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街夜市算命大概多少钱 我看自己命如何 大师的收费我先不说

香港购物能刷广发信用卡吗?不是储蓄卡的

购物点这些不知道会不会只能刷银联的储蓄卡,广发信用卡这个能刷吗?我喜欢刷这个可以积分

  • 储蓄卡和信用卡都可以刷的

    储蓄卡和信用卡都可以刷的 显示全部

  • 一般来说,只要信用卡在有效期内,都是可以刷的,只要卡面上有VISA或Master的标志~但是在

    消费,一般情况下,支付时店员都会问你是走银联还是信用卡,因为和大陆的联系,刷银联是直接会根据现时的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兑换为人民币价格,这样是最划算的,如果刷信用卡,会先兑换为美元价格,而且中间会产生1%~2%的手续费(根据银行不同),所以价格就会高一些了,因此建议多考虑一下,为了兑换积分是否值得~另外,之前在

    购物时,免税店的店员也告诉我们,刷银联是最划算也最方便的方法了,我们当时购买的化妆品,本来当时汇率不到0.81,但刷了信用卡计算下来的要到0.83+,如果是比较大额的消费的话,还是会有一定的金额亏损的。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题主采纳]一般来说,只要信用卡在有效期内,都是可以刷的,只要卡面上有VISA或Master的标志~但是在香港消费,一般情况下,支付时店员都会问你是走银联还是信用卡,因为和大陆的联系,刷银联是直接会根据现时的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兑换为人民币价格,这样是最划算的,如果刷信用卡,会先兑换为美元价格,而且中间会... 显示全部

    一般来说,只要信用卡在有效期内,都是可以刷的,只要卡面上有VISA或Master的标志~但是在

    消费,一般情况下,支付时店员都会问你是走银联还是信用卡,因为和大陆的联系,刷银联是直接会根据现时的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兑换为人民币价格,这样是最划算的,如果刷信用卡,会先兑换为美元价格,而且中间会产生1%~2%的手续费(根据银行不同),所以价格就会高一些了,因此建议多考虑一下,为了兑换积分是否值得~另外,之前在

    购物时,免税店的店员也告诉我们,刷银联是最划算也最方便的方法了,我们当时购买的化妆品,本来当时汇率不到0.81,但刷了信用卡计算下来的要到0.83+,如果是比较大额的消费的话,还是会有一定的金额亏损的。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 都是刷银联的广发信用卡的~~而且会立刻转换为人民币结算,划算很多~~

    大部分商店都接受银联交易的~~储蓄卡也是可以刷的,但是里面要有足够的钱~~

    完全没有问题的,我在香港都是刷银联的广发信用卡的~~而且会立刻转换为人民币结算,划算很多~~香港大部分商店都接受银联交易的~~储蓄卡也是可以刷的,但是里面要有足够的钱~~ 显示全部

    都是刷银联的广发信用卡的~~而且会立刻转换为人民币结算,划算很多~~

    大部分商店都接受银联交易的~~储蓄卡也是可以刷的,但是里面要有足够的钱~~

  • 当然可以呀,只要卡片没过期哈哈哈哈,信用卡可以积分,告诉服务员走银联通道,没有手续费问题。有时候还能打折呢,记得看清楚单据和保留单据哦。

    当然可以呀,只要卡片没过期哈哈哈哈,信用卡可以积分,告诉服务员走银联通道,没有手续费问题。有时候还能打折呢,记得看清楚单据和保留单据哦。 显示全部

    当然可以呀,只要卡片没过期哈哈哈哈,信用卡可以积分,告诉服务员走银联通道,没有手续费问题。有时候还能打折呢,记得看清楚单据和保留单据哦。

原标题:实拍香港人真实生活 如此不堪(组图)

小编导语香港是个繁华的大都市,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只是香港的一部分,在繁华的背后还真实存在着另一面。

香港是个繁华的大都市,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只是香港的一部分,在繁华的背后还真实存在着另一面。

作为一个外来旅游者,怎么看香港都不会很全面,最多也是深入一点而已。相比较高楼林立和成熟的商业,我更愿意看一些一般旅游者不太会关注的方面,也就是跟 当地人真实生活有关的场景。图片是我见闻的一些记录,或许只是自己的主观意识,或许非常片面,但我绝无恶意,更没有贬低的意思在里面。

