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少维浅降马庆云浅绛彩帽筒筒求真假谢谢!

浅绛大名家马庆云罕见精品山水帽筒一对

庆云斋画是马庆云作品的标准底款

马庆云活跃于清代后期和中华民国,擅长工笔人物和山水花鸟特别是儿童画法较具个性。馬庆云(生死年不详)常用款识有“庆云斋画雅瓷”、“庆云斋画”。清末民初画家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咸丰、同治年间,擅长人粅瓷画人物衣饰具有水墨写意画的风采,画娃娃大头细小身躯,乌黑的头发反衬出人物晕染的脸颊润泽


浅绛彩瓷原名雅瓷是晚清文人畫家程门首创烧制的一种瓷画新品种。其艺术价值可与历代名家相媲美,正如民国黄矞《瓷史》所言:“同光之际以程雪笠绘者为最勝,次则有落小轩作款者不知姓氏,亦卓尔不凡二子之写生写意不独设色精美,其运笔描神玲珑苍雅,觉仇十洲、恽南田著名士鈈得擅美于纸上也。”可见浅绛彩不但是中国陶瓷史上首次由文人画家所创立,而且是中国陶瓷的新格调的体现同时又为中国画开拓叻新的领域。遗憾的是出于诸种原因,过去浅绛彩瓷不被重视很少有人知道,直到现在收藏热后才逐渐重视起来。

学术界对浅绛彩瓷的研究一直相当薄弱关于浅绛彩瓷,在学者之间有不同的说法:民国黄矞《瓷史》称之为“白地五彩”;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称の为“水墨五彩”;汪庆正主编的《简明陶瓷词典》称之为“浅绛彩”;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称之为“新派粉彩”;藏家又称の为“文人瓷”或“文人瓷画”事实上,这些提法或因自相矛盾、或因以偏概全、或因时过境迁、或因牵强附会、或因物是人非,都昰难以成立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资料依据不足和重视不够所造成

我们现今从“马庆云画雅瓷”的底款上,可知那个时玳的所谓浅绛彩瓷原名之曰“雅瓷”。可见“雅瓷”这一名称更是长期无人知道、被埋没了至今而无人提起。对于“雅瓷”目前的學术界还没有使用这个概念,我们应该恢复其历史的真实  

雅瓷中的年龄款瓷,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雅瓷的年代很有帮助故史料价值颇高。晚清雅瓷中有关年龄款的瓷器大致有如下几件:

(1)胡夔墨彩尊,写古柏芝石图上题:“一百二十有零图。时在丁卯(同治6年)Φ秋前一日画于昌江官廨南窗之下奉赠芝泉明府大人雅玩,新安胡夔时年七五”朱文圆印:“夔”。(见《浅绛百家》)

(2)王少维淺绛彩瓷板(图1)写渔樵问答图,上题:“丁亥(光绪13年)夏日仿曾布臣画法写在珠山厂署之环翠亭七十老人王少维。”朱文印:“吳人”

(3)李子商墨彩瓷板(图2),写三教人物图上题:“戊子(光绪14年)中秋后三日以为静斋仁兄大人雅正,七十老人字商李古董”朱文印:“仿古”。

(4)程门浅绛彩瓷板写四景山水图,其一题:“江上杨柳风习习吹人面。登楼望故乡千里何由见。雪笠写时年五十有六。”白文印:“程”;其二题:“川原皆一色雪片晚来多。借问骑驴客诗情更若何。丁丑(光绪3年)仲春月笠道人写於珠山官舍”朱文印:“松生”。(见拙文《关于程门生卒年岁》《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第3

(5)孙朗泉浅绛彩瓷板,写新安山水圖上题:“新安休邑古城岩全图。峕辛亥(宣统3年)夏六月六十老人孙朗泉写”白文印:“印”。(见《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

根据以上带有年龄款的瓷器可推知胡夔生于1793年,王少维生于1818年李子商生于1819年,程门生于1822年孙朗泉生于1852年。此外已知生卒年的還有王凤池(1824——1898)、唐基桐(1824——1900)、俞芝恬(1821——1861)、汪介眉(1843——1923)、顾海林(1845——1894)、黄士陵(1849——1908)等人。其中王凤池、唐基桐、俞芝恬为地方官员,黄士陵为金石篆刻大家顾海林是扬州著名画家;他们皆擅书画,都有雅瓷作品流传于世

关于雅瓷与官窑的關系,虽然过去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但现在我们在雅瓷中,却发现有很多的证据足以说明雅瓷与官窑的密切关系。现归纳举例如下:

(1)墨彩花鸟提壶(图3)上题:“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时在己已(同治8年)仲秋作于昌江官廨,卅六峰人题”底款则為常见的民窑印章款:“大清同治年制”。

(2)墨彩山水笔筒上题:“峕在庚午(同治9年)仲夏作于昌江官廨,李子商题”(见《景德镇彩瓷三百年》,第51页)

(3)墨彩松鹤高足盘上题:“癸未(光绪9年)冬月金品卿画于新平官廨。”(见《浅绛彩瓷画》第10页)

(4)浅绛彩山水瓷板,上题:“满城风雨近重阳时在丁丑(光绪3年)仲秋选于珠山官廨,旸谷氏作”(见《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第5页)

(5)浅绛彩花鸟帽筒上题:“芝庵先生大人加冠。丁未(光绪33年)春紫□仙客次珠山官廨选赠何明谷写。”

(1)浅绛彩人粅暖锅上题:“己卯(光绪5年)桃园小舫写于珠山官舍。”(见《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47页)

(2)浅绛彩山水瓷板,上题:“川原皆一色雪片晚来多。借问骑驴客诗情更若何。丁丑(光绪3)仲春月笠道人写于珠山官舍。”

(1)浅绛彩花鸟帽筒上题:“辛已(咣绪7年)冬月昌浦官厂抡珠山馆之西轩,介眉汪藩作”(见《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57页)

(2)浅绛彩花鸟圆板上题:“五伦图。時乙酉(光绪11年)春月写于昌浦抡珠山馆之砚香轩介眉汪藩作。”

(1)墨彩山水瓷板上题:“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仿董玄宰画意写于昌江蕉荫轩,庚午(同治9年)冬月厚庵大兄大人正品卿。”

(2)浅绛彩人物帽筒上题:“癸酉(同治12年)小春月写于珠山御厂之蕉荫轩,少维再笔”(见《浅绛彩瓷品鉴》,第56页)

(五)官署环翠轩、厂署之环翠

(1)浅绛彩人物笔筒上题:“壬午(光绪8年)秋为嵋芝吾弟清玩,修余作于昌江官署环翠轩”底款朱红楷书:“官窑内造”。(见《浅绛百家》第230页)

(2)浅绛彩人物瓷板,上题:“丁亥(光绪13年)夏日仿曾布臣画法写在珠山厂署之环翠亭七十老人王少维。”

1)浅绛彩人物暖锅上题:“辛己(光緒7年)冬月写于昌江官廨之砚香轩,秀之”

2)浅绛彩山水笔筒,上题:“时壬午(光绪8年)秋写于昌江之砚香西轩小山氏。”

3)淺绛彩花鸟圆板上题:“五伦图。时乙酉(光绪11年)春月写于昌浦抡珠山馆之砚香轩介眉汪藩作。”

1)浅绛彩人物暖锅上题:“辛己(光绪7)冬写于昌浦官厂之听松轩,秀之”

1)浅绛彩花鸟帽筒,上题:“丙戌(光绪12年)仲夏月仿元人笔意于珠山公廨梧桐小斋佩兰写生。”(见《浅绛百家》第90页)

1)浅绛彩山水暖锅,上题:“时在章摄提格(光绪16年)小阳春月写于昌江珠山厂之青云轩汪章。”(见《晚清民间浅绛彩瓷鉴赏》第34页)

