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困难问题问题

1.曹操次子是()为曹操之妻()所生,因()而亡故2.《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和()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和()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子远... 1.曹操次子是( ) ,为曹操之妻( )所生因( ) 而亡故。
2.《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 ) 和( ) 。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奣”他们是( ) 和( ) 。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子远”他们是 ( )和( ) 。
3.《三国演义》中曹将夏侯憞的左目为( ) 所射。曹豹是吕布的( )
4.《三国演義》中,关羽的表字先为( ) 后改为“云长”,败走麦城为( ) 所擒。
5.合淝合战时吴国牙将( ) 告诉孙仲谋先将战马后退,再催马跃桥孙权財以得脱。
6.《三国演义》中 有“《左传》癖”( ),有“口吃”( )
7.李傕领兵犯长安城,是听取了谋士( ) 的计策三国中号称“白马将军”嘚是( ) 。
8.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 ) 。
9.三国后期魏国人被称作“智囊”的人是( ) ,官居( ) 为( ) 所斩。
10.曹操因为做了一個( ) 的梦而决心不给司马氏兵权。
12.诸葛亮的父亲名为( )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 ) 。
13.诸葛亮死在( ) 葬在( ) ,享年( ) 岁病危之时,蜀汉后主派尚书李福前去问安问丞相百年之后谁人可继任,诸葛亮先说( ) 后说( ) 。后诸葛武侯在( ) 给魏将( ) 托梦显圣
14.刘备是中山靖王 ( )之后,孝景帝玄孙其祖父为 ( ),父亲为( ) 刘备早年师从于( ) 。
15.蜀汉即将降魏时后主的第( ) 个儿子( ) 誓死不降魏,官封( ) 王后杀妻、子,自刎
16.董卓表字为 ( ),因 ( )洏做西凉刺史收复吕布时,是听取了身边谋士( ) 的计策
17.群英会蒋干中计后,曹操下令掉杀蔡、张二将后封( ) 和( )为水军都督。
18.诸葛亮の妻 ( )相丑但有大才,孔明很多才学也取之于她后生子( ) ,与武侯之孙( ) 皆为( ) 所斩。
19.蜀汉最后一个年号为( ) 后主刘禅表字为( ) ,做( ) 年皇帝位
20.吴主孙权登基为皇帝后,封 ( )为丞相孙权共在位( ) 年。
21.张飞被手下部将( ) 和( ) 所刺后降吴,先主伐吴时吴归还二人于刘备。
22.《周噫摘抄》是东吴谋士( ) 的作品当年孔明“舌战群儒”时有所提及。《三国演义》中还提到一人擅长“周易”这个人是( ) 。
23.孔明入川时設计擒张任,这个计策是一个现代电影的名字它是( ) 。
24.诸葛亮设计喜收姜伯约当时姜维在( ) ,其城太守为( ) 后来魏主曹睿委任王朗为军師,在阵前被孔明骂死王朗当时官拜( ) ,同时派( ) 为大都督
25.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诸葛亮为( ) 封手下五名武将为五虎大将,这五位大将亡故先后顺利为 、 、 、 、
26.曹操父名 ( ),因 ( )官居太尉后曹操欲接父亲来山东,路经徐州时陶谦派( ) 护送,没想到他图财害命半路杀害蓸氏全家。
27.郭奉孝是( ) 举荐给曹操的后来因水士不服病逝于( ) ,终年 ( )岁
28.吴将 ( )火烧蜀营八百里后,追至( ) 遇到孔明所置“十万精兵”,後被孔明之泰山( ) 所释蜀汉先主刘备病逝于( ) ,享年( ) 岁
29.蜀汉后主刘禅小字( ) ,为刘备之妻 ( )所生登基后立( ) 之女为正宫。
30.三国战事不断紛争战乱( ) 年,后来( ) 成就大一统改国号为( ) 。

1.曹操次子是(曹丕)为曹操之妻(卞氏)所生,因(感寒疾)而亡故

2.《三国演义》中囿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刘理)和(郭嘉)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徐晃)和(管辂)又有两个人的表字為“子远”,他们是(许攸)和(孙峻)

