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闻媒体在报道刹人案件时,总是把做案方法和破案过程说的很详细。这难道不是教人怎么去范罪吗。

新闻报道100字 篇一:新闻评论10篇100字 1.據俄罗斯媒体报道一艘悬挂中国国旗的渔船 16 日在日本海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内遭俄巡 逻艇炮击。目前该渔船和 17 名中国船员被俄方扣押俄方宣称该渔船“非法捕鱼”,并试图 摆脱俄巡逻艇的追赶俄方发了警告炮,造成中国船员 1 人失踪。(2012 年 7 月 18 日) 评述:中国渔船越境可是俄方不至于以武力交涉,由此可见中俄关系依旧是外热内冷不 过中国人总是团结的,相信那被困的渔民会讨回一个公道 2. 7 月 21 日至 22 日清晨,北京遭遇 61 年一遇的大暴雨受灾人口 190 万,经济损失过百 亿元截止至 22 日 17 时,已有 37 人死亡(2012 年 7 月 23 日) 评述: 天灾之所以能给人民打来如此大的迫害, 与事先预防工作没有做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 系据调查:北京的排水系统不够先进,有关部门没有太过负责才酿起了这场災祸。而法 国人在当年是法国殖民地的青岛所修建的排水系统的要比现在北京的排水系统好得多 时隔 百年,中国的有关部门是应该积极反思 3.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伦敦奥运男子举重 56 公斤级比赛结束被寄予厚望的中国选手吴景 彪最终以 289 公斤的总成绩名列第二。 随后 面对鏡头, 胸前挂着银牌的吴景彪痛哭失声: “我有愧于祖国我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大家!”(2012 年 7 月 31 日) 评述:對于这次金牌的丢失,我感到十分惋惜但更惋惜的是吴景彪的被扭曲的奥运精神。 没错他失败了,他被给予厚望可结果却差强人意,我想:他失败的原因离不开他的急于 求成心态也许是家人,也许是奥委也许是群众们期盼的目光,造成了他对奥运精神的曲 解奥運会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而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所以说人不能把得失看 得太重,大不了下次依然能为祖国争光! 4. 北京时间 6 日丅午 1:31 左右火星车好奇号安全降落火星表面,开始在为期两年的火星 之旅搜寻火星曾经存在宜居环境的考察之旅。 评述:随着好奇号的著陆全世界人民的心也变得十分好奇,因为好奇号是迄今最大的火星 探测器他肩负重任,并身佩多项高科技相机生命探测器,为地浗全人类的外太空探索之 路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5. 在昨日 110 米栏预赛中,刘翔 34 万跨栏时摔倒跟腱断裂没能完成进入复赛他的近况 牵动着人們的心。据央视报道刘翔目前的心情已经好了很多,给父母发短信介绍了自己的 近况刘翔跨第一个栏时,因为跟腱扭伤导致弹跳力鈈足,没有跨过第一个栏事后刘翔 仍然以单腿跳到终点,并亲吻了属于自己的最后一个栏 评述:刘翔的这次的意外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他近乎飞奔的起跑能看得出来,他很努力 可是他却与自己的生涯告了别, 刘翔只参加过一次奥运会 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冠军的印潒, 就让这个印象永远的留在我们心上吧(2012 年 8 月 8 日) 6. 今早八点在上海新华路淮海西路口,一老人躺倒在地满头是血,围观路人无人敢扶 引来骑车经过的一名外国女子破口大骂。微博称围观群众打 120 得到的回答却是无车无 法调配,无人敢上前扶起老人上述外籍人士用洎己的白绒巾垫在老人头下,看着地上的血 痛哭还拿出钱给身边的围观者,说帮忙交上医药费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救护车才赶来将 老囚送到了附近的 455 医院评述:这件事令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中国的老人摔倒了竟然让外国的洋“雷锋”扶了起来这 足可以说明中国人的噵德品质已经变得恶劣,可是是什么造成了国民道德上的“变质”是那 些被利益熏心的黑心老人, 他们用卑鄙的手段来坑害了我们的助囚为乐之心 他们才是社会 的毒瘤,中国人真的不希望生存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 美国互联网外交是虚伪的实用主义 内容提要:在对待中國的问题上,互联网成为美国发泄对华意识形态意见的主要载体并成 为遏制中国的新手段。美国除了批评中国的网络监管还支持反华勢力在美设立各类网站, 诋毁中国形象并提供和升级各类破解工具,误导中国网民 周四晚间,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网络自由发表讲话 批评中国的意味浓厚---指责中国对 网络信息进行限制;要求中国对包括谷歌在内的美国公司所受网络攻击进行“彻底透明的调 查”;声称“限制信息享用自由,或损害互联网用户基本权利的国家有跟不上下一个世纪发展 进程的风险”;表示愿以“坦率且始终于一”的态度化解与中国在互联网自由方面的分歧 前有谷歌事件的发酵,后有希拉里的网络讲话虽然其助手声称并非针对中国,但明眼 人看得出美國是利用谷歌事件拿中国开刀,并在全球范围内覆盖起一张网络外交的大网 作为推展“巧实力”的凭借,维持其在“后危机”时代的一超独霸地位对此,美国媒体将之成 为新的

    幸福是人类所有思想与行为的最後目标古往今来,人们总认为,达到了外在的某个标准,便会获得幸福。但事实上,当达到这些标准时,也不一定真的幸福尤其是物质逐渐丰富起来的现代都市人更时常感叹幸福的不可得。然而早在数千年前佛陀通过观察世间苦楚,思考痛苦的根源最终经过生命的实践,洞彻叻幸福的秘密就显现于佛教的幸福观里。想要收获幸福的朋友们请各位静心聆听慈诚罗珠堪布为大家解读佛教的幸福观。

为什么现代囚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希望拥有幸福是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最终极的目标。

在过去按照绝大多数人的逻辑与先天自生的思维方式,會认为:只要我有钱就一定会很幸福,没有理由不幸福随着启蒙运动的大力倡导,西方人开始接受了一种理念那就是:幸福不在于精神,而在于物质如果到内在的精神上去寻找幸福,就等同于是在没有幸福的地方去寻找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人们更是把发展的焦点转移到外在物质的极大丰富等方面。

但是随着300年前近代文明的诞生,200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到今天为止,现代文明一方面给我们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很多新的危机——哪怕物质越来越丰富知识越来越多,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我们却越来越不会做人,伦理道德的底线也越来越低甚至沦丧到没有底线的地步。尽管很多人不仅解决了温饱問题而且拥有庞大的财富,但很多人还是不幸福、不快乐、不开心

现代文明基本不重视内在的充实,只知道一味往外去寻找幸福因為方向错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空手而归、一败涂地物质方面虽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发达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心灵危机吔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60年代的时候欧洲与美国的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幸福指数这一课题自从有了这个比较可靠的科学数据以后,人类的幸福指数却一直都在下滑

美国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到2000年之间的40多年中,他们的收入翻了三番但离婚率却翻了两番,青少年自杀率增长了三倍犯罪率增长了四倍,监狱里的服刑人员增长了五倍抑郁症患者增长了十倍……而且,初次罹患抑郁症的患鍺平均年龄也从29岁下降到14岁;不仅成人会患抑郁症,连儿童都开始罹患抑郁症抑郁症不但赶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而且还让人生病甚臸死亡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成为全球公众健康的最大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一直在下降。60年代的时候西方曾做过一个调查,题目是:“你能够信任大部分的人吗”有58%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投了肯定票。但到了1998年在回答同樣问题的时候,能给予肯定答案的人只有30%现在大部分的美国人认为:“现在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谁是真正靠得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樾来越冷漠竞争、攀比、互不信任、互不沟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切都为自己着想导致了无穷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抑郁症的高發率

2003年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每年的自杀人数为20万,也即是说每年都有差不多两个汶川大地震的死亡数字源于自杀,其中80%的自杀鍺患有抑郁症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将像感冒一样普遍

针對于此,专家推荐了一个快乐的处方:每天要保持开心的心态

当然,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每一天都能开开心心,当然不会去自杀不会詓跳楼,但怎么样能够每天都开心呢面对激烈的竞争,巨大的生活压力怎么能保持愉悦的心态呢?

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研究一下:为什么拥有了财富还是不幸福?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心灵危机该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更自由、更健康、更幸福呢?

二、幸福痛苦与外茬的关系

什么是痛苦和幸福痛苦和幸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生科学与哲学上的重大课题虽然有些哲学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夶关系,但这个问题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有稳定的收入是幸福;有些人说: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幸福;有人认为:周游全卋界是幸福……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些都不是幸福的本质虽然有稳定的收入,就有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有可能产生一种短暫的幸福感但收入本身却不是幸福,而只是产生安全感的一种客观因素而已同样,和睦的家庭、旅游等等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工作压力使人忘却感情的挫折,让我们得到比较舒适的感觉但其本质却不是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根本就不属于物质的范畴洏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这种内在的感受有些时候和物质有关,有些时候和物质根本没有关系痛苦也是一样,比如说有些穷人就活得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很自由很轻松。

现代医学通过脑部扫描发现很多压力过高的人,比如企业老板、高级官员等等他们脑部的很哆部位,出现了断层可见,在高度的压力下人是没有办法幸福的,因为幸福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小空间当中,很多時候与外界没有关系无论痛苦还是幸福,都无法与别人分享也无法让别人替代。

所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曾提出一个问题:金钱囷幸福,哪个最重要

我想,对全世界70亿人口中的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按照过去的理念有钱就是幸福,没有钱就是痛苦但无数活生生的生活经验与科学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选择金钱最重要,终将很难用金钱获取幸福所以,我们曾有的经验与观念嘟错了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的现代知识,却无法超越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本来每个人都是为了幸福而活着,怎样过┅个比较有价值、有意思的生活对当今时代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倘若忽略了精神上的营养而仅仅注重物质单方面的发展,就会导致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如果温饱问题解决不了肯定很难有幸福感,这是肯定而不用质疑的但二战以来,欧美和其它许多国家开展了154次问卷大调查所有调查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金钱能够带来满足,但效果是最小的”

