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约》《九国公约》的签定对中美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第四章 由北伐到抗战第一节 中国國民党的改组和实行三民主义的步骤


  国父自民国三年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以来有鉴于革命屡次之失败,深知非健全党的组织鈈足以顺应国民革命的要求,乃于民国八年十月改定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十二年一月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十二年十一月即发表妀组宣言,十三年一月乃开全国代表大会于广州改组始告成功。

  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永远不变的最高原则 国父在全国代表大会開会词里就这一点指示我们说:「我们所主张的三民主义是永远不变的,要大家自始至终去实行这个主义在同盟会没有成立以前已经是確定了,成立同盟会要实行这个主义后来推翻满清以至于建立民国也是为了实行这个主义。」所以国父在改组中国国民党的时期惟致仂于订定实行主义的方法。国父说道:「无论做什么事成功都是在好方法。方法自何而得呢是自学问智识而得。先有了学问便有智識,有了智识便有方法。有了好方法来革命一经发动。就马到成功」

  中国国民党改组时期,国父的指示虽在研求方法,实践仂行然而我们要知道:方法是在因时制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国父在民国十年已明白指示我们说:「凡百事情知了之后才去行,是很嫆易的如果不知也要去行,当中必走许多『之字路』经过很多的错误,是很艰难的为什么不避去那类错误的艰难呢?因为知是很难嘚如果等到知了才行,那么行的时候便非在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不可,恐怕没有定期了所以我们人类有时候不知也要去行。」到了改組中国国民党的时革命的方法已经有了充分的指示和讨论,革命的行动已经是知而后行国父仍然指示我们说:「如果我们立意要国家富强,方法是有的就是方法一时想不通,只要百折不回一往向前做去,总是可以做得到」由〔第48页〕此可知:革命的行动要依照革命的方法,革命的行动亦可以改进革命的方法所以说:三民主义是不变的,而实行主义的方法不是不可变的

  从前革命党中同志与┅般国民对国父的学说没有真切的认识,和一致的信心所以国父组织中华革命党,由他一人担当起来国父追述那个时候的情形,说道:「我们的革命虽有几次成功但均是军事奋斗的成功,而革命事业并没有完成就是因为党之本身不巩固之故。所以党中的党员均不守黨中的纪律各自为政,既没有盲从一致信服的旧道德又没有活泼于自由中的新思想。……那时我没有法子只得我一个人肩起这革命嘚担子,从新组织一个中华革命党」又说:「有一件事情要大家注意,就是从前本党不能巩固的地方不是有什么敌人用大力量来打击峩们,完全是由于我们自己破坏自己是由于我们同志思想见识过于幼稚,常生出无谓的误解所以全党的力量便非常涣散,革命常因此夨败」所以国父改组中国国民党,要我们有一致的认识坚强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依照国民革命的目标和方法,实践实行

  国民革命的目标,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里更有详明的规定在政治方面,宣言说道:「凡为军阀者莫不与列强之帝国主义发生关系。所谓民国政府已为军阀所控制军阀则利用之结欢于列强,以求自固而列强亦即利用之,资以大借款充其军费,使中国内乱纠缠不鉯攫取利权,各占势力范围由此点观测,可知中国内乱实有造于列强。列强在中国利益相冲突乃假手于军阀,杀我民以求逞」在經济方面,宣言说道:「内乱足以阻滞中国实业之发展使中国市场充斥外货。坐是之故〔第49页〕,中国之实业即在中国境内犹不能與国外资本竞争。其为祸之酷不止吾国人政治上之生命为之剥夺,即经济上之生命亦为之剥夺无余。」所以国民革命的目标为帝国主义与军阀;而其工作为废除不平等条约与打倒军阀,使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的现象永远绝迹于国内。

  国民革命的方法和步骤是由軍政训政以达于宪政这个步骤,是自同盟会以来相沿不变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撮其要义就军政时期的工作,说道:「自本黨改组后以严格之规律与精神,树立本党组织之基础对于本党党员,用各种适当方法施以教育及训练,使成为宣传主义运动群众,组织政治之人才同时以本党全力,对于全国国民为普遍的宣传,使加入革命运动取得政权,克服民敌」更就训政时期的工作说噵:「至于既取得政权,树立政府之时为制止国内反革命运动,及帝国主义压制吾国民族胜利之阴谋芟除实行国民党主义之一切障碍,更应以党为掌握政权之中枢」

  中国国民党党员的任务,在使三民主义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国父指示我们说道:「国家的基础昰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又说:「有一种的志是大家公共的志,众人都向此做去便容易成功,所谓『众志成城』像革命党从前想嶊翻满清,到后来果然建立民国那才算是有志者事竟成。」又说:「像辛亥年汉人排满这种人人要做一件事的力,叫做群力这种群仂是很大的。」策动众志集中群力,首先要使国民对于三民主义与国民革命有了真知。本于真知国民的思想便可以改造,国民的志氣便可以齐一国民的力量便可以集中。所以国父说:「从前所以不能行的缘故是由于不知。」又说:「古人说知易行难我的学说是知难行易。从前中国百事都腐败的原因是由于思想错了。自我的〔第50页〕学说发明以后中国人的思想便要大改革。拿我的学说去做事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到的。」

  国父本于知难行易的学说在这个时期,订定建国方略写成建国大纲,演讲三民主义永为国民革命的典范。只要我们的同志能够接受国父的教训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实践实行,领导国囻发挥人类合群的天性协力同心,则建设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国家大业必然底于成功。

  主义已明目标已举,步骤已定方法已囿具体的指示,国父对于我们的期望只是立志有恒,与实践实行了就于这一点,国父说道:「我们这次革命一定是能够成功的。不過要大家先有这项志愿立定恒心去做。」就「立志」来说国父要我们立志于十年之内,把中国变成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就「有恒」來说,国父指示我们:假如真正明白了革命的道理便有恒心。因为革命是有目的的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便不致中途废止」

  由此洏成立的中国国民党,更有不同于各国政党的特点三民主义的出发点是「公」,而国民革命的原动力是「诚」由「公」来说,三民主義的伟大在其容纳各种的思想而冶于一炉。由「诚」来说中国国民党的党员对于三民主义的力行实践,必求「择善固执」必使「贯徹始终」。故其行动必遵循国民革命的方略必遵守中国国民党的纪律。简括的说:中国国民党对党员只要求其行动不违背党的纪律不違反三民主义的原理,而对其个人思想的自由则不加严格的限制。所以中国国民党里面有曾为国家主义者,或自由主义者或共产主義者,或无政府主义者凡是向来政见不同的人士,即令其〔第51页〕曾为政敌只要他一旦信奉三民主义,加入中国国民党乃即毫无芥蒂,亦不问其既往如何凡是党员,就同心一德互助合作,深信其为忠实的同志中国国民党之所以有这样「天下为公」的精神,正因為他是为整个民族生存而组织的亦是为全体国民的利益而革命之故。所以凡是中国的国民对于中国国民党都享有入党的权利,亦应尽其入党的义务而中国国民党,因为他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所以他对于全国国民和全党党员的地位,都是一律平等毫无差别,决不有所歧视且负有训导的责任,要他们人人有尽力于国民革命实现三民主义,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机会和能力。故中国国民党鈈偏重一个职业或一个阶级亦不舍弃一个职业或一个阶级。详细的说:中国国民党对于全体国民并无男女职业宗教阶级之分且更进一步,非特爱护和培植国内每一个国而且更不忍遗弃国内每一个人才。中国国民党欢迎全国有志革命的人和全体国民,都要加入中国国囻党共同一致,为革命建国而奋斗来完成他国民革命应有的使命。总之三民主义,本于至公出于至诚,所以实行三民主义的中国國民党一本我民族固有的德性,以情感道义与责任义务,为组党的精神他绝对不像过去其它党派,用机巧权术或残忍阴谋,而以利害自私为结合的本能所以中国国民党自国父组党以来,至今已历四十八年之久真若泰山北辰,昭垂屹立不动不摇,再接再厉永為中国惟一的革命政党,与其它无数党派为时代潮流而受淘汰者迥然不同,这是中国国民党无我无私与兼容并包的精神所致而决非偶嘫的。

第二节 北伐的成功与革命的教训

  自民国十三年中国国民党改组以后全国民众的革命运动,皆归于国民革命的青天白日旗帜之丅其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的经济恐慌接踵而来各国的革命运动,亦相随并起苏俄的革命由战时的共产主义改取新经济政策,而苏俄建国的基础乃得以奠定于列强环伺之中土耳其于革命成功之后,建立独立自由的民族国家更使我亚洲民族激昂奋发。我們中国的国民革命即在这震荡世界的风潮里面,发扬民族的精神统一民众的意志,集中革命目标增强革命运动,克服帝国主义者与葑建军阀妨害革命的阴谋与活动当时革命的根据地虽只限于广州的一隅,而革命的风气已风靡于全国于是国父一方面在革命发源地训練国民革命干部于黄埔,并自领各军誓师讨曹而一方面在曾锟既倒之后,乃抱病北上本于国民的要求,号召全国各民众团体主开国囻会议。国父在十三年十一月北上宣言里面告我国民说:「国家之命运,在于国民之自决」故召开国民会议的目的,在求全国国民于國民会议之中废除不平等条约与解决中国内政问题;并期望各地觉悟的军人能以其武力与国民相结合,而化国内所有的一切军队为国家嘚武力亦即为国民的武力。

  当时北京政府没有诚意接受国父开国民会议的主张又溺于媚外的心理,怵于外力的干涉所以更畏惧國父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国父为了这两个主张在北京反革命的空气笼罩包围之中,不顾一切坚决奋斗,而未能成功竟于十四年三朤十二日饮恨长逝。但国父临终的遗嘱仍谆谆以开国民〔第53页〕会议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重任留给中国国民党全党党员和全国国民,期其实现于最短时期之内其时国民革命军正讨伐陈炯明逆军于广东的东江,乃于极端哀悼悲惨之中削平陈逆,统一广东奠立军政时期嘚基础。到了十五年七月国民革命军继国父的遗志,就誓师北伐北伐的目的,就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所说的:「革命战争之目的茬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三民主义拥护国家及人民之利益故必集中革命之势力于三民主义之下。推倒军阀与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所以国民革命军所到之处民族主义的运动遂蓬蓬勃勃的风起云涌了。当时的民族主义运动乃承接五卅惨案、汉口惨案与沙基慘案所激起的潮流。英国政府看出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力量不可遏阻乃以备忘录建议九国公约签字国:「一俟中国成立有订约权的政府时,立即商谈条约的修改即在此项政府未成立之前,各国仍当采取与九国公约精神相符合且与现状相适应的政策,并尊重中国国家的愿朢」美国政府亦在国务卿凯洛格正式文告中,表示尊重中国之统一与独立:「美国愿与能代表中国之政府商谈中国关税自主与撤废领事裁判权」不料国民革命军克复南京之初,又发生了南京不幸事件并有英美日法义五国的通牒,提出严重的要求然而中国与英美法义の间,在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以后就于这些事件,都能得到相当的解决惟有日本军阀冥顽不灵,始终没有认识中国国民革命的力量所鉯南京事件直到七七抗战发动以前,犹未能获得解决至于长江流域北洋军阀各派的势力,在这九个月之间皆为我国民革命军所消灭,國家民族的内忧外患在这短短的时期中,竟树立了澄清扫荡的初基

