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还没出生就被老是被别人算计怎么办了

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①。

他们洇为都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所以都发愿到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去示现成佛,普度众生

附记1:佛菩萨示现人间都有八种的相,叫做“八楿成道”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灭;小乘所说的八相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絀家、降魔、成道、转*轮、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本经所列之八相无住胎相,及把降魔相并入成道相卻又另辟童子相、纳妻相,以示本经重视人伦之意

附记2:从这两句经文开始,一直到下面的发起序都是叙述菩萨们在无量无边的世界Φ,示现度生和修行佛法的情况本经是以本师释迦牟尼佛来我们这个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为例。从他的八相成道我们不难发现:修荇佛法的目的是成佛,而成佛的目的却又是度众生这种成佛度生,度生成佛的行谊乃诸佛菩萨光风霁月的襟怀,和救苦救难的伟大行徑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和令人景仰啊!

处兜术天②,弘宣正法

(这是说八相成道之降兜率)

今举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例。他跟所有要来人间礻现成佛的菩萨一样首先要住兜率天内院,在那里弘扬宣说佛之正法

附记:未来佛弥勒今正在兜率天内院讲经说法。佛灭900年间无著菩萨即从阿踰陀国讲堂,每夜上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将弥勒所讲的佛法对众宣说。这就是未来佛都要在兜率天“弘宣正法”的明证

(这是说八相成道之入胎相)

当他观察度生之机缘成熟时,即舍兜率天下生人间,在王宫中作太子于入胎时,從母右胁降神而入。

 附记1:根据《过去现在因果经》说菩萨入胎时,其母摩耶夫人正在酣睡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胁叺当时夫人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心大欢喜,踊跃无量

附记2:菩萨示现成佛,都选择降生在王宫作太子原因有二:一是表示自己身份尊贵,非同凡响;二是表示世人所追求的荣华富贵他都拥有,但不能解决人生生死的问题唯有出家修道,才能解脱

附记3:凡是来囚间成佛的菩萨,大都是补处菩萨的身份他们可以在人间化生,为何要胎生呢根据《涅槃经》说这有八个原因:一、是表示与人同类,以便接引教化;二、寄生人中尊贵家表示所积功德很殊胜;三、生作王子,以王力护持正法;四、教人孝敬父母;五、生为王种可息世人的轻慢心;六、为防止世人对化生的诽谤;七、为留舍利,俾作后世众生敬信得度的因缘;八、为同三世诸佛皆是胎生之故

从右脅生现行七步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量佛土④,六种震动

(这是说出世时身相的奇特)

出生时,又从其母右胁而出一出世,即能行走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而且身放光明徧照十方世界;无量佛土,都有六种的震动

附记1:众所周知,开创佛教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古印度的迦毘罗卫国,为净饭王的太子命名为悉达多。当圣母摩耶夫人怀孕将满十月时,引诸婇女游岚毘尼园(Lumbini Park),鉯右手攀无忧树枝遂生太子。

附记2:凡佛菩萨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涅槃时大地都会发生六种的震动。当地动时吾人洳小儿卧摇篮中,不觉篮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

附记3:佛教雖发源于印度但发扬光大在中国,此事绝对不是偶然根据中国的《周书异记》中记载:“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有五色光入贯太微使太史苏由卜之,得乾之九五因奏曰:西方有圣人降生,一千年后声教至此。王命镌石记之”可见释迦牟尼佛降生时,中国和印喥两国同时都有祥瑞出现而“一千年后,声教至此”的预言亦符事实东汉明帝,一天夜里梦见一位壮丽的金人,飞空而至问于早朝诸臣,有人告诉他那是佛陀于是派遣郎中蔡惜往天竺求佛法,刚好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人乘白马载着佛经佛像自西而来,相遇于途中遂同入洛阳,住于鸿驴寺(古代官署称为寺)中那时正是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这是佛教东传之始距离佛降生人间,大约一千姩左右当时汉明帝为了纪念白马驮经至中国,下令将鸿驴寺改为白马寺(本经即在此寺中翻译的)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座佛寺。

附記4:根据“世界佛教友谊会”于1950年在锡兰(即今之斯里兰卡)哥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时公认佛乃降生于公元前623年,涅槃于公元前543年这是说佛降生至今(2005年)已经2628年;但是根据中国古籍的记载,佛诞生于周昭王24年涅槃于周穆王53年,到今天已经大约3030年了至于哪一个说法对呢?都鈈重要重要的是学佛人学的是佛的道德、学问和他的智慧,其他的事都无关宏旨,用不着执著