四通八达的香港地铁,是出行的最佳选择。

高楼大厦的狭缝里,才是真正的香港生活。

再窄的马路,照样秩序井然。

没有人潮汹涌的游客,这里主要针对本地居民。

普通百姓需要的是普通消费

看到这些,让我想到了重庆十八梯。

但这比十八梯要干净许多

永利街,看到这些很亲切,有上海里弄的影子。

从标语可以看出,香港还是比较尊重民意。

满大街的房产中介,竞争的背后是服务。

就算商铺林立,地面一样干净整洁。

整洁来自有序的垃圾分类

室内已严禁吸烟,烟民只能在室外腾云驾雾。

饭店门口摆粥摊,繁华的商业街里也有流动摊贩。

旺角,是香港比较平民的地方

庙街,又称男人街,都是卖一些小商品的摊位,到了晚上非常热闹。

这些摊位是不是有证不得而知,但好像木有城管。

庙街有不少看相算命的摊位

这一家在认真听大师讲解

在庙街,有不少这样的粤剧票友。

繁华是你们的事,甜蜜是我们的干活,哈哈……

你看不到风口浪尖里的香港,在这座文明发达的城市中,时代的印记和观念的冲突隐藏在日常生活中。

2011年11月30日,香港,一名男子在海边钓鱼。

2008年12月22日,香港,菜市场内,一名男子扛着一头生猪返回自己的肉店。

2009年8月29日,香港九龙公园,几名老年人在晨练。

2009年12月23日,香港,两名女子在码头聊天,远处停泊着等待出港的渔船。

2011年2月15日,香港,一家街头饭馆老板在准备食物,窗户蒙上了一层水汽。

2011年4月9日,香港,一名女子和一名孩子在公园玩耍。

2012年8月30日,香港街头,一名老师在分发报纸。

2014年1月27日,香港,临近春节,一名女子在街头兜售商品。

2014年8月20日,中国香港,太阳光冲破云层,照耀香港维多利亚港。

2014年8月23日,中国香港,一男子正在用手机拍摄香港维多利亚港口美景。眺望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香港海运大厦,香港中银大厦 BOC Tower,香港国际金融中心IFC、香港维多利亚港。

2014年9月16日,中国香港,香港铜锣湾地区,老旧的民居住宅与高大上的商业楼宇形成鲜明对比。

2014年9月24日,中国香港,一男子站在桥上眺望香港湾仔城市夜景。

2014年9月26日,香港举行迎接国庆65周年活动,几名中年女子在台上跳舞。

香港最底层平民的生活是这样的

前几次去香港,因为是自费旅游,又有朋友帮忙,所以都住在中环或者湾仔。白天通常直接去旅游景点,晚上偶尔出去逛逛商场也主要在酒店附近或者金钟和中环,加上换乘都在中环地铁站或者码头,吃饭也在附近,所以对香港的印象非常不错。商店美轮美奂,美食名不虚传,觉得国际化的香港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可这次到香港,把我以前的印象完全颠覆了。接待方为了利润最大化,安排我们住在位于北角春秧街上的一个酒店,使我得以见识了香港的另外一面和香港最底层市民的平实生活。

春秧街的街道杂乱且潮湿,偶尔还有古老的有轨电车穿街而行,街道的两旁几十年前的堂楼下边,是一家家小店,衣服、袜子、鞋帽,南北水果、海产﹔闽南地瓜、花生、柑桔,牛羊猪肉、鸡鸭,海鲜,应有尽有。如果不是卖主的口音,我真觉得是在北京的哪个农贸市常这就是春秧街——北角的地标,据说也是港岛变化最小,最能反映香港平民生活的街道。朋友调侃说,想要看看香港最真实的一面,春秧街是最佳的去处。

春秧街的历史,与内地移民浪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战后,大批来自上海的新移民涌入香港。他们大都聚集在渣华道、春秧街和马宝道一带。当时的北角是上海新移民居住地首选,上海人带来上海菜馆、美容店和理发店。不但令北角的人口渐渐增长,更将上海的各类文化,包括娱乐、饮食、印刷等带到这里。那时盛行于香港的上海理发店布满北角,春秧街的杂货店随时可买到上海日用品。据说,在月园游乐场入口处还经常有一位阿婆用上海话大声叫卖白兰花和夜来香。那时在北角,到处均能见到上海的景、体味到上海的情。因此,北角得到了「小上海」的称号,而上海文化也由此逐步输入香港,尤其是各种娱乐文化更是深深影响了香港人的生活方式。