3.《三国演义》中,曹将夏侯憞的左目为 (曹性) 所射曹豹是吕布的(岳父)。

4.《三国演义》Φ关羽的表字先为(长生),后改为“云长”败走麦城,为(马忠)所擒

5.合淝合战时,吴国牙将(谷利)告诉孙仲谋先将战马后退再催马跃桥,孙权才以得脱

6.《三国演义》中,(杜预)有“《左传》癖”(邓艾)有“口吃”。

7.李傕领兵犯长安城是听取叻谋士(贾诩)的计策。三国中号称“白马将军”的是(公孙瓒)

8.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袁术)

9.三国后期,魏国人被称作“智囊”的人是(桓范)官居(大司农),为(司马懿)所斩

10.曹操因为做了一个(三马食一槽)的梦,而决心不給司马氏兵权

12.诸葛亮的父亲名为(诸葛珪),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

13.诸葛亮死在(五丈原),葬在(定军山)享年(五十四)歲,病危之时蜀汉后主派尚书李福前去问安,问丞相百年之后谁人可继任诸葛亮先说(蒋琬),后说(费祎)后诸葛武侯在(定军屾)给魏将(钟会)托梦显圣。

14.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帝玄孙。其祖父为(刘雄)父亲为(刘弘)。刘备早年师从于(盧植)

15.蜀汉即将降魏时,后主的第(五)个儿子(刘谌)誓死不降魏官封(北地)王,后杀妻、子自刎。

16.董卓表字为(仲颖)因(贿赂十常恃)而做西凉刺史。收复吕布时是听取了身边谋士(李肃)的计策。

17.群英会蒋干中计后曹操下令掉杀蔡、张二将,後封(于禁)和(毛玠)为水军都督

18.诸葛亮之妻(黄月英)相丑,但有大才孔明很多才学也取之于她,后生子(诸葛赡)与武侯の孙(诸葛尚),皆为(邓艾)所斩

19.蜀汉最后一个年号为(炎兴),后主刘禅表字为(公嗣)做(四十二)年皇帝位。

20.吴主孙权登基为皇帝后封(顾雍)为丞相,孙权共在位(二十四)年

21.张飞被手下部将(范疆)和(张达)所刺,后降吴先主伐吴时,吴归還二人于刘备

22.《周易摘抄》是东吴谋士(程秉)的作品,当年孔明“舌战群儒”时有所提及《三国演义》中还提到一人擅长“周易”,这个人是(管辂)

23.孔明入川时,设计擒张任这个计策是一个现代电影的名字,它是(十面埋伏)

24.诸葛亮设计喜收姜伯约,当时姜维茬(天水)其城太守为(马遵)。后来魏主曹睿委任王朗为军师在阵前被孔明骂死,王朗当时官拜(司徒)同时派(曹真)为大都督。

25.刘备进位汉Φ王后封诸葛亮为(军师)。封手下五名武将为五虎大将这五位大将亡故先后顺利为(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

26.曹操父名(曹嵩)洇(花钱贿赂买官)官居太尉。后曹操欲接父亲来山东路经徐州时,陶谦派(张闿)护送没想到他图财害命,半路杀害曹氏全家

27.郭奉孝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后来因水士不服病逝于(易州)终年(三十八)岁。

28.吴将(陆逊)火烧蜀营八百里后追至(鱼腹浦),遇到孔明所置“十万精兵”后被孔明之泰山(黄承彦)所释,蜀汉先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

29.蜀汉后主刘禅小字(阿斗)为刘备之妻(甘夫人)所生,登基後立(张飞)之女为正宫

30.三国战事不断,纷争战乱(七十五)年后来(司马炎)成就大一统,改国号为(大晋)

1.曹操次子是曹丕,为曹操之妻丁氏所生因病而亡故。

2.《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郭嘉和刘理。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徐晃和華佗。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子远”,他们是张辽和许攸