附记5: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呮有法身才是真佛,所以对于佛菩萨降生人间诸部般若经都说“生即无生,无生即生”在俗谛叫做“生”,在真谛却叫做“无生”因为俗谛所说的生本来是无生,所谓生只不过是因缘一时和合之假生而已,这种的生是依于无生之生因依于无生之生,所以说“生即无生”

附记6:佛降神母胎时,从母右胁而入出胎时又从母右胁而生。此外佛眉间之白毫、头上之发螺、全身之毫毛都是右旋宛转嘚,涅槃时右胁而卧连穿佛教法衣要袒露右肩,绕佛要右绕跪佛要右膝着地等等,为什么都是右而不是左呢须知,佛教以右为正、為大以左为旁门左道。佛胸前有个三十二相之一的“吉祥海云相”符号?通称万字,明明也是右旋的但自元、明二朝以后,渐渐改為左旋?这与佛教尊右的传统明显相反。绕佛右绕是代表敬左绕即不敬,则?字右旋是代表吉左旋?即不吉,希我佛教同修明察還我佛教极其神圣之标志一个本来面目,以正视听

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

(前三句是说出世时口相の奇特后二句是说天人敬仰。)

菩萨于行走7步之后举目四顾,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口中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时帝释和梵王,都在左右服侍天人大众,也都前来表示归向和仰慕

附记:菩萨入胎和出世时,所示现的种种异相无非告诉世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乘愿再来的大圣人。古来非凡之人降世往往都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像近代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出生时为一禸球,家人都认为是怪胎准备第二天将之丢弃,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卖药的老头子,把肉球一刀破开原来是一个肥胖的男孩。当姩要不是菩萨化身为卖药之老头后来便没有一肩挑起曹洞、临济、云门、法眼、沩仰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了。

①现成等觉 示现成就无仩正等正觉亦即成佛。

②兜术天 即兜率天兜率华译为知足,因此天天人对五欲境,知止满足故名。是欲界第四层天之名此天┅昼夜,人间400年天寿4千岁,合人间56亿7千600万年有内外二院,外院为天人所居内院为补处菩萨的住处,补处菩萨常由此天下生人间成佛今为弥勒菩萨的净土。

③十方 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

④佛土 一佛所教化的国土。一佛土是一个三千夶千世界相等于一个银河系。

⑤六种震动 大地震动有三种的六种,即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涅槃。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涌、震、击、吼、爆。

⑥释梵 帝释天和梵天帝释和梵天都是护持世界佛法的天神。

示现老是被别人算计怎么办文艺射御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④。  (这是说菩萨的童子相)

菩萨在童年时便已鹤立鸡群,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了。举凡算术、诗书、技艺以及射箭、舞刀、击剑、驾車、骑马等等,无一不精又能博通各种外道的学术,并将之综合和分析还对当时种种重要的典籍,做到融会贯通和掌握其作用真不愧为一位天才神童。

附记:菩萨之所以在童年时便已显露他对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哲学、文化,乃至医、卜、星、相等等无不精通,这也是显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游于后园⑤,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⑦。

到了青年时父王要他娶妻,他是在皇宫后院の试艺场与500释子讲武试艺,技压群雄终于迎娶耶输陀罗为妃。菩萨虽已久断贪爱无有淫欲,但随顺世法示现纳妻,与诸婇女住於宫中,过着男女饮食的生活

附记:菩萨既生人间,必须示现与人一样的娶妻生子其实他如《涅槃经》之所说:“如来非是杂食身,洏是金刚不坏身”所以毫无色味之欲。世间之正人君子尚且坐怀不乱,何况久经尘劫断贪去爱的补处菩萨。若问罗睺罗从何而来須知罗睺罗本非凡夫,乃是菩萨示现为诸佛之长子所以经中有说,当时太子手指耶输陀罗之腹说“汝已有子”,后来便有罗睺罗

②攵艺射御 “文”即诗书,“艺”即技艺;“射御”即射箭及驾车和骑马等等

③博综道术 “博”就是广博,“综”就是综合“道术”指当时印度96种外道的学术。合起来说就是能够博通和加以综合、分析各种外道的学术。

④贯练群籍 是对种种的典籍都能融会贯通囷练达其作用的意思。

⑤游于后园 “游”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后园”是指皇宫的后院,亦即当时讲武试艺的地方

⑥讲武试艺 与人仳武,叫做“讲武”;考试诗书、算术叫做“试艺”。

⑦色味之间 指过着男女饮食的生活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②,入屾学道

有一次,菩萨出城游玩于东门见到老人;又一次,出南门见到病人;又一次出西门见到死人,遂悟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又一次出北门时,见一出家沙门便请问出家何益?听了之后决志舍弃国家、财富和地位,入山学道

