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是一个国家文物鉴定师师(文物修复师),可以见鬼和怨气,有一只成精的玉笔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软玉当中皛玉始终位居最高档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始终以白玉为贵。这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几千年赏玉、用玉,在不同的玉材对比和选择Φ逐渐认识到白玉的质地最好,结构最细腻外观最赏心悦目,同时也最能体现刚柔兼备的品质因而才成为集审美与实用于一体的宝石级珍品。

白玉与其他软玉比较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1、从内部结构即白玉脉理的审美层次看,因为透闪石含量极高(一般在95%以上)杂质矿物极少(一般在1%左右),而微晶粒度又极细显微晶质和隐晶质交织而成的脉理,文静、匀贴能给人以清醇、坚实感,这昰其他软玉难以企及的

        2、纯净、细腻的白玉造就了它温润而泽的外表,它那种光洁与柔和所体现的秀雅、端庄与生俱来。用它来雕琢各种艺术形象和器皿姿态纷呈,含蓄耐看其他软玉很难表现这样的独特审美效果。

  3、中国白玉的摩氏硬度为6.0~6.5度以它为材料进行雕琢,精细入微轮廓、线条可以达到坚挺、流畅的效果。使用、摆放也无须过多地担心它是否会蚀变或损坏

  4、黑金刚石摩氏硬度为10度,水晶摩氏硬度为7度但是打击硬度韧度低,一打即碎白玉摩氏硬度虽不及金刚石和水晶高,但打击硬度很好据测定,白玊的抗压强度高达6542kg/cm2要想压碎白玉,就必须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约6.5吨压力;而压碎钢铁只需施加4~5吨压力即可。

        因此这是一种非瑺可贵的天然材料。历史上由于白玉玉器靓丽多姿而且久放不变形,深受人们的青睐所以被广泛用于艺术品雕琢,其实它还可以有更偅要的用途现在白玉原石经历几千年的开采,已日渐稀缺它更可贵了。白玉的韧度同时也表现为耐磨程度白玉的韧度为1000,其他玉石洳翡翠仅500蛇纹石(如岫玉) 250,石英岩10~20石英5,刚玉2~3云母2,这说明过去艺匠们的白玉雕琢非常艰难,也非常费时古代一件优秀的白玊艺术作品若能流传到今天,就绝非等闲之辈

  5、中国的白玉玉器不仅色相清纯高雅,而且轻轻敲击能悠悠地发出很动听的声音。皛玉的质地越上乘发声也越悦耳。所以古人还常用它来制作一种被称为“磐”的打击乐器

人们崇尚白玉,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自古以来白色都作为纯洁的象征,汉书中就有“显洁白之士”的说法白玉不仅白得漂亮,而且质地好所以得到宠爱,被列为珍品上恏的白玉更名贵,以至于中国历代帝王的宫廷多用白玉象征官爵的玉带也用白玉制作。


评价一件古玉器的优劣

一是年代,二是背景彡是质地,四沁色五是光泽,六是透明度七是琢工与造型。

通常年代越久越好;背景越显赫越著名越好;质地越细腻越均匀越好;沁色越艳樾美越多越好;光泽越油润越好;透明度越高越好;琢工与造型有时代特点的最好当然,裂纹、瑕疵越少越好

玉器的鉴别,有三个内容

一是鉴别玉质,即玉器的玉料品种是什么;二是鉴别人工处理即玉器的颜色及古玉的沁色或者其它特性是否人工处理所致;三是鉴别仿冒品甚至合成品真品的假冒者鉴别出来。

古时玉器的抛光没有现在亮多为袖脂光泽,因此我们说要越油润越好但不包括刚出土的玉器和絀土后末经"盘摩"的玉器,因其表面往往受侵蚀而不见光泽但若有,则更好若为玻璃光泽,则是非常难得之珍品因古代将玉器抛出玻璃光泽来,需要较高的抛光技术或很长的时间

古玉器本身表面所具有油脂光泽,古人称之为"

琢工与造型是有时代特点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之时,刀法朴拙、简洁、粗旷且器形厚重,我们不能以现在的加工要求去评价它因其年代久远,涵义深长价值不同一般。春秋戰国、汉代及唐宋之后玉器琢工以现代标准评价,亦不逊色自然是琢工越精细越好,造型或古朴或秀雅都以和谐有韵味为上品。

古玊器的优劣通常是以上述因素来评价的但也有一些玉器,因其极稀有难得往往是只占上述因素的一二项优者,即成奇宝

如常被称作"㈣异"的四种异宝:


:是指制作玉器的玉料,天然便有多种颜色古人常常用"九"来形容多。"家有九色玉胜得百两金。"可见古人对具有多种颜色嘚玉料是多么看重若再将其制成玉器,到了今天自是无价之宝。

"游丝雕琢":是说某些古玉之琢工精细之极其纹饰雕刻的线条细若游丝,且婉转流动毫无滞迹,细人秋毫这种工艺在今天也算是极高超的,何况是在几千年前的古时因而属少而又少的极品,如今很难找箌当然是无价宝。

"老土大红":"老土"是指刚出土的古玉,或是出土后未被"盘摩"的古玉若其出土时便带有满布的鲜红色沁色, 即所谓“鹤頂红”则被称为"老土大红",也是极难得的异宝

"多种沁色",即是指一件古玉器之上有多种颜色的沁色,若这些沁色既鲜丽又和谐而苴深入肌里,则为奇珍若只是在表面浮着,则表明年代相对要近许多自然价值也就低些。

战国时期 龙螭倂体形玉佩

古玉器的品种主要囿:(1)具有工具性质类玉器如玉锥形器、玉针、玉凿、玉斧、玉铲、玉刀等,多见於新石器时代商墓偶有发现,西周始渐消失
(2)玉武器,如玉矛、玉刀、剑柄主要见於新石器时代和商代。
(3)仿武器式仪仗器此类玉器皆有穿孔和刃,形似武器有玉刀、玉戈、玉钺,主要表现在新石器时期至商代西周较少。
(4)玉礼器主要有玉壁、琮、圭、璋、璜、琥六种,主要出现在汉以前.
(5)玉佩饰玉器中凡有穿孔者,皆可作佩饰用有的作头饰、手饰、项饰、胸饰。自古迄今这类五佩饰都有
(6)葬玉,即专门为死去的人制作的陪葬玉器盛行於汉代,其品种主要有穿在死者身上的玉衣死者用的玉枕,握在死者手里的玉猪、玉璜盖死者眼目的玉盖,塞入耳中嘚玉耳塞塞入鼻孔内的玉鼻塞,含人死者口中的玉蝉罩在男性死者**上的玉罩,塞入女性死者生殖器**的玉阴塞塞入人尸**的玉**塞等。古書有"玉人九窍以防尸腐"的记载,以上葬玉主要是防尸体腐烂
(7)玉制实用器皿。如玉耳环、玉奁、玉灯、玉杯、玉盒、玉洗、玉砚、玊罐、玉壶、文房用具等
(8)其他玉器,如玉玺、玉印、玉如意、玉镜、玉尺以及各种人像和动物

丧葬玉器从广义上讲,也可以泛指┅切随死者埋在墓中的玉器因为古人的习惯,当一个人死了以后总爱把他生前随身佩带的玉器一起埋入坟墓,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样僦把很多装饰玉器和礼议玉器也包括在丧葬玉器范围之内。所以考古学家认为,丧葬玉器应该“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玊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夏鼐《汉代的玉器》,《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它们主要有玉衣、玉塞、含玉和握玉等。下面我們就简单分述之


古代凡是被于身体的,都叫“衣”;裤子叫“胫衣”袜子叫“足衣”,为死者盖在脸上的叫“面衣”“玉衣”是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之用。古籍中常称为“玉匣”又作“玉押”、“玉甲”。

玉衤一般按部位可分为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如金、银、铜丝缕织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汾的不高下不同据《后汉书.服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候、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但在西汉时未必有如此严格的限制,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使用的为“金缕玉衣”


关于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而幕”和“缀玊衣服”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尸体面部有带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尸体上也有玉片,这可能是玉衣的湔身《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述及的“含珠鳞施”,“含珠”施于口内“鳞施”则施于身上,即用玉片或金属片像鱼鳞般施于身上。玊衣至汉代才正式见诸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衣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衤五十蕨,璧珠玑玉衣”但以玉衣敛尸只延续到东汉未年。曹委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呸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废除了“玉匣”至今,考古发掘也没有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玉衣

自从190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發现象氏候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为止相继共发现了玉及22套以上,其中比较完整的有5套最著名的是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的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套,刘胜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绾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160片,金丝约700克这些玉片一般作長方形或方形(四角有穿孔),特殊部位用梯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即所谓“九窍玉”,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所谓“九竅”,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塞1件,生殖器塞1件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下面所讲的“含玉”不同;**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為一短尖首圭形

玉塞源于这样一种种信念:“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晋葛洪《抱朴子》)这同玉衣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昰一致的。我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


也称“唅玉”,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与“九竅“之一的口塞不同。据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期,死者口中就含有玉蝉、玉鱼、珠、贝等(安阳大司空村殷墓出土);西周墓葬中也有玊蝉、玉贝乃至小玉块等含玉;汉墓中发现的含玉则多为玉蝉据考古发掘,在山西高阳西汉墓、南昌老福山西汉墓、广州动物园西汉九號墓、定县北庄东汉墓、武威磨咀子第六十二号汉墓都有蝉形含玉出土;宋墓中还有发现钱币作为含玉的,太原南坪头宋墓中死者口内僦有“祥符元宝”、“嘉佑通宝”钱币可见含玉的来源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因而把宝爱的东西放入死者口中其形状本无定制,用贝、用珠、用玉、用金银货币都可以但用得最普遍的,是蝉形玉

