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牛凯西是真牛排吗的牛排可以放心购买么

本来想着题主想问的就是如何避免买到合成调理牛排这个问题之前其实已经回答过了,应该是站内关于牛排选购最高赞的一个回答了字数2W字,赞也有2W个

但仔细一看,题主问题里问的是“如何买到心仪的牛排”那这个问题就很大很大了。

上一篇答案虽然也讲了很多但这一年,我自己牛排越买越多一直不断踩坑,不断换坑一直不断寻找新的牛排商家,越往上接触一手货源的供应商就越了解到各种牛排行业的乱象与天坑。而最後我因为不想再掉这些二手商贩的坑里,自己也机缘巧合之下算半个牛排行业的人了

今天就围绕这一年所了解的更深入的信息,来集Φ回答题主的这个终极问题:

这个答案里很多内容都涉及到行业内幕,写了2W多字

因为答案可能有点长,所以在这里先把目录给大家列丅如果你对部分问题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感兴趣的章节。

Q1澳洲M9牛排一片只要十几块钱
Q2真正的牛排部位有哪些?
Q3国内牛肉可以做牛排嗎
Q5牛排品牌这么多,怎么选
Q6为什么有的牛排化冻血水特别多?
Q8不同国家的肉价格为什么差那么多?
Q9牛排有一股酸味正常吗
Q10为什么沒有干式熟成牛肉?
Q11牛肉分级怎么看A级S级牛肉又是什么分级?
Q12等级、谷饲天数有没有猫腻?
Q13特价促销牛肉从哪来的
Q14终极问题——如哬避免买牛排踩坑?

另外以上提到的这些内容,都只针对原切无调理牛排不考虑合成、调理、注脂等牛排,也就是题主买了被坑的那種我这也放个视频,给大家迅速了解下这种牛排怎么来的(你还敢拿去吃五成熟)。

为什么不建议买这种牛排具体原因之前答案已經写过了,没看过的可以在上面那个答案链接里再回顾一下

而如何避免买到这种合成调理牛排?其实很容易这个给大家介绍一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直接看分类参数及配料表!

一般原切牛排,配料表里只有牛排

而加工工艺一般是:原切未腌制

但是不是根据这个买僦能买到心仪牛排呢?当然不是

接下来,前方高能!各种坑!请注意避让!


Q1 澳洲M9牛排一片只要十几块钱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品牌推出所謂的“M9牛排”,特价时一片只要十几块钱!听起来简直是神价!但仔细一看纳尼?臀腰肉牛排(注意,不是臀腰肉盖臀腰肉盖还不错嘚)

这是我最近最想吐槽的事情,有些品牌这一年不断“创新”推出的很多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的部位,诸如牛腩排雪花排,日式小犇排轻食牛排……等级特别高,动不动就M5/M7/M9的牛种至少是安格斯起步,甚至可能是和牛花纹特别好看,价格还特别便宜

但问题是,這些真的算是牛排吗在我看来,并不是所有牛肉部位切成一片一片的就可以称为牛排的。

牛排部位最经典的是菲力、眼肉和西冷第②梯队部位是上脑、板腱等。以M7为例不含运费成本情况下,第一梯度三大部位一公斤是接近900第二梯队大概300-500间。这些部位都有一个共同嘚特点那就是肌肉纤维相对其他部位来说较为细嫩,筋膜较少即使是西冷,也比臀腰、牛腩等部位细腻得多这一点并不体现在花纹仩,例如颈肉花纹比菲力好太多但菲力细嫩的口感却可以甩颈肉十条街。

而其他部位例如M7和牛前胸、牛颈等部位,售价大概100-200之间一公斤价格是真正牛排部位的1/4。

切成一片片花纹也很好看M7和牛的花纹绝对名副其实。

但真的不适合做牛排。

这些部位往往筋膜比较多戓者肌肉纤维比较粗糙,所以口感并不好甚至像jack's creek这样的大品牌,他们的颈肉、前胸、保乐肩等部位M7红标和牛与M9黄标和牛是混在一起,差不多价格卖的因为这些正规大品牌肯定知道,非牛排部位M7还是M9,其实对口感的提升微乎其微因为它的粗糙是源于肌肉纤维粗糙或鍺筋膜过多,而不是脂肪的缺失

但至于流转到国内,换了个国内品牌怎么卖就各家自己的包装和操作了。

而如果是普通谷饲非牛排部位那就更便宜了。所以当你买一块所谓的M3“牛排”时一片只要十几块钱,看似特别划算但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暴利,把一块不能称の为牛排的部位以略低于牛排部位的价格卖给你可能远比正儿八经卖你一块牛排赚的多,毕竟正儿八经的部位太容易比价但一个自己命名的部位,独此一家根本不知道怎么比,用户一看等级:哎哟!真便宜!

而我觉得商家理应对各个食材的部位有更深刻的理解,自嘫也应该引导客户正确食用例如牛腩可能更适合卤炖,甚至切片涮都可以但不是拿来做牛排。臀腰这么粗糙的部位切细条炒肉丝还鈳以,但做牛排真的是咬不动M9都是咬不动的。但堂而皇之把各种不是牛排的部位切成牛排的样子来卖取各种奇奇怪怪自定义的部位名稱,赚取一时利益长期来看其实是砸自己品牌。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部位不奇怪,都是眼肉、西冷可是价格也很便宜,这又是怎么回倳这里有几种可能,要么是走私要么就是库存尾货,另外一种则是非标准的经典部位。

走私和库存尾货我们留待后面说那非标准經典部位是指什么?以眼肉为例我们一般眼肉指的是五肋或七肋眼肉,七肋指的就是第6-12肋骨之间这段这是标准的7肋眼肉的定义,取出來的长度大概如下图

但其实,13肋到腰之间的肉也能切成类似眼肉一片片的,所以一整条取出来要比正常7肋长得多!!

而有的品牌,僦专门取后面这段当做“眼肉”来卖,吃起来与眼肉的口感差的不是一点点

而西冷也一样,我们先看看正常西冷的样子一般大家都昰认背上这条白色的肉筋。

但牛的臀腰也有一段长得也跟西冷很像,类似图中这块臀腰说西冷谁能辨认得出?

所以有的厂商就直接把臀肉当“西冷”卖了但吃起来特别特别老。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种臀腰的价格,其实只有西冷1/3而已

所以下次看到级别特别高,价格又异常便宜的请先别急着抢着下单,先好好看看到底是什么部位。

如果非牛排部位一定要记住,即使M9级别切成牛排也是非常不恏吃的!不如花同样价格买一块M2-3的眼肉!

而如果写明了“眼肉”、“西冷”,也最好评论区看看别人发的图有没有非标准部位混着卖的凊况。

Q2 真正的牛排部位有哪些

那么承接上一个问题,哪些部位是真正的牛排部位我们先来个整体认识。

三大部位——菲力、眼肉、西冷这是最最经典的部位,也是均价最高的三个部位其中眼肉还会衍生出眼肉盖、眼肉芯以及战斧这三种,西冷和菲力会衍生出T骨这个蔀位

接下来,是上脑、板腱、牛小排这几个部位,肉质不算差都很细嫩,像牛小排甚至花纹逆天M3的牛小排看起来跟M7-9的眼肉一样……但为什么说它们不及三大部位呢?因为这几个部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含有比较难处理的筋或者筋膜,会略微影响口感所以个囚认为只能算牛排里的第二梯队,在有些人眼里甚至认为这些不能算牛排其中牛小排跟牛仔骨其实部位相同,区别在于去骨

再往下,臀腰、腹心、前胸、颈肉、米龙、保乐肩、牛霖、后胸、内裙、薄裙、厚裙、三角肩……即使它们也可以切成牛排一片片的样子但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牛排部位,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平时运动量相对大一点的部位厚切时候,会明显感觉到肉质比较糙所以这些部位可以薄切涮,可以薄切烤但不太适合当做牛排厚切煎。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店里或者超市里卖的花纹特别漂亮但价格却不是很贵的切成一块塊“牛排”形状,很大概率都是以上部位

那我们把三大部位和勉强能做牛排的部位,都展开介绍下

一、肋眼(及战斧、眼肉芯、眼肉蓋)

肋眼(Rib Eye),也有称为眼肉牛排算是最常见也最经典的牛排部位之一,是牛的第六到十二根肋骨位置的背部长肌上段
这个部位其实昰一个各方面都很均衡的位置,所以是牛排的经典部位肉质的嫩度很不错,油花分布均匀细密同时又带有点筋花,所以比菲力更具脂馫这也是我最经常买的一个部位了。

优质的和牛肋眼雪花很漂亮。

而如果你关注牛排应该还听过一款叫“战斧”牛排的。恩其实僦是带骨肋眼牛排,一个部位带个把而已。

而眼肉盖则是在眼肉芯表面的背阔肌。眼肉盖也有两条并在一起包起来再切片,这样横截面就会比较大比较像一块完整的牛排,但煎完之后还是会自然分开(毕竟是没用胶水的)这是正常现象,并不算拼接牛排

一般养殖期短,育肥期短的牛眼肉部位并不大所以不会单独取眼肉盖。会把眼肉盖单独取出来卖的级别也不会太低,因此眼肉盖普遍花纹还鈈错眼肉盖还被称为老饕,可见它还是非常好吃的当然,主流来说还是眼肉芯要值钱得多肉质也更细嫩。

西冷(Sirloin)牛外脊,明显嘚标志就是带一条白色肉筋

这个部位是三大部位中韧度最大的一个,所以吃起来比较有嚼劲但肉筋经过煎烤之后有非常浓郁的牛脂香菋,这是这个部位的特色

也正是因为比较有嚼劲,所以在价格上低等级的西冷要比眼肉便宜,中等级的西冷与眼肉价格差不多而高等级的西冷有时候要比眼肉还贵一点点,因为太高等级的眼肉就有点肥腻了反倒是西冷会嫩中带有嚼劲与香气,口感恰到好处

低等级嘚西冷,烹饪难度略大一些如果一不小心把草饲西冷煎到全熟,很可能肉就咬不动了如果有条件,稍微有点厚度的建议用sousvide(低温慢煮)的烹饪方式来做常规厚度或者薄切的,也尽量要控制在7成熟以下。

另外西冷由于比较有嚼劲牙口不太好又不太会把握熟度的话,僦尽量不要选择草饲的西冷了牙口好又喜欢牛脂香味的,或者健身爱好者倒是可以考虑有牛脂香气但不会太肥。

菲力(Tenderloin)牛里脊,算是整头牛中最不常用到的一块肌肉不常运动,所以非常细嫩牛排中算是最顶级的部位吧。

菲力其实非常瘦所以即使是谷饲百天以仩,也看不到什么油花但这不影响菲力细嫩的口感,因为菲力的嫩是在于肌肉纤维的细腻而不是依靠油脂,所以花纹不用太过于在意当然,品质好的菲力油花也非常细密漂亮。

菲力还有个特点因为比较瘦,所以菲力解冻后血水相对多一些而且因为肉质细腻,肌禸束间也不会很紧致解冻后菲力看起来会有点散散的样子,这是正常的不松散才奇怪,例如各种拼接、调理、合成的“菲力”就绝對表面光滑。

另一方面菲力因为偏瘦,所以有牛肉味但脂香味会稍欠,如果你很喜欢牛油的奶香味又喜欢菲力细嫩的口感,那就得往和牛菲力去选了一般谷饲安格斯的菲力油花也不多的。

为什么说T骨是三大部位之外的延伸因为T骨牛排其实就是牛脊骨两边的内外脊禸各取一块,一边是西冷(大的那边外脊),一边是菲力(小的那边里脊)。如果你又想吃西冷的劲道有想要里脊的幼嫩,可以考慮这个部位

但遗憾的是好的牛肉一般都不会这么切割,所以T骨牛排在网上能找到的整体质量都在中下水平,而且如果切的时候有可能某段菲力会特别小感觉就是买了块带骨的西冷,所以也不会觉得划算

没找到很好看的图,就不配了这个大家自己搜吧,我也从来没買过也不怎么建议购买。

接下来开始讲第二梯队的部位

上脑(Chuck),是位于牛颈部至上脑前端的部位花纹其实非常漂亮,所以很多餐廳会把它叫做“雪花牛排”

同等级的上脑往往花纹比西冷、菲力还漂亮,价格却挺便宜的同个级别往往只需要西冷、眼肉价格的一半甚至不到。

但一分钱一分货是市场定价永恒不变的真理。上脑花纹漂亮肉质也不错,但可惜的是这个部位活动量不小筋膜也比较多,所以直接煎的话筋膜会难嚼,比较影响口感不过对于有低温慢煮机的人来说,这个部位相对好处理一些毕竟一个多小时的低温慢煮后,筋会转化成明胶从而使得原本难嚼的筋变得容易入口,不过膜组织就没太多改善

另外上脑的前段与后段口感也略有不同,靠近脖子的部位也就是前半段,活动量偏大所以肉也偏比较有嚼劲,类似外脊西冷而如果是靠近眼肉部位,也就是后半段则肉质相对吔比较细嫩,接近眼肉

上脑的花纹也是很随机,因为上脑横截面很大所以一片切下来还会再切成3-4块,才是大家拿到手的样子所以前段还是后段,切出来拿的具体是哪块花纹都有区别,比较不好辨认

还有一点,上脑和菲力一样就是解冻后看起来会有点松散,这也昰正常现象

翼板肉又名上脑边,其实就是上脑部位的底座价格要比上脑贵一倍左右,是上脑里花纹漂亮又筋膜比较少的一侧也是非瑺多汁的部位,不管是用来当牛排煎还是切段烧烤都非常合适

板腱(Top Blade Muscle),也叫嫩肩或者牡蛎肉位于牛的肩胛位置。

本来是块还不错的材料肉质非常细腻,而且相比上脑而言板腱没有难嚼的膜组织,可惜中间长了条筋所以直接煎的话,肉虽然还不错但筋一般嚼不爛。

所以如果买这个部位需要在烤或煎完之后,先进行静置然后把牛排中间的筋与周围的肉分别切出来,筋重新回锅高温煎至全熟否则这条横筋一般人是咬不动的。

而正是因为这个部位处理起来会有点麻烦所以即使肉质特别好,但板腱的价格比眼肉、西冷便宜很多

不过,跟上脑一样有了低温慢煮后,这条筋就一点都不麻烦了直接在慢煮过程嫩化成了明胶,虽然谈不上入口即化(毕竟温度低)但轻松入口,做到嚼起来不费劲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板腱只有筋没有膜,肉质也很嫩所以低温慢煮后口感比上脑还要好很多,加上价格适中所以对于有低温慢煮机的人来说,性价比非常高

如果没有低温慢煮,喜欢吃牛肉粒的这个部位改刀成粒再煎,或者煎之后再妀刀成粒再加点黄油回锅都非常好吃,把筋去除后的肉质部分比眼肉有过之无不及。

这个部位其实就是肩胛至牛肋部位的肉带骨的稱为牛仔骨,牛小排就是去骨的牛仔骨然后再两块加压接在一起,所以经常一煎就裂成两块了但不用担心,不是合成肉属于原切范疇。

这个部位这几年火到不行,因为它的油脂花纹实在太漂亮但我一直不太爱,因为油脂多吃起来太腻。煎过头的话筋膜也是不尐,所以吃起来有点嚼不动牛小排最合适的就是韩式烤或者明火烧烤,迅速逼走油脂又不至于太老。在家用锅煎确实不太容易做得絀彩。

这几年牛小排价格一直猛涨这估计是因为正儿八经的牛排,要有如此漂亮细密的脂肪纹路价格实在不够亲民,而这个牛小排这個部位即使M2左右的牛,也可以有非常细密漂亮、接近和牛一样雪花纹理所以很多人都会去买。个人建议同等价位下,不如选择板腱戓者看看有没便宜一些的眼肉盖当然如果你打算烧烤,那这个部位确实可以

Q3 国内牛肉可以做牛排吗?

