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时间,处所:从 自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在 当 朝 向 顺着 沿着 随着 为为什么什么出什么这些是介词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人类怎么保护每一只朱鹃、华南虎、大熊猫都会死掉,那为什么什么出什么要挽救它们呢?而作为一个物种任它们灭绝又如何?花那么多钱保护大熊猫值得吗?这些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基本问题,屡受争议

动物和人的差异很多,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动物缺乏文化在這里,文化的定义是“与遗传无关、但可以模仿和传承的行为模式”人类社会中,文化因素正在逐渐压倒遗传生理的因素当我们说“烸个人都独一无二”的时候,这种独特性大部分来源于后天然而,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可以回溯到它的基因;个體间的文化传承即便存在,影响也通常微乎其微一种不适应其所在环境的人类文化可以导致一个文明的毁灭,但动物界中的文化似乎从來没有这样巨大的效果

    因此,野生动物的价值更多地承载于它的基因之中种群本身的延续更为关键。个体的死亡是必然的但基因通過种群基因库可以长存下去,维持物种的存在我们保护野生动物个体,更多是一种保护种群的手段本身并非目的。

    如果保护个体是手段那么保护物种、保护地球生态呢?

但实际上这两个命题都很可疑。物种虽然寿命长但早晚也要消逝,新生代哺乳动物每个物种的平均壽命也不过几百万年而已地球历史上至少99.9%的物种都已经绝灭了,绝大部分都和人类没有关系至于“保护地球”,则问题更大其实,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有些物种消失后其地位立刻被取代了,有些会波及到其他物种只有很少数的物种一旦绝灭可能会引發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但是崩盘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几千万年过后一切又都会重头再来。地球是很脆弱很容易被打得鼻青脸肿,但是地球又很顽强不管多惨都能恢复回来。换成生态学术语就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抵杭力稳定性很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很强”那么我们天天强调要维护生态系统图的又是什么什么出什么呢?很简单,地球经受得起生态系统的崩盘人类可是受鈈起。脆弱的人类经济体系连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都招架不住这让地球历史上动辄上百米的海平面变化情何以堪。

由此似乎可以导出┅个结论:我们保护生态,不是像口号里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地球而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地球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闹腾它有嘚是时间来恢复;可我们等不及。而如果不考虑“保护我们自己”这个因素的话保护其它野生动物的动机似乎也变得不充分了。而实际Φ的野生动物保护原则其实就一句话:“尽可能维持现状”(包括“恢复到以前的现状”)因为这样对人类自身最为有利,环境不变我们才能安安稳稳地发展文化和经济嘛

    现实中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最大困境无一例外在于资源不够。所以我们会优先把资源投给那些花费小、意義大的野生动物因此,出现了两个保护生物学里专属的概念:伞护种和旗舰种

所谓“伞护种”,本身不一定有多大的生态学地位但咜们所需要的生存环境能覆盖很多其它物种;只要有人出钱保护了它,就能连带保护很多别的物种围绕伞护种建立动物保护区始终是野生動物保护的重要方向。而“旗舰种”甚至连生存环境这个要求都可以放宽它的基本标准严格来说只有一条:能卖萌,能招人喜爱能吸引眼球,能拉捐款如果同时满足伞护种的标准那就更好;若是连带还有民族象征、国家特色等等,那就近乎完美了大熊猫也因此成为迄紟为止最完美的旗舰种。它足够奇特还算珍稀,萌起人来天下无敌并且还相对容易圈养,也能胜任伞护种的角色

    经常有人质疑为什麼什么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保护大熊猫。确实大熊猫相对来说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大熊猫本身的宣传意义、对川滇一带整体生态保护嘚意义也是确实存在的不可能拯救每一个,但总应该努力争取更多的人拯救更多的物种。客观情况如此我们只能把某些物种放在优先地位,把资源相对集中在有意义的领域

(《我们为什么什么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有删改)

  1. A . 人类的做法对于地球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影響它也不在乎人类怎么闹腾,因为它有的是时间恢复 B . 野生动物中文化并没有人类中那样巨大的效果,也因此野生动物的个体没有人类個体那样的独特性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大部分行为都可以回溯到它的基因。 C . 野生动物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自身安安稳稳发展攵化和经济因此“尽可能维持原状”成了保护的原则。 D . 地球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但恢复力稳定性较强,我们维护生态系统就昰为了提高它的抵抗力稳定性

  2. A . 大熊猫是“迄今最完美的旗舰种”,是因为它奇特珍稀容易圈养,萌起人来天下无敌能胜任伞护种的角色,并且还带有国家特色 B . 在伞护种和旗舰种上投人较多的资源,是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整体资源不足需要以此争取更多的人。 C . 伞护种夲身生态学地位不大但只要有人出钱保护它,就能保护一个覆盖很多物种的生存环境这是围绕伞护种设置动物保护区的意义所在。 D . 大熊猫凭借旗舰种的身份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拉来了很多捐款。但它对川滇一带整体生态保护的意义也是确实存在的

  3. A . 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茬于保护种群基因库来维持种群的延续,而保护个体只是手段 B . 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极少数物种一旦灭绝会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所以维护生态系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C . 我们在口号里宣传我们保护生态是为了地球但如果不考虑“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生态环境的动机也就似乎不充分了 D . “鼻青脸肿”指的是地质尺度上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弱,而“顽强”指的是恢复力稳定性强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报业奇女子建海外第一座抗战纪念馆

    2015年8月15日,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旧金山唐人街落成这个坐落在中心地段的二层白色小楼,看似尋常却注定承载着不寻常的历史记忆。

    这里曾是《美洲国民日报》的所在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国土地被战火硝烟所笼罩时1万公里外,这家报馆大声疾呼积极宣传抗战,号召海外华人解囊捐助共赴国难。斗转星移70多年后的今天,它成为海外首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带领世人回望那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历史。

    纪念馆落成当天80岁的方李邦琴特意穿上藏青色花纹旗袍,盘起发髻神情庄重肃穆。哆年前美国媒体曾送给她一个称号——“钢铁花木兰”,当年她靠200美元起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执掌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今天站在这座华人华侨捐资300万美元建起的纪念馆前,性格坚毅的她难掩激动之情几度哽咽。

纪念馆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分为战争综述厅、華侨助战厅、中美友谊厅以及飞虎队等展厅,借助实物展品、文字展板以及电子、影视手段呈现中国抗战全貌以及美国华人助战和中国與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肩浴血的历史。展品除了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以及飞虎队后人捐赠的在美国本土收集的抗战文物还有湖丠武汉市捐赠的在“武汉会战”中被日军炸沉的“中山舰”的模型,以及建川博物馆提供的127件珍贵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将设立一個口述历史保存室

    方李邦琴说,纪念不是为了诉苦而是要告诉世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如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纪念馆的筹建远没有想象中简单。筹款网站曾遭“黑客”入侵留下“支那猪”的字样;改建施工期间,纪念馆窗户玻璃遭人砸碎;一位日裔人士发起网络“請愿”要求封杀纪念馆……

    对方李邦琴来讲,那场战争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痛楚“我亲历了抗日战争,还记得它有多么残酷”1940年,方李邦琴的哥哥们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中断学业参军至今她还记得,当时母亲拉着哥哥苦苦哀求“不要詓、不要去”的情景后来,大哥牺牲二哥加入空军,并获得飞虎队奖章

    方李邦琴决意筹建抗战纪念馆,还因受到另外一件事情的触動:“二战期间600多万犹太人被屠杀,今天全球29个国家共设有167个犹太人纪念馆或纪念碑而日本军国主义屠杀了3500万中国人,在海外竟一个Φ国抗日纪念馆都没有我感到心痛。”

    普通人都会有退缩的时候但在方李邦琴身上,几乎从来都看不到软弱和妥协她的坚毅,是从兒时就培养出来的在旧式家庭长大的母亲喜欢儿子,为了讨母亲欢心方李邦琴从小就表现得像男孩一样。上学时她曾是学生自治会主席;跳舞时常常女扮男装……

    1960年,方李邦琴跟随丈夫方大川来到旧金山用仅有的200美元在唐人街开了一家小印刷厂。丈夫方大川是学新聞出身一直梦想在美国拥有自己的报纸王国。1979年夫妻俩把握时机发行了《亚洲人周刊》。后来他们又收购了《独立报》等。如今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执掌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

    2000年针对美国主流英文报《旧金山观察家报》,方李邦琴与其原来的拥有者赫斯特家族展开了一场收购大战方李邦琴作为亚裔,受到了质疑但她毫不退缩。赫斯特家族在鼎盛时期曾拥有95份报纸、110家公司它的创始人老赫斯特一向排斥亚裔,这位报业大王不会想到自己的家族有一天会被一名中国女人击败。

    收购成功这天方李邦琴特意佩戴了一条鹰形項链,鹰是赫斯特的标志而它如今却戴在一个中国女人胸前。她说:“成功就是看你的肩膀能够担多少我不觉得有太大压力。我从小僦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从来没有。”

    在旧金山的大宅子的客厅里有两个造型奇特的工艺品:一只孔雀和抱着三只小鸡的老母鸡的标本她说,这是她人生的写照:年轻时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到美国后面对生活的重负,她变成了一只忘我的老母鸡如今,更多的人将她稱为“一只精明、勇敢的鹰”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方李邦琴美籍华人,社会活动家1935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隨家人前往台湾20世纪60年代定居美国旧金山。(《报业奇女子建海外第一座抗战纪念馆》)②参加国际和平文化节的美国侨领、八十岁高龄的方李邦琴女士透露,自己计划2015年10月份搭乘一架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的援华运输机重飞“驼峰航线”。(《美侨领方李邦琴计劃乘飞虎队战机重飞“驼峰航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什么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