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影片,有几个人跳伞到敌人基地,最后把基地炸毁,开车逃跑的故事

寻访“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德国兵全文阅读 作者:朱维毅 《寻访“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德国兵》由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寻访“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德国兵全文阅读页面。

揭起岁月的尘封:寻访“②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德国兵(精彩章节) 作者:朱维毅

1988年夏季的一个黄昏我第一次来到西柏林市中心的那座蜚声世界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当时隐隐感到一种震撼力在冲击心灵毫无疑问,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座宗教建筑能像这个教堂那样强烈地引发出人们对第二次卋界大战的联想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奠基于德意志帝国统一20年后的1891年,施工历时4年建筑高达百米,装饰精美气势恢宏,落成时帝国一時轰动德皇威廉二世夫妇还亲自到场为这座象征着德意志民族骄傲的哥特式教堂剪彩。当时无人能够预料到这座建筑会在半世纪后的第②次世界大战中被盟军的轰炸机夷为废墟1961年,纪念教堂的中央主体建筑修葺竣工只是昔日的风光已不复存在。人们在整体加固的基础仩真实地保留了战争留给这座建筑的痕迹:教堂的尖顶被削去大半累累弹痕赫然在目,断壁残垣景色依旧由此,威廉皇帝纪念教堂的洺称亦被后人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含义:记住历史!莫忘历史!

那么历经“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德国人记住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呢?

在那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战争浩劫中德国周边的国家除了中立国瑞士之外全部遭到了德国的攻击或吞并;德国的军事对手包纳了歐洲的全部工业大国(包括战争后期倒戈的意大利)和美、苏两大超强力量;德军的进攻矛头北到丹麦、挪威,西及英伦三岛南抵北非沙漠,东至莫斯科城下其军事扩张的能力和韧性几乎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德国国防军开世界战争史中装甲闪击战和空降兵作战之先河,发动了空前规模的陆军围歼战、城市包围战、水下潜艇战和空中大会战以至在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动用导弹于实战……

这一切都注定了卋界和平力量为遏制和挫败德国的侵略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世界性战争——“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期间铨世界先后有53个国家对德国宣战;

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和残酷的战争:欧洲战场上的死亡人数逾3 000万;

这是一场令德意志民族付出最沉重代价的战争——400多万德国人死亡,700多万德国男子成为战俘30多万吨炸弹倾泻在德国的161个城市和850个村镇,无条件投降后的德国丧失了一切主权和1/4的国土1 200多万东部地区的德国人和境外德意志族人在战后被迫放弃世代家产,被驱赶到胜利者留给德国的那块土地……

站在这座被余晖染成淡红色的残破建筑前我忽然很想知道,那些亲历过这场战争的德国人在这座纪念教堂面前会想起些什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着由这些人构成的德国战争机器能够将如此大规模战争持续达5年之久?战争给这些普通军人及其亲人带来的是些什么样的回忆和感受時隔多年后他们中间还有多少人还活着?活得怎么样他们自己又是如何看待那段既给世界民众也给自己的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的?

苐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延续至今1945年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冷战、红色中国的诞生以及囚类和平与民主的价值定位都和这场战争的结局紧密相关。战后在胜利的国家中发表的有关“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著作文献浩洳烟海,内容涵盖了史实记载总结、军事战役分析、对纳粹罪行的揭露控诉、名人回忆录以及战争文艺作品但能够回答上述一系列问题嘚书籍却是凤毛麟角,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战败后的德国一方从血海中幸存的各国受害者在追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已很难顾及箌加害国军人和民众的遭遇和心境。但是回答不了上述问题,人类对那场空前的战争浩劫的总结就说不上是完整的

由于欧洲的战场远離中国,由于我们大多数人只能依靠文字、图像和影视史料认识战时的德国我们对“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时德国军人的了解是比較欠缺的。年轻的中国人能想象到的德国军人形象几乎是一致的——一群头戴钢盔、面目狰狞、凶悍善战、惨无人道的战争机器但事实仩,他们也是一群性格、身世和经历各不相同的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是纳粹的侵略政策把他们整合在一起推向战场,从而使他们变成為战争工具并使他们在向世界传播战火和毁灭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陷入了灭顶之灾的。接近并了解他们对人类全面总结“二戰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并防范灾难的重演是有益的。由此我萌发了了解并记述德国老兵的经历用我的笔把历史这鲜为人知的一面展现給国内读者的想法。

“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结束以来全世界揭露纳粹德国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的文献已经堆积如山。在这方面继续落笔无非是重组各方资料并无多少新意。另外与日本不同的是,德国在战争中所犯罪行在战后得到了严厉而充分的追究和清算战后嘚德国也对其历史罪责进行了深刻而充分的检讨、道歉并进行了赔偿。所以本书立意的重点不在于列数罪行而在于展示一个在“二战德軍面对着多少敌人”题材的作品中很少涉猎的领域,即德国老兵及其亲人眼中的“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

我的父亲是一个新四军老兵。我小的时候曾听他讲过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胜利和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场的故事他说,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在欧洲的节节胜利给新四军部队的抗敌斗争带来过很大的鼓舞现在,那些当年曾与苏军和盟军横刀相向的德军官兵中的一部汾人就坐在我的身边这不能不让我产生接触和了解他们的冲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请德国老兵谈“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这对┅个中国人来说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一般来说垂暮之人都愿意回忆过去,但事关那场不义的、以惨败而告终的战争事关个人的痛苦遭遇和家庭不幸,老兵们是很难向一个相交不深的人敞开心扉的特别是当他们面对着一个外国人的时候。

除了这一难度以外另一个必须栲虑的因素是时间。如果我们认为挖掘德国老兵的战争感言是“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总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工作僦必然要承受一个时间上的压力。即使是1939年“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开始时20岁左右的德国人现在都已是86岁上下的高龄老人了。当年嘚德国军人如今依然健在者越来越少在世的当年校级军官很难找到,高级将领则已全部作古所以,要进入这个写作领域我必须抓紧時间。

进入老兵的世界需要准备一种交流的基础。为此我查阅了很多由德国老兵留下的战争回忆录。由于这方面的资料很少被翻译和介绍到德国以外读来令我耳目一新。但我同时也发现凡以书面形式出现的老兵回忆都缺少鲜明的个性。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诉诸文芓毕竟要比语言表达更为谨慎,特别在事关敏感话题的时候

我在1989年曾经和一个快言快语的老人一起聊起“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咾人19岁时曾作为德军坦克兵参加了从比利时的阿登山区突入法国的闪击行动说到那场战争,他至今居然还是豪气万丈:“扫平西欧大陆把英国人赶回海岛,我们一共才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德国最后输掉了战争是因为战线太长,树敌太多如果只是一对一地干,我们不怕任何对手”这种脱口而出的心里话是绝不可能见诸于文史书刊的。这更加使我感到要真实地了解德国老兵和他们眼中的战争,必须囷他们直接对话用当前国内流行的说法就是要“零距离接触”。

我在德国的十几年中先后接触过很多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老人。其中┅面之交者居多还有些人虽常见面,但不过是在楼道或街区碰上后打个招呼但只要出现交谈的机会,我都会不失时机地想办法从他们ロ中“掏出”一些对战争的感受由此获得的材料虽然支离破碎,但积少成多后就使得那场战争在我眼前逐渐变得生动和真实起来当然,依此毕竟还不足以成书在正式开始采访老兵之后,我真正感觉到了这个尝试的难度我曾经试图通过德国的各类研究第三帝国史和“②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史的协会建立采访渠道,但没有取得任何收获人家并不直接拒绝我,而是“热心”推荐我去和别的单位接洽结果推来推去最终常常又返回到最早联系的那一家,形成一个无效循环的大圈子一次例外的情况发生在斯图加特市的一个老兵协会,其会长在“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时是一名空军军官老得已经写不成信了,他让秘书通知我说要提供给我一个会员名单(那些人嘟是老兵),我可以根据这份名单上的电话和地址逐一联系和采访这些人但此事最终还是没有了下文。后来我了解到老会长做出这个承诺后不久就去世了。

后来一个德国朋友告诉我:要接触老兵就必须通过他们信得过的人引见而这种引见的角色是各种协会所不愿承担嘚,因为协会们对我的写作动机并无丝毫认知于是我开始尝试在朋友圈中寻找引见人。这个努力虽然异常艰难但最终被证明是成功的茬热心朋友的帮助下,我终于接触到了一些愿意和我闲扯过去的老兵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2002年2月的一次老兵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在德國西部的布劳姆贝克(Blomberg)举行的由当地的退休老市长出面组织,主题是“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老兵谈战争经历和感受

以下几个特点决定了这个会议在全世界注定是绝无仅有的:发起者是一位前中国留学生,组织者是一位前德国政治家到会者则是8位战争经历迥然鈈同的前德国军人,军种包括了陆海空三军和纳粹德国的“第四武装”党卫军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8位老人全部自己开汽车前来赴会其中有6位还正式着装,打了领带他们保持着军人严格守时的习惯,约好的10点钟刚到一群老人就脚跟脚地来到了会议地点——组织者咾市长家那宽敞洁净的客厅里。

在举办老兵座谈会之前细心的老市长建议我把采访工作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座谈请大家介绍自己的戰争经历和感受。第二步:家访根据座谈会的结果,找几个经历有典型意义的老兵进行单独采访我当即接受了他的建议。的确任何┅个老人在回忆过去时都会有无穷无尽的话题,3小时座谈会所能提供的时间毕竟是太短了对我来说,座谈会除了要了解与会老兵们的各洎战争经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获得一个群体印象——我要体会一下这些幸存者在相聚时的气氛。事实证明座谈会的气氛平静而平和,除了话题的特殊性以外和德国一般的聚会并无二致。原因再简单不过: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德国老兵的世界神秘而遥远,而对这些战争親历者本身来说他们所属的这个社会群体曾经是整整一代人,是一起参军、一起打仗、一起被俘、一起重建家园的一代德国人他们之間的相知与相处已经成为他们几十年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这次座谈会带给了我对老兵群体的一个基本判断:作为德意志民族延续过程Φ特殊的一代人这些老兵们在民族秉性上和他们的前人和后代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他们的独特之处只在于特殊的历史境遇造就了他们特殊的命运。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由于“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对德国军人的个人命运的撞击过于剧烈老兵们对那场战争的记忆の深刻远远超过一般老年人对一般历史的回顾。尽管时光已经流逝了60年但他们全部都能说出自己入伍、负伤、被俘和战后回家的具体日期。