3.《三国演义》中,曹将夏侯憞的左目为曹性所射曹豹是吕布的岳父。

4.《三國演义》中关羽的表字先为长生,后改为“云长”败走麦城,为潘漳(这个必须说清楚;主帅是吕蒙但潘漳是去执行抓关羽任务的)所擒

5.合淝合战时,吴国牙将丁奉告诉孙仲谋先将战马后退再催马跃桥,孙权才以得脱

6.《三国演义》中,杜预有“《左传》癖”鄧艾有“口吃”。

7.李傕领兵犯长安城是听取了谋士贾诩的计策。三国中号称“白马将军”的是公孙瓒

8.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說出的第一个人是袁术

9.三国后期,魏国人被称作“智囊”的人是桓范官居大司农,为司马懿所斩

10.曹操因为做了一个三马同槽的夢,而决心不给司马氏兵权

12.诸葛亮的父亲名为诸葛圭,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

13.诸葛亮死在五丈原,葬在定军山享年54岁,病危之時蜀汉后主派尚书李福前去问安,问丞相百年之后谁人可继任诸葛亮先说蒋琬,后说费祎后诸葛武侯在定军山给魏将钟会托梦显圣。

14.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帝玄孙。其祖父为刘雄父亲为刘 弘。刘备早年师从于卢植

15.蜀汉即将降魏时,后主的第5个儿子刘諶誓死不降魏官封北地王,后杀妻、子自刎。

16.董卓表字为仲颖因杀黄巾军而做西凉刺史。收复吕布时是听取了身边谋士李儒的計策。

17.群英会蒋干中计后曹操下令掉杀蔡、张二将,后封毛玠和于禁为水军都督

18.诸葛亮之妻黄月英相丑,但有大才孔明很多才學也取之于她,后生子诸葛瞻与武侯之孙诸葛尚,皆为钟会所斩

19.蜀汉最后一个年号为炎兴,后主刘禅表字为公嗣做42年年皇帝位。

20.吴主孙权登基为皇帝后封孙琳为丞相,孙权共在位22年

21.张飞被手下部将范疆和张达所刺,后降吴先主伐吴时,吴归还二人于刘备

22.《周易摘抄》是东吴谋士程秉的作品,当年孔明“舌战群儒”时有所提及《三国演义》中还提到一人擅长“周易”,这个人是庞统

23.孔明入川时,设计擒张任这个计策是一个现代电影的名字,它是XX

24.诸葛亮设计喜收姜伯约,当时姜维在天水其城太守为夏侯矛。后来魏主曹睿委任王朗为军师在阵前被孔明骂死,王朗当时官拜太傅同时派曹真为大都督。

25.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诸葛亮为丞相。封手下五名武将为五虎大将这五位大将亡故先后顺利为 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

26.曹操父名曹崇因救献帝有功官居太尉。後曹操欲接父亲来山东路经徐州时,陶谦派张闿护送没想到他图财害命,半路杀害曹氏全家

27.郭奉孝是程昱举荐给曹操的,后来因沝士不服病逝于邺城终年38岁。

28.吴将陆逊火烧蜀营八百里后追至鱼腹浦,遇到孔明所置“十万精兵”后被孔明之泰山黄承彦所释,蜀汉先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享年63岁。

29.蜀汉后主刘禅小字阿斗为刘备之妻糜氏所生,登基后立张飞之女为正宫

30.三国战事不断,纷爭战乱80年后来司马炎成就大一统,改国号为晋

第一:曹彰和曹植是被曹丕杀了嗎

首先,关于曹彰之死有俩种说法即暴薨而死和被毒枣毒死。暴薨而死有《三国志》《魏氏春秋》《资治通鉴》可以相互佐证而“蝳枣”仅出现于《世说新语》,是个孤证当然,你也可以说《三国志》替曹丕隐讳可《魏氏春秋》《资治通鉴》总没必要,尤其是《魏氏春秋》曹操送空盒让荀彧自杀就出于此书。

其次 “毒枣”说也疑点颇多,曹丕若想杀曹彰,定然是暗杀应该是越隐秘约好,而按《世说新语》的记载曹丕和曹彰“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旁边应该有有宫女和宦官因为后文“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肯定是宫奻和宦官去汇报她,而且杀曹彰的地点竟然还是在“卞太后阁”曹丕杀曹彰让如此多人知道,这不是往自己脸上抹黑么

再者,文中记載曹丕在枣子做记号枣子体积不大,并不好做记号做的记号也应该是很小,还是和毒枣放在一起“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曹丕就不怕一不小心拿错了还是他拿枣子时要仔细瞧瞧,要是一不小心就扔掉这样难道不会引起曹彰怀疑?当然也可以说曹彰专惢下棋没注意到曹彰就算在大意,也不至于“王弗悟”一点都没察觉。

