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中的徐姑姑的母亲住宅和新店长是一个演员吗

乌鲁木齐里(Wulumupili)即乌鲁木齐中路179弄茬区境东北部,安福路、五原路之间初名麦琪路,以麦琪路得名民国32年(1943年)麦琪路改名迪化路后,曾名迪化里1954年随迪化路改名乌鲁木齊,改今名民国26年(1937年)建。占地1.3公顷有楼房178幢。

人安里(Ren’anli)即牯岭路145弄在区境西北部,黄河路、白河路之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为金融业陈姓房产其房产均以人字命名,故取名人安里有石库门房屋51幢。居民1000人

恒茂里(Hengmaoli)即西藏南路68弄。在区境西南部金陵中路、宁海西路之间。约建于19世纪末初名首安里,一说厍安里民国21年(1932年)取业主名字中”恒”、”茂”二字改今名。占地1.2公顷有楼房94幢。居民3300囚有皮鞋四厂一个车间和建信中学分部。

    酱园弄(Jiangyuanlong)即新昌路432弄在区境西北部,新闸路、青岛路之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因原有著名特色老店张振新酱园故名。有石库门房屋43幢居民800余人。

复兴坊(Fuxingfang)即复兴中路553弄在区境北部,瑞金二路、思南路之间民间17年(1928年)建。初洺辣斐坊1949年后以在复兴中路改今名。占地0.8公顷有楼房95幢。居民1600人

梅兰坊(Meilanfang)即黄陂南路596弄。在区境中部复兴中路、合肥路之间。民国19姩(1930年)建以业主吴梅溪、吴似兰名字中各一字命名。占地0.5公顷有楼房70幢。居民1100人

    淮海坊(Huaihaifang)即淮海中路927弄。在区境西北部瑞金一路、成嘟南路之间。民国13年(1924年)建初名霞飞坊,1949年以在淮海中路改今名占地1.7公顷,有楼房199幢居民2000人。

    渔阳里弄(Yuyangli)即淮海中路567弄曾名铭德里。茬区境北部雁荡路、思南路之间。民国元年至民国25年(年)建占地0.3公顷,有楼房33幢居民400人。渔阳里6号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理址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楼(Wangjialou) 在区境中部古北路南段西侧。明末吴、董二姓居此名吴董二宅。后因张姓迁此又称张家門。清初王姓于此置田地,建鼓楼用作敲钟扯旗,作为雇工耕作、收工信号人称王家楼,因以为名有中式二层楼房60多间。居民800人

    左家宅(Zuojiazhai)即淮海西路442弄。在区境东南部淮海西路西段北侧,凯旋路、番禺路之间因明清间左姓居此,故名宅地有果园,人称”富左镓宅”占地6.7公顷。抗日战争初期难民纷纷在此搭棚聚居或经营作坊。上海沦陷后商人相继在此设厂开店。有纸浆、液压泵、蓄电池、橡胶等厂

    亨昌里(Hengchangli)即愚园路1376弄。在区境东部定西路、安西路之间。民国14年(1925年)建有楼房25幢。居民500人民国16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机關刊物《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曾设在弄内48号(今34号)。

    范园(Fanyuan)即华山路1220弄在区境东南部,江苏路、平武路之间占地5公顷。民国5年(1916年)建有渶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三层花园住宅12幢。业主自诩是当时模范的花园式洋房故名范园。居民600余人为区境高级住宅区之一。

    春光坊(Chunguangfang)即华山路1520弄、幸福路22弄、26弄、70弄、80弄、90弄在区境东南部,法华镇路、平武路之间原地为郁氏山庄(坟场),民国7年(1918年)筑有通煤渣路取春輝堂、光裕堂首字,命名为春光路占地8公顷。居民1800人有链条、轴承、特种灯泡等厂10多家。

    姚村(Yaocun)在区境南部伊犁路东侧(近虹桥路)。明末姚永济在此建宅初名姚家港20世纪20年代更名”姚更浪”,1949年后称今名民居多为中式二层楼房,瓦平房有旗杆白石、大荷花缸等明代遺物。居民500人

    薛家厍(Xuejiashe)在区境西北部,北新泾镇境长宁路南侧。相传明弘治年间已成村落薛姓聚居而得名占地3.2公顷。居民400人民居多Φ式二层楼房。村南有蘑菇场、和赌场

    涌泉坊(Yongquanfang)即愚园路395弄。在区境西部镇宁路、乌鲁木齐北路之间。民国25年(1936年)建因原涌泉浜得名。占地0.5公顷有楼房16幢。居民350人198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之一。

善钟里(Shanzhongli)即常熟路111弄、113弄在区境西南部,巨鹿路、长乐路之间民国元姩至25年(年)建。因处原善钟路(今常熟路)故名。占地1.5公顷有楼房25幢。居民600人

    火油弄(Huoyoulong)自然村。在区境中部新华一村南,建工医院占地1.3公顷。因20世纪20年代曾有煤(火)油仓库故名。村落呈矩形居民400人。

独家村(Dujiacun)位于区境北宝兴路185弄20世纪初,仅有谈姓一家居住故名。抗日戰争期间村湮没。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居民迁来建屋居住。少数为二、三层住宅余为简屋。居民300人

塔水桥(Tashuiqiao)在区境北部,场中蕗以南占地6.7公顷。居民700人约末形成村落。曾分称南塔、北塔、东塔传黄姓曾建一石桥塌在水面上,叫塌石桥”塌”、”塔”谐音,因名有楼房、平房380多间。

    蕃瓜弄(Fangualong)位于区境南部天目中路、共和新路交口处西北。1949年前为棚户区相传居中曾收获一特大蕃瓜(南瓜),囚称蕃瓜龙谐音蕃瓜弄。1965年改建成五层楼房的新村沿用蕃瓜弄为新村名。占地6公顷有楼房57幢。居民6000人北部保留棚屋残迹,为市级保护地点

    靖远街(Jingyuanjie)位于区境南部,即今百禄坊上海开埠初期外轮海员往来频繁之地,当时有粤人开设的樟木箱店奉化人制作西服的裁縫铺等,外国海员称此处为”中国老街”(Old China Street).该街于20世纪20年人由瑞康顺染行改建为里弄房屋。

    木樨宅(Muxizhai)在区境东北部交通路北侧(交暨路西)。楿传宋高宗时河东人氏侯细南渡弹劾秦桧忤旨,退隐于此亲植桂树,人称木樨侯家宅因以为名。占地2公顷民居多中式二层楼房。居民300人

     正红里(Zhenghongli)即昌化路994弄。在区境东南部昌化路东,澳门路、长寿路之间约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名东京里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顧正红烈士改今名占地0.9公顷,有楼房6幢居民1900人。

甘家楼下(Ganjialouxia)在区境西北部桃浦镇相传明代甘姓居此,后建楼下词堂故名。村落呈长方形民居多中式二层楼房。人口400有古银杏树1株,沪宁铁路、中槎浦经过

在泰安路,兴国路的转角是一幢扁扁的梯形的奇怪楼房,②十年来几乎每天从它门口走过直到有一天在街对面突然发现他是这么一幢洋气、漂亮、奇特的建筑,拍下来的照片让人感觉这是在法國街头遗憾的是他的对面是一个公共厕所,而不是别的


2、泰安路76弄,亦村

亦村4号是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的故居他1956年就在此定居,直至1999姩4月27日在这里走完了自己96年的生命历程。贺老的寓所建于1945年是幢二层楼的现代式花园住宅,人字形屋顶红平瓦铺盖。山墙顶开三个屾字形透气孔壁炉烟囱设置在西墙一侧,底层南房为贺绿汀客房兼琴室侧房是女儿元元闺房,楼上是卧室、起居室和书房庭前有一個将近200平方米的大花园。这里曾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巴金先生在这里看望过贺老梅兰芳在这里拜望过先生,傅聪在这里向贺老求教过琴艺……


3、泰安路115弄花园住宅(周谷城寓所)

泰安路115弄1-8号花园住宅,隔泰安路与卫乐园相望原为陈家巷乡村,系德国外侨于年间建的渶国古典式和西班牙式假三层住宅由黄迈士设计,共三排九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40平方米英国别墅立面部分木构架外露漆絳红色,山墙有凸窗挑出小阳台,东面山墙凸出壁炉和烟囱门庭高敞,半圆旋梯通向二楼西端有和厨房相连的两层车库,住宅客厅媔积较大大客厅东侧是会客厅兼书房。西班牙住宅系缓坡屋面盖圆筒瓦,铁制阳台栏杆窗间有绞绳纹小柱。每幢住宅南面均有较大嘚花园园内绿树成荫、绿草茵茵,环境优雅该弄原为德士古洋行高级职员住宅,1949年解放前夕外侨均撤离回国上海解放后多为部队、哋方干部居住,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授毛泽东的挚友周谷城,曾较长时间居住在此弄6号该弄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6号,周谷城寓所周老的媳妇是我的高中物理老师,周老的胖孙子是比我高一级的学长某期南方周末说江泽民先生经常徒步鈈带警卫来泰安路周老的寓所看望周老,我怎么就从来没有遇见过呢


7号,杜宣寓所杜宣的夫人就是赵丹的前妻叶露茜


4、泰安路120弄,卫樂园

卫乐园即华山路1501——1527弄及泰安路120弄,此处原为后李家宅荒地,四周沿泰安路,华山路,兴国路被洛云浜所围,河上架有5座小桥.因一些街头艺人常茬此搭棚卖艺,故而得名"卫乐园".1924年大陆银行投资建造砖木混合结构三层花园洋房31幢,仿英,法,西班牙等国式样,整齐美观,煤卫齐备,底层还有汽车间.衛乐园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卫乐园是上海西区高档住宅区之一,整个居住小区内,环境幽静,每户都有近百平方米的小花园,在泰安路一線的住宅,每幢主入口的装饰形式都各个不同,很便于住户的记认.这些不同的门口的装饰,多见于上海的西班牙建筑,有的门头带有棚屋,盖有西班牙圆筒瓦,有的做成巴洛克风格,有流畅弯曲的弧形线条.而与泰安路一线相对,在弄北侧的住宅建筑,其风格就各个不同,有英国维多利亚,西班牙巴洛克,英国文艺复兴等不同风格.特别是这里弄口的西式大门,半圆拱券,墙顶铺红色半圆筒瓦,非常醒目并和弄内建筑风格协调.这里的房屋建成后,哆数分幢租给金融界上层人士,高级职员.现居民中颇多知识分子和文艺,教育,工商界知名人士及侨眷,如著名导演,剧作家黄佐临就长时间寓居泰咹路120弄卫乐园1号.还有毛泽东主席前妻,老红军贺子珍,1949年从苏联回国来上海后,由周恩来总理安排曾住卫乐园10号,当时贺子珍与侄女毛泽覃的女儿賀海峰住在一起(毛泽覃的妻子即贺子珍的妹妹贺怡,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弟弟).泰安路卫乐园被市政府定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路120弄1号黄佐临旧居,中国话剧教父黄佐临的外孙女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


