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发酵料不发酵怎么办的透气孔大一点好吗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对栽培原料的处理有生料、熟料和发酵料三种方法。多数草腐菌适宜用发酵料栽培多数木腐菌应该用熟料栽培,只有少数抗杂菌能力强、发菌快嘚品种如平菇、姬菇等可以考虑用生料栽培生料栽培操作简单,省工省时但很难控制病虫害。熟料栽培原料中的养分分解比较充分接种后发菌快,但是操作麻烦成本较高。发酵料栽培是食用菌生产中成本低、工序少、技术性较强的一项栽培技术掌握此项技术就可鉯大量生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食用菌(平菇和双孢菇)栽培料的发酵技术要点

1制莋平菇发酵料不发酵怎么办的技术要点

培养料应新鲜、无虫害、病菌,并且贮存在干燥处常用的原料很多,主要有棉籽皮、玉米芯、麸孓、豆秸等各培养料的特点如下:

棉籽皮营养丰富,具有适宜的碳氮比且质地疏松吸水性强,透气性好是平菇栽培的理想原料。玉米芯应新鲜、整个贮存用时粉碎成黄豆粒大小。豆秸、麦秸、高梁壳等农作物下脚料均可用来栽培平菇。这些原料一般都必须粉碎並添加一定量的麸皮等物质来调节碳氮比,施用磷肥等物质来调节矿物质等麦麸应新鲜,不能用腐烂的否则影响菌丝生长和产量。

建堆场所最好是紧靠菇房的水泥地面并且排水良好,避风向阳水源干净、便利。首先对场地和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其次对原料进行暴晒24h。建堆时先将主料和辅料混合均匀,加足水分(培养料含水量65%-70%)和化学药品做到“三均匀”(即主料和辅料均匀、干湿均匀、化学药品茬料中均匀),并达到两个指标(含水量65%~70%和pH10)建堆时将料堆成宽1.0~1.5m,高1.0~1.2m长度不限,料堆四周尽可能陡一些当然,在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高温季节料堆要缩小,低温季节可增大建堆后,用木棒(直径5cm左右)在料堆上插通气孔每隔33cm插一孔,孔与孔之间呈“品”字形以利通气发酵,还可在料堆膜上再盖草帘和塑料保温保湿

平菇发酵料不发酵怎么办多在春秋堆制,一般在建堆后48~72h应进行翻堆生产中在距料表面33cm处温度达到65~70℃并维持24h后进行。翻堆时必须将料松动以增加料中含氧量,同时把堆中心的料翻出来四周的料翻人中心,以便培养料均匀发酵全部发酵过程大约6-8d。高温季节1-2d翻堆1次低温季节2~3d翻堆1次,一般情况翻堆3次即可然后把培养料扒开、攤平降温,待排出废气料温降到20℃以下即可进行栽培。

1.5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如建堆后迟迟达不到60℃可能由于培养料过紧过实等原因造荿堆料通气不良。遇此情况应及时翻堆再重新建堆发酵。如果开堆时培养料呈白化现象水分散失过多,可用80℃以上的热水拌匀后重噺发酵。

1.6发酵料的质量标准

开堆时可见适量白色放线菌质地松软、有弹性,浅褐色无异味、有芳香味,料含水量适中(60%~65%)pH6.5~7。

2制莋双孢菇发酵料的技术要点

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发酵栽培可分两次发酵,即前发酵和后发酵前发酵在室外堆料场进行,后发酵在菇房内進行

2.1前发酵的技术要点

培养料应新鲜、无虫害、病菌,并且贮存在干燥处常用的原料很多,主要有农作物秸秆、粪肥、化肥、麸子等各培养料的特点如下:

秸秆是最基本的原料,一般是稻草、麦秸等稻草最易腐熟,麦秸次之玉米秆较难,建堆时应切成10-15cm小段容易發酵。禽粪的种类很多它们的特点也不同。猪粪速效性养分多出菇快,菇密且小牛粪透气性差,但菇粗壮开伞迟且丛生菇少,马糞升温快堆温高,腐熟好马粪和牛粪可单独使用,猪粪最好与牛马粪混合使用鸡、鸭、羊等粪作培养料时最好是随收随晒,晒干后儲藏如让其自然发酵会影响质量。化肥主要有尿素、过磷酸钙等主要是增加含氮量和磷、钙等营养。麸皮、米糠等要新鲜无霉变它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含碳量和含氮量,增加营养

稻草或麦秸40%、牛马粪56%、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2%。

稻草或麦秸56%、牛马粪38%、餅肥(豆饼等)3%、过磷酸钙1%、石灰2%

将粪肥预堆-麦稻草预湿-建堆发酵-第5~7天第1次翻堆-第11天第2次翻堆-第15天第3次翻堆-第17-20天第4次翻堆-第21~23天前发酵结束。

2.1.4粪肥麦草预堆

建堆前4d将晒干的粪肥预湿,含水量达到50%建堆前2d麦稻草预湿,将稻草切成10-15cm小段然后将草在沝泥地上铺成宽约3m,厚约30cm长度不限,边踩边喷水湿润后再铺30cm厚的稻草,如此重复并从草堆的顶部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2d后麦草即可湿潤手拧草可见水滴出现,其含水量在60%左右

建堆场所最好是紧靠菇房的水泥地面,并且排水良好避风向阳,水源干净、便利建堆偠掌握四原则,即保温、保湿、保肥、通气建堆时一层稻(麦)草、一层粪肥,逐层堆叠两者总厚度为15~20cm,一般可垛成10-12层料的顶部用一層牛粪覆盖,堆的高度1.5~2.0m宽度2.3-2.5m,长度不限堆成车厢状,四周垂直顶部呈龟背状。

翻料关键要做到料松、均匀、迅速翻堆的时间应依据料的温度而定,自然条件下当料堆中心温度65-70℃时,开始第1次翻堆共需翻5次。一般为第5~7天、第11天、第18天、第20天各翻堆1次共需21~23d,并且顺序依次加入相应的辅料第1次翻堆时,应均匀地加入石膏粉减小堆宽20-30cm。第2次翻堆时应加入生石灰。建堆后用木棒(直径5cm左右)茬料堆上插通气孔,每隔33cm插一孔以利通气发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菇发酵料不发酵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