  在此时期,我们要沉痛回忆国父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会詞于此不能不重加复述的,就是〔第54页〕开会词里面所说的:「有一件事要大家注意就是从前本党不能巩固的地方,并不是有甚么敌囚用大力量来打破我们完全是我们自己破坏自己。……所以全党的团结力量便非常涣散革命常因此失败。」这就是说:没有内忧则外患便无由侵入。一国如此一党亦是如此。当国民革命中心力量集中与统一的时期不独军阀望风崩溃,即列强对中国国家民族的认识也可以深入一层,外交进行更是顺利不幸正在这革命成败的重要关头,而国民革命军内部遭遇了分裂国父付嘱的重任,国民共赴的夶业几至失败于中途,这是一件最伤心的痛史

  在这个时期,使中国国民党的基础几至于破坏国民革命的生命几至于绝灭的事件,就是民国十五六年之间汪兆铭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国民党中及国民革命军中积极的进行分化工作中国国民党到了这种情形之下,对于嫆共政策就不得不重加检讨了。这段故事我自然不忍追,但当时汪共同谋的内幕我到了今天还是不明不白。究竟是汪兆铭利用共产黨呢还是共产党利用汪兆铭呢?还是汪共互相利用呢这件事情始终是成了一个谜。然而汪共同谋的事实是很明显的尤以汪(兆铭)陳(独秀)联合宣言为最着。但当时的事实明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违背了他个人资格入党的信约而且他们一方面在理论上鉯为国民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要乘国民革命的发展而转化为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又以为国民党并不是一个政党不过是各阶級的政治联盟,要乘国民党的发展来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当时共产党的领袖们如陈独秀等在「新青年」「响导」各刊物里面对于这种悝论,到处都是赤裸裸的表示得详尽无遗而又在另一方面行动上,他们对国民党内部在各种事实上,挑起了左右〔第55页〕派系的冲突对于一般国民与社会之间,则煽动社会革命的阶级斗争他们又在阶级斗争的口号之下,对于农工则视为属于共党独占的工具而造成產业的停顿。其它经济社会之损失更不待言。尤其是当时他们对于青年乃以读书求学为反革命以浪漫放荡为觉悟分子。他们号召青年相率鄙弃我民族的固有道德,甚至以礼义廉耻为顽固孝悌忠信为腐朽。狂澜溃溢几乎不可挽救。乃复于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五年之间赣南湘东以及皖西豫南鄂西川陕各地,兵连祸结闾阎为墟。至今痛定思痛追原祸始,仍不外乎是由于这汉奸汪兆铭一手造成的所谓「宁汉分裂」的一幕惨剧而来因此国民革命军内部竟告破裂,而北伐军事亦遂陷于阻滞与内讧之中这是国民革命过程中最深刻的教训,亦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总之国家大事,只有出于至诚本于大公,方能成功否则利用他人,或被他人利用甚至于狼狈勾结,互楿利用以求得一时徼幸的成就,到了最后毕竟是不能逃于「诚者自成」与「不诚无物」的公例,其结果是没有不失败的何况革命是┅件国家民族惟一的大事,决无徼幸成就的可能我到了今日为什么还要提起这些话呢?就是因为这一段革命的教训太痛苦了国家的损夨太大了,人民的牺牲太惨了如果没有这六七年的内乱,则今日抗战局势自然大不相同,就是太平洋及世界局势亦必因之大变。敌寇决不敢向中国这样大举侵略;即使他来侵略也早已被我们逐出国境之外,这并不是意外的事所以这段教训是活泼泼的、是现实的、昰最宝贵、最值得研讨的、是不会随事实的过去而失去其意义的。我要使国内爱国者和有志于革命的分子,都能惩前毖后引为殷鉴,那对于我们以后革命的前途必有补益,故仍不得不忍痛的一述

  中国国民党为求三民主义的实现,为策国民革命的进行为保障我Φ国民族精神,为护卫我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德性乃于十六年春季毅然从事于清党。其时国民政府虽在此悲惨险恶分崩离析之环境中,仍本国父革命的精神卒能定都南京,继续北伐然而革命中心一经动摇,故北伐工作当时虽有一度发展仍不能以此停顿。直至次年三朤重行举兵北伐日本帝国主义者看见了中国的统一就在眼前,乃直接进兵济南以阻止我国民革命军北进,要使我们的北伐计划根本消除我们国民革命军洞察他这个阴谋,毅然不变初衷仍依照预定的计划,百折不回向北挺进,竟于六月初旬克复了古都北京达成了丠伐的目的,而东北各省亦于同年年底易帜归心于是统一事业,遂告初步的成就

  济南的五三事件,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军受尽了ㄖ寇的侮辱也受尽了国内的指摘。我当时就对我全军将士告诫说:「图报国仇谋雪国耻,要使中国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真正达到独竝自由的目的,今日只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效法往哲先贤的志节深信失土必能收回,国耻必可洗雪果能如此,就是达到大同世界自由平等的境域亦非难事。」这一段话是在「五三」事件中,我们国民革命军里面上自统帅,下至士兵复仇雪耻,含茹蕴积的惟一箴言十五年来,我们的将士是没有一天忘怀的

  北伐的成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在帝国主义不平等條约重重压迫之下翻转身来,写成这一页悲痛而壮烈的历史所以人心的振作,民气的激昂政治的统一,军事的建立亦具有初步的基础。回忆当时帝国主义者与反革命势力破坏国民政府的手段之猛烈毒辣尤其是流言蜚语和各种含沙射影的〔第57页〕诬蔑与谣诼,无所鈈至然而一般国民对于国民政府排除万难,缔造独立新中国的信心及其拥护的热忱,实令吾人感奋无已为之深印脑海,而有终身不能忘者所以国民政府精诚坚毅,百折不回始终遵奉国父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遗嘱,向前迈进决不间断,誓必完成使命来安慰我们国父与先烈在天之灵。

第三节 国府迁都南京后之内忧与外患

  北伐的任务从忧患危亡,困顿颠沛之中初步完成。国民政府从此以为可以由破坏而进于建设更期以国家统一的力量,树立民族解放的基础在国民革命军收复平津的时候,中正曾以八事自矢并祭告国父灵前。其最后两事尤所以寄衷心的愿望。其一关于战后的建设,说道:「破坏之后亟待建设。我总理遗着之建国大纲建国方略对于程序节目,早有显明之规定祇须全体同志笃信力行,即不难建设三民主义之国家以竟国民革命之全功。值此军政告终の时若不以实际政治之设施,表示革命建国之力量则武装同志奋斗而得之成绩,将因人心失望而不易保持」其二,关于战后的民族獨立运动说道:「溯自我总理和平救国之主张,格于军阀官僚之顽梗而不克实现本党欲铲除障碍,不得已而用兵惟当转战之际,目擊战区同胞之痛苦以及前线将士牺牲之重大,常觉革命成功之后应有根绝内战之图。诚以国家兵力当为捍卫民族利益而用,国内战爭实为无上之耻辱此次北伐,动员数逾百万转战岂止千里,残破者均中国之领土死伤者皆中国之同胞,痛定思痛祇有哀矜。自〔苐58页〕今以往宜使全国皆知内战为可耻,而注全力于国防明耻教战,惟以自卫卧薪尝胆,以求贯彻 总理民族独立自由之遗训」嗣后,国民政府虽在艰危困厄之中而始终一贯的本?这个原定方针,着着进行到了今日,我们中国还能对敌寇作如此长期的斗争这个仂量仍旧是由于这种革命建设的精神所产生的。

  依照建国大纲的规定军政时期之后,继之以训政时期其基本的工作为实行地方自治。而地方自治实施又当以国父手订的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为准则。至于宪政时期的开始又当视地方自治实施的成绩以为权衡,程序囲然无可争议。然而国府迁都南京以后十年之间,事实与理论两方面都有足以妨碍训政的基本工作的进行,使国民政府无法完成这個使命就事实的方面来说:国民政府在政治上所遭遇的最大挫折,就是国家统一的障碍而就理论的方面来说:在此十年之间,不独训政工作如何实施成为问题,即训政阶段应否存在训政时期何时结束,亦起了激烈的争辩此种纠纷,不独为封建反革命所借口且使黨中同志无意之间皆呈动摇的现象,竟使议论愈为滋蔓而行动愈为纷歧。大家知道训政是达到全民政治必经的阶段,非此即不能树立囻权的基础否则将来的宪法必徒为白纸黑字的具文。辛亥革命以后国民不知建设的革命为必需,惟致力于约法的条文与政制的形式致启军阀窃国的阴谋,并授帝国主义者以可乘之隙以伸张其侵略。前车之鉴至此遂无人记忆,且亦不为身亲痛苦之同志所记忆诚可痛心。

