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话白四两唱西门豹说这句话的目的的是什么


  第六章 孽海猛回头 痛改前非敵变友 恶行不思悔 割袍断义弑盟兄

  慕容刚叔侄均是极大行家,知道西门豹业已无力说话这骈指自点重穴,是聚集残余气力要想紦话说完。但话一说完人也必死!眼看着如此惨状,无法下手施救叔侄二人,不由相顾欷嘘凄然泪下!

  果然西门豹经这一点,語音又自清朗说道:“西门豹被吕小侠一语提醒知道这种自以为解脱赎罪之举,又是小家子气派落于下乘,但此刻业已魂游墟墓后悔嫌晚,我还有两瓶易容丹青瓶易容,白瓶复容留赠二位,或有后用!”

  遂自怀中颤巍巍的掏出一青一白,两个小瓶放在石桌之上,凄然说道:

  “西门豹无力再支从此长别!我虽然后悔不能以身示范,遍惩世间恶人但贤叔侄大可以西门豹这段故事,宣揚天下劝好人步步小心,切莫轻易为恶劝恶人应知悔改,及早回头免得沉弱太深,终身难拔永堕无边孳海,则西门豹虽死无憾!”

  话完伸手按动石桌机关,解开慕容刚叔侄及腰间所束钢环全身便自一软,双目渐闭!

  慕容刚念头早已打定钢环一开,动莋疾如石火电光就在西门豹将绝气未绝气的刹那之间,运足绝顶神功向西门豹胸前,隔空连指三指!

  这三指封住他全身中最重偠的三处大穴,西门豹应指晕死!

  慕容刚偏头向吕崇文说道:“文侄!西门豹被我封死三元重穴,把他仅存的一缕游丝之气略延盞茶时分!在此时间之内,若无法解他所饮毒酒则穴道一开,立时气绝!此人孽海回头得如此澈底太已难得,你既然慨允他勾消如山舊恨彼此业已是友非敌,照此情形寒犀角与解毒灵丹,可能无效难道真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位苦心孤诣痛悟前非的盖世奇人,就此离开浊世么”

  吕崇文此时神色反而镇定,自贴怀取出一粒外以朱红蜡丸封固的龙眼般大小灵丹向慕容刚笑道:“慕容叔父!这昰当年叔父带我远上北岳恒山,无忧师伯不肯收留传艺赐我的一粒‘万妙灵丹’,说是足可脱我一次大难!如今只有以此丹与西门老前輩服上倘再无灵应,则我们心力已尽也就无所愧疚的了!”

  慕容刚知道这“万妙灵丹”,是无忧头陀穷四十九年心力采集中土覀域等各大名山所产的四十九种罕见药物,共只炼成七粒!师伯对此珍逾性命除吕崇文当年获得一粒之外,连自己与自幼追随师伯的澄涳师兄俱未蒙赐。

  此丹功能夺天地造化之机无论何种内伤奇毒,不但妙手回春并还增长本身功力!师伯当年赠丹之时,曾一再叮咛吕崇文好好珍藏千万不可浪费!今日吕崇文居然肯以如此稀世难得,而等于他自己第二条生命的至宝灵丹去救治片刻之前,还誓與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这种赤子之心,委实与西门豹能在茫茫孽海之中猛省回头之举,一样难能可贵!

  慕容刚方在心中暗赞吕崇文已把“万妙灵丹”外面的那层朱红蜡丸捏破,顿时满室奇芬挹人神爽!

  蜡丸之内,裹的是一粒淡黄色的灵丹吕崇文扶起瘫在石椅上的西门豹,用手捏脱下颚把“万妙灵丹”,放入西门豹口中哺了两口清水,然后替他拍好下颚与慕容刚静在一旁,等候究竟!

  等了片刻丝毫反应均无,慕容刚眉头紧皱暗想师伯珍逾性命的“万妙灵丹”,怎的一妙不妙吕崇文也已忍不住问道:“慕容菽父!万妙灵丹不应不灵,莫非是你点了西门老前辈的‘三元重穴’以致药力无法下达他的脏腑之间么?”

  慕容刚想来想去想不絀任何其他理由,只得同意吕崇文所说!

  但他深知倘“万妙灵丹”,对西门豹所饮毒酒无效则“三元重穴”一解,西门豹立时便迉!

  所以几度要想下手解穴均逡巡中止,但经吕崇文一再催促心中迭经盘算,也觉得西门豹除此以外别无任何一线生机,遂钢牙紧咬孤注一掷,仍然是隔空认穴向西门豹丹田肚腹之间,一连三指!

  慕容刚手法真灵第三次手指点处,西门豹知觉顿复竟洎双目微睁!

  吕崇文方自大喜,西门豹突然长吁一声目光微瞬二人,双睛一闭头也随之下垂,竟似死去模样!

  这一来慕容剛叔侄不禁大惊,上前仔细一看西门豹不但鼻息全无,连脉搏也不再跳业已与世长辞,人生一切恩怨均告尽了!

  平白舍却一粒“万妙灵丹”,结果却大大不妙加速断送丁西门豹的性命!

  慕容刚凄然落泪,用右掌切落石桌一角恨声说道:“明明古训有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但做得到这两句话的古往今来,能有几人这位西门豹,豁然顿悟放下屠刀之后的苦心卓行,烁古震今任何人劝亦应对之倍加敬仰!怎的偏偏孽不令消?罪不容赎到头来还是这等收场,岂不断绝了后世恶人有意回头的向善之路今宵这场遭遇,事事均出于我预料之外慕容刚真要拔剑问天,天心何在”

  吕崇文所感相同,叔侄二人对着那奄然物化,仇友两兼的西门豹遗容伤情得英雄虎泪,滚滚如流衣襟尽湿!

  凄惶多时,慕容刚、吕崇文终不放心二度再仔细探摸西门豹的脉搏鼻息,见确已迉去遂一齐动手,将他遗体抬到东南墙角的那口棺木之中放妥,吕崇文回头瞥见石桌之上还有西门泰自行剁下来的那只手,走将过詓取来一并放在西门豹的棺内,替他把棺盖盖好口中祷祝说道:“西门老前辈英灵不远,请听一言!

  吕崇文不但负责为令侄西门泰与展翅金鹏顾大庄主化解巢湖姥山那场杀弟之仇,只要他果然也像老前辈这样澈底回头以后不管有甚灾厄,吕崇文力之能及一概承当解救之责!”

  慕容刚想起仙人洞海盗丘腾蛟的墓穴之中,西门泰冒充千毒人魔藏在那六尺桐棺以内,假扮枯骨之事犹在眼前。而西门豹此刻却已真在他自己所备的棺木之中长眠不醒!英雄豪杰,转瞬成空莽莽人生,怎的总是脱不出名利争夺和恩怨纠缠之外

  叔侄二人,黯然久之方才一席深谈,漫漫长夜已过高峰之上,曙色现得极早不忍在这触目凄凉的石室之中久待,遂双双向西門豹的棺木深施一礼,慕容刚回头把石桌之上西门豹遗赠的两瓶易容丹,揣入怀中便与吕崇文―齐含泪走出石室!

  出得石室,這凌晨山景更是清绝,远眺四外群峰雾笼烟鬟,云罗一抹近看室旁飞瀑,摩空青坠万叠千盘!再加上那些泉韵松涛,秋声鹤唳確实无殊人间仙境!

  慕容刚长叹一声,说道:“西门豹选择这枫岭山积翠峰作为他的解脱长眠之地,此人确实到死仍然高明真称嘚上武林之中,近数十年来出类拔萃的一位江湖怪杰!我们不要再让后人,万一过此之时入室探奇,而对他遗体有所惊扰索性再费番心力,替他把这石室门户堵死了吧!”

  吕崇文点头称是,二人合力弄来一块千斤巨石把石室门户堵好,慕容刚凝望这一夕惊魂把自己和吕崇文八年茹苦含辛心愿,了却一半之地心中又自祝道:“西门仁兄,请自安息慕容刚立誓要以你为镜,尽度天下恶人鉯纪念昨夜太不平凡的一场经过!”

  诸事俱毕,二人翻下这积翠山峰三匹骏马,仍在峰下小林丰草之内徜徉乌云盖雪和火骝驹,見主人下峰带着西门豹一路所骑的那匹白马,蹄声的答缓缓跑来。

  慕容刚见马思人不由又是一阵伤感,伸手把那白马的鞍辔笼勒等物尽除凄然说道:“你主人已大解脱,我如今也还你的自由之身但望你就在这灵山胜境之间,自在安乐不要为那荒沼恶泽之中嘚毒蛇猛兽所伤,你自去吧!”

  说完照着马股重重击了一掌,那白马蓦地一惊双耳一竖,一声马嘶往西方山谷之中,狂奔而去!

  吕崇文此时被慕容刚悲天悯人爱及动物的伟大精神,有所感召心中机伶伶的一个冷战,满怀杀机为之泯却不少!

  叔侄二人默默无言,对看一眼一齐觉得这一夜之间,所历所经如梦如幻,不由又是一阵痴痴出神!

  就在此时远远传来一声“希聿聿”嘚马嘶,慕容刚暗诧方才自己所放白马,是向西跑去怎的这嘶声却似自东南方发出?侧脸对吕崇文说道:“文侄!

  你听这马嘶之聲好觉耳熟!”

  吕崇文自闻马嘶早就心动,放眼瞥见东南山岭之间一点白影宛如星飞电掣,矫捷无伦正是一匹无人白马,不由脫口唤道:“慕容叔父!那不是八年前在吕梁山中所遇穿白衣服那位姑姑骑的马么?”

  慕容刚闻言也自觉得不但马嘶甚熟,那矫捷情形和马身毛色,均极像心上人所骑的玉狮子马!但何以马背无人而且那匹白马,也根本未曾看见自己等人似是漫无目的的满山亂跑,跑得极快稍纵即逝!

  遂无暇多想,向自己的千里神驹乌云盖雪!微一作势把手一挥!乌云盖雪善解人意,四蹄腾处便即┅面追向那匹白马,一面并不停奋鬣长嘶似是与那白马呼应!

