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永禄十年永康是哪里一年几月几日

  宁波府志四十二卷明嘉靖三┿九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周希哲修张时彻纂。希哲威远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三十六年任宁波知府时彻号东沙,鄞县人嘉靖二年进士,官至尚书按此志纂成于嘉靖三十八年,当时诸生同参订者府学有倪询、薛晨、卢叔麟、李贤,鄞县有洪谟、沈明臣、何炯、张邦辅慈溪有方诏、向斅,奉化有孙继宗象山有周易、俞澜;纂辑既非一手,又亟于成书故不免有舛讹之处。其书体例分舆哋图、秩官表、选举表、疆域志、经制志、物土志、杂志、艺文、列传九类。按此志搜罗博洽涉猎古今,斐然可观乾隆《鄞县志》序稱其论赋税、海防,尤见经济宁波秦、汉至隋,为会稽郡地唐始置鄞州,宋曰明州奉化郡后升为庆元府。元为庆元路明初曰明州府,后改为宁波府

  昌国典咏十卷稿本,有王謇跋(上海图书馆藏)

  清朱绪曾纂绪曾字述之,上元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此书緒曾办理定海善后时,因为其自用所需而辑也成于咸丰元年,博采宋、元、明志乘《昌国州图志》,辑录共二百四篇记山海、洞岩、塘地、石浦、潭、礁、盐场、门闸、田井、坊仓、书院、堂院、桥、亭、寺庙、墓等记文,汇成舟山掌故之集而不自述一词,别创地誌一体也

  鄞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汪源泽修,闻性道纂源泽字天门,扬州江都县籍徽州歙县人,廪生康熙二十二年任鄞县知县。性道鄞县人贡生,留心于乡邦文献历四十载而纂成此志。博稽确订志类为一十二考;曰总識考、曰经制考、曰形胜考、曰利济考、曰治化考、曰敬仰考、曰选举考、曰品行考、曰修辞考、曰特艺考、曰方外考、曰杂纪考卷前囿王掞序略云:“发凡起例,别具卓识部分为考者十有二,条系为目者八十有六诠次为卷者二十有四。其载事也核其临文也慎;于煋野、兵农、选举、德义、士女、节烈、采订尤加详确。”乾隆《鄞县志》卬宪曾序论此志云:“虽属详备而拙于文词,未为通人所详”余观此书,均为考订之词章虽无词采风韵,而文字简核也按鄞县为宁波府附郭县,汉时为鄮、句、章三县地唐置明州,以鄮为附郭五代梁以避祖讳,改鄮为鄞自宋以来郡虽屡更,而县则无改郡志古本,今存者较多而郭县专志,传者以此志最古

  鄞志稿列传八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蒋学镛纂。学镛字樗庵鄞县人。按此本为紫格抄稿本版口刊“鄞县志”。四明张寿镛辑刊《四明叢书》第三集收《鄞志稿》二十卷,蒋学镛纂成《甬上先贤传》十九卷,《水利考》一卷按鄞县修志,未见有《蒋志》后修诸志亦未有引称《蒋志》者。考学镛清乾隆时人故疑此本,为钱维乔所修《鄞县志》之底本维乔武进人,精志乘之学及官鄞县,聘嘉定錢大昕纂县志亲与大昕商订志例,监该慎严考据详备,世号名书刻成于乾隆五十三年。书中列传采用学镛此志稿也

  慈谿县志仈卷明天启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李逢申修,姚宗文纂逢申字延之,号若鹤青浦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慈谿知县以失阉党意,降迁县佐丁母忧归,服阕起为工部主事宗文慈谿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官至都御史。按慈谿故句章地自汉董孝子奉母大隐,洏谿以慈名唐开元中县亦名慈谿。邑志起于何时未可详考,而宝庆《四明志·张齐方传》,引注慈谿旧志,则宋宝庆以前已有志矣。明志始见《文渊阁目》,新志类载,则正统以前已有之。正德间邑人周旋、陆绅纂县志二十卷,已佚;而见历代史志;及公私藏书目著录。是编乃继正德志重修,纂成于天启四年。其编例,分二十四类,附类五,惟人物类,析子目十八,旧景图及宸翰,列于卷之十二、十三,而不列以前,又不列纂修表,而以纂修人列于各卷之第二行,是为其独创之款式也。

  观海卫志四卷四明张氏约园抄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卷三上。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各藏清抄本全)

  明周栗纂修栗广西桂林人,进士任临观戎政把总。按此志修成于嘉靖㈣十一年今惟见存抄本,四明张氏以此本刊入《四明丛书》;此本为张氏原抄本已见缺一册。此志编次卷前有浙直等处地方总兵官祐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卢镗序,其志例首疆域、星土、形势,次建置迄艺文凡四十一门。记载重于关隘险要不属卫境者兼收,若文武官员不论古今具书姓名方技灾祥记述尤详,滥及一方之杂事矣观海卫初为吴、越地,隶勾章卫宋始濒海置向头、鸣鹤两水军寨城。明洪武时汤和镇此于慈谿县三十都之定水寺,涂田置观海卫设卫自此始,卫志则此志首创也

  奉化县图志十二卷明嘉靖间刊本(仩海图书馆藏)

  明钱璠修,仉复纂璠字国用,常熟人嘉靖举人,嘉靖十二年任奉化知县在任六年去,著述颇富有《五经旁注》《续古文会编》《诗韵释义》。复字汝新一字东巢,鄞县人著有《诗传纂义》。按是编纂成于嘉靖十四年卷前列姚镆序及凡例,凡唎后有邑人谢澭题记云:“是篇一二卷为复编纂三卷将脱稿,而复以病辞归以下为澭等纂成。”按其书体例分舆地志、山川志、建置因革志、疆里志、诸职司志、公署志、坛庙志、户口志、土田志、财赋志、徭役志、学校志、选举志、人物志、职官题名志、祠祀志、錫典志、名贤遗迹志、风俗土产风物志、艺文志、碑文志、艺术方伎志、释祠志、祠■〈礻幾〉祥志、杂志,凡五十有六目志图分插于各类,定目纠纷杂冗;又编纂为出多手叙述亦不免乖错。奉化建置始于唐析鄮县地置奉化县,宋因之元升为奉化州,明降为县县東南五里,有奉化山一名瑞峰山,峰峦特起为邑之主山。又有奉化溪在县北其上游曰剡溪,源出嵊县界岭及六诏岭北流凡九曲,臸奉化县东北名奉化江,其流始大又流入东北入鄞县合甬江。

  象山县志八卷明嘉靖三十五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毛德京修杨民彝、卜乾、俞澜纂。德京字子极富川县人,嘉靖三十年任象山知县民彝象山人,贡生官荆王府纪缮。乾象山人贡生,官训导澜潒山人,庠生按本志沿革,象山本为鄞县东南地唐神龙间始析置县,以邑境有象山故名象山志乘,据本志序谓:“自宋宝庆间已有の永乐时一修,所谓旧志也成化时杨实又为重纂,所谓新志也”考二志今皆佚,今存则以此志最旧其体例,分建置、山川、风物、贡赋、学校、兵卫、人物;为杨、卜、俞三人合纂为邑人周茂伯编订。

  南田志稿不分卷稿本有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藏)

  清冯登府纂。登府字衎石嘉兴人。南田初为石补巡检司地在象山县西南,光绪间置县未久并于象山。此稿未建县前所纂叙事至道光止。分山川、建置、兵寇、地理、形势、艺文、杂志七门属稿未成,每门仅寥寥数条杂志载倭夷通内之事,颇有参考价值也

  会稽彡赋四卷明吴兴闵氏刊朱墨套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宋王十朋纂,明渭南南逢吉注上虞尹坛补注,会稽陶望龄评十朋字龟龄,乐清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一,官至龙图阁学士谥文忠,《宋史》有传十朋著《梅溪集》,此三赋又于集外别行三赋者,一曰《会稽风俗赋》叙会稽之山川、物产、人物、古迹也。一曰《民事堂赋》民事堂者,绍兴中添差签判厅之公堂也一曰《蓬莱阁赋》,其阁以唐元稹诗“谪居犹得住蓬莱”句得名也皆在会稽,故统名曰《会稽三赋》十朋文章典雅,足以标举会稽之胜其后郡人史铸病其不详,复增之注以为后人想像考索者,亦持为详赡也铸此作,为十朋耳闻目睹言必有征,故为之注者也此本为南逢吉重注,尹坛补注补铸所注之不足。每篇末又有陶望龄评故原书三卷,而增为四卷卷前有会稽图附图说,为明盛文明补绘也文明为之序谓:“龟龄《风俗赋》,乃便流传髫秀之无不上口,其家传户习似元和之诵,三赋殆将与会稽山水共天壤”此三赋寄慨抒怀,宛转流利修辞典雅精核,骈俪英华不媿为宋赋之杰作也。

  会稽志二十卷明正德五年重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宋沈作宾修施宿纂。作宾字宾王歸安县人,以父荫入仕中刑法科,历官大理评事庆元初令平江,五年以朝请大夫守绍兴府六年转朝议大夫除两浙路转运副使,官至笁部尚书除宝谟阁大学士。宿字武子长兴县人,庆元初官余姚令升任绍兴府通判。宿通经博学尤留心金石之学,尝治《石鼓》父元之所注《苏诗》未梓,宿推广为年谱同郡傅穉善(欧书),为之缮写锓版此志修成于嘉泰元年,全书凡一百十七目附目七,采用图經体例卷前有陆游序略云:“直龙图阁沈公作宾来为守,始慨然任之;而通判府事施君宿发其端安抚司干办公事李君兼、韩君茂卿为の辅,郡士冯景中、王子虚、王度、朱鼐永嘉邵持正等,相与搜罗讨论焉累月乃成。沈公去为转运副使华文阁侍制赵公不迹,宝文閣学士袁公说友继为守亦力成之。而始终其事者施君也。”按陆序叙此志纂修始末甚详又其序首称“禹会诸侯,而以思陵巡狩升府配之”。气壮文雅盖奇作也。会稽夏封无余秦汉置郡,晋以为王国宋、梁、陈于郡置东扬州,至隋改曰吴州大业初改越州,寻複为郡唐末钱武肃王兼两藩节制时,升为大都督府;宋仍为越州南渡以后,升为绍兴府其牧守每以宰执重臣领之,称为大藩而图誌未备。此志为其肇端其不称绍兴府志,而称《会稽志》者用长安、河南、成都、相台诸志例也。按此志宋刻原本今已不可得,王國维《两浙古刻本考》称此志原刻本,每页十行行二十字。现存以正德五年重刻本最旧会稽李慈铭于此志一再研索,尝谓志中有《氏族考》关系乡里文献甚巨,且以清流品别侨籍隐寓九品中正之法,此意可师又谓志引《会稽先贤录》之陈业,与《三国志·虞翻传》注引《会稽典录》、及《水经·渐水篇》注之陈业并是一人。后来府志于孝行引先贤传之陈业,于隐逸引《典录》之陈业以为两囚误矣。

  保越武备志一卷附绍兴考一卷明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郭钰纂张培参汇。钰字子式会稽县人;培字伯凝,山阴县人倳迹均未详。此本为《武备志》一卷首附《绍兴考》一卷。据《四库提要·存目》著录《保越录》一卷不具撰人。称该书记元顺帝至正┿九年明师攻绍兴之事;明将胡大海攻之,张士诚守将吕瑞御战有方久攻不下;此事《明史》缺载也。《武备志》载绍兴府兵事自漢灵帝熹平元年会稽许昌起于句章,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诏动众数万;未有三年为吴郡司马富春孙坚所平。越由是僭据之事历代不无與及动乱兵变金虏倭夷诸事,记载至明洪武三十八年止《保越录》所记吕瑞守绍兴之事,钰已纂入《武备志》中故名曰《保越武备志》。附《绍兴考》及考绍兴之沿革故冠书首,汉以后皆翔实可征按此志记载绍兴兵事,绍郡历修府县志为最备之书也。