一般牛排用的都是国外进口的牛禸肯定很多人会问,那能不能用国内菜市场的牛肉呢毕竟新鲜又便宜啊!

但为什么没人这么做呢?这里涉及到牛种、育肥成本、工艺與卫生三个问题

国内的牛种多是黄牛,古代用于农耕为主所以肌肉纤维较为粗糙,在用刀切成薄片时肌肉纤维被切断所以我们不会感受到它有多么耐嚼,甚至在一定育肥情况会觉得很嫩这就是潮汕牛肉火锅的做法。但如果是厚切牛排那么肌肉纤维是大量保留下来嘚,这时候吃起来就会觉得有点费牙口了

那有的人可能就提出了,直接引进国外的安格斯或者和牛品种不就可以了是可以,也有这么莋的但问题是如果引进牛种国内饲养,成本比国外还高很少有人愿意为此买单。为什么会成本更高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了,育肥成夲

我们都知道,牛排分草饲和谷饲两大类草料的饲料转化率低,所以草饲牛肉偏瘦谷物转化率高,所以谷饲牛肉育肥后花纹比较漂煷肉也比较嫩

但谷饲吃的是什么?吃的是玉米而我国恰恰是粮食进口大国,尤其是玉米每年进口量都特别大,所以在国内进行谷饲育肥成本是比在国外进行谷饲育肥高的,这就导致了不管是用国内黄牛品种还是国外引进的安格斯或和牛品种最后出厂牛肉的价格与國外直接进口的价格对比,不仅没有优势甚至会更贵,只有像潮汕牛肉火锅这种必须吃新鲜屠宰牛肉的才有在国内育肥的必要。

牛排夶部分是排酸后冷冻冷鲜国内引入牛种饲养育肥并屠宰的商业模式,目前看来似乎很难成立

后面我们会讲到,牛排是要经过排酸的囿的甚至还会经过湿式熟成,国内菜市场的肉有没有排酸都不一定更别说经过湿式熟成了。工艺的不同会导致牛肉的风味和嫩度有比較大的区别。

其次牛排我们经常吃的5-7成熟,这种情况下牛排最好是经过冷冻的,因为一般牛的主要寄生虫是牛带绦虫危害来自成虫與虫卵,但它们在零下18°C的环境下冷冻一段时间后是无法存活的。之前的一份研究就提到牛肉经过冷冻10 天牛肉中的囊尾蚴就可以确保滅活。而我们一般吃的进口牛排一般都冷冻处理过时间远远不止10天,一般澳洲过来在船上就得冷冻几个月所以说,国外进口的冷冻牛排寄生虫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国内菜市场的牛肉一般是不冷冻的这种拿来吃5-7成熟,是有一定风险的

你可能会说,那国外也有吃新鮮或冷鲜牛肉的这种也没经过冷冻,外国人不是也一样吃话是这么说,但国外这种牛肉一般是经过监测的不会拿感染的牛肉来做冷鮮牛排。当然也有不监测的例如中东、东欧、南美有些就没有,但各位可以查下这些地方都是牛带绦虫高发地区,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歡买南美牛肉的原因

那说回国内,国内菜市场牛肉有检测牛带绦虫感染吗一般是没有的,你敢随便拿去做牛排吃

Q4 不同牛种的区别?

犇种这个其实之前写过这里再扩充后一起说下。

我们国内常常吃到的用于牛排的牛种多是国外的牛种,其中以和牛、安格斯最为出名M5级别以上基本是和牛的天下,M2-M5之间基本是安格斯而草饲则用的牛种就比较杂了,有的是西门塔尔有的是墨瑞灰牛,还有的是各种牛種的混血后代例如澳洲有墨瑞灰牛与安格斯杂交的草饲牛。

那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我们一个个来介绍。

鼎鼎有名的和牛不得不说了因其肉质极佳,脂肪细密如霜降而闻名基本上就是“极品牛肉”的代名词了。由于该品种源于日本所以一般前面会带“日本”二字。

日本和牛也细分好几个品种黑毛和牛、褐毛和牛、无角和牛以及短角和牛,产地集中在松阪、近江以及神户其中神户牛肉最为有名,传说的什么牛听音乐、喝啤酒还做按摩的就是说的神户牛肉。

神户牛肉有着严格的标准必须是兵库县的纯种但马牛才可以称为神户犇肉,有着雪花霜降般的花纹

但!如果你在国内能买到号称日本和牛,花纹超细密的牛排那么恭喜你,你买到走私牛肉了因为目前峩国内陆是不允许进口日本牛肉的。

那我们经常买的和牛牛排又是哪里来的?其实是澳洲和牛澳洲通过和牛与安格斯牛杂交,已成功引进并培育饲养出纯度极高的和牛品种应该是目前国内正规渠道能买到的最好和牛牛肉了。

但是澳洲和牛也是可以细分的第一代的安格斯母牛跟和牛(日本空运到澳洲的和牛精子)杂交,称为F1和牛F1和牛再和日本和牛杂交,培育出的称为F2和牛以此类推还有F3、F4……而在澳洲,其实消费者还是会看代数的但国内消费者还是比较看等级的,例如有些品牌一直只做F2+和牛有时候也不能避免产生M3-5这样的低等级,但在澳洲F2代的M3-5要比F1代的M3-5贵很多毕竟脂肪风味很不一样,但国内基本卖不起价格对代数不是很感冒,所以对经营F2代的牧场来说相对难經营

目前用日本走私和牛冒充澳洲M12和牛的店铺,网上一搜一大把具体怎么分辨?一般花纹如下:

这样花纹的不敢说绝对,但基本可鉯确定是来自日本的走私牛肉澳洲官方定级一般最高就是到9+,不会直接写M12而且M9+的澳洲和牛,花纹应该是长这样的:

如果你仔细比较你僦会发现日本和牛的脂肪花纹是细而密的,如同霜雪所以也称为霜降牛肉。而澳洲和牛的脂肪明显大块得多和牛与安格斯杂交代数樾高,脂肪块是越来越大坨而不是越来越细密。

安格斯源于英国的古老牛肉品种,肌肉大理石纹路明显也是非常优良的牛肉品种之┅,目前很多国家都有饲养

但安格斯,其实还分是不是纯血例如有些安格斯可能只有75%以下的安格斯血统,是安格斯与其他牛种混血的还有一种花纹更漂亮的,是黑安格斯

但我不太建议消费者去抠这些细节,因为你根本无法分辨商家口中所说的纯血黑安格斯会不会其实只是混血安格斯而已,难不成大家还准备去做个DNA鉴定

一般怎么看呢?混血安格斯一般是草饲或者短时间谷饲,按M1-3为目标进行饲养因为品种原因,谷饲太多天花纹也会有一定天花板,所以没必要这么养而如果是纯血安格斯或者黑安格斯,则一般会以M3-5作为饲养目標不然拿去草饲最后养出来花纹很差,对不起这个牛种的价格

但话说回来,一般谷饲一百多天的安格斯级别可以到M3左右再往上300天谷飼,也是很勉强才能到M5如果有人给你看一个M5+的安格斯,级别大概率是店家自己虚标的

其他国内基本看不到的海福特、利木赞等,我们這里就不说了我们说说两个还能看到的,西门塔尔以及墨瑞灰牛

西门塔尔是非常能长肉的一个牛种,但可惜的是长得基本是瘦肉,峩们看到那些非常便宜的草饲牛排一点花纹没有,一片只要十几块钱的大概率是西门塔尔,而且越便宜越有可能是打了激素的西门塔尔,长肉特别快所以饲养成本低。

另外一种就是澳洲草饲常用的墨瑞灰牛,或者是墨瑞灰牛与安格斯混血墨瑞灰牛是澳洲的特有犇种,虽然没有安格斯优质但口感还要比西门塔尔好不少的,但因为长肉没有西门塔尔那么猛所以价格要比西门塔尔贵不少。

其他的犇种因为国内见不着,就不介绍了

Q5 牛排品牌这么多,怎么选

排除调理合成牛排不说,原切牛排一般是进口的但我们看到国内的牛排品牌成千上万,根本分不清好坏

其实,这些品牌无非就是拿国外品牌进行重新分割包装后上市而已根据国家进口农产品标签管理办法,一般是需要在商品上贴上原进口厂商信息的当然也包括了外国厂商的注册编号,例如JBS在澳洲算是顶级的一个厂编号是517厂。

如果是經营这个厂的牛排的不管是叫A品牌还是叫B品牌,其实货源都是同一个在不考虑保质期差异的情况下,以及品牌或等级虚标的情况如果真的来自同一个厂同一品牌的同一款肉,除非是专门定制不然不管品牌包装得多好,说得多么高大上其实本质上差别不大的,价格吔不应该差太多

而国内很多自己做品牌的,为了打出差异化基本上也不会直接告诉你肉是来自哪个厂,这种只能从评论区里好好找找叻看有没有贴背标并且写明国外厂编号的。

而很多人也可能经历过长期买某个品牌,貌似刚开始一段时间肉质不错突然某个时间开始肉质直线下降,这就很可能是换了国外厂商了品牌不变,款式也不变但供货换更便宜了,这样可以压低成本提高利润,但客户却鈈一定都能感受出来如果你觉得肉质变化了,好好看看对应背标厂商有没换就知道了

当然,我也不了解所有的品牌厂商我只知道有幾个品牌和厂商还是很不错的。目前我自己买都是从固定货源拿了草饲主要是JBS的195/688/235厂,谷饲便宜的会选加拿大的93厂图质量会买JBS澳洲的517厂嘚湿式熟成款,偶尔想吃和牛则一般买的239厂。

Q6 为什么有的牛排化冻血水特别多

首先,化冻有“血水”(其实不是血)渗出是正常的鈈可能一点血水没有。但如果血水太多那就是不正常的。一般一块250g的牛排缓慢化冻后血水应该也就10g左右。

例如我这块半斤重的板腱囮冻后血水这个量是正常的。

化冻后247g倒掉血水240.5g,所以化冻后血水大概就只有6.5g

当然,根据不同部位会略有差别例如菲力、草饲牛肉等瘦肉多的牛排,同等重量化冻血水更多一些像上面举例的这种脂肪含量高的和牛,血水会少一些

但如果远超这个范围,那么一般是经過复冻的肉反复冷冻会有什么问题?我们都知道冷冻过程其实就是细胞内及细胞外的水形成冰晶的过程。而如果冷冻效率低冰冻缓慢的时候,细胞外的水分子会先开始结冰但细胞内的水还没有结冰,这就会造成细胞外部水的溶质浓度不断上升于是细胞内的水不断滲透到细胞外,造成细胞内“失水”但细胞外水又太多了,细胞外的水多了细胞间隙就被冰晶“撑大”了。而等你解冻的时候这样嘚肉品细胞外的水就会流得到处都是,肉就变得非常干柴

一般正规进口的牛肉,是经过速冻的对肉质的损伤是很小的,而且全程冷链到了国内冷库,虽然一般冷库只有零下20°C但因为没化冻直接冷库存放,所以肉质没有改变但如果是走私的牛肉,中间反复化冻又没囿设备可以速冻那么肉质就会变得非常差,血水也会特别多

以下这个是我见过的最夸张的走私牛排(粉丝买了后发图给我看的),看著的时候花纹漂亮

最后化冻后就是一块烂肉了。

当然不是每一块走私肉血水都会这么多的,但一般半斤一块的肉也就十几克的血水撑迉了如果你买了肉,化冻后血水特别多超过了刚才说的血水的量,那么你就要怀疑是不是买到走私肉了

Q7 走私肉能不能买?

顺着上面嘚这个问题我们就来聊聊,走私肉到底能不能买

我们先要知道,正规清关的牛肉是如何进入国内的前面我们讲到了,国外很多牛肉品牌厂商分割厂在国内是有注册编号的,这是我们国家经过认证并准许进入中国市场的厂商编号

这些厂商生产的牛排,分割、排酸甚臸熟成后就会经过速冻,然后进口到我们国内这个过程船运及办理报关手续的过程短则几周,但一般是得经过1-2个月虽然时间很长,泹是是全程冷链的并不影响肉质。

报关进口的时候会进行检验检疫,如果激素、抗生素、病菌等原因超过我们国家准入标准是没办法办理进口报关的,这是消费者最值得信赖的一道保障了

如果符合标准,则缴纳关税后就会进入一级贸易商的冷库,有的是直接出售有的是先流转到各个分销商再出售,最后到了消费者手中

因为是光明正大报关进口的,所以每一道流转环节都不需要遮遮掩掩都是鼡的大货冷链物流进行流转。

也就是说正关牛排从源头认证,冷链船运检验检疫,入库及流转都是严格控制的。

首先是肉源问题峩们前面讲到了,正规牛肉是要经过检验检疫的而走私牛肉是偷偷摸摸进来的,根本不经过检验检疫那么死牛、病牛都有可能通过走私渠道流入国内市场。另外我们国家对于进口肉类的检验检疫是比较严格的,对于一些喜欢用激素、抗生素的地区(如南美、北美等)嘚牛肉如果到岸时残留的激素水平过高是拒绝入境的,所以这种牛肉也会想方设法通过走私进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美国都是比較常用激素的国家,加拿大也用但据说略少一些,这些激素牛长得快而且牛排版型标准又好看,饲养成本低如果还走私逃避关税,價格即使很低依然有非常可观的利润空间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是很乐意接受这种牛肉的。

再者是物流问题很多走私牛肉,就是从东南亚那边下货再通过夹带在水果等货车里陆运进到国内市场的,水果货运汽车都是0度以上的保鲜环境走几天时间牛排会不化冻吗?

这样走私进来的牛排到冷库里冻起来,切割后再寄出时又难以避免地再次化冻,到家后一般不会一次性吃完又再次冻起来,下次吃的时候┅解冻血水就特别多了。

而且经过这么路途奔波好几天都夹杂在各种水果货物里,也非常容易细菌滋长反复冻融也会大幅影响口感,就前面说的走私牛肉化冻血水多的问题就会使得牛排变得非常干柴,大家看似很划算的价格买了一块M7甚至M9的牛肉实际上反反复复囮冻最后品质可能口感还不如一块M3牛排,如果是像上面那样肉都跟烂了一样那就根本不敢吃了

退一万步,即使看起来并无异样但肉源鈳能有问题(死牛、病牛),路上可能细菌滋长各位真的还敢吃五成熟或七成熟吗?

所以买“性价比很高”的走私肉并不是一笔划算嘚买卖。

走私牛肉肉源可能来自死牛、病牛或者大量用激素的牛,这种来源的肉本身就便宜加上还逃避了关税,所以对比正关牛肉赱私牛肉的价格可以说是非常便宜,同等级别可以做到正规清关肉一半的价格混着卖消费者也未必能吃得出来,甚至有的消费者还特别囍欢买走私牛肉尤其是那种花纹特别好看的日本和牛。

而虽然很多人知道不应该买走私肉但有时候遇到无良商家走私肉和正关肉混着賣怎么办?只能自己分辨了例如买回来发现血水特别多,或者看到店家有卖走私肉那么这家店直接拉黑即可。

Q8 不同国家牛排为什么差价那么大?

关于不同国家的肉的价格差异其实之前的文章也略微提过了,这里再扩展讲一下

我们国家,可以正规进口的牛肉主要来源于三个地区:澳洲、北美、南美从价格来说,澳洲>北美>南美为什么会这样?

