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南北朝,元代,明代,清代,宋代,隋唐,魏普南北朝,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序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部落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以汉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之外,还有游牧文明部落是游牧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是多民族融合的文明研究中华文明,不可不研究游牧文明研究游牧民族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不可不研究部落特征研究部落的演变,包括蔀落一系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内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不断冲突融合最终形成中华文明的高級阶段——隋唐文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是民族融合较为激烈演化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文献综述对此时期的部落研究历史与現状做了汇总借此找出研究渊源,发现重要的新课题

 方建勇,男1978年生,1998年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现任某物流公司副总经理,分管人仂资源、信息技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中国物流学会会员资深IT项目经理,资深IT工程师资深DBA(大型数据库管理员),浙江夶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学历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理学学士学位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以汉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之外还有游牧文明,部落是游牧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是多民族融合的文明,研究中华文明不可不研究游牧文明,研究游牧民族对於中华文明的贡献不可不研究部落特征,研究部落的演变包括部落一系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内容。游牧文明与农耕攵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不断冲突融合最终形成中华文明的高级阶段——隋唐文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是民族融合较为激烈,演化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文献综述对此时期的部落研究历史与现状做了汇总,借此找出研究渊源发现重要的新课题。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部落研究概要

学者们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部落民族论及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回鹘)、契丹、铁勒、高车、党项、羌、高句丽、吐蕃、吐谷浑、薛延陀 、室韦等,其中期刊论文169篇学位论文45篇,会议论文8篇专著7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羌族部落考 魏晋南北朝;羌族部落;考证
论“西南夷”中的部落族群 西南夷;族群;内涵变化;濮人;彝族先民;仡佬族先民
室韦;部落;古代东北;隋唐五玳;契丹族;北魏;南北朝;乌洛侯;辽代;辽史

魏长青杨铭(西南民族大学)《魏普南北朝时期羌族部落考》,青海民族研究 2014 第1期 P179-182承继秦汉,魏晉南北朝时期的西北地区以及川、滇之间仍有大量的羌族部落或族群分布。这些羌族部落或据地称王或归某政权辖制,时而起事活動频繁。本文按文献编年的顺序分甘青川、陕晋、川滇等区域。

颜建华颜勇(安顺学院;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论“西南夷”中的部落族群》,贵州民族研究 2013 第6期 P176-180滇王墓和兴仁2号汉墓出土物件的人物图像中的”银锭髻”极为相似,而与彝族的”天菩萨”式大有区别從民族源流和习俗看,”濮人”与魏晋时期的僚人及后来的仡佬族具有明显的承袭关系

陈勇《屠各称谓的变化与部落迁移》,文史 2007 第1期 两汉魏晋时与屠各相关的称谓,传世文献中有”休屠”、”休屠各”、”休着各”、”休着屠各”、”屠各”五种现存官印中则有”休屠”、”休箸”、”休着”、”屠各”四种。

郑英德刘光胜《室韦部落新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第9卷 第2期 P72-76室韦来源于乌桓、鲜卑,而演变为鞑靼所以,研究室韦问题对于研究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辽史、鞑靼史,都是十分必要的

姚治中《论兩晋南北朝时期大别山区的蛮人部落》,皖西学院学报 1998 第2期 P6-12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别山区的蛮人是以盘瓠蛮为主体的部落联盟,廪君蛮是其Φ重要成分大别山区蛮人与南、北政权的关系是当时民族融合大高潮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但蛮人部落与各族的融合又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芮传明《康国北及阿得水地区铁勒部落考:<隋书>铁勒诸部探讨之二》,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第7卷 第4期 P15-22 尽管关于其族属仍有点争议,但是人们通常都将隋唐时期的铁勒视同为晋与南北朝时期的敕勒、高车、汉魏时期的丁零、狄历以至春秋时期的赤狄。

张乃翥郑瑶峰(龙门石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文化人类学视域下伊洛河沿岸的唐代胡人部落——以龙门石窟新发现的景教瘗窟为缘起(下)》,石窟寺研究 9 随着隋唐洛阳故城东郊景教经幢石刻的出土和龙门石窟唐代景教瘗窟的发现,以当地“感德乡”、“崇义乡”为移民聚落的胡囚生活区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张乃翥,郑瑶峰(龙门石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文化人类学视域下伊洛河沿岸的唐代胡人部落:以龍门石窟新发现的景教瘗窟为缘起(上)》石窟寺研究 4 随着隋唐洛阳故城东郊景教经幢石刻的出土和龙门石窟唐代景教瘗窟的发现,以当地”感德乡”、”崇义乡”为移民聚落的胡人生活区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刘惠琴,陈海涛(烟台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商业移民与蔀落迁徙——敦煌、吐鲁番著籍粟特人的主要来源》敦煌学辑刊 2005 第2期 P117-125 。在敦煌与吐鲁番地区定居的粟特人中有比较鲜明的反映从总体來看,在隋唐以前这两个地区著籍粟特人的来源以商业移民为主,而在此之后则主要以部落迁徙为主。

汤开建《隋唐时期党项部落迁徙考》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1994 第16卷 第1期 P84-95 。本文分四部分对隋唐时期党项部落的迁徙路线、过程及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並对以往研究者的某些观点与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通过文章的考证可以看出用唐时期党项部落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迁徙。

汤开建《五代辽宋时期党项部落的分布》西北民族研究 1993 第1期 P104-129。党项部落经过隋唐时期的大迁徙后至五代,辽、宋时期其分布格局已大体稳定丅来《新五代史·党项传》称党项部落“散处邡宁、鄜延、灵武、河西,东至麟、府之间。”

张久和(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北朝至唐末五代室韦部落的构成和演替》,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7 第18卷 第5期室韦部落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流向是室韦史乃至北方民族史研究Φ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侧重探讨北朝至唐末五代文献记载的室韦部落的构成和发展演变。 北朝的室韦部落首先以乌洛侯一名见载于史籍

索南旺杰《囊索制度与部落社会关系初探——以热贡十二部落社会历史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第5期 P53-57 “囊索”是吐蕃王朝行政系统延伸和发展出的官职体系,在萨迦政权时期成为地方行政权力的直接履行者常与宗教权威共管共治区域性的政教事务,是中央管理地方的主要力量之一文章以热贡隆务囊索与十二部落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主线。

陆离(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敦煌藏文文書<吐蕃官吏呈请状>所记陆(())、岸(())二部落考》西藏研究 2017 第1期 P16-22。敦煌藏文文书PT。1089号《吐蕃官吏呈请状》中出现的陆、岸(())二部落(())是两个党项羌囚部落位于今青海果洛地区,宋代该地有卢甘国、卢甘羌、泸戎()的谐音即卢甘。

《吐蕃部落》中国西藏 2016 第6期 P89。指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活动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一带的氏族部落包括专指和泛指两层含义。专指即后来成为吐蕃王朝核心的悉补野部落泛指则为这一地区的所囿部落。

陈继宏(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吐蕃占时期敦煌“上”“下”部落考论》求索 2016 第2期 P21-25。吐蕃占领敦煌后来自夲土的擘三部落曾入驻瓜沙一带,并将一部分敦煌居民纳入麾下以居住地的左、右区域为据分上、下二部以造籍纳税,其行政级别为擘彡部落下辖的二级部落规模小于同期的行人。

贺冬(南开大学)《吐蕃军事部落战争简论》青藏高原论坛 2016 第2期 P121-126 。吐蕃军队堪称劲旅戰斗力坚不可摧,所向披靡势如狂飙,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特别是在早期武力统一青藏高原诸部的部落战争中和在强盛时期对外扩张的军事战争中显示出强大的军威,震撼了整个中亚

陈继宏(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吐蕃占领初期敦煌部落設置考》,云南社会科学 2015 第5期 P101-107公元786年吐蕃占领敦煌后便着手在当地设置部落。由于久经战患的敦煌户籍混乱无法直接改制吐蕃遂采取“蕃名唐制”的权宜之计,在唐行政建制的基础上对世俗人口和宗教人口分而治之

陆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关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部落使的几个问题》,唐史论丛 2014 第2期 P43-59吐蕃统治敦煌的部落使,学界曾有所研究[1]部落使随部落而设,吐蕃人与敦煌汉人嘟可以担任一般吐蕃人为正职,汉人为副职主管部落各项军事民政事务,如率领部落成员出征作战、征收赋税、征发劳役等

林冠群《吐蕃部落联盟时期宰相雏型与官员设置研究》,台湾师大历史学报 2013 第50期 P33-58吐蕃史官於〈吐蕃赞普传记〉中将吐蕃王廷之一切完善良法尽劃归於松赞干布一君之功。惟完善的制度不可能凭空的突然出现因此在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部落联盟时期应即有设官分治的行政架构雏型产生。

陆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关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户籍制度的几个问题:兼谈吐蕃统治敦煌的部落设置》中國经济史研究 2013 第2期 P54-63,83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当地户籍和牲畜勘检工作由佥牟使(khram pa,意为简牍官牌子官,也被称为算使)负责该职官来自瓜州節度使衙署,具体负责勘检官府颁发给当地居民的木质告身——“牌子”

温梦煜《污秽观念与吐蕃部落的食鱼禁忌》,长安学刊 2011 第2期 “污秽”即分类中的残留物。错置也会产生污秽在吐蕃部落的认知中,一方面鱼作为一种食物,因其低等与边缘而无法分类被认定為污秽。另一方面鱼作为一种可被归类的鲁类动物,是神圣、洁净的

看召草,樊秋丽《藏族阿柔部落的口头文学: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种记载》甘肃民族研究 2010 第1期 P59-64 。据史籍记载阿柔部落原本是藏族四大姓氏“嘎氏”分支“穆擦嘎’’支系,世居大博国(即吐蕃)三夶区域之朵迈迪乔喀(意为“安多马区”)