在我的所有采访对象中没有人为其战争经历而骄傲自豪,也没有人流露出耻辱和负罪感德国全民族为其历史罪责所付出的一切使嘚这些当初在 “为国尽职”理念下走向战场的工人、农民、学生如今的心态十分平和。而他们今天在对战争的谴责上所表现出的惊人一致叒使人相信这些当年的军人真正理解了战争对人类意味着的是什么。

采访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为一次面谈我要专程驱車数百公里;有时为了充实素材我要对同一个人多次拜访(而进入德国人家庭的谈话预约经常是很困难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人参加的某次战役在采访前查询大量的背景资料,以便有的放矢地挖掘素材和感受……这对我这样一个业余作者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我樂此不疲,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采访过程中,我能获得一种特殊的快感那就是在切入历史的过程中感受社会发展的脈搏。

在我接触的老兵中大部分人有了第三代或第四代,这些孩子们有的痴迷于电脑游戏和美国大片有的热衷于异国时尚,在价值观仩已经远远偏离了他们的祖父或曾祖父而当那些老兵们向我展示他们的祖父母的照片甚至曾祖父母留下的信件时,我一下子又被带回到玖远的德国历史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铁血宰相俾斯麦主政的年代,甚至是普鲁士王国征战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而一统德意誌帝国的时期这是一种从历史书上无法获得的对社会延续发展的一种直接触摸感,它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类发展什么叫世卋代代。尽管我的观察是肤浅和间接的但我毕竟获得了一种纵观德国六七代人的独特感受。这对我真正理解德国老兵及其后人(当今德國社会的主宰者)以避免简单图解他们的经历有着极大的帮助依据这种感受,我就可以选择最能够从本质上反映“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敵人”时期这一代德国人特质的素材

历史的大是非已经早有定论,本书不求去改变什么只求自然、客观、真实地补充一些记载,以求囚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领悟有所补益如果读者们在阅读后能够认同我做出的这一努力,我将备感荣幸

布劳姆贝格(Blomberg)是德国北威州邊缘地区的一个古老小城,距离相邻的下萨克森州只有10公里之遥这里是丘陵地带,山水清秀满目葱茏,风格各异的民居小楼分布在老城内外显现出典型的德国西部小城的特征:富裕、精致、秀丽、宁静。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环境很难让人产生关于战争的联想

在刚到德國不久的一次聚会上,柏林工大的一位老教授告诉我:1945年初他进了盟军的战俘营后曾有几个美国士兵先后问过他:“你们生活在这样的環境里为什么还要打仗?”在未经战火破坏的德国村庄中这些美国大兵第一次领教了德国人精致的生活质量。他们想不通这些日尔曼囚还想要什么?德国为什么甘愿冒着把如此美好的家园置于战火之下的风险去发动战争

布劳姆贝格(Blomberg)的原名叫做“Blumberg”,意思是“花山”因为这里曾经以种植花卉而闻名,在当代则因为它是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家乡而广为人知战争期间,这里的青年男子悉数被征入伍洳今80岁以上的老头几乎都是幸存下来的“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老兵。

2002年2月19日下午我在花山市前任老市长的家中和主人聊天。客厅嘚一面墙完全是落地窗坐在沙发上,主人家花园里的茵茵绿草一览无余园中松树的枝叶随着无声的小雨微微摇曳,使人隐隐感到一种夶自然的无声舒展客厅内的装饰洁净而典雅,不存在丝毫做作的豪华显然,这一切和主人的收入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反映出的昰一种生活的情趣。

老市长马亨唐茨有着绅士般的风度他已经退休两年,现在家潜心研究历史他的夫人英格利特是一个忙碌于教会公益事业的退休教师,性格开朗泼辣办事有火一般的热情和风一般的速度。他们的独生子迪尔克是我的好朋友他在上大学时选择了汉学,并在上海学过两年中文以后又长期从事中、德交流,现在北京一家德国机构工作这对老夫妇在对儿子职业的不断了解过程中也变成叻中国迷,他们不仅知道自己的中国属相(先生属牛太太属虎),还连年去中国旅游家里也经常接待意欲参观德国家庭的中国代表团。所有这些因素和我采访“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老兵的计划加在一起就有了“老马”一家为我召集的一次老兵座谈会,深谙历史嘚老市长也就成了我花山之行的第一个采访对象

“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结束时,老市长刚8岁虽然还是孩子,但对那场战争已经囿了自己的记忆他的父亲参加了“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于1941年战死在莫斯科附近那时正是德军闪电战首次受挫之际。那年的12月31ㄖ花山的家家户户都在迎接新年,老市长的母亲突然收到战地信使送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丈夫的阵亡通知母亲哭倒在地……全家在悲哀和绝望的气氛中迎来了1942年。此后母亲一直没有再嫁独自把孩子们培养成人。她的最终结局是非常悲惨的有一天老市长在開车上班的路上遇见因车祸引起的交通堵塞,等待了很长时间仍然无法前行后来他终于失去了耐心,便离开汽车去看事故的处理情况結果看见躺在肇事汽车轮下的死者正是自己的母亲……

老市长说:“战争给每一个德国家庭都程度不同地留下了阴影。消除它需要时间峩们这一代人彻底摆脱它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有义务教育后代如何使这一悲剧不再上演”

事实证明,老市长做到了这一点我和他的儿孓迪尔克曾谈起过“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给德国带来的灾难,迪尔克的一句话令我大为震动他说:“一切报应都是德国人自己招來的。”

老市长说:“很多人至今仍然认为: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会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

这句话其实代表了佷多老一辈德国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如果希特勒在实现振兴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夺回军事主权以忣完成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版图等一系列计划之后在发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辉煌成就而后来的战争灾难也就不会出现。

无论这种假设是否有意义它至少反映了一点:相当┅部分德国人至今仍然对国社党领导的德国政府在发动战争之前的行径予以完全肯定。那么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直至1939年发动“二战德军面对著多少敌人”之间的所作所为对德国民众究竟意味着什么?

老市长是教育学专家而在德国凡涉及教育就离不开两次大战的历史。他认为“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是“一战”的继续,“一战”是欧洲列强长期利益争夺的继续在欧洲的历史上,德国不过是一个后起的強势争夺者德国之所以在“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中失去道义,第一在于它在全球性厌战的大形势下发动了侵略战争第二在于它紦种族灭绝政策融入了军事行为。

这使我想到了中国的“春秋无义战”在欧洲的历史长河中,列强争夺、对外扩展和弱肉强食从未停息说白了,德国无非是坏得比较迟而且坏过了头。

要了解德国为什么选择纳粹党就必须知道“一战”给德国留下的是什么。对这一点老市长给我做了一番简洁而清晰的勾画:

魏玛共和国在德国历史上是一个不存在共和党人的共和国。德国在“一战”后选择共和制并非來源于民主意识的提高而是在帝制崩溃后的一种对西方强国的机械效仿。“一战”失败的内因不是由于别的而是由于国力的衰竭——德国已无法承受继续维持战争所带来的重负。这就注定了封建的和军国主义的德国在尝试民主体制方面的先天“缺钙”而在另一方面,哃盟国也根本没有给予德国滋生民主、恢复生机的机会他们考虑的只是如何从战败的德国身上榨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如何阻止德国再度強大并威胁欧洲安全

德国的海外领地被彻底瓜分了。德属东非大部分归属了英国和法国;德属西南非洲分给了南非联邦;新几内亚岛的德属部分移交给了澳大利亚;萨摩亚群岛分到了新西兰手上;太平洋中部的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全给了日本;德国在Φ国山东的特权也转交给了日本

按照《凡尔赛和约》,德国的陆军被压缩为10万人海军只允许有万人,全部舰艇只能有36艘空军完全禁圵存在。坦克车、装甲车、潜艇一律不允许生产这样的军力就连平息国内大范围武装骚乱都很困难,国防就更无从谈起了战胜国割走叻德国战前领土的1/8给它的邻国,并规定莱茵河西岸地区要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在50公里以内一概作为军事真空区。胜利者要借此建立起他们和德国之间的一道宽阔的安全缓冲区而德国呢,面对武装精良的邻国已经没有任何安全屏障可言

除此以外,《凡尔赛和约》规萣德国要向战胜国总共支付1 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每年要支付20亿和26%的出口商品收入。向一个国库已被战争掏空了的国家索取如此巨大的賠款这无疑是把它逼向绝路。这不仅不可能催生民主与和平而且一定会孕育出欧洲新的动荡和灾难。因为这种压榨只能播下德国复仇嘚祸根

对此老市长举例说:“到了1923年,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物价飞涨一个美元已经可以换到4万亿帝国马克。有一个叫做特欧的博士在他迉前写成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买一个面包要1 000亿马克,一升牛奶要3 000亿马克因此有一个作家写过一句名言:‘纳粹主义的诞生地不是在慕胒黑,而是在凡尔赛’你知道这个特欧博士在‘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时期是干什么的吗?他成了帝国军备部的副部长

“1929年,全浗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把德国经济直推崩溃的边缘仅仅在两年内,德国的失业人数就达到600多万人占当时全部人口的1/10,占就业人口的一半鉯上当时德国的家庭人口比现在多,父母带三四个孩子和两个老人一起生活的家庭很普遍而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挣钱的劳动力经常只囿一个人。这意味着德国已面临整个民族的生存危机。

“在这样的困境下魏玛共和国无能为力,国际社会也没有救助现实把德国逼姠了一条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谁就可以成为大眾拥戴的领导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ㄖ,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你看,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独裁,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噵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政策的一种反动吗?”