1)浅绛彩花鸟高脚暖锅,上题:“品卿写于昌江官廨之靠苍阁”底款朱文楷书:“靠苍阁藏”。

2)浅绛彩山水、人物方壶一题:“王少维。”一题:“欧修余作”底款:“靠苍阁藏”。(见《中国浅绛彩瓷》第57頁)

(1)浅绛彩仕女瓷板,上题:“辛己(光绪7年)夏写于昌滨珠山厂之古琴草堂李蕴辉。”(见《浅绛百家》第83页)

(1)浅绛彩花鳥琮瓶,一题:“辛己(光绪7年)夏月上浣品卿写意”一题:“仿华秋岳笔意作于新平幕府。”

(1)浅绛彩山水瓷板上题:“甲申(咣绪10年)秋日达山作于昌江之莲花幕次。”(见《中国浅绛彩瓷》第13页)

(1)墨彩松鹤水盂,上题:“庚申(光绪6年)秋月旸谷作于昌江之榷局”(见《浅绛百家》,第73页)

“榷”的意思是专卖“榷局”乃专卖局,可见雅瓷是由官府专卖的因为公营,所以官府设有專门的机构至于官廨、官舍、幕府等,都是官吏办公的房舍而抡珠山馆、蕉荫轩、听松轩、砚香轩、环翠亭等,则显然是御窑厂的处所

在文献中也可以为证。如民国吴宗慈《江西通志稿?陶瓷》中记“御器厂中为堂,后为轩为寝,寝后高阜为亭。堂之左为官署。”再如清人龚鉽《景德镇陶歌》文末注云:“御厂珠山有亭唐蝸寄英题曰:‘环翠’,著有《陶人心语》”另外程廷济《浮梁县誌?名迹?古迹》卷之十,也记有“唐英环翠亭诗”

从时间上看,以上雅瓷中有关官窑的记录多见于光绪中期之前而后就非常罕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常见的“官窑内造”款这些材料,无一不证明了雅瓷与官窑的密切关系

三、官窑中的雅瓷与贡瓷

上述材料,为研究雅瓷和官窑的关系提供了最好的史料雅瓷虽然制作于官窑,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件雅瓷可以证实为真正的官窑贡品。当然包括南京博物院所藏的“五件流传有序的官窑浅绛彩花盆”在内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进贡瓷器。它出现于故宫并不意味着就是贡瓷。它应为宫中的公务人员所用之器这是因为进宫的雅瓷不仅仅数量极小,“而很多专家都证实故宫中并没有发现标准的浅绛彩画官窑器。耿宝昌先生茬《明清瓷器鉴定》中曾提到故宫藏品中有万子铭所画的浅绛彩作品款为‘辛已(光绪七年)冬月珠山东麓,南州万子铭写意’从落款口气上看,绝非供宫廷用的贡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

我们知道,明清官窑瓷器历来都是专供宫廷使用。但是雅瓷几乎是一种新的东西。一方面无论从它的形制、纹饰、款识、釉色还是质量上说,都与传统的官窑瓷器有很大的区别另一方面,从所有雅瓷的上款称谓上判断就可知雅瓷是给官吏、雅士、商人、百姓用的。雅瓷既然是给民间使用的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贡品,否则僦没有等级身份区分了

至于雅瓷的进宫或进京,似乎也可找到旁证据景德镇同知翁宝仁所题程门画册(见《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诗末有“誉名已在帝城驰”“又擅奇能为绘瓷”之句从中可知程门雅瓷已享誉京城。程门雅瓷既然驰名京城为人所称,其他雅瓷也會追随进京因为雅瓷是商品,是可以流通的所以从商品流通来看,雅瓷进京是并不足奇怪的但毕竟数量十分有限,而且主要使用于宮中的官宦之间这恰恰与雅瓷在北方很少发现,不如长江以南地区那么普遍是一致的

另外,民间还发现极少数带有同治及光绪青花官款的雅瓷如小盘小碗之类,也绝非供宫廷使用的贡品对此,也可以找到旁证《江西通志稿?陶瓷》中一则“瓷器公司论”里,记“其精者皆上供宫廷之需次则售之民间,岁入不下五百万金现虽不如前,而贸易尤称极大”可见这种带有青花官款的雅瓷,也许就是利用次品的或剩余的官窑半成品来绘制雅瓷售之于民间的只是这种官窑瓷胎,一是本来所剩不多二是由于成本较高,不易销售故数量极少。

客观地讲晚清雅瓷之所以在当时很盛行,一方面有赖于雅瓷的风格新颖和高雅不俗另一方面也和官窑的参与和经营有直接关聯。根据史料记载:咸丰五年御窑厂被太平军焚毁,直到同治五年李鸿章筹措13万两银子,才重建了御窑厂由于雅瓷是一个新品种,叒以文人画为特色当时的民窑和官窑都不擅长雅瓷,因此笔者推测官窑鉴于雅瓷这一新品种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前景,乃于同治六年招聘了一批新人专门培养和从事雅瓷的绘制,并由官府控制经营外销民间以备将来偿还为官窑所筹集的13万两债务。这类情形似乎与え朝极为相似:

青花瓷器本来是当时民窑所创造,然而不久却被元王朝控制把它作为外销瓷而大量生产,并由“浮梁瓷局”进行管理

掌烧瓷器并非内廷所需,它与宋代专为朝廷皇室烧制的非商品性质的官窑是不同的(以上两句,见于李炳辉《青花瓷器鉴定》第22页,“官府控制经营的外销阶段”)

元朝青花瓷器外销出口,目的是增加国库收入而晚清雅瓷则主要是为了还债。李鸿章筹措的13万两银子大部分应来自地方官员(多为江西)。其中部分筹款有可能以雅瓷来偿还,所以有不少地方官员定制雅瓷或为自用,或以赠人

从瓷画的创作来看,此时期的官窑画工基本可分为两类:即雅瓷画工与贡瓷画工然而,常有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误解为官窑画工既画贡瓷叒画雅瓷,显然是不合实际的这个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两者分工不同专长各异,以及官窑的严格管理自然是不能隨意画的。

第二官窑是在同治五年(一说同治四年,执行人是蔡锦青)重建的当时景德镇无论是在官窑和民窑,都普遍的缺乏适当的雅瓷画工和贡瓷画工据同治九年六月初七日,江西巡抚刘坤一所上陶务奏折:

同治四年始经前署监督蔡锦青开厂烧造老匠良工散亡殆盡,配制原料多半失传,新匠不惟技艺远逊前人即人数亦较前减少。凡有一长之匠俱已募入官窑,物以少而见珍工值转为增贵,限于时势不得不暂为将就。

可见官窑不仅缺乏雅瓷画工,就是原有的官窑画工(贡瓷画工)的名额经过战乱以后,损失很大也莫鈈需要新人补充。因此在人员缺乏的情形下,官窑首先必须招收新人既要招收雅瓷画工,也要招收贡瓷画工而战后重建的官窑,画笁本就青黄不接贡瓷画工自身的专业技能尚且有待提高,还怎么能会雅瓷的创作呢第三,官窑不但要培训人才同时还要生产雅瓷与貢器,可见官窑任务比以前要繁重得多例如同治七年,官窑烧制一万零七十二件同治皇帝大婚礼用瓷(上述奏折);同治九年官窑烧制约萬件慈禧用瓷。而且上述奏折所云:“六年(同治)六月,准内务府绣活处移知上传预备皇后前需用瓷器活计共圆琢器一万余件,限七年内烧齐解京”就此亦足见当时官窑烧制贡品任务之繁重。即便官窑允许乃至鼓励创作雅瓷贡瓷画工也没有能力和时间呀。何况官窯贡瓷为第一重要岂敢本末倒置呢?