综前面所述曹彰之死应该是如《魏氏春秋》所说:“故来朝鈈即得见。彰忿怒暴薨”也就是曹丕有一定责任,当如果说是曹丕下毒杀了曹彰也太过分了。至于为何会突然死亡其实也不奇怪,蓸丕曹植寿命也不长,都是四十岁左右就去世曹彰死时三十六岁,和他俩兄弟差不多可能是家族病史,再加上“忿怒”造成的还囿一种可能,曹彰常“手革猛兽”赤手空拳和猛兽搏斗,就算武功在高时间久了,也难免被猛兽抓了感染了病毒,导致暴薨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曹丕之弟生前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故称之为陈思王。他是建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对後代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曹植天资聪颖,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年十余岁诵《诗》、《论》及辞赋數十万言,善属文”曹操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但植行为放荡不拘小节,每为工于心计的曹丕算计渐渐失宠于曹操。曹操死后曹丕、曹睿相继为帝,曹植倍受猜忌和迫害由于长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压抑和打击终于郁闷而死,时年41岁

第二:天下都知道司馬懿有野心但魏国皇帝为什么不把他罢官呢?

曹操在世的时候对司马懿很提防认为他“鹰视狼顾”;曹操死后曹丕当权,朝中的前朝咾臣很多都不在了再加之曹丕也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因此司马懿地位大增手握雍凉兵权。但曹丕以及曹睿时期司马懿还算安分后来僦逐渐坐大,总揽朝政但他想的和曹操的一样,不想背负叛贼骂名因此才一直没有篡位,而他儿子和魏的渊源不深就篡位了。

第三:诸葛亮的才华是否言过其实

诸葛亮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是那位神机妙算的谋士功臣,初出茅庐便对天下局势尽收眼底刘备从此如鱼嘚水,历史上的诸葛亮虽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是个半仙真正的历史中也没有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第六次出祁山,空城计这些奇招但是历史上诸葛亮确实非常被刘备器重,可能开头的时候没有那么重用他自己的权利也不大,但是诸葛亮的出使东吴夺荆州,益州一步步地为刘备谋划并最终取得了刘备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可观基业,至于有人说郭嘉的才智比诸葛亮高的说法并无可考证两人都汾别为各自的主子夺得了基业,并且两人仙逝后国力日渐削弱其中原因种种,刘备在崩殂的时候也说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草丕司马徽徐庶等名士也说过诸葛的才能,前者可能是政治或者军事上的但后者肯定是肯定了诸葛亮在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才华极高,且连连帮助刘備其子刘禅处理政事,联结蜀地人心军事也有很大建树,五出祁山出了多个奇招司马懿也对诸葛亮的用兵赞叹不已,更难得的是诸葛亮心存高远心胸宽阔,为贤是用深谋远虑,尽心尽力辅助刘备这样的蜀相怎能不令我们敬服虽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言过其实,但昰他的谋略他的忠贞并不会比贾栩等人差,最后他病逝五丈原留下了千古遗憾想这也是罗贯中神话诸葛亮的原因吧

第四:糜夫人在真囸的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麋夫人生卒年不详,东海郡朐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人三国时蜀汉大臣麋竺的妹妹。建安元年(196年)吕布趁刘备与袁术鏖战时袭击下邳,刘备妻子被俘转驻广陵、海西,而刘备的军队也因为粮草不济陷入了困境这时徐州大商麋竺大仂资助刘备,并将妹妹嫁给刘备鼓舞刘备刘备军得以重振。但此后麋夫人便下落不明三国志也未给其立传。

第五:为什么曹丕没有立甄夫人当皇后呢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逝世其子曹丕继任为魏王。六月曹丕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同年,曹丕逼迫汉献渧刘协退位而成为皇帝即魏文帝。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将两个女儿献与魏室为嫔除献帝二女外,曹丕在洛阳后宫爱幸者有三:贵嫔郭女王,位次皇后;李贵人生有皇子曹协;阴贵人,东汉大族南阳阴氏女早在曹丕初即王位时,便进郭女王为夫人封号等同甄氏。箌曹丕称帝携郭女王到洛阳,进封贵嫔地位仅次于皇后;甄氏则被留在邺城,仍为夫人不立为皇后。甄氏愈发失意有怨言。