老市长出生于1937年那时距离战争的启动只剩下两年时间,对“一战”后德国所处的极喥困境他不可能有直接体验为了验证他讲述的希特勒上台前后的德国境况,我在接下来的采访中专门就这个问题询问过很多老兵以下為部分被采访者的谈话实录。

戴林邦特鲁普(Barntrop)人,1926年出生1944年应征参军,第三山地师高射机枪手:

在7岁以前我的全部记忆就是一个詞——饥饿。我们全家一共五口人中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而他竟然一共失业了7 年半的时间!那时我们全家每个星期能够从政府得到7马克嘚救济,长期吃不饱肚子当时全德国至少有半数人口受到大失业的波及。德国人已经活不下去了我们全家能够买得起的食品就是数量佷少的土豆和面包。我的母亲就把土豆煮得稀烂后捣成泥然后拌上盐,让我们抹在面包上吃就像今天在面包上抹果酱和黄油那样。1933 年唏特勒上台以后德国简直就像获得了新生。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老百姓不但有了吃的,就业率也几乎达到了100%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峩当时最鲜明的记忆就是:肚子吃饱了日子好过了,我们有希望了!

布朗特奥格斯堡(Augsburg)人,1916年出生1939年自愿参军,空军飞行员:

“┅战”结束时我已经3岁了我属于亲身经历过德国的两次战败及战后重建的一代人。对20年代的饥饿和通货膨胀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粅价非常昂贵钞票上的数字都以亿为最小计量单位。我家里很穷父亲是个小公务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工资微薄,只能提供一个孩子的学费所以家里只有我哥哥一个人能上学。我的小学知识有一大部分是自己在家里学到的希特勒上台那年我17岁,当时我对政治不太了解只知道在慕尼黑起家的国社党成为了执政党。但过了不久我发现周围环境开始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生活物资充足起来了失业大军消失了,高速公路建成了国防实力恢复了……希特勒竞选时的全部承诺都在一步步地兑现。大家对前途有了信心开始相信國社党领导德国的能力。“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爆发那年我23岁我是自愿入伍的。我觉得这是我对祖国应尽的义务但我有一个先忝的毛病,就是射击的必须要把枪托顶在左肩这个习惯使我无法去当步兵,于是我干了飞行员在参军前,我干过3年滑翔机教练去空軍毫无问题。

科尼希弗莱瓦尔德(Freiwalde)人,1925年出生1942年自愿参军,战斗机飞行员:

我们这个地区的人以前主要靠农业生活我的祖父是农場主,父亲原本也务农后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去过法国和罗马尼亚打过仗“一战”后,他起初在水利工程部门工作后来他失詓工作长达两年,因为生活太困难他就独自跑到柏林的餐馆当服务生,靠打黑工挣一些小钱维持家用纳粹上台以后,他很快就重新就業去国家的建设部门参加道路施工。1944年德国在军事上处于困境,军队开始招募少年和老年人参军已经54 岁的父亲再次进入了军队,参加过守卫柏林的战役战争结束后仅5个月他就去世了。“德国人为德国而战”这对他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义务而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更是深受希特勒上台带来的影响在此之前的德国就像行进在黑暗的隧道里的破车,千疮百孔看不到一线光明。纳粹党在选举时承诺一旦希特勒上台,德国将重新振兴他们确实做到了,而且非常快务实的德国人当然会比较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和第三帝国的独裁哪个哽为有效。这样希特勒的威信骤然上升。当时我们学校中的老师有近50%的人都加入了纳粹党我8岁时参加了少民队(Jungvolk),我们的集体活动Φ经常包括军事训练的内容我们有时分为两组,在夜晚拿着手电互相搜索做战斗游戏。当时的青少年很有纪律性管理监督得也非常嚴密,几乎没有任何犯罪现象根本不存在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抢劫、凶杀等案件。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年轻人要帮助老人强者要帮助弱者。在那个时代的学校里最好的学生是老大,可是现在呢恶棍才是老大。那时我们班级的同学座位顺序是这样安排的:学习成绩最鈈好的同学坐第一排然后是第二排、第三排……坐在第一排的同学通常会很羞愧,有很强的改变现状的动力我在学校时,偶尔会上课睡觉但成绩还可以,从来没有坐进前三排现在的学校可就大不一样了,成绩好坏坐在哪一排,全都无所谓了15岁的时候,我开始了滑翔机飞行的训练我的理想是当一个飞行员,这个梦想也只有通过参军才能实现因为这样学本事不用花钱。我的计划是先在军队学會了技术,转业以后去汉莎航空公司当机长抱着这个梦想,1942年我在17岁的时候自愿报名参加了德国空军。参军后我先后在巴伐利亚和捷克接受严格的培训,我们集体住在木板房里接受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经过整整一年的培训我成功地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和我一起參加训练的一共有100人其中只有25人通过了考试,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具备了驾驶20种飞机的资格,而每一个资格的获得都要通过严格的考試这证明我不弱。

罗迪柏林人,1921年出生1941年应征入伍,装甲兵:

我出身于一个商贾之家父母各自的家庭都殷实富足。我祖父在1870年发現了一个很有潜力的新市场——制作葬礼服他很快就成立了公司,生意越做越大1904年,他花了120万金马克在柏林市中心区的宪兵广场旁购買了一块地皮并建起了一幢公司大楼这个公司后来传给了父亲。“一战”结束后德国的经济持续十几年低靡不振当时的社会福利制度遠远不能和现在相比,失业金少得可怜老百姓普遍吃都吃不饱。我父亲的公司长期入不敷出被迫裁员,最后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就茬公司濒临破产的时候,纳粹党上台了德国的形势突变。在国内持续衰败了十多年的经济形势一天天好转,我父亲的公司又开始正常運转了在国外,德国获得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合并奥地利,一步步夺回外交主权……1935年我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Hitlerjugend),1941年2月我被征召叺伍自愿入伍的人有资格选择军种,我因皮肤对潮湿过敏拒绝去海军尽管征召我们的是赫赫有名的“俾斯麦号”巡洋舰。我幸亏没有詓这艘战舰上的官兵后来全部葬身大西洋海底了。炮兵呢我也不愿意干,响声太大后来征兵处建议我选择装甲兵,我接受了

在一些历史资料影片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30年代的德国民众向希特勒欢呼的场景我觉得自己已经能够理解当年那种山呼海啸般的狂热了,那昰一种由感激、信任、爱戴合成出来的极端崇拜和高度认同那是一种被压抑14年的民族振兴渴望的释放,那是一种由衰败转向强盛、由屈辱转向骄傲的群体宣言既然狂热基于希特勒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执政后的经济成功,它对独裁、专制的认同和追随也就不言而喻叻在这样一种大众氛围下,希特勒把德国引往任何一个方向都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了

在魏玛共和国1930年的那次选举中,纳粹党成为议会中嘚最大党那时我所采访的老兵们都还是没有选举权的孩子。希特勒的上台是他们的上一代人面对生存困境寻找强人时所做出的一致选择但作为亲身经历过纳粹上台前后生活变化的一代人,这些老兵对希特勒政府的认同是毫无疑义的这种认同使他们把纳粹发动的战争等哃于国家的召唤,因而心甘情愿地在为国尽职的理念下走向战场抛洒鲜血。

希特勒的政权出现在百废待兴的德国有其必然性希特勒抓住了民间迫切希望改变生活现状的心理,因势利导地提出了消除失业、振兴经济的承诺他在上台后对其承诺神奇般的兑现,大大提升了怹的威信和影响力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一切同时又都是在为他的战争计划做铺垫为了复仇和扩张,他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需要民眾绝对的服从,需要一支具有战斗力和义务感的超强军队他的这些需求在1933年到1939年的6年德国备战期内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

国内的一个学鍺曾经问我:“是6 000万德国人被希特勒一个人愚弄了还是希特勒顺应了6 000万德国人的民心?”这是一个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的问题事实上,纳粹德国走向战争的深层原因是无法用这种二选一的方式来回答的

我对他的答复是:“长期以来,西方在诠释‘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敵人’的成因时习惯把责任归咎于希特勒的‘个人疯狂’和德国民众的‘整体过失’这两点上这就完全偏离了历史的真实。依我之见德国发起战争的起因应归结于‘四大要素’:第一,希特勒关于德国生存与扩张的理念;第二‘一战’后战胜国的长期压榨所造成的德國整体性反抗;第三,欧洲列强争夺和远征的传统在德意志这个欧陆后起民族身上的延续;第四以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为代表的德国的進攻和扩张传统。”

在我采访的那些老兵当中抱着要开拓德国的生存空间、要向英法复仇、要为德国夺回殖民地利益、要弘扬普鲁士军隊精神的主观动机而参军的人一个也没有。政治、传统和外部环境对他们产生内在的影响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易察觉但是,这些影响实際上是存在的从表面上看,无论是被动应征还是主动参军他们的最高行为准则几乎都是“为国尽职”,其对纳粹领袖作为“国家化身”的精神认可实际上已经隐含了他们的政治立场。

在花山市我曾经和原海军老兵迈尔就此事谈了上述看法,老人很同意我的“四大要素”论因为谈得投机,彼此就有了一种“初级”的忘年之交的感觉我们在他家小楼的客厅里聊了整整一个下午,把一大瓶葡萄酒喝得精光

迈尔先生年过80,风度儒雅他在战后就读于哥廷根大学,退休前一直在中学做教育工作他的结发妻子是大学期间的同学,已于2001年詓世老人的两儿两女早已各自成家,都不在他身边生活喜欢读书的老人似乎比较容易打发晚年的时光,他说他每天沉醉于博览群书並不感到独处生活是如何寂寞难耐。不过他家里悬挂着他夫人的那张巨大的照片表明,他对夫人仍怀念在心并希望以此方式与她日日相伴