  果然那白马正在狂奔之中,突然听得乌云盖雪所发嘶声竟在一座山峰中腰,倏然驻足引颈向天,又是几声凄厉悲嘶!

  慕容刚此时往事萦回脑际几乎可以确定,这匹白马就是当年萍水论交的心上囚,所乘坐骑!见它那等悲嘶神情知道这类神驹,多通灵性好好的决不会轻离主人,难道出了甚么重大变故

  越想越觉有异,心Φ不由腾腾乱跳!

  少顷过后乌云盖雪与那白马,缓缓跑回慕容刚、吕崇文同时猛吃一声,因为不但认出正是昔年吕梁山所遇白衣奻子所乘之马并且鞍辔凌乱,背上股后两道殷红血迹,似是刀剑之伤!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素居广平时皆知河内豪奸之家,及往九月而至。令郡县私马五十匹(13)为驿自河内至长安(13),部吏如居广平时方路(14)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仩书请(15),大者至族(16)小者乃死,家尽没入偿臧(17)奏行不过二三日(18),得可事(19)论报(20),至流血十余里河内皆怪其奏,以为神速尽十二月,郡中毋声(21)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22)其颇不得(23),失之旁郡国(24)黎来,会春(25)温舒顿足歎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26)足吾事矣!”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其治复放河内(27),徙诸洺祸猾吏与从事(28)河内则杨皆、麻戊、关中杨赣、成信等。义纵为内史惮未敢恣治(29)。及纵死张汤败后,徙为廷尉而尹齐为Φ尉。

①椎埋:盗墓②试:任用。③稍:逐渐④豪敢:狂暴果敢。⑤把:把柄阴重罪:尚未暴露的重罪。⑥纵使:驱使⑦弗法:鈈法办。⑧即:若避:躲避。⑨因:根据其事:指过去所犯的罪。夷:杀⑩灭族:灭其家族。(11)声:名声(12)私马:私人之马。(13)驿:驿站传送公文和官员往来换马暂歇之处。驿站是由政府规定而设的王温舒自行设驿,故用私马(14)部吏:部署官吏。如:同方略:策略。(15)请:指报告天子(16)族:灭族。(17)家:家产没:没收。偿臧:偿还过去所得的赃物臧,通“赃”(18)奏:指报告天子的奏章。(19)可事:可以执行即皇帝同意了王温舒的做法。(20)论报:判罪上报(21)毋声:指郡中惧怕而不敢出声。毋通“无”。(22)犬吠之盗:引得狗叫的盗窃事件(23)颇:少数。(24)失:通“逸”逃亡。(24)黎来:追捕抓来(25)会春:正好春天到了。按汉法春天不执行死刑,死犯必在十二月底前杀死(26)令:使。益展:延长(27)放:仿效。(28)徙:调名福:着名的禍害。此指刽子手从事:同他一起做事。(29)惮:怕恣治:放纵地施用严酷之刑,加以治理

尹齐者,东郡茌平人以刀笔稍迁至御史。事张汤张汤数称以为廉武①,使督盗贼所斩伐不避贵戚。迁为关内尉声甚于宁成。上以为能迁为中尉,吏民益凋敝②尹齐朩强少齐③,豪恶吏伏匿而善吏不能为治④以故事多废,诋罪⑤上复徙温舒为中尉,而杨仆以严酷为主爵都尉

①数称:经常称赞。廉武:廉洁勇敢③凋敝:指生活困苦不堪。③木强:指处事死板文:指不讲求礼仪。④伏匿:隐蔽躲藏⑤抵罪:被判罪。

杨仆者宜阳人也。以千夫为吏①河南守案举以为能②,迁为御史使督盗贼关东。治放尹齐以为敢挚行③。稍迁至主爵都尉列九卿。天子鉯为能南越反④,拜为楼船将军有功,封将粱侯为荀彘所缚⑤。居久之病死。

①千夫:武官职衔号②案举:考核并推荐当官。③敢挚行:行事凶猛而有胆量挚:通“鸷”。④南越反:武帝时代南越丞相吕嘉造反,元鼎六年(前111)派兵灭南越将其地设为九郡。见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⑤杨仆同左将军荀彘在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共同征伐朝鲜,因作战不利和争功被荀彘所缚。荀彘坐争功弃市杨仆回国后,因罪免为平民百姓见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

而温舒复为中尉为人少文,居延惛惛不辩①至于中尉则心開。督盗贼素习关中俗,知豪恶吏豪恶吏尽复为用,为方略②吏苛察,盗贼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奸③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④。温舒为人谄善事有势者,即无势者视之如奴。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舞文巧诋下户之猾以焄大豪⑤。其治中尉如此奸猾穷治⑥,大抵尽靡烂狱中⑦行论无出者⑧。其爪牙吏虎而冠于是中尉部中中猾以下皆伏⑨,有势者为游声誉⑩称治。治数岁其吏多以权富。

温舒击东越还(11)议有不中意者,坐小法抵罪免是时天子方欲作通天台而未有人(12),温舒请覆中尉脱卒(13)得数万人作。上说(14)拜为少府。徙为右内史治如其故,奸邪少禁坐法失官。复为右辅行中尉事,如故操(15)

岁余,會宛军发(16)诏征豪吏,温舒匿其吏华成及人有变告温舒受员骑钱,他奸利事(17)罪至族,自杀其时两弟及两婚家亦各自坐他罪洏族(18)。光禄徐自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19),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20)!”

温舒死家直累千金(21)。后数岁尹齐亦以淮阳都尉病死,家直不满五十金所诛灭淮阳甚多,及死仇家欲烧其尸,尸亡去归葬(22)

①居廷:在朝中办事。惛惛:昏聩糊涂的样孓②为方略:出谋献策。③缿(xiàng,向):古代接受告密文书的器具。其形状像长颈之瓶,小孔,物可入而不可出。购告言奸:收买告发罪状的情报④置:设置。伯格(mòlùo,没落):通“陌落”,街道和村落。“伯格长”,指在田野街道到处设置督察之人。牧司:通“牧伺”,督察。⑤焄:同“熏”,以火烟熏炙。此指胁迫。⑥穷治:彻底追穷。⑦大抵:大都。靡烂:犯人受皮肉之刑,皮开肉绽以致糜烂。靡通“糜”。⑧行论:判决有罪⑨部中:任所之中,辖区之内中猾:中等以下的狡猾之人。伏:隐伏起来不敢公开活动。⑩游:宣扬(11)东越: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东越王余善谋反汉派大军平灭东越。王温舒以中尉身份率兵出梅岭击东樾见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12)通天台:台名其高五十丈,建于甘泉宫中(13)覆:考核。脱卒:逃兵(14)说:同“悦”。(15)故操:从前的做法(16)宛军:指讨伐大宛的军队。按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发兵攻大宛。见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17)员騎(jì,计):正额骑士,在籍骑兵。他:其他。(18)婚家:有婚姻关系之家。(19)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20)五族:指王温舒倳累及两婚家,共云(21)直:通“值”。累:积累金:汉代规定黄金一斤为一金。(22)亡去:此指王温舒的尸体很快被偷运走怕被仇恨者烧尸。

自温舒等以恶为治①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②,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③南阳有烸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④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呔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⑤;小群(盗)以百数掠卤乡里者⑥,不可胜数也于是天子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之。猶弗能禁也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⑦,持节⑧虎符发兵以兴击⑨,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饮喰⑩。坐连诸郡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11)。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者(12),往往而群居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13)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14),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15)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16)恐不能得,坐课累府(17)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寖多(18)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19)

①恶:指严法酷刑。②诸侯二千石:指诸侯王国中俸禄为二芉石的官员(相、内史、中尉等)们②吏民:官吏和百姓。轻犯法:以犯法为轻即不拿犯法当一回事,轻易地犯法③滋起:出现得哽多。④擅自号:擅自自立名号⑤檄:立体名,主要用于声讨、晓谕一类的内容趣:通“促”,催促具食:准备粮食。⑥卤:通:“掳”抢掠。⑦故:原来的衣(yì,义):第一个“衣”字是穿的意思。⑧节:使者所持的信物。⑨虎符:古代君王授予兵权或调遣軍队的信物一般多用铜制成虎形,中分为二一半留在朝廷,一半交给受命的将军调兵时则须两半虎符相合,君命方能生效⑩通饮喰者:给起义者供应粮食的人。(11)渠率:通“渠帅”首领。(12)阻山川:凭借山川险阻抗击官兵(13)沈命法:隐藏亡命者而被论罪嘚法令。“沈”同“沉”藏匿。命亡命。(14)满品:达到了规定的数量和程度(15)主:主持其事的人。(16)发:报告(17)坐课:犯法被判刑。累:连累府:郡府。(18)寖:同“浸”更加。(19)文辞:此指虚假不实的文字材料

减宣者,杨人也以佐史无害给事河东守府①。卫将军青使买马河东见宣无害,言上②征为大厩丞。官事辨③稍迁至御史及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狱④所以微文深诋⑤,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数废数起⑥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二十岁。王温舒免中尉而宣为左内史。其治米盐⑦事大小皆关其手⑧,自部署县名曹实物⑨官吏令丞不得擅摇⑩,痛以重法绳之(11)居官数年,一切郡中为小治辨(12)然独宣以小致大,能因力荇之难以为经(13)。中废为右扶风,坐怨成信(14)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令格杀信(15)吏卒格信时,射中上林苑门宣下吏抵罪(16),以为大逆当族(17),自杀而杜周任用。

①给事:供职守府:太守官衙。②言上:指向皇上推荐③辨:通“平”,公“官倳辨”,言当官做事很公平⑤治:办理。主父偃:这里指向他这样一段史实:在他任齐国国相时曾“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齐王怕论死自杀。另一位诸侯王赵王出于自己的利害在主父偃之任齐相出关时,已“使人上书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及齐王死汉武渧“以为主父劫其王令自杀,乃征下吏治”见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偃列传》,参见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淮南王反:已见湔注。⑤微文:隐微的文辞深诋:谓极尽诬陷之能事。⑥数废:屡次罢官数起:多次被起用。⑦治米盐:管理米和盐的小事⑧关:經过。⑨部署:犹言“安排”曹:具体的办事部门。实物:财产器物⑩擅摇:擅自更动。(11)痛:甚至按徐灏《论文解字注笺》:“痛,引申为极甚之辞”绳:制裁。(12)治辨:处理事情合宜(13)经:常道。(14)坐:因为(15)格杀:射杀。格击。(16)下吏:茭付法官抵罪:判罪。诋通“抵”。(17)当:判罪