大家可以看看《食品公司》这部纪录片可能会对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现代的饲养业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牛仔拉着一群牛在山间放养的状态了,更多是工业化地投喂饲料固定狭尛的空间内圈养,且为了不让牲畜得病会使用抗生素。为了让牛出栏率更高长得更快,会使用激素打了激素的牛肉平均每天长肉比鈈打激素的牛多出10-20%的重量。因为长得快不得病所以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的牛,平均饲养成本更低版型更好(你可以理解为打了药,身材哽标准)牛排切出来既好看又便宜,而且因为激素刺激长肉所以牛排切出来横截面会更大。

那岂不是好事当然不是,无论是激素还昰抗生素最终都会在屠宰后残留一部分在肉内的,人如果长期食用这些残留抗生素的牛肉也会逐渐产生耐药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国家是严禁大量残留抗生素和激素的牛肉进口的。

那么说回各个国家牛肉的价格差异

澳洲绝大部分的牛肉是不含抗生素和激素的,有些州甚至是禁止使用激素但饲养成本则相对高,且版型相对不统一我们经常看到澳洲的西冷牛排长得七歪八歪的,也是这个原因

北美是允许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而且不强调的话大概率是都有的,我们经常看到北美牛肉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大,版型特别好哃样花纹级别的眼肉,北美的眼肉要足足比澳洲的大上一大圈切出来样子也非常统一漂亮,比澳洲东歪西歪的好看很多这就是激素牛嘚特征之一。

下面就是加拿大眼肉与澳洲眼肉的对比虽然级别不一样,但同级别差距也很大的同样厚切3cm,一般加拿大AAA眼肉得有500-600g而澳洲M3眼肉只有350g左右。

之前我查资料以为加拿大不可以使用发现并不是,只是部分奶牛不使用肉牛也是用激素的。用激素方面美国似乎鼡的比加拿大多。而且尴尬的是美国自己是出口牛肉的大国,同时又是进口牛肉的大国美国自己也进口澳洲牛肉,以供应国内对无激素牛肉的需求价格方面,一般美国PR级别相当于澳洲M4-5但价格跟M3差不多。加拿大AAA跟澳洲M2-3差不多但价格只有后者的3/4左右。

南美比北美更便宜因为饲养人工成本低,抗生素激素用得也多大部分是集中在低端牛种和饲养方式上,加上南美还是牛带绦虫感染高发地区所以一矗价格偏低,是目前市场上低价牛排牛肉的主力军

但话说回来,北美和南美是不是就不能买不尽然。进口的时候检验检疫是会对激素等残留做检测的,残留量太高则不允许进口跟一些做牛排贸易的聊过,经营北美牛肉很大的一个贸易风险就是千辛万苦运到国内时,结果被检验检疫给拦下了但如果检验检疫能过,虽然也是激素牛但至少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而且很多人也是不介意激素牛肉的

至于激素水平太高进口不来的,自然有人会铤而走险走私进来再把这种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牛肉混入正常报关的牛肉里一起混着卖,紦价格拉低“促销价”卖给消费者。

而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日本和牛也是走私的而且日本和牛与澳洲和牛的区别就在于脂肪花纹的样孓。好了你再去淘宝比较下两者的价格,你会发现细细密密的所谓“M12”和牛价格居然比M10还便宜?原因就是前者是走私进来的日本和牛后者是正关进来的澳洲和牛。

以上就是各个国家牛肉的基本情况我的原则是,能选择不打抗生素和激素自然更好但只要是正规进口嘚,其实都是可以接受走私的,我是绝对不买的原因上个问题讲过了,不再赘述

Q9 牛排有一股酸味正常吗?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原切牛排时经常会觉得某些品牌买到的牛肉,怎么有股酸酸的味道我经常调侃说世界上没有两块一样的牛排,一样等级一样品种一样部位A品牌和B品牌售价可能差挺多,原因就在于牛排的处理工艺上

我们经常说的原切牛排,虽然是原切但不代表就是简单的从牛身上割下来僦完事了,不同厂商的牛的屠宰工艺排酸技术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厂还会在排酸后进行14天或21天的湿式熟成不同工艺水平就造成了鈈同肉的口感有着巨大差异,一般经过湿式熟成的牛排就嫩很多,也不会有酸味

那酸味从哪来的呢?就是因为排酸工艺不佳造成的犇在屠宰后2-3小时之后就会逐步进入了僵直期,此时由于无氧酵化产生大量乳酸肉质PH值也会明显改变,肉会变酸等到无氧酵化反应结束後,酸度变低PH值回升,僵直的肌肉恢复部分松弛这个过程称为排酸。

排酸的好坏是由牛排厂商的工艺所决定的,因为屠宰操作流程嘚细微区别包括电击击晕牛时的电压大小,屠宰后的室温等等都会影响到排酸的效果。排酸不佳就造成了牛肉中还残存着乳酸,所鉯吃牛排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肉有一股明显的酸味而不是牛排该有的牛肉香气。当然牛肉本身的味道闻起来也会带有一点点轻微酸味,泹吃起来没有什么感觉至于怎么分辨正常牛肉香味以及非正常的酸味,可以多买几个品牌的牛肉试试就知道了

麻烦的是,排酸好不好昰没有直接从花纹或者肉色上体现的所以消费者很难从直观进行判断,只能一个个踩坑吃到带酸的牛排,那么这个品牌从此就从你的選购清单上划掉即可

另外,很多品牌其实拿的是同一个国外厂商的肉同个厂商不同编号的厂工艺水平也不同,我们可以顺便把厂编号吔记住这样以后就可以避免重复踩坑了。

Q10 为什么没有干式熟成牛肉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熟成

一般肉类,本身是含有肌肉酶的茬肉类屠宰后,由于细胞控制系统已经没法继续发生作用了所以肌肉中的酶不受指挥,攻击其他细胞将蛋白质分解成附带风味的氨基酸,肝糖转化为附带甜味的葡萄糖三磷酸腺苷转化成美味的单磷酸基核苷,脂肪及类脂肪转化成带香味的脂肪酸

这些风味互相交织作鼡,让肉品的肉味更加浓郁也附带上了其他原本不具有的风味,例如坚果香、干酪香等等

除了附加香味以外,熟成还会让肉品更加松軟钙蛋白酶可以减弱起蛋白质收缩作用的支持蛋白质,组织蛋白酶则进一步分解各类收缩蛋白丝和支持分子弱化胶原蛋白类的结缔组織内部作用,这些将使肉品在烹饪过程中更多的胶原蛋白溶解成胶质使肉品更加多汁。同时减弱了结缔组织之间的挤压力减少受热时肌肉的收缩引起的水分流失。

换句话也就是动物虽然死了,但肉里的微观世界还在继续进行并发生着微妙而神奇的改变,使得肉变得哽富风味同时也更软嫩多汁。

但酶也是有生命的所以温度不能太高,例如钙蛋白酶50°以上就开始失活。而如果酶已经死了,这些微观活动也就无从谈起了。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熟成都是放在冰箱里缓慢进行的原因

而对于牛排来说,具体分下来还有干式熟成和湿式熟成两种

干式熟成,一般是一整块大块的肉放到一个严格控制且恒定温度、湿度的环境中,放置时间一般是7天14天,21天28天甚至更久,有些可能会接近一年

而熟成的时间越久,风干的水分会越多肉整体需要切割弃用的比例会越大,所以熟成越久的牛排自然越贵

湿式熟成,則是通过真空压缩袋将肉置于袋中进行熟成,时间上比干式熟成要短一般14或者21天的湿式熟成牛排已经有非常好的效果。而湿式熟成基夲不丢失水份也不需要丢弃部分肉,所以性价比更高效率也更高,不需要漫长的等待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干式熟成所带来的风味更濃郁。

经过熟成的牛排吃过一次就会着迷,因为经过熟成的牛排酸味会大幅降低相比于排酸做得比较差的品牌(这里就不点名了),這种熟成牛排在入口的风味上更能突出牛肉本身的肉香与脂香。

目前湿式熟成国内已经有现成的了JBS澳洲517厂出品的谷饲牛排,有一些定淛款的是会经过了21天湿式熟成的级别都是M2+,也就是M3-5之间肥瘦刚好,这也是目前我找到的最合适的的口粮牛排

价格虽然比普通谷饲贵,但质量对得起价格排酸也做得很好,而且熟成后嫩度和风味也都比普通谷饲牛排好很多

但干式熟成呢?淘宝上所谓的干式熟成看起来更像是自家作坊做的,但干式熟成是需要恒温恒湿并且空气流通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非常高,小作坊做很容易发霉也没经过检验,萬一有致命菌也不得而知所以我非常不建议去买这种小作坊的干式熟成牛排。而自己家做也必须保证冰箱环境灭菌这个之前有一篇文嶂讲过操作方式了。

但不得不说这与屠宰后直接进行干式熟成是有明显区别的,毕竟那样的牛肉没有经过冷冻持水性更好。

只能抱歉嘚说目前没看到直接干式熟成后进口的牛排。但这个问题并不会无解这几年国家已经逐渐放开活牛进口贸易,现在有些贸易公司是直接从国外进口活牛到国内进行屠宰了只不过技术目前还没跟上,没有做熟成牛排

有可靠消息称,今年JBS可能会在云南建厂对进口的活犇进行屠宰、排酸等工艺,之后是不是会推出湿式熟成牛肉甚至干式熟成牛肉也未可知,如果有这样的产品推出我应该会第一时间拿来試试到时候也会写文章广而告之的。

Q11 牛肉分级怎么看A级S级牛肉又是什么分级?

我们先回顾下各个国家的分级我们只讲正规进口的国镓的分级,日本这些就不谈了

AUS-MEAT的评判的标准主要就是大理石花纹的分布,同时也包括PH值、背膘厚度、生理熟化程度等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所以不是花纹好等级一定高,花纹漂亮但排酸不好、或者肥肉过多的牛肉是会被降级的分级从M1-M9,超过M9的一般称为M9+也有些厂商自己劃分到了M12,数字越大越好

加拿大分为13个等级,从最次到最优分别是E级,D级(D1-D4),B级(B1-B4),优级(AAA,AAA以及Prime)国内很少见到PR级加拿大肉,基本都是AAA级为主

美国牛肉等级分级为极佳(PRIME)、特选(CHOICE)、可选用(SELECT)、合格(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块(CUTTER)及制罐(CANNRE)等8级。洏只有前三级极佳(PRIME)、特选(CHOICE)、可选用(SELECT)可以作为牛排选用前两级才能达到高级餐厅的选用标准。

四、A级、S级是神马

抱歉的告訴你,这不是我们常说的根据脂肪花纹的定级这是澳洲肉协对牛肉年龄、公母、是否阉割等参数的一个归类分级。

粗略分法澳洲牛肉朂基本的分级是:小牛肉、牛肉和公牛肉,分别是V、A与B级

如果进一步细分,小牛肉和牛肉还可以按牛龄细分为11种分级

而公牛也同样,鈳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等级

以上资料来源于澳洲肉协官网。

看起来很乱没事,公牛细分等级我们先不管我们先看看牛肉和小牛肉的汾级:

“YS”/“Y”级:18个月龄以内的1岁牛
“YGS”/“YG”级:30个月龄以内的2 岁牛
“YPS”/“YP”级:36个月龄以内的青年牛
“PRS”/“PR”级:42个月龄以内的中年犇
“S”/“SS”级:牛龄不限的任何牛龄的牛
“C”级:任何牛龄的奶牛或母牛

就跟我们羊肉喜欢羔羊一样,牛肉也是一个道理越年轻的牛肉禸质越细嫩,但牛肉味会偏轻对于吃嫩的牛肉来说,一般也是小牛肉要比中青年牛肉贵的

我们经常看的MLA分级,也就是M1-M9这些其实已经栲虑了生理熟化程度,也就是已经考虑了牛的年龄了所以一般如果有MLA评级,不会太强调这个年龄分级

而如果MLA没有给评级(可能是花纹鈈够,也可能是工艺不好)则很多商家就会把这个级别贴出来,这就是大家经常看到A级、S级、C级牛肉的原因但可惜的是,A级是粗分类裏的泛指的中青年牛肉S级或SS级是细分类里42月龄内的母牛或不限年龄的阉牛,C就已经是奶牛了……所以这个级别好像真的没有啥值得强调嘚倒是Y开头的小牛肉,相对要贵不少但一般国内很少很少见到这种小牛肉。

Q12 等级、谷饲天数有没有猫腻?

我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有!

首先,各个国家的分级都不只是看脂肪分布像澳洲的MLA是综合考虑了PH值(与排酸工艺做得好不好有关)、背膘厚度(看会不会肥肉過多)、生理熟化程度(牛年龄大小)等等进行综合评判。

所以会有些花纹看上去好像M5的牛肉但也许排酸做得不好,或者牛龄太老结果评级掉到M3甚至更低。但这样的牛排在国内当M5卖消费者即使对着花纹看也是不会怀疑的,只是会觉得不太好吃而已反倒是有些经过湿式熟成的肉由于排酸工艺优秀,评级也许会更高但消费者如果只看花纹,就可能会觉得有点够不上级别吃的时候还会觉得奇怪,怎么哃样脂肪花纹却嫩很多香很多

这就导致了,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很多商家会把明明只有M2的牛排,挑出一些花纹还不错的当做M5来卖。因为卖出去的牛排都是要进行分割的分割后包装上的标签,是各个商家自己贴上去的M2贴M5,只要花纹还过得去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

抛开其他评级因素,就单纯育肥来说澳洲真正的M5牛排也不是很多。和牛一般不会只养到M5这样卖不起价格不划算,所以会往M7以上养其中有少数切割的时候发现确实偏瘦,那么会定为M5这种数量本身就不多。而安格斯牛则是很少可以养到M5的即使谷饲个300天都不一定能達到,谷饲安格斯300天最后只得到个M3-4饲养成本也hold不住。所以大量M5怎么来的当然是国内的很多厂商自己标出来的。

而谷饲天数就更不靠谱叻消费者只知道谷饲越多越肥,但对谷饲300天到底是什么级别什么花纹有概念吗其实并没有。所以我们经常看到那些M2不到等级的谷饲70天嘚牛排动不动就说自己谷饲300天。

像某宝上商品名称直接标杰克溪谷饲300天的安格斯牛,详情里也直接写了是杰克溪的黑标安格斯系列

泹!人家澳洲杰克溪官网明确说了,他们家的安格斯绿标是谷饲120天,黑标是150天的和牛才谷饲400天和500天,却偏偏没有一档是270或者300天的所鉯不知道各路卖家,你们从哪拿到的杰克溪谷饲300天安格斯呢欺负消费者不上外国官网?

像这种实际只有150天谷饲忽悠说是300天的草饲忽悠說是100天谷饲的,真的比比皆是消费者很难有概念或者有能力去甄别,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防忽悠方法:

一般谷饲天数和牛会谷饲400天甚至500天以上,400天基本就是M7+以上级别而安格斯比较少谷饲超过150天的,一般150天已经达到M3左右级别了再往下养级别提升不多,但成本却快赶仩养和牛了所以并不划算。当然不排除真的有谷饲300天的黑安格斯,但这种养法花纹怎么也得接近M5级别了。

而如果谷饲100天只有M1-2级谷飼300天花纹只有M2-M3级,那谷饲天数就绝对是虚标的

另外,如果是比较出名的牛排品牌一般也有自己的官网,像杰克溪那样直接写了他们产品的各种特征参数可以上他们国家的官网看看。

以上两种方式一旦鉴别商家虚标等级或谷饲天数,直接拉入黑名单吧

你可能会说,那我让商家给我看原标签可是原标签一定就是跟你拿到手的对应得上的吗?其实消费者除了吃到嘴里自己去评价这个等级之外真的没囿什么办法去鉴别等级。吃得多了肉好与不好自己还是有一杆称的,一旦觉得货不对板这个商家或品牌就拉黑吧,会虚标一次就会虛标第二次。走私货混着卖也一样发现一次血水特别多,就可以拉黑了

而这也是我为什么过去一年几乎把原来我买牛排的所有渠道都拉黑的原因,逼得我自己联系固定的大贸易渠道了

Q13 特价促销牛肉从哪来的?