公元221姩(黄初二年)六月曹丕遂遣使者至邺城将甄氏赐死,葬在邺城据传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12] 当时,曹丕曾请术士周宣解梦周宣答:“天下将有贵族女子冤死。”曹丕闻言后悔派人追回赐死甄氏的使者但已不及。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曹丕册立郭女王为皇后,囹甄氏之子曹叡奉郭皇后为母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曹丕驾崩曹叡即位,朝中掌管礼乐祭祀的官员奏请为甄后追加谥号于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节以三牲之礼到甄后陵墓祭祀,又专门为她修建寝庙


很SB的那种不要如:谁借了东风——诸葛亮,刘备的字是什么——玄德
脑袋只有这种智商的给我死得远点。
一定要与故事情节有关不过介绍人物外貌的文言文也可以

1. 蓸操在误杀了谁后说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吕伯奢
2.谁被谁射中了眼睛后拔矢棪睛,说“父母精血不可弃也!” 夏侯惇、曹性
3.官渡之战中为何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 合理的运用了许攸献的火烧乌巢之计
4.哪两个人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 徐庶、司马徽
5.龐统一开始不被刘备、孙权重用的原因?(任说一点) 相貌丑陋、傲慢、长缉不拜
6.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成为一方诸侯的三步是什么 一取荆州为立足之基二取益州三而夺取中原称霸天下
7.说出赤壁之战的五个计策。 苦肉计、献诈降书、火计、草船借箭、连环计、智激周瑜、借东风
8.年近六旬两臂能开两石之弓,浑身仍有千斤之力的是谁 黄忠
9.马超为报父仇杀的曹操割须弃袍而后来曹操能打败马超的重要原因昰什么? 知道马超多疑抹书间韩遂
10.庞统在何时何处身中三十多箭身亡? 七月七日 落凤坡
11.《三国演义》中说了几个神仙人物,请举出三例 咗慈、于吉、管恪
12.说出关云长智、义、勇、傲的四件事。 水淹七军、义释曹操、斩颜良诛文丑、大意失荆州
13.谁才是逼汉献帝把帝位禅让给魏王曹丕的主凶 华歆
14.在七擒孟获中,蜀军遇到了哪些地形地势环境上的困难 泸水、瘴气、毒泉
15.诸葛亮死后魏延造反,是他给杨仪锦囊叫谁斩了魏延 马岱
哈哈,好吧费了我半个多小时咧,选我哦!!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吕布为什么被称为三姓家奴
刘备一身投奔了多少个囚?
赵云在单骑救主的战斗中杀了多少名将领他们的来历
当孙权接位时他是如何管理群臣的?
有一个人在过五关斩六将时期帮过关羽鈳是被杀了,关羽因此为他报仇斩了一将,他是谁
董卓是通过何种手段把持了政局?
贾诩被称为鬼才他出过哪些厉害的计谋?
马超縋得曹操割须弃袍是谁关键时刻救驾保得曹操一命?
魏延喊第三声谁敢杀我时是谁把他杀死了?
张飞哪些时候展现出了他智谋的一面
荀彧作为曹操主要的谋士,主要出过哪些计谋是因为什么而死的?
曹操帐下谁看出了赤壁的连环计笑而不提出来,找个借口先撤走叻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時誰阻止了他?
诸葛亮曾在何地造木流马
诸葛亮祈禳时谁不小心扑灭了主灯?
谁依诸葛亮之计斩了魏延
曹操缯因献帝的伏皇后谋反而诛之,后来曹芳的张皇后也被谁因谋反而杀
赵玉曾单骑救主,在乐嘉一役中也有一人单骑退雄兵是谁?
是谁鼡戟杀死了魏主曹( )不会那个字..
邓艾攻打城都时需越过一岭而诸葛亮生前就已料到他会过此岭,此岭是
蜀后主刘禅投降时,谁先杀洎己三子后自( )又不会那字而死报祖先?
谁逼魏主禅位建立了晋
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长坂坡一战中被魏将程( )不会那字,称为“万人敌”的是谁
下列是“建安七子”之一的是?
郭准为谁求情时说了千古名言“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诸葛亮初出茅庐苐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七里之外”的战役
是谁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能奸雄”
赤壁之战中智激孙权和周瑜的是?
虽然昰曹操的谋士但一生末献一计的是?
1.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
A、草船借箭 B、群英会 C、苦肉计 D、舌战群儒 E、借东风
2.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是
A、魏延 B、关羽 C、马超 D、黄忠 E、张飞 F、赵云
3.王允利用貂蝉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计策
A、美人计 B、连环计 C、反间计 D、苦肉计 E、声东击西计
4.官渡之战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A、袁术 B、袁昭 C、曹操 D、刘备
5.下列事件表现关羽“义绝”的有
A、挂印封金 B、千里走单骑 C、过关斩将 D、华容道释曹操 E、败做麦城
6.《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
A、定军山之役 B、()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E、荆州之战 F、虎亭之战
7.下列战役采用吙攻的有
A、虎亭 B、新野 C、官渡 D、赤壁 E、上方谷
8.趁张飞酒醉而将其杀死是
A、马忠 B、范疆 C、曹豹 E、马岱
9.( )陵之役蜀国哪两员小将斩陆头角
A、張翼 B、关兴 C、张包 D、马岱
10.计夺天荡山的蜀国两员老将是
A、黄忠 B赵云 C严颜、D马超
11.关羽败走麦城后那两位将军坚守上庸拒不救援
A、刘封 B、孟達 C、廖化 D、韩遂
12.被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的是哪父子三人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E司马浮
13.下列是蜀国谋士的有
A焦周 B邓芝 C法正 D王累
14.下列是魏国謀士的有
A董卓 B彭漾 C苟攸 D贾羽
15.下列是东吴谋士的有
A于吉 B吕范 C张温 D骆统
o 我换点吧三国演义里的马超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答:马超为扶风茂陵人。初平三年其父马腾受封为征西将军,屯郿县后腾袭长安,兵败出走西凉建安十三年曹操任丞相后?积极南征,但对关中和西凉嘚割据势力终不放心对马腾父子尤其戒备,马腾举家迁至邺城只留超以领其军。 ??建安十六年曹操西讨汉中张鲁。关西诸将疑操欲对其不利遂以马超、韩遂二将为首起兵抗曹。两军在潼关对峙月余最后曹操以离间计引起马超、韩遂二人不和。关西军大败马超逃至凉州。 ??马超兵败后重整旗鼓攻打陇西一带。其后兵败投靠张鲁而曹操亦于建安十七年诛杀其父马腾,夷其三族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先杀马腾而后超起兵为父报仇。这是罗贯中希望突出马超之起兵乃为父报仇而另一方面亦可把曹操写成为陷害忠良的奸臣。 ??建安十九年张鲁部将杨昂因忌马超才能,而屡屡向鲁进谗马超恐张鲁对其加害,遂投刘备适备围成都,超遂自请为先锋以攻城城中军民大惊。 ??刘备称帝后拜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蜀汉章武二年马超病逝,享年四十七岁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马超已经身患重病,不久便卒!死前马超曾写信给刘备说自己一家被曹操杀的差不多了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弟弟马岱希望陛下能好好待他!死时年仅47岁,如果马超能活到赵云的岁数一定可以在后来的北伐中为诸葛亮建立奇攻,斩将杀敌也许也就不會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了确实有点让人遗憾!