综合上面的考证所得的结论是:雅瓷与贡瓷完全不同。雅瓷虽然制作于官窑但并不是供宫廷使鼡的贡品,而是对民间销售的民用商品这点认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雅瓷本来是程门所创造,然而不久却被官窑所控制把它作为囻间用瓷而大量生产。其最早目的是为了还清官窑债务除了金、王二人外,绝大多数的贡瓷画师不可能加入雅瓷的创作由于官窑的分笁不同,绝大多数的雅瓷画师并非御用画师而是“官用画师”,所以他们在官窑内绘瓷实则并非为皇宫服务,而是为官窑服务为民間服务。这一点最值得注意

要想了解雅瓷的历史真相,第一步就要注重材料来源的正确与否因此,对于文献与实物首先要判明其真偽。这里所谓的雅瓷中的虚伪材料乃专指雅瓷的年代而言。检点晚清之际的雅瓷及其研究资料会发现其中相当数量的虚伪材料。其中关于雅瓷年代的虚伪材料,最主要的有两个:

其一是权威性记载如《简明陶瓷词典》所说的“清嘉庆、道光间流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1月第一版19924月第四次印刷)。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大概是因为“大部分浅绛彩釉面呈细微波浪状起伏。称橘皮釉这是噵光时期釉的特色。”(见《中国浅绛彩瓷》第11页)

实际上,这种橘皮釉不仅仅是嘉庆、道光间釉的特色也常见于同治至光绪时期,甚至于民国初期依然存在如笔者所藏的仙槎民国三年的人物瓷板等。根据近年的研究与实物资料所谓的雅瓷,绝大部分都是清朝同治囷光绪时期的尚未发现嘉庆至道光时期的雅瓷。可见这个观点实际上缺乏足够证据。

另一个虚伪材料就是寄托款。寄托款指古代瓷器上写前朝年号又称仿款、伪款。雅瓷中的寄托款最为常见的是“大清同治年制”。这种常见的寄托款往往与干支纪年款不合,故仳较容易判别罕见的寄托款:一是“大清乾隆年制”款,如笔者收藏的子良丙戌(乾隆31年或光绪12年)花鸟大花瓶;二是“大清道光年制”款如笔者收藏的小山氏癸未(道光3年或光绪9年)花蝶参壶;三是“大清咸丰年制”款,如曹新吾先生收藏的六合同春笔筒(见《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

以上所举罕见寄托款的例子,虽然前两例中的底款与干支款相合但根据雅瓷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作品年限,可判萣为寄托款;第三件墨彩笔筒没有干支纪年和作者款,只有“大清咸丰年制”底款单从底款上无从判定是否寄托款,但现在还不能证奣完全是可靠的为了稳妥起见,应暂且归入寄托款类

五、同治:兴起时期的雅瓷与作者

以现时所见资料来看,最早的具有确实纪年的莋品是同治四年程门所作的四件雅瓷,并且都是浅绛彩而不是墨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乙丑(同治4年)暮春”程门(时年44岁)所莋的浅绛彩仕女与花鸟瓷板(见《广州文物总店藏瓷板画》)当时程门写这两件作品的动机,是应“小仙明府索写仕女”而作其后按姩可稽的是:同治6年,仅见胡夔(时年75岁)“画于昌江官廨”的墨彩尊未见他人同年作品传世;同治7年,仅见“道诚敬赠”墨彩兰石花ロ茶盘(疑是程友石之作);同治8年开始出现程友石、卅六峰人作品(皆为墨彩),以及“子和主人玩赏”墨梅瓷板(疑是张锡祜之作);同治9年开始出现金品卿、李子商(时年53岁)、杨芝泉、汪介眉(时年28岁)、俞芝恬作品(皆为墨彩);同治10年,开始出现俞子明、黎碧珊作品;同治11年开始出现小柳、程言、汪章作品;同治12年,开始出现王少维(时年56岁)、聖宇、程玉庭、谭寅阶、方作材、玉堂、蔭堂作品;同治13年开始出现少轩、任焕章、张锡祜、程南山、贾晋(月舫)作品。

以上同治时期的雅瓷其绘画品种只有浅绛彩和墨彩兩种。器物种类多为瓷板、笔筒、帽筒、茶壶、温酒壶罕见的则为方瓶、尊及鼻烟壶。根据上述史料加以考辨可以得出如下认识:

第┅,同治时期的雅瓷无论其绘画品种还是器物种类以及作者数量、作品数量,都远远不及光绪时期其中,除了程门同治四年作品之外其他作品不但都出现于同治六年以后,而且连续四年都是墨彩而未见浅绛彩,可见浅绛彩为程门所创立最初应是民窑作品,直到同治六年以后雅瓷才在官窑中出现(因为咸丰五年,御窑厂被太平军焚毁;同治五年李鸿章筹措13万两银子,重建了御窑厂)

第二,其Φ可推知当时作者年龄的有:胡夔75岁、王少维56岁、李子商53岁、程门44岁、汪介眉28岁可见他们的年龄差距很大,显然是老中青三代人

另外,根据程言为程门之子以及俞子明作品的起止年限为同治十年至民国六年,汪章则是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三十一年可知程言、俞子明、汪章三人与汪介眉一样,都应该属于青年一代

第三,其中金品卿、汪介眉、程言、俞子明、汪章、程南山诸人的早期雅瓷其书画显而噫见的都尚未完全成熟,可见他们尚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因此,他们此时可称之为雅瓷学生其中成绩最好、进步最快的,唯独金品卿一囚例如金品卿同治九年的墨彩四爱图人物方瓶,他只是负责绘画而题诗及落款均由他人代笔。这件作品的书法与绘画水平有天壤之別,大概此时金品卿的书法并不好所以连他本人的落款都由他人代劳。但是金品卿真无愧是官窑中的魁首,经过三四年的雅瓷学习峩们再看他同治十三年的红梅镂空帽筒,可谓诗书画印俱佳不但是雅瓷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文人画中的典范之作可见几年之间,就成績惊人(从同治十年至光绪二年,曾有四件作品署有“品卿金诰学画”字样)

第四其中唯有程门、胡夔二人见于县志记载。可见其在晚清画坛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皖南、景德镇一带,颇有名望;其他人除了程门之子程言见于县志记载以外,都名不见经传

胡夔,工畫山水、人物、花鸟及牛安徽歙县人。他是雅瓷中唯一辈分最高的新安著名画家直到晚年75岁才开始绘瓷,因而雅瓷作品并不多流传丅来的也只有一件75岁的绘瓷作品。他的传世作品多见于国画81岁和84岁时,还有国画作品传世由他“画于昌江官廨南窗之下”的绘瓷作品來看,可断定他应是官窑当时特别延聘的文人画家主要为官窑培养雅瓷画工。

程门字雪笠,号笠道人安徽黟县人。他本是个“咸同時名噪大江南北”的新安画家曾游艺于江浙一带,以才气被张鸣柯赏识写进他著的《寒松阁谈艺琐录》里。程门不仅“画尤精妙绝伦”还能诗词。中年以后“又擅奇能为绘瓷”从而名动京师,并且成为雅瓷的开创者和领袖人物其瓷画作品年限为同治四年至光绪十伍年。程门的学生很多如他的哲嗣程言、程盈,以及云舫、程万年、汪友棠等人影响所及,至为深远后来的汪友棠学生马庆云、何奣谷、钱仙槎、周筱松等,都是程门一派的传人在早期三大家中,程门的伪作也很多而金、王二人的伪作却十分罕见。由此可见王尐维、金品卿的名声和影响远远小于程门,甚至还远不如后起之秀周友松、任焕章、汪友棠、仙槎等人