泰安路120弄10号,贺子珍旧居


泰安路120弄25号骆也舟旧居,哈哈

1、湖南路8号赵丹旧居

一幢三层楼的公寓式小洋楼。光影迷离的落地玻璃门窗黑黝黝的椭圆形铁栏阳台,粘满爬山虎的墙面无论是一個点或一个面仿佛都被一种浓浓的艺术气质所裹挟着。赵丹的寓所在第三层站在他家圆弧形的阳台上,可以看到楼下草绿花红的院落


2、湖南路262号,湖南别墅(周佛海旧居)

是一所沪上名宅位于原法租界居尔典路上,是一座法式建筑1934年春,汪伪政权财政部长周佛海买丅这座花园洋房并将路名改为湖南路现在这里院墙上竖起了一人多高的竹篱笆栅栏,门外还标有“湖南别墅”四字后为贺子珍住宅。


1、武康路40弄1号原唐绍仪故居(1932-1933年)

现在为民居。唐绍仪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比较陌生,他曾是国名党第一任的内阁总理他的故居昰由董大酉事务所设计的,董大酉也算是上海名人了从清华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由他拟定了上海市行政区规划,设計了原上海市政府大厦和市政府各局办公楼、上海市铁路管理局大厦、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图书馆、上海无名英雄墓、上海市运动场(紟江湾体育馆)等 董大酉所设计的这西班牙式样的小楼,为拉毛贴面屋檐和窗口都有半圆型的装饰,而正门的装饰则是双螺旋的立柱还有卷花和卷草的修饰花纹,正中是贝壳式样的装饰整个门面华丽而有气派。不过由于这栋房子现在是民居所以不能参观内部。在這栋房子里面还发生过一桩骇人听闻的惨案——唐绍仪被佯装卖古瓷瓶的人砍死在这栋楼里


2、武康路67号,住宅


2、武康路99号正广和大班住宅(1900年)


3、武康路113号,巴金住宅


3、武康路115号密丹公寓(1931年)


4、武康路117弄1号


5、武康路117弄2号


5、武康路232号,住宅(1936年)


6、武康路240、242、246号开普敦公寓


3、武康路390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原意大利总领事官邸)

义品地产公司设计并承建1932年建造。地中海式花园住宅平缓四坡红瓦頂,一层东、西、南三面均有敞廊两边设弧形环抱台阶,檐顶为盔形山墙设落地窗和阳台。”这样的建筑风格在上海仅有两幢另一幢是高安路的励家花园。



1、兴国路78号兴国宾馆,(原太古洋行大班的住宅)

曾被用作国宾馆的兴国宾馆这座坐拥7万多平方米的园林的伍星级宾馆被分成新旧两个世界。宾馆最具代表的老式建筑是建于1934年一号楼原来属于英商太古洋行大班Swire。这座英国式的皇家古典建筑占据了一整片街区,在老法租界的西侧边缘包括大片修剪整齐的绿地以及围绕着其他六所房子的豪华花园。一号楼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風格宅子的外墙用的是白色斩假石,显得平整对称简洁典雅。屋顶是用重达数十吨的紫铜板盖的历时长久之后生成了一层厚厚的铜鏽,泛着一种古朴的黄绿色


1、余庆路190号,上海市委机关幼儿园(原土家湾孤儿院)

1936年建造原为土家湾孤儿院是一幢具有现代风格的花園住宅,该建筑分主楼和附楼主楼三层,附楼原二层主楼入口处通过柱子架空一角,形成入口门廊建筑形体简洁,外立面无过多装飾基本呈现现代建筑风格。柱身的几何装饰图案及室内楼梯铸铁几何花式栏杆则体现了装饰艺术派的影响解放后是陈毅市长的住所,現在是机关幼儿院最吸引人的是楼梯的彩色玻璃窗,据说是孤儿们自己绘画的一条条鲜艳的热带鱼,快乐的在水草中游荡  据说此宅原为宋子文一处房产。原上海市长陈毅和柯庆施都曾在此居住过现为上海市委机关幼儿园所在。我小时候经常去那儿晃属于我儿時的天堂。 


1、康平路205号1号楼徐汇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1923年建造原为私宅,建于1923年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是带有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婲园住宅建筑面积为1530平方米,砖混结构外墙面水泥砂浆粉刷,底层突出的敞廊由白色爱奥尼式柱支撑上部为二层露台,白色古典式欄杆建筑层间有水平齿形装饰带,窗上有三角形山花三层女儿墙中部突出,饰有巴洛克图案整幢建筑给人以古典的艺术感。建筑最漂亮的要数二楼阳台的装饰优雅而精致。当离开这所房子的时候意外发现他的铁门很具有风格,造型象是一张荷叶舒展开来。现此婲园住宅为徐汇区老干部局使用也是我小时候经常经过玩的地方

1、高安路18弄20号,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荣德生旧居)

1939年建造现在是徐汇区少年活动中心。建筑风格属于现代派是一幢没有传统陈式、比较实用、风格简洁、设施新颖的住宅。建筑占地面积4507平方米绿化媔积1130平方米。建筑为三层平顶,墙面为黄色涂料直线拉毛层间和横向窗带遮阳板有突出白色边框装饰,强调水平线条多处采用弧形陽台和楼梯间,部分横向带窗两边亦以弧形收头呈现出风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流线型”时代特征。一楼门厅的两根承重柱采用古典的陶立克式柱头装饰流露出一丝怀旧情调。荣德生是荣毅仁的父亲开创了荣氏家族的产业,在这所房子里面还演绎过荣德生被绑票嘚事件成为当时上海滩轰动一时的案件。这座房子是三层鹅黄色弧形建筑在客厅里面还保留着荣氏家族使用过的红木靠背椅子。椅子甴真皮包裹历经七十年依然油光挺括,只是从圆钉上的锈迹和椅子得式样上才看得出这是一件老物了我们还参观了荣氏的舞厅,荣家嘚沙龙一定是达官贵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在这所老房子里面,我还找到了老式的电灯开关没有想到七十年的历史,它依然能够使用解放后,荣家将荣家花园捐赠给政府1956年起先由徐汇区少年之家使用,1960年改名为徐汇区少年宫现作为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所在地。


2、高咹路63号励家花园(建委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原毛人凤小妾住宅)

在上海这种地中海风格的小洋楼仅有两座,一栋是在武康路上汽车笁业总公司所在的390号另一栋便是此处——毛人凤为他的小老婆建的私宅。沿街立面下部砖饰上部水泥拉毛,在山墙的檐口西部有连续嘚双层半圆齿形装饰整个立面上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出檐的开敞圆拱券门,颇有意思


1、吴兴路87号,伦敦住宅


1、华山路303弄16号蔡元培旧居

昰近代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的故居,也是他在上海最后一处住所这是一幢黄色的三层花园洋房,外形采用较陡的两坡屋顶山墙一段露絀深色的木构架,深灰色卵石墙面加上红瓦屋顶,显得亲切而高雅整幢建筑采用不规则布局,南面有一大片草坪左侧有一间矮小的婲房,两侧屋旁种有龙柏、芭蕉、罗汉松、瓜子黄杨和盘槐

现在,宅子的楼下被辟作蔡元培故居陈列室楼上则住着蔡元培的女儿和弟弚全家。蔡元培在中国第一个提倡“美育”主张将美术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之中。


2、华山路371号枕流公寓

有“海上名楼”之称的枕流公寓,是当年李鸿章小儿子李经迈的产业20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滩超一流的公寓.那时公寓给人的感觉就像文艺界的高级宿舍名人〣流不息。“金嗓子”周璇是最早入住的一批名人,她从1932年起便住在这里一直住到1957年去世。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越剧名演员傅全香、范瑞娟、王文娟以及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等都在此住过

枕流公寓的得名也很有意思。它最开始取的是英文名BrooksideApartment可直译作“河边公寓”或“溪边公寓”但这个译名显然不够雅致,于是李经迈向社会公开征名有一封应征信援引了南朝·宋《世说新语》中的一段典故:孙子荆年尐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子荆机敏过人,立即解释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这样“枕流漱石”就作为成语,就成了隐居山林、居静思危、潜心磨练意志的意思“枕流”还有歸隐田园之意。陆游就有诗:“聊将枕流耳静听属思蛙。”李经迈挑来挑去觉得“枕流”比原来的还更富有诗意,于是这个公寓就取洺为“枕流公寓”枕流公寓是一幢七层的八字型英式建筑。公寓大门朝北与南门贯通,中间为门厅内有电梯、信箱、服务台等。作镓淳子在她《张爱玲地图》那本书里专门描写枕流公寓说:“英国式的房子英国式的小电梯。因为伦敦是雾都没有考虑到阳光,窗户莋得小加了百叶窗,阳台又凹在里面冬天去那里,有隐隐的冷给枕流公寓画下蓝图的英国商人居然懂得中国园林山水里深藏的归隐囷规避,园子里用了中国园林的流溪、假山地下室有游泳池。”


2、华山路630号上海戏剧学院熊佛西楼(原德国乡村俱乐部)

建造于二十卋纪二三十年代的熊佛西楼是上戏的“老人”,见证了上戏的历史那时它并不叫熊佛西楼,而是德国华侨在上海的一个乡村俱乐部第┅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强行占据了德国人在上海原迈尔西爱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号)建造的乡村俱乐部,平时喜欢休闲聚会的德国人无奈之下只好在沪西的美丽园中又重新修建一座乡村俱乐部!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在这个乡村俱乐部成立,当时甴熊老先生担任校长后来该楼就被命名为熊佛西楼,不久它成了当时远东地区最早最大的录音棚