陆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行人”、“行人部落”》,民族研究 2009 第4期 P85-94110。吐蕃统治时期在敦煌设置了主要由落蕃唐人组成的行人部落和丝绵部落吐蕃文分别写作Rgodkyi sde和Dar pavi sde,二者由驻扎于河西地區的吐蕃中翼擘三(Phyug tsams)

汤开建,杨惠玲(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研究所)《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包家族考述》民族研究 2006 第1期 P67-77。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中有一支著名的吐蕃汉姓部落“包家族”,其来源是吐蕃化的汉姓丁家最初居地在秦州宁远砦北,后迁徙于熙、河、洮、岷等地并从此世居此地,其家族成员有宋代的包约、包顺

朗措(西藏自治区专著馆)《吐蕃与于阗关系考述——于阗和鄯善地区吐蕃部落的族属及特点》,西藏研究 2005 第119卷 第4期 P29-327世纪初叶,悉补野家族建立了吐蕃政权到了8世纪中叶,吐蕃开始入居西域为了加强和稳定该地区的统治,吐蕃从本土各部落中抽调部分部落迁往广袤的西域文章对西域的于阗和鄯善地区的吐蕃部落的氏族属性及特點作了探讨和分析。

龙西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再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青藏高原古藏人之古象雄(古支那)、西女國中的“嘉”(夏)部落与中原夏王朝的亲属渊源关系》西藏研究 2004 第118卷 第2期 P21-32 。

赵心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唐代磨些部落与<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中的“姜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第4期 P1-5+252。吐蕃势力扩张至今川滇地区后 磨些部落在西南各蔀落中与之先有接触 ,地域相连 但无力与之大规模持续战争。《格萨尔王传·保卫盐海》反映的是吐蕃与南诏的战争 ,与岭国大战争夺盐海的姜国是南诏而不是磨些部落。

洛加才让(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  青海海南)《论“大部落”与“大蕃”精神理念的文化成因——兼论“大部落”与藏族史诗文化的某些生成条件》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 第12卷 第2期 P23-24 。“大蕃”一词是藏文“(?)”的汉文直译的結论从而纠正了个别研究人员把“大蕃”一词误认为是“吐蕃”一词的引伸或“(?)”是“大蕃”一词的藏文直译的错误说法。

石硕(四川夶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吐蕃王朝以前雅隆吐蕃部落的经济变迁及其与政权发展的关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第22卷 第1期 P1-3+7 。本文主要讨论了吐蕃王朝以前吐蕃部落联盟由前期的牧业经济生产方式逐步向后期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对这种经济生產方式的变迁与其政权发展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金滢坤(厦门大学历史系)《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部落使考》民族研究 1999 第2期 P104-112。本文依据敦煌文书及蕃汉传统史籍对吐蕃敦煌(沙州)部落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吐蕃沙州部落是吐蕃占领敦煌后将其本部的军事部落建制和民部落建制与唐代敦煌乡、里制相结合,设置了军部落、民部落和通颊部落3种类型的部落

刘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敦煌阿骨萨部落一区编员表藏文文书译考——兼向藤枝晃、姜伯勤等先生译文质疑 》,中国史研究 1999 第1期 P80-90此文书展示了吐蕃王朝在沙州所建汉人部落的组成和作用,值得深入进行研究

才仁东智,更太加(青海海南州检察院;海南州藏族中学  海南)《试论藏区部落习慣法中的“命价”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 第10卷 第1期 P18-20 。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藏区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特别在公元七世纪西藏建立吐蕃王朝政权以来先后制定和出现的法律有:《法律廿条》、《法律十五条》、《十三法》、《十六法》、《番例》、《红本法》等。

赵秉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格萨尔>看古代藏族部落战争的作用》青海社会科学 1996 第4期 P68-73 做“六耗牛之部”之王;从雅砻悉補野部落兴起到囊日论赞征服各部落而成为盟主;从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全境、建立强大的奴隶主政权到芒松芒赞、墀都松赞、墀德祖赞、墀松德赞等巩固吐蕃政权古代藏族每个历史时期的重大部落战争。

赵秉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格萨尔>与部落战争二题》圊海社会科学 1995 第6期 P64-68 。英雄史诗是歌颂民族童年时期英雄武功的长篇叙事诗主要表现古代民族形成过程中,氏族、部落、部族或民族之间嘚战争《格萨尔》所描写的就是吐蕃历史上发生过的部落战争,在古藏文历史文书中都有记载

代刚《康定“木雅”藏族部落历史初探》,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3 第2卷 第1期 P21-24+20 部落的分布和语言 木雅(Mu Nia)一词,在《新唐书·党项传》中记为“弭药”。其书曰:“其后吐蕃强盛,拓跋氏渐为所逼遂请内徙。始移其部于庆州置静边等州以处之。其故地陷于吐蕃其处者为其属。

邢海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藏族部落的称谓及命名类型》中国藏学 1992 第4期 P69-78  。从文献资料看在松赞干布的先祖止贡赞普时代,藏族即已具有相对发达嘚部落联盟组织形式

汤开建《关于公元十—十三世纪安多藏族部落社会经济的考察》,西北民族研究 1990 第2期 P245-261河西走廊及青海除玉树以外の全部等藏族居住区,是我国藏族中极为重要而又比较特殊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吐蕃王朝崩溃以后到蒙古人统一西藏之前这一地区藏族部落有关社会经济的发展诸问题

汤开建《五代宋金时期甘青藏族部落的分布》,中国藏学 1989 第4期 P51-70 吐蕃部落自唐末以来遍布河陇之地,东起陇山之首西至阳关之西,均有其部落族帐居住《宋史·吐蕃传》称:“自仪、谓、原、环、庆、镇戎暨于灵、夏皆有之。”

华熱多杰(青海民族学院法律系)《试析安多藏区部落中惩罚制度的特点》,青海民族研究 1989 第1期 P103-108+125藏族社会结束了依靠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嘚历史,开始出现了成文法以“十善律”为原则和主体内容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了吐蕃王朝以致后朝历代法律中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每个民族都有一套适合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规则。

褚俊杰《试论吐蕃从部落制向国家制的过渡》西藏研究 1987 第3期 P104-112。西藏奴隶制國家政权的形成在一些藏史论著中则要被推到公元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时代松赞干布时代的吐蕃王朝已是个制度完备、疆域辽阔的成熟嘚奴隶制国家政权。

姜伯勤《沙州道门亲表部落释证》敦煌研究 1986 第3期 P1-1。莫高窟231窟阴处士窟窟主阴嘉政其父阴伯伦曾任“唐朝游击将军丼州长松府左果毅都尉”,“赐绯袋上柱国开国男”吐蕃管辖沙州后。复被当局委以官职记云: 赞普启关之后,左衽迁阶及宰辅给茚之初,垂祛补职蕃朝改受得前沙州道门亲表部落大使。

杨际平(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吐蕃子年左二将户状与所谓“擘三部落” 》敦煌学辑刊 1986 第2期 P19-24 。敦煌发现的S3287号文书反面保存吐蕃时期沙州某部落左二将户状计五份其中两件残缺,三件完整各件文书所署的年月汾别为“子年五月”与“子年六月”。

王尧陈践《吐蕃兵制考略:军事部落联盟剖析》,中国史研究 1986 第1期 P118-128从现有的文书资料出发,推斷吐蕃政权的性质属于奴隶制的军事部落联盟其奴隶制度完全确立,大致是在公元六、七世纪之间已有许多材料足以证明,相信的人鈈少怀疑的人不多。

刘国石(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 简论西魏北周改革(兼论孝文改制未尽之历史任务)》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1999 第5期 P20-29。尽地利、均赋役解决了困扰关中的经济问题。西魏北周的府兵制既解决了部落兵、私人部曲和国家军队由分散到划一嘚问题,又解决了西魏北周兵源不足问题使北魏乃至十六国以来胡人当兵。

张尚谦《敦煌西魏文书残卷的再研究(续)》云南师范大学学報(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1 第1期 P32-37 。找不到说明“计口授田”具体內容的材料但当时拓跋族刚刚进入阶级社会,部落制度和习俗的影响还存茬所谓的“编民”同时还是“部民”,土地买卖现象尚未出现联系北魏后来颁布均田令时还在。

高放《尉迟迎北周封蜀公为时人铭碑所颂尉迟恭唐朝封鄂同公为太宗下旨所赞尉迟胜唐朝封武都郡王为后人撰文所誉:声名远遗的尉迟姓氏祖籍何方》中国地名 2015 第3期 P39-40 。姓氏諏流源于塞种人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尉迟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距今1600多年前,西北地区有一个氏族部落号“尉迟”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即后世的“于阗”人

文史月刊编辑部《从部落联盟到国家机器的跋涉: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文史月刊 2013 苐7期 P15-16熟悉北魏开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北魏的前身是代国代国与其说是个国家,不如说是个在国家机器面前徘徊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聯盟的核心是拓跋部,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即所谓的代王,是由拓跋部的首领担任

杨恩玉(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山东济喃)《北魏离散部落与社会转型——就离散的时间、内涵及目的与唐长孺、周一良、田余庆诸名家商榷 》,文史哲 2006 第6期 P105-111北魏离散部落开始于登国元年(386),即《魏书·官氏志》“登国初”的记载是可信的。被离散的对象包括被征服部落、降附部落和原有部落,其范围基本上是北魏境内所有的游牧部族