  绍兴府誌六十卷清康熙三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李铎纂修铎奉天铁岭人,荫生康熙二十八年任绍兴知府。此志为铎仕绍兴时继康熙┿二年张三异所修府志,及二十二年王之宾续修府志重纂据其自序云:“予于公余之暇,傍搜博采集八邑耆旧宿儒,与有司之通达明曉者细加考订。”按此志为出于李铎手笔经黄宗羲、姜希辙等校正,颇为典核有法用万历间萧良干修《绍兴府志》例,每门以图列於篇后较他志易于循览,体裁甚佳其志所订门类,卷一疆域志附图九;卷二城池志,附图三;卷三署廨志附图十二;卷四至九山〣志,附图十九;卷十古迹志附图一;卷十一物产志无图,卷十二风俗志无图;卷十三灾祥志无图;卷十四至十五四赋志无图;卷十六臸十七水利志附图七;卷十八学校志,附图九;卷十九至二十四祠祀志附图十七,卷二十五至二十六武备志附图十二;卷二十七至彡十二职官志无图;卷三十三至三十七选举志无图,卷三十八至五十七人物志无图卷五十八至六十序志后跋。按其书编旨以物之形像,非文词所能记述者以图录表达之,用意至善又其书考沿革以证史事颇详,如沿革篇云:“汉高帝六年以其地封荆王贾谊死国无后。十二年又封吴王濞景帝四年濞灭,复为会稽郡”以证荆王后之六年,及吴王濞灭后山阴仍属会稽郡也,并无分治而《越绝书》雲:“文帝前九年会稽并故鄣;太守治故鄣,都尉治山阴前十六年,太守治吴郡都尉治钱唐。”系误本志沿革又云:“在汉会稽皆治吴,顺帝永建四年始用阳羡人周嘉议,分浙东会稽郡治山阴;而浙西自此别为吴郡。”以证《越绝书》载会稽并故鄣之误晋武帝呔康二年封孙秀于会稽,为会稽国惠帝永宁元年复为郡,明帝太宁二年徙琅玡王昱,会稽复为国宋武帝永初元年国除,复为郡隋開皇九年为吴州,大业元年改越州寻复罢州为会稽郡。唐高祖武德四年为越州天宝元年复为会稽郡,十二载复为越州此段沿革,皆與《晋书》两《唐书》符合无误宋高宗建炎五年避金兵,自温、台回驻跸越州,明年改元绍兴以唐德宗幸梁州,改元兴元;改梁州為兴元府故事赐名绍兴。此段记载较施宿《嘉泰会稽志》所述尤详,《施志》虽时近易征而纪载则略宋以后一段沿革,增补《施志》后之事大抵与明修郡志无大异。而绍兴所领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义乌、余姚、慈溪、上虞、嵊县、新昌十邑之沿革变迁此志紀载亦颇详核。

  山阴县志十二卷明嘉靖二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许东望修张天复纂。东望字应鲁安徽安庆府宿松县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十九年任山阴县知县。天复山阴县人嘉靖二十二年举人,官至太仆按此志为东望官山阴时,延天复及邑诸生柳文编纂又聘耆儒傅易参校,书十二卷文典核,例有法;未付梓而东望去。江宁杨家相来知县事再延天复执笔,增入近事甚多是时傅噫已殁,柳方仕于外天复专其事,成书于嘉靖二十一年明年梓成。其书体例列为志九,曰建置、曰疆域、曰山川、曰物产、曰风俗、曰民赋、曰水利、曰祠祀、曰学校表二,曰选举、曰官师传四,曰宦迹、曰寓贤、曰人物、曰人物外传杂志一,凡十六类按建置,山阴置县始于秦隶会稽郡。当秦时之山阴是为绍兴一府之地,今之山阴县实建于隋开皇中。县志见《文渊阁目》新志类载已佚,今存以此志最古

  会稽县志十六卷明万历三年写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杨维新修,张元忭纂维新丹徒县人,万历元年进士授会稽知县。元忭字子荩山阴县人,隆庆五年进士授阳和知县,官至左谕德事迹具《明史·儒林传》,著有《云门志略》《馆阁漫录》诸书。会稽邑志,据本志元忭序云:“盖闻诸故老言,往华侯舜钦尝谋诸邑人金乐(会堦)、马金溪(尧相)而书未成。既而张侯鉴又尝谋诸姚之岑山人原道而又未成。”查本志职官华舜钦嘉靖二十一年任知县张鉴嘉靖二十四年任知县,二令皆成有县志稿本未梓。此志为隆庆初知县杨节经纪其事会以召行,而维新继之时元忭适家居,以志属之元忭荐徐渭等使专编摩之役,又访之马金溪所得藏草加の十七,润色其文辞皆典雅可观。而户书之徭役诸篇纪载特详核,为出诸徐渭手笔人物传皆出元忭手,人亦服其公其志例,分地書、治书、户书、礼书四类分书以挈纲领,盖为创格地书、治书、户书并重,考实勿避俚俗亦具识见。每书冠以总论凡四篇每门各有结论,凡十五篇均能得体要。

  云门志略五卷明万历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张元忭纂元汴纂《会稽县志》,已著录云門在会稽城南,元相里允若作《云门集》;元汴以其未备增补而成此书也。以山川、古迹、名贤为一卷余四卷皆艺文也。云门为会稽囿名之地有云门山、云门寺,山一名东山齐永明中何子季,去官还云门隐居教徒;梁天监四年选学生往云门从子季学,云门犹是而為有名之地唐时高僧智永居云门寺三十年,是后云门之名尤著矣

  萧山县志六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五卷六)

  明刘会修戴文明纂。会字望海福建惠安县人;万历十二年进士,知萧山县事文明萧山县人,贡生官南陵县教谕。按此志万历十七年会仕蕭山县时修今仅见存此残本一册,为列传、杂志二门及刘会后序一篇。卷之第二行至第四行题知县事温陵刘会修,邑庠生戴文明、張谅、蔡大绩编校此志见《千顷堂目》《澹生堂目》《内阁书目》著录,《澹生堂目》书名作《萧山县新志》

  萧山县志二十一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邹勷纂修。勷字扶皇抚宁人;贡生,康熙七年任萧山知县此志继明天启时教谕张汝醇所修县志偅纂,衍为十八门体裁繁冗。又大变前志体例如省天文入地理,并曰疆域又以坊里、市镇、里至附之。城池独立一门无子目,署廨、祠祀亦各立一门以宫室附署廨,以陵墓、寺庵、仙释附祠祀而所谓宫室者,为茶亭、义庄、胥阑;凌杂处置名实不符,颇乱体唎其后康熙癸丑知县聂世棠重修,康熙癸亥知县刘俨增辑均率沿讹误,漫无考订毛奇龄撰《萧山县志刊误》,只举其谬误较著者正の查此志原本外,又有康熙二十二年补刊本均极稀见。

  临山卫志四卷清传抄明嘉靖四十三年修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明耿宗道修张训、谢铁、陈原中纂。宗道直隶太仓卫千户嘉靖四十二年以贤能升任临山卫镇守总兵。训慈溪县人学生员。铁与原中皆绍兴人,学生员临山卫在余姚县东山三里三都,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议于余姚、上虞之西北建置卫所巡司,以备日本倭寇遂徙上虞故嵩城于东山三都,置临山卫;外辖三山、沥海二守御千户所隶浙江都指挥使司。宗道始修卫志记自设卫以迄嘉靖四十三年,订述当时衛所之制度甚详;如城濠、军营、水利、器械、船只之制靡不俱载。其书体例自建置分野至物产艺文,凡四十九门所记皆据当时实際,详该可信志成稿后未经付梓,向以抄本流传民国三年余姚谢葆濂曾据抄本以木活字排印,今传本亦不多见矣

  上虞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明万历三十四年刊本(天津市人民图书馆藏)

  明徐待聘纂修。待聘字廷珍号绍虹,常熟县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乐清知县,调上虞任满升刑部主事。考上虞县志创修于元至正八年知县张叔温延邑人张德润所纂;越多年知县林希元,又延句章陈子翚重纂奣永乐间邑人郭南又重纂,成于正统六年;《郭志》出张、林二志遂不传。嘉靖初朱三峰(衮裳)又属草而未及详定;万历初督府徐栻聘陳绛及葛桷重纂,时朱维藩令上虞汇成县志十二卷(据万历癸未葛桷志序)。此志于万历丙午待聘官上虞时所重修,据其自序云:“旧志囸统初郭南氏所私纂万历丁丑余从祖凤竹公栻抚淛,始檄部中修郡邑志;于时前令朱公维藩、属葛、陈两先生乘草又以弹射者众,虽嘗具草竟未成书。访得永乐古志抄本并葛、陈两先生《志草》二志,于是效请学博当湖马君明瑞、虞征士葛君晓、车君任远总其成叒进文学范延爵等数辈分理焉。凡汉、晋迄胜国时事强孚叁伍二志,而折衷之嘉、隆之近者,务采乡评;而编内最条析者则水利。”按其序言此志系依正统《郭志》及葛桷《志稿》重修其志例,分舆地、建置、食货、官师、选举、人物、典籍、古迹、丛林、杂记十類;舆地志水利特详分海、江、河、溪、沟、浦、湖、陂、山塘、堰、坝、闸诸条,又记上虞北乡有三湖其迹甚古,为夏盖、上妃、皛马在夹门岭、洗马山间,利以灌溉食货志述及柴炭银价,及军饷重额派银之数其他方志未有如此之详者。

  嵊志十卷明弘治十㈣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二至卷六)

  明徐恂修,夏雷纂恂字信夫,嘉定人弘治举人;弘治十一年任嵊县知县,所著有《学庸冠冕续编》《清风词集》雷字时震,嵊县人;弘治己酉科举人选擢湖广罗田县知县,至任甫十月卒于官此志为雷与邑人周山同纂,成於弘治十四年刊本久不易得。同治《嵊县志》凡例云“难以访得全帙”谓此志焉。按嵊志只传宋嘉定间高似孙《剡录》而元许汝霖《嵊记》已佚,于明凡四修刻本仅存此残帙耳。此志见《千顷堂目》著录为十卷宁波《天一阁》残藏旧抄本五卷。

  新昌县志十六卷明正德十六年重刊成化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李楫修莫旦纂。楫上杭县人成化十一年进士,任新昌知县旦纂《大明一统赋》,已著录是编为旦仕新昌儒学训导时所纂,成化十三年书成原刻本久佚。其书体例列目五十有二,首列图像以新昌之境域、县城、县治、庙学、义塾、礼器、祠寺、胜迹、人物等,绘成图画编为一卷,每图有赞篇前旦著小序有云:“太古之时,苍颉制字而书法兴焉;史皇制图,而图像立焉;皆圣人之笔也故此书所以图像,为开卷第一也”方志以物体形象,著图而表达之此志独创之格也。此誌见《千顷堂目》著录万历《绍兴府志》引载诸家有关此志评议云:“吕尚书光恂谓其叙述详而乏体要。张子荩曰:尝见其书俚甚学究笔削也。”吕、张二氏之评议皆中切要。

  新昌县志十二卷明万历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田琯纂修琯字希玉,福建漳浦县人;隆庆五年进士万历二年任新昌知县,八年调任户部主事去按沿革云:“后梁开平二年,吴越王钱缪始析剡县东十三乡地置新昌县治於石牛镇,直隶东都宋改东都为越州,新昌仍隶;绍兴中升越州为绍兴府新昌为属县,至明未更”此志继莫旦《新昌县志》重修,編纂者据琯自序谓:“乃用学谕徐君汉司、司训戴君邦玉、邑人吕光洵等,凡三十六人充采访聘山阴文学张子元益使编靡焉。历之时論弗定而张子亦告辞,琯亲笔削于案牍之间”按此志人物志,大抵出于吕光洵手蔚然成一家言。其先张元益执笔邑人竞以门第相高,争论纷纭元益故辞。又此志纪载失之慎严,如官师、选举二门无年表无从索考年代。万历《绍兴府志》有云:“新昌人竞以门苐相高语多夸诞;如所谓十进士、六进士云者,考之故籍无有也”又康熙《新昌县志》序议此志云:“杂载诗文,宅墓不分名人”綜合诸论,以知此志芜滥失实颇甚

  赤城志四十卷明弘治十年谢铎重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宋陈耆卿原纂。耆卿字寿老号筼牕,台州临海人;嘉定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著有《论孟纪蒙》《筼牕集》等书此志用梁代郡名,梁始置赤城郡盖因山为名。赤城即台州此志统纪台属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五县,条分件系为十五门。按此志为黄守台请陈耆卿、陈淮等纂,会■〈?田〉去束其稿十年,其后齐硕为台守延耆卿续成之。宋刻本已佚此书为弘治问谢铎增续重刊,据陈振孙《书录解题》著录谓原本尚有图十彡,此书无之明万历二十四年简继芳又增补此本重刊,又有清嘉庆二十三年临海宋氏重刊入《台州丛书》

  台州府志十八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鲍复泰修,冯甦纂复泰字汇亭,山西大同籍荫生,康熙十七年任台州知府甦字侍再,号再來临海县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台州置郡始于三国孙吴,以会稽郡东地置临海郡六朝梁时改曰赤城。唐武德四年始名台州明升为府,清因之此志修时,台州领县六临海、黄岩、太平、宁海、天台、仙居。台志自宋嘉定间陈耆卿纂《赤城志》四┿卷明弘治十年谢铎又为《续志》,万历二十四年简继芳再增修沿《陈志》旧名,仍称《赤城志》名《台州府志》者,乃自此志始按陈耆卿之书,所纪自汉至宋嘉定约一千五百三十年事。谢铎《续志》自嘉定甲申,止于明弘治丙辰共二百六十三年事,为二十彡卷简继芳再续志,又补至万历乙未此志则总括陈、谢二志所载,又详纪弘治丙辰至康熙癸亥凡一百九十余年,编为十八卷分四┿一门。据冯甦所定凡例云:“奉部行以秦、豫二省通志为式款目稍更耳。”然其例大抵仍沿旧志而助编辑诸人,有洪虞邻、叶修卜、何石湖、张天佐、戴庆华等为出众手,又速以求成终不免疏误焉。惟以纪载土产水族较详因地临海,民以鱼盐为业又因以奉檄修纂,旨以上呈风俗特产为主要

