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巴勒斯坦签证证怎么办理?

国际在线报道(驻耶路撒冷记者王倩):巴勒斯坦人阿德尔?侯赛因最近遇到了麻烦。在他的以色列临时签证满5年后,他申请成为以色列永久居民的申请被驳回了,尽管他的妻子是犹太人,儿子是以色列现役国防军人,但是他仍然不能拥有以色列国籍,一家团聚的心愿也随之落空了。

阿德尔?侯赛因以前是与妻子与儿子住在约旦河西岸的一个城市里。他的妻子是犹太人,儿子也拥有以色列国籍。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阿德尔?侯赛因一家数年前离开约旦河西岸,来到以色列生活。2004年,阿德尔?侯赛因申请到为期5年的临时签证。

一般来说,根据以色列的规定,临时签证只能延续5年。在5年之后,如果不能成为正式居民的话,将不能在以色列继续生活。所以,阿德尔?侯赛因一家现在面临极大的麻烦,阿德尔?侯赛因不但不能在以色列买房或者就业,甚至很可能会面临一家人被迫分离的情况。

而让阿德尔?侯赛因感到大惑不解的是,以色列内政部并没有给他明确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不能授予他永久居留权。对此,以色列内政部给予的答复是,他们没有权力满足阿德尔?侯赛因成为以色列正式居民的要求。以色列内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说,阿德尔?侯赛因是巴勒斯坦居民,此前,他声称由于他的儿子是以色列居民,他与妻子在约旦河西岸生活很危险,因此内政部决定给予他5年的临时居民签证。在签证期满后,根据内政部2003年的规定,阿德尔?侯赛因提出的成为永久居民的要求不可能被满足。

在得知这一结果后,阿德尔?侯赛因的儿子约西?佩雷茨感到很伤心,他说,他是父亲唯一的儿子,理所应当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但现实却不能如他所愿。

但阿德尔?侯赛因并没有放弃。他明确表示,在签证过期之后,为了留在以色列与家人团聚,他将继续申请临时签证。

应该说,阿德尔?侯赛因的遭遇是巴以缺乏互信而造成的许多无奈中的一个。我们也衷心希望,巴以之间能够尽快建立起互信,让更多的家人可以团聚。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位于耶路撒冷东区旧城东部沙里夫内院的西南角。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该名称源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于621年7月一个夜晚由天使吉卜利勒陪同自麦加乘天马到耶路撒冷登霄夜游七重天的传说。

阿克萨清真寺就是古兰经第17章说的“远寺”。是耶历621年穆圣登霄前率领自阿丹到尔萨(耶稣)等历代圣人礼拜的地方,是伊斯兰三个最神圣的地方之一,相传最早为古代先知苏莱曼所建,哈里发欧麦尔时期重修。

阿克萨清真寺主体建筑高88米,宽35米。

阿克萨清真寺位于东经31.775888',北纬35.235683’,地址为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东区旧城东部沙里夫内院的西南角。

阿克萨清真寺所在的耶路撒冷位于犹大山地南部的高原,包括橄榄山和瞭望山。耶路撒冷旧城的海拔高度约为760米。整个耶路撒冷周围被山谷与干涸的河床所包围,只有北面不是十分明显。

在耶路撒冷有3道明显的山谷:汲沦谷、欣嫩子谷和泰罗普河谷,在耶路撒冷城南交叉。汲沦谷经过旧城以东,将橄榄山与城市隔开。欣嫩子谷在耶路撒冷的西面,在圣经末世论中是地狱的象征。泰罗普河谷位于西北方,靠近今天大马士革门的位置,向南-东南注入西罗亚池。今天,泰罗普河谷大部分已被过去数千年来山谷内堆积起来的碎片所掩藏。

耶路撒冷的西面60公里就是特拉维夫和地中海,东面35公里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耶路撒冷邻近的城市有南面的伯利恒和拜特贾拉,东面的阿布迪斯和马阿尔阿杜米姆,西面的梅瓦塞莱特锡安,北面的吉瓦特扎伊夫。