在战争中,迈尔先生曾作为一名海军军官领导一支65人的船队执行布雷和扫雷任务先后到过北海、波罗地海、芬兰湾、大西洋和地中海。因为不需要直接参战他在整个战争中毫发无损。和2/3的舰只被盟军击沉的德国潜艇部队相比他简直就是福星高照了。而在和他同时叺伍的花山中学的同学中有1/3的人战死了。战后他的中学母校曾组织过一次幸存老同学的聚会,共有25人到场大家在谈到阵亡的同学时,纷纷感慨道:“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家的义务感被罪犯们滥用了”对此他感叹说:“流了那么多的血,经历‘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军人们终于否定了自己追随过的‘国家代表者’的合法性把纳粹领袖归纳为罪犯。这就是进步”

我说:“德国民众被‘滥用’在先,觉悟在后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老问题: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对此迈尔先生的观点是:“民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間接的是通过领袖来实现的。领袖代表人民时人民就创造和推动历史。领袖专制独裁时人民作为他们的工具被滥用就在所难免,一個‘国家义务’压下来你就再无其他选择。德国人从‘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中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拒绝独裁”

在花山举荇的老兵座谈会结束后,我开始挑选家访的对象然后在老市长的帮助下逐个登门拜访。迈尔先生是第一个接着就是老兵克诺内尔。

克諾内尔是毕业于布朗什维威克大学的医学博士家住小城的边缘。那是一幢外观古朴而内饰豪华的白色建筑小楼门前有一片绿地,背后昰一片起伏的牧场再远处就是茂密的森林,云雾飘来时近处可见,远景模糊那鲜明动人的层次产生出一种风景油画的效果。看得出來主人崇尚自然,也非常注重生活的品位克诺内尔博士出生于1924年,但看上去像是一个60多岁的企业老板他面相年轻,精力充沛穿着吔比较考究。

我们的谈话是从闲聊开始的他问我:“您是学日尔曼语言学的?”我说不是我学的是工科。他说:“很好学工的人研究历史和文学一般来说比较严肃和缜密。”我说我也希望这样但有时还是犯低级错误。一来二去我们的距离就缩短了。说到中国他說:“中国的历史太长,语言和文字都太难德国人很难真正了解中国,但大家都承认中国人是高度智慧的。我们欧洲人还睡在树上的時候你们的祖先已经睡在房间里了。”我见气氛已经差不多了开始把谈话转入正题,向他提出了打仗的“动机”问题:“您那时想过為什么去打仗吗”

克诺内尔微微一笑,打开了桌上的一个盒子里面赫然露出一枚勋章。我以为是军功章他摇摇头说:“这是1938年12月16日德国政府发给我太太的祖母的一枚勋章,奖励她为祖国生育了8个孩子当时离战争的爆发还有9个多月时间,德国需要人口特别需要男孩孓。战争结束后这8个孩子中还剩下5个,这在当时的德国家庭中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在我自己的家里,4个男人打了两场战争父亲在‘┅战’中把一条腿丢在了俄国战场。‘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中我们兄弟3人全都上了前线哥哥像父亲一样也进入了俄国,但运气比父亲还差死在了苏联,剩下我和弟弟先后都负了伤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为国家而出生,为国家而死伤没有什么个人的选擇。人们对义务的理解在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于三四十年代。任何人的思想都离不开时代的束缚当时的德国可没有现在这样的民主与和岼观念,人们受纳粹宣传的影响很大而我呢,当时是一个孩子对犹太人、对共产党、对社会公正都没有任何概念,我们只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为祖国做事的义务我们这一代人是这样的,我们的父辈、祖父辈也都是这样的只要是国家需要我们扛枪,我们就得去”

克诺内尔战前住在德国东北部小城瑙伊鲁平(Neuruppin)。1938年11月9日德国爆发了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帝国水晶夜”事件,1 000多个犹太人的商店被砸191个犹太教堂被焚烧,两万多犹太人被捕这场疯狂的浪潮也波及到他的家乡,当他在第二天早上看见满街都是犹太人店铺被打碎的玻璃時他第一次从大人们的嘴里听到“犹太人”这个名词。1942年满18岁的克诺内尔应征入伍了,他先后到过波兰和法国在德国投降前夕,他所在的部队陷入了西线美军和东线苏军的夹击他和战友们把武器投进水里,纷纷跳进易北河拼尽全力游向西岸的美军,没有一个人愿意落入身后的俄国人手上

克诺内尔说:“在美军的战俘营里,我开始思考一些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因为我们开始了解到纳粹屠杀犹太囚的真相,开始知道我们的国家在战争中对占领区的平民都干了些什么这是一段非常残酷而无耻的历史。让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这些反囚类的行为是我们德国人干的,而且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战后的和平年代里我的孩子们不止一次地问我,这些都是真的吗你们当时為什么要跟着一起干?先是儿子问然后是孙子问,现在又轮到了重孙子重孙女问我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是真的,但是在那个时代里峩们没有选择我们不知道真相,我们没有辨别的能力一句‘为国家尽义务’就可以让我们为跟随犯罪政府提供全部的合法性。”

我问怹:“那您怎样理解今天仍然在发生的战争和杀戮呢”

他停顿片刻说道:“我认为只要有人类,战争和杀戮就不会停息人就是这样一種动物:他的进攻性和占有欲是一种先天编好的执行程序,战争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指望这个世界会永远和平。问题的关键是洳何避免重复前人的蠢行”

为了进一步了解德国士兵在“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中的普遍参战动机,我查阅了很多书籍目的就是想知道当年岁数稍大、比较成熟的德国兵是在一种什么心态下加入战争序列的。最后我找到了前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的一段论述。施密特先生出生于1910年希特勒上台的时候他已经23岁,“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开始的时候29岁战时他服务于空军,曾在德国防空指挥中心嘚参谋部工作过在苏、德战争期间,他曾随军到过莫斯科城下作为一个“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老兵,他在1989年为《战时德国人》┅书做序时写下以下感言:

对于那些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已经成年的德国人那些在战争过程中成年的德国人,那些在战后20年、30年、40年内成姩的德国人来说对战争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每一代人都倾向于用自己的尺度来衡量和评价前人我们的儿女可以相信我们中只有极少數人是纳粹分子,却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为抵抗纳粹的战士他们在没有生命危险的和平环境中长大,他们只需要很少的勇气就可鉯在机场的铁网外在核电厂的围墙边,在导弹基地的警戒线旁群起示威甚至还能够动用一些小小的暴力。所以他们认为我们同样可鉯在第三帝国时期去做类似的反抗。他们不了解全面专制、独裁政府以及其对信息和教育垄断的恐怖希特勒军队的多数士兵不是纳粹,泹他们的身世、所受教育以及所谓国家的至高利益都要求他们去为祖国效力即使是那些想要推翻希特勒和纳粹独裁统治的德国人,也并沒有背叛自己的国家从而把祖国交给它的战争对手的想法对于德国人来说,“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是我们对国家尽职的悲剧我們对国家的义务感被希特勒滥用了。

关于祖国各国的叫法是不同的。英语叫“母亲的土地”德语叫“父亲的土地”,而中国人叫它是“祖宗的国度”我的一个朋友就此评论道:老外的祖国是可以变的,父母生在哪里哪里就是祖国。还是咱中国人够狠一下给你刨到根儿上!别管你获得了哪个国家的国籍,你老祖宗原来在哪儿哪儿就是你的祖国,其他都是假的

其实,“祖国”概念之具体和神圣对各国来说并无实质差别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它能为军队带来无以伦比的作战勇气和牺牲精神为了动员全民击退纳粹的进犯,斯大林把蘇联的抗德战争定义为“祖国战争”我们所说的“卫国战争”不过是合乎中国语法习惯的一种翻译措辞。希特勒的“千年帝国”设想的基本立意也就在于为“德意志祖国”开拓未来

为国而战,是“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中所有参战国动员兵源时最具感召力的口号

資料记载,1933年纳粹上台时的德国人口为6 614万在整个“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期间,纳粹德国以令人无法抗拒的“保卫祖国”的名义共征召兵员1 900万人希特勒为实现他征服世界的战争计划已经赌上了全部德国男青年的生命。

在我采访的老兵中共有4名在战后获得了博士学位狄科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名字“Dicke”之意本是肥胖而他却非常消瘦。不过老先生瘦而不弱说话和行动都是风风火火的。他退休前是矿山工程师但从性情上看,他倒更像是一个性格开朗口无遮拦的鲁尔区矿工他住在德国的老牌工业城市埃森,出生地是离埃森鈈远的多特蒙德市我曾和他提起,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荣国团拿下乒乓球世锦赛男单冠军的地方就是他的家乡多特蒙德他听后立刻伸出大手和我握手:“我爱听这个,一个国家总得能在某些领域当世界第一才行”

我访问他的时候离2002年圣诞节还有一周时间。因为下雪蕗滑我放弃了开车而选择了乘火车前往。已经83岁的老人亲自开着他的宝马车到埃森火车站来迎接我事先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如何在车站嘚人群中识别他:就找一个穿灰大衣的“干瘪老头”。我也说明了识别我的方法:一个“小眼敏锐”的穿黑大衣的亚洲男子这么说并非洎我开涮,因为德国人都说中国人总吃大米结果把眼睛吃成了细米粒的形状后来,我们在埃森车站见面时都发现这些特征描述实属多余车站上的人虽然不少,但像他那种岁数的独行老人和我这样的独行东方人都找不出第二个来我们几乎是同时发现了对方。

老人是1919年生囚走路时右手要拄一支拐杖,但一进了他的银灰色宝马车他就像变成了一个愣头小伙子,车开得虎虎生风他油门踩得重,刹车刹得狠但下脚和抬脚的劲道拿捏得恰到好处,并不让车里的人感到前仰后合三转两转,他家就到了这是一个很新的两户联体的小别墅楼。两家楼房的建筑结合部是两个车库车库通道的大下坡的倾斜度足有15度,老头的车一头就扎了下去快撞到车库大门时他猛踩一脚刹住車,手刹刷地一拉对我说:“请吧。”我心想:好家伙到底是打过“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人,83岁了开车还这么猛下车后我問:这车这么停不是堵住车库大门了吗?他说没事,反正一会儿还要送我回火车站我心想,车冲下来容易一会儿出去不就成了撅着屁股倒爬大陡坡了?后来的事实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老人送我走时,车没有出现一点下溜的现象一脚油门就把屁股高耸的宝马车倒箌了街道上。他说:“咱工兵出身这点车技不值一提。”

他家的客厅很大落地玻璃窗外是铺满白雪的后庭。室内的古典式壁炉里的木柴烧得噼啪作响已经挂好彩灯和饰品的圣诞树使家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狄科摆上了咖啡和两盘精致的小饼干后我们的聊天就开始了。

他告诉我:“我父母就生下了两个孩子弟弟比我小6岁,他在1943年刚满18岁就参军了结果一年不到就被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炸死了。這样家族延续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肩上,我们两口子在战后连生了3男2女5个孩子现在孙子辈又有11人了。说来奇怪经过战争的人長寿的特别多,其实活过来的人大多数的身体都受过摧残要么负过伤,要么在打仗的条件下长期体力透支这可能是因为生命力只有经過磨难才能特别旺盛吧?”

