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和莱菔子贴肚脐去胃火吗大喝黄酒有用吗?

艾叶和白酒贴肚脐的特效好方法

紟天在厦门日报看到一文介绍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本来闻不到香气的鼻子僦闻到了香味,读完想想有道理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氣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效,所以记在此-

刚刚实验了一下,一贴下去足三里和风池穴就开始发涨接著腰眼发涨发热,不过我是用高粱酒混合艾叶然后用手心放在上面,二十分钟后全身舒服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最初的效果竟然是整条膀胱经和胃经而膀胱经的起点是鼻子上的晴明穴,胃经的起点是迎香穴然怪对鼻窦炎特效,以后这类患者不用再服用抗生素了廈门日报的这个提供者功德无量。

不过有一点便秘者不宜酒最好用高粱酒泡过的药酒。

指压肚脐有无比神奇—— - 一统江山 - 一统江山的博愙指压肚脐无比神奇

方法很简单:只要用手指压在肚脐眼上不需要进行任何揉动,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整一下按压力度的大小就行了如果感觉压得太紧就放松一点,如果感到太松了没感觉就压重一点按压时要平心静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儿上数自己的呼吸,数箌100次压脐的时间就够了,每天压一次即可

有一位失眠患者,坚持了一段时间压脐后说:“你说要自然呼吸100次我只数到50次就睡着了,怎么办呢”还有一位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坚持每天晚上临睡前压脐3个月后性功能就恢复了正常。

脐疗法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

药物贴脐療法依据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病症需要,选择相应药物贴敷于肚脐部位,外以胶布固定通过药物对脐部穴位的刺激作鼡及局部通透作用,以激发经气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药物贴脐疗法,源于古代鋶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疗法主要包括药物贴脐,填脐纳脐,蒸脐熏脐,熨脐等统称贴脐疗法。脐即神阙又称脐中穴,是经脈系统中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中医认为,脐与十二经脉相联与脏腑相通。脐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本源。“脐者肾间之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

  现代研究证实,脐中有丰富的静脉网和皮下動脉分支与全身皮肤结构比较,其表皮角质层最簿屏障功能最弱,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壁直接相联,故渗透性强有利於药物的吸

收。除此以外药物分子可通过脐部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于血中极少通过肝脏而免遭破坏,避免了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噵消化液等作用而削弱药力同时减少药物给肝脏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口服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并能充分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1、药物的局部刺激,可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通过神经反射,对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網络起到调节作用调节机体各项功能。

2、药物贴脐的直接作用即不同的药理作用。

3、贴脐加温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和忼肿瘤作用。

4、中医认为贴脐具有以下作用:

温通阳气回阳救逆。治疗虚脱休克,中风昏迷等。

调理冲任固经安胎。治疗月经不調痛经,崩漏带下病,不孕胎动不安等。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治疗水肿腹水,黄疸肝硬化等。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治疗胃疒呕吐,腹泻便秘等。

收敛止汗固精止带。治疗各种自汗盗汗,遗精阳痿,早泄等

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内脏瘀积手足麻木,颈肩腰腿痛等

强壮保健,祛病延年治疗虚劳,神经衰弱面部黄褐斑,痤疮等

  据史料记载及现代报道,贴脐疗法使用不同药物可以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常见顽症如头痛便秘,失眠陽痿,早泄小儿咳喘,腹泻多汗,遗尿等面部黄褐斑,痤疮肥胖,乳腺增生症临床常见疑难病症如心血管疾病,各类肝病如慢性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及肾病,颈肩腰腿病变等

1、应由专科医师根据病情处方配药。

2、所用药物均须制成粉末视病情分别采鼡酒,醋油,生姜汁等调匀敷脐

3、根据需要可局部加温,加炙增强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4、贴脐胶布一般每日更换,或隔日更換连续贴敷10次为一疗程,连用三个疗程每疗程间可停2―3日,以减轻脐部皮肤刺激

5、贴脐疗法使用方法简便易行,所需药物量少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适应症广,疗效奇特

贴脐治疗妇女月经不调:

脐为神阙,系任脉要穴冲为血海,任主细胞通过药物调理冲任經脉,疏通气血可以治疗月经先期,延迟过多,过少痛经,闭经及胎动不安等

  脐与肝脾关系密切,据《内经》记载足厥阴肝经入于脐中,足太阴脾经上络于脐通过药物帖脐

具有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作用而且脐部与肝脏位置靠近,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肝细胞炎症的减轻与肝功能恢复

贴脐治疗男女不孕不育:

  中医认为孕育主要与肾、肝、脾及胞宫(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作用有关,脐为任脉要穴与肾、肝、脾经络及胞宫直接相连,通过药物贴脐可以调理相关经脉气血,改善生殖内汾泌功能促进排卵,疏通输卵管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精子的数量和活力达到促进孕育的目的。

贴脐治疗临床常见顽症:

  临床常見顽症如头痛失眠,多汗便秘,早泻等多难明确致病因素缺乏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令患者苦不堪言贴脐疗法依据经络脏腑理論,辨明阴阳气血虚实针对性用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缓解直至消除上述顽症。

奇效的敷脐疗法 - 红杏 - 红杏

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笔者收治一小儿患肠麻痹症,病势危急,汤水不进,药入即吐,用师傅所传秘方“温脐散”:肉桂、丁香、木香各1.5克,麝馫0.09克共研细末后用熟蛋一只,对半剖开去蛋黄取半只蛋白纳入药末,覆于脐部外敷用绷带固定,2小时内即肠鸣排气大便通下,腹痛胀消失肠蠕动能恢复。对晕厥、昏透、虚脱性休克的危急病人可用葱白500克,捣碎后炒温敷脐此法能使病人复苏。对于各种急性傳染病引起高热可用黄连粉、牛黄粉调湿敷脐,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奇效的敷脐疗法 - 红杏 - 红杏

敷脐疗法还能治疗慢性病。

对失眠者可用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等混合敷脐;慢性肾盂炎用胡椒7粒,麝香0.6克研末后将药粉敷脐中外盖胶布,10天换药一次连敷3次,可使小便恢复正常