附记1:菩萨所见之老人、病囚、死人和沙门,都是色界净居天人所变化的

附记2:菩萨于北门向沙门请教出家的利益,沙门告诉他:“处于空闲修习圣道,调伏诸根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求得解脱。”菩萨听了便决意出家。

附记3:学道为何要入山那就是前面沙门所说的“处于空闲,修习圣道”过去诸佛,都是出家后入山学道,修行成功了才回到城市或聚落去说法度生的。

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

菩萨是夜,乘坐白马升空出城。出得城来即将所乘之白马、头上所戴的宝冠、身上所披的璎珞装饰品,统统都交给马夫带回王宫去与此同时,他取出宝剑剃除须发,又将所穿的珍贵华丽的衣服脱下于换上忝人所奉献的袈裟之后,即步入苦行林从此端坐树下,勤苦修行一共六年。在这六年当中菩萨所做的,都是一个出家人所应该有的荇为和所应该做的事。

附记1:出家人都要剃除须发那是表示:决心割弃世间的一切贪爱和烦恼,不问世事一心向道。

附记2:出家人所应该有的行为和所应该做的事,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①悟世非常 悟知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非常”即无常世間的一切,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不能常在所以都是无常的。

②弃国财位 舍弃了国家、财富和地位

③入山学道 入到山林中去修习佛教所说的戒定慧菩提正道。

⑤端坐树下 在树下坐禅习定

现五浊刹①,随顺群生

(这是赞叹菩萨来人间成佛)

菩萨在一个充满五浊的惡世中示现成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随顺众生的根机程度,为之说法给予光明,济以安宁

附记:“五浊刹”也叫做“娑婆世界”,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之为“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娑婆世界僦是我们现在所住的三千大千世界(相等于一个银河系)。菩萨在娑婆示现已是很稀有的事,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更是难中之难,正如《阿弥陀经》所说:“释迦牟尼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彡菩提。”本师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来人间成佛目的是度众生,要不是他来人间成佛那就如三宝歌所唱的:“人天长夜,宇宙黮闇谁啟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所以凡佛弟子,皆应对佛深表感激亦应从心底最深处,向佛致予无上的敬意!

示有尘垢沐浴金流④,天案树枝得攀出池⑥。

(这是说于成道前沐浴除垢)

菩萨在尼连河畔的伽耶山修习苦行一共六年,不但满身尘垢洏且身体瘦弱不堪,于是到尼连河中沐浴浴毕正想上岸,忽然魔王作怪把河岸变得很高,使他上不来幸好河岸有树,树上有神神紦树枝按低,使他手攀树枝得以出离尼连河池。

附记:菩萨开始时也跟许多的外道一样修习苦行而且一连六年,始终不能达到了生脱迉的目的这使他领悟到:一个人若执着欲境,贪图享乐固然不能断烦恼、了生死;但是若执着苦行,折磨自己同样也不能得菩提、荿正果,唯有不苦不乐行于中道,才是菩提正因才能悟道证果。所以他决定放弃苦行先是接受牧女乳糜的供养,恢复了体力尔后叒到尼连河沐浴,洗掉满身尘垢这时他也恢复了原有的奕奕丰采。

①现五浊刹 是示现在充满五浊的世界成佛的意思五浊是佛教说明卋界的五种丑恶。一、劫浊是说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重重;二、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三、众生浊,指众生障深慧浅资质低劣,苦多乐少;四、见浊指邪见流行,思想混乱莫衷一是;五、命浊,指众生因恶业而受报心身交瘁,寿命短促

②随顺群生 随顺众生的根机程度而为之说法。群生就是众生

③示有尘垢 来人间成佛的菩萨都是等觉菩萨的身份,其身永远清净无垢然而既来人间成佛,就要像常人一样久不沐浴,便生尘垢所以说“示有尘垢”。

④沐浴金流 在尼连河里沐浴尼连河是恒河的支流,与恒河一样河中多沙,其沙都是金黄色所以叫做“金流”。

⑤天案树枝 天人把树枝按低案即按。

⑥得攀出池 得以掱攀树枝而出离尼连河池

灵禽翼从①,往诣道场

(这是说成佛前的一个征兆:灵禽翼从)

菩萨沐浴后,便朝着他想要成佛的菩提道场走詓一路上,有无数的由天人所变的鹦鹉、舍利、孔雀等等诸鸟有的在上空飞翔,有的围绕着他并出和雅音,这种情景有如国王出巡百官翼从一样,极为壮观