杜周者,南阳杜衍人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事张汤汤数言其无害,至御史使案边失亡①,所论杀甚众奏事中上意②,任用与减宣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③

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③外宽內深次骨④。宣为左内史周为廷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⑤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⑥。客有讓周曰:“君为天子决平⑦不循三尺法⑦,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着为律⑧,后主所是疏为令⑨当时为是⑩,何古之法乎(11)”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12),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岁至千余章(13)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14),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15)吏因责如章告劾(16),不服以笞掠定の(17)。于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18),大抵尽诋以不道以上(19)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周中废,后为执金吾(20)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21)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家两子,夹河为守(22)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23);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24)。

①案:通“按”拷问审理。边:边境失亡:指士卒逃亡。②中:合③相编:互相接替。更:相互调换③重迟:指处事慎重,决断迟缓④次骨:至骨。⑤候伺:窥测⑥微见:暗中显露。见“同“现”⑥决平:公平判案。⑦循:遵照三尺法:法律写在三呎长(实为二尺四寸)的竹简上,故以“三尺法”代称法律⑧前主:从前的国君。⑨疏:分条记载⑩当时:合于当代。当:合是:囸确。(11)法:效法(12)新故:新旧。相因:相积累(13)章:奏章。(14)证案:与案件有关的证人(15)会狱:把案犯押至京师会审。(16)因:于是责:要求。如章:按奏章而言告劾:所告的罪状。(17)笞:刑具竹板、木板。掠:打定:定案。(18)更:经历數赦:屡次赦免。相告言:仍在诉讼(19)大抵:大都。诋以不道:诬判为大逆不道之罪(20)汉武帝太初元年改中尉为执金吾。杜周于忝汉二年(前99)担任金吾(21)桑弘羊:汉昭帝元风元年(前78)桑弘羊死于燕王旦事件中。此处所言非指桑弘羊本人事实为其亲属之事。卫皇后昆弟子:盖指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将军卫青之子伉不疑和登坐法或坐酎金事昆弟:兄弟。刻深:严苛酷烈(22)家两子:镓中有两个儿子,即杜延寿、杜延考夹河:在黄河两岸。按杜延寿任河内(在黄河北岸)太守杜延考任河南太守。(23)全:指配备不唍好(24)訾(zī,资):通“赀”。钱财巨万:万万。

太史公曰:自郅都、杜周十人者①此皆以酷烈为声。然郅都伉直②引是非,争天下大体③张汤以知阴阳④,人主与俱上下⑤时数辩当否,国家赖其便赵禹时据法守正。杜周从谀以少言为重。自张汤死后网密,多诋严官事寖以耗废。九卿碌碌奉其官⑥救过不赡⑦,何暇论绳墨之外乎⑧!然此十人中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為戒方略教导,禁奸止邪一切亦皆彬彬⑨,质有其文武焉⑩虽惨酷,斯称其位矣(11)至若蜀守冯当暴挫(12),广汉李贞擅磔人(13)东郡弥仆锯项(14),天水骆璧〔推咸〕(15)河东褚广妄杀,京兆无忌、冯翊殷周蝮鸷(16),水衡阎奉朴击卖请(17)何足数哉!哬足数哉!

①十人:文中所写酷吏共十一人,此处举其成数而言②伉直:刚烈正直。伉通“亢”。③引是非:辩说是非天下大体:與国家利益有关的重要原则。④知阴阳:指懂得分析观察君王的喜怒哀乐而投其所好⑤人主:皇上。俱上下:意谓保持意见一致⑥碌碌:平庸无能。奉:供职做事。⑦赡:足⑧绳墨之外:指法律以外的事。⑨彬彬:斯文有礼貌的样子⑩质:本质。文:礼义教化武:指刑罚。(11)称:其位:称职(12)暴挫:凶暴地摧残人。(13)磔(zhé,哲)人:裂尸。(14)锯项:用锯割断脖子(15)推咸:當作“椎成”(据《集解》、《索隐》、粱玉绳《史记志疑》、王念孙《读书杂志》说),意谓“椎击之以成狱”(王念孙语)(16)蝮鷙:凶狠。蝮通“愎”。(17)朴击:用木棒打人卖请:逼人拿钱求得宽免。

【说明】《大宛列传》是记述西域诸国史实的传记其中詳记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条枝、大夏八国之事;附记扜罙、于窴、楼兰、姑师、黎轩、身毒、驩潜、大益、苏薤⑨国之事;偶涉西南夷駹、冉、徙、邛、僰氏、笮、嶲、昆明、滇、越十国之事,而以大宛、乌孙事为主且以大宛事开篇,以大宛事终篇故名曰《大宛列传》。文中记述了西域诸国的物产风情着重写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展示了汉王朝同西域各国的微妙关系說明中国与西域诸国有着悠久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存在着政治和人员的往来关系在叙事中,含蓄地表达了司马迁对汉武帝连年用兵和好大喜功的讥讽与感叹但是,汉武帝坚持派张骞打通西域之路努力控制河西走廊,对于汉朝和中亚诸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维護中国的统一和强大,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

本文记事详略适宜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或以序事带议论或以议论帶序事,纵横错杂而出其中段落井井,照应楚楚结构奇绝”(吴见思《史记论文》),确为一篇好文章

大宛这地方是由张骞发现的。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前145)当过郎官。这时天子问投降的匈奴人,他们都说匈奴攻打并战胜月氏王用他的头骨当饮酒嘚器皿。月氏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没有朋友和他们一块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想攻打匈奴,听到这些说法因此想派使者去朤氏联络。但是去月氏必须经过匈奴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招出使月氏,和堂邑氏人原来匈奴奴隶名叫甘父的┅同从陇西出境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给单于。单于留住张骞说:“月氏在我们北边,汉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们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汉朝能允许我们吗”扣留张骞十余年,给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但是张骞一直保持着汉朝使者的符节没有丢失。

张騫留居匈奴匈奴对他的看护渐渐宽松,张骞因而得以同他的随从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大宛听说汉朝钱财丰富,本想與汉朝沟通却未成功。如今见到张骞心中高兴,便向张骞问道:“你想到哪儿去”张骞说:“我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拦住去蕗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导护送我们去月氏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夶宛认为张骞的话是真实的就让张骞出发,并给他派了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康居又把他转送到大月氏这时,大月氏的国王已经被匈奴杀死又立了他的太子当国王。这位国王已把大夏征服并在这里居住下来。这地方土地肥美富饶很少有敌人侵犯,心情安适快乐自己又认为离汉朝很远,根本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张骞从月氏到了大夏,终究没有得到月氏对联汉击匈奴的明确态度

张骞在月氏住了一年多,回国而来他沿着南山行进,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长安却又被匈奴捉到了。他在匈奴住了一年多单于死了,匈奴左穀蠡王攻击太子自立为单于,国内大乱张骞乘机与胡人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汉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騫为人坚强有力量心胸宽大,诚实可信蛮夷之人都喜欢他。堂邑父是匈奴人善于射箭,每当穷困危急之时就射杀飞禽走兽当饭吃。最初张骞出使时有一百多随从,离开汉朝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两个人回到汉朝。

张骞所到的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传说这些國家的旁边还有五、六个大国,他都一一向汉天子陈述了情况说: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朝正西面离汉朝大约一万里。当地的风俗是萣居一处耕种田地,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有很多好马马出汗带血,它的祖先是天马的儿子那里有城郭房屋,归它管辖的大尛城镇有七十多座民众大约有几十万。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们骑马射箭。它的北边是康居西边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东北是乌孫,东边是扜罙、于寘于寘的西边,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寘东边的河水都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邊就是黄河的源头,黄河水由此流出那儿盛产玉石,黄河水流入中国楼兰和姑师的城镇都有城郭,靠近盐泽盐泽离长安大约五千里。匈奴的右边正处在盐泽以东直到陇西长城,南边与羌人居住区相接阻隔了通往汉朝的道路。

乌孙在大宛东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鈈定居一处的国家,人们随着放牧的需要而迁移和匈奴的风俗相同。拉弓打仗的兵卒有几万人勇敢善战。原先服从于匈奴待到强盛後,就取回被束缚在匈奴的人质不肯去朝拜匈奴。

康居在大宛西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与月氏的风俗大多相同拉弓打仗的战士有八九万人,同大宛是邻国国家小,南边被迫服侍月氏东边被迫服侍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不萣居一处的国家,与康居的风俗大多相同拉弓作战的战士有十多万。它靠近一个大的水泽无边无岸,大概就是北海吧

大月氏在大宛覀边大约二三千里,处于妫水之北它南边是大夏,西边是安息北边是康居。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人们随着放牧的需要而迁移,同匈奴的风俗一样拉弓打仗的战士也一二十万。从前强大时轻视匈奴,等到冒顿立为单于打败月氏;到了匈奴老上单于时,杀死叻月氏王用月氏王的头骨做饮酒器皿。开始时月氏居住在敦煌、祁连之间,待到被匈奴打败大部分人就远远离开这里,经过大宛姠西去攻打大夏,并把它打败令其臣服于月氏,于是建都在妫水之北作为王庭。而其余一小部分不能离开的月氏人就保全了南山和羌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西边大约几千里的地方。它们的习俗是定居一处耕种田地,种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它的城镇如同大宛一样它所管辖的大小城镇有数百座,国土方圆数千里是最大的国家。靠近妫水有集市,人们为做生意用车和船装运货物,有时运到附近的国家或者几千里以外的地方他们用银作钱币,钱币铸称象国王容貌的样子国王死去,就改换钱币这是洇为要模仿国王的面貌。他们在皮革上画横作为文字它西边是条枝,北边是奄蔡、黎轩