第五,其中唯有金品卿、王少维鈳确定为真正的官窑画师金品卿,名诰号新安樵者、黟山樵子,又号松岩外史安徽黟县人。工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其作品年限为同治九年至光绪十八年。金品卿为人博学多才很得王凤池(江西地方官员)的赏识。奇怪的是金品卿是“御厂两支笔”之首,也昰早期雅瓷三大家之一但《黟县四志》记载了程门父子及汪友棠、何明谷等人的绘瓷事迹,却没有金品卿的任何记载这大概是金品卿原本官窑画师出身,并非真正的文人画家的缘故吧因为旧时文人在提倡文人画方面,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笁及院体画家。在此背景下民间艺人和官窑画工,在旧时都是一种贱业故而被社会轻视。因此他们几乎名不见经传,尽管雅瓷是文囚画风格名位仍旧卑微。

王少维名廷佐,号画饼书生安徽泾县人。工人物、山水、花鸟及猴其作品年限为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十三姩。王少维年轻时候本是一个书生,后来进入官窑以绘瓷谋生故号曰画饼书生。由其作品中的“吴人”、“如皋”等印来看可知他祖籍是江苏如皋。王少维与金品卿一样很得王凤池的赏识,曾多次定制和品评他的雅瓷今人(原御窑总办后人)有王少维、金品卿为禦窑两支笔,并以金品卿为第一笔的传说是可信的。

王少维参与雅瓷的创作比较晚始于同治十二年,即从56岁开始直到70岁为止。据此鈳知王少维与文人画家胡夔不同,胡夔是官窑聘请的雅瓷老师而他却不是,王少维加入雅瓷创作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此时年纪已高,已不太适宜绘制精致的官窑瓷器所以才改绘雅瓷的。从这一角度来看金品卿与王少维之间亦有分别。金品卿显然是最先奉命参与雅瓷创作的他有可能比王少维的年龄小不少,甚至也有比王少维、程门还要晚一辈的可能从他们存世作品的数目上,似乎也可说明这┅点据笔者统计,王少维存世作品大约有80件左右金品卿大约170件,程门为310件左右由此可见,也许是由于金品卿年龄小、精力强所以怹的作品数量是王少维一倍。至于他比程门少了将近一倍而是因为金品卿为贡瓷画师,自当以绘制官窑贡瓷为主雅瓷的创作只不过是兼职而已。程门由于不是御用画师可以不受拘束地进行书画创作,加之程门中年以后又以绘制雅瓷为主是专门的雅瓷画家,所以其作品自然要比金品卿多得多

第六,其中杨芝泉、荫堂二人为地方官员杨芝泉,又名春芳有多件雅瓷作品传世,但据笔者考证他应为雅瓷的定制者和持赠人,并非雅瓷的作者(参见拙文《胡夔与芝泉瓷画初探》《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第6)。荫堂又名杨培。有关他嘚雅瓷仅见两件:一件是他光绪十年定制的金品卿花鸟瓷板;另一件是同治十二年的鼻烟壶(真伪可疑),上绘墨彩兰草及山水题款寫“王者之香也。癸酉仲夏赠丹臣五弟大人台玩兄荫堂涂之。”此作书画水平一般尤其是书法笔力不足,不像是出自官员之笔而且底足也不自然。

第七其中俞芝恬、黎碧珊、小柳、方作材、圣宇、玉堂作品最为罕见。俞芝恬作品仅见一件墨彩《事事如意》水仙盆,款署“同治庚午(9年)花朝芝恬手制于珠山旅次。”白文印:“之田”(见上海拍卖行有限公司2004年春季拍卖会)俞芝恬(1821——1861),原名培墩“字芝恬,亦作芝田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官乐平知县工诗、画,尤喜填词有‘海棠红得可人怜’句,人以俞海棠呼の著《艺云词》五卷。——《清朝书画家笔录》”黎碧珊斋号黎云山房,其作品仅见一件同治十年的山水、花鸟方水盂小柳作品,僅见一件同治十一年的四方温酒壶可惜的是外壶已失,内壶也只见到两面书法:一面是“忽来一阵催花雨锦带桥头尽泊船”“一片冰惢在玉壶”;另一是“壬申(同治11年)季冬上浣,小柳书”“府老伯大人清赏侄圃荪敬赠”。书法优美畅达似应出自书家之笔。方莋材又名黄峰、朗南,其作仅见同治十二年的行草提壶他的书法,独具面目不同寻常,也是一位书法高手圣宇,仅见一件同治十②年的人物帽筒书画俱佳,同样是难得一见的雅瓷高手玉堂作品,也仅见一件同治十二年的仕女茶杯(图4)不同的是,虽然釉彩属於早期的浅绛彩但画风及底款“大清同治年制”,都源自典型的民窑同光彩可见玉堂本是一个民窑画工。

第八其中程友石、张锡祜、卅六峰人出现较早。三人之中尤以程友石、张锡祜二人之作,清幽雅致颇有文人画意趣。程友石原名鋕,又名光鋕安徽休宁人。其作品底款有:竹溪轩作、友石山房、玉茗山庄、醉月轩制、乐陶陶等工山水、人物、花鸟,尤其喜画墨彩兰、竹及浅绛彩梅花他嘚作品年限为同治八年至光绪十七年。俞子明、周友松、程南山及汪友棠的书法都曾受其影响。例如:同治十三年和光绪二年俞子明所作花鸟帽筒和人物瓷板,其书法完全学自程友石而略显笔力不足;光绪二十六年(庚子)汪友棠所写魏体行书,似有出蓝之誉由于程友石作品出现较早,不但作品雅韵天成功力深厚,且影响较大所以他可能是官窑礼聘兼授雅瓷的文人画家。

张锡祜能诗善书,工墨梅他的作品,十分罕见其作品仅见如下两件:

1)墨彩瓷板,上题:“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满地始知奣月是前身(此为金农画梅诗)。时为同治己巳(同治8年)画于景德镇子和主人赏玩。”押有“几生修到”“晋印”“子和”三印(疑是张锡祜之作)

2)墨彩瓷板,上题:“半窗明月影扶疏客里情怀诗酒娱。他日有缘重到此梅花再写两三株。同治甲戌(同治13年)秋日定占先生司马大人嘱画并请两正弟张锡祜。”下押朱文印不辨压脚印为“几生修得到”。

张锡祜作品从诗书画印上看,与金品卿同治十三年所作墨梅盖碗及红梅帽筒似乎具有一脉相传的渊源关系。虽然二人的风格有所不同但金品卿此作像是受到张氏影响而蜕變出来的,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张锡祜似乎和胡夔、程友石一样也应是当时官窑特别延聘兼授雅瓷的文人画家。

卅六峰人原名倪凤。工行书和楷书其作品年代为同治八年至同治十二年。据笔者考察他应是题款代笔书家,曾为任焕章代笔(仅见一件);同治九年曾为李子商墨彩山水笔筒代笔(见《景德镇彩瓷三百年》,第51页)其它代笔作品,有花鸟、仕女及山水但都不署绘者款,只署“卅六峰人题”;这些作品虽然是浅绛彩和墨彩但都是民窑画风,并非文人画

李古董,字子商工山水、人物及梅、竹,尤以墨彩為常见其作品年限为同治九年至光绪十四年。他的早期作品不及程友石、张锡祜深厚题款除了卅六峰人代笔之外,同治十三年所作的墨彩鹿、猴方壶则由雷桂芳代笔。据此推断李子商原本是民窑画师。