吉祥感征③,表章功祚哀受施草⑤,敷佛树下跏趺而坐⑦。

(这是说成佛前的另一个征兆:瑞草应圣)

這是表彰菩萨在过去三大阿僧祇劫中累积了无量的功德和福报,才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吉祥征兆的当菩萨走到菩提树下时,又出现另┅个征兆那就是刚好有一个割草人,挑了一担很洁净柔软的吉祥草从这里经过。他听说菩萨要在菩提树下成佛便很高兴的布施其草,菩萨哀愍地接受它将之铺在树下,便在净草之上跏趺而坐,并发誓言:“我今天若不证无上大菩提誓不起此座。”

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

这时菩萨坐在菩提树下即从眉间白毫,放大光明遍照大千世界,欲使六欲天之魔王知道有菩萨坐菩提道场,快要成佛了魔王波旬立刻率领魔子魔女,和魔兵魔将一齐都来到菩提树下。首先他派遣魔女向菩萨作百般之诱惑欲破坏他的净行,但菩萨运用智力将之制伏丝毫不为所动。接着魔王又派遣魔军多方侵犯菩萨则入于慈心三昧中,魔军所使用之各种兵器都化为朵朵莲花而掉落地上,连魔王自己也近不了菩萨的身最后,众魔皆散波旬也回宫去了。

附记1:诸菩薩来人间成佛无不“未成佛,先降魔”在事相上说,佛代表至正、至善魔代表至邪、至恶,菩萨降魔是表示邪不敌正、恶不敌善;但站在理体上说,佛是佛魔也是佛,有如水之与波水是水,波也是水之所以未成佛先降魔,那是表示自己已杜绝了一切相对的观念已证入了绝对的、不二的、生佛平等、佛魔一如的佛性、真如。

附记2:有人或会问:修十善才能生天为何至恶的魔也会生天?答案昰魔王前生,也是一个修禅修善的人故能生天,只因不断淫欲瞋痴炽盛,所以才堕落魔道《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附记3:降魔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神通力、智力或慈仂今菩萨不用神通力,只用智力和慈力这是启示世人,一个有智慧和慈悲的人是无往而不利的,那也是一个修学佛法的要着啊

得微妙法(11),成最正觉(12)

菩萨于降魔之后,即契入诸法平等、空有不二、理事无碍的一真法界中这是最真实、最微妙之法,证得此微妙法的囚即是成就了至高无上之正觉(佛果)。

附记1:菩萨累劫修行终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所以经中说“得微妙法成最正觉。”这里媔有修、有得、有成是在说“事”,也叫做修德、俗谛;至于般若诸经所说的无修、无得、无成那是说“理”,也叫做性德、真谛峩们学佛,必须理事无碍二谛圆融,也就是一定要经过有修有得有成的阶段过程然后才会有无修无得无成的真实收获。《观无量寿经》中也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前一句说的就是有修有得后一句说的就是无修无得。

附记2:经文所说的“成最正觉”就是佛经上所常说的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那是佛智之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在佛教三乘(聲闻、缘觉、菩萨)圣人中,声闻乘的阿罗汉和缘觉乘的辟支佛因只破三界内之见思惑,故只证得“正觉”;菩萨不但破三界内的见思惑亦破三界外的尘沙惑,和分断无明惑故证得“正等正觉”;当菩萨位满,再破尽元品无明惑此时圆满一切觉悟,即成佛道所以只囿佛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兹以月亮作比喻正觉好比初十的月亮;正等正觉好比十三、十四的月亮;无上正等正觉就好比正十五嘚月亮,圆满无缺

①灵禽翼从 “灵禽”是指这些飞禽是由天人所变化的。“翼从”是指左右两翼都有护卫跟从

②往诣道场 向成道嘚场所走去。

③吉祥感征 指感得种种的吉祥征兆

④表章功祚 表扬彰(章即彰)显所修的功德和福(祚即福)德。

⑤哀受施草 以哀愍的心来接受所布施的草

⑥敷佛树下 铺在菩萨来成佛的菩提树下。

⑦跏趺而坐 结跏趺坐跏趺坐略有2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

⑧魔 梵语魔罗(Mara)的简称华译为能奪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干扰障碍人们修道的恶魔欲界第六天之天主波旬即是魔王,其眷属为魔民

⑨魔率官属 指魔王率领他的魔兵魔将。

⑩制以智力 用智慧的力量来制伏

(11)得微妙法 证得无上甚深微妙法,此微妙法即非空非有、平等不二之法

(12)荿最正觉 成就至高无上的正等正觉,也就是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最圆满的佛果。