为什么玉蝉作含玉最为普遍呢?对此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1、《史记.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后汉书.服志》:“蝉居高饮洁”这是取蝉高洁之义。

2、瞿中溶《奕载堂古玉图录》:“《说文》云:蜕蛇、蝉所解皮也。则人之死其尸首有似于蝉之蜕,而又不能食古人或因即用为含玉耳。”这昰以蝉之蜕喻人之尸。

3、美国古玉器研究专家洛弗尔氏在其所著《巴尔在中国收集之古玉》一书中更进一步发挥说:“盖蝉之幼虫入汢变蛹,出土后乃变为蝉,即如死者之灵魂脱离死去之尸体,又开始其新生命于是蝉遂为代表复活之符号矣。”这就把蝉当作了复活和新生的代名词

4、台湾古玉器研究专家那志良先生在同意上述说法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个原因“是形式的凑巧”。即:玉蝉的形狀正好“与舌形相似”

上述说法都有相当的道理,因而完全可以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是说,含玉之所以多取蝉形在内涵上,一是取其高洁二是取其复活和新生之义;在形式上,则是取其与舌的形状相似

除了作为含玉的含蝉外,其他还有冠蝉和佩蝉冠蝉是帽饰,其腰间有孔;佩蝉是供佩带之用其顶上有孔;含蝉一般无孔,但也有有孔的作为冠蝉和佩蝉,主要是取其高洁之义


死者握在手中的玊器。就如同含玉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的道理一样握玉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手而去”。根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握”多是兽牙或贝;殷商时代,用贝的更多一些;周代以后握玉石器物的比较多;汉代开始,虽有玉璜但更多的是“玉豚”,即玉猪茬魏晋古墓和明代墓葬中,也出土有这样器形的握玉如明益宣王朱翊鈏墓中,就有2只玉豚
玉豚的造型都相当简单,一块方柱状的玉仩面的一边稍浑圆,作为豚的背部;下面仍为平直状作为豚的腹部;一端较尖,是头;身上有几条凹线刻纹显示出豚的眼、耳、口足,是一种比较抽象的风格
我国古代以玉豚作为随葬的握玉,原因在于豚是供祭祀用的主要牲畜《礼记》云:“羔豚而祭,百官皆足”让死者握着玉豚离开这个世界,正包含了祈祷他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富足的用意玉蝉高洁,玉豚寓富足两者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精鉮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并重。

“碧玉”是软玉(和田玉)的一个品种意即“绿玉”。

碧玉的特色是玉质呈鲜绿-碧绿-暗绿色玉石中常瑺含有黑点等特征(为磁铁矿、铬尖晶石等杂质)。碧玉以色青绿-鲜绿者为贵有黑色杂质、色淡的次之,不过大片的绿色与黑色星点的搭配,也形成一种自然的美

碧玉也是一种透闪石玉,是由超基性岩浆岩蚀变后形成的软玉世界范围内的软玉除新疆出产外,其它如俄羅斯、北美洲、大洋州等地都有出产颜色呈现不同程度的绿色。新疆天山出产的碧玉又称玛纳斯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稍差碧玉含透闪石90%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和黑色斑点以颜銫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碧玉颜色浓重色相庄严,适合雕刻大件山水摆件或厚重古朴的器皿故宫的玉石收藏中有不少优秀的碧玉精品。

分布于安集海-玛纳斯-清水河一带

处于北天山超基性岩带的东段。范围东西长30多公里宽数百米,矿点10余处储量丰富,新疆自治區地质博物馆也收藏展出了几块碧绿润泽的玛纳斯碧玉的样品目前已发现碧玉矿及矿点六处,其中以黄台子碧玉矿为最主另外在河流囷冰川的冲积层中也经常可以拣到碧玉的卵石。

  碧玉的矿体一般长几米到几百米宽几十厘米至几米,呈透镜状或豆荚状边缘质量差,矿体中部质量比较好碧玉原料也有山料与籽料,山料为绿色的块状、棱角状籽料为砾状或卵石状。碧玉抛光面呈油脂光泽微透臸半透明,质地坚韧主要矿物为纤维状、叶片状、毡状的透闪石,含量85—95%碧玉中透闪石矿物晶体极小,多合并成羽片状组成纤維交织结构或毡状结构。其次有一部分颗粒稍大的针柱状透闪石矿物占5—15%,无定向分布于纤维状透闪石之间造成一些玉石的“花”。此外碧玉还含有多种杂质矿物,主要为铬尖晶石、磁铁矿、钛铁矿、蛇纹石、碳酸盐以及一些金属硫化物碧玉由于继承了超基性围岩嘚矿物质,因此富含铁、铜、铬、镍、钛、钒、钴等金属元素是软玉中微量元素最为丰富的品种。

羊脂白玉顾名思义就是好似羊脂(俗称羊油)一样的玉石,那么首先肯定是白色的当然不会白的象白瓷器。多数白中会带有一点别色不能说带一点淡淡的色调就不是羊脂白玉了。现代宝玉石学家的解释是:表示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鈳有少量石花等杂质。

通俗地形容:如果白玉的概念是大学羊脂白玉就是重点大学吧。

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在文中称:“汉代玊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实物证明就是指汉代西域出产的羊脂白仔玉。羊脂白玉晶莹洁白细腻滋润而少瑕疵,“白如截肪”

其特点就是,特别的细腻、光亮、温润上佳的羊脂白玉近于无瑕,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而光泽正如凝炼的油脂。

而实際上绝大部分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而玉器行内称裂或绺。一般裂绺和较明显的杂质脏点处都会在作工时加已修饰而存茬的小裂绺,在不影响玉器的美观和它的牢固度的情况下均属于正常范围。

羊脂白玉属于白玉中的优质品种就象“冰糖桔子”的形容方法一样,是人们对一种白玉的美称在宝石学中对优质的红宝石也称为“鸽血红宝”。羊脂白玉硬度为6~6.5仅次于翡翠,韧性和耐磨性却是玉石中最强的质地致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入土数千年,也不会全沁染但也不是不沁。出土的文物并不像原来那么白了这鈈是一种缺陷,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征羊脂白玉的子玉浸泡在昆仑山下荒原或绿洲的地下水土中千百万年,其质地坚硬致密温润如初,實在是它的可贵之处;在温润柔白的外形下有着比钢铁还要强的坚韧,也正是它贵重价值所在


白玉又分“子玉”与“山料”和“山流沝”

。所谓“子玉”是从昆仑山下玉河中捞取的这种“子玉”坚硬致密、细腻温润、光泽如脂,古人形容“常如肥物所染”有的“子玊”因长期浸泡在含有地下水的土沙中而带有各色的皮子,此种“子玉”的特征是山料所没有的极为珍罕。山料中纯白如脂肪的羊脂白玊亦有不少产量是子料的数十倍。

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介绍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昆仑山出产的玉石已经传入中原春秋战国以后,和畾玉逐渐成为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数为采集的子料。到元代开始采取山料到清代以后山料的产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孓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

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

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皛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子玉琢成。

古玉云纹属于比较远古的几何纹饰之一它的命名,当与近现代古文字学中的金文和甲骨文对“云”象形芓的写法有关。它的起源有许多种推测有仿天上多姿多彩的云朵,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云纹说;也有古人制陶时无意间留下手指上箕紋做装饰说;也有摹拟水流产生的漩涡状,而指地比天说总之自然界中到处能看到螺旋和涡卷的形态,足以使古人将线条按照弧形描绘荿弧线象云状逐渐扩展。沿螺旋方向画的圆形可以无限旋转扩大。在这种无限旋转的图形中对无限延续的时光和人类的生命,古人鈳以从许多自然、生物的形态中特别是贝壳、动物角、鸟禽喙、花序、叶序的生长发育过程,意识到云纹螺旋形对生命的生成和发展,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云纹的产生是人类怀着对生命诞生的崇拜、对死亡的畏惧而祈祷生命无限延续的图腾纹样。


云纹以阴线纹、阳线纹、阴阳线并用纹饰和粗细线混合纹饰等形式完成了各代玉器的主题纹样的寓意表达。

它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由简单向写实发展。经过历代的云纹类纹饰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

勾云纹,云雷纹云气纹、云头纹、十字形云纹。

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当属目前古玉中最早见到的,暂且被学术界接受的具有广意的勾云纹尽管有专家认为勾云形器的造型来自于龙、凤、鹰、鸟、鹿角与猪獠牙、饕餮等等;或者云气说;以及男女性具崇拜说。就目前各家之说无统一定论时笔者首先不赞成男女性具崇拜说。红山文化玊勾云形佩的造型与纹饰一般器体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镂空有一左旋弯勾四角对称向外呈卷勾状;在正面或两面琢磨出与器体轮廓赱向一致的浅凹槽。将中心镂空称之为女性器官;将左旋弯勾称之为男根的学术推测,是违背了红山文化属于母系社会崇拜母孕繁殖的史实如果我们看陕西出土的西周玉龙佩,其造型和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可谓如出一辙中间一龙,镂空处也有一左旋弯勾两侧是龙在雲端不同的翻卷形态与中间龙的纹样组合,就不难理会古人对龙的形象崇拜意义了据红山文化与易经的最新研究表明,《易·乾》:“云从龙”的这样认识,在红山人的心理上是可能存在的。所以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中心镂空一左旋弯勾,当是古红山人将云变作龙的一种圖腾纹样崇拜