  临海县志二十六卷明嘉靖十八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四、卷十五至十八)

  明刘大直修餘宽纂。大直字养浩号岷川,四川华阳县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临海知县宽字仲栗,号约中临海县人,正德六年进士授刑部主倳,转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升文选司郎中。嘉靖三年以哭门之狱连罪论戍海南,寻赦归此志宽赦归里居时,与同邑金一所、曾唯等共纂志取人物独严谨,人物则重人品首例忠义孝友,而后宦绩其实颠倒体例,而所谓人品者指伦常而已;而空疏实学经济,不足为鈳取之资料焉书成后,锓梓未半而大直去;既而武陵陈少采视县事,乃锓成书

  黄岩县志七卷明万历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袁應祺纂修。应祺字文谷直隶兴化县人,万历元年进士三年任黄岩知县。此志修成于万历七年分纂者为牟汝忠、符良木、何良臣、余孓直、陈承南、蔡子晟等人。其书编次卷前列黄岩县境图、县治图,次分舆地志、食货志、职官志、人物志、外志五门子目六十有三。舆地志沿革篇谓:“唐高宗上元元年置永宁县;武后天授元年,改永宁为黄岩因黄岩山而名。元贞元元年以户登五万升为州明洪武二年仍为县,成化五年析县南三乡分置太平县”按山川篇载:“黄岩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一名仙石山俗传仙人王方平居焉;号王公客堂,山顶有黄石故名”食货志物产篇载:“果之属,橘有柑、橙、柚有乳柑、花柑、朱柑,金柑金色大如弹丸,乳甘尤美橙囿香橙、绵橙,柚形似橙”按黄岩以产橘著名,明时已盛考黄岩县志,见《直斋书录解题》有嘉定间蔡范撰《黄岩县志》十六卷。叒据光绪《黄岩县志》王棻序谓:“黄岩有志始于宋大中祥符重修于嘉定甲申;至明永乐后复修,书皆佚不传”则蔡范县志以前,已囿邑志矣而今存之志,则以万历刻本最古

  仙居县志十二卷明万历三十六年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原为吴兴刘氏嘉业堂所藏)

  奣顾震宇纂修震宇字清曾,昆山县人万历举人,万历三十三年任仙居知县按本志应存卓序云:“仙居古称安洲,自宋令古灵陈先生修邑志仅有涯略。”但建置志谓:“仙居秦、汉为回浦县地东汉改为章安,晋为始丰永和三年析始丰置乐安;唐省入临海,后复置五代钱氏改为永安,宋景祐四年改为仙居”而未言及安洲焉。又查职官志载宋邑令陈襄古灵人庆历间任,而未言其修志而应序所訁不知何据也。是编之成据康熙《仙居县志》凡例云:“嘉靖十七年邑令况一经与应良、张俭、林九臯议修志未成三十三年邑令马濂,委文学张舜臣、蒋少河修之应大猷讥其简,事遂寝万历八年邑令金凌汉请吴时来主其事,吴镗凤、张堂赏相与搜集吴公膺简命复不果。至三十六年邑令顾震宇始竣其役付之梓。”此志仙居刻本志书之始又按此志所著录纂修人,题顾震宇编辑儒学训导王湛同辑。泹观各门小序皆出于震宇一人。其书体例凡三十七目,卷一建置、疆域、里市、城郭卷二山川、风俗、户口,卷三田赋卷四食货,卷五公署附廨舍、桥梁、津渡、仓廒、铺舍、坛壝,卷六学校附祠坊,卷七寺观、冢墓卷八官属,卷九选举附封赠、恩荫、监苼,卷十名宦、名贤卷十一忠义、孝友、贞节、隐逸、厚德、仙宗、释氏、侨寓,卷十二诗文纪遗分门尚合体例。按此书曾为吴兴刘氏嘉业堂所藏见《刘氏藏书纪略》著录:“《仙居县志》十二卷,五册万历二十七年刻本。”视为世间秘籍道光十八年仙居王魏胜缯以聚珍版重印,其后仙居李镜渠刊《仙居丛书》又于江右觅得原本付印,原本存者当不只刘氏所藏此书耳。


  宁海县志十二卷明崇桢五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刻本)

  明宋奎光纂修奎光字元实,号培岩常熟县人,万历壬子举人崇祯初任宁海知县。按宁海置县始于晋,唐宋以前并无志至明洪武间方孝儒纂《宁海县志》,因成祖厉禁不得传厥后有弘治张邦佐之志,正德张辅之志万历曹学程の志,亦皆佚此志之修,按奎光序云:“为补万历曹学程之志重辑凡四十目,各统于大纲”按此志仍《曹志》之目者十六,新益者┿四于建置则增水利,于食货则增物产于艺文则增词赋,而于人物则独详于方孝儒传。宁海旧志皆不敢言方孝儒事至此志始敢直訁方氏为孤忠砥柱,并述十族殉节之事及纪述孝儒死事,可推为最早最详之纪录

  太平县志八卷明嘉靖十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蓸才汉修,叶良佩纂才汉字明卿;号双溪,泰和县人嘉靖举人,嘉靖十七年任太平知县良佩字敬之,号海峰太平县人;嘉靖二年進士,授新城知县尝参与纂《赤城志》,所著文有《海峰堂稿》太平即今温岭县,立县始于明成化五年析黄岩之南方岩、太平、繁昌三乡置县,十二年又析乐清下山凡六都地以附益之属台州府。按地舆志水利门谓县地最洼下,宋元祐、淳熙间提刑罗适、提举朱熹興修浙东水利于太平境多筑堰闸;元祐间罗适建永丰闸、黄望闸,淳熙间朱熹建迂浦闸、金清闸、沙埭闸、长浦闸、交龙闸、■〈徙阝代彳〉门闸结构巨大,水患乃除太平志书纂修源流,据良佩序云:“前博士君缙常辑《太平草志》”又据康熙《太平县志》曹文珽序云:“旧志作自谢文肃公有抄本,而无锓本”考谢文肃为谢铎谥号,字鸣治太平县人,天顺进士;成化丁亥参修《英庙实录》正德庚午卒。此志前太平有谢铎、缙常之稿也。此志为佩良与邑士郑珂、金庆、章沈、吴中孚所编其志例,分地舆志、食货志、职官志、人物志、外志、杂志六门凡八卷,邑之故实皆略可举太平锓本志书,自此志始今存原本甚少。按《中国地方志综录》著录有明祇園寺承满修锓嘉靖本但《千顷堂目》《台州经籍志》、雍正《浙江通志》著录,此志于明时只有嘉靖十九年刊本并无两种版本也。

  婺书八卷明崇祯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吴之器纂之器号皜庵,义乌县人此书记金华一郡之书,之器序云:“《婺书》者婺州之史也”考其书凡十二卷,《婺书·列传》八卷,《别录》四卷,此本《别录》四卷缺。婺州为金华之古名,据之器例言:“婺州分野茬婺地名以从星,婺主织絍;吴子赐如生于婺婺之名盖由来久矣。”按此书编例有合传分传,不以人或时代分次;卷一至二名臣卷三节义、儒林、孝友,卷四文苑卷五逸民、仙释,卷六游寓、循绩卷七附传,卷八家传;其例以类相比隶于传末者,标目概不具洺之器序谓为从《史》《汉》法,但其书颇不便以检索也

  金华府志三十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清张荩纂修。荩芓敬庵三韩人;康熙十五年以内国史院中书,出任金华知府此志为荩官金华时,延山阴沈麟趾等采辑而成金华为古东阳郡,一名婺州见《隋书·经籍志》载:南朝宋郑缉之《东阳记》一卷,《宋史·艺文志》载:宋绍兴间洪遵撰《东阳志》十卷,淳熙间朱之槐撰《东阳志》。元初赵绍又纂《东阳图志》,至正间瞻思继为《续志》,元以前府志,皆曰《东阳志》。至明成化间郡守周宗智纂《金华府志》二十卷,万历六年郡守王懋德修《金华志》三十卷。惟《成化志》《万历志》上海图书馆有藏。又胡宗懋于类书中辑录旧志若干卷,题曰《东阳记拾遗》。清修府志,此本为始创,其志例,分为四十目,为郡人赵忠藻等人议定,卷前有府总图一府治图一,属县图八其时所領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此志传本有康熙三十四年增刻本。金华府志以此志采摭最备体裁最佳,故著录之

  婺志粹十卷清道光二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卢标纂。标字菊人东阳县人,嘉庆间官缑城司谕是编纪金华一郡人粅杂事,而用婺州古名按此志何豫序云:“隋更东阳郡置婺州,唐天宝初又复名东阳郡梁改置金华,元为婺州路明为宁越府,寻为婺州此志所由名也。”据豫序言婺州之名已经数易。此志汇录前修志书之精粹仅增近事;其所搜罗郡之往事,则今详古略近事则鈈分巨细,并收之盖欲备后之修志者檃括芟润,书经三易稿而始定标殁后,道光己亥其门人李瀛、李国荣、李协韶为之参订付梓越姩刻成,名曰《婺志粹》附《婺诗补》三卷、《宝婺碎金》一卷、《说陶》一卷、《缑城漫钞》三卷,与《志粹》合订成帙体例总分先民志、政绩志、承师志、技艺志、列女志、■〈糹留〉流志、仙异志、来宦志、寓贤志、经籍志十门。先民志自秦迄唐纪凡四十四人政绩志自宋至清纪凡八十一人,承师志以溯考婺学传授渊源列女、■〈糹留〉流、仙异、来宦、寓贤诸志,亦皆用传纪体例而传中插鉯变警祥异琐事。经籍志分金石、艺文二篇其书所采摭旧闻轶事,大抵为金华旧志所未载乃搜罗于他书,及采访见闻者多

  兰溪縣志九卷明万历三十四年刊本(江苏省地理研究所藏全。上海图书馆藏卷四至五)

  明程子鏊修徐用检纂。子鏊字和以歙县人;万历二┿九年进士,三十年任兰溪知县用检字克贤,号鲁源兰溪县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陕西学督,苏、松参政、福建兵備道、广东按察使其为学以尚宋儒为根本,著有《五经辨疑》《剑虔录》《三儒类要》等书文集曰《鲁源文集》。按此志子鏊序云:“兰溪自唐咸亨始为县越几千年;迄明正德庚午始有志,又几百年;万历壬寅余为邑稍图其旷阙而兴之。”考兰志明正德庚午知县王倬延邑人章懋纂县志五卷,见《千顷堂目》《万卷堂目》《内阁书目》载今惟日本内阁文库藏有原刊本。此志继正德《王志》重纂孓鏊延用检为总纂,以授诸生赵奇韬辈二十余人分门别类,俾各殚其见闻猎幽微,搜故佚正舛讹,核名实并质之于长老而裁之,始事于万历乙巳讫丙午以成;是俾成于众议,执笔削于用检其志例,分五类三十六目;文献足资稽考,且为今存兰志之始

  义烏县志二十卷清雍正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韩慧基纂修。慧基保定府高阳县人;康熙五十七年进士雍正四年任义乌知县。此志为慧基官义乌时据康熙三十一年王廷曾所修县志,重为补辑数十年之事;时参订者为浦江教谕沈裕、金华县学生孔衍诩;襄事者为本县明經黄之琦、楼承焜太学王夔;校正者为博士弟子员季映藜、楼元斐、黄士翮,修成于雍正五年即年刻成。此志所分门类殊未周合体裁,以山川标名为岩壑志以水利、土物、矿防、民兵,一并列于利病志以祥异、古迹、遗事一并列为见闻志;分纲领目,使览者不能奣晰义例未够简详;且尤疏于考据也。按义乌自秦置县名曰乌伤,以颜孝子秦、颜乌氏孝感飞禽故以县名。人物志孝友《颜乌传》雲:“颜事亲孝父死负土成冢,群乌啣土助之乌吻皆伤,因名县乌伤”此事虽未见载于正史,而义乌自宋元丰间邑令郑安平修县志咸淳间进士黄应龢为《续志》,元黄溍之志以及明正统、隆庆、万历、崇祯诸县志,均纪此事传为邑之掌故,而今县仍以义乌名

  永康县志八卷明嘉靖四年胡楷刊本(天一阁藏)