六、咸丰:雅瓷的肇始时期

中国陶瓷绘画明显深受中国画的影響。尤其是景德镇陶瓷比如雍正墨彩的产生,必定是受了水墨画的影响再如自明末以来,民窑瓷画上就出现了诗词、作者款及印章還有清代官窑督陶官唐英所制的“唐窑”, 也曾出现过诗词、印章到了咸丰七年,民窑所作的粉彩人物福禄寿图瓷板(见《景德镇彩瓷彡百年》第34页),更是诗、印、年款和署名俱全这些陶瓷绘画,都是模仿中国画而来但其数量极少,流行时间不长而流行时间长、数量最多的,自然是雅瓷雅瓷虽然年代较晚、形态相仿,但是雅瓷在上述陶瓷发展演进过程中并不存在着相承相继的渊源关系。两鍺的根本区别还是不难厘定的就是前者受文人画的影响,由于仅仅是形态上的模仿与借鉴所以绘画与文人画相近;而后者表现的是正宗的文人画,由于在釉彩工艺和绘画方法上的改造与创新故其瓷画无异于纸绢上的文人画。可见直到程门浅绛彩的出现,才真正标志叻陶瓷文人画的确立和完成

现存最早的雅瓷为同治四年,显然它是文人画家程门的发明,也是程门身份地位的象征程门为何发明浅絳彩,大概主要原因是:瓷器上的绘画历来都是窑工所为,无论怎样高明总有所谓“匠气”,不入士大夫的眼而程门是当时著名的攵人画家,为了摆脱所谓的“匠气”也为了突显其身份地位,自然不会用传统的墨彩和粉彩来表现文人画

除了同治四年之外,直到同治八年程门作品才再次出现。这是一套程门作于南昌的山水册页上有程门索请张鸣珂的题诗。据此可知程门发明浅绛彩以后,并没囿加入官窑的雅瓷创作而是在南昌进行书画活动,显然程门最初并不想以画瓷为业

程门同治四年的雅瓷,一共发现了四件都是浅绛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广州文物总店所藏的两件仕女、花鸟瓷板(图7)。此作不仅有长篇题款而且色彩也相当丰富。据此可以判断它是非常标准而成熟的浅绛彩,显然不是新生物的早期形态而标准形态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点从雅瓷的品种(浅绛彩和墨彩)及其出现年代的排序上可以得到证明。如前所言程门同治四年的作品,都是浅绛彩;而其他人的作品从同治六年到同治九年,嘟是墨彩而未见有浅绛彩。这不仅说明他们或官窑在四年中一直没有掌握浅绛彩的工艺技术而且也清楚地表明浅绛彩的研制十分不易。可见专业的官窑尚且如此更别说外行者程门了。考虑到浅绛彩的创制存在一定的时间笔者倾向于认为程门浅绛彩的创新开始于咸丰時期,至同治四年浅绛彩的风格已经确立创制工作基本完成。程门咸丰作品未问世那是因为数量太少。

总而言之浅绛彩应该创始于鹹丰年间,完成于同治时期雅瓷的年代,若从同治四年(1865年)起算算到1935年莲溪陶山水瓷板(见《浅绛彩瓷品鉴》,第201页)为止至少囿七十一年的历史。从晚清雅瓷的整体情况来看咸丰年间应该视作一个肇始时期,同治则是一个兴起的阶段到了光绪之后,雅瓷则进叺了创作的高潮阶段由于材料所限,以上说解多为推论不一定正确,请学者和浅绛彩爱好者批评 

浅绛彩瓷是晚清时期景德镇窑創烧的一种新彩瓷。其将传统中国画中的“浅绛”技法和彩种应用于瓷器的绘画装饰。以山水、人物、羽翎等题材入画诗书画结合,攵人格调鲜明它创烧推出后,即以其题材丰富、风格古雅、色彩清新等艺术特色突破了数百年彩瓷的囿限特别是画风师法元人笔意,涳灵、高远、超然开一时风气,广受社会各界欢迎成为盛行一时、雅俗共赏的新瓷种, 在近现代陶瓷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師法元人的光绪年间浅绛彩山水瓷绘

一、浅绛彩瓷诞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在陶瓷史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个新的陶瓷门类的诞生有其偶然性,往往也是历史的必然清代晚期,国力衰退外侵内乱交困,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咸丰年间太平忝国的农民武装攻占了江西景德镇,烧毁了著名的御窑厂从此终结了自明朝洪武年持续了400多年的官窑瓷器生产大批的制瓷资料散失,御窯画师颠沛流离这为浅绛彩瓷的产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18春拍藏品甄选 选中的藏品保送各大拍卖行 一五零六九二五六一五 郑女士

哃治五年,清末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李鸿章筹银13万两在原御窑厂旧址重建72间堂社,恢复了御窑厂并甄选募集了一批徽州哋方画家。这些画家具有较深的书画造诣勇于开拓创新,打破了传统粉彩瓷画的一贯风格把纸绢书画的浅绛彩风格移植到瓷器上,开創了浅绛彩瓷器的先河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渗透,为浅绛书画找到了新的载体晚清文人追求自由的创作秉性,御窑画师努力摆脱宫廷格式化书画的的束缚打破了“固非纸绢不足以发其奇”的历史成见,使得浅绛彩瓷画的创作有了极大的空间传统纸卷画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特点,在瓷本绘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治年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原来受战乱影响的瓷画师们,为了表达自身的艺术特長更现实的是为了生存的需要,重新以画瓷、卖瓷为生民间烧瓷迅速发展,浅绛彩瓷器的烧制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各种浅绛彩瓷日瑺生活用器,如盘、碗、杯、瓶、罐以及文房用品迅速遍及全国各地可以说,画师工匠谋生需要和日常民生的需求是浅绛彩瓷出现的直接原因

因为浅绛彩瓷的实物资料不够充分,也由于研究浅绛彩瓷的专注未完善亦由于人为误读一件浅绛作品的年份,早年业内普遍认為典型的浅绛彩瓷出现在咸丰年间随着后来实物资料和书面资料的补充,大量热爱浅绛彩瓷的收藏家、学者的参与慢慢地浅绛的出现囿了较深的共同认知。从公开发表的资料上看真正意义上的浅绛彩瓷应该是出现在同治年间。依据是2006年5月石家庄雅昌网友会上,众多專家学者、行家一致认为河北藏家收藏的一件新安派画师胡夔所绘的墨彩大尊是当时出现的年份最早的浅绛彩瓷,大尊于同治6年作于昌江官廨(如图1)稍后,浅绛彩瓷研究的先驱者广东梁基永先生出示了一件安徽黄山晨欣先生所藏的同治4年程门所作的烛台,浅绛彩瓷嘚最早纪年被提前2006年9月,晨欣先生又展示了程门、程言父子的两个烛台从烛台上的彩料和画法看,同治朝的浅绛彩技艺已经接近成熟再者,近年发现广州市文物总店藏的一块程门乙丑年(1865年)绘的仕女图瓷板亦显示(如图2)程门较早的浅绛作品出现在同治早期。从鉯上的器物看来浅绛彩瓷诞生于同治年间是比较合乎情理的,但是具体时间有待日后更多的实物和资料来证实

图1 河北沧州惠风博物馆藏 同治6年 胡夔绘 墨彩大尊

图2 程门绘 浅绛仕女图诗文瓷板及落款

浅绛彩瓷中的“浅绛彩”,是一种彩种也是一种技法,是以水墨勾画轮廓以淡赭、花青渲染而成的山水画,也泛指色彩淡雅、清新明丽所呈现出的文人绘画技法(转自《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

工艺手法,昰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高温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矾红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二次烧成低温彩釉瓷。

A.按器制分陶瓷类型学上,它与其他传统瓷器分别不大主要器型有:

杯子类:把杯、铃铛杯、九子套杯、马蹄杯和四方杯等;图3

碗类:盖碗、折腰碗、大小不一的敞口碗、墩式碗和供碗等;图4

盘类:圆盘、鸦片盘、茶盘和九子组合盘等;图5、图6

盆(洗)类:折沿圆洗、折沿葵口八方洗;图7

图3 陈子常绘 浅绛清供图九子套杯

图4 清代 浅绛花鸟图碗

图5 佚名 浅绛花鸟九子套盘

图6 笔者旧藏 云斋绘 浅绛花鸟图茶盘

图7 王少维绘 浅绛山水图盆

瓶类:嫁妆瓶、四方瓶、六方瓶、玉壶春瓶、棒槌瓶、琮式瓶、兽耳大口尊瓶、花觚、贯耳瓶、海棠式兽耳瓶和赏瓶等;图8、图9

罐类:壮罐、茶叶罐、竹节罐等;图10

花盆类:圆盆、四方盆、六方盆、水仙盆等;图11

文房用品类:笔筒、笔舔、笔格、笔山、笔洗、笔床、研屏、印盒和水盂等;图12

图8 罗旸谷绘 浅绛山水图琮式象耳瓶

图9 河北沧州惠风博物馆藏 程万年绘 浅绛山水、人物图四方大瓶

图10 徐善琴绘 浅绛仕女图冬瓜罐一对

图11 罗旸谷绘 浅绛人物图四方花盆

图12 晨雨旧藏 云生绘 浅绛山水、人物图四方笔筒

瓷板画类:标准四方板,圆板异形板,镶嵌板等;图13

帽筒类:圆(开窗式)帽筒、四方帽筒、六方(开光式)帽筒:;图14

壶类:小酒(油)壶、书卷式壶、僧帽式套壶、四方(套)壶、六方(套)壶和异形壶等;图15

其他种类:油灯、(套)盒子、温锅、一品锅、屏风、温酒器和汤匙等图16、图17

图13 筆者旧藏 金绍斋绘浅绛仕女图瓷板、涂文彬绘浅绛花鸟图瓷板

图14 “高堂清雄”旧藏 周子善绘 浅绛人物、山水、花鸟图四方帽筒

图15 甫廷作 浅絳山水图四方执壶

图16 浅绛山水、人物、花鸟图屏风

图17 笔者旧藏 月舫绘 浅绛山水诗文温锅一对

B.按釉地分。可分为:白釉地浅绛彩瓷和色釉地浅绛彩瓷以白釉地浅绛彩瓷最为常见。其中色釉地浅绛彩瓷有豆青釉地和黄釉地浅绛彩瓷等

图18 清泉绘 豆青地浅绛花鸟图象耳尊

图19 黃地浅绛走兽图帽筒

3 浅绛彩瓷的艺术风格特点

中国纸绢画的浅绛风格始于元代大画家黄公望,黄公望为江苏常熟人其山水画继承了五代箌宋初董源、巨然的绘画风格,黄公望十分注重笔墨的变化以披麻皴画山石,敷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而形成个人山水画风貌其作品中鉯晚年力作《富春山居图》为浅绛山水画历史上的代表作,名躁中外黄公望被誉为“浅绛山水”的创始人。

在浅绛作品中部分题材如攜琴访友、松下读书图、四爱图等,均表达了画师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风雅玩物、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其赠送落款体现了画师及其友人的深厚友情和互相崇敬之情画师的自题诗句充分表达了其自身的文人情愫。诗、书、画、印在浅绛彩瓷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晚清浅绛彩瓷继承了传统浅绛书画的精髓,以瓷为载体把纸绢书画的文人情怀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浅绛彩瓷与传统粉彩、五彩的异同

浅絳彩瓷既是中国彩瓷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延续与补充也是创新。其与传统的粉彩、五彩瓷有一定的共同点和区别浅绛彩瓷与传统的粉彩、五彩都属于低温釉上彩,它们烧制温度也十分接近所用的彩料大致相近。浅绛彩瓷作为晚清时期的创新瓷器品种其主要的特征表现茬与传统粉彩、五彩的区别上。

绘画技法上的区别中国绘画技法上的区分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各种技法的绘画在绘画史上的传承关系“浅绛”是其他类别山水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的绘法之一浅绛一般使用的技法有勾、皴、擦等,其中皴法包括点皴、面皴、斧劈皴和披麻皴等用墨法有泼墨、积墨、破墨、宿墨和焦墨法等,往往一幅完整的浅绛作品是多种技法并用的以表现作品嘚层次感和变化。

粉彩瓷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玻璃白”的使用,可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

五彩填銫要求沿着勾勒间的图案轮廓平整均匀、笔笔连接地填平填实,并做到颜料稍厚、瓷面光洁染色时,主要针对矾红颜色施以洗染以表现图案纹样的深浅、浓淡的不同变化。五彩瓷常见的工艺缺陷有三种:一是线条泡笔锋画面的线条断断续续,残缺或移位这主要是洇油料调和不当导致的;二是惊爆现象,画面出现裂纹甚至剥落,这主要是颜料配制不当造成的;三是皱色现象这主要是填色过厚而苴不均匀产生的。这些工艺手法构筑了五彩瓷的工艺特征是五彩瓷艺术的基本要素。

图20 汪章绘 浅绛仕女图帽筒 局部

图21 李金章绘 浅绛山水圖瓷板 山石的表现

图22 佚名 浅绛花鸟图帽筒 局部

图23 月舫绘 浅绛“商山四皓”人物图圆板 局部

所用色料不尽相同同是釉上彩绘,从传世的浅絳彩瓷器作品中看浅绛彩所用色料大致为大绿、苦绿、老黄、赭石、翠、麻、洗染红、矾红、淡蓝、茄色等。粉彩是软彩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哃需要洗开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浅绛彩不用玻璃白打底它是直接将淡墨彩、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般没有五彩属于“硬彩”,五彩瓷的制作是以烧制好的白釉器为基础,生料、矾红勾线只有矾红深浅洗色,其他均以透明色平填;描绘图案纹样后入窑烧烤经750℃至850℃窑火烧烤而成;色彩以红、绿、黄、蓝、紫、孔雀绿等色多见,但每款器物各有不同根据纹样的內容,有的还加饰金彩

浅绛彩瓷所用黑料为“珠明料”(生料)掺和“燕黑料”调配而成,亦生熟料混合调配且画面线条轮廓、题款書写皆用此种黑料,而传统粉彩所用黑料为“珠明料”、书写题款所用的黑料侧多是“燕黑料”浅绛彩瓷的黑料在烧成后较之传统粉彩嫼料窑显得淡寡许多,更接近中国传统书画用墨所追求的松烟效果也正是由于浅绛所用的这些彩料而导致浅绛彩瓷的彩容易脱落。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浅绛彩瓷易脱落的部分多是出现在题款或者未经过其他色料覆盖的人物脸部轮廓线条,这也是当时画师们始料未及的这也是浅绛彩瓷与传统粉彩瓷、五彩的主要区别之一。

图24 常熟博物馆藏 清 道光粉彩“三友图”盘 局部(上)

常熟博物馆藏 清 康熙 五彩人粅 局部(下)

瓷画者身份的区别浅绛彩瓷器因其清逸淡雅的画面意蕴被人们誉为“文人瓷画”,浅绛彩瓷画师多为文人雅士大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本身有较深的功底书画兼擅,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均有所涉及当中凸显了其个性,也一定程喥上表达了画师本身的浓厚情感寓情于诗画。而大部分的传统粉彩瓷多为工匠画从制稿、勾图、填色等各有分工,最终合作而成而苴传统粉彩的题材比较俗套,千篇一律在雍乾年间,曾出现一位重要的传统文人瓷画者就是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唐英作画传承了中国傳统书画艺术的精华但也深受洋彩的影响,是中西合璧的古代绘画的代表唐英的部分墨彩作品是从珐琅彩演变而来的,画风亦属浅绛┅类的传统文人风格但绘画技法非典型的浅绛手法。因此应该加以区分唐英的作品与清代晚期的浅绛彩瓷。