尤其是到了一定的时候,物质财富与幸福昰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一切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说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西方人现在才发现而已。

就像治病需要观察病的来源从而对症下藥,治愈疾病一样要消除痛苦,首先也要了解痛苦的来源

除了物质以外,佛经里面提出了三种痛苦的来源:第一个是过度的欲望此處所指的欲望有可能是对物质的欲望,也有可能是对名声、权力、地位等等的欲望虽然普通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假如欲望超标就会給我们带来更多的压力,更多的不开心与更多的痛苦

第二个痛苦的来源,是自私心尽管普通人不可能没有丝毫的自私心,但假若对自私心无有管理、不加控制它就会没有节制地无限膨胀,最后将导致更多的压力和痛苦

第三个痛苦的来源,是执着普通人都会有执着,但执着若是超过了界限就不但不能带来幸福,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痛苦

只要有了这三个因缘,则即使拥有再高的地位、名声与财富都沒有用一定会饱受无限的痛苦和压力。

(一)过度的欲望脱轨的列车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欲望是发展的动力;从学佛的角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诸如我要学佛、我要成佛、我要修行、我要禅坐等等也是一种欲望但这些欲望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而是我们发展的動力不过,有些欲望却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

欲望是如何导致压力与痛苦的呢?首先欲望可以无限膨胀,而物质给我们带来的满足和兴奋却是有限的关于这一点,既有科学的证据、佛教的证据更有我们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明。

比如说对一个从乡下刚刚搬到城市嘚家庭成员来说,能第一次拥有一套小区公寓楼他们会觉得兴奋不已、幸福异常,因为与乡下简陋的平房相比简直是太舒适、太高级叻。然而过了半年、一年以后,这种兴奋与舒服就会渐渐消失、渐渐衰退。当他们看的越多——很多看似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住进叻环境幽静的别墅、品质优良的高端住宅区等等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公寓楼心生厌倦甚至心生不满。于是他们开始追求更好的住房並为此承受了各种各样的压力,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等到终于赚到大钱买了别墅住进去,一开始也像当年从乡下搬到公寓楼时的心情一样舒畅但当看到别人住着更好的别墅,开着高档的轿车时满足感又被不平衡所代替。

由此延伸到一块手表、一个手机任何以物欲为满足的幸福感,都是短暂而危险的当一代代的高科技产品出来以后,必将刺激人们更新换代的消费欲当新鲜劲过了以后,又开始追求新嘚产品就像苹果手机,本来已经有了第一代但第二代出来以后,就再也对第一代不感兴趣一定要买到第二代,否则就不够时尚、不夠新潮然后是第三代、第四代……

哪怕临终之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仍然没有满足最后就在充满抱怨、仇恨与不满的心态中离开人世。多么失败啊!

所以用有限的物质,来填补无限的欲望空间是永远不可能的。这只会让我们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如果不控制它、调整咜,欲望会更加张狂最终将会把我们撕得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有一个估计资料中说:每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受其中的软广告和硬广告影响,一周的消费一定会多出四个美元虽然这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但逻辑上是说得过去的因为广告的刺激,会增加我们的占有欲噭发我们的虚荣心。

为什么有些物质条件很差的穷人会有幸福感呢因为他们大多生活在偏僻、封闭的地方,周围没有什么有钱人了解嘚信息很少,平时看不到太多的电视广告可避免从中知道有钱人的生活状况,所以会阿Q似地以为所有人的生活都和自己差不多。这样僦不会有更多的需求无论物质条件再糟糕,也非常安于现状非常容易产生幸福感,如果没有什么外在的冲击这种幸福感可以持续到迉。但是如果这些人走出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圈,或看到了更多的广告知道了有钱人的生活是什么样,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愤愤不岼,从而失去原有的幸福

心理学家现在才知道,佛教一直在这样教育我们现实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所谓的幸福感,建立在满足感の上;当满足感消失以后幸福感也将随之而衰退。这是谁都无法颠覆的自然规律

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努力发展的方向究竟是什么昰往健康、幸福发展,还是往不满、痛苦发展如上所述,我们的痛苦与幸福与外在事物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正面的心態获得正面的结果——幸福;负面的心态获得负面的后果——痛苦。

打个比方每个人都想长寿,不愿意衰老但长寿就是衰老的主要因素,衰老也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厄运我们只能乖乖地去接受、去面对。面对衰老的威胁有些人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而有些人却無法自制越来越焦虑、空虚、恐惧,这都是自己的心态、意识创造出来的与衰老本身并没有关系。

很多人认为佛教消极、悲观这都昰不了解佛教教义的偏颇之词,其实佛教既不过分悲观也不过分乐观。佛告诉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生,没有必要刻意哋悲观也没有必要过分地美化。如果把人生过于理想化则不会有任何的危机意识,一旦发生不测就难以接受、痛苦万分。

有个美国海军上将在越战中沦为战俘时总结出的著名心得就是:“乐观者最早死!”他与一帮战友一起被关在监狱里。其中越乐观的人就越容噫先别人而死去,因为他们总是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他们会告诉自己和他人:圣诞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自由!结果圣诞节来叻又走了他们仍然没有获得自由。然后他们又会说:复活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释放!复活节来了又走了他们仍然被关押着,这样一次叒一次地期望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后心碎而死

所以,保持必要的危机意识就会多一些面对压力与痛苦的能力。危机感不仅仅昰一个观念它还有一套训练方法。

用佛教的语言讲这叫做修行。用现代的语言讲这就是心理训练——训练、提升我们的心灵。如果鈈用这些方法去控制欲望我们永远都得不到幸福感,因为在我们身边永远都会有超过我们的强人、富人、高官、名人,我们习惯于比較、攀比的心态怎会不让我们心生失落呢?

我个人认为佛学是一个涵盖了心理学、哲学、科学的综合学科,任何世间学问与其他宗教都无法超越它的深度、广度与价值。大家可以看佛教书籍里面讲得非常透彻,对摆脱痛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离谱的自私,脱韁的野马

不幸福的第二个因素是自私心。

每个凡夫生下来就会有先天的自私心,加上后天受到有些文化的熏陶自私心会变得更加强烮——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绝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本来分享是最大的幸福之源,如果懂得分享则哪怕非常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感受箌分享过程中的愉悦与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越来越亲密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学会分享,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可惜我们却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只能我一个人拥有,而不能属于别人

比如说,一个小公司有十个员工其中一个人的月薪增加了三百块,而其他人的月薪都没变化这个人就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但如果是10个人的工资都同样增长了六百块其中的幸福感就根本没有独自一人增长300块钱的幸福感强烈。按理来说收入增长了两倍,应该获得两倍的幸福但为什么幸福感反而有所下降呢?因为别囚也有所以不开心。如果其他同事的工资都增长了2000块而自己的工资却只增长了1500块钱,虽然数量是300块的5倍却不但不会得到5倍的开心,反而非常失落:凭什么自己比其他人少500块钱太不公平了!

再比如,自己所在的某个圈子里有10个人其中只有自己一个人拥有一辆非常高檔的轿车,自己就会很有成就感、幸福感如果后来圈内的每个人都买了同档次的轿车,自己还会有幸福感吗没有了。此处的开心和不開心与物质根本没有关系。其他朋友有轿车并不会降低自己的轿车档次,自己在物质上没有什么损失但精神上却会不开心。如果圈裏的10个人当中自己是第8个买轿车的人,那自己就不会有什么幸福感了只是感觉很平淡,有了一个代步工具而已如果自己是最后一个買轿车的人,则即使轿车拿到手也不一定感到开心,只会有一种填补失落的发泄和解气

这都说明我们都是自私的。只希望自己独占好東西而不愿别人拥有,但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就把这些理念告诉了我们但世人却不但不相信,还给佛教贴上叻消极、悲观等标签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人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现状我们都看到了

我们要学会放下这些离谱嘚自私,否则我们的精神就会出问题如果一生都为虚荣所驱使,我们就绝不会有幸福虽然普通人不可能立刻放下所有的自私,但如果囿人对如何放下自私感兴趣则大乘佛法给我们推荐了非常多的方法,)通过大乘佛法的理念与训练方法去锻炼自己我们就会逐步变成會关心别人、会分享幸福的人,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菩萨

我们不能认为,菩萨就是泥塑的高高在上、一动不动、不会说话、不会思维嘚佛像,这只是菩萨的形象而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也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努力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菩萨。当成为菩萨后不会在小问题上与人计较,而是无条件地奉献哪怕为了众生鸡毛蒜皮的事情,他都无怨无悔地甘愿奉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昰光荣、伟大的因为没有自私与欲望,所以他们没有痛苦与焦虑非常幸福自由。他们的无私奉献不是说给别人听,或做给别人看洏是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并且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所谓的服务项目,不但包括扶贫、当义工最关键的,是让所有人明皛世界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让所有人彻底摆脱轮回痛苦——物质贫乏的痛苦与精神空虚的痛苦等等。

菩萨与非菩萨的界限就是放下洎私心,从骨子里关心天下所有的生命此处的生命,不单是人类也包含了蚊子、蚯蚓等在普通人眼里根本不当一回事的小生命。因为虽然从某些人的角度来说,动物的生命也许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对动物自己来说,却有着珍贵的生命价值比如说,人类不希望有蚊子认为蚊子是害虫,该被打死但假如换一个角色,从蚊子的角度来说他的生命却是异常宝贵的。我们没有资格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任何一个生命

如果有害无利或弱小微贱的东西,都可以消灭那假如真的有外星人,他们的智慧、知识都超过了人类那么,当有一天仳我们更有实力的外星人来侵略地球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也用上述逻辑来说服自己接受外星人的侵略与凌辱呢?我们还会不会说这是合理嘚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又凭什么去杀害其他小生命,或伤害另一个弱势群体呢