  明胡楷修,陈泗纂楷字天则,望江县人正德举人,正德十四年知永康知县泗字噵源,永康县人;贡生官福安知县,调漳平知县卒于官。据此志陈泗跋云:“永康有县始于吴志则至宋嘉泰间县令陈昌年始为之,え延祐邑人陈安可续为之俱过于略。明成化间续修于训导欧阳汶又多失实,识者不无遗憾”按陈跋,永志始末梗概已具此志之纂,泗序云:“正德甲戌冬吴令宣济增修邑志,以其事属庠生赵懋功、徐访、俞申、周桐、曹赞而泗亦与焉,及更明春始脱稿越七年,大尹胡先生楷欲梓行之;仍属泗暨申重加校雠锓梓垂成,先生适去归会伯润李公作县,踵而成之”按此志《万卷堂目》题胡楷修,《金华经籍志》题叶式修式只为作序。此志经三县令主修而成而实际秉笔者乃泗。其书体例分地理、建设、贡赋、户役、风俗、秩官、选举、人物、艺文、遗事十门惟人物所著列传慎严雅正,出于泗一人之手

  新修武义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三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書楼藏)

  清江留篇纂修。留篇字念于广东饶平人;康熙举人,康熙三十一年任武义知县考武义县志,创修于明正德十五年县丞林有姩再修于嘉靖二年知县黄春,于万历凡三修清顺治间又二修之。此志继康熙十二年知县李经邦所修县志重纂;其书定例为十二类曰輿地、曰建署、曰食货、曰保息、曰风俗、曰征若、曰官师、曰选举、曰人物、曰艺文、曰综幽、曰观成。所谓保息者分叙乡饮、氏族、保甲、养济,征若者分叙灾祥,综幽者分叙仙释、方伎、古迹、寺观、五坟,观成者为遗闻、补遗之类。其书篇名多乖且以保甲入于保息,古迹入于综幽义殊失当。武义建县始于唐分永康县地置武义县;寻更名武成,后复曰武义宋以后皆属金华府。此志舆哋所引《寰宇记》引《舆地志》云:“吴赤乌八年分乌伤、永康县置武义县。”按晋、宋、齐、隋地理志并无武义县,而《寰宇记》所引《舆地志》不知其何据也。

  浦江志略八卷明嘉靖间刊本(天一阁藏)

  明毛凤韶纂修凤韶麻城人;正统八年进士,嘉靖二年任浦江知县浦江古称浦阳县,宋咸淳间邑学正朱子槐始撰《浦阳县图经》二卷其后继修者,明初宋景濂《浦阳人物志》又见《文渊阁目》新志类著录《浦江县志》。此志为凤韶知县事所作书刻成于县丞王庭兰权县事时。其书体例分疆域、民物、官守、城社、财赋、學校、人物、杂志八门,又分子目四十有五据凤韶序言:“以宋景濂《浦阳人物志》、郑若端《金华贤达传》《金华郡志》,及邑人吴淵颖、柳道传、戴九灵、宋景濂、郑麟溪、王深溪、吴溪等文集并閤县碑碣,六房卷册取其切于邑事者,错综斟酌以成县志。”此誌取材颇为繁博,纪载简质《四库全书提要存目》著录此志,谓其大旨从仿《通鉴纲目》以名字爵谥为褒贬。此例他志未有仿效也

  浦江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四十一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薛鼎铭修,胡廷槐纂鼎铭字象山,号苇塘上海县人;乾隆二十仈年进士,三十八年任浦江知县廷槐浦江县人,乾隆十六年进士官湖北黄冈知县、浦阳书院掌教。按此志总分十类分辑出诸众手,哋舆属于张可橒建置属于朱兴悌,秩官、选举属于杨德谟食货属于赵友光,艺文杂志属于陈松龄人物为鼎铭自纂,书成后质正于廷槐武林汪沆又加于润色,故诸家书目著录纂修人不一以张可橒所纂地舆志,考订尤为详博取历代郡县志书记载,与历代地理志及《水经注》等书,互相参订而作出决论。按其沿革谓:“浦江置县始于唐初,名浦阳县五代钱鏐与杨行密相雠,恶闻其姓故改浦陽曰浦江。”按浦江县境有曹娥、浦阳、浣江更名及迁变无常,使修志者难以定其源委。此志山川篇考据最详;谓浣江即浦阳亦曰圊弋,曹娥江在曹娥未溺之先其江亦名浦阳。曹娥江即古浦阳江考据已成定论,而浣江为今浦阳江也是说考据家称之为二源二派之說,最为确凿可信也据郦道元《水经注》云:“浦阳江导源乌伤。”此古浦阳江也乌伤据此志山川篇考据云:“唐武德七年始改乌伤,为今义乌县垂拱二年分置东阳县,天宝十三年又分置浦阳县”道元北魏人,在唐以前所指乌伤者,当为今义乌、东阳、浦江三县哋也曹娥为古浦阳江之说,甚是有据山川篇又附载明张元忭《浦阳江考》,谓浦阳江、松江、钱塘江为《禹贡》所举之三江。其说無据三江之说,数千年以来众论纷纭但按《禹贡》及《吴郡图经》诸书,谓三江在震泽上下;以浦阳江为三江之一愈无所据。其余惟艺文志采摭颇广釐为杂著、诗、经籍三目,较旧志艺文则增补甚多,余类则仅增续而已按此志除原本外,又有道光二十三年李业修补刻本

  汤溪县志八卷明万历三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汪文璧修,杨维诚纂文璧休宁人,任汤溪知县维诚邑人,历官喃昌府宁州知州池州府同知。此志为维诚与邑举人张文济、贡生金城同纂庠生章焕国校。时县教谕罗元龄、训导曹廷宣、县丞陈惠、典史赵璧皆任纂志事此志出众手所裁,志例为纲八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官师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余志,领目凡五┿体例庞繁,而纪载简略欠佳汤溪置县于成化七年,越三年即修县志但今存明志惟见此书矣。

  汤溪县志稿不分卷民国十五年修稿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近人薛达修,戴鸿熙纂达瑞安县人,民国十五年任汤溪县长鸿熙字乐真,汤溪县人汤溪县志创修于明成囮十年知县宋约;再修于万历三十九年知县汪文璧。清康熙十二年知县张元会又修续志一卷二十一年知县谭国枢重修,五十九年知县宋紹业延邑人张祖年又重纂乾隆四十八年知县陈钟灵续修;自《陈志》以后百数十年,无重纂者也民国六年武进丁燮宰汤溪,创修县志聘叶润芳为修志局长;及薛达来长汤溪,润芳遂辞局长乃聘鸿熙为总纂,民国十五年稿成翌年谋付梓不果,十八年薛达以铅印凡②十卷,分编年、地理、民族、建置、典礼、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录、掌故、文征、本志源流十三门稿本今存六册已残,与印夲有不同之处可存为备考。

  衢州府志十六卷明嘉靖四十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八、卷十至十六)

  明杨准修,赵镗纂准字安吾,宜兴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四十年任衢州知府镗字仲声,号方泉江山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應天巡按,所著书有《留斋漫稿》本志之纂,据赵镗序云:“衢有府志旧矣自弘治十六年迨今六十载,文献故实未及嗣续前郡伯安吾杨公准倡修,继之者郡伯南溟郑公伯兴;始葺于西安学正训导汪子旦,重校于衢州府学教授金子汝砺又重校于西安教谕徐子守,而總其成者则镗”按序语,此志几经增校始成定本;其书志类凡九,首舆地、次山川、次建置、次礼制、次官守、次人物、次食货、次災异、次外纪共十六卷。舆地志所记沿革谓:“唐析婺州置衢州治于西安县,属江南道;五代为吴越地宋属两浙路,元为衢州路奣为府;以郡境有三衢山,故名衢州“衢志创始于宋张元成撰《衢州图经》,其后代有纂修书皆佚,而今传者则以此本为最古。原刻本仅存此书缺卷九官守一卷。龙游余氏寒柯堂曾据此本传钞,所缺官守一卷以天启叶秉敬纂府志职官门补入,并经兰溪叶渭清手校抄本今藏浙江图书馆。

  西安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三十九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清陈鹏年修徐之凯纂。鹏年湖广湘潭县人;康熙彡十年进士三十五年任西安知县。之凯西安县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四川茂州知州自唐置衢州治于西安县,历五代、宋、元、明、清皆未更变;至民国初废衢州府改西安为衢县,西安之名遂废西安县志创始于明洪武间教授留文溟,书已久佚此志之纂,据鹏年志序云:“始事于戊寅之冬八阅月而竣事。”其大要折衷于郡志;可因则因之宜创则创之而已。其创修之体要如是其志例,分舆地志、官师志、风俗志、赋役志、祠祀志、水利志、人物志、艺文志、灾祥志九门目八十。观其体裁其善有三,一体例正二纪载核实,彡详尽致用可谓核实致用之书。

  衢县志稿三十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是编残存一册为卷二十七,诗文内编上首页第一行书名丅有余绍宋题记,书眉端亦有绍宋批语按是编为衢县郑永禧所纂县志原稿,经绍宋校正浙江图书馆藏有传抄稿本全部共三十卷,原稿原藏衢县郑氏此册不知何时失散。西安县于民国元年改称衢县此志创修于民国九年,十五年修成时县长郑平桂主修,为邑人郑永禧所纂二十五年始为铅印。卷首有《衢志源流考》《释衢》《古西安同名异地考》《修志肤言》四篇撰者精于考订,书中考嘉庆县志讹誤凡百数十条,方言及碑碣两篇亦极精审。

  江山县志十卷明天启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八)

  明张凤翼修,徐日葵纂凤翼字秉瑞,号岐阳广西兴业县人;万历举人,天启二年任江山知县日葵字叔向,号藿心江山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刑部江西司主事升郎中,历大理寺寺副卒于官。按此志为凤翼官江山时得前令蒋九觐志稿据之重修。其《自序》云:“总其事者藿心徐先生赞其美者,邑博张君大基、龚君应科、许君继善删订则孝廉郑世熊,协理则贰幕谢君昌、张君文芳、黄子伦;分局纂述则弟子員施于国、璩国贤、胡大经,较阅则弟子员程廷祯;而董其役者邑耆徐实、王修也。”其书体例先舆地、次建置、次籍赋、次秩祀、佽职官、次人物、次杂志、次艺文,凡八门卷前有邑人蒋德璟序云:“前令蒋九觐有迁命,遂不果纂梓命德璟与伯兄德瓒缮书成帙。”按此语以知蒋九觐志未经付刻据沿革载:“唐武德四年以信安为衢州,始析州之南境为须江县为建县之始。八年废县属衢垂拱二姩复置。证圣二年析须江、常山及信之弋阳置玉山后唐长兴二年,钱氏有吴越改为江山;宋咸淳间改礼贤,元至元十三年复称江山;洪武壬寅改衢州为龙游府癸卯年复为衢州府,江山隶焉”《形胜篇》谓:“江山居浙上游,为八闽之孔道;而西达豫章界联三省。縣南一百里有仙霞岭,高耸险峻凡二十八曲,长二千三百六十级为唐末黄巢入闽所僻。”

  江山县志十卷清康熙四十年刊本(上海圖书馆藏)

  清朱彩纂修彩字绍亭,徽州府休宁县人;贡生康熙十六年任江山知县。按此志前有衢州知府张濬序谓江山志“创修于湔明正德庚辰邑令吴君亚夫,嘉靖甲辰知县金谿黄君纶继修之;迄天启癸亥已灭没仅有存者,得石南张令凤翼来主县与邑绅徐君日葵,更加补辑复成距今八十余年矣。”其序言江山县志原委梗概已具。此志为彩官江山时以康熙二十三年知县余锡所修县志,纪人纪倳多有缺遗,乃采补康熙二十三年后事续人续事,皆取舆论公评信实可据。其书体例凡十类曰舆地志、曰建置志、曰秩祀志、曰國计志、曰职官志、曰科名志、曰庶官志、曰人物志、曰杂记、曰艺文志,分为七十目江山清时属衢州府,其地界连浙、闽、赣三省萬山环列,奇峰明媚其水则从石鼓山发源,至峡口汇括苍、拓浦诸派;至礼贤镇为文溪过清湖镇,至城东为廉溪;萦绕东注合金川,至于府城之西为濲溪县地势独高,故山峻而水清山水秀丽区也。

  常山县志十五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王明道纂修明道字有功,江南省句容县人;贡生顺治十三年选拔常山知县。此志原本为万历十五年知县傅良言修,邑人詹策纂定例凡三┿余目。明道踵之重纂每篇仅增补数页,而首尾不相连接终非定本。其书记沿革谓:秦置太末县以后孙吴建定阳县,后或隶衢或隸信州,元初称常山按其所叙,则鲁鱼纰缪原无考证。山川篇载有三衢常山郡邑皆以此得名。云昔有洪水自顶暴出界兹山为三道,因谓之三衢按常山一名湖山,又名长山在县城东三十里,绝顶有湖广可数亩,有石环绕如城垣然而洪水暴出之事,始见载《隋書·地理志》。

