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历史虚无主义在影视剧中的表现里总是表现阴暗面,不像以前的以表现光明面为主。

笼统来说,它是主要起源于美国中情局在冷战时期起制订的“和平演变”策略,也就是今天我们比较熟悉的“颜色革命”,诸如前几年的“阿拉拍之春”,还有较早前的“布拉格之春”,以及最著名的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这些都是标志性事件。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从中可见,历史虚无主认的危害是巨大的,大到可以毁灭一个国家与一种文化,前苏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大家应该知道,当苏共垮台的时候,军权仍然在苏共的手上,但是连克里姆官的守卫都忘了自己为何而战,任由失去理智的群众解散政府,为什么?因为那些站岗的士兵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三、虚无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

就是英雄人物与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文化等等,如我们国家的毛泽东以及其它相关的共和国先辈,众所周知的狼牙山五壮士案与加 多宝事件就是这种思潮导致的后果,包括最近很火的《曾许诺》,其目的最主要就是从精神上扭曲一个民族的普遍信仰与历史正向情感,从而使人们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否定自己,再扩大到否定一个群体,直至否定整个国家民族。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十年那么多所谓的美分、日杂、纳粹粉以及俄吹(形容吹嘘俄罗斯战斗种族文化)的根本原因,现在我们也发现了,爱国,即使是很简单的一句说话,都会遭遇攻击或鄙夷或不屑,这都是虚无主义造成的结果,试想想,我们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存活达到3000年的国体,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竟然会导致做一名中国人都是显得极其卑微的,可见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已经荼毒甚深。

北京学员:布拉格之春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主义反对苏联模式的尝试,还是看作东欧剧变的演习和前奏?

无风:两者有之,从民族情感出发,捷克斯洛伐克的确遭到了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欺凌,但是从当时共产主义阵营的共同利益来看,布拉格之春的发生无疑可以算作是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瓦解共产主义阵营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具体可以反思一下我们前三十年的中苏交恶。

我们以1958年的金门炮战为例子,当时的苏联为了实现其与美国争霸全球的目的,对于中苏共同组建联合舰队的事对中国施压迫多,一系列矛盾导致了大家众所周知的1958年苏联专家开始撤走,并停止援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是毛泽东虽然有反抗苏联,但中国始终和苏联斗而不破,没有投向自己的敌人的怀抱。这就是共同利益,因此,评价布拉格之春不能脱离历史的大背景。

四、历史虚无主义常见的3种手法:

第(1):种片面解读法——常见的手法为,不从关键人物或主体事件中进行解读,而片面使用很多他方的说法,比如旁观者的观点、回忆,甚至是道听途说,屡见不鲜的有“据说.......”这样的口吻,这种手法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因为第三方说法貌似公允,所以很容易受迷惑。

举例:“九一八不抵抗命令”为张学良所下,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其主要证据就是张学良当晚下达给沈阳方面军指挥官的电报命令及第二天发布的报纸采访,以及2006年晚年的张学良接受过著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采访,亲口承认是他下了不抵抗命令。

这个例子单独这么看,说不抵抗完全是张学良全责似乎是无懈可击,但是稍经推敲则站不住脚,经过史料检测发现,1931年7月,张学良曾经多次要求蒋介石号召全国共同抗日,但是遭到拒绝,并且于当月的全国军事扩大会议上蒋制订了不抵抗的政策,这大家都可能清楚,那么请问,如何解释张学良又亲自承认自己下达不抵抗命令了?

陕西学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是有直接关系的

江苏学员:但是此命令和彼政策是两码事儿

上海学员:张学良承认的是当天的不抵抗,是他下达的命令,这个命令只是单纯的一个战时命令, 和老蒋不抵抗的投降政策是不同性质的问题

无风:各位的回答都可以说正确,但是只对了一半。

我认为张学良纵然是受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影响,地方军阀与将官,他是拥有自卫能力与权利的,因此可以说不抵抗结果是既有蒋介石制订不抵抗政策的责任,又有张学良软弱无能不敢抵抗的责任,但是,我们现在往往只看到张学良方面的解读,这就是片面的解读法。

由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要研究争议性的历史事件,只参考1方是不足够的,参考2方面都可以说不足够,起码要达到3方或以上,正像我的《评杨天石<九一八不抵抗命令确实发自张学良>》中一样,文中除了有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史料外,还有第三方,第四方,甚至是第五方人物的史料,这样一对比起来就非常清楚了。结果就是无论是张学良,还是顾维均(九一八前负责分析对日政策及与日本政界接触)、以及北方的实力派第29军将领等,通通都表示受了蒋介石的影响。

第(2):种道德批判法——刚刚上面的学员提到的一例,张学良在九一八当晚仍然在与美女厮混,这一“劣迹”使其遭到众口讨伐,但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应该明白,无论张学良当晚在做什么都不可能对不抵抗这样一项重要的命令产生直接或决定性的影响。同理,即使张学良人品十分差,但也不足以与不抵抗命令形成因果关系,具体的事实,我们要去具体分析,不能引用人的品德言行作为论断标准。

道德批判法,这种方法的源头在中国最早表现为“伤痕文学”,即文革结束后以知青下乡的经历为主形成的一种文学风格,最常见的莫过于现在一些年纪较大的公知总说他们当年下乡吃了尽了苦头,比如睡过牛棚,天天种田没法学习,又如因下乡而与心爱的姑娘分开等等,总之,这是一种从小人物的情感角度为出发点,进而试图否定整个历史背景与由之产生的意义而广泛运用的一种手法。

请问:为何会因此而产生叛逆心态?