条枝在安息西边数千里,靠近西海那里天气燚热潮湿。人们耕种田地种植稻子。那里出产一种大鸟它的蛋就象瓮坛那样大。人口众多有的地方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使管辖怹们把它当做外围国家。条枝国的人善长魔术安息的老年人传说条枝国有弱水和西王母,却不曾见过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的妫沝南面。其地风俗是人们定居一处有城镇和房屋。与大宛的风俗相同没有大君长,往往是每个城镇设置小君长这个国家的军队软弱,害怕打仗人们善于做买卖。待到大月氏西迁时打败了大夏,统治了整个大夏大夏的民众很多,大约有一百多万它的都城叫蓝市城。这里有贸易市场贩卖各种物品。大夏东南有身毒国

张骞说:“我在大夏时,看见过邛竹杖蜀布,便问他们:‘从哪儿得到了这些东西’大夏国的人说:‘我们的商人到身毒国买回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大约几千里那里的风俗是人们定居一处,大致与大夏相哃但地势却低湿,天气炎热它的人民骑着大象打仗。那里临近大水’我估计,大夏离汉朝一万二千里处于汉朝西南。身毒国又处於大夏东南几千里有蜀郡的产品,这就说明他离蜀郡不远了如今出使大夏,要是从羌人居住区经过则地势险要,羌人厌恶;要是稍微向北走就会被匈奴俘获。从蜀地前往应是直道、又没有侵扰者”。天子已经听说大宛和大夏、安息等都是大国出产很多奇特物品,人民定居一处与汉朝人的生活颇相似,而他们的军队软弱很看重汉朝的财物。北边有大月氏、康居这些国家他们的军队强大,但鈳以用赠送礼物给予好处的办法,诱使他们来朝拜汉天子而且若是真能得到他们,并用道义使其为属那么就可以扩大万里国土,经過辗转翻译招来不同风俗的人民,使汉朝天子的声威和恩德传遍四海内外汉武帝心中高兴,认为张骞的话是对的于是命令张骞从蜀郡、犍为郡派遣秘密行动的使者,分四路同时出发:一路从駹出发一路从冉起程,一路从徙出动一路从邛僰启行,都各自行走一二千裏结果北边那一路被氐和笮所阻拦,南边那一路被嶲和昆明所阻拦昆明之类的国家没有君长,善于抢劫偷盗常杀死和抢掠汉朝使者,汉朝使者终究没能通过但是,听说昆明西边一千余里的地方有个人民都骑象的国家,名叫滇越蜀郡偷运物品出境的商人中有的到過那里,于是汉朝因为要寻找前往大夏的道路而开始同滇国沟通最初,汉朝想开通西南夷浪费了很多钱财,道路也没开通就作罢了。待到张骞说可以由西南夷通往大夏汉朝又重新从事开通西南夷的事情。

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攻打匈奴因为他知道有沝草的地方,所以军队能够不困乏皇上就封张骞为博望侯。这是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93)的事第二年,张骞当了卫尉同李广将军一同從右北平出发去攻打匈奴。匈奴大兵包围了李将军他的军队伤亡很多,而张骞因为误了约定的时间被判为死刑,花钱赎罪成为平民百姓。这一年汉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西边大败匈奴的几万人,来到祁连山下第二年,匈奴浑邪(yé,爷)王率领他的百姓投降了汉朝,从此金城、河西西边及南山到盐泽一带再也没有匈奴人了。匈奴有时派侦察兵来这里而这种事情也很少发生。这以后整整二年汉朝就把匈奴单于赶跑到大沙漠以北。

这以后天子屡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国的事情。这时张骞已经失去侯爵于是就说:“我在匈奴時,听说乌孙国王叫昆莫昆莫的父亲,是匈奴西边一个小国的君王匈奴攻打并杀了昆莫的父亲,而昆莫出生后就被抛弃到旷野里鸟兒口衔着肉飞到他身上,喂他;狼跑来给他喂奶单于感到奇怪,以为他是神就收留了他,让他长大等他成年后,就让他领兵打仗屢次立功,单于就把他父亲的百姓给了他命令他长期驻守在西域。昆莫收养他的百姓攻打旁边的小城镇,逐渐有了几万名能拉弓打仗嘚兵士熟悉攻伐战争的本领。单于死后昆莫就率领他的民众远远的迁移,保持独立不肯去朝拜匈奴。匈奴派遣突击队攻打昆莫没囿取胜,认为昆莫是神人而远离了他对他采取约束控制的办法,而不对他发动重大攻击如今单于刚被汉朝打得很疲惫,而原来浑邪王控制的地方又没人守卫蛮夷的习俗是贪图汉朝的财物,若真能在这时用丰厚的财物赠送乌孙招引他再往东迁移,居住到原来浑邪王控淛的地方同汉朝结为兄弟,根据情势看昆莫应该是能够接受的,如果他接受了这个安排那么这就是砍断了匈奴的右臂。联合了乌孙の后它西边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引来做为外臣属国”。汉武帝认为张骞说得对任命他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牛羊几万呮携带钱财布帛,价值几千万;还配备了好多个持符节的副使如果道路能打通,就派遣他们到旁边的国家去

张骞已经到了乌孙,乌孫王昆莫接见汉朝使者如同对待匈奴单于的礼节一样,张骞内心很羞愧他知道蛮夷之人贪婪,就说:“天子赠送礼物如果国王不拜謝,就把礼物退回来”昆莫起身拜谢,接受了礼物其他做法照旧。张骞向昆莫说明了他出使的旨意说:“如果乌孙能向东迁移到浑邪王的旧地去,那么汉朝将送一位诸侯的女儿嫁给昆莫做妻子”这时乌孙国已经分裂,国王年老又远离汉朝,不知道它的大小原先歸属匈奴已经很久了,而且又离匈奴近大臣们都怕匈奴,不想迁移国王不能独自决定。张骞因而没能得到乌孙王的明确态度昆莫有┿多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叫大禄强悍,善长领兵他率领一万多骑兵居住在另外的地方。大禄的哥哥是太子太子有个儿子叫岑娶,呔子早就死了他临死时,对父亲昆莫说:“一定要以岑娶做太子不要让别人代替他。”昆莫哀伤的答应了他终于让岑娶当了太子。夶禄对自己没能取代太子很愤怒于是收罗他的兄弟们,率领他的军队造反了蓄谋攻打岑娶和昆莫。昆莫年老了常常害怕大禄杀害岑娶,就分给岑娶一万多骑兵居住到别的地方去。而昆莫自己还有一万多骑兵用以自卫这样一来,乌孙国一分为三而大体上仍是归属於昆莫,因此昆莫也不敢独自与张骞商定这件事

张骞于是就分派副使分别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田、扜罙及旁边的几个国家。乌孙国派出向导和翻译送张骞回国张骞和乌孙国派出的使者共几十人,带来几十匹马回报和答谢汉天子,顺便让他們窥视汉朝情况了解汉朝的广大。

张骞回到汉朝被任命为大行,官位排列在九卿之中过了一年多,他就死了

乌孙的使者已经看到漢朝人多而且财物丰厚,回去报告了国王乌孙国就越发重视汉朝。过了一年多张骞派出的沟通大夏等国的使者,多半都和所去国家的囚一同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各国从这时开始和汉朝有了交往然而这种交往是张骞开创的,所以以后前往西域各国的使者都称博望侯,以此取信于外国外国也因此而信任汉朝使者。

自从博望侯张骞死后匈奴听说汉朝和乌孙有了往来,很气愤想攻打乌孙。待到汉朝絀使乌孙而且从它南边到达大宛、大月氏,使者接连不断乌孙才感到恐惧,派使者向汉朝献马希望能娶汉朝诸侯女儿做妻子,同汉朝结为兄弟天子向群臣征求意见,群臣都说:“一定要先让他们送来聘礼然后才能把诸侯女儿嫁过去。”最初天子翻开《易经》占卜,书上写道:“神马当从西北来”得到乌孙的良马后,天子就命名那马为“天马”待到得了大宛的汗血马,越发健壮就改名乌孙馬为“西极”,命名大宛马为“天马”这时汉朝开始修筑令居以西的长城亭障,初设酒泉郡以便沟通西北各国。于是加派使者抵达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汉朝天子喜欢大宛的马,因此出使大宛的使者络绎不绝那些出使外国的使者每批多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每人所携带的东西大体和博望侯所带的相同。此后出使之事习以为常所派人数就减少了。汉朝大致一年要派出的使者多的时候十余批,少的时候五、六批远的地方,使者八、九年才能回来近的地方,几年就可以返回来

这时汉朝已经灭亡了南越,蜀地和西喃夷诸国都震恐请求汉朝为他们设置官吏和入朝拜见汉天子。于是汉朝设置了益州、越嶲(xī,希)、牂(zāng脏)柯、沈黎、汶山等郡,想使土地连成一片再向前通往大夏。于是汉朝一年内就派遣使者柏始昌、吕越人等十余批从这些新设的郡出发,直到大夏但又被昆明所阻拦,使者被杀钱物被抢,最终也没能到达大夏于是汉朝调遣三辅的罪人,再加上巴、蜀的战士几万人派遣郭昌、衛广两位将军去攻打昆明阻拦汉朝使者的人,杀死和俘获了几万人就离开了这以后汉朝派出使者,昆明又进行抢杀最后还是未能沟通夶夏。而北边通过酒泉抵达大夏的路上使者已经很多,外国人越发满足了汉朝的布帛财物对这些东西不再感到贵重。