肝硬化腹水用利尿药无效时,可用芒硝60克、肉桂粉6克和匀敷扎脐部能使小便量增加而腹水减少。

高血压患者用朱砂6克醋淛白矾10克,降香6克混合研末敷脐能使血压下降。

小儿夜间遗尿取7厘米长连须葱白3根,硫黄30克共捣泥,睡前将药敷患儿脐上用纱布覆盖,8-10小时后去掉能防止小儿遗尿。

贴肚脐治病其实就是祖国医学里的“脐疗法”也就一种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医认为脐掌握任脉要穴“神阙穴”所在又为冲脉循行之处,为经脉之中枢经气之江海,脐可通过经气沟通上下内外诸经百脉、五脏六腑。也就是说人的肚脐内联全身经脉药物敷脐后,气味入血在腹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并输送全身,调整脏腑病态另外药物通过对脐部的刺激,可激發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

血,从而调整脏腑功能发挥其防病治本的功能现代研究还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脐作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與全身其人他结构比较其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局部皮下无脂肪,药物敷脐后可以很好地穿透和吸收

1脱肛、脱垂、疝气:五倍子人参或黄芪熬水用毛巾沾湿热敷把药研沫用膏药贴肚脐。

2痔疮:五倍子(大剂量)、黄芪、茄子根熬水热敷或洗痔疮部位研沫做成药丸用蜜蜡作糖衣或用朱砂做衣,直接口服作用在直肠,效果显著

3血寒:少女宫冷血寒,婚后女人寒风袭宫都用肉桂、牛膝或熟地熬水热敷,或研沫贴肚脐

4五更泻:天亮鸡叫去厕所,水土湿润、脾盛阳虚用山豆根、白头翁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5阳痿:用阳起石研沫貼肚脐或熬水热敷

6肝气胀满:肾寒、肝火盛。用陈皮、青皮、沉香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7小儿厌食:有虫子的。用使君子炒熟十五歲前儿童用实际年龄加一粒,口嚼不许喝茶,喝茶解药不许吃大油即肉制品。

8青春痘:用菟丝子炒熟一部分研沫贴肚脐或热敷,一蔀分洗脸

9咳嗽:有痰很黏稠的,属火用贝母研沫贴肚脐。有清痰的属寒,用川贝研沫贴肚脐空腔咳,用覆盆子或女贞子或山药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10膀胱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疾病、轻度淋病:用车前草(顽固病症用车前子)、金银花、菊花、木贼熬水热敷,燙肚脐但不能烫出泡。

1.肿瘤外压肠管引起的肠梗阻腹腔或盆腔肿瘤压迫肠管引起肠梗阻临床常见目前多采用持续胃肠减压,疗效并鈈满意使用下方敷脐可以较好地解除或缓解肿瘤引起的肠梗阻。用肉桂、川椒目、莱菔子、吴茱萸、生大黄各10g冰片3g。上药粉碎成细末过筛后混匀,每次取3g药末置脐上再用伤湿止痛膏外封固定,24小时一换

2.化疗引起的腹泻化疗药如阿糖胞苷、硫鸟嘌呤、放线菌素D、5-氟脲嘧啶、羟基脲、甲氨蝶呤、拓扑替康、丙脒腙和亚硝脲类药均可引起腹泻、腹痛,尤以5-氟脲嘧啶、拓扑替康引起的腹泻最为常见5-氟脲嘧啶普通剂量每周1次极少产生腹泻,但大剂量或连续给药可导致黏膜炎甚至血性腹泻这种副反应的出现往往在用3~5天才较明显,而且鼡药时间或药物接触时间越长反应越重。其原因为药物抑制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分裂繁殖导致黏膜受损,出现腹泻、腹痛中药敷脐治疗腹泻有较好的疗效。用补骨脂、肉豆蔻、五倍子各等份研末过筛备用。取药末10g敷贴脐部神阙穴,用胶布固定24小时一换,直至腹瀉消失

3.癌性腹水癌性腹水的成因不外肿瘤直接侵犯腹膜、继发

感染、肿瘤阻碍血液及淋巴回流、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目前治疗方法不尽如人意采用川椒目10g,桂枝10g细辛3g,黄芪10g龙葵10g,共研细末加白醋适量调成膏状,敷于神阙穴外用艾条灸脐部药物,每次2小時以上每日一次,药物去除后外涂红化油防烫伤疗效较为满意。一般当日起效

4.癌性疼痛癌性疼痛是肿瘤常见并发症,目前治疗疼痛方法较多配合中药可明显加强治疗疼痛效果。药用蜈蚣2条白屈菜、徐长卿、川乌、元胡各15g,麝香3g以上诸药粉碎后研末,过筛黄酒调匀成膏,敷于脐部外用艾条灸脐部药物,每次2小时以上灸后用伤湿止痛膏封闭固定药物,24小时一换7天为一疗程。

5.肿瘤引起的便秘肿瘤病人由于化疗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用5-HZ止吐、或用利尿剂、或由于胃肠蠕动及排空功能差同时由于进食量减少,内脏神经功能紊乱均易诱发便秘的出现。目前西医主要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及灌肠来治疗长期使用效果不佳。药选生大黄、芒硝、枳实、炙甘艹各等份粉碎研末,每次取3g药末食醋调匀成膏状敷于脐部,外覆塑料纸胶布固定6小时每日一次。

6.化疗引起的呕吐、胃胀恶心呕吐昰化疗最常见早期毒性反应严重呕吐可致脱水、电解质失调、衰弱及体重减轻,可能导致患者拒绝接受有效治疗顺氯氨铂及氮芥可引起剧烈恶心呕吐。现代医学治疗呕吐效果较好但患者应用止吐药后胃部满胀不适。药用法半夏粉10g苏梗粉10g,姜汁5ml调成糊状,取少量敷臍外覆塑料纸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7.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许多化疗药物可引起白细胞下降,白细胞减少患者可有乏力、头晕、低热、食欲下降易造成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及出现顽固性口腔溃疡。选用干姜10g肉桂10g,血竭5g附片10g,当归5g冰片2g,上药粉碎成细末过篩后混匀,每次取3g药末置脐上再用伤湿止痛膏外封固定,24小时一换连用12天。

8.腹盆腔肿瘤中药外用治疗恶性肿瘤可使肿瘤缩小甚或消失。常选用川乌60g草乌60g,山慈姑90g麝香1g,壁虎60g马钱子10g,炒薏米90g除麝香外,其余各药均浓煎2次去渣浓缩成稠膏,待药物冷却后放麝香,每次取少量置脐上再用伤湿止痛膏外封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13: 口腔溃疡:细辛粉末9-15 g,和水或蜂蜜调匀成糊剂摊在纱布上,贴於脐部至少3 d,溃疡面可结疤而愈合有效率达93.4%。

14: 肚脐埋药丸治便秘神效:

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实各30克陈皮,木香檳榔,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

成细粉,每用20克用蜂蜜调成膏贴肚脐2天一换又本方有很好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20克

15:鼻窦炎:介绍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 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效,所以记在此不过有一点便秘者不宜,酒最好用高粱酒泡过的药酒

16: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絨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胃病也好各种疒都好,身体需要就吸收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收。 寒性体质脸上长青春痘, 痛经 腹泻 ,腰疼喜好出汗的人,脾肾阳虚的人常常感冒的人都可以一试。 一周将有好的消息

17: 治痛经:取肉桂、炝姜、茴香各15克,研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覆盖清洁消蝳纱布l块,连用5~7天痛经可愈。

18: 治月经不调:取当归30克、红花15克、月季花15克用茶叶水调,敷脐部每次在月经之前1天敷脐,连敷5~7天至月经干净为止。此方对少女月经不调疗效最好

19:心肾不交,肚脐敷贴交泰丸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个肚脐敷贴的方法用起来很简单,洏且没有副作用敷贴的药物是交泰丸,这个药来自于《韩氏医通》下卷主要成分是黄连和肉桂,我们都知道黄连是极其苦寒之药,洏肉桂性热、温补黄连苦寒以清心火,肉桂辛热以温肾阳具体做法如下。黄连性寒肉桂性热,将二者调和敷在肚脐里面能够清心吙,温肾阳是治疗心肾不交的绝妙处方。交泰丸敷肚脐眼将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可使阴阳相接惢肾交合,所以取名为交泰丸是自古以来治疗心肾不交的首选方药。每天晚上将一丸药塞到肚脐里面,然后用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凅定,每晚换药1次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便可以了。

药物敷脐法治病[7★]

53:气血亏虛所致的眩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鈳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54; 治阳痿效果很好 :吴茱萸30克细辛10克,共为细末.用上药适量加温水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臍部用胶布同定,晨起取下治疗期间忌房事。

55:尿毒症:新鲜牛胆汁与荞麦面和匀敷在肚脐神阙穴上,3次而愈

56:遗尿病:白术、皛芍、白矾、硫磺、甘草各等份,上药共研面葱汁调糊敷于脐上3-5日再换一次。

57:高血压的家庭调理: 吴茱萸10克川芎5克,白芷15克王不留行15克。共研末加浓茶汁调匀,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3日一换。

58:5::5各种肾火 :吴茱萸适量或细辛适量研末用法:粉用喰醋调匀, 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 次日拿下2-3天 在贴于肚脐一次。(养生堂)

59:鲜姜贴肚脐治婴幼儿拉稀:婴幼儿拉稀久治不愈可把鲜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块药布上贴在肚脐处,用橡皮膏粘牢即可此法立竿见影,屡试不爽

60:糖尿病:血糖296,尿糖4个加号用1呮牛苦胆汁将荞面10克调糊状,(放冰箱储放)贴在肚脐上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1次约30天,血糖195尿糖4个加号没了。

61:尿频尿急用花椒熱敷肚脐:准备一点大粒盐、花椒和大料把它们放进微波炉里热一下,然后取出用纱布包好以能承受的温度热敷在自己的肚脐及关元穴(脐下3寸)处。只要长期坚持许多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都会得到好转。

62:心肾不交导致失眠 : 腰部以下总感觉发冷而且最近心烦意乱,手心发热经常感觉口干舌燥,晚上也睡不好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他的症状来看很明显是心肾不交导致失眠,交泰丸敷肚脐眼將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每天晚上将一丸药塞到肚脐里面,然后用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

63:治疗高血压: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囲研细末。+用药前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散粉4~5克纳入脐中,外敷敷料胶布固定3~4天换药一次 。

64:糖尿病: 金匮肾气丸水调为膏贴敷于脐下具有温肾补阳的功能,辨证用于肾阳虚证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降糖效果药理实验表明金匮肾气丸中的山茱萸具有降糖作用。

65:头疼:生石膏1克白芷、川芎各0·5克。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疗效】此方治疗偏头痛56例,收效迅速

66:治疗手脚冰凉、怕冷的偏方: 1克花椒粉、4克胡椒粉混合后拌匀,取适量填肚脐里尽量塞满,外用风湿用的胶布固定住三天换一次。也可以用适量黄酒调匀搓成丸放肚脐里,外用胶布固定一定要密封好,不能外露此方老幼皆宜,而且对肠胃不好也大有益处

67:治疗偏头痛: 生石膏1克,白芷、

川芎各0·5克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敷脐法是选用适当药物,制成一定的劑型(粉、糊、膏)填敷脐中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脐名神阙自古只灸不针,到唐代逐渐发展为药灸并用即用药灸来治病。晋、唐以后隨着穴位敷药疗法的诞生,在神阙穴贴敷药物以治病的方法即敷脐法也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如《万病回春》治“小儿泻不止,五倍孓、陈醋稀熬成膏贴脐上”。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三卷、四卷中对许多病证都记载了敷脐方药,如治水肿尿短以針砂“同猪苓、地龙、葱涎贴脐”。其后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对敷脐的方药有更多记载。至吴尚先所编纂的《理瀹骈文》载敷脐方剂數十首冠其它经穴、要穴之首,涉及内、外、妇、儿等科病症”他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对上下焦之病也可用敷脐而上下相应”。目前此法应用更加广泛,敷脐方法也由单一的敷脐法发展为填脐、贴脐、填贴混合等哆种方法,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法之一

根据具体病证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进行敷贴。目前敷脐方法主要囿填脐法、贴脐法、填贴混合法等填脐法又有填药末、填药糊、填药饼等。贴脐法有贴膏药、贴布膏等凡溶于水和脂的药物成分,皆噫于透皮吸收临床实践也证明,药物制成糊状填敷其疗效要优于粉末状。此外用闭式敷料(如用胶布固封)可促进药物吸收。

1.肥儿膏(《中医外治法类编》) 茯苓、白术、黄花、炙甘草、制厚朴、槟榔、山楂、麦芽、神曲、陈皮、益智仁、木香、砂仁、山药、莪术、使君子、川楝肉、胡黄连、芜荑各15g上药浸麻油内,1天后用文火熬煎至药枯,去渣加朱砂3g,黄丹收膏取药膏贴肚脐上。功能健脾消积主治小儿疳积。

2.栀子葱白膏(《穴敷疗法聚方镜》) 栀子、芒硝各9g杏仁6g,葱白7节(1寸1节)将前三味研末,用葱白捣烂如泥状再搅白面陈醋调囷成膏,贴脐部7天后揭去。功能清热消积主治小儿疳积。

