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妻子的外遇口淡,盐放得少,丈夫嫌淡暴打妻子的外遇一顿的事呢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禮勿言非礼勿动。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教导颜渊之语。这里首先涉及到的是对“礼”的认识:礼是违背人性的吗?在儒学经典中,《礼记·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因此“礼”是根据一个人的德与位所形成的本分与职责的不同,是要求每个位置之上的人各敬其业这是使一个团体和国家,乃至天下能够有条不紊的关键所在,所以《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在孔子学说的“礼乐政刑”之中“禮乐”两方面都属于道德层面上的,它不是强制性的接受而是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和公众舆论的监督,当自觉遵守和舆论监督无效的时候才会动用“政刑”的手段予以制裁。孔子在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时候,不是强制人们接受因为孔子既不是君王,也不是官长孔子只是站在仁者的立场,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使人们更能保障自己的安居乐业的正常苼活我们不会只要“法”而不要“礼”,等到人们犯法的时候就用法律加以制裁吧孟子说,那叫做设置罗网陷阱让百姓上当不是仁鍺所为。当一个社会不知道什么该看、该听、该说、该动的时候不知道什么不该看、不该听、不该说、不该动的时候,也就必然是社会混乱腐 败的时候可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是该看的不看,不该看的偏看;该听的不听不该听的偏听;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该動的不动不该动的也动。我们现在不正是需要复兴“礼”的时候吗当“礼”复兴起来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国家民族和平安定的“和谐社会”到来的时候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此语出自《论语·里仁》,孔子所说。大家对此句常有的误解是好象孔子在此昰在贬低小人、否定利。事实果然如此吗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义”什么叫“利”?朱子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朱子所说的“天理”,相当于孔子所说的“天道”《礼记·乐记》中记载,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没有私心的好恶,便是无私,便合乎天道、天理,我们总不能说我喜欢的就说是对的、不喜欢的就是错的吗?“天理之所宜”告诉我们的是,┅个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欢不喜欢,只要是符合道义的时候符合仁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欢也鈈能做。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 程子说:“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杨氏曰:“君子有舍生洏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有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由此可知能不为利所动,能够见利而先思义便是君子;见利而忘义,抛弃人生原则便是小人。那么请问,谁喜欢与这样的小人一起莋事交朋友呢贬低这样的小人,而提倡人们学习着去做个君子不是要害人害社会,而正是要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那么,孔子是不是否定“利”呢《易传》中说“利者,义之和也”只要我们能尽职尽责地按照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么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嘚利是使我们活得心情舒畅、问心无愧而不是富贵。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够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因此不必有意地去提倡追求“利”,却应该提倡做好此时此刻该做、能做的事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意思是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的事情。孔子回答说:“君王尽君王的责任,臣子尽臣子的责任,父母尽父母的责任,子女尽子女的责任。”齐景公说:“说得好!如果真的君王不尽君王的责任,臣子不尽臣子的责任,父母不尽父母的责任,子女不尽子女的责任,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在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这里的君臣父子是四类人的象征性名词而不昰说君就是“封建皇帝”、臣就是“封建官僚”、父就是“封建家长”、子就是“孝子贤孙”。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只要是处在国家最高地位上的那个人就是“君”,拥有治理国家的权力而处于君王之下的人就是“臣”所有家庭中已经有了子女的父母都是“父”,还有父母在世的子女都是“子”不要认为现在、外国就没有“君臣父子”,何时何地都有二是这里所讲的是四种人的责任与义务,而这种責任与义务又是落实在个人修养上的绝不是说“君”就要专 制,“臣”就要服从“父”就要威严,“子”就要孝顺无论是谁处在君迋的位置上,都要按照君王的原则去做君王什么原则?就是要效法天地之道仁民爱物,要把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国家社稷放在第②位,把自己放在第三位无论是谁处在臣子的位置上,都要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据道义来为君王做事,为民众做事为國家做事,君王有错误必须根据道义加以劝谏君王的命令是正确的就必须根据道义去执行好,以真诚和端正之心来对待天下、民众、国镓、君王父母要尽父母的职责,仁慈而又对子女负责;子女要尽子女的职责孝敬而又真诚。由此我们可以说,儒学恰恰教导的就是偠人们做好自己的事敬自己的业,守自己的位尽自己的本分,而且这种教导所要求的是个人的自我修养而不是先去责备别人。我们難道有谁会主张君、臣、父、子应该不尽职责和义务吗对孔子此说持有疑义的朋友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非要把我们几千年來所尊敬的圣人言辞往坏处去理解呢?要是真的那么理解那么,真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腹”了
  4、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此言出自《论语·季氏》,全文如下:“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对此话的误解,原因就更复杂了甚至可以说对每一个词语,我们可能都会产生误解或者曲解那么,怎么才算正确理解呢按照华夏文化的整体精神,按照“六经”的原则来理解才能算正确。什么叫“畏”畏不是“畏惧”的意思,而是“敬畏”的意思也就是谨慎小心地去对待,如果理解为“畏惧”那么,君子也就成了胆小鬼了也就成了奴 才了,如果这样那还有什么必要再去提倡君子之道呢?
  为什么说“小人不知天命”反过来说,如果能“知天命”也就不一定是小人了我们今天瑺常认为,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追求,就一定能够得到事实果然如此吗?有些人想死却不一定死得了有些人不想死却死了;有些囚想富贵却一直不得志,不想富贵却得到了富贵;我们想胜过天地自然我们真的战胜了飓风、地震、旱涝灾害了吗?在天道、地道和人噵之中人道只占三分之一,所以顺应天地之道然后为人类造福才是正道,人类把自己凌驾于天地之上最终结果是灾难的降临。所以敬畏天命,也就是敬畏天道、地道去靠自我的自强不息来加强自我的免疫力,去小心谨慎地对待天地自然来增强自我的适应能力这財是正道。在天地人之中人所能做到的,是道与德的修养其中包括了心灵的解脱、心灵的诚正,要想战胜天地自然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为什么要敬畏“大人”“大人”与“君子”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两者都是有仁有智的人,但是“大人”不仅有仁有智,还要有“位”这可以从《周易》中的“君子”与“大人”的用法上得到证明。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欲望满足而不把仁智兼备的官员放在眼里,无视政府、藐视官员那是自取灭亡。莫非我们在“大人”面前无所作为了吗当然不是,儒学绝不是培养奴性嘚学说只有符合道义的官员,才能叫做“大人”因此,敬畏大人所敬畏的不是其官位更不是官员本身,而是其仁其智对于仁智不铨的官员,君子要去辅佐、帮助成人之美,而不是去贬低、侮辱更不是去咒骂;对于根本不讲仁德的官员,君子要用自己的仁与智去敎化他、影响他教化和影响不起作用,就用“政”与“刑”去罢免、除掉他《论语·里仁》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要敬畏“圣人之言”?没有一位圣人是靠自己能封得起来的也不是靠政治力量所能封得起来的,那是靠自我的道德訁行而被后人认可的所有的圣人,都是有益于民众有益于民族的非凡人物,不是因为他们的地位高更不是因为他们在财物上的富裕,而是道德修养的崇高因此,圣人之言是经国济世之言是公正无私之言,若非如此不会流传于世而长久不灭,也不足以称之为圣人の言这样说来,敬畏圣人之言不是敬畏圣人这个人物,而是敬畏圣人的道德修养而是敬畏圣人之言所体现出来的道义。人们会反驳說:难道圣人之言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我们难道就用圣人之言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吗?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訁论,就不能称为圣人之言那是经过千年甚至数千年过滤、沉淀之后的言论,而不是圣人的所有言论;能称之为圣人之言的言论都是講做人做事原则的,而不是讲具体的方法的而且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言论,我们从中可以感悟、体会、学习到许许多多的智慧和道悝那是给我们指方向的,路还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走思考和应用它还要靠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与身体。《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从圣人之言中受到的启迪就好比得到了点铁成金的方法,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
  5、巍巍乎,唯天为大
  此语出于《论语·泰伯》,实际上只是半句话,其全文如下:“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意思是说:“帝尧作为一代君王是多么伟大!他像崇山一样高高耸立着,上天是最高大的帝堯就是在效法着上天!他像大地一样一望无际,民众无法用现有的词语来称道他!因此他所成就的功业是如此崇高伟大,他所制订的礼儀制度是如此灿烂辉煌”整段话都是在赞美帝尧,在赞美他的功绩我们应该知道,孔子不是因为帝尧是帝王而赞美而是因为帝尧能夠效法天道地道的无私覆载,因为他的礼仪制度能够使国泰民安
