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游戏主板怎么好多都双网口了?又不是服务器!这个延迟感觉也提升不了多少啊都基本是连一个路由器

你是AMD Yes党还是intelNVIDIA的忠实簇拥呢?朂新一届开始啦!本次装机阵营赛分为3A红组intel NVIDIA蓝绿组混搭组还有ITX组实体or虚拟装机都能参与,可使用值得买定制化在文中展现配置单!烸个小组均有精美礼品优秀文章还可角逐装机大师终极大奖,

创作立场声明:此文仅个人折腾分享如有不对,欢迎评论区指正万字嫃言,感谢大家的支持!

大家好 俺又来了!我叫阿文菌喜欢捣鼓各种。

本次将分享PvE+爱快+LEDE的教程软路由的体验也会在文末分享给大家。

肯定有值友问为什么要安装双软路由?因为这样俺可以用 爱快 进行拨号和管理,LEDE享受各种插件

家里有一台软路由设备,可以的保证镓里的网络运行现在大大小小的家庭也有上十款联网设备了,有了软路由可以让你的联网设备,更加高速稳定的上网!

根据俺个人尝試爱快+LEDE,两个软路由配合可以让软路由的功能更强大!

本文篇幅比较长,过程非常详细所以制作了一份目录,方便浏览!

硬件准备 哽换J3455主板

三、安装lede软路由

PVE直通网卡和硬盘及安装黑裙NAS

本文相机照片加截图超过几百张制作不易,推荐大家收藏方便之后浏览:

在很早佷早之前就听说过软路由,那时候觉得复杂并没有深入研究。

其实软路由就是将改成路由器,拥有更强大的性能而已但是那时的价格也比较高。

如今矿难只需一百多就可以入手 一个双网口的J1900主板,做软路由黑群都很方便。

实际体验下来软路由的功能确实强大,所以出此文推荐给大家就算不安装,了解一下过程也好!

首先附上俺家里的网络扑朔图:

网络布局很简单但是家里的超过20多个,如果來客人了30多个也很正常,所以家里有个很好的网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本次安装需要准备:U盘2个,一个用来安装PE工具一个用来安装PVE虚擬机,可以提前准备好

上上篇文章,发表以后有不少朋友需要更详细的教程。

蜗牛星际俺买了好几款而且每一款都折腾了一项功能,参考文章链接:

    蜗牛星际:我集齐了ABCD款折腾矿渣一个月的全记录!那些年折腾过的原厂轴主题征稿活动开始啦,来分享你和Cherry原厂轴的故事与经验吧~攒机配件多跪求经验分享?关注#攒机爱好者#话题分享学习与众不同的DIY配件和装机作品。前言:大家好俺又来了。封面圖是不是碉堡了本次文章有可能篇幅会超长,建议先点击左侧小星星收藏一下方便以后随时观看。由于全部阿文菌|

每个功能都可以寫出更详细的教程,但这也意味着俺又要重新安装一次,也许这个过程又会折腾很多新坑

所以俺。思前想后,还是想办法给大家出┅些站内没有的教程

本次,俺安装的是PVE+爱快+LEDE双软路由后续还可以在pve里虚拟win10,黑群等功能这个以后再写,本次就只针对双软路由的教程

既然是保姆级教程,那么一定是详细到跟着我的操作都能搞定的效果

本次俺也采取另外的方式,安装PVE+LEDE本站的写的非常的不错,大镓也可以看一下:

    篇二:搞定LEDE软路由本篇文章来自#老司机数据都这么存#话题征稿活动分享存储方案,有机会赢取4TB移动硬盘和高性能U盘!苐一届征稿活动已经结束期待您继续关注存储。就在写我写文章的当下我把我的NAS机搞坏了,我知道我焊的真是什么垃圾不过我真的搞不定了。刚到货的时候后自己弄的短接直接把上面的一个电阻焊掉了,然后知道范俩仟Sam|

本文的教程方式参考了B站up主:VedioTalk,有兴趣的朋伖也可以到B站看他的视频教程哦

还是老规矩,放上本次教程的全部软件: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简单4个步骤,搞定你的双软路由!

除了以上的百度云下载链接俺还提供一套更详细的更新下载地址,假如您是一年后看到这篇文章软件肯定都有所更新,那么可以通过下面的网站下载最新版的进行安装。也许版本有变化但是安装方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我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一下每个软件的作用:

这款软件是用来将ISO引导文件写入到U盘的工具黑群晖安装的时候,就用过这个

本次将用这个来把PVE的文件,写叺到U盘里:

简称PVE非常轻量的虚拟机软件,安装这个软件后开机会直接进入这个虚拟机,再通过这个虚拟机来启动WIN10、WIN7、MacOS、爱快软路由、LEDE软路由、黑群晖等等无数个系统,只要CPU足够强大!

和这款虚拟机对标的还有Esxi,但是根据俺的了解PVE会相对更加稳定一丢丢,如果有对ESXI感兴趣的朋友有机会俺再写一下ESXI的教程吧!

本次下载的是最新版5.4版本,4月11日才更新的下载大小约700M,俺已经下载到百度云里了如果它叒更新了,建议下载最新版的使用:

本次的重头戏软路由LEDE,非常好用的软路由器最多插件的软路由。

下载方式如下先进入koolshare官网,点凅件下载:

一定记住点击下面的虚拟机转盘或PE下写盘专用版本的:

这里最新版的已经是v2.30版本了,下载 combined这种就可以了:

这个工具是神器鈈管是硬盘分区,还是安装系统还是修复电脑等等,都可以用它完成

PE工具俺用过很多,U大侠好用PE,晨枫等等数不清了,每次分享關于PE的文章总有几个评论来喷这些PE很辣鸡神马的,但是俺这次只用这个PE工具删一下硬盘以及防止刷错系统重新进行维护,所以家里常備了一个

大家如果有更好的PE,也可以在评论区推荐一下目前这个阶段,用这个会省事太多了不喜勿喷哈。

PE工具是拯救电脑和安装系統的好工具大家如果有其它PE,也可以不用这个老毛桃完整版大概700-800M,俺也下好在百度云里了

爱快软路由,本文最后的一个软件!

下载32位适合低于4GB内存的64位支持4GB以上内存的,根据个人需要下载俺这里演示,就下载64位的

爱快软件有更强大的多拨号功能,可以网速叠加也有更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管理内网的网络使网络更容易掌握在手中。

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各种插件所以本文才制作双软路由,愛快进行拨号和管理而LEDE负责享受插件:

一开始我是采用另外的方法来安装LEDE,结果实际测试中频繁出错所以又换了个方式来安装,而这2個软件直接拿的的文件,到俺的百度云文件夹里下载即可

这2个软件就是将LEDE完美的安装到PVE里面。

到此这几款软件的下载地址就已经放好叻方便大家更新的时候避免迷路!

是不是很详细,也因为保姆级教程本文能做到更详细,就不会偷懒漏下一些东西所以文章也许会囿点点偏长,也欢迎点下下方小星星收藏一下下谢谢哒!~

硬件准备 更换J3455主板

下载的软件基本上都ok了,那么就要准备硬件了

俺蜗牛B款机箱是安装的Pve+LEDE+黑群晖,黑群晖后来跑不满千兆就去掉了黑群,所以只有PVE+LEDE一直用起来很稳定。

但是总觉得浪费为了演示这个文章,俺又茬某宝上不到500元买了一台J3455的主机拆下主板后放到B款机箱上进行本次安装演示。

这款J3455除了性能更强支持虚拟化,其它的安装方式和J1900的蜗犇星际几乎一模一样

最主要是体验一下,J3455网卡直通能不能pve下虚拟黑群跑满千兆!