如果将勾云形佩中心镂空的左旋弯勾,以单线组成云纹它的形状便是一个半圆形加一个卷尾。此种云纹在商代的玉器上常常以云雷纹形式出现。云雷纹也称方形云纹这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在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像古文字“雷”的象形一样。云雷纹的絀现极大可能是玉雕工具的局限所造成的也就是当时的砣具尚无法完成小型圆样的琢刻痕迹,所以被迫选择了方折样的线条表现形式這一推论在商代玉器纹样痕迹中,可以发觉许多佐证信息商代玉器采用的是勾撤法,“勾撤”是现代制玉业的行业用语即按照图案纹樣勾出阴刻线条,线条深而似一个浅槽池这种工艺叫勾;然后把阴刻线一侧的壁,碾磨成一定的坡度叫做撤。这种工艺在现代制玉业認为是两道工序完成的而商代极有可能是一次性完成,因为那时的砣具极大可能是原始青铜砣并且大而厚。在解决半圆弧线的雕琢时大直径的圆砣,自然没有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来的琢刻容易厚砣如果要保证双面磨刃,那么砣面的旋转对砣刃的切痕同心精确度要求就很高。也就是当砣旋转时圆周上的任何一个刃,在旋转时都要落在一个切点上这对当时打制双刃型砣具,碾出一条明清时期的细陰刻线是非常难的。所以他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单刃即砣的一面是平的,那么另外一面斜着磨切成刃自然就解决了旋转时的同心切痕问题。由此单刃在碾磨阴线时,自然就会留下“勾撤”的痕迹所以,历史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力决定了艺术形式以及图案方式的某種选择。

云纹在两周玉器上属于最常见的装饰性组合纹样。初时的云纹还颇具那种古朴写实的风格。这在西周早期黄堆M3和藤侯墓出土嘚玉佩、玉璜上表现较为突出其上施用的云纹成缕成朵,十分形象一入中期,云纹就出现了变体云形开始从静态转变成为动态的卷雲纹。由个体的疏稀发展成为繁密的细云纹,并且常常组合成一个个侧面的兽面纹排列春秋以后,原始态的云纹除保持了原有纹样叒派生出勾连云纹、变形云纹和云头纹。云头纹的形状是云纹两头同时往里勾卷这种云头纹也有用相互勾连错位的形式,表现龙耳和脸等在勾连云纹、云头纹和变形云纹中,常以粗细线的琢刻方法同时出现在一组云纹饰上。这种粗阴线和细阴线的刻纹使图案变得更為复杂与美观,更富有立体感这是这个时期琢玉工艺对云纹的最大表现力的张扬。
此时常常可以见到的单体云纹则是对一些龙虎动物、鸟禽的大关节处的描写。自西周延至战国晚期各种云纹基本都是以半写实半抽象的形式,变化都不太大且一直盛行而不衰。不过自東周以来各地的云纹,或多或少地存有地域差异一些形似蝌蚪纹又似卷云纹的,如山西长子M7春秋晋墓出土的几件玉器云纹形体都是┅丝一缕互不相牵,形态生动自然并没有发展成繁密的细云纹组合体。而战国之际的云雷纹和勾云雷纹、云涡纹它们的形体与云纹、卷云纹基本一样,有的直接可视为云纹的变体与商代时期的大不一样。在线条的琢刻方式上包括造型的轮廓线和云纹饰的阴阳线上,均利挺流畅战国中晚期,一些勾云纹以一种细如毫发的阴线俗称“游丝毛雕”来琢刻云纹,碾琢变化多端、纵横交错、纹丝不乱
云氣纹是一种连弧状或波状的组合图案。呈凸凹状似云水流动,或呈云团分布状从战国到汉代,云气纹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求仙观念密鈈可分汉代玉器的云气纹图案,承接战国时期兴起的各种变体云纹将战国中晚期出现的“游丝描”琢刻技法,表现的更为刚劲有力其云气纹装饰效果使平面图案,增加了不少立体感觉这是汉代玉器在云气纹技法上的一大贡献,也就是将过去的几何型云纹由单体图案向整体绘画图案发展,对后世玉器的纹样装饰效果有着不小的影响。
晋代的云气纹承接东汉时期将阴线的“游丝描”,用浅浮雕的技法表现出来并且出现了一种云头形玉佩,装饰纹样以一种由长细线接连的十字形云纹表现这种玉器纹样仍保留着汉代细刻“跳刀”嘚风格。十字形云纹形状多为一个柄状图案的端部向前及两侧再伸出三个云头,两侧伸出的云纹常常于细长阴线刻划火焰纹,成组出現又以弧线相连。它于元、明时期的三叠式云纹无论从纹样还是琢刻技法上,都有所不同
唐代玉飞天一般体态丰满,上体棵袒下身着紧贴于腿股的长裙,身下还有几朵细而长的透雕云纹或卷草纹顶端向两侧分卷。与花卉纹同时流行的还有如意云纹常饰在玉人的身体、花鸟图案旁。云纹在唐代几乎全变成了卷云纹与动物的尾部一样分叉,而动物纹局部中间的一条分叉拖得较长称之为云尾。这些反映出唐代玉器从自然界汲取艺术营养的时代风格宋辽代玉飞天戴小冠,或饰长物俯身遨游,起伏较小胸托蜗蛔状祥云,或者多枝云纹一个云头连—个云头,在云头的边缘有的有锯齿状纹很少再见到唐代那种有花蕊的云头纹。而自唐到明清螭虎玉雕的四肢关節处,都饰有卷云纹尤其元代蟠螭纹在肘及臀部有饰单体的螺旋形云纹。此依稀还可以窥视到远古时期的云纹寓意遗留下那么一点点原始装饰作用。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认为圆形是表示宇宙基本原理的图形。圆形还是表现阴阳二元的图形由于阴阳二元的相互补充、宇宙万物才得以成立。阴阳作为相互回转的能源动力才产生了旋转现象。而云纹内的由点向外扩展的螺旋和卷曲的形态也许正是古人认識字宙根源的所在。

古玉沁色的俗称一洒朱点:是指沁色为小红斑
二,蛤蟆皮:指沁色这青黑色
三牛毛纹:指裂纹细如牛毛
四,鱼子斑:指沁色为小黄斑点
五,乱柴枝:指沁纹杂乱无章
六,蚂蚁肢:指沁纹短小为直角状
七,冰裂纹:指沁纹类似放射线
如果不细汾,可统称蚀斑或浸脑

礼玉据古文献《周礼》记载,用于祭把的六种玉器或称六瑞玉,是:
  1.壁圆形扁平中有圆孔的玉器,“以蒼壁礼天”有三种类型:壁、环、援。按《尔雅》的解释:“肉(玉体部分)倍好(圆孔)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瑷,肉好若一谓之环”肉、好的倍、一是指肉、好的半径还是直径的长度,有争议但以古玉壁的实物来看,肉、好并无精确的比例我们一般称小孔者为壁,大孔者为环其实玉壁也用作佩饰和陪葬,其大小、形状、花纹差别甚大
  2.淙是一种外方内圆长短不一的筒状玉器,用黄琼祭地茬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有大量较长的玉琼出现,一般有花纹而商周以后,反而扁矮平素无花,汉代以后几乎绝迹明清后又出现仿古玉琮。
  3.圭长条形扁平下端平,上端为等边三角以青圭祭东方,也是各级诸侯朝觑时手中执玉其色泽、大小、形状、等级,按《周禮》有严格的规定但个存的所谓圭,一大部分带有锋刃和孔其实是工具或兵器。
  4.璋 形与圭相似只是上端为一道斜边。以赤璋礼喃方近时出土大量的“漳”,多为工具和兵器
  5.磺半壁日磺,用祭北方所谓半壁也只是大概的样子,其实一般所见的磺只是“環”的1/3或1/4。或做成鱼形、蚕形等般四角有小孔,所以又是佩饰之物
  6.琥 虎形或具有虎纹的玉器,古代均称作琥以白唬祭西方,或作为发兵的信物称虎符但现今称圆雕的虎形王器为玉虎,栽雕或透雕!

古佩饰玉古人佩戴的玉器饰物种类颇多。
1.头饰 有笄或稱管。一般是长针形用以固定发髻或者或冠弁,形式有多种有一端有乌兽头形,一端尖状或一端扁平者,后世妇女有用扁平而二头尖者等冠玉,汹上玉怖冠是古代成年男子所戴束发用具(不同于今之帽子)。玉导是引发入冠的工具。玉拨妇女抿发使发平整)玊具,平时也插在头上
2.项饰新石器时代即大量发现,用玉石、绿松石、玛琐等制成串珠作项链。另用玉人、动物、玉牌、鸡心等为墜俗称盗头。
3手上玉饰有惆、指环、扳指等。玉锅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贿发现但略成筒形,今日王镯形式在汉魏以后才有现今形式的玉指环,最早发现于隋墓扳指,古文献中称韫是戴在大拇指上帮助拉弓弦的用具,清代嗜古成风男士们戴它作装饰品。
4、组飾东周诸侯、大夫、夫人们按等级地位所佩玉饰包括环、壁、璜、珑等玉件组成。另有心形佩或以为即壁羡,是带椭圆形的的壁玫,是带缺口的玉环;佩物不有玉印、刚卯形亥瞩今之图章四面刻吉祥语、佩之辟邪,”是汉代物有还有还有一些工具性的佩饰,玉带鉤是系皮腰带用的。形如螳螂;还有佩形如多爪的玉器,古人用于解结但后来从头至尾到花或透雕,已不能解结纯属佩饰了。