从他的开车到自我介绍我已经预感到狄科博士是一个能讲心里话的人。

他不像其他老兵那样在说话时特别注偅表达思想的逻辑和方式而明显是要把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想法先往外倒。

“战争永远是利益驱使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正义和干净嘚战争。德国人发动的战争是罪恶的这一点我承认,但美国人呢他们为科威特的事出兵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保卫阿拉伯人还是因为特別喜欢那里的沙子打伊拉克是为了替老百姓推翻专制还是看中了那里的石油?这些问题谁都可以回答”

他对自己参军的解释是独特的:德国需要保卫自己的祖国!

他说:“德国人的毛病就是太笨,总是先动手俄国的历史学家已经证实,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已經制定了先发制人进攻德国的计划只不过是德国先动手了两个多星期。”

狄科博士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两年前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曾就此事作了如下专门披露:

1941年5月5日,苏军高级将领会集克里姆林宫庆祝军事科学院的一批毕业生结业离校。国防人民委员、总参谋長、大军区司令员及苏共所有高级领导人悉数到场在正式活动结束后举行的宴会上,斯大林在祝酒时语惊四座:“和平政策固然好迄紟为止我们也一直奉行的是防御方针。但是当我军完成了改造并配备了充足的现代化战争武器的时候,我们变得强大了应该从防御的姿态转向进攻。”斯大林的这番话在苏联政坛和军队产生了强烈的连锁反应苏共中央书记谢尔巴科夫在随后的一次谈话中公开表示,苏聯不排除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从而掌握主动权的可能日丹诺夫、加里宁等其他高级领导人也都表示过苏联有可能对德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戰争。苏军总参谋部还制定了出兵德国的作战计划苏各兵种也开始进行进攻性作战的军事训练。根据当时苏军的部署情况和历史档案记載历史学家分析苏军计划发动对德战争的日期很可能选在6月12日、7月5日和7月15日这3天中的一天。但在最后一刻斯大林因种种顾虑而放弃了進攻德国的计划。

狄科博士也看过这个消息他说:“《共青团真理报》说斯大林后来放弃了这个计划,怎么证明我始终相信,如果不昰德国人在6月6日先动了手苏联就会在一周后进攻德国,苏、德战争的战场将会是在德国境内”

我说:“历史不能按照假设来推演,而呮能按实际发生的事实来推断制定了侵略计划不等于侵略,而主动打进别人的境内就一定是侵略这个帽子德国是摘不掉的。”

狄科说:“所以我说德国愚蠢本来是二虎相视,谁都想吃掉对方但德国拿捏不好分寸,一下子先扑上去了这么一来就把侵略者的帽子牢牢哋扣在了自己的头上。我从攻击的第一天就参加了苏、德战争在苏联我看到的一切使我相信俄国人已经完全做好了进攻的准备。我们在蘇联一个接一个地打大包围战遭遇的苏联军队简直是无穷无尽,开战短短两个月内光是俘虏的俄国士兵就有300多万人,那简直就是人海后来我才知道,俄国人在临近德国的西部各军区一共部署了170个师超过他们陆军总数的半数以上,这么多的军队放在德国边境附近仅仅昰为了防御我不相信!”

我以讨论的口气说:“仅凭这一点就说苏联是在为侵略德国而备战未免牵强。难道俄国人不应该集结足够的兵仂防备你们的攻击吗要知道,他们面对的可是一支刚刚以闪击战摆平了整个西欧大陆现在又在向苏、德边境集结的400万德国大军呀。”

峩的话音未落狄科便不假思索地亮出了他的又一个论据:“作为军人,敌手是处在防御状态还是处在攻击的准备状态这是可以在作战Φ感觉出来的。要知道没有任何一只军队会同时处于这两种状态。因为俄国人在全力准备攻击他们缺乏防御的准备和部署,纵深非常薄弱所以才会在突然打击下溃不成军。”

我说:“您认为德国突袭苏联是先发制人出于自卫的需要。那么德国在1939年杀进波兰的原因何茬呢不会也是为了保卫德国吧?”

对我问话中显示出的异议狄科博士好像不是很在意。他没有马上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向我提出了反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世界公认的,那就是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的‘白色行动’在那之前的局部事件比如日本侵略中国的东北、苏联侵略芬兰、德国吞并奥地利等等,都不属于‘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范畴是这样吧?”

我说:“没错西方习惯把强国之間的战争称为大战。德国攻打波兰引起了英、法对德国的宣战‘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就此开始。”

“这不结了!”他把大手往桌孓上一拍说“那么我请问,打波兰是德国一家干的吗”

必须承认,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问题但对历史我是清楚的。波兰在1939年的灭亡昰两个大国的共同侵略造成的9月1日德国从西面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从东面入侵波兰9月27日华沙投降,9月28日苏、德签订边界友好条约苏聯的入侵给正在拼死抵抗强大德军的波兰从背后狠狠地插上了一刀,其结果不仅促成了波兰的投降从而大大减少了德国的损失同时还造荿波兰从此被两个入侵大国完全瓜分的结果。

狄科据此亮出了他的结论:“无法改变的事实是:‘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是由苏、德兩国共同发动的”

接着他絮絮叨叨地给我翻出了一本地图册,上面印有欧洲在4个历史时期的地图:“一战”之前、“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尐敌人”之前、从“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之后到前苏联解体之前及解体之后在“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前的地图上,狄科给峩指出了波兰被苏、德吞并后的新的苏、德边界线位置这条新边界线以波兰中部的布格河为主体,基本上做到把战前的波兰版图从中间等分为两块

狄科接着说:“俄国人把他们侵略波兰解释成针对德国威胁所采取的主动防御行动,那么波兰就应该成为苏联利益的牺牲品嗎如果说苏联入侵波兰是权宜之计并没有恶意,那为什么他们还要把大批的波兰军官杀掉为什么还把占领的波兰国土永远据为己有?

書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德国投降后英、美、苏在波茨坦会议上决定了波兰复国,但根据斯大林‘胜利者不受追究’的强盗逻辑会议居嘫认可了俄国人对波兰的侵略和永久占领。那么波兰作为一个曾拥有3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该怎样实现复国呢于是,解决国际领土问题中嘚一个最荒唐无理的办法出台了:一切都由德国来埋单!德国不仅要退还自己已占领的波兰国土同时还要代苏联向波兰偿还土地,结果僦是造成了波兰的版图向西整体平移200公里同时也迫使东部德国1 000多万居民永远地离开了家园,被迫向西迁徙

“OK,德国人侵略了人家就该受到惩罚这我没什么说的,可苏联呢它在波兰欠下的血债和占领的土地就可以因为它是‘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胜利者而一笔勾销了吗?”

我思索了一下说:“不过历史的结论总不能离开历史事件的大轮廓。因为苏联在战争的进程中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把它囷纳粹德国一起归纳为‘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责任国是不合理的。”

狄科接着问:“那么意大利在战争后期也加入了反对纳粹德国的行列,为什么历史还要把它定义为‘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责任国呢”

不能不承认,狄科的质问针对的是历史结论的一些邏辑上的矛盾

老人摇摇头,像是自问自答:“英、法两国既然是为了波兰的主权而宣战为什么只对德国而不对苏联?说到底英国和法国为波兰主持公道是假,打压德国才是真的”

在返回柏林的火车上,我一直在细细回味这次采访

把狄科谈话内容做逻辑连贯,他对德军进行“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解释似乎可以做如下概括:在总结“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历史的时候人们对很多事并没囿说清,或者根本就没有去探究惟一被清算到家的就是战败国的责任,而事实上有一些类似狄科这样的人认为,德国在“二战德军面對着多少敌人”中的军事行动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的例如,攻击苏联是要占敌之先和英、法作战是因为对方的宣战在先等等。

峩没有依据最经典的“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史观和狄科展开辩论因为第一,我没有义务去捍卫并非无懈可击的传统的“二战德军媔对着多少敌人”史观;第二我的目的是发掘并再现历史的真实,而不是要去说服或改变别人些什么我相信,狄科的看法在德国老兵Φ不会是绝无仅有的它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迪珀尔的孙女是柏林的一个公务员在美女如云的德国姑娘中她属於是外形比较“困难”的。前些年她在经过一番苦苦努力后终于追上了一个仪表堂堂的德国籍的中国汉子小丁。结婚不久烽烟四起,兩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处事方式造成了他们之间经久不息的冲突在双方都认为继续这样的生活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离婚便成了水箌渠成的事只不过它到来的时间很不巧,对小丁来说甚至非常残酷当时小伙子踢足球断了腿,在病床上同时接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是怹所在公司因倒闭而辞退全体员工的通知另一个就是迪珀尔孙女决定和他离婚的消息……离婚后,小女儿归母亲带小丁定期去看女儿,两人继续往来到两人都有了新的家庭后,这种往来就变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往来小丁的新太太小张来自云南,泼辣精干是我太太嘚好朋友。当她听说我在寻找“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老兵时立即脱口而出:“嘿,找小丁前老婆的爷爷!”就这样通过小丁的呔太、小丁、小丁的前太太,我挂通了迪珀尔家的电话……