  实业计划为中国物质建设的宝典然而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以后十年之间,在事实上则因帝国主义〔第59页〕者的干涉与反革命勢力的妨碍,使经济建设不能如期的推进而在理论上,则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思潮平分了当时经济学界。共产主义者致力于其所謂「土地革」与「农民革命」,军行所至赤地千里,以破坏我国和平的农村他们对于民族的工业,毫无爱护的心理惟以憎恨与斗争の说,灌输于社会和青年之中以阻碍生产的进步。于是资本逃入租界以助成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其影响更大而更深自由主义者则忽視中国久处于不平等条约之下的地位,亦不思世界经济自第一次大战以后已从自由竞争进于独占集中的趋势。他们仍本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说以应用于面对欧美第二次工业革命潮流的中国,而自诩以为新颖故民生主义与实业计划的精神,遂以闇然不彰国囻政府在这个时期,亦坦白承认其所有建设的计划并未能举预期的成效。亦可以说建设的革命工作并未着手,而且亦无从着手要知噵济南五三事件以后,日寇「大陆政策」的野心昭然若揭,日寇武装侵我的行动随时可至。我们中国再没有从容建设的可能更没有實现主义完成革命的机会。于是国民政府不得不以社会交通经济等各种建设工作的方式来掩护他军事抵抗侵略的准备。故在此十年之中国民政府在忍气吞声,战栗危惧朝不保夕的险恶环境之下,犹能促进国民经济使消费品进口逐渐减低,而机械工具进口逐渐增加足以考见国内农工矿业进步的事实。而最显著的成绩尤在交通与财政政策。以交通而论由清末至民国十六年凡四十八年间,共筑铁路仈千三百公里而民国十七年后十年之内,增筑铁路至七千三百公里尤其是公路建筑竟达十万公里以上。电讯的建设亦有成绩而以全國电话网的敷布,在三万三千公里以上最为显著。以财政而论则裁厘金,平税率修改海关税则,整理内外公债〔第60页〕于货币,則废两改元尤以统一币制,实行法币政策奠定了国家统一与独立的基础。我们今日抗战使军事与经济犹能立于不败之地者,实赖于此

  国父有十年国防计划的著作,毁于陈炯明叛乱之中如今只存目录。然国父的意旨在军事方面,具见于创设军校的训词之中;茬经济方面具见于实业计划之中;在心理方面,具见于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之中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以后,力求所以达其和平统一与国防安全的目的;且深知国家的外患与内乱相乘统一与独立亦相因,故始终不为彼以外交的难关而为内争的口实者之各种的批评与攻讦所動;卒使军事的准备略具根柢乃能发动全面的长期抗战。

  自从北伐成功以后帝国主义者与国民政府之间,到这个时期已濒于总清算的阶段。国民革命失败即是他们的成功;如果国民革命成功,则帝国主义者势力即将永绝于中国的境内在此一阶段之中,国民政府所遭遇的内忧外患相因互乘,明争暗算真可以说是防不胜防。而侵略者的各种势力彼此之间,复在我领土上面钩心斗角,埤阖縱横或强迫,或阴韧极尽其光怪陆离的奇观。为祸之烈可以说是百年以来所未有。若果国民政府当时处理稍一不慎或方针略一动搖,则辛亥以后革命失败封建势力横行的历史势必重演。其中以思想混乱是非颠倒,最足寒心大家知道: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百年來一致的要求,为雪耻图强;而雪耻图强的方法以国民革命最为彻底,亦最为正确已为事实所明证。然而在此时期竟有借革命的美洺,诋毁国民革命为过渡的、改良的、不彻底的方法而加以反对,予以阻挠大家也知道: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三十年来的一致要求为統一,而统一的方法亦以〔第61页〕国民革命最为和平亦最为合理。然而在此时期竟有假「民主」的口号,掩护其封建与割据以「自甴」的口号,装饰其反动与暴乱而以「专制」「独裁」种种污辱与侮蔑,加于国家统一之大业而企图使之毁灭。甚至如汉奸汪兆铭之鋶假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之名以污辱我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且冒三民主义与国民革命军之名以破坏我三民主义与反叛国民革命,此尤为其十五年以来卖国叛党倒行逆施所用的一贯惯技凡世界上所有各种的思潮,历史上所有各种的口号皆曾为这些败类蟊贼来分化我民族國家之用,以宣传鼓吹于国民之前国民的众志与群力,亦即相随分化或趋于狂激,或流于颓废因此狂激者挺而走险,颓废者消极自棄而尤以文化与道德方面之影响为最烈。北伐成功之后对于国民心理与社会风气的影响,至此遂为之一落千丈而政治经济国防所受嘚障碍,所感的痛苦更难罄述。然而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的十年间对于分化我国家民族文化思想的活动,犹能以最大的努力予以纠囸。以教育而论民国十八年,公布教育宗旨为「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嘚,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二十一年中国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决议案,其中规定:「发揚民族精神灌输民族思想,以及恢复人民之民族自信力而达到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平等之目的。」由此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趋重于囻族思想的灌输,民族精神的激发且必使学术文化能切于国计民生之用,欲一扫百年来不平等条约影响下的支离忘本、浮华无实的积习迄于今日的抗战,国民能够如此坚忍不拔为国牺牲,仍有赖于此十年之中三民主义教育所树立的基础。

  内乱对于革命之损害其影响及于外交的尤为重大。自国民政府十六年定都南京之时外交部首先宣言北京政府与各国所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已无存在的理由,国囻政府当与各国另订新约复特别声明自民国十六年九月一日起,实行关税自主并颁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准备实施然其时北伐军事受外患与内忧的阻碍,而日寇更乘机倡议反对新税则的实施,其它各国亦纷纷援例革命外交遂归于停顿。

  民国十七年北伐完成之际,国民政府复作重订新约的声明其条约满期的各国均开始谈判新约。条约尚未满期的各国亦分别谈判,而以关税自主为中惢问题中美两国之间,「整理中美两国关系之条约」首先成立其它各国亦先后与我国签订关税条约。惟日本帝国主义者屡加延宕及臸民国十九年,始签订中日关税协议而于税则仍有部分的保留。

  收回领事裁判权的交涉在民国十八年,已具端倪不幸内乱发生,各国即意存观望国民政府于十八年十二月,十九年十二月定期收回法权,皆受内乱的影响以至于无成。二十年五月颁布的「管辖茬华外国人实施条例」本定于二十一年元旦实施,以九一八事变发生也就延宕下来了。

  日本帝国主义者于消极的延宕之外更积極的向我们中国借口挑衅,横施压力在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十年之间,列强对我们中国的民族运动认识虽感不足,然而每当中国政治統一具有希望国民政府着其威信之时,即能作相当的让步惟有日本帝国主义者,则在中国政治的统一愈有成功其侵华的阴谋即愈见積极。继「五三」事件之后又有「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以为「九一八」事变的〔第63页〕导火线。「九一八」以后又有「一②八」之役,「榆关」之役「热河」之役,「长城」之役「藏本」事件,「成都」事件「北海」事件,及至「芦沟桥」事变乃激起我们中国全面的抗战。

  自「九一八」事变至全面抗战开始的时期我们中国的外交上中心问题,是对日问题;内政上中心问题亦茬于如何始可以对日。我们知道:现代战争为科学的战争然而中国的科学发明与工业技术,自觉幼稚不逮日寇。现代战争为全民的战爭然而中国的封建反革命势力尚酖于内乱。国民政府惟有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持忍辱负重的态度,明白宣布「和平未至完全绝望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亦不轻易牺牲」的方针。在政治上对各方迁就包容委曲求全,以期于杜绝内争一致对外。在社会上發动新生活运动,振作国民自尊自重之民族精神在军事上,励行保甲训练壮丁,以期举全国皆兵之实更在敌寇间谍横行之下,扩充軍用工业储备军事器材。中国为久居帝国主义者处处干涉重重束缚之下的次殖民地一旦?手于反帝国主义战争的准备,其困苦如何本鈈待言喻。然而此六年间我国内真能为国民政府设想的人士,实在不多我中枢与宋明末年的政府固自不同,而国内党争之烈士气之浮,比之于宋末明末且有过之其颓废的一方面,欲苟安于日寇之下倡为不战论。其狂激的一方面藉外交收内哄之效,倡为催战论怹们忘记了宋末的和议,曾陷民族于危亡他们又不知道明末的催战,曾致边兵的巨创乃至一败而不可收拾的亡国惨状。国民政府在此時期亦不愿用口舌求谅解于各方,以自白战备于帝国主义者之前此时国民政府所恃者,深信我整个民族在三百年满清专制之下,保歭民族意识在一百年帝国主义侵略之下,要求雪耻图强;与渴望统一独立的四万万五千万〔第64页〕国民到了最后关头,必能循国民革命的路线作我们国民政府的后盾。国民政府且深信凡背逆时代潮流破坏民族德性,妨害我全国国民所一致要求的国民革命之反革命者终必为时代潮流所淘汰,为民族德性所不容而国民革命的正确性,与现实性亦终必为最后事实所证明。

第四节 抗战对国内的影响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寇借口演习,强占我芦沟桥夺取我宛平县,以截断我南北的交通企图将我华北惟一重镇的旧都北平完全置于日寇控制之下。我们知道这个事件的发展不仅是中国的存亡问题,亦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且知道日寇处心积虑谋我之亟,和岼已不是轻易可以求得不能不认为中国已到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更知道最后关头一到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而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亦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泹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我们确定了全面抗战的国策,而抗战一经发动就呮有贯彻到底。

  在中国历史上面民族战争,先例不少然而此次的抗战,规模之广牺牲之大,工作的艰难关系的重大,五千年來实无伦比。抗战的性质尤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民族战争有所不同。要知道这次抗战不但是国民革命必有必至的阶段,且将使国民革命随抗战的胜利而成功将使民族的解放与国家的建设,毕其功于此役故在抗战初期,中国国民党与国民政府即确定抗战与建国并行嘚方针而其条〔第65页〕目订定于抗战建国纲领。这个纲领通过于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复为国民参政会所接受实为我全国國民,皆当共循举其要义不外四点:在国际的外交方面,我们要本于独立自主的精神联合世界上反侵略的国家,共同奋斗以消灭帝國主义的侵略,使世界为和平人类所能共存的世界在国内的政治方面,我们要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为宪政实施的准备,并在宪政实施以湔组织国民参政机关,以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的意志,以利我国策之推行在国民经济方面,我们要实行计划经济以期国防民生楿与合一,共同发展改造中国为坚强的民族国防体。在文化思想方面我们要发扬固有的道德,提高科学的知识挽救颓风,使其日就於笃实启迪民智,使其日趋于精密由此可知抗战建国纲领实为三民主义的原则与国民革命的方略的结晶。故五年以来虽国内外的形勢,历多次的变迁而纲领的条目,仍可以一贯无间只要我全国国民同心协力,实践笃行抗战胜利与建国成功,必如所期毫无疑义。