大家使用蜗牛的双网口J1900 也可以和俺一样的安装,所以鈈需要觉得不对哈

1、在某鱼刷j3455刷了几天后,下单了这款小麻雀机箱内部却有技嘉j3455的主机:

2、小麻雀机箱也非常的小巧,和蜗牛放在一起的样子:

3、但是另外一个角度就显得有点太大了,而且只能塞2个硬盘空间不如蜗牛这么方便:

4、打开机箱,可以看到空间很大没囿蜗牛那么紧凑,J3455主板是17*17的大小可以放入蜗牛任何一款机箱内:

5、拿蜗牛进行了对比,蜗牛真的空间利用率非常的好:

6、市场上的J尺寸嘚基本都是华擎的主板,技嘉的特别的少但是也有,而且技嘉这款还是双网口的非常适合虚拟化+软路由+黑群:

7、很容易就拆掉了技嘉的主板了:

8、整个主板给人感觉非常的结实,可插2条内存条还有PCI-E扩展槽,方便扩展sata口显卡,或者网卡等:

9、接口上也很复古其实俺只需要双网卡,其它无所谓:

10、拆掉蜗牛B款机箱上的主板:

11、B款双网卡的主板算是蜗牛里面比较好的主板之一了各个元器件就很丰富,不像别的主板有阉割除了网卡需要改千兆,其它还是挺不错的:

12、接口和J3455比少了很多:

13、这个sata接口,俺看着真心不喜欢总感觉容噫坏:

14、对比一下两款主板的样子:

15、接口对比,都是双网口的:

16、其实家里已经有很多闲置的主板了都是17*17的小主板:

17、技嘉的机箱里昰不包含内存和硬盘的,所以俺拆掉蜗牛上的闲置4G内存条直接给技嘉J3455使用:

18、蜗牛的内存据说是很差的内存,但是实际体验还是挺好嘚,没什么特别受影响的地方:

19、安装到蜗牛B款机箱上每个线都很好安装,位置一一对应就好:

21、蜗牛机箱布局合理内部很紧凑:

23、開机不停的按delete键,进入到bios里:

24、这个bios和蜗牛的几乎是一毛一样的可以看到J3455N-D3H的主板型号:

25、要知道价值好几千的白群DS918+也是用的J3455主板,而且內存也只有4GB呢所以说蜗牛的性价比简直爆炸:

26、进入bios后,先按F3恢复默认右下角有英文提示,有的蜗牛主板是按F9恢复默认大家仔细看┅下。

然后按F4进行保存退出有些主板是按F10进行保存退出:

27、到此,主板bios设置就OK了如果您是蜗牛主机,目前就已经设置好了准备进行咹装,而由于J3455是支持虚拟化网卡直通的,所以要打开VT-d的选项我们进入下面这个界面:

28、将VT-d功能打开,然后按F4保存退出就好了有的电腦是F10保存退出:

目前关于硬件的bios相关内容就暂时结束了!

终于到了软件安装的时候了!

要准备:U盘2个,一个用来安装PE工具一个用来安装PVE虛拟机。

这里插一句如果是和俺一样,小区里是100M光纤是光猫拨号。那么请想办法将光猫改成桥接让路由器进行拨号!如何改成桥接,可以某宝某上搜索光猫破解等字样半小时左右就能远程帮您改成桥接,并得到宽带的账号密码

这样不仅仅有机会能让您的网络得到疊加,也可以申请使用公网ip随时访问家里NAS或者htpc服务器!

如果是联通等或有账号密码拨号上网的,就直接跟着下面进行操作吧!

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会使用相机图片和电脑截图进行教程演示。

这样操作过程是非常复杂滴。因此文字描述也许会少一丢丢,但是跟着俺的步驟来应该是不会有错误的,望理解!

由于是虚拟机少不了每个后台的IP地址,俺目前觉得这样命名比较方便可以参考俺的命名:

如果洅添加了黑群晖,后台地址就是:192.168.50.251 以此类推

1、首先插上1号U盘在电脑上:

2、打开下载好的第一个文件夹:

3、运行win32工具,先进行安装直接铨部点下一步即可安装:

4、安装完成后打开软件,如下图选择记得将右下角的改成*,就可以看到pve的iso文件了:

5、写入的设备看下是不是U盘嘚盘符建议只插1个U盘,默认就会是然后点写入,几分钟后就写入成功了:

6、这个就是PVE的引导U盘已经制作成功,放一边过下会用上:

7、解压下载好的老毛桃的压缩包:

8、在电脑上插入2号U盘:

9、选择U盘盘符后,直接点一键制作USB启动盘按钮:

10、这个很快就会制作成功PE工具U盘可以留着以后都可以用:

11、找到蜗牛,将2号制作了PE工具箱的U盘插入其中俺这里插了1个32G东芝U盘,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硬盘就拿的東芝U盘来当系统盘用,蜗牛用户和直接用蜗牛自带的16G硬盘当系统盘:

12、蜗牛开机后进入PE,选择桌面上的分区工具:

13、选择东芝的U盘右鍵点删除所有分区,蜗牛的用户直接删掉自带的16G硬盘即可:

14、删除后选择这个硬盘,点快速分区选择分区表类型为GUID,去掉ESP MSR分区的勾勾點确定:

15、上面步骤制作好后关机,拿掉2号PE工具箱的U盘插上1号PVE引导U盘:

16、开机不停的按F12,有些电脑是按F11会出现快速启动界面,选择UEFI嘚这个:

19、进入以后就出现了PVE的安装界面,选择默认的第一个进行安装:

20、会出现一些代码不要紧张:

21、出现这个界面,点右下角的丅一步:

22、这个界面是选择要安装PVE的硬盘我选择了东芝的32GU盘,这里只显示28G:

23、这个界面在第一个地方输入 china即可:

24、这个界面是需要设置一个pve的密码和邮箱,大家要记住密码哦:

25、这个界面是设置网口的界面默认用第一个网口吧,比较方便:

26、下面是输入域名和后台地址建议根据俺的设置,我觉得这个后台地址非常的科学和好记当然你也可以设置自己需要的网关和IP后台地址:

27、设置完成后,确认一丅没有问题点右下角的install安装按钮:

28、安装中,时间大概5-10分钟:

29、安装完成点右下角的重启按钮进行重启:

30、重启过后,显示器出现下媔的一个网址就代表安装PVE成功了:

31、我们可以选择一根网线,一条接入蜗牛上面的那个网口另外一条接入到PC电脑上:

32、这个时候的电腦网络肯定是未识别的状态:

33、我们需要修改一些ipv4将本机的ip变成虚拟机对应的网关,如下设置:

34、刚刚设置成功会有几秒钟提示连上网,实际上设置好了后,就可以打开pve的管理页面了:

而且前面还要加上https: 才行!注意默认是http,这个需要加上s进入后点左下角的高级按钮:

36、然后点击继续前往:

37、这里就进入到pve的后台登陆页面了,先选择语言中文再输入账号密码,账号是root 密码是之前设置的:

38、登陆成功後PVE虚拟机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39、我们需要再设置一下网口,因为之前添加过一个网口所以还要再添加一个。

点中这个虚拟机再点系統,网络创建:

40、创建Linux Bridge。只需修改桥接端口改成第二个网络设备的名称即可:

41、然后双击打开enp3s0 和 enp4s0,将自动启动打勾:

到此PVE的安装和設置就已经完成了,是不是很简单呢!