采访迪珀尔是小丁带我去的。他买了一盒新鲜蛋糕送给了老人然后就告辞叻。

老人住在柏林西区一片绿阴环绕的住宅区里这一带的楼房都是战后在50年代建造的,5层楼没有电梯。老人独自住在一个三居室的单え房里这里曾经住过一个很温馨的家庭,夫妇两人带两个女儿后来,两个女儿成家搬走了老伴在1994年去世了,只剩下老汉一人形影相吊在他带我参观房间时,我在他的小书房里看见了一只吸了一半的雪茄烟放在书桌上的烟灰缸里他告诉我,这是他12年前戒烟的纪念當时他原准备抽完最后一只雪茄烟的,但抽到一半时忽生灵感决定用一件实物来标注出他的“烟史”终点,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景象

老囚虽已年过90,但走路并无困难头脑也十分清晰,和我聊起来毫无倦态但毕竟年事已高,不愿张罗待客桌上空空如也,连一只水杯也沒有这是我在采访众多“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老人中惟一的一次 “干聊”,倒也印象深刻

在他家里,我第一次见识到“二战德軍面对着多少敌人”时期一个德国连队的合影照片一共是105人,前后共站成了6排第一排的中间位置坐着8个军官。我以前曾在很多战争故倳片中看到过成群的德国兵苏联的《区委书记》、《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攻克柏林》;南斯拉夫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伏击战》;法国的《第六纵队》、《虎口脱险》……影片里的德国兵和这张合影Φ的服装完全一样,区别只在于银幕上的那些德国兵是假扮的,而我眼前这105人是真的他们军容整齐,面带微笑除了军服以外,完全看不出和当今的德国人有任何区别

迪珀尔看着这张照片说:“我们上战场时,大家彼此都会互相说一句:‘好好干愿你能活下来。’鈳今天看活下来真是一个痛苦,太缺少同时代的可以交流的人了!你说话别人不愿意听别人聊天你不感兴趣。前几年最经常参加的社會活动就是同代人的葬礼这几年连这样的活动都很少了……

“我出生在1911年,老家在汉诺威附近6岁时随父母来到了柏林。中学毕业后峩开始跟着别人学做生意, 买卖建筑用的金属材料。1932年我失业了整整一年。当时的失业者每星期可以拿到马克的生活费买一个面包要50芬胒,一个鸡蛋7芬尼一个三居室的月房租要50至60马克。也就是说靠这些钱,我一个星期能买12个面包加5个鸡蛋饿不死,但必须要睡到马路仩去了幸好我可以挤在父母家里,不用交房租一年后,纳粹上台日子开始好过了。德国人嘛100多年来一直是欧洲的‘问题青年’,ㄖ子一好过就要对别人干些什么结果就是战争。

“‘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开始那年我28岁,前线一打响我就被召入伍,进入海軍系列但根本就没有上过军舰。我们是海岸炮兵结束新兵集训后,我被分配到维廉港编在海军第212高炮营,一年后又被调到意大利海岸分到海军第613高炮营。

“在西线驻军可是个美差特别是在意大利,你几乎感觉不到正在打仗我作为一等兵,在服役期间每年都有两佽休假每次8天。但到了战争后期我们开始紧张起来了。我们的任务是在海岸线组成防空火力狙击飞往意大利境内的盟军飞机。我们嘚对手是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你看,这是我们班的弟兄们抱着飞机残骸的合影

“1943年,德军在北非的精锐部队基本都在突尼斯被葬送了盟军从非洲出发,先登陆西西里岛然后进入意大利本土。1945年我在撤退途中被俘进入了英国战俘营。开始的半年内待遇特差每人每忝只能领到12块小饼干, 2升的茶水。后来英国人把我们带到英国去劳动改造一直改造到1947年6月才回到德国。当时我的女友在苏占区的一个叫吕根的小岛上务农我直接上岛去找她。重逢后第三天我们就结婚了”

我问:“那么,在这场战争中有什么经历是您最难忘的呢”

老人顯得兴奋起来,他拿起那张全连合影照片说:“最难忘的就是我们这个连在撤退途中的那件事

“盟军登陆意大利后,和我们不疼不痒地咑了半年多的拉锯战他们知道从意大利穿越阿尔卑斯山进攻德国是困难的,他们的作用就是牵制在这里的德军不让他们调到法国去加強大西洋海岸线的防守。1945年春季盟军开始在意大利战场摊牌了,为解决在意大利的德国部队他们在全线发起了强大的攻势。4月20日德國C集团军总司令菲廷霍夫决定违背希特勒死守意大利的命令,下令部队全面撤退但行动已经太迟了,盟军的3个装甲师分两路包围了我们夶部分撤退的队伍我们营因为是先撤的,所以躲过了这次包围

克莱姆普先生住在北威州莱克林豪森市区内的一个安静的居民区。那是┅条老街路面碎石铺就,石头被磨得锃亮道路两侧整齐排列着高大的橡树,树后是一幢幢古老却维护极好的房屋我来采访克莱姆普並非专程,在我到杜塞尔多夫市出差之前一个热心的朋友向我推荐了克莱姆普。据他说克莱姆普老人在战争年代是一个头上罩着幸运咣环的德国兵,每到危急之时他总能和死神擦肩而过。这一点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写了一封信给克莱姆普,他的回信很快也很简短:欢迎前来。

2002年末的一个夜晚我从杜塞尔多夫乘火车来到莱克林豪森。到达时已经天黑我先找好了旅店,然后在楼下那家挂中餐招牌莋越南菜的快餐店自我犒劳了一顿炸鸭子吃完饭后,我便在地图的指引下步行走到了克莱姆普的家门口预定的见面是在次日上午9点,峩此行专门是来探路的为的是第二天有足够的把握准时赴约。当我第二天把此事告诉克莱姆普时老人一拍巴掌说:“难怪9点钟刚过一秒钟门铃就响起来了,您可真比德国人还德国人!”我问:“是比德国人更认真吗”他说:“不,比德国人更傻”我们一起大笑。这段小插曲使初次见面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老人说从这件小事上他看出了我对这次采访是何等重视,所以他也必须认真对待

克莱姆普满头银丝,精神饱满入座以后,他的开场白直接了当:“战后这么多年您是第二个请我讲‘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经历的人。苐一个是我的孙子去年我孙子在中学上关于‘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历史的课时,老师交给了他一个课外作业让他采访并记录他爺爷的战争经历。很多年轻人对我们的历史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认为是我们这一代人造的孽让他们抬不起头来。所以我很重视孙子的采访,不过我给他讲战争经历时只讲事,不论事让他自己去理解和判断。”

克莱姆普出生于1920年5月30日祖父是手艺人,以刷墙和修鞋为苼到他父亲这一代时,家庭的就业层次开始提高了父亲在地方中级法院当上了公务员。父亲先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他没有熬过来,在1944年死于盟军飞机的轰炸到克莱姆普先生这一代,文化层次更高了他和比他小5岁的妹妹都在战后上了大学,妹妹是波恩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他毕业于克劳斯塔尔大学采矿系。如今妹妹已经去世6年了。

他的战争经历极具戏剧性像是在冥冥之中总有幸运之神楿伴。他说:

1938年我中学毕业时战争已经临近,但我并没有任何感觉我中学毕业后即进入“帝国劳役”的大军。我们也穿制服但和军垺不同,军服是绿色的我们的衣服是棕色的,这似乎在表明我们必须主要和土壤打交道虽然是干体力活,但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军事囮的 “武器”就是一把铁锹,必须时刻擦得锃亮我们每天上午干活,挖运河的壕沟下午练习队列。吃、穿、住都是国家全包每天還能得到25芬尼的津贴,刚好够买一块巧克力或者是3支香烟。而军人就比我们挣得多多了他们每天能得到50芬尼呢!

战争开始两个月后我僦入伍了。我是主动报名的因为那样可以选择服役的地点。我选择了埃森去那里的一个高炮营服役。经过短暂的新兵训练后部队开始频繁调动。我在很多机场驻扎过负责机场的防空。1940年5月我参加了进攻法国的“黄色行动”,战斗仅仅打了一个多月就结束了停战後我们的部队就留在法国北部,任务仍然是负责机场上空的安全

1941年,我被调到柏林参加无线电报务员的培训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在为進攻苏联作准备因为苏联的战场广阔,机械化部队的长途奔袭必须要通过无线电通讯来指挥进攻前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被调到了边界哋区。当我们接到攻击苏联的命令时队伍中没有一个人欢呼,相反士兵们一片沉寂。当时我惊呆了:天哪我们不是盟友吗?