阿克萨清真寺所在的耶路撒冷的纬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靠近地中海,与以色列大部分地区一样,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市地处亚热带,在冬季也很温暖,但降雪不算罕见,通常每年至少会降雪一次。一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平均高温为12摄氏度,而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和八月,平均高温为2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接近590毫米,从5月到9月的夏季很少降水。

纪念先知登宵的建筑物登宵圆顶亭。它标志圣寺大院中心位置,由哈里发麦尔旺建造。

在寺院的东南角,其中有一段是建于地面以下的拱顶长廊,为节假日礼拜的人提供一条地下通道。  

位于寺的东半部,连接圣寺前庭院和圣寺南墙的双道门。该地道古代通南边的伍麦叶王宫,现封闭不开放。  

建于伍麦叶时代,有两个拱顶大厅,一个通向圣寺的仁慈大门,一个通向忏悔大门。大学者安萨里(1058—1111)任“远寺”伊玛目期间,曾住在门楼上,完成了巨著《信仰的科学》。

清真寺的北门有一座高大的门廊,系阿尤布王朝苏丹伊萨于1217年所建,由7个独立的拱门组成,每一座拱门又与清真寺大殿的一扇门遥遥相对。

距离耶路撒冷最近的机场是阿塔洛特(Atarot)机场。目前该地区的空中运输依靠本·古里安国际机场。耶路撒冷火车总站发送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城际列车,是一个铁路终点站。

贝京高速公路是耶路撒冷主要的南北方向干道之一;穿过城市西部,然后并入通往特拉维夫的以色列443号公路。以色列60号公路穿过市中心的绿线附近,将东耶路撒冷与西耶路撒冷分开。

巴勒斯坦人绝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国家,主要是手抓饭或大饼配咖哩羊肉、鸡之类。巴勒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哩食品闻名世界。巴勒斯坦菜,无论是肉、鱼、豆类,还是蔬菜,绝大多数是辣的,泡菜也是辣的。他们没有炒菜的习惯,无论是牛肉、羊肉、鱼或是各种豆类、蔬菜,均炖得烂熟。

主食为面粉和大米,一种名叫“恰巴蒂”的粗面饼最受欢迎,还有油饼、油炸土豆馅“三角”。人们也普遍食用西式点心和面包。大米常常加上各种作料做成黄油抓饭和肉抓饭。另一种染有颜色的甜米饭是婚宴的必备食品。他们吃饭不用刀叉、筷子,而是在净手后用右手抓着吃(左手认为是不洁的)。他们的手抓技术十分熟练,而且不怕烫

由于教律规定,喝酒是一种犯罪行为,信徒不许喝酒,但可饮茶。加之,居民多食用牛羊肉和乳类,缺乏蔬菜。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解渴消暑、提神生津、消食除腻,饮茶便形成了风习,普遍爱好,无论城市乡村、男女老少,几乎人人皆饮。与中国一样,”客来敬茶“也是巴基斯坦人民接待客人的一种礼遇。到巴勒斯坦人的家里作客,主人随即烹煮红茶招待,往往同时还送上夹心饼干、蛋糕之类点心

巴勒斯坦尚未正式建国,目前来巴人员须向以色列驻华使馆申请相应种类的赴以签证并取得往来巴区通行证,具体程序请参阅赴以签证须知。

      目前,巴以冲突进一步升级,以色列方面规定,除外交人员外,其余人员进入巴控区须接受严格检查,并签署《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主要内容包括:保证不妨碍以军事行动,不前往危险地带和军事禁区,否则将承担所有因未遵守上述条款而导致的一切后果。

      根据中巴协议,中国公民赴巴基斯坦,持外交、公务、因公普通护照者免办签证。中国公民因私去巴基斯坦,需在入境前到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办理签证。