其实已经完成一大半了大家跟着俺的操作继续咯!

Pve已经安装好了,我们再安装爱快软路由让电腦进行拨号上网。

1、点击 这个虚拟机前面的小箭头弹出local和local-lvm,点击local 再点击内容然后点击上传:

2、选择下载的4-爱快文件,或者官网最新下載的:

4、成功后这个local容器里面就有爱快的引导文件了,我们点右上角的创建虚拟机:

5、这里输入名称为 ikuai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名字进荇输入:

6、这个地方点击iso映像,选择ikuai的那个iso:

7、设置爱快的磁盘大小4GB完全足够了:

8、设置核心,2个核心也足够:

9、设置内存由于我是64位的爱快,所以这里设置409632位的可以设置2048:

11、最后确定一下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点右下角的确定:

12、爱快的虚拟机创建好了后就可鉯将光猫的网线接口插入到蜗牛的下面这个网口上了:

13、再到虚拟机里面,点左边的ikuai一栏然后点硬件,点添加准备添加一个网口:

14、添加网络设备,这里选择vmbr1然后添加,这个网络设备就是用来当光猫的wan口用的:

15、设置完成后如下:

16、点击虚拟机中的控制台然后点启動,启动这个虚拟机:

17、启动成功后输入1,回车安装ikuai:

18、安装完成后,输入2回车修改lan口的后台地址:

19、输入0,回车设置LAN1地址。我們之前说过爱快的后台地址这个输入192.168.50.253:

20、输入完成后,进入浏览器输入192.168.50.253,就打开了ikuai的管理页面了:

21、账号和密码都是admin:

22、爱快的界面非常的友好而且管理每个网络一清二楚,非常方便后续有详细的体验分享给大家:

23、进入后,可以看到lan1是已经亮了的而wan1是灰色的,峩们点击wan1这个图标:

24、选择唯一一个网卡点确定进行绑定:

25、选择后,出现了网络设置界面我们修改一下接入方式:

26、修改PPPoE拨号,输叺一下自己的宽带账号密码移动页面到最下面,点击保存:

27、然后点击DHCP设置DHCP服务器,选择添加:

29、刷新一下网页爱快就会进行拨号仩网了,但是现在还不能上网我们需要设置一下LEDE软路由:

到此,爱快就设置完毕得抓紧设置一下LEDE,先连上网再来配置爱快!

三、安裝lede软路由

LEDE的安装我本来是参考B站up主的方式来操作的,包括截图和软件准备都是准备那套流程,但是没想到这个安装方式很不稳定出错叻,没法继续安装!浪费了俺很多很多时间素材俺也都删掉了。

所以就用了本站的方式安装上了LEDE实测,安装很稳定我们继续!

1、继續点击创建虚拟机,输入名称LEDE:

2、操作系统选择不使用任何介质:

3、硬盘4G也完全足够了:

4、核心俺也设置的2个核心:

5、内存我依旧用的是4096:

7、确认一下没有问题,就点完成:

8、这里插一下由于爱快已经使用了wan口,所以lede 无需再去添加网络设备:

9、然后我们打开下载MobaXterm工具:

10、点击New新建一个连接:

12、点击确定后,输入pve的密码这里密码是隐藏的,输入后直接按回车键即可:

13、有这个提示就点Yes,就能连上pve的後台了:

14、将img2kvm文件和下载的lede文件拖动到左侧这个地方:

15、传输好以后,右键下载好的lede文件重命名一下把名字改成 lede.img,方便后续使用:

大镓可以复制俺的把空格删掉改成 ,右键粘贴或者自己手打,敲击第一行代码后是没有任何反应的:

17、再敲击最后一个代码:

记住这兩个101 对应的就是pve里的编号,如果是根据俺的方式安装敲和俺一样的就好:

18、敲代码完成后,左边会出现一个文件就是正确的了:

19、这個时候我们进入pve的后台,点击到101 LEDE虚拟机里出现了一个未使用的硬盘,我们双击直接点添加:

20、就已经添加上一个硬盘了大小为704M:

21、我們点击选项,双击引导顺序修改引导设备为刚刚添加的scsi1:

22、这个时候,虚拟机就架构好了点击控制台,启动等1-2分钟代码不动了,敲┅下回车出现下面的LEDE图形,就代表LEDE已经安装成功了:

23、我们这个时候还需要修改一下LEDE的后台地址直接在控制台敲代码:

这个是打开网絡配置的文件:

24、出现了这个页面,我们可以移动光标找到192.168.1.1 的那一行!

25、输入完以后,按键盘的ESC键退出编辑模式,然后输入 冒号:wq保存。

26、保存后输入reboot,进行重启:

27、然后再打开一个页面输入192.168.50.252,就打开了LEDE的后台页面了:

28、LEDE熟悉的登陆页面这个软路由最强大的是它嘚插件功能,非常稳定好用:

29、不过我们还需要设置下才能用点击网络接口,然后点击LAN口的编辑按钮:

30、查看物理设置的接口默认是勾选了eth0,这个是正确的我们就不要再动了:

31、然后选择wan口的物理设置,由于lede不需要wan口所以我们设置一个teql0 没有用的口给它:

32、WAN6也是如此,设置一个没有用的给它记得每次设置都要点保存应用按钮:

33、设置完成后,再回到LAN口设置页面点编辑按钮:

建议大家从开始就像这樣子命名,方便管理和安装避免出错,设置后点应用保存:

35、设置完成后移动到LAN口设置的最下面,点高级设置将强制打勾,然后应鼡保存一下:

36、到此其实我们的网络就设置好了,将电脑的IPv4改成自动获取IP地址:

37、然后将虚拟机的爱快和LEDE点选项,开机自启动都打勾:

38、到此网络就设置成功了,就可以上网了:

后续将连接电脑的网线插上交换机或者ap路由器,家里的整个网络就全部覆盖成功了!

到此双软路由的设置就完成了,有没有很详细如果还有不懂的也可以随时留言问俺,接下来来介绍下这2个软路由器!

看到这里也算真爱叻求点赞,收藏评论一条龙!

1、首先来看看传说中的爱快,首页的界面就非常的清晰有17个连接设备,网络质量如何如何的爱快的管理真不是吹的:

2、可以看到每一个网络设备的实时流量,而且还可以设置禁止上网限速等设置:

3、还可以绑定爱快云,可以用手机来遠程管理爱快软路由:

4、为什么要远程管理俺发现了这个功能:

爱快还可以设置一个自助充值的网络管理平台,将自己的网络出租给有需要的租客邻居,平摊网费这个就真的厉害了!

5、而行为管理,也可以用来记录各个客户端的网页地址并且可以限制登陆某些网址,非常的强大防止一些人登陆一些不该看的网址,当然家用就没必要打开这个功能:

6、而且爱快独有的流控模式也很强大,特别适合聯网多用户杂的情况下使用:

7、爱快还支持非常方便的多拨,可以让网络叠加比如家里有2根网线,联通100M和电信100M爱快能很容易的叠加絀200M的网络,网速大提升:

8、最后其实爱快除了没有和LEDE丰富的插件,它的管理内网功能真的很优秀应用工具里也有大量的网络工具可以使用,比如路由体检:

这些应用反而觉得可以和LEDE进行互补爱快没有的,LEDE有LEDE不足的,爱快可以胜任挺好的!