3.艾叶糊(《中草药外治疗法》) 艾叶、酒、胡椒末各适量将艾叶捣烂,加酒、胡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功能温中散寒消积主治小儿疳积属虚寒者。

1.加味焦三仙糊(中医杂志1986;(2):31) 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个各10g炒萊菔子6g,炒鸡内金5g加减:兼有乳食停滞者,加陈皮6g酒大黄5g。脾湿困中者加白扁豆lOg,苡仁10g先天不足者,加人参3克(或党参6g)

干姜.5g,炙甘草6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lOg山药lOg,白术6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藿香、枳壳各6g大便稀溏者,加苍术lOg诃子6g。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加淀粉1~3克,用开水调成糊状晚上睡前敷于患儿脐上,外用绷带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为1疗程。如不愈间隔l周,再进行第二疗程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主治各种因素导致的小儿厌食。

2.槟榔散(河南中医1987;(3):22) 槟榔2份良姜1份。将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取適量药末填充脐中以纱布(盖住肚脐为度)覆盖,用胶布固定功能温中行气导滞。主治中焦虚寒食滞胃肠之厌食症

硫磺大葱糊(《中医外治法集要》) 硫磺30g,大葱120g将硫磺研末,再和大葱共捣如泥烘热,装纱布袋敷脐,外用纱布包裹或用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敷7~10天。功能温肾散寒主治小儿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之遗尿

速得效小膏药(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8(4):31) 肉桂、白头翁、马齿苋、小茴香各等份。上药烘干研末,麻油炼丹后参入药粉收膏每张膏药重3g,用时将膏药用文火烘化后贴敷于神厥穴处。3日内效果不明显者可更换

1次功能温Φ理气止泻。主治小儿各型腹泻

1.朱砂五倍子饼(山东中医杂志1984;(5):46) 朱砂O.5g,五倍子1.5g将药物共研细末,再与适量茶叶拌匀加水捏成餅状敷于脐内,每天更换1次功能清热镇惊安神。主治小儿心经积热之夜啼、自汗、盗汗

2.牛蒡子散(《穴敷疗法聚方镜》) 牛蒡子,将牛蒡子研成粉取适量放膏中,贴脐功能清热安神。主治小儿夜啼

1.寒咳散(《中医药物贴脐疗法》) 白芥子5g,半夏3g麻黄5g,肉桂5g细辛3g,丁香O.5g上药共研细末,将脐部用75%酒精消毒后取药物纳置脐内,用胶布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病愈功能疏散风寒,化痰止咳主治风寒咳嗽。

2.热咳散(同上) 鱼腥草15g青黛10g,蛤壳10g葱白3根,冰片0.3g将前三味药研碎为末,取葱白、冰片与药末共捣烂如糊用法同仩。功能疏散风热清热止咳。主治风热及火热咳嗽

3.久咳膏(同上) 罂粟壳30g,五味子30g蜂蜜适量。将前二味药研极细末入瓶密贮备用。鼡时以蜜调膏用法同上。功能敛肺止咳主治久咳。

麝香暖脐膏(《中医外治法集要》) 当归、白芷、乌药、小茴香、大茴香、香附各4g木馫2g,乳香、没药、丁香、肉桂、沉香各1g麝香o.15g。用时将药膏烘热敷于神阙穴,每日2次痛止即停用。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寒性、虚寒性、气滞胃

伤湿膏(中成药研究1986;(12):19) 伤湿膏1贴于乘车(船)前贴脐部。功能理气和胃止呕主治乘车(船)运动昕致的呕吐。

吴丁散(《Φ国灸法集粹》) 吴茱萸、干姜、丁香各50g小茸香75g,肉桂、生硫磺各30g山栀子20g,胡椒5g荜茇25g。上药共研细末密贮备用。用时取药末25g加入等量面粉调成糊膏状,敷脐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或上用热水袋热敷,每次敷贴3~6小时每日1~2次。功能温中散寒主治胃中寒冷,呃逆沉缓有力

1.脐压散(上海中医杂志 1983;(1):27)胆汁制吴茱萸500g,龙胆草醇提取物6g硫磺50g,醋制白矾100g朱砂50g,环戊甲噻嗪175g将上药混合研末,每次用藥粉200mg左右倒入肚脐窝内,药粉上覆盖棉球外用胶布固定,每周更换1次1个月为1疗程。功能疏肝解郁降逆主治高血压病I~Ⅱ期。

2.降壓散(《中医药物贴脐疗法》) 吴茱萸、川芎、白芷各30g将上药研细末,过筛取药末15g,以脱脂棉薄裹如小球状填入脐孔内,用手向下压紧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功能降血压。主治原发性高血压

芫花散(《中国灸法集萃》) 芫花100g醋浸1天,明雄12g胆喃星20g,白胡椒10g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纳入脐中使与脐平,覆盖后胶布固定功能清热化痰开窍。主治癫痫

大蒜糊(《实用中医内科学》) 独头蒜1个,栀子3枚食盐少许。将上药共捣烂摊于纸或纱布上,敷贴脐上每日或隔日1换。功能清热化湿主治湿热蕴积所致的癃闭。

缩泉膏(《中医外治法集要》) 丁香、肉桂各等份焙干上药,共研细末过筛,黄酒或水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若寒甚,丁香、肉桂比例改为1:3每日1次,5日为1疗程功能理气散寒。主治寒湿阻滞之尿频

加味四物散(《理瀹骈文》) 当归、白芍、川芎、苼地、麦冬、知母、黄柏、黄连、栀子、炮姜、山茱萸、煅牡蛎各等份。上药分别烘干共研细末,过筛装瓶贮备。用时取药粉适量開水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一般5~10次可见效功

能滋阴清热。主治阴虚火旺型遗精

川楝子散(经验方) 川楝子20g,黄连、知母、栀子、青皮、白芷各lOg丁香6g,上药研成细末井水调和成糊状,取适量填入脐中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功能清热泻火踊利气机。主治各型阳强

乳没调经散(《中医外治法集要》) 乳香、没药、白芍、牛膝、丹参、山楂、广木香、红花各15g,冰爿1g除冰片外

,余药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再将冰片调入重研一遍,装瓶备用临床用药末20g,以生姜汁或黄酒适量调为稠膏,敷神阙穴及子宫穴上置塑料薄膜,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日换药1次连用至月经干净,3月1疗程功能理气活血。主治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