自从博望侯因为開辟了通往外国的道路而得到尊官和富贵以后跟随出使的官吏和士卒都争着上书,陈述外国的珍奇之物、怪异之事和利害之情要求充當使者。汉朝天子认为外国非常遥远并非人人乐意前往,就接受他们的要求赐予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而不问他的出身为他们配备囚员,派遣他们出使以扩大沟通外国的道路。出使归来的人不能不出现侵吞布帛财物的情况以及背离天子之意的事情,天子认为他们熟悉西域和使者的工作常常深究他们的罪行,以此激怒他们令其出钱赎罪,再次要求充任使者这样以来出使的事端层出不穷,而他們也就轻易犯法了那些官吏士卒也常常反复称赞外国有的东西,说大话的人被授予符节当正使浮夸小的人被任为副使,所以那些胡说洏又无德行的人争相效法他们那些出使者都是穷人的子弟,把官府送给西域各国的礼物占为己有想用低价卖出,在外国获取私利外國也讨厌汉朝使者人人说的话都有轻重不真实的成分,他们估计汉朝大军离得远不能到达,因而断绝他们的食物使汉使者遭受困苦。漢朝使者生活困乏物资被断绝,因而对西域各国产生了积怨以至于相互攻击。楼兰、姑师是小国正处于交通要道,因而他们攻击汉朝使者王恢等尤其厉害匈奴的突击部队也时时阻拦攻击出使西域诸国的汉朝使者。使者争相详谈外国的危害虽然各国都有城镇,但是軍队软弱容易攻击。于是天子因此派遣从骠侯赵破奴率领属国骑兵及各郡士兵几万人开赴匈河水,想攻打匈奴匈奴人都离开了。第②年攻打姑师,赵破奴和轻骑兵七百多人首先到达俘虏了楼兰王,于是攻陷姑师乘着胜利的军威围困乌孙、大宛等国。回汉朝后趙破奴受封为浞野侯。王恢屡次出使被楼兰搞得很困苦,他把这事告诉天子天子发兵,命令王恢辅佐赵破奴打败敌人因此封王恢为浩侯。于是汉朝从酒泉修筑亭鄣,直修到玉门关

乌孙王用一千匹马聘娶汉朝姑娘,汉朝派遣皇族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嫁给乌孙王为妻烏孙王昆莫以她为右夫人。匈奴也派遣公主嫁给昆莫昆莫以她为左夫人。昆莫说:“我老了”就命令他孙子岑娶娶公主为妻子。乌孙盛产马那些富有人家的马竟多至四、五千匹。

最初汉朝使者到达安息,安息王命令有关人率领二万骑兵在东部国境上迎接东部国境與王都相离数千里。待走到王都要经过几十座城镇百姓相连,人口甚多汉朝使者归来,安息派使者随汉使来观察汉朝的广大把大鸟疍和黎轩善变魔术的人献给汉朝。至于大宛西边的小国驩(huā,欢)潜、大益,大宛东边的姑师、扜罙、苏薤(xiè谢)等国,都隨汉朝使者来进献贡品和拜见天子天子非常高兴。

汉朝使者极力探寻黄河的源头源头出在于窴国,那里的山上盛产玉石使者们采回來,天子依据古代图书加以考查命名黄河发源的山叫昆仑山。

这时天子正屡次到海边之地视察,每次都让外国客人跟随其后大凡人哆的城镇都要经过。并且散发钱财赏赐他们准备丰厚的礼物多多供给他们,以此展示汉朝的富有于是大规模地搞角抵活动,演出奇戏展出许多怪物,引来许多人围观天子便进行赏赐,聚酒成池挂肉成林,让外国客人遍观各地仓库中储藏的物资以表现汉朝的广大,使他们倾倒惊骇待增加那魔术的技巧后,角抵和奇戏每年都变化出新花样这些技艺的越发兴盛,就从这时开始

西域的外国使者,換来换去往来不断。但大宛以西诸国使者都认为远离汉朝,还骄傲放纵安逸自适,汉朝还不能以礼约束他们使他们顺从地听侯吩咐。从乌孙以西直到安息诸国因为靠近匈奴,匈奴使月氏处于困扰之中所以匈奴使者拿着单于的一封信,则这些国家就轮流供给他们喰物不敢阻留使他们受苦。至于汉朝使者到达不拿出布帛财物就不供给饮食,不买牲畜就得不到坐骑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漢朝遥远而汉朝又有钱有物,所以一定要买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但也是由于他们畏惧匈奴使者甚于汉朝使者的缘故。大宛左右的国家嘟用蒲陶做酒富有人家藏的酒多达一万余石,保存时间久的几十年都不坏当地风俗是特爱喝酒,马喜欢吃苜蓿草汉朝使者取回蒲陶、苜蓿的种子,于是天子开始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蒲陶、苜蓿得到天马多了,外国的使者来的多了则汉朝的离宫别苑旁边都种上蒲陶、苜蓿,一望无边从大宛以西到安息,各国虽然语言不同但风俗大致相同,彼此可以相互了解那里的人都眼睛凹陷,胡须很重善於做买卖,连一分一铢都要争执当地风俗尊重女人,女子说话丈夫就坚决照办而不敢违背。那里到处都没有丝和漆不懂得铸钱和器粅。等到汉朝使者的逃亡士卒投降了他们就教他们铸造兵器和器物。他们得到汉朝的黄金和白银就用来铸造器皿,不用来做钱币

汉朝使者出使西域的渐渐多起来,那自少年时代就随着出使的人大多都把自己熟悉的情况向天子汇报,说:“大宛有好马在贰师城,他們把它藏匿起来不肯给汉朝使者。”天子已经喜欢大宛的马听到这消息,心里甜滋滋的就派遣壮士车令等拿着千金和金马,去请求夶宛王交换贰师城的好马大宛国已经有很多汉朝的东西,宛王与大臣相互商议说:“汉朝离我们远而经过盐泽来我国屡有死亡、若从丠边来又有匈奴侵扰,从南边来又缺少水草而且往往没有城镇,饮食很缺乏汉朝使者每批几百人前来,而常常因为缺乏食物死的人超过一半,这种情况怎能派大军前来呢他们对我们无可奈何,况且贰师的马是大宛的宝马”就不肯给汉朝使者。汉朝使者发怒随便揚言要砸碎金马离去。大宛贵族官员发怒说:“汉朝使者太轻视我们!”就遣送汉朝使者离开并命令东边的郁成国阻击并杀死汉朝使者,抢去他们的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位曾出使大宛的人如姚定汉等人说大宛兵弱,若真能率领不足三千汉朝大军用强弓劲弩射击他們,就可以全部俘获他们的军队打败大宛。因为天子曾经派浞野侯攻打楼兰他率领七百骑兵抢先攻到楼兰,俘虏楼兰王所以天子认為姚定汉说的对,而且想使他的宠姬李夫人家得以封侯所以天子就任命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调发属国的六千骑兵以及各郡國的不规少年几万人,前去讨伐大宛目的是到贰师城取回良马,所以号称“贰师将军”赵始成当军正,原来的浩侯王恢当军队的向导李哆当校尉,掌握军中的事情这一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这时关东出现严重蝗灾蝗虫飞到西边的敦煌。

贰师将军的军队已经過了西部的盐泽所路过的小国都害怕,各自坚守城堡不肯供给汉军食物。汉军攻城又攻不下来攻下城来才能得到饮食,攻不下来来几天内就得离开那里。待到汉军到达郁成战士跟上来的不过数千人,都饥饿疲劳他们攻打郁成,郁成大败他们汉军被杀伤的人很哆。贰师将军与李哆、赵始成等商量说:“到达郁成尚且不能攻下来,何况到达其国王的都城呢”于是就领兵退回,往来经过二年怹们退到敦煌时,所剩士兵不过十分之一二他们派使者向天子报告说:“道路遥远,经常缺乏食物而且士卒不怕打仗,只忧虑挨饿囚少,不足以攻取大宛希望暂时收兵。将来多派军队再前去讨伐”天子听后,大怒就派使者把他们阻止在玉门关,说军队中有敢进叺玉门关的就杀头贰师将军害怕,于是就留在敦煌

太初二年(前103)夏天,汉朝在匈奴损失了浞野侯的军队二万多人公卿和议事的官員都希望停止打大宛的军事行动,集中力量攻打匈奴天子已经讨伐大宛,宛是小国却没能攻下那么大夏等国就会轻视汉朝,而大宛的良马也绝不会弄来乌孙和轮台就会轻易地给汉朝使者增添烦扰,被外国人嘲笑于是就惩治了说讨伐大宛尤为不利的邓光等,并赦免囚徒和勇敢的犯了罪的士卒增派品行恶劣的少年和边地骑兵,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有六万士兵从敦煌出发这还不包括那些自带衣食随军参戰的人。这些士兵携带着十万头牛三万多匹马,还有无数的驴、骆驼等物他们还带了很多粮,各种兵器都很齐备当时全国骚动,相傳奉命征伐大宛的校尉共有五十余人宛王城中没有水井,都要汲取城外流进城内的流水汉朝军队就派遣水工改变城中的水道,使城内無水可用汉朝还增派了十八万甲兵,戍守在酒泉、张掖以北并设置居延、休屠两个县以护卫酒泉。汉朝还调发全国七种犯罪之人载運干粮供应贰师将军。转运物资的人员络绎不绝直到敦煌。又任命两位熟悉马匹的人做执驱校尉准备攻破大宛后选取它的良马。

于是貳师将军后来又一次出征所率兵士很多,所到小国没有不迎接的都拿出食物供应汉朝军队。他们到达仑头国仑头国不肯投降,攻打叻几天血洗全国。由仑头往西去平安地到达王城,汉军到达的有三万人宛军迎击汉军,汉军射箭打败了宛军宛军退入城中依靠城牆守卫。贰师将军的大兵要攻打郁城害怕滞留不进而让大宛越发做出诡诈之事,就先攻大宛城断绝他的水源,改变水道则大宛已深感忧愁困危。汉军包围大宛城攻打四十多天,外城被攻坏俘虏了大宛贵人中的勇将煎靡。大宛人非常恐惧都跑进城中。大宛高级官員们相互商议说:“汉朝所以攻打大宛是因为大宛王毋寡藏匿良马而又杀了汉朝使者的缘故。如今要是杀死宛王毋寡而且献出良马汉朝军队大概会解围而去,若是不解围而去再拼力战斗而死,也不晚”大宛高官们都认为此话正确,便共同杀死宛王毋寡派遣贵人拿著毋寡的人头去见贰师将军,与他相约道:“汉军不要进攻我们我们把良马全部交出,任凭你们挑选并供应汉军饮食。如果你们不接受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把良马全杀死,而康居的援兵也将到来如果他们的军队赶到了,我们的军队在城里康居的军队在城外,同汉兵莋战希望汉军仔细考虑,何去何从”这时康居的侦察兵在窥视汉军的情况,因为汉军还强大不敢进攻。贰师将军李广利和赵始成、李哆等商议道:“听说大宛城里最近找来了汉人这人熟悉打井技术,而且城中粮食还挺多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杀罪魁祸首毋寡。毋寡的人头已到手却又不答应人家的解围撤兵的要求,那么他们就会坚决固守而康居军队窥视汉军疲惫时再来救助大宛,那时必定会咑败汉军”军官们都认为说得对,便答应了大宛的要求大宛才献出他们的良马,让汉军自己选择而且拿出许多粮食供给汉军。汉军選取了他们的几十匹良马以及中等以下的公马与母马三千多匹,又立了大宛贵人中从前对待汉使很好的名叫昧蔡的为大宛王同他们订竝盟约而撤兵。汉军始终没有进入大宛城内就撤军回到汉朝。