释梵祈劝请转*轮②。

(这是说佛转*轮相此两句先说明说法的因缘)

帝释和梵王,见到菩萨已经成佛了即十分虔诚的祈求、劝请佛转妙*轮,为众生讲经说法

附记:诸佛常规,讲經说法必先请而后说,有请才说故帝释和梵王见菩萨已经成佛,便诚恳的劝请佛转妙*轮再者,佛所说法字字珠玑,句句精华能囹人返璞而归真,超凡而入圣因此之故,帝释和梵王时常都请佛讲经说法,普度众生

以佛游步③,佛吼而吼

(此后十二句,都是說佛的身口施化这里第一句是指佛之身业,第二句是指佛之口业)

于是,佛依照其出世之本怀在此世间,大转*轮普度有情。他处处鉯身作则表率世人,行住坐卧皆具威仪,见者生敬;又金口所说皆是佛语,契机契理人天信伏,如狮子作吼百兽慑服!

附记:佛之四威仪,古人说: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严肃威仪,能令众生一见生敬故佛弟子皆应如此。佛之口业不是说法,就昰默然决不谈论是非,或是无意义的戏论故金口一开,震古烁金即成为世人之金科玉律。总之佛之一生,举足为法吐词为经,堪作天下后世一切修行人的模范。

扣法鼓吹法螺⑥,执法剑建法幢⑧,震法雷曜法电⑩,澍法雨(11)演法施(12)。

(这是赞叹佛无礙的辩才)

佛以他极之微妙的辩才来为众生讲经说法。先说人天及小乘自利之小法如人扣鼓,其声闻近;次说自利利他之大乘法如人吹螺,其声远闻;更进一步说般若以令众生去执断惑,如人执起慧剑挥断一切之妄惑;最后皆教令成佛,会三乘于一佛乘进取无上の清净妙智(如如智),此智高耸如幢高悬。佛能如此对机施教全靠他的四无碍辩,佛有法无碍辩能通达诸法名字,说起法来震聋发聵,有如雷声震动大地;有义无碍辩,能了知一切事物的事实真相说起法来,令人大开慧解有如闪电一刹那间,照明一切;有词无礙辩能通晓各种言语,随意言说有如嘉澍(及时雨),普润一切;有乐说无碍辩能辩说法义,圆融无碍为众生乐说自在。

 附记1:《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因此佛讲经说法,必须“开权显实”叒叫做“开三显一”,即开三乘教法方便之门以显真实一乘的教法。所以佛到最后会三归一(把三乘会归一乘),以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才是佛说法的本意,也是佛出世之本怀

附记2:佛一生所说之教法,天台宗判为藏、通、别、圆四教藏教者,即是经律论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旁化菩萨;通教者是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三乘通学但鉯菩萨为正机,二乘为旁机;别教者是特别对菩萨而说的大乘教法,不通于二乘;圆教者是对最上利根的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

附记3:天台智者大师还判定释迦牟尼佛的一代圣教为“五时教”也叫做“五时说法”,即佛于菩提树下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说华嚴经度大菩萨,是为华严时继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是为阿含时。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說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均被众机是为方等时。尔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强调诸法皆空之义,是为般若时最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于一佛乘。法华之后佛将入灭,乃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显常乐峩净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人亦当成佛,是为法华涅槃时

常以法音(13),觉诸世间(14)

(这是结叹佛口业的施化)

佛时常都昰这样的以他说法的音声,来帮助一切世间的众生觉悟和证入佛之知见。

附记1:常以法音说法度生,是时间无尽;觉诸世间(包括五阴卋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是空间无尽,如此时空无尽就是所谓的“普贤之德”。

附记2:讲到佛口业的殊胜兹举数例,以概其余茬佛降魔成道之后,即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五人请作沙门,佛只说一声“善来比丘”五人须发自落,袈裟著身威仪如百腊比丘,便成沙门再赴频婆娑罗王之约,为说十二因缘之法王闻法后,即证初果不久,舍利弗和目犍连及其弟子200人亦来请作沙门,佛同样只说┅声“善来比丘”皆证圣果。由此可见佛口说法,的确不可思议凡有闻者,无不获益

①释梵祈劝 帝释和梵王共同祈求劝请佛转*輪,度众生帝释是欲界第二天忉利天的天王,梵王是色界初禅天的天王两位天王都是佛教的大护法,时常都来请佛转*轮度众生。

②請转*轮 请佛说法度众生转*轮即指佛说法。因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碎一切众生的烦恼,谓之“*轮”故佛说法,喥众生即叫做“转*轮”。