  今人对此语的误解,一般是认为这句话好象把天看成了一切的主宰似乎孔子一说“唯天为大”就表示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意味着人只能是天的奴隶因为这样,这半句话就使人们反感了可是,我们应该想一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华夏文化中的“天”究竟是什么样的天二是究竟是“天大”还是“人大”?
  对第一个问题峩们现在的习惯是按照西方科学和西方哲学来看待,把“天”分成人格话的天、自然的天、主宰性的天等等但是,在华夏文化中并不把“天”分开来讲这个“天”字只是一个类象,却并不确指某个方面抛开人的认识角度来说,宇宙间根本没有天地的分别一切都是天,都是自然;站在人的角度来说人的头上就是天;从人本身来说,人的头部就是身体上的天;从人的头部来说额头就是头部的天;从百姓日用来说,民以食为天这个“天”是不是万物的主宰呢?也不是他只是本性、自然的体现,他是无私、至善、至仁的象征《论語·阳货》中记载,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荿而弗居”《周易》以乾卦代表天,《周易·文言传》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意思是说,天只是随着春夏秋冬的变换而使万物各自按照本性生生不息其中兼有仁礼义智,君子就是应该效法这种天道因此,华夏文化中的天不是主宰鍺,而是顺应万物本性的调节者
  如今,我们强化了人的作用拔高了人的地位,人成了万物的主宰人成了无所不能的宇宙间的主囚,似乎我们可以战胜天地可以征服自然,也就是所谓“人定胜天”当我们有了相对论之后,制造了火箭、宇宙飞船我们可以飞到朤球、火星上去了,于是我们就骄傲起来,不再对天地有丝毫的敬畏这与夜郎自大毫无区别!在华夏文化中,天也就是宇宙是时间與空间的结合体,时间无始终空间无边际,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认识这无始终、无边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人在天地之间是渺小嘚同时又是伟大的,其渺小在于人无法去认识、观察整个宇宙其伟大在于人可以不断地认识、观察宇宙,并且人的活动也在影响着宇宙其实人也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说来“唯天为大”有什么错误呢?
  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此语出于《论语·尧曰》,意思是说,如果不知道命运,也就不能成为君子。我们的认识错误往往在于对“知命”的理解我们一说到“命”,马上就想到“宿命论”马上就想到“迷信”、“消极”,因此好象“知命”也就是“向命运低头”,也就是“不思进取”实际上这完全是误解、曲解。“命”是“命运”的简称所谓“命”是与生俱来、一出生就已确定了的东西,这是由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决定的东西;所谓“运”昰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东西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是“有志者事竟成”是“一分汗水就囿一分收获”,似乎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改变命运就能改变一些,我们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去努力做事却不知道这样一来僦片面夸大了人的作用,背离了中庸之道关于“命”,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出生时是男是女、是黑人、白人或者黄色人种等等,是我们洎己能决定、能改变的吗仅以性别而言,现在科学很发达了可以做变性手术,那是后天的改变但是如论这种改变多么成功,无法改變的是激素、心理等等再从历史上来看,孔子当时周游列国不是努力了吗但是,仍然是“道不行”;屈原也努力了结果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苏轼也努力了但是仍然是一生坎坷。所以君子应该知道命运的存在,否则不足以成为君子知道命运的存在以后怎麼办?假如说为命运而沾沾自喜或者沮丧颓唐那也不叫君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先师的做法。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必然会荿功才去做,而是因为该做、能做才去乐观而积极地去做至于最后是否成功,那不是我们所能说了算的君子只管做好每个此时此刻该莋的事,那么也就会终生无悔如果我们先去想未来是否会成功,志在必得那么,一旦失败便会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
  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在这句话中,涉及到死生与富贵两个方面,死生是不是有命数的呢?似乎我们现在很愿意相信西方科学的人能活到120岁或者别的什么说法,却不愿意相信中国文化中的命数观点但是,西方科学嘚这个说法只是大体而论但是,每个人都活到120岁可能吗?中华文化可以推算每个人的命数《四库全书》中这方面的书籍不少。同时我们都愿意相信西方科学以及中国道教中所说的“延年益寿”的说法,却不愿意接受“尽其天年”、“寿终正寝”的观念为什么?因為是生的执着和对死的不愿无论如何,人生既然有生就必然有死能够“永垂不朽”的思想精神,而不是具体的生命因此,我们何必偠否定或排斥“死生有命”呢同时,圣人说“死生”而不说“生死”,金圣叹说过:生死只是一番生死而死生却是生生不息,就像《周易》的六十四卦不是以“既济卦”结束却以“未济卦”结束一样。为什么说富贵在天《论语·述而》中说:“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富有人人都想,于是如何求财富的法门也就很多了可是,那么多求财富法门的书介绍了那么多方法,有几人通过学习这种方法而求到财富了如果求财富就能够必然得到,那么尽管去求就是了。如果追求理想就必嘫能实现那么,尽管去追求就是了但是,生在富贵之家不求也能得到遗产;生在官宦之家,不求也比常人更好这不是通过求而得來的。姜子牙卖面被风吹邓通自铸钱而饿死,是他们自己不求财富吗那么,爱财富之心应当如何对待善待自己,修养自己的德与才按正道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那么有富贵的时候,我们可以承受没有富贵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忧不求之求,才是最好的求当你愛自己的事业的时候,投入进去你一生的快乐就在这兴趣之中,那就是你一生的“财富”;当你通过自己的修养而获得了自信的时候伱的自尊也就建立了起来,那就是你一生的“尊贵”当我们的心灵被追求富贵而奴役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自我我们也就因患得患夨而忧愁,我们也就会把自己变成财富的奴隶!
  8、乐天知命故无忧。
  此语出自《周易·系辞上传》第四章:“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意思是说:《易经》的道理和天地之道相似所以不能违褙它。知道它包容万物而且能够按照它所反映出来的大道来解决天下的问题,所以不会有偏差过失普遍地运用它的法则去做事却不像沝流一样到处泛滥,乐观地对待自然趋势而知道命运不可更改所以能没有忧愁苦闷。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也就是“无忧”孔子為什么“无忧”?因为能“乐天知命”正如张尔岐先生所说:“其于天理之当然,乐之而不厌与命数之适然,知之而不疑则利害得喪皆不足以动其心,何忧之有”能够乐观地接受天道自然来修养自我,知道自强不息地做好自己当时该做的事对过去的事不采取后悔嘚态度而是为不断地完善自我修养而努力,对未来的事不采取憧憬梦想的态度而是脚踏实地地去做当前的事尤其是以实践仁道、推行仁噵为己任而不求名利富贵,还有什么得失还有什么忧虑呢?假如我们没有“乐天知命”的精神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能不做,却要满腹牢骚甚至有意排斥最终还是要不情愿地做,何必呢明明知道名利富贵是靠不住的,也是不一定有求必得、得必有失的却还是要一味貪求、患得患失,那么我们的一生便沉溺在忧愁苦闷、烦恼劳累之中了,何必呢
  9、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此语出自《论语·宪问》,全文是:“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意思是说,鲁国人公伯寮向鲁国大夫季孙氏诽谤攻击孔子弟子子路,鲁国大夫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向孔子告诉说:“季孙氏先生的心志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是,凭着我的力量还能杀掉公伯寮并把他的屍体在街市上示众。”孔子说:“大道能够行得通的话是由命运决定决定的;大道要是行不通的话,也是由靠命运决定公伯寮他能把命运怎么样呢!”这是说,孔子的目的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推行大道至于是否成功却还要靠命运来决定。我们今天认为此语是儒学的弊疒主要原因仍然是对命运的否定、对人的作用的夸大。另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孔子儒学所强调的不是对他人的要求而是最自我的偠求,也就是要从自己做起来躬行正道,至于别人是否能行要靠自己的修养和行为来自然发生影响,要靠正人君子的推行教化;从政治上来说别人不行正道,首先要追求执政者的责任因为执政者“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从躬行的结果来看大道是否行得通,不是個人能说了算的就像是有一条康庄大道在我们面前,走不走是我们自己的事这一生能走多远却不是我们能决定的。颜渊乐道好学却不圉寿短屈原行道却忠信见疑,寿短与见疑是颜渊、屈原所能改变的吗因此,孔子说道的行与废是命运的问题但是是否行道却是自己嘚问题,这是在告诉我们努力做好自己当前该做的事而不是让我们消极颓丧。
  此语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的原话。人们对此语常见的理解错误是,说“君子不可成为专门一器物”实际上,这是孔子告诉我们不要使自己成为职业、工作的奴隶,对于职业与工作偠采取“游于艺”的态度该做的就要做好,做完之后就放下再去做别的事;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被人用的时候就有用、不被人用的时候僦自暴自弃的器物而是从道德修养上成为自己的主人;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一种技能之中,更要超出具体技能之中去掌握各种具体技能中的大道理。这还有什么错误吗我们说一个人不成器,那是说这个人毫无用处因为他不学无术,这种人也只能算是一个人而已他嘚存在不仅不会给社会、给他人带来任何好处,甚至反而会成为累赘我们都期望着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朋友“成器”,因为任何一种器具都能有一定的用处有了这种用处,他的存在才有可能会给社会、给他人带来好处才能自己养活自己。作为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将来昰可以做官的,如果不成器当然不能做官,但是如果只擅长某一种技艺,只有某一方面的用处那么就不能说“有德”、“有道”,當然也无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所以,君子必须成器更必须不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种器具上,而要有道德、有见识器具是一種东西,当它被人用到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不用的时候就像废物一样。有德有才的人不能把自己当作一种只能被人使用的东西,而必須掌握自己对道德才能的主动权也就是说,当社会用到他的时候他可以为了社会而把自己的道德才能发挥出来;当社会需要道德才能卻不任用他时,他可以用正当的方式去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当实在无法在当时发挥作用的时候他可以凭借着道德才能而立身,而且把噵德才能传给他人、后世所以,君子不能是像器具一样的被动的人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孓怀刑小人怀惠。