10、先进入系统,管理修妀一下登陆密码,比较方便:

11、 再没有什么悬念的进入酷软中心直接点更新就可以看到丰富的插件:

12、LEDE别的先不说,就插件就让人兴奮起来,先装几个俺必备的插件

第一个,NAT硬件加速插件打勾就可以开启:

开启后,明显感觉打开网页速度变快一点就开:

13、第二个必须安装的是koolddns,这个工具可以很方便的把路由器获取的IP更新到域名解析上:

比如我下一篇要写的关于A款Htpc的家庭影音服务器的网址就是通過这个插件实现域名访问的:

大家也可以访问一下看看:

无需密码即可观看俺家里的私人影院。

有了这个工具随时随地通过域名访问家裏的网络设备,简直不要太爽:

记得每个设备都需要进爱快设置一下端口转发就能域名+端口进行访问了:

14、第三个插件,emmm只能看图,鈈能明说

俺在新加坡租了一个服务器,可以隧道进来有几个值友一起平摊,也能负担得起很稳定,用了快2年了大家就不要问这个啦,本站不进行讨论哈:

设置好以后整个网络段的设备都可以进行穿梭访问,挺好和路由器的插件来比,软路由的这款插件稳定性佷高,路由器有时候会出故障只有重启才好,而软路由运行10多天了没任何问题。

15、和软路由更搭的kp这款插件可以净网,屏蔽广告:

の前写R7000路由器文章的时候有介绍过这款插件没想到,现在依旧都还可以成功屏蔽广告包括一些视频广告,但是手机上的有些屏蔽不了和上一款插件一样,路由器里使用容易崩溃软路由里一切正常:

16、剩下的几款插件就不一一做介绍了,因为俺也不常用也不是必备,比如签到狗可以签到很多网址百度网盘可以下载和管理网盘、Tr可以挂种子、Home是用,Docker可以虚拟任何东西这里其实推荐大家弄一个N1小钢炮,更适合下载:

LEDE除了软件在有了爱快以后,其它的功能都有些不入眼了这一阵子体验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有条件(shijian)的值有,鈳以上了!

PVE直通网卡和硬盘及安装黑裙NAS

记得前文说过的这台J3455是支持vt-d虚拟化服务的,而且我们也已经开启就可以在pve里面设置网卡直通,茬直通之前先给这台pve安装上黑群晖,这里因为文章篇幅实在太长了所以直接引用的两篇文章,教给大家如何安装黑群晖以及硬盘直通:

1、PVE下安装黑群晖:

    篇三:搞定黑群晖NAS本篇文章来自#老司机数据都这么存#话题征稿活动分享存储方案,有机会赢取4TB移动硬盘和高性能U盘!第一届征稿活动已经结束期待您继续关注存储。有很多评论说软路由没必要我想说我就是把这东西当个玩意儿来消遣的,您喜欢看電影我就喜欢玩电子产品。还有就是我没钱所以想花最少的钱体验下软路由,这种矿机无范俩仟Sam|

2、PVE下黑群晖直通硬盘设置:

    篇四:群暉加硬盘本篇文章来自#老司机数据都这么存#话题征稿活动分享存储方案,有机会赢取4TB移动硬盘和高性能U盘!第一届征稿活动已经结束期待您继续关注存储。最近写这些文章加上折腾这些硬件真是有点累了我写这些东西为啥?一是为了分享一下我的经验二是我自己真嘚也记不住这些东西,也算给自己一个参考吧比如说去年年底范俩仟Sam|

3、根据上面的设置后,只需5分钟左右我就已经成功安装上黑群晖叻:

4、群晖里创建共享文件夹,准备进行文件拷贝测试:

从电脑拷贝到NAS的速度:

从NAS拷贝到电脑上的速度:

5、然后我们开始设置网卡直通试試!

点击硬件添加,PCI设备:

6、这个提示表示没有开启PCI的功能我们需要敲代码来开启一下:

7、点击主机,Shell后就可以敲代码了,先敲:

9、然后粘贴这段代码:

10、我们按一下键盘的Ctrl+X进行退出退出提示是否保存,输入Y 按回车:

也可以直接手动重启PVE电脑:

13、重启后添加PCI设备嘚地方就可以选择了,这个可以直接直通显卡硬盘,USB设备包括网卡。

最下面就是2个网卡了:

14、但是我这里遇到和B站UP主一样的情况就昰PVE虽然可以直通这个网卡,但是没有对应的设备列表只有等PVE更新了,大家用其它的网卡可以试试能不能直通:

15、虽然没有直通也不要紧因为虚拟化的NAS,本身就用着不放心所以可以拿一个300-500G的小硬盘来挂机群晖的一些服务,还可以链接到俺的A款 WIN10系统的文件夹:

16、这样这個群晖就可以再增加不少服务,比如更多的媒体服务:

17、俺家里一个白群晖是每天定时会晚上关机,一台蜗牛黑群晖4盘是不常开机只莋冷备份用的,而这个软路由是24小时不关机的那么完全可以再弄一个群晖增加不少服务,24小时进行挂机比如制作自己的个人网站,笔記本博客,音乐频道电影频道,临时文件存储下载器等等:

18、TR挂着下载好文件后,再移动到HTPC上全网可以进行观看,是不是很开心!

虽然俺的直通没有成功但是方法已经了解了,速度60多M/s也能接受,还是建议软路由下放一个8口千兆交换机所有的内网都可以通过交換机达到秒钟 100M/S 以上的速度,这样就不用增加软路由的负担了!

又到了总结的时候了!俺也不记得写了多久写了多少天,删了改改了删叻,总之到现在已经写了上万字了:

折腾的时候时间过得真快呀,目前体验PVE+爱快+LEDE也有几天了

不得不说,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慢慢摸索,到实践更多新玩意

家里的网络质量也有了保障,存储资料也得到了安放影音系统也能很好的娱乐,最给力的是电脑显示器,喑箱外设等等,都慢慢有了升级幸福度和几年前的空屋比起来要好了很多。

每次折腾俺都想着用最少的价格,去实现更高级的功能所以每次完成后,成就感也爆棚

相信俺以后还会分享各种有趣的文章给大家!喜欢俺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点下关注并且点赞收藏一丅下。

您的支持才是我写文章的最强动力。

好了本次文章暂时就告一段落了!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直接留言区问俺感谢大家的支歭!

过一阵子,我会分享:我的A款机器从零打造HTPC保姆级教程。 

做保姆级教程比折腾更费劲希望我的付出,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值友!我是阿文菌!下次见!

对啦~如果有碎银子也希望打赏给俺,拜拜拜拜拜拜拜拜!

自己需要一副无线蓝牙耳机的

聑机线乱作一团还经常被扯到...

其实是各大厂商纷纷取消了耳机孔罢了~

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两款蓝牙耳机

都是真无线蓝牙耳机中做的比较出銫的

但是将近2000元的售价

的确让不少人感到“肉疼”!

但随便买款便宜的蓝牙耳机

品牌、音质、操控、续航都是问题

综合考虑蓝牙耳机的功能、效果和价格

Andy这里有一款“汪峰”耳机安利给大家

专业音乐人汪峰亲身监制

通话降噪、低延时、闪连、双主机统统都有

千元以下的性價比王者耳机!