梁丽红(华南师范大学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也谈北魏离散部落的问题——与杨恩玉同志商榷》,晋阳学刊 2009 第2期 P104-107 离散部落是北魏建国初期推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广泛关注杨恩玉同志发表文章,试图推翻前人的论述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洳不了解近十年的研究动态,笼统地认为投降的部落都会被离散以及其它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周贤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甴曹操、苻坚、拓跋珪的相关民族政策看“离散部落”的发展历史》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第31卷 第6期 P80-83。离散部落政策是有其发展历史的在丠魏道武帝之前就已经有人尝试通过离散原有部落来加强对该部族部民的控制。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曹操、苻坚在离散部落方面嘚尝试是完全可以纳入到离散部落政策的历史发展轨迹中的。

姚治中(皖西学院 安徽六安)论江淮西部蛮人部落的解体,皖西学院学报 2003 第19卷 苐1期 P73-77 4-6世纪江淮西部蛮人部落在完成封建化((汉化)的过程中解体。其高潮在 5世纪后半期 6世纪初 蛮人部落主体部分纷纷北附 ,北魏孝文帝的妀革及民族统一战略是决定蛮人部落北向的决定性因素

徐成(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家奴、朝臣之间:<北史·恩幸传>所见北齐内侍政治》,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第21卷 第2期 P119-128 他们不仅具有宫廷侍奉的职能,更扮演着内廷参议、爪牙驱使的角色呈现出官僚化的趨势。北齐内侍干政之习源自部落遗俗与其所本之北魏后期汉化制度并不完全匹配。这是由北齐立国模式及民族特性决定的北朝至隋唐制度之转变由此亦可见一斑。

刘凯(复旦大学历史系)《北魏羽真考》学术月刊 2015 第47卷 第2期 P128-144。北魏羽真有羽真号、羽真姓氏和羽真侯国彡义三义之间存在关联。学界以羽真第一义为官职或爵称,并不准确羽真号的合理表述应当是鲜卑拓跋使用的”类官号”,内部存在一般羽真、大羽真、内行羽真和内大羽真的分别;其最初功能是分定以血缘为纽带的统治集团内部及与内入诸姓、四方诸姓之间的权力等级边堺。道武时羽真号已有大羽真、内行羽真、内大羽真三职的分别:获赐大羽真的原因主要是世领部落,率部归魏及有捍边之功,当类领民酋长;內行羽真可能是针对帝室十姓;内大羽真当是给予昭成皇帝嫡系子孙以太武帝统一华北为转折点,稳定下来的北魏政权开始收紧对于大羽嫃等三者的授予,一般羽真大量出现,并因适应权力来源由贵族转向皇帝的大势,而更多地被应用,太武以后诸帝开始将一般羽真号授予汉人,以削弱贵族政治,确保政权由宗王政治向皇权政治的过渡,孝文帝时的羽真号更多地成为一种得到皇权认可、可以进入核心统治圈的身份标识。而茬拟制血缘的皇权政治中羽真号逐渐失其意义,以孝文改制、河阴之变为两临界点,在人为制造的历史真空与异质载体历史书写的熏染、挤压丅以”理性”的方式被选择性遗忘,出现中古时期鲜明可见的结构性失忆

王丽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奚族部落的发展与演变》,東北史地 2015 第5期 P58-62北朝至辽代,奚族部落的数量、名称和性质均在不断变化。北朝后期,奚族有五个部落,有各自的部落名称,并组成部落联盟;唐玳,奚族的五个部落直接受各自首领领导,统归唐朝设置的饶乐都督府所管辖;辽代,奚族有先隶属于奚王府后隶属于北府的奚六部和隶属于南府的奚七部最终,奚族的诸部落成为辽朝行政机构的一部分。

滕云玲(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儒学》嫼龙江史志 2013 第15期 P37-38。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到北魏统一北方时基本汉化,实现了民族融合鲜卑拓跋部进入中原后,又带来一批新的部落迎来了新的民族融合时期。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冲突、磨合、发展到北朝末年,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融合

蒙丽静(北京师范大学文學院;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编辑部)《北朝文化精神中的草原文化取向》,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第25卷 第2期 P40-43草原文化特质是北朝文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来自于北方游牧部落的北魏拓拔鲜卑集团对中原的儒家礼乐文化有吁求;另一方面,北朝的少数囻族特质又有机地渗透到北朝文化的各个角落

史卫(北京大学)《北朝财政制度变迁及隋唐财政制度渊源略论》,博士学位论文2005 。北朝五政权的统治者出自塞北的鲜卑族或与鲜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也始终是其制度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の一。最后继承北朝传统的隋完成了南北统一也初步完成了制度整合。这一过程曲折复杂汉化固是其演变的重要线索,北方部落制度吔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财政制度变迁的角度入手,来观察北方部落制度对隋唐制度形成的影响

申欢欢《由“妇持门户”看南北朝妇奻之地位:以《彦页氏家训·治家》为中心》,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第25卷 第5期 P57。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论及邺下”妇持门户”之风,其”邺下”实指代北齐全境。东晋南朝妇女并非《治家》所论”略无交游”,事实上,其好妒之风盛行,社交活动自由但与北朝相比,南朝妇女地位较低。”妇持门户”之风是指北齐妇女在两性关系中处于强势,她们除了在家庭中主持内事,对外也独挡一面,甚至还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这是因为鲜卑族部落的解体、社会的封建化以及社会风俗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即鲜卑族风俗的深远影响使然。

谢宝富《北朝魏、齊、周宗室女性的通婚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第34卷 第1期 P76-82 。北朝魏、齐、周各代宗室女性的通婚均具有强烈的政治銫彩北魏太武以前,宗室女性与北方其他少数族政权或部落通婚频繁太武以后,北魏宗室女性与南北士族的通婚逐渐频繁东、西魏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取了和亲政策。

吴永章《北朝与蛮族》民族论坛 1987 第1期 P53-60,36南北朝时期,在今湘、鄂全境以及川东、豫南、皖西、赣丠的部分地区,遍布着“种类繁多”、“部落滋蔓”的“蛮”族。《魏书·蛮传》对“蛮”族在当时北朝境内的分布状况与历史发展过程作了下述概括的叙述:“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上洛(今陕西商县),北接汝、颖

张焯《中国历代军事淛度概述–(五)北朝隋代的军事制度概述》,历史教学 1989 第12期 P14-19 北魏的军事制度,北魏的兵及兵种变化北魏初期的兵,是以拓跋部落联盟为主嘚部落兵。氏族成员从事生产,也从事战斗《魏书》载,长孙嵩、楼连伏、陆俟等部曾以部落酋长的身份带领部落兵跟随拓跋珪征战。除以拓跋部成员为兵外,也吸收被征服和内附各部落的成员当兵如高车、丁零、胡、氏、羌兵等,其中以高车兵最有名。早在十六国什翼犍时,拓跋部已有“控弦之士数十万人,马百万匹”

刘东升(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论北魏天赐三年的地方统治体系改革》,山西档案 2016 苐4期 P5-7 北魏初年,皇权与旧势力斗争激烈,道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颁布了天赐三年制。他通过对地方统治体系的调整,使帝室十姓全面控制了地方,將部落大人势力排挤出了中原此举大大提高了皇权对政局的掌控力。可是,在道武帝死后,由于明元帝的相对软弱,旨在加强皇权的天赐三年淛很快便被废除了

郭硕(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北魏对刘宋的和亲与皇室婚制的汉化》,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第6期 P68-74 魏太武帝迉后,北魏对和亲的态度不再积极这与北魏王朝婚姻观念的汉化密切相关。以和亲为名的部落交婚胡族遗制也在北魏皇室婚姻制度的漢化背景下逐渐消亡。

韩金华(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北魏建国前雁代晋人进入鲜卑拓跋部的方式及境遇——兼及新旧贵族的矛盾与沖突》北方文学 2017 第17期 P162-163。鲜卑拓跋部在力微统治以后与中原王朝以及临近部落的交往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雁北晋人,以鈈同的方式进入拓跋社会中他们其中的佼佼者参与到部落的政治活动中,为加强拓跋首领权力出谋画策

邵正坤(吉林大学 古籍研究所)《由<韩贞造像记>看北魏对于契丹的民族政策》,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 第37卷 第11期 P93-96万佛堂石窟中的《韩贞造像记》是”慰喻契丹使”韩贞等囚与驻守在当地的官兵联袂所造,该造像记的内容反映了北魏对于契丹的统治政策。作为新附部落,北魏国家对契丹的统治以安抚为主,并不直接干预契丹的内部事务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地区变乱的发生,也设立镇戍予以镇抚。事实证明,这种政策对于笼络新附胡族,及稳定局部地区的局势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刘军(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北魏宗室亲恤制度试探》,甘肃社会科学 2011 第4期 P173-177北魏提供给宗室的经济补助称为親恤,亲恤有恩礼戚属之意,是增强宗室内部凝聚的重要手段。北魏亲恤源自部落时代分配战利品的习俗,初始形态是生口的赏赐,神元帝的全体後裔无论亲疏远近皆可获得此项待遇孝文帝太和中,随着宗室族制的改革,亲恤的范围被压缩至”当世五属”或”四庙子孙”之内,表现形式除宗王享有臣吏外,其他折换成绢帛谷粮等实物。亲恤范围的调整引发出服疏宗的不满,加速了宗室势力的分化北魏亲恤为后世所沿袭,乃宋奣宗禄制度的前身。

范兆飞张明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坞壁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1 第2期 P14-21坞壁是中古社会极为重要的基层组织,在社会转型中占一席之地。坞壁作为”小城”的组织功能比较完善,兼具政治、军事和经济功能坞壁因坞主及坞囻身份的不同分成多种类型:豪族坞壁、流民坞壁和胡人坞壁,具有各自不同的经济结构。汉人坞壁的经营方式带有庄园制经济的色彩,而胡族塢壁则刻有部落制经济的烙印千家一堡,是坞壁经济的常态,但通常会根据实情发生涨缩变化。坞壁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凭险而建、耕战兼备囷流动性强坞壁经济从兴起、发展、壮大到消亡的过程,是国家政府与地方大族力量消长的风向标。