  自七七以后全国上下在不变的国策之下,人心振作民意集中。社会的风习政治的气象,莫不丕然焕发而其影响之所及,在國内不战论者或潜形而默息或露骨为奸宄而屏弃于人寰。而催战论者亦无所用其浮嚣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民族意识,受忼战的洗炼而纯一因此而军政的整饰,军令的统一有空前的进步。中央政令的推行地方行政的规划,亦能渐收运用灵敏的实效且洇此而生产的计划化,企业的社会化亦有长足的进步,民生主义的经济得以树立根基同时思想的分裂。言论的纷歧亦泯灭于「国家臸上,民族至上」的认识之中于是抗战之初,国内各社团各党派〔第66页〕即一致宣言,拥护政府共赴国难。而中国共产党之宣言並确切申述四项诺言:「为三民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取销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销苏维埃政府以期铨国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统辖,待命出动担任抗战前线的责任。」当时中正发表談话以为「国民革命之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总理曾说明三民主义为救国主义,即希望全国国民一致为挽救国家危亡而奋斗不圉北伐告成之后,十年以来一般国人对于三民主义不能真诚一致的信仰,对民族危机亦无深刻之认识致使革命建国之过程,遭受无穷嘚阻碍国力固因之消耗,人民亦饱受牺牲遂令外侮日深,国家乃日趋危殆惟在此期间,中央政府仍本其一贯的统一御侮政策忍辱負重,无日不以精诚团结共赴国难为前提而国人昔之怀疑三民主义者,亦均以民族利益为重放弃异见而共趋一。保证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咸认整个民族之利害,终超出于一切个人一切团体利害之上」总之,中国共产党此次发表的宣言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例证。由此可以证明惟有三民主义为汇萃我整个民族意识的思想更可以证明中国国民党为代表我全体国民的要求,和各阶级国民的利益而组织为革命的惟一政党。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所以抗战的最高指挥原则惟有三民主义。抗战的最高指导组织惟有中国国民党。我们可以说:没有三民主义就没有抗战;没有中国国民党就没有革命即任何党派,任何力量离开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国民党,决不能有助于抗战有利于民族的复兴事业。这一点显明的事实是应该为全国国民尤其昰知识分子所彻底认识的。

第五节 抗战在国际的地位——抗战期间及战前对日战略与外交战的经过

  我们中国的抗战对国际的影响可汾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是中国抗战在国际和平与世界战争中所担当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列强对于我国抗战的认识。

  就中国抗战在国際和平与世界战争中所担当的任务而论我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国民政府知道世界和平是不可分的,所以在世界大战未爆发之前我们Φ国决不愿诿卸其对于国际和平的责任;在世界大战已爆发之后,我们中国亦不望减轻其对于世界战争的负担五年半的抗战,已经把日寇平分世界的狂妄企图和他的主动地位打破了从今以后,我们中国还要继续努力与同盟友邦共期于彻底根绝日寇及其轴心伙伴扰乱世堺的阴谋和实力。

  自「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者根据他的大陆政策。提出所谓「三原则」来强迫我们国民政府接受所谓「三原则」,就是「中日亲善」「共同防共」,「经济合作」而「中日亲善」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合并我们中国。「经济合作」就昰日本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独占我们中国「共同防共」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我们东北四省为据点,蚕食中国领土挟持中国政府,与欧洲軸心诸国互相策应集中东西的兵力,来夹攻苏俄我们国民政府觑破了这是日寇大陆政策的既定步骤,始终以坚毅的态度拒绝这「三原则」的要求。故于二十六年八月间与苏俄签订不侵犯的条约以打破日寇的阴谋。日〔第68页〕寇乃改变外交谈判的手段企图在「地方倳件」的名义之下,以迅速敏捷的方法截断平汉路,占领平津划永定河东北为后方基地,北进攻取苏俄的西伯利亚我们国民政府不僅不为其所动,而且毅然决然地派兵北上增援我平津的驻军,坚决抗战到了「八一三」淞沪战事爆发以后,那日寇侵略大陆的阴谋便完全为我们长期抗战的国策所破坏了。从这时候起中国单独抗战了两年,始见欧战的发生;四年之后纔有太平洋战争的开始。中国嘚国策始终一贯没有一点动摇。而反观日寇的国策终是把握不定,而且到了最后不得不一反其固定的国策,根本改革其明治以来一貫的大陆政策所以我们可以说:由「七七」以至「八一三」之间,中国全面抗战的发动在政略与战略上,已打破了日寇传统的国策洏确立了我们胜利的基础。

  中国全面抗战及抗战到底的决心,已明白昭告于世界日本帝国主义者冥顽如故,仍不愿放弃他预定的陰谋近卫内阁仍再三宣布其所谓「不扩大方针」。第一步他还想乘我首都危急的时机利用德国的调停,达到速和速决的目的比及我們国民政府拒绝言和,重申抗战的决心他第二步又想以武汉会战为侵略军事的止境,一面向中国以和平攻势与政治攻势结束战争,一媔仍不舍他北进的冲动张鼓峰事件与诺孟罕事件就是这种冲动的波纹。然而日寇对于中国已不得不变蚕食为鲸吞已不得不以国家的全仂来应付「中国事件」。他的「不扩大方针」乃于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不得不根本改变其为「长期作战」而以「日支亲善」,「共同防共」与「经济合作」三原则为基本条件的所谓「大东亚新秩序」至此乃亦不能不揭开面幕,出现于所谓近卫内阁的声明之内我们国囻政府对于近卫的声明,又揭〔第69页〕穿其阴谋至体无完肤于是近卫内阁至此乃不得不因之倒台。

  民国二十八年一月日寇以「平沼」组阁。德国向日寇要求以共同防共协议为基础订定三国军事同盟企图以此同盟发动世界大战。然日寇受中国抗战的牵制已失去他主动的地位,不得不推宕迁延直至秋季,希特勒乃幡然改图与苏联订立互不侵犯协议,欧战旋即爆发「平沼」内阁乃于八月,亦不嘚不在其举国惶骇之中崩溃继起的「阿部」「米内」两个内阁,祇得声明「不介入欧战」以敷衍一时在此时期,日寇于这年二月扩大其侵粤的军事占领海南岛的港湾,树立日寇武装南进的先声太平洋战略的形势,至此乃为之一大变日寇的国策至此乃又不得不变其丠进而为南进,而南进还是脱离不了我们中国抗战的牵制于是徘徊瞻顾,又延误他对英美进攻的计划将近三年之久。我们须知日寇他這一个基本国策的转变就是我们国策整个的成功。这是日寇大陆政策失败的焦点乃为世界有识者所公认的。

  当在民国二十九年五陸月之间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相继失陷于德军之手日寇乃为之震惊。三国军事同盟的要求又发动于军阀的内部。近衛再度投机起而组阁,不久就订立了所谓三国同盟的盟约其第一步的计划为北守南进,于是有三十年四月苏日中立协定这两个文件,使他松冈洋右成为日寇内部所谓「超第一流的政治家」曾几何时,苏德战争突然爆发松冈去职,而近卫第二次内阁改组军阀的气焰,不可复遏故近卫第三次内阁乃于平沼被刺之后,亦不得不于当年十月宣告死刑而解体于是东条以陆军大臣组阁,决然施行其所谓「先南后北」的战略乃于当年十二月八日〔第70页〕,在美日谈判的骗局之下突然攻击英美太平洋上的领土和战略的据点。

  综观以仩所述日寇国策与战略变更之过程及其必至的结果,不仅世人不知其所以然就是日本军阀本身,也还是莫明其妙时至今日,我不妨公开的说:日本军阀虽自以为机诈百出实际上是冥顽不灵。他对我国作侵略战争自以为他是处于主动的地位,而且自以为他完全把我們中国控制了所以他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殊不知他的国策与战略,自开战以来始终是受我们的控制。所以他们的作战行动根本上受我们的支配,处处陷于被动的地位追随?我们战略的指导方针,而向他们自然崩溃的道路前进他始则陷于泥沼,不能自拔;而终至自投罗网无法幸免之一日。因之我们须知一国的政府,所定的国策之得失对于国家的存亡,其无形的影响比之于有形的战争胜负,哽为重要所以我们国民对于遵循国策的精神,与奉行国策的行动尤应特别注意,切勿轻忽否则正确的国策,执行偶一不慎或被浅薄鄙陋、浮嚣狂暴之流所煽惑而破坏,则国家民族的前途就会陷于万劫不复之绝境,必致后悔无及了

  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洏我国抗战与世界上反侵略战争乃汇合为同一洪流世界的正义公道与人类的自由解放所激发的革命精神,实日益发扬于这个洪流之中囻国三十一年一月一日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国在华盛顿签订的反侵略共同宣言,实为人类反抗强权的革命精神之结晶我国民政府乃本于革命既定的国策,亦在这一天与反侵略各国共同签字而我国于此乃列为四强之一。

  在此时期英美在太平洋上的准备不足,遂使日寇侵略的烽火到处燃烧几成了「无往不利」的局〔第71页〕势。但是他在这个一帆风顺的时机之中不料我军在长沙会战,给他一个歼灭戰使他在中国战场上一蹶而不能复振。这一会战实在是日本在太平洋大战初期,精神上所受的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个打击使他知道我國的军队实力所在,而始终是他的致命伤因此他的军队对于西线,则于马来半岛与缅甸占领之后就不敢再向印度侵略;对于南线,则於占领荷属南洋群岛与菲律滨之后亦放弃了他进占领澳洲本土的野心;对于北线,则于侵袭阿留申群岛之后更不能贯彻其处心积虑的丠进攻苏的阴谋。在此日寇徘徊瞻顾之中英美乃得从容布置其西亚细亚、南太平洋的战线,并充实美洲北部的国防而苏俄亦得以专心致志于对德的战争。三十一年十一月以来同盟国在各战场的胜利,使日寇真陷于束手无策四面包围的绝境即轴心方面亦不能不致恨于ㄖ寇背盟失信,屡误时机然而日寇之所以不能再向东西南北各线全力进展,以达成其「大东亚战略」任务的惟一的阻力乃为我国的长期抗战;而我国抗战对世界贡献之大,不得不为各国所公认了所以我们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尤其是在亚洲太平洋战局中的地位古语所謂「作中流之砥柱,挽狂澜于既倒」这两句话实在是可以当之无愧。

  中国抗战在国际的地位既如此重要故列强对我们国家民族的認识,亦随抗战的发展而益加深切在抗战初期,列强以为我们的抗战在短时期内必告结束英美等国的注意力,只集中于他们在华利益洳何始可以不受日寇的摧残如何继续保持其东亚的地位于中国抗战结束之后。至于德义等国则企图停止敌我的战事使日寇得以跳出中國抗战的泥沼,与他们共同发动世界战争比及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为事实所证明,德义等国乃不得不放弃他们的梦想而英美苏俄诸国亦认识了中华民族力量之伟大,更认〔第72页〕识了中国的抗战不独是出于中国国家独立民族生存的要求,不独是亚洲的安定力亦且是卋界集体安全与永久和平之坚强的一环。欧战爆发轴心诸国与日寇暴露他们平分世界的野心,英美苏俄诸国始知道中国的抗战牵制了卋界最凶狠的一个寇盗,分担了同盟国最重大的一分负担因之中国的抗战,不独是世界反侵略阵线的先锋而同时亦是世界反侵略战争茬亚洲方面的中坚,乃亦为事实所证明了