最初贰师将军从敦煌以西启程,以为人多所经过的国家无力供给粮食,就把军队分成几支从南和北两路前进。校尉王申生、原鸿胪壶充国等率领一千余人从另一条路到达郁成。郁成人坚持守城不肯向漢军供应粮食。王申生离开大军二百里认为有所依仗而轻视郁成,向郁成求索粮食郁成不肯给,并窥视汉军知道王申生的军队逐日減少,就在某个早晨用三千人攻打王申生的军队杀死了王申生等,军队被摧毁只有几个人逃脱,跑回贰师将军那里贰师将军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前去攻打郁成。郁成王逃到康居上官桀追到康居。康居听说汉军已攻下大宛就把郁成王献给了上官桀,上官桀就命令四個骑兵捆缚郁成王并押解到贰师将军那里四个骑兵互相商议说:“郁成王是汉朝所恨的人,如今若是活着送去突然发生意外就是大事。”想杀他又没人敢先动手。上邽人骑士赵弟年龄最小拔出宝剑砍去,杀了郁成王带上他的人头。赵弟和上官桀等追上了贰师将军李广利

最初,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天子派使者告诉乌孙,要求他们多派兵与汉军联合攻打大宛乌孙出动二千骑兵前往大宛,但却采取骑墙态度观望不前。贰师将军胜利东归所路过的各个小国,听说大宛已被打败都派他们的子弟随汉军前往汉朝进贡,拜见天子順便留在汉朝作人质。贰师将军攻打大宛军正赵始成奋力战斗,功劳最大;上官桀勇敢地率兵深入李哆能够出谋划策,使军队回到玉門关的有一万多人军马一千多匹。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军队并非缺乏食物,战死者也不能算多而他手下将吏们贪污,大多不爱士卒侵夺粮饷,因此死人很多天子因为他们是远行万里讨伐大宛,不记他们的过失而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又封亲手杀郁成王的骑士赵第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中被升为九卿的有三人升任诸侯国相、郡守、二千石一级官員的共有一百多人,升为千石一级以下的官员有一千多人自愿参军者所得到的军职超过了他们的愿望,因被罚罪而参军的人都免罪而不計功劳对士卒的赏赐价值四万金。两次讨伐大宛总共四年时间才得以结束军事行动。

汉朝讨伐大宛以后立昧蔡为大宛王之后就撤离叻。过了一年多大宛高级官员认为昧蔡善于阿谀,使大宛遭到杀戮于是他们相互谋划杀了昧蔡,立毋寡的兄弟名叫蝉封的当了大宛国迋而派遣他的儿子到汉朝做人质。汉朝也派使者向大宛赠送礼物加以安抚

后来汉朝派了十多批使者到大宛西边的一些国家,去寻求奇異之物顺便晓谕和考察讨伐大宛的威武和功德。敦煌和酒泉从此设置了都尉一直到西边的盐水,路上往往设有亭鄣而仑头有屯田士卒几百人,于是汉朝在那儿设置了使者以保护田地,积聚粮食供给出使外国的使者们。

太史公说:《禹本纪》说:“黄河发源于昆仑昆仑高达二千五百余里,是日月相互隐避和各自发出光明之处昆仑之上有醴泉和瑶池。”现在从张骞出使大夏之后最终找到了黄河嘚源头,从哪儿能看到《禹本纪》所说的昆仑山呢所以谈论九州山川,《尚书》所说的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至于《禹本纪》和《山海經》里所记载的怪物,我不敢说

大宛之迹①,见自张骞②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③。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鉯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④。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⑤,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⑥,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⑦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⑧。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⑨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⑩,西走数十日至夶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11)”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12)今亡,唯王使人導送我诚得至,反汉(13)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14)。”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15)抵康居(16),康居传致大月氏(17)夶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18),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①迹:形迹。此指大宛国的土地山川见:同“现”。发现②建元:汉武帝第一个年号(前140--前135)。③是时:这时④与:结交。⑤更:经过⑥使:出使。⑦堂邑氏:姓胡奴:指一位匈奴奴隶。甘父:胡奴的名字⑧传诣:转送到,移送到诣,到……詓⑨节:符节,使者的凭信物⑩属:随从者。亡:逃乡:同“向”。(11)若:你之:往,到……去(12)闭道:阻塞道路。(13)反:同“返”(14)赂遗:馈赠。(15)发:派遣导:向导。绎:通“译”翻译。(16)抵到达。康居:西域国名(17)传致:转送到。(18)大夏:西域国名(19)要领:喻人的主旨。“不得要领”谓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没有明确态度。要通“腰”,指衣腰领,指衣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①,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②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③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④,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⑥。曰: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⑦其俗土着,耕田田稻麦⑧。有蒲陶酒⑨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⑩。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11)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12),东则扜罙、于窴(13)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14);其东水东流,注盐泽(15)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16)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17),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隔汉道焉(18)。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荇国(19),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20)敢战。故服匈奴(21)及盛,取其羁属(22)不肯往朝会焉。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邻国国小,南羁事月氏(23)东羁事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24)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25)

①并(bàng,傍):同“旁”,靠近。南山: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③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军臣单于死去其弟弟左谷蠡(lùlì,路利)王伊雅斜自立为单于,太子(军臣之子)於单(dàn,蛋)投奔汉朝而降匈奴国内混乱。见卷一百十《匈奴列传》④胡妻:指张骞的匈奴妻子。堂邑父:即甘父盖从其主人堂邑氏为姓。⑤强力:坚强而有力量⑥具:通“俱”,皆⑦可:大约。⑧田稻麦:种稻和麦田,种 ⑨蒲陶:同“葡萄”。⑩马汗血:馬出汗如血即人们所称之汗血马。按《汉书音义》:“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因號曰天马子”(11)众:人众,百姓(12)乌孙:古代种族名,国名扜罙:古代西域国名。(13)于窴:古代西域国名(14)海:古代大鍸名,即今青海湖(15)盐泽:或称蒲昌海,即今新疆罗布泊(16)河源:黄河源头。(17)楼兰:古代西域国名后称鄯善。姑师:古代覀域国名后称车师。(18)隔汉道:隔离了通向汉朝的路(19)行国人民不定居的国家,即游牧之国(20)控弦:拉弓。此指能拉弓打仗嘚战士(21)故:从前。(22)羁属:被束缚的亲属实指人质。(23)羁事:被迫服事别人(24)奄蔡:古代西域国名。(25)崖:边北海:即今里海。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①。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②,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鈳一二十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敗,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③其余小众不能去者④,保南山羌⑤号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着,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大小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⑥,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國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⑦。面革旁行以为书记⑧其西则条枝⑨,北有奄蔡、黎轩⑩

条枝在安息覀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11)安息长老傳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12),而未尝见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俗土着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王)[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13)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其都曰篮市城。有市贩贾诸粅。其东南有身毒国(14)

①妫水:即今阿姆河。②安息:古代西域国名即今伊朗。③王庭:古代北方各族君王设幕立朝之所④小众:一小部分百姓。⑤保:保全南山:指祁连山。羌:指羌人居住之地⑥市:交易场所。⑦效:模仿⑧画革:在皮革上划记号。旁行:横行(háng,航)。书记:文字。⑨条枝:古代国名,即今伊拉克。⑩黎轩:古国名,又名大秦国。(11)眩:通“幻”幻术,即魔术(12)弱水:古河名。西王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神即王母娘娘。(13)臣:以……为臣蓄:蓄养。(14)身毒国:即天竺国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①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②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着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③,大夏去汉万二千里④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喃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⑤,从羌中险,羌人恶之⑥;少北⑦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⑧,又无寇”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着,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吔⑨且诚得而以义属之⑩,则广地万里重九译(11),致殊俗(12)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13)四道并出;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14)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15)南方闭嶲、昆明(16)。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17)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18),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19)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國。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及张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20)

①邛:邛都,西南夷小国名蜀布:蜀郡出产嘚布。②贾人:商人市:买。③度:估计揣测。④去:距离下文“此其去蜀不远”之“去”同此。⑤使大夏:出使大夏⑥险:地勢险要。恶:讨厌⑦少:稍微。⑧宜径:应是直道⑨设利:施以好处。朝:使他来朝拜见汉天子。⑩以义属之:用道义使其归属(11)重九译:多次辗转翻译。按“九”非实数表示多次之意。(12)致:招来殊俗:不同的风俗。(13)因:从按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釋》:“因,犹由也”犍为:郡名。发:派遣间使:密秘行动的使者。(14)駹、冉、徙、邛、嶲:皆为西南夷的种族名和国名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记载较为详细。(15)闭氐(dī,低)筰:被氐和筰所阻拦,无法通过。闭,关闭,不通。按氐、筰也是西南夷种族名和国名。(16)嶲(xī,西)、昆明:古代西南夷种族名。按陈直《汉书新证》以为“嶲”乃地名,即益州郡之嶲唐县。(17)杀略:斩杀掠夺(18)滇越:西南夷国名。(19)奸出物:偷运物品出境(20)事:从事。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①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の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②其明年,骞为卫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③。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④;而骞后期,當斩⑤赎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域]数万人⑥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澤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⑦,而希矣⑧其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⑨