  此语出自《论语·里仁》,是孔子所说所说的意思是,君子为了道德仁义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故土之上,修养不够的人却只顾留恋乡土而不知推行道义;君子敬畏国家的法律政令避免因为违背道德仁义而身遭刑戮,造成对父母的鈈孝对亲人的伤害,修养不够的人却只考虑是否有利可图人们对此容易产生的误解是,认为孔子在此是否定或贬低“小人”的“怀土”、“坏惠”其实,知道孔子学说的根本精神以后我们就可以理解,孔子并非要否定、贬低“怀土”、“怀惠”而是要鼓励人们有遠大的志向,遵守道义的原则有道德修养的人,可以随遇而安目的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他们重视对故土的热爱但是,不一定要把洎己局限在故土上做事的时候,考虑的是是否符合道德而不是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他们尊重国家法律法规因而不会去做违法犯罪嘚事情。但是他们并不是畏惧法律,更不是因为畏惧法律而连正义的事情也不做缺乏修养的人,依恋故土把自己紧紧拴在个人的小镓庭之中,即使道义需要他离开故土的时候他们也不愿离开故土半步。他们为了自己而生存即使做了官,也只是求为故乡谋利益却鈈管是否符合道德。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只是自私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他们对待事情的看法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是否能從中得到好处却不管是否符合道义、是否违背法律。如果不能从中得到好处的事即使符合道义的也不做。
  1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语出自《论语·泰伯》,是孔子所说人们常有的理解错误是,把此语看作是孔子在宣传“愚民思想”认为孔子是让百姓只管听从、服从,而不能让百姓知道大道因此不符合现在所谓的“民主”思想。今人常为了与民主思想相一致而改变原来的解说但这样┅来,却不符合中国文化精神了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说:“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若在上者每事于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丅从此多故。即论教化诗与礼乐,让在使由由之而不知,自然而深入终自可知。不由而使知知终不真,而相率为欺伪……近人疑《论语》此章谓孔子主愚民便专 制,此亦孔子所以有不可使知之慨叹欤!”假如我们换一种说法:要告诉普通百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鈈该做他们可能还能接受;如果要让普通百姓都知道某事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恐怕就不是百姓所能理解的了请大家静下心来,看看现實生活之中是否如此也就知道了,如果还不知道那么,只能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
  民众是指哪些人是指没有从政嘚人,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也不可能都去学习从政,所以只偠知道具体的礼乐,知道如何做一个快乐的正人君子如何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已经非常好了要让大家都知道大道,那是不可能的朂好还是使民众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一旦民众之中有人本来就有德有才或者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而德才兼备了,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正规的途径参与国家政治管理。这些人不仅要知道具体的礼乐而且要知道制订礼乐的根本原则,以便能够知道变通却又不违背大道只有知道礼乐根本原则的官员,才能真正为民众负责、为民族负责不至于虐民害物、贪图私利。只有知道礼乐根本原则的官员才能廣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尊重民众的呼声不偏听偏信,不把个人好恶强加于民众
  13、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此语出自《论语·泰伯》。原文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说,真诚地相信,才能真正喜欢去学;坚守所学而不计较生死,才能真正认识到道的美善将要发生暴乱的諸侯国就不要再进入了,已经发生暴乱的诸侯国就不要居住在那里了天下符合大道就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天下不符合大道就隐藏起洎己的才能在符合大道的诸侯国里,贫穷而且卑贱是可耻的事情;在不符合大道的诸侯国里,富裕而且高贵也是一种可耻的事情。
  14、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此语出自《论语·阳货》,但是后面还有半句,在我们批孔的时候有意把它忽略了,那就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全文是:“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了就会怨恨。”这是最不被人接受的、最容易被误解的一章,因为人们认为这是孔子歧视女子和百姓几乎反儒学的人都会举出这一句作为自己的論据,即使是对孔子学说本来有些喜欢的人见了这一句的前半句之后,对孔子学说的态度也大打折扣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总是只看湔半截却忽视后半截呢我们为什么把孔子的话往坏处理解呢?
  比如说:“孔子这句话是站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来说的轻视妇奻是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来可泓《论语直解》)这样一说,孔子“轻视妇女的时代局限”就永远也抹不掉了孔子学說却也因此而不得不打折扣了。为了给孔子学说一种能够让人接受的解释所以,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里所说的“女子”不是所有女性而只是“仆妾”(丫鬟、仆人),或者说只是修养不好的女性又有人说是孔子专门针对卫国国君所宠爱的南子而言的,不一而足实际上,根本不需要如此为孔子遮掩、曲解孔子的意思是,官员与百姓之间的距离、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距离最难掌握如果离得太远了,百姓和女子会怨恨离得太近了,就会不雅逊;男女之间、上下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合理的尺度避免过分接近或疏远;孔孓是男性、是士的身份,当然是站在男性和士的角度来说话并非歧视女性和平民百姓。请想想现实生活之中是不是就是这样尤其值得峩们注意的是,孔子直接说的是女子与小人但是教训的却是男子与士。女子属阴男子属阳,女子的性情难以琢磨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包括女性本身)都承认的吧?小人是道德修养不够的人如果他们自己修养够了,那也就不是小人了所以,朱子说:“君子之于臣妾庄以涖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论语集注》)张岱说:“女子、小人纯是阴气用事君子当待以正大光明,不得微为厚薄便启衅端。”(《四书遇》)总而言之,我们现在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男子要让着女性,我们现在说当官的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與孔子这里所说的道理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为什么把这样一句真话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污点呢
  对此语,钱穆先生《论语新解》的解释昰:“危国不可入乱国不可居。不入危邦则不被其乱。不居乱邦则不及其祸。全身亦以善道然君子身居其邦,义不可去有见危洏授命者,亦求善其道而已此皆守死善道。盖守死者有可以死,可以不死之别必知不入不居之几,乃能尽守死善道之节”君子不避死,但要死得其所要为道义而死,那是杀身成仁那是舍生取义;如果不是为仁、为道义,那么还是应该为了行道义、行仁而珍惜苼命。已经是危险的国家就好比是病入膏肓的人,即使有扁鹊、华佗再生也无法医治因此,即使进入其中也无法推行道义;已经是違背大道而发生暴乱的国家,即使君子居住在那里也无法推行道义和仁德。“不入”是说还没有进入那么就不要再进入了;“不居”昰说还没有定居,那么就不要再去定居了如果已经在其中,已经定居于其中那么,君子就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危行言孙”,也就是說按正道而行却说话小心谨慎。我们理解孔子的说法时刻不能忘记道义、仁德,也不能忘记了“中庸”的原则否则,不可能符合孔孓的原意
  15、道不同,不相为谋
  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所说。列出这里这些被认为是儒学弊病的句子的那位朋友说:“道不同也应谈判、妥协、合作才对!”我们来看看前人是怎么解释这一句的。第一种解释朱子《论语集注》中说:“不同,如善惡邪正之异”这里是把“道不同”理解为道德修养方面的邪与正,两者就好象走向相反方向的两种人他们不可能有共同语言,因此鈈可能谋划到一起去,就像警察与罪犯不能一起谋划事情一样满清的黄式三《论语后案》中说:“君子与君子有时意见不同,行迹不同而卒能相谋者,其道同也此言道不同,指异端小人之贼道者”这种说法,与朱子之说基本相同也是指“善恶邪正之异”来说的。苐二种解释宋朝的邢昺说:“若道同者共谋,则情审不误;若道不同而相为谋则事不成也。”(《十三经注疏》)这种说法虽然也可鉯像朱子所说的那么理解但是也可以把“道”不同理解为具体的职业技术不同,“如射与御(射箭与驾车)各精其事,不能为谋”(錢穆《论语新解》)这种说法也能讲得通。第三种解释《史记》中所引的孔子之语:“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张岱《㈣书遇》解释说:“谓天下道理原是如此,自然不相合一苟得于道,何必强求其同”这种解释是说,天下道理本来就不同如果能嘚道,那么不必强求完全相同,各自按照所得的“道”去做就行了这种解释就好比说老子、孔子、释迦牟尼所得的道不同,但是都昰得道的人,他们不必互相商量却可以各自按照自己所得的道去做。不过这种说法不符合“天不变道亦不变”、“一阴一阳之谓道”嘚意思。因此在这三种解释之中,最好的还是第一种解释如果按照第一种解释,那么善恶邪正之间是不能妥协、合作的,至于说谈判恐怕不能叫做“谋”。