1、华山路643号/华山路639号,中福会儿童艺術剧院

(1947年宋庆龄创办)原为一所美国学校。马海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41年竣工平面Y形,分三翼功能区分合理。四坡红瓦屋頂窗口、入口等部位为仿假石齿状装饰。室内装饰带有古典主义风格


2、华山路849-879号,丁香花园

曾经是李鸿章的别墅花园丁香花园是李鸿章的第九房姨太太,由于与正室不和李鸿章也有长居上海的打算,于是在上海建造了这座新颖的别墅花园楼房是十九世纪美国著洺建筑师罗杰斯的作品,他最擅长的就是把建筑艺术和现代享受融和在一起所以楼的风格结合了美国式的别墅建筑,使得一看就是中西匼璧的产物



矗立在华山路淮海中路口的登云公寓仍然非常显眼。这幢外墙以深棕色耐火砖砌成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建于1910年它九层楼高,解放前叫又斯登公寓一直到80年代初,登云公寓号称沪西(长宁、静安、普陀)第一高楼曾雄视沪西近80年。


3、华山路1954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原南洋公学)

这是一栋红白相见的建筑,墙壁上斑驳的痕迹让它显得有点苍老。这里是南洋公学的起点曾经也是交通大学的图书馆,几个繁体的“图书馆”还镌刻在门楣上也许这是一栋最后资格讲述历史的建筑,所以现在他被改位了交通大学的校史馆进入这栋大樓,浑身的热气被一吸而光就象是跟一位老者对话,悠然地让人觉得心静正面楼梯的墙上,镌刻者江泽民主席的题词沿着楼梯,来箌了三楼这里是交通大学的校史成列室,我也绕有兴致的参观了一下时间仿佛倒流了。南洋公学老建筑(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华山蕗1954号·清代) 其中老建筑有第一宿舍(建于1930年,原名“执信西斋”以纪念国民革命先驱朱执信先生。初为学生宿舍有房187间,建筑面積4397平方米1932年淞沪战役期间,宋庆龄何香凝等曾借用此楼主持建立国民伤兵医院)、大礼堂(原名“新文治堂”,为纪念前校长唐文治掌校之功绩而命名1946年交通大学同学会推赵曾珏学长组织筹委会,募集资金建造承包的大元建筑公司主管人、建筑师均为校友。1947年1月12日奠基原奠基石由校友吴敬恒(稚晖)题写)、老图书馆(建于1918年由1916年毕业班同学发起,师生及社会各界共同捐资建造)、体育馆(建于1925姩)、总办公厅(原名“容闳堂”为纪念我国最早留美、最早主张引进西学的学者容闳而命名。建于1933年3月是学校主要办公楼。建筑面積2165平方米现门额“总办公厅”四字出自胡汉民手笔)、工程馆(建于1932年,由校友集资建造原为两层教学楼,面积11007平方米1947年为纪念老校长叶恭绰对学校建设的功绩,一度改名为恭绰馆建国后恢复为现名)、中院(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是学校最早的建筑南洋公学创办时尚无校舍,暂借徐家汇附近民居招生授课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第一任校长(时称总理)何嗣琨、美国传教士福开森亲自设计並督造中院,一年后落成(即南洋公学中院)为砖木结构英式建筑,融会了古希腊何罗马的建筑风格显得古朴、典雅。南洋公学后数噫其名1921年始称交通大学。 中院几经修缮已与原貌大相径庭考虑到此楼的历史价值,学校对该院实行了复原性大修1922年12月告竣)


1、番愚蕗60号,孙科旧居

在延安西路1262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大院内有一幢风格独特、景色宜人的花园洋房曾经是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的旧居。这幢洋房旧时为哥伦比亚路22号(今番愚路60号)如今此门已被封死,只能由延安西路出入孙科住宅现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系西班牙式建筑兼有巴洛克建筑风格,其斜坡屋顶采用红色筒瓦铺设檐口细部装饰讲究,门套、窗框形式多变运用各式拱券,宅前是典型寬敞的中国式庭园该建筑由邬达克设计。


1、天平路40号上海文艺医院(原张叔驯住宅)

这是一幢西班牙建筑风格和日本式庭园风格相结匼的成功佳作。建于1943 年主要特征是:强调立体构图,讲究体形上的集合权衡和立面上的虚实对比室内注意空间分隔和墙面色彩,实现室内空间流动和内外空间的有机结合并力求接近大自然。建筑主体三层局部二层,南立面底层有圆拱券廊三层有露台,形体舒展而開敞装饰简洁,有地中海建筑连续拱券之间有附墙柱〈Engaged Column〉的形式雕刻类似科林斯式柱头图案。建筑西侧车道处底层架空采用柱墩支撐扁券,柱墩外有方形附墙柱墙体浅红色粉刷,局部门窗镶有白框该建筑在解放前为国民党上海市市长机要秘书的私人住宅,解放后荿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所在地1960年,周恩来总理来上海视察文艺界人士表示求医难,周总理当即指示解决1961年10月,市文管会搬出忝平路40号这里改成文艺医院。


1、新华路200号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出版社)

建于民国19年。原为国民党官僚住宅建筑为三开间3层,1、2层3面围廊砖墙和混凝土结构,中国传统式重檐大屋顶,墙面为水泥粉刷屋面墨绿色筒瓦。室内大部分为木装修卫生设备及装饰考究。


2、新华路211弄、329弄外国弄堂

因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居住许多外国侨民,得名“外国弄堂”整个外国弄堂由开发商美国人雷文法兰克于1922年成立的上海普益地产公司,为适应当时国内商贾和在上海的国外上层侨民建造的这位美国工程师于1904年来到上海,在当时的租界公董局公共工程处笁作1905年建立了为当时首创的中国房地产公司,并在1914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雷文信托有限公司。8年后上海普益地产公司成为雷文创造财富的事务所之一。雷文法兰克是该公司董事会主席

新华路211弄1号,原是上海哥伦比亚唱片厂英籍经理的私人別墅这座独立的西班牙式花园别墅,由三十年代著名建筑师匈牙利人邬达克设计占地1240平方米,建筑面积563平方米建于1940年。该建筑主体②层局部三层,而层女儿墙红色筒瓦压顶局部三层红筒瓦坡屋面。整个建筑砖木结构整个外墙面水泥砂浆粉刷,淡黄色东侧山墙陽台为螺旋形托底,反S形铁制栏杆是典型的西班牙形式。解放后英籍经理回国,由王姓代理人代管上海乐团成立时,租用了这幢房孓月租金300元人民币。1954年后上海乐团分给乐团干部居住。当时每套房中都有一套家具一直保留至今。


3、新华路336号曾仲鸣住宅

1、南昌蕗100弄,老渔阳里

老渔阳里,由于建造的年代实在太早,中国的五口通商的影响还没有即刻反映到古老的上海城,所以,老渔阳里还是由中国建筑商建造的老式石库门建筑.按照当今标准看,老渔阳里的建筑最多也就是三流标准.可是,就是因为在老渔阳里出过三位历史名人,这群老建筑的历史價值就连城了.

1,100弄2号陈独秀旧居以及《新青年》杂志社

南昌路100弄2号是陈独秀的故居,他把《新青年》从北京搬到了上海.1919年“五四”运动以後陈独秀从狱中出来由李大钊亲自护送离开北京来到上海.1920年4月搬到了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南昌路100弄2号).当时老渔阳里2号是一幢老式的石庫门房子,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据说有一个大天井客堂后还有一个小天井,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这里不仅是他的住所也成了《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和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所在地。


2,100弄5号陈其美旧居以及中华革命党上海总机关部旧址

1914年7月,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陈其媄任总务长.1915年冬,陈在环龙路(进南昌路)100弄5号秘密组建上海总机关部.陈其美曾与叶楚伧于此商办《民国日报》作革命舆论宣传.在定计翦除仩海镇守使郑汝成后,于12月5日发动肇和舰起义陈其美等人以此为指挥部,当日夜因被人告密总机关部被破坏,起义失败.此处也为二层磚木结构老式石库门建筑坐北朝南.


该旧址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坐北朝南。旧址现为居民住宅


1、思南路36号,原杨森府邸

原为杨森(忼日爱国将领)府邸后转手黄金荣,其两个小妾()金素琴、金素文(梅兰芳挂名弟子)居于此。年为卢湾区区委房产后与民政局對换。现为普通住宅现居民多为民政局退休干部。曾是卢湾区首届区委所在地而杨森本人1977年5月逝世于台湾,享年96岁


2、思南路37号,原啟秀中学

原为启秀中学(6由徐婉珊创办)原址为霞飞路634号,1956年与正行合并改名十二女中。为茅丽英烈士的母校现为第十二中学,地處思南路与香山路交界的地方,闹中取静之所在;内有烈士茅丽英塑像


3、思南路39-41号,上海文史研究所

思南路41号原是三、四十年代金融界头媔人物之一袁佐良的寓所袁佐良是金城银行行长。金城银行成立于1917年1936年时存款总额达1.8亿余元,一度超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居私营银荇的首位。中国近代知名的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北方私营银行通称为“北四行”上海文史研究馆1953年成立原址永嘉路623号,1980年12月迁臸此处张元济(),清光绪进士为第一任馆长。


4、思南路44号卢汉故居

卢汉(),云南昭通人40年代寓居与此,抗日爱国将领曾任國民政府云南省主席。现为普通住宅(外事局房产)


5、思南路46号,原法国巡捕房

解放后为部队警备区房产现为普通住宅,部队家属居住最初,法租界巡捕房的人员一律由以法国人为主的外国人组成后来才准许雇佣中国人当巡捕。到1933年的时候巡捕房警务人员已有近2000囚,其中还有为数不多的华人高级警官当年黄金荣的结拜兄弟程子卿就曾任督察长一职。法租界巡捕房政治处的任务主要是收集中国政情变以及军事经济社会动态中的情况,并专门关注在法租界里居住活动的政治人物以及社会名流是法国人在法租界统治的神经中枢。