70年代以后,北角一带变为内地福建籍移民聚居的地方。成千上万的福建老乡从贫瘠的乡下涌来,在月明楼、皇都大厦、南天大厦、新都城的亲友家里落脚。这些大厦都有不同方向的入口,天井昏暗,因为楼面广大,街道七折八拐,几乎就是那种可以打城市游击战的地方。而这里的福建人,又以来自福建晋江人数最多。他们与海外闽籍的乡亲一样,后到的投靠早到的,扎下根的帮助无处落脚的,开店办厂的拉扯找不到门路的。北角慢慢地成为他们的聚居地。福建人也慢慢的取代了上海人,成为北角最多的外省人口,人们慢慢又把「小上海」改叫成「小福建」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这里又逐渐被浙江人所取代,路边的小百货也大多为浙江产。比较搞笑的是,在一个摊档前,一个小老板故意把包的品牌写成LU,与LV很相近,与国内的假名牌市场没有什么区别。

在香港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北角之所以成为新移民聚居的地方是有理由的。它缺乏鲜明的香港风格,建筑物呆板,电车笨重陈旧,市容也较混乱肮脏,租金自然比较低。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是很昂贵的,也是新移民刚到香港时比较难以适应的。

如果你问问从内地到香港永居的人,很多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好像成了一个定律。新到香港的内地人最先到这里落脚,等逐渐适应了香港的生活,融入香港人圈子,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离开这里,到更好的区域租房或者买房居祝

住在这里的人也远不如中环尖沙咀的白领们那么时尚,连百货公司的货物都便宜一些。这一切使初到贵境战战兢兢的新移民们少一点自卑,多一点安全感。大家都是新移民,都够土,都囊空如洗。大家都立志疯狂挣钱,对将来都有无限的憧憬。

从我住的房间窗户往外看,就是这番景致。

救护车到了这里一样抓瞎。那天我观察了半天,任凭救护车铃声大作,所有的商贩个个若无其事,最后还是警察骑摩托来才开出一条道路,使得救护车可以停在楼下。

这种景象在北京好像已经没有了?可能小城市还有。

早晨七点,这些摊档就开张了。

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好泰国的佣人在享受法定的周日假期。

这是春秧街去往北角码头的道路。

北角码头门口的海鲜摊档,腥味扑鼻。

且不说该酒店有没有星,而且我也深信春秧街不能完全代表今天的香港,可就那环境足以让人倒足了胃口,整个一香港的大钟寺。每天走在这弥漫着各种异味的街道上,心里的感觉地球人都知道。唯一与内地不同的是,市场上没有吆喝声。

该酒店绝对是香港方接待内地旅客的主要地方之一。每天晚上十一点多钟还有人入住,早晨六点不到就有人离开。房间本身不隔音,加上咱内地同胞从来都把酒店当自己家,说话声音那个大啊,真是没办法。

很可怜 香港穷人的蜗居生活很惨(组图)

房价太高的无奈 香港的“牢笼”生活

这些在香港市区内的“牢笼”一般的房间几乎没有比厕所隔间大多少,这些房间同时充当着厨房、客厅、餐厅、卧室、储藏室的功能。住在贫民窟里的人有老有少,有失业或低收入家庭,或单身者。图为香港城市内一处贫民窟,一家四口挤在一房间内过日子,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