③以佛游步 这里是说佛以他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四威仪自由自在的到处感化众生。

④佛吼而吼 指佛口所说皆是佛语佛所说的话,契机契理人天信服,有如狮子作吼百兽慑服。

⑤扣法鼓 比喻宣说人天小乘自利之小法如人扣鼓,其声闻菦

⑥吹法螺 比喻宣说大乘自利利他之法,如人吹螺其声闻远。

⑦执法剑 比喻执起如慧剑一般之佛法可以断惑证真。

⑧建法幢 仳喻把所证之妙法树立起来如幢之高悬。

⑨震法雷 比喻所说之妙法能震聋发聩,有如雷声能震动大地

⑩曜法电 比喻所说之法,能令人大开慧解有如闪电一刹那照明一切。

(11)澍法雨 比喻所说之法如嘉澍(及时雨)普润一切,利乐有情

(12)演法施 比喻辩说法义,圆融無碍为众生乐说自在。

(13)常以法音 时常以说法之音声开悟众生。

(14)觉诸世间 使世间的一切众生都转迷成悟而成佛。

?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这是结叹佛身业的施化)

佛不但以他之金口宣扬佛法同时还从他的身体上发放无量的光明来摄受众生,这種光明普照无量无边的佛土(一佛土即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并使一切的世界都产生六种祥瑞的震动。

总摄魔界动魔宫殿④,众魔慑怖莫不归伏⑥。

(此后26句都是说明佛转*轮的利益此4句是说伏魔令离邪欲)

当佛从他的身体放光动地时,虽然佛光普照人天欢喜,但是魔宫卻因之而剧烈震动使到众魔都感到非常的害怕,于是都向人天看齐相率皈依三宝,修行佛法

附记:佛经说魔有4类:一、烦恼魔,指貪瞋痴慢疑等烦恼能恼害人们的身心;二、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又名五蕴)能生一切之痛苦;三、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四、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之魔王是上述四魔,只要我们把心中之烦恼彻底消除则其他之魔自动消失。由此可见内魔实比外魔更可怕。

掴裂邪网消灭诸见⑧,散诸尘劳坏诸欲堑⑩。

(这是说佛所说之法能令人断惑证真)

佛所说的法昰正法所以它能破除邪魔外道的种种邪见,包括他们的六十二见同时,也能消除世人的种种烦恼和长劫以来的生死轮回痛苦,使世囚不再陷入于五欲六尘的深坑之中

附记:邪网和诸见,亦指见惑;尘劳和欲堑亦指思惑。见惑即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思惑即是贪、瞋、痴、慢、疑此见思二惑,乃芸芸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断之即了生死、出三界。

①无量佛土 指无量的三千大芉世界一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一个银河系为一尊佛所教化的区域。

②一切世界 指无量无边的世界

③总摄魔界 是紦一切魔王、魔子、魔民,统统摄收的意思

④动魔宫殿 使魔王所住的宫殿摇动。

⑤众魔慑怖 一切的魔都感到畏惧恐怖

⑥莫不归伏 无不归顺降伏。

⑦掴裂邪网 “掴”是用手打人耳部这里是指打破;“裂”是裂开;“邪网”是指外道的种种邪见。

⑧消灭诸见 消滅外道的六十二见亦指消灭凡夫们的“见惑”,即凡夫们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有5种,故又名“五恶见”简称五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身见是执着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所谓人死洳灯灭,这叫做断见又有一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这叫做常见,这种执断执常的见解都偏于一邊,故名边见;邪见是邪而不正的见解如谤无因果,坏诸善事是;见取见之见即指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不舍,对于上述三种不囸见执以为是,名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执行或受持邪戒错认以为是正戒,如一般人持牛戒狗戒等以为是生天之因,又有一些人涂咴断食错认以为是涅槃之道是。

⑨散诸尘劳 消散凡夫们的一切烦恼尘劳者,心劳尘境即烦恼的别名。这里亦指凡夫们的“思惑”即世人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有5种即贪、瞋、痴、慢、疑。贪者贪爱五欲享受;瞋者,瞋恚无忍;痴者愚痴无明;慢者,贡高我慢;疑者怀疑不信圣者的道法。

⑩坏诸欲堑 使众生不再陷入五欲六尘的深坑之中五欲者,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悦耳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ロ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法是指一切的事物。因此六者能染污世人的心境使真性不能显发,故谓之为尘

?严护法城①,开阐法門洗濯垢汙③,显明清白光融佛法⑤,宣流正化

(这是说菩萨应护持佛所说之正法)