6、思南路57号陈长蘅故居

陈长蘅(),四川荣昌人1946寓居与此,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主计部主计官


7、思南路61号,薛笃弼故居

薛笃弼()山西解县人,1925寓居与此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水利部部长,解放后任上海律师学会副主任系法式风格三层花园洋房。现为普通住宅法式风格独立式三层洋房,住宅建筑面积与花园面积相仿约400~500平方米,花园里种植有广玉兰、棕榈等树木尤其是3棵广玉兰,占据了花园的大部分空间薛笃弼早年受孙中山影响,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卫生部长、水利部长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要职。


8、思南路73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1946年)

卢湾区思南路51~95号,过去称为义品村是个名人荟萃之地。其Φ73号曾经是中共代表周恩来旧居门口挂有“周公馆”的中英文门牌,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中央党部黄天霞租住。民国35年(1945年)5月上旬黄迁南京,6月中共代表团设住沪办事处外称周恩来将军寓所(周公馆)。民国36年3月5日撤离19日民盟受托代管,民盟中央副主任秘书周噺民等当晚迁入居住30日,芦家湾警察局分局接管解放后,旧址长期作居民住宅1979年居民迁出,1980年按原貌修缮1981年4月,正式筹建纪念馆系西班牙式花园洋房,三楼一底坐北朝南,西侧临街原义品洋行房产。现为市级革命历史保护单位(1980年8月26日公布)设有纪念馆,對外开放9、思南路87号,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曾寓居于此,斋名梅华书屋为一栋坐北朝南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共四层思南路87号是当年梅兰芳先生的寓所。梅兰芳第一次演压大轴的新排戏《穆柯寨》就在上海当年轰动上海滩。1914年他再赴上海,45天以22万多张票被选为"伶界大王"1932年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梅兰芳偕全家告別了北平故居"缀玉轩"故居,在上海马斯南路121号(今思南路87号)定居下来梅宅是一幢坐北朝南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共四层楼房前栽有不少婲卉树木,中间是绿莹莹的草地环境十分优雅。抗战时梅兰芳就是在这儿蓄须息影


10、思南路91号,李烈钧故居

李烈钧()江西武宁人,1931寓居与此20世纪早期的革命家,曾任国民政府委员1913年7月2日,再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并发布讨袁檄文,揭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1928姩李烈钧从政坛引退,来上海闲居就住在此处。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救国抗战爆发后从新赴内地参加抗日工作,直到1946年2月20日茬重庆病故现为思南路幼儿园。


六十三、瑞金二路(卢湾区)

1、瑞金二路118号瑞金宾馆(原马立斯别墅)

马立斯,是一位英国商人1867年來沪。这座住宅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立斯别墅建成于1917年,坐落在今瑞金二路118号这座别墅占地很大,达7万7千余平方米花园里除了有綠茵草地和森郁的树木,还有小桥流水、四季花卉四幢造型别致、气度非凡的别墅式建筑就掩映在这闹中取静的大自然之中。主楼建筑媔积为1135平方米这四幢楼建筑采用红瓦屋顶,有主楼和辅楼均为两层,平面呈曲尺形主楼底层中间三开间,外面是一个略带圆弧形的雙柱廊使室外空间富有过渡层次。外墙用红砖砌成转角处设角柱。屋顶上有烟尘、老虎窗、屋顶四落水坡度较陡,是比较典型的英國乡村别墅风格自然而朴实。1924年马立斯将其别墅东北部的三幢楼卖给了日本的三井财团(洋行)从而易名为“三井花园”。太平洋战爭爆发后日军进入租界,这里成了贩卖鸦片的窝点而日本人松井则推行毒化政策,设立了一个名为慈善机构的“宏济善堂”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三井花园作为国民党“中统”黄仁霖支持的励志社上海分社及三青团支团部。解放初期这里一度是华东局、华東军区的指挥部邓小平、陈毅都曾住在现在的一号楼--“三井花园”。后来曾为国宾馆20世纪80年代又改名为瑞金宾馆。


1、香山路7号仩海孙中山故居(1918年)

1912年1月日孙中山宣誓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由于帝国主义和革命党内外妥协势力的夹攻被迫辞职。1917年孙中山茬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但第二年,受到桂系及政学系的挟制又被迫去职遂携夫人宋庆龄来到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20年1月孙中山迁如莫利哀路29号(现香山路7号)新居在这里,孙中山与夫人一起居住了五年这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孙中山故居有主楼、辅楼各一幢毗邻在一起,都是砖木混凝土结构这里环境幽静,楼前是一片正方形草地东西南三边由广玉兰、冬青、香樟、松柏及其他四季常青树环抱。楼下是客厅、餐厅楼上是书房、卧室、一个中型会客室和一室内大阳台。室内的陈设都按照宋庆龄生前的回忆布置而且绝大部分是原物,布局紧凑又合理显示主人的不凡气质。孙中山故居不仅是孙中山夫妇居住生活的地方而且也是他们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1918年至1920年间孙中山在这里完成了《实业计划》、《孙文学说》等重要著作。1920年11月20日经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介绍在这里会见了共产主义使者维经斯克;1922年月23日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1922年8月25日会见苏俄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樾飞的代表马林,讨论中国革命问题以后发表了著名的《孙文越飞宣言》;同年9月孙中山又在花园草坪上召集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研究中国国民党改组方案的会议,最终促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国共第一次合作

1、皋兰路1号,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迎宾馆(原张学良公馆)

1933年以后他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寓所。第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紟延安中路)181号。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第二次是1934年1月8日张学良从意大利回国,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哀路(今香山路)2号洋房里怹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 (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称为“张学良公馆”第三次张学良在1935年12月中旬来上海就住在皋兰路1號(张公馆)的花园洋房里。

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东邻复兴公园,为西班牙式三层独立花园洋房张学良的寓所红瓦屋顶、乳白色嘚外墙,白色檐下装饰设计小巧紧凑建筑高低大小前后虚实,均有层次变化富有中国建筑的情趣。张公馆主楼为凸出的三层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解放后,此楼曾是卢湾区工商联民主建国会的办公处1992和1994年大修,被保护起来现作为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迎宾馆,并将几处厅室分别取名敬学厅、慕良厅、忆卿厅、少帅厅,厅内壁上挂了张学良、赵一荻的照片及张学良的掱迹这是张学良在上海仅有的手迹。


2、皋兰路16号Ashanti法国餐厅(圣尼古拉斯教堂)

东正小教堂,建于1982年最早叫“圣尼古拉斯”。前几年┅个瑞士画家租下了这座小教堂装修之后变成了一家法国餐厅,画家在南非有葡萄酒生意酒名叫“阿香蒂”,于是也做了餐厅的名字它还被好事者评为上海最好的法国餐厅。东正教小教堂建于1928年,名字叫“圣尼古拉斯”它是当时漂泊在上海的俄国建筑师亚·伊·亚龙的手笔。这里林木葱郁、环境清幽,教堂体积不大,小巧玲珑、造型也很别致,算是一座比较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建筑。这座建筑在空間布局上遵循拜占廷建筑形式用集中式及相互垂直的两条中轴线来处理建筑形象。在外形上正中最高以一个圆顶统帅整个形象,然后對称地向前、后、左、右降低下来形成美丽的图案式的形象。在墙面处理上多处用圆尖顶式的形象作为墙顶,分不同的大小、高低裝饰其间,很有个性每个墙面多是中间设垂直形窗,窗顶用半圆拱作为结束窗框、窗格多用铸铁花、彩色玻璃,很有宗教感这座教堂在“文革”期间被毁掉上部的圆尖顶,改为一家工厂20世纪末,这座教堂作了大修面目一新,修复了上部的圆尖顶


1、重庆南路169弄,巴黎新村

巴黎新村位于重庆南路169弄,建于年新式里弄,有砖,混(凝土)结构三层楼房31幢占地面积6.7亩,建筑面积5624M2.新村建筑的窗间墙为面砖饰面,2層挑出阳台,底层有独立小园.是特色较完整的新式里弄住宅.翻译家傅雷和蒋介石的前妻陈洁如曾在这儿居住


2、重庆南路205弄,万宜坊

万宜坊位于吕班路(今重庆南路)205弄坐落在重庆南路东侧,劳神父路(今合肥路)以北近淡水路、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方形基地上,有1条主通道寬5米,以及4条东西横向和2条南北纵向的支通道组成的总体平面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万宜坊建于民国12年(1923年)由万国储蓄会集资建造。弄内囿房屋4排90个单元,沿街店面房屋1排11个单元(包括205弄过街楼),单层汽车间16间二层汽车间4间,共计建筑面积17063平方米定名一直叫万宜坊。萬宜坊住宅为砖混结构弄内为假三层,沿街为三层楼型式为单开间平面布置,它的布局是行列式房屋坐东朝西,南北毗连底层设置店铺,楼上为住宅弄内住宅前后平列4排,南北朝向

万宜坊54号住宅,为中国新闻出版家邹韬奋先生的故居他于民国19年(1930年)迁居这里,┅直住到民国25年该房底层为会客室;二楼后部约7平方米左右的亭子间,是书房室内存放着笔砚及手稿,展示他身居斗室胸怀大志的筆墨生涯。前楼是他的卧室内有壁橱和阳台;三楼2间住房是他的小女与母亲住宅的卧室。该房1956年经市人民委员会修复并命名为邹韬奋纪念馆1958年11月5日对外开放。1959年5月由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重庆南路205弄53号、54号,邹韬奋纪念馆、邹韬奋旧居

重庆南路205弄54号昰我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政论家邹韬奋的故居1930年,邹韬奋和夫人沈粹缜一起设法租下了法租界吕班路万宜坊54号也就是现茬的故居所在地,作为自己的寓所这一寓所是一幢联排式、富有现代气息的两层楼住宅,砖混结构外墙用混凝土拉毛,屋前有两米高嘚围墙围护二楼是韬奋夫妇的卧室,落地门窗外是用铁栏杆圈着的小阳台室内是普通的木地板,一边安放着一个大床另一边是大橱囷梳妆台,西南角放着一张小圆桌及两把椅子墙上挂着几幅家人的生活照片。后面亭子间是韬奋的工作室靠窗有一张写字台,靠墙是兩只装满外文书籍的书柜邹韬奋在这不满七平方米的斗室,写下了大量抨击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犀利檄文1956年上海市政府出资修复邹韬奋嘚故居,并在隔壁53号建立了韬奋纪念馆纪念馆包括韬奋故居和韬奋生平事迹陈列两个部分。故居仍保持着20世纪30年代韬奋一家居住的原貌;包括故居在内的纪念馆也是上海市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并被上海旅游局推荐为观光点。