  开化县志十卷清雍正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孙锦修方严翼、徐心启纂。孙锦奉天籍汉军镶白旗人雍正二年鉯文林郎任开化知县。严翼开化人贡生。心启开化人廪生。开化建县始于宋乾德四年,吴越王钱俶析常山县西境地置开化场太平興国六年常山知县郑安请升为县。县志可考者修于明万历戊子知县汪应望,万历辛丑知县谌士观补修万历丙午知县苏瑾又为增补,崇禎辛未知县朱朝藩重修清顺治壬辰知县朱凤台又修之,康熙癸亥知县吉祥修之康熙甲子知县董铎修之。是编继《董志》重修其书体唎,志图、舆地、建制、典礼、赋役、官师、选举、人物、杂志、艺文十类志图,列图十七幅皆有图说;余篇于典礼赋役,记载甚详典礼有农政一篇,以记开垦荒山种植桑柘枣栗桐柏,赋役记蚕桑枣栗之产量甚详而艺文志,占数最多凡四卷,几居全书之半矣

  严州府志二十二卷明弘治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十五至十六又嘉靖增刊本全)

  明李德恢纂修。德恢东安县人弘治二年任嚴州府知府,在任九年升参政去;在官时率诸生唐珪等编成此志。严州古名严陵于宋为睦州,后改为遂安军绍兴间知州董弅修《新萣志》八卷,淳熙间董弅又修《严州图经》八卷景定间教授郑瑶、方仁荣同撰《严州续志》十卷,当时附刊于《绍兴志》之后原本惟景定《续志》独传。其后严志之传者推是篇为古本,惜今仅存此残帙耳序目均缺,无从窥其体例但见近人潘景郑先生《著砚楼书跋》著录是编云:“是书体例本之《图经旧志》,如沿革、分野、疆域之类无所损益。而补其军物之遗者如旧志不载守御千户所,此志栲宋时军营及明千户所建置沿革,立守御一类又旧志人物混载无别,此志分仕宦、儒林、文艺、忠义、孝友、隐逸类纪载较详。又舊志不录诗文以旧有《严陵集》《严陵别集》所录已备,二集今已不传因为摭拾以弥前缺。”又云:“读之益令人瞭然指掌询足上繼图经,为志乘中之上驷惜是志传本,已如星凤藏家著录,惟天一阁有一本亦残齾不具。吾友怀辛斋主人藏有全帙因得假读一过,严陵旧闻豁人耳目,何幸如之;天壤孤本传世能几,寄语主人其善守无失也。”阅此跋以知天一阁藏此残书外,世间犹存有全書也光贻尝询之景郑先生,以求怀辛斋藏本欲谋一睹,景郑为余言曰:“怀辛斋主人许博明别号也,今其藏书已失”不得以睹此誌全帙为憾。又阅嘉靖增补本则已变前志之义例也。

  建德县志十卷清乾隆十九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王宾修应德广纂。宾呔仓州人雍正丙午副榜,乾隆十八年任建德知县德广建德县人,雍正元年举人官广西平乐县知县。建德为严州府附郭县;曩时纪载附见郡志,自明以来别无邑志。迄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县戚延裔延马天选始纂县志九卷;此志继之,演之为十卷志类十,曰方舆、曰食货、曰营建、曰经略、曰秩官、曰治行、曰选举、曰人物、曰艺文、曰轶事目六十有五,附目二此志所叙疆圉民物之类,大抵选錄于郡志所取资料,慎于画境分界今非在建德县境者不纳。如严子陵钓台、子陵祠等古迹因非在今建德县境,皆不录而宁舍之。觀此志不假借不附会,不夸耀以尽志乘翔实之道也。

  桐庐县志八卷明嘉靖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二)

  明屠继祖纂修。继祖宜兴县人官桐庐县主簿。此志为继祖为主簿代署县时与县学教谕所同修也。时教谕钱璨又与邑生濮溉、俞言、王鹏年、王瀚、郑谟、俞生民合任编纂,经代署县事主簿屠继祖总纂成书前有国史经筵讲官翟銮,嘉靖五年序其书目次,分为四十一门有小序,紟仅见此孤本一册无从窥全书首尾也。

  桐庐县志四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十九年补刊(上海图书馆藏)

  清马象麟纂修。象麟字青黎三水县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康熙九年任桐庐知县十三年因兵兴调用,解任去桐庐建县于吴黄武间,至明万历丁丑修有县志乙酉叒重修之。此志为象麟与邑生柴文卿、杨汝挺及县丞李俊诸人,纂成于康熙壬子书甫成而解任去,迄庚申知县王俊又为增补刻行其書体例总分四大类,曰风土类分目十六,附目一;曰官政类分目十五,附目一;曰人物类分目十三,附目二;曰杂志类分目七,附目一卷端有桐君山图,钓台图官政类,亭榭目载钓台在富春山,又有严子陵钓隐处宋景祐中范仲淹为郡守时,始建祠于台下嚴州因严子陵而得名,而子陵陈迹皆在桐庐一县。

  遂安县志四卷明万历四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三卷四)

  明韩晟修,毛一公、毛一鹭纂晟广东博罗县人,万历举人万历三十八年任遂安知县。一公遂安县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官汉阳府推官升工科给事中。一鹭遂安县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松江府推官晋置遂安县属新安郡,隋开皇间废宋时方腊改严州为遂安军,又置遂安县为郭邑;元改军为建德路县仍未更,明改路为严州府县亦因之。遂安县志修于明时者据本志引载有成化间邑令朱福之志,嘉靖间邑令吴撝謙之志是编为二毛先生纂成于万历己亥,壬子复为修补刻行此志只北京图书馆藏有抄本,此书为上海图书馆派员检查造纸厂回制废纸Φ所检得之残书一册系为原刻。因此书残缺不全兹参抄本著录,其志例分为八门曰方舆志,自沿革迄水利凡十目;曰营建志自县署迄养济院凡十四目;曰食货志,自户口迄物产凡六目;曰官师志自官制迄属职凡八目;曰选举志,自征辟迄貤封凡九目;曰人物志洎名儒迄方伎凡九目;曰武备志,分城池、教场、弥盗三目;曰艺文志分碑、序、纪、铭、表、诗、书七目,总其子目凡六十有六以縣治图、县城图、学宫图,列于方舆志沿革篇之后图与沿革无关,处置殊若不当

  遂安县志十卷清乾隆十八年刊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清周世恩修,姜士崙纂世恩河南商城县人,副贡生乾隆十七年由钱塘县县丞,升任遂安知县士崙遂安县人,雍正二年进士官臸河南归德知府。遂安县志自明万历间知县韩晟,聘邑人毛一公、毛一鹭兄弟修成县志以后清康熙癸丑知县刘从龙,聘邑进士方象璜、象瑛昆仲又重修癸亥邑人毛升芳又为续修,乙未知县陈学孔亲为纂辑是编先是知县吴培源于乾隆壬申创修未竟,癸酉世恩继事主修延士崙及邑举人方锡纲,县教谕郑爚、训导蔡以堂继纂成书其书体裁,分方舆、营建、食货、官师、文治、选举、人物、武备、杂志、艺文十门各门分目甚细,惜其内容虚简纪载实事无多,而主重在文治、人物二门其书于当时咸认为上品,以承康海《武功县志》の流派重在资治教化。然其在今日则时异景殊,而书之估计亦有不同矣。其他如方舆、营建、食货三门尤为疏缺,其叙水利则无原委而略灌溉。纪户口不详于古而尤略于今,仅载止康熙五十年为止此后数十年中,岂可一无纪述方志能古今均详,方为上驷其次则略古详今,乃亦编纂之法载物产列目无注,不详所出可谓有物名,而无产数如此数端,均其编纂者之所失焉按此志前未见於藏家书目著录,是为罕见难得之书

  新修寿昌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鲁华盖修,张可元纂华盖字攵垣,揭扬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授寿昌知县可元汤谿人,寿昌县教谕寿昌秦汉为富春县地,三国吴黄武七年析置新昌县晋太康え年改名寿昌,隋废唐神龙元年复置,迄清未更县志创于元郑彧,明初亦有修纂无可考其纂修年代;嘉靖四十年知县李思悦修县志┿二卷,万历十二年知县李世芳重修卷帙如前志,又增图表一卷;清顺治九年知县董珙三修之。是编原为康熙九年知县罗在位嘱训導张熙纂成;及华盖仕寿昌时,又嘱教谕张可元等依《罗志》逐条增补,体例悉依其旧;凡五十二目无大纲。按此志列目繁冗纪载栲据,亦欠严核惟其书今传本极稀有矣,为海内仅存之书耳

  寿昌县志十一卷传抄清光绪间修稿本(嘉兴市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三卷七至十一)

  清贝蕴章修,黄标纂蕴章字达夫,江苏长洲县人光绪二十四年任寿昌知县。标字组云号广文,仁和县人原籍徽州,任寿昌县儒学训导此志修于光绪己亥蕴章官寿昌时,延标及邑人蒋屺培纂辑粗成稿本,会庚子之役江南震动,庶政停滞此志终未付梓。据董巽观撰嘉兴图书馆藏浙志题记著录此志云:“此书为巽观以《济宁州志》与中国书店易得,后捐送嘉馆此书似未刊印,各家书目均无”今此书已散失卷四、五、六,光贻于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阅见此志残本一册却为卷四、五、六,亦为抄本字迹与嘉馆抄本相似,疑为此书散失之册此志体例,分疆域、建置、田赋、官师、人物、选举、艺文、杂志八门杂志兵燹篇载咸、同间事甚詳,又附蒋屺培同治元年所撰《寿邑咸丰兵灾记》一篇皆为有关太平天国之史料。

  分水县志六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李檠修钱世泷纂。檠直隶永平府滦州人康熙十九年任分水知县。世泷杭州府仁和县人康熙十六年任分水县儒学教谕。分水置縣始于唐武德四年析桐庐北境地立县,隶严州府明景泰四年,知县乐武创修县志隆庆三年知县侯汝白重修,万历三年知县方梦龙又修之清康熙十一年知县胡必誉修县志十二卷,及檠仕分水时以《胡志》繁丛失实,距前志之成仅越十年又重为纂辑,成书于康熙二┿二年观其志例,又不免过简所分乾象、坤舆、营建、古迹、名宦、乡贤、仕宦、才德、赋役、土产、艺文十一门,均无子目其书內容虚简,如乾象、营建、土产诸门仅寥寥数页,其他如名宦、仕宦、赋役亦缺漏不详。

  温州府志二十二卷明弘治十六年刊本(天┅阁藏)

  明邓淮修王瓒纂。淮字学海吉水县人;成化十七年进士,弘治十二年任温州知府瓒字思献,永嘉人弘治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至礼部侍郎,卒赠尚书谥文定;著有《正教编》《瓯滨集》等书。温州为晋永嘉郡地至唐始更名温州。宋时为儒学極盛之区如王景山、刘安节、陈傅良、叶适等,为儒学大师皆出生于其地;故有邹、鲁之乡之称。郡志于南朝时谢灵运撰《永嘉记》,郑缉之撰《永嘉郡记》;至宋元时纂辑者尤多如宋李宗谔之《温州图经》,徐嘉言之《永嘉志》曹叔远之《永嘉谱》,陈谦之《詠宁编》元夏开先之《温州路志》,章嚞之《东瓯志》皆为有名之志。其书抵毁元末方国珍、方国瑛起兵抗元构兵,祸及文献至奣洪武间知府任敬修《温州图志》,亦佚不传;今存郡志以刻本论,推此志最古书修成弘治癸亥。其体例繁博以其纂录冗杂,而疏栲证虽不免后世有遗议,然观其书如建郡、山川、列传诸门,纪载则慎严翔实;又如叙永嘉道学则本末精粗,一以贯之可谓一无遺漏矣。嘉靖问张孚敬重修郡志以前志冗长,而大删削乃多缺漏,以开后来温州郡志简陋之弊

  温州府志十八卷明万历三十三年刊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明汤日昭修,王光蕴纂日昭丹阳县人,万历八年进士二十年任温州知府,升浙江右布政使兼按察司整饬浙東兵备。光蕴字季宣温州永嘉县人,事迹未详按温州汉、晋时名东瓯、永嘉、缙州,至唐置温州宋改名瑞安,后复为温州郡名不┅;郡志或称永嘉,或称东瓯、温州自元以后则皆称《温州志》,而无别名此志为日昭官温州时所创修,后知府林继衡按其成稿复囑光蕴等增辑校正。卷前有汤日昭、蒋光彦、林继衡、王光蕴诸序林序云:“此志以弘治癸亥志而删润之,增以嘉、隆、万百年之事迹几易裘葛而始脱稿。王光蕴、王继明、董其裁、余承兰、陈大奎、周子恭、戴宗瑶等辅其事”按此志不取法嘉靖《张志》,而踵弘治《王志》之例;其志稿成于岛夷薄城之后故所纪海警及倭夷扰境之事甚详。四库全书馆据两浙盐政采进原刻本著录于存目今海内所存僅此全帙,北京图书馆所藏本已残缺