相传,“远寺”当初是由阿拉伯的大先知伊布拉欣始建,后又被先知苏莱曼续建完成。伊斯兰初期,“远寺”曾一度被定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公元638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在攻克耶路撒冷后加以重建。并派乌巴德·本·沙米特担任巴勒斯坦第一任大法官,其坟墓坐落在“远寺”的东墙外。

再次大规模修建是在705年,由伍麦叶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麦利克·本·麦尔旺主持,后其子瓦利德于709年建成。该寺建在原圣殿教堂残存的基墙上,教堂的完好部分也被修建在寺中。

780年毁于地震,后几经翻修,现保存的大部分建筑为10世纪阿拔斯王朝第19任哈里发嘎希勒时代留下的

932年,阿巴斯王朝第19任哈里发嘎希勒斥巨资重建了“远寺”使用方块条状石料砌筑墙壁,庄重伟岸而坚固,高大厚实,千年不朽。在古代,神圣的建筑物均是石头砌成。“远寺”实际上是一座平顶寺殿,与一般清真寺无大区别。

公元11世纪初,增建了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大圆顶,镏金装饰,高高矗立于蓝天碧空,在耶城的骄阳下熠熠生辉,显得庄严辉煌。改建后,礼拜大殿长90米,高88米,约30层楼高,宽35米,殿内耸有53根大理石圆柱,49根大理石方柱,擎撑着屋顶。先前只有东西两面有门,因是面南礼拜,所以又开了一道北门。

“远寺”整体建筑高大宏伟,气势壮观。大殿可容纳5000人礼拜。节日会礼时,沙里夫大院可供万人礼拜。

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后,将该寺的一部分改为教堂,另一部分当作神庙及骑士团的营房和武器库,大殿旁边建了一长溜马厩,把圣寺糟蹋得不成样子。

1187年,埃及阿尤布王朝素丹萨拉丁从十字军占领下收复耶路撒冷。之后,萨拉丁下令清除十字军污垢,全面重修远寺,用彩色马赛克镶的非动物图案,装饰了圆顶内穹,重建了“米哈拉布”(凹壁),用名贵木材精制了一座“敏拜尔”(宣讲台),安放在大殿一侧。寺内还另辟一处长方形礼拜殿,内有大小厅堂各一间,大厅称阿齐兹厅,小厅称宰凯里亚厅,装饰极为华丽,内有凹壁,称宰凯里亚凹壁,据悉此是当年宰凯里亚先知礼拜、坐静、参悟、赞主之处。圣寺的北门有一座高大的门廊,系阿尤布王朝素丹伊萨于1217年所建。由7个独立的拱门组成,每一座拱门又与清真寺大殿的一扇门遥遥相对。寺前广场上有“卡斯”水池,为人们礼拜前作小净用。

1948年以色列当局占领耶路撒冷后,不断拆毁阿克萨周围的大部分建筑。1969年8月21日又放火烧毁了清真寺的主要建筑物,名贵文物宣教台化为灰烬,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

根据联合国的决议。阿克萨清真寺永远属于穆斯林。但自从被以色列占领以来。犹太正统极端份子制造无数事端。 他们坚持说阿克萨清真寺地下原是犹太人祖先所罗门建造的犹太神庙。他们称阿克萨为“圣殿山”,是他们将来迎接犹太人复国救世主“弥赛亚”从天而降的地点。 极端份子制造许多谣言,借口在清真寺高台之下挖掘深坑和信道,称其为考古。重型机械在清真寺地基下作业﹐震动地面上所有伊斯兰古迹,企图破坏历史文物,拆毁伊斯兰圣地。 阿克萨清真寺在以色列国防军的包围之中,对进入圣地礼拜和祈祷的穆斯林严加限制。例如,外地穆斯林一律禁止入境。而本地穆斯林限制在四十岁以上,而且清真寺周围设立数以百计的关卡和路障,对穆斯林重重验证和全身搜查。在获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并从伊朗、叙利亚等国获得支持后,2000年9月,时任以色列反对党利库德集团主席沙龙为了表示他夺取全部圣殿山的决心,在竞选中率领大批军人和卫队闯入阿克萨清真寺。遭到全世界穆斯林抗议,进而引发了第二次巴勒斯坦人民起义。 以色列文物部门6日宣布,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巴方称“尊贵禁地”)脚下的考古公园内开展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以修建一条通往圣殿山的通道,替代在2004年受损于地震和暴雪的原有通道。