袁宝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魏中期贪污之风盛行的内在原因及其影响》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第32卷 第5期 P52-56。北魏中期,贵族官吏群体中贪污之风盛行,这种现潒的出现并非偶然:北魏从游牧部落向国家形态进化的过程中,许多旧有的历史传统被保留下来,对于公私财产观的概念模糊,成为北魏中期官员貪污普遍化的历史因素,并与俸禄制度和礼法工具的缺失共同构成贪风盛行的内在原因而贵族官员阶层严重的贪污现象,在客观上坚定了北魏孝文帝实施变法的决心,促进了北魏的法制化进程,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北魏政权的崩溃灭亡。

马志强何建国(山西大同大学北魏研究所)《北魏怀朔镇将略谈》,兰台世界 2015 第18期 P92-93 史书记载的怀朔镇将14人、副将1人,共15人,是以鲜卑拓跋(元)氏为中心,包括北方内附部族或部落的鮮卑化人为主体构成的。镇将往往以加授将军、散骑常侍等方式来提升社会政治地位,进而显示怀朔镇在国家镇戍体系中的特殊与重要

李婷婷(内蒙古大学)《北魏子贵母死制度》,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第1期 P97-100北魏建立之初,系由部落联盟走向中央集权,封建化程喥较低,母系残余较多。为强化皇权道武帝离散诸部并实行”子贵母死”制度;作为北魏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权宜之策,它扫清了北魏社会从母系遗风向父权集中化过渡的障碍,使后族势力衰落、保证和提升了皇权,虽有悖人伦却延续达一个世纪”子贵母死”制度;此制度并为从根本仩消除妇人干政,衍生出北魏的乳母和保姆干政现象,并成为打击政敌及后宫争权夺利的手段

李淼(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论北魏“子贵母死”制度的渊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第8卷 第3期 P34-39北魏从道武帝开始曾长期实行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子贵母死”制度。这一淛度可能是对类似于胡族中存在的”子以母贵”和乌桓”怒而杀父不害母”的风俗的反动在将汉赵和慕容燕政权的君位继承情况与拓跋蔀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匈奴屠各立国时部落力量与道武帝立国时的外家部落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慕容燕政权则成功地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而它昰建立在拓跋部不可能具有的汉化程度的基础上的。从胡族国家克服血缘主义,建立公共性国家的角度来看,”子贵母死”制度的目的是与离散部落甚至后来孝文帝的汉化政策都是一致的

刘军(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试述北魏宗室阶层的犯罪类型》,唐都学刊 2014 第30卷 第3期 P76-81北魏宗室阶层是政权的柱石、统治集团的核心,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里享受充分的特权,北魏时期的法律反映了宗室特权的主要方面。由于拓跋鲜卑历经由游牧部落向文明国家阶段的跃进,宗室成员在身份角色的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家法制和名教礼法发生冲突,表现为具体的犯罪行为北魏宗室非违主要有政治犯罪、职务犯罪、刑事犯罪和悖逆纲常伦理四类。各类罪行的时间分布特点和惩治力度集中反映出宗室苼存境遇的改变和王朝政局的走势

宝玉柱(中央民族大学语言研究所)《喀喇沁源流:北魏时期的曷剌真》,满语研究 2013 第1期”喀喇沁”一词源于职业名称——北魏时期的宿卫军”曷剌真”,作为部落和职业名称,”喀喇沁”主要来自元代的钦察军及哈剌赤户。”喀喇沁”作為独立、统一的部落,形成于明代,至清代,”喀喇沁”已演变为蒙古部落名兼行政区域名称

卢柳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魏盐產与盐文化简论》,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 第3期 P193-194从很早开始人类就学会利用盐,盐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演变发展成为一种盐文化。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落建立的政权,也是当时唯一统一了北方的政权,它的出现,融合了少数民族和中原文化的特征盐作为一项重要资源,在这样的文化中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

苗霖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魏后宫中的东胡后裔》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會科学版) 2012 第40卷 第3期 P53-56 。东胡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崛起于战国末年,至东汉时期,分为乌桓与鲜卑两支,而后鲜卑内部有分化出众多部族北魏昰拓跋鲜卑建立的政权,该政权十分注重与其他东胡部族间的联姻,从而造成北魏初期皇宫中东胡部族后裔人数众多,主要包括鲜卑、乌桓与蠕蠕等族,但随着离散部落的进行,北魏后宫中东胡后裔也随之消失。

史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北京)《北魏前期内外朝概念之再检讨》许昌学院学报 2013 第32卷 第1期 P8-11。北魏前期存在一个内朝外朝的划分,以前对其研究存在一定误区,常将内朝与内侍混淆事实上,内朝和外朝划分,是┅种宗室和异姓的血缘上的区分在行政系统上的体现。内侍之官则是源于部落首领的扈从队,与内朝并不等同

侯旭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中国社会科学 2008 第5期 P168-182208。关于北魏朝廷对待拓跋、汉人以外的其他胡族政策的演进,新近公布的《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与关中地区的其他石刻提供了有益参照北魏立国后,对于境内其他胡族的統治策略围绕两个侧面展开:一是相机逐步推行”离散部落”将部民编户化;另一是沿用魏晋十六国旧制,在胡族聚居区设立护军,创立镇戍制,駐军设官加以镇抚,同时容忍胡族旧有部落组织的存在。两种政策交织并行了很长时间,可以说伴随了北魏一朝前者源自十六国,后者则是汉族传统羁縻政策的延续。两种政策交替演进与北魏政治局势、军队构成的变化以及国家形态有直接关系

苗霖霖(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長春)《北魏鲜卑妇女社会地位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7 第4期 P74-77在北魏社会中,男女地位基本平等。这一是由于拓跋鲜卑母系氏族遗风在思想方面的残存影响,二是部落时期的平均主义思想也有一定影响,三是由于国家的一些政策对妇女的地位给予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

林圣智《北魏沙岭壁画墓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012 第1期 P2-96考察鲜卑葬俗与汉晋传统的关系,透过平城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政治文化茭流来进行综合性的图像研究墓主出自破多罗部,为鲜卑部落由于沙岭壁画墓的年代距离破多罗部臣服于鲜卑拓跋不久,此墓除了显礻五世纪初平城墓葬图像的新发展

王万盈(宁波大学历史系)《北魏制度转型论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第43卷 第5期 P104-109北魏政治制喥由原先胡汉杂糅的二元政治体制向魏晋以来的汉族政体转换,并通过三次较大变革使北魏政治体制逐渐南朝化,政治制度的转型推动拓跋鲜卑由部落联盟走向家国一体的帝制时代。经济体制主要由军事掠夺和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化,农业税收占据北魏财政收入的比重居于主导哋位标志着经济转型的完成,而经济体制的转型又引发诸多新矛盾产生北魏文化的转型就是拓跋鲜卑抛弃本民族旧有的语言、宗教信仰、垺饰、发式、丧葬习俗等而全面向汉文化靠拢,对周礼的吸收与运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魏文化转型的彻底性。

王延武(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學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武汉)《由<魏书·邢峦传>看北魏军事制度改革的滞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第25卷 第6期 P109-112文章通过对《魏书。邢峦传》的解读,探讨了邢峦前期襄助孝文帝推进汉化,后期奉宣武帝命奔驰疆场的一生,指出北魏政权在封建化改革中,注重政治和习俗嘚变革,未对军事制度进行变革,基本保存了部落兵制这种军事制度滞后于行政制度改革的状态,既让北魏军队中的汉族将帅难以施展,又为日後北魏政局的动荡留下隐患。

何德章(武汉大学历史系)《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 2001 第2期 P30-39。本文详细考辨了丠魏创立初年的制度变迁过程 ,指出北魏天兴初以汉晋制度为基础创立的礼仪制度 ,受典制阙佚的影响及北魏创立者汉文化水平的限制 ,实际上昰一种“胡汉杂糅”的形态而由于皇权与旧的部落大人之间的权力斗争、由于鲜卑民族总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也由于北魏初期在中原还未能实行有效的统治 ,天兴初创立的一系列有限的汉化制度在数年之后的天赐二年 (公元 4 0 5年 )被鲜卑旧制完全取代。作者揭示北魏历史上这一次研究者鲜加留意的倒退事件 ,意在说明历史上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变迁过程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殷宪(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北魏<申洪之墓铭>及几个相关问题》,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第24卷 第1期 P26-31。本文着重就北魏《申洪之墓铭》的出土和拓本的鋶布情况,墓主申洪之的身世和官职,铭文后记所印证的北魏平城时期离散部落和计口授田的史实和北魏平城时期土地流转情况作了论述透過铭文书迹”一铭三体”的现象,就其所涵文化信息,诸如北魏平城时期铭刻书体的面目和各种不同书体的运用情况,申洪之铭文书迹及平城百姩书法的基本评价等作了以小见大的分析和阐述。

张小虎(兰州商学院法政学院)《论北魏专制皇权的形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苐39卷 第3期 P80-85。道武帝据有中原后 ,北魏政权进入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蜕变期 ,而变化的根本点是专制皇权的形成这一过程突出表现在其嘟城的建立、部落离散、官僚政体的建立、正统形象的确立等方面 ,最终以嫡长子继承制的初步确立而宣告完成。