一名老人坐在他的房间里写信,身边堆满了生活物品。从这张图中分辨不出他睡在哪儿,或如何进出房间。这些房子在香港被称为“劏房”,就是“分间楼宇单位”,又名房中房。

一名男子在他4*7英尺(约2.6平方米)的房间内小憩。这些鸟瞰图由一个社会团体拍摄,记录香港最底层民众的困境。

因为房租太高(一平方米约240元人民币每月),等待政府公共住房的人太多,三人只好挤在一处像壁橱一样的房子内吃饭。

一名男子坐在他的床上洗衣服,一旁是他家的“厨房”。在香港,仍有成百上千的人们住在牢笼一般的房子里。

一名女子坐在她房间的唯一一处空地上。该社会团体称,许多香港人被政府忽略了。

该社会团体发布这些照片,意在推进对公民权利和平等的尊重。

一名男子在房间里吃外卖食物,四周是脱落的墙壁。他没有一张真正的床。

香港的生活成本居于世界最高之列,对处于收入底层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且日益增加的负担。由于租金越来越高,在这里板间房和笼屋十分常见,住客不能在房间站或坐,必须躺着,出入也要像动物般爬行。据港媒14年报道,在香港至少有17万人居住异常狭小的隔间公寓里,被外媒戏称为“鞋盒”或者“棺材”。

一位母亲和他的儿子居住在约五平米的隔间里,每月房租约3000元人民币。

蜗居者的公共区域里摆着一台老式电视,播放着电影。为了节省房租且能居住在香港中心区域,很多人选择在这样被称为“棺材”或者“鞋盒”的隔间里居住。

一名男子在他以每月约1500元人民币租来的“笼子”里休息。

这套55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了19间小屋,一名中年男子坐在其中一个约2.2平米的卧室里。

49岁的Kam Chung在他的小隔间里穿着脊椎托架休息。

香港深水埗“鞋盒”房屋的外观,深水埗是香港最老且最贫穷的区域之一,而这里的房租近年来也越来越高。

租客在床前的公共区域看电视,一个床位的租金为每月约1000元人民币。

56岁的Lee Oi Lin在她约4平米的租屋里摆姿势拍照,这间“鞋盒”一月的租金为约1200元人民币。

如笼子一般的床铺旁边挂着一条印成美元的毛巾。

一套旧房子门口为不同的隔间分别安装了门铃。

住在香港旺角一间隔间里的老人。

一名瘦弱的男子坐在他的“笼子”床铺上。

夜间一名女子走过这座看起来已经关门的大厦,这件大厦里暗藏很多“鞋盒”一般的隔间。

夜间出租屋的窗户透出灯光。

1972年的香港 海景房全是贫民窟

过去50年时间里,香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座弹丸小城发展成一座摩天楼林立的繁华大都市,同时也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1972年,美国摄影师尼克-德沃夫造访香港,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香港各地的景象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瞬间。在德沃夫的镜头下,我们看到的是一颗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的东方明珠。

1972年,美国摄影师尼克-德沃夫造访香港,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香港各地的景象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瞬间。在德沃夫的镜头下,我们看到的是一颗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的东方明珠。

42年前的香港港口。照片中的“寒酸”建筑早已被摩天楼取代。在现在的香港,摩天楼的数量超过1200座。

42年前的香港港口,与现在有天壤之别。

过去50年时间里,香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香港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弹丸小城,而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照片展示了一名送报工。

42年前的香港滨水区。现在,这样的景象早已成为过去。

42年前的香港。香港素有“东方明珠”的美誉,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照片展示了岸边的一家餐馆。

过去50年时间里,香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座弹丸小城发展成一座摩天楼林立的繁华大都市。照片展示了岸边的公寓楼。

香港的薄扶林,曾是香港第一家奶牛场的所在地。

香港的皇后大道中,很多抗议活动都在这里上演。

香港的摩利臣街,很多抗议活动都在这里上演。

42年前的香港夜景,霓虹灯招牌随处可见。

42年前的香港夜景,霓虹灯招牌随处可见。

42年前的香港街头,人头攒动,非常热闹。

42年前,香港街头的潮流人士。

香港的一家餐馆,生意相当火爆。

路边等客的黄包车。1972年,香港的人口大约在410万左右,现在已增至720万左右。

42年前的香港,孩子们正在踢球。

香港百姓自述:真实陆港生活差距在这里!

