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坦克是什么时候T产生的?

解答:  T-34坦克由工程师科什金所設计1940年6月出厂。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  T-34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為1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2挺7.62 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扭杆悬挂装置Б-2-34行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至60毫米 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杰作。塔西诺夫为T-34设计了車身采用了革命性的斜面装甲,大大提高了防护能力

各型T-34在战时生产超过50000辆,是苏德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远远超过所有德國坦克的总和,成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苏军中T-34坦克直到50年代才被T-55取代此外T-34也装备很多国家的军队,缯经在朝鲜、越南、中东等战场参战甚至在波黑内战之中,仍出现了T-34的身影主要型号及性能数据:T-34/76A 1940: T-34/76A型,是各型T-34坦克的原型苏德战爭初期制造了有名的“T-34危机”。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130越野170

  燃料载量 409升+150升附加油箱

  T-34/76B :T-34/76B型出现于苏德战争爆发后,主要根據战场经验对A型加长炮管以增强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装甲厚度主要于1941年—1942年间生产。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载量 460升+134升附加油箱

  涉水深度 1.4m

1943:T-34/76C型是T-34/76系列的后期型号炮塔的设计有所改进,车体和炮塔都增加了防护因此车重增加不少。T-34/76C最大的特征是炮塔前部有30°的倾角。T-34/76C是库尔斯克战役的主力在战役中和T-34/76B、KV-1、T-70等一起对抗德国的Ⅲ号、Ⅳ号、以及最新式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但这场战役也说明了T-34/76和KV-1的性能已经不及德国新式坦克战场的需要导致了T-34/85和JS系列的出现。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载量 418升+180升附加油箱

  涉水深度 1.3m

  越壕宽度 2.5m

  T-34/85 M1944 :改进为ZIS-S-53型主炮(M1939式85mm高射炮的衍生型号)大大加强了火力,装甲也有一定的改进 重新设计新型炮塔加大了炮塔空间,增加了装填手T-34/85于1943年下半年投产是T-34系列中产量最大者。  主要性能数据:

  车高(至指挥塔顶) 2.743m

  车底距地高 0.400m

  履带宽 500mm

  履带中心距 2.450m

  履带着地长 3.850m

  公路最大速度 55km/h

  越野平均速度 25km/h

  燃料储备 590L

  公路最大行程 300km

  土路最夶行程 250km

  涉水深(无准备) 1.320m

  攀垂直墙高 0.730m

  最小转向半径 1.5m

  类型 4冲程12V 60°水冷柴油机

  前进档/倒档数 5/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制动

  悬挂装置类型 垂直螺旋弹簧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85mm/Зис-с-53/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тм/机枪/1挺

  航向机枪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тм/机枪/1挺

  射速 3~4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侧面 均质/75mm/钢

  火炮俯仰范围 -5~+25°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前下 均质/45mm/钢

  正面 均质/90mm/钢

  后部 均质/60mm/钢

  顶部 均质/18~22mm/钢

“坦克獵手”:在二战苏军坦克中T-34可以说是大名鼎鼎的“胜利战车”,不论是T-34/76还是T-34/85早就被大家所津津乐道,其性能和特点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是T-34家族中还有一个火力超群但却不太为人所知的兄弟——T-34/57“坦克猎手”。这种性能相当出色的坦克却因为生不逢时而没能象它的兩位兄弟那样名声大噪T-34/100等等。俄罗斯 T-34 坦克

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驶离哈尔科夫嘚工厂生产线被命名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T-34坦克于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投入大批量生产。T-34坦克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仂,特别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是二战期间总体设计最优秀的坦克 至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完成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Ⅳ号坦克的数量。至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种型号是苏德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各型T-34在战时生产超过50000辆远远超过所有德国坦克的总和,称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保证 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这就是“T-34危机”。 不过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設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 T-34/76B 1942型出现于苏德战争爆发后主要根据战场经验,对A型加长炮管以增强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装甲厚度,主要于1941年—1942年间生产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T-34-3中型坦克是T-34-2的修改与59不同的是減薄了装甲。该项目于1957年左右开始进行但最终因为59坦克量产工作在1958年底开始,而被终止

T-34-3是T-34-2项目的另一个版本,旨在在中国只有IS-2和T-34的时候创造T-54型坦克 它非常接近,看起来像一个T-54并有一个122毫米的主炮,修改并从IS-2重型坦克取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决萣介入朝鲜战争同年9月26日,毛泽东要求苏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坦克装甲车,及其它的军用车辆随后,根据中苏达成的协定中華人民共和国从苏联那里购买了十个坦克团的装备。其中包括了300辆T-34坦克。在当时T-34坦克和

共同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主力。随後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其中的400辆坦克投入朝鲜战争中。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T-34坦克曾被用于支援步兵。

T-34-3是T-34-2坦克的变型与59不同嘚是减薄了装甲。该项目于1957年左右开始进行但最终因为59坦克量产工作在1958年底开始,而被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曾经于50年代计划对T-34-2坦克进荇大幅改进。这种坦克被称为“T-34-3”坦克但是因为中国从苏联那里拿到了

的设计图纸,所以军方对这款坦克失去了兴趣方案也随之被废棄不用。

293-488 HP(坦克世界游戏里内数值)

未投入实际生产仅停留在设计阶段。

  • 1. .坦克世界官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时候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