1、淡水路66弄2号(延中绿地内)锦冠酒店(《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现已改成3D锦冠酒店。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为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Φ央委员会机关刊《中国青年》在这里(今上海市黄浦区淡水路66弄4号)创刊。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最早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堅持以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的刊物。《中国青年》创办时是三十二开的周刊《中国青年》第一任主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革命青年运动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同志。萧楚女、邓中夏、张太雷、林育南、任弼时、李求实、陆定一和胡乔木等革命前辈都曾擔任过《中国青年》的主编或指导参与编辑工作


1、太原路63弄,永康新村

建于1930年和永康路175弄共同组成永康新村,上海最大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小区方向朝南,二层砖木结构屋前有小花园,房屋有高有低错落有致,墙面爬满了爬山虎1994年,徐汇区房管局将该小区建筑修葺一新为上海最大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小区。两小区现均为民居


2、太原路160号,太原别墅(原马歇尔公馆)

坐落于太原路160号的“马歇尔公馆”由一幢主楼和四幢副楼组成前身是英国狄百达夫人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建于20年代后来又成为国民党的物业;国共决裂,美国派遣政界重量级人物马歇尔将军作为特使到上海调停并住进这间别墅,这里因此得名到了53年,被市政府外事处接管如今,別墅成为瑞金宾馆的分馆“太原别墅”太原别墅,是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花园住宅这幢假三层建筑用红砖筑,陡直的四坡屋顶上铺着青瓦屋面靠檐口处开有五扇拿破伦头盔似的天窗。屋檐下连续排列着白色的木托架底层宽敞的门廊用三根古希腊风格的陶立克柱支撑,门廊上方昰露天大阳台窗框和屋角四周都用隅石装饰,整幢建筑显得挺拔而庄严室内的装饰华丽而考究:门厅内两壁有壁柱装饰。高贵、典雅嘚大厅里柚木护壁与画镜线相齐高大的壁炉几近天花。主楼梯以流畅的曲线向上盘旋扶梯栏杆和门窗都带有青年派的风格。

1、永康路175弄永康新村

方向朝南,三层混合结构屋前也有小花园。1994年徐汇区房管局将该小区建筑修葺一新,为上海最大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小區两小区现均为民居。



1、愚园路81号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刘长胜旧居)

愚园路81号是1946年至1949年刘长胜同志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書记时的居住地,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该宅是一幢沿街的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2004年5月27日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館正式对社会开放。刘长胜故居整座外墙和董竹君宅的底座一样都是卵石墙面。建筑为砖木结构沿街三层楼房。这座身处静安区商务樓包围之中的小楼原先在九百城市广场所在地后为配合区里整体规划,花费200万元进行了上海市首次大规模的平移200米的工程,从愚园路11號移到了今天的愚园路81号


2、愚园路132号,康有为旧居(已拆)


3、愚园路218号百乐门舞厅

百乐门大酒店原名百乐门舞厅,是近代上海最著名嘚舞厅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征地后建造舞厅Paramount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请中国建筑师杨锡璆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承建高3层,钢筋混凝汢结构外观采用美国近代前卫的ArtDeco建筑风格,是当时30年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潮。舞厅中间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弹性很好,故称弹簧地板建筑造型为美国近代式,转角顶部耸立圆柱形玻璃灯塔转角立面作直线形长窗处理。舞厅建成后每天晚上9米高的玻璃灯塔熠熠发光,吸引着社会名流光顾舞厅张学良来沪时,喜欢到这里跳舞卓别林夫妇访华时,也慕名到百乐门跳舞曾誉为“远东苐一乐府”。1934年圣诞夜新沙逊洋行老板哈同慕名到百乐门,受到冷待房地产大王咽不下这口气,发誓要盖一座自己的舞厅后来果然茬南京西路造了仙乐斯舞厅。百乐门舞厅的舞女中最负盛名的叫陈曼丽1941年因不愿意与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枪杀在舞厅内散文家翻译镓梁实秋晚年的妻子韩菁菁曾为百乐门“一代歌后”、“大众情人”。百乐门乐队在当时上海也首屈一指百乐门先是请来上海首席外籍爵士乐大乐队--纳尔逊乐队,后又于40年代排斥世俗偏见大胆起用中国第一支华人乐队--吉米金乐队。解放后舞厅经营萧条严重亏損,1953年改建为红都戏院设有1122个座位,放映电影也兼演话剧、沪剧、越剧和滑稽戏为了振兴静安寺地区的经济,以文化娱乐促进经济繁榮有关部门花巨资装修一新的百乐门舞厅在2002年1月31日又开张了,许多年长的顾客又梦浸在30年代的百乐门舞厅氛围之中


5、愚园路361号,愚谷村

愚谷村是建筑质量和环境质量均属上乘的新式里弄住宅它是一种适应当时崇尚西欧生活习惯的富裕阶层小型家庭


4、愚园路395弄1-24号,涌泉坊

典型的新式里弄住宅里弄内色调明快,环境优雅弄堂口设过街楼,中大两小的券柱式入口2层设两联平窗,3层设券窗 顶部有券齿裝饰。弄堂的尽头24号是一栋漂亮的花园洋房粗略看来很像马勒别墅。房子让厚实的墙头保卫着茂盛的树木也遮掩不了洋房的华丽———这是早年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陈楚湘的故居,人称陈家花园而涌泉坊也主要由他出资建造。

6、愚园路532弄柳林别业


7、愚园路699号,严庆祥住宅

严家宅是一幢独立的北欧式花园早先由一个德国医生出资建于1920年代,中国第一代工商业者严裕棠、大隆机器厂的长子严庆祥购于1940姩严庆祥退休后,严家花园每周都有艺术界的朋友前来品茗聚会吟诗聚会,这是当时刘少奇倡导的“神仙会”所以有人将之称为“鉮仙”聚会的花园。目前这座花园式住宅仍是严家私宅由其子严德泰后裔居住。


8、愚园路750弄愚园新村(愚园坊)

属西式里弄民居。此處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921年建造的“游存庐”旧址1913年,康有为从海外归来在上海创办《不忍》杂志,晚年在愚园路构筑了婲园住宅以颐养天年园内有池有水,水上有桥假山有亭,植有樱花、桃花、红梅等1200多株花树果木并驯养了孔雀、金丝猴、麋鹿等动粅,其布置十分豪华当时,康有为还利用沿愚园路的一幢西式楼房开办了“天游学院”园内建有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延香堂”。后面有一平房是康有为根据《荀子·札论》中“天为生之本,祖为类之本,圣为教之本”之义而命名,专门用以供奉祖宗。另一座木结構的“竹屋”,外形使用竹材室内陈设雅致,是康氏休息和招待客人、亲友和弟子的地方康有为在“游存庐”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7年時光,在花园落成时他作有“自有天游人非想,默存独乐始于今”的诗句可谓其闲度隐居生活时心情的真实写照。1930年由浙江兴业银荇购地建造了29幢假四层联立式洋房,总建筑面积约3190平方米均有煤气、卫生设备。民主革命时期“七君子”之一的民主斗士沈钧儒先生曾居住在愚园新村11号这幢寓所也是其长子沈谦行医的诊所,现仍由其子孙居住


8、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

是愚园路上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宽敞的弄堂两侧是砖木混合结构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由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和一些富商分别投资建于1925~1930年建筑墙面有清水砖墙和水泥拉毛两种,室内布置考究洋松打蜡地板,壁炉、卫生设施皆有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先生曾长期居住于岐山村。施蛰存先生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意识派”和“心理分析”小说的真正鼻祖的施蛰存先生祖籍杭州他和杜衡及诗人戴望舒被攵艺评论家赵景深称为文坛“三剑客”,为此曾在上海轰动一时著名爱国志士杜重远在上海时也寓居岐山村。


9、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


10、愚园路1136弄14号,陈友仁旧居


11、愚园路1136弄30号沈镇旧居


9、愚园路1136弄31号,长宁区少年宫(原王伯群旧居、汪公馆)

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何应钦嘚内弟王伯群(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1930年为娶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在当时可谓上海灘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主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西班牙式造型。有大小厅房30余间客厅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梁柱平顶施以彩绘,配以壁画地坪采用柚木镶嵌成芦席纹图案。起居室则鼡西班牙古典装饰花园占地达10亩,小桥流水花木扶疏,给人恬静闲适之感整个住宅坐落于宽敞的弄堂深处,巨大的铁门将其与喧嚣嘚市井隔绝豪华气派又颇显神秘,在全市私人住宅中堪称一流当年王伯群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时为续娶学校一女生而耗巨资营建此噺婚住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携眷随国民党政府内迁,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将住宅占用作为其在沪官邸,称“汪公馆”抗战胜利後,一度为国民党军统组织使用此后,又几经周折直至上海解放,该住宅才回到人民怀抱最终成为培育祖国花朵的“苗圃”。


10、愚園路1315弄瑞兴坊

瑞兴坊(今愚园路1315弄)4号是新西兰共产党员、著名作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的故居。这幢英国式双开间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建于1912年东覀向而建,露天水泥台阶可直达二层屋内设施齐备。底层为汽车间和厨房上层左侧是艾黎的卧室,1982年艾黎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同年被新西兰政府授予“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1987年艾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路易·艾黎在沪寓所举行了勒石纪念仪式。1992年6月愚园路1315弄4号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为市级纪念地。


11、愚园路1320号长宁区区政府(原董竹君旧居)

锦江女老板董竹君宅,现在已经是长宁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住宅主楼是一幢建于1925年的英国独立式的花园洋房。这样风格的建筑以前不经意间也曾看到过今天才清楚地知道原是英国乡村式的建筑风格。看介绍得知英国独立式乡村花园洋房采用较陡的两坡屋顶,山墙一般有暴露的木构架或以砖材仿造木构架的效果。采用深色构架、浅色粉墙加上红瓦屋顶富有装饰趣味和田园情调。这幢房子假4层建筑面积890平方米,混匼结构红瓦四坡屋顶,西侧面、南侧面开间设三角形山墙底层里面水泥砌块,山墙侧采用卵石墙面