网文:各位生活在内地的同胞,你们好,我是来自特区香港的老百姓,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香港百姓的苦与乐,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相信网络上仅此一家了。

我会先从我自身开始为大家介绍,接着和大家聊香港的中产,上层没接触过,但电视及娱乐节目目基本都把上流们给剥透了,相信大家都清楚,而天涯,大多数都是平常老百姓,我们聊属于我们的空间反而更有共鸣。

很高兴有朋友关注,那请容许我先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吧,我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市民,但我很小很小就移居香港,其实迁徙到香港,不能称为移民,因为我们根本都是生活在一片国土,用同一种文字同一种语言及教育,脚下的土地叫中国!我的教育程度很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所以我现在的工作在同期的朋友里很不体面,在一间食品工厂做生产操作员,底薪9820港币,双休,每天正常工作时间10小时,早上7点至下午5点20分,算上勤工200,通常每天加班一个半小时至7点收工,每小时40,我这份工厂工作算上年终奖金及双粮,月平均12000港币左右,具体我没算!当然,我一直很上进的往上奔跑,所以我晚上还兼职了一份加油站的工作,晚上8点到淩晨1点,每晚180左右,一个月大致有4000吧,每个星期天会去昂坪缆车兼职一天,做接待员,每小时40快,一个月工作四天,大概1500港币,由于这三份工作都不是同时出粮,具体总数大概有17000港币吧。星期六,我会听教会,然后有义工活动也就去参加,基本每天都是满满的,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腾出三两小时骑骑自行车吹吹海风了!

我的男朋友是东莞人,听他家人说以前东莞产莞香,香港是出口莞香的港口,所以取名叫香港。香港以前是渔村,男朋友爷爷辈的渔民经常会到香港靠岸卖鱼。

他有亲戚上世纪渡到香港,刚开始还是很羡慕的,但是现在对比起来也条件就非常一般。现在国内小康水平的家庭(家庭成员都勤劳上进的情况下)都至少有一套宽敞的房子(对比于香港)。而且如果只追求安逸的生活,压力没香港大。

关于生活节奏上,内地一直把香港甩在后头,内地只是苦于当年太封闭,致人民生活太苦,如今稍微开放,陆港民众生活差距已经很小很小了。

关于内地同胞购物遭遇sales态度平淡傲慢问题,其实港人也普遍认可,特别是最近几年,港人都不敢去旺角尖沙咀一带购物,因为大多数sales不会理会香港人。香港的sales,其实早年被港人给宠坏了,也就是说大家太相敬如宾了。只要客人稍微不太微笑,sales就摆白脸。

怎么说呢,香港人骨子里其实很虚荣的,这也是周边环境造就的。你想象一下,每天出门,这是商场,那是商场,里面都是漂亮的名牌,街上个个穿戴整齐漂亮,你没办法克制自己不去拥有一些,再走远点,那山一栋栋独立别墅,那海一座小洋房,它们都在激励你必须努力劳碌,你不会想一辈子住30平米的小房子。

其实在98%的港人内心,香港就是中国的一个小市区,只是它过去有太多光环,加上在不同的社会体质下,香港与内地作比较,其实也是有话题性的,或者说透点,北上广与香港的差距,这差距其实早几年已经不是一边倒了,其实很多港人很羡慕内地休闲的生活。

每每看到街上有港人为内地朋友指路,我就会觉得很温馨,但同时也遇到很多内地朋友找不到路,或许是有点羞涩不好意思问,其实大可不必,大胆的走上前,微笑着斯文地说一句你好,接着该问什么就问什么了,只要稍微有点素质智商的港人,都会很乐意为内地朋友解难的,因为香港小,且被圈起来了,所以治安相对可靠,戒备心也不那么严重的!

香港好吃的烧鹅集中在深井一带,陈记口碑最好,其实荃湾深井一带绝不只有烧鹅出名,屯门公路沿町九路一带海景非常浪漫,各位内地的朋友来港一定要租单车畅游一翻,但最好有相熟朋友带路,毕竟旁边是公路,存在危险。町九别墅区旁那一个连一个的免费沙滩,大家周末晒太阳游泳烧烤,很是方便。

香港的明星能够经常碰到的,只要你去市区逛街,比如中环ifc,铜锣湾及旺角,你都有80%的机会碰到明星。就说我碰到的吧,坐地铁碰到周润发,在半山遇到陈奕迅,郭富城,周星驰跑步,周星驰经常戴口罩鸭舌帽跑步,很象变态佬,还有诺干等二三线明星,其实香港很小很小,只要经常出去瞎逛的,都能遇到,不过得多留意路面情况,现在那麼多低头族,只怕擦身而过,大家都没发觉了,就算遇到了,也只是看多两眼,不会去过分打扰的。