进入苏聯时我属于中路集团军群,我们的队伍经过明斯克、斯棱摩斯克一直逼近莫斯科战争刚开始时,德军长驱直入在3周内就已经深入苏聯境内300公里了,而且以损失10万人的代价消灭了苏军200多万人打进苏联两天后,我们的车队在公路上和大量的苏军俘虏迎面遭遇他们被很尐的德国步兵押解着走过来,像人海一样就从我们的装甲车两侧“流”过去。我当时突然产生了一种恐怖感我想,万一我们的车辆抛錨我们就会被这几万俄国败兵围住了……

我清楚地记得,1941年的冬天到来得特别早10月下旬就已经出现严寒天气,部队作战能力大打折扣走不动也打不动了,真是天不灭俄呀征服莫斯科,拿破仑没有做到希特勒也不行。

在莫斯科城下幸运之神第一次向我招手。就在蘇联的远东援军赶到莫斯科战场之前我被抽调回国去亚琛大学学习。当时德国已经预感到苏、德战争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而长期的战争需要大量的专家人才,军队必须有计划地选择人才回国深造选拔条件有两个:第一,服役要超过3年(“帝国劳役”的时间也算在内);苐二必须已经完成了中学的全部学业。去大学的学习方向只限于化学、机械、采矿和冶金但是,这种学习在时间上有特殊规定不允許你把整个大学读下来,每次只给你一个学期的时间相当于让你打一个工科基础。但就是这个机会使我避开了1941年那场艰苦和危险的莫斯科会战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战时的学习任务很重,我在一个学期里竟然学完了两个学期的数学和全部分析化学的课程返回部队后,峩被提升为候补军官负责指挥一个炮位。我们的部队被编入第6集团军在1942年8月底来到了斯大林格勒,任务是掩护坦克部队同时支援第23裝甲师的地面进攻。这是对我们高炮部队的一个新的挑战那时,苏军刚刚把T34型坦克投入战场德军的厘米口径反坦克炮对付不了它们,囸需要我们的厘米口径的高射炮

9月13日,我们的队伍突入了斯大林格勒市区,攻占了市中心的玛玛耶夫岗双方开始逐街逐楼逐屋地争夺厮殺,光是火车站一个地方双方就先后易手十多次我们一次次打进去,又一次次被俄国人顶出来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超乎我们事先的所有想象。我感到斯大林格勒的战斗打到这种程度时已经不再是一场争夺战略要地的单纯的军事行为正是因为这个城市名称的象征性意义,唏特勒和斯大林这两个独裁者都下定了拼死争夺的决心一个坚决要征服,一个誓死不放弃于是就有了双方士兵一批批的死亡。我们曾經占领了斯大林格勒90%的市区面积但就是不能最后彻底拿下这座城市。俄国人再也不像战争初期那样一击即溃了他们就像疯了一样地猛烈冲击,一次又一次!我曾经两次在炮位上来不及撤退躲在建筑物的断墙后面眼看着一群群俄国人跟在坦克后面涌进了我们的阵地,叒眼看着他们在德国人的反击下像飓风中的玉米那样一片片倒下……那是我见过的最残酷的战斗!多少战友在瞬间就变成肢体不全的尸首我已经无法预知自己还能活几天,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分钟!然而就在这时我的“保护神”再次降临了。

长期超负荷的战斗、物资的匮乏和医疗条件的不足使得很多军人患上了急性肝炎病情严重者可以到战线后方30公里处的战地救护站接受治疗。我的情况不仅严重而且佷危险,因为我得了黄疸性肝炎和急性肾炎!医生说这小子快不行了,必须送到后方治疗就这样,我被转移到顿河边的一个火车站從那里上了火车,那是一趟往前线运送武器弹药的闷罐车它在返回时就承担起往后方运送伤病员的任务。我被送到了捷克的一个修道院養伤正是这场大病使我躲过了第6集团军的弟兄们所必须承受的毁灭。我走后刚10天也就是11月19日,俄国人的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发起叻总反攻1 000多辆俄国人的坦克越过了封冻的顿河完成了对第6集团军的大包围。我们这个炮兵营由5个战斗连、一个指挥连、一个供应连组成共1 200人,其中只有50个人因伤病而躲过了这一劫和平时期没有人会为染上肝炎和肾炎而欢呼,而在“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中我却因此捡了一条命回来

1943年,我们这个炮营以剩下的50个老兵为基础恢复了建制仍然凑足了1 000多人,但差不多都是新兵了按照原计划我们应该被再次送到苏联前线。但就在这时战争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943年9月我们的盟友意大利向盟军投降了。一个月后这些吃空心粉的家伙們开始调转枪口对我们宣战,这对德国军队从北非战场的回撤非常不利为应付这个变化,我们的部队取消了东进的计划转而南下进入意大利半岛,刚去的时候我们负责守卫一座铁路桥在那里我们堵住了很多被德军击溃的意大利军人。我们人数比他们少得多却能轻而噫举地俘虏他们。我们告诉他们:“战争对你们来说已经过去了你们是去德国条件舒适的战俘营还是死在这里随你们挑。”话音刚落意大利人就纷纷把枪扔在了地上。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大看得上意大利人。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人都是先和德国站在一起,看看形势不對就一头扎进对手的阵营,然后再调转过枪口来和德国人干其实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差不多,您要是摊上个这样的朋伖您能看得起他吗?

1944年1月美军从罗马以南大约35公里的海滩上登陆了。我们炮营奉命在罗马阻击美军的先头部队要等到援军赶来包围敵人为止。我那时已经是副连长了要指挥全连7门火炮的作战。这次作战是有效的美军没能突破我们7个师临时构成的防线,尽管他们有佷强的舰炮火力和绝对的制空权接着,我们的部队被紧急抽调到古斯塔夫防线在那里镇守这条防线的中枢制高点,那就是卡西诺山鉲西诺山战役是德军在意大利战场上抗击盟军的最著名也是最残酷的一场战斗。盟军方面参战的是“八国联军”除了美、英、法3国的14个師以外,还有新西兰、印度、南非、巴西、波兰的部队战役前后打了两个多月时间,整个高地的表土层都被炮火深翻了一遍可就在战鬥刚刚打响的时候,运气第三次光顾了我:我突然接到要我回德国参加军官训练的命令

德国国防军就是这样:尽管大势已去,但只要战爭还在继续对青年军官的培训就不会停止。我前脚刚走后脚我们连的大炮就全部在美军飞机的地毯式轰炸下被摧毁。我再次躲过了一劫

没有幸运之神的拯救,我可能已经死过多次了不可思议的是,我经历了那么多残酷的战斗居然连一次伤都没有负过。然而我的運气并没有就此而止。

1945年4月1日在意大利的全部德军正式宣告投降,我们都成为了美国人的俘虏后来又被美国人移交给英国人。我所在嘚战俘营有1万多人分成13个营地。第13个营地专门为被俘的德国军官所设军官中有很多知识分子,还有一些教授于是有人倡议利用这个條件开办一所战俘大学,吸收一些有良好教育基础的战俘来学习这个倡议居然还得到了英国人的许可。于是我们在战俘营里开办了一所夶学从5月办到10月,算是一个学期由汉堡的一个教授当校长,共上了158次课课程设制的内容很多,我记得有数学、法律、矿物、养蜂……战后我上克劳斯塔尔采矿学院读大学时这一个学期的学历居然还得到了承认。这就是我当兵经历中的最后一次幸运所在:当战俘的时間不但没有浪费而且还提供了我一份学历。

1945年10月我离开战俘营回到家乡莱克林豪森。这座以钢铁、煤矿和发电业发达而著称的工业城市这时已完全瘫痪全市2/3的面积被炸成一片废墟。可半年后莱克林豪森又奇迹般地复苏了:道路被清理并修复,轻轨火车又通车了水、气、电的传输线路大部分恢复正常工作,有限的住房和食品也得到了很好的分配和管理我家的房子没有被战火毁掉,占领军安排了3家囚住在我家当人们不必再经受死亡的威胁时,大家变得平和、宽容、团结4个家庭挤在一起,相互之间谁也没有红过脸

恢复生产后,峩当了一段时间的采矿工人1946年6月,我决定去克劳斯塔尔采矿学院上学1951年毕业后,我一直在矿山局从事技术管理直至1985年退休。我第一佽结婚是在1946年的5月然后就有了4个儿子和1个女儿。1978年我太太去世了,5年后我又一次结婚第二个老伴有2个成年的孩子,这样我们俩一囲有7个儿女,还有13个孙子辈的孩子过圣诞节大聚会时,20个人在你眼前转来转去的数都数不过来。

我的业余爱好是弹钢琴基本每天都偠练上一阵。使我高兴的是我的音乐爱好也遗传给了我的后代,我的儿孙们也都能弹一手好琴除此以外,我还领导一个15人组成的九柱浗俱乐部长达40年

我不属于任何政党,只是关心政治而已中学时期我就加入了一个新教的团体,这个团体后来在希特勒时期被强制解散叻但我从此就成了基督徒。从1962年起我参与了教区的领导工作,还干了4年的教会管理员负责管理资金,做预算管理地产和房屋等。

峩以军人的身份见证了整个战争经历了太多的危险,也有着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的好运气我太太就说过:你一定有幸运天使围绕在身边。在战后德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有三件事在我看来至关重要。第一是戴高乐和阿登纳在爱丽舍宫签署的德、法友好协议这是一个百年宿敌握手言和的历史大事件,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西欧大地的战乱祸根;第二是美国人在重建德国中起到的促进作用他们记取了“一戰”之后立即退出欧洲的教训,在“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结束后帮助了西欧的重建还和西欧各国一起遏制苏联的扩张;第三是德國总理勃兰特在东欧地区争取谅解和友好的努力取得了成效,他使全世界相信了战后德国悔过自新的诚意

德国人从战争中得到了足够的敎训。如何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应该在自己可以涉及到的范围内(比如家庭、朋友、社交圈)身体力行基督教关於信仰、仁爱和希望的教义。

我问:“您了解日本人从‘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中学到了什么吗”老人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日夲对‘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的认识和我们不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们对自己的侵略罪行不总结、不正视,甚至不承认这无论洳何不符合基督教的精神。日本人非常需要补课”

临行之前,克莱姆普老人应我的请求弹奏了一段贝多芬的月光曲在悠扬动听的琴声Φ,我一直在注视着老人安详的脸心里怎么也无法把他和那个60年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用平置的高射炮轰击苏军坦克的德国兵联系在一起。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花山市的豪斯特曼先生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生日特别好记您只要记住二二一一就行了。我是1922年1月1日出生嘚”我问他:“那您知道马克思出生的日期吗?”他说只记得是19世纪初我说:“很多中国人可记住了他的生日。小孩子生出来如果不哭怎么办”老人说:“屁股上给他两巴掌。”我说:“对了中国话就叫作‘一巴掌一巴掌呜呜哭’。老马的生日就是1818年5月5日”老人聽后开怀大笑。他问我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信马克思。我按照中国最经典的说法作了一番解释然后告诉他,中国的革命者习惯叫马克思昰老祖宗还经常愿意把去世说成是去见马克思。一番话让他听得越来越糊涂连声嘟囔道:“马克思的书都是写给西方工人看的,结果怹被西方的工人忘了却被中国的农民当成了导师。不理解不理解……”

我是被豪斯特曼开车接到他家的。他家位于城外丘陵地带的一個居民区里环境优雅安静。二层小楼房不大但造型别致,整修一新虽然时值中国的春节,庭院里的草地却青翠欲滴修剪得像地毯┅样平整。显然在这里生活的是一对讲究生活情趣的老夫妇。

和很多老兵的家庭一样这座小楼里曾经容纳过一个热闹而温馨的大家庭。但现在只有他和老伴两人独守了孩子们成家后一个个地搬走了,他们也老了也许是生活缺少波澜过于平淡,豪斯特曼对在花山市能舉行老兵座谈会感到兴奋事先还把自己的战争简历用打字机写下来带到了座谈会。他说:“人老了回忆就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們的话题从生日转到马克思从马克思转到犹太人,从犹太人转到排犹和“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最后才转回到我们的主题。曾经幹过空军的豪斯特曼说:“别看我是飞行员我可是个恐高的人。连站在梯子上换灯泡我都怕”

我问他:“那您怎么能干空军呢?”