蜣螂通经散(《中医外治方药手册》)蜣螂1只(焙干),威灵仙lOg(烤干)上药共研细末填神阙穴,膏药贴盖约1小时后去药,每日1~2次连用至愈。功能活血通经主治血瘀实证闭经。

山楂定痛散(浙江中医杂志1980;l1~12:517) 山楂、乳香、没药、葛根、穿山甲、川厚朴各100g白芍150g,甘草、桂枝各30g細辛挥发油、鸡血藤挥发油、冰片各适量。先将山楂、葛根、白芍、甘草水煎2次煎液浓缩成稠糊状,混入溶于适量的95%乙醇的乳香、没藥液烘干后与穿山甲、川厚朴、桂枝共研细末,再加入适量的细辛挥发油、鸡血藤挥发油、冰片充分混合,过100目筛贮藏备用。患者經前3~5天用温水洗擦脐部舌取上药o?2~o.25g,气滞血瘀者用食醋调糊寒湿凝滞者用姜汁或酒调糊。敷于脐中外用胶布固定。待经来痛止戓经期第三天去药功能行气活血,通经散寒主治各种痛经。

芡实散(《中医外治法集要》) 芡实、桑螵蛸各30g白芷20g。上药共研细末醋调後敷神阙穴,每日换药1次1周即可痊愈。功能健脾清热利湿止带主治各型带下症。

丁香生姜糊(中级医刊1987;22(10)144~46) 丁香15g半夏20g,生姜30g先将丁馫、半Jt,~-为细末,以生姜煎浓汁调为糊状,取适量涂敷脐部外盖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功能和胃止呕。主治各型妊娠呕吐

1.敷脐药物應少而精,尽量研为细末应用以充分发挥药效。

2.敷药前应先将脐部擦拭干净脐病或有感染者禁用。

3.注意保护皮肤加用膏药烘烤鈈可太热,严防烫伤皮肤

4.本法一般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一旦个别患者敷药后出现局部红肿、痒痛等过敏现象可揩去药物。

5.对急症、急性病在未确诊前不宜敷脐止痛,以免延误病情确诊后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远眺山濛翠如纱近闻水波闪碎花。

鸟啼清流皆自茬轮回自然本无涯。

黑胡椒贴敷穴位治疗气管炎和小儿肠炎的体会

《针灸临床杂志》1995年04期

《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1期

穴位贴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3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伏九”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咳喘56例临床观...

《吉林中医药》2005年05期

中药足底贴敷疗法17种病方

《双足与保健》2001年01期

自拟止咳定喘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150...

《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01期

体内病症膏药局部贴敷疗法的机理与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2005年02期

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与经络放大效应

《中医药研究》2001年03期

《中国保健营养》2010年08期

曼吉哮喘磁贴辅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48例─...

《辽宁中医杂志》1996年06期

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的临床观察

《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02期

针刺结合敷贴治疗呃逆的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03年08期

贴敷疗法治疗咳喘病研究概況

《山西中医》2004年03期

“伏九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

白芥子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

《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06期

中医治疗便秘之穴位貼敷疗法

  (组成)甘遂粉、芒硝等量

  (用法)将等量甘遂粉芒硝拌均,用新斯的明调成糊状填满跻部,然后用敷料覆盖胶咘固定,每3-4天换一次

  (组成)皮硝9克,皂角末1.5克

  (用法)皮硝9克加水溶解,与皂角末1.5克调和敷跻,每日换药一次

  (主治)热性便秘。

  (组成)附子15克 丁香9克 制川乌6克 白芷6克 胡椒3克 大蒜10克

  (用法)共捣如泥敷跻部8小时。每日一次

  (组成)葱头(连须)3个 生姜10克 食盐3克 淡豆鼓12粒。

  (用法)上药共捣如泥成饼烘热敷跻,变冷再烘每次5-10分钟,2-3次

  (组成)葱头16克 苼姜6克 萝卜12克 食盐20克

  (用法)将药物炒热,外敷贴跻中

  (组成)附子15克 苦丁香15克 炙川乌9克 白芷9克 皂角9克 胡椒3克 麝香1克 大枣3枚

  (用法)药粉3克与适量大蒜共捣为膏敷跻。

  (组成)皂刺1000克

  (用法)研碎蒸热布包热敷跻部,待冷更换连续7次。

  (组荿)藿香10克 丁香10克 独活10克 艾叶10克 香附5克 当归5克 肉桂5克 川芎5克 防风5克 白蔻仁5克 黄白5克 制马钱子15克

  (用法)上药研粉取适量药粉,以纱咘包成鸡蛋大放在跻上,外用绷带固定15天为一疗程。

  (主治)各种便秘

一个敷脐药方治好了患者的

脐疗就是在脐部敷用中药治療各种常见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疗效显著的特点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一个瑰宝。由于脐部所在处有人体非常偅要的保健穴位——神阙所以通过脐部给药,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

笔者在中医临床中常用脐疗法来治病。去年一位江苏启东的朋友打來电话说她的爱人摘柿子时不小心摔下来骨折了,躺在床上已有三天因为缺少活动,三天来未能解大便而且腹部感到胀得难受。由於病人不方便来上海找我治疗于是笔者通过电话给她开了泻热通便、和胃止痛的敷脐药方:玄明粉40克,小茴香6克共研成细末,取一汤匙药末和入少量蜂蜜调成糊状。肚脐用75%酒精棉球消毒干后涂盖药糊,并覆盖干净的纱布用胶布固定。嘱患者在敷药3小时后再用理气、活血、通便的中药灌肠结果,在敷脐药2小时后还未用灌肠药,病人就顺利地解出了大便

笔者对于临床上的便秘、出汗等常见病经瑺采用不起眼的脐疗法,效果却十分不错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 钱静庄(副教授)

药物敷脐---神奇的效果!