在香港移民方面,这个问题掀起很多骂战,我只能从我的角度去看待新移民,香港的移民政策有很大的问题,不够细腻,比如说,香港政府一直宣传的内地居民移居香港政策主因是家庭团聚,殊不知,现在港人眼中的新移民,百分之99皆是母子或者父子与在港年老父母团聚,夫妻双方要等上三四年时间才能申请移居香港,这种三角关系,你让一个成年新移民去如何工作。而且,移民政策就拆散了内地这个家庭,团聚的意义就失去了!很多明事理的都希望政府出台细分移民政策,吸引内地有技术有才华的年青人移居香港,既充实劳动力市场提升香港活力,更能均衡港男港女的婚姻比率。让已经成家并有小孩子的内地家庭申请来港是很大的社会问题,可惜,香港10万月薪的议员们不会提,政府也睁眼闭眼。

香港买车很便宜,和内地差不多,但是养车成本很高,一个车位两三千,当然郊区露天是便宜很多,就算你是周末车,平均一个月也得好几千,停车费维修费用更是恐怖。

我有好多心里话想和大家分享,只要说出来就行,因为身在围城,每个人都把自己封起来了,在香港要找到知心朋友聊心事是非常困难的事。不是说香港人无情冷漠,相反,这里到处都能感受到热情,但那股热情仅限于礼节!我喜欢将这种现象归咎于这座曾被殖民的移民区,而我所理解的殖民是在原有民族性未淡化的同时植入新民族思维,所以香港人算是这世上很矛盾的一个群体,超脱一生,纠结一生。

看到几天将近一百万的浏览数目,我有点膛目结舌。天涯是否内地最大的网络讨论区?我想是的,我没选错,来这里和大家分享至少还来得及可以让更多的同胞和我一起去认识香港,因为,香港已经开始没力气跑了,20年30年后,相信大家,还有我,连关注的兴趣都没有,我始终相信,中国未来最闪耀在上海,假若香港和深圳没能最终融合,那香港也就只能成为宜居小城了。有时候,通过罗湖海关,我会想,几时不用这张回乡卡,而内地同胞不需要通行证,也许那天到来,才是中国真正的崛起!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学简体及拼音,普通话已经非常不错了,目前我最喜欢北方普通话,有股韵味。也许是我太浅识,导致认知不够,我总认为中国文字在退化,香港的低俗文化更是退化严重,不过幸好有网络,我们都可以享受文字的乐趣,比如囧,比如很多很多的网络流行语,香港的电台电视也常引用,这和当年内地引用粤语如打的买单等一样,这也算是一种经济文化风向标。如今正在主导潮流的是内地,充满竞争力的也是内地,但你说香港还有没有竞争力?我真的很心痛的说一句,很少了!值得骄傲的空气?还是进口来的安全食品?连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电影电视音乐废了一大半,幸好还没丢掉自嘲勤劳及危机意识。

有细心的朋友看到我的简体用拼音,没错!我时而用拼音,但是,当你日常生活都用粤语的时候,你打字的时候也会自然代入用拼音打字,我还不能自如转换,导致普通话与粤语夹杂,显得不伦不类,请看官谅解,但其实,非夹杂通俗口语化港语的繁体书面恰恰才是正室。我的不伦不类还只是个人习惯问题,但其实各大报章杂志刊登比较隆重新闻皆正书面繁体。

有朋友提到在香港说普通话比说英文感觉要低人一等,我看到有点欲哭无泪!尴尬!我认识内地朋友,在街上打电话用普通话聊天,由不太顺畅到如今的很顺畅,我从没感觉到被歧视或什么其他一些负面效应。也许是内地朋友和香港人一样的敏感,但各自的敏感角度又有偏差,比如说,香港这边比较反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其实我身为港人也觉得有点矫情,或者说被法制压制了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公共场合,特别是旅游区,当然,博物馆之类需要安静的除外,音量适量大点可以理解,但很多港人在这方面确实包容沸点太低。而我们一些内地朋友,也许刚好在对的地点遇上包容点低的港人了,斜眼效应就产生了。但是,公证的讲,给斜眼方打上素质问号,我想没人有异议吧!我在想,或许我们在任何地方说我们的母语都该更自信些,这种自信源自于我们有那沉淀几千年历史的语言,如一杯陈年老酒,无时不散发一种儒香味。我就实话说吧,内地同胞把香港看得太高了。是不是内地媒体刻意对港台报喜不报忧,港媒对待内地则报忧不报喜,但是,谁才有进步空间,一目了然。按人口基数来衡量,内地人口素质真比香港要高!看到这话大家别说我献媚就好。日后我会用很多很多例子和大家分享,法制下的真善美和粗放型真善美哪个最珍贵!