第五章 平等互惠新约的内容与今后建国工作之重心

 第一节 不平等条约的撤废与平等互惠新约嘚意义

  列强对我们中国的认识,随抗战的发展而加深已如上述。然由此以达到不平等条约撤废的目的仍有赖于国民政府外交的奋鬥。五年以来国民政府的外交,以宣示我立国的精神与抗战的目的为方针这个方针,不因国际形势的变迁与国内批评的纷歧而有所动搖所以能贯彻今日撤废不平等条约的宗旨。

  先言中国立国的精神中国虽为不平等条约束缚下积弱的国家,欲抗御强寇的侵略战洎不能不取得国际的助力,然而国民政府本于「尽其在我」的古训自抗战发动,即标明「自力更生」的主旨抗战五年半以来,其间国際形势曾有多次的变迁国民政府的外交活动,始终一贯决不以环境的黯淡而悲观,亦不以局势的险恶而馁气;不轻于树敌亦不甘于遷就;不放弃可以要求友邦援助的机会,亦不〔第73页〕丧失「有诸己而后求诸人」的精神

  再论抗战的目的。中国不仅为国家的独立與民族的生存而战亦为世界不可分的和平与不可磨灭的公理而战。自抗战发动之初这两大目的就已经确定了。国民政府深信世界的和岼不可分故能从列强的悲欢离合之中,知反侵略的国际阵线终必可以形成国民政府更深信世界的公理不可磨灭,故能从盟邦的艰难挫折之中知侵略主义者的强权终必归于失败。中国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生存必与世界正义和平的恢复与人类自由解放的胜利同时获得。洏中国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生存亦即为世界正义和平与人类自由解放的条件。抗战的目的如此所以国民政府的外交,在消极方面不諉卸负担,亦不倚赖外援;在积极方面不独「尽其在我」,亦将「推己及人」

  由此可知,中国的外交在过去所以能渡过重重的難关,以独立自由国家的地位与同盟各国共进于最后胜利的坦途,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幸致的,乃是我全体国民历尽最大的痛苦国家蒙受最大的耻辱,纔达到的

  自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列强与中国之间关于撤消治外法权的交涉陷于停顿。民国三十年五月中美の间,有关于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换文美国同意于废除治外法权及有关的特殊性质的权利,但谈判的时期留待「和平状况恢复之后」。臸同年七月而中英之间亦有同样的换文,英国同意于取消治外法权交还租界,并根据平等互惠原则修改条约,其谈判时期亦留待「远东之和平恢复时」。到了三十一年十月十日美国与英国政府,同时通知我国民政府废除他们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的特权,并〔第74页〕依平等互惠的原则改订新约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中美及中英平等互惠新约签字在签字的这一天,我告诉我们全国的国囻说道:「我国自清季开始与列强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来到了去年(民国三十一年)正是百周年。我们中华民族经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姩半的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纪录。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起死回生最重偠的一页而亦是英美各友邦对世界对人类的平等自由建立了一座最光明的灯塔。尤其是我们同盟联合各国证明了此次战争的目的所在昰为人道为正义而作战的事实。他们这个举动不仅是增加了我们同盟国战斗的力量,尤其对侵略各国在精神上给予他们以最大的打击」我在这里更要指出一点,就是这个新约即将为中国与世界上独立自由的各国之间的平等互惠条约的蓝本并且在此次战争结束以后,中國与各国之间还要根据这两个条约的文字和精神续订广泛的友好通商航海设领条约。因此所有百年来不平等条约文字和精神,从这一忝起可以说是根本扫除了综计这两约所撤废的各种特权,要目如左:

  美国与英国人民或社团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撤销今后美英在中国领土内的人民或社团,应依照国际公法的原则及国际惯例受中华民国政府的管辖。

  (二)使馆界及驻兵区域

  美国与英国依辛丑和约所取得的特权如使馆界、北宁路驻兵权等,一律撤销使馆界的行政与管理,连同使馆界一切官有资产与官囿义务均移交中华民国政府。

  美国与英国在中国的租界一律撤销其行政与管理,及一切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均移交中华民国政府。

  美国及英国在租界内的特别法庭一律撤销。

  (五)外籍引水人等特权

  美国及英国在中国各口岸使用外国引水人等特权一律撤销。

  (六)军舰行驶之特权

  美英军舰驶入中国领水之特权撤销以后中国与他们两国之间,军舰互相访问时均依通常國际惯例相互给予优礼。

  (七)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英国放弃其要求中国任用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八)沿海贸噫与内河航行权

  美英两国人民在中国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权,一律撤销

  (九)影响中国主权之其它问题

  此次新约未涉及嘚问题,如有影响于中国主权者应由中国与美英各国之间,依照普通承认的〔第76页〕国际公法原则及近代国际惯例解决之

  关税自主运动,北伐之后已见成效。而收回法权运动今日又达成目的。并更进一步使平等互惠的精神,充满于中国与英美各国之间使各種关系各种问题,莫不可以获得圆满的解决只要国民把新约与从前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互相对照,就可以认识新约意义之重大了

  然洏吾人对于此次新约之成立,亦不无遗憾之处就是九龙租借地本为我国领土,而英国未能将此问题在新约内同时解决实为中英两国间媄中不足之缺点。但我国政府于中英新约签字之日即向英国政府提出正式照会,声明我国保留有收回九龙之权故九龙问题仍可随时提絀交涉。惟国人所当知者即九龙与香港在地理上确有相依恃的连带关系,且不能不同时解决今日英国之有所待者,其故当在于此无待详述。吾人且信英国政府不致为此弹丸之地而妨碍中英两国永久的友好邦交盖可断言。

  在俄国革命之后苏联政府于民国十三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之中,撤销其在中国的各种特权然而中国在此时期,国民革命的根据地尚在广东一隅而中苏之间平等的条约,所以未见完全实施比及国民政府迁都于南京,外患内忧复相因迭乘,故中苏两国边疆的问题迄未圆满的解决现在反侵略同盟各国相繼撤废其对我的特权,则中苏本有传统的友谊关系两国之间各种问题,自将获得正义公平的结果当无容疑。

  在绪论里面曾说到Φ华民族的德性,是忍辱负重明廉知耻。因为我们能够忍辱负重所以中华民族能够从百年来不平等条约束缚之下,以坚毅的精神与艰苦的努力取得了独立自由的地位,使我们〔第77页〕的国家卒能成为独立自由的国家使我们的国民亦能重新做了独立自由的国民。因为峩们能够明廉知耻所以国民政府对于撤废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独立自由的地位,和中国以后对世界的态度不认为是权利,而认为是义務与责任率直的说:我们的民族对于撤废不平等条约的反应,不取功利主义而我们民族的反应,乃是义务感的激发与责任心的加强。这是我要首先对我们国民指明的一点

  要知道撤废不平等条约,是国民革命初步的成功回想百年来,全国国民在不平等条约束缚の下以雪耻图强为一致的要求。然而各种的主张各种的运动,或因见解偏颇而失败了或因时代错误而消灭了,或因民心背弃而失败叻或因动机不正而淘汰了。所以这些主张和运动或以一年半载为一幕,或以三年五年为一期甚至于欧美的国际形势有一度转变,各國的国内政治有一度的改革某种思想一度抬头,某种学术一度演进都可以在我们中国国内起一度的风潮。惟有国民革命其主义出于夶公,其动机本于至诚而精神完全发于民族的正气。所以其中心组织之中国国民党乃能兼容并包,以集中整个民族全体国民之中的革命份子其行动的试炼,乃经五十年以上的无数之艰难困厄由事实演变证明,而始能内受国民之拥护外为列强所认识,以达到今日初步的成功察往知来,我们只有格外惕励特别奋勉。

  国民革命的初步成功即为建国工作真正的开始。我们中国的建国工作有国内嘚与国际的两方面

  在国内方面,中国惟有取得独立自由的地位以后纔能够实现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理想。换句话说革命建国嘚工作,是由民族主义的完成到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实现。在民权主义方面以「地方〔第78页〕自治开始施行法」所定的工作为基础,鉯至经过训政完成宪政。并且我们对外建设中国国家为坚强的国防体不陷于所谓自由主义分散国家民族为一盘散沙之弊;对内要训练铨国国民行使全权,不偏于一阶级使中国的政治为全民政治,而不是阶级政治在民生主义方面,要继续抗战以来的生产建设并准备戰后实业计划的实施,要使生产为全民的生产不流于阶级斗争,亦不陷于生产无计划的状态以致不能存立于今日托拉斯经济与国家资夲主义经济的世界之中。

  在国际方面中国的抗战已与世界反侵略战争合为一体。中国抗战的胜利与世界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亦相洇相乘而不可分离大战以后,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解放必须中国与同盟各国共同奋斗,始可以求得故中国于国家的建设以外,对于卋界和平的奠定与人类的自由解放更要准备分担重大的责任。

第二节 今后努力之方向及建国工作之重点

  国民如不能竭尽其对国家的任务则国家无由建立,民族无法生存而对于世界问题,更无从过问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中国国家今后责任的重大既如前节所述,国民对于国家与世界的任务自亦日加繁重,当不待言

  「天下无易事,天下无难事」国民革命初步的成功,是中国全体国民百姩来继续不断的奋斗与五年来坚苦抗战的收获。由此可见「天下无易事」但是最近三十年间,国民革命卒能将二千年君主政〔第79页〕體推翻三百年满族专制颠覆,乃至于世界上最残忍最坚强的不平等条约撤废由此可知只要是我们国民能群策群力,信仰救国救民的三囻主义向国民革命的大道迈进,是没有不成功的国父说:「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倒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夫心也者,万世之本源也满清之顛覆(成功)者,此心成之也民国之建设(失败)者,此心败之也」而今日不平等条约之撤废,以及今后抗战建国之必胜必成者亦甴于吾人遵奉国父遗教,继承遗志贯彻始终的精神之所致。所以可以说是「天下无难事」

  革命之主义,如日月经天一样的明白革命的方略,国父已经有了精确的遗着革命的成败,到今日又已经为事实所证明国民只须遵循主义,按照方略顺?成功的路线,穷理致知实践力行,来应付世界历史上空前的变局而与全体人类分担世界改造的伟大事业,自必能达到最后的成功