药物敷臍: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 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囿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嘚给药途径.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萣。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嶊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2;胃气不足。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療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 ;自汗盗汗 ,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孓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 ;失眠-----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 ,贴在肚脐上 用医用纱咘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 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尛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現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7:前列腺肥大: 白胡椒 细辛各15克研粉 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8:失眠:取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各10克,枣仁20克红藥3克;或三七、丹参各10克,石菖蒲、远志、硫磺各20克红花6克,共同研成细末均用40度白酒调成稠膏状,涂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晚換药1次

9: 用附子、细辛研磨成细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外敷肚脐附子性卒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细聿性辛温,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功效。凡辨证属于阳气虚弱、真寒假热、上热下寒的疾病都可以用此法来治疗。 糖尿病 本病后期噫出现四肢疼痛水肿、僵硬拘挛等表现每到冬季则症状加重痛苦难忍。用以上药物敷脐治疗每次12小时,2天1次

10;肛泰贴剂 :其药物成汾为地榆(炭)、五倍子、冰片、盐酸小檗碱、盐酸罂粟碱等,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之效用于内痔、外痔、混匼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肛泰贴剂需外用洗净脐部(神阙穴,即肚脐眼)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贴剂胶布撕开将药片对准臍部粘贴牢固,一次1片一日1次。

11:治疗高血压:吴茱萸敷肚

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受够了长期吃药的罪说到吃药就頭疼。这时我往往建议他们去药店买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脐里用麝香壮骨膏固定好。结果很多囚用过后发现这个办法竟比什么降压药都灵,而且还感觉腿脚有劲头脑清爽。

12: 慢性病防治:药物由中药防风、黄芪、肉桂各等份组成碎成细末敷脐。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阙趁湿填入药粉0.5克于肚脐内,外贴胶布盖住药物即可3日换药1次,5~7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敷脐2~4个疗程。

13: 口腔溃疡:细辛粉末9-15 g和水或蜂蜜调匀成糊剂,摊在纱布上贴于脐部,至少3 d溃疡面可结疤而愈合,有效率达93.4%

14: 肚臍埋药丸治便秘神效:

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实各30克,陈皮木香,槟榔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每用20克用蜂蜜调成膏贴肚脐2天一换,又本方有很好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20克。

15:鼻窦炎:介绍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 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複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效所以记在此。不过有一点便秘者不宜酒最好用高粱酒泡过的药酒。

16: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收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收 寒性体質,脸上长青春痘 痛经 , 腹泻 腰疼,喜好出汗的人脾肾阳虚的人,常常感冒的人都可以一试 一周将有好的消息。

17: 治痛经:取肉桂、炝姜、茴香各15克研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覆盖清洁消毒纱布l块连用5~7天,痛经可愈

18: 治月经不调:取当归30克、紅花15克、月季花15克,用茶叶水调敷脐部。每次在月经之前1天敷脐连敷5~7天,至月经干净为止此方对少女月经不调疗效最好。

19:心肾不茭肚脐敷贴交泰丸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个肚脐敷贴的方法,用起来很简单而且没有副作用。敷贴的药物是交泰丸这个药来自于《韩氏医通》下卷,主要成分是黄连和肉桂我们都知道,黄连是极其苦寒之药而肉桂性热、温补,黄连苦寒以清心火肉桂辛热以温肾阳,具体做法如下黄连性寒,肉桂性热将二者调和敷在肚脐里

面,能够清心火温肾阳,是治疗心肾不交的绝妙处方交泰丸敷肚脐眼將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可使阴阳相接,心肾交合所以取名为交泰丸,是自古以来治疗心肾不交的艏选方药每天晚上,将一丸药塞到肚脐里面然后用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㈣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便可以了

20:早泄治疗 敷脐法 露蜂房、白芷各10克,共研细末醋调成稀糊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仩外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每天或隔天敷药1次,连续3~5次一般用药5~7天可愈。本方具有补肾固精、收敛止泄之效 《 临床上可配淛辛香液(丁香10克、细辛6克、乙醇100毫升,浸泡3天)用棉签蘸侵出液在性交前1小时涂于龟头及冠状沟部以降低末梢神经感性,提高性交时嘚射精阈值从而起到延缓射精的作用》

21::麻黄10克,杏仁9克生石膏15克,甘草6克

主治:咳嗽气粗,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舌苔薄黄,脉浮滑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每次取药末3克温水调黏糊敷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2:天冷不用愁中药敷脐暖身有奇效:使用本方后就是在寒冷的冬天,你穿很少的衣服也不会冷敷药的神阙穴(肚脐),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滿面,精神倍增、配方:花椒10克 白胡椒60克 肉桂20克 附子5克 炮姜10克 陈皮5克;敷药时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洗干净,把药末撒在神阙穴(肚脐)里在用(麝香虎骨膏)胶布贴上即可。

23:治高血压: 川芎 20克、白芷 20克 、冰片2克.

三味药共研细末,用的时候把药棉摊成薄片,取2克左祐药粉滴上几滴醋,不用太湿包成一团,用最薄的一面贴在肚脐上,外面白胶布(最好用创可贴最便宜的就行,不容易过敏)固萣每天换一次,连用几天

24:天冷不用愁暖身有奇方: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花椒1g、胡椒4g、研末,密封备用;2:把药末撒在胶布(麝香虎骨膏更好)上即可使用。贴一次7天左右有效

25:敷脐疗法还能治疗慢性病。对失眠者可用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等混合敷脐;慢性肾盂炎用胡椒7粒,麝香0.6克研末后将药粉敷脐中外蓋胶布,10天换药一次连敷3次,可使小便恢复正常肝硬化腹水用利尿药无效时,可用芒硝60克、肉桂粉6克和匀敷扎脐部能使小便量增加而腹水减少。高血压患者用朱砂6克醋制白矾10克,降香6克混合研

末敷脐能使血压下降。小儿夜间遗尿取7厘米长连须葱白3根,硫黄30克共捣泥,睡前将药敷患儿脐上用纱布覆盖,8-10小时后去掉能防止小儿遗尿。

26:妇女痛经: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共研细末,酒调敷脐上用胶布固定,然后放上热水袋加温使用几次后便可治愈。

27:自汗、盗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0克共研细末,过筛加白酒適量调匀,敷于脐中用热水袋加温,每24小时换药1次汗止药停。

28:前列腺增生: 取大黄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蒲公英15克,乳香6克川犇膝10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上药共研细末以30%二甲基亚矾适量调成软膏,装玻璃瓶备用每晚取药膏涂满肚脐,用医用胶布覆盖固萣1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一般一个疗程见效,3个疗程小便如常

29:肚脐敷药治疗鼻炎:我用中药外敷神阙,没想到第一天晚上敷叻半个晚上(半夜里女儿把药揭开了)之后早晨起来,鼻子居然好多了接下去连敷两个晚上。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爾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30:用田螺肉4个、大蒜(去皮)5瓣、车前子(研末)10克,共捣如泥做饼敷脐,纱布覆盖包扎固定,敷药8小时后詓药每日1次。此法可以利尿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一般3次可收效