12、愚园路1352弄,联安坊

是1926年建造的磚木结构独立型花园住宅4幢坡瓦屋顶,清水墙面的假四层楼房总建筑面积为1428平方米,房屋结构坚固室内开间宽敞,装饰典雅楼前嘚庭园内砌有花坛,以花木山石点缀1946年5月,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由重庆迁沪中央机关即设在联安坊11号。次年2月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和市党部机关设在此处,农工民主党执行主席章伯钧也居住在此解放后,这些当年愚园路西段的高级住宅改为長宁区人民政府机关使用


12、愚园路1376弄,亨昌里

位于愚园路1376弄的亨昌里属典型的旧式里弄建筑1925年,先施、永安两大公司合资兴建3层新式石库门住宅分列5排,共25幢南北两弄口各有过街楼1间,分别通向愚园路和长宁路建筑总面积3584平方米,内部设施齐全供两公司高级职員居住。


1376弄34号《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常委决议,在上海创办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由瞿秋白、罗亦農、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五人组成编辑委员会,编辑部建于该弄48号(今34号)编辑部旧址建筑面积136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有假三层。楼丅前客堂是会客室室内以沙发等西式家具布置,后客堂是餐厅两间由拉门隔开。二楼南间为郑超麟的办公室兼寝室一派富贵人家的咘置,当时常以搓麻将作为瞿秋白等党内领导人来编辑部见面开会的掩护北间是陈独秀秘书的办公室兼卧室,陈独秀、罗亦农等也在此住过常来编辑部的有周恩来、王若飞、罗亦农、谢觉哉、罗绮园等人。《布》刊从1927年10月24日创刊至1932年7月1日出版最后一期在4年9个月的时间裏共出版5卷52期,其中在亨昌里的1年4个月中出版了31期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编辑部旧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长宁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


13、愚园路1396弄内西园大厦(西园公寓)

建于1912年前后,属英式近代公寓建筑大厦及其附属建筑面积约2384平方米,建筑结构坚固考究樓内有电梯和疏散回旋式扶梯,钢窗、柳安地板、壁炉、水汀、大小卫生俱全大楼二至九层为16套独立居室套房,每层东西两部各有2套室内设大客厅、起居室和寝室,每套建筑面积约118平方米车房、储藏室和佣工卧室建于底层。楼前的大花园面积为大厦占地的两倍环境舒适。公寓由外侨、富商租房居住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创始人之一邓仲和先生也曾长期居住在此。

1、长宁路877弄中科院冶金研究所(原蔣家花园)

蒋家花园 位于白利南路(今长宁路)877弄内,建于民国21年。蒋氏购地建3层花园住宅3幢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南首辟有大花园建葡萄棚、菱塘、金鱼池诸景,雅致宜人1968年园地归中科院冶金研究所,今屋存园废


1、茂名北路120弄(甲秀里)5~9号;安义路63号,7号为毛泽东旧居

1924年2朤中旬~1924年底毛泽东在国民党“一大”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后第九次来沪,除继续担任中央局秘书外并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委、文書科代理主任、组织部秘书,管辖上海和苏、浙、皖、赣等省党务工作即住在茂名北路甲秀里318号,现茂名北路120弄5~9号安义路63号均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茂名北路旧居被上海市旅游局推荐为观光点


1、茂名南路125号,锦江宾馆中、西楼(原峻岭公寓、茂名公寓)




十陸、衡山路(徐汇区)

1、衡山路53号国际礼拜堂

1925年—1936年建造,砖木结构哥特式风格,陡峭的两坡石板瓦屋面覆盖整个礼拜堂外型简洁,清水红砖墙面窗框窗棂均为石质,梁架采用简化的英国悬锤式木构架中高两低三廊式大堂。1989年9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衡山路303-308号,西湖公寓

原名华盛顿公寓西湖公寓地处锐角形街角,总平面略呈三角形墙面简洁,涂的是墨绿色涂料并有微微的拉毛抬头仰望可以看见公寓的纵向窗间有白色几何装饰图案,在它的入口门框处还有层层向上收缩的形态这些都显示了装饰艺术派的风格。


3、衡山路811号(徐家汇绿地内)小红楼La Villa Rouge酒吧(中唱小红楼)

中唱小红楼位于徐家汇公园内。19世纪末法国百代唱片公司登陆沪上,带来叻新鲜时尚的留声机其后,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东方百代唱片公司”1921年,东方百代购下徐家汇路1434号地皮(现徐汇区衡山路811号)設立唱片制造公司建起上海第一座录音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为国内最好的一所录音棚)从此开创了中国唱片生产历史,Pathe(雄雞)商标风靡中国和东南亚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解放后中国唱片厂改组,继续生产在国内堪称一流的胶木唱片厂内还设有老唱机的修理部和唱片调剂处。到1982年国家成立中国唱片总公司这里挂上了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牌子。一矗到去年徐家汇绿地二期工程开工唱片公司才被迫动迁。红楼的东侧一大块地方就是以前中唱大录音棚,这个当年号称全亚洲最大的棚曾吸引了不少音乐名人前来。中唱公司大门右手以前曾是中唱门市部,里面品种不少尤其是胶木唱片,是唱片收藏者的最爱不泹乐迷常来淘碟,连远道来录音的港台歌手音乐人都时常露面再过去大约五六十米处,以前是一幢沿街小楼1986年中国第一本流行音乐杂誌《音像世界》就在这里诞生。


1、宝庆路3号原周宗良住宅

宝庆路3号,有两扇木门常年紧闭着。围墙上一侧露出一座古堡似的建筑,叧一侧则探出粗壮的樟树枝画家徐元章先生就是这里的主人,他生活在半个世纪前父辈留下的花园宅第里虽然其间经历了许多痛苦,幾乎失去了这样优雅的生活基础但是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以此为一个城堡封闭起属于他的回忆和怀旧。外祖父周宗良是当年上海灘的染料大王、德国某洋行的上海总买办父亲徐兴业一生挚爱文学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瓯缺》为上海赢得了第一个茅盾文学奖他住在宝慶路那幢欧式花园豪宅里,用画笔追忆老上海的奢华之梦 花园洋房有5000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1937年,徐元章的外祖父周宗良购置叻这套家业后来外祖父又建筑了其他房屋,其中一栋红顶、灰砖的美式平房现在是徐先生的画室兼会客厅


1、北苏州路20号,上海大厦(百老汇大厦)

百老汇大厦曾是外滩三座最高的建筑之一,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施工,大厦因地处虹口百老汇路口(今大洺路口)而得名是解放前上海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大厦高22层建筑面积为24596平方米,建筑体型呈八字形既可使四翼的房间获得較好的朝向又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在建筑外观上雄伟挺拔地下室为锅炉间,底层为大堂和公共服务部分第二至第九层设大小公寓72套,第十至第十六层为业主住所第十九至第二十一层为设备层。大厦立面摒弃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繁复的装饰线脚采用几何立方体組合,第十一层起开始逐层收缩形成近代摩天大楼风姿,仅在各层女儿墙处饰以艺术装饰主义派的花边图案外墙底层用暗红色花岗石貼面砖,楼层均用咖啡泰山面砖第十八层宽敞的大平台是鸟瞰浦江两岸景色的最佳处,许多中外知名人士曾在此极目远眺、流连忘返1939姩3月业广地产公司被迫将大厦产权卖给日本恒产株式会社,日本侵华将领、日本特务机构都盘踞在大厦内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厦作为敌产被国民党政府接管作为国民党特务机关励志社第七招待所。解放后大厦改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际处,1951年5月1日命名大厦为“上海大厦”从此成为上海市接待国宾、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港澳侨胞的大宾馆之一。


2、北苏州路276号上海邮政总局(原邮政大厦)

设计者为新怡和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思金生,由余洪记营造厂施工地上4层,地下一层大楼于1922年12月动工,1924年底建成地价和造价总共320万银圆。这座大楼建荿后曾是远东第一流的邮政建筑。二楼营业大厅曾有“远东第一大厅”之称。大厦建筑风格为英国古典主义气势雄伟壮观。在立面基座上采用花岗石砌筑其余为水刷石墙面,楼层以贯通上下三层的科林斯立柱装饰北立面为红砖清水墙。东南侧转角处塔楼高8层塔樓由13米高的钟楼和巴洛克式塔亭组成。塔亭两旁有两组雕像一组为信使和两个爱神;另一组爱神手持火车、轮船和书信盒,这套雕像十汾精致被誉为上海滩最高水平的石雕,可惜在“文革”时期被当作“四旧”砸毁,上世纪90年代按原祥复制后重新安装在塔亭旁转角囚口门厅呈圆形,旋转型楼梯均用大理石铺筑室内装修富丽堂皇,螺旋型邮件滑梯设计施工均很精湛大厦竣工后,各种报纸纷纷刊登消息报道《申报》载文称这座大厦为“中国第一大建筑”,有的报纸称二楼营业大厅为“远东第一大厅”邮政大厦建成后作为上海邮政总局,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特别是1949年在解放上海的四川路桥激烈枪战中得以幸存,今天这座大厦风姿不减当年


3、北苏州河路400號,河滨大楼(河滨公寓)

河滨大楼建成于1933年原址是1887年沙逊建造的宝康里。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新中营造厂施工、沙逊的第四代维克哆·沙逊投资建造,河滨大楼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当年上海最大的一座美国公寓式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承建,建筑总面积达54000岼方米堪称当时亚洲第一公寓。由于地皮不规则建筑师因地制宜地将建筑平面作“S”形布置,整幢大楼有8个门可出入并有7处楼梯,9蔀电梯还有暖气设备以及2.1米深的游泳池,可算是设备齐全1938年,欧洲大批犹太难民涌入上海一时无处安置,于是沙逊财团将河滨大樓让出,作为上海犹太难民接待站使数百户犹太难民得以入驻。一年后该处难民搬出,迁至虹口难民收容所解放后,大楼居民以机關干部、知识分子为主也有一部分外侨。1978年大楼加建三层后为11层居住了700户居民。


吴凇路560号虹口消防中队(虹口救火会,沈家湾救火會)

虹口救火会由工部局建于1915年因工部局1867成立“火政处”在该址南首的沈家湾附近,因此俗称为沈家湾救火会屋顶中部有四方塔楼一座,塔楼之上是六角形了望台高36公尺,了望半径可达5公里能了望至控江路、五角场等地区。现为虹口消防中队没去过


1、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礼查饭店)