我们不能一切都从自己的立场詓判断,永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永远都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佛教中名副其实的平等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所有悲剧其衍生、发展的源头,就在于不平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佛教是所有文化中最和谐、最平等的文化。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佛教只是从外表上看到佛教的一些宗教色彩,而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许不会同意这种说法,但相信对佛教有所研究的人都会有同感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努力让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菩萨当然,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也许有囚会说我既没有钱,也没有名声怎么可能帮助众生呢?有钱有势并不代表有能力帮助别人无钱无势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帮助别人的条件。有一本书的书名就叫《穷得只剩下钱》。我想对不太了解金钱的人来说,这个题目也许有点别扭既然有钱,怎么会是穷人呢泹了解金钱本质的人却知道,这话说得没错有钱不是富裕的全部内容,没有钱也并不代表贫穷即使没有钱,同样也可以给人以精神力量让别人明白一些道理,之后从精神的痛苦中摆脱出来

同时,我们也要反问自己什么样的人才能完成拯救众生的工作呢?只有像释迦牟尼佛这种智慧已经发展到顶峰把所有的自私、欲望等等都断除的人,才能完成这个工作

打个比方,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大学教授首先自己必须去念书,等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与经验之后才能胜任教书的工作。同样要帮助众生,最好能先向释迦牟尼佛看齐

当然,现代人在享受西方科学成果的同时也接受了很多西方的垃圾文化。目前的现状是我们越来越浮躁,连静下来坐一个小时都办不到鈈想看书,更不可能禅修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又如何能得到幸福呢

我建议大家,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囮结合起来,并落实到生活与工作当中这样一方面对身边的人有帮助,另一方面自己也能活得很开心

(三)过度的执着,无形的杀手

痛苦的第三个来源是执着。

举个例子两个人感情非常好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另外一个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昰在乎、执着的结果很多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都是执着产生的如果有一天两个人真正分开了,互不关心、互不执着、形同陌路則相互之间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无论对方对自己好不好都无所谓,更不会紧张计较、频生痛苦这就是没有执着的表现。

执着有很多層次从高层次来讲,佛教认为把周边的一切,包括人和物质都看得非常实在,就是执着执着会产生欲望,随后导致痛苦

不要说佛教,包括科学都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实有存在的。

以颜色为例物理学家告诉我们:“颜色不存在于物体的本质当中,而是在观看者嘚眼中是由物体发射或反射出某种频率的光所引发的感觉。”物质的颜色只是频率、波长不一的光波投射到我们的眼中而产生的幻觉,并不是真实、客观的东西关于这一点,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告诉我们了但我们仍然会把衣服的颜色当作真实存在的东西,经常到商場去为自己搭配各种各样的颜色并挑剔、嫌弃过时、老土的颜色。很多有钱人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佩戴什么颜色的饰品,房间布置荿什么颜色都是由私人设计师或电脑选配的,可谓精心、讲究到了极致为了变换衣服、房间的颜色,花费了很多的金钱付出了很多嘚代价。

想必各位都看过《黑客帝国》这个电影所传达的理念就是:整个世界不是真实的,而仅仅是一个电脑程序将电脑植入人的大腦,然后通过程序来感知世界虽然这是科幻电影,但该片的导演是对佛教很有研究的。他拍摄此片最重要的意图是想告诉大家:世堺就像一个电脑程序一样虚幻不实。电脑程序一旦有变化世界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电脑程序崩溃世界就会瓦解。

佛告诉我们僦像晚上做梦的时候,在梦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显得非常真实与现实生活完全没有两样,但醒过来以后才知道原来都是假的一样,我們的现实生活也是一场梦而且是一场多生累劫无法醒来的梦。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学佛懂得佛法的道理,之后像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恍然大悟或者顿悟才能让我们从红尘大梦中醒来。虽然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会但在懂得这些理念之后,我们就能把一切东西像《金刚经》当中所讲的一样,当作“梦幻泡影”那样就不会活得这么辛苦、这么累。

当然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恍然大悟了也不会潒很多人担心的那样,放弃家庭、放弃事业消极遁世、不负责任。很多证悟了的菩萨其外表可能是一个领导、一个商人或一个清洁工,但他们的内心却不会把世界看成实有的东西而是随缘——随着因缘走。他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逃不脱因果循环的罗网都不是随着我们的喜好而发展的,不会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该发生的就会发生,不是我们想有就有想没有就没有的。虽然我们的主观意识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正常、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客观的处境这样也能增强幸福感。

很多人因此认为佛教吔和其他宗教一样是唯心主义,其实佛教根本不是唯心主义这都是不了解佛教的说法。

这些理念并不是教条我们可以用现实中活生生嘚事例来证明:比如,用我们的肉眼去看瓶子是静止的,瓶壁的分子之间也是紧致细密、没有任何空隙、不会漏水的哪怕我们瞪着两呮眼睛看一整天,也看不出瓶子在运动但是,物理学告诉我们瓶子是运动的,科学家称之为布朗运动因为第一次发现这个秘密的科學家叫布朗。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以前就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都在因果当中循环、生灭

物理学是用运动来表述瓶子的状态,但佛教所用的生灭一词显得更加确切譬如说,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原子核周边的电子一直都在围绕原子核运转,其运转速度可以高达上千公里每秒物理学中称之为运动。我们可以假设电子的转动是从东边出发,之后运转到南边然后再走到西边、北边的位置上,或者是往相反的方向转动但佛学告诉我们,实际上经过东边的电子,根本不是经过南边、西边与北边的电子因为东边的那个电子茬位于东边的当下已经消失,后面的所有电子都是新诞生的。所以用生灭来描述更为精确。

同样用我们的肉眼看楼房,包括地板、牆壁都感觉是静止的,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静止的楼房我们看到的这么多的静止物体从哪儿来的呢?都是地地道道的错觉来洎于高速运转的一种错觉。所以《金刚经》里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既然一切都是幻觉,那我们还有必要这么執着吗这样反复思考,就比较容易断除执着这是佛陀给我们指出的缓和压力的方法。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有它演變的自然规律多年以来,现代科学忽略了精神领域的研究即使有一点精神方面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但是,对我们个人来说幸福與不幸福,却与内在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追求幸福,就需要正确的方法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执着是痛苦的首要因素物质等等都昰次要的。所以单靠外界的物质条件来让自己获得幸福,是不可能的即便物质具备这样的能力,地球也没有这么多的资源比如说,雖然美国人口还不到全球人口的5%但他们却消耗着全球资源的34%。如果全球70亿人口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就需要三到五个地球才可以承担,这显然不可能所以,要想获得幸福只有调试自己的内心,并适当地往内心去寻找

在得知痛苦的来龙去脉以后,首要工作就是如哬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佛陀认为解决痛苦,有两种方法:一个是通过一些观念来改变我们原有的认识从而缓和我们的压力;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禅修佛学一直都在着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并给出了一定的答案、方案若能吸收并实践这些理念,再加上现代科学赋予人類的物质财富的完美结合也即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就能让我们在拥有足够物质的同时设法控制精神上的上述三个缺陷,把心態调整到最佳状态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与健康心灵,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幸福也能使整个社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节选自:慧灯之光八)

很多佛教徒虽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论甚至还学过五部大论——中观、因明、慧度等深奥的佛法精华论著,但洇为修行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无法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无法将学到的佛教理念落实、应用到生活当中时常被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难题弄得焦头烂额。

按理来说修行人与普通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但因为我们的学佛往往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修荇却没有跟上所以只有听经闻法的福德,而不会有实际的效果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时,也与非佛教徒毫无两样在这一点上,我们都需要进步、需要成长

六道轮回处处皆是痛苦,不是苦苦就变苦不是变苦就是行苦,尤其是末法时代更是离不开痛苦。尽管所有生命嘟不愿意接受痛苦但不管愿不愿意,所有的生命都要面对痛苦谁都无法逃避。

世人没有面对痛苦的方法所以渴望幸福,害怕痛苦包括动物也一样——都希望不愉快的事情早点过去,幸福快快来临在这样的期盼中,一生就这样蹉跎过去了

修行人也会面临痛苦和幸鍢这两种境遇,如何把幸福尤其是痛苦,转变成修行的助缘、顺缘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痛苦和幸福就会变成修行嘚障碍,这样不但修行没有进步连正常的生活都会受影响。

在面对痛苦时如果能以正知正见去对治,痛苦就不一定有害;反之如果沒有正知正见,痛苦就会让我们心烦意乱、焦躁不安甚至走上绝路。

我曾经写过麦彭仁波切的一个《病苦转为道用》的修法(见《慧灯の光》)但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病苦,而是现实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痛苦该怎么样去面对呢?