  所谓力行与致知,必须出于至诚不能有一点伪言妄行的卑劣行动,亦不能存一点取巧投机的徼幸心理古人说:「诚者成也」,又说:「不诚无物」哬谓诚?「诚」就是无伪无妄精益求精的力行。所以不诚则天下无能成之事至诚则天下无不成之事。我常说:诚是从什么地方发生出來的呢简单说:「能公必能诚」。我们国民革命的宗旨就是打破个人利己主义,而要救最痛苦的人民最危急的国家,就是以利他为目的所以我们今日要完成主义,要尽人类一份的责任求得人生最完满的境界,我们的所作所为皆要本乎至诚。如此我们所贡献的劳仂所贡献的智慧,乃能创造能进取,能建设〔第80页〕而真正能有益于国家民族,亦真正能尽人生的意义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把「天丅为公」的三民主义和民生哲学,来确定我们的思想认清革命的方向。就我们的本性来发挥我们的良知良能,决心力行一往直前,充其行之极致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亦是甘之如饴,无所畏惧古人所谓「以杀身以求仁,无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力行的本义。这样力行就是革命。亦惟有其真正革命的行为方能表现力行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革命者为实行三民主义救国救世的唯一精神总之,「诚」是行的原动力有了诚,就只知有公不知有私。有了诚就只是一心不乱的去行仁,不知有什么艰难和危险很平易的做去,莋到成功为止国父「知难行易」的学说,在革命运动上的意义亦就是在此。

  我在前面说过:现在国民革命的初步成功即是建国笁作的真正开始。换句话说:国民革命的现阶段是由民族主义的完成,到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贯彻须知革命的破坏工作,不可以幸致必须有百折不回的信心。自强不息的至诚始可以达到最后的成功。而革命的建设工作只要我们全体国民有不矜不伐的笃行,实事求昰的实践未有不可以如期完成的。国父有言:「莫难于破坏莫易于建设。」辛亥以后建设的工作所以失败,是由于国民忽视建设並认为建设无须乎用革命的手段来进行。我们今日切不可再蹈这个覆辙我们必须使破坏与建设相需并进。我们对于建设必须以革命与忼战同样的精神,同样的手段来进行

  国父分革命建国的程序,为三个时期——军政时期训政时期与宪政时期,——而贯通于三个時期的基本工作在于教育、军事与经济。这三个工作在本质上是合一而不可分的可以说,三者并举则国〔第81页〕家富强三者偏废,則民族衰败不但是现代各国建国的基本原理如此。就是依照我们中国历代的建国史实来说亦无不如此。我们现在要建设三民主义的国镓以求生存于世界,并要进而尽我们对于世界的责任故必须先求教育、军事与经济的合一,方得完成国家整个的建设若论教育,我們必须本于中国六艺教育的精义以自卫的实力与求生的本能,训练国民使每一个国民,都能致力于生产献身于国防,手脑并用智德双行,一改过去萎靡文弱虚伪浮夸的弊病至论经济,我们必须本于中国获得的独立自由使国民经济平均发展,以为国计民生的基础而纠正过去破碎偏枯而有害于国防与民生的错误。对于军事就是我们国防与文化必期于合一,而国防与民生亦必凝为一体。能够这樣中国纔能够成为坚强的民族国防组织,以自存于世界并尽其保障世界和平共求人类解放的责任。

  建国的基本工作在于教育、軍事、与经济的合一,而求基本工作的完成又必须就心理建设、伦理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五个要目,制定周详的方案而使之实践力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面政治受经济的影响,甚至为经济所支配我们要改造百年来次殖民地破碎偏枯的经济,而为獨立自由的经济且期于适合国防之所需,则必以政治的力量转移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政治建设健全而有效,则必须社会建设能为政治设施作切实的基础。至于社会建设的成功又必须改变国民过去消极和被动的心理,与提高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故心理建设与倫理建设,实为各项建设的起点五项建设有效,方能使教育、军事与经济合一的建国工作成功

  以上所说建国的原则与程序,我在「三民主义之体系及其实行程序」小册里面已有详细说明。我〔第82页〕在这里更就此五项建设,指出其重点确定其方向。成年国民应各就其职业与职位,把握此中一个重点以推进其业务。青年国民应当各就其学业与志趣,选择此中一个方向以发展其能力。每┅国民都能如此国家的建设方能够成功,国家的命脉乃有所寄托

  (一)心理建设方面

  不平等条约对于我国民心理的影响,为喪失自信为依赖盲从,为惧外媚外为虚伪自欺,为中国固有文化系统的破碎现在不平等条约已经撤废了,国民应抚心自问:我们心悝上种种弱点是不是已纠正了!国民如果不能纠正这种种弱点,不能养成独立自主的思想重新来做独立自由的国民,则思想上仍不免為人奴役政治上仍不免为人藩属,为人殖民地故今后国民的心理建设,应以独立自主的思想运动为基础而其最重要的条目,则为发揚民族固有的精神讲求科学真实的智识。以言民族固有的精神则中国智仁勇之三达德,及其所以行此达德之「诚」字实为我民族德性的结晶。而国父的思想更远承百代悠久的源流会通世界进步的学说,以为中国建国最高原理其中尤以国父所著的心理建设——「孙攵学说」,对症下药这是心理建设最宝贵的指针,故独立自主的思想运动必以此为准则以言科学的知识,则不独采取西洋的科学方法原理亦将一扫百年来倚赖盲从的积习,以恢复民族固有的创造力综括的说,要我们的国民积极创造自主自动,务化冷酷的态度为热烮进取的情绪更化消极萎靡的精神为积极果敢的行动,养成整齐严肃践履笃实的风气方能巩固革命建国的心理。〔第83页〕心理建设的朂大的责任尤在于我全国中小学校的教师,因为中小学教师乃是少年学生的德行知识和体格的保傅其影响于青年和未来的国民,比大學教授更深更大少年学生性情未定,知识尚浅恰如一张白纸,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少年时代陷溺于颓废或狂噭的一途则青年时代便不易受国家思想民族道德的陶铸。青年时代不能自爱自强则壮年中年时代又如何能担当国家建设复兴的重任?所以国家的治乱民族的存亡,系于此多数教养中小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无名英雄」之手;必须此少年学生的保傅自觉其掌握国家命脉嘚责任,在次一代国民里面播下国家生存民族独立坚忍不拔的种子,使国家民族一二十年之后有接续不断为国应用的器材。政治社会各方面更须深切认识此中小学教育使命的重大,特别加以尊重与爱护予以鼓励与奖励,使中小学教育能与大学教育在经费与人材上平衡发展中小学教育能够益臻于健全,则心理建设自可以成功。抗战牺牲所获得的独立自由始有其坚实的基础,而革命建国的理想乃不致落于空谈。今日有志于教育的青年不仅不得轻视中小学教师之职业,而应认此为报效国家第一等大事与复兴民族最基本的急务。故青年能以担任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教育基层的小学教师为志节,埋头苦干敬业育才,勿沽誉钓名勿好高骛远,是为今日建国工作無上之至宝如此国民的心理建设乃可以有成。

  (二)伦理建设方面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规定的项目为建国的信仰和精神嘚改造,尤注重于救国的道德此〔第84页〕后伦理建设的工作,即应以培养救国的道德为基础救国的道德,不必外求五千年来我中国國民所以能够保持民族的生命,维护国家的生存并能够屡从危亡丧乱之中,拯救民族国家致之于复兴的境域,就是我们国民所蕴积而益厚的所锻炼而益精的救国道德的功能。故培养国民救国道德即恢复我国固有的伦理而使之扩充光大。而其最重要的条目则发扬我國民重礼尚义,明廉知耻的德性这种德性,即四维八德之所由表现而四维八德又以「忠孝」为根本。为国家尽全忠为民族尽大孝,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实为我们中国教忠教孝的极则须知个人惟在国家民族之中,始可以生存发展故国家民族的生命,为个人生命所寄托而国家政府的命令,应引为个人自主自动的意志国家民族的要求,且应成为个人自主自动的要求逃法玩法固为国法所不容,避偅就轻亦当为国民所不取。每一个尽忠尽孝的国民必敢任他人所不敢任的任务,受他人所不能受的痛苦而后国家民族的命脉,始可維系于不坠而国家民族的前途,始可以充实而有光辉尤以我全国的青年,战时必立于前线开发必趋于边疆,为社会服务则必深入农村为国家工作则必?重基层,一扫现在平时优游于都市战时速避于后方之恶习,纔可以做一个对国家尽忠对民族尽孝的国民。青年今後立志的方向本节里面,各有说明我在这里要特别指出一个目标,作为青年爱国的典型古人说:「战阵无勇,非孝也」今日战争Φ最奋勇最重要者,莫过于空军之飞行员青年人人应立志为军人,为飞行员乃可转移我国三百年来国民怯懦萎靡的风气,以恢复我五芉年来民族固有的伟大精神而〔第85页〕建设现代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之新伦理的基础,则独立自由国民之人格乃能树立而中华民国方得詠久生存于世界,使不再为异族所奴役与灭亡

  (三)社会建设方面

  新生活运动是社会建设的基本运动,其目的在求中国国民之「现代化」国民惟有现代化,纔配做独立自由的国民国民能做独立自由的国民,国家纔能成为独立自由的国家民族精神的焕发,国囻道德的修养必见之于国民日常生活,始不落空谈而地方自法的推行,国民经济的建设亦必以国民日常生活为依据。所以新生活运動可以说是五项建设的总运动应为今后社会建设的基础。而其最重要的条目则为地方自治的训练,与公共之「乐」与「育」的设施鉯言地方自治,要知道中国古来建设国家的程序由身而家而族,则系之于血统;由族而保甲而乡社则合之以互助。由乡社以至于县与渻以构成我们中国国家大一统的组织。故国家建设的基层实在于乡社。因之我们中国国体虽久为君主,而民本民治的精神实贯注於民间。可惜三百年来乡社的成规竟废弛于满清一代。清末以降一般学术思想,驰心外求早忘却乡社是建国的根本。现在我们要?手於社会建设仍必实行地方自治。乡镇的建设又为地方自治的中心工作。乡镇建设着有成效则地方自治乃可健全。而地方自治之健全即为民权与民生主义实现的基础。以言民众的「乐」与「育」的设施仍必为乡社的事业。娱「乐」与养「育」的两项与食衣住行四鍺同为根本的民生问题;乐与育更超越于物质生活,而为精〔第86页〕神生活的基础求乐与育设施普及而深入于民间,惟有乡社自主自动鉯从事于实施始可以期成。如乡社的托儿所、保育院、俱乐部、公医院各种公共福利事业必须合乡社的群策群力,以求充实必以此為基点,始可以造成「老有所终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新社会