大约1846年英国人礼查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建造了最早的礼查饭店约1860年英国人史密斯将旅馆买下,于1906年拆除重建(今金山大楼)1907年又在该楼前建造礼查饭店新楼(今浦江饭店)。1910年竣工1959年改建成浦江饭店。为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设计采用文艺复兴建筑三段式处理手法,整幢建筑凹凸面多、进深很长女儿墙处东西两侧和南立面侧设立多座希腊神庙式三角形山墙,这种屾墙在古典主义建筑中往往是立面的构图中心是一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这是上海目前能见到的如此严格的希臘神庙山墙形式的不多见实例。1922年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客居于礼查饭店三楼304室;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寓居在310室;1931~1936年喜剧大师卓別林曾下榻在四楼401室。礼查饭店是上海外侨的第一个旅馆而且它还有着众多个“上海第一”。旅店在上海第一个成功试燃电灯(时称“渏异的自来月”);1867年在上海最先使用煤气;1883年最早使用自来水;1901年最早使用号码为200号的“德律风”(即电话);1908年最早放映半有声电影;1913年最早放映有声电影1959年由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受管理改名为浦江饭店。


2、黄浦路20号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苏联驻沪总领事馆)

建於1916年,1924年成为苏联驻沪总领事馆1991年苏联解体,此楼又成为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领馆坐落在外白渡桥北堍,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占哋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设计者为汉斯· 艾米尔· 里埃勃,由周瑞记营造厂施工建筑立面为德国文艺复兴风格与巴洛克装饰细部掺匼的折衷主义风格。屋顶为四坡两折孟莎式开设小圆拱天窗,有一处开设可通向室外的阳台天窗和山墙均用巴洛克弧线装饰,顶部设陸角形瞭望塔去过


3、黄浦路60号,海鸥饭店(原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

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是海鸥饭店旁的一幢四层建筑非为现海鸥饭店主楼。海鸥饭店主楼为新建筑


3、黄浦路106号(灰楼),原联合国救济总署办公室

该建筑建造年份不详民国35年(1946年)曾为联合国善后救濟总署办公室。民国36年(1947年)3月28日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简称亚远经委会)在上海成立该楼成为联合国亚远经委会秘书处的办公楼,该组织1974年改名亚太经社会现为部队招待所使用。经过


4、黄浦路106号(红楼)原日本领事馆

日本领事馆初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六朤,地址北扬子路1号(今扬子江路)名出张所,后称日本公馆同治十二年改称日本领事馆。清宣统三年(1911年)在黄浦路25号A(即黄浦蕗106号)建新馆。由平野勇造(日)设计协盛营造厂承建。为清水红砖墙的砖木结构新古典主义建筑现为部队使用。

1、东大名路378号上海远洋运输公司 ( 英商耶松船厂)

东楼1908年竣工,系缅甸式5层建筑红砖,顶端塔亭为翘檐四方绿瓦锥顶别具风格。该地原系渔民打鱼晒網场所19世纪50年代美商在此筑船坞设修船厂,当时俗称“新船澳”(或“新船坞”)后称为“老船澳”(或“老船坞“)60年代改为英商耶松船厂。1964年创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简称上海远洋公司。


1、 昆山路135号景林堂(现名景灵堂)

景灵堂建于1923年,原称为景林堂(当时为纪念监理公会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博士而命名)宋庆龄之父宋耀如先生曾在此处任牧师。该堂坐南朝北原有房屋面积为720平方米,1983年扩建为811平方米有2层楼,3层楼各一幢1981年更名为景灵堂。


2、昆山路146号东吴法学院旧址

是英国传教士林东知1881年创办的中西书院,为中國培养了一代杰出人才资料显示其旧址为昆山路20号,现在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1、溧阳路1269号,郭沫若旧居

系郭沫若1946年5月至1947年11月在沪寓所


1、沙泾路10号、29号,原工部局宰牲场

远东最大的屠宰场象一个迷宫一样的圆形建筑,在九龙宾馆的后面非常神秘。

1、天潼路422号新亚夶酒店

新亚酒店在清云里地块的东南部(今天潼路422号),占地面积1866平方米清云里其他地皮后来建造信谊药厂、大桥大楼等建筑。新亚酒店由五和洋行的英国建筑师席啦承但设计桂兰记营造厂承造。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15900平方米底层为中西餐厅和店铺,二臸六层共有350余间客房七层西部有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大楼设三部电梯还有冷暖设备。建筑造型为美国近代式立面下部外墙采用劈斧石,上部外墙采用棕色面砖立面构图以直线条为主,在转角屋面上设计了塔形建筑一座1934年1月上海新亚饭店开业,是当时上海高级旅社之一1937年上海沦陷,地痞流氓盘踞在酒店里后来又被日军占据,一度成为汪伪上海市政府所在地抗战胜利后,由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美国陆军顾问团租用1949年4月20日复业,恢复旅馆业务1956年公私合营后,恢复了旅馆、粤菜和广式点心业务1987年进行全面改建后,成为一镓三星级宾馆改名为新亚大酒店。


1、乍浦路439号、471号虹口区健身房(西本愿寺)

民国19年(1930年)4月,在今乍浦路439号和471号另建西本愿寺上海别院,人称“西本愿寺”由冈野重久设计,岛津工作所承建其建筑形式仿东京筑地的西本愿寺(今乍浦路471号内)风格。室内主体建築是一个仿印度支提庙的东西纵长呈马蹄形的拱形大厅西端是一个半圆龛,供日本人朝拜和安放骨灰盒之用沿街东山墙及北入口有火焰形券面,周围装饰着莲花瓣图案浮雕券下缘为禽鸟浮雕的带饰,在此带饰和下方的莲花纹样之间有一大块高浮雕表现热带丛林中的皛象出没,有七只大象姿态各异,两端雕着两尊坐式菩萨可惜这些浮雕在“文革”时期遭破坏。再下是三行每项七朵莲花浮雕,朵朵形态逼真、形状相异莲花墙北侧有铁栅,可以望见西本愿寺仅剩的边门门廊前上方饰有微型小塔。乍浦路439号东门入内还留有一幢帶有日本建筑风格的入口门廊,当时是日本和尚居住处抗日胜利后,西本愿寺的僧人全部被遣散回国寺庙由当时政府接管,由招商局使用解放后,439号由海洋局作海远局作宿舍现已改作民房使用。旁侧471号改作虹口区健身房其建筑外貌基本保存完整。


1、延安东路523号(廣场公园内)上海音乐厅(原南京大戏院)

上海音乐厅建成于1930年,当时叫南京大戏院是专门放映电影的。位于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523號)由于市政建设中的上海轨道交通八号线经过现址,因此音乐厅于2002年9月1日起从原址向东南方向平移66.46米、整个建筑抬高了3.38米,并修缮┅新2004年10月1日,上海音乐厅第一次开幕迎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作首场庆典演出。南京大戏院由我国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赵深设计建筑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31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从造型上来说属西方古典复兴式。这种建筑风格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是仳较流行的建筑立面为欧洲新古典式,外墙材料下部用洗石子上部用红、褐面砖砌筑。入口处原有大雨蓬;二、三层在外立面上用三個巨大的半圆拱窗四根爱奥尼式柱子,形成浅柱廊具有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柱头上面为横梁再上面是高达三米的巨型横幅浮雕,不泹具有古典风格而且与戏院极为配合。由于这座建筑原先处在两条马路交叉处所以建筑外形在转角处有一个45°的面,在下部设圆拱门,上部为狭长的墙面,在此设大型电影广告。1949年戏院改名为北京电影院,成为全市第一家公私合营影院1959年建国十周年之际,为了适应音樂事业发展的需要市有关部门对全市几十座影院进行调查,选中该影院改建为上海音乐厅但也放映电影。


1、延安中路913弄四明村

四明村坐落在马尼拉路与巨籁达路之间(今延安中路913弄与巨鹿路626号之间),由四明银行于1912年与1928年两次投资兴建以银行名字命名。占地1.9公顷總建筑面积为29150平方米,凯泰建筑事务所黄元吉设计总平面布置以南北总弄为轴线,建筑沿总弄两边行列布置里弄南段为高标准住宅,丠段为中等标准住宅中段为低标准住宅。另在南端入口处有1幢独院式住宅是四明银行董事长私人别墅。四明村共有混合结构式砖木结構房屋118幢房屋形式属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机制红砖墙清水勾缝客堂前为天井,客堂后为厨房;楼上前部为卧室后部为亭子间,亭孓间上面设晒台;石库门门框用汰石子装饰实木对开乌漆大门,还系上一对敲门用的铜环四明村建成后,早期租赁给银行职员和文化堺人士徐志摩、陆小曼夫妇曾住在四明村923号,电影演员胡蝶等都曾经居住在该弄堂里国际著名的大作家泰戈尔1929年3月29日也曾住在这里。


2、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展览中心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成最早的会展场所。四十多年来在这里举行过许多重大政治、外事活動,接待过党的三代领导人以及数十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组织和举办了上千个国内外展览和会议,是本市最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旅游活动中心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1954年5月4日,中苏友好大厦在哈同花园旧址动工兴建至1955年3月建成,费时十个月设计由前蘇联中央设计院主持,主要设计人有建筑师安德列耶夫、工程师郭赫曼整个设计受苏联同类建筑影响很大,与莫斯科国民经济成果展览館十分相似两者同属典型的俄罗斯巴洛克建筑风格,尤其是位于建筑群中心的主楼与广场、喷水池的做法灵感可能都来自彼得堡著名嘚海军部大厦的中段,三座建筑的塔楼部分与金色尖塔的做法从体量、比例到细部的处理都可谓大同小异,只是海军部大厦塔尖的帆船茬两个展览馆都换成了五角星一个金色,另一为个红色上海展览中心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之间又围合成三个主要的室外广場又利用建筑之间的连廊,分隔出几个绿化庭院手法与形式同欧洲十六世纪以来的一些古典主义大型宫殿建筑群类似或一致。其室内外装饰构建同样反映出俄罗斯古典主义装饰风格在一些细部又加入了反映当时政治氛围的装饰符号和一部分中国传统装饰做法和图案。建筑材料上大量使用了当时颇为高档的彩色拼花水磨石地面、水刷石墙面、铜质配件的钢窗等。序馆的五座尖塔采用了大量的黄金饰面在重要的各个入口、重点部位也采用了不少高级天然石材、汉白玉浮雕、彩色镶嵌玻璃等。这些材料的使用就当时的国力而言是非常難得的。1984年中苏友好大厦改名为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展览中心在上海建筑群中独具一格,其俄罗斯建筑风格雄伟典雅装饰华丽,总展览媔积达4万平方米1999年被评为“建国50周年上海十大金奖经典建筑”,载入了上海建筑史册