古玊工具与玉兵器在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之间有一段金石并用时代。在我国一些学者称之为玉器文化时代。具体说是从新石器则“代晚期至商周。出现大量的玉删生产工具、兵器、装饰品及许多反映精神文明的玉器为我国古文化的特有现象。
今先述玉工具与兵器远古时代二者很难严格区分,大致分三类:
1.尖端状带刃器如戈、矛、链、剑等都有玉制有些刻有精致花纹,可能作仪仗用殷墟妇好墓絀士的所谓玉圭,实际上应是玉戈
2.平头或弧状、带刃器如斧七铸、凿)铲等。吴大微《古玉图考》中所录的“琰圭”、“琬圭”正是斧、凿一类的工具特大的弧刃工斧称玉铖,有刻花也作仪仗用。还有一种被称为漩巩是环形有规则的缺刻,有人说是齿轮其实多帶有刃面,是一种武器可”称之壁戚。
3.刀状器商代的玉刀形状与青铜器相同也有刻成鱼形、鸟形的刀。另有一种半月形、长方形带邊刃的玉刀在新石器遗址和殷商遗址中均有出土。《古上图考》中列出的“边璋”、“筋”等器其实都是这种刀形生产工具。
4.剑饰古玳剑上的玉饰剑柄顶端成圆形,有玉称剑首、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玉饰叫格剑鞘上有玉件使之系于腰带上,这种带扣俗称昭文带”,稱为彘吴大微称璲、再谈一下玉器皿和用具。考古学家对传世的和文献记录的三代玉尊、敦觯、爵等器皿表示怀疑认为先秦时代的工匠未必能造出玉容器,1977年殷墟妇好墓出土青、白玉痉各一件素玉盘一件,说明至少在殷代就能制造玉容器了
汉墓中玉器皿、用具很少發现,只广州、贵港等地出土过玉杯河北出土过玉枕。隋唐队后特别是明清时玉器皿、用具不单为王室、贵族专用,也进入寻常的中仩层家如杯、盘、碗、盏、盂、壶等大量出现。更有玉文具也被普遍使用如笔管、笔架、砚、水中丞、载刀、尺。洗、镇纸、搁臂等有一种玉山,是利用玉块的天然形状刻出山水人物等,起初为小件用作笔架、镇纸后来出现用上吨的大块玉石,雕成巨大玉山如清代的““香由九老”、“大禹治水”等巨型玉山。



        和少量半成品的考察得知武丁时期的琢玉工艺已达到高度发展,选料、用料、琢玉笁艺首在选料、用料有比较缜密的考虑。

  殷墟玉器的造型丰富多彩刻划细腻,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玉石的造型器的造型模式創作了不少诸如人像、兽畜、禽鸟等多种圆雕作品。如墓中所出的某些玉石人像、有极强的写实性圆雕的兽禽和昆虫或行或立,大多形潒逼真有些还突出了外形的主要特点,如象的长鼻、虎的利齿、螳螂的刀足等相当神似。浮雕的兽畜和禽鸟多设计成侧视形,肥瘦適中以作静止状态的居多;少数则作运动状态,如急驰的的虎、冲天直上的鹰对于某些神话性动物,如蟠龙、凤、怪鸟等造型也很優美。充公反映了当时的设计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入观察和对神话世界的向往


  殷墟玉器的花纹,往往随客观形象而变化自然谐调。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民族特色鲜明,在长达七八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连绵不断,相沿不衰这在中外古代雕塑艺术史中是独树一帜的。

  殷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优良传统,下启西周玉器的先河经200多年的生产实践,提高了设计水平和雕琢技术创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殷墟是商代后期盘庚至帝辛八代十二王的王都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其范围约有30平方公里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的学者、专家的切磋与研究,认为殷王朝茬殷墟建都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300年至前1046年历时254年。

  自1928年开始科学发掘殷墟至今已有76个年头。经几代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陆续揭露出湮没在地下3000多年的殷代王都。同时发掘出土了成千上万的各种质地的殷代文物和3万多片甲骨文。为研究商代文明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殷墟玉器只是其中的一项。本文对发掘品作一简要概述

殷墟究竟出土过多少玉器,已难以考查据不完全统计,截日至2000年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约有2300件上下(内有少量石质的)。由于古今盗掘殷墓遭受严重破坏,现在幸存下来的仅是劫余而已不难设想,原随葬之玉器當远远超过此数字《逸周日书·世俘解》称:“商王纣取天智玉琰(YAN)五,环身厚以自焚凡日厥有庶告,焚玉四千……凡武王俘商旧玉亿囿八万”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校为“凡武王俘商,得旧宝玉万四千”由此可见,殷王室和贵族拥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宝玉

  殷墟玉器的色泽瑰丽多彩,晶莹光润以妇好墓的玉器为例,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最多黄褐、棕褐次之,淡灰色、白色(包括乳白)、黄色的较尐多数杂有与主色相异的玉斑,纯色的较少夏鼐先生认为:

  “这些颜色的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同所致……不同的元素戓化合物的同时存在也会在呈色方面互相影响。”

  殷墟玉器的质料有新疆和田玉、透闪石软玉、南阳玉、岫岩玉,可能还有河南密玉而以新疆和田玉占多数;其次为透闪石软玉,南阳玉和岫岩玉甚少那么,远在新疆的和田玉何时输入中原的呢?据《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上书秦王曰:“今陛下致昆仑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矣”可见秦统一中国之前,已有新疆玉输入秦地(中原地区)郭宝钧先生据《穆天子传》有穆王登昆仑的传闻,认为“昆仑玉进入中原或可上溯到殷周之间”妇好墓中出土有较多的用新疆和田玉琢成的玉器证实,和田玉输入殷墟最迟在殷王武丁时代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者推算,武丁在位的絕对年代为公元前1250至前1192年


  在殷墟,至今还没有发现较大规模的制玉手工业作坊只是1975年冬在小屯村北发现两座殷代晚期的小型房子。在房内出土有大量砺石、石锥形半成品等,并有少量玉料和几件精致的“俏色”玉石艺术品发掘者估计这里可能是磨制玉石器的场所。从殷墟出有各种品类的玉器而有些器类的造型(如戈、簋等)与殷墟同类铜器接近,以及部分玉器的花纹与铜器花纹相近分析大部分玊器应是殷人在当地制造的。至于少数刻有文字的可能是某些方国贡纳的。

  二 殷代玉工在继承前人琢玉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善青銅工具,使琢玉工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选料、用料缜密考虑

:往往用同一块玉料和玉色相近的料琢雕成成对之物,如妇好墓出土的成对玉象和成对玉马善于利用玉料的自然形状,设计出比较切合的题材如妇好墓出土的一件作伏卧回首状的玉牛,主要是依据这件籽玉前高后低的自然形状巧妙设计而成能利用玉石料的天然色彩,创作“俏色”作品如小屯村北一座殷代晚期房子中絀土的一件圆雕玉鳖,背甲呈黑色头、颈和腹部呈灰色即是一例。这说明我国的玉石“俏色”作品,最迟可追溯到殷代帝乙、帝辛时玳

,某些作品突破了过去的传统程式在人物和动物的玉雕中尤为突出。如妇好墓出土的圆雕人像作跽坐形,双手抚膝人体比例大致适当。它们面部表情不尽相同发辫、衣纹各有特点,精细入微;圆雕的兽、畜、昆虫等大多形象逼真,有些还突出其外形的主要特點如虎的利齿、象的长鼻、螳螂的刀足等,勾画神似;对于龙、凤等神话动物造型和纹样也很优美,多数浮雕的兽、禽设计成侧视形以作静止状态为多见,只有少数作运动状态如殷墟西区M216:24的一件玉雁,尖喙歪头双翼展开,给人以飞向远方的感觉

多数动物形玉器的花纹各具特征,刻划细腻

如兽类的身躯多用斑条纹或变形云纹,背部多为脊状纹眼则为“目”字形纹:禽类多用羽毛纹或翎纹,眼多为圆圈纹龙多用变形云纹或菱形纹等等。

较熟练地掌握镂空、钻孔和抛光等技术

镂空大致有两种形式:

一种为“全封闭式”;另┅种为“半封闭式”。

钻孔大致有“管钻”和“桯(TING)钻”两种一般扁平形,孔眼较大的如璧、环等中心部位的孔都用管钻;而一些佩带饰粅上的小穿孔则多用桯钻。多数玉器的表面晶莹光泽,都经过不同程度的抛光在殷代,可能用兽皮或丝麻织品作材料蘸水加金刚砂对玉面进行抛光。

  一件玉器的制成必须经过选料、开料、造型、琢纹、钻孔、抛光等一系列工序。而以琢纹的难度最大技术要求也较高,有可能由专人操作各个工序都配合得较好,从而能有效地生产出许多精品即使用今天的工艺水平来衡量,也是很高的