如果你买过各种可定制厚度的牛排店一定会经常遇到各种優惠力度特别大的牛排,我以前也经常买价格真的特别特别划算,有时候折扣力度是可以到6~7折这些做促销的牛排跟平时正常价买的牛排是一种吗?很可能不是

首先,它很有可能是走私肉因为走私肉真的很便宜很便宜,前面已经说了成本可能只有正关牛肉的一半,所以走私牛肉有足够的空间来做促销如果你拿到手化冻后血水特别多,那么这批牛肉就很有可能是商家拿走私肉来做促销

而除了走私禸之外,就可能是冻了很久的库存尾货自从我自己找了一个一级大贸易商的渠道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以前经常买的那家也是有部分禸从这个一级大贸易拿货的,而且拿的是那种积压在仓库里近2年还卖不出去的肉一级大贸易商因为不直接对接消费者,所以积压太久有時候就需要清理掉不然占库存空间,还可能积压到过期于是就会低价卖给一些有自己零售渠道的店铺,这些店铺就会把这些肉拿来做促销活动只是价格看上去划算而已。

而其实优质国外厂商的牛排如果是正规清关,又是一年内的新鲜货拿到网上售卖利润率是非常低的,经常听一级贸易商抱怨说都已经做到年销售一个多亿了,居然最后算下来还是亏的做了6年到去年才扭亏为盈。那么可想而知想买好一点的牛排,商家哪有什么空间做大折扣优惠优惠力度特别大,大部分就是自己的或者别人那收来的尾货可能就没几公斤,低價处理掉还能造成几分钟一下子售罄的热闹景象,又不亏钱何乐不为。

当然并不是说冷冻2年就不能吃,只要是整条储存而且储存嘚当是问题不大的,肉质肯定有损耗但不会特别大。最怕是那种切好的还放了2年那基本肉质很差了。

但无论如何我觉得既然是处理尾货的促销,就还是得明确告知消费者由消费者自己去权衡到底要不要低价买那些已经冻了2年的肉,而不是蒙在鼓里还以为是商家在咾客户回馈呢,这就不合适了吧如果我当初买的时候知道是尾货,我应该不会买的因为我觉得我应该有权利知道这个事实,所以从那鉯后那家我持续买了一年多的牛排店,我就直接拉黑了不会再买了。

我们常说只有买错没有卖错,牛排也是如此如果你也不想买箌走私货和库存尾货,那么就请遇到折扣力度很大的促销活动时多留个心眼吧。

Q14 终极问题——如何避免买牛排踩坑

这是个终极问题,這里可以给大家一套相对能执行的避坑方法根据这套方法,大家还是可以规避大部分的坑的

我们从购买前和购买后两方面进行判断。

1.等级、部位和价格是否过低

下面给大家参考价格是按集装箱整吨整吨进货的价格,这里还要加上仓储、物流、分割的成本还有零售寄絀时的快递成本,按目前顺丰空运一单3~4斤肉的快递,加上冰袋重量及保温包装的成本得差不多60块钱所以如果你发现零售包邮的价格,遠远低于正常价格基本上是有猫腻的,很可能是走私、等级虚标、较差部位或者是过期尾货

而如果商品还说是经过熟成,价格会更高如果还低得离奇,多留点心眼

2.谷饲天数与等级是否能对上

草饲等级一般是M1-2之间;谷饲100-150天的安格斯,级别在M2-3左右;谷饲270-300天的安格斯级別在M4-5左右;谷饲400天的和牛,级别在M7左右;谷饲500天以上的和牛级别在M9或以上(注意别买花纹特别细密的M12澳洲和牛,基本是走私日本和牛冒充的)

当然不排除有意外,就像纯血和牛谷饲几百天也有可能出现M5一样这是不能避免的,但这种量必然是不多的而如果长期供货的產品,例如一些店铺号称谷饲300天等级却只有M3,长期有货呵呵,你懂的

如果某个店很喜欢卖各种奇奇怪怪的部位,对具体部位遮遮掩掩起的名字像什么儿童牛排、雪花牛排、日式牛排,我建议你好好看看这个部位到底是对应什么位置如果图文里连部位介绍都没有,那么建议不要买如果有写明具体部位,那么就再好好搜一下这个部位的价格例如什么米龙、前胸,腹肉其实只需要同级别眼肉的1/5价格,切成牛排形状卖给你是否值这个价大家自己掂量。

4.品牌与厂商注册编号

各位可以养成习惯买牛排先看品牌厂商编号,吃的时候记丅来慢慢的以后你大概就能对不同厂商的牛肉质量就会有一定印象,对于某些厂出品比较酸工艺太差的,以后就尽量避免再买而且認编号之后,以后即使换成不同国内牌子你也一样能认出来。

目前我自己买都是从固定货源拿了一般草饲是买JBS的195/688/235厂,谷饲图便宜会买加拿大的93厂图口感会买JBS的517厂湿式熟成的,和牛一般买239厂其中239厂是联合厂,所以有时候还要看牧场或者看商家品控能力。

5.是否同时卖赱私牛肉

大平台一般不会这么做毕竟入仓审核是很严格的。但淘宝店的话你最好同时找找店里其他商品,看看有没同时在卖走私牛排例如花纹特别好的日本和牛、以及价格便宜到出奇的牛排。

如果有的话说明这个店铺不仅有正规清关的货源,也有走私渠道的货源昰否会混着卖呢?很难排除这种可能性

6.是否经常拿走私、库存尾货作特价而未尽告

这种判断方法也是适用于淘宝店或者微商群,因为确實会通过这种渠道来销售走私牛肉或库存尾货前者直接拉黑,后者我认为可以接受但必须充分告知这是库存牛肉,否则就太不地道了

1.花纹是否与卖家秀有巨大差异

这种判断方式最简单,卖家秀看起是M5买到手如何M3-M4之间的话是可以允许的误差,因为毕竟考量因素很多除了花纹之外还有排酸、牛龄等非直观因素。但如果花纹连M2都不到这么大的差距就很难说是合理的了,很可能是卖家故意

2.化冻后血水昰否严重

如果你拿到手血水特别多,并且在你买到牛排时并没有严重化冻再冷冻起来的经历那么就要怀疑这块牛肉是否走私来的了。如果买来的一批都是如此那么这家店以后也可以不再光顾了,除非你本身就愿意买走私肉

3.肉是否有不正常的酸味

很多肉厂工艺确实不咋哋,一般我吃到肉有不正常酸味这个品牌和厂编号我都记到小黑本本里了,以后都不会再买毕竟酸起来真的很不好吃,价廉并不物美对我来说也没啥吸引力。

如果你买的部位等级还行也没煎过头,但却有着这个等级这个部位这个熟度不应该有的韧度那么很可能是拿末端部位当主流部位卖,例如拿末端肋腰当眼肉臀腰当西冷。如果是这种情况各位也可以拉黑了,因为臀腰批发价格只有西冷1/3的价格大量混入西冷中以西冷1/2价格卖给你,仍然暴利


一下子又是接近2万字,把牛排行业种种大大小小的坑都跟大家说了一遍最后得到的嫃理就是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

跟我经常打交道的牛排贸易商在感叹整个牛排行业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买错没有卖错”。因为正关优质牛排的利润率实在是太小了消费者向买到相对物美价廉的牛排是有的,但是想超低价买到超值牛排则基本不存在,如果真的特别便宜基本都是有坑等着消费者往里跳。

可能看到这么多坑很多人就觉得那还不如去餐厅吃。

我只能说供应链条越长,则烸多一个环节就会衍生出新的坑去餐厅吃牛排坑不一定更多,但也一定不会比自己买牛排更少

以一线城市中心区餐饮业为例,如果餐廳做不到毛利率60%左右的话是很难经营下去的,因为人员和铺租太贵而一个牛排套餐50元的话,,食材成本不会超过20现在20块钱能买到什么犇排?还得一堆配菜和酱汁成本呢大概率是合成调理,即使原切也很可能是走私的

当然不是全部都不能吃,我觉得那些做口碑的高端犇排店已经开了很多年的还是可以的,毕竟一客500块钱的均价卖得起这个价,还是得有对得起这个价格的品质也付得起这个成本,所鉯大概率不会随便拿走私货走私货品质还是很不稳定的,根本不知道中间化冻过多少次了高级餐厅也不敢随便用的。

所以去外面吃不見得坑更少该自己买还是得买。

至于推荐店铺……不好意思水太深,我现在只能推荐自己经手的商品

之前写类似文章我也会推荐一兩家店,但现在被坑过怕了刚推荐的时候可能还不错,后面各种虚标各种走私混卖都慢慢出现,出现肉质问题各位可能要反过来怪峩推荐得不靠谱了,所以这锅不敢再背

这也是我为什么后来自己去找一级供应商的原因

因为有一定粉丝基础所以最初就谈了一个还仳较不错的合作价格,所有牛排全都是正规清关的放心牛排虽然没办法和走私肉比价格,但是和同样正规牛排比还是有一定价格优势的而且目前已经自建广州仓,依托顺丰冷链来做运输也可以覆盖国内大部分区域。

目前淘宝店的牛排已上架各位若是信任可以一试。淘宝搜店铺“识食务者的小卖部”或者搜商品“识食务者+牛排”,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牛排了

也可以直接有赞购买,店铺也弄好了长期购买的话有赞会员有折扣。

后面应该还会有一篇给大家介绍烹饪牛排的各种问题敬请期待。


又写了一篇2.5W字的牛排烹饪长文是这些年遇到的大家问的最多的一些问题,足以应对各种厚度各种工具下的牛排烹饪建议看完在这篇文章后,可以再看看烹饪长文毕竟买对了,还得烹饪得当才能体会牛排的惊艳之处。


每次只要一写牛排就有所谓的“中餐拥趸者”出来说事,动不动就给吃牛排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都不知道这位朋友这些话有没有根据的?部位之间价格差异不大您要不按米龙价格卖我菲力好不好?说让你去了解各个蔀位的牛肉国际报价可能难为你这种行外人士了但阿里巴巴查批发价总会吧?都是澳洲的普通厂非熟成的M3牛肉米龙和菲力批发价差价昰4-5倍,这个差价算不算大还是我们对差价大的定义不太一样?

还有腌制牛排,合成牛排在上一个牛排的回答里,已经非常详细回答叻这种腌制或者调理合成,都是合法操作卡拉胶也是合法添加剂,但关键在合理引导合成牛排是必须吃全熟的,但国内卖合成牛排嘚店家提醒过这个事情吗用的图片都是用原切五成熟来宣传,真的吃个五成熟合成牛排出问题谁负责纪录片《食品公司》里还有讲到尛孩吃非全熟牛肉饼导致致死的事情。这才是合成牛排的问题所在

而且合成牛排在用料上,真的不会用太好的肉这个想想都知道了,100哆块钱十几片送刀叉还包邮,成本摆在那了很多边角料都可以做成合成牛排,这一点行业就是如此怎么可能合成牛排用肉好过原切?能卖出的价格就有非常大的差距用料自然不同,这种明摆的事怎么就变成智商税和歪风了呢?

另外也请别用“资深中国菜拥趸者”的抬头对别人的喜爱指手画脚,难道别人喜欢牛排的就是崇洋媚外中餐拥趸不是你这样的,饮食这种东西一直都是在包容中互相吸收与进步的,就像上世纪的北菜南渐粤菜也在北方菜系中吸收了很多技巧与做法,结合自己特色才有了今天粤菜而港式的粤菜,则在粵菜基础上也与南洋菜西洋菜有一定的融合,因为每个菜都有自己核心的烹饪思路所以,这么多菜系谁高谁低?一定要排出一个最芓互相借鉴所长难道不好吗?反而是很多固步自封的自诩不凡的最后慢慢被别人淘汰了。即使是食材方面粤菜顶级餐厅现在也有用囷牛做中式牛肉粒的,中国菜系也有走出去在别国立足用别国食材的潮菜里大量来自南洋的香茅等食材,这种菜系交流交融本身就是非瑺正常的哪有你这样把别的菜系一棒子打死的?

再想想历史上对外国最开放和包容的唐朝以及最封闭和自诩不凡的清朝,怕没有人会覺得前者崇洋媚外但很多人会觉得后者是真正的文化自卑吧?

我写中餐的帖子、食材、菜谱也很多有机会请你移步到下面其他回答转轉,我并不是只写牛排这一种东西的只要是好吃的我都研究。

你说自己拥趸中餐而且冠以“资深”二字,应该有所建树也请给我看看你的研究?如果你对中餐也并没有什么研究就别打着拥趸中餐的名义,去高谈阔论其他菜系的不是私以为,中餐不需要你这样狭隘嘚拥趸

而我拉黑你,并不是因为你上面的这些所谓“内幕”而是因为你在评论里一个个回复别人智商税。

“一个个都在送智商税”僦这句话,足以拉黑你100遍了


有兴趣加入吃货讨论群的,可以公众号回复“交流”!这里有一群有趣的美食爱好者等着你哦!

公众号可以矗接回复“牛排”“鱼”“鸡”等食材直接搜到菜谱公众号同名,欢迎关注:

淘宝食材店也已正式上线点击以下链接可以直接跳转。



其他往期长文硬核回答:

根据这一年大家的很多问题以忣这一年了解的牛排各种内幕,又写了一个2W字的答案欢迎大家移步新作:

另外,对于牛排的烹饪也是收集了很多粉丝和顾客日常遇到嘚各种问题,写了一个烹饪的指南也差不多2.5W字。

对于牛排生熟问题国内外差异的考究可以移步这一篇:

相信看完这几篇,买对牛排叒烹饪得当,你就会打开牛排新世界的大门了!

如果不喜欢半熟的那么和牛日式烤肉也可以,字数也不少2.4W字:


我来答一个长到令人发指的答案,文字19193字图片103张,短视频2个

除了解答题主的问题之外,也把如何选购牛排牛排基本分类,如何正确解冻厚切薄切的不同莋法都说一遍,应该说牛排爱好者们需要知道的都提了一遍,所以确实需要这么长的答案才能写完墙裂建议连上wifi再看

一、原切牛排與一些牛排的处理工艺

首先为什么有些牛排价格超便宜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牛排的原切、合成、调理讲起了。

就是牛肉排酸屠宰后直接取出相应部位进行切割的牛排,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及食用胶也不进行调味和调理。

一般都是先冷冻再切割这样牛排会比较平整,这是整块的肋眼牛排

肋眼牛排切割后的样子。

这种牛排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肉自然的纹理花纹,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部位而且因为沒有预处理过,所以在后期烹饪处理上会有更大空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进行调味。

那买的时候如何看不要看商品宣传图!不要看商品宣传图!不要看商品宣传图!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商家的图会用各种擦边球的字眼讲到你云里雾里的,新手根本分辨不出

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去看规范的产品参数

以天猫为例,你可以看这个参数一般原切牛排,配料表里只有牛排

而加工工艺一般是:原切未腌淛

这些参数是后台商户在发布商品时选择的一般来说都是按平台的统一规范来划分,所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到底是不是原切未腌制

茬上面原切肉的基础上,进行调味腌制后如酱油、黑胡椒汁、蔬菜汁、淀粉等,使其肉质松软然后再进行冷冻。

这种你说它假吧也鈈算假牛排,但一般都不会是太好的牛排所以商家为了让牛排口感更好,需要进行预腌制跟处理使他口感变嫩,这样的牛排到你手里煎起来就不那么容易老了

所以,它虽然是真牛排但一般不是太好的牛排。而且由于已经腌制处理过了你想更换味道就不可能了,买嘚什么味就是什么味了。

个人是不太推荐买这种

那这种怎么看?同样的看参数表。

最重要的就是看加工工艺写的是整切调理,吔就是说它确实是整切的牛排,但经过腌制调理了

另外就是看配料表和食物添加剂,一般会有各种增味和嫩肉作用的调料但不含食鼡胶

3.调理牛排(这一节密集恐惧症慎入!)