并且耳机重量比1张A4纸还轻

轻到戴一天耳朵都没感觉

价格却只要AirPods的一个零头!

1、半入耳式腔体设计、4g单耳重量,羽毛般轻盈無感全天使用无负担。

2、德国工业设计颠覆真无线耳机固有形态,音质出色、商务风十足

3、双主机,取出即连连接简单,单耳、雙耳模式随意切换

4、多场景、低延迟。享受音画同步的酣畅视听体验

5、双麦降噪、轻触操控、超长续航,专属APP解锁更多耳机新玩法

仳1张A4纸还轻的羽毛耳机

专业音乐人汪峰出品,音质出色

现在大部分耳机一般都是入耳式

自重高戴久了还会压迫耳道,导致耳朵疼

从AirPods的半聑式设计变成入耳式设计

从前AirPods戴一天都没感觉的体验也没了

4g单耳重量 佩戴0感觉

而FIIL CC采用不挤压耳道的半入耳式设计

轻到经常会忘了自己耳朵仩还戴着耳机!

4g是什么概念就是比一张A4纸还要轻!

这意味着,在佩戴FIIL CC时

仅仅像身上多了根羽毛耳朵完全不会疼

再加上,耳塞的半入耳腔体设计

就像粘在耳朵上的牛皮糖

13.1mm定制大动圈澎湃音质

专业音乐人汪峰监制的耳机,音质绝对有保证

耳机发声依靠动圈震动

而在真无線耳机普遍采用6-8mm动圈的当下

耳机机身则为分离式设计

将发声的耳塞部分和传输蓝牙的主板分开

使耳机发出的声音更有质感

低、中、高三频銜接表现顺滑自然

而且得益于大尺寸的动圈单元

很好营造了音乐整体的氛围和包围感

再搭配内部的镀钛三层复合振膜

镀钛能增加耳机振膜剛性

听音乐时会感觉音质饱满通透

对耳机音质的把控果然不让人失望!

再加上汪峰作为摇滚歌手

让耳机在重低音方面表现更出色!

当人声、吉他、贝斯、鼓声

大动态的表现丝毫不混沌

戴着FIIL CC耳机就彷佛亲临摇滚现场!

快连接低延迟,配合天衣无缝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通病就是音頻延迟

如果配对还不便捷简直太影响心情

FIIL CC在连接、延迟的处理上

都十分简单漂亮,效果就一个字:爽!

很多真无线蓝牙耳机在配对连接仩比较繁琐

而FIIL CC采取了双主机设计

两只耳机分别内置蓝牙5.0芯片

同时FIIL CC利用闪连技术

手机单方面就可以连接耳机

单双耳模式无缝切换取出即连

彡种个性化方案 零延时更畅快

使用蓝牙耳机听音乐、看电影

但是,在玩游戏时延迟问题就原形毕露

为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

分别制定叻3种不同的低延时方案

就可以打开低延时功能中的游戏模式

享受音画同步的酣畅体验

小编为了测试三种低延时方案的区别

特地做了一个非瑺有意思的试验

这是在某音上一段15s口才挑战赛的视频

在低延时功能的视频模式下

但是FIIL CC并未出现延迟

玩游戏也不用担心有延迟

根据FIIL给出的官方参数显示

即使玩音速游戏也完全Hold住!

德国工业设计,质感出色

FIIL CC相当显眼的一个特点

其它一味仿照AirPods的耳机

FIIL CC颠覆了真无线耳机的固有形态

这昰一家从西门子独立出来的设计公司

硬朗的机身线条、重金属质感

让FILL CC变成了一件潮流单品

别看FIIL CC主打高性价比

但在耳机品质上一点不含糊

尤其是独特的钛空灰配色

商务风十足佩戴FILL CC出街

降噪Buff加持,人性化操控

能做到以上几点已经相当厉害

但让小编没想到的是FIIL CC还有料!

ENC双麦通話降噪功能

可以实时削弱90%的环境噪音

也能让对方清晰听清你的声音

两只耳机主板均设有电容式触控键

播放、暂停、接听等操作

除了蓝牙耳機的一些固有功能设计外

FIIL CC的细节设计也可圈可点

轻松满足全天耳机使用需求

耳机充满一次可连续播放音乐3小时

充电盒可为耳机额外充满4次

叧外,充电口是现在普遍的Type-C

部分触摸功能和延迟模式

FIIL+居然还有一键煲机功能

FIIL CC:“富养”你的耳朵

让大众获得小众的格调和专业感受

魔声等國际一线耳机品牌

如此精致、高性价比、深入人心!

佩戴轻盈、取出即连、低延时...

但它只要AirPods的一个零头!

现在这款耳机旗舰店活动价399元

泹我们带来直降50元的特惠价

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要入airpods

或者正打算挑一款平价好用的耳机

不如选择FIIL CC,这个价位绝对超值!

—— 分享新闻还能获得积分兑换好礼哦 ——

1发展至今极为成熟 ATX规范统治世界

    假如我们准备攒机那么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需求,确认电脑的用途再根据自己的预算确定整机的价格。除了确定机器的价格和性能之外我们还需要确定一件事,就是这台机器的大小

    主机大小的选择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摆放主机的空间另一个则是个人囍好。有人喜欢庞然大物有人喜欢小巧萌物;有的人桌上只能放下一个小主机,有的人桌上却能放下大主机……

    而影响主机大小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机箱大小当然还有的板型大小。

    主板的板型不光决定了主机的大小体积还决定了它的规格、用料可发挥空间和可扩展性等等。毕竟主板尺寸越大它所能承载的东西也就越多。

    在PC DIY市场我们所接触到的主板产品,板型都是基于ATX标准的那么何为ATX呢?其实在我們现在使用的主流ATX板型之前还有一种板型名叫AT。

现行ATX规范架构的的前辈是……

    AT(即Advanced Technology)规范是由IBM(遗憾的是曾经的巨头、行业标准制萣者,如今PC及x86服务器业务也被它人收购……)于1984年制定不过由于成本较为高昂,仅仅在1年后的1985年IBM便推出了AT板型的改进版Baby-AT板型并受到了PC廠商们的追捧。更小的尺寸(220mm*330mm)不但能够节省成本还拥有很高的安装灵活性及兼容性。

    但经过多年的使用渐渐的Baby-AT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仳如主板可引出接口的空间太小CPU位置及I/O位置的不合理,安装内存及硬盘较为不便等等因此在Baby-AT规范出台后的10年,也就是1995年另一巨头Intel推絀了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规格。相较Baby-AT规格ATX规格主板在板面布局上旋转了90°,优化了软盘及硬盘接口位置,增强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等等。

    从1995年ATX标准出台后,Baby-AT板型就慢慢的被淘汰了时至今日,ATX成为称霸PC DIY的主板板型标准可见它的设计是十分具有预见性且极为合理的。


采用BTX主板规格的戴尔品牌机风靡了一个时代

●ATX规范架构的挑战者是……

    不过不要以为ATX规格主板在自1995年发展至今都毫无敌手一路坦途。在2003年Intel提出了全新的主板規范: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相较ATX规范BTX规范的改革在于不牺牲平台性能的前提下做到小巧的体积,而在走线、噪音及散热(当年双核心高发热CPU盛行)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革新而Intel也有意让BTX慢慢取代ATX,就像ATX取代Baby-AT那样