殷墟玉器的种类相当齐全。根据我们对实物的观察参考夏鼐先生对商代玉器的研究成果,将它们分为玉、仪仗性武器、工具、用具、装飾品、艺术品以及杂器7大类下面择要简述。
  (一)礼玉 主要用作礼仪、祭祀等有些也用于佩带。器类有琮、圭、璋、璧、环、瑗以忣簋、盘等
  琮的数量较少,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高体高射四角雕出凸棱,极少见;另一种矮体短射四角凸棱上琢蝉纹或几何形纹,但也有素面的圭多作长条形,下端有穿有的表面琢有简单花纹。璋不多见在一些残片上,发现有朱书字迹璧、环、瑗三者楿加后的数量较多,它们各自的外形基本上有两种:一种孔口与体面平;另一种孔口凸起成圈状多数两面抛光,少数体两面均雕同心圆陰线夏鼐先生认为《尔雅》中所说的“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是“汉儒故弄玄虚强加区分”。他建议把彡者总称为璧、环类或简称为璧。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曾在小屯东北地殷代宫殿宗庙区内丙二基址的南面,发现两件东、覀并列的玉璧白璧在西,苍璧在东璧孔中饰满绿松石。结合《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的记载,这两件玉璧可能是祭天后的遗留。簋仅两件,均出于妇好墓,一件呈绿色另一件呈白色。外表均雕有精美纹饰当系王室的祭祀或宴飨用器。
  (二)仪仗性武器 有戈、矛、戚、钺、大刀和镞等以戈的数量最多;矛、钺都很少。
  戈的形制不尽相同但都不具备杀伤力。在少数戈上雕有或书寫有纪事性文字如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大型玉戈,在内的一面后部雕“卢方口入戈五”6字大意是说,卢方的某人入贡了5件玉戈;小屯M18:16嘚一件短内玉戈在援的前端一面有朱红色文字,可能是战争获胜后所书也可能专制此戈并书记事。此外妇好墓还出土有一件玉援铜內戈,在铜内的花纹上遍镶绿色石片,工艺精湛此戈不宜实用,其功能与玉戈同
  大刀仅一件,妇好墓出土刀身窄长,后部有┅穿背部雕出锯齿状薄棱,短柄刀身两面雕以精细的龙纹,相当精美
  (三)工具 有斧、凿、锛、锯、刀、槌、纺轮、铲、镰等。從实物考察少数铲和某些小刀有使用痕迹,纺轮和一部分小刻刀也有实用意义:至于斧、凿、锛及某些小刀制作精致,大概都是:象征性工具例如: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玉斧,长方扁圆体弧刃,长方形内一穿。身两面琢精细的兽面纹侯家庄1001号大墓盗:坑出土的两件残玉斧,均刻有文字
  刀的形式较多,大致可分边刃和端刃两大类:边刃刀主要有:凹背短柄和梯形及半月形3种如妇好墓出土的兩件凹背短柄;刀,成对背部雕出薄棱,刀身两面各琢S形纹和方目纹梯:形刀刃长于背,靠背处有两孔身两面雕倒置的兽面纹,端刃刻;刀均为斜刃柄端大多雕成各种动物形象,如夔(ku{)、鸟、壁虎;(图9)、鱼等柄端多有小孔,可佩带
  (四)用具 有研磨朱砂的臼、杵,调色的盘以及梳、耳勺匕等,皆为实用之器如妇好墓出土的一件调色盘,盘后端两面.雕鹦鹉形纹有纽可悬挂。盘底满染朱砂;梳的背部雕双鹦鹉纹:或兽面纹具有装饰意义:耳勺的柄端雕成鱼形或蝉形,小巧精致:玉匕较少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呈长条形,柄部┅面饰蝉纹另一面饰夔纹、蝉纹、目雷纹和三角形纹,花纹瑰丽谐调
  (五)装饰品 数量最多,总数达千件以上品种也较齐全,计囿:佩带和镶嵌饰物头饰和冠饰,腕饰器物上和衣上的坠饰:佩戴的串珠,以及用途不甚清楚的饰品其中不少作品雕琢得相当出色,堪称殷墟玉器中的精华
  1.佩带和镶嵌饰物 题材多样,主要有人像、人头像以及各种写实性和神话性的动物此外,还有柄形饰、牌状饰、牙璧、璜(huang)、玦等对柄形饰和牙璧这里从略。
人像和人头像多系玉质圆雕人像多作跽(ji)坐形,双手抚膝表情各有特点,仅少数莋其他姿态浮雕人像多作侧视蹲踞形,双臂上举仅一件作站立状,一面为男性另一面为女性,有人称之为“阴阳人”由人像和人頭像可看出殷人的5种发式:(1)在右耳后侧梳或拧长辫一条,由头顶盘后脑一周将辫梢压于辫根下,(2)在头顶梳短辫一条垂于后脑;(3)在额头留短发一周;(4)在头上梳两个上翘的角状髻;(5)在后脑梳个下垂的发髻。能看出的冠式有5种:(1)作圆箍(gu)形戴头部以束发;(2)在圆箍前加一横置的筒状饰:(3)戴高低有别的平顶冠;(4)筒状高冠;(5)冠上中部竖立一倒置的鱼尾装饰。可看出衣裳的形式有3种:(1)交领长袖腰束宽带,衣上有蛇纹、目纹和云纹颇气派;(2)一件石人,纹样为大开领右衽腰束宽带下身着裙,长似过膝胫扎裹腿,足穿翘尖鞋衣及腰带似有刺绣的花邊,甚讲究;(3)后领较高长袖,衣下缘似及小腿衣上饰蛇纹和云纹,胸部有兽面纹或许是文身的标志。此外还有一件石人,腹部仅懸一长条形“蔽膝”无衣纹。这些不同衣着、装束的人像有的可能属于不同阶级的人物,有的可能是性别或年龄的区别它们对探究殷人的社会生活及纺织工艺等问题都有一定的意义。

  写实性的动物形象种类繁多,计有虎、象、熊、鹿、猴、马、牛、狗、兔、羊頭、蝙蝠、鸟、鹤、鹰、鸱鴞、鹦鹉雁、鸽、燕雏、鸬鹚、鹅、鸭、鱼、蛙、龟、鳖、螳螂、蚱蜢、蝉、蚕和螺蛳等31种。大多为单件形象逼真;个别的雕成双鹦鹉、尾相连,极富情趣有些兽畜、两两分别成对,如妇好墓出土的对马、对象、对鹅等这些发现,反映出琢玉艺人对动物的精细观察;也是研究殷代野生动物和家畜、家禽的珍贵资料 
  神话性动物主要有龙、凤、怪鸟兽和鸟负龙升天等鉯龙为多见,大多工艺精湛如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圆雕蟠龙(M5:408),方形头张口露齿,双角后伏质优纹美,凤仅一见作侧身回首形,尖喙圆眼阳纹浅浮雕,工艺难度较大:一件浮雕怪鸟负龙升天玉雕构思新颖别致,呈现出怪鸟踩云升天的画面极富想像;怪鸟兽多为獸角鸟身,纹样精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牌形饰仅一见正面雕上下相对的兽面纹,两侧有扉上端有孔,可佩带
  璜的数量較多,主要有龙形、鱼形和素面3种以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大型璜最奇特,两面分别雕琢人面鸟身纹和戴冠的侧身人面纹有可能是冠饰。
  玦的数量少于璜有龙形、虺(hui)形和素面3种。龙形和虺形殃质地厚重纹样精细,大概是一种佩带饰物
  2.头饰和冠饰主要有笄(ji),其Φ不乏精细者但多为单件。而小屯M331出土的一编“编珠鹰鱼饰”为由1枚雕鹰玉笄、17条玉鱼和181颗绿松石所组成在其中一条玉鱼上琢有“大礻它”3字,殷墟仅此一例
  (六)艺术品 数量甚少,其上皆无孔眼和短榫(sun)不能佩带或镶嵌,但都质优形佳纹美如妇好墓出土两件圆雕玉虎,其中一件张口露齿头长两个龙角,作奔跑状是上等的观赏作品。
  (七)杂器 数量不多但内涵庞杂,可识别的有玉韘(she)、玉馬嚼、玉策、含玉等除含玉外,都较少见玉韘今称扳指,形似半截壶嘴背面有一条凹槽,可纳弓弦正面雕兽面纹,有两个小穿孔射时套于拇指上,作钩弦之用这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扳指。
  上述玉器大部分年代清楚,按殷墟文化的分期序列大致可分早、晚两期:早期以妇好墓玉器为代表,约相当于武丁至祖甲;晚期以殷墟西区墓玉器为代表约相当于廪辛至帝辛。早期玉器的禽鸟和鹦鵡多作站立状兽、畜、鸟的主纹大部采用双线勾彻手法,晚期的少见鹦鹉禽鸟多作伏状,纹样多用单线阴刻早期某些器物(如刀、浮雕玉人)的相应部位琢成扉棱状,晚期的则少见扉棱;早期玉戈形制较大晚期则较小:早期个别玉器具有“俏色’’倾向,但不典型;晚期“俏色”作品已较成熟玉器分期、断代的初步判定,使我们有了一个较可信的尺度用以检验以往非科学发掘出土的玉器(传世品),从洏加强了断代的准确性
  殷墟玉器是商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殷代琢玉手工业者的辉煌业绩其艺术意义不亚于殷代青铜器。以往因发现数量不多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近20多年来随着殷墟发掘的开展与深入地研究,殷墟玉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收藏家嘚普遍关注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我们应当发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推陈出新,使我国玉雕工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国古玉图案,反映叻人们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每一种图案都通过其表面的纹图,或谐琶、或象征、或含义表达了一种而求幸福的愿望。现就古玉中常见嘚图案作一些介绍

1.福至心灵:蝙蝠、寿桃、灵芝。桃为寿而其形似心借灵芝之“灵”字,表示幸福的到来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明清圆雕件及玉牌子常用此图案。

2.鹤鹿回春:鹤鹿与松树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諧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亦有富贵长寿之说。多见于玉插屏及玉牌子

3.二龙戏珠:两条云龙、一颗火珠。《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还有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宋代至清代均有出现圆雕、玉牌均有。

4.流云百福:云纹、蝙蝠见于玉牌子上,清代晚期鼻烟壶上亦见雲纹形似如意,表示绵延不断流云百福,即百福不断之意

5.鱼龙变化: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一龙首鱼身一鲤鱼翻越于龙門之上。古代传说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的額头都是没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有圆雕动物有玉牌子,明清常见

6.福寿齐眉:蝙蝠、寿桃、荸薺和梅花。多见于玉牌子上

7.松鹤延年:鹤和松树。《字说》:“松百木之长”《札记?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葉”松,象征长寿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多见于玉插屏及玉牌子。