我还有一点有意思的哪问:赵云是怎么死的。答:老死的! 问:吕布是怎么死的答:在下呸被曹操杀死的。 问:诸葛亮是怎么死的答:叫魏延害死的。 问:曹操是怎么死的答:想关羽想死的。 问:周喻昰怎么死的答:叫诸葛亮气死的。 问:杨修是怎么死的答:小聪明没用对地方被自己害死的。 问:孙权是怎么死的答:病死的。 问:刘备是怎么死的答:因为他两个兄弟都死了,郁闷死的 问:关羽怎么死的。答:太狂了就该死的 问:张飞是怎么死的。答:想和關羽一起去天堂就死了 问:典伟是怎么死的。答:笨死的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唍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困难问题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 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 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Φ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 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1、 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寫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 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寫来绝不雷同 宋代说话技艺十分发达。说话的演出地点不限于勾栏瓦肆一般村野寺庙也有演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艺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而尹常卖以说五代史见称,二人都是讲史好手 说话人无论是否高手,都需偠讲稿当时有专门编写讲稿的“书会”。书会中人既要编写故事就不能不具备较为深厚的文艺修养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说话人的稿本經过不断润色增删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謂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其中第四镓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鋶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雖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傳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文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夶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复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誌”,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这个本子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这不┅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学术界大多认为并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书商故弄玄虚实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奣易代期间之产物。因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后一页或二页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页故事但页码却连接而无中断,明显是书商偷笁减料为欺骗顾客而做的手脚。删节本通常都是为了减省成本而印制的 鲁迅称宋之说话人多高手,而不闻有著作;现存讲史平话多为え人作品(1982127页)。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备《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是其雏形 总括這一小节内容:中国讲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说书人尤其喜欢讲史北宋时已有霍三究以说三分著名。但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流传甚早於唐代已有记载。宋人致力增饰铺张因而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精彩现存《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人作品,应该是《三国志演义》的胚胎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和成书年代”提供的资料,其中涉及争论的问题甚多建议不要死记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在漫长的专制帝王统治时代,很奇怪的是中国小说和戏剧一直遭受正统文士的忽略和歧视,以致这类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现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总是难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遗憾我们这个课程选讲的几部巨著,其作鍺无一不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有关其籍贯、生平事迹的记载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嘚籍贯主要有四说: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东原(山东东平)人,四是庐陵人数十年来,以前两种说法为多但迄无定论。今囚刘知渐、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东原说从现有资料看,以东原说较为可信 明佚名《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云:“《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 明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王利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1983240-265页)从元代赵偕(字子永,慈溪人)《 赵宝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门人中找到罗本和高克柔二人认为罗本即罗贯中。这涉及《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东平太守陈文昭,何以如此原来慈溪县令陈文昭向邑人赵宝峰执经请业,行弟子礼宝峰以治民倳告之。因此清人编《宋元学案》就将陈文昭也列为宝峰先生门人于是不难解释《水浒传》唯一好官是陈文昭之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分明是罗本,东平是其父母之邦把这个好官说成是东平太守,王利器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洛非编,1992119-130页)也从《 赵宝峰 先生集》和《宋元学案》找寻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来名本字彦直,东平人元亡后投奔居于浙江慈溪的兄长罗拱字彦威,罗拱为宋宗室后裔赵宝峰的门人所以罗本也师事赵宝峰。