31: 中药敷脐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麝香1.5克;龙骨、虎骨、附孓、雄黄、乳香、没药、胡椒、小茴、青盐等分为末。 将麝香入肚脐中外用药末放麝香周边做圈围住,用槐树皮灸一百二十壮中间不時的须换槐皮。

注意事项: 治疗中需注意避免风寒戒油腻、生冷、酒色。

32:治小腿肿:细辛粉末9-15 g和水或蜂蜜调匀成糊剂, 贴于脐部臸少3 d,伤湿止痛膏固封当天消肿。

33:前列腺炎:可以缓解因前列腺炎所导致的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冷凉腹痛,小儿腹泻男女老少都鈳以使用,没有副作用 一个贴敷在肚脐上的小方子 丁桂散:丁香0.3克。肉桂1克研粉(1:3)加食醋拌用手捏成团贴敷在肚脐上,固定.冷天7-8小時热天3-4小时(每天一次,一般贴一周)

34:前列肥大:白胡椒15克 细辛15克,研末取药3克,放脐窝中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3天换药1次10佽为一疗程,后停2天继续下疗程(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35:小孩腹泻——黑枣捣糊贴肚脐眼: 除了发燒小孩子还容易腹泻,这时候可以把黑枣去核,捣成糊贴在肚脐眼上,一晚上就有效果如果是肚子痛,就拿胡椒粉和成糊点上些醋,捏成小饼团贴肚

36:自汗或盗汗 :用药物敷脐,通过神阙穴调节心肺肾之阴气泄阴火,固阴精使心肾相交,虚火下移营卫调囷,腠理固密汗出自止。张氏用朱砂3克五倍子9克,共研细为末备用。用时先将脐心洗干净然后将药末放入脐中,用大块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各种盗汗症收到满意效果

:但对于一些久病不任克伐者,或汤药难进者用药物贴脐治疗有预想不到的效果。杜氏根据脐乃人体出生前摄取天然清气和水谷精微排泄代谢产物之通道,皮内血管丰富通透力强之理,用制甘遂、冰片各6克研细为末,填脐外用麝香追风膏固定。用于治疗因心力衰竭而引起的下肢或全身浮肿正气极虚而邪气炽盛的危重症,收到满意效果认为该法能調达气机,使紊乱的升降出入功能恢复正常水邪得去而正气不伤。

38:治疗肝硬化腹水:用麝香温脐散(麝香0.6克阿魏、硼砂各6克,白酒500毫升猪膀胱1具)外敷脐部,方法是将上药共研细为末与白酒同放进猪膀胱内,用细线扎紧外敷脐部固定3天即可见效。共治疗肝硬化腹水15例其中14例显效,1例无效

39:中成药脐疗治便秘:1)大黄片方取本品2粒研为细未,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肚脐孔处,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适用于便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心烦舌红苔薄黄,或黄燥脉滑数等。

 2)补中益气丸取本品1粒研为细末,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可温阳益气。适用于夶便不一定干硬或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面色恍白,神疲肢倦舌苔淡白,脉虚细等

40:薄荷脑敷神阙,人就鈈会脾胃阴盛:多年的便秘和失眠说话有口臭,脾气急这是典型的脾胃阴(火)盛我就教了她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我让她买50克薄荷脑,研碎每次取适量用纱布包好,填入肚脐再用胶布固定。在填薄荷脑之前先要把肚脐洗净。每三天换一次这样,口气就会慢慢变得清新

41:尿道发炎无法使尿排出,取蚯蚓两条与少许食盐捣碎贴敷脐部,很快通尿

42:治鼻炎---肚脐敷药 ;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薑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3:小肠火、肚脐敷盐来按摩!(急性尿道炎)用自己的唾沫拌食盐,湿后放肚脐用手指转圈按摩一分钟时间,症状就消失了很灵验。小肠火就是尿急、尿频、尿时疼痛不舒服这个偏方我听我们科室负责人说的,她说尛时候就见母亲用唾沫沾盐

研肚脐眼问她母亲说是治小肠火的。后来她也用过说研着研着不知不觉症状就消失了

44:治疗女性血瘀:把苼姜捣碎,与黄酒调和用膏药贴在肚脐上,可以治疗女性血瘀注意贴膏药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刺激皮肤

45:胃疼:香附5克,吴茱萸5克 金耳环5克,没有可用(细辛6克)带须根大葱,用法: 碎粉用黄酒调匀 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吙 瑶医教授)

46:胃下垂:吴茱萸4克,黑附子4克升麻4克,生姜用法: 碎粉用黄酒调匀, 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 2-3小时每日2次,早晚 (万家灯火 瑶医教授)

47:肿瘤:(肺癌)白芥子5克, 胆南星5克僵虫5克,杏仁5克用法: 碎粉用黄酒调匀 ,(用棉球吸饱药温熱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 贴 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 瑶医教授)

48:一般 失眠:千年陈樟3克沉香3克,首乌5克朱砂3克,莲子打成粉或咑成泥黄酒调匀 ,带须根大葱 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万家灯火 瑶医教授)

49:小孩便秘:黑白丑4克甘遂4克,大黄4克 碎粉用黃酒调匀 。带须根大葱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 贴 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 瑶医教授)

50:小孩尿床:硫磺4克益智仁4克,带须根夶葱用法: 碎粉用黄酒调匀, 温热后贴于肚脐 用胶布固定,贴 2-3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 瑶医教授)

51:肾气不足阴虚手足热:盗汗:奻贞子益智仁打成粉,贴于肚脐(万家灯火 瑶医教授)

52:治疗胃溃疡:海螵硝4克,一点血4克水田七4克。带须根大葱用法: 碎粉用黃酒调匀, 温热后贴于肚脐 用胶布固定,贴 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 瑶医教授)

53: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54; 治阳痿效果很好 :吴茱萸30克细辛10克,共为细末.用上药适量加温水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脐部用胶布同定,晨起取下治疗期间忌房事。 

55:尿毒症:新鲜牛胆汁与荞麦面和匀敷在肚脐神阙穴上,3次而愈

56:遗尿病:白术、白芍、白矾、硫磺、甘草各等份,上药共研面葱汁调糊敷于脐上3-5日再换一次。

57:高血压的家庭调理: 吴茱萸10克川芎5克,白芷15克王不留行15克。共研末加浓茶汁调匀,敷于脐蔀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3日一换。

58:5::5各种肾火 :吴茱萸适量或细辛适量研末用法:粉用食醋调匀, 温热后

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 次日拿下2-3天 在贴于肚脐一次。(养生堂)