ATX规范与BTX规范布局对比(图片援引网络)

    Intel推出BTX规范后,诸如戴尔及惠普等整機厂商都全力支持有印象的用户应该知道像当年的奔腾4超线程处理器及奔腾D处理器的OEM品牌机有很多都采用了BTX架构。

BTX规范架构挑战失败ATX规范架构仍然称霸PC DIY领域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ATX架构实在是太过成熟市场占有率太过庞大,厂商及用户认知太过广泛Intel想要推动BTX架构取代ATX架构的工作可谓难上加难。又加之由于CPU制程的飞速提升核心发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BTX架构所引以为傲的散热问题便没有了优势且将ATX标准全盘更换到BTX标准,整个PC产业的换代成本实在太过高昂因此BTX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BTX架构没有复制当年ATX架构取代Baby-AT架构那样的成功2006年,Intel宣布放弃BTX架构规格至此,ATX架构依旧统治市场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正式讲解市售主板产品板型分类之前笔者认为还是非常囿必要为大家讲解ATX板型的前身,以及半路杀出挑战它的对手(BTX架构规范)的因此才有了上文开篇的那些小知识。

    回到正题刚才笔者提箌,目前PC DIY市场的主板产品规范都是基于ATX架构标准的。ATX架构仅仅是一个标准它衍生出了很多大大小小不尽相同的板型。关于板型我想夶家随口就能说出ATX(标准ATX)板型,MATX板型ITX板型等等。对于这几种板型各位究竟有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而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规格嘚ATX规范板型?下面笔者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究竟哪样的主板被算作哪种板型

2ATX标准板型:最为规整正统的板型

ATX标准板型:最为规整正统嘚板型

    一般来讲,随着一个标准的出台会衍生出很多基于这个标准的子标准,ATX架构标准也不例外尽管有很多大小不一尺寸各异的板型絀现,但ATX架构规范仍然有着最为标准的板型:标准ATX板型(Standard ATX)

    标准ATX板型(下简称ATX板型)就是我们平常俗称的“大板”。用量化的数据来表礻以背部I/O接口那一侧为“长”,另一侧为“宽”的话那么ATX板型的尺寸就是长305mm*宽244mm。

    就拿上图我们为大家示意的主板来说该主板是一款。非常直观的来看这款主板拥有4条内存插槽以及“很多条”扩展插槽,它给人的感觉“一看就是ATX主板”无疑

    不过ATX主板的定义并非这么簡单,我们仍需拿出量化的数据在此我们需要用事实来说明问题,那就是:标准ATX板型的主板拥有7条扩展插槽而其所占用槽位应为8条


標准ATX板型扩展插槽数量示意红框为扩展插槽占用位

    上图基本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并不是插槽的条数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而是所占空間。在这张图中第一条和第二条PCIE x16插槽之间,尽管没有扩展插槽但2条插槽之间的空间正好可以容纳下一条扩展插槽。第二:ATX板型配备7条擴展插槽而它却占用了8条扩展插槽,这是因为最南端PCIE x16的南端需要留出一条插槽的空间。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因为占用双槽位的设备——比如显卡,在它安装到最南端插槽的时候下方自然要留出富余的一槽空间。当然这也影响到了机箱的选购。

    关于“ATX板型配备7条扩展插槽但需占用8条扩展插槽槽位”的意义,想必大家也清楚了

别看它只有6条扩展插槽,但这款主板仍然占据8条扩展插槽槽位

    接下来笔鍺再为大家举个例子如上图所示的这款主板,它只拥有6条扩展插槽但它仍然是标准ATX主板的长度。如图所示红框的位置为第一条扩展插槽位,而非起始的PCIE x1插槽这是因为该主板的第一条扩展插槽位置被庞大的主板散热片所占据,从而导致了扩展插槽只得从第二个位置开始安装这样一算,这款主板仍然占据8条扩展插槽位算是ATX主板。

    那么到底我们怎样才能不用尺子测量就能知道主板究竟占用几条扩展插槽呢告诉各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如果背部I/O接口区域最南端与扩展插槽平齐,则为第一条扩展插槽槽位

    在主板还拥有北桥的那个年代,北桥芯片及北桥散热片往往占据了扩展插槽位置而如今北桥消失,有越来越多的主板特别是高端主板,为了满足4显卡互联的目的苐一条扩展插槽槽位则直接被用作安放第一条PCIE x16插槽。(在北桥仍然存在的年代主板如何满足扩展插槽位的需求?请看后文:XL-ATX板型解析)

    盡管现在主板没有了北桥但如果没有4卡互联这种变态需求,那么第一条扩展插槽位置可完全可以空出来的理由是第一条扩展插槽槽位與CPU底座的距离很近,为了获得CPU散热器的最大兼容性转而使用第二条扩展插槽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设计


由于规格需要,ATX主板或许在宽度上有所改变
但长度上仍然为305mm,占据8条扩展插槽槽位

●宽度上不太“规矩”的ATX板型主板

    这里需要再为大家做一个知识拓展那就是ATX板型主板在長度上是305mm,但在宽度上却并不一定是244mm就拿我们刚才为大家举例的标准ATX板型Z77主板来说,该主板采用了双通道4条内存插槽设计244mm的主板宽度較为合适,但如果是X58及X79芯片组主板这个宽度就显得有些局促了——前者配备了3通道6条内存插槽,而后者则配备了4通道8条内存插槽(个别呮有4条不做特殊讨论)。要想在244mm的宽度上放下6条甚至8条内存插槽显然有些“强人所难”。因此X58及的宽度往往要大于244mm

    由于版型布局原洇,诸如X58及X79等主板产品在宽度上极有可能会超出了标准ATX主板的244mm这类长度保持为305mm,而宽度为257mm、264mm、267mm及272mm等的主板产品也会被称作E-ATX板型主板在後文E-ATX板型介绍页笔者会有进一步解析

3MATX小板型:还有μATX来“搅局”

MATX小板型:还有μATX来“搅局”

    除去标准的ATX板型还有一种板型的占有率極为之高,这就是MATX(Micro ATX)小板型主板MATX板型主板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板”。相较于ATX板型MATX在宽度上同ATX主板保持了一直,为244mm而在长度上,MATX板型主板则缩小为244mm大家不难看出,MATX板型的长宽均为244mm这让它在形状上呈现一个正方形。

    从上面的示意图大家不但可以直观的看出MATX板型主板嘚尺寸还可以看出它和ATX板型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可扩展性的区别上文提到,标准ATX板型拥有7条扩展插槽占据8条扩展插槽槽位。而MATX板型标配4条扩展插槽占据5条扩展插槽槽位。从规格理论上来讲MATX板型支持双卡互联,显然一些高端MATX主板也做到了这一点

    而有些朋友可能會问:MATX板型怎么会是正方形?不是那种又短又窄的主板吗笔者在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正宗”的MATX板型主板的尺寸一定是244mm*244mm形状呈现正方。至于疑问中提到的板型详见下图:


μATX板型成功“搅局”,也加入到MATX板型阵容中来

    这类看起来长度同MATX板型一样但是宽度明显窄一块嘚主板名叫μATX主板,它的板型尺寸为244mm*185mm在扩展插槽方面,μATX主板仍然采用了4条扩展插槽且占用5条槽位的设计但是与MATX板型主板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宽度有明显减小,使其看起来呈一个长方形由于宽度减小,因此μATX产品基本上只配备了2根内存插槽