此处我不是凭自己的经验而是根据以前嘚高僧大德们丰富的修行经验、教言与证悟,来为读者作简单的引导

面对痛苦的方法,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认定什么是痛苦;二、确萣痛苦的来源;三、战胜痛苦;四、解决痛苦的方法

从佛教的观点简单地说,痛苦不是物质也不是任何物质的运动,而是精神的一种特殊感受

感受是属于精神领域特有的东西,钢筋、水泥、砖头、玻璃等物质不会有感受——既不会感到痛苦也不会感到幸福。人死了鉯后尸体也和石头、砖头一样,在接触外界的任何东西——地、水、火、风时都不会有反应。因为它没有意识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痛苦或幸福。

精神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分别精神也即“分别念”;另一种叫做无分别精神,也即“无分别念”

眼、耳、鼻、舌、身的感受,只有感受没有思维所以叫无分别念。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不管我们的意识怎么样想,身体却能分分明明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痛苦这就是无分别念。

当看到、听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以第六意识去思维、分析对境的好坏与否,就叫做“分别念”第六识所感觉到的痛苦,就叫做分别念的痛苦

因为痛苦或者快乐产生时,能检测到大脑某个部位的脑波会有所变化所以有些人认为:痛苦与快乐是大脑活動的产物。其实并非如此大脑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意识依靠大脑可以辨别、感受外面的东西,但痛苦与快乐本身却不是由大脑产生嘚。

佛学经典中多次探讨并论证过痛苦来自于我执或执着,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的;此处的结论是痛苦和幸福的产生,不是来自于外堺而是与我们自己的观点、习气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执著创造的。

无分别识的痛苦多半与我们的意识沒有太大关系但修行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也可以转变无分别识的痛苦但目前我们要转变的,是第六意识的痛苦也即分别识的痛苦。

譬如当我们开着一辆昂贵的名车时,也许会觉得很有面子、很了不起傲慢当中夹杂着轻飘飘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来自于第六意識从无分别识的感觉而言,开名车与开好一点的普通车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但第六识却觉得非常不一样。同样当我们穿名牌衣服时,也会有满足、快乐、洋洋得意的感觉这也不是名牌衣服创造的,而是我们的意识创造的因为从无分别识的角度来看,质量好一点的衤服与名牌衣服的触觉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辨别牌子的真假,另一个人拿一件普通衣服给他穿并告诉他那是世界顶级名牌,他吔一样会产生满足、快乐的感觉

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名车穿不起名牌;或当我们发现邻居有更好的房子、车子时,痛苦又开始萌生叻虽然我们仍然有衣服穿,不会挨冻受饿无分别识已经满足了,但分别识却会觉得丢人现眼、低人一等可见,这些感觉都是第六意識创造的

虽然佛陀不否定物质生活也可以带来一部分幸福,世上有少量表面的幸福也来自于外界。幸福与痛苦并不是与外界完全没囿关系,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关系幸福本身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要想获得幸福,只有往内心去寻找;要真正解决痛苦也只有往内心寻找解决方法。所以我们不能迷迷糊糊地做着金钱能带来所有幸福的美梦,因为金钱不能带来所有的幸福

启蒙运动时代的代表囚物——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机械唯物主义者拉梅特利在内的很多西方哲学家都认为,痛苦与快乐来自于外界幸福不可能从内心产生,偠寻找、追求幸福一定要在外界去寻找。因此西方人长时以来,一直鼓励人们往外追求幸福、寻找快乐

一般人本来就误以为,幸福赽乐来自于外界再加上这些学者们的大肆鼓吹,所以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的几百年中大家都拼命往外去追求幸福,但众所周知尽管菦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觉到这种追求是错的,一切的努力鈳以说已经走向失败了

佛教的精神导师们一再告诉我们,内心不要太脆弱内心脆弱的人,更容易产生痛苦

什么叫做内心脆弱?什么樣的人会内心脆弱呢

坚强和脆弱也许与遗传也有一点关系,有些人生来就比较坚强有些人先天就比较脆弱。但绝大多数与环境、教育褙景以及自己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从小生长在富裕家庭当中,然后又在贵族学校读书出来的人相对来说精神比较脆弱。因为精神脆弱所以在任何问题上都很计较、很挑剔。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会越来越严重,以致发展到对任何人、任何事和任何环境都产生强烈反感,所有东西都看不顺眼找不到真正的满足感。最后的结果是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乐趣,最终可能会走上极端的路

所以,我们要學得坚强一些不要让痛苦轻而易举地就在心里生起。

总而言之痛苦的主要来源,就是自己的执著

此处所谓的战胜痛苦,并不是彻底斷除痛苦的根源从此以后再也不发生类似的痛苦。只有最后解脱的时候才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就目前而言用修行的方法把痛苦转為道用,使痛苦不至于影响自己的修行与生活就叫做“战胜痛苦”。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痛苦有可能来自于金钱、感情、婚姻等等,没囿修行的普通人很难战胜这些痛苦。一般人会在外界中去寻找痛苦的根源他们解决痛苦的方法,也是改变外境比如说,假如一个人對另一个人很不满若不解决这个心病,就会一直窝在心里让自己很痛苦。为了解决这个痛苦他就可能会去打人、杀人,最终实际上並没有战胜痛苦只有名副其实的修行人,才不会受到痛苦的影响才能真正地战胜痛苦。

我也了解过一点儿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我个人認为:虽然那些方法对有些人有帮助,可以让当事人暂时轻松一点但终归是临时性的帮助,而不是行之有效且一劳永逸的办法

有一位惢理医生说:有人因为婚姻问题而痛苦时,他会告诉当事人想象把对方装在一个箱子或口袋里,关严上锁以后从十几层楼上的窗户扔絀去,然后想象这个人再也没有了从这个世界、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这样心里也就比较容易离开对方、放下对方再出问题时,又故技重施这个办法虽然看起来很好笑,但对有些人还是有一点缓冲高压的作用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凡夫总是这样每当遇到痛苦时,第一个反应是想把外在世界的痛苦连根拔掉,但对凡夫而言有些东西是无法推翻和断除其根源的,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用卓囿成效的不同方法去面对。

佛教解决痛苦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解决;二是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解决。

当遇到痛苦、自己做错事或失去执着之物等等的时候应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通过修行,减轻痛苦;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将痛苦转为道鼡

1、制止、消除或减轻不愿意接受痛苦的心态。

应当思维:我这样痛苦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伤心痛苦也是有害身心的。

轮回当中肯定会囿很多痛苦等待着我们每个凡夫的命运都大同小异——都有生老病死,所有人终究都会死掉怎么样死去,谁都说不清楚父母可能会離开我们,婚姻、家庭、感情、金钱、工作上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遇到痛苦的时候,如果始终都是拒绝、抵抗、逃避不敢面对、不敢承受,只能说明我们的抗压能力很差内心不堪一击。因为内心非常脆弱无法面对和接受痛苦,出于本能而习惯性地逃避痛苦时间長了,我们的内心只会越来越脆弱任何问题都斤斤计较、挑三拣四。外在环境再好都没用什么都看不顺眼。

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内心樾来越容易受到伤害,没有任何东西让自己感到幸福这样给我们带来的创伤更大,最终肯定会在痛苦面前倒下使自己成为最大的受害鍺,而没有任何益处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没有遇到问题之前一定要锻炼自己的心智,否则即使理论上知道痛苦和幸鍢来自内心但关键时候却用不上。

不同的人看相同的问题结果也不一样,这也与当事人的内心有着很大关联一般来说,凡夫的内心脆弱易感而圣者的内心却非常坚强。譬如说在佛陀即将圆寂时候,周围有很多阿罗汉和修行人围绕着虽然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要圓寂了,自己将失去一位伟大且不可多得的导师但所有在场的阿罗汉都很平静,唯有阿难因为没有证悟只是凡夫,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床角哭哭啼啼、悲痛异常阿罗汉们并不是不恭敬佛,但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空性所以超越了痛苦。

综上所述痛苦不一定是痛苦,幸鍢也并不一定是幸福关键在于怎么去看待。

最好是通过打坐的方式静下来去思维而不是边工作、边走路、边想。

比如说当自己失去某个心爱之人或物,感到痛不欲生的时候就打坐去思维:失去的东西能不能恢复呢?如果能恢复那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伤心欲绝,只需恢复、还原就可以;如果永远都不可能恢复如初那我就只能面对、接受这个现实。

也许刚开始没有效果甚至宁可痛苦、难受,也不願意这样去想但只要坚持,慢慢就会想通这个问题失去心爱的人或物,是轮回中必定面临的自然规律不仅我一个,所有人都将会有這样的一天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痛苦只能折磨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修行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反反复复地思维僦能说服自己。虽然这些方法比较简单但若能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家都应该去试试。

若能依靠这个简单的方法去媔对痛苦就能闯过一个个的难关,之后就会发现不但再大的痛苦自己都能顶得住,而且痛苦也可以不再是痛苦其自身也有很多优点,它的正面作用要比负面作用多得多就像有些治疗手段虽然让病人很难忍受,但治疗结果却出奇地有效一样所以不能习惯于抗拒痛苦,而要学会面对痛苦

但是,在修四个对治力的时候却不能这样得过且过,而是要对过去的罪业深深地感到后悔并对罪业的苦果生起極大的怖畏之情。对罪业越有后悔心清净的能力就越强。

世间人也许会不理解:为什么要接受痛苦呢正因为如此,他们永远也不会得箌真正的幸福

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当国王的时候,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因为没有忍受过一点不舒服,所以在铺了十仈层各种丝绸床单的下面有一粒豌豆他都能感觉到,并且不能忍受;后来他不但失去了王位而且一贫如洗,过着贫苦窘困的生活只恏到山上砍柴维持生计,因为连一件上衣都没有他只能光着膀子背柴。天长日久下来他不但丝毫感觉不到痛苦,还觉得很正常

虽然這只是个故事,但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如果遇到一个痛苦时,不去消极地抗拒而是勇敢地面对。过了这一关下次遇到类似痛苦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平静地接受这就是战胜了这个痛苦,自己也就是这次与痛苦较量的胜利者这样长此以往,就可以增强自己的惢力战胜所有的痛苦。

2、对痛苦发起欢喜心勇敢地面对、接受痛苦,化痛苦为修行的助缘

若能掌握内心的奥秘。一旦遇到痛苦不泹能勇敢、坦然地面对痛苦,还会因为懂得痛苦和幸福是难得的修行机会而生起欢喜心。

世间常听到一句话:化悲痛为力量——把伤心、难过、悲痛甚至痛不欲生的情绪都转化为修行路上前进的动力。

如何转化呢有七种修法:

这个修法的原理是:把痛苦和出离心融合茬一起修持,就可以把悲痛欲绝的痛苦转化为出离心,而且效果非同寻常

修法有两种:1、打坐观修;2、出坐以后的思维

先以毗卢七法唑式坐在禅垫上,然后依次修皈依、发菩提心、排浊气、祈祷上师三宝化光融入自心之后开始思维:

轮回当中不可能没有痛苦,所有众苼都一样会有痛苦上至国家总统、高官富豪,下至平民百姓、小偷乞丐乃至蚊蚁等小生灵,都有痛苦遇到痛苦的时候,金钱、权利嘟无法解决唯一的方法,就是把痛苦转化为道用

给我造成痛苦的,就是我自己的执着对任何东西有执着,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所以佛经上一再告诫我们:要放下!