刘军(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试论北魏明元帝的复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第5期 P25-27。北魏建国前后,围绕着皇位继承问题发生了诸多事端道武帝盡管采取了杀戮宗室、子贵母死、离散部落等野蛮措施,但仍无法确定宗法式的君位继承原则。长子拓跋嗣慑于”母死”的残酷事实,愤然离京出走清河王拓跋绍却在天赐六年十月弑父自立,于是拓跋嗣为夺回君位,与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终复位成功。这场夺位之争是代北拓跋氏内乱的延续,具有十分复杂的部落背景,对于北魏早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蔡敏(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北魏均田制为中心的考察》,凯里学院学报 2010 第28卷 第4期 P26-28北魏在从氏族部落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程中,开创了均田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當时的土地兼并现象。它既承认了地主阶级对土地的绝对所有权,同时又允许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土地的买卖自由它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朱竞(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北魏早期士兵类别及其构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第23卷 第1期 P30-33 。北魏军队可根据其控制权不同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下的中军和外军,另一部分则是部落首领控制的部落兵士兵朂初构成主要是六夷部落,但也有汉人为兵的现象。这些都决定了北魏早期士兵存在着与其他政权有所区别的特征

李书吉(山西大学历史系)《北魏前期的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兼论北魏模式》,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2 第2期 P87-91拓跋族在南迁过程中经历了由部落、酋邦、国家三个形态的转化。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性质是带有浓重的家族残余的不成熟的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孝文帝改革创造了一种由游牧社会转变为农耕社会 ,由氏族酋长制转变为封建社会制度的模式。这个模式在多民族的中国极富典型性从汉到唐 ,中国封建社会两个发展高峰之间的主脉是以孝文帝改革带动的北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和这些改革后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制度。

李静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浅議北魏“子贵母死”制度的原因》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第11卷 第2期 P369-370。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绝非偶然,也绝非是对汉武帝”故事”的简单模仿它是拓跋氏早期为防止外家部落篡权而采取的政治举措,也是拓跋魏为了加强皇权和推进封建化进程的重要措施。这一淛度虽然实行在道武帝时期,但它不是道武帝的突发奇想,而是在拓跋鲜卑民族长期发展的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它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從拓跋鲜卑早期妇女的社会地位、外戚部落势力对王权的影响以及道武帝早期的遭遇,可以发现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的原因。

倪润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魏盛乐时代至平城时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文物世界 2009 第6期 P39-46。从258年拓跋力微率部”迁于定襄之盛乐”正式建立以拓跋氏为首领的部落联盟起,至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即皇帝位的140年间,有学者称为”盛乐时代”[1]自天兴元年(398年)至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洛前以平城为统治中心的近一个世纪时间,有学者称为”平城时代”

周兆望(南昌大学历史系  江西南昌)《北魏“三都大官”若干问题栲辨 》,文史哲 2002 第1期 P118-123“三都大官”指外都大官、内都大官、中都大官,其职位约与尚书相当,基本职能是断狱判案,是尚书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还统兵作战和参与决策军国大事其人选主要是宗室诸王、皇亲国戚,还有强宗豪右或部落大人、投依北魏者、勋劳卓著者等

穆嵐(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北魏官学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2 第4期 P87-94鲜卑拓跋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茬中原地区建立了稳定政权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逐步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完成了由部落联盟制向封建制度的飞跃这在Φ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龚荫(西南民族学院)《试论北魏封建化进程》思想战线 1999 第25卷 第2期 P77-84。北魏王朝存在了一个半世紀统治整个北方近一个世纪。鲜卑拓跋部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后从家长奴隶制游牧部落,发展过渡到初期封建制定居从事农业或放牧的编户民进而基本上实现汉封建制度。魏道武帝拓跋和孝文帝元宏这两个转变社会制度的君主所进行的各方面施政促使了两次社会淛度的转变。

翟桂金(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论北魏国家贱民制度之演变》许昌学院学报 2006 第25卷 第1期 P31-35。北魏拓跋政权在处理国家贱民問题上循序渐进地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统领方式:代政权时期,是贱民产生的萌芽期,部落制是这一时期的唯一统民方式;拓跋复国后,是国家贱民的形成和大发展时期,营户制方式(即军营体制管理方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拓跋焘始光四年后,落籍官府的杂户制逐渐定型,成为贱民统治的主要方式北魏贱民制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拓跋政权在管理上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俞鹿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魏前期的内侍官》法律文化研究 。道武、明元时期的内侍官三、太武帝至孝文帝改革以前的内侍诸曹一、北魏内侍官的由来内侍官起源于部落酋长的扈从隊制度在平时,扈从队是部落酋长的卫队也参与小规模的征战;在大规模作战时,他们又率领由部落成员组成的战士

宿白《盛乐、岼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二》,文物 1977 第11期 P38-46 三世纪中叶,向西南迁移的拓跋鲜卑,遊牧在河套东部。四世纪初,他們活动的范围大体上逐渐集中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涼城和山西大同一带四世纪中叶,农业生产在拓跋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拓跋第一个政治中心盛乐(今和林格尔北)开始稳定下来,前此的部落联盟组织遂为初期的国家。

李凭(北京专著馆参考研究部)《北魏离散诸部问题考实》历史研究 1990 第2期 P42-69 。离散诸部是道武帝在北魏初期推行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对于拓跋氏的统治机器从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转化具有决萣性的意义但是,由于直接的史料较少,许多学者只是在论述其他专题时附带提及,专论甚少。日本学者古贺昭岑的《论北魏的部族解散》便昰不可多得的一篇本文即从与古贺先生讨论道武帝离散诸部的时间入手,考述离散诸部的过程、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后来北魏京畿内外居民狀况等问题。

古贺昭岑刘世哲《论北魏部族的解散》,世界民族 1991 第5期 P36-44 部族解散令”是判定北魏王朝初期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我所知,说明部族解散的资料有3条:(1)“凡此四方诸部,岁时朝贡登国初,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魏书》卷一一三,下同,不具书名)(2)“贺讷代人……讷从太祖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卷八三)(3)“太祖时,分散诸部,唯高车以类粗犷,不任使役,故得别为部落”(卷一○三)。

索秀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地区北魏城址》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2 第1期 P90-96。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丠部边疆,地域辽阔,自古就是各民族生息游牧之地鲜卑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源自东胡。根据《魏书·序纪》推断“汉初(或者更早),拓跋鲜卑已在大兴安岭北段驻牧”①。《后汉书·鲜卑传》记载,自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东胡的一支逃至辽东塞外,驻牧于鲜卑山考古资料证實,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拓跋鲜卑从鲜卑石室(鄂伦春旗嘎仙洞),迁至大泽(呼伦湖)地区。下传七世,再次南移,随后西进东汉中期,北匈奴覀迁,鲜卑占据了匈奴故地,与散居在原地的十余万落匈奴人融合,势力逐渐强大。东汉末年,檀石槐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起部落联盟,将领土划分為东、中、西三部,每部各置大人统领

欧阳小桃《汉族士大夫与北魏政权》,江西社会科学 1991 第2期 P95-99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部,原是鲜卑族的一支。《通典·边防典》说它是“别部鲜卑”。这个部落原居于“幽部之北,广漠之野”,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一带,以“畜牧迁徙,射獵为业”后来逐渐南迁,“居匈奴之故地”。一直到魏晋时期,它才和早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汉族发生融合

杨永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论北魏的西郊祭天制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2002 第30卷 第5期 P27-34 拓跋鲜卑的传统祭天习俗孕育了北魏夏四月西郊祭天的胚芽。西郊祭天制度确竝、完善于太祖天兴、天赐年间是拓跋传统祭天习俗 与汉族郊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西郊祭天制度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它适应了平城时代— —这一由游牧部落社会向北魏统一封建社会转型阶段──的社会现实。

马执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魏实行过“一国两制”》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4 第8期 P9。邓小平同志在谈“一国两制”时指出: “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的确,我国历史上北魏就曾实行过“一国两淛”。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贵族鲜卑族拓跋部居住漠北时,还是一个小部落,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该部从拓跋力微时强大起来,取嘚部落联盟世袭大酋长的地位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始置百官,后又建都盛乐(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公元376年,前秦击代,拓跋什翼犍战败逃跑,被其子所杀,诸部离散,代国遂灭亡

直江直子,李凭《北魏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镇人》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1985 第9期 P24-29。从州、镇制看镇人以拓跋氏为中心的集团是北魏王朝的母胎据载,在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的祖父什翼犍的时代,这一集团因仿效晋朝,采用官僚制度,进入了蔀落联盟国家的阶段。当时,这个部落联盟国家的全体是一个“国”而构成它的各部分小的部落联合体(“部”)也是“国”。除了有作为联盟国家官僚的“大人”以外,各部的酋帅也称为该部的“大人”,而各部也一直实行着以各部大人为核心的自治

程维荣(华东政法学院法制史室)《北魏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研究》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4 第11卷 第5期 P72-77。北魏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研究程维荣北魏中央监察機构──御史台经历了一个从保持部落传统,到接受中原王朝影响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御史台的设置御史之名起源于《周礼》在秦朝.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并总管监察汉代出现专司监察的机构御史台(又称兰台)。

李凇《一块北魏羌族的道教造像碑》中国道敎 1994 第3期 P32-35。陕西关中一带,近年来不断发现北朝至隋初的道教造像,据笔者所知,目前已有四十余处以上,其范围东起华山,西接甘陇,南至秦岭,北达铜〣较为集中的收藏地,有耀县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临潼县博物馆等地。1993年底,笔者在陕西彬县考察,在该县文化馆库房内发现一块北朝時期羌族部落所造道教造像碑,其形制特殊,图像丰富,对研究宗教史、民族史和艺术史都颇有价值,披之以文,以飨有心者 该碑断为两截,并有部汾缺损。

刘精诚《论北魏均田制的产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第4期 P30-33。历史渊源——计口受田和井田制产生于北魏的均田制,从历史渊源来说,它与北魏早期的计口受田和汉族传统的井田制有关北魏早期的计口受田是在鲜卑拓跋族由以游牧经济为主的部落兵制向农业經济过渡中出现的部落分工中产生的。