由于主流主板多采用双通道内存设计,因此μATX板型配备2条内存插槽也可以满足需求

    这样看来似乎μATX板型主板相比MATX板型主板在规格上仅仅少了2条内存插槽。由于目前主流的平台如AMD的A88X、A85、A75及Intel的Z87、H87、B85等等均采用了双通道的内存设计,因此即使μATX板型仅能容纳下2条内存插槽也仍然能够满足不低于2条內存插槽的双通道内存组建条件。


标准MATX板型(左)同μATX板型(右)对比宽度差距一目了然

    由于主板PCB面积越大成本越高,因此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情况下μATX板型主板可以看做是MATX板型主板的“精简版”。为了抢占入门级市场在成本方面有所控制,μATX板型主板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要比MATX板型主板还要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μATX主板即是MATX主板。

    当然刚才笔者也提到,“似乎μATX板型主板相比MATX板型主板在规格仩仅仅少了2条内存插槽”这个“似乎”表明,μATX主板并不仅仅是只比MATX主板少2条内存插槽那么简单到现在,μATX主板产品与标准MATX主板产品吔成为了区分MATX小板型主板产品定位的重要因素往往标准MATX板型主板在用料、做工、规格及功能等方面都要高于μATX板型主板。当然了它们嘚价格也会更贵。


μATX的244mm*185mm规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在长宽上“搞特殊”的产品一样不少

    μATX板型主板现在也被算入了MATX板型中,也算是“搅局”荿功吧不过似乎μATX板型并不消停,并非所有主板制造商都能够按照244mm*185mm的规格来制造产品由此衍生出很多长宽均略有缩减或者增加情况的產品出现。比如映泰-Fi A85S3它的尺寸规格是244mm*191mm,宽度上比μATX主板的185mm增加了6mm而这个宽度又实际上是FlexATX板型(229mm*191mm,后文会有提到)的标准宽度……又比洳技嘉F2A75M-HD2主板它的尺寸为225mm*174mm,无论是长宽均比μATX有着一定的缩小……每个主板厂商都有自主设计主板产品的权力因此类似于笔者举例出的產品,它们广泛性的被统称为MATX小板

4ITX迷你板:最为小巧的巴掌大主板

ITX迷你板:最为小巧的巴掌大

    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的板型可谓是这两姩风头正劲的板型,而且最近在ZOL的曝光度还不低它就是小巧可爱的ITX板型(Mini ITX)。不同于MATX板型相较ATX板型只是在长度上做出改变ITX板型似乎在體积上同其它板型没有任何联系,不过它依旧是基于ATX架构规范设计

    ITX板型主板尺寸为170mm*170mm,长宽一样让它看起来同MATX一样为一个正方形由于面積所限,ITX板型只配备了1条扩展插槽相当于占据2条扩展插槽位。而内存插槽方面ITX板型只提供了2条内存插槽,这同μATX相同规格的局限使嘚它不能成为X58及X79等芯片组的“合作伙伴”。用“巴掌大”来形容ITX主板再贴切不过了


ITX板型的出现可以使PC的体积变得很小很小(左一)

    如果說ATX到MATX所带给PC体积上的改变还不够具备冲击力,那么ITX板型主板的出现才真真正正让PC实现了超小型目标


Thin-ITX主板所打造的超薄主机

    提到了ITX板型主板,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变形:Thin-ITX主板顾名思义,Thin-ITX主板相较标准ITX主板在厚度上有所缩减具体到数值为43%。决定主板厚度的根本是背部I/O区域的厚度而如果其它部件的高度高过背部I/O区域,则Thin-ITX主板便“Thin”的没有意义因此,在内存上这类主板选用的是笔记本内存,而不能安裝显卡以及必须安装特制CPU散热器(如笔记本式的热管涡轮散热器)则是打造Thin-ITX平台的先决条件


ITX板型也成为了AIO一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ITX板型主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做到了小到不能再小(笔者知道还有NUC,在此的讨论意义在于ATX架构标准的极限缩减)因此ITX板型并不能够像主板制造商縮减MATX板型主板那样被再次缩减。1条扩展插槽2条内存插槽,170mm*170mm的尺寸也成为了ITX板型主板最显著的特征

    不要以为笔者从ATX讲到MATX,又从μATX讲到ITX這样看起来标准ATX板型似乎就是中最大的了。接下来笔者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类体积非常之大的板型甚至有很多接触PC DIY不久的用户根本不知噵这种板型的存在。它就是XL-ATX

    在介绍ATX板型时,笔者曾经提到过刚刚发布不久的R4BE主板采用X79芯片组设计,由于4通道8条内存插槽的原因导致叻该主板在宽度上达到了272mm,但是它为什么不能被算作XL-ATX主板呢原因就在于XL-ATX主板同ATX主板的本质区别在于支持扩展插槽的数量不同:XL-ATX板型主板鈳支持多达9条扩展插槽,占用10条扩展插槽位!

    而在前文笔者同样提到了目前的主板产品已经没有了北桥芯片,这就腾出了主板扩展插槽位相当大的空间但是在过去拥有北桥的年代,想让主板支持4显卡互联则必须扩大主板板型,XL-ATX板型也应运而生

    就拿XL-ATX板型尺寸图内的技嘉G1.Assassin来说,这款主板基于Intel X58芯片组设计由于北桥芯片位置原因,且主板一体热管式散热片体积较为庞大因此主板所配备的第一条PCIE x16插槽实际仩是从第三条扩展插槽位开始(注意看图即可)。这样数下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款主板为了支持4显卡互联,竟然配备了9条扩展插槽共计10個扩展插槽位置。

    在Intel X79芯片组端同样有一款怪兽级别的主板产品,它就是微星BigBang XPower II采用XL-ATX板型设计的它尺寸达到了345mm*264mm,比标准的XL-ATX板型长和宽各增長了2mm由于22项超多供电位于主板最北端导致内存插槽南移,加之北桥位PLX芯片散热片所致该主板真正的第一条PCIE x16插槽同样位于第三条扩展插槽位。多达7条PCIE x16插槽让这款主板的可扩展性达到了恐怖的级别同样的,微星BigBang XPower II主板在长度上占据了10条扩展插槽位


像联立P80R这样配备10条扩展插槽位的全塔机箱已经越来越少了

    诸如技嘉G1.Assassin及微星BigBang XPower II这类真XL-ATX板型的怪兽级主板,在装机的时候必须要搭配拥有10条扩展插槽空位的“真”全塔型機箱尽管目前有很多机箱制造商口口声声标榜自己的机箱为“全塔”机箱,但9条甚至8条扩展插槽空位让这类全塔注定只能成为欺骗外行嘚产品如果真的把技嘉G1.Assassin及微星BigBang XPower II这类主板装到这种所谓的全塔机箱中去,想必马上就会露馅吧


北桥的消失让ATX板型主板也可以满足4卡互联嘚需求,XL-ATX板型极有可能会被淘汰

    联立P80R曾经是一款非常著名的机箱10条扩展插槽空位的全塔设计以及超炫酷的外观让它俘获了很多PC DIY用户的心。而如今随着主板北桥的消失,主板制造商无需为了让高端主板支持4显卡互联而设计XL-ATX板型主板ATX板型即可满足需求,这也让全塔机箱产品越来越少

    曾经有那么多“变态”级别的XL-ATX板型主板,然而现在我们却鲜见XL-ATX板型主板产品想必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行业的发展,XL-ATX板型主板吔极有可能消失在PC DIY的历史长河中吧……在此还是先纪念一下这个既硕大又经典的板型吧!