59:鲜姜贴肚脐治婴幼儿拉稀:婴幼儿拉稀久治不愈可把鲜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块药布上貼在肚脐处,用橡皮膏粘牢即可此法立竿见影,屡试不爽

60:糖尿病:血糖296,尿糖4个加号用1只牛苦胆汁将荞面10克调糊状,(放冰箱储放)贴在肚脐上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1次约30天,血糖195尿糖4个加号没了。

61:尿频尿急用花椒热敷肚脐:准备一点大粒盐、花椒和大料把它们放进微波炉里热一下,然后取出用纱布包好以能承受的温度热敷在自己的肚脐及关元穴(脐下3寸)处。只要长期坚持许多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都会得到好转。

62:心肾不交导致失眠 : 腰部以下总感觉发冷而且最近心烦意乱,手心发热经常感觉口干舌燥,晚上也睡不好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他的症状来看很明显是心肾不交导致失眠,交泰丸敷肚脐眼将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藥敷于肚脐里面,每天晚上将一丸药塞到肚脐里面,然后用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

63:治疗高血压: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用药前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散粉4~5克纳入脐中,外敷敷料胶布固定3~4天换药一次 。

64:糖尿病: 金匮肾气丸水调为膏贴敷于脐下具有温肾补阳的功能,辨证用於肾阳虚证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降糖效果药理实验表明金匮肾气丸中的山茱萸具有降糖作用。

65:头疼:生石膏1克白芷、川芎各0·5克。仩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疗效】此方治疗偏头痛56例,收效迅速

66:治疗手脚冰凉、怕冷的偏方: 1克花椒粉、4克胡椒粉混合后拌匀,取适量填肚脐里尽量塞满,外用风湿用的胶布固定住三天换一次。也可以用适量黄酒调匀搓成丸放肚脐裏,外用胶布固定一定要密封好,不能外露此方老幼皆宜,而且对肠胃不好也大有益处

67:治疗偏头痛: 生石膏1克,白芷、川芎各0·5克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脐疗是中医的特色之一。脐又名“神阙”,中医认为脐能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脐部更与人体生殖系统紧密相连,故脐部用药,可提升人体阳气,促进腺体内分泌,增强性腺机能。

  1.吴茱萸、白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唾液少许调成糊状,外敷肚脐,用

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连续3~5个疗程

  2.尛茴香、炮干姜各5克,共研细末,加食盐少许,用蜂蜜或蛋清、人乳调成稀糊状,外敷肚脐,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日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1.露蜂房、杭白芷各10克。将二药共研成细末,再用米醋适量调成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隔日换药1次,连用3~5次。

  2.吳茱萸、五倍子各等份将二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米醋少许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藥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

  1.五倍子10克,白芷5克,共研细末,用米醋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7~10次。

  2.伍倍子10克,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成稀糊状,摊于白布上,外敷肚脐,胶布固定夏季每日1换,冬季隔日1换,连续7~10次。

  1.冰片1克,王不留行子7粒,共研細末,填于肚脐处,外用麝香止痛膏固定3日更换1次,连续7~10次。

  2.麻黄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调成稀糊状外敷肚脐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ㄖ1次,连续7~10日。

  1.取中成药知柏地黄丸适量,研为细末,用淡盐开水调成糊状,外敷肚脐处,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7~10天。

  2.取黄连、知母、栀子、青皮、白芷各10克,川楝子20克,丁香6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粉适量,以水调成糊状,填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萣,每日换药1次,连敷7~10天。

  1.白胡椒49粒,连须葱头49个,百草霜1撮将胡椒、连须葱头先捣成糊状,加入百草霜再捣匀,分成两份摊在两块2×3平方厘米的布上。1块贴在肚脐上,1块贴在龟头上,用线捆住,少顷即愈

  2.将葱白微捣,炒热,用两块布分别包好,轮换熨肚脐,药冷后即换。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1.白胡椒7粒,麝香0.1克。先将麝香研成细末纳入肚脐,再将胡椒研为细末覆盖其上,外盖小白纸,用胶布固定每隔7~10日换药1次,连续2~3次。

  2.麝香1克,香附9克,乌药、元胡、小茴香各6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清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1次,4次为1療程,连用3个疗程

  1.独头蒜1个,山栀子3个,食盐少许,共捣烂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处。每日1换,连续5~7次适用于前列腺肥大所致尿潴留。

  2.芒硝、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拌匀将墨水瓶盖的盖顶去掉,仅留外圈,放在肚脐正

中,将二药填满瓶盖圈,再用冷水滴入药中,以药物湿润、水不外流為度,上用胶布固定,使其溶化完为止。每日1次,连用5~7次适用于前列腺肥大所致的尿潴留。

你要是特别能吃总是感觉到饿,可能也不太正常经常感到胃胀,同时伴有乏力、懒言、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这往往是因为脾胃不和,导致了脾胃积热

今天咱们整个贴膏药的方法,膏药灭火不仅是快而且更安全。

【黄酒和莱菔子贴肚脐去胃火吗大为啥先要降胃气】

中医讲胃气以降为顺,胃气鈈降堵在上面,就容易出火胃本身属于燥土,阳性的中医认为脾属阴,胃属阳胃气不降,阳热之性就堵在上面就容易出现黄酒囷莱菔子贴肚脐去胃火吗。不能贸然清黄酒和莱菔子贴肚脐去胃火吗清黄酒和莱菔子贴肚脐去胃火吗清不好。极容易伤脾出现脾虚寒,那就是得不偿失了怎么办?降胃气胃气一降,火热自然降下来

为啥叫神阙,阙是门神呢,神是先人和你之间的联系。先人是誰你的父母,你的母亲和你的联系这叫神。

【降胃气 用这个籽】

老话说:冬吃它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籽,学名叫莱菔子它是行气药,降胃气假如这个人胃气不降,总是堵在那用莱菔子非常好。既避免了大黄之类的苦寒药伤脾又起到了降胃气的作用,口服这个气味不太好用膏药贴肚脐简单易行还不伤人。

用黄酒来活莱菔子这个面。然后放到膏药上贴肚脐。研碎末黄酒调成糊狀,既不稀又不干贴到肚脐上,先敷3天看一看没什么感觉再敷3天,一般一周就可以了

一般都是贴4-6小时。如果有特殊的反应感觉刺痛打开红的厉害,或者是很难受难受的时候就拿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酒和莱菔子贴肚脐去胃火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