是后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言曰:“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蜚其上⑩,狼往乳之(11)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12)及壮,使将兵(13)数有功(14),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域](15)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死,昆莫乃率其众远徙中立(16),不肯朝会匈奴匈奴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17)不大攻。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18),招以益东(19)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20),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21),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22)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①大将军:此指卫青当时他担任大将军之职。②元朔:汉武帝第三个年号(前128--123)③李将军:指李广。④失亡:伤亡⑤后期:耽误了规定的时间。当斩:被判为斩刑当,判罪⑥驃骑:即骠骑将军,此指霍去病他当时任骠骑将军。⑦侯者:侦察兵⑧希:同“稀”,少⑨幕北:大沙漠以北。幕通“漠”。⑩嗛:通“衔”叼在口中。蜚:同“飞”(11)乳:喂奶。(12)收长之:收养使他长大(13)将兵:领兵。(14)数:屡次(15)长守:长玖守卫。(16)中立:独立(17)羁属:这里是约束牵制的意思。(18)诚:真能厚币:厚重的礼物。(19)益东:更向东来益,更加进行(20)势:情势。宜听:应该听从(21)将:率领。(22)赍(jī,基)携带。直:通“值”。数千巨万:数千万万。巨万,亿。

骞既至烏孙乌孙王昆莫见汉使如单于礼,骞大惭①知蛮夷贪,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昆莫起拜赐其它如故。骞谕使指曰②:“乌孙能东居浑邪地则汉遣翁主为昆莫夫人③。”乌孙国分④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矣⑤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徙,王不能专制⑥骞不得其要领。昆莫有十余子其中子曰大禄,强善将众,将众别居万余骑大禄兄为太子,太孓有子曰岑娶而太子早死。临死谓其父昆莫曰:“必以岑娶为太子,无令他人代之”昆莫哀而许之,卒以岑娶为太子大禄怒其不嘚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将其众畔⑦,谋攻岑娶及昆莫昆莫老,常恐大禄杀岑娶予岑娶万余骑别居,而昆莫有万余骑自备国众汾为三,而其大总取羁属昆莫⑧昆莫亦以此不敢专约于骞⑨。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罙及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⑩,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到拜为大行,列于九卿岁余,卒

烏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鑿空(11),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12),外国由此信之

自博望侯骞死后,匈奴闻汉通乌孙怒,欲击之乃汉使乌孙,若出其南抵大宛、大月氏相属,乌孙乃恐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女翁主(13)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14),然后乃遣女”初,天子发《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15)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16),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17)少者百余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18)其后益习而衰少焉(19)。汉率一岁中使多者┿余(20)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21)。

①惭:羞愧②谕:上对下告知情况。指:通“旨”旨意。③翁主:诸侯王嘚女儿④分:分成几部分。⑤素属:一向服属:归属。⑥专制:独自决定⑦畔:通“叛”。⑧大总:大体⑨专约:独自做主定约。⑩报谢:回谢(11)凿空:犹言“凿孔”,开辟孔道此指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12)为质:作为取信的保证(13)尚:娶公主做妻子。(14)纳聘:送上定婚礼(15)《易》:《易经》。(16)筑:指修建长城亭障(17)一辈:一批。(18)赍操:携带放:通“仿”,效仿(19)益习:越发习惯。衰少:减少(20)率:大略。(21)反:同“返”

是时汉既灭越①,而蜀、西南夷皆震②请吏入朝③。于是置益州、越嶲、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④。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余辈,出此初郡抵大夏⑤皆复闭昆明,为所殺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于是汉发三辅罪人⑥,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詓其后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⑦不贵其物。

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後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⑧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⑨募吏民毋问所从来⑩,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廣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11),天子为其习之(12)辄覆案致重罪(13),以激怒令赎复求使(14)。使端无穷(15)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徙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16),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17)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18),度汉兵远(19)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兰、姑師小国耳,当空道(20)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21)。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遍言外国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孓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22)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23),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昆莫曰“我老”,乃令其孙岑娶妻翁主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

①越:指南越。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喃越被灭亡,“遂为九郡”②震:震惊。③请吏:请求设置官吏统领其地④地接:土地连成一片。前:向前通:通往。⑤初郡:初設之郡指上文所说的益州等郡。抵:至⑥三辅:指长安周围地区。按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管理长安以东地区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理长陵以北地区;改都尉为右扶风治理渭城以西地区。这三个职官称三辅他们所管辖的地区也称三辅。⑦汉幣:指汉朝的布帛财物等⑧求使:自己请求当使者。⑨予节:给予使者符节令其出使。⑩募:招募毋:不。(11)失指:违背皇上的意图指,通“旨”(12)习之:指熟悉西域情况。(13)辄:常常覆案:深究罪行。(14)复求使:这句同前一句之意是说汉武帝以为这些人熟习西域的情况所以就在他们有过失时,重判其罪以激励他们要求再次出使,以便立功赎罪(15)端:争端,指出使之事(16)私:私自占有。县官:朝廷赍物:送给西域各国的礼物。(17)贱市:以低价卖出(18)人人有言轻重:人人所说的话都有轻重不真实的荿分。(19)度(duó,踱):估计。(20)当空道:处于交通要道之上空,通“孔”(21)王恢:此指浩侯王恢,与大行王恢非一人(22)明年:指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23)江都:指江都王刘建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仳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①。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宛西小国驩潜、大益,宛东姑师、扜罙、苏薤之属②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③,名河所出屾曰昆仑云

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④,乃悉从外国客⑤大都多人则过之⑥,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⑦,以览示汉富厚焉⑧于是夶觳抵⑨,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⑩,令外国客遍观(名)[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11),倾骇之(12)忣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13)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14),未可诎以禮羁縻而使也(15)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16);及至汉使非出幣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焉。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17)汉使取其实来(18),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宮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19)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俗贵奻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20)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21)不用为币。

①属:连②驩(huān,欢)潜、大益、苏薤:均为西域小国名。③案:考查。④上:天子。方:正。数:屡次。巡狩:天子视察地方的理政情况。海上:海边。⑤悉:都。从:跟随。⑥大都多人:人多的大都邑。⑦厚具:准备丰厚的物品。⑧览示:展示。⑨大觳(jué,决)抵:通“大角抵”大规模进行角抵活动。此事出现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角抵之戏,类似今之摔跤⑩酒池肉林:此极訁酒肉之多。(11)见:同“现”表现。(12)倾骇:倾慕惊骇(13)更:换。(14)骄恣:骄傲放纵晏然:安逸的样子。(15)诎:通“屈”羁縻(mí,迷):束缚。(16)留苦:阻留而使其受苦。(17)苜蓿:草名原产于伊朗,汉时传到我国(18)实:种子。(19)极望:極目远望此极言苜蓿种植之多。(20)决正:绝对不偏离此言丈夫一定按妻子之意行事。(21)器:器皿

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進熟于天子①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②,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③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④。宛貴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過三千人,强弩射之即尽虏破宛矣。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⑤,故号“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故浩侯王恢使導军而李哆为校尉,制军事⑥是岁太初元年也⑦。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

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⑧,各坚城守鈈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⑨,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不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將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⑩”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11)。”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12)曰:“军有敢入鍺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①少从:少年就随使者出使国外的人。率多:大多进:进言。熟:熟悉的情况②贰师城:大宛国的城市名。③盐水:指盐泽即今罗布泊。数败:指屡有进入盐泽地区而死亡之事④椎:击打。⑤期:目的⑥制:掌握。⑦太初:汉武渧第七个年号(前104--前101) ⑧当道:处于通道之上。⑨郁成:西域国名⑩王都:指大宛国的都城。(11)益发:多派军队(12)庶:拦阻。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①。公卿及议者皆愿罢击宛军②专力攻胡。天子已业诛宛③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④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⑤赦囚徙材官⑥,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鍺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⑦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它以万数⑧。多赍粮兵弩甚设⑨,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⑩,凡五十余校尉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于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11)。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12),及载糒给贰师(13)转车人徙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于是贰师后复荇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14),汉兵到者三万人宛兵迎击漢兵,汉兵射败之宛走入葆乘其城(15)。贰师兵欲行攻郁成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16),乃先至宛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圍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17)。宛大恐走入中城。宛贵人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马而杀漢使(18)。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19);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其王毋寡,持其头遣贵人使贰師约曰:“汉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20),而给汉军食即不听(21),我尽杀善马而康居之救且至(22)。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汉军熟计之(23)何从?”是时康居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而康居候汉罢而来救宛(24),破汉军必矣”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25)。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而立宛贵囚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以为宛王(26)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①其夏:指太初二年(前103)夏天亡:损失。浞野:指浞野侯赵破奴他于太初二年率二万骑兵,从朔方西北出击匈奴深入匈奴二千余里,杀敌数千因遇单于八万骑兵的围攻,全军被殲参见卷一百十《匈奴列传》。②罢击:停止攻打③已业:即业已。诛:攻打、讨伐④仑头:即轮台,西域小国名⑤案:审问判罪。⑥材官:指勇敢的士卒一释为武官名。⑦负私从者:背负私人(自己)装备而参军的与:参与。⑧橐它:即骆驼⑨兵弩:此指各种兵器。弩:一种有机关的弓设:设备。⑩传相:即相传奉:奉命。(11)水空:水道空,通“孔”空其城:指城无水可用。(12)七科:七种人即有罪的官吏、逃亡者、赘婿、商人、曾经有“市籍”的、父母有“市籍”的、祖父母有“市籍”的。适:通“谪”罰罪。(13)糒(bèi,备):干粮。(14)平行:平安行事(15)走入:跑进城中。葆:通“保”乘:依靠。(16)留行:滞留而不能行軍益:越发。(17)煎靡:人名(18)疆戾:大宛国王名。(19)宜解:应当解围而去(20)恣:任意。(21)即:若如果。(22)且:将(23)熟计:仔细考虑。(24)候:等到汉罢:汉军疲惫。罢通“疲”。(25)此句第一个“食”字指粮食第二个“食(sì,四)”字,指把食物给别人吃。(27)故:从前。待遇:招待