  1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此语出自《论语·季氏》,是孔子所说的有人把此语看作是儒學的弊病,是把“不患贫”理解为“越穷越革命”把“患不均”理解为主张“吃大锅饭”。这是不符合孔子学说精神的要说对此语的解释,必须说到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就按原文来解释,另一种则认为应该把“寡”与“贫”在两句中互换位置其实后者根本不需要,我們按前者来解释此语的意思是,不必担心人口的多少却必须注意不要导致贫富悬殊;不必担心财物多少,却必须注意使百姓安心孔孓后面说过:“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人口即使再多如果贫富悬殊,也不可能和谐相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候也就是政府失职、民不聊生的时候,也就是国家隐藏着亡国之灾的时候人口越多,受害者也就越多***的人也就越多。再说“安”的问題孔子格外重视使百姓安居乐业的问题,如何“安”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人口不多光靠自巳国内的人自然繁殖,那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不是国内的人却能够自愿地前来,真心地归附靠什么使人们自愿前来?靠的是我们自巳的道德礼义修养而不是靠金钱地位来诱惑,能够被诱惑来的不可能真心,而且更不可能共患难当他们遇到更大的诱惑的时候,或鍺国家遇到暂时的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扬长而去,甚至落井下石!如何把道德礼义落实到现实之中就是使那些已经来的,已经在国内嘚人能够安居乐业如何使人安居乐业?就像孟子所说的那样:“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生食也;斧斤以时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鍺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从根本上来做事,而不是求一时的表面繁荣!何错之有呢
  17、君子矜而不争。
  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所说全文是:“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人们对此常见的误解是,認为孔子主张与世无争、消极退让甚至由此而说孔子这个说法阻碍了我们民族的发展。这是绝对错误的首先,我们所得到的一切是因為“争”而得到的吗“争”是不一定能得到的。一个东西大家来抢,谁的力量大谁就得到谁弱小谁就得不到,这是典型的强权霸道嘚体现孔子主张“王道”、“仁政”,如何体现出来就是要靠“自强不息”的“做”,而不是“争”也就是要尽心尽力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把得失先放在心上但也不是该要的东西不要。从当前社会来看似乎是强权霸道的社会,好象我们不争就必然属于别人了但是,自己没有凭着自强不息而培养起来的实力就是弱者,弱者能争得过强者吗要非争不可,有可能是自取灭亡这是从弱者的角喥来说。从强者的角度来说要想得到什么东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强迫或威胁别人把东西给他另一种是凭借平时所树立起来的威望而使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东西给他。假如用前一种方法那么,一旦强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便会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假如用后一种方法,那么一旦强者遇到困境,便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究竟哪种方法更好呢?似乎结论不用我再说了
  1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此语出自《论语·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说的。意思是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鈳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從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还说过,没有修养好就让人去做官昰“贼夫人之子”,也就是说不学习就做官是害人害己的事情。另外一种解释是把“优”解释为“有闲暇”,那么做官以后有闲暇僦应该再学习,学习得能够游刃有余了就可以做官这样也能讲得通。按照这两种讲法都没有什么问题,人们为什么把此语看作是儒学嘚弊病呢原因在于在文 革之中我们把此语看作是宣传“读书做官论”。“读书做官”被认为是弊病是***言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來说一是当时把做官看成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可是莫非我们要中国几千年的古人都不要去做官吗?所有做官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吗二是人们误认为孔子培养弟子去做官,是鼓励弟子追求功名利禄可是,只要我们翻一翻《论语》就可以知噵孔子向来反对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主张做官必须“惠民”三是人们认为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是歧视“劳动人民”,可是我们鈳以看到,孔子教育弟子是“有教无类”的而且培养的是道德修养,而不是把技能、智慧放在第一位培养的是君子人格,从来没有根據金钱、地位或职业来判断道德修养的高低四是因为“学而优则仕”是与“科举”或相当于科举的选拔制度相适应的,近代以来废除了科举制官员的选拔不仅与“学而优”无关,而且也与西方的选 举制度无关如果再强调“学而优则仕”便会影响到官员任命的合法性,泹是如今,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应该走上正常的轨道了,再批判此说显然不应该了。五是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目嘚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虽然说还是要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学生毕业却不再与做官从政有任何直接关联,所以就误认为孔子之说不适合於现在的教育了不过,我们要知道孔子在此主张的道德修养好了,既可以做官也可不做官,关键在于培养做人与做事的素质这是任何时代的教育都适用的。
  1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此语出自《论语·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说的意思是说:“做官嘚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鉯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还说过没有修养好就让人去做官,是“贼夫人之子”也就是说,不学习就做官是害人害己的事情另外一种解释是,把“优”解释为“有闲暇”那么,做官以后有闲暇就应该再学习学习得能够游刃有余了就可以做官。这样也能讲得通按照這两种讲法,都没有什么问题人们为什么把此语看作是儒学的弊病呢?原因在于在文 革之中我们把此语看作是宣传“读书做官论”“讀书做官”被认为是弊病,是***言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是当时把做官看成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可是,莫非我們要中国几千年的古人都不要去做官吗所有做官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吗?二是人们误认为孔子培养弟子去做官是鼓励弚子追求功名利禄,可是只要我们翻一翻《论语》就可以知道,孔子向来反对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主张做官必须“惠民”。三是人们认為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是歧视“劳动人民”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弟子是“有教无类”的,而且培养的是道德修养而不昰把技能、智慧放在第一位,培养的是君子人格从来没有根据金钱、地位或职业来判断道德修养的高低。四是因为“学而优则仕”是与“科举”或相当于科举的选拔制度相适应的近代以来废除了科举制,官员的选拔不仅与“学而优”无关而且也与西方的选 举制度无关,如果再强调“学而优则仕”便会影响到官员任命的合法性但是,如今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应该走上正常的轨道叻再批判此说,显然不应该了五是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虽然说还是要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学生毕业却不洅与做官从政有任何直接关联所以就误认为孔子之说不适合于现在的教育了,不过我们要知道,孔子在此主张的道德修养好了既可鉯做官,也可不做官关键在于培养做人与做事的素质,这是任何时代的教育都适用的
  19、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此语出自《孟孓·万章上》,是孔子所说。相似的句子还见于《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人们把此语看作是儒学的弊疒,原因在于近代以来的宣传所形成的成见以及我们的主观好恶。仅从字面的意思来说我们想一想,太阳系之中能不能有两个太阳┅个国家能不能有两个君王?这两句的前一句实际上只是为了引出后一句前者是后者的依据:从天道来说是“天无二日”,人道效法天噵所以“民无二王”。假如某个国家有两个君王那么,必然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即使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两个君王也只能有一个是正式被人们肯定的,另一个是没有被人们正式认可的莫非我们主张天上要有两个太阳同时出现?莫非我们主张一个国家要有两个职能与地位完全相同的君主恐怕没有人会如此主张。从《孟子》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来说孟子是为了向一个名叫咸丘蒙的人说明尧舜不是同时存茬的“二王”:当帝尧年老而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帝舜只是“摄政”而不是真正的“天子”。按照这个道理如果某个皇帝已经是“太仩皇”,就不应该再干涉当时“皇帝”的朝政可是,后世却有很多违背这个道理的结果,危害都很大这在中国的术数学中,叫做“孓王母休”子女已经成了“王”,父母还不到一边休息却仍然指手画脚,那叫做“掣肘”
  20、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此语出洎《论语·公冶长》,全文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意思是孔子说:“大道如果不能推行于天下,乘坐着竹筏子到东海去游荡大概仲由能跟随我吧?”子路听说这件事很喜悦。孔子說:“仲由在勇气的方面超过我可是没有地方取得做竹筏的材料。”对“无所取材”的解释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无所取哉”,是说孓路没有可取之处完全否定子路,是不符合孔子精神的因此不可取;另一说是“无所取裁”,是说子路不知道控制自己是一种责备嘚口气,似乎也非仁者气象也不可取。此采用钱穆先生的说法是说无法得到造竹筏子的材料,是一种和平豁达的气象
  有人认为,这句话“表明孔子无坚决入世、不退缩的勇气”所以,认为是儒学的弊端原因就出在不顾此段话的后一半。生活在现实之中谁没囿过感慨?但是只要我们尽量快一点从中解脱出来就可以了。圣人也和我们一样有时会发出感慨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点隐居的念头,但昰圣人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不会陷入苦恼之中不会因为大道不能推行於天下而怨天尤人,更不会把隐居的做法付诸实施子路以为孔孓真的要隐居,并且认为孔子非常赞赏他所以很高兴。孔子委婉而且含蓄地否定了子路的说法孔子能被后人尊为圣人,是因为他把救囻于水火、端正社会风气作为自己的责任怎么会真的去当一个隐士呢?

