基金指引的“草案”内容进行探讨。

  据部分参会人士反馈,虽然最后仍有多个细节问题仍有争议,如是否征收惩罚性赎回费、初始净值设定多少等,但大方向上,强调新型“业绩波动”、“不保本保息”的特点已达成一致。为了凸显这一特点,据称指引或在产品名称上改变现在“市值法”的说法,直接代之以“浮动净值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市值法货币基金的相关运作指引还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但并不妨碍一些基金公司“抢新”的热情。来自于证监会网站的最新公开信息显示,易方达、富国、中融、建信、华宝、南方等六家基金公司已上报了7只标榜“市值法”的货基产品,且有4只第一次反馈意见。

  有参会基金人士透露,基金业协会近期召集的这两场与市值法货币基金相关的研讨会,不仅有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员参加,还有托管部人士和部分销售渠道负责人参加,但规模并不大,属于内部闭门会性质。

  研讨会主要围绕市值法货币基金的运作指引等核心内容展开,其中有提到产品名称的确定。从目前已上报的这类基金名称看,都是以“市值法”命名,但有业内人士提出是否可以将“市值法”变为“浮动净值型”。通过强调波动的特性,一方面给投资者做足风险提示,另一方面突出这类货基的变化,与存量的货基明显区分。“这一点得到了比较大的认同。”该参会基金人士称。

  他还透露,目前市值法货币基金指引还只是初步草稿,目前仍有一些细节问题尚待确定,待内容成形后基金业协会应该会对外发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业内意见。

  此外,研讨会上还就市值法货币基金初始净值、认申购门槛、是否征收惩罚性赎回费等进行了讨论,不过尚未达成最终意见。

  据另一位参会的基金人士透露,有观点认为,市值法货币基金投资金额不宜过低,初始净值也以百元计比较好,主要是因为货币波动很小,继续维持1元净值的话,小数点可能得精确到后四位,只有改成100元,才能精确到“分”,且如果维持1元净值,认申购门槛较低,投资者几天都看不到收益。

  但也有观点认为,货币基金本来就是普惠金融的一种产品,之前货币基金最低申购金额已降到1元,甚至更低,市值法货币基金提高门槛不利于散户投资者买入。

  营销冷热度尚需观察

  最近半年多来,货币基金市场没有新发一只产品。从证监会审核情况看,虽然传统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的受理和审查并未停止,但批文迟迟未下发。

  因此,有基金公司在运作指引还未出台前就抢报“新型”货基。在他们看来,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刚性兑付打破,货币基金必然也要迈出新的一步,原有规则会调整,新批基金一定是突出净值化的产品。

  中融基金表示,在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市值法货币基金或可为现有的货币基金形成有益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化解极端性市场风险。

  然而,对于市值法货币基金上市后投资者的接受程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了解,很多人士都表示需要观察。

  “目前机构投资者显现的兴趣不大,主要还是会选择认购传统的存量货币基金。毕竟市值法货币基金告别了隐形的刚性兑付,风险厌恶型投资是不喜欢的”,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营销副总表示,“也许有新产品出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验证,市场可能接受这类基金。”

  国信固收研究团队日前发布的一份货币基金现状报告显示,至2018年一季度末,发行在外的货币基金有308只(剔除理财基金及已到期货基),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69284亿和66274亿,较去年年末分别增加5633亿元和5407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比例的60%以上。

  “存量货币基金的市场仍很庞大,不过从严监管方向看,货币基金规模未来应该难以再出现增长,甚至可能缩水。”上述基金营销副总说,“其他国家市场有先例,一旦货基净值化改革开始,货基规模即迅速缩水,存款可能重新成为低风险偏好资金的归宿。”

  事实上,今年3月,货币基金规模再度明显缩水。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货币基金总规模由2月底的7.8万亿元降至3月底的7.32万亿元,缩水4832.23亿元,成为近几年来货币基金规模缩水最严重的月份。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新兴起的公募FOF基金出现了减少货基配置比例的案例,第二批FOF中的中融量化精选混合(FOF)和前海开源裕源(FOF),均在招募说明书中提到“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比例不超过基金资产的5%”。

  后者拟任基金经理苏辛表示,设立5%的货基配置边界,更有利于基金管理人发挥资产配置能力,在权益投资上发力。但有业内人士提出,货币基金的避险功能还应得到发挥,在频频踩雷的背景下,FOF基金避险对货币基金需求较大。