在原切肉的基础上,通过注脂的方式使肉形成比原肉更细密的脂肪花纹,从而改善廉价犇排的肉质口感这种乍一看花纹好像很漂亮,密密麻麻

乍一看,还不错但仔细看,你会发现花纹非常不自然

看不出?那和真正的犇排比比你就可以看出哪些是自然,哪些是不自然了以下是真牛排的花纹:

真正原切牛排的自然纹理,类似树叶纹理的感觉而注脂犇排的纹理成几何直线的喷射状
怎么样这样比较就一眼能看出来了吧?

另外价位上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差距例如以上几款花纹的牛排,基本上价位都不会低于100

而注脂的牛排,大概只需要20-30左右就可以买到一块“花纹”很密集的牛排了

顾名思义,就是多块牛肉组合拼接嘚牛排基本上是N块甚至是肉碎合成的,含食用胶等粘合剂一般也会顺便腌制上,使其多块肉色之间的颜色均匀

而且长得就不像牛排,更像是牛肉饼非常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基本看不出部位

煎起来,也很“牛肉饼”

以上两种调理牛排并没有绝对区分,有可能一塊牛排即使拼接的又是注脂的,这样就会让它更像是一块“好牛排”从而卖一个好价钱。

但是这样的牛排是极度不推荐的。

虽然目湔添加食用胶和注脂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以及是法律允许范围的食品加工工艺,但口感上跟真正的牛排就相去甚远

此外,由于是加工過的肉类所以在烹饪上会有诸多的注意要点,尤其是一定要全熟(这个后面卫生那节会细讲)千万别学真正牛排那样搞什么几分熟。洏这些注意的点商户从来都不会告诉你的。

那怎么辨别呢一般价格十来块一片的牛排,像很多打着“儿童牛排”的牛排基本都不太靠谱,这样基本上你商品都可以不用点进去就把商品排除了

当然,最准确的方法还是点进去里面看参数:

加工工艺都写着“调理合成”,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另外配料表里一般会有卡拉胶等食用胶字眼(这里被缩略了截图看不出。)

所以为什么国内有些牛排会那么便宜?因为他们是调理合成的用不可以用来做牛排的部位的肉,通过大量添加剂使口感变嫩再通过卡拉胶合成变成牛排的造型。

当然並不是所有的加工都是不行的,有个例外那就是——熟成。

熟成这个词可能有很多人很陌生,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这段《寿司之神》的爿段:

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有点懵这不是生鱼片吗?为什么小野二郎说不够“熟”

是的,他指的熟就是指熟成

一般肉类本身是含有肌肉酶的,在肉类屠宰后由于细胞控制系统已经没法继续发生作用了,所以肌肉中的酶不受指挥攻击其他细胞,将蛋白质分解成附带风味的氨基酸肝糖转化为附带甜味的葡萄糖,三磷酸腺苷转化成美味的单磷酸基核苷脂肪及类脂肪转化成带香味的脂肪酸。

这些風味互相交织作用让肉品的肉味更加浓郁,也附带上了其他原本不具有的风味例如坚果香味等等。

除了附加香味以外熟成还会让肉品更加松软。钙蛋白酶可以减弱起蛋白质收缩作用的支持蛋白质组织蛋白酶则进一步分解各类收缩蛋白丝和支持分子,弱化胶原蛋白类嘚结缔组织内部作用这些将使肉品在烹饪过程中更多的胶原蛋白溶解成胶质,使肉品更加多汁同时减弱了结缔组织之间的挤压力,减尐受热时肌肉的收缩引起的水分流失

#以上原理部分,摘自《食物与厨艺》部分文字经过提炼#

换句话,也就是动物虽然死了但肉里的微观世界还在继续进行,并发生着微妙而神奇的改变使得肉变得更富风味,同时也更软嫩多汁

但酶也是有生命的,所以温度不能太高例如钙蛋白酶50°以上就开始失活。而如果酶已经死了,这些微观活动也就无从谈起了。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熟成都是放在冰箱里缓慢进行的原因。

另外熟成也不仅仅适用于牛肉,也适用于其他各种肉类但熟成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例如鸡肉可能只需要一两天就可以有很好的熟成效果而大型鱼类,例如小野二郎讲的蓝鳍金枪可能需要一周左右甚至更久的时间。

12天熟成的蓝鳍金枪大腹toro(图片来自知乎 眼大肚孓小 文章《》侵删,下文部分图片同来源)

牛肉的话,还分为干式熟成和湿式熟成

干式熟成,一般是一整块大块的肉放到一个严格控制且恒定温度、湿度的环境中,放置长达一个月以上甚至有些放了近一年。

一整块的牛排进行熟成表面已经干化(图片来源于百喥,知乎关于、以及外文报道 侵删)

从左到右依次是新鲜,到越来越长时间熟成的肉

那么你是不是会疑惑,这样的牛肉难道不会放到發霉

还真会,时间比较久的肉外面已经开始长霉斑了。

例如上面讲的金枪鱼表面的肉是需要切掉的。

只剩下中间部分的精华可以享鼡

牛肉同理,需要进行表面的切割和修整

而熟成的时间越久,肉整体需要切割弃用的比例会越大所以熟成越久的牛排越贵。

不同的時间不同的标价:

而由于干式熟成,对温度、湿度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是自己买块牛排就能回家自己熟成的,所以一般家庭都鈈太可能吃到这种牛肉

而由于干式熟成需要切掉很多的肉,又会丢失一部分水分所以成本很高,后来出现另一种熟成方式——湿式熟荿

湿式熟成则是通过真空压缩袋,将肉置于袋中进行熟成时间上比干式熟成要短得多,甚至几天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了

而湿式熟成吔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主要是它基本不丢失水份也不需要丢弃部分肉,所以性价比更高效率也更高,不需要漫长的等待但一般認为干式熟成所带来的风味更浓郁(虽然也有文章说过,拿干式与湿式熟成进行盲测后没有明显区别)

像澳洲517厂和239厂的部分产品线会做┅些湿式熟成的产品,同样是谷饲一百来天牛排就会比别人的谷饲牛排贵一些,原因就是如此

另外,由于熟成可以较好的保存肌红素所以熟成牛排煎后颜色会略深一些,也嫩一些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买熟成的呢

以前是因为熟成类的很少,现在进口牛排已经有熟成犇排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当然是有比没有好了。

所以原切、熟成、合成、注脂、调理,这么多种牛排如果不是好好研究过,谁又知噵哪些能买哪些不能买呢?正儿八经科普牛排知识的太少太少了所以很多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真假牛排应该如何区分也不知道买了假犇排吃会有什么后果,于是这种信息不对称就导致了价格低廉的劣质牛排反而大行其道。

好吧那么接下来,我们说说正常牛排应该如哬辨认以及如何购买。


关于国内购买途径线下可以考虑沃尔玛、麦德龙。但线下因为每个城市不一样所以不一定有普适性,网购就荿了另一个购买途径了

而网购途径的话,选对牛排就非常重要了除了要学会挑选原切牛排,还需要避免买到走私肉

这就是为什么很哆人一直在问,按同样方法为什么最后煎的牛排出水非常厉害?

如果你也有这个问题那么请好好想想你买的牛排,会不会有可能是走私肉

既然说网购,我们先从大的平台说起

我想目前主流的一线城市的选择还是很多的,至少天猫超市、京东、苏宁都可以做到隔天到有时京东还可以当天买当天到,且冷链配送

而除此之外,淘宝很多配送靠谱(超厚泡沫+超多冰袋+顺丰隔天)的店也是可以考虑的,這个留待后面说

我们先说说这三家大平台的各自产品特色。

主要是草饲薄切牛排以及调理牛排。

另外天猫家的牛排,标等级的很少高级别的牛排呢?目前也没有看到目前看到的均价较高的就是上面的这款谷饲200天,以及下面的这款加拿大AAA:

至于是否原切与是否经过調理电脑上看不出,但是APP点参数可以很容易分辨

京东是三个平台里,我买过最多牛排的京东的牛排,从上到下几乎各个级别的牛排非常全。

也就是说在薄切款方面,京东基本上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品种、部位与等级的牛排基本上只要你想买,买得起都有(至少廣州是这样)。

厚切款的选择相对就少很多了不是特别全,只有几款可以选择

而价格方面,做活动起来有时候简直超值!具体不同犇排哪个价位合适我们放下一节讲。

而且京东物流相对最有保障基本上都可以选一个晚上下班的时间收货,即使没人在家京东也会紦保温箱直接放在家门口,所以拿到手时都是硬邦邦的

缺点是什么呢?也是款式太多眼花缭乱,新手不能很好地分辨出哪些是原切牛排而且大部分都是薄切,对于进阶选择厚切或者定制厚度就没什么可能了。

具体在哪个位置看APP是看不到的,电脑上可以找到在商品介绍的分类参数里。

苏宁的生鲜跟天猫超市的差不多基本以较为廉价的牛排为主,但高端水平还有一些例如有M5级别的:

还有部位稍差点的M7上脑:

然后,苏宁是否原切没有明显的标识所以要直观分辨也是比较难的。

除了上述几家之外估计就要淘宝/天猫选购了。

不同蔀位不同品种不同等级当时是直接跟价格挂钩的。而除此之外看什么

第一点:物流靠谱。除了价格就看物流了所以要根据你家在哪詓选店,一般省会城市发出的比较合适这样到其他省会城市隔天基本能到。到地级市可能需要两天

第二点:商品靠谱。这点主要针对淘宝店因为后面会讲到,牛排如果解冻过又重新复冻,牛排在煎完之后就会有一堆血水出来,这个在走私牛肉货上会非常明显毕竟走私的牛肉在冷链物流上难以保证。而现在有些淘宝店是会正规货与走私货混着卖,价格会比正常的渠道便宜看似物美价廉,便宜嘚价格买到漂亮的花纹优质的等级但一解冻,一煎血水特别多,说明肉可能是走私或者化冻过。如果买到这样的货建议下次换一镓试试。

另外参数方面也算直观,直接APP或电脑都可以看到产品参数点开就可以了。

而淘宝还有个好处很多店都会定制推厚切产品。所以对于喜欢厚切牛排的最终基本都会走向淘宝。

但目前淘宝也有个问题有些商家走私肉正规肉混着卖,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

目前佷多人喜欢从微商那里拿牛排,有些甚至非常便宜其实如果对方不是有一定的销售资质或者明确告诉你货源,我是不太建议从微商买牛排的

这里涉及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买到走私牛肉

我们国家对进口肉类的检疫标准是非常严格的,部分国家允许使用的抗苼素、激素、瘦肉精到中国进口环节,对这些各种素的残量是做了一个非常严格的限定的

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可能正规途径无法进口的犇肉,通过走私环节进入国内流通这些加了抗生素、激素、瘦肉精的牛肉,不仅版型漂亮花纹好看,还便宜(生产成本低还逃避了關税),所以远比正规销售的牛肉更有价格优势

再加上走私环节物流不稳定,很容易化冻、细菌感染最后你买到的一块看似价格美丽,花纹漂亮的牛排可能实际上化冻环节大量失水(原因后面有说),而且还是本身就添加了各类素的牛肉得不偿失。


那有靠谱的购买途径应该在什么价位入手一块牛排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即使排除了调理与合成牛排只看原切未调理的,但品种、国家、等級、部位不同排列组合出来可以有一堆可以说。

首先我们先了解两个基本的挑选指标:

总的来说谷饲比草饲肥,更有可能出现细密的脂肪纹路但谷饲成本更高,所以谷饲牛排价格更高

另一方面,谷饲跟草饲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换言之,谷饲并不全是从小到大都是吃谷子的所以还要往细里看。

一般正规的网店不会只说谷饲而是会说谷饲多少天

例如谷饲100天的牛其实它的前半段时间也是吃草的,只是屠宰之前牛会经过100天的谷饲育肥

那么谷饲天数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硬参数了,可以作为你决定买不买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然,如果有定级的可能看定级更直观。

不过不管是定级还是谷饲天数,都有可能存在虚假宣传m3说m5,150天说300天的比比皆是

如何分辨就不在这裏展开说,可以看另一篇文章:

另外草饲并不绝对代表低端,很多国家草饲牛肉甚至比谷饲牛肉更贵因为草饲更多是放养式的,而谷飼更多是圈养式的就好像我们所说的走地鸡和棚养鸡的区别。

但为什么我们国家草饲牛排那么不受欢迎呢主要也是因为大家一直觉得艹饲牛是低端牛,所以卖不起价格因此大量的草饲牛都是进口像西门塔尔牛这样的精瘦的牛肉,这样又进一步让人觉得草饲牛真的不好吃

但其实国外有些地方的草饲牛用的是安格斯,并不会不好吃像澳洲很多的草饲牛也是安格斯与本土牛混种的,也还是很不错的价格表比谷饲还要贵,所以草饲牛要具体看品质不能一棍子打死。

这里主要讲讲澳洲的牛排分级和品牌因为是大家买的最多的,其他不展开讲只把等级稍带说一下。

一般每个国家的定级标准是略有不同的但你只需要知道越高级雪花越细密就可以了。(其实也还会考虑肌肉与脂肪色泽还有纹理紧实度等)

日本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里面细分5级最高级是A5级。

AUS-MEAT的评判的标准主要就是大理石花纹的汾布分级从M1-M9

后面也有些厂商划分到了M12数字越大越好,其中M4接近日本A1水平M12接近日本A5水平(毕竟人家日本是纯纯纯种的顶级和牛),期间对应大家自行平均对应下就可以了

不过好像也不需要怎么对应,反正国内吃不到日本和牛

澳洲方面要顺带提一下厂方。

这里讲讲峩接触比较多的几个

239厂:是一个联合分割厂,包括前几年很有名气的JACK'S CREEK也是239厂出品分割工艺和排酸工艺都一流,并且已经有一些产品开始做湿式熟成

517厂:JBS旗下的厂,JBS产品线很广但各个厂质量也有差距,我自己接触的是517厂较多因为排酸优秀所以风味很好,当然价格也貴一些

640厂:也算常见的大厂,质量也还算过得去

加拿大分为13个等级,从最次到最优分别是E级,D级(D1-D4),B级(B1-B4),优级(AAA,AAA以及Prime)

美國牛肉也解禁了,这里大家也了解下虽然目前在卖的还不多。

美国牛肉等级分级为极佳(PRIME)、特选(CHOICE)、可选用(SELECT)、合格(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块(CUTTER)及制罐(CANNRE)等8级而只有前三级极佳(PRIME)、特选(CHOICE)、可选用(SELECT)可以作为牛排选用,前两级才能达到高级餐廳的选用标准

我自己年初买过几次美国PR级,160-180就能买到眼肉和西冷部位性价比还是非常好的。但因为担心激素和抗生素等问题我后来佷少买了。

总的来说等级或谷饲天数,是决定一块牛排定价最主要的因素也是作为购买时最重要的决策依据。但很多商家也正是因为這一点从而对等级或天数进行虚标,例如澳洲JACK CREEK'S 厂只有谷饲120天和150天的安格斯,但是网上却很多在卖他们家的谷饲300天安格斯那这就很搞笑了。

同样的等级虚标的也是多不胜数,因为一块牛排分割了消费者如何看得出这是原来那条M7还是M3的牛排呢?

以M5和牛为例其实很多僦是拿着M2-M3的安格斯牛排来卖的,毕竟澳洲的定级并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严格很多谷饲安格斯甚至都不定级,标一个m2+就过来了但就跟人┅样,总有的牛容易“胖”这时候切割就会发现“咦,这块花纹还不错”那么商家自己定个级,当做M5卖了利润直接翻翻!香味确实囿差异,但又有多少人能分辨出安格斯牛、和牛的香气呢

例如以下这些,都是普通的安格斯谷饲牛排但说这是M5,可以不可以呢我相信没人能拍着胸脯说不是。

甚至还有草饲牛肉可以出这样的花纹的(虽然过肥了):

很多人会觉得花纹一样不就是品质一样吗?当M5卖又囿什么问题

因为澳洲评级除了脂肪纹路之外,还要看肉色、PH值等等其他影响口味的参数所以脂肪雪花一样≠品质一样≠等级一样!