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政治顾问纳米尔·哈马德说,以色列就是在“蓄意破坏”。他说,以色列40年来一直想改变阿克萨清真寺的结构,这是最终使整个耶路撒冷犹太化的步骤。

事发后,阿盟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行为。埃及外交部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这一行动。约旦国王、摩洛哥国王都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正在沙特麦加进行联合政府谈判的阿巴斯要求以色列立即中止这一行动,称以色列是想破坏神圣的伊斯兰古迹,必将危及和平进程。同样出席麦加谈判的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迈沙阿勒警告以色列不要“玩火”,他还警告说,2000年就是因为沙龙亵渎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第二次巴人起义,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再次起义。巴政府总理哈尼亚敦促穆斯林行动起来,保护阿克萨清真寺。

法塔赫组织下属的“阿克萨烈士旅”的声明说,如果以色列不停止挑衅行动,他们将予以坚决的还击。当天,该组织还向以境内发射了数枚火箭表示警告。在加沙、伯利恒、拉姆安拉、希伯伦等地,都爆发了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军警的冲突,巴人用投掷石块的方式表示抗议。一些城市还进行罢工,宣泄愤慨。

以色列的阿拉伯议员塔拉布说,以色列政府此举将会“点燃第三次起义”。他认为,以色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转移人们对它在黎巴嫩战争中军事失败的注意力”。总部设在迪拜的阿拉伯电视台认为,以色列利用了两个机会,一是“巴人正忙于内部事务”,二是“国际社会反应的迟缓”,报道认为以色列是“在文物科研的幌子下,进行政治犯罪”。

为防不测,以色列出动了2000名警察,部署在阿克萨清真寺及其周围,同时只许45岁以上的穆斯林进入清真寺内,并禁止游客参观。7日,包括“伊斯兰运动”地区领导人萨拉赫在内的7名巴勒斯坦人因强行靠近挖掘现场而被以警方拘捕。据悉,萨拉赫已呼吁以色列境内的全体穆斯林行动起来,阻止以当局破坏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风波无疑给前途多舛的巴以关系增添了新的变数。

2007年,以色列占领当局擅自对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下通道进行“考古挖掘”,不仅导致清真寺附近的道路塌陷,而且还对整个清真寺的地基构成了严重威胁。

清真寺的职能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宗教活动中心:每日“五时拜”,每周的聚礼,每年两次“会礼”,都到清真寺举行。宗教节日,如先知诞辰,都在清真寺庆祝。婴儿初生时命名和亡人的殡礼也要到寺内请阿訇主持举行

(2)宜教中心:自从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清真寺第一次“聚礼”时发表宣教演说后,清真寺就成为宜教的场所。此后在每周“聚礼”日和每年两次“会礼”中,通过“呼图白”(讲演)方式宣教成为定制。

(3)宗教教育中心:在伍麦叶王朝时期,各地清真寺开始附设学校,教读《古兰经》。阿拔斯王朝时期,许多著名清真寺同时也是著名的同名大学所在地,如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摩洛哥非斯的卡拉维因大学,突尼斯的栽突那大学等。

(4)文化中心:清真寺多附设有图书馆,也附设有医疗机构。如也门萨那清真大寺图书馆是阿拉伯世界清真寺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6)穆斯林联系交往的中心:平时忙于自身事务,礼拜时聚会一起,特别是每周的聚礼和每年的会礼时,共同礼拜,互致色兰,清真寺起到了凝聚和团结的作用。


伊斯兰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位于耶路撒冷东区旧城东部沙里夫内院的西南角。主体建筑高88米,宽35米。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相传为古代先知苏莱曼所建,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期(公元705年)重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勒斯坦签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