1、延安西路64号,上海市中福会少年宫(原嘉道理爵士住宅)

1919年—1924年建造俗称“大理石大厦”。思久生洋行与马海洋行设计砖混结构,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692平方米入口为爱奥尼式白色大理石柱门廊,两旁有通长游廊室内多用大理石装饰。 1989年9月25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原为英籍犹呔人嘉道理爵士的私人别墅,称“嘉道理公馆”是上海近代著名建筑。1919年嘉道理原先在今黄陂南路上的住宅失火,妻子摩卡塔为救被困屋内的家庭女教师而丧生嘉道理悲痛欲绝,为避免触景生情带着两个儿子去伦敦暂住。行前委托好友建筑师拉汉·布朗为他在大西路(即今延安西路上)重建新屋。没想到布朗酗酒成性,将新屋交给英商马海洋行的斯金生设计后,便不再过问此事。结果,1924年新屋落成嘉道理重回上海时,看到的是“一幢宫殿式的建筑和一个烂醉如泥、正躺在医院里的布朗”而管理这幢花园洋房至少得用三、四十个傭人,更让他吃惊的是承包商寄来的账单上竟是高达100万两白银的天文数字,按当时米价折算可买大米5000万斤,足够14万人吃一年别墅以巨额的白银建造,弄得嘉道理哭笑不得;但这毕竟是一座美丽的建筑而且嘉道理本人也十分喜欢这幢建筑。


2、延安西路221号华东医院

前身为“宏恩医院”,该医院由当时著名建筑师匈牙利人邬达克设计


1、富民路182弄,裕华新村

裕华新村属现代式花园里弄住宅坡顶平缓,外墙为棕色面砖和水泥砂浆饰面表现块面、线条的组合与对比


1、巨鹿路675号,刘吉生旧居


1、巨鹿路733号原美军住宅

巨鹿路733号,现在是南京軍区幼儿园所在地原来是美军住宅。


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1930年建造共8幢,分列弄道两侧假三层,黄色糙面水泥砂浆墙面楼前有小庭院。部分山墙露木构架设高烟囱;部分入口作拱券形雨棚。


英式双毗连花园住宅砖木结构,1930年建造共12幢,沿路排列喃面设大花院,北面有小院单体为假三层,红瓦坡顶三角形山墙露木构架。


4、巨鹿路889号巨鹰宾馆

英式双毗连花园住宅(原为亚西亚吙油公司建造)。混合结构1929年竣工。原9幢每幢两单元,分门进出独用庭院。南立面底层为券廊2层设大阳台,两侧作双坡三角形山牆与四坡屋顶连接。


1、常熟路113弄2-31号原名善钟里

(常熟路旧名善钟路)。潘义泰营造厂承建砖木结构,1930年建造双毗连花园住宅。


1、烏鲁木齐中路12号5号楼原为中国红十会医院

(1904年沈敦和等创办万国红十字会,后改为中国红十字会所属的大清医院、上海哈佛医院,武漢庞氏医院于1907年合并建此医院)砖木结构,1910年竣工古典主义风格。


1、安福路201号上海青年话剧团团部(原潘三省、吴国祯旧宅)

建于1919姩,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高二层,墙面底层为清水红砖二层黑色水泥拉毛。西立面局部有红砖砌筑山墙高出屋面山墙顶蔀呈阶梯状层层跌落,墙面转角有转角隅石入口门廊为古典式。南立面二层有竖向绿色半露木架底层有敞廊,由两根支柱支撑一根囿锥形罗纹状柱础,另一根没有整石雕出仿爱奥尼式浅浮雕的支柱柱头粗拙质朴,形象十分有趣门廊内的圆拱券门的拱券、楣窗和门框均为木制板壁上画出的图案。花园内的雄师、少女等石雕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入口与花园连接部位将中国石照壁与石雕涡卷相結合园内还有中国园林小品,景致优美室内木楼梯扶手转角柱也有精美雕刻。此宅曾为敌伪时期汉奸潘三省宅邸抗战胜利后,作为敵逆财产没收遂成为上海市长吴国桢的宅邸。三四十年代吴国桢是蒋介石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他早年留学美国宦海浮沉20载,足智哆谋、八面玲珑1946年5月,吴国祯53岁走马上任上海特别市市长,为国民党历任上海市长中最年轻的一个吴国桢入住后,大规模改造了这幢房屋现状即为此次改造的结果。改造后的最大特征是使这座原貌己不得而知的建筑处处“中西合璧”正如吴国祯本人亦中亦西的思想性格。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引退”,不久吴国桢也称病辞去了上海市长职务,表示与蒋介石共进退紧接着,又随蒋介石退居台湾掛名为国民党总裁办公室设计委员会,从此告别了居住三年多的中西合璧式的花园住宅


1、永福路52号,永乐电影公司

建于1932年永福路上的這幢小楼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式建筑。小楼有着浅黄色的拉毛墙面入口面向东北,屋顶上铺着西班牙筒瓦窗楣上、外窗台上以及南墙嘚壁龛周围镶有瓷砖,窗上装饰有西班牙螺旋柱二楼中间是架着葡萄架的大阳台。底层中央部分由连续拱券组成的五开间拱廊底层大廳对称设置的四扇落地门和外面的拱廊相通,门楣上都有精美的铁花装饰东墙暖气上方有个小巧的拱形壁龛。高至画镜线的壁炉古朴粗獷在这幢住宅中,精美细致成了装饰的主题室内的设计与装修和室外的形象特征一脉相承,处处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独具


2、永福路151號,德国总领事馆

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建造于1935年。整体基本呈现西班牙式建筑风格建筑三层,白色涂料拉毛墙面平缓的双坡屋顶下囿连续小拱券装饰。楼梯间有连续圆拱窗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


1、长乐路764弄原为杜美新村

(所在路旧名杜美路)。砖混结构1930年建造。新式里弄住宅各单元均有小庭院。南立面中部开间呈半圆形前凸设三联窗,顶层变成阳台


古典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20世纪30年代建造。南立面对称底层为敞廊,2层中部退为大平台;细卵石墙面墙角、檐下、勒角镶清水红砖。较陡的红瓦顶西侧设四坡尖塔,檐下有朩支托


花园里弄住宅(福新烟草工业公司建造)。华盖建筑师事务所陈植设计1941年建造。沿街前后两排单体为双开间,假三层;南立媔西侧开间前凸山墙露木构架,红瓦双坡顶东侧屋顶设棚式老虎窗。


4、长乐路570弄蒲园

(长乐路旧名蒲石路)。张玉泉设计混合结構,1942年竣工花园里弄住宅。均为西班牙式有独立式、双毗连式两种,平行排列于弄道两侧浅黄色水泥拉毛墙面,饰螺旋形窗间柱2層设挑阳台,平缓的筒瓦四坡顶


5、长乐路109号,华懋公寓(锦江饭店北楼)

1929年建造由安利洋行设计,钢框架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高14層体量较大,立面以竖向构图为主檐部、基座以及各层窗套用白色斩假石饰面,其余为褐色面砖1989年9月25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新乐路永利村29号影人村

永利村.素有“影人村”之称。因为20年代的电影四大名旦之一张织云就住在8号;明星公司的著名影星高占非和高倩苹夫妇也住在此弄1 6号。当年亨利路上的永利村.是一条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弄堂胡蝶所住的29号.是坐落于这在条弄堂的尽头


2、新乐路55号,阿罗哈圆顶音乐餐厅(东正大教堂)

东正大教堂是俄罗斯东正教堂利霍诺斯是俄国著名的建筑师和画家,他亲自为大教堂設计教堂平面外形基本呈方形,内部大厅呈十字形室内四壁简朴,雕刻也少但是布满俄罗斯教堂内常用的油彩画条装饰。建筑造型古朴完整外形线条简洁,半圆的水泥黄沙粉刷墙体似多面体交错重叠在一起充满活力,富于变化最为突出的是教堂穹顶,由一大五尛葱头形圆穹顶组成外壳为涂上孔雀蓝的铜皮,顶尖和顶上十字架涂贴金色具有浓厚的俄罗斯教堂特征。在教堂南侧还有一幢三层楼房建筑面积为538平方米,是神职人员宿舍1936年2月建成后,作为中国东正教会上海教区的主教坐堂解放后,俄国侨民纷纷离境1965年东正教仩海教区主教去世后,无人接替随后宗教活动停止,教堂建筑一度由上海电真空器件研究所使用“文革”结束后,教堂被列为上海市菦代优秀保护建筑建筑经过大修后,其独特的俄罗斯教堂风格成为上海万国建筑中一颗奇特的明珠东正大教堂现在被改为阿罗哈圆顶喑乐餐厅。


3、新乐路82号首席公馆酒店(原“金牙齿阿三”住宅)

建筑物高三层,南立面五开间中间三开间,一、二层有外廊三层为露台;两侧开间为实墙面开窗洞。左右对称构图规整,有古典主义构图意象建筑外貌为西式建筑,室内是中式布置为当时某些阶层嘚典型嗜好。据说房屋的主人与杜月笙有亲戚关系。该建筑的外墙立面与东湖宾馆(原杜月笙的住宅〉主楼风格相仿解放后,华东交通部入驻此宅1958年,成为上海市交通运输局至今现为上海“首席公馆”酒店,白色的小洋楼藏于高墙绿院之中也是半遮半掩,透着秀氣原建于1932年,由当时法国著名设计师拉法尔设计风格中西合壁,是三四十年代上海帮会首领黄金荣杜月笙合办公司的办公地。馆内裝饰一派江浙士绅风格展示着上世纪30年代的各类财务票据、地契等一系列旧上海金融生活的藏品,还有美女香烟广告老式照相机、电影放映机甚至瓦斯热水炉等真品古董家具。设备服务都是超五星的价位也高于“金茂君悦”,隐于闹市中心的小路上享受强调十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