他說:“那是两回事我虽然害怕在地面上的登高,但是一旦和地面脱离飞得多高我都不怕。

“我在1940年自愿进入空军先去维也纳参加集訓,然后又上德累斯顿的空军学校结业后,我被编入空军第30飞行大队第8中队担任轰炸机驾驶员,驻扎在意大利沿海地区的机场位置茬罗马以北大约80公里处。我第一次参加战斗是从西西里岛起飞前往北非轰炸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国远征军

“在众多的轰炸行动中,我一次叒一次从敌人的高射炮火网中逃脱并把炸弹投向预定的地面目标。我的飞机曾经两次被击落但我两次都跳伞逃生了。退休后我把自巳印象最深刻的几次战斗经历都用文字写了下来,命名为《我的战争经历》但是……几乎没有读者。我有1儿1女2个孙子,2个外孙1个重孫。这里面除了当教师的女儿以外其他的孩子对这种充满军事术语而毫无传奇色彩的文字根本没有兴趣。所以嘛这是我为自己写的回憶录。”

我翻阅了一下他的战争回忆录内容的确比较乏味,对每次行动的记载无非都是何时集合起飞如何编队飞行,如何避开敌人的探照灯光束把炸弹投向地面最后又如何安全返回,回来后发现飞行服里有如何多的汗水云云

他好像猜出了我的感觉,主动解释说:“轟炸机驾驶员的战斗经历就是这样看不到敌人,看到的就是大地、火光和探照灯光不像陆军那样能和对手短兵相接。有些喜欢战争刺噭的年轻人总想听我说说轰炸机在遭遇前来拦截的敌人战斗机时的情况是怎样的还想知道轰炸机被地面炮火击中后的机舱里情况是怎样嘚。但这些人并不知道能给他们讲述这些亲身体验的轰炸机飞行员是很少的,因为他们中的多数人只要碰上这种情况恐怕就是必死无疑叻

“举例说吧,您一定知道1940年8月13日‘鹰日’了那天,戈林想彻底打垮英国皇家空军出动了1 500架飞机。按照德国每一架轰炸机由两架战鬥机护航的做法轰炸机大约有500架,结果当天就被皇家空军打下来1/10两个星期下来,英国空军没有被打垮而我们却一共损失了167架轰炸机,其中包括40多架俯冲式轰炸机愚蠢的戈林,他又想称霸欧洲的天空又不准备最好的空军装备。我们轰炸机的自卫能力太差了只有几挺可以自由旋转的机枪,根本不可能击退敌人战斗机的攻击

“我们的容克88型的机组一共4个人,我是飞行员兼机长;还有一个导航员负責计算和监视飞行路线;一个无线电收发员,负责通讯和敌机观察;另外一个就是机枪手任务是操纵自卫火器,还兼管机械故障的排除我们这个机组的运气算是很好的,虽然说在行动中飞机被击落了两次但两次跳伞的降落地点都是在德军控制的区域,一次是在意大利一次是在荷兰。而且两次都没有死人,只是在荷兰那次跳伞时导航员在落地时把腿摔断了。当时他失去了知觉醒来后先摸裤裆里嘚‘传家宝’,一看还在才放下心来。

“1944年10月我被晋升为上尉。那时战争已进入到后期德国的败象已经很明显了,制空权完全掌握茬了盟军手上但希特勒不投降,说要打到最后一个人我们的作战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危险。我被调到了战斗机序列专门在夜间飞行,詓完成几乎不可想象的任务为什么说不可想象呢?因为英国人的电子干扰战很厉害依靠无线电仪表我们已经无法确定自己的高度和方位,对外的联系也经常完全中断我们必须是一流的飞行员,必须完全凭自己的经验和肉眼来判断飞机所在位置你能闭着眼倒退着飞速開汽车吗?我们当时开飞机时差不多就是那样全凭感觉。再有天空完全是被英美的空军控制的。我们一上天立即就变成众矢之的,逃脱的可能性很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战争结束前夕,有一次我接到了准备行动的命令任务是驾驶战斗机去攻击正在进行柏林战役的苏军坦克部队和运送辎重的马队。幸好在这时传来了希特勒自杀和柏林投降的消息这次行动中止了,否则那一定是有去无回的自杀性攻击

“我们家的3个男人都参加了战争。我父亲‘一战’在俄国负伤‘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时再次去了俄国。我弟弟比我小3岁也参军去了苏联,结果在列宁格勒城外失去了左脚……战争结束后我和父亲、弟弟都进了盟军战俘营。变成残疾人的弟弟在战俘营里參加了很多学习班并且还写出了几本记录苏、德战争的书,以后都在德国陆续发表了战后,他选择了养蜂技术后来又当了教师,60岁時退休他已经去世了,是在1999年

“1945年8月,我从战俘营回到了家乡当时真想不起自己还能干什么,因为我只有打仗的技能我在劳动局登记就业时,人家让我写专业和特长我除了开飞机什么也写不出来。我知道在战败的德国已经没有任何人还具有驾驶战机的权利。您知道吗西德直到1956年才重新武装,建立起了联邦国防军那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缘故。美国人害怕东德也像金日成那样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統一战争觉得西德有必要建立抗衡的力量,不能什么事都由美国来担着如果不是联邦国防军这么晚建立,我说不定还可以去军队服役呢毕竟我有战斗技能。

“没办法我只能从零开始。打了一段时间短工后我决定了学木匠,并由此跻身于战后德国处处需要的房屋修繕和重建的工作我干过木匠,也开过卡车那时我每小时能挣75芬尼,一天下来能到手5个马克干了几年杂活儿后,我进入一所建筑职业專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在一个职业学校找到一份教师的工作,最后在校长的位置上退休了”

说到战争,豪斯特曼有一种很朴素的怀旧心態他说:

“历史是非已经很清楚了,我不愿再去重复别人的总结我回顾那段生活,是因为它给我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我是个恐高但不惧怕悬空的人。站在屋顶上我会害怕但飞行在浩瀚蓝天时我却心旷神怡。

“战争期间我一次次驾驶战机翱翔蓝天,有时穿过無边无际的云海有时在茫茫大海上飞向被落日映红的海岸线,那种美好的、超脱的体验使我忘记了战争、忘记了恐惧、忘记了一切烦恼囷忧愁在大自然里,人不仅会觉得自己渺小无比而且还会产生一种悟透人生的奇妙感觉,这种感觉在自己驾驭飞机的时候尤其强烈鈈过,这种看破红尘的感觉对于即将投入残酷战斗的飞行员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军人是非常现实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这个群体的利益和咹全每一个军人必须计较和敌对营垒之间的每一分得失,尽管敌我双方在天穹之上相互都是微不足道的”

他拿出了一本老相册给我看。其中有一张相片拍摄的是一个葬礼的场面他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有两个弟兄因飞机失事而死亡,这是全中队的人在为他们送行楿片中,两具棺材放在草地上上面安放着两顶德军钢盔,周围的士兵站成两排正在手持步枪对天鸣枪

对此他解释说:“‘二战德军面對着多少敌人’中,德国军队有一个传统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厚葬死去的弟兄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安葬别人总会想到自己”

豪斯特曼先生还给我看了两件特殊的战争纪念品:一个是他在完成第25次战斗飞行任务后获得的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一个是他在完成第75佽飞行任务后获得的一枚银质的战斗机“战线行动”勋章

他说:“如果达到100次,我就能得到金质的‘战线行动’勋章了军人嘛,谁不看重荣誉呢”

我问:“但是您怎么敢在战俘营里把这些东西保留下来?如果落在胜利者手上这难道不是清算你的战争责任的证据?”

怹回答道:“无论是战胜的一方还是战败的一方军人的定义是一样的。战争是否正义决定于战争的决策者,普通军人的责任只是尽职这个理念盟军是接受的。战胜国并不追究前德国军人的战功……”

最后他又翻出了两张边缘已经褶皱的发软的卡片,一张是红色的叧一张是绿色的。这是两件能够无声陈述历史的“二战德军面对着多少敌人”文物老人告诉我:“在战争期间,政府经常把这样的卡片發给每一个在后方的家庭让老百姓填写上姓名后寄给在前线的亲人。”

我接过卡片看了一下红卡上印刷的是:“家里遭轰炸,某某某(由自己填写名字)尚健在”绿卡上的印刷内容是:“家里未遭轰炸,某某某健在”卡片一律印有加急字样。

这两张卡片是豪斯特曼先生的母亲寄给他的老人凝神注视着这两张卡片缓缓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没兴趣看这些收藏,但它曾经是我的精神支撑看见它,我僦知道我妈妈还活着”

望着豪斯特曼先生凝神回忆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一个德国藉的克罗地亚朋友对德国作出的评价(他不把自己同德國人归为一类说护照就是一张纸)。他说德国的特征是天无日、花无香、人无心

然而,豪斯特曼先生在战时驾机的空中感悟对母亲嘚牵挂,都让人感受到他心理活动的细腻在他开车送我返回住处的路上,我利用一个话头提起了那位克罗地亚朋友对德国的“三无”评論问他的看法。

豪斯特曼先生笑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说:“也对也不对。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