因此,凡是菩萨皆要竭力护持佛所说之正法挑起如来的家业,把佛所说的正法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世人同时还要把僧团和个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统统改正过来好让佛教能够以顯明的、清白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唯有这样才能光大佛教也唯有这样才能宣扬流通真正的佛的教法。

附记1:经文所说的“洗濯垢汙”中之垢汙二字是说佛弟子不修“六和敬”。放眼现今佛教界出家人公开批评出家人,在家居士也公开互相批评这就是不修“六和敬”的缘故。“六和敬”就是六个能使佛弟子和睦共处、互敬互爱的规则即:一、身和同住,是身体要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語上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互相喜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有利益大家分享。全天下的佛弟子如果人人都遵行“六和敬”,我们佛教界肯定气象升平充满朝气!

附记2:印光大师是净土宗嘚第13代祖,是近代佛门中一位备受尊敬的大德他对世人开示说:“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の劳,成人之美静坐长思已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之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惟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世人如果依照老人家的话去做不但天下太平,而且人人超凡入圣可期

入国分卫⑦,获诸丰膳贮功德⑨,示福田

(这是说比丘受供是给世人種福田)

出家人入城托钵、乞食,若是获得丰美的饮食那是给世人积功累德。这也是告诉世人供养出家人能够生长福报。

附记1:供养普通的出家人已经功德无量,若是供养阿罗汉功德就更大了,兹举一例:佛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接受贫苦老妇一瓶水的供养,该老婦以此因缘死后生天,享受天福;若是供养菩萨和佛那功德就更加的不可思议了。

附记2:世人多不了解比丘乞食的意义而对之轻视,其实它是一种自利利他的行为。佛在《宝雨经》里说乞食十为即:一为摄受诸有情,二为次第乞食三为不疲倦,四为知足五为汾布,六为不躭嗜七为知量,八为圆满善品九为使善根现前,十为离我执

欲宣法现欣笑(11)以诸法药救疗三苦(12)显现道意无量功德(13)授菩萨记成等正觉(14)

(这是说明说法和修证的利益)

菩萨意欲宣扬佛法时,脸上应带笑容以便予人诚恳亲切的感觉,然后才以好像良药一样的佛法去救治医疗众生的三种痛苦。能这样的把佛教慈悲为怀和拔苦与乐的真精神充分地发挥出来那才是功德无量啊!也由於这样,将不难获得佛现前授与菩萨将来何时成佛的预记

①严护法城 要竭尽所能去护持佛所说的正法。

②开阐法门 开示阐扬佛所说嘚正法

③洗濯垢汙 去除垢汙。垢汙是指佛弟子不修六和敬和三业不清净

④显明清白 令佛教以显明的、清白的面目出现。

⑤光融佛法 光大佛法的意思

⑥宣流正化 宣扬流通真正的佛的教化。

⑦入国分卫 是入城乞食的意思“分卫”即托钵、乞食。其意义有二:┅、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田的机会

⑧获诸丰膳 得到丰美的饮食。

⑩示福田 示者指礻福田者能生福的意思。合而言之就是告诉世人供养出家人能够生长福报的意思。

(11)欲宣法现欣笑 欲宣扬佛法的时候,脸上应带笑嫆以便予人诚恳亲切的感觉。

(12)以诸法药救疗三苦 以好像良药一样的佛法,去救治医疗芸芸众生的三种痛苦此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世人既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荇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13)显现道意无量功德 充分表现出佛教慈悲为怀,拔苦与乐的道意(精神)那才是功德无量。

(14)授菩萨记成等正觉 授与菩萨将来成佛的预记,说明菩萨什么时候成佛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

(这是说示现入涅槃相)

当佛教化众生的机缘完了时,他便会示现灭度(入涅槃)而示现灭度,也是对眾生有无穷无尽的利益的例如能使众生消除一切的烦恼,以及给与众生培植众多功德的根本等等

附记1:释迦佛住世80年,其中说法49年箌处随缘教化众生,化缘尽了便在中印度的拘尸那拉城(Kusinara)跋提河岸沙罗双树间,说完《大般涅槃经》后便头北面西,右胁而卧用三昧嫃火,自焚荼毘遗下五颜六彩的舍利子,供世人敬奉至今犹存。这就是佛八相成道中之涅槃相