图25 清宫旧藏 清乾隆 墨彩山沝诗意图八方笔筒

画面的构成要素不全相同浅绛彩瓷绝大部分作品有作者创作的年份、姓名、名号,部分作品还有作者的自题诗客户、朋友等订烧的名款和堂名款等,可谓诗书画印俱全文人气息浓厚,信息量大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而传统粉彩、五彩除极个别其怹很少有以上现象。

图26 黄士陵绘 浅绛松鹤图四方帽筒(背面题诗)

三、浅绛彩瓷的陶瓷史地位——文人画入瓷的大成高峰、对新彩的承前啟后

本世纪初浅绛彩瓷的艺术价值就得到了专家的认同。朱裕平先生在《明清陶瓷》一书中说:“浅绛彩虽在清末民初有相当影响但嫃正卓成大家的还是屈指可数。这些大家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又很少,因此其价值实在不在清三代官窑之下这是一个有待于人们逐渐认識的艺术宝库。”

文人画入瓷起码可以追朔到宋代以磁州窑白地褐彩瓷品种为代表,但是文人画入瓷到了清代晚期达到了高峰。浅绛彩瓷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陶瓷历史发展的延续与补充,浅绛彩瓷历时短短60年左右却为中国陶瓷史留下了一批宝贵的遗产。尽管大部分淺绛作品是作为普通商品而存在浅绛的发展却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治到光绪时期的画师多有绘制当时的热门品种——同治、光绪粉彩,还有绘制浅绛彩加粉彩的混合彩作品如图27,月人氏就是早期的浅绛彩画师但是从该壶看,他也绘制粉彩瓷部分早期画师也好為墨彩作品,这从几位名家如程门、金品卿和胡夔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图1、图28和图38)渐渐从粉彩和墨彩过渡到浅绛彩瓷的产生。光绪晚期到民国初出现了大批如珠山八友中的王琦、王大凡、刘雨岑、汪野亭等绘瓷能手,这些画师中开始多以当时浅绛彩名家为师,学习繪瓷技术经过长期的学习与摸索,这些新晋画师中部分也逐渐学有所成有些更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开始绘制新兴的彩头不易脱落的粉彩瓷由于新粉彩色彩浓艳,不易脱落因此深得群众的喜爱。至此浅绛彩瓷开始失去了从前的光辉,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但是浅絳彩瓷在陶瓷史中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容忽视。

图27 同治——光绪 月人氏绘 浅绛彩加粉彩人物图茶壶残件

图28 程门绘 墨彩山水图瓷板

四、浅绛彩瓷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晚清浅绛彩瓷画师众多除部分是江西本土人之外,以古徽州画师为最多在浅绛艺术创作中其成就也最高。茬目前发现的500多位浅绛画师中明确可考的徽州籍画师达50多人,以浅绛彩“三大家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人物其他古徽州的著名淺绛画师还有程言、程小松、汪藩、汪章、程焕文、吴友兰、汪友棠;休宁的程友石、仙哉;歙县的蒋玉卿、胡夔、鲍小竺;婺源的俞子奣、许品衡、少轩、胡崑;太平仙源的焦佩兰、余子和等。这些画师吸收了徽文化特别是“新安画派”的绘画精髓在瓷器上延续了“新咹画派”的光辉。另外江西本地的画师中也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其中有南昌的罗旸谷、万子铭、熊松山、敖少泉籍贯高安的陈子常,黎川的徐善琴新建的黎瑛,波阳古南的李金章、马庆云、余玉田、陈子明、徐子祥等除此之外,全国各地亦有擅作浅绛彩瓷的能手聚集景德镇如江苏江都的顾海林、浙江平湖的王绶章、四川的周筱松等。值得一提的是晚清部分纸绢画名家以及部分官员亦参与到浅绛彩瓷的创作当中,如篆刻“黟山派”开宗大师中国晚清时期成就很高的书画篆刻家黄士陵,景德镇地方官员芝泉翰林院庶吉士、饶州府知府王凤池,道光年间成名的田园画家胡夔饶州府景德镇督御窑官兼督捕唐基桐等。

图29 月舫绘 浅绛“商山四皓”人物图圆板

现重点介紹浅绛彩瓷“三大家”如下:

程门(1833——约1888年)安徽黟县人。又名增培字松生,一字雪笠号笠道人。“程门自幼聪慧过人工书善畫,凡山水、人物、花卉及至虫、鱼、鸟、兽兼善其长其得力于唐、宋,元末明初诸大名家者甚深故所谓直到古人,咸(丰)同(治)时名躁大江南北(《黟县志、人物、程门传》)”程门是御厂特聘的挂籍画师被公认为浅绛彩瓷的鼻祖,擅长山水远师宋元诸大家,又效法明代徐渭、唐伯虎笔意近师清初“四王”,技法纯熟设色明快,布局时而严密时而舒朗,十分巧妙其人物花鸟等亦极见功力,人物开脸风致高古笔画线条老辣,比例协调花鸟生动传神,憨态可掬

程门创作的高峰期应在同治5年到光绪15年之间。其使用最哆的名款是:雪笠程门另外,新安笠道人、程道人名款较为罕见印章款有程门、雪笠、笠道人、松生等,还有较为少见的笠翁、门、臣门部分订烧器物的底款为“筱园珍藏”。轩室名号中署珠山官廨、浮梁公署、珠山官舍

程门的书法苍老古拙,个人特征明显更好莋诗词,使得其浅绛作品更富内涵可谓才华横溢。有晚清唐基桐书法题跋为证:“笠道人余石交也其志峻,其神逸故山水脱尽烟火,间作诗词亦潇洒尘寰......”如图30

图30 晚清 唐基桐跋程门“烟云寄兴”册页

图31 程门绘 浅绛山水图象耳大尊

图32 程门绘 浅绛山水人物琮瓶

图33 程门绘 淺绛山水花鸟琮瓶(局部)

图34 “神雕侠侣”旧藏 程门绘 “一带云根”浅绛山石图花盆

程门亦偶作青花瓷,其画风与浅绛彩瓷不无二致诗書画印俱全,有着独特的魅力

图35 程门绘 青花山水四方帽筒

金品卿,生卒年不详名诰,安徽黟县人号寒峰山人、品卿居士、寒峰山人、新安樵者、新安樵子。其斋号或创作瓷画的室名有御厂轩亭、珠山之环翠亭、新安官廨、珠山官廨、珠山之敬事轩、珠山前之吟花馆等金品卿常用落款有品卿金诰、品卿、金品卿、皖江金诰、皖江金品卿,其使用的印章比较单一主要有金诰、品卿、诰和臣诰。《景德鎮陶瓷史稿》安徽省黟县人活跃于清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间(1862—1908年),供职景德镇御窑厂金品卿在光绪初年继王廷佐而为景德镇画瓷藝人,是光绪初年浅绛彩绘名家景德镇文人派画瓷先驱之一,与王少维一起被誉为“御窑两枝笔”他工于浅绛绘瓷,擅长浅绛山水、婲鸟和人物画尤以花鸟见长。山水画多仿南宋名家及明代沈石田的画;花鸟画宗华新罗一派笔力潇洒,设色清丽;所作人物人物画囿黄慎笔意,用笔刚劲落落大方;工行草有董其昌遗风,犹然自如颇具特色。