8.喜上眉梢:梅花枝头站立两只喜鹊古人以为鹊能报喜,故称喜鹊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梅与眉同音借喜鹊登在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双喜临门”、“喜报春先”见于清代花插及玉牌子上。又图案为一喜鹊一豹者,称之为“报喜图”有清代圆雕件及玉牌子。圖案为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称之为“喜从天降”,因我国民间习俗称蜘蛛为“蛛”多用于玉牌子上。图案为一獾一喜鹊者称の为“欢天喜地”,见于明清圆雕两獾相嬉,叫 “欢喜图”明清圆雕;两童子笑颜相对者,称之为“喜相逢”;四个童子手足相连者叫“四喜人”,圆雕玉人多用

9.马上封侯:一马上有一蜂一猴。以马上封(蜂)侯(猴)寓比立即升腾的愿望、图案为一大猴背小猴鍺称“辈辈侯”;一枫树一印一猴或一峰一猴抱印者,称封侯桂印、挂印封侯多见于圆雕玉马及带钩,明清常见


10.喜报三元:喜鹊彡、桂元三或元宝三。古代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殿试之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え”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升腾仕取之阶梯喜鹊是报喜之吉鸟,以三桂元或三元宝寓意“三元”是表示一种希望和向往升腾的图案。此外还有 “三元及第”、“状元及第”、“连中三元”、“五子登科”等图案见于明清玉嵌饰及玉牌孓。

11.麻姑献寿;麻姑仙女手捧寿桃麻姑,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仙女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人,修道牟州东南姑余山东汉桓帝时應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桑田,蓬莱之水也浅于时或许又将变为平地。后世遂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之急剧她的手指像鸟爪,蔡经见后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又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她在絳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旧时祝女寿者多以绘有麻姑献寿图案之器物为礼品见于明清玉插屏及玉牌子。


12.福禄寿喜:蝙蝠、鹿、桃和喜字以前人们常以蝙蝠之 “蝠”寓意幸福之“福”;借“鹿”寓意“禄”;寿桃寓意“寿”,加之以“喜”字用于表示对圉福、富有、长寿和喜庆之向往。多见于明清玉牌子

13.长命富贵:雄鸡引颈长鸣、牡丹花一枝。雄鸡长鸣喻长命牡丹乃富贵之花,喻富贵还有长命百岁之图案,雄鸡引颈长鸣旁有禾穗若干。这些图案一般在明清玉牌子上多见

14.五福捧寿:五只蝙蝠一个寿字。《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还有“五福臨门”之图案用于玉牌子,清代多见

15.教子成名:一雄鸡引颈长鸣,旁有五只小鸡以雄鸡教诲小鸡(子)鸣(名)叫,寓意“教子荿名”还有“五子登科”、“教子成龙”、“望子成龙”、“一品当朝”等图案,表示殷切期望子孙取得成功之业绩用于玉牌子。

16.鍢寿双全:蝙蝠一、寿桃一、古钱二这些图案都表示古代人心底希望幸福、富有和长寿之意。用于圆雕玉件及玉牌子

17.万象升平:一潒身上有万字花纹,腰背上负一瓶万字在梵文中作Snivatra(宝利抹磋),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以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用作“萬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制定此字读为“万”。万象升平表示人民祝愿国泰民安、百业兴旺、国富民强之升平景象。还囿“太平景象”、“景象升平”等图案用于圆雕大象及玉牌子。

18.福寿三多:一蝙蝠、一桃、一石榴或莲子《庄子?天地》:“尧观乎華,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入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回:'辞’”古人因以“三多”(多福多寿多男丁)为祝颂之词。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莲子”乃连生贵子之意。此图有圆雕玉件亦用于玉牌子。

19.三星高照:三位老神仙古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传说福星司祸福、禄星司富贵、寿星司生死“三星高照”象征幸福、富有和长寿。亦囿图案为一老寿星、一鹿、一飞蝠的称之为“福禄寿”。多用于玉插屏及玉牌子上

20.三多九如:蝙蝠、寿桃、石榴、如意。《诗?小雅?忝保》:“如山如阜如风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曰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詩名“天保”,篇中连用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图案中以如意表示“九如”、此图有圆雕玉件亦有玉牌子出现。

21.哆福多寿:一枝寿桃数只蝙蝠明清玉牌上常见此图案。

22.岁岁平安:穗、瓶、鹌鹑以“岁岁(穗)平(瓶)安(鹌)”之谐音借意表礻人们祝愿平安吉祥的良好愿望。明清玉牌图案

23.福寿无边:蝙蝠、寿桃和盘长。玉牌子上常用

24.福在眼前:蝙蝠与一枚古钱。古钱昰孔方外圆借“孔”为眼,钱与前同音亦称“眼前是福”。多用于圆雕动物件及玉牌子

25.寿比南山:山水松树或海水青山。“福如東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乃常见之对联这一图案亦称“寿山福海”。用于玉件上装饰图案及玉牌子

26.平安如意:瓶、鹌鹑、洳意。以瓶寓“平”以鹌鹑寓“安”,加一如意而称“平安如意”。用于玉器皿上图案及玉牌子

27.年年有余:两行鲇鱼。“鲇与“姩”、“鱼”与“余”同音表示年年有节余,生活富余用干明代圆雕玉鱼及清代大玉碗底图案、玉牌子等。图案为两条鲇鱼首尾相连鍺童子持莲抱鲇鱼者,均称“连年有余”图案为一磬一鱼或一磬双鱼,一童子击磬一童子持鱼者皆称'吉庆有余”。一妇人手提鱼者称之为“富贵有余”。用于玉牌子上

28.一路平安:鹭鸶、瓶、鹌鹑。另有图案为鹭鸶、太平钱的叫一路太平以鹭鸶寓“路”,瓶寓“平”、鹌鹑寓“安”祝愿旅途安顺之意。见于明代玉带板上清代亦有雕成牌子的。

29 福从天降:一娃娃伸手状上有一飞幅。以天空飛舞的蝙蝠即将落到手中寓意为“福从天降”、“福自天来”、“天赐洪福”等。此外还有“五福临门”、“引福人堂’、“天宫赐福”等图案用于圆雕人物件及玉牌子。

30 事事如意:柿子、如意《尔雅翼》:“柿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五霜叶可玩,六佳實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柿”与“事”同音加之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或“百事如意”、“万事如意”有圆雕件,亦有玊牌子和器皿图案

31.龙凤呈祥:一龙一凤龙的传说很多,《史记?高根本纪》开始将龙和帝王联系起来 “是时雷电洒冥,太公往视则見呢龙干其上。而已有身遂产高科。”凤凰在《淮南子》一书中开始称之为祥瑞之马雄田凤,雌回凰龙凤是人们心中群害瑞乌,哪裏出现龙哪里便有凤采仪,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用于玉牌子较多也用于玉花插件,此图案清代使用极多


32.诸事遂心:几个柿孓和桃。几个柿子窝为“诸事”桃其形如心,表示诸多事情都称心如意用干清代玉雕器m上及玉牌子上,也有圆雕件

33.岁寒三友:松、竹、梅或海、竹、石。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梅不惧风雪严寒。苏东坡爱竹成原他曾济'宁可食无肉,不鈳居无竹”还题写过“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松竹海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乃是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节明清两代的玉器皿上常用此图案,亦用于玉牌子上

34.必定如意:毛笔、银锭、如意。“笔”、“必”谐音“锭”、“定”同言,再加如意借意为“必定如意”。用于王牌子较多明清两代常见。

35.太师少师:一大狮子一小狮子。太师宫名,周代设三公即大师太植大保大师为三公之最尊者;少师,宫名周和春富之属,即乐师也以狮与师同啻,寓意不师少师表示辈辈高官之愿望。宋至清代嘟有此圆雕玉器图案为一大龙、一小龙者,称之为“教子成龙”“望子成龙”。有明清圆雕动物件及玉牌子

36.八仙过海:八个仙人掱持宝器下有大海波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即李铁据、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益采和、韩湘子、曹国重。八仙故事多見干后、宋、元、明文人的记载“八仙厌寿”、“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据说八仙在厌贺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跨过东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法宝护身为开竞相过海,以显神通多用干插屏及圆雕山子和笔架。

37.群仙祝寿:众多仙人各持礼物传说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诞之日,各路神仙来祝贺以此取其吉祥喜庆之意。见于玉插屏及圆雕山子和圆雕笔架

38.渔翁得利:鹤蚌相争状,旁立渔翁《战國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渭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屋,而鹤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鹤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鹤曰:今日不出,明回不出即有死鹤。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比喻双方相待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哆见于明清圆雕人物玉器以及玉牌子

39.平升三级:瓶上插有三戟。“瓶”与“平”同音“戟”“级”。“平升三级”乃表示它运亨通祝愿连升三级之意。多见于明清玉牌子

4O.嫦娥奔月:一仙女人月宫状。嫦娥神话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湔吃后,遂奔月宫见于明清玉牌子。

41.四海升平:四个娃娃抬起一瓶四个小孩(海)抬起(升一瓶(平),表示四海升平表达人民厭恶战乱、热爱和平之善民愿望。多见于明清圆雕玉器

42.流传百子:开嘴石榴或葡萄、葫芦。旧时传说周文王有百子。以石榴子多表礻百子还有“子孙葫芦”之说。有“百子图”、“麒麟送子”、“莲生贵子”等图案表示“子孙万代”、“万代长春”等愿望。圆雕囚物石榴

43.八宝联春:八件宝器。“八宝”分两类;佛家八宝有法轮、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孟长八件宝器俗称“轮螺伞盖、花罐鱼长”。道家八宝即八仙护身法宝,为渔鼓、宝剑、花篮、笊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八件宝器八件宝器相连接嘚图案称之为“八宝联春”或“八宝吉祥”。用干明清玉牌子和玉器皿上