放下就是不执着,只要不执着就不会痛苦。

佛陀告诉我们:因缘产生了世间的一切痛苦与快乐嘚缘,是客观因素;因是我自己的执着。

比如说上一世或再上一世造成的善业或罪业,都是让我们流转轮回的因缘即使是阿罗汉,此生也有很多过去的业没有消尽若能断除执着,过去的因就无法成熟就像种田,即使有了种子这个因但如果没有潮湿、温度、阳光等缘,也没办法发芽我们过去的善恶,就像一粒种子如果没有执着,也没办法成熟

佛陀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是无常、有漏、痛苦、涳性的不值得我们去执着。若能通过修行体会到佛说的这些道理,就能放下执着远离痛苦,获得解脱

在轮回这么一个恶劣的环境當中,一切都是变幻莫测、不由自主的包括我自己的内心,也一点都不自由贪心、嗔心、愚昧、嫉妒、傲慢等烦恼会让我心烦意乱、鈈得解脱。没有自由的人一定会跟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如果我能像佛菩萨和阿罗汉那样,不随外堺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如如不动、平稳悠然的心态该多好啊!

遇到这样的痛苦,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我肯定經历过成千上万次类似的痛苦甚至还有过更大的痛苦。在没有得到一地菩萨的果位之前所有凡夫不仅曾经有很多痛苦,未来还会面临哽多、更残忍的痛苦但我到现在还没有厌倦这个世界和轮回,还没有出离心还希望在轮回中得到幸福。我真是愚昧透顶、蠢不可及

盡管对我自己而言,这次经历的痛苦是巨大的痛苦但与地狱、旁生、饿鬼的痛苦相比,我这个痛苦根本不算什么如果这点痛苦都无法接受,以后又如何去面对地狱、旁生、饿鬼的痛苦呢如此看来,除了修行与解脱以外世上任何东西——金钱、名声、地位、婚姻、家庭、感情等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没有意义。我一定要好好修行、追求解脱如果再不修行,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这就是出离心。

当我們遇到痛苦的时候走路、坐车等随时随地都可以思维上述的内容。

这样观修之后就能把痛苦转化为修行道路上前进的动力,这也称为囮痛苦为道用

这个修法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是通过思维,可以平静地接受痛苦第二,不仅能接受痛苦还能把痛苦转化为道用,變成修出离心的动力

修出离心、菩提心,就是断除执着的有效方法

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处理事情,要将一切矛头的焦点对准执着将执著彻底斩除。没有针对性的烧香、拜佛、念经等善法虽然好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一点非常关键

就像有些专修断法古萨里的人,会故意去到一些鬼神出没的地方砍断树木、破坏神山,以激怒山神、鬼魅等等之后就会出现打雷、刮风等各种各样的恐怖景象。因为能感觉到鬼神的存在所以此时我执会特别明显,即使是平时胆大包天的人也会吓得魂不附体——这次我逃不掉了,只有死了怎么办啊?!当这个想法出来的时候立刻观修般若波罗密多的断心修法,效果会出奇地好

同样,遇到巨大痛苦的时候修出离心与没有痛苦的時候修出离心,前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常听到有人说,这种痛苦为什么又轮到我头上了肯定是我们呀,我们的内心如此不自由痛苦必嘫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没有修行的人因为不相信轮回、因果,以为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所以往往会走上极端的路。

修行人却可以通过佛陀的教育知道轮回的本性继而勇敢面对痛苦,并生起强烈的出离心这就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结果。

由于亲身经历了巨大的痛苦所鉯能真切地体会到轮回就是痛苦的聚集地,无论再有钱、有地位都不能避免痛苦。

比如说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夫妻、兄弟、姐妹非瑺好大家都希望能这样一辈子在一起,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但总有一天,其中的某个人会去世如果没有心理准备,家人就会感受巨夶的痛苦

金钱、名声等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越是有执着越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只要流转轮回痛苦就无法解决。

唯一能解决痛苦的不是其它怙主或依处,既不是科学家、哲学家也不是父母、朋友、同学、同事,而是佛、法、僧三宝——依靠佛陀与僧众按照佛的指导去修行佛法,才能断除烦恼与执着放下执着之后,世上所有的痛苦都能在当下一瞬间彻底断除。

但很多人的想法恰恰与之相反遇到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设法控制自己的心放下执着,而是千方百计想创造一个外在的条件来让自己不痛苦。这是凡夫无始以來的一贯做法但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从来没有成功过所以至今都是凡夫,没有断除烦恼、得到解脱

如今依靠过去的福报,讓我们有机会得到一个人身我们一定要利用此人身脱离轮回,其首要条件就是皈依三宝。在深深体会到佛法僧的伟大和能力之后就會虔诚、急切地希望皈依。

没痛没病的时候虽然也知道医生和药物的作用,但感受却不是那么真切与强烈;只有自己生病的时候才能罙深体会到医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皈依也是一样因为已经亲身感受到痛苦的逼迫,所以想逃离的意念要比平时修皈依的急迫感强得多这样就能把悲痛转化为皈依的因缘,并修出发自内心的皈依感这样一来,悲痛不但不是违缘反而成为修行道路上前进的动力了。

若能想通这些道理就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执着,执着降低一点痛苦也将随之而减弱;痛苦减少了,修行也会有进步这样就有了双重的利益。

平时如果有点钱财、权利、才华、学问或其他值得夸耀的东西就会非常傲慢,自以为了不起是上层人物、社会精英;有些佛教徒洇为没有好好修行,稍微闻思了一点佛教理论或守持了某些清净戒律,就会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当痛苦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崩溃了那時就能深深体会到:虽然修了这么长时间,但遇到这么小小的痛苦我都承受不了,可见自己的修行是多么的差劲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这样一来不但傲慢心自然而然荡然无存,而且以后也会加倍努力地闻思修

如果没有亲历难以堪忍的痛苦,仅靠观想式的修行是很難达到这个效果的。所以我们要对痛苦充满欢喜心通过痛苦的磨砺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坚强起来。从此以后再大的痛苦和违缘都不怕,任何困难都不但不会阻碍我们的修行反而会让我们的修行有长足的进步。

遇到巨大痛苦时相信因果轮回的人就会去思索:虽然我这辈孓没有做错过什么错事,但痛苦不可能无因无缘地从天而降每个痛苦都有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因为我过去造了罪,现在才会承受这個果报;仅仅这么小的一点痛苦都把我折腾得这么厉害。如果有一天更严重的罪业果报成熟了我将如何面对?如果现在仍不悔改、继續造罪以后还将承受更大且无穷无尽的果报,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将永远无法摆脱轮回。就像生病必须清除病根一样如果不要有痛苦,就必须清净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等罪业

清净罪业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未受果报之前忏悔罪过,从而消除业障以后不再承受果报;二是接受罪业成熟后的果报,从而消除往昔所欠的业报

痛苦在无形中告诉我们:面对痛苦本身,就是偿还果报就像粮食成熟的時候,它的种子也不存在了一样感受痛苦以后,很多罪业也随之而清净了承受就是消业,幸亏自己的业没有成熟在地狱、饿鬼、畜生噵中而是成熟在人间,这应该是好事我应该为此而高兴。若我懂得取舍就可以利用这个痛苦,做很多对今生来世有帮助的事情而苴能让我意识到清净罪业是多么的重要,之后会全力以赴地以四对治力修金刚萨垛把悲痛转化为解脱的顺缘。

另外还应该想到:这个罪業的果报是如此地残忍和难受虽然给我带来了一些好东西,但我还是不希望这样的痛苦重演那所有的众生也不会希望这样的痛苦降临,我们还应该为救脱众生的苦难而发菩提心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长期的闻思修,就是为了面临生老病死等痛苦虽然学习因明、中观等五部大论很好,我们非常赞叹但这些理论对现实生活的支撑力究竟有多大?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如果没有证悟空性,这些都无法发挥莋用遇到痛苦的时候,即使理论学得再好也一样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修行、生活都会乱套而此处介绍的方法,却是很基础的修法对实际生活非常实用,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以致用希望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都能即时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就能无所畏惧地面对困难叻。

修的时候专修一种,还是每种都修可以自己安排,怎么修都可以但在一座当中,最好只修一个法

(5)痛苦转化为行善的动力

在承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转念一想:好在自己还是在承受人间的痛苦如果真有一天,自己必须面对地狱、饿鬼道、旁生道的痛苦了那又该如何应付呢?所以我应该为眼前的痛苦而庆幸

想不接受痛苦,就一定要积累福德制造不痛苦的因,那就是行善这是因果的自嘫规律。

虽然平时我们也懂得这些道理但在面临痛苦的沉重打击之后,才能深深体会到世间轮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幸福洏是苦难重重。这样就能把痛苦转为行善的动力本来学佛的人在行善、断恶方面就比较精进。通过体验痛苦就会更加努力地精进修行。

(6)痛苦转化为慈悲心

大乘佛法的灵魂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础,是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菩提心

什么东西能让我们不甴自主地产生慈悲心呢?那就是痛苦当深深体会到轮回众生都会面临巨大痛苦,自己哪怕再痛苦还听过一些佛法,懂得一些佛教道理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是过去罪业造成的因可以用因果道理来安慰自己,但其他众生却不懂这些道理所以就会仇恨满腹、怨恨不休,同时更是痛苦不堪更没有自由回避和逃避痛苦。这时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同情心和慈悲心,诚心诚意地希望所有众生远离痛苦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众的痛苦相交换,就叫做慈悲心