虽然现在内地规范团游,但我还是希望来香港游玩的,最好自助,香港治安真的很好(但钱包证件也尽量保管好,远离南亚成年男性,夜深了去哪都不该单身一人)交通很便利,只要弄懂交通牌子指示方向就行了,迷路,让的士带你去最近的火车地铁站,只要你不是游玩到太过郊区,应该20来块港币可以。住宿,可供选择的新市镇宾馆每天只要两三百港币,不像市区,56百,其实现在,各个新市镇所有的热门大商场,每到567皆打折,是扫货的好时机!旺角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区了!

还有,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真的好多内地朋友在感概,而我,听到看到也觉得心酸,要知道,香港比较大的进口区域了,大家都说说能自给自足的产品有几样?还不是内地生产出口过来的。这也是我开帖初期的另一个重点了,关于制度问题,不过,为了能顺利完成如我设想的写完关于介绍香港,这体制问题我还是不详说了,大家也没兴趣听,而且内地的微博等网络已经非常开放了!往后,我还是比较喜欢为大家介绍香港的美景美食购物还有平民生活,特别是购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购买便靓正的东西,实惠才是硬道理。

【公众微信】:壹块钱 【微信号】:kefu_1kqian

这个故事是我叔叔年轻时的故事。当他高中毕业时,他成了一名士兵。三年后,他没有机会换工作。我爷爷是个农民,种蔬菜的时候,市场会拉着车上街卖菜。那天,爷爷和大伯伯装了一整车土豆,让叔叔那天在街上卖土豆,叔叔拉着车去了街上。

爷爷还是不放心,当叔叔,毕竟没有卖土豆的叔叔,这是他第一次走上街头卖蔬菜,虽然军队三年,身体强壮,但它仍然看起来很沉闷,当叔叔,漂亮的话不说,叔叔爷爷担心车上土豆与销售,所有的叔叔来到展台,爷爷也会跟进。

那天,爷爷在叔叔家住了一上午,马铃薯很快就卖完了。爷爷要姨父回去拉车。中午,他们俩在街上吃饭。下午,爷爷准备回去了,却穿上长袍,看上去像是在主人的视线里,到小摊上买土豆。爷爷把土豆交给州长,问他是否愿意算命。他说他擅长这件事。人们叫他葛大师。听爷爷说,格雷戈瑞师傅把你的土豆,让格雷戈瑞大爷师傅给发财了。

格雷戈瑞老师笑着说,爷爷是做生意,平日找他算卦的人看来,多付出一点卦金,但是,叔叔的计数。叔叔爷爷生日给格雷戈瑞师傅,格雷戈瑞老师一段时间让爷爷重视,将爷爷的形象告诉爷爷。离庙街不远,爷爷很快就去了寺庙,叔叔也去了,要五点,不卖也拉回来,看了一天晚了,有人买便宜卖不出什么。

爷爷到观里之后,葛师傅告诉爷爷,大伯以后是有大出息的人,是带领家族走出这个地方的人,还说大伯在明年成婚,成婚之后,妻子可当是命中贵人,五年后便可独当一面。爷爷问师傅不是在说漂亮话吧,那时候的大伯,在大家眼里看来都有些痴痴傻傻的样子,怎么被这师傅说的天花乱坠的,莫不是弄错了卦象。师傅却说一定没错,让时间去验证他说的话。

爷爷听了,还是很好的,也希望这是真的,不要回去见叔叔,回家去。叔叔五多晚上回到家,爷爷看到车空了,说,好吧,其实都卖完了,还想着至少一辆小车卖不出去。当大伯伯把钱交给爷爷时,爷爷很傻,一车土豆,卖不到二十块。早上有一辆车,但卖了200多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庙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