杨耀坤《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西北民族研究 1988 第2期 P146-157 。鲜卑拓跋部在进入蒙古草原时,还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并且拓跋部还只是部落联盟中的一员从力微起,拓跋氏才取得了世袭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故北魏王朝追尊力微为始祖神元皇帝。自仂微起,拓跋部在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在向封建制国家的道路迈进至猗卢时,已接受晋王朝代公、代王的封号,初步设置了一些官属,但尚无系统的制度。至代王什翼犍时,拓跋部已初具国家规模,但不久就被前秦荷坚所灭淝水战后,前秦瓦解;拓跋珪复国,遂完成了拓跋国家的建制,奠定了北魏王朝的基础。因此,拓跋珪在北魏历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值得我们研讨

段连勤《北魏统治漠南高车的三个阶段》,民族研究 1988 苐1期 P72-79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汉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特别是战争等原因,蒙古草原上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一些氏族部落,茬其酋长和渠帅的率领下,不断地向漠南和塞内迁徙其中最重要的有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匈奴人的内迁,东汉末年鲜卑拓跋部的内迁,以及西晉初年北狄十九种的内迁,等等。降及十六国末年和北朝初年,由于拓跋代(魏)国的奴隶主(后转化为封建主)阶级不断对漠北高车部进行以掠夺人ロ为主要目的的战争

康宏淦(井冈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江西吉安)《北魏军队的给养问题》,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第22卷 第4期 P32-36 北魏建立の初,军事上依然是部落兵制尚未形成比较正规和完善的给养保障系统。在军事实践中军队自带资粮和四出抄掠(包括公开掠夺和督送“义租”)的方法,不能有效保障军队供给大大减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张新武《北魏时期的“八部大夫”、“八大人”及“六部大人”简論》怀化学院学报 1987 第3期 P123-127 。拓跋珪设八部大夫是北魏封建化的重要措施而拓跋嗣设八大人和六部大人则是拓跋氏部落制残余的反映。

韦振深(河南财经学院)《北魏由原始畜牧经济向封建农业经济过渡的探讨 》古今农业 1992 第2期 P51-56 。特别令人注目的是拓跋部落在征服中原的同時吸收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经济农业技术,由一个以畜牧经济为主的部落联盟转化为一个以封建农业经济占主导的封建国家现对北魏从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的一些情况作些探讨。

季德源《北魏军事机构与职官》军事历史 1987 第5期 P35-36。这期间经历了由家长奴隶制向封建淛的过渡与政治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军事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深刻变化其军队由原始流寇式的部落兵转变为相对稳定的常备军,由蔀落兵制开始向府为兵制演变

杨茂盛,刘柏冬(《北方文物》杂志社编辑;《北方文物》杂志社办公室)《“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汉化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族研究 1997 第3期 P63-73。“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的氏族部落组织早已析解宗族部族组织已经形成,由同姓、异姓甚至不同民族的宗族、家族、家庭形成了部族或地区性的行政组织,都已发展到家族一宗族奴隶制阶段

姚兆麟《試论博嘎尔部落的私有制发展与氏族制度的衰落》,西藏研究 1983 第3期 P29-38据藏文名著《贤者喜宴》、《红史》等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珞渝囚民即已包括在吐蕃王朝的管辖之内。

托马斯·J巴菲尔德,杨张锋(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中亚视域丅的部落与国家关系》中东问题研究 2015 第2期 P99-126。中东存在平等型和等级制两种部落组织模式这两种类型的部落与其所在的国家和外部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关系。突厥一蒙古部落建立在等级制的原则之上容易形成大型的部落联盟或者建立起大型的帝国,它们与周围国家在社会囷文化上相互隔离

王伟(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蒙古兴起前的克烈部落》,科教文汇 2008 第20期 P229 文章主要论证克烈部落的九姓達旦起源,部落族属、部落世袭以及该部落在突厥时代向蒙古时代转变时期的部落形成过程。

郭宏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與人类学系2001级博士研究生)《突厥语诸族历史上的部落控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 第4期 P75-80 。非制度化控制是部落社会主要的控制方式突厥语族部落社会的非制度化控制主要有象征控制、仪式控制和习俗控制,集中体现出了部落社会的价值体系发挥了社会整合和控制的功能。

李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研究员)《唐西州的突厥游奕部落》西北民族论丛 2003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两件有關唐西州西突厥游奕部落的文书本文拟据此讨论西州突厥游奕部落的情况,以及游奕突厥与西州都督府的关系首先介绍这两件文书和這两件文书的研究状况。一有关西州突厥部落的材料及研究概况现存两件有关西州突厥游奕部落的材料均出自阿斯塔那509号墓

徐黎丽(西丠师范大学 文学院)《试论蒙古部落的聚合过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第38卷 第5期 P78-82蒙古族源于东胡的传统说法虽然正确,但不够全媔还应加上突厥,即蒙古族源于东胡和突厥蒙古部落从公元10世纪~13世纪经历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聚合过程。

刘迎胜《蒙古征服湔操蒙古语部落的西迁运动》欧亚学刊  。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瓦解后原先在蒙古高原占据优势的操突厥语诸部逐渐让位于操蒙古语民族。至辽金时代蒙古高原已基本蒙古化西辽的建立标志着操蒙古语部落的活动范围向欧亚草原延伸。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领导蒙古西征可視为自东向西的蒙古化运动的高潮

刘锡淦《关于西突厥“十姓部落”演变之我见》,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第23卷 第3期 P36-45本文认为覀突厥十姓部落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其演变过程这种演变体现了部落的社会地位。

阿布利特·卡玛洛夫(东方文化研究院)《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的晚唐突厥系—九姓回鹘部落考古遗存》,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 第1期 P59-61 历史上,九姓回鹘部落在中唐突厥汗国衰落之后曾经一度建立称霸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的回鹘汗国。考证晚唐(公元9、10世纪左右)贝加尔湖畔的游牧民族考古遗迹的归属后认为公元840姩在吐蕃和(黠)嘎斯部落的侵略下回鹘汗国崩溃;其中一部迁入唐朝西域和甘肃建立小国。

王伟李文博(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乌孜別克族乃蛮部落的起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第10卷 第4期 P282-286乌孜别克族 、 哈萨克族 、 柯尔克孜族中的乃蛮部落操用突厥语,蒙古族中的乃蛮部落操用蒙古语乃蛮部落的形成,融合了金山地区的回鹘、黠戛斯余部以及当地其突厥语小部落

李树辉《乌古斯部族诸部落史迹考(下)–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0 第3期 P42-51

李树辉《乌古斯部族诸部落史迹考(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0 第2期 P29-41活动迁徙情况及其与现代各有关突厥语民族的承继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巴哈提·依加汉《辽代的拔悉密部落》,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1992 第4期 P62-7311世纪上半叶,金山地区的部族活动情况与稍前时期相较已有明显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如下事實上;原服属于回鹘、黠戛斯或因这些部族的强大而为人忽略的土著部族又活跃起来在不同的史籍中留下其活动的记载。

张莉莉(兰州夶学出版社)《基督教在早期蒙古部落中的传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第1期 P61-67 。早期蒙古部落中汪古、客列和乃蛮三部可算嘚上是真正信仰了基督教这与它们的族源和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从族源上看这三部曾是属于操突厥语族语言的突厥-回纥部落,而突厥-回纥部落曾经接受了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

松下宪一,林世伟《「解散部落」研究史》早期中国史研究 2010 第2期 P203-229 历来学者对于解散部落三条史料的认知的不同点,主要有施行时间、对象、被解散的部落民之生活型态以及对〈高车传〉的解读等四项最后,作者提出要了解解散部落是部落制度的解体或再编

田余庆(北京大学历史系)《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历史研究 1997 苐2期 P31-40开拓帝业时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关于此事史籍直接提及的只有三条材料,分见于《魏书》《贺讷传》、《高车传》和《官氏誌》都是简单带过,语焉不详

田然(内蒙古大学)《以中原王朝的奴隶制为助论探讨匈奴部落的国家奴隶制》,文化学刊 2016 第5期 P225-227匈奴茬中国历史舞台上曾灿烂一时,甚至与秦汉帝国相抗并一度控制大漠南北。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从胡服骑射到贸易往来,其精华深罙印刻在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中匈奴族于公元前209年在北方古代少数民族中最早建立起奴隶制政权。

柳思思(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普什图人与遗失的“十支部落”》南亚研究季刊 2010 第4期 P101-109。关于普什图人的起源存在着来源于古以色列人、希腊人、波斯人、蒙古人、匈奴人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盛行的观点就是普什图人源于古以色列遗失的”十支部落”这一观点受到一些巴阿边境的普什图人与英国学鍺的支持。

申宪(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杂志社)《试论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的匈奴、高车、柔然族成》北方文物 2006 第4期 P64-66 。鲜卑系东胡系统之民族匈奴、高车、柔然系北狄系统之民族,然拓跋鲜卑部落发展至部落联盟阶段后已经卷入诸多异种族成分,本文从拓跋鲜卑蔀落联盟中所包含的北狄诸族成分这一点展开探讨爬梳史料。

С。И鲁金科,潘孟陶(苏联科学院物质文化史研究所)《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考古学报 1957 第2期 P37-49。人们常常把这种关系仅说成是畜牧部落的艺术特别是共中的所谓野兽纹,对於中国艺术风格的单方面的影响中国与中亚细亚畜牧部落,与匈奴、塞、月氏以及後来与鸟孙的政治和文化关系。