资管新规颁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向公募基金“靠拢”。多家银行推出符合资管新规理财产品,投资标准化债权、可投公募基金以及以浮动业绩提成取代固定管理费成为银行理财新品的主要特色。

未来,公募基金及银行理财产品将在产品设计、客户群体、投资能力上充分竞争,基金公司人士坦言银行理财产品在费率、发行上具备一定优势,不过无论是银行理财还是公募债券基金,最后比拼的还是投研能力。

多家银行设计新款理财产品

近期,银行纷纷上线新款理财产品。浦发银行推出了一款投资债券类资产的理财产品,为公募型净值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包括现金、存款、债券、货币基金等标准化固定收益类资产;产品设置了180天封闭期。有别于公募基金以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上述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4.5%~6.5%的实际参照。此外,收费模式上也与公募基金不同,浦发的产品免收申购赎回费,仅收取每年0.04%的托管费以及0.5%的销售手续费;若投资收益超过5.5%,则收取超额收益的50%。

记者前往浦发银行咨询理财产品时,该行一位理财经理介绍,浮动净值型理财产品并不比以往有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更具优势,只是在2020年之后,银行不得再推预期收益理财产品,浮动净值型理财产品只是顺应资管新规趋势而为。

光大银行5月底推出的“阳光金日添利1号”理财产品也十分类似公募基金,投资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还可投资公募基金管理的产品;产品成立8日后开放申购赎回。阳光金日添利1号还设置了与公募基金类似的巨额赎回条款,当发生巨额赎回时,管理人可根据情况决定接受全额赎回或部分延期赎回。

工商银行也在近期推出了5年封闭期理财产品,“鑫得利”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理财产品收取托管费、销售手续费以及超过5.4%年化收益的浮动管理费,投资范围包括债券类及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债券类资产。“资管新规不允许期限错配,封闭期高达5年或是为了解决投资非标资产时的期限错配问题。”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

上海浦东新区工商银行网点一位理财经理透露,不会主动向客户推介浮动净值型理财产品。不过,未来随着资管新规整改时间结束,银行也只剩下净值型理财产品。

公募基金热议产品竞争力

公募基金将直面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二级市场标准化债券投资上的竞争压力。“光大、浦发等发出的新款理财产品基本符合资管新规要求,除了监管部门不同,和债券基金已非常接近。而债券基金在投资上还受到单一发行主体投资比例等限制,在理财产品细则出台之前,银行的发挥空间相对宽松。”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总监说。

在该产品总监看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浮动管理费也是一个卖点。“收取浮动管理费的公募基金较少。而银行理财产品的综合费率比较低,基金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基金公司不收管理费就没有渠道愿意卖;而银行可以不收管理费,因为他们自己可以搞定产品发行。”

“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还设置了类似180天的到期日,非常灵活,不像公募基金申报需要一定的流程,周期较长,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时点和业绩报酬的基准设定。”上述基金公司产品总监分析。

不过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是否还能在客户接受度上取胜,基金公司人士有不一样的观点。“公募债券基金在银行渠道个人客户端一直很难卖,其实和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并不大,因为浮动净值、不存在预期收益的产品,普通投资者接受度不高。未来银行理财产品若是按照业绩比较基准提取业绩报酬,还是能给客户利益绑定的预期。”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说。

但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则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一旦转为浮动净值型,在客户接受度上将面临很大考验。“关键还是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如何估值,若是按市价估值,理财产品净值将会上下波动;若是按摊余成本法估值,业绩的波动还不明显,客户也不会感觉到与以往理财产品太大的区别,这些都得等到银行理财产品细则予以明确。”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总监说。

在关键的投研竞争力上,银行资管及基金公司人士对自身的优势都很有信心。“银行资管的强项在渠道,此外,银行也比较擅长固定收益投资。”一位银行资管人士认为,相比之下,基金的强项在二级市场权益类投资。

“基金公司过往在投研上积累了丰富经验,银行资管人手相对有限,中小银行的投研队伍能否匹配如此大体量的理财产品规模还有待观察。而且,银行可投公募基金,这在流动性管理上占据优势,目前公募基金的薪酬体系也有优势。”深圳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称。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引言:在业内率先探索最接近传统理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解决方案