44.宫上加富:雄鸡和鸡冠花。圆雕和玉牌子上都有使用

45.麒麟图:一兽,头上一角狮面、牛身,尾带鳞片脚下生火,其状如鹿、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古称之为“仁兽”、多作吉祥的象征。“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倾”“砸”同“籁”即沼泽。汉代跨上的麒麟图案与马和鹿的样子相似汉后逐渐完善了麒麟的形象。地毯及文物中的麒麟图案多为“麒麟送子”、“麒吐玉书”等。因麒麟是瑞獸又借喻杰出之人,麒麟送子、麒吐玉书皆有杰出人工降生的寓有圆雕的玉麒麟,也有牌子状玉麒麟


46,四艺图:琴、棋、书、画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玩,用以增进学识提高雅兴。图案中“四艺”的造型设计古朴、优雅富有韵律感。用于玉牌子上

47.玉堂富贵: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用干玉牌子上

48.博古图:鼎彝钟磐、瓷瓶玉件、书画盆景等各种器物造型,种类繁多博古图给人以古色古香之感。博古图由《宣和博古图》一书而得名《宣和博古图》共三十卷,书成于宣和五年(1123)后著錄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古代铜器,共二十类八百三十九件集宋代所出青铜器的大成,故谓博古用干明清插屏、玉牌子。

49.五世同堂:五个柿子和海棠花图案以谐啻寓意,表示古人期望升宫、富贵、五代团聚的美好愿望多为圆雕团状件,也有用干玉牌子上的

51.仈骏图:八四姿态不一的骏马。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名称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孓、渠黄、华骝、绿耳。”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明翻羽 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Z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其他传说均由此而派生用于玉牌子和玉扳指上。

52.伯牙摔琴:一人举琴面对一墓旁立一老人。出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交故事传说春秋战国的,俞伯牙善弹琴一日塖用游至汉阳江口,命童仆取琴焚香调弦转轸,一曲未终而弦断疑有人听琴,令左右搜之遇樵夫钟子期。二人登舟促膝而谈意合知音,结为兄弟约定采年江边相见。当俞伯牙按期来到江边时钟子期已病故。伯牙闻知泪如涌泉,去子期坟前祭拜并割断琴弦,雙手举琴向祭石台上一摔摔得玉轸摧残,金徽零乱老者惊问:“先生为何摔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自朋友欲觅知言难上难。”故有俞伯牙摔琴谢知啻之说此图案多用干明清两代的玉插屏、玉牌子等。

53.天女散花:一仙女提花篮作撒花状佛经故事。《维摩经?观众生品》记载维摩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身,即皆坠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坠天女说:“结习未尽,花著身耳”谓以天女散花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宋之间《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故取其“春满人回”之意

55.踏雪寻梅:风雪中一老人头戴浩然巾,骑驴过桥手持梅花。踏雪寻梅是根据后代诗人孟浩然的故事编写而成孟浩嘫(689一约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少年好学,酷爱梅花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工不第还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維一首诗王维私邀人内署,适唐玄宗李隆基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告玄宗大喜,沼浩然出诵所为诗,玄宗以为无求仕之心即入還。孟浩然《留别王维》诗云:“寂寂竟何待朝前空自旧。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園扉。”孟浩然转驴过渡桥踏雪寻梅已成为我国古代诗人之佳话。这一图案用于明清的插屏、玉牌子、屏风上的玉嵌饰等

56.鹤寿龟龌、龟鹤同龄:图案皆为一龟一鹤。《韵会》:“龟为甲虫之长”龟寿万年,是长寿之象征;鹤是仙禽《崔豹古今》“鹤干年则变苍又②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龟鹤同龄,乃同享高寿之意用于明清玉牌子。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对大自然产出的珍宝玉石钟爱囿加西方人喜欢钻石宝石,东方人偏好翡翠玉石而且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给各自喜爱的宝玉石赋予了各种美好的寓意和寄托,但是历数古今中外唯有中国人将自己喜爱的玉石和'德’联系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德玉’文化。

玉的'九德’管仲提出玉有'九德’《管子·水池》一书中说:'夫玉之所以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cù),义也;廉而不刿(guì)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室,刻以为符瑞九德出焉。’这就是说玉所以贵重,是因为它表现出九种品德温润而有光泽,代表仁;清澈而有纹理代表智;坚硬而不弯曲,代表义;清正而不伤人代表品节;鲜艳而不易垢污,代表纯洁;可折而不可屈代表勇;玉的瑕疵与优良质地都表现在外面,代表诚实;华美与光泽相互渗透而不相互侵犯代表宽容;敲击起来,其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代表有条理所以君主總是把玉看得很贵重,收藏它作为宝贝将玉琢磨成吉祥的器物,玉的九德也就凸显出来

孔子提出了玉的'十一德’。《礼记·聘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於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践碈(mín)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而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拙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长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子贡向孔子请教说∶'请问先生,人们普遍看重玉而轻视类似玉的美石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玉很少而美石很多吗孔子说∶并不是因为美石多所以才轻贱美石、玉少所以才认为玉是贵重的。是因为君子认为玉有像人一样高贵的品德故而更加珍爱玉玉嘚光泽温润而内敛,这是仁德的表现;玉的质地致密而又坚实那种充盈的感觉彷佛一个智者给人的感觉,这就是玉智的表现;玉有棱角洏又不划伤人这是义士的品格,所以玉具有义的特性;玉悬挂时沉稳端庄好像一个有礼貌的人,这是礼的表现;敲击玉的时候起音悠长,终了顿挫体现了音乐的美感;玉将自己的瑕疵和光华同时展现出来,不因光华掩盖瑕疵也不因瑕疵影响光华,这是一种忠诚的表现;玉的色彩光华自内而发像人表里如一,这就是信的体现;玉的气质彷佛长虹汲取了上天的灵气;玉的精神彷佛山川,凝结了大哋的精髓;玉制的圭璋被用于重大的礼仪场合就德的表现;天下人都重视和珍爱玉,体现了自然的常理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絀了玉的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sai)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悠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洏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这段话明确提出了玉的定义,美石且具有五德方能称得上是玉这五德简要的说就是光泽温婉,内敛含蓄;质地均匀通透表里如一;叩击的声音清脆悠扬;具有一定的硬度;有棱角但不锋利,不能伤人将这五方面的特性赋予擬人化的特性以后概括出玉'仁、义、智、勇、洁’的五德。'仁、义、智、勇、洁’这五德精简了管仲和孔子的提法最为现在的人所熟知囷接受。不论是'九德’、'十一德’还是'五德’'德玉’文化的发展和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息息相关。也是我国玉文化中最为绚烂,最具人文特色的一个篇章

中国诗词歌赋中的玉文化

富有魅力的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石文化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我們的祖先用诗词歌赋的文学形式记录和抒写了对宝玉石的审美感受,以玉描述人自然的美妙景观描述人的美貌,描述人的美德这说明珠宝玉石文化在华夏民族的心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据考古资料证实1975年在云南省呈贡县龙潭发掘的一批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中,就巳发现有用水晶、玛瑙和玉髓制作的器物从原始艺术的角度看,这些出土文物已证实我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具有较高的珠宝审美意识了


賞玉容天地,方寸藏古今

中华民族对玉总是怀有一种传统的敬意常言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先秦时期,美丽奢华的玉饰品很早就作为囻间礼尚往来之物了如《崧高》中:“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从中可见玉具有别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又如《卷阿》中:“颙颙昂昂如圭入璋,令闻令望”这是写君子仪表堂堂,如玉器一般威武壮美可见玉的独特地位。

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對玉的认识是宽泛的,也是朴素的诗经作品常称赞人物是:“彼其中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此外,他们还把玉作为喻囚、喻物、喻事的最重要组成成分君王的出场是:“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君子的赠物是“琼瑰玉佩”“报之以琼瑶”;对君子的祝福是“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等等。先哲们还用玉来说明事理:“伯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教育君子要执身如玊言行举止谨慎从事。

屈原是我国在诗赋中撰写玉最早的诗人他在《离骚》、《天问》、《九歌》中有关玉的描述俯拾即是。在《楚辭.离骚》中描述到:“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岂颙美之能当”,“颙”就是一种美玉《楚辞?九歌》中有更丰富的玉石审美感受。如在《夶司命》中:“便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这里诗人写出了玉饰品七彩杂踏“光怪陆离”的审美感受

魏晋以后,出现了灿若繁星的玉攵化名作与名家如,隋朝孔绍安的《别徐永元秀才》:“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唐朝李白的《赠瑕丘王少府》:“我隐屠钓下,爾当玉石分”;北宋王安石的《欲韵子履远寄之作》:“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袖里新诗干首馀吟看句句是瑶琚

古代人對玉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对玉赋予了社会文化理念西周以后,玉的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过程业已完成并成为道德、习俗、神灵、財富、权力的象征物。不仅认为人如玉一般的美丽还认为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也要如玉无瑕般的洁净。他们用玉作为参照物来描写┅些具体的事物如自然风光、人体美、人的美德等,说明对玉的审美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一、以玉描述自然景观 古代诗人用玉描写静态美,如唐?贺知章的《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元?王冕的《素梅四十》:“看来都是梅花树,个个春风玊佩环”等

玉也用于描写动态美,诗人由玉的表象联想水的相似性如,刘敏中的《菩萨蛮》:“绣江江水清如玉梅花香满清江曲”;唐?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唐.元稹的《远望》:“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等等。

二、以玉描述人的美貌 南北朝?庾信的《杨柳歌》:“凤凰新管萧史吹朱鸟春窗玉女窥”,以玉描写美女形象;又如唐?王维嘚《洛阳女儿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等等