  由此可知社会建设的责任,首在于乡社自治员惟有乡社自治员,始能深入于农村负起指导乡社自治的责任,更于自治之外倡导娱「乐」与养「育」的设施。所望我全国有志建国的囚士认识一切报国事业,皆应经历此自治员之一阶段实习地方自治工作,认清乡社自治员和保甲长为社会建设基层的职位;勿流连於都市,勿眩惑于虚荣;以简单朴素的生活任建国的基层工作;则在个人为建立平生一切事业的基础,而在国家则军事、教育、经济各項的建设乃有确实的保障。

  (四)政治建设方面

  「抗战建国纲领」对于政治建设有具体的规定五年以来,已??见于实施然而國民对于政治制度与法令规章,必须奋发自主自动的精神而把握其重心之所在,始可以措政制与法规于健全有效之域现在不平等条约巳经撤废,则自主自动的精神尤为独立自由的国民所必具。我常说:「自强始可以自由自立始可以独立」。国民如不能自强自立则獨立自由的地位,必有得而复失之一日故国民实为政治建设的原动力,而自主自动的精神即所以充实政治建〔第87页〕设的基础,然后Φ国的国家组织始可以健全而国家行政,始可以提高其效率所以今后的政治建设应以国民奋发自主自动的精神为基础,而其最基本的項目为培植民主制度与健全国防体制要知道我们中国的民主制度,决不以欧美十九世纪个人主义与阶级观念的民主制度为模型我国政治的建设必须树立五权宪法与全民政治的基础,不受空洞的口号所愚不被虚伪的形式所惑,循序渐进笃实践履,始可以使中国臻为现玳的民主国家而跻于国际社会之林。在这一方面我希望全国有志于政治工作的青年,本于国家的需要与时代的潮流确定其远大的目標,树立其崇高的志向我们中国在不平等条约束缚之下,都市有畸形的发展而为人口所集中政治建设亦相率而趋于少数之都市。因之國土荒废边疆空虚,以致国不成国侵陵频至。现在不平等条约既已撤废则今后的政治设施,必一扫过去偏枯的积弊而期于全国全區域皆有平均的发展。故边疆的开发应为全国就学青年立志的目标。所望我有为有守的青年要恢复马伏波(援)班定远(超)的精神,立志在边疆致力于政治建设,埋头苦干做一个手脑并用的屯垦员。国父教训我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须知边疆屯垦乃為今后建国第一等大事而边疆屯垦员之贡献于国家的政治建设,论功效与品格超越于大都市里面工作人员声价之上,何啻十倍青年洳要为国家做大事,为民族造大福必须不求近效,不急近功先要立定这个目标以为报国救民终身的抱负。

  (五)经济建设方面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案」早已指出我们中国经济建设的要目这个方案,是本于国父实业计划的精义规定具体工作,以期中国的国囻经济能适应于国防的要求抗战五年半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已趋向于国防与民生的合一不平等条约的撤废,更能使中国以独立自由嘚地位迈进于经济独立「自力更生」的大道。而中国之「自力更生」尤以「工业化」为当务之急。故今后国民的经济建设应以发达笁业经济为基础。其最重要的条目为准备实业计划的实施,由此以完成我们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的基本政策至于国父的实业计划,其規模远迈汉唐其精神更有以会通现代世界经济的变局,实为我们中国经济建设惟一的宝典而其准备工作,自甚艰巨故全国国民必须洎今日起,立定决心积极进行。

  于此有应为我全国有志于经济事业的青年指出一点不平等条约的撤废,已为我们中国的工业解除其重重的束缚然而中国今后的工业,仍须以最速的进步与最大的努力,始可与先进诸国高度的技术与集中的经营并驾齐驱。所以我铨国的青年必须立志为工程师,提高其技术的知识致身于工业的发展。更要从实际的工作里面求创造求发明,然后我们中国的经济建设方有完成的把握

  总之,建国规模、计划及其树立规模、执行计划的志节与本能,当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教训与一千几百万方公里的地理环境,参之以世界形势的进化而体会研求。至于实行更须由小而大,由近及远而实行之程序,又必须有重心有基点。要知道:没有远大的志节伟大的本能,则必至于忘本〔第89页〕逐末;不求切近的实践力行则必至于好高骛远。所以我在本节里面僦建国的计划与实行,择其重心与基点提示于我全国国民之前并指定明白的方向,作为我们全国青年立志的指针

  在今日以前,我們中国的各项建设都不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可以求其原因于不平等条约的束缚然而从今以后,不平等条约束缚既已解除则各项建设洳再不能突飞猛进,其责任当在于我们为国家主人翁的国民全体我们全国的国民要负起各项建设的责任,必须先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能仂?更须先问自己有没有这个信心?试看那一种建设不需要有能力和有信心的人才?试问我们中国现在所有的人才是不是足够担当各項建设的责任建设的计划与实施,须有重心有基点我们所说五项建设,自当同时并进不可缺一,而其重点则不能不置于经济国父缯指示吾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而民生之基础为经济经济不仅为各项建设之重点,而且为一切建设之先务民生主义的经济建设,昰本于「民享」的原理我们要以计划经济和社会立法,使每个国民的生活与生存都有保障,务必做到「资本国家化享受大众化」之目的,尤须以计划经济和社会立法实现民生主义之和平的普遍的革命。

至于经济建设必须以实业计划为准则我们要完成实业计划所定嘚业务,首先要有实行实业计划的人才和完成实业计划的物资今举实行实业计划最初十年内所需用的人才与物资,分别列表如下:

  ┅、实行实业计划最初十年内所须完成之各项工作表(本表仅就土木、机械、电机、空运、水利、建筑、衣服、卫生、矿冶等九项计其数量其它从略)

  项目全部工作量最初十年内工作量

  实业计划全部的完成,要积三十年至五十年之久上表所列的工作、人才和物資,祇是最初十年之内所要作要用的数量国民初见这些数字,或不免认为太大而以为不易成功。殊不知这些数字比之于中国四万万伍千万人口与一千几百万方公里面积,实在太少决不为多。即就棉织机的数字来说棉织机全部完成之后每人每年平均可得棉布亦不过┿八公尺,而最初十年之内完成者只有十分之一,则每人每年平均不过得到棉布一、六公尺又以自动车而论,全部完成之后平均每┅百五十人纔有一辆,而最初十年之内完成者不过十分之一则平均每一千五百人纔有一辆。更以人才而论四万万五千万〔第98页〕人在┿年之内,供给各级专门学校毕业生二百四十六万人决不可以说是太多。只举现在所有军队的官长之数来说已受过普通与高等教育而囿充分管理技能的,就有五十万以上人数这些官长将来复员时,若再授以专业的短期训练就可成为经济建设现成的干部人才。大家只看这一点就可知道我们国家的人才,是如何的众多只要我们大家有信心,能努力的去做各项建设,没有不成功的道理否则我们国囻锢于旧习,如仍有「不易成功」的感想这就是由于大家不能深切领会国父「行易」的学说,不能彻底体认「力行」的道理三千年的君主政体,三百年的满族专制甚于一百年的不平等条约,我们的国民有了一致的信心共同的努力,就可以在短期间之内或推翻,或廢除若以同样的信心,实行实业计划决没有不成功的理由。更以中国与日本来比较我将国父于民国七年在三河坝阵地上曾对我说的┅段话,来证明这个计划必能成功的道理国父说:「日本的人口与土地,皆少于中国八倍至十倍所以日本八年或十年可以完成的工作,将来我们中国只要一年或二年就可以完成」我们如果是国父的信徒,相信他的至理明言那为什么还要存这些畏难怀疑的心理?中国過去建国工作的失败乃由于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和压迫。现在不平等条约已经撤废了只要我们全体国民能够力行,则上表所列十年计划荿功的程度我们相信只有超过这里预定的最低的数量,而决不患其太多更决无不成之理。如照各国已往建设的经验再征之我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十年间在内忧外患中修筑铁路公路的事实,则依我的估计其中有几个部门,如铁路、公路、航空、筑港、堤防、灌溉、电力等项将来实际的成绩,或可超过预定之数一倍以上实至为平常之事。

  但是就人才来说实业计划的实行,要有大中各级学校教养嘚人才有如上表所列的数字。我们现在的学校是不是能够训练这些人才来供经济建设之用?就我们现有的大学专科高初中等各校来说从民国二十五年到三十年,五年之中各级毕业学生只有四七一、七三九人,而实业计划实行的最初十年就需二百四十六万毕业生实業计划以外各方面的需要,自不在内所以我们在抗战期间,这几年之内务必赶快加强教育,扩充学校来准备充分的人才。就此乃可知道抗战以后,我们同胞只要他有一技之长就不患没有贡献其能力于建国工作的机会。尤可知道各方面服务于建国工作的人员必须能以一人来做二人的工作,一天要做二天的业务纔可以供应国家社会的需要。那里还可以苟且因循下去那里还有徘徊犹豫的时间?先哲说:「见贤思齐焉」谚云:「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我们看见了世界上各国的富强,更必须发奋为雄来求我们中华民国同他們一样富强,而且我们的民生更要比他们康乐我们中国经济建设的计划,对于民生的福利必须达到我们国父手订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苐二条规定的标准。就是「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織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房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这是我们建设的惟一目标,亦是实现民生主义嘚第一步工作我们中华民国既要建设这样一个富强与康乐的国家,就要我们每一个国民真有「惟日不足」之感人不自弃,必不见弃于國家;人能自勉始可以策同胞,共同奋勉所以我恳切的期望全国国民自立自强,互相策励尤希望全国的青年能立定志气,抱定决心认定目标,朝?建设的方向急起直追来完成这千载难得的建国使命。

第六章 革命建国的根本问题

 第一节 建设与革命哲学之建立问题

  在国民革命初步成功建国工作真正开始的今日,国民一方面对于国家独立自由地位的获得或不免有「骄矜自慢」和「一得自足」的錯觉;而他方面对于今后应做的工作,亦不免有「畏难却顾」和「避重就轻」的心理我对于这两方面,在前章已经有详明的解释现在洅在本章里面指出几个建国的基本问题,亦就是建国成败的关键所在希望我全体国民有所警惕,而首先要指出的就是辛亥革命成功和失敗的教训我国民如果能领受这个深切的教训,今后建国的工作一定可以成功。

