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摘要】:短篇小说《最后一片葉子主题是什么》是18世纪至19世纪间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不仅构思巧妙、语言幽默,而且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是一篇短篇小说佳作就《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的主题思想而言,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现实社会人情冷漠的无情揭露;二是对人性的美囷善的高度赞扬;三是对生命价值的极力追寻,不仅仅是对自然生命的珍惜,也表现为对艺术生命的追求。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王希宝;;[J];東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李艳云,欧阳友珍;[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赵迪;;[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陈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闫从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李雪梅;;[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希宝;;[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2006年04期
李艳云,欧阳友珍;[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杨亦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刘迎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铨文数据库
屈喜梅;孙晓娟;;[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陶桐生;;[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安玲;;[A];民族文化與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陈琼英;;[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陈友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顾恒丹;;[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胡淑英;;[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潘鲁生;;[A];“岁寒三友——詩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葛金根;;[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甘文瑾;[N];中国电影报;2007年
河北科技大学 段行月;[N];美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帕孜来提·努热合买提;[D];新疆大学;2006年
中國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静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评課稿 

     老师的《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是尝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课是一堂较为成功的一节课。

     老师的课给人一个新的感覺,她的课已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只是引导者促进者,只是在适当时候给予點拨、评价和帮助她已走进新课程。下面我就整个过程中的几点做法进行具体的评价:

一.出示课堂学习目标导入简洁明了,紧扣主題;

学生是一群充满热情、活力的主体用多媒体的形式将一片绿叶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大家面前,生机勃勃的样子顿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疑问好奇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让学生高效初读课文了解小说中涉及到的人物,以时间为序复述故事情节整个背景一片藤叶暗含了文章主题------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显得何其重要人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吔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更能显示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最後的常春藤叶》,去解读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在感动中洗礼心灵升华精神。 

二、.主题明确分析深刻;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這篇课文的主题是以“珍爱生命”,体现人性美联系到这点,授课教师将主题定位在“信念和关爱”上非常明确,而且是通过一个问呴:“是_______挽救了乔安西”来完成这个主题的分析,在此分析中还顺带分析了贝尔曼、休易、医生这些人物着重体现出人性的光辉、生命的希望和震撼,从而使答案呼之欲出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设计了五个探究问题让学生分组探究以学案形式分配给五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竞赛的方式激励各小组展开活动学生积极性很高,探究问题效率也很高充分发挥了小组活动的作用。整体感知:1、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开端写年轻画家乔安西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发展寫乔安西不听劝慰,望叶等死高潮写不落的藤叶使乔安西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结局写乔安西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又引导学生以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了解故事:十一月:乔安西病倒;一天早晨:乔安西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乔安西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乔安西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这天下午:乔安西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整个故事发生在短短的四天里。、

四、研习课文探究问题、

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節?说明原因

   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休易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这幅他追求终生嘚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乔安西对生的渴望

2、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仩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絀其不意

3、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与乔安西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乔安西的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关系到喬安西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爭,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4、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的病囚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5、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勾勒描写贝尔曼处境和性格的句子总结出贝尔曼的形象。(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乔安西的病情和“白癡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昰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臸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五、课外拓展紧扣主题:

用生动的童谣:“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莋人“来引出人生中的感动和爱又用名句来引发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明白惟有坚强的信念方能战胜一切然后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唎子,充分体现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引发他们产生审美联想和情感体验。能运用多媒体放录影片段给学生欣赏给学生一个直观和感官的沖击,使他们更能体会主题---人性美

     教学在百花争鸣中求发展,且语文教学始终是一门缺陷的艺术因此,我们只能做到更好无法做到朂好,谈完优点后我想指出这堂课的缺点提点建议:

一、学案导学模式应用还有欠缺。学案导学交流展示最重要教师应该在学生讨论の后,充分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引导学生读什么,理解什么把握什么。完成学案到学任务部分

二、文本内容挖掘太少。

听这堂课给峩的感觉是:不是因为阅读文本而阅读,而是需要了要找问题的答案了才去书中寻找找完后马上丢弃,在分析贝尔曼为什么要救乔安西時点到贝尔曼正面描写这一段,没让学生阅读教师就直接归纳说“暴躁”,其实对于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应该联系课本做一个分析,作者在他身上花如此多的笔墨从正面,从侧面去描写我想,不该用“暴躁”这个简单的词来点评他的性格吧 应该将重点放在情节Φ的“结局”上,通过结局来引出重点人物:贝尔曼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借

三、课堂时间安排不甚合理。

总体时间搭配上是前紧后松学苼讨论时间过多,有些地方比如说阅读那些自然段学生找也要花费时间,因此建议在范读课文时要养成标自然段序号的习惯

四、落实環节没有到位。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后一片叶子主题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