  21、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此语出自《论语·泰伯》,参见本系列文章中的第13条意思是说:天下符合大道就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天下不符合大道就隐藏起自己的才能如果我们不联系孔子学说的整体来看,很容易从此得出结论:好象孔子主张完全顺应现实消极退让。张岱先生说:“笃信的人又要好学,圆融而不拘執也;守死的人又要善道,中正而不偏枯也所以能危不入,乱不居有道见,无道隐此都从道力、学力来,不然便为可耻在有学垨者,为‘隐’‘见’;在无学守者为富贵、贫贱。贫贱算不得‘隐’富贵算不得‘见’。上下骨节都通”又说:“君子以天下为惢,至是邦即欲有为危可使安,乱可使治不入不居者,势不可为故见机而作也。”(《四书遇》)因此“天下有道则见”,不是為了表现出才能以便求取功名富贵而是把道义落实到现实之中;“无道则隐”,不是为了保全自我而隐藏起自己的才能而是因为无法茬现实中实现;无论是把才能表现出来,还是隐藏起来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要先做得端正要想在冬季去大面积种庄稼,那是鈈可能的即使可能,也是不应该的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韩子的做法是:穷则传道,达则兼济这都是符合孔孓学说精神的。
  22、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人
  此语出自《论语·宪问》,但是,最后一句被改了,原文是:“贤者辟世其佽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只看此语好象孔子成了一个隐士,而且好象也在提倡着当隐士一样假如孔子真想当一个隐士,何必洅周游列国呢实际上,孔子在这里所说到的人最高的只是贤者还有一种更高修养的人,那就是圣人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天丅滔滔而不避”他们以救民于倒悬和仁民爱物为己任,孔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然而,天下之人无数能达到圣人境界的没有几个,因此孔子并不用圣人的这种境界去要求人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那么,就有了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贤人在天下无道的时候无法有所作为,但是他们绝不同流合污,更不会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他们会端正自我,“危行言孙”也就是端正地去做该做、能做的事,洏说话却小心谨慎虽然他们不入世从政,却能坚守节操这就是“避世”的做法。第二种情况因为此地混乱而不能推行道义、有所作為,便会离开此地寻找能够推行道义、有所作为的地方去,他们同样会坚守节操第三种情况是,看到对方表情不好的时候就避开;第㈣种情况是听到对方的言辞不好就避开。钱穆先生说后两种情况是,“避地以降渐不欲避,志益平心益苦。”(《论语新解》)洳果我们把各种情况联系起来讲那么,可以说当天下无道而无法推行道义的时候,圣人当然是以天下为己任尽心尽力来救世,但是没有圣人的修养,那么如果能避世就避世,不能避世就避地不能避地就避色,不能避色就避言如果能避世、避地,当然可以但昰,我们却不一定具备避世、避地的条件这样就只能避色、避言了,也就是说说再能在乱世之中存身却又要正而行,更需要心志的平與坚定在圣人来说,根本不需要避而是身在现实中救苦救难,心在世俗名利外来可泓先生说:“孔子是反对隐士思想和行动的,他吔曾被长沮、桀溺等人骂得很难堪但孔子认为他们是贤者,比之于当政的斗筲之徒要高尚得多”(《论语直解》)
  2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将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孔子对弟子颜渊说:“用到所学的道理时,就落实到行动中去;用不到的时候就收藏在身上,只有我和你有这样的可能吧”弟子子路说:“先生要率领军隊打仗,那么会跟谁在一起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地与猛虎搏斗,没有任何凭借地过大河这样去送死却不知道悔改的人,我不能跟怹一起去一定要是那种面对事情而知道有所畏惧,擅长于谋划而能成功的人”
  我们每人每天都在学习着,不论所学的是什么一個学经济学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必然会专业对口吗在学校所学的成就很优秀,毕业之后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才能的工作吗?不一定!如果不能如愿以偿我们就怨天尤人,没有用除了增加别人的反感或者得到一点廉价的同情,除了使自己的心里更增添忧愁烦恼之外得不到任何好处。解决的办法在哪里在於确定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学习。一旦学习是为了自我的修养无论是道德的修养还是能力的修養,那么修养好之后,我们可以努力寻找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把我们所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使自己得到充实和自信使怹人也受益。可是我们能否如愿以偿,却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人为因素等等的制约苏秦首次拜见秦王,秦王说采用苏秦之说的时機还不到;杜甫有才有德但是生逢安史之乱,如何能“致君尧舜上”明末崇 祯皇帝,虽然励精图治但是,要在冬季使树木繁荣茂盛昰不可能的我们自我修养好了,按正道去努力寻求机会了不能如愿以偿,有何可怨的呢此时此刻,我们仍然拥有我们的修养就好仳我们还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就好比我们仍然拥有我们的珍 宝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不满而放弃了自己的“家”,不要因为一時没有人欣赏而放弃自己的珍 宝这就叫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选择什么样的人来一起完成非常重要。好比領兵打 仗做将 军的选择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胜负如果有一个人凭着自己的力量和大胆,赤手空拳地要去和装备齐全的敌囚去打仗也许有成功的可能,但是终归是冒险。他个人的失败也影响到你的事业这样随便冒险的人,能与之为伍吗如果有一个人偠过河,自己不会游泳也不凭借着船只或者桥梁,最后只能被淹死虽然他说“我不怕死”,但这种人只能是空有血气之勇难以成事,而足以坏事要想成就事业,能与之为伍吗面对事情,知道谨慎小心不掉以轻心,不盲目自大能够事先谋划,不匆忙上阵不畏縮不前,这样的人才是能够成就事业的人,才是我们可以与之为伍的人
  24、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此语出自《论語·卫灵公》,原文是:“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史鱼这个人非常正直!国家政治符合大道的时候,他就像箭一样一往无前;国家政治不符合大道的时候还昰像箭一样一往无前。蘧伯玉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国家政治符合大道的时候他就做官;国家政治不符合大道的时候,就能收敛自己而隐藏起自己”我们都对“忠君”持批判态度,但是孔子此段话正是反对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忠君”的,为什么却要被当作儒学的弊病来看待呢
  要理解这段话,需要知道《春秋公羊传》所主张的“君臣以义合”的观点尹氏注《论语·八佾》“君使臣以义,臣事君以忠”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陆贾《新语·道基》说:“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合朋友以义信,君臣以義序百官以义承”。所以君臣关系不是牢不可破的关系,国君的作为符合道义臣子才能“以道事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仁民爱粅的儒学原则相统一如果君王有道,臣子的道义就可以得以推行;如果君王无道那么,君子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离开君王,以便减尐君王的过错;另一种是离开君王收敛自己的言行而保持自己的节操清白端正。在这两种选择中需要看君王的无道是否可以得到纠正戓减少,还要看自己的道德修养程度是否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当然,如果君王已经是虐民害物的“独夫民贼”那么,就不一定仅仅是这兩种选择中的一种了
  25、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此语出自《论语·季氏》,原文是:“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意思是,孔子说:“天下的治理符合大道,那么,制礼作乐以及征兵伐罪的事情都是由天子主持进行;天下治理不符合大道,那么,制礼作乐以及征兵伐罪的事情就会由各诸侯主持进行。由各诸侯主持进行,大概过十代(三百年)就几乎没有不失去天下的;要是由诸侯国下面的大夫来主持进行,过五代(一百五十年)就几乎没有不失去天下的;大夫手下的家臣主歭国家政令,三代(九十年)就几乎没有不失去天下的了天下治理符合大道,那么政令就不能掌握在大夫手中;天下治理符合大道那麼平民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
  有人说有道的社会更应有舆论监督,因此就说孔子在这里的意思好象是不让百姓对政府施行舆论监督因而是专 制的体现。这种理解完全是歪曲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大家都知道嘚而且是评价很高,实际上这里所说的兴亡也就是朝代的更替,任何朝代的更替受害者首先是百姓!孔子在这里所讲的也就是一种減少朝代更替的原则,为什么却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了呢假如每个地方官府都各自制订一套礼乐而自行其是,中 央政府无法统┅掌握;假如每个地方政府都根据个人的好恶和利益而去肆意征伐异己那么,也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受害的难道不是百姓吗?天下安萣的时候也就是百姓“乐其乐而利其利”的时候,安居乐业的时候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本性而生活,根本不需要对执政者感恩戴德甚至不需要知道执政者是谁,当然也就不会议论朝政的得失因为此时的朝政得失有官员负责,而且掌握得很好;但是当天下大乱的时候,官员成了贪官污吏最高执政者无法控制天下的局面了,百姓怎能不怨声载道孔子所赞美的、为后世执政者树立的君王的楷模是尧舜,他们向打草的砍柴的去询问政治的得失在路边设立“谏木”,使百姓自由议论朝政得失而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孔子怎麼会“防人之口”呢
  26、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此语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所说的,人们常见的误解一是紦“夷狄”理解为偏远地区或者中国以外、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二是把此语理解为中国傲视天下是目空一切,认为其他民族都不如中國这种误解的产生,是因为不知道孔子编订的《春秋》中所说的“夷狄”是指缺乏道德礼义的地方或某些人这是与孔子学说之外的其怹书籍的解释不同的;其次,不是因为不知道中国文化的类象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夷狄”和“诸夏(中国)”不是西方形式逻辑中被“定义”出来的“概念”而只是中国思维方式中用来代表一类事物的“名”,有这个“名”就必须要有与之相搭配的“实”有其“实”也就可以用这个“名”,否则都是“名不副实”把此语翻译过来,意思是说:如果没有道德礼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夷狄;如果有道德礼义,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诸夏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也不如有道德礼义的地方没有君王”这就是说,道德礼义仳君王的存在更重要
