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师你能帮我看看这块表吗玉

采访、撰文 | 马冉冉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唐人韩愈 1000 多年前的这个定义,可以说完美的概括了老师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大意义。

读书时代,老师教导我们学习知识,从 1、2、3 到 a、o、e 再到 A、B、C ……无数位老师带领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引导我们学习有关自然和人文的智慧。对小孩子来说,老师是出父母以外生命中最具权威的角色。

长大后,即便离开校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仍然会有一些长者、智者,以其独特的阅历或人格魅力,让我们暗暗将其视作人生导师,希望能从他身上习得关于人生的智慧。

再成长,我们又开始寻觅心灵成长路上的大师、上师。最近常听到,身边哪个朋友又不远万里追随某大师。

现在,大家对灵性转化提升的迫切程度,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而所谓的大师、人生导师作为开启觉醒的领路人,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此,我们将老师、人生导师、大师、上师……统称为 " 师尊 "。我们跟随师尊学习,在这过程中,我们又必然地与师尊建立了某种关系。尊师重道,或者说对师尊的崇拜,在这片土地上由来已久。

"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 师父 " 的说法,更是直接将师徒关系等同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承袭 " 父父子子 " 的儒家传统,学生对老师唯有遵从、模仿,独立思考是不被鼓励的,作为某位老师、某个门派的弟子,你只需去传承老师所有的思想就够了。下面这个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一位有名的玉雕大师在临终前非常感慨,最钟爱的徒弟始终无法做出能超越自己的作品。师父去世后,没过多久,这位徒弟就做出了一件精美绝伦、世所罕见的玉雕珍品。很多人觉得诧异,他的技艺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突飞猛进?徒弟说:" 其实,我很多年前就能做出这样水准的玉雕了,但我不想让师傅觉得被我超越,所以我从未公开过。"

其实不能总结,我们跟师尊的关系大致可分两种:

一是崇拜情结,将师尊幻想成完美无缺的 " 神 ",自己就无条件地服从师尊,跟随师尊,捍卫师尊。就如同孩子在儿童期,对父母的无条件以来,服从、乖巧、依赖。

二是对师尊的反叛情结,将师尊视为需要被挑战的权威,和自我意志的对立面,用对抗师尊的方式,来给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定位。

很像青春期,孩子对父母的态度走向怀疑、挑战和对抗。但无论是儿童期还是青春期,都尚未进入心理稳定的成人期。

对师尊也好,对父母也好,不敢质疑、不敢脱离,你就永远无法超越,你就无法成为你自己。

错位的师生关系,其实投射的是学生对老师某种心理渴望,实质上就是孩子对父母的需求。有人就总结过,孩子对父母的期望,有无条件的爱,满足我一切需求,关注,表扬,自由,认可,安全,保护,理解,欣赏,赞美,尊重,平等,钱,包容,耐心,榜样,父母自律能以身作则……

不妨找找看,这其中有多少选项,正是你期望一位老师所能为你做到的?

我们又该如何从这种对师尊的投射中超脱出来,回归到学习本身,从而更好地丰富、完善自身上呢?

我永远是老师最不喜欢的学生

不知道是不是性格的关系,从小到大,我永远是老师最不喜欢的学生——上课睡觉看闲书要么就跟同学聊天;听到老师说了什么蠢话,会当场站起来反驳;老师都只会照本宣科,书上写得就是对的吗?那还要他长脑子干吗?