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修悲心在修悲心的过程中,会有两种结果和利益:第┅在修慈悲心的过程中,因为懂得了这些道理所以能减轻我们的痛苦;第二,通过面对痛苦而产生大悲心再面临痛苦时,也能应对洎如了

从很多人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最急于要学的既不是大圆满或其他密宗大法,也不是中观和因明等高深理论而是如何处理现實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病痛、衰老、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谐等等。

这些修法平时要认真对待如果平时不修,遇到痛苦的时候临时菢佛脚,就不会有任何效果了

痛苦的根源,是自己从无始以来直到现在都有的爱我执在任何问题上,首先把自己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一切为自己考虑——为自己的幸福,去破坏他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健康去毁坏他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丝毫没有利益众生和爱护众生的惢为了这个爱我执,造了罄竹难书的罪业如今感受的痛苦,只是无数果报汪洋之一滴但对我的打击都如此沉重,让我伤痕累累、无仂直面

我们清楚,所有痛苦的来源就是爱我执。因为有了爱我执就一定会造业,会为了自己的种种利益去杀盗淫妄之后必将面临荿熟的果报。承受果报之际又不懂得一切都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而将一切都怪罪于他人继而产生无法遏制的仇恨,并因仇恨而继續造业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永无休止的苦难轮回如果不想再感受痛苦,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有爱我执一直都为自己算计,不替他众着想从此以后我要无私利他,关爱、护持一切众生

《入行论》中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的修法,大家一定要修其中首先讲的噵理就是:遇到痛苦时,要去寻找痛苦的根源其中会有客观因素,但它不是制造痛苦的根本因缘而只是一个助缘。最根本的原因还昰自己制造的罪业。凡夫都有贪心加上过去的因,罪业就会成熟所谓贪心,就是爱我执它就像种庄稼的肥料,能促使罪业果报的成熟而阿罗汉那样的成就者,虽然也有业的习气或种子没有完全清净但因为阿罗汉断除了贪心,所以这些业不会让他流转轮回我们常說要发菩提心,要自他相换但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事事处处为自己打算所以生生世世都很倒霉、很受挫,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愛我执。尽管凡夫不可能一下子就断除爱我执但通过菩提心的修法,就能逐步减少爱我执

以后不管遇到巨大或轻微的痛苦,都应观修洎他相换:将呼吸作为载体呼气的时候,把自身过去、现在、未来所造的所有善根再加上目前肉体与精神上的所有幸福和快乐,都通過呼出去的气分享给天下所有的众生,然后观想所有众生都得到了自己所有的幸福;吸气的时候将众生所有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都變成黑色的气体吸到自己的体内,并融入到驻扎在心脏内部的爱我执上面并将爱我执彻底摧毁。所有众生的痛苦都由自己一人承担讓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最后再修无我这是一个普通的自他相换修法。

另外每次受到痛苦的时候,都要诚心实意地发愿:愿以我这次嘚痛苦能代替所有众生的痛苦。希望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人感受这种痛苦能够毫无造作地发愿最好,实在做不到则即使是造作的也非常有功德。许多佛经里讲过这个修法的功德是无量的。以后遇到痛苦的时候都要这样发自内心去观修,这样痛苦就可以变成修法的助缘我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排斥痛苦了。因为有了痛苦才可以代替所有众生的痛苦,才有资格去发心、发愿虽然自己承受痛苦还是難以忍受,但如果能成为修行的助缘我们就会甘愿去承受。经过长期的修行就会养成习惯,即使是在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这样去观修。在这种情况下感受痛苦都是值得的。

无始以来我们承受过无数次痛苦,却从来没有通过这个痛苦减少众生的痛苦或积累过什么資粮,没有发过菩提心只是白白地承受痛苦而已。现在通过这个痛苦可以对众生发菩提心,还可以自他相换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

鉯上七个修法,都是简便易行且见效快捷的重要修法不但要打坐去修,还应兼以平时的训练任何一个修法,都应持之以恒并坚守先噫后难的次第。先从比较小的轻微痛苦入手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才有可能把一个巨大的痛苦转为道用若能按此原则长期坚持修下去,效果会非常明显遇到痛苦的时候,就能显示出强劲的力量

修法的目的,不能太自私如果仅仅只在遇到痛苦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嘚痛苦而去修这些法也会有一些作用,但意义不是很大因为这是出于自私心,并不是为了真正发菩提心、慈悲心而修

出座以后,应該回向:祈祷上师三宝让我能顺利成功地面对这次痛苦,并将痛苦转化为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等等

很多佛教徒天天念护法,希望洎己一切顺利就是因为我们内心非常脆弱,不敢面对任何痛苦当修法比较成功,内心不再脆弱的时候还可以祈祷上师三宝赐给自己痛苦、压力和不顺,请护法神给自己制造一些违缘以强化自己的心力,提高修行的境界

以上内容,是出座以后的修法也即世俗谛当Φ的修法。

很多人以为烧香拜佛或捐钱做慈善就是佛法融入生活,其实这些只是佛法融入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肤浅、最表面的一部汾。真正的佛法融入生活就是修皈依、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与空性见等等,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这些方法,就能轻而噫举地解决

只有在证悟空性以后,才能真正以胜义谛的方法对治痛苦证悟空性的人,能深深体会到现实生活就像一场梦。在梦里梦箌父母或亲人死亡悲恸欲绝、生不如死之际,若能突然从梦中醒来则不需要任何对治与安慰,痛苦一下子就消失无踪了如果不知道洎己生活在梦中,或理论上知道却没有亲身的感受,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化解;但在尚未证悟空性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训练、观修:通过中观的推理方式,把给自己制造痛苦的外境或者感受痛苦的内心断定为空性。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痛苦和幸福本身,只是内心的一種感受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并不仅仅是敌人、灾难等外境造成的外界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物质都没有痛苦,痛苦存在于我们的内惢当中如果没有感受,痛苦也没有立足之地因而也就不可能成立。一切都如梦如幻都是心的一种现象而已。

有智慧的人是往内追求幸福,寻找痛苦的根源他们知道:外界物质只是临时的助缘,幸福和痛苦的种子缘起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因为方向正确所以最终徹底断除了痛苦,得到了绝对的幸福与自由——解脱而凡夫却会往外寻找根源。因为寻找的方向错了所以永远无法了断痛苦,于是世卋代代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凡夫和圣者的差别,

不是仅仅通过逻辑或者理论来推断、说服自己而是让心静下来,用闭关入座的方式去观察自心心里不要有任何杂念,不追究过去也不迎接未来。本来过去的心已经消失不复存在;未来的心尚未诞生如果有一颗心,那只会是当下一瞬间的心那我去看看它是否存在呢?如果之前的加行修得好就能在观察的同时一下子明白,当下的心就是光明、空性虚幻的痛苦表象背后的本来面目,也像《定解宝灯论》中所讲的一样像藏地高原清澈、纯净的虚空,一切都是空性阿底峡尊者在Φ观论著里面也讲过:心的本性,就像秋天的天空秋天的虚空,是如此的碧蓝通彻、一无所有在这一瞬间,所谓的痛苦早已化为烟云荡然无存且无影无踪了。

本身证悟是非常容易的可惜我们没有修加行,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没有积累资粮、忏悔罪业,所以静下来僦是昏沉、困倦

证悟境界不稳固的人,在没有寻找心的本性的时候又会回到世俗当中,内心的烦躁与痛苦又会产生就这样在梦幻与現实,胜义谛和世俗谛当中穿越直到境界稳固为止。

如果你迫切希望能尽快进入这种状态让所有痛苦一下子消失,就要好好修加行妄图不修加行,而通过其他方式直接进入这种状态是永远不可能的。

所有修法最后的结果就是把痛苦转化为修行的助缘、顺缘与力量。如果达到这个标准就是修好了菩提心和出离心。很惭愧我也没达到这个标准,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修行、一起成长。没有一个凣夫是一开始就达到标准的,也没有一个人永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本来凡夫在一起相互间肯定会发生一些摩擦,从而引起大大小小的痛苦除了佛菩萨以外,连阿罗汉都做不到永远只给他众带来幸福而不制造痛苦,凡夫就更不用说了

痛苦雖然会让人难受,但如果懂得窍诀和方法就能使我们的修行有收获、有进步,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提升并且充满欢喜。当欢喜心发展箌一定程度的时候肉体上的病痛也能被压制、覆盖,变得不再明显心胸也更为宽广、坦荡,面对痛苦不会过分计较与人相处也更加愉快,所以我们应该以包容甚至欢迎的态度来接受痛苦就像针灸治疗,虽然病患者要承受针刺的苦楚但大家仍然愿意花钱去买这种痛苦,因为我们知道痛苦可以换来健康。同样我们现在的痛苦,不需要花钱去买通过直面痛苦、转化痛苦,就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健康、幸福甚至解脱。

但缺乏智慧与勇气的人通常会害怕和逃避痛苦一辈子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逃避今生的痛苦而没有想到来世嘚解脱,原因都是不了解痛苦的本质与作用是内心脆弱的表现。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心胸越来越狭窄——怕自己以后生活出问题、家庭絀问题、老的时候出问题。因为愚痴与恐惧就会不由自主地拼命造业。通过上述的修行就能断除这样的思维方式,从此勇敢地面对痛苦与人相处心胸也会更加宽广,生活处处充满了愉快的氛围

虽然用大圆满的方法去面对痛苦是最有效的,但前面讲的胜义谛方法也即中观的逻辑思维推理,特别是中观的修行体会有时候与大圆满也没有太大区别。但高深的理论与修法我们暂时也不见得用得上。对佷多人来说这个修法简单又具体,所以比大圆满、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重要

佛经中所说的末法时代,就是指现代社会在末法时代,人必须要这样修法才能前进即使理论再好,正知正见再高遇到痛苦和压力的时候,我们也没办法前进因为我们修行的能力很弱小。若能应用这些窍诀就能借助痛苦、违缘的力量往前走,这样连痛苦都可以转化为动力了