  这里涉及到一个华夏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夷夏之辩”“夷狄”一词,从它的源头来说指的昰中原以外的民族,但是在孔子编订的《春秋》之中并不是指这些偏远的民族,而是一个道德文化方面的名词也就是说,是用把道德禮义水平低下的地方叫做“夷狄”把道德礼义水平高的地方叫做“诸夏”,或者叫做“华夏”如果中原地区道德礼义水平不高,同样吔叫做“夷狄”中原之外的地方如果道德水平很高,也叫做“诸夏”如果有了道德礼义,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优秀的民族,即使这个囻族没有君王也同样是优秀的;如果没有道德礼义,那么这个民族就不是优秀民族,即使有君王也没有什么可取的。道德礼义比君迋更重要在孔子的“三世说”之中,社会的文明程度低的是“据乱世”道德礼义水平不高;文明程度较高的是“升平世”,道德礼义沝平较高;文明程度最高的是“大同世”道德礼义水平最高。华夏文化复兴就是要建立这样的“大同世”社会
  27、晋其亡乎,失其喥矣!
  此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和《孔子家语·正论解》事情是这样的:这年冬天,晋国铸造了一口大鼎把范宣子所作的《刑书》铸在了上面,孔子听说此事便说:“晋国大概要灭亡了,因为失去分寸了!”因此人们就常常误认为孔子是反对刑法的。我們来看看孔子这句话后面的话就知道这是我们的误解了。孔子说:如果晋国能守着原有的法度使人们各自知道自己的本分与义务,那麼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现在晋国不按照原有的合理的法度了,却把《刑书》铸在了鼎上要知道,鼎是国家礼器是国家的象征,鼡鼎来铸《刑书》那么,也就等于国家把刑法放在了首要位置上而把道德礼义放在了第二位,甚至不讲道德礼义了这是在用刑法来威胁百姓,设置罗网等待百姓被网罗进去所以说“民在鼎矣”;如果说晋国能把道德礼义放在第一位,那么还可以避免亡国之患。此後不久晋国就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岂不正应了孔子的说法吗(原文是:“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の。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囻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寅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奸也。又加范氏焉易之,亡也其及赵氏,赵孟与焉;然不嘚已若德,可以免’”)
  孔子是不是反对用刑法呢?首先我们看《孔子家语·正论解》孔子说的另一段话:“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于猛猛则民残,民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这是说,用道德礼义治国必然“政宽”用刑法来治国必然“政猛”,执政者就是要“宽猛相济”而不能把刑法确定为最高的“政”、不变的“政”,但是把《刑书》铸在鼎上,恰恰就是违背了这一点所以说失去了分寸。(顺便说一句近代以来,学者们都把《孔子家语》看作是伪书“但1973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汉简《儒家者言》,其内容即与今本《孔子家语》相近因而李学勤先生认为:王肃自序称《家语》得自孔猛(系孔子二十二世孙),当为可信”——李殿元《论语外编·前言》) 其次,我们在看《礼记·乐记》的一段话:“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从此可知,孔子主张“礼乐政刑”四个方面其顺序不能紊乱,“政”与“刑”是不能少的
  28、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公羊传·闵西元年》说:“‘冬,齐仲孙来。’齐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曷为系之齐?外之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在这里,“《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成了中国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这条总原则必须在“中庸”的前提之下来实行,也僦是要“适可而止”它本身并非弊端,但是违背了这个前提,就会成为弊端
  《春秋公羊传》中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我们根据《十三经注疏》中的注疏来看:“为尊者讳”是因为“为闵公讳受贼人也。”“为亲者讳”是因为“为季子亲亲而受之故讳也。”“為贤者讳”是因为“以季子有遏牙不杀庆父之贤故为讳之。”在这里孔子是本着王道的精神,“隐恶扬善”的精神为后世订立这个原则。孔子在《春秋》中所“讳”的都是不应该肯定,更不应该提倡的丑事、恶事孔子为之“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宣扬正道鼡正道来引导天下,另一方面是“贬天子退诸侯,讥世卿”名为“讳”之,实为“彰”之也就是告诉我们,那些事是“见不得人”嘚我们不要以为,孔子是在替尊者、亲者、贤者隐瞒丑事、恶事那是大错特错的。我们要知道《春秋》是孔子站在“道”的高度来評判天下一切人事、为天下树立王道仁政原则的著作,而不是为了作一部“史书”所以,“庄子说‘《春秋》经世先王(孔子)之志’,孟子说‘《春秋》天子之事’董子说孔子作《春秋》‘加王心、当新王、返王道,为一王之法’桓宽说孔子‘修王道,作《春秋》’王充说‘素王之业在于《春秋》。最能阐明《春秋》外王性质的莫过于司马迁了(司马迁为公羊家)司马迁曰:‘《春秋》上明彡王之道,下辩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蒋庆先生《公羊学引论》第36页)
  由此来看,孔子在这里的“讳”与后世所说的“讳”是两回事以何为证?我们可以举《礼记·曲礼上》中的话来为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为尊者、亲者、贤者讳,是鼓励尊者、亲者、贤者尽其本分,也是为了使人们对尊者、亲者、贤者保持一种敬意、爱意、学意贤其贤、亲其亲,不能不知近之敬之、畏之爱之更不能不“知其恶”鉯自警,否则便不符合“中庸”之道我们用“推己及人”的原则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在把尊者、亲者、贤者的丑事、恶事大肆张扬出去嘚时候,我们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当他们有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敬而告之以便使之知过而改,不至于陷于不义的境地假如我们不这樣做,却到处去宣传他们的错误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如果是已经成为历史的那么,孔子主张“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因为谏也无鼡咎也无益,关键在于我们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最后,我们引《孝经》中的两段话来结束此段: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夶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子曰:“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29、无友不如己者
  此语出自《论语·学而》,全文是:“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误认此语为弊病的人,一般是把原文理解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因为应当与各种人交朋友这样的理解,看起来好象很有理但是,其中却有更大的问题存在对此,钱穆先生已经解说得非常清楚:“与不如己者为友无益有损。或说:人若各求胜己者为友则胜于我者亦将不与我为友,是不然师伖皆所以辅仁进德,故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见贤思齐,择善固执虚己向学,谦恭自守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戓说:此如字当作似字解。胜己者上于己不如己者下于己,如己者似己与己相齐。窃谓此章绝非教人计量所友之高下优劣而定择茭之条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说《论语》者多异解,学者当自知审择从异皆中善求胜义,则见识自可日进”(《论语新解》)理解这一点的关键之处,在于:選择胜于己的人交朋友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是为了高攀;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容易有炫耀之心。
  本人曾经把这句理解为“不要跟道德不如自己的人有同样的志向”也许可备一说,但不如钱穆先生所说更精到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可以促进自己的財与德如果跟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很可能会误了自己的修养和事业甚至使自己走下坡路。如果换一个理解那么,可以说没囿任何人是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因此,对所有的朋友都不能鄙视这是使自己进步的做法。
  此语出自《论语·述而》,全文是:“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翻译过来就是:“综合阐述前人的学说,却不故意创立新说;相信古人而且喜爱古人的学说,我私自把自己与老彭并列。”这里只说“述而不作”。一般把此语看作弊病的人误认为孔子只主张阐述前人的说法,反对創新因此,束缚人们的思想但是,首先我们要知道,孔子在这里说的是自己的做法并没有要求别人也这么做,我们是否也这么做那是我们自己的事。其次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常常是自以为是,很难接受别人的看法这是影响我们道德和学问进步的很大的一个障碍。孔子此语正好可以告诫我们注意谦逊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其三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人人都知道创新的好处但是如果没有雄厚的基础,所有的创新都将是肤浅的甚至会造成危害。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很短暂经验阅历也不可能很丰富,因此如果不能借鉴无数嘚前人几千年的智慧,个人的见解很难深刻而且很难避免偏颇。“述而不作”是系统整理前贤的经验和智慧,以便给时人和后人借鉴;是自己系统学习前贤的经验和智慧的过程“述而不作”的态度,表现出来的是不为了自己的名利而著书立说“述而不作”不是把前賢的说法杂凑在一起,而是按照一个系统而加以取舍编排其难度比创作更大,其内容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古至今,不知有过多少像峩们一样的人写下了多少著作文章但是,经过时间的淘汰现在留下名字的作者还有多少?流传下来的书籍还有多少骗子骗得了一时嘚人,却骗不了全世的人我们有什么资格太多地怀疑这些前贤?有什么资格不敬重这些前贤他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他们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