现在工作了,时不时要接触一些培训,听着那些所谓的成功励志学东西,甭管多小牌的老师也要排出 8 个壮男在旁护卫的架势,然后台上唾沫飞溅地喷,我真是笑得肚子疼——如果听这些的就能成功,他干嘛还赚这讲课的辛苦钱?真是可笑。

由于不知道你跟父母的关系如何,所以无从判断你对老师的这种反抗,是否来自于你对父母的投射。

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是那种很乖很听话的小孩吗?你的反抗是从进入青春期后开始的吗?如果是,那也许你把对父母权威的挑战,也一并转移到老师身上。

不过,请你回想一下,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老师,难道他们没有教会你任何一点有用的知识吗?你不妨试着梳理一下,每一位老师教会了你什么,你对他们的不满又体现在哪里。

老师不可能是完人,就如同你我一样,所以有必要将他们的优点与不足分开看待。

与其一味反抗,不如用更开放的心去学习。让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都在某个方面成就你。

我在寻找能指引我人生方向的人

我一直在寻找能指引我人生方向的人。

有一次,我以为自己找到了。她很美,很优雅,能教给我很多东西。在课堂上,我要求自己比所有人都认真,希望能让她对我有好印象,能肯定我、表扬我。我还会因为她表扬其他同学而吃醋。在心里面,其实我是把她当成妈妈的,也以这样的亲密而感觉很好。

但跟随她学习一年多以后,我又陆续接触了其他的课程和老师,渐渐发现她不像我过去以为的那么好,她身上的弱点很明显。她能给予的专业指导也越来越少。我很想从她的关怀中逃开。

你与这位老师结识时的初衷,是单纯地想跟她学习知识,对吗?不过,一旦进入课堂,你其实就跟整个学习环境建立了关系,其中有跟老师的关系,有跟同学的关系。

这个环境里,老师是主导,因此很容易被学生幻想成那个小世界中力量最大的人,是力量之所在。

自然而然的。你在父母那个力量之所在没有得到的东西,比如认可、鼓励、赞美,你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你也会真实地感受到平辈间的竞争,就像孩子希望比其他兄弟姐妹更优秀,以得到父母更多宠爱。

这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是很真实的心理。但还是要明白,寻找一个父母一样的老师并不是你的初衷,强于同学也不是你的初衷,你最根本的需求是是学习专业知识。

当你觉得没有办法从一位老师身上学习更多,那么就前进到下一间教室,跟随下一任老师,继续学习。

保持跟每一任老师的良好互动,而非忠诚。明白这一点,或许你的困扰就会解开了。

安尼肯特:成为你自己的人生导师

来自英国,自 1980 年开始治疗师生涯,并带领各种团体练习。1992 年,他开始使用 NLP、催眠和身体放松疗法。2000 年,他跟随乔 · 格瑞顿(NLP 创始人之一)学习 NLP 系统课程,同时在伦敦催眠调研中心工作。2008 年,他在英国获得催眠高级导师资格证。目前,他在世界各地带领身体能量放松、NLP、解除催眠、激活关系等课程。

心探索:我们非常需要从老师那里学习人生经验,对吗?

安尼肯特:是的,在每个人的身心旅程中,要改变,就需要不断调校自己的前进方向,我们需要被引领,所以,跟随一位真正的老师学习,那真的很重要。

不过请记住,真正的大师(master),不会鼓励你崇拜他、跟随他,他只会把你推回到自己,鼓励你成为自己的 " 大师 "。

但那些假的大师,会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地方。他只想让很多人崇拜他,以满足他自己的虚荣。

心探索:你也是导师,对你自己而言,你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

安尼肯特:我四处带领静心,但那不是我的,我只是在传递知识而已。在我自己的工作坊,可能属于我的东西会更多一些。但是,又怎样呢?我是展示了一些技巧,解答了学生的问题,但只是在分享技巧而已。

我可能不太会像中国老师那样,告诉学生 how to do,我只教步骤和方法,所有的感受和体悟都需要学生自己去经验。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心探索: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执著于找人生导师或上师?