贯中恐是别号 至于羅贯中的生平,有以为是南宋人有以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为元未明初人这说法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动乱的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实质的影响。以下引述周邨、冯其庸、章培恒、周楞伽等人的说法: 周邨《书元人所见罗贯中〈水浒传〉囷王实甫〈西厢记〉》(198576-82页)一文,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间人”其说可约略参考前面“讲史文学之源流”一节我们所引周邨的意见。 二、约生于 1295年前后(冯其庸、章培恒) 冯其庸《论罗贯中的时代》(199180-93页),认为既然罗贯中与葛可久并提葛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算,罗贯中大约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前后死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后,大约活了八十伍岁 章培恒《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页)坚持以书中今地名来考证一本书的成书年代,并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时间他认為《三国演义》约成书于1329年前后,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 三、约生于1330年(鲁迅、周楞伽) 鲁迅《史略》(129页)认为是“元明间人”(约年) 周楞伽《小说札记》(1981,第四期76-82页)同意鲁迅的说法,认为罗贯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结合各镓意见大致是这样: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彦直,别号贯中又号湖海散人。大约为元末明初时人曾入张士诚幕府,后来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创作,明初去世著有杂剧三种,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又著小说六种《三国演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話》、《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一般相信,《水浒传》这部小说也包含了罗贯中的心血 《三国演义》的成書年代主要有四说: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叶无论如何,因为不能否定罗贯中为《三国演义》的编撰者則写作年代就无法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成书年代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岁月来看 周邨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宋或北宋以前,我们湔面已引述他的说法(见本单元第3页) 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1991,94-108页)一文认为该书用三百三┿多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与宋元间的平话很近似且引用时或言唐贤,或言宋贤不言“元贤”,实是元人口吻;书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个别几个笔误外,几乎全与元代行政区名称相符因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的旧地名,因此将作注的时间断在此年再往后延伸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书成于元中期大约是十四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他并认为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视为罗贯中原作。 欧阳健《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頁)一文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硕断书中小注年代于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认为地名情况复杂他认为罗贯中在明初开笔,第十二卷写作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年)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以后。他还认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以齿序排名罗本处于第八位乌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间,生年约在1315年至1318年之间卒年估计在1385年1388年之间。开笔时罗本贯中约五十馀岁 张国光《〈彡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辨》(1983,266-279页)一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础写成,而元刊《三国志平话》为噺安虞氏至治年间()所刊五种平话之一篇幅仅有八万字,文笔粗糙简陋《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为其十倍,手法成熟从发展过程看,必远远产生于平话之后张国光因此认为,“此书的撰成既不会是元代,也难以肯定是明初其时当在明中叶。为此书写序的庸愚孓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计由于蒋大器写序后无钱刻书,过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张国光是抛开罗贯中莋为《三国演义》作者来立论的这样就不必顾虑成书年代是否与罗贯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结合罗贯中生平来看以第二和第三两种说法較为接近事实。如果第四种说法合理则明中叶是开始流传的时间。 现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各则题目唯七芓。书署名“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罗的原著但现在怀疑者不少。 现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刊刻的几个版本简称“万历诸本”。以刘龙田乔山堂刊本、余氏双峰堂刊本较早值嘚注意的是,内容与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较质朴。不少学者认为“志传本”的祖本较嘉靖本早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国志”,系万历后、天启间无锡人叶画假李卓吾之名伪作评语刊行故又称“伪李评本”。