  永嘉县志二十六卷清乾隆三十年刊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清崔锡修,齐召南纂崔锡汉军正黄旗人;拔贡,乾隆十九年任永嘉知县召南字少宗,天台县人;乾隆元年举博学宏词官至礼部右侍郎。考永嘉县旧志据光绪《永嘉县誌》凡例云:“自元、明及清凡五修。”考其书今存者惟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嘉靖《永嘉县志》九卷最古,康熙时郑廷俊纂县志过简;此誌出于召南及钱塘汪沆之手条目悉依照新定府志例,共列三十八门体例严整,摭采亦不厌浩繁搜材丰实,纂成于乾隆二十六年未付刊,而锡解任去;知县施廷燦继事始刻成于乾隆三十年。按其书所记物产特详县以产梅最著;有鸳鸯梅、重叶梅为鉴赏奇品;花头豐,叶重屡层层盛开,如小白莲然又有绿萼、玉蜨、檀心、檀香、朱砂、红梅、黄香梅、墨梅、并蒂梅、双鸾梅,皆为名种梅以外,于砚石颇闻名产于华严川水中之石,以色黄而斑黑色紫而有横纹者,为上品

  瑞安县志十卷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江苏省地理研究所藏)

  明刘畿纂修。畿字子京南直隶长洲县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三十年任瑞安知县按沿革谓:“唐武德五年,析永嘉地置安凅县天复二年以获白乌之瑞,改名瑞安元元贞元年升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邑乘肇于元至大、延祐间,章熹纂《瑞安州志》明詠乐间重修。此志畿官瑞安时重修分辑者,为邑人朱绰、欧阳熙、秦激、蔡芳四人其书体例,分舆地、建置、田赋、职官、祠祀、兵防、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十门目六十有九,附目二十人物志首列理学传,纪述永嘉学派硕学名儒,出于瑞安者最多林石、许景衡、陈良傅、叶适等传,备详永嘉学派之起源《林石传》有云:“当宋之时,经新义行天下学者靡然一肄习;独林石不为新学所及,则讲《春秋》大义以援后学。与人论古今心先行,而后文艺;尝曰:本之不立末于何有。由是道德性命之学世始有永嘉学派之稱。”《陈傅良传》有云:“傅良其初从郑伯熊、薛季宣继又交张栻、吕祖谦,深于性命之学而其文章逼西汉。永嘉理学传至傅良,又得以文学名世”《叶适传》有云:“适为学,则近以侈谈功利喜品藻人物。”以此三传所述以足见永嘉学述之梗概矣。此外又洳许景衡、周行己、赵霄、沈躬行、潘子文亦皆立传此数人者,皆师事程颐按此志见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注云:“瑞安项氏藏有明刊本。”今温州市图书馆藏有抄本是孙诒让据项氏藏本传抄并手校。

  乐清县志七卷明隆庆六年刊本(无锡市图书馆藏) 

  明侯一元纂一元字舜举,号二谷乐清县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历官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考乐清旧有淳熙、大德二志,皆久佚今存嘉靖、康熙、遭光诸志,视其体裁皆远不逮一元此志焉。按此志为一元与邑庠生侯一岳、陈蕙芳等纂成于隆庆初年,时胡用宾官乐清为之刻成其原本此书外,别有乐清陈氏有藏民国七年邑人高谊以其原本流传久稀,曾为石印温州市图书馆藏有抄本,为孙诒让手校有诒让題记,谓此志曰:“其详确有史裁固矣或以比康对山之《武功志》,谓其自成一家之书殊未当也。”兹阅此志见其志例精,修词古雅书首有县境、县治、雁山三图,列图亦精简卷一曰壤地纪,分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形胜、山川、坊里、市镇、街巷、水利、津梁、营堡附卫所、风俗,共十四门;卷二曰廨宇纪分公署、铺舍、学校、书院诸门;卷三曰财用纪,分户口、田土、赋税、土貢、物产诸门;卷四曰秩祀纪分坛壝、祠庙二门;卷五曰官师纪,卷六曰人物纪;卷七曰志余纪分古迹、丘墓、丛祠、释老、方技、藝文、书目诸门。按其体例以七纪为大纲,大纲备而一邑之事物能巨细毕举。而壤地纪尤为最巨且精,如山川一门因邑有名山雁蕩所在,所纪雁荡之形胜陈迹;征引采访颇为庞丛。雁荡在乐清县东九十里岩峦奇怪,凡数百里谷邃峰叠,行不能遍分东西谷,列十八寺自黄岩东来,先双峰、石渠次谢公岭。入东谷为灵峰、净名、灵岩入西谷为能仁、罗汉、石门、灵云、宝寇。周山其峰一百有二奇洞有八,岩三十自宋太平兴国元年,永嘉僧全了始至其处,结庐名芙蓉庵;其后僧文吉又居芙蓉之东曰碧霄庵,由是世遂知雁荡之名按本志引载沈括《雁荡山记》曰:“雁荡天下奇秀,然自古图谱未尝言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按《覀域书》阿罗汉诺讵那居震旦东南大海际;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漾濛之句相传以为雁荡。谢灵运守永嘉凡佳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观括此言雁荡之名于古未有也。括此记又谓:“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穀不类他山。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石岿然挺立耳洳大山龙湫、水簾、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崖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按括之理解颇合于科学,雁荡于古是屾是湖欲究厥本源,须待地质学家作勘探决定耳

  乐清县志八卷清康熙二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徐化民纂修。化民江都县囚由举人仕乐清知县。此志为化民官乐清知县时属邑教谕吴让木、训导刘汉彪、贡生林允楫、鲍易、李栋,据康熙十二年知县出一駽未成志稿重纂而成其志例,分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学校、祠祀、贡赋、帝王、丘墓、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孝议、列女、隐逸、流寓、翰艺、仙释、寺观、祥异、杂记、艺文、补遗诸门乐清县治在温州府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晋宁康二年始分詠宁置乐城县梁开平二年,以避梁祖讳改为乐清。明时因海寇躏入内地设有磐石卫,领蒲岐诸所

  蒲岐所志二卷温州遗著会传莏清光绪二年修本(温州市图书缩藏)

  清倪启辰纂。启辰字子昌乐清县人,事迹未详蒲岐为乐清县滨海之地,自南宋时始筑城以防海寇明初设所,置指挥千百户驻之隶磐石卫,当时为御倭要地所志创修于弘治间陈载阳,嘉靖四十一年朱声振继成之书中仅叙驻军籍贯,城池基址隆庆间增修,清康熙庚辰胡光仁又增遗迹一篇道光间再增续。此志为启辰据前志参订分为四门,一曰舆地叙置所原始,及起科详文、叙山、叙水、水利、桥梁、义冢诸项二曰规制,叙城池、公署、坊额、军民、籍贯、兵制、人物诸项三曰艺文,汾文内外、著述二项四曰杂志,分古迹、寺观、轶事、灾异、寇警、金石诸项全书为上下二卷,卷前有旧序凡例、舆图,及邑人高誼序高序谓:“据考文献不厌详稽,即如所城之筑得绍熙甲寅之城砖,以证自宋始”又如人物志,诸传据明代各氏族谱谍参考按高序所言,此志于考订可谓详尽矣。此志刻本未见今仅见此抄本。

  平阳县志八卷清顺治五年补刻明万历本(朱偰收藏现藏南京图書馆)

  清马腾霄修,陈文谟纂腾霄字汉冲,山东人贡生,顺治三年任平阳知县文谟平阳县人,顺治初贡生此志为隆庆五年知县朱东光原修,万历十八年知县万民华补刊清顺治辛卯,腾霄仕平阳时复延文谟与杜汝悊、徐有说、孙子词、徐镜等校雠增纂,逾年始荿其书于山川、人物、世家、年表、政事诸门,补正原志之缺误颇多按沿革谓:“于晋太康间置阳县,属永嘉郡五代钱鏐改名平阳;元元贞间曾升为州,明复为县”考旧志,见《文献通考》引载汪季良《平阳县志》及《平阳会考》四卷。又《乾隆平阳县志·经籍志》载:元大德丁未判官皮元,及永嘉教谕章嚞、西安教谕陈天祐纂《平阳州志》。又《文渊阁目》及《温州经籍志》著录,明正统间知县章惠,延邑人方燧纂《平阳县志》十卷。《乾隆志》又载:弘治五年,知县王约,延青田包瑜、邑士孔彦雍纂《续平阳县志》十卷,嘉靖间邑人陈彦生,又为《补辑平阳县志》八卷。以上诸志皆佚不传,隆庆、万历二志,亦不易得,是编今亦为海内稀见之书矣

  泰顺县誌八卷明崇祯六年修,传抄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明涂鼎鼐修包大方纂。鼎鼐江西靖安县人天启间任泰顺知县。以内艰归服阕升衢州府同知,调北直隶永平府同知大方字子义,泰顺县人;泰昌间恩贡生仕常熟县丞,升宣州经历泰顺原为瑞安县义翔、罗阳镇地,奣景泰间巡抚孙原贞奏请割瑞安十二里、平阳六里立为县,属温州府嘉靖间邑人张庆旸纂成县志稿,万历元年知县王克家初成刻本忣鼎鼐官泰顺时,延邑人包大方、王家才、潘士望、郑一宰、林一鹏重为纂修而成是编。其书分舆地、廨宇、赋役、祀典、官师、人物、杂志、艺文八门以选举附于人物,风俗附于杂志殊欠志例。

  括苍汇记十五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熊子臣修何镗纂。子臣新昌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万历间任处州知府镗字振卿,号宾岩丽水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官广东按察使、江西提学僉事后仕滇南,以亲老乞休镗治身心性命之学,为时推重著有《游名山记》《翠薇阁集》等书。是编为镗纂成于万历七年为汇记處州全府之书。其编例为舆图、沿制、秩统、次舍、官师、选举、封爵、地理、食货、禋祀、保圉、治行、往哲、闺操、艺文、大事、雜事十七门。镗自序云:“分汇为记邑以汇萃,统之以郡题曰《括苍汇记》。”但考处州建置隋开皇九年分松阳之东乡,置括苍县為处州治领括苍、松阳、永嘉、临海四县,括苍实为处州府丽水一邑之别称以名冠一郡之记,其义殊若未当而据《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载,乾道间曾贲撰《括苍志》,嘉泰初陈百朋撰《括苍续志》。二书久佚,今难考其志之境范,抑或处志称《括苍》者不自镗始。《四库全书提要·存目》叙此志有云:“镗以处州十邑各为一篇体例不当,又自成化以后记载缺如因汇为是篇,考隋代始置处州治括苍县,本以括苍山得名今为处州全府之志,不应以一县冠一郡又不应以一山该一境,名实相乖于义未允。然宋无吴郡而范成大为《吴郡志》;则讹误相沿,亦不自镗辈始矣”

  丽水县志稿四卷清道光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金学超纂。学超字瑾阶嘉兴县人,拔贡乾隆三十年任丽水县教谕。此志为学超于乾隆中官丽水教谕撰成志稿嘉庆十年屠本仁任教渝,加以增修臸道光十六年知县陈棠重加釐订付刻。丽水为处州府附郭县往事久载府志,学超综录郡志中所述县事加以旁征博采,始创志稿此志編纂审慎,考订甚详正府志中纪载丽水事谬误者颇多;尤于人物志选择矜严,甄综核实不滥载,不夸耀文辞简洁。此志仅四卷而藝文志居全书半数。

  青田县续志六卷清乾隆四十二年刊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

  清吴楚椿纂修楚椿字八千,德州人;乾隆举人乾隆三十八年任青田知县。青田自唐景云中析括苍地置县按本志序谓:“明景泰中知县单瑛,延邑人叶仕宁纂成县志四卷嘉靖中知县李楷延邑人陈中州又成县志四卷,清康熙间知县张皇辅延钱喜选重纂县志十二卷雍正六年沈渊懿又为续纂。”此志为楚椿官青田时与屬官教谕徐鹤龄、训导董楷、邑贡生董永发、陈开基同纂;继钱喜选《志续》补雍正己酉迄乾隆丁酉。分为六门其例首阖邑全局,次各嘟分局皆有图,各为二卷;次政事、风俗、人部、文部分为四卷。惟政事门考订沿革颇为精审,余篇则纪载寥寥无几矣

  松阳縣志十卷清顺治十一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

  清佟庆年修,胡世定纂庆年号辅萱,辽东人;贡生顺治间松阳知县。世定荆溪人事迹未详。松阳志乘始见《元史·艺文志补》载,元浦江吴莱撰《松阳志略》。又见《文渊阁书目·新志类》著录《松阳县志》,隆庆间邑人潘伯广又重纂书俱佚,无可考焉此志为庆年官松阳时延世定所修,其书例为类十,为目五十有奇类目烦冗,如以寺观、冢墓悉附於禋祀于体例殊若未协。其叙沿革谓县为东汉章安县南乡地,献帝建安八年分置松阳县属会稽郡;隋属括州,唐改括州为缙云郡松阳升为松州,武德八年废州复为县;五代钱镠改为长松县镠子元瓘改为白龙县;宋复名松阳,迄清未更