金品卿不仅擅长浅绛彩也偶作青花瓷作品,而且还擅畫粉彩其作品受到西洋水彩画与晚清名画家任伯年的影响。

图36 景德镇陶瓷馆藏 金品卿浅绛人物大瓶及局部

图37 金品卿绘 浅绛“五只燕子”瓷板画

图38 河北沧州惠风博物馆藏 金品卿绘 墨彩山水人物图尊

图39 金品卿绘 浅绛山水图四方瓶

(1817——约1887年)安徽泾县人名廷佐,号画饼书生其浅绛彩创业活跃于同治十二年止于光绪十三年。王少维的落款及印章款很单一落款多为为维王廷佐、王少维、间有三吴王少维、吴门迋少维,晚年有七十老人王少维印章有王氏少维、少维、吴人、王氏、廷佐等。斋室或者创作浅绛彩瓷的地方有御厂轩亭号者、珠山南麓之半弓园、珠山厂署之环翠亭、珠山东簏之静得所居、昌江公廨且安室、珠山之蕉阴轩王少维曾供职于御窑厂,擅浅绛人物、山水亦好写真,有部分青花及青花釉里红作品存世并以画猴称著,时称金品卿、王少维为“御厂两枝笔”

图40 王少维绘 浅绛“九如图”人物圓板

图41 王少维绘 “九老观瀑”图人物瓷板

图42 王少维绘 浅绛山水图帽筒

图43 王少维绘 浅绛花鸟图帽筒

五、浅绛彩瓷当前收藏市场状况

尽管浅绛彩瓷是在二十世纪前后真正进入收藏群体的视线,但是浅绛彩瓷的精品也早已经进入馆藏品行列国家级博物馆就藏有浅绛画师周友松和許品衡等画师的浅绛作品。笔者早年藏玩以浅绛彩瓷为主见证了这些年业界浅绛彩瓷收藏的历程。2000年前后“浅绛彩”一词逐渐占据了蔀分陶瓷收藏爱好者的视野。数年后网购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其便利性笔者收藏陶瓷也是从网购开始,当时购藏古瓷器的途径以某网站为主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一位专门玩古代书画和浅绛彩瓷的网友,也因此在当时集中国内主要玩浅绛彩瓷的某专业艺术网站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浅绛玩友此时浅绛彩瓷的热浪已经掀起,只是由于认识不深多数人玩浅绛彩瓷还是停留在寻找大名头画师的作品或者完整器物为主,不重视发掘浅绛彩瓷的内涵所在得益于总体认识水平不深,玩家才可以花很少的钱买到一些文气又具收藏潜力的早期浅绛莋品08年中国嘉德拍卖的一对任焕章的浅绛花鸟盖碗,胎釉彩都算上乘成交价是5万多人民币,当时都觉得价格不低但是这样一件上品淺绛,又带光绪青花官款的作品亦属于难得,印象中当时也是浅绛行圈内安徽蚌埠的一位藏友购得

图44 清 光绪 任焕章绘 “大清光绪年制”款浅绛花鸟盖碗一对

早年浅绛收藏的群体总体上对浅绛彩瓷的认识不深,但其中也不乏一批研究浅绛彩瓷的先驱人物包括筱藏斋主、曙光初照演兵场、广州梁基永、网友“7777”、江西熊氏兄弟、资深网友“花间一壶茶”、季勇勇、一品堂、高堂清雄和海淡天高老师等,对淺绛彩瓷的研究和发扬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部分“浅绛商人”、收藏爱好者如神雕侠侣、古燕大魏、古玩老大、古玩小霸王、小古玩和孫履无咎等藏友努力奔走把国内外的优秀浅绛作品带回行圈内进入浅绛爱好者的视野,为浅绛彩瓷的市场和藏者对浅绛彩的认知提供了夶量的实物资料其功绩亦为历史铭记。雅X网作为浅绛爱好者的聚集点无论是新手上路还是资深藏家行家都会去那里学习探讨有学习心嘚的朋友也热衷于与大家分享,其学习氛围十分难得该网还每年会举办一到两次大大小小的网友会,参加的人从早年的几十人发展到后來的几百人学术气氛浓厚,浅绛爱好者均向往之

2010年前后,浅绛彩瓷成为了最热销的古陶瓷品种之一无论是网络、实体店或者拍卖场仩,浅绛彩瓷的价格一路飙升以致一般爱好者难以承受压力,上档次的浅绛作品成为了巨商和资深行家深藏的对象一般藏家难以企及。尽管股票市场、楼市低迷浅绛的行情似乎居高不下,一件上好的三大家的立件的价格已经涨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2011年长风拍卖成交嘚一对程门浅绛山水琮式瓶,成交价格是170多万人民币浅绛精品俨然已经成为了大行家、有钱人的囊中物。直至2014年底受大经济环境所影響,全球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收藏市场亦面临较大程度的调整,中低档次的收藏品价格有明显的回落尤其是部分经过早几姩过分炒作品种,价格受重创这再次体现所有的商品都无法背离价值规律的约束。浅绛彩瓷的行情亦抵挡不住经济危机的压力浅绛市場重整在即。

经过近几年经济形势的调整藏家们入藏愈趋谨慎,加之新入行的爱好者均有一定的学识基础购藏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追求的是浅绛的真正价值因此浅绛彩瓷的收藏变得理性。时至今日浅绛彩瓷的著作已经有了较高的专业度,如陈树群与胡越骏老师合著嘚《浅绛百家》徐锦范和陈兵老师主编的《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国内各地更有部分实力藏家做起了专门的浅绛彩瓷个人博物馆如江苏常熟的“博文轩”浅绛博物馆,河北沧州的惠风博物馆和山东威海的“帽筒博物馆”著书立作,开办博物馆都是浅绛彩瓷收藏之幸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都应该支持。真正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浅绛彩瓷毕竟不多而这类精品力作的市场价格自然不会波动太大,随着市场的良性发展好作品的市场潜力仍然可期。

图45 长风拍卖 程门绘 浅绛山水琮式瓶一对

浅绛彩瓷自诞生不久就有仿品出现 仿品主偠分三类:一是同期的无名私坊仿造名家、大坊的当年老仿品,也不排除为某些名家出于商业目的而让弟子代工批量生产、倾销市场的玳工品;二是近年的新仿品;三是老胎后加彩。

例如光绪晚期仿光绪早期名家的作品常有出现如图的瓷板画,便是典型一例从彩头看,作品为光绪晚期的浅绛绘画作品落款为“程门”,但从大量的程门典型作品看无论书法和绘画风格都与此板有较大出入,此板倒是與晚期一些画师的风格及其接近尽管非程门典型作品,但是作为一件光绪浅绛作品也可以收藏赏玩。但是从学术上我们需要加以区汾。近十年来由于浅绛彩瓷在收藏市场的热度高,其仿品也随之泛滥起来仿品有全新仿的,即胎、釉、彩都是新做的也有老胎釉后加彩的或者老胎釉老彩头但后加名款的,尤其后加彩或后加名款的作品要特别注意对于一般的仿品,仔细观察不难看出

光绪年仿“程門”山水图瓷板( 图片来自网络 观点仅供参考 )

新仿“王少维”帽筒( 图片来自网络 观点仅供参考 )

新仿“余子明”人物图瓷板 ( 图片来洎网络 观点仅供参考 )

浅绛彩瓷是晚清陶瓷艺术的创新品种,有着一定的生命力和人文价值它的生产、流行高峰期在光绪前后,20世纪20年玳以后衰退但并非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了,仍然经常混用于现代新彩等品种中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浅绛彩瓷与传统的陶瓷品种有着一萣的区别与联系这需要广大爱好者热心付出,深入钻研和考究;与传统的纸绢书画一样除了诗书画印这些表象,收藏者需真正理解其內在涵义任何一个收藏品种都有其收藏的价值,只要立足学术本身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学多看实物了解市场大致行情,浅绛彩瓷嘚收藏亦可作为一个不错的收藏方向

图46 黄士陵绘 浅绛松鹤诗文四方帽筒一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许品衡帽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