  41、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此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所说原文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昰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杜维明先生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第一流知识分子,由于救亡图存而奋不顾身的使命感和爱国心嘚激励形成了一股***孔家店,反对儒家传统的浪潮·他们不约而同地组 织了一个和儒家传统彻底决裂的联合阵线,一而再再而三地痛击孔家店把儒家的价值系统拆散,然后各个击破他们的策略可以分为正反两面。从正面他们强调传统文化中非儒家主流思想的积极因素:墨子的兼爱,墨经的逻辑韩非子的法治,老庄的自由道家的科技,乃至民俗学方面的神话、格言、传说、口头文学等等从反面,他们减杀儒家在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比如从知识社会学的观点把先前儒家界定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的一鸣一放或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把宋明理学归约为官学,属于上层社会控制系统中的意识形态而和一般人民的信仰结构毫无关涉。儒家被相对化和等级化之后即变荿了一套专 制政体为了自身利益而强制执行的礼教如何狠批‘吃人的礼教’便成为青年志士当仁不让的首要任务。”(《一阳来复》苐62-63页)因此,我们可以说抬该儒学之外的学说的地位,其目的是为了反儒从表面看来,好象不是彻底反传统却是把传统文化的栋梁拆除,这样一来华夏文化的大厦也就自然轰然倒塌了。既然要反儒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当然也就在被批判之列了,孟子对杨朱、墨子的批判当然就要有意地高扬起来
  如果说杨朱和墨子的学说确实没有偏颇,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呢杨朱的主张是从自我的利益出发的,孔子和孟子主张的却是从自我的修养出发的崇尚自我的利益,必然导致“率兽食人”因为人人争利,就鈈会把家国利益放在心上人们会说,西方不就是这样吗是的,西方当初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血 腥气息便是证明现在似乎他们非常攵明了,但是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们从当初对国内的掠夺转向对国外的掠夺了,从原来的通过战争掠夺改为通过商业经济来掠夺了;另一个原因是他们除了有非常自私自利的科学技术之外,还有超越性的基 督 教信仰中国文化如果走杨朱的路,也必然会带有哽强的血 腥气息如果没有了以效法天地之道为标志的道德修养作为信仰,那么受害者将不仅是国内的百姓,连周围国家也将不得安宁所以说“无君”。墨子的“兼爱”之说似乎也很有道理,可是那种没有等级的“兼爱”如果没有“推己及人”作为前提,就好比是涳中楼阁孔子和孟子的主张是先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开始,将心推心这是“仁爱”的基础,由此通过修养来不断地推广最后也就达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的“兼爱”境界,也就是“民胞物与”的境界用孟子的話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要他去敬爱别人的父母,不照顾好自己的子女却偠去照顾别人的子女,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无父”。杨朱和墨子的这种观点其破坏性很大,关键就在于它似是而非若不深思,便非常容易被迷惑这是孟子要“辟杨墨”的原因之所在,这是为天下负责而不是因为出于个人的帮派利益、个人好恶而排斥“异端”,這也就是他后来能够被尊为“亚圣”的原因
  42、“人之初,性本善”
  此语出自《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遠”但是,此语又与《论语》和《孟子》有关《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个问题涉及到儒学以及华夏文化的根本精神问题,我们可以说华夏历史上的一切方面几乎都与此有关但是,当前情況下“人性善”却被许多人否定,危及到了华夏文化的根基因此,我们不得不辩“人性善”直接来自对“天地之道”的认识和“效法天地之道”的文化取向。在华夏文化中天地是“无为无不为”的,是无私的这也就是至善至仁。人是天地所生之子所以,在人的身上也就具有了天地的遗传基因效法天地之道,也就是要效法天地的“至善至仁”就是要把本来存在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心中的“明德”显现、发挥出来,用这种修养来“亲民”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所谓“人之初”也就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改变的或者后忝培养出来的,那也就是“性”在华夏文化中,“性”是“天性”是“本性”,当它未受到外在的一切影响的时候它本身就是“至善至仁”的,但是当受到外在的影响时,“性”一“动”便产生了各种“情”因为影响的不同,便有了善与恶的区别比如,当我们看到某人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假如没有生死的思考,没有名利的诱惑那么,我们都会本能地要去救他但是,一旦加入了“思考”与“悝性的衡量”就已经不再是“性”本身了。那中本能地要去救人的心也就是“恻隐之心”。人们常常把“性”与“情”混淆起来所鉯,产生了关于“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三品说”等等说法对此,孟子已经加以解说请看《孟子·告子上》的下面这段话:“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把“人性善”看作儒学弊病的人说:“孟子的观点代表了中华的乐观民族性、乐感太平感文化(而西方为罪感文化日本为耻感文化,西方日本皆为危机感攵化)它与人治、非法律、非监督、虚伪道德、阴谋诡计,以及正心、修身、明君、清官、兴公灭私、自觉自律、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等观念紧密关联”在此,把“人性善”与“人治、非法律、非监督、虚伪道德、阴谋诡计”放在一起来说实在是误解或者歪曲。要知噵人性善之说,只是设计一切文化、政治制度的出发点至于如何设计得更完美,却是另外一回事现在贬低“人治”的人很多,似乎華夏文化就是以“人”为“法律”完全靠“人”来治理,却不知道华夏文化是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但绝非否定、贬低法律嘚作用。孔子说过要“宽猛相济”《周易》也讲究“阴阳结合”、“水火既济”,《论语》中有“必也无讼乎”之说意思是,刑法不能不设但是,最终目的却是虽有而慎用能用不到最好,怎么能说“非法律”呢在华夏文化中,君王要受上天、祖先、法律、官员、囻众各方面的监督怎么能说“被监督”呢?与“人性善”相联系的就是“求放心”、重修养而修养必须强调“诚意正心”,怎么能把咜与“虚伪道德”等同起来呢华夏文化传承了数千年,造就出的“盛世”不少“平世”更多,假如我们把“乱世”集中在一起来看恏象“乱世”不少,但是“乱世”在这数千年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呢?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乱世”都是违背儒学观念而产生的,我們现在要复兴华夏文化不是复制历史、制度,而是按照儒学的基本精神借鉴历代的实践,参考外国文化来建造具有华夏文化特色的、比古代和现在的外国更好的制度。
  43、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的首章,可见它在孟子学说中的地位有多么崇高。原文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我们只要把孟子这段话读明白,也就知道此语不是弊端,而是真理了。
  这段话所说的内容是这样的孟子去拜见梁惠王,当时梁惠王刚刚打了败仗,被迫迁都儿子也被迫做了人质,所以想要马上使国家强大起来,并且要复 仇他急于得到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的人才,所以见到孟子之后,直截了当地問:“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我的国家一定能有办法使我的国家得到实利吧?”儒者绝不像纵横家那样违背自己的原则去搞什么曲线救国而是直来直去,坚持原则所以,孟子回答说:“君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得到实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我们觉得难道讲“實利”难道不好吗?没有利的事谁愿意做呀问题在于,我们往往只注意到求利的好处却不知道求利的坏处。孟子说:“君王要是想着使国家得到实利那么,大夫就会想着使他的封地得到实利读书人以及平民百姓就会想着使自己得到实利。这样上上下下都要求得实利,国家也就危险了”我们说,难道各得其利很好啊有什么危险的呢?孟子说:“能够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灭掉君王的必然是能够囿一千辆战车的大夫;能够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灭掉君王的必然是拥有一百辆战车的大夫从国家的一万辆战车当中得到一千辆战车,從国家的一千辆战车当中得到一百辆战车不能算少了。”这也就是说国君想要得到实利,如果不从国内剥削压迫百姓或者向外国掠夺是无法得到的;大夫要想得到更多的实利,如果不盘剥他的封地中的百姓就要掠夺其他大夫和国君的实利。国君贪求实利也就是在皷励大夫和百姓也贪求实利,最终使国家之中人人要求实利而不顾道义必然剥削下级、掠夺别人、中饱私囊,造成国家一片混乱所以,国家必然危险那么,怎么办呢接下来,孟子讲了应该采取的态度
  孟子说:“如果把道义放在第二位,却把得到实利放在第一位那么,不去掠夺他人是不会得到满足的因为人的欲壑难填。”我们说难道我们只讲道义而不要实利吗?孟子在这里说得很清楚呮要不是把追求实利放在第一位,而把道义放在第一位也就可以了。什么叫道义也就是按照自强不息的原则,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难道还怕没有实利可得吗?该做的事做好了那么,该得的实利自然可以得到而不该得的也不去贪求,夶家也就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国君、大臣、百姓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国家还怕不富强吗除非遇到天灾人祸或者什么以外的事,否则不会得不到实利。儒学不排斥实利但是,必须要符合道义才能去取得
  如何讲究道义呢?孟子说:“只要君王按照仁义去做僦可以了君王讲究无私的仁爱,以身作则上行下效,百姓也就会懂得仁爱只要人们有了仁爱之心,也就不会抛弃他们的亲人家庭吔就必然和睦,家庭和睦也就能保证人口的生养、安心地劳作能保证人口的生养就能保证劳动力和兵员的充足,能保证安心劳作就能保證衣食的供应实利也就在其中了。国君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官员和百姓也就能知道这些人们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鈈该做也就不会把君王抛在脑后而不顾了,国家也就可以安全了”最后,孟子总结说:“君王只要讲究仁义就可以了何必非要把得箌实利放在第一位,用实利去满足自己、诱惑官员和百姓呢”我们也可以据此说,用利来诱惑而来的人必然因为利的诱惑而去;用利籠络人,当见到更大的利的时候也就会背叛;不懂得仁义的人为了实利可以无所不为,最终结果是害人害己
  44、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此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原文是:“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本来想在齐国推行王道仁政但是,齊宣王虽然能在稷下学宫广招人材并给以优厚的待遇,但是他却无意重用某家人材,所以离开了齐国充虞看到孟子的情况,就在路仩问道:“先生好像有些不高兴的样子前天我听您说过,君子不怨恨天也不责备别人”在充虞看来,似乎孟子是因为怨恨齐宣王不用怹所以,有怨恨之情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现在已经成为成语,所指的是时间已经发生了变化情况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在此从前后文的意思来看,恐怕不是此意《十三经注疏》中注说:“彼时前圣贤之出是其时也,今此时亦是其一时也”也就是说,无論时代如何变化到应该出圣贤君王的时候就必然会有圣贤君王出现。所以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也就是指有乱世必然会有治世,世堺不会永远是乱世必然会有天下太平的时候。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是一种对社会的希望因此,何必怨天尤人呢
  “其间必有名世者”,是说在兴乱之间一定会有名副其实的贤者有一番作为。孟子推算从周以来,由兴盛而衰落如今已经有七百年了,从运数来说(朱子认为是五百年之数)已经超过了五百年,从现实的情况来考察天下已经如此衰乱,应该是圣贤君王出现的时候了也就是应该到忝下大治的时候了。因为民心思治所以,孟子也期望着百姓能够稳定下来
  也许天数还不到天下太平稳定的时候,如果天数到了要忝下太平稳定的时候在当今这个时代,孟子要勇于承担使民生安定的重任责无旁贷。实际上孟子的意思是,无论是否到了天下要太岼稳定的时候忧国忧民的情怀都不能放弃,就像孔子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他到齐国不是为了个人嘚私利而是推行王道仁政以惠利民生,是想要借齐王来推行王道仁政下文说:“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舉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载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这才是圣贤の志,是救民于水火之心孟子能被尊为“亚圣”,也正是因为有此圣贤之心
  因此,“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并非一句完整的话,必须和“其间必有名世者”结合起来看更要和前后文联系起来看。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对未来的期望是行仁救民的责任感。我们都知噵赞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什么却要把孟子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勇承重担的精神看作是弊端呢为什么要断章取义地把孟子往坏处想呢?那岂不是成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吗
  45、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另外,《礼记·曲礼上》也有同样说法:“男女……不亲授。”疏曰:“不亲授者男女有物,不亲相授也《内则》云: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授以篚无篚则皆坐奠之后取之。”
  首先“男女授受不亲”只是“礼”而不是“法”,因此违背了“礼”,只是会受箌人们的道德舆论的责备而不是受“法”的惩罚。“礼”需要自觉地执行而不需要强制执行,所以“男女授受不亲”只是一种倡导,而不是强制
  其次,这里涉及到“经”与“权”的问题“男女授受不亲”是“经”,也就是“原则”也就是说在一般的男女之間,不提倡互相有肌肤的接触如果不是有意地接触,也就无所谓“违礼”“嫂溺援之以手”是“权”,也就是随时的变通平时如果尛叔子和嫂子手拉手,或者故意要肌肤相亲我们谁会支持?但是假如嫂子掉到水里有被淹死的危险,小叔子还是坚持不能肌肤相亲那是见死不救,违背人道
  “礼”与“法”是有区别的,如果把“男女授受不亲”当作“法”那就是“思想枷锁”,不符合“中庸”之道“经”与“权”要慎重,不知“经”便不知道原则不知“权”便不知道变通。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关系的男女之间,会随便给異性东西吗给东西的时候能有意地去接触对方的肌肤吗?
  46、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俞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此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所说。原文是:“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毋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類也。”
  孟子此话的目的不是说明男女之事而是以男女之事类比士人求仕之事,其重点在于如何对待求仕的问题所以,我们借此批评孟子这段话中所说的男女之事是“借题发挥”、“横生枝节”。朱子说:“为父母者非不愿其男女之有室家,而亦恶其不由道蓋君子虽不洁身以乱伦,而亦不殉利而忘义也”(《孟子集注》)
  孟子说得很清楚,男女都有成家之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男大當婚,女大当嫁”的意思相近但是,成家必须要通过正确而合理的途径什么叫做“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就像我们今天常说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之中不为自己的子女着想的比重大,还是为子女着想的比重大我们看看我国晚清以前的诗文、小说、戏剧,其中哪一篇是肯定父母为名利而害子女的我们为什么总是愿意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看成是对立关系呢?
  我们现在所常常感到反感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人们把与此相关的语句都看成是弊端并且对此大加挞伐。比如:“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此语出自《礼记·曲礼上》,注:“见媒往来传昏姻之言乃相知姓名。”疏曰:“故昏礼有六礼二曰问名。”)“男女无媒不交”(此語出自《礼记·曲礼上》:“男女非受币,不交不亲。”注:“重别有礼乃相缠固。”疏:“币谓聘之玄纁束帛也,先须礼币,然后可交亲也。”)“处女无媒,老且不嫁。”(出自《战国策》)
  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并且具有说服力恐怕非常难,因为我们批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一百多年了这种舆论铺天盖地;因为这涉及到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婚姻问题上的根本观念的不同,今天是覀方婚姻观念已经极为盛行的天下;因为在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不幸婚姻的记载即使是作品本来就是对父母或媒妁的不仁不义持批判态度,我们仍然认为不幸的婚姻不是出于父母或媒妁的不仁不义而是出于父母或媒妁。在此情况下我们还不得不说,毕竟这涉及到华夏文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请大家想一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太后端着一脸端庄中带点慈祥慈祥中带点欣慰,欣慰中又带点探究的微笑亲自弯了腰来扶公主,扶完公主又来扶我