  后资管新规时代,理财产品净值化成为大势所趋。金鹰基金在业内率先探索最接近传统理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解决方案,以目标收益下风险最小为解决方案的构建原则,布局系列固收产品,抢滩净值型理财市场。

  其中,在2017年率先布局的金鹰添瑞中短债,作为金鹰型理财产品解决方案的旗舰产品,在成立以来近一年的时间里,凭借清晰明确的产品定位、平稳的净值增长,完美契合了市场中对和中短期理财的投资需求,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引领了新一波中短债热潮。

  前瞻发掘净值型理财产品需求

  金鹰添瑞中短债先行先试

  今年二季度以来,中短金受投资者追捧规模增长迅速,也成为各大基金竞相布局的“香饽饽”。

  金鹰基金早在2017年8月就率先布局中短债基金,并旗帜鲜明的将金鹰添瑞中短债定位为“货币基金增强”,目标收益比货币基金收益高50-100个BP,不追求更高收益,严格控制回撤,力求基金净值的平稳增长。

  金鹰添瑞中短债的出现,让曾经红极一时的爆款基金,重现江湖。这一产品定位让金鹰添瑞中短债在发行期就备受关注,为何选择此时发行一款已沉寂十多年的基金类型?

  金鹰基金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在当下时点选择发行中短债基金,主要从市场走势和产品设计等多个角度考虑。从产品角度,随着监管加强,货币基金势必会回归现金管理工具的定位,对高收益的追逐不可持续,中短债基金不仅可承接这部分需求,也可作为理财净值型产品的替代品,从当时的债券市场来看,短端品种的收益也更为确定。

  而就在金鹰添瑞中短债期间,监管机构发布了公募基金流动性新规,促使货币基金回归流动性定位,货币基金比拼高收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货币基金收益率的下行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紧随其后的是影响百万亿理财市场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在打破刚兑、净值化转型的要求下,过往直接或变相保本的理财产品也将成为历史。

  在此背景下,金鹰基金率先抢滩净值型理财市场,对中短债基金的布局及对金鹰添瑞中短债“货币增强”的明确定位,战略前瞻性不可谓不远。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7日,金鹰添瑞中短债成立以来近一年时间里,净值增长率达5.55%,远超一年期银行理财和同期货币基金收益均值,最大单日净值回撤只有0.04%,是同类型中短债基金中最小的。

  金鹰添瑞中短债基金经理龙悦芳表示,在过去近一年的投资管理中,金鹰添瑞中短债严格坚守货币增强策略,控制风险,减少净值波动,满足以传统货币基金和中短期理财为主的这部分市场需求。

  业内认为,金鹰添瑞中短债作为金鹰基金净值型理财产品解决方案的旗舰产品,清晰明确产品定位、稳健的业绩表现,使其在激烈的同类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引领了新一波中短债热潮。

  布局系列固收产品线

  提供后资管新规时代净值化理财产品替代

  事实上,金鹰添瑞中短债只是金鹰基金抢滩净值型理财市场布局的首只旗舰产品。据了解,在后资管新规时代,金鹰基金以特定目标收益下风险最小化为投资解决方案构建原则,针对市场不同阶段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结构特征以及不同产品所定位的客户持有期限特征,进行风险收益比最优的策略选择,打造了一条最贴近传统银行理财体验的净值型产品线。

  从货币基金到定位“货币增强”的短债基金、短债增强基金,到对标传统银行理财相应期限和目标收益的债、信用债等债券组合策略产品,再到覆盖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的绝对收益产品,金鹰基金围绕“风格化、策略化、工具化、品牌化”对产品线进行精细化升级,固化旗下固收产品的投资策略和目标收益定位,形成现金管理品牌、债券投资组合品牌、绝对收益策略品牌三大固收品牌。

  除旗舰产品金鹰添瑞中短债外,针对持有期限为6-12个月的投资者打造的债策略产品金鹰元盛,截至9月7日,今年以来已实现净值增长6.91%,业绩优于同期对标银行理财。把握中长期利率拐点、聚焦3-5年中高等级信用债的金鹰添利中长期信用债,今年以来也已取得了5.6%的收益,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0%。

  中短债基金作为金鹰基金最接近传统理财的净值化系列产品服务方案的先行先试,已在客户中积累了良好的理财投资体验。据了解,金鹰基金后续会根据市场需求,陆续在合适的时机推出相应对标传统理财需求的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天基金每日净值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