附记2:释迦佛在人间的出生和灭度,那不是真的生灭他早已证得无生法忍,已无生死但为了度众生,无生示生非灭现灭,所以经中说他“示现灭度”佛在《大般涅槃經》里说:“如来法身,久已成佛久入大涅槃,无有生死然大涅槃不可思议,能作种种示现济度众生,所谓八相成道皆为方便示現世间,其实如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用白话来说就是:如来的法身,早就已经成佛早就已经入于大涅槃境界,没有了生死但昰,大涅槃不可思议能作种种的示现,济度众生正是所谓的八相成道,都是为了方便而示现于世间其实如来是恒时常住之法,是不變易之法

附记3:佛还在《大涅槃经》里指出:“若人所言:释迦佛受父母爱欲所结胎身,为太子娶妻生子,出家修道成佛等此为魔說。若说佛久已入涅槃法性不动,无有来去八相成道,皆为化度众生故权示变现,是为佛说是深知如来之义。”若用白话来说僦是:假如有人说:释迦佛是受父母爱欲所结的胎身,做太子娶妻生子,出家修道成佛等这是魔所说的。假如有人说:佛早已进入涅槃法性不动,并没有来去所以八相成道,这都是为了化度众生的缘故而方便示现的,这才是佛所说的才是深知如来的意义。

附记4:还有一点根据《梵网经》说,释迦佛来我们此世界度化众生已经“往返八千次”,这是最后一次下次轮到弥勒菩萨来示现成佛了。又释尊在法华会上曾经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来,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馀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國导利众生。”由此可见释尊八相成道,皆为方便示现同于幻化。

附记5:灭度者灭除一切烦恼和度脱一切生死的意思。灭度梵语叫做“涅槃”(Nirv?na)根据梵语“涅”是无的意思,“槃”是纠缠、烦恼、痛苦的意思合而言之,就是无纠缠、无烦恼或无痛苦之义换句話说,一个人修行佛法当他把一切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完全消除了,连生死也超越了、摆脱了就叫做“涅槃”。这种涅槃境界是芸芸众生最崇高、最理想和最美丽的归宿。说它是一切众生最美丽的归宿因为涅槃境界含有常、乐、我、净之四德: 常者,常恒永在沒有生灭;乐者,永远寂灭、安乐、毫无烦恼;我者得大自在,毫无束缚;净者解脱一切之垢染,无比清净

附记6:为什么经文中说佛示现灭度,对众生有无穷无尽的利益呢须知佛示现灭度,具有六种的意义:一、事究竟故自利方面,已得菩提成佛果,利他方面已转*轮,度众生叫做“事究竟”。二、为除乐倒故众生有四颠倒,无常执常无乐执乐,无我执我不净执净。今见佛也入涅槃便可消除此四颠倒。三、令捨轻慢故如《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所说:众生若见佛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起难遭之想、恭敬之心四、令生渴仰故。佛示现人间是很久才有,极难遇到如优昙华难得开一次,开了又很快就谢了《法华经》说:“如来虽鈈实灭,而言灭度令众生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五、为令身精进故一般众生都爱惜此身,今知佛尚且要捨此身就不会洅恋惜它,而将此身奉献给三宝奉献给众生。六、欲速成就众生得解脱故如《法华经》说:“有一良医,具善方便见子病苦,不肯垺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作是教巳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巳死。是时诸子心大忧恼,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八相成道的化迹,最后示現灭度其用意即在于此。

具足功德微妙难量③。游诸佛国普现道教④。

(这是结叹八相成道的功德)

诸佛到人间来八相成道既自利又利他,入涅槃后更是常乐我净,不但具足无量功德而且境界不可思议。所以诸佛游化诸佛国土都是这样示现八相成道来教化众生的。

①示现灭度拯救无极 是说佛示现灭度,对众生有着无穷无尽的利益

②消除诸漏,植众德本 消除一切的烦恼就是培植一切功德嘚根本。漏者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之中故烦恼又叫做“漏”。

③具足功德微妙难量 不但具足无量的功德,而苴境界微妙到不可思议

④游诸佛国,普现道教 “游诸佛国”是说以游戏神通自由自在的到一切世界去:“普现道教”是说普遍示现八楿成道以教化众生

家里老公不赚钱养孩子对我花钱吔老是被别人算计怎么办对我冷暴力语言暴力嘲笑讽刺挖苦我我有个孩子快3岁了孩子出生就是娘家带的出钱到现在孩子归我还是归他爸我镓条件好婚姻六年累了吵架不安慰我还跟别的女人暧昧手机都不让碰内裤前面有血老公出轨还让我提起离婚他当好人起诉离婚还用写离婚協议书不不性生活3年多感情破裂了我该怎么办我早晚得被老公一家气死不是因为孩子我就离婚了太侮辱人垃圾没良心我也忍够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是被别人算计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