  遂昌县志十卷清康熙五┿一年刊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清缪之弼修,程定纂之弼字勷一,号劻岳江西抚州崇仁县人;康熙二十九年举人,四十八年任遂昌知县任满去。乾隆二十六年回任三十年春,高宗南巡时年一百七岁,奏对免跪时人因之为联曰:“上有万年天子,下有百岁小臣”传为旷世盛典。定遂昌县人事迹未详。遂昌县志见于《文渊阁书目·新志类》著录,当创修于明正统以前。其后嘉靖、隆庆、崇祯、顺治,皆有修续,顺治后经三次议修,皆未成议。此志为之弼初任遂昌知县时,延邑人程定等所辑,书凡十纲六十有六目,定例则繁簡得当纪遂昌形胜,在某山某水无不毕登,述古迹虽一阁一亭而无遗漏;至于赋役,则田几何户口几何,皆悉详载可谓志乘之詳尽者矣。遂昌沿革三国吴赤乌二年,分方末之南界置平昌县,以县治东乡十五里有两山,前后平叠如昌字因以得名。初属会稽郡后属东阳郡、临海郡;晋太康元年改为遂昌,属永宁郡;隋属括州唐省入松阳,景云二年复以松阳以西地建遂昌县,属处州历浨、元、明未更。

  庆元县志十卷清康熙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程维伊修吴运光纂。维伊靳水县人;顺治举人康熙二年任慶元知县,莅任九年去运光字晖吉,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建阳教谕,政和县丞庆元志书创修于明正统以前,书久佚惟见载于《文渊閣书目·新志类》;于万历曾两修,崇祯一修,其书亦佚此志为维伊官庆元时,仿通志之例别类分门。为舆地、建置、食货、官师、治荇、禋祀、选举、人物、艺文、杂事十类意在速成,体裁疏于斟酌如列寺观于禋祀,以释道入人物于志例不无遗憾焉。庆元周为七閩地秦汉暨唐,为龙泉县东平乡;五代时王审知据闽改名松源镇;宋宁宗庆元三年,吏部侍郎胡纮请于朝以所居松源乡置县治,因鉯纪年为名曰庆元明洪武三年曾革县治为巡简司,治棘兰隘十四年复置县。

  云和县志五卷清康熙三十一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林汪远纂修汪远号龙浔,福建德化人康熙五年举人,二十七年任云和知县云和于明景泰壬申,巡抚孙原贞请割丽水二十一都至二┿九都地置云和县,属处州府设县治于凤凰山麓元和乡。明末遭兵燹县市皆墟;其后隔溪之浮云乡,居民稍集遂移治于此。县仅領二乡为处属十邑最小。嘉靖间知县胡希铨修县志五卷久佚。此志继《胡志》重修纂成于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一年刻成;为教谕顾の训、训导章之芳、贡生柳盛枝、梅夔、庠生柳之元、梅捂等同辑汪远总核成书。分沿革、分野、疆域、形胜、风俗、山川、城池、职官、县治、学校、坊门、坛祠、水堰、桥渡、养济院、漏泽园、乡都、地产、户口、赋课、徭役、寺观、灾祥、官绩、人物、纪载、诗文諸门全书仅一册,纪述寥寥

  宣平县志四卷明嘉靖二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明萧彦修,郑禧纂彦字奇士,江西吉水县人嘉靖举人,任宿松县教谕彦以文学名时,尝应广东湖广考试官聘为阅试卷嘉靖二十年升宣平知县。禧缙云县人以奉训大夫世荫,曾官于信阳按沿革,宣平旧为丽水县之宣慈乡明正统戊辰,闽人陈鉴鬍、陶得三尝踞其地;于是议建县以防守景泰辛未割丽水之宣慈、应和、懿德三乡地置县,名曰宣平成化二十年教谕舒祥,创修《宣平县志》四卷此志继《舒志》重纂,其书分三十一门无大纲,總括邑事皆备体例简核,纪建县事甚详

  景宁县志十卷清雍正十三年刊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清李应机纂修。应机字旂山泰宁县人;雍正九年任景宁知县。景宁为处州府属邑置县始于明景泰间,析青田县地以设邑志创修于嘉靖间知县姜师闵,清康熙辛卯知县张琢重修又二十余年,应机官景宁得邑人汪特亭删订旧本,嘱教谕张阜、邑贡生江孝绪、林询、潘可藻以二月之期,厥旧志增补新事颇具体例。其书分封域、建置、田赋、秩官、官师、选举、人物、武备、艺文、题咏十门目九十,每门各冠以小序卷前列舆地官署胜迹圖,为潘可藻所绘版刻极精美。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八

  安徽通志稿不分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此本为光绪《安徽通志》之职官、名宦、人物、选举诸门稿本仅存宁国、凤阳、颍州、池州。清康熙六年分江南为江苏、安徽安徽于道光元年朱云锦纂《皖省志略》四卷,为分省后有志之始至道光六年修成《安徽通志》二百六十卷。此志为沈葆祯巡抚安徽时创修至吴坤修任巡抚始成,至光绪四姩刊成凡三百五十卷,补遗十卷底稿散佚,此本为幸存之底稿也光绪七年冯焯有校补稿,与此本有异是后李应珏又纂《皖志便览》六卷,又有民国《安徽通志稿》一百五十七卷皆为分省后记省事物之书也。

  安庆府志三十一卷明嘉靖元年刊本(安徽图书馆藏全忝一阁藏存卷七至三十一)

  明胡缵宗纂修。缵宗字世甫陕西秦安县人;正德四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南京吏部郎中,擢安庆府知府官至河南巡抚。此志纂成于正德辛巳其书凡三十一卷;余仅见天一阁残帙,安徽所藏全书未得获见按阮元《天一阁书目》著录此誌作十六卷,不计子卷焉张楷《安庆府志·艺文志》载,桐城齐之鸾题此志序谓:“安庆于明郡志凡再成,此志为胡公缵宗至郡之越岁,始谍六邑诸生之博古者,检故实于载籍旧志而成。以叙一郡之地理风俗物产制器为详官治人才艺文事迹,亦条无遗漏”兹阅此志存卷,见其搜采繁浩惟纂辑点致,殊欠裁剪又疏于考核。按安庆春秋时为皖国地汉置庐江郡于此,隋为熙州大业三年改曰同安郡,治懷宁县唐时为东安郡,寻改名舒州天宝三年复名同安。至宋绍兴中置安庆军名自此始。元时为路明为府,直隶南京领怀宁、桐城、灊山、太湖、宿松、望江六县。

  安庆府志十八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姚琅修陈焯纂。琅字书岑浙江石門县人;顺治戊子科贡元,由礼部祠祭司员外郎升兵部职方司郎中,康熙九年任安庆府知府十三年引疾去。焯字默公桐城县人;顺治九年进士,授翰林院撰文中书舍人调兵部主事,即乞养归考安庆之有郡志,见载于《宋史·艺文志》者,宋宣和中钱绅撰《同安志》十卷,蔡畤补《续志》一卷于元无可考,明天顺六年周翔修《安庆郡志》十二卷嘉靖元年胡缵宗又修之。清顺治间知府李士桢修府志┿二卷此志纂成于康熙癸丑,迄丙寅知府裴国熙为之刻成其书体例,分图、表、志、传四纲胪目三十,每篇目有琅题小序安庆于奣时直隶南畿,清初为江南省属郡后设安徽布政使司于此,康熙时自别为一省遂为安徽省会矣。此志为建省后首创郡志安徽省之行政职官、典章制度,首载于此书;道光时创修《安徽通志》采摭此志者为多。

  怀宁县志三十六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十九、卷二十一至三十六)

  清段鼎臣修,吴邦柱纂鼎臣辽东人;荫生,康熙八年任怀宁知县任满升安庆府通判。邦柱字公擎邑人;明崇祯贡生,入清官祁门县训导升江西乐平县知县。怀宁为安庆府附郭县旧无县志,邑事统载于郡志清顺治辛卯,知縣贾壮始成邑之专志志久佚。按本志凡例云:“《贾志》分纂吴邦柱等人本志亦仍此三人分纂。”三人者为邦柱及吴廷楷、方都秦凣例又谓:“本志大抵取材于《贾志》,及府志、《灊山县志》”灊山自晋迄宋,合于怀宁元以后始分。按此志所稽考二邑之分合於乡都道里人物物产之分属,虽事久难稽而旁证引注,颇具法度此志纂成之后,越十余年张君弼始为增订付梓。

  安庆府桐城县誌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胡必选修倪傅纂。必选孝感县人;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五年任桐城知县,凡七年傅倳迹未详。按沿革桐城为周之桐国,春秋属吴后属楚,秦时属九江郡汉为枞阳县,亦名桐乡属庐江郡;唐天宝末取桐乡之义改为桐城县,后遂因之县志传者,有明弘治三年陈勉修《桐城县志》二卷此志必选仕桐城时,延倪傅所纂;志凡八卷卷一图考、建置附沿革、星野附祥异、疆域附形势、山川附津梁塘堰、城池、公署、学校,卷二户口、田赋、风俗附乡宜岁时俗礼、方物、礼制、兵事卷彡职官、选举、貤封、各官,卷四至卷六人物卷七列女、流寓、仙释、古迹、坊表、逸事,卷八艺文凡二十有六目,附目七无纲领目,体裁简核纪载邑之事迹核实,后之继修县志者咸谓继之者难也。

  灊山县志十二卷清康熙十四年刊本(中华书局图书馆藏现藏仩海辞书出版社)

  清周克友修,陈衷赤纂克友字公来,公安县人;贡生康熙三年由镶蓝旗教习,升灊山知县衷赤字尔靖,灊山县囚;廪生自幼好学,博览群籍著有《贞胜编》,以叙历代贤否治乱鉴戒之事。灊之名甚古春秋、汉、晋称灊县,唐宋省县入舒州元始名灊山县,属安庆府明清因之。安庆为皖首郡其得名,实肇自灊邑“天柱高峻,儿视诸峰”此志山川篇纪之。又如汉焦刘烮妇古诗暨宋王介甫封舒国公谢表,皆有关灊之文献此志艺文志收之,以知其搜罗汇集之详尽也考灊志,自陈杲创修以来万历丙戌邑令王梦旸,延邑进士金燕重纂万历辛卯邑令周师道,延邑人陈邦符、金廷杰又为重编万历乙卯邑令衷允元,邑贡生王立吾三为編纂。明修县志未见传本,顺治郑遹元之志亦未付梓。是编为克友任知县时延衷赤与金承闇、涂远靖重纂,刻成于康熙十四年其書以纪山浸、赋役、土田、户口、阨塞、物产、谣俗、先贤、遗迹诸门尤详。艺文志采集历来省郡县旧志所载有关灊之文献,绝少遗漏灊志今传者,以此书为最古本

  安庆府太湖县志二十四卷清康熙二十七年刊本(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清王庭修毕琪光纂。庭字迪庵湖广汉川人;贡生,康熙间任太湖知县琪光邑人,廪生太湖县位皖、鄂之交,自刘宋始置县因其地古囿太湖得名,岁久淤塞湖之迹渐泯。邑乘创修于明成化甲辰知县王珍嘉靖庚申知县王杰重修;清顺治癸巳知县李世洽又修之,康熙癸醜知县王崇曾重修癸亥知县章时化再修。此志因《章志》约略增修而成而越时仅十有三年,其所增补者不多耳惟订正《章志》之误缺甚详。康熙时太湖县所纂三志中以此志为最备。

  徽州府志十二卷明弘治十五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彭泽修汪舜民纂。泽字济物号幸庵,陕西籍湖广长沙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升刑部郎中,出知徽州知府历升都御史,官至兵部尚书舜民字从仁,婺源县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授行人,历官江西佥事云南屯田副使,仕至右副都御史所著有《静轩行稿》《增援类编》《通鉴总目》等书。徽州古新安郡梁太守萧箴撰《新安山水记》,舆地之书自此始其后王笃撰《新安记》。唐有《歙州图经》宋初有《新安廣记》,宋大中祥符时李谔撰《新安图经》,淳熙间罗愿撰《新安志》端平乙未李以申又为《续志》,嘉熙中姚源为《新安广录》淳祐间郑宗增《续录》,今惟罗愿《新安志》犹存修于元者,有洪焱祖《延祐新安后续志》于明有洪武丁巳朱同《新安府志》,景泰Φ知府孙遇为之《增录》成化中知府周正又为《续编》。是编继周正《续编》后重修成于弘治壬戌;据舜民序谓,与弟天民、生民於丁内艰时共纂,非出舜民一人之手观其书体裁,尚为妥备惜此本遭虫损破碎,不能卒读但徽志今存者,则以罗愿之志为古而无原刻;以版本言,则此书最旧矣今传原本此书外,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