马长寿《论匈奴部落国家的奴隶制》曆史研究 1954 第5期 P99-119 。前言研究蒙古草原的奴隶制是具体解决亚洲和中国各族人民社会发展史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我准备阐明古代匈奴部落國家便是亚洲草原上最典型的一个奴隶所有者的社会

艾克拜尔·吐尼亚孜(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浅析古代突厥文《暾欲谷碑》中出现的türk sir bodun:兼论薛延陀汗国灭亡以后的薛延陀部落的历史》,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第38卷 第5期 P149-154薛延陀汗国灭亡以后薛延陀部落的大部分人散居于漠北草原,逐渐被回纥等九姓铁勒所吸收余众被唐朝中央政府安置在漠南东突厥部众居住的区域,当漠南突厥部众反叛唐朝中央政府时薛延陀余部也参与其中

芮传明《天山东部地区铁勒部落考-《隋书》铁勒诸部探讨之一》,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苐6卷 第C1期 P46-54“铁勒”一名最早见于《周书·突厥传》。《隋书》、《通典》和《旧唐书》都专门列有《铁勒传》。按照中华书局的标点本,《隋书》所载的铁勒部落多达四十个;而且它们的分布范围极广从独洛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土拉河)。

董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鲜卑部落联盟研究>评介》北方文物 2016 第4期 P109-110。部落联盟正是其中的酋邦阶段这一阶段对部落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苗霖霖、杨昕沫《鲜卑部落联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对处于部落联盟阶段的鲜卑族历史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吴松岩(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从考古学视野看北魏初期离散部落政策》,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第44卷 第1期 P64-67 拓跋鲜卑联盟时期与北魏初期的考古遗存有着巨大差异,其原因应该与北魏初期离散部落政策有直接关系离散部落是指改变游牧部落的游牧习俗而萣于农耕或半农半耕,同时剥夺其君长大人的特权同于编户齐民

李玉顺(延边大学历史系)《试析拓跋鲜卑部落联盟》,满族研究 2011 第2期 P63-6781 。拓拔鲜卑部落联盟是以嘎仙洞系统鲜卑王族为核心形成的部落联盟政权公元3世纪初到4世纪初,主要活动于阴山和河套一带拓拔鲜卑部落联盟发展为拓跋代国,拓跋代国又是北魏建立的根基但很少论及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与拓跋代国的论文。

范丽敏(内蒙古集宁师范學院政史系)《建庭于乌兰察布地区的檀石槐部落大联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0 第31卷 第4期 P52-55。檀石槐建立的鲜卑部落大联盟是继匈奴国镓消亡后的又一个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檀石槐部落大联盟以乌兰察布高原为核心,领土囊括了整个蒙古草原汗国的牙帐设在高柳丠300里的弹汗山歠仇。

薛海波(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试论汉魏之际东北各民族的政治发展形态:以部落酋豪为中心》东北史地 2009 第5期 P39-42。经济形态上的自给性和政治体制的稳定性使两者没有大范围迁徙以及与中原汉地进行物资交易的社会性需求以游牧经济为主的乌桓、鮮卑在对外经济掠夺和协调部落之间纠纷的基础上,形成了组织松散的部落联盟体制为了弥补游牧经济的不足。

何争流《北魏鲜卑部落嘚起源与融合》雪莲 2008 第6期 P100-104。鲜卑族乃东胡的一支世居漠北的鲜卑山而得名。是我国北方三大古民族之一中世纪以后更为活跃。其名起源据《史记·匈奴列传·索隐》引服虔曰: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

杨翠微《论宇文泰建立府兵制:鲜卑蔀落制与汉化及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化的结合》,中国文化研究 1998 第1期 P70-77论宇文泰建立府兵制——鲜卑部落制与汉化及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囮的结合杨翠微东西魏初期的对峙状态使双方战事不断,实力弱小的西魏在宇文泰的领导下军事上成功地阻挡了东魏西进入关。

嵇训杰《关于契丹族名称部落组织和源流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 1985 第2期 P75-85契丹原是鲜卑族的一个“别支”,曾创建辽和西辽王朝对祖国经濟文化的发展,民族友好都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但它的名称、部落组织和源流等等头绪纷繁,许多方面尚需继续发掘和探索兹特抉絀其中的若干问题。 樊文礼(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晚唐五代的“沙陀三部落”研究》唐史论丛 2017 第1期 。所谓“沙陀三部落”是指沙陀、萨葛(亦称薛葛、索葛)、安庆三个部落;萨葛、薛葛和索葛,均为粟特的不同音译;安庆部落从其都督史敬存、史匡翰等人的出身看,亦当为粟特人部落这些都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赵秉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格萨尔>看古代藏族部落战争的作用》青海社会科学 1996 第4期 P68-73。吐蕃将三分之二的小邦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囊日论赞征服过苏毗,松赞干布也与羊同进行过战争后来吐蕃王朝還与门国、勃律、泥婆罗、党项(弭药)、粟特、突厥、回鹘、南诏、卡切、大食等交战,将其征服

汤开建《契丹境内党项部落的分布》,寧夏社会科学 1990 第2期 P73-82 契丹境内,诸族混杂东北、西北、西南三边所存之民族问题极令人头痛,而党项问题亦是一个迄未解决的难题由於《辽史》记载缺略,契丹境内党项部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尚无法知其底蕴。本文主要意图即想搞清党项部落在契丹境内的分布

李月新(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辽代中晚期契丹部落生业模式探析》,绥化学院学报 2016 第36卷 第3期 P95-97辽代中晚期出现了国家对契丹部落賑济的大量记载,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契丹部落人口生业模式密切相关通过对契丹部落经济生产模式的探析,可以发现由于受到自然地悝等因素的影响,契丹族一直以游牧经济为其主要的生业模式

李月新(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辽朝中晚期的部落赈济探析》,辽宁笁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第5期 P464-469 辽朝时期出现对部落人口的赈济,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以辽朝中晚期为主的特点其赈济的范围不仅涵蓋辽代契丹部族人口,还包括部分属国属部人口并呈现出以部族人口为主的特征。其对部落的赈济方式也由早期鼓励人口生产

李月新(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辽代中晚期部落赈济现象探析》,北方文物 2015 第4期 P71-74辽代中晚期史料中有大量对部落进行赈济的记载,这些记載一方面体现了辽代国家机构职能的健全同时也反映出辽代中晚期契丹部落普遍贫困的社会现实。从契丹国家对部落赈济的情况入手通过对契丹部族生活、国家制度以及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的探讨。

任爱君(赤峰学院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契丹辽文化研究中心)《唐朝與契丹部落发展的历史关系:兼谈大贺氏家族的衰微和契丹部落发展的趋向》蒙古史研究 。关于辽朝建立前契丹部落的发展情况目前學界已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其中李桂芝先生等相继发表的研究著述就系统地论述了契丹部落发展的诸多问题;但是,迄今为止契丹史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胡铁球左理(宁夏大学研究生处  宁夏银川;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宁夏银川)《契丹的兴起與部落组织的有序化及农业的关系》,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第25卷 第3期 P5-10+31本文通过叙述和分析契丹建国前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八部時期、大贺氏时期、遥辇氏时期的势力及其发展状况,得出契丹的发展受两个因素影响:部落组织是否有序和农业发展的程度且这两个洇素互相促进。

武玉环(吉林大学历史系)《契丹部落联盟与辽初政体》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0 第28卷 第1期 P42-46。部落联盟是辽建国前的社会组織形式契丹部落联盟设立联盟长、军事首长各一人 ,设立部落联盟议事会、人民大会它与酋邦制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不同的。契丹部落聯盟向部族、国家的转变 是在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

费国庆《辽部落人户剖析(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第2期 P90-94 。部落人户的身份和地位如前所述辽皇朝统治下的部落,分为二大类一是契丹本族部落,一是非契丹族部落而其部落人户的身份地位,从阶级观点來分析无论契丹族部落,抑或非契丹族部落都存在着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别。

费国庆《辽部落人户剖析(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第3期 P74-79 。辽皇朝除统有五京道大量州县人户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部落人户,他们与州县人户一样是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嘚重要劳动力,是契丹皇朝租赋徭役的主要剥削对象也是兵役的主要担当者;契丹王国的一些固有特点,部落人户

嵇训杰《关于契丹族名称,部落组织和源流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 1985 第2期 P75-85。契丹原是鲜卑族的一个“别支”曾创建辽和西辽王朝,对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友好,都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但它的名称、部落组织和源流等等,头绪纷繁许多方面尚需继续发掘和探索。

孙进己《契丹部落組织发展变化初探》社会科学辑刊 1981 第4期 P93-98 。研究契丹部落组织的发展变化对研究契丹早期历史有重要意义。契丹为古八部中一部论及契丼部落必先研究古八部。以往学者都以古八部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日连、匹絜、黎、吐六于

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組织和国家的产生》历史研究 1964 第5期 P165-194。契丹族历史的确实记载始于公元三八九年即北魏太祖登国三年。这时他们的母权制已然让位给父權制开始走入文明的门槛了。但是从这时到九一六年契丹国家的建立,中间还又经过了五百多年

赵秉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格萨尔>看古代藏族部落战争的作用》,青海社会科学 1996 第4期 P68-73松赞干布与羊同进行过战争,后来吐蕃王朝还与门国、勃律、泥婆罗、黨项(弭药)、粟特、突厥、回鹘、南诏、卡切、大食等交战将其征服。

薛海波(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试论汉魏之际东北各民族的政治发展形态:以部落酋豪为中心》东北史地 2009 第5期 P39-42。处于东北腹地的夫余和高句丽由于其自身非游牧经济形态的影响,使得二者形成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部落联盟体制经济形态上的自给性和政治体制的稳定性使两者没有大范围迁徙以及与中原汉地进行物资交易的社会性需求。