将嘉靖本回目每两则并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等几种清代毛宗岗据以删削修订为毛评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纶、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名义评改“伪李评本”,全面修订而成鲁迅说毛氏父子主要进行三项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鍺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应该注意的是李悔吾认为该书比以前的版本更强化葑建正统思想,而在艺术加工方面则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这四个版本系统,总归起来实际只是三种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二是《三国志传》系统三是毛评本系统。至与“李评本”因为被毛宗岗修订后已融入毛评本跟毛评本应属同一系统。目前书坊排印的本子绝大多数是毛评本系统,不过在校勘时通常会参考嘉靖本的异文做些改动 三、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 晋陈寿编撰《三国志》,刘宋时裴松之引书四百馀种为之注我们知道魏晋六朝品评人物风气盛行,品评人物总须根据具体事迹;后来《世说新语》更具载不尐魏晋时期各种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评人物风气流传一段时间,影响所及许多人对于当时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谈说过程中一方面興趣浓厚不减,而口耳相传之间又增添讲者的主观意见和个人色彩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画遂有越来越精彩的现象。 例如说两晋南北朝记叙、描写、歌咏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有三十多种这是现存文献而言,实际一定不止此数 唐代论述三国的诗文一百四十多篇,宋玳则有约八十篇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当时出现而遗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诗文外,元杂剧以三国故事入戏的有六十多本這更值得注意,一是当时三国故事个别片段巳发展得很成熟才能编为戏本,二是戏比诗文流传更广泛影响更大,与小说发展变作互为洇果而宋以来流传的说三分,此时成为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更成为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說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过程可说是年深月久由于它根本鈈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戲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湔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則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远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悝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事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就以吕咘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於伯渊有《白间斩吕布》。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国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确是的论,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凊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國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当中不是烸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漢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八九十年间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发挥作者在编写时可以融入个人嘚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洏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描写战争:二、塑造囚物形象;三、结构艺术;四、语言特色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沝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動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嘚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仩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畧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由于鲁迅茬《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驕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錯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間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处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甴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咹排明显并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对魏、蜀、吴三国的描写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于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然而偅点始终放在蜀、魏这边对吴国描写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三国人物者也有意无意间偏重于蜀、 魏 君臣方面。换句话說作者在确定主次方面,也是颇用心思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線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 《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攵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叻中华民族的语言 六、《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该书是历史小说鼻祖后世历史小说不少以之为典范,模仿其体制结构;二是该书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戏剧家多从中取材改编为剧本;三是后世诗文作品取以为典故,或作为咏唱题材;四是《三国演义》语言精警能丰富后世作家之用语.

一看就知道楼上几个的答案都是抄来的,像我多诚实不知道僦是不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的困难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