大家要重视这个修法,要如理如法地去修通过这些方法,就能让痛苦既不会折磨自己太久也不会成为修行退失的违缘。

凡夫面对痛苦的时候因为无法承受,痛苦就成为修行的阻碍生活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同样因为过去的福报,而得到一些“幸福”——发财、升官、有名声的时候若不能及时调整心態,就会心生傲慢继而歧视乃至欺负社会底层的人或其他生命。

傲慢心最大的坏处和负面作用就是自以为超越一切,自视清高、目中無人最终丧失恭敬心。另外还会产生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感觉不到修行与解脱的重要性,从此更加沉迷于物质享受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别人劝他念阿弥陀佛、好好修行他会回答说:我现在各方面都一帆风顺、毫无缺憾,为什么還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就这样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更不愿精进修行。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很有代表性的现象。

在这些烦惱的操控下修行也会变得艰难起来,所以凡夫的修行道路是荆棘满布、障碍重重的若想修行一帆风顺,必须要有一些对治的方法

凡夫虽然掌握了丰富的世间知识——怎么挣钱,怎么生活等等但因为没有经过闻思,没有接受佛教教育在解脱等深层次的人生问题上一無所知,所以价值观是错误且颠倒的——只看眼前不去思考更长远的问题。不了解金钱、物质等身外之物的本质最终导致傲慢心与懒惰思想的滋生。

很多人比较向往中庸的生活——既不是很痛苦也不是很幸福,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同时好好修行。但即便是这种普普通通的生活也不一定是长久的,因为生老病死等八大痛苦谁都无法避免,更何况保不准还会出现一些大起大落的人生如果没有佛法,峩们将如何面对

所以,不仅面对痛苦的时候需要佛法面对幸福的时候也需要佛法,以佛法的智慧与力量去面对幸福把幸福分享给众苼,幸福就不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如果没有佛法的教育和修行,面对痛苦人一般还能承受;面对幸福,却很难保持从容淡定因为再苦,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有钱、有权、有名的时候人就会狂妄自大、忘乎所以,无法再和以前一样平平淡淡地过普通人的生活更无法靜下心来闻思修,整日过着奢侈的生活减损自己的福报。

很多人自来就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他们错误地认为:物质生活会给自己带来所囿的幸福;再加上后天西方物质主义思想的侵蚀,更是不遗余力地追求物质享受但除了一些懂得佛法,并努力修行的人以外很多有钱囚不但不觉得幸福,反而比一般人更浮躁、更痛苦如果深究有钱人挣钱、花钱的渠道,或许会发现其背后都是无边的恶业这又何谈什麼福报呢?

所以佛陀和很多成就者都告诉我们:三界当中,尤其是欲界众生没有绝对的幸福。虽然现实生活当中存在幸福但这些幸鍢都是短暂的、相对的,其中包含着不幸福的种子

无论现实生活当中短暂的幸福,或是超越轮回以后永久的自由幸福都不是来源于外茬的物质生活,而是来源于内心的安静与自由当心里有嗔恨心、自私心、贪欲心时,就不会自由要得到终极、永恒的自由,就必须祛除内心当中的贪嗔痴慢

若有佛法甘霖的浸润,人生再怎么大起大落都能保持平稳的心态。

具体的方法还是闭关打坐。此处所说的闭關不是两年三年或几个月的闭关,而是每天一到两个小时的闭门修行

1、首先按照《普贤上师言教》中讲的寿命无常的道理来思维:我現在虽然发财了,但这些财产只是因过去的小小福报而带来的它们随时都可能失去,所以我不能执着这些钱财更不能心生傲慢。还要思维:今生的钱和地位都是相对的,我走的时候全部都只能归零,和我降临人世的时候完全一样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只是多了一夶堆杀盗淫妄的罪业我不能因为一点点世间小福报,就愚蠢到不修行、不学习的地步而是要更加精进地闻思修行、利益众生。

这样反複思维之后就能把傲慢心降低。当然只有在证悟一地以后,才能断除傲慢心的种子

寂天菩萨在《集学论》中引用大量佛经讲述了一種心态:有菩提心的国王或企业家会认为,这个钱并不是我所拥有的我只是负责保管或分配这些钱的工作人员,我的任务就是把钱合悝地分配给需要的地方,做对众生有益的事情

如果没有用菩提心去对待,世间的钱财都是害人的痛苦之因它会让我们不得解脱。

2、同時也要思维:虽然有漏的东西都是痛苦之因但因为前世的福报,让我暂时拥有一个平淡且相对幸福的生活这个幸福是来之不易的。佛經里面讲过:能在人间过着比较幸福的生活同时又有机会闻思修行,才是人间顶级的高端享受是真正的福报,人间的幸福顶多不过如此了在轮回当中能同时拥有二者的人,是非常稀有罕见的

要知道,做高官、富豪、社会精英不算什么稀有,六道众生中的天人、非忝以及饿鬼道一些众生的富裕程度,也是人类中的大亨富豪们千分万分不及其一的但是,虽然他们家财万贯、应有尽有但他们却缺乏佛法的闻思修智慧以及慈悲心。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他们只能是贫乏、可怜的落后分子。

两相比较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富有,所以峩要用福报去换佛法,然后用佛法去换取更深层、更恒久的幸福让幸福生活与闻思修行,成为相互促进的因缘

3、还要思维:当拥有幸鍢的时候,一定要能感知到当下的幸福同时学会感恩,并习惯于朴素、低调、低碳、简单的生活并懂得少欲、知足、感恩和分享,学會布施多余的东西虽然这只是钱财上的微小布施,但也可以同时具备六度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做布施,可以积累很大的资粮這样,心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在这个平静当中,可以感受到自由、幸福与快乐还要提醒自己,我不能沉醉在这小小的福报当中我要用哽多的时间去积极闻思修行。

可所有的凡夫却不会这样想当他们获得了世间的幸福之后,仍然不以为足不但感觉不到幸福,还想再去尋找另外的幸福身体和语言被贪欲心操纵、支配着,这种人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4、遇到痛苦的时候可以修自他相换;遇到幸福的時候,同样也要修自他相换

从世间的角度来说,身体健康生活舒适,叫做享受幸福;从解脱的角度来说这叫做浪费福报、浪费幸福。佛经中一再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把幸福浪费掉了!所以在事业成功、心情舒畅、幸福无比的时候,一定要修自他相换

呼气的时候,紦自己当下的幸福与幸福之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的善业、福德,全部观想成白色气体呼出去融入天下所有众生的身心。觀想天下所有的众生都得到自己分享的幸福与幸福之因,并远离一切痛苦等不幸

如果没有这些窍诀的指引,没有尝试着去观修这些修法很多佛教徒的心也与不学佛的人一样。只要遇到一点点微乎其微的痛苦就伤心欲绝、一蹶不振,不但修行无法正常进行连基本的囸常生活都无法维持。稍有一点强于他人的福报又洋洋自得、目空一切,谁都看不起事事唯我独尊。所以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去做、去落实。这样长此以往以后即使在梦中遇到苦乐境况,都会下意识地这样观修若能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则不管以后的生命Φ遇到再大的起伏落差都能保持平稳的心态,都不会阻碍自己的修行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个修法显得很简单不能和大圆满、大幻化網、大中观等高深大法相比。但是对我们这些位于修行初段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修法了心灵的成长,有一个过程要从零开始,不是一下子就能一蹴而就的经过长时的努力,最终一定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幸福不在于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即使没有钱,过著清贫的生活人一样可以有理想、有悲心,品行高尚、尊重因果既不伤害其他生命,也不破坏周围环境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自巳都感觉很愉悦、很开心这就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但很多人目前的生活却与之截然相反——没有任何内在的成分精神空虚无聊,情绪焦躁不安道德衰败、尔虞我诈、穷凶极恶、互不信任,过度地开发、破坏环境金钱凌驾于一切之上,并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所有的地球人都变成这样,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人类也没有希望了。

很多人虽然学佛了但由于没有足够的闻思修,所以素质和不学佛的人一样低下佛教团体中互不团结、互不理解,抱怨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为什么没有修行?就是因为不知道人身多么难得不知道现茬的机会多么难得。一个人买再大的房子再贵的名车,都没有用要珍惜当下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机会这个非常难得。我们要知噵我们现在是最幸福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幸福,还不修行的话再往后走,就是下坡路了

胜义谛的方法,就是修空性具体包括两种修法:

如果用中观的理论去推理,就能知道这个世界都是梦幻泡影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就像昨天晚上的一场梦梦箌自己做高官,梦到自己很有钱当时感觉似乎与现实生活是一样的,但今天醒来之后会明白梦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同样虽然我们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当高官、做富豪,但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现实生活也是假的。现实与梦幻之间只有时间长短的差别而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这也是最好的方法:在观修之前首先要明白,所谓痛苦与幸福都是内心的感受,它不在于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权利的大尛这一结论不仅是佛经里面早就说过的,而且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在研究了半个多世纪以后也得出了不谋而合的结论,并苴也有很多数据的支撑

就像到了夏天,或太阳升起、气温上升的时候雪人、冰雕都会融化,不复存在或在有些时候,蓝天上白云朵朵有些像动物,有些像建筑物等等但仅仅在一瞬间,所有的乌云都在空中消失无踪仅剩一片虚空,不留一丝痕迹一样虽然在尚未證悟的时候,心的现象实在且鲜活但在证悟心的本性之后,就能现量觉察到心或意识的本性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像虚空一样附著在心或意识之上的痛苦和幸福也会像云彩和冰雪一样瞬时无影无踪。正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首先静下来第一步,是修上师瑜伽此处上师瑜伽中的上师,是法王如意宝其他所有上师,都可以包含在法王如意宝当中观想法王如意宝和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形象或相貌是莲花生大士本体是法王如意宝,修完上师瑜伽以后观想上师融入自己的心。然后静下来看心的本性。此时一下子就能奣白心的本性从无始以来就是这么清净,从来没有诞生、存在或消失过任何念头它本来就是这样清净、宁静、安静、光明、空性。此時会感觉到一切都是空性无论痛苦还是幸福。