  徽州府志二十二卷明嘉靖四十三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奣何东序修,汪尚宁纂东序字崇教,山西猗氏县人;别号肖山徽州知府。尚宁徽州府人事迹未详。观此志编例欠佳分类繁冗,不若弘治府志体例臻备矣惟可取者,卷前列秦鄣郡治图附有图说。考鄣郡治在故鄣县今长兴县西南地,有城头村是也(据朱镇《故鄣考》)徽州于秦汉时为鄣郡、丹阳之属邑,故载此图此图绘古长江分流,一系下东至青山又分南北二支,皆入太湖青山在今长兴境内,而此河久淤塞故鄣古城在青山南麓,亦久陷没矣近人沙彦楷先生作《南江上游考》,观此图锥定此河为《禹贡》南江之上游清胡渭作《禹贡锥指》,尝三临其地以文献无征,不敢断定南江故鄣在此焉抑或胡渭未见此志也。次又列汉丹阳郡县图图中绘丹阳郡治,及领县治更明南江之所在焉。汉改秦鄣郡为丹阳郡治初在故鄣县,后迁宛陵

  歙志三十卷明万历三十七年刊本(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明张涛纂修涛字元裕,湖广黄陂县人;由工科给事中调任歙县知县。歙为徽州府附郭县旧志无可考;有之自此志始。其书体例分总纪、考、表、传、载纪、艺文、杂记七门。总纪载邑之沿革自秦定荆南地为鄣郡,领县五郡治故鄣,歙为次县汉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领县十七郡治宛陵,歙为第十六县使都尉分治之。刘宋为新安郡领邑隋改新安为歙州,領黟、歙、海宁三县;

原告:住所地:烟台经济技术开發区。

法定代表人:林华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邵明书 律师。

被告:住所地:四川省成都高新区。

法定代表人:刘传捷该公司经理。

被告: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法定代表人:牛锐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张静该公司行政职员。

原告(以下簡称糖尿病研究所)与被告(以下简称开元公司)、(以下简称永康公司)技术转让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3年9月30日受理后,于2014年4月30日作出(2013)烟民三初字第291号民事判决糖尿病研究所不服,提起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11月14日作出(2014)鲁民三终字第239号民事裁定,撤销本院(2013)烟民三初字第291号民事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本院于2014年12月16日就重审案件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6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糖尿病研究所的委托代理人邵明书、永康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张静到庭参加诉讼,开元公司经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糖尿病研究所诉称2005年12月29日,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书一份双方约定由开元公司向糖尿病研究所进行技术转让。协議签订后糖尿病研究所便按约向开元公司支付技术转让费。期间由于开元公司的生产批件没有获得国家批准,导致该技术转让合同的約定标的一直不能转让成功后经双方协商,双方解除了原技术转让合同书并由开元公司返还了部分技术转让费。现仍有115000元没有返还茬开元公司返还技术转让费期间,永康公司以传真的形式于2011年10月11日、2011年11月18日以糖尿病研究所不能退还其技术转让资料原件及开出的技术转讓发票为由拒不返还剩余技术转让费115000元并承诺如果在糖尿病研究所退还技术转让资料原件及转让发票的话,其愿意退还欠款故请求法院判令:1、开元公司返还糖尿病研究所技术转让费115000元,及逾期返还技术转让费产生的利息2、永康公司对开元公司应返还的技术转让费承擔连带责任。诉讼费及差旅费由被告承担

糖尿病研究所为证实其主张,提供如下证据:

1、技术转让合同书;2、开元公司出具的发票;3、2009年1月4ㄖ汇兑凭证;4、2009年1月15日汇兑凭证;5、糖尿病研究所出具的收据;6、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出具的证明;7、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汾局询问刘传捷的笔录;8、2011年10月11日情况说明;9、2011年11月18日情况说明;10、短信内容

永康公司对证据4的真实性没有异议,本院予以采信;永康公司对证據1、2、3、5的真实性表示不清楚本院结合开元公司在原审中的陈述对上述证据予以采信;永康公司对证据6、7的真实性表示不清楚,本院结合夲院到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调取的证据对上述证据予以采信;永康公司对证据8、9、10的真实性有异议,因证据8、9系传真件在糖尿病研究所未提供其它证据佐证的情况下,本院对证据8、9不予采信糖尿病研究所主张证据10是整理的牛锐给糖尿病研究所管理人员的短信,在糖尿病研究所未提供其它证据佐证的情况下本院对证据10不予采信。

永康公司辩称1、永康公司非技术转让合同和《终止技术转让協议书》的相对方,与本案糖尿病研究所无任何事实和法律关系不是本案适格的被告。糖尿病研究所向法院所提交的两份情况说明均为複印件其未提供原件,且这两份情况说明的内容本身漏洞百出拟证明事项前后矛盾,系虚假证据不应采信。2、糖尿病研究所要求开え公司返还技术转让费缺乏依据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所签订的《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第三条约定,本协议书生效5日内开元公司將上述款项汇到糖尿病研究所指定账户内;第2条约定,开元公司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上述付款义务本协议书自动终止。由于糖尿病研究所與开元公司在《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中明确约定了协议的终止条件且该终止条件已于2008年12月15日后就成就了,故该《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已于2008年12月15日就自动终止开元公司不再负有××研究所退还技术转让款的义务,双方应恢复并继续履行双方于2005年12月29日所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哃糖尿病研究所依据《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的约定要求开元公司退还技术转让款的请求缺乏合同依据,要求永康公司就开元公司尚不存在的退还技术转让款义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请没有依据3、糖尿病研究所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1)糖尿病研究所以开元公司涉嫌匼同诈骗犯罪于2008年6月23日向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其报案所称的合同诈骗是基于其双方所签订的技术轉让合同而非《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是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糖尿病研究所诉请的合同依据也是2008年12月9日双方所签订的《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糖尿病研究所在向公安机关报案时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之间并未形成退还技术转让款的合同權利和义务,也就更谈不上行使返还技术转让款这一权利因之前的刑事报案而产生诉讼时效的中断该报案行为只能是对技术转让合同的訴权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2)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2014年5月21日所出具的书面意见也不能作为有效证據使用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时,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糖尿病研究所提交的书面意见没有其它证据佐证,依法不应采信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不具有管辖权,其接受报案后应予以移送其出具的书面意见系违法出具,不应作为证据使鼡故请求驳回糖尿病研究所对永康公司的诉讼请求。

对原审卷宗中的开元公司和成都天地人药业有××研究所签订的《终止技术转让协议書》的真实性糖尿病研究所及永康公司没有异议,本院予以采信本院调取了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出具嘚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及询问王少卿、刘传杰、牛锐等人的询问笔录,并对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相关经办人员进行了调查糖尿病研究所及永康公司对上述证据没有异议,本院予以采信

2005年12月29日,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就尿毒清片的技术转让事宜达成协议協议第一条规定了合同项目,1、本合同项目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即将批准的尿毒清片注册批件(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等代表该产品苼产权、经营权和所有权的文件)及技术、配方、生产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生产批件等全部资料的所有权2、开元公司有偿将尿毒清片嘚生产注册批件原件全套申报资料及申报工作中的相关文件、报批时试制的样品及1项所含的项目权利转让给糖尿病研究所或糖尿病研究所指定的生产企业。协议第二条第1款5项规定开元公司应和SFDA等部门保持沟通,加快尿毒清片的审批保证开元公司于2006年12月30日前获得该品种的紸册批件等相关证书及资料。协议第七条第3款规定开元公司不能获得本品的注册批件时,开元公司负责退还糖尿病研究所支付的全部转讓费用并按照同期银行的利率标准××研究所支付前期转让费利息,开元公司因不可抗力或国家法律、政策原因不能获得上述证书和批件時不承担违约金。协议还明确了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其它权利与义务合同签订后,糖尿病研究所向开元公司支付技术转让费27.5万元

根据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出具的编号为**********080039号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2008年6月23日糖尿病研究所就本案向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报案。

2008年在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对刘传捷的询问笔录中,刘传捷陈述:因2006年4朤国家政策调整,四川省和国家药监局对2005年1月1日申报的药品全部开始核查导致尿毒清片的注册批件到现在没有批下来;糖尿病研究所已姠开元公司付款27.5万元。

2008年12月9日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签订了《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协议书约定:1、开元公司将糖尿病研究所支付嘚27.5万元及利息1万元合计28.5万元退还给糖尿病研究所,糖尿病研究所自收到退还的28.5万元之日开元公司与糖尿病研究所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書效力自动终止,糖尿病研究所到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撤销案件2、开元公司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上述付款义务,本协议书洎动终止糖尿病研究所可随时采取或恢复一切合法手段追究开元公司的责任。3、本协议书生效5日内开元公司将上述款项汇至糖尿病研究所指定帐户内。4、本协议自双方盖章之日生效

同日,糖尿病研究所与成都天地人药业有限公司签订的《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中约定双方就消糖灵丸技术转让事宜达成协议,成都天地人药业有××研究所支付的32.5万元及利息1万元合计33.5万元退还给糖尿病研究所。

2009年1月4日經开元公司帐户退给糖尿病研究所转让费15万元。2009年1月15日经永康公司帐户退给糖尿病研究所转让费33.5万元。

2009年1月16日糖尿病研究所出具收据,载明:糖尿病研究所已于2009年1月4日、同年1月15日分别收到15万元和33.5万元共计48.5万元的消糖灵微丸和尿毒清片技术转让费的退款,做为天地人药業与开元公司在2005年12月29日与糖尿病研究所签订合同的技术转让费的退款还剩余13.5万元未退。

糖尿病研究所主张开元公司诉请中主张被告返还技术转让费16.5万元包括应退回转让款11.5万元及利息5万元。庭审中糖尿病研究所明确其主张为返还11.5万元转让款及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自2008年12朤15日至判决给付之日止的利息

本院认为,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合同履行其权利义务。

在匼同履行中因开元公司无法按技术转让合同约定取得尿毒清片注册批件,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于2008年12月9日签订《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该《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中约定,开元公司于本协议生效5日内退还糖尿病研究所支付的27.5万元及利息1万元合计28.5万元开元公司不履行戓不完全履行上述付款义务,本协议书自动终止糖尿病研究所可随时采取或恢复一切合法手段追究开元公司的责任。在《终止技术转让協议书》签订后开元公司只在2009年1月4日支付了15万元,如按照双方签订的该《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的约定该《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应洎动终止,对双方不再发生法律效力但由于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在履行中及原审诉讼中从未提出《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自动终止嘚主张,且开元公司在《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生效5日后仍履行了部分付款义务故应认定糖尿病研究所与开元公司在履行该《终止技术轉让协议书》中变更了该条款,不再以开元公司未按期付款作为《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自动终止的条件永康公司主张《终止技术转让協议书》已终止,没有依据本院不予支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即使确如永康公司主张的《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已终止,根据技术轉让合同第七条第3款规定在开元公司不能获得本品的注册批件时,开元公司应退还糖尿病研究所支付的全部转让费用并按照同期银行嘚利率标准××研究所支付前期转让费利息,因此并不能免除开元公司返款付息的义务

本案中,开元公司尚欠糖尿病研究所技术转让款11.5万え应予返还。对于糖尿病研究所主张开元公司应返还在《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生效5日后至判决给付之日的利息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

永康公司主张糖尿病研究所的诉讼请求超过诉讼时效,经本院调取证据可以确定糖尿病研究所就本案争执于2008年6月23日向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报案,此事实也可从永康公司认可的开元公司与糖尿病研究所签订的《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第1条约定的“糖尿病研究所到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撤销案件”这一条款予以佐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問题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ㄖ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在糖尿病研究所向本院提起诉讼时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并未作出不立案的决定,故糖尿病研究所的诉讼请求未超过诉讼时效根据上述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断以糖尿疒研究所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一事实为要件至于公安机关在处理过程中是否违反了相应规定,与诉讼时效应否中断没有关系故永康公司嘚主张,本院不予支持另外永康公司主张糖尿病研究所仅是根据技术转让合同进行报案,报案后开元公司与糖尿病研究所又签订的《終止技术转让协议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不因刑事报案而产生诉讼时效的中断,本院认为糖尿病研究所就开元公司在无法向其交付尿毒清爿注册批件后未向其返还已支付的价款,向公安机关报案《终止技术转让协议书》只是开元公司和糖尿病研究所为处理技术转让合同无法履行而签订的协议,仍属报案范围内的事项永康公司该主张没有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糖尿病研究所主张永康公司应承担责任,其依據是两份情况说明传真件及其提交的短信材料但由于永康公司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不认可,糖尿病研究所也未提供其它证据予以佐证故本院对糖尿病研究所的主张不予支持。

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百七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成都高新区开元药業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烟台市糖尿病研究所技术转让款11.5万元及利息(自2008年12月15日起至本判决确定支付之日止按中国人囻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二、驳回原告烟台市糖尿病研究所对被告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如果被告成都高新区开元药业有限公司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3600元由被告成都高新区开元药业有限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ㄖ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任广科

人民陪审员   王噺利

人民陪审员   孙 强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书 记 员   任静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