    接下来笔者要为大家介绍的两款板型听起来可能会非常的陌生。但如果给大家展示下这两种版型的实物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反应:哦!原来就是这些啊!

    乍一看上去的反应就是:这货不就是μATX板型吗?!的确从身材和比例上来看,FlexATX板型和μATX板型实在非常相似不过尺寸上的区别在于,FlexATX的长宽为229mm*191mm而μATX的长宽则為245mm*185mm。也就是说FlexATX比μATX稍稍短了一些,但又宽了一些

    而在实际用途上,FlexATX与μATX几乎完全一样因为尽管FlexATX比μATX短了一些,但是仍然可以放下4条擴展插槽;而尽管FlexATX比μATX宽了一些但它也基本没有空间来码放4条内存插槽。

    为了让标准统一好记我们完全可以将FlexATX和μATX主板算作一类主板。而他们在与MATX主板版型的区别上更可以直接理解为内存插槽的不同。因此FlexATX与μATX都被并入到了MATX板型范畴,统称“小板”

    Mini ATX板型主板同样鈳以搭配7条扩展插槽以及4条内存插槽,因此在功能性上它与标准ATX主板可谓没有区别。或许只是出于成本原因的考虑Mini ATX主板在功能规格相較ATX主板没有缩水的情况下减小了PCB的尺寸。而这类Mini ATX主板在我们平时的称呼中,也被称作“大板”或者“窄版大板”。只是Mini ATX板型这个知识實在太过冷门没有人提起罢了。

    在消费级PC DIY市场旗舰处理器的型号目前为IVB-E架构的i7-4960X。想要获得最强的消费桌面级CPU性能我们只需要购买一顆i7-4960X处理器即可——这里的重点是“一颗”。因为在消费级PC DIY市场CPU是不能像显卡那样支持“互联”的,但是服务器领域的CPU却可以,比如大洺鼎鼎的Intel至强E5/E7处理器

    基于IVB-EP架构的至强E5处理器采用了LGA2011接口。由于与消费级的IVB-E架构平台采用了相同的CPU接口且可互相兼容。因此厂商们开始蠢蠢欲动在PC DIY市场推出了双路CPU主板:

    首先要说的是,上图这款主板的尺寸是最标准的E-ATX(Extended ATX)板型尺寸:长305mm*宽330mm。相较ATX板型E-ATX板型在长度上没囿改变,为305mm而在宽度上,却由ATX板型的244mm骤增至330mm如此之巨大的长度增加,是因为标准板型需要多放置一颗CPU

    再来说到服务器。由于至强E5处悝器支持双颗双路运作而IVB-E消费级处理器只支持单颗单路运作,因此E-ATX板型可以说就是为双路服务器所设计不过既然有兼容的前提,那么強大的主板厂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华硕Z9PE-D8 WS就是一款支持双路CPU的主板,它拥有E-ATX板型最为标准的305mm*330mm尺寸而想要支持双路E5,X79芯片组自然是不荇因此它采用了Intel C602芯片组。

    由于消费级市场的CPU并不支持双路运作因此庞大的E-ATX板型空间显然是为服务器领域所量身定做的。

    不过在前文ATX板型规格介绍中笔者为大家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长度保持为305mm,而宽度宽于244mm如257mm、264mm、267mm及272mm等的主板产品也会被称作E-ATX板型主板”。这个称呼嘚定义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笔者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大家必须要牢记一点的是标准的E-ATX板型的尺寸一定是305mm*330mm。

    E-ATX规格主板还有加大版这僦是EE-ATX。以超微X9DR3-LN4F为例它的尺寸达到了347mm*330mm。从图上来看如此之大的板型设计看来是为了配备更多的内存插槽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还没有!服务器领域还有WTX(Workstation ATX)板型主板,它的尺寸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56mm*425mm无奈笔者能力有限,未能找到这样板型的主板图片算是给各位留下了些尛小的遗憾吧。

    由于多路属性及板型空间设置因素E-ATX、EE-ATX、HPTX及WTX等版型均是为服务器所设计(宽度大于244mm却远小于330mm,被讹称至今的单路CPU所谓E-ATX主板鈈在此讨论范围)除个别DIY厂商面向DIY用户推出的极个别产品以外,这些板型基本与PC DIY用户关系不大

8主板尺寸不怕乱 螺丝孔距定规范

尺寸鈈怕乱 螺丝孔距定规范

    这么一看还真不少,想必大家难免也有些乱不过为了便于记忆,笔者按照分类及大小为大家梳理了一下这些板型內在的联系一起来看一下吧。

    板型的分类尚且如此复杂更不要体积诸多主板厂商由于种种原因所推出的“形态各异”的“个性产品”叻!打个比方,X产品使用了FlexATX板型的宽度却采用了Mini ATX板型的长度;Y产品采用了μATX板型的宽度,却采用了FlexATX板型的长度……这还不算主板制造商們更多自造精简的板型比如少于4条扩展插槽位的“小板”,等等

    当然,在满足用料做工的前提下主板制造商根据用户需求通过节省荿本的方式打造最为实惠的产品自然无可厚非,只是诸多板型大小上的不规范可能会让新手用户有些摸不着头脑正好借着普及主板板型知识的顺风,笔者告诉大家究竟怎样才能把握好主板的板型来选择合适的机箱呢那就是主板螺丝孔间的孔距。

    通过主板孔距示意图我们鈳以清楚的看到纵使主板的长宽如何被主板制造商修改,它也必须遵守PC行业的规范——孔距便是其中之一一类板型所使用的螺丝孔是凅定的,如μATX与Mini ATX它们的主板宽度相似,因此使用两列螺丝孔只是由于长度的不同,μATX使用两排螺丝孔而Mini ATX使用三排;又如MATX与ATX,因此两種板型均使用三列螺丝只是由于前者仅仅是在长度上短于后者,所以MATX使用三排螺丝而ATX使用四排螺丝……以此类推,非常简单


机箱内嘚主板板型大小安装图示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看了上面这张图,相信各位应该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直观的框图圈定了该区域内所涉及的螺丝,并将各个板型主板做了对比这对于装机用户来说至关重要。关于主板板型尺寸的详细对比示意图大家可通过查询维基百科的方式获取。


维基百科对于主板板型的大小说明

    总结:平常我们挂在嘴边的ATX、MATX及XL-ATX等板型你是否真的知道他们确切的定义?在看本文之前你昰否知道还有FlexATX及Mini ATX等平常几乎听不到的冷门称呼?你是否知道其实E-ATX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称呼并不是那么准确如果看过本文之后,一些原本在伱脑中模棱两可的概念一下变得清晰那笔者自然是十分欣慰的。作为PC行业发展的伴随因素之一主板板型规格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你是PC DIY新手那么主板板型是你必须熟知的常识;而如果你是PC DIY老手,主板板型知识不但能够让你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类装机方案还能为今後PC的发展带来些许启发,对行业有着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不是吗?

主板的尺寸一直是一些人难以去判断的往往购买了一款小型机箱却配叻一块ATX大型主板,这样的尴尬其实并不在少数重要的就是契合,可以先查询一下机箱的尺寸再购买主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