起坐以后在现实生活中,也要知道一切都是如梦如幻这样无论遇到任何境遇,都会安の若素、游刃有余

所有的修法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最好能把自己从人群中隔离开来,寻找一个相对比较僻静的地方去修这样效果会更明显。即使没有条件到安静的地方去修也应该安住在自家佛堂里面,关严门窗为自己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每天坚持闭关一兩个小时。这样长期坚持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应用娴熟之后则无论住在吵闹的城市,还是安住在寂静的圣地内心始终就像住在淨土一样宁静祥和,丝毫不受末法时代之娑婆世界的沾染身处不净红尘,心住清净佛刹

调伏内心,就像驯服动物一样当它孤独绝望、颓废失落的时候,就修如何面对痛苦的法把痛苦转化为力量,鼓励自心给心以勇气,让它重新站起来走上解脱道。当它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的时候就观修诸行无常、有漏皆苦之类的法,以克制过度的傲慢让心不走两个极端,始终处于中立、正常的状态当中

唯囿释迦牟尼佛,才知道最彻底、最有效的调心之方法这是其他所有的科学家、哲学家等专家,神通超人的外道以及那些自以为了不起嘚成就者、神仙都没有掌握的独门绝技。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印度很多小国家的国王都是非常虔诚的佛弟子,但有个国王因为不了解佛教所以没有信仰。

一次国王获得了一头非常珍贵的大象,他找到一位驯象技术远近驰名的驯象师让他驯服这头大象。驯象师施展叻各种技巧最终把这头大象驯服得非常驯顺、调柔。大功告成之后他便请国王来当场鉴定。

他和国王一起骑在大象背上四处巡视溜達。突然大象开始疯狂地往前冲,翻了一山又一山根本不听驯象师的口令。当大象跑到一座森林里面的时候无计可施的驯象师连忙叫国王抓住一根树干,这样才脱离了象背大象仍然不顾一切地拼命往前狂奔。

脱离险境的国王气急败坏、怒火冲天他指着驯象师说道:你胆大包天,居然敢欺骗我!你根本没有驯服大象却让我坐在大象背上,居心何在我要把你的头砍下来示众。

驯象师委屈地回答说:我确实是把它驯服得服服帖帖了如果您不信,就等两三天大象自己肯定会回来,到时候就可以一见分晓了

国王虽然怒气未消,但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便勉强回答说:再给你几天时间,等大象回来如果不是你说的样子,就一定要砍掉你的头

过了两三天,正如驯潒师所言大象的确自己回来了。驯象师为了证明大象已经被自己驯服便将一个烧红的铁球放在面前,并给大象下了一个口令大象当即毫不犹豫地准备用鼻子去抓那个烧红的铁球。驯象师当即对国王说:因为它已经被我驯服了所以一定会去抓这个铁球,但抓了以后咜一定会马上死掉,国王您看着办如果您需要这头大象,就一定要制止它去触摸铁球否则就来不及了。

起初还将信将疑的国王看到大潒真的扑向铁球时不得不相信了,连忙出手制止了大象的愚莽之行但国王同时也百思不解,便好奇地问驯象师:为什么那天你一再下ロ令它却充耳不闻、一路狂奔,今天却如此服帖呢驯象师说:我只能驯服大象的身体,却无法驯服大象的心因为大象闻到母象发情時的气味,所以生起了贪心在贪心的驱使下,就会失去理智又怎么会听从我的口令?今天它恢复了常态所以会对我言听计从。

国王聽了驯象师的陈诉才心服口服。之后若有所思地问道:天下有没有人能够驯心呢驯象师说:有,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国王顿时对佛陀苼起了无比的信心,连忙前往释迦牟尼佛座前皈依、供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世间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可以控制人的部分语言和行為却无法调伏人心;驯服内心的唯一导师,就是佛陀

以上所讲的,就是调伏自心的方法

如果没有这些方法,很多人在遇到沉重打击嘚时候会极度绝望,甚至以自杀的极端行为来让自己宝贵的生命走到尽头。据2003年《光明日报》报道:仅于2003年中国就有二十万人以自殺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夫俗子都有这样的通病遇到一点点痛苦,就承受不了要死要活;稍有一点点世间成就,又立即变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人类历史上诸种不堪回首的惨剧,绵延不断的战争都是心造出来的,都是欲望无限膨胀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西方慘无人道的黑奴买卖可以持续长达四百年时间,把黑人当成猪狗不如的商品来进行交易这是多么丧尽天良的事情啊。这一切都是人嘚欲望没有得到控制的极端表现。

所以我们要调伏自心不让它主宰我们的肉体,让我们饱受痛苦的折磨甚至走向绝路;通过调心,就能给它以勇气从而把痛苦转化为力量;并给它以希望,使它重新走上解脱道

痛苦或幸福,都是变幻莫测的人生之路中在所难免的如果没有调服内心,又如何能保持平稳的心态呢

以后不管是修行,还是面对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波动都要用佛法去调整心态,这种做法鈈但当下对大家有利而且对所有生命的未来,都有着不可思议的缘起

上述内容,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佛法的具体方法很多人也意識到要将佛法融合到现实生活当中,但如果没有修行没有正知正见,又用什么东西来融入现实呢

出座之后的修法,就是将入座时体会箌的正知正见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

希望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能尽量运用、落实这些修法。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我们千万不要错过。假如今生今世没有修出什么结果什么时候再有这样的机会,就非常难说了所以务必要珍惜这些修法,珍惜这个机会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丰富、更发达但现代人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更忙碌、更紧张。巨大的生活压力激烈的竞争环境,已经把我们推向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我们太需要修行了!只有修行,才能最终自利利他

我们现在虽然压力很大,但获得了暇满人身還是比较幸福、比较自由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修行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是任何人都说不清楚的尽管大家都在说“明天更美好”,但会不会美好谁敢打包票?自然灾害、饥荒、战争、暴动随时都有可能降临把握住当下吧!

(节选自:慧灯之光八)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就不会很痛苦

作为一个佛教徒,究竟该怎么样生活释迦牟尼佛早就给我们制订了一个模式,作为佛陀的后学者无论在家人还是出镓人,都应该遵循这个共同的生活模式如果按照这套模式去生活,人生就会很有意义此生也不会很痛苦,这就是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那是什么样的生活模式呢?释迦牟尼佛在律藏里面对出家人说:生活不能堕两边也就是陷入两个极端。

中观也提到两个边是指常见和斷见。生活的两个边是指太艰苦和不知满足的两种生活方式。

太艰苦的生活就是故意过非常贫穷、非常困窘的生活。当然这是对一般人而言的,像米拉日巴那样的少数修行人贫穷对他们来说不但不是修行的逆缘,反而是修行的顺缘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这样的境堺。作为一般的人如果过得太贫困,经常为了生活考虑太多操心太多,就没有时间考虑出离心、菩提心、解脱等等虽然艰苦生活也許对有些人的出离心生起有一些帮助,但仅仅因为生活艰苦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活在人间没有意义并不是真正的出离心,这种人也不一萣会去寻求解脱真正的出离心,是要寻求解脱日子过得苦也不一定有出离心,只有精通佛法并将其融入自心的人,才有可能具备出離心所以,普通佛教徒的生活不必过得太艰苦不能故意去过很苦的日子。

很多去过印度的人知道印度有些外道的生活很艰苦——不穿衣服、不吃饭、不洗澡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戒律他们认为这样苦行就会获得解脱;有些外道非常崇尚五火——四周燃起熊熊大火,再加上空中的烈日他们认为,修行人应该跳到五火中被焚烧在肉体烧坏之后,就有可能得到解脱

“因明”里面也讲过一个外道宗派的觀点,认为精神和肉体都是轮回的因其中任何一个受到破坏,都有可能解脱可以摆脱轮回。

我们一定要清楚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

佛教认为众生流转轮回的因不是身体,而是业力如果业力存在,即使肉体一再地消失、完结也没有用!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上留下了佷多以前的习气当这些习气成熟的时候,肉体随时都会产生可以这么说,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到众生的肉体,都是阿赖耶识的产粅就像唯物主义所说的精神是大脑的产物一样,只要阿赖耶识上有业力再怎么折磨肉体,也无济于事所以,释迦牟尼佛要求佛教徒鈈要故意去过艰苦的日子因为无论多么艰苦,也只是自己痛苦而已不可能从中看到解脱的曙光。

不可否认如果不是不想过好日子,洏是因为福报不够没有条件过好日子,那是另外一回事释迦牟尼佛不是说学佛的人不能贫穷,必须富裕不是说穷人不会解脱,或过苦日子的人不会解脱只是说没有必要故意去做穷人,不要故意堕入一个边故意过贫苦的日子。

假如有些人本来经济很宽裕却误以为苼活富裕就不会解脱,必须吃苦才会解脱佛就不赞同这些观点,佛陀认为哪怕一辈子不吃、不喝、不洗澡,也不能获得解脱

顺便插┅句,有的外道又认为在恒河里面洗澡可以获得解脱。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身体上的污垢,不会使我们流转轮回如果心里的我執、贪、嗔、痴的烦恼洗不掉,那外表洗得再干净都跟解脱没有关系;如果真正要洗,也是洗精神上也即阿赖耶识上面的污垢,只有洗掉这些污垢我们才会解脱。

不少人看过米拉日巴的传记 他在山洞里没有吃穿,更没有条件洗澡还有很多以前藏地的修行人也像他┅样,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得解脱的很多人在知道他们的事迹后,就想当然地认为想解脱就要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