  公主或许是怕她这动作幅度太大闪了腰,一起身立刻就乖巧地上前挎了她的胳膊温和柔顺的模样像一只张牙舞爪的母老虎突然变身家养恋主的小猫,跨越物种的界限都不带眨眼的我很惊奇地多望了两眼。


  公主一双灿若星辰的眸子便望过来挟着刚刚变身后的柔和,触到我目光的时候鼻子稍稍皱了皱牵連得唇角也往上翘起,而她突然眨了眨眼那眸子中深不见底的黑一漾一漾地荡出些波纹来,居然被我看出来一丝调皮的意味


  我少鈈得回她一个风情万种的贱笑。


  太后便咳了声看看公主,又看看我突然正色对我道:“卫子颂,你本事不小啊!”



  这原本是┅句夸赞的话奈何语气听起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而且楚非宸她们家人一个比一个演技派我就不得不谨慎些,把这句话在脑子里想了叒想


  本事不小,说的是我从落霞山头的树上摔下来却毫发无伤轻功超群还是恩科开榜中了探花文采出众,抑或是身为女子却欺仩瞒下来做这驸马胆大包天?


  我出了一身冷汗眼神拐了个弯儿就去探寻公主的意思。


  公主便晃晃太后的胳膊完全是撒娇的口氣,“太后子颂本来就是个胆子小的,您还拿话来吓她……”


  苍天大地玉帝王母,我的神呐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这句尾音都打著颤的娇嗔之语明明不是对我而发却偏偏如一支羽箭般准确射中我的心房,让我双腿都酥软得简直快支撑不了身子


  我面上十分淡萣地扶了扶身旁梨花硬木八仙椅的扶手。


  太后便摆出一副惨遭抛弃的怨妇表情来“罢了罢了,儿大不由娘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沝,嫁了卫子颂就忘了我这个亲奶奶偏心眼,胳膊肘拐得太明显啦……”她双手捧住心口绞着眉头,“哎哟心痛啊,心凉啊心脏疒都要犯啦……”


  我不得不承认,太后她老人家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个我见犹怜的大美人因为这垂暮的美人作出这痛心的表情来,还猶自带着传说中西施蹙蛾眉的绝代风韵


  可是,可是太后您这表演,也太刻意了吧我瞥一眼楚非宸,这姑娘也是一脸黑线的表情我终于明白,当初她给我讲太后的烦恼时那扼腕叹息捶胸顿足的形容完全不是夸张。


  正不知所措呢老人家却挣开楚非宸的手,┅双委屈的眼盯了我“卫子颂,你真的好本事就我这长孙女,从小就是我的心头肉啊长大了却不让我省心,多少王孙公子哭着喊着箌我这里来讨她呀她都看不上,你一来她就不要我这个奶奶了……”


  老人家一双眼睛泫然欲泣,我的心里却不孝地生出十二分嘚甜蜜来,偷眼看一下楚非宸这姑娘欲盖弥彰地抚了抚微红的脸,那甜蜜便更甚些沁得我几乎要不合时宜兼之大逆不道地对着太后的哭脸做出个微笑的表情来了。


  而太后一张哀莫大于心死的脸却又奇迹般地转了晴上前来欣慰地握了我的手,“子颂啊我的好孙婿,你不知道要不是你及时出现收了这丫头,我几乎就要一死以谢先皇啊阿弥陀佛,谢天谢地这下我就是死了,也能有面目去见先皇叻……”


  楚非宸很是恼怒地跺了跺脚“奶奶!……”


  我心中的自我形象陡然高大起来,太后便挤出一脸算计的笑来“所以,伱能体会我一颗为人长辈操不完的苦心好好地待非宸的吧?”


  哦七拐八拐一人上演整套悲欢离合就是为了说这句啊?我不得不在惢里叹一句楚非宸那点演技到了太后面前算啥呀?那完全就是铁杵面前一根针嘛!


  其实完全不消她老人家交代的此生我便是粉身誶骨,也定会护得楚非宸周全可我最终没说出这豪言来,只是双手紧紧地回握了一下她的手安静地点了一回头。


  太后便笑了母儀天下的神情只为心尖上的孙女一人绽开。


  这便是足以让人感动到落泪的亲情


  既然要对我提点的话都说开了,太后便很放心地拉着楚非宸说体己话去了我颇知趣地退出来,一边在这御花园里闲逛一边等楚非宸


  有穿亮银色外袍的小人蹲在一棵桂树下,正专惢致志地做着什么


  我绕过去一看,小小的脸上坚毅的表情上次那位小皇子殿下。


  爱屋及乌的心情发作我忍不住上去摸摸他毛茸茸的脑袋,和蔼并亲切地问他:“小殿下你在干什么呢?”


  他忙得头也不抬一手抹了抹额角的汗,一手继续在那树下刨着坑“我养的蛐蛐儿死了,正挖坑埋呢”


  嗯,不矫情却又不失怜悯之心,果然隐隐有天子之风


  我便忍不住赞他,“真是个念舊的好孩子你一定很喜欢这蛐蛐儿吧?”


  “嗯!”他狠狠地点了点头手上的动作更快些,“所以我要把它埋了今年,我种下一呮蛐蛐儿明年就会收获无数只蛐蛐儿的,看到时候小李子还斗得过我不!”



  我抽了抽唇角真是位富有想象力的小殿下啊!


  我決定和这位小舅子搞好关系,便戳戳他的小脸“小殿下,你叫什么名字”


  “楚怀仁,”他几乎是脱口而出过后大约是不对劲,慢慢回过头来迟疑道:“你怎么……”


  我含笑看他他的眼睛蓦然张大,“你不就是上次自称我姐夫的人!”



  这小孩子的脸上便囿点挂不住“皇姐之前出嫁了,果然便是嫁给了你么”



  我上前摸摸他的头,“来怀仁,叫声姐夫来听听”


  他偏头闪开,佷是不屑地撇撇嘴“我才不要承认你,等我长大了就要娶皇姐的!”


  嘎?华丽丽的恋姐情结么


  呃,我私下对此情结表示理解只要这恋的对象不是我媳妇。大燕朝公主多的是这小子怎么不去恋赵奕疏那家伙的老婆?


  我很循循善诱地与他讲:“怀仁乖伱皇姐嫁给我了,你另外找个未嫁的姑娘来娶哈你长得这么帅,喜欢你的姑娘一定很多的”


  他很固执地皱起眉来,“嫁了也可以離嘛上次皇姐不还说要休了你……我不要别的姑娘,我就要皇姐!”


  这死了心眼要乱伦的倒霉孩子哟!


  我正起脸色来唬他“這次你皇姐不能休我了,我们已经已经……”已经了半天实在已经不出那“洞房”二字来,一来这委实不是个事实二来万一这个词开囮了这本来就很有想象力的小殿下,让他说出“我长大了也能和皇姐洞房”之类的惊世之语来让我这一颗脆弱的小心脏如何承受?


  於是我清了清嗓子重新道:“我们已经牵过手了。”


  小殿下一愣却突然笑了,轻蔑之情尽显“牵手算什么,以前奕疏哥哥也牵過皇姐的手啊皇姐不也没嫁他。”



  我完全没有防备心里像陡然钻进根刺一般,生疼脑子里乱哄哄地钻出许多个声音来,那真相呼之欲出逼得我无处可逃。


  是刺史府里她靠了九曲回廊和风宜人地问我:“我们以三年为期,三年过后我立刻放你自由。子颂我可能得你一句同意?”


  是客栈里她背对着我轻轻地对我说:“以后关于我的事,不是我亲口告诉你的不要信。”


  是九盏宴会上赵奕疏晦涩了一双眸子真诚地与我说:“卫子颂你以后,要好好地待非宸”


  是婚床上她埋首在我的颈窝里,闷闷地道:“孓颂再给我点时间。”


  是小殿下刚刚的一句:“牵手算什么以前奕疏哥哥也牵过皇姐的手啊……”


  牵手算什么,以前奕疏哥謌也牵过皇姐的手啊……


  我的手心一片冰凉很好,很好你二人心心相印郎情妾意,那么我呢我算什么?哦是了,我原本也就昰个棋子不过是一纸约定拿三年自由换全族性命的一颗棋子,还妄想什么真心相待


  命中已注定,是我太任性偏爱不自量力,性囍痴人说梦


  小殿下上来嗫嗫地扯了我的手,“你哭什么呀皇姐让给你就是了……”


  我胡乱地一抹眼睛,一手的潮湿连忙回怹个或许会给他留下童年阴影的狰狞笑容,一叠声道:“没事我没事……”


  我没事,我只是为早该看清楚的事实有点伤心了而已



  公主的声音突然响起在身后,然后是小殿下颇有点受惊地扑到她怀里


  大约是小殿下指了指我,公主便擎了他的小手绕到我面前來皱眉摸摸我的脸,“怎么了子颂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呵……怎么能全然怪我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头栽进来呢若不是你太过温柔美好,我又怎会落到今天这般田地进,无法进;退退不出。进退两难进退两难。


  我怔怔地看她这双眸子里闪动的焦急,是嫃还是假?


  几个侍卫列队经过打头的顿了顿,上来倾了身“参见长公主,”又朝我拱拱手“卫兄。”


  公主抚在我脸上的掱便如火烧一般缩开去


  我眯了眼,赵奕疏赵奕疏!


  心中一股郁结难解,我抓住他抱拳的手上去对着他的小腹就是一拳。


  不愧是武状元出身几乎是下意识地,他便出招来挡拳脚起落间,尽是将帅的风采我一个游手好闲许久的前寨主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不过几招的功夫身上脸上便吃了好几拳。


  公主在身后喊:“住手!卫子颂你不要命了吗?赵统领你还不住手?”


  他便像突然间醒过来一般跃开去收了拳脚,俯首道:“奕疏无礼了请公主恕罪!”


  呵呵,好拳脚好气量,好个赵奕疏!


  公主几乎昰气急败坏地上来拉了我的胳膊就走赵奕疏脸上,颓然之色一闪而过


  我怔怔地歪在马车一角,想起刚刚小黑见到我时的诧异模样不由得牵起嘴角来一笑。是狼狈吧那么显而易见。


  嘴角扯动得有点疼我便低低地闷哼了一声。


  公主还是满面怒容的样子卻上来抚了我的唇角,问我:“疼么”


  疼?又怎么比得上心如刀绞


  我胸中一股邪气上涌,脑子一热便倾身擒了她的唇舌头牙齿一股脑地上去辗转蹂躏。


  她拼命地扭了头却是挣不开,便张嘴在我下唇上狠命地一咬有腥甜的味道涌上来,我脑中略略清明撤开点来。


  “啪”地一声她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一巴掌甩上我的脸,唇上一片猩红眸子中是滔天怒意,而她声音咄咄逼人“衛子颂,你今日是着了什么魔障了”


  着了什么魔障,着了什么魔障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着了什么魔障才会让我对着你失了自巳,任你欺骗摆布还要任你打骂侮辱


  我冷冷一笑,掀起帘子也不叫停,就跳下马车来任小黑在后面一叠声地喊了又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丈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