学员A: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叫伤害放大,明明只是擦破皮,却想象为,自己断了一条腿

无风:比喻得很好,比如前不久在网上引起轰动的来自龙应台的《我不关心大国崛起,只关注小民生活》可以说与伤痕文学是同源同种,其本质就是以小我代替大我,强调私人情感的得与失,否认集体的意义与贡献。还有,比如攻击我们共和国的元勋毛泽东钟情于武汉的武昌鱼,也是道德批判法。

第(3)种:主观解读法——如果把第(1)种片面解读法比喻成叶子的背面,那么主观解读法就是叶子的正面,什么意思呢?与第一种强调第三方角度与观点刚刚好相反,这种方法更多地运用事件中的主角或重要人物的观点与说法,因此,它具有更强的欺骗性。

举例说明:1928年在山东的济南发生了日军残杀我6000同胞的“济南惨案”众所周知,在许多关于蒋介石这个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与功过得失的文章中,都大量引用他的《日记》,其中他的日记自1928年5月10日起,即发生惨案后不到一个星期内,他开始每天坚持写《雪耻》日记,反复强调自己要奋发图强,要忍辱负重,要知耻后勇,甚至在日记中慷慨激昂地说他要用10年时间准备,并打败日本人,尽雪国耻。

这种手法给人感觉,一眼看上去,你就会觉得蒋介石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真心英雄、悲惨英雄,那么面对这种手法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确认它所提供的角度是否公正?是否正确?

请各位学员说,要用什么方法?

广西学员:观其言,但也要看其行是吗?

吉林学员:以事实为依据

无风:以上回答都正确,很好。

广西党员:比如他瓦解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证明他不能言行一致。

北京学员:用事实说话,用史料打脸,避免打道德牌,避免只顾道德不顾事实。

无风:没错,正是除了“听其言”外,还要“观其行“,从蒋的内心看,他无疑是坚决要抗日的,但是从他的行动看,我们没有看出他一心抗日,相反是倒行逆施,镇压爱国运动,镇压爱国武装力量,包括共产党与抗日同盟军以及屡屡签下丧权辱国的不平条等约,几乎使整个北方沦陷于敌手,这些都是可以揭穿蒋的豪言壮志都是自欺欺人的。

湖南学员:还有毛主席感谢日本的说法,只引述了毛主席讲话的一部分。

无风:那种叫选择性解读,这种方法更加高级,这种是必须要把理说透才可以成功反击的。这种虚无主义手法比较复杂,我们就留着下次再讲吧,

好了,本学社的第一讲今天就到此结束,通过以上分享,相信学员们看到一片历史类的文章时,应该基本能够看出它有哪些问题。假设发现有问题,那么也应该会知道它属于哪一种虚无手法。比如,片面强调第三方的就属于片面解读法,片面强调道德的就属于道德批判法同,片面强调主观看法而忽略事实与相关各方的,就属于主观解读法。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 浏览量 0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北京教育?德育2013.09总第652期

对史学家史识、史德的一个评价标准。像蒋介石这样纵横捭阖于政治舞台,善于以权术消灭异己的人,又怎么能够把他自身的言论作为历史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呢?如果历史可以这样来写的话,那么,从秦桧到李鸿章、袁世凯、汪精卫,都可以被描绘成高大的爱国者形象。当下一些人做翻案文章不正是用这种手法吗?他们仅仅根据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了自己的隐私,就断定所记述的内容是真实的,就以此为根据来评判历史事件,而不必去考察全部历史事实,无需考察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关系的特点,无需考察蒋介石国民党的全部政策及其社会后果,以为经过这样轻轻一笔,就可以抹煞中国革命斗争的性质,就可以为蒋介石“脱帽加冕”了。这是对极其严肃的史学研究工作的亵渎。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在《方法论问题》一文中,曾针对英国出版的《中国季刊》上刊载的一篇研究性长文发表评论。他说该文坚决反对说蒋介石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并引用一些材料说明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与武汉政权对抗需要款项,遂通过发行国库券强迫资本家认购,甚至采取逮捕、没收财产、绑票勒索等恐怖手段,逼迫资本家就范。文章作者因此得出结论:“蒋介石国民党占统治地位的领导是反资本家的。”刘大年指出:“《中国季刊》所述事实不假,然而它的结论却是完全错误的。道理很简单:此时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仍然强大存在,南京与武汉的斗争胜负未决。1928年蒋介石再次上台,地位对于他只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极力加强南也不巩固。