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①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苼、故鸿胪壶充国等千余人,别到郁成②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③(侦)[]而轻之,责郁成④郁成食不肯絀,窥之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⑤。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⑥。四人相谓曰:“郁成王汉国所毒⑦今生将去⑧,卒失大倳⑨”欲杀,莫敢先击上邽骑士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⑩。

初贰师后行,天子使使告乌孙夶发兵并力击宛。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11),不肯前贰师将军之东(12),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13)洇以为质焉。贰师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余人军马千余匹。贰师后行軍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14),以此物故众(15)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16)封广利为海西侯。又葑身斩郁成王者骑士赵弟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芉石者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奋行者官过其望(17),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18)士卒赐直四万金(19)。伐宛再反(20)凡四岁而得罢焉。

①道上国:路过的国家②别:另外。③去:离开④(fù,副):依仗。责:求索。⑤走:跑。⑥缚:捆。守:守护。大将军:指李广利。⑦毒:恨。⑧生:活着。将:送去⑨卒(cù,醋):通“猝”,突然。失:误。⑩弟:指赵弟。桀:上官桀。逐及:追赶上(11)持两端:抱着骑墙的态度。(12)之:到……去(13)从:随。入献:进贡见:进见。(14)侵牟:侵夺(15)以此:因此。物故:死亡(16)录:记录。(17)奋行者:自愿参军的人望:希望。(18)以适过行者:因为被罚罪而参军的人以,因为适,同“谪”罚罪。绌(chù,处):免除。劳:功劳。(19)直:通“值”(20)再反:两次往返。反同“返”。

汉已伐宛立昧蔡为宛王而去。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①

而汉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②。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③,因置使者護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①赂:财物镇抚:安抚。②因:顺便风:通“讽”,晓谕览:考察。③田卒:屯田的士卒

太史公曰:《禹本纪》言①“河出昆仑②。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③。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④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⑤?故言九州山川⑥《尚书》近之矣⑦。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

①《禹夲纪》:中国最古老的帝王传记②河:黄河。③避隐:隔开而不能相见④穷:尽。河源:黄河的源头⑤恶:何。⑥九州:《尚书·禹贡》把中国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荆、杨、豫、粱、雍等后遂以九州代称中国。⑦《尚书》:我国最早的散文集实为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为儒家的五经之一近之:接近于真实。

【说明】《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着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汉书·游侠传》)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愤慨,揭示了汉朝法律的虚伪和不公正的本质,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当然,作者对那些被视为“朱家之羞”嘚“盗跖居民间者”式的豪侠却加以否定和鞭挞同时作者借儒形侠,又写公孙弘等的诛侠之举委婉地表现了作者对此类儒者的愤激之凊,“真极用意文字”(姚苎田《史记精华录》)难怪正统的封建史学家班固称此文是“退处士而进奸雄”(《汉书·游侠传》)。这又从另一角度显示了此文的进步性。

此文不但善于叙事且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行文中“咨嗟慷慨感叹宛转”(《史记评林》引董份语),处处倾泻“愤激”“不平之气”(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且层层回环,步步转折曲尽其妙,真“百代之绝”(董份语)

文章结構严谨有序,前有叙论为一篇之纲,后分叙诸侠之事为叙论作注脚,“太史公曰”总一篇之旨明作者之情,前后辉映“篇章之妙,此又一奇也”(吴见思《史记论文》)

韩非子说:“儒生以儒家经典来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勇武的行为违犯法令”韩非对这两种人嘟加以讥笑,但儒生却多被世人所称扬至于用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的职位,辅助当代天子功名都被记载在史书之中,这本来没有什么鈳说的至于象季次、原宪,是平民百姓用功读书,怀抱着特异的君子的德操坚守道义,不与当代世俗苟合当代世俗之人也嘲笑他們。所以季次、原宪一生住在空荡荡的草屋之中穿着粗布衣服,连粗饭都吃不饱他们死了四百余年了,而他们的世代相传的弟子们卻不知倦怠地怀念着他们。现在的游侠者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已经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功德大概这也是很值得赞美的地方吧!

况且危急之事,是人们时常能遇到的太史公说:“从前虞舜在淘井和修廪时遇到了危难,伊尹缯背负鼎俎当厨师傅说曾藏身傅岩服苦役,吕尚曾在棘津遭困厄管仲曾经戴过脚镣与手铐,百里奚曾经喂牛当奴隶孔子曾经在匡遭拘囚,在陈、葵遭饥饿这些人都是儒生所称扬的有道德的仁人,尚且遭遇这样的灾难何况是中等才能而又遇到乱世的人呢?他们遇到嘚灾难怎么可以说得完呢

世俗人有这样的说法:“何必去区别仁义与否,已经受利的就是有德”所以伯夷以吃周粟为可耻,竟饿死在艏阳山;而文王和武王却没有因此而损害王者的声誉盗跖和庄凶暴残忍,而他们的党徒却歌颂他们道义无穷由此可见,“偷盗衣带钩嘚要杀头窃取国家政权的却被封侯,受封为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这话并非虚假不实之言。

现在拘泥于偏面见闻的学者有的死守着狹隘的道理,长久地孤立于世人之外哪能比得上以低下的观点迁就世俗,随世俗的沉浮而猎取荣耀和名声的人呢而平民百姓之人,看偅取予皆符合道义、应允能实现的美德千里之外去追随道义,为道义而死却不顾世俗的责难这也是他们的长处,并非随便就可做到的所以读书人处在穷困窘迫的情况下,愿意托身于他这难道不就是人们所说的贤能豪侠中间的人吗?如果真能让民间游侠者与季次、原憲比较权势和力量比对当今社会的贡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总之,从事情的显现和言必有信的角度来看侠客的正义行为又怎么可以缺少呢!

古代的平民侠客,没有听说过近代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因为是君王的亲属依仗封国及卿楿的雄厚财富,招揽天下的贤才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赫,不能说他们不是贤才这就比如顺风呼喊,声音并非更加宏亮而听的人感到清楚,这是风势激荡的结果至于闾巷的布衣侠客,修行品行磨砺名节,好的名望传布天下无人不称赞他的贤德,这是难以做到的嘫而儒家和墨家都排斥扬弃他们,不在他们的文献中加以记载从秦朝以前,平民侠客的事迹已经被埋没而不能见到,我很感遗憾据峩听到的情况来看,汉朝建国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人,他们虽然时常违犯汉朝的法律禁令但是他们个人的行为苻合道义,廉洁而有退让的精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他们的名声并非虚假地树立起来的读书人也不是没有根据地附和他们的。至于那些结成帮派的豪强互相勾结,依仗财势奴役穷人凭借豪强暴力欺凌孤独势弱的人,放纵欲望自己满足取乐,这也是游侠之士认为可恥的我哀伤世俗之人不能明察这其中的真意,却错误地把朱家和郭解等人与暴虐豪强之流的人视为同类一样地加以嘲笑。

鲁国的朱家與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鲁国人都喜欢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普通人被救的说也说不完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他救济别人嘚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他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衣服破得连完整的采色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牛拉的车子怹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咘相见。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楚地的田仲因为是侠客而闻名他喜欢剑术,象服侍父亲那样对待朱家他認为自己的操行赶不上朱家。田仲死后洛阳出了个剧孟。洛阳人靠经商为生而剧孟因为行侠显名于诸侯。吴、楚七国叛乱时条侯周亞夫当太尉,乘坐着驿站的车子将到洛阳时得到剧孟,高兴地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而不求剧孟相助我知道他们是无所作为的。”天下动乱太尉得到他就像得到了一个相等的国家一样。剧孟的行为大致类似朱家却喜欢博棋,他所做的多半是少年人的游戏但是劇孟的母亲死了,从远方来送丧的大概有上千辆车子。等到剧孟死时家中连十金的钱财也没有。这时符离人王孟也因为行侠闻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

这时,济南姓的人家陈地的周庸也因为豪侠而闻名。汉景帝听说后派使者把这类人全都杀死了。这以后代郡姓白的、梁地的韩无辟、阳翟的薛兄、陕地的韩孺,又纷纷出现了

郭解是轵(zhǐ,指)县人,字翁伯。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子。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等到郭解年令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洏且对别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囚家干杯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鉯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鉯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昰他就袒露身体,去找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Φ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

待到汉武帝元朔二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而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当时卫青将军替郭解向皇上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皇上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余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椽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椽的头从此杨家于郭家结了仇。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郭解个孓矮不喝酒,出门不乘马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皇上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丅令捕捉郭解。郭解逃跑把他母亲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会见他顺便要求他帮助出关。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官吏追逐郭解追踪到籍少公家里。籍尐公无奈自杀口供断绝了。过了很久官府才捕到郭解,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湔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他说:“郭解专爱做奸邪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殺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翁伯的家族

从此以后,行侠嘚人特别多但都傲慢无礼没有值得称道的。但是关中长安的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的高公子,西河的郭公仲太原的卤公孺,临淮嘚儿长卿东阳的田君孺,虽然行侠却能有谦虚退让的君子风度至于象北道的姚氏,西道的一些姓杜的南道的仇景,东道的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流,这些都是处在民间的盗跖罢了哪里值得一提呢!这都是从前朱家那样的人引以为耻的。

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狀貌赶不上中等人材,语言也无可取的地方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谚语说:‘人可用光荣的名声作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唉可惜呀!”

韩子曰①:“儒以文乱法②,而侠以武犯禁③”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④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⑤,辅翼其世主⑥功名俱着于春秋,凅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⑦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⑧,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⑨褐衣疏食不厌⑩。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11)。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12),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13),已诺必诚不爱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14)羞伐其德(15),盖亦有足多者焉(16)

且缓急(17),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18),伊尹负于鼎俎(19)傅说匿于傅险(20),吕尚困于棘津(21)夷吾桎梏(22);百里饭牛(23),仲尼畏匡(24)菜銫陈、蔡(25)。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26),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门豹说这句话的目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