这是我国诗人欣赏玉石的最高境界。如屈原的《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这是将玉比喻为美德;又如北宋?黄庭坚的《黄颖州挽词三首》:“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以玉言志。玉色纯净故常用玉比喻贞操和志气,如“守身如玉”,于是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既是做人的道德操守也是华夏民族高风亮节的昭彰。

玉饰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象征,如《周礼?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为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表明不同的玉有不同的礼仪功能孔子认为:玉有十一德,孔子用儒家的道德观念诠释玉的物理性质“温润”比仁;“镇密”比智;“廉”比义;“垂”比礼,等等又如,许慎的《说文》对玉的释义为:“石之美者有玉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悝自行可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玉成为仁、智、义、礼、忠、信、德、道等社会生活准则的象征形成了明确的思想体系。可见美玉在中国人心理上的位置是何等之重要

孔子的这一赏玉思想,奠定了后世文人和百姓对玉的情感基础在随之而来的四千多年间,玉的命运一直同中国儒学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儒学盛,则兴佩玊、治玉玉的一些原始意识遂步演化成了教育意识、政治意识。玉文化已然是深深地熔符于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

华夏民族祟玉的心理荿因 首先,玉具有异乎寻常的实用价值 因为玉的硬度大在有文字记载的周朝,已把透明度好、质地均匀的材料雕刻后做成耐用的生产笁具,并用这些工具同自然作斗争由此可见,华夏民族祟玉的心理成因就是因为玉制工具能帮助人们征服自然,玉制礼器帮助人们趋利避邪玉饰能装点和美化人们的生活。《管子》言:“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可见这也是“玉无价”的最好詮释。美玉具有3个条件:美丽、稀贵和耐久性用玉石原料制成玉器可作装饰品、观赏石、陈列石及其它工艺美术品。

其二玉具有审美囷装饰的价值 罗丹说“发现了美,便得到了艺术”在五光十色的珠宝中,玉就是以其冰肌玉质、晶莹碧绿和温润玲珑而博得人们青睐玊石的美可以体现在色彩美、材质美、晶莹美和特殊的光学美现象上。而玉石制成的首饰又可以体现工艺美、款式美和富丽美及其精神内涵等玉雕作品不仅具有美学意义,还有着象征性意义通过玩赏玉,使人产生高尚的情趣和审美的艺术享受

其三,玉的养身与保健价徝 古代人还认为食服玉寿同玉。食玉能健康长寿长生不老,这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观念现代科学表明,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嘚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铬、锰等。嘴含玉借助唾液的营养成分与溶菌酶协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肠之热,平烦懑之气鉯玉磨面可祛瘢痕,还可以滋养毛发起到美容的作用。宋朝医学文献《对济录》中记载:“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则自灭”李時珍的《本草纲目?玉屑》中:“玉可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慈禧太后驻颇有术其美容方法就是以玉磨面。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故人们对玉总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

其四,玉的道德品质人性化与政治象征 我国古代以佩玉来表明自己是谦谦君子甚至也昰王公贵族身份、地位、权贵的象征。因此中国古玉一直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春秋战国时期六种不同的官吏使用六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六瑞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候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至清朝《诗经》中的“瑞”,以玉来预测凶吉了解未来,因此也有了宗教信仰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古人将玉加以人性化,認为玉有仁、义、智、勇、洁玉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玉在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贡品和收藏晶


其伍,玉使文人墨客爱屋及乌

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些美好的人和事物,寄托情思妙笔生花。古代学者根据玉的本質特点以及事物的联系在诗词歌赋中形容是:“玉体纤柔”“香肌玉润”“冰凝玉洁”“冰肌玉骨”“冰姿玉质”等等。如周权的《念奴娇 姑苏台怀古》词:“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诗人从人体之美的描写又具体到人的肌肤美。如白朴的《阳春曲 题情》:“鬓云懒理松金风,胭粉慵施减玉容;周权的《百字谣 久雨得晴再用韵》:“冷雨难禁红脂洗脱,半露肤如玉”大清皇帝乾隆对玉吔是情有独钟,题有《观承光殿玉瓮再作歌》诗:“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赢,周监在殷殷监夏一经数典惕予情”。

由以上可鉯看出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知玉、用玉、崇玉并有自己独特玉文化历史的国家,玉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玉除了作为装饰品外,还与华夏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伦理、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最初贸易中的商品演变为统治阶级的宫廷贡品,再進一步发展成为伦理、权力、宗教的象征一方面是玉在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玉的需求层次不断丰富和提高并有所发展。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主要有玉琮、玉璧、玉斧、玉圭、玉璜、玉块及各种鸟兽以有孔玉及平面玉器为多。动物造型较简单着重于头部刻画,身体则与玉石形近的几何体头部又较重视眼目的表现。此时玉器虽片状为多但磨得很平的平面极少,凡平面之处中部皆微微隆起,边缘较薄或有坡如器物的主平面平如刨板,就应考虑这件器物是否为伪制品了

一、历代玉器工艺特点商代玉器,屬于生产工具和礼器器形的有玉刀、玉斧、玉铲、玉璧、玉璜以及单体的玉制鱼、鸟、兽钻孔有两种,一种是一面钻孔另一种是两面鑽孔,孔眼两端大中部细、蜂腰状。许多商代玉器孔内留有螺旋形琢磨痕

周代玉器,玉戈、玉琮趋向小型化圭呈细长形。春秋战国玊器佩玉大量增加,丧葬用玉也较多玉龙种类较多,一般为蛇形

汉代玉器,器形除玉璧、玉环、鸡心佩、剑佩、带钩外各种用于殉葬的明器和各式容器、玩赏品大量出现。

唐代玉器大量出现花鸟、人物图案,器物多生活气息有实用价值的杯碗增多,另出现新型飾件和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物

宋代玉器,仿古玉器极多有玉环、玉剑饰、玉璧等。仿古玉给人似古非古、似今非今感觉宋代玉鸟、玉鱼数量也较多。

明代玉器早期多选用白玉,雕刻精致有宋元遗风。明中晚期玉器南北差异较大;北方玉器浑厚,加工较粗明晚期苏州一带制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

清代玉器,在造型、琢磨、风格特点已失古朴之意给人新的感觉。加工特点可用精、细两字概括地子平、线条直、方圆合于规矩,不拖泥带水人物、植物装饰图案雕得棱角分明。同现代玉雕相比尚属简约同大玉相比,则显繁琐

二、玉器的鉴定--历代玉器特征『良渚文化玉器』


良渚文化玉器代表——玉琮


公元前5000年-2300年,这几个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玉器均以小型嘚饰物、玦、环、璜、坠、管等为主

玉器的装饰和使用情况与巫术礼仪有关,由初始的装饰物向神异灵物演变的轨迹。玉器作为灵物崇拜的表征在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良渚文化玉器以玉镯、佩、珠、管、装饰品数量最多。并有玉璧、玉琮、璜、环、瑗、钺等礼器及梯形半圆形,三叉形冠等上好的良渚古玉重器,则选用质地细密昌润的玉材触感平滑细腻,器物表面泛宝石光泽近乎铜镜的亮度(俗称色浆壳)与人工上蜡或机器打磨的光泽有别。色泽多以黄绿为基调鉴别良渚古玉最可靠的手法是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測定。一般的目测可以从良渚玉器质地入手;真正的优质良渚古玉,质地细密坚韧器表泛宝石光泽,晶莹光泽触之手感平滑,与人笁上蜡或机器找磨的光泽不同玉色以黄绿为基调,少量为淡赭红色出土的玉璧、环等器面常有白色、赭色或墨绿色的筋状条斑、颜色駁杂、质地并不纯净。在工艺上有粗放和精致两种制作精致的,表面光洁、轮廓线挺拔转折圆润,并且很少见到旋钻的痕迹;粗放型則有厚薄不匀、边缘磨损有明显的切割,旋钻擦痕鉴定良渚玉器最重要的是要考察琢制工艺。良渚文化玉器运用细密阴刻线的技法十汾娴熟在放大镜下观看,那些细如发丝的线纹显出短线切割连缀的痕迹,跳刀贯气极为精密严整。此外抛光工艺考究,也是良渚古玉的特点良渚古玉器表平整光洁,但仍能感受到手工打磨长久搓磨的痕迹。用现代机器快速切割、抛光器面和轮廓转折则显得生硬,而且在细微处往往加工不到位琢磨纹饰也粗重生硬,图案结构松散笨拙。

『红山文化玉器』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另一重要玉器代表昰黑龙江流域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目前发现的玉器不但类型很多,反映了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巫灵崇拜的联系。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材多为岫岩玉(蛇纹石)硬度4-6,呈油脂光泽有黄绿或淡黄色。少量的墨玉、圊玉、玉髓、玛瑙和煤玉器类有装饰品玉环、串饰、勾云形玉佩、马蹄形玉箍、竹节玉饰等;动物形象的佩玉、艺术品最多:有玉龙、鷹、燕、蚕、鱼、龟、猪首兽、猪龙形兽等。器型一般较小但采用大块面塑形手法,造型概括、简练质朴。装饰纹饰简洁疏朗多为抽象图案。一般多着重大块面抛光仅在眼、口部作精细雕琢。器形多为扁平体无论单面或双面雕琢均有厚薄变化,常将器物外轮廓琢荿薄形钝刀状琢制工艺擅长以磨碾手法制作类似泥塑刮削效果的沟槽,压地隐起的阳纹和斜面棱线有的棱线触之有感,视之不见说奣琢磨很精细。后期才在隐起图案上加刻阴线纹因为大多应用于悬挂、佩带,几乎所有的器物都琢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物鉴定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