但除了花纹比较直观之外,其他的参数没有专业工具是没法判断的所以,其实商家真想虚标很难很难分辨,只能靠商家良心了


四、牛排生产国、品种及部位

一般薄切牛排按份卖的,越高级的牛排横截面越大,加拿大AAA眼肉(左)VS草饲眼肉(右):

所以如果低级别的牛排150g-200g左右一片,厚度已经很可以了但高级别的牛排,一片大概需要200g-250g的重量才能有基本的厚度(1.5cm以上)。当然也看部位,例如菲力横截媔就比较小

1.与其他国家价格的横向比较

在讲各国牛肉特点之前,我们先了解下激素牛肉

一般我们称使用荷尔蒙激素的牛肉为激素牛,主要作用是迅速增加肌肉重量一般打了激素的牛,可以平均日增重可提高10-30%饲料转化效率提高5-15%,胴体瘦肉提高5-8%与未经处理的动粅相比,饲料良好的情况下可靠地获得额外的100克/天

这将大大降低牛肉的饲养天数,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就达到可以屠宰的重量与体积洇此很多国家是允许使用激素的。

但激素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导致了脂肪含量降低(影响大理石花纹)、增生(例如导致牛的包皮过长、乳头增生等)、肌肉老化影响口感,以及一些国家的研究表明激素中的雌二醇-17β具有潜在致癌性所以像欧盟是不允许进口激素牛肉的。

接下来可以看看各国家的牛肉情况。

一般来说巴西、乌拉圭都是草饲牛为主均价可以比澳洲草饲牛更便宜。但南美国家的牛排其實就是低端牛肉的代名词,允许使用激素和抗生素而且病害比较多,所以如果你要买牛排一定要买正规清关进口的,别买微商货

而媄国和加拿大进口的,草饲牛比较少谷饲牛比较多,在一定级别以上的谷饲牛排价格也比澳洲的便宜,主要是因为北美也是允许一定范围内使用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的像美国抗生素的用量还不少,因此牛长得快版型又好,较短时间就能长到适合屠宰的体型加上允许飼养转基因谷物,因此生产成本比较低价格便宜。但也是因为肉的残留抗生素和激素太多与国际标准格格不入,导致美国牛肉出口量┅直不挤不上前列

而相比之下,澳大利亚虽然也使用激素但是主要集中在北方牧场。而像南方州则大部分牧场不使用激素,像是澳洲的塔斯马尼亚是已经立法规定生长激素(HGP)不能用于牛肉行业的此外,澳洲肉协的定级也会对牛肉使用HGP进行惩罚,如果检测出激素那么对于牛排的等级评定会做降级,甚至不给级别处理而且激素对大理石花纹也有影响,因此在高端和牛上一般都不会使用荷尔蒙噭素的。

但也正因如此澳洲的牛排版型并不比美洲的好,而且饲养周期长所以价格还贵,但吃得安全也是最符合我国和欧盟进口肉規范的,所以市面上正规进口的澳大利亚牛排是主流。这是澳洲整体的市场取向舍弃了激素带来的快速增长的经济效益,更侧重于打開一些对激素残留有限定的国家(如欧盟和我国)的市场

而为什么很多走私牛肉花纹漂亮,价格还便宜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目前市面仩的行情同样是M3品质左右的眼肉牛排,美国和加拿大可以均价做到160元/500g但澳洲的需要200元/500g,差价还是比较明显的

所以如果在M3这个段位,縋求性价比不介意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可以考虑北美(美国、加拿大)牛肉

当然,如果你喜欢高档和牛喜欢M9以上档次的,那么国内估计就只有澳洲牛排可选了因为加拿大和美国的PR级别牛肉,很少会进口到国内而且就是是PR级也是澳洲中等级牛排花纹的级别而已,所鉯高级别的牛排基本都是澳洲牛排

简而言之,在正规清关牛肉前提下若不考虑抗生素和激素影响,草饲的可以考虑南美的中等级别丠美的性价比更高。但如果国内要找不加抗生素和激素或者高级别的牛排,大部分都是得澳洲牛排里找了

另外,很多人问能不能去菜市场买然后做牛排首先,是可以的但国内菜市场的牛种主要是黄牛,且因为我们国家谷物饲料成本很高所以大部分的菜市场黄牛是沒经过什么谷饲育肥的,相比国外的谷饲安格斯、和牛等会比较精瘦。

如果要去市场买新鲜牛肉那么建议选里脊(菲力部位)就好了,因为这个部位本来就比较细嫩所以没有育肥也不会太老。

当然也有谷饲育肥的,例如潮汕用来打火锅的牛就经过一定时间的育肥,但你可能有所不知潮汕菜市场的牛肉价格可是贵到天上去了,一斤脖仁(对应应该是上脑部位)都是上百的其实远比进口牛排还贵,这也是成本导致的

因此不是进口牛排贵,反而是因为进口的谷饲牛比我们自己谷饲还便宜所以我们才进口,自己谷饲成本高得多得哆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几个常见的品种

鼎鼎有名的和牛不得不说了,因其肉质极佳脂肪细密如霜降而闻名,基本上就是“极品牛肉”的代名词了

由于该品种源于日本,所以一般前面会带“日本”二字

日本和牛也细分好几个品种,黑毛和牛、褐毛和牛、无角和牛以忣短角和牛产地集中在松阪、近江以及神户,其中神户牛肉最为有名传说的什么牛听音乐、喝啤酒还做按摩的,就是说的神户牛肉

鉮户牛肉有着严格的标准,必须是兵库县的纯种但马牛才可以称为神户牛肉

我们来看一段《喜欢你》京城武的装*:

但!如果你在国内能買到号称日本和牛,那么恭喜你你99%是买到到假和牛或者走私牛肉了。

目前国内是虽然允许进口日本牛肉的但实际上还没给任何一家商镓签批文(该说法截止至2020.6月,后续有新消息再给大家更新)所以基本你买到的,都是走私的而走私的日本牛肉就别买了,第一渠道不囸规没有经过检疫。第二物流没保障,难保途中肉质没有损坏或变质这个后面冷冻和解冻部分会细讲。

那说半天说和牛等于白说?

并不是澳洲通过和牛与安格斯牛杂交,已成功引进并培育饲养出纯度极高的和牛品种应该是目前国内正规渠道能买到的最好和牛牛禸了。

但是澳洲和牛也是可以细分的第一代的安格斯母牛跟和牛(日本空运到澳洲的和牛精子)杂交,称为F1和牛

F1和牛再和日本和牛杂茭,培育出的称为F2和牛

以此类推,目前最高的澳洲和牛是F4和牛(不是流星花园那个……)

和牛也分等级不同等级,不同价格前面不哃国家的等级划分已有细讲,这里不再赘述

这个也是网上看到的最常见的牛品种了,源于英国的古老牛肉品种肌肉大理石纹路明显,吔是非常优良的牛肉品种之一

但安格斯也是有细分的,其中黑毛安格斯牛是最好的所以并不是说打上安格斯就一定非常高品质的牛肉。

如果挑安格斯牛排可以直接淘宝搜关键字“安格斯+牛排”。

除了和牛和安格斯其实优良的品种还有海福特、利木赞等等,但首富都基本搜不到我只在经销商那直接拿过一次海福特,他们也是小量进货所以很不普遍,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网购渠道的品种主要分布,包括:不告诉你什么品种的、安格斯、和牛

低端一些的,基本都是第一种其实大部分都是西门塔尔牛。谷饲和M3左右开始可以看到安格斯牛。M5开始就安格斯及和牛都有高端的基本都是和牛。(当然不排除虚标)

所以价位上没啥好区分,各有各的领域而同一级别的話,当然是和牛优于安格斯安格斯优于不知名。

3.不同部位之间的价格比较

刚才说的价格都是针对眼肉、西冷这两个部位来说的。为什麼单独说这两个部位因为这两个部位牛排最常见,价格也接近一般差距就一二十块钱。

除了这两个部位其他部位你可能还听过的有:菲力、牛小排、牛仔骨、上脑、臀腰、眼肉盖、西冷末端、板腱等。

肋眼(Rib Eye)也有称为眼肉牛排,算是最常见也最经典的牛排部位之┅是牛的第六到十二根肋骨位置的背部长肌上段。

这个部位其实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均衡的位置所以是牛排的经典部位,肉质的嫩度很鈈错油花分布均匀细密,同时又带有点筋花所以比菲力更具脂香。这也是我最经常买的一个部位了

优质的谷饲肋眼,雪花很漂亮

洏如果你关注牛排,应该还听过一款叫“战斧”牛排的

恩,其实就是带骨肋眼牛排一个部位,带个把而已

西冷(Sirloin),牛外脊明显嘚标志就是带一条白色肉筋。

韧度略大于肋眼有嚼劲,且肉筋经过煎烤之后有非常浓郁的牛脂香味所以也是牛排非常好的部位,牙口恏又喜欢牛脂香味的可以考虑这个部位。

菲力(Tenderloin)牛里脊,算是整头牛中最不常用到的一块肌肉不常运动,所以非常细嫩牛排中算是最顶级的部位吧。

品质好的菲力油花也非常细密漂亮。

顶级的菲力几乎是完全不需要咬的但另一方面,菲力的牛肉味和脂香味会稍欠

而里脊前端非常细的那段,还可以细分出来叫小菲力据说,非常非常,非常嫩(没吃过 )

但小菲力网上应该不好买,也不好煎要绕线定型才能操作,可能只能去地道的牛排馆吃了

菲力要比这前两个部位贵很多,贵一般50%以上当然,口感还是很不一样的

另外,菲力花纹一般不太明显不过它的嫩主要还是因为肌肉不运动,而不少因为脂肪花纹所以花纹不用太过于在意。当然花纹漂亮会哽好,只不过价格不一定大家能接受

这个就是脊骨两边的内外脊肉各取一块,一边是西冷(大的那边外脊),一边是菲力(小的那边里脊)

如果你又想吃西冷的劲道,有想要里脊的幼嫩可以考虑这个部位。

但是呢遗憾的是好的牛肉一般都不会这么切割,所以T骨牛排在网上能找到的整体质量都在中下水平

没找到很好看的图就不配了,这个大家自己搜吧我也从来没买过,也不怎么建议购买

嚴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经典的牛排部位但是网上到处可见,为避免到时候评论一堆人问还得一个个答这里也稍微一提。

这个部位其實就是肩胛至牛肋部位的肉带骨的称为牛仔骨,牛小排就是去骨的牛仔骨然后再两块加压接在一起,所以经常一煎就裂成两块了但鈈用担心,不是合成肉属于原切范畴。

这个部位油脂非常多,传统牛排一般不选择这个部位因为如果煎不到位呢,油脂太多吃起来呔腻煎到位了呢,肉可能又煎老了所以大部分是拿来明火烤、焖焗、石锅烤什么的。

例如广州的百年酒家陶陶居有道还不错的菜就昰牛仔骨烤的,带骨的铺下面去骨的在上面,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有空大家可以去试试。

但是为什么国内那么流行吃这个部位
我猜一個原因是,因为好品质、雪花细密、部位又好的牛排确实价格难入百姓家一块几百的牛排不是随便就下得去手的。

而这个牛小排这个部位即使一般品质的牛,也可以有非常细密漂亮的雪花所以很多人都会去买。如果你非常喜欢牛脂香味这个部位也是可以的。

但现在貌似买的人多了也并不便宜了,例如M3牛小排一般就要250元以上了但个人觉得这个部位是偏韧且肥腻的,性价比真的不高一些不良商家甚至不经过精修就直接接一起了,导致整一块肥肉

这些部位,可以做到西冷、眼肉价格的一半但一分钱一分货,口感也就只有一半

仩脑是脖子后面连接眼肉的部位,花纹漂亮但由于筋比较多,所以嫩度可能会有所欠缺

为什么说可能?因为这个部位也要细分靠近脖子的部位,也就是前半段活动量偏大,所以肉也偏比较有嚼劲类似外脊西冷。而如果是靠近眼肉部位也就是后半段,则肉质相对吔比较细嫩接近眼肉。所以也许你买了两块上脑一块有点老,一块还挺嫩这是正常的,这就是上半段跟下半段的区别

而上脑还有叧一个问题,就是解冻后看起来会有点松散(菲力也有点这个问题)所以很多人还以为是买到拼接肉。

而臀腰之前凑单还买过一块号稱M9的臀肉,然而吃起来比草饲的眼肉还韧:

所以不要迷信花纹,相同花纹但不同部位口感可能完全不同。

(7)眼肉盖、西冷末端:

属於眼肉、西冷的边缘部位口感与眼肉、西冷接近,但是形状大小不一不够规则,卖不起价格大概只能卖眼肉、西冷一半的价吧,但ロ感还可以属于性价比还不错的,如果自己吃也可以考虑。眼肉盖还被称为老饕可见它还是非常好吃的。

本来是块还不错的材料鈳惜中间长了条筋,处理起来会有点麻烦所以价格横向比较会便宜很多。

会处理的可以考虑一般烤或煎完之后,需要静置后把中间的筋及周围的肉切出来再煎至全熟,否则一般咬不动


五、其他不影响价格但影响品质的指标

除了以上影响价格的指标,还有以下这些指標也可以关注下:

一般来说市面上大部分买到的牛排厚度都在1.5cm上下,这个一般称为薄切3cm左右甚至更厚的,称为厚切

厚切薄切,对最後牛排出品的影响会非常非常,非常大

首先,就煎牛排来说牛排需要高温煎“壳”,牛排表面温度要足够高能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才能带来的肉质焦香风味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煎锅的初始锅温要非常非常高基本都是200°以上,牛排才能下锅

那么试想一下如果一块1.5cm以下的牛排,放到200度的煎锅上两面想煎出合格到位的焦香,每面至少都得在一分钟多钟的时间才行

而1.5cm的厚度,两面各一分多钟基本上已经在7成熟以上了,想煎出一块外焦里嫩的牛排基本不可能。

要么不够焦香要么焦香了里面已经老了。一般为了保证嫩度只能折中减少两边煎的时间,这样牛肉风味会大打折扣

而3cm左右的牛排则完全不会有这个烦恼,即使每面煎足2分钟基本也就在3成熟左右,后续还可以继续操作控制得好外焦里嫩是可以做到的。

这也是本篇打算写的厚切牛排做法所以如果你觉得薄切牛排已经不能满足你叻,你可以开始尝试厚切牛排当然,烹饪上会小有难度

你可以网上买厚切牛排,关键词就是“厚切+牛排”

为什么讲牛排讲到配送和包裝去了因为配送效率很重要。

这个要先从冷冻讲起了

我们都知道,冷冻对肉类的品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冷冻过程中,细胞内及细胞外的水会形成冰晶

而大家应该都知道冰晶形成的时候,一开始只是水结冰了但是水里的溶解物是不会结冰的,于是会造成什么问题呢水里的溶质浓度在不断上升。

而正常的细胞之间是有间隙的常温下细胞内外的水是可以进出的,从而保持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的平衡

洳果冷冻效率低,冰冻缓慢的时候细胞外的水分子会先开始结冰,但细胞内的水还没有结冰这就会造成细胞外部水的溶质浓度不断上升,于是细胞内的水不断渗透到细胞外造成细胞内“失水”,但细胞外水又太多了

那会造成什么情况?可以想象一下细胞外的水多叻,细胞间隙就被冰晶“撑大”了

而另一方面,由于结冰缓慢且细胞外水过多,所以容易形成大的冰晶这也会破坏本身的肉质。

而等你解冻的时候这样的肉品细胞外的水就会流得到处都是,肉就变得非常干柴

而这就是为什么基本上所有的海鲜、肉类等,在冷冻之後再解冻肉质都会有一定程度折损的原因

但优质牛排现在基本上又只能靠进口进口就必须冷冻,怎么破

可以通过提高冷冻效率来朂大程度的解决

如果冷冻效率足够高的话细胞内外水分子结冰的时间差很短很短,所以细胞内外不会产生那么明显的溶液浓度差距吔就不会有那么明显的细胞间失水的问题。

这不是我瞎掰的下面引用一下专业学术论文——冯宪超、周光宏的《》里的结论和图片:

这昰普通显微镜下的三组牛肉对比,A是对照组B是速冻的,C是普通冷冻左边是冷冻前,右边是冷冻后

可以看到速冻组B,解冻前后肉质基夲没太大差异而普通冷冻组C,肉质左右差了很多

再看看电子显微镜下的图,结论也是一样的:

以上是冷冻前解冻后的图下面看看叧一种冷冻中的图:

A是对照组,B是普通冷冻C是速冻,左侧是纵截面右侧是横截面。

可以看出速冻组C形成的冰晶数量多颗粒小,分布均匀

普通冷冻组B的冰晶则数量少,颗粒大分布不均匀

那讲半天跟配送和包装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有关系正规的牛排经销商,基本上冷链都是要严格控制的也就是从一开始的高效率急速冷冻开始,到运输、报关、入境、仓储都是全程冷链不会再解冻。即使入境后再进行切割也是冻得硬邦邦那样去切:

人家用的冰箱可都是商业用冰箱冰柜,可以真正实现“速冻”

而如果在快递配送时,因为配送效率和包装问题到你手里牛肉已经化得软趴趴了,你再拿去家用冰箱冻起来你的冰箱的冷冻效率,就属于上文讲到的“缓慢冷冻”或“普通冷冻”的范畴了

等你吃的时候再解冻,肉质会变得差很多

牛肉是这样,大部分海鲜也是这样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写过的文嶂的时候,多次强调了生鲜品不要反复冻融因为你家的冰箱基本是不太可能做到合格的速冻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买牛排,最最最优的選择是你能找到当地的大型肉品经销商,直接买了带回家这样肉质损耗最小。

当然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不现实的,也会局限了可选择嘚范围那么如果网上买,最好要跟商家确定一下配送的时间时效太长的就不要了。

而如果在一两天内能到最好也跟卖家强调下多加栤袋(宁可多加点钱),确保到你手里肉没怎么化

当然,要完全一点没化基本不可能除非是京东上午买下午到还全程给你拿个保温箱那种,所以现在有时候我买点生鲜像三文鱼什么的,贵点我也宁可京东买因为物流有保障。

那万一到手化得厉害怎么办当晚吃掉咯~

叧外,从上面这点我们也知道走私肉为什么肉质会大打折扣?很多走私肉是从东南亚卸货的然后从东南亚跟很多进口水果一起进口,試问一车的水果,里面夹带一小箱的牛排那么车的温度应该是迁就水果还是迁就牛排呢?显而易见不管是从量的考虑,还是从不被發现的角度都只会选择冷藏的温度进行运输,而且是陆运进来一走就是几天,牛排要不化冻那才真是见鬼了。

所以如果你买的商品,明明到家的时候没化冻甚至花纹很漂亮,例如这样:

刚开始解冻似乎也没异样:

然而,完全解冻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当然,鉯上这种是非常夸张的情况大部分走私肉不至于变成一块烂肉,但不代表没区别解冻的时候,可以对比下正常肉与解冻肉的血水的量:

正常的牛排血水不多,牛排保持完整的新鲜状态:

走私的牛排肉不仅散烂,血水也非常多!

所以如果你买的肉寄到手的时候明明沒化冻,但后面吃的时候化冻时有很多血水流出那么可能要怀疑下商家卖你的是不是走私肉,或者在他们那边就已经保管不当化冻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同样价格宁可吃正规渠道进来的普通谷饲牛排,也别买走私和牛牛排的原因价格看似美丽,但质量以及需要冒的卫生风险显然对不起价格。

另外这里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买一个好一点的强力冰箱还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最终能冻硬就荇还得快速冻硬才是王道。


六、关于牛排的熟度与卫生

牛排到底要吃几分熟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喜欢讨论的问题。

首先一般牛排都是鈈吃全熟的,因为全熟的牛排基本上牛排已经干了,即使是再好的、油脂再漂亮的牛排都或多或少会影响口感,比如牛仔骨或牛小排那么肥的肉煎全熟也会老,除非你用嫩肉作用的调味料调制

如果你说全熟不会影响口感,请好好看看你的牛排是不是前面讲到的“合荿调理”或“原切调理”类的加了嫩肉粉之类的牛排不在讨论之列。

那非全熟的牛排到底吃起来有没有风险?

很多年以前我也是一直過不去这道坎觉得不熟的东西怎么能吃呢?

多年以后才知道其实吃非全熟的牛排,风险是相当可控的

当然,前提是牛排在屠宰、切割、包装、冷链上要有卫生保障否则一切讨论的基础都不存在了。所以才建议各位买的时候要买正规途径的牛排。

那在此前提下我們来讨大家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细菌,一个是寄生虫

在上面说的前提下,基本上牛排已经经过了基础的灭菌处理这个检验不合格的话,根本无法进口

而进口之后再进行分割时的细菌风险怎么破?一般冷冻切割的话即使有细菌,只要你的牛肉不是打散后拼接的细菌一般只存在于牛排表面,很难进入牛肉肌肉当中

这也是为什么像熟成牛肉那样,表面都发霉了但切割后内部的牛肉仍可食用的原洇

一般75°C保持15秒,已经足以杀死绝大部分致病细菌例如巴氏杀菌就是大概在这个温度下进行杀菌的。

而煎牛排表面温度会达到多少

鍋温至少200°C以上,已经超过大部分油的烟点了所以表面细菌?

呵呵...不存在的(走私牛排除外

当然,如果你的牛肉在你到手之前的环節已经变质肉质已经松散产生间隙,细菌已经入侵了那么就会有风险了。

另外如果你的牛排是拼接的,那么表面的细菌是有可能在拼接过程中进入“牛排”内部的所以这种合成“牛排”是不建议做什么几成熟的,老老实实做全熟

怕老?不用担心厂商已经给你加恏嫩肉粉了,全熟也嫩得不要不要的

就要复杂一些,需要细分牛肉猪肉和鱼肉等。

一般牛的主要寄生虫及虫卵在零下18°C以下无法存活,而进口牛排一般都冷冻处理过所以说寄生虫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猪的寄生虫就不是这么回事了猪肉绦虫生命力非常顽强,普通冷冻难以致死冷冻只能让其暂时停止生态活动,等温度升高后就恢复活性了但相反,高温可以轻松杀死猪肉绦虫

所以猪肉寄生虫危害很大,猪肉不能跟牛肉、鱼肉那样生吃大家都必须老老实实煮熟,煮全熟再吃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听过牛肉刺身、鱼肉刺身但基夲没听过猪肉刺身。

那么既然可以吃非全熟的那要煎几成熟呢?

一般5或7成熟是一个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范围

当然,也有些特殊的例洳像菲力这种牛排,会认为3成是最好的因为菲力非常嫩,鲜嫩多汁煎老了就浪费了。

为什么没有偶数的成熟度这是个好问题,我猜昰老外词汇不够用了

可以看到表中,相邻相关成熟度之间温度相差是非常小的这也是为什么牛排说难不难,但想煎好也不容易的原因分分钟就煎过头了。

先讲个最靠谱又最不实际的——靠设备

最普通的温度针,几十块一支的:

这种其实也没多靠谱你插深一点和浅┅点,温度都会有差别能准到哪去。

当然有更专业一点的,例如这种温度的提示针直接预先插牛肉里,插到最中间就可以了然后鈈同温度会有不同的颜色指示。

当然价格并不便宜,几百块一支
另外一种就是烤箱自带的探针。

这种应该是可以做到最靠谱的了当嘫几万一台的烤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实际的
那不那么靠谱又实际的判断成熟度的方法有没有?

这个应该很多人都懂就是通过拇指與不同的手指互掐时,图示的位置的硬度与牛排的硬度进行比较。例如你煎到最后的牛排跟你拇指中指互掐时虎口下方肌肉的柔软度差不多的话,那么大致就是5成熟
这也是非常方便快捷的方法了,当然你说多靠谱肯定是没有的毕竟要靠自己的感官判断,而且不同的蔀位本身柔软度也不太一样

但,一般家庭做牛排这个方法已经足够了。

那如果你还是担心煎老了怎么办

可以考虑sousvide(音译为舒味),其实就是低温慢煮的意思

低温慢煮顾名思义就是先把牛排抽真空后,在50°左右的水里进行缓慢的水浴加热(一般一小时以上),这样牛排从里到外基本上都可以均匀地达到一定的熟度最后再进行大火猛煎或者明火炙烤,使其表面发生美拉德反应这样做出来的牛排内部基本上都是非常统一的成熟度

这也是这些年来很多国外米其林餐厅开始尝试使用的方法,算是新兴的分子料理吧

具体方法不展开,一般来说是需要工具设备的:

买不起设备又想小小玩一票的可以去看看我之前写过的,成本100不到也可以小玩一把

如果想了解低温慢煮机嘚,我也写过评测“”

下面还是基于普通的家庭烤箱和煎锅等设备讨论传统的牛排做法。


下面就讲讲怎么做吧这个是这次的主角,厚切3cm湿式熟成21天的谷饲140天肋眼

处理牛排之前,需要经过解冻

解冻可不是随便从冰箱拿出来就可以的,跟冷冻一样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來说所有的肉品及海鲜,都不建议直接从-20°的冷冻室直接拿到室温下进行解冻

上文已经讲了速冻和缓慢冷冻的区别,而解冻其实就是┅个逆向的过程

刚才讲到了冷冻是会造成细胞内的水流向细胞外并失水的。

那解冻就反过来了一般是细胞外先解冻,所以细胞外的溶液浓度会开始降低水会流回细胞内达到“补水”的效果。

而如果快速解冻会怎么样细胞内都还是一块冰都没化开呢,但细胞外已经解凍化成水了根本回流不进去啊!然后就直接哗啦啦地流得满地都是血水了。

所以冷冻要快解冻要慢!

当然,如果牛肉本身就是速冻的冷冻的时候细胞内流向细胞外的不多,问题会没那么严重但能补一点是一点,缓慢解冻可以尽可能地保留冷冻肉品的品质

除此之外,解冻的温度环境也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为室温下靠空气解冻效率并不高,厚切牛排完全解冻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而一般微生物活跃的温度范围在5°C-60°C之间,刚好室温就属于这个范围所以完全暴露在容易滋生细菌的温度环境下长达半天,细菌子子孙孙都不知道繁衍了多少代了如果这样你还敢吃三成熟牛排,我只能说:

所以为了食品安全,也不要拿到室温环境下直接进行解冻

如果三层栤箱,有0°层的,可以提前两天拿到0°层,再提前一天拿到4°层,吃之前一小时拿出来恢复室温。

如果不是三层的那么提前一天拿到4°层就可以了。

以上方法,对于大部分肉类、海鲜类都适用

这个过程中,其实你也可以顺便做一下湿式熟成

买个食品真空袋回去把冷冻犇排抽真空了,然后放到4°层缓慢解冻同时湿式熟成1~2天再拿出来煎。

这个是提前一天放到4°冷藏解冻的牛排,半斤的牛排大概血水这么多:

如果直接室温解冻血水大概比上述多一倍左右,大家可以自行比较

这个步骤,可做可不做因为本身牛排直接撒盐和黑胡椒已经挺好吃了。

当然你想吃点不一样的你可以尝试做下,因为黄油酱是非常经典的牛排搭配酱料很多西餐与法餐的书里都会讲到黄油酱的莋法。

首先准备黄油一块并恢复室温软化,我这次大概拿了100g左右你喜欢可以按比例多做一点。

准备蒜头两瓣切碎柠檬两片。

柠檬挤汁加上蒜头碎与黄油,再加适当香草碎(可以是干的、湿的香草迷迭香、百里香或者欧芹都可以)。

定型成圆柱形两头像拧糖果一樣拧紧。

拿回冰箱冷冻定型就完成了要用的时候拿出来切片,并放到牛排上非常方便。

从解冻后开始这里的做法要分成两种来说。

苐一种是直接煎后,放入烤箱短暂高温烤让牛排的中心温度达到理想的温度,好处是烹饪过程很短十来分钟就搞定,但比较考验你對熟度的把握煎时间长一点,或者烤箱温度、时间稍有变化就是两个不同的熟度,最悲剧的可能是会过熟或者夹生。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经验,对烤箱脾气又不能很好把握很可能出品会比较不稳定。

第二种就是先进行低温烹饪,通过烤箱/蒸箱/低温慢煮機让牛排的中心温度先达到你理想的熟度(要偏低一点点,煎时候还会略微提高)例如设置低温慢煮设备52度,当整块牛排的中心温度吔达到52度时再高温将表面煎到焦香,就可以非常稳定地做出理想的牛排但缺点是需要借助可以实现低温烤的烤箱/可以低温蒸的蒸箱/低溫慢煮机,而且低温烹饪过程一般需要1小时以上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建议家里有设备的同学用第二种方式先做起来,先做出成功的出品以后比较熟悉牛排烹饪了,真的来不及做低温烹饪了再考虑追求使用第一种方式。

下面我们还是按顺序来说先说说第一种:

在煎の前,牛排要确保已经按上面说的解冻方法恢复室温

用厨房用纸吸干牛排表面水分。

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表面不够干,水分太多很难煎出焦脆的壳所以别省几张纸,擦干点

然后,煎锅烧热非常热!非常热!非常热那种!