安尼肯特:这在全世界都是一种趋势,人们喜欢把一个人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然后去仰视他,寄希望于他能引领、指引自己,

这种潮流不仅仅是在中国,当然在这里表现得更明显一些。中国文化鼓励人们去外面寻找大师,或者就把父母、政府放在高高在上的地方,而自己永远是低的。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导师、大师、上师,但中间有几个是真的呢?我猜,也许只有一两个吧。

心探索:寻找人生导师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

安尼肯特:很多人寻找人生导师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生活是不愉快、不幸福、不满意的,他需要大师给他一个答案,从而把他从糟糕的人生境况中解救出去,让他觉得自己 ok 了。

但是要知道,当你把一个人摆在高于你自己的位置时,你就丧失了对自己生命的主动权,你把力量交给别人了。你渴望握一握大师的手,渴望被大师赐个新的名字……你变成了大师的仆人。

心探索:而有些人还会觉得师尊应该是怎样怎样的人,比如清心寡欲,一心修行,最好还不喝酒、不吃肉之类的……

安尼肯特:很有趣,寻找大师的人,其实他自身的根基是摇晃的,所以,他才执着于寻找一位完美无缺大师,借以稳固他自己的根基。

不过,如果他遇到一位真正的大师,大师反而会用全然的真实,去动摇这个人的根基,让他知道大师也喝酒,也吃肉,也有七情六欲,也不是完人。总之,就是不符合他幻想的完美指引者形象。因为,没有人能跟神一般的人生活在一起。

心探索:你觉得比较理想的与师尊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安尼肯特:打破对师尊的崇拜。每个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心探索:那如何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导师呢?

安尼肯特:首先,先找到一位真正的老师,去跟他学习。不是一个组织的领袖或假的大师,而是真正能教导你的人。然后不断、不断地提问,看你能从他那里学到什么。

然后,你就不需要再从书本上学,不需要再跟随大师学,而是从生活中学。你要去真正的穿越生命,经历所有的错误,你要投入、学习、活着并经验人生中所有的起起落落。你就是去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学习。

请始终记住,你自己是比师尊更重要的那个人。

很多朋友都在选择不同的老师跟随学习时,会有疑惑,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值得跟随学习的?

采访过不少身心灵老师,也见过他们在课堂上和现实生活中两种不同的面貌,我想来聊聊这个话题。

判断一位老师的品质,是否值得跟随学习,只要观察他身边跟随多年的学员。

如果他的学员上过多次课程后,声称人生焕然一新,发生改变,不用去听他们说故事,只要观察他们(特别是老师最赞赏提出表扬的那些学员)离开课堂和老师之后的行为、生命品质和形象。他们是否能独立思考?是否能成熟处理人生中的棘手挑战?

特别是,是否发展出一种开阔的包容性的独立性的爱,是否有能力爱自己同时有余力去观照支持到后来学习者?

他们对导师后来的跟随者是欢迎的、包容的、支持的,愿意提供帮助的吗?还是排斥的冷漠的?他们可以同等表现出对导师般的爱,礼貌和恭敬吗?

如果他们发展的这种爱只有在那位老师在场的时候才表现出来,而且是封闭的排外的炫耀性的,那么你要小心了!

还需要警惕的是,如果这些学员们表现出来的 " 欢迎、包容、支持 " 等等热情的行为是在帮助你回到自己,而不是拉拢你进入大师的系统!

为系统服务而非为学员服务的课程,上课时你被打鸡血般被鼓舞被激励,无比激动,感觉人生积极,充满希望;但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离开了老师和系统,你就被打回原型,生活还是一团糟。

这好像就给你了一个暗示,你离开了大师,离开了系统,你是不行的,所以你需要不断掏钱回来上课。

但,真正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是懂得尊重他人的命运、有距离的、独立成熟的,而非为你创造一种无条件的婴儿一般的爱供养你,使得你离不开组织、课程体系和大师的。

如同安尼肯特前面说到的一条非常好的判断标准:请记住,真正的大师(master),是不会鼓励你崇拜他、跟随他,他只会把你推回到自己,鼓励你成为自己的 " 大师 "。

导师的资深学员说,我跟随老师学习了多年。不用听他说什么,只需看他离开老师后的形象,一看品性修养为,人处事的形象,二看生命形象。

你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在现实中,真实平和有力量、有温度的自己,而不是一个满口崇拜老师,歌颂老师,没有自己的人,也不应该是一个亢奋地像打鸡血一样,满口口号,不断推销系统拉你入伙的人。

然后问自己,我想成为像他(那位老师表扬的学员)那样的人吗?你想经历多年学习脱离了导师之后,活成了他呈现的那样的单独的个人形象吗?那是你想活成的样子吗?那是你心生向往的人生姿态吗?