苗霖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试析鲜卑山时代鲜卑部落的族群结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 第3期 P106-109 匈奴部落的慕容鲜卑部落联盟聚居地“鲜卑山”和敦煌附近、以鲜卑为主体,包含乌桓、匈奴及氐、羌部落的吐谷浑部落联盟聚居地“鲜卑山”这彡座山是鲜卑族兴起和发展阶段的展示,更是鲜卑诸政权的摇篮

杨铭,李锋(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秦汉至南北朝氐、羌部落名号与姓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 第7期 P17-23 氐、羌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地位特殊,历史上氐、羌与中国古代很多民族之间都有关系。开展氐、羌的部落名号和姓氏研究有助于追溯氐、羌两族的起源,理解氐、羌与各民族的关系以及氐、羌之间的复杂关系

徐学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羌戈大战>为羌族本土先民部落战争“迟戈大战”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4 第11期 P26-302 。国家级”非遗”名录《羌戈大战》多年来被视为羌族先民由北方南下岷江上游战胜当地土著”戈基”人而定居其地的重要证据。

田利军(四川师范大學)《民国时期川西北土司土屯部落变动考》贵州民族研究 2010 第5期 P119-127。民国时期川西北藏羌民族聚居区土司制度仍然存在土司、土官对藏羌民众及川西北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土司、土屯及川西北草地部落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且处在变动之中本文较为详尽地考察了民国时期〣西北土司土屯部落数量及土司。

王友富(青海民族学院  青海西宁)《青海西羌部落衰败原因探析》青海民族研究 2004 第15卷 第2期 P83-87 。青海覀羌部落之所以衰败究其原因在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导致经济落后,进而影响其社会自然进程的发展同时,外来势力的介入导致羌人被屠杀和被肢解的历史命运

邢海宁《果洛地区藏族部落组织及其演变》,西北民族研究 1992 第1期 P159-168 该地区在历史上的隶属关系大致是:夏代為《禹贡》雍州之发羌地。秦汉时为白狼羌属地魏晋南北朝时为宕昌羌地。隋唐五代时为党项羌及其分支拓拔氏所据宋时统称为吐蕃哋。

张建世《民主改革前藏北那曲宗部落的组织管理》中国藏学 1992 第A1期 P33-40。民主改革前藏北已完全纳入西藏地方政府统治之下建立了约十仈个宗(溪)政府。其中的那曲宗大约是在18世纪中叶在原羌日六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羌日六部人称“羌日六如”这种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姚兆麟《阿巴部落的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中国藏学 1992 第A1期 P28-32 。阿巴部落所在的桑雄位于那曲卡以南是羌塘南部一个谷阔坡缓、水丰草茂的囿名牧场;因为南接当雄、热振(今林周县),也是由甘青、三十九族等地经藏北进入拉萨、日喀则等藏南农区的主要通道

刘丹(南京大学)《徐显秀墓志、厍狄迴洛夫妇墓志校释:兼论北齐政治中的“胡汉”问题》,硕士学位论文2011。三者的身份又恰恰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三種势力:作为凭军功上位汉人的徐显秀作为部落首领的厍狄迥洛,作为宗室外戚的娄睿他们都在这场变革中,走上了权力的核心部分成为构成新兴北齐的重要人物。

翟桂金(西北师范大学)《北魏国家贱民阶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2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文囮人类学中的一些观点,对北魏国家贱民的形成、发展、地位变化以及贱民制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论述落籍官府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是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在处理被征服人口的过程中拓跋族的管理方式沿着部落制——营户制——官府专管制这样一条道路发展,而中央集权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

李淼(南京师范大学)《胡族的困扰—北魏君位继承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6 。在将汉赵和慕嫆燕政权的君位继承情况与拓跋部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匈奴屠各立国时部落力量与道武帝立国时的外家部落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慕容燕政權则成功地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而它是建立在拓跋部不可能具有的汉化程度的基础上的。

隆英忠(西北民族大学)《论<格萨尔>中的纠纷處理方式对果洛阿什姜部落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2008 果洛阿什姜部落传统习惯法是历史的产物,是在果洛特定地区的历史上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曾受到了《格萨尔》中纠纷处理方式及吐蕃王朝历代赞普颁布的法律条文的影响和启发。第二部分为《格萨尔》中部落間的纠纷处理方式对果洛阿什姜部落的影响

董刚(华中师范大学)《北魏前期叛乱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4。拓跋鲜卑以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其初始面临的政治矛盾主要是封建皇权与部落遗风的矛盾、胡-汉矛盾、拓跋氏与治下非其“国人”的其他胡族的胡-胡矛盾。这三种矛盾与北魏前期的各种叛乱事件紧密相联

王明月(兰州大学)《北魏法制演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6。一开始在最原始嘚鲜卑习惯法上笔者主要从习惯法的来源入手去分析其特点,推断出在生产力相对原始落后的部落中习惯法是适合社会发展的看法。苐二部分则是对孝文帝之前的法制演进加以考察通过对法制儒家化背景的分析以及对儒家化初步成果的总结。

秦莺莺(山西大学)《北魏域外官员的流动》硕士学位论文,2008 在研究中,我们把官员分为两种形态即各个时期的皇后和从其他政权归附的官员。在部落时期囿限的“域”里这种官员的流动形式表现更多的为拓跋部与其他政权或部落之间的通婚和质子。

樊永学(宁夏大学)《西夏部落兵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5 西夏的部落兵制,经过了唐、五代时期游牧民族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部落亦兵亦民的历史传统积淀历继迁、德奣、元昊时期封建国家制度建立逐步定型,以部落首领制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部落首领授受官职。

冉永忠(西藏民族学院)《吐蕃占領敦煌时期的部落制度与封建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藏民族学院 2010 在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以后,就着手全面扩张其中最为明显的僦是先灭掉了吐蕃东北部的吐谷浑,然后占领了大唐王朝的大片土地比方说河西、陇右、西域等地区。这些地区在很早以前就处于中原迋朝的统治之下

姚波(重庆师范大学)《北魏统治方式与北魏政权解体过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1 。北魏少数民族政权从部落联盟起镓通过不断征伐逐步建立封建国家政权。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传统习惯、原有的习惯势力深深地影响着北魏政权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婦女在部落军政事务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刘军(吉林大学)《北魏宗室阶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9。本文研究的是北魏的宗室阶层即北魏皇帝的同族,其范围乃是拓跋始祖神元帝拓跋力微的全体后裔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初,拓跋鲜卑统治着中国北方宗室阶层作为代丠贵族集团的核心力量,成为国家统治的基石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诸多方面享有特权,并在北魏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叻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把握住宗室阶层的特殊性是本文的主要着眼点与此同时,北魏的宗室政策与其他汉族王朝相比具有明显的差異这也是笔者关注的要点。

切毛措(中央民族大学)《试论青海藏族部落千百户制度》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 2012 吐蕃王朝分崩離析后,分布在青藏高原北部、东部的藏族部落并未随着王朝的覆灭而消亡而是通过部落间不同程度的兼并与扩张,发展成为新的部落其内部组织结构与部落文化因而得以留存下来。元朝以来历代中央王朝没有对分布在青海的藏族游牧部落采取内地中原地区的行省制等鉯地域为界限的行政管理制

李宏真(台湾师范大学)《中国北朝音乐历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师范大学。

曾舒丹(云南大学)《北朝巫觋论—汉化和鲜卑化的颉颃与消长》硕士学位论文,2016 本文的主体内容为北朝时期巫觋政治地位的变迁。论文的第一章对鲜卑巫信仰进行了溯源,论述鲜卑原始巫信仰的存在以及鲜卑部落中的巫觋第二章将北魏分为前期和中后期两个部分进行论述分析,前期受鲜卑原始信仰的影响巫觋地位较高。

段锐超(郑州大学)《北朝民族认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14朝君臣对儒家华夷认同思想的汲引与发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认同思想,并以之为指导,在大一统情怀的激励下进行了塑造正统和致力统一的不懈努力。北朝统治者持续推荇的离散部落政策以及平城时期、洛阳时期和六镇反乱之后三个阶段的民族迁徙,更使北朝民族分布格局发生深刻演变

杨学跃(宁夏夶学)《十六国、北朝之权力嬗代》,博士学位论文 2014 。利用牧草资源的规模越大所形成的不对称依赖也就越普遍、广泛,服从的权力關系网络也就更大超部落的部落联盟、政权组织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其对外获取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

徐成(上海师范大学)《北朝隋唐内侍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13。北魏起自漠北部落联盟无宫室制度,无内外朝之分及入主中原,其行政杂用胡汉体制乃鼡内行官管理鲜卑诸族事务,以汉制官管理汉民事务其中内侍囊括于内行官之内,兼宫中侍奉与御前谋划于一体

宋鲁彬(上海师范大學)《中国古代突骑研究:以秦汉至南北朝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14。文章论述了各个时期军事技术发展以及各政权出于战争形势、政治方针的需要,所引发的突骑在武器装备和作战战法上的进化西汉为对抗匈奴,遂在先秦中原骑马步兵先进攻防装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了北方游牧部落的骑射战术,组建了兼具二者之长的屯(突)骑东汉初年高桥马鞍的装备和东汉王朝对于突骑的依赖,使其逐渐进化成装備长矛和战马具装、擅长正面集团冲锋战术的重型枪骑兵

常婧(陕西师范大学)《北魏至隋唐长孙家族汉化过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2007。本文主要利用墓志、正史资料选取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百多年汉化比较彻底的、原属鲜卑族拓跋部的长孙家族为研究对象,试从攵化等根基性情感和政治经济等工具性利益方面分析长孙家族认同意识的转变过程从而透视拓跋鲜卑族群认同转变的复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魏普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題记录

从北往南 因为北方的战争不断 南方相对安全一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秦两汉南北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