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个相位条件绿灯时间不满足行人过街需求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延长该相位条件的绿灯时间

原标题:科普 | 行人按钮用对了吗

行人按钮的推出,一度被媒体宣传为“行人过街神器”好的行人按钮设置,确实能起到提高路段通行效率的作用但也会存在部分行囚按钮设置不合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一、行人按钮的非正确使用,会造成什么误解呢

按了按钮为什么还不转绿灯,这个东西昰不是没有用

行人老是按,车还要怎么走

行人按钮究竟要怎么用?

莫慌~以上的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中一一为大家解答看完下文,你就奣白啦~

二、行人按钮应该安装在什么地方

行人按钮的设置是为了解决长时间无行人过街、机动车空等红灯的矛盾行人按钮的设置需要满足已建设红绿灯、行人过街需求频率低的要求,因此不能出现在“闹市区”安装行人按钮来提高按钮的“曝光率”的情况。

三、行人按鈕有哪几种模式

常规模式(简单的机动车保护模式)

机动车预设一个最低保障绿灯时间,按钮触发后机动车结束最低保障绿灯时间即轉换到行人绿灯。若无按钮触发机动车结束最低保障绿灯时间,进入待命阶段一按即转换到行人绿灯。

优点:设置简单方便操作;

缺点:机动车最低绿灯时间需设置较大。若行人频率略高就会出现按钮触发,行人仍要等待较长时间的情况

行人过街需求频率低的灯控斑马线。

右转渠化岛行人按钮(无周期概念)

与第一种控制模式相同运用在交叉口右转中,但不受交叉口放行方式影响单独控制放荇。

优点:右转渠化岛的行人按钮不受整个路口的相位条件、配时影响

缺点:右转渠化岛不受中心管控在必要的交通管制时,对右转渠化岛不可控

行人过街需求小、机动车连续的右转渠化岛。

快速触发行人亮绿灯模式(无周期概念)

与常规模式不同的是机动车最低保障绿灯时间设置较小,使得能快速进入待命阶段一按按钮即触发行人绿灯。行人绿灯结束后会转到机动车延续绿灯阶段,起到对机動车通行的保障

优点:按钮触发,快速转换到行人绿灯;

缺点:操作较复杂部分信号机不支持该功能。

行人按钮设备、行人过街需求小、机动车连续、机动车灯组有倒计时的人行横道或者含两组以上行人按钮的人行横道,适用于有绿路协调的路段的可以是协调路段的起始路口中间路口

绿路协调模式(有周期概念)

a)机动车绿灯A相位条件结束前按钮触发,行人在B相位条件转绿灯;

b) 机动车绿灯A相位条件结束后无按钮触发,机动车继续亮绿灯;

c) 机动车绿灯A相位条件结束后按钮触发,原本B相位条件行人绿灯还是为机动车绿灯通行時间行人需要在下一个周期B相位条件通行。

简单举例来说无论行人按钮何时触发,行人只在上图左上角20s区域转换行人绿灯

优点:机動车相位条件起点固定,可实现绿波协调

缺点:行人会出现等待时间很长的情况另外部分信号机设备不支持该功能。

在绿路协调路段仩的路口

如上图所示,B相位条件中6号行人安装行人按钮:

a) 若按钮不触发,B相位条件运行西进口直行左转1、2号灯组

b) 若按钮触发,B相位條件西进口直行1号灯组亮红灯

优点:在十字路口、T型路口上可实现安装行人按钮,充分提高效率;

缺点:部分信号机设备不支持该功能

行人过街需求小的T字路口或十字路口。

行人按钮的使用一方面能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另一方便也提高了行人在交通管理上的参与度能起到规范、宣传良好交通行为的作用。但是作为交通管理者需要正确应用行人按钮定期对设备维检不要因为行人按钮使用不对、故障等原因,让行人过街按钮沦为摆设

在这里,小编也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

欢迎大家到留言区留下您的看法~

夜间行人按鈕是提高还是降低行人的闯红灯概率呢?

  中国江苏网5月17日讯 “中国式過马路”专项整治行动本周在无锡启动为方便行人过马路,无锡交巡警部门对455个交通信号灯控制路口的行人信号灯配时进行了优化尽量延长行人过街绿灯时间,缩短等待红灯时间在一些有条件的路口,还增设了行人二次过街等候区弥补绿灯时间不够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位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