京政权,把共产党进一步打下去,保住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或者相反,看着人民力量发展,在全国出现一个‘反资产阶级’政权。蒋介石选择了前者,即牺牲资产阶级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换来保护大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这说明蒋确实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最得力的代表人物。《中国季刊》作者眼光短浅,见不及此,而得出蒋介石‘反资产阶级’的结论。根本原因仅在:拒绝对中国近代复杂的历史事变作基本的阶级分析,否认阶级

[10]分析。”这个分析无疑是十分正确、深刻的。然而,当

泽东晚年的错误,把毛泽东领导时期说得一无是处,企图以此打开缺口,全面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新近流行的一本论述经济改革的畅销书,其中涉及党的历史问题的论断,把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说成是“1949年以后的多次政治运动和‘大跃进’使普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受难”,是“民不聊生”、“苦难年代”,

“巨大灾难年代”、“是一种‘国将不国’的深重危机”,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荒谬论断。对此,我们要依照历史的本来面目,给以有力的回答。

这里需要指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政策的效果,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主要是:看它是不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推动了社会进步,是不是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从这样的标准来看,只要比较一下旧中国,我们在毛泽东领导时期取得的是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在总体上带给人民的是福利而不是灾难。记得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远在美国的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对友人感叹:我们不能不服气,我们搞了20多年,连一辆像样的自行车都造不出来,不能不服气呀!这就是旧中国的现实,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起步的。只有深刻理解新中国经济建设面临的巨大困难,才会真切体会到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何等的可贵。比如,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们是在经历20年战争(其中,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开始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3年的解放战争,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多数。正如陈云所说:“三年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份(1936年)

[12]恢复,赶上蒋介石二十二年。”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后医治长期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奇迹。从1956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在这期间发生过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失误,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能否定的。从1953―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7%。这个增长速度不但是旧中国无法比拟的,而且与当时世界各国相比也是不低的。在这期间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白,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内地和边疆地区都建起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畸形发展的局面;农田基本建设初见规模,效果明显,其间依靠农村集体力量修建了8.4万多座水库,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灌溉、发电、拦洪等方

年国外的这种错误观点,却被今天国内的某些学者接受,并走得更远了。

第五,否定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竭力搞所谓的“非毛”、“反毛”。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的伟大的历史功绩、思想理论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成为国内外反共势力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因而诋毁、诬蔑、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就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重中之重”。他们任意夸大毛

北京教育?德育2013.09总第652期

面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现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我国航天技术,就是从1956年起步的。对于“两弹一星”的成就,邓小平明确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

此外,在涤荡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惩治贪地位。”

果人民革命这个前提被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就失我们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掉了存在的基础。

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是近代中国的历史性选择,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然而,在历史虚无主义者那里,把中国革命和“杀人食人”的历史,他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说成是否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动摇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摧毁近代中国所苦苦追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陷国家于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劫不复的境地。

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把中国历史拉向倒退。这不但摧毁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而且也在实际上使强国之路归于破灭。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潮相配合,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将会造成严重危害,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乱史灭国的轨迹,看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要认真记取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之出路》,引自罗荣渠主编的《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363-364.[2]米?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性改革[N].《真理,1989年11月26日.报》

,岳麓书社1987年版,11页.[3]《中国近代史》

[4]李政道:《读<河殇>有感》[N].《光明日报》1988年11月4日.[5]郑炎:《打破束缚,更新观念》[J].《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中国近代史应当提到世界史的历史范围内研[6]周清泉:

究》[J].《成都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7]《走向世界:中国近代历史不可忽视的主题》[J].《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

[8]资中筠:《爱国的坐标》[J].《读书》,1996年第6期.[9]李慎之:《从全球化的观点看中国的现代化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10]《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11]吴敬琏、马国川:《重启改革议程》[M].三联书店2013年版.[12]《陈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腐、廉洁奉公,反对封建迷信,发扬社会主义新道德,计划生育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这里还要指出,一个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是反映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进步状况的一个标志性的重要指标。毛泽东领导时期,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65岁,而印度1952年人均预期寿命41岁直到2011年人均预期寿命才达到65岁,比中国晚了整整35年。这些成就,都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历史事实。

三、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史学研究中的支流,但尽管是支流,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因为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是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的,是按照他们对现“改造”历史的。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实的要求,来看,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因为他们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事实;但从政治上看,这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流传和泛滥,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甚至导致严重后果,这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重视的。

我们首先要看到,历史虚无主义起到消解主流意历史虚无主义所散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本问题。这主要是:是维护历史本来面目,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高扬民族精神,还是鼓吹妥协投降;是从历史主流中吸取精神力量,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史被观,还是回到唯心史观。如果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消解,就会从根本上搞乱了人们思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自己的凝聚力和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精神动力,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历史虚无主义是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如前所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攻击的主要方向,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而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的产物,如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责任编辑:段海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虚无主义在影视剧中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