你羡慕的是他透过课程和导师的教导活出了自己的样子吗?还是你只是羡慕他能够呆在老师身边,跟老师相处更多的时间,羡慕他得到老师更多的支持、表扬和认可?

真正的好老师会以身作则,散发自己的光芒和特质去影响人们,同时他是独立成熟的人格,不鼓励,不推崇甚至是尽量避免学员对他的左拥右戴,他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尊重每个人的命运,并不会鼓吹着推销自己,怂恿学生跟随。

你要明白所有的导师都不是神,被推上神坛,靠着学生的歌颂,堆砌名声,搞导师崇拜的老师,并非说身无长物,不值得一学,而是你在跟随学习之后需要小心分辨,那些是值得学习的,那些是应该摒弃的。

你的学习是为了找回自己,而不是换一种亢奋的金光闪闪的方式继续迷失自己。

还有一种老师更为离谱,盗用他人文章,挪为己用,张冠李戴,欺世盗名,用他人案例分析和文案来宣传自己的形象和工作坊,这种老师人品都过不去,师品?请你不用考虑了。

做人不真实,不诚实,不尊重他人,不尊重系统,不懂得因果循环定律,堂而皇之盗窃他人劳动成果,做老师有多少水份,可想而知。

如果老师的资深学员跟你探讨的不是自己的学习精进和个人领悟,而是热情洋溢拉着你诉说自己上课后发生的重大人生改变的故事,或者很骄傲自信跟你炫耀自己能够跟老师更加亲近,并以此为荣。那么你要小心了!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所有的学习和成长,学、领悟、探索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把尊敬老师、加入组织与否,诉述人生故事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习和领悟本身,那就颠倒了学习的重点。

判断的另一个方法是,去和老师和学员探讨学习,精进,去探讨一些彼此学习到的知识和体验,真正的好老师和精进的学员,一定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功底,反之她们只具备营销课程和喊口号的口才,但对生命这门功课的学习一知半解,说不出什么有内涵的知识来。

靠着学生的歌颂,堆砌名声成就起来的导师是离不开学生的,因为没有了学生这个活广告,他就跌落神坛了。所以,一位好导师教导你的是如何离开他,还能更好活出自己,鼓励你去成为自己的大师;并且他在行业内,还能继续作为一个不是靠学生捧名气、而有真材实料的导师存在下去。

绝不是让你离不开他,也不是他离不开你。

最好的父母之爱是分离,最好的导师之爱也应该是分离,让学生得到解答人生困惑的钥匙之后,自己离开老师,离开课程系统,去打开自己的人生之门,而不是使得他们离不开组织和老师。

请记住,离不开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离不开学生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是一种无法分离的依恋,它并非是一种健康的师生关系,不要做那样离不开老师的学生;作为导师,不要培养这种婴儿和父母亲共生依恋般的关系。它不利于人们能够经过学习后独立行走。

如果你找到这样的老师,祝福你!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读↓)

原创文章,转载请公众号后台回复 " 转载 "

按提示操作即可;投稿及简历: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探索学院」更多详细信息!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北京丰台区航丰路1号院时代财富天地二层2087室

耿玉萍还有个叫方什么的?谁知道有部国产抗日战争寻宝系列一部连续剧,里面有个青山堂,德源大师石碑现四玉聚,有了了,廖千山?,主演的,这部电视名字叫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能帮我看看这块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