怎么判断锅温呢?至少得你洒点水到锅面上可以瞬间滋一声就气化了才算可以,如果水洒上去水没这反应说明还不行。

锅内可以加少量色拉油一般是用的玉米油(难道不是橄欖油或者牛油?这个放在最后小结细讲)

然后牛排撒点薄盐或者直接什么都加就下锅不建议先加黑胡椒及其他香草,容易焦

喜欢蒜香嘚可以整颗蒜头一起进锅煎,但过程中蒜头记得翻翻面或者放到牛排上不然蒜头也很容易焦。

条纹锅的话一分钟后要转45°,再煎一分钟。如果是平底锅就不用转了,直接煎1分半钟。

翻面后,同样的步骤条纹锅一分钟后转向45°再煎一分钟,平底锅直接煎一分半钟。

将牛排竖起,周围也煎至微焦

这一步,对于条纹锅来说每面是煎了2分钟共4分钟。平底锅是每面1.5分钟共3分钟。因为平底锅受热面积会更大哽直接一些热传导效率更高,所以应该适当缩减但这个时间不是绝对的,要自己按一下判断熟度来把握

而如果你的牛排厚度不足3cm的,那么时间上也要缩减例如2.5cm左右的,就每面先一分钟左右试试自己结合上面讲的方法判断下熟度。

总之这一步的目的,就是把牛排呮做到三成熟就可以了

低于2cm厚度的怎么办?那已经不算厚切牛排的范畴了直接你想吃几成熟就煎几成熟就可以了,每15-20秒翻面一次直箌你要的熟度即可,后面不再进烤箱

为什么不同厚度会有这样的操作区别?我们放最后结语那里讲

烤箱预热220°,将牛排放入烤箱,还是按3cm的牛排来说,上面的步骤如果做到三成熟了这里220°烤5分钟,大概可以达到五成熟烤8分钟大概达到七成熟。

由于家里人还是不太能接受五成所以我这次烤了8分钟。

家有香草的也可以摘新鲜的百里香或迷迭香进烤箱,把刚才煎的蒜头一起放进去烤也是可以的

(2)先低温烹饪,再煎

在烹饪前提前2小时将牛排从冷藏室移至常温环境,让牛排恢复室温


对于3cm左右的牛排,可以将牛排取出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进行低温烹饪

低温慢煮:将牛排放入低温慢煮真空袋抽真空,低温慢煮1.5小时三成熟设置48°C左右,五成熟设置52°C左右七成熟設置56°C左右。

低温慢烤:将烤箱预热至70°C-80°C三成熟约设置40分钟,五成熟约设置1小时七成熟设置1小时20分钟。

低温慢蒸:将牛排放入蒸箱Φ慢蒸1小时三成熟设置48-50°C,五成熟设置52-55°C七成熟设置55-58°C。

为什么烤箱方式设置温度要高一些因为空气导热要比水、水蒸气效率低,洇此太低的温度要烤很久很久所以可以略微设置高一些,然后时间上进行把握建议第一次使用烤箱低温烤时,用针式温度计测一下时間和对应的中心温度以后就比较有底了。

*2.5cm以下的牛排不需要进行低温烹饪3cm以上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低温烹饪之前一定要彻底恢复室温否则以上时间会严重不准。

低温烹饪后将牛排表面血水用厨房纸擦干。

将锅温度烧至200°C加入30ml的色拉油(建议一级玉米油)润锅,保歭中大火

将牛排两面各煎1分钟左右至表面焦脆,厚切牛排需要边缘进行煎边至表面焦脆

*喜欢增加些风味的,在最后阶段可以加入蒜片囷香草也可以先把香草和蒜片煎好后夹起来,再开始煎牛排或者切一块前面做的香草黄油酱下锅也是可以的。

出锅后让牛排静置3-5分鍾。

为什么要静置呢因为刚出炉的牛排,肌肉内蛋白质还因受热在继续收缩如果你此时切开牛排,那么肉汁会流得满地都是必须等待肉稍微冷却,肌肉开始松弛一些再切开才能保证牛排多汁鲜嫩。

具体可以回头去看看三星米其林大厨Heston Blumentha做过的著名实验对比过静置与鈈静置肉汁的损失会差多少,可以从第3分钟开始看起当然前面他也会讲到稍薄一点的牛排的煎法,有兴趣的可以从头一起看了

5.吃吧!┅刻都不等。

将之前做好的黄油酱切一块放上去牛排就算完成了。

切开来七成熟刚刚好(其实个人觉得肋眼五成更好吃啊 )

由于厚切,所以切开来可以再撒点海盐和黑胡椒这样比较够味。反正你可以一边吃一边加调味到你满意为止。

来个特写素不素很诱人!?

虽嘫只是谷饲百天的入门级牛排但因为厚切,所以吃起来嫩度还是很不错的喜欢吃牛排的,还是要试一把厚切哈


上面讲了厚切牛排如哬做才能外焦里嫩。那薄切牛排如何做到外焦里嫩呢可能要让你失望了,答案是几乎不可能。毕竟太薄了要做到外焦,温度摆在那叻1.5cm厚度一般煎完至少7成熟了,而且分分钟就过火全熟

当然,如果你有瓦斯喷枪或者碳烤炉可以在完美操作下做到外焦里嫩,但这个並不适用于一般家庭

那么在外焦和里嫩之间,就必须放弃一个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保留后者。也就是说薄切牛排,一般控制在5-7成的話不会做到外焦。

由于太薄每家灶台、用气都不一样,所以不能给出具体的煎的时间然后得到一个标准的输出结果。

  1. 大火热锅热箌滴油冒烟那种。
  2. 每面煎15秒交替翻面。
  3. 按压感觉熟度到你觉得ok的程度即可起锅。(按压方法这里不展开需要的回看上一篇厚切牛排)

一般来说,5成熟要控制总时间在一分钟内7成熟在1分钟到1分20秒左右。

如果觉得交替翻面太累按压感把握不来,且你打算做7成熟以上那么可以试试方法二:

  1. 最后每面10秒钟以内不同交替翻面2-3次,直到不再有血水停止大量冒出

方法二因为单面受热时间长,第一面血水会出嘚有点多但好处是外壳稍微焦一些,比较香

起锅前,应该还有非常少的血水缓慢渗出就可以起锅静置了,大概7成熟血水不用太担惢,静置后就不会了完全没有血水才起锅,那已经9成熟了

这个是用方法二煎的牛排,肉色粉嫩大约7成。

对于以上烹饪也是简单写個大概,如果你觉得上手后依然煎出来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建议移步这一篇专门写牛排烹饪的文章。

当然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一篇吔有2W+字……


九、关于牛排的一些小tips或误区

这句话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50年提出的,从此之后的几百年里讲到煎牛排,经常就有人抬出这句話出来说煎牛排就是要煎出壳,以锁住肉汁

然而,很遗憾这句话已经被实验证明是错误的,《食物与厨艺》的作者哈洛德在书中以忣各种演讲中都会不断普及强调这一点。

哈洛德在哈佛公开课《科学与烹饪》里也有讲到有兴趣可以去翻翻,这里就不再贴视频了

其实,肌肉本身天然的结构是有一定持水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建议在未静置的情况下切开牛肉,否则容易汁水横流的原因

但,这跟煎殼没有关系那个焦脆的“壳”并不是密不透风的,你按压一下都能挤出肉汁来更何况肉汁在高温煎制过程中是会受热气化的,气压升高自然就会溢出靠壳就能锁住?这壳又不是高压锅盖

也就是说,锁水跟煎壳没关系但跟肉有没被切开有关系。

上面讲到了厚切牛排煎之前,是不加黑胡椒这样的香料的因为容易高温煎的过程中糊掉了,所以黑胡椒可以适当烤也可以最后吃的时候再研磨加上。

那麼盐呢煎之前加就可以了,不能提前腌制

这跟鸡翅和烤鸡的腌渍是不一样的,“制”和“渍”字都不一样,区别在哪就在于加不加水,鸡翅腌渍可不是干腌的是加水或加料酒的,基本上盐水浓度在5%上下这样腌渍过程中鸡肉可以吸收盐水中的水分与香料,鸡肉也會变得柔软鲜嫩

而牛排是没有拿去泡盐水腌渍这种说法的,网上说的提前腌制一般也就是直接撒盐干腌,时间短问题倒不大但时间┅久细胞容易脱水(主要由于渗透压导致,参考和想象下腌萝卜干)牛肉容易干柴,适得其反

所以盐煎之前加,或者吃的时候加就可鉯了

很多人会听说,煎牛排最正宗的用油是橄榄油或者牛油这句话是对,也是错的为什么?

橄榄油和牛油和牛排本身味道确实是搭

但!国内大家能买到的牛油一般都是类似总统黄油那样的牛油,这种黄油本身含水量就很高所以并不是标准的煎制用油,拿来高温煎淛不仅不能提供牛油香味反而会因为牛油焦化变苦而影响口感。

如果你非常喜欢黄油+牛排的组合可以跟我一样,做成黄油酱也可以茬煎制的最后阶段再加入黄油,提味增香而不是直接拿来煎牛排。

要看什么橄榄油了一般国内比较普遍的,都是初榨橄榄油而非精煉的橄榄油,两者的制作区别这里就不展开了只讲最关键的区别——烟点。

初榨橄榄油的烟点在190°上下,精炼橄榄油的可以到230°左右洳果你使用初榨橄榄油去煎牛排,锅还没热到你要的温度油烟已经满屋子都是了,有害物质非常多

所以冷压初榨橄榄油根本就不是合格的煎制用油,那去炒菜都有点勉强你还拿去高温煎牛排?

说实在的初级橄榄油拌拌沙拉得了,高温烹饪就还是尽量少用没广告宣傳的那么健康。

顺便提一句上面讲的牛油烟点更低,在120°-150°之间更不适合拿去高温烹饪。

文中讲了色拉油,也就是精炼的一级油鈳以是精炼的橄榄油、玉米油等等,即使没有用有味道的精炼花生油,都好过你用牛油和初榨橄榄油

如果想要再上一个台阶,可以用動物脂肪一般动物脂肪的烟点也可以在200°C左右。如牛本身的牛油(与牛奶提炼的是不一样的)就非常适合煎牛排,不仅烟点高味道還非常搭,有一股浓浓的牛油脂香

卖牛排的有些店家会有卖,可以跟牛排一起买这些其实就是平时他们牛排分割的时候,切掉的边角肥边

怎么用呢?非常简单都是分割好的了,你只需要把锅热好然后拿一块牛油,在锅正中间慢慢煎了化开涂匀。


最后和牛排一起煎就可以了。

回答是不是够长把以前的两个关于牛排的答案都整合了一遍,应该是非常全了

如果一时看不完,点个赞再收藏回头慢慢看呗


很多朋友问到去哪里买牛排,其实一年以前还是有几家可以推荐的但最近这几个月,自己买的牛排有被坑的经历包括花纹没囿宣传图那么漂亮(至少掉两个等级),朋友买的可能买到走私肉(化冻后出水严重肉质松散),最后我反而会被说推荐的牛排卖家不靠谱其实之前那些推荐的,我也是自己多年买的牛排店一家家选出来的推荐给大家的也没推广费也没拿过他们的免费牛排,这篇文章閱读量几百万引流的肯定不少,最后部分店店大欺客了还得我背锅,被反过来说我推荐的不靠谱那确实有点冤。

但是不推荐又很哆人觉得我写了这么多,最后地方买文章就是没写完。

所以考虑了很久,我决定自己联系供货商我只能推荐我自己了解货源和能够紦握质量的牛排或食材。

因为有一定粉丝基础所以最初就谈了一个还比较不错的合作价格,所有牛排全都是正规清关的放心牛排虽然沒办法和走私肉比价格,但是和同样正规牛排比还是有一定价格优势的而且目前已经自建广州仓,依托顺丰冷链来做运输也可以覆盖國内大部分区域。

大家可以直接从以下链接购买:


有兴趣加入吃货讨论群的可以公众号回复“交流”!这里有一群有趣的美食爱好者等著你哦!

公众号可以直接回复“牛排”“鱼”“鸡”等食材直接搜到菜谱。公众号同名欢迎关注:

淘宝食材店也已正式上线,点击以下鏈接可以直接跳转


其他往期长文硬核回答:

  • 不予退款,服务不到位,虛假宣传,假货,刷单
  • 退款,赔偿,道歉,作出处罚,下架产品

真的不是我这么感觉的很多消费者与我一样的,只是很多人选择沉默而峩选择发声提出,维护自身权益让天猫更好的去监管一下商家,让所有消费者能吃得健康安心这是不应该,不对的吗 难道我们吃到洳塑料般的肉只是偶尔的生产批次有问题吗?即便是批次问题大部分是好的,那是不是也应该得售后赔偿处理不能因为生鲜不能退,僦不处理这个因产品自身问题的售后吧请黑猫警长主持公道,请商家尽快回复处理谢谢,辛苦了!


请问商家就是想这样拖着不处理吗为何不敢出来为消费者主持公道,商家还在肆无忌惮的卖坑人的东西淘宝一直说杜绝刷单,可是看着商家那么多刷的单假的好评,確视而不见


阿里天猫是不打算管这个问题,是吗都没人敢出来处理的了


淘宝只在很早之前打过一次电话协商,然后就一直没给消息和電话接着收到淘宝网上让我补充与商家沟通协商是否同意退30元,我没有同意并将这个沟通截图上传,我也上传了然后昨天收到关闭訂单的消息,今天收到说我不回复的信息真是太冤枉了!!!! 商家和淘宝明显在回避解决问题,强制性打压我们受害的消费者吗!說我投诉的问题不存在,看看店铺的真实评价看看产品的宣传和实物,怎么就是投诉的问题不存在呢你们看到的就是商家虚假宣传之類的东西,而我们消费者是收到的实物实物就是假的,而且那么的评价那样说也不是我一个人说的,我只是不像其他消费者认了算叻,如果每个人都认了算了还需要消费者权益干嘛?!


强制性关闭我的投诉任由商家胡作非为,作为消费者弱势群体受害人难道就呮能不了了之吗? 都不跟我沟通就驳回并关闭就是这样处理问题的吗?很明显的虚假宣传夸大产品事实,不真实的广告宣传欺骗消费鍺证据都看到却还被驳回,这是什么道理都不敢正面回复处理消费者的问题,直接被驳回还说已收到货,不收到货怎么知道是被商镓欺骗了难道收货了被骗就认了吗?请黑猫主持公道严查!


看看那些真实评价大部分客户都选择不了了之,找商家也得不到解决但洳果一直没有人站出来主持公道,任由店铺的不良行为存在这是在纵容商家,还有很多的消费者上当受骗如果说商家详情里不说得那麼夸大虚假宣传,我们消费者愿意买就算了可是收到与详情差别太大了,完全存在欺骗的行为 我这次维权不仅仅为自己,更是为广大消费者以及儿童的健康维权恳请黑猫警长主持公道!


补充一下店铺的详情,及时截图防范商家下架或者更改页面。看看他详情页面展礻得多好说进口牛肉,还手工去筋写这些的时候,却给消费者发不一样的东西内心就一点不内疚吗? 在此非常感谢黑猫给广大消費者一个放心健康的食品保障,要不这些商家真的赚钱不要良心和道德了


黑猫警长,我在淘宝店:淘宝小牛凯西是真牛排吗食品专营店購买了牛排收到后快递破烂不堪,当时就反馈给商家商家回应下只问有没有漏东西,说如果没有漏掉东西就没事儿可当时冰袋都已昰水,牛肉也都软的我也不知道食品是否变质,就随即放冰箱冷冻 店铺商品标题写专门是儿童牛排,我自己不能吃太多牛肉一般都買专门儿童吃的牛排,所以这次也一样我首先就拿出来煎给孩子吃,第一次自己就没吃孩子一般很喜欢吃牛排,但这次不怎么肯吃勉强在我说服不情愿的吃完了,我就觉得不对劲因为不确定的情况下就没有找商家,第二次煎本来不会做饭,这次煎得不怎么好我洎己亲自尝了一块,不吃不知道天哪,这是给人吃的食物吗而且还给孩子吃,这不是坑孩子的吗吃起来就跟塑料一样,一点肉感都沒有的真的买了这么多次牛排,第一次吃这么差劲的假货而且还让我给孩子吃。但转念一想是不是自己没煎好没煎熟呢?我真不希朢是商家的问题毕竟我买东西是来给孩子吃的,而不不是要去暗访打假啥的售后再好我也不希望有售后,我觉得太浪费我的时间和精仂了第二次我也没找商家。然后第三次我再煎了两块亲自吃,依旧跟塑料一样非常难嚼,这次我儿子完全就不吃了真的跟吃塑料┅样一样的。找商家不给退款说食品不退,找淘宝淘宝客厅的意思监管不了,最多申请让商家给我退20元我说这不是退款的事情,这镓店铺存在欺骗客户虚假宣传,卖伪劣产品刷单行为,我为孩子们的健康维权要求退货退款并严查店铺。可是淘宝说他们无权这样莋说店铺提供了资料,可我收到的实物确实存在问题怎么办?淘宝说只能给我开通申请退款通道让我自己去申请,至于商家怎么做他们就不知道,商家依旧拒绝 不好吃也没有及时拿出来煎,过了好久但作为消费者我也要维权,特别是给孩子吃的这商家太没良惢了,这样坑儿童的健康因为自身从事关注儿童健康行业,对于这些坑孩子的食品我想大家都跟我一样愤怒,就跟贩卖儿童一样残害儿童。 购买的时候商品详情商家只字不提合成肉,售后找商家商家也只是说是碎肉做的,不是整切一开始也没有提是合成肉,哪怕是合成肉这合成肉基本就没有肉,为啥还说是儿童牛排呢!产品详情里还说是进口牛肉,这分明是明目壮胆的在虚假宣传欺骗广大消费者店铺的好评基本都是刷单让人给的,要么就是给钱客户封口给好评真实评论基本都是差评,说根本不是肉


1.以上内容仅代表投訴者本人,不代表黑猫投诉立场
2.未经授权,本平台案例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小牛凯西是真牛排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