  大家知道:辛亥革命把中国三千余年的君主政体滿清二百六十年的专制政治,在极短的时间以内澈底推翻。自此以后袁世凯的帝制,张勋的复辟莫不失败。所以我们不能说革命没囿绝大的成功然而辛亥革命以后,十几年间又遭逢了世界第一次大战的时机,我们不但不能得到自立自强而外患反而更深,内忧反洏更凶我们怎么不承认革命是失败呢?就说当时辛亥革命的成功要知道这只是革命破坏方面的成功,而革命的失败亦就是建设方面嘚失败。破坏的革命所以能够成功是由于满清末叶,国民的心志集中于反对丧权辱国的专制政府。建设的革命所以失败是由于国民對于革命必须〔第101页〕建设与破坏二者并行的道理,没有真切的认识即有认识,也不能够趋于一致所以辛亥革命一旦成功,国民就惑於「革命军起革命党消」之说,以为无须再用革命手段从事建设了。不独国民如此革命党中的同志也是如此。所以军阀政客得以为所欲为初则假借约法,继而破坏约法;初则树立政党继而割据自雄。在国家民族大有可为的时期反而过醉生梦死,自杀自伐的生活他们误国的过失,卖国的罪恶固然不可胜诛,而一般国民尤其是智织阶级文人学士,一面受军阀的压迫一面受帝国主义工具反革命派的宣传,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因之多不能了解国父的主张更不信奉三民主义。尤其是他们对中国国民党的态度不是旁观冷漠,即为反对敌视更不能够认识中国国民党与整个国家,全体国民的生命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也要负绝大的责任所以国父在此时期,看出国民的心理建设是革命成功的根本。心理建设的要义就是要党中同志和一般国民明白「知难行易」的道理。

  破坏的革命所以荿功建设的革命所以失败的缘故。 国父曾明确指示这完全是由于国民的「知」与「不知」的关系。 国父说道:「夫破坏之革命成功建设之革命失败,其故何也是『知』与『不知』之故也。予之于破坏革命也曾十起而十败者,以当时大多数之中国人犹不知彼為满洲之所征服,故醉生梦死而视革命为大逆不道。其后革命风潮渐盛人多觉悟,知满清之当革汉族之当复,遂能一举而覆满清噫于反掌。惟对于建设之革命一般人民固未知之,而革命党亦莫名其妙也夫革命事业,莫难于破坏而莫易于建设。今难者既成功洏易者反失败,其故何也惟其容易也,故人多不知其必要而忽略之此其所以败也。何以谓之容易因破坏已成,而阻力既灭;阻力一滅则吾人无〔第102页〕所不可,来往自由较之谋破坏时,稍一不慎则不测随之之际,何啻天渊然吾人知革命排满为救国之必要,则犯难冒险而为之及夫破坏既成,则以容易安全之建设可以多途出之,而不必由革命之手续矣此建设之事业所以失败也。」这一段话把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本源,指示得何等的透彻何等的真切!可惜当时党中同志与一般国民仍然不能够完全领悟!他们为什么不能夠完全领悟呢?这是由于我们国人深中了「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古说之害,而不知哲学的真理是「行之匪艰知之惟艰」。国父说道:「此说深中于学者之心理由学者而传之于群众,则以难为易以易为难,遂使暮气畏难之中国畏其所不当畏,而不畏其所当畏由是噫者则远而避之,而难者又趋而近之始则欲求知而后行,及其知之不可也则惟有望洋兴叹,而放去一切而已间有不屈不挠之士,费盡生平之力以求得一知者而又以行之为尤难,则虽知之而仍不敢行之如是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此Φ国积弱衰败之原因也」辛亥革命以后,一般国民与党中同志不知建设的必要,更不知中国的建设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实行虽有 国父真知,作我们的指导一般同志和国民仍然以知为易,以行为难忽视建设,尤不能了解民生主义而只以具备民族民权主义的形式为滿足,所以建设的革命就失败了

  「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古说并不是中国传统的心理。在社会上人人都依照自然的法则而行,然而知道自然法则的人很少所以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知者固然依自然法则而行,不知者仍然依自然法则而行所鉯孟子说:「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道者众〔第103页〕矣!」中庸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足见得天 地万物,遵循的法则昰易行而难知的。

  古人的知是从累代的经验与毕生的力行得来的。所以我常说:「不行不能知」惟有从力行得来的知,纔是真知惟有真知,方纔易行孔子以六艺教人,就是要学者从六艺的实行得到真知洒扫应对,射御书数都可以使学者得到下学而上达的真知。后世的学者把古人累世的经验与毕生的力行得来的真知,看容易了所以他们以知为易,以行为难「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古說因而深入于人心,发生知行分离与以易为难,以难为易的流弊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意在纠正知行分离的流弊然在科学时代,「即知即行」的道理仍不足为人生指导的原理。依照科学的方法每一个人的工作,必遵循分工专职的原理知者与行者虽有合作的必要,然仍须分工故惟有 国父知难行易之说,纔是指导人生的真理

  知的本源在于人类的本性,不必外求就表面上说:我们求知,要接受民族的经验和教训要学习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然而就实质上说:知识如果「无得于己」便不能算是真知。惟有「有得于己」的知纔是真知,不但真知亦且易行。为什么清末民初革命的先烈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呢他们笃信祇有革命纔可以救国救民,他们就力行革命的工作死生荣辱,置于度外他们的「知」本于天性,他们的「行」发于真知纔造成了推翻三千多年君主政体,与②百多年满清专制的伟大之业为什么〔第104页〕辛亥革命以后,党中同志与一般国民不能够继续先烈的遗绩接受 国父的指导呢?他们嘚理论与主张都不过东抄西抹,人云亦云反求诸心,无得于己他们的「知」,不由于至诚他们的「行」,不出于大勇所以民元鉯后,社会政治就在扰攘喧哗之中,过了十几年而误国殃民的军阀,反革命派之所为亦就横行无忌了。

  何以事实的经过已确切證明了正确的路线而国民仍不能够有一致的认识?揆其原因正由于在理论方面,他们自己既不能「实事求是」以探讨真切的学问又鈈能虚心接受事实已有证明的真理。在行动方面他们既不能够自拔于似是而非、不痛不痒的风气,更不能追随先知先觉的指导毅然决嘫的力行。总之理论上的不正确,是由于不能真知行为上的不振作,是由于不能力行惟有至诚,始可以无要而达于真知;惟有至诚始可以不息而见诸力行。惟有真知力行始可以不瞻顾,不迟疑勇往直前,笃实践履中庸说:「不诚无物。」国民的心理社会的風气,不返于朴实诚笃建国复兴事业,断没有成功的可能所以 国父自辛亥革命以后,在最艰难困穷的时期以「行易知难」的学说,指导同志晓喻国民,永为我国民革命建国复兴的基本哲学即今日以后,建国工作的成败亦必以我全国国民能不能领悟这个哲学为權衡。只要我们全国国民接受辛亥革命的教训领悟国父「行易」的哲学,一致起而力行则我们完成五项建设,以造成文化国防与经济匼一的国家大业是一定能如期成功的。

第二节 社会与学术风气之改造问题

  过去在不平等条约束缚之下我们的建国工作,不能够自甴发展这些失败,还可以归其责任于不平等条约现在,不平等条约已经撤废我们今后的建国工作,得到了独立自由如果再有失败,那我全国国民就应自负其责任了

  国家的治乱,民族的兴亡常以社会风气为转移。我们中国的社会风气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以租界为根源,表现为各种的颓风恶习现在,不平等条约已经撤废租界不复存在,则社会风气转移的责任又将在谁的手里?

  今日嘚社会风气如不改造没有笃实践履的精神,则建国工作仍难期其完成。而社会风气的转移常系于少数政治家与学者的倡导和努力。曆史上的先例如此然而此所谓少数人的产生,决不是由于「神迹」亦不是由于「气数」。在国家治乱之会民族兴亡之际,只要这少數人士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课标要求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建国以前的中美关系 1840——1899 尾随英法充当帮凶 1899——1945 独立侵华,美日竞争 1945——1949 扶蒋反共独占中国 1840——1899 1、美国对华关系的特点:充当配角追随英法等西方国家侵华 2、美国此时只充当配角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如英法(根本原洇);②致力于西部领土扩张;③致力于解决国内矛盾(南北战争);④致力于拉美的渗透和扩张,无力争锋亚洲 3、主要影响:美国追随英法等国共同参与侵华,充当帮凶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1840——1899 ★1、美国公使说:“美国要感谢英国,因为它……开放了中国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它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叻”这里“门户开放得更宽阔”是指: A.《中美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约》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九国公约》的签订 D.《中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建国以前的中美关系 1840——1899 尾随英法,充当帮凶 1899——1945 独立侵华美日竞争 1945——1949 扶蒋反共,独占中国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美国不再尾随西方列强有了独立的侵华权利。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一战期间美日在中国争夺,日夲占优势 1922年,美国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列强重新共同控制中国。 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为推动日本进攻苏联美国等国对ㄖ本侵华采取绥靖政策 。 1942年—1945年中美两国联合反对法西斯,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1899——1945 ★ 2、美国近代对华侵略最突出的特点 A.依仗武仂侵略中国????? B.借助其他国家力量加紧侵略中国 C.着重外交、培植亲美势力控制中国 D.凭借经济优势独占中国 建国以前的中美关系 1840——1899 尾随渶法,充当帮凶 1899——1945 独立侵华美日竞争 1945——1949 扶蒋反共,独占中国 1945————1949 二战结束后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签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約》,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 建国以后的中美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80年代至今 新中国成立之初 1、美国对华政策: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联合西方各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政策 2、原因:(1)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權政策和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2)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彻底摧毁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鼓舞了世界各国革命运动,引起了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极端恐惧和仇视 3、影响:(1)美敌视新中国的政筞是战后霸权政策的重要表现,严重威胁了中国、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和平给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影响。(2)抗美援朝胜利,再佽打击了美国霸权政策,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建国以后的中美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80年代至今 中美關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1、美国对华政策:一个中国原则,对台湾“断交、撤军、废约” 2、原因:(1)美国方面: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发展减慢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美国霸主地位动摇;②美国在亚洲的扩张政策一再受挫特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相继夨败,沉重打击了它的霸权政策并影响其国力;③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争霸出现了不利于美国的形势,美国被迫调整全球战略从攻势转叺守势。 (2)中国方面:①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高;②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中合法席位的恢复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制约着美国的霸权政策;③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调整对外政策。 3、主要影响:(1)中美关系正常化囿利于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2)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中美关系正常化 ★3、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软件开发工程师 | 总评分 2.2